基层群众工作论文(精选8篇)
基层群众工作论文 篇1
如何做好基层群众工作
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胡书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讲话,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高度的责任感扎实做好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首先,要充分认识做好群众工作重要性。十二五规划蓝图已经绘就,全面建设中国特色新农村的步伐不断加快。这一切工作的顺利离不开全党、全社会的努力,而群众工作是这其中的重要保障。因为只有做好,才能调度群众积极性,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刻不容缓。
其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要不断学习,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民自身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形势下,掌握好党和国家制定的对于农村的帮扶优惠政策,熟悉涉及土地/计生/选举的法律法规,还有经济、农业和规划知识。二是强化责任心,要善于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工作方法,为群众着想、为群众造福,办“顺民意、解民忧、慧民生”的实施,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要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工作。落实习近平关于“三实”、“三深入”要求,即“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和“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将党的优惠政策深入宣讲,将群众利益诉求向上反映,搭建连心桥。
总之,作为基层领导干部,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要做好群众工
作,不断提高群众工作针对性和实绩。
基层群众工作论文 篇2
1 当前农村基层群众工作存在的新问题
四会市 (县级市) 整体属于珠三角经济区, 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山区镇。 城乡之间、镇与镇之间发展不同步、不平衡, 成为制约我市与全省同步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的一大短板。 近年来, 我市在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开展村 (社区) “三服务”活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创造和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基层党的建设有所加强, 基层服务和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全市基层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但在新形势下, 我市基层治理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 如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我市城区人口增多, 人口构成更加复杂多元, 社区生活和管理的多样性、复杂性明显增加。 城乡结合部的行政村虽然实现了“村改居”, 但治理方式还是农村模式。山区镇虽然还有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农村, 但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空心村、空心户比比皆是, 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问题越发凸显。 对于这些基层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 如果我们判断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当, 将会对基层安定有序、社会和谐稳定带来极大挑战。
1.1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成为激化党群关系的诱因
发展不足带来的问题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利益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 发展不足以致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美丽乡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生态环保等事关民生各领域距离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还有着差距, 群众的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发展过程中的利益问题多数与土地直接有关, 包括重点项目建设中涉及土地征收、村集体土地资产处置和私人间土地权属纠纷等表现较为突出, 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解决, 必然会激化基层社会矛盾纠纷, 甚至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必须引起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的高度重视。
1.2 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队伍自身不适应基层群众工作
1.2.1 部分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突出。 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组织运行机制不规范, 对群众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够, 在农村重大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不能够在领导村委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组织中发挥核心作用。 有的村基础保障不到位, 村级经济发展落后, 无钱办事。 有的村公共服务平台散乱无序, 服务的形式、功能、内容模糊不清, 没有形成“一站式”服务。
1.2.2 部分基层干部能力素质不适应服务群众的需要。 有的村党支部书记素质不高、能力不强, 工作不胜任, 说话没人听, 办事没人跟, 带队伍能力弱、统筹驾驭能力弱。 有的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 出现问题时束手无策, 不能有效疏导和化解群众纠纷。有的作风不正, 漠视群众, 平时忙自己的事, 工作不在岗, 与基层群众长期“失联”。 有的责任意识不强, 工作怕得罪人, 对上级布置的任务, 能拖则拖, 能瞒则瞒, 对服务群众不尽心。 更有甚者宗旨意识淡薄, 把当选村干部作为以权谋私的资本, 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损害了党的形象。
1.2.3 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治理整顿还有待加强。 有的地方制定整顿措施没有切中要害, 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少数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甚至陷入 “涣散—整顿—再涣散—再整顿” 的怪圈。
1.2.4 基层基础工作抓得还不够扎实。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新兴领域存在党组织作用发挥的空白点;党员队伍结构不优、活力不足、教育管理难度加大;有的党员不能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仍然存在, 少数地方领导口头重视、文件重视基层党建工作, 但行动不够重视, 抓工作落实的力度不够等等。 这些问题务必引起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 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如何做好农村基层群众工作和创新基层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当前的重大课题。 必须充分认识基层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有新的思路, 新的对策, 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治理与建设并举, 综合施策, 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治理。
2 农村基层工作的 “新常态”给农村基层管理提出的新挑战
2.1 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化, 对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政权基础带来新挑战
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三化”趋势明显, 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留守”问题突出。 针对“三留守”人员的特殊管理工作还不到位, 这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如果关爱不力、管理不当, 宗教势力甚至邪恶势力会打着关爱的旗号乘隙而入, 占领农村的阵地。 事实上, 我们走访了一些比较边远的山村, 墟天的农村市场上, 除了粮食、蔬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外, 文化产品基本上是民间信仰的香纸蜡烛光盘, 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文化极不协调。 究其原因, 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的人文关怀、心理咨询、科学教育及农村医疗卫生设施跟不上, 给农村宗教势力的发展, 封建迷信的盛行, 甚至邪恶势力在农村的产生提供条件。 因此, 在劳动力转移加快形势下, 要求我们改进基层党建资源配置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方法, 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同时社会团体、宗教组织等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 如果群众不被我们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凝聚起来, 就会被其它组织吸引过去, 基层这块阵地如果我们党不去占领, 就会被其它组织占领。 这都是摆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2 基层群众民主意识明显增强, 对扩大党领导的基层民主提出了新挑战
当前, 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和管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对自身权益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如何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有序地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2.3 基层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对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挑战
近年来, 因征地拆迁、旧城改造、涉法涉拆、社会保障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群众诉求日益增多, 信访形势十分严峻。 如何应对复杂局面, 提高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特别是在信息化条件下, 重视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引导和影响群众, 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是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
2.4 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深入推进, 对农村基层组织整合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提出新挑战
如何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加快村级发展, 需要认真研究, 积极探索。
3创新基层管理做好农村基层群众工作的对策思路
3.1 严格落实大抓基层责任
努力构建市委统一领导、市镇 (街道) 村 (社区) 三级负责、部门齐抓共治,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工作格局。 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进一步加强直接联系基层工作, 市直各部门领导干部根据职能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镇 (街道) 要认真落实抓基层工作的主体责任, 党委 (党工委) 书记切实抓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 村 (社区) 党组织承担做好基础工作的直接责任, 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落实好基层工作各项任务。 镇 (街道) 党委 (党工委) 书记每年要就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向市委进行专项述职。 各镇 (街道) 牵头建立辖区内村 (社区) 考核机制, 明确工作任务、考核内容和标准, 村 (社区) 书记实行“双向述职”制度。
3.2 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三严三实”标准, 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采用培养一批、选拔一批、交流一批、储备一批“四个一批”的方式, 不断加大乡镇领导班子建设力度。 实施村 (社区) “领头雁”工程。 开展村 (社区) 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 严格按照“做人公道、处事公正、群众公认”的“三公”标准选拔培养村 (社区) 干部, 积极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确保每村有2~3 名后备干部。 开展村级组织届中考察, 通过现场查看、党员干部群众谈话、开展测评等多渠道考察村级班子的主要工作实绩和成效。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各级党组织要科学制定年度发展党员计划,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加大对不及格党员教育、清理力度, 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开展党员“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的活动, 每年结合党员评议和“七一”表彰等工作, 对基层党员进行评先评优。
3.3 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3.3.1 进一步明确村 (社区) 党组织的职责。 突出党组织在重要事项决定权和管理监督权的核心地位, 实现基层党组织对村 (社区) 各项工作和其他基层组织的统一领导, 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各方面。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 进一步推行村 (社区) “两委”干部“一肩挑”和“交叉任职”, 增强基层班子整体效能。 进一步规范村级干部落实各项制度, 包括建立“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 健全村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 落实村级“两委”联席会议、村民委员会议制度;完善重要事项决策机制, 落实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等, 每一项制度要明确内容、流程和责任主体, 每一项工作要形成标准。 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工作, 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 严格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 完善“村财镇管”和“村财通”制度。
3.3.2 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 对软弱涣散党组织, 通过派驻“第一书记”, 以领导挂帅入村、干部挂职驻村、部门挂联包村等方式开展重点挂联帮扶, 指导和协助村 (社区) 落实党的政策、抓好“两委”班子建设、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发展村集体经济, 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做到建强班子、选准路子、破解难题、群众满意。
3.3.3 抓好机关党建工作。 认真抓好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深化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 落实结对帮扶村级组织工作和推进“ 走基层” 常态化, 开展机关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 进一步抓好机关党风廉政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强调做好群众工作[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02-24 (1) .
新时期如何做好基层群众工作 篇3
群众工作;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难免会有一些群体性事件发生,因此,做好群众工作,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促进发展的现实要求。
1.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群众工作,是密切干群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和谐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和谐,只有人际关系和谐了,社会和谐才有基础。我们党历来重视干群关系问题,早在建党初期,就把坚持群众路线确立为党的基本政治路线之一。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长期以来,各级干部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群众夺取了革命和建设时期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树立了求真务实、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做好群众工作,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需要。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时候说:“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同时,毛泽东又强调“群众路线”是“三大法宝”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在处理“英雄”与“群众”的关系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明确了“英雄”若离开了“人民群众”就不可能成为“英雄”的道理。坚持“工农联盟”、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的执政之基,动摇不得,背离不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令世界瞩目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这其中的根本原因依然是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与人民在一起。
做好群众工作,是转变干部作风的需要。历史的和现实的、国际的和国内的经验教训表明,建立和巩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二靠改进作风,执政为民。如果思想不解放,作风不转变,既损害党的形象,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又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最终必将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只有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党和人民群众才能永久地保持血肉联系,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坚如磐石,执政的最终目标才能实现。
2.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做群众工作,我们党有着优良的传统,但随着改革的深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主体多样化,使得做群众工作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有些党员干部作风不够扎实,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沟通交流少,不能准确把握其所思所盼;有的党员干部放不下架子,不能与群众以心交心;有的党员认为联系和服务群众是党组织的事;有的认为群众工作难做,怕给自己招惹麻烦,遇到问题“绕道走”。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机制不够健全,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特别是缺乏整体规划,有的工作环节衔接不够,有的抓落实不够。如党员干部定期深入联系点调研制度,在落实中,因缺乏有效的督促手段,使得部分党员干部不重视,只在逢年过节走访慰问。有的党员干部虽然已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但平时联系很少,帮扶不到位。另外,可行性激励机制少,考核机制不活,致使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积极性不高,发挥作用不明显。
有些村干部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村级干部由原来的传话员、执行员转变为服务员、示范员,工作方式和职能发生了明显转变,工作难度明显增加,而村级干部的报酬却涨幅不高,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相当部分村级干部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村务工作,激情不高,导致有的村长年累月没有工作计划、目标和措施,工作“跟着感觉走”,“哪里天黑哪里歇”。有的村制度执行不力,村务不公开不规范,各组织之间职责不明,分工不清;有的村思路不清,没有考核细则,没有激励机制,绩效不挂钩,奖惩不分明,做好做差一个样,“人多不洗碗”的现象突出,工作被动、盲目、随意性大。
一些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强。一方面,有的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好,对国家和集体的公益事业不关心、不热心,甚至在工作中提条件、讲价钱;有的党员对群众困难不过问,对偷摸盗窃避而远之,缺乏为民办事的责任感和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有的党员不能正确全面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失落感和怀旧心理较重,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动摇;有的党员宗旨观念淡化,辨别是非、崇尚科学、拒绝邪教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发展党员工作开展较难:一是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农村外出务工的能人较多,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整体素质不很高;二是有的支部书记思想保守,怕人“篡位”、“夺权”,存在“拒人千里之外”的现象;三是有的党支部活力不强,自身发展能力较弱,对农村青年的吸引力度不够;四是在企业、“两新”组织等领域党组织组建不够有力,党的工作覆盖面不广,在这些领域发展党员工作滞后。
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不够活。在组织群众上,不善于运用说服、示范、引导、激励的方法开展工作,当群众的意见与干部不一致时,不善于用说服、教育的办法去引导,习惯于用命令、强迫、压服的方法对待群众;在宣传群众上,认为现在电视、报纸、广播、电脑等现代化传媒已经在逐步普及,不需要也不善于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去教育群众。想问题、作决策脱离群众,盲目行事,给群众利益造成了损失。
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群众始终是党的执政基础、力量之源。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如手: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观。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以及由此导致他们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群众有着切肤之痛。我们不能把它看作小事一桩,对于遭到这些事的每个老百姓,那就是大事。尤其严重的是,现在好多问题已经成风,不仅是涉及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千家万户,许多问题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甚至引发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众体性事件,那就更不是小事。因此,我们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顺民心,谋民利、得民心的事,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
热爱群众,善待群众。一点一滴,关乎于民,关乎于情。对人民群众重感情就要把落脚点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身边事、手头事、眼前事体现出来。一要做到放下架子,迈开步子。人格平等、相互尊重,是人际交往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领导干部和群众只是分工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别。放下“官架子”,随和一些、亲切一些,多一些交流探讨、少一些指示命令,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领导干部在群众面前威风八面、盛气凌人,群众就会敬而远之甚至惟恐避之不及,密切联系群众也就无从谈起。领导干部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还需要在放下架子的同时迈开步子,真正走到群众中去。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在宾馆饭店“搞调查研究”、透过车窗玻璃“了解民情”,即使到了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现场,也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这样自然无法了解群众,也无法被群众所了解。二要肯说真话,愿听实话。“与新社会阶层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年轻人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这是少数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时遇到的尴尬。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领导干部不了解群众的要求、不熟悉群众的话语方式,只好讲一些空洞无物的官话、套话或言不由衷、令人生厌的假话。领导干部要与群众对得上话,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讲有针对性、对群众口味的真话,同时还要有愿听实话尤其是带刺的实话的心胸。如果领导干部开诚布公、虚怀若谷,群众自然愿“掏心窝子”、讲实话;如果领导干部只愿听“报喜”、不愿听“报忧”,就很难交到知心的群众朋友,很难了解真实的基层情况,联系群众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改进作风,提高能力。干部自身的作风、形象是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环节。要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我们:一是改进工作作风,教育干部坚持全心会意为人民服务,反对脱离群众,不干实事;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反对虚假浮夸;坚持艰苦创业,反对奢侈浪费;坚持遇事同群众商量,反对强迫命令;坚持办事公道;反对以权谋私;坚持把完成上级任务和维护农民利益统一起来,反对不顾大局和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二是提高各级干部的服务水平。主要是提高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思想教育手段解决各种纠纷的能力和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三是我们要在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诚恳接受群众的批评,不断加强和改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正确行使好手中权力,始终要用群众满不满意这面镜子对照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垂率在先,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用人格的力量影响他人。
健全机制,畅通渠道。做好群众工作,不断完善和拓展群众参与决策的形式,更好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愿望。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通过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利用电子信箱等信息网络手段,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要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通过调研、座谈、咨询、听证等形式,形成集中民意和民智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整合群众工作资源,形成加强群众工作的社会合力。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优势,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要充分发挥社区、村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其通过依法自治活动,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要特别注意发挥协会、学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使其逐步成为党和政府开展群众工作的新生力量和有力助手。深入了解民意,接受群众咨询,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保障广大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
[1]李正阳.把党的群众工作思想落到实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1.04.27
[2]韩建明.如何做好新时期职工群众工作.现代经济管理,2012.09
基层群众工作论文 篇4
袁燕群
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骨干,是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干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解决自身认识问题,更要解决群众思想问题。根据多年来做群众工作的实践体会,我认为,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与群众加强心灵沟通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基层干部要广泛深入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就必须加强与群众的心灵沟通。
(一)真心贴近群众
如今有些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已经不是当年的鱼水关系,而是“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群众不与干部来往,干部不知群众实情,基层干部成了瞎子和聋子。要改变这种状况,基层干部必须掏出真心,贴近群众。
1、以真情推倒心理围墙。这里所说的“真情”,主要是指有共同理想、共同目标的同志感情和朋友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基层干部如果没有热爱群众的真挚感情,群众就不会与你接近,你也无法接近群众。要想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一定要建立对群众的真挚感情,关怀体贴群众,尊重信任群众,热情帮助群众,真诚爱戴群众,以真情去创造一种与群众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氛围,推倒与群众之间的心理围墙。基层干部要明白,群众与干部之间虽然有职务高低的差别,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有维护自尊的心理需求,因此决不能在群众面前摆出一副“官员”的架子。在实际生活中,群众最不欢迎那些“官职不大,架子不小”的干部,他们对那些喜欢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指手画脚、强迫命令的基层干部,要么敬而远之,要么恨而避之。基层干部只有尊重群众,热爱群众,把自己与群众摆在同等地位,建立以心对心、以情通情的心理平台,消除群众的心理障碍,才能得到群众的欢迎。
2、以坦诚架设心灵桥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坦诚是连接心灵的桥梁。基层干部要以坦率的态度和诚挚的言行去与群众打交道,敞开心扉,实话实说,光明磊落,实事实做。基层干部只有与群众坦诚相见,说真心话,做真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基层干部如果打官腔,讲空话、套话和假话,群众就会对你退避三舍;如果做虚功,办假事,矫揉造作,群众就会对你嗤之以鼻。因为坦诚最有亲和力,最能拨动群众的心弦,也最能赢得群众的认同,所以基层干部只有坦诚说话、坦诚做事,才能架起通向群众心灵的桥梁,实现心心相连。
3、以热心缩短心理距离。群众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总是渴望得到干部的关怀,并把这种关怀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支持和安慰。如果群众得到了干部的关怀,就很容易对干部产生深厚的感情。基层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到群众中去广交朋友,真交朋友,拉近与群众的思想感情,缩短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当群众在节假日加班时,基层干部应到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去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当群众完成一件工作时,基层干部可以对他们笑一笑,或说声“好”;当群众生病时,基层干部不要忘了去看望一下,安尉几句;当群众来到身边时,基层干部不妨把自己的位置往群众挪一挪,尽量缩短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这些
热心的表达,往往会无声胜有声,盖过千言万语,起到特殊的肯定、赞扬、鼓舞、激励作用,从而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为基层干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谈心亲近群众
谈心是干部联系群众的有效方法。基层干部要勤于和善于应用谈心之法,直面群众,促膝交谈,做群众的知心人。
一要主动服务。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复杂的。作为基层干部,要真正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内心世界,就必须主动深入群众,同群众开展谈心活动。当前,有些基层干部觉得时代变了,群众的政治意识和民主意识强了,大家相互联系的渠道也多了,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电话、手机和互联网上随时交流,再面对面谈心没有必要了。这种认识是十分片面的。因为再先进的通信手段,也代替不了面对面的思想交流,特别是说话的表情、会心的眼神,在通信工具中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再丰富的信息来源,也无法直接反映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复杂心境;再频繁的日常见面,也代替不了思想深处的敞开交流,所以不能用现代通信“新手段”取代面对面谈心的“老传统”。基层干部只有积极开展与群众面对面的谈心活动,才能从群众的姿态、语言、表情中准确捕捉到他们的心理信息,从而作出应有的反应,以语言、行动、表情等不同方式点化、感染、启发、打动群众,达到心灵共鸣的效果。
二要虚心倾听。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摸到群众心思的脉搏。基层干部在与群众谈心时,一定要虚心倾听群众说话,给群众以表达思想、亮出心底的机会,使之产生释放感、轻松感和惬意感,增强配合和参与谈心的积极性。要特别注意虚心倾听群众的不同意见,在群众谈不同看法时不厌烦、不打岔,让其把话说完。基层干部只有真心实意地倾听群众说话,群众才会舒心乐意和你谈话,否则就会谈不来、说不拢。
三要换位思考。开展谈心活动,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极为重要。基层干部只有站在群众的位置和立场上来思考问题,才能够准确地理解群众的想法和心理状态,真正找到亲近群众的结合点。如果只强调自己的看法而不体谅群众的想法,就很难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也就很难被群众接纳。基层干部要善于发现自己与群众的共同点,以这些共同点作为谈心的切入点,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强化,形成共识,使群众产生亲近感,增强信任心。
(三)用心走进群众
处处用心皆学问。基层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的过程中,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处用心。
首先要实事求是,切忌虚假浮躁。为人做事,贵在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丁就丁,卯就卯。基层干部做工作要考虑实情,讲求实际,注重实效;处理问题要出以公心,求之公道,坚持原则;对群众的困难和要求,能办到的定办速办,取信于民,不能办的讲清原因,讲明道理,以理服人。切忌图虚名、巧伪装、说假话、做假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假记录、假总结、假材料来对付上级检查和群众监督。对是非黑白,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或者无菱无角,搞中庸之道。对群众的事情,不能哼哼哈哈,敷衍了事;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不能当面答应,过后无影,失信于民。
其次要注重细节,切忌善小不为。干群关系是如何形成的?主要是在干部与群众的日常接触中形成的,是在干部对待群众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中形成的,是在干部指导群众生产、关心群众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逐渐形成的。因为群众往
往会非常在意一些小事情,常常会从一些细节和小事上来评价、分析干部,确定自己的看法,所以基层干部在与群众交往的过程中,务必注重细节,“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基层干部如果能够在细小的事情上与群众通融,在细节问题上赢得群众好评,经常用“毛毛细雨”去滋润群众的心田,最终必然会受到群众的爱戴。
再次,要鱼儿入水,切忌蜻蜓点水。干群关系是鱼水关系。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应该像鱼儿入水一样,深入群众之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我们要把大量的工作放到群众中去,同他们一块生活,一块劳动,一块说话,一块下棋,然后去做工作。”(邓小平:《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实践证明,凡是能把自己当成群众一分子的基层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效果就明显不同。因此,基层干部不能“围着楼房转,隔着玻璃看”,把自己封闭起来,远离群众。第四,要踏实办事,切忌官场作秀。人民群众愿否与一个干部打交道,主要不是看其说的怎样,而是看其做的怎样,看其能否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正如老百姓经常讲的:“说到不如做到,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成实事一件”。基层干部要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绝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着眼,从群众最紧要的事情着手,从解决群众必需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就业问题、行路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等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当然,踏实办事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所有的问题。基层干部一方面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解决几个主要问题,让群众感受到真心诚意;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长远规划,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着力解决好那些疑难问题。群众看不惯拿腔拿调的,看不惯搞花架子的,因此基层干部切忌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形象工程、泡沫经济之类的官场作秀。
二、向群众讲好科学道理
做群众思想工作是基层干部的基本功。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事情是解决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讲好道理,以理服人。凡事都有个道理,向群众讲好道理,应注重以下六个方面:
一要把道理讲细。一般情况下,普通群众觉得大道理总是抽象一些,深奥一些;小道理总是形象一些,浅显一些。群众思想朴实,乐于从浅显的小道理中去感知和认识大道理。因此,基层干部在讲道理时要善于把大道理分解成若干小道理,一点一点进行讲解,以便群众一点一点领会接受,好像把一个大西瓜切成一块块小西瓜,以便一口一口地吃那样。例如,有一次,我在向职工群众讲怎样做好本职工作的问题时,反复讲到了“树立正确人生观”这个大道理,但职工群众听了很久还搞不清楚什么叫人生观,对树立正确人生观更是一头雾水,因此遭到质疑。后来我把人生观分解成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人在社会中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等几个比较细小、简单的基本问题,化整为零,逐个讲解,结果职工群众透过一个个小道理,见到了正确人生观的全貌,懂得了怎样树立正确人生观这个大道理。实践证明,道理分得越细,离实际问题越近,越易深入浅出,让人融会贯通,从而充分发挥科学道理的启迪作用,切实增强所讲道理的说服力。
二要把道理讲透。由于不同群众的文化素养、社会经历和觉悟程度不同,认识、分析、辨别事物的能力也有差别,基层干部在向群众讲道理时,必须注意所
讲道理的系统性、层次性和完整性,不断章取义,不掩头盖脸,把相关道理的含义讲准确,实质讲清楚,条理讲清晰,内容讲透彻。例如,向群众宣传科学发展观,就要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基本原则——保持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体要求——实行统筹兼顾、最终目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五个层面,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讲全面、讲完整、讲透彻。只有分清层次、循序渐进,将道理讲深讲透,才能便于群众领会理解和消化吸收,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目的。
三要把道理讲实。最有说服力的是事实,最能打动人的是实话。要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把“远”道理讲近,把“虚”道理讲实,言之有物,具有针对性,反对讲空道理。要把宣传科学理论同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变化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回答现实生活最直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使所讲道理具体化、现实化,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引导力。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正确解答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发挥威力,真正打动群众。例如,三九企业集团的员工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素质,但有段时期员工的工资和收入水平低于深圳一般企业,一些员工产生了不愿在三九工作的念头,干部职工队伍稳定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三九企业集团领导将人生价值观理论与企业发展实情相结合,教育员工虽然在三九不能拿高收入,但三九有一个好的机制,给每个有事业心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创造了干事业的机会,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想干事业的人就应该在三九安心工作,实现人生价值。实情实话教育的结果是稳定了人心,稳定了队伍,保证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当前,客观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予以阐明,基层群众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需要用理论和事实予以澄清。尤其是对群众普遍关注而又容易引发思想矛盾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和说明,让科学道理放射出春风化雨的导向魅力和渗透威力。只有把道理讲真讲实,讲到群众的心坎上,才能使群众感到平实可信,牢靠可依,从而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四要把道理讲活。运用活生生的典型事例来讲道理,最容易把道理讲好,也最具示范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当代英雄模范人物是讲解道理的最佳事例,如任长霞、宋鱼水、张云泉、王顺友等时代先锋,他们产生并生活于现实之中,他们的言行体现着时代精神,体现着科学道理,他们的事迹在人民群众中影响广泛,用来讲解道理、教育群众,最容易使群众产生共鸣。例如,赣州市邮政局在开展“提高服务质量、让用户满意”活动中,组织全体员工学习王顺友和身边的全国模范投递员伍攀明等先进典型,对照先进看亮点、找差距、订措施、追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广大邮政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市邮政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基层干部要注意收集、总结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经常用典型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教育群众,尤其要善于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本单位的事教育本单位的人,让群众通过现实生动的事例来领会道理。五要把道理讲白。群众不喜欢听“官话”和“书面语言”,基层干部只有把从书本上学来的道理和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道理,转换成“白话”——口头语言和百姓语言,并融合到群众喜闻乐讲的生动语言之中,形象逼真地去比喻和描述,群众才能听得懂,听得顺,才会乐意听。例如,一位体委干部在向体育运动员讲述团结协作的道理时说:在足球赛场上11名队员,一个个都是一条龙,但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就会变成一条虫,要知道,一加一并不一定等于二,一个团队没有团结协作精神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力量。运动员们听了这样通俗直白的讲解,有谁不
会轻松自然地领会其中的深刻道理呢?
六要把道理讲新。讲传统道理不能几十年一贯制,陈词旧调无改进。如果把传统道理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脱离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脱离人民群众随时随地的生活实践,传统道理就会僵化枯萎,从而丧失说服力和战斗力。例如,“人生应该多奉献”是一个老道理。过去只把奉献说成是一种无私无畏付出牺牲的崇高情操,似乎只有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为正义捐躯殉职才是奉献,后来虽然把为新中国建设劳筋伤骨、为老百姓解忧废寝忘食的精神列入奉献范围,但人们还是觉得奉献高不可攀,可敬不可行。在当今社会,如果不将奉献的含义扩展到既是崇高情操,也是平凡精神的范畴,群众就很难在奉献上有所作为。因此,我们在倡导奉献精神时,应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给奉献增添新的内容,把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持之以恒、埋头苦干,在社会生活中向失学儿童给予帮助、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乃至为孕妇和老人主动让座位、为保护环境义务清垃圾,等等,都列入奉献精神的具体表现加以宣传。只有这样,奉献理论才能发扬光大,奉献精神才能深入人心。要及时总结并应用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念和获得的新认识,赋予传统道理新的时代内容,把过去尚未完善的补充完善,把过去讲片面了的讲全面,把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及时填充进去,增加新的内涵,使传统道理具备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把老道理讲出了新内容、新水平,群众就会觉得更真实、更新鲜、更生动,就会更愿听、更想听、更爱听。
除上述之外,还可以创造一些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务实有效的说理方法,使模糊的道理清晰起来,抽象的道理生动起来,务虚的道理现实起来。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才能使各种道理讲得入耳、入脑、入心、入情、入魂,增强科学道理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有效地起到说服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的作用。
三、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紧密相连。在现实生活中,群众的思想问题多数是在遇到困难、挫折等实际问题时产生的。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道理固然要讲清讲透,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第一,要反映群众实情。基层干部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体察实情。要“下高楼、出深院”,到生产一线去,到僻街小巷去,特别是到艰苦的地方和困难的家庭去,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情况,体验群众的辛劳和困苦,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的知心朋友。要多到最偏远、最落后、最贫穷、问题最多、群众意见最大的地方去,听群众肺腑之言,观群众身边之实,察群众心头之忧。不能走近不走远,身入心不入,看富不看贫,听夸不听“骂”,更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要将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如实向上反映,不能报喜不报忧,讲好不讲差。
第二、要重视群众意愿。要坚持民主法治原则,推进决策民主化,创新发展思路,努力使决策举措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让广大群众得到尽可能多的实惠。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凡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反复征求群众意见,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使各种决策更符合民情,更体现民意,更科学合理,更有利群众。重视群众意愿,不仅要注意听会上的群众意见,也要留心听会下的群众意见;不仅要收集普遍的意见,也要收集个别的意见;不仅要了解正面的意见,也要了解反面的意见。这样才能全面、透彻地掌握群众在想什么、盼什
么、干什么,才能发现群众的实际问题,进而有的放矢地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第三、要排解群众忧患。基层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思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做到群众有忧我不安,群众有难我上前,时刻关心群众疾苦,处处帮助群众解难,主动积极地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对群众渴望解决的大事、难事,要集中精力、财力、物力努力办好;对群众反映的油盐柴米之类的具体事情,也要认真办好,使群众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长期处于困难境况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要建立基层干部联系点,主动服务群众,对他们的工作环境、家庭生活等给予关心和爱护,对他们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帮助解决,勤手快脚为群众办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抓起,从群众最盼望、最紧要的事情做起,着力解决好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改革、发展、和谐大局的各种现实问题。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思考论文 篇5
摘要:这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得到很大的提升,然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却大幅度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增进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稳定、进步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方面考虑,对如何做好这一工作进行了深入、理性、科学的研究,作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希望能为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素养作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工作之外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和文化需求,进行以文艺娱乐为主要方式的活动,从而完善自我的表现称为群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精神层次文化需求也水涨船高,这就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社会发展潮流,积极建设基础公共文化设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当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就前进了一大步,所以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势在必行。
一、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1)基层群众文化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依然在构建和谐社会,这就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高要求,既要保证“以人为本”的原则,又要做到与时俱进,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符。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做好了,人民的基本文化素养水平也就得到了提升,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前进了一步。
(2)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能使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各种基层文化活动中,人民群众能够接触到、学习到新的文化理念,感受到现代文明社会带来的种种好处,从而产生新的思想,自身的道德文明素养也在活动中得到提升,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很好地推动。这样便有效的以较大范围提高了基层群众的道德文明水平,也使法制社会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使人民群众坚决抵制并举报不法行为与违背道德底线的行为。
(3)基层群众文化需要做到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业余时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们在完成了自己一天的.工作后,自然而然的会去寻求工作之外的文化活动,进而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若缺少相应的文化活动,人民群众就会产生空虚感,就会有莫名的恐慌感,这是因为自身的精神文明需要得不到满足,导致产生了“精神饥饿”。所以开展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对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精神家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1)做好基层研究工作,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人员的业余文化需求不尽相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就呈现出多样化。所以,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最迫切的精神文明需求,时刻想着人民群众,有目的性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若周边有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保证群众文化活动能有效进行。
(2)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要在思想上对自我进行武装,坚持原则,正确把握群众文化方向。群众文化活动自然是以人民群众为基础,文化工作人员要把人民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开展活动而不在意人民群众的感受。所策划的群众文化活动要询问部分百姓代表,在得到肯定回答后再行开展。只有人民群众满意的文化活动才是合格的。
(3)加强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培养骨干力量。群众文化队伍是开展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他们起着决定活动精神方向,引导活动走势,营造活动氛围的作用,所以群众文化队伍应当具有高素质、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群众文化队伍可以实行持证上岗的制度,对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通过相应的审核才可上岗,不要放入滥竽充数之类的人。年轻人一般都有年轻气盛的缺点,故在引入相关专业的青年人才时,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使其在思想上不脱离人民群众,在行动中不出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另外,做好群众文化工作队伍的待遇工作也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使得群众文化工作能更好的开展。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发掘相关人才的能力与天赋,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而推动群众文化的建设。
(4)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要有特色,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群众文化活动要有时代感,要体现出人民的普遍理想和追求,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有凝聚力和带入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方向不同,故所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还要有地域性和民族特色,要以人们群众喜爱的方式凸显当地文化,同时还要从始至终都保持社会主义主旋律。创作队伍要注重发掘身边的事迹,创作一批能够反映现代生活与社会新面貌的作品,并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广泛地宣传与传播。只有人民群众满意了,活动才算是开展的成功,才是满足人民需求的、能够提升基层人民群众素质素养的群众文化活动。(5)政府部门要因时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以方便群众活动的开展。繁荣向上的群众文化能体现国家的基层素质文化建设,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体现,各个地方政府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相关的群众文化活动要积极配合,要让基层百姓感受到政府的支持与鼓励。资金方面,政府需要增加相关的财政预算,保证活动经费的充足,此外也可以吸收社会资金开展活动。同时,相关政策制度要与时俱进,要顺应时代变化和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保持群众文化活动旺盛的生命力。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做好基层群众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一件艰巨的、长期的任务,需要文化工作者不懈的探索与努力。开展先进的、有趣的、有感染力的、具有知识性的文化活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活动中提升知识文化水平、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增进社会友好氛围,是我们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相信在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下,基层群众文化必将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将大跨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相继琴.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推进社会和谐发展[J].科学与财富,,(2):124-124.
[2]刘清苏.浅议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有效性的方法[J].青年文学家,,(15):185-185.
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工作汇报 篇6
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突出队伍建设、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xx财政所现有干部职工21人,其中在职13人、退休人员8人。承担着xx街范围内的预算内外收支、专项资金、基层财务审计、征收农合农保基金、基层组织和“三农”资金的管理。在深入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中,坚持创建理念上体现一个“新”字,内部管理上体现一个“严”字,服务质量上体现一个“优”字,切实把财政工作和创建群众满意有机结合起来,履好职、服好务,让人民满意。
(一)抓班子作风建设,发挥表率作用。
一是做好三个统一:思想上统一认识和提高;政策上统一学习和理解;业务上统一钻研和熟悉。二是从严要求,加强监管,制定严格干部管理制度。三是要求所班子成员处处以身作则,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合力,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管理水平,作表率促进全所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抓学习教育,提高自律能力。
我所对职工的学习教育做到了几个坚持:一是坚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建立完善集中学习考勤制度。把全所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起来,因势利导,纠偏补漏,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坚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每月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关于廉洁自律的一系列规定。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以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为切入点,不断创新举措,管理和服务做到主动、积极、优质、高效。
(三)抓勤政务实,提高服务能力。
全所人员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行“五项服务”:一是文明服务。对办事群众,以礼相待、语言得体、态度谦和、耐心周到,使服务对象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二是规范服务。做到办事依据、程序、时限、结果和收费项目、标准等全公开。三是高效服务。做到管理有序、制度健全、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四是优质服务。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局,创新“三农服务体系”和方式,确保涉农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到户,积极落实中央惠农政策;五是廉洁服务。健全惩防并重的治理体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
全所人员规范管理,文明服务,不管生人熟人一样热情,忙时闲时同样耐心,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或“刁难群众、作风粗暴、办事马虎、效率低下、敷衍塞责”等不良现象。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7月、我所按区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对每年上半企业发放扶持金时,竟多出3.2万元没有单位认领,我所出纳黄晓东凭着对工作负责的强烈责任心,主动到街招商办核查落实后,将扶持金送到了该单位、该单位领导和财务负责人感谢不已,说“你们确实是企业的贴心人”。在核发家电下乡的工作中、我所工作人员陈祖斌在审核一名来所办理家电下乡财政补贴的农村老人的过程中,老人不识字、子女在外打工、陈祖斌同志在审查完老人所有资料齐全后,不但主动替老人代填申办表格,而且领老人到指定银行开户、一直到办完所有手续为止。像这种主动服务的事在xx所屡见不鲜。
人民群众纷纷称赞说:财政所的干部们工作态度是越来越好,办事效率是越来越高。还有来所办事的农民说:走进财政所,就像走进自己的家一样。
二、突出制度建设、强化基层财政财务管理
制度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离开了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事业的发展将难以想象。同时,制度也必须适应发展的要求,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我们把制度建设工作,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突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高效运作。
(一)措施得力、不断完善财政基础工作
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保证专款专用。仅2011年我所进出的资金达1亿8干多万元,每笔预算内外资金以及专项资金到我所后、我们不是要人家上所来打听消息,问这笔资金到了没有?而是主动给服务单位联系、到我所来办拨付手续、服务关口前移,因此我所至今没有一例违纪违规情况发生,资金运作良好,深受上级领导和服务对象的一至好评。
(二)规范管理、严格控制各项支出
基层群众工作论文 篇7
一、做好群众工作是现阶段基层工作的必然选择
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关系的不断调整使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压力加大。首先, 以民生问题为主的人民内部矛盾还比较突出。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分配不公、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问题引发的矛盾增多。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增大, 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带来的压力增大。其次, 人民群众对维护公平正义的强烈要求与司法能力相对滞后的矛盾比较突出。当前, 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缘于以上因素, 现实生活中一小部分群众在处理纷争过程中, 不是采取人民调解、行政执法、诉讼程序的办法, 而是“宁访不诉”, 并且随着形势的发展, 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和非常头疼的问题。不管这种上访的理由是否正当, 问题最终能否解决, 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都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 维护稳定, 促进和谐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 除了要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政法机关的执法能力, 保障社会和谐有序、公平正义, 在现阶段, 我们基层干部更要苦练群众工作基本功, 努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 从源头上解决民生诉求, 利用调解手段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基层。
二、勤政爱民扎实推进, 学会做好群众工作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基层领导干部要学会既跑“口岸”也走“田岸”, 既能与外商谈判, 也能与群众谈心, 既要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又要加强教育引导, 让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 以高超的群众工作本领,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要乐于做群众工作。只有从内心真诚敬重人民群众, 真诚把人民群众当成主人, 才能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要乐于勤下基层,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无论是调查研究、走访群众, 还是宣讲政策、部署工作, 都应当多说贴近群众感情的话, 多讲群众能够接受的道理, 切忌讲官话、大话、套话和空话。这样与群众的心就能贴得更近, 同群众的关系就能更加融洽。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对人民群众真心关爱、充满感情。感人心者, 莫先于情。人民公仆感情的最高体现就是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 打成一片, 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 办事情。比如, 上项目, 搞拆迁, 既要促进项目早日上马, 同时也要保护好农民利益。你就要首先深入群众之中, 与村民一起分析上项目、搞建设、扩就业、增收入、进社保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要与企业协商, 并协助搞好环境影响评估, 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要敢于做群众工作。一是要靠学习养足底气。新时期、新形势下, 我们面对群众、做好工作的任务千头万绪, 许多人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 新办法不会用, 软办法不顶用, 硬办法不能用。归根到底这与一些人自身的能力偏弱有很大的关系。所以, 要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 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学与群众打交道的方法艺术。通过学习养足底气, 工作起来才能大胆面对、主动触及、及时化解、得心应手。二要做群众信得过的人。做好群众工作, 需要发挥人格魅力的作用。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形象怎样, 直接影响群众工作的效果。基层领导干部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 不能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唯我独尊的官老爷意识, 而应清正廉洁、一身正气, 充分尊重群众, 平等对待群众, 努力做群众信得过的人, 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要多干群众能得实惠的事。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发展为了群众, 发展依靠群众。构建和谐社会, 做好群众工作, 都必须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基层领导干部应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团结带领群众齐心协力推动科学发展。
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仅有热情和干劲远远不够, 还须有新方法、新招数, 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
三、完善制度, 健全机制, 打造绿色诉求和办理通道
做好群众工作, 必须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 不断完善和拓展群众参与决策的形式, 更好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愿望。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 逐步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 通过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 利用电子信箱等信息网络手段, 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要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 通过调研、座谈、咨询、听证等形式, 形成集中民意和民智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整合群众工作资源, 形成加强群众工作的社会合力。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优势,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 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要充分发挥社区、村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 引导其通过依法自治活动, 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篇8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思考
引言:群众文化其实就是人民群众为达成多种目的而自发进行的表现形式。而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事业是促进国家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只有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才能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而想要更好的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就要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上做起。因此,认识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也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基础。
一、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作用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为了满足精神生活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以文艺活动为主要形式自我展开的主要文化工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只有适应社会主要的发展方向,推动文化建设,并满足人们在社会中的发展需要才能落实好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江苏省滨海县文化馆在建立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发挥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所以要做好基层群众在工作过程中的思想理念。农村的文化活动作为基层人民群众建设的主要活动地,不断提高他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能够更有效的改善。而且群众文化的落实也能够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能够让基层群众接受新文化、认识新知识、贯通新理念。弘扬群众的爱国激情,推动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进程,建设更高水平小康新农村。尽量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需要,给群众的文明建设活动提供更好的场所、更优的服务。
二、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一)确立主动服务意识
作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部门,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积极引导群众健康娱乐,努力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为了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质量,就应加强在工作上的主动创新服务意识。此前相当一段时间内的群众文化工作多为被动形式,等人上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基层民众思想阵地部分丢失,甚至大批农民在茫然中无端的走进赌场、教堂等。如今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端正和发挥群众文化从业人员主动下基层,以民族传统文化魅力和行业更优质的服务让基层群众满意,吸引和邀请最广泛的基层群众,特别是边远村庄的留守农民主动自愿参加到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活动中。
(二)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加强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严格按照部颁标准,上一级相关业务部门根据基层人员专业素质情况制定详实的、分门别类的定期业务培训,增强从业人员自身内功。财政部门针对积极参与的人员还要给予相关的补贴政策,使更多基层人员能够意识到参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进行相关的激励体制建设,吸引大批毕业生、优秀人才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使文化建设事业能够具有科学与专业人才的支持。江苏省盐城市2015年就专门出台并实施了涵盖引进文艺精英的“515”人才引进计划。同时,培育扶持优秀的民间艺术团体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群众文艺骨干作用,协助社区实现群众文艺活动自办常态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业余骨干进行专业知识的定期培训,以扩充和弥补群众文化自身队伍建设的不足。
(三)弘扬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
不同省份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都应具有自身特质,才能够更有生机与魅力。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仅要引进文艺“高大上”,更要从根本上尊重和弘扬本土特色传统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大批的外国文艺作品、港台流行音乐等瞬间充斥我们的大街小巷、镇村山野,老一辈热爱的民歌、地方戏曲一下子“被冷落”,甚至被排斥、被遗忘。然而,越是民族的,越是永恒的,才是自己的。尤其是我们的群文工作,更要懂得坚守,坚守民族自己的优秀文化。2014年江苏省滨海县文化馆紧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契机,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动员和组织全县专业余戏曲演员,排演了地方戏大型现代淮剧《永远的焦裕禄》,不仅赢得了所在市、县领导的掌声与高度赞誉,更在全县城乡掀起了老少齐唱淮剧地方戏的热潮。当然,适时、合理的赋予地方戏等传统特色文化以时代特性,是群众文化工作者职责,也是赢得更多人民群众参与群众文化,自发弘扬传统文化的制胜法宝。
结论:总而言之,作为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映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人民群众理性信念的传承和寄托。因此,想要开展群众文化工作,首先就要做好基层群众服务工作。而确立主动服务意识、做好文化队伍建设、弘扬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等办法的实行,可以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更为顺利,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大发展、更蓬勃。因此,本文对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问题进行的思考,对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有着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海月.浅析新时期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J].赤子(上中旬),2015,02(01):123.
[2]冯蕾.关于推进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4,01(01):17.
【基层群众工作论文】推荐阅读:
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10-15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研究08-24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07-26
基层群众舞蹈07-02
侯马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群众满意度10-23
干部下基层如何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06-27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05-23
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06-19
服务基层联系群众不够06-26
抓好乡镇基层群众文化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