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

2024-10-15

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精选10篇)

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 篇1

基层干部怎样做好群众工作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心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层农村的经济建设、民主民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随着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乡镇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目标、工作任务都在发生着变化,以前是执行型政府,变成了如今的服务型政府。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基层干部要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和管理社会的水平,才能更好的为基层群众服务。

一要提高思想,加强自我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社会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基层农村也随时都在改变,我们的基层党组织不能依靠着自己原来的知识,原来的思想来服务我们的新型农村建设,我们要随时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改进自己服务基层农村的方式方法,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跟进发展的步伐,做好基层农村的服务工作。

二要加强行动,切实抓好深入群众工作。基层工作,其实就是和农民朋友打交道的工作。我们基层干部要不断的深

入到群众中去,放低姿态,把农民朋友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踏踏实实的做好农民朋友的每一件事情。当下,重庆市委市政府正开展“结穷亲、大走访、三进三同”等活动,其目的一是切实为老百姓服务,了解基层百姓的生计,让大家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要不断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基层干部也是人,也会犯错误,如果我们不能知错就改,我们就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何才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在正确的道路上服务群众,只有不断的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找出自身的错误和缺点,总结出最好的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群众生活在最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反映的问题往往最真实、最可靠、最准确。通过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交流,特别是注重走访偏远的,困难的群众,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可以掌握最真实、最鲜活的社情民意,可以拉近干群距离。群众最讲实惠,不需要干部对他们讲大道理,也不需要干部和他们不疼不痒地套近乎,而是希望干部能根据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合理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一个群众的事情,对于全局来说可能很小,而对群众自己来说,则

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牵动他们的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这就要求干部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思考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对群众没有感情,哪怕给群众送去钱物,群众也不会满意。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学会换位思考,以情动人。与群众联系时要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官味;要甘当公仆,尊重群众,与群众平起平坐,平等对话,促膝谈心,建立鱼水关系。

只有这样,我们的基层干部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服务群众和管理社会的水平,才能跟进新形势下的农村发展,才能更好的为基层群众服务!

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 篇2

一、做好群众工作是现阶段基层工作的必然选择

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关系的不断调整使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新课题,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压力加大。首先, 以民生问题为主的人民内部矛盾还比较突出。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分配不公、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问题引发的矛盾增多。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增大, 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带来的压力增大。其次, 人民群众对维护公平正义的强烈要求与司法能力相对滞后的矛盾比较突出。当前, 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缘于以上因素, 现实生活中一小部分群众在处理纷争过程中, 不是采取人民调解、行政执法、诉讼程序的办法, 而是“宁访不诉”, 并且随着形势的发展, 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有关行政职能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和非常头疼的问题。不管这种上访的理由是否正当, 问题最终能否解决, 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都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 维护稳定, 促进和谐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 除了要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政法机关的执法能力, 保障社会和谐有序、公平正义, 在现阶段, 我们基层干部更要苦练群众工作基本功, 努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 从源头上解决民生诉求, 利用调解手段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基层。

二、勤政爱民扎实推进, 学会做好群众工作

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基层领导干部要学会既跑“口岸”也走“田岸”, 既能与外商谈判, 也能与群众谈心, 既要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又要加强教育引导, 让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 以高超的群众工作本领,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要乐于做群众工作。只有从内心真诚敬重人民群众, 真诚把人民群众当成主人, 才能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要乐于勤下基层,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无论是调查研究、走访群众, 还是宣讲政策、部署工作, 都应当多说贴近群众感情的话, 多讲群众能够接受的道理, 切忌讲官话、大话、套话和空话。这样与群众的心就能贴得更近, 同群众的关系就能更加融洽。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对人民群众真心关爱、充满感情。感人心者, 莫先于情。人民公仆感情的最高体现就是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 打成一片, 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想问题, 办事情。比如, 上项目, 搞拆迁, 既要促进项目早日上马, 同时也要保护好农民利益。你就要首先深入群众之中, 与村民一起分析上项目、搞建设、扩就业、增收入、进社保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要与企业协商, 并协助搞好环境影响评估, 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要敢于做群众工作。一是要靠学习养足底气。新时期、新形势下, 我们面对群众、做好工作的任务千头万绪, 许多人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 新办法不会用, 软办法不顶用, 硬办法不能用。归根到底这与一些人自身的能力偏弱有很大的关系。所以, 要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 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学与群众打交道的方法艺术。通过学习养足底气, 工作起来才能大胆面对、主动触及、及时化解、得心应手。二要做群众信得过的人。做好群众工作, 需要发挥人格魅力的作用。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形象怎样, 直接影响群众工作的效果。基层领导干部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 不能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唯我独尊的官老爷意识, 而应清正廉洁、一身正气, 充分尊重群众, 平等对待群众, 努力做群众信得过的人, 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要多干群众能得实惠的事。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发展为了群众, 发展依靠群众。构建和谐社会, 做好群众工作, 都必须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基层领导干部应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团结带领群众齐心协力推动科学发展。

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仅有热情和干劲远远不够, 还须有新方法、新招数, 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

三、完善制度, 健全机制, 打造绿色诉求和办理通道

做好群众工作, 必须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 不断完善和拓展群众参与决策的形式, 更好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愿望。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 逐步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 通过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 利用电子信箱等信息网络手段, 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要进一步畅通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 通过调研、座谈、咨询、听证等形式, 形成集中民意和民智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整合群众工作资源, 形成加强群众工作的社会合力。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优势, 鼓励他们积极主动, 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要充分发挥社区、村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 引导其通过依法自治活动, 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

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 篇3

基层干部 群众工作 社会环境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着新挑战新问题。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是摆在每一位基层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树立威信,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先决条件

“威信”,不是靠职务带来的,不是靠上级领导提拔来的,不是靠别人吹出来的,而是靠自己踏实工作干出来的。有威信,是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先决条件,因此,基层干部要在群众中树立威信。

1.廉洁从政,不越雷池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所以,基层干部要想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长期严格自律,廉洁从政,不得不该得的利益,不交不该交的朋友,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脚踏实地,说话就能一言九鼎。

2.坦荡做人,不搞阴谋

说话要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做事要实实在在,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错误。不耍心眼,不玩心计,不搞阴谋诡计。坚持办事公道;反对以权谋私;坚持把完成上级任务和维护群众利益统一起来,反对不顾大局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诚恳接受群众的批评,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觉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正确行使好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垂率在先,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用人格的力量影响他人。

3.真诚待人,不拘一时

对待群众,始终把握真诚、真情、真心的原则。在开展群众工作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说实在话,聊家常事;要动真情、用真心,同他们交朋友,结对子,帮助群众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如果基层干部开诚布公、虚怀若谷,群众自然愿“掏心窝子”、讲实话;如果基层干部只愿听“报喜”,不愿听“报忧”,就很难交到知心的群众朋友,很难了解真实的基层情况,联系群众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基层干部对待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从而同群众建立密切联系,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二、搞好团结,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

团结,象征着凝聚力和向心力。作为基层干部千万不能把自己的职务太当回事,认为自己是干部了就只能在办公室等待群众上门来反映问题。如果领导干部在群众面前威风八面、盛气凌人,群众就会敬而远之甚至唯恐避之不及,密切联系群众也就无从谈起。领导干部和群众只是分工不同,而无高低贵贱之别。放下“官架子”,随和一些、亲切一些,多一些交流探讨、少一些指示命令,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同群众的联系,是凝聚人心、团结力量的最好举措。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要通过经常性地联系群众,把一些问题和矛盾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加强同群众的联系来了解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什么,群众最盼望干部干什么。老百姓其实是最重感情的,只要你多同他们拉拉家常,聊聊天,他们就会非常满意,就会向你竖大拇指,就会把他们的知心话向你倾述。并且搞好团结,能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基层干部、每一位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村里的主人,村里的荣辱和个人的荣辱密不可分,从而树立起主人翁责任感。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淡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群众支持,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

乡镇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篇4

王秀红

乡镇干部作为农村基层工作的骨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担负着上传下达、服务群众、维稳带富的重担。乡镇干部愿不愿做群众工作、善不善做群众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的和谐稳定和建设大局。当前我国农村建设进入改革攻坚期和发展瓶颈阶段,各种不稳定因素凸显,对乡镇管理者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出更高要求。笔者认为,在新形势新背景中,乡镇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以德服众,精于引导,将表率作在高处。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德者,国之基也。”乡镇干部作为党委政府的具体代表,长期工作在农村基层群众中,其道德品行、素质修养如何,关系着自身在群众中的地位威信和党委政府的形象,对群众具有重要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影响一方风尚。因此,乡镇干部做群众工作,要以德服众,做好“养德”“扬德”和“立德”:“养德”是牢固树立节俭意识、公仆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断加强主观世界改造,从思想上打造道德高地;“扬德”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优良风尚,引导做到“精”字,树立道德典型,宣传道德模范,营造健康的民风氛围;“立德”是立廉政之德业、亲民之德业、自律之德业,对于人人从而颂之的品德,要身体力行,主动站在道德高地作表率,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考验。

二要问需于民,勤于调研,将步子迈在深处。胡锦涛曾经说过:“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农民群众作为乡镇行政工作的直接作用人,对于政策的好坏、工作的优劣和执行力度的强弱,了解的最清,感受的最深,因此也最有发言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乡镇干部要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必须多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见、掌握群众动态。一方面,乡镇干部要广开进言之路,主动敞开言路之门,让群众能进来、愿进来,通过营造平等、互信的氛围,使群众对乡镇干部愿意诉真情、敢于讲真话,将实际中的困难说于乡镇干部听;另一方面,乡镇干部要主动走下去调研,做到“勤”字,变上访为下访,深入考察、综合分析群众实际状况,不仅“身入”,更要“心入”,将步子迈在基层最深处,获得群众现状和意见的第一手资料,为做决策找思路提供现实依据。

三要知性合一,专于执行,将政策落在实处。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了好的政策而不执行,或者落实不到位,政策就形同虚设,会严重损害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乡镇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最终落脚点,乡镇干部应当认真学习政策内容,领会内涵要旨,做好执行落实,使各项惠民的政策真正“惠”到民众。纵观当下,个别乡镇干部面对上级制定的政策时断章取义、阴奉阳违,执行过程中偷工减料、虎头蛇尾,统计结果时欺上瞒下、谎报瞒报,违背了制定政策的初衷,损害了好政策的实际效用。

乡镇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知行合一,执行政策做到“专”字,杜绝言行不

一、朝令夕改的现象;要将上级制定的好政策执行落到实处,坚持原则不动摇、履行程序不变通、执行标准不走样,用实际行动捍卫政策的权威、生命力和公信力。

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 篇5

2010-05-17 17:58: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乡镇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和政治稳定。在当前新形势新任务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笔者认为,乡镇干部进一步做好群众工应做到以下几点: 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现在,有的乡镇干部不敢做群众工作,怕做群众工作激化矛盾,群众让自己下不来台,使自己没面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乡镇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面对具体问题、具体工作,经验不够丰富,措施不够得力,不会妥善处理与群众的关系。一些年轻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处理复杂矛盾时,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对,总是以一种管理者的姿态去工作,往往造成工作被动。其实,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只要工作做到位,一定能金石为开。带着对群众的感情去做工作,理解群众、体贴群众,群众才能真心配合政府工作。

带着服务的心态做群众工作。个别乡镇干部思想认识有偏差。实行“两免一补”后,收费收税的工作全部取消,乡镇干部直接接触群众机会减少,导致部分乡镇干部在思想认识上产生误区,认为现在不收钱了,不用做群众工作。还有的干部不会做群众工作,工作方法不适应农村形势。一些乡镇干部不善于运用说服、示范、引导、激励的方法组织群众开展工作,还惯用命令、强迫等方法去要求群众,不善于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去宣传教育群众,不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不研究具体情况,不解决具体问题。要建立关心帮扶群众机制,积极推广“干群连心日”活动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做好乡镇干部联系困难群众工作,探索关心和服务群众的有效机制。要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做到为民服务与村情民意调查、调研、谈心谈话等工作相结合。

强化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意识。有的乡镇干部身在乡镇心在县城,坐着位置混日子,责任心不强,工作状态不佳,精气神不足;有的对群众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认为做群众工作会得罪人,能推则推,能避则避,不愿做群众工作;少数干部只顾个人利益,开展工作不够大胆,有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作为乡镇干部必须要有做好群众工作,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善于经常分析、把握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特别是要准确掌握群众的所求、所思和所忧。要把深入群众,定期下访作为一种责任、一种制度,通过下村屯,到田间、入农家,变上访为下访,化消极为积极。目前,一些乡镇纷纷成立了“民事调节庭”和“法律顾问团”,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就是充分认识到了做好群众工作是一种责任,我们要把这种做法变成一种制度。

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 篇6

**县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做好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一、多渠道敞开服务窗口。以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为切入点,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一是热线上门服务。县、乡两级均开通党员服务

110、农技服务

110、信访服

务110等各种形式的为民服务热线,接到求助和反映,及时派人上门解决。二是中心窗口服务。每个乡镇都设立了为民服务中心,建立完善了登记制、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反馈制、监督制等各项工作制度,确保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为群众及时提供各种服务。三是巡回流动服务。组建了调处民事纠纷、森林防火、民情恳谈、农作物和家禽家畜病虫害防治等各类流动服务小分队,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四是现代信息服务。乡镇设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建立农户信息需求登记、处理、反馈等制度,为农户农产品的产、供、销提供市场信息。县委组织部从中国农科院购买了80多盒农业实用科技光碟,并将目录印发至各村党支部,在县有线电视台由党员群众根据需要点播。

二、多形式提高服务效能。以转变干部作风、打造服务型干部队伍为关键,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能。一是“1 1”结对帮扶。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帮扶1-2户困难群众,农村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困难群众“1 1”结成帮扶对子,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全县现已结成“1 1”帮扶对子1846对。二是联系卡服务。将乡镇班子成员及职能站所负责人的联系电话,工作职责、联系电话以及监督电话等内容印制成片卡,发放到家家户户。下塘乡一农户家中半夜失火,该农户通过联系卡拔通了乡领导的电话,乡里立即组织了30多名党员干部赶到现场帮助扑灭了大火。三是集中下村办公。由乡镇主要领导牵头,带领职能站所负责人定期到各村集中办公,现场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县直涉农单位和部门,在防汛抗旱、林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有关工作中,派出工作组直接到村组现场办公。四是主题活动服务。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每年春节前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的农民群众和下岗职工;春耕、“双抢”、秋收等农忙时节,组织机关党员捐款助耕,帮助缺劳力的农户割稻插秧;新农村建设中,组织党员带头开展“三清、四改”工作。五是挂点联系服务。每位县级领导干部均挂钩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重点企业,不定期到挂钩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每年至少为联系点解决1-2个实际问题,为群众办1-2件实事。对农村的种养殖大户,派专业人员挂点提供技术指导,并实行挂点帮扶责任制。目前全县已派驻专业技术人员48人。

三、全方位满足服务诉求。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延伸服务内容。一是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对生活困难群众登记造册,专人联系,为他们申报办理生活最低保障,帮助他们渡过生活难关。对家庭主要劳力在外创业、务工的农户,经常走访,照顾他们的家庭,为在外的农民群众解决后顾之忧。对需要就业的农户,组织他们参加技术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四股桥乡四股桥村今年就组织培训了三批电、车工,使130多名农民一跃成为技术工人。二是关键时期的救助应急。对汛期、森林火灾、突发疫情以及其他突发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成立了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应急小分队,制定了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及时对受灾群众施以救助。对大胆创业的农民群众,乡镇确定党员干部专人联系,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场地和信息等有关问题;村里组织党员和村组干部筹资设立生产发展基金,在他们资金困难时提供无息贷款。三是参与决策的维权服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群众参与本地重大决策的要求日益强烈。据此,该县在乡、村两级推出了“政务点评”。政务点评每月一次,通过黑板报的点评栏、公众场所的点评箱、热线电话和有各方面代表参加的点评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乡(镇)党委或村党支部在黑板报、广播、电视以及座谈会上,将前一个时期的工作和下一阶段的计划向群众通报,让群众进行点评。同时,实行“一册、二薄、三卡”制度,一册即社情民意收集册,二薄即会议点评记录薄、班子研究记录薄,三卡即群众意见梳理卡、工作督办卡、处理情况反馈卡。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和调整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政务点评的开展,为群众参与和评价政府的工作提供了平台,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满足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精神诉求,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 篇7

(一) 从基层选好人, 从群众中来。

主要是指:要注重选拔在基层工作多年、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 把他们直接安排到处理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 夯实党做好群众工作的班子基础。从接触群众较多的基层选拔的干部才会更加了解基层与群众的情况, 做起群众工作来才会得心应手。

(二) 为基层选对人, 到群众中去。

把一些年富力强、学历层次高、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基层岗位上来。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在工作能力上, 有些干部, 尤其是年轻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 与群众直接接触较少。二是在思想上, 有些年轻干部比较前卫、感性、激进, 缺少群众工作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把他们直接放到上层班子里, 他们在做决策时很可能很少从群众的角度考虑, 这样不可能做好群众工作。所以要把优秀干部, 尤其是政治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 放到重要岗位、艰苦岗位、关键岗位接受时间锻炼, 提高他们做群众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以魅力影响群众

(一) 修身正已, 产生魅力。

一位党政干部自身素质高, 形象好, 可以产生魅力, 进而更好地影响群众、组织群众。古人云: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党政干部只有一身正气、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群众才会服气, 才会执行指令。因而, 党政干部若要提高其在群众中的魅力与影响力, 提升组织群众的能力, 首先要修身正已。

(二) 办实事, 有魅力。

俗话说“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 “说一万句好话, 不如办一件实事”。领导干部办实事, 出政绩, 会产生魅力, 从而获得追随者的拥戴。作为新时期党政干部, 任何时候、任何状态都应变指派命令为行为感召, 变喊破嗓子为做出样子, 以身作则、为民办事, 只有这样, 才能在群众心中树立起高大形象, 提升自身魅力, 提升组织群众能力。

(三) 敢字当头, 魅力十足。

“敢”即要敢于去做, 敢于担责任、敢于担风险。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讲:“是否具有担当精神, 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 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担当的干部魅力十足。

三、提高增加群众幸福感的能力——注重民生

从党政干部的角度看, 让群众幸福是其职责。从群众角度看, 如果干部能让群众幸福, 那么群众反过来一定会更加支持干部的工作。如何才能增加群众的幸福感?关键在于改善人民的生活。

四、提高上下沟通的能力——为群众上请下抚

(一) 强化对下沟通能力。

一是学会疏导群众。西周邵公有一句至理名言, 叫做“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为川者决之使导, 为民者宣之使言”, 其中蕴含着疏导群众情绪的方法:让群众把话说出来。只有让群众把不满情绪发泄出来, 党政干部说话讲理群众才听得进去, 才会给予支持配合;二是学会倾听。通过倾听, 可以掌握大量信息, 不但能为下一步沟通交流做准备, 还可缓解群众情绪。在倾听时, 干部至少应做到三点:一是克服“只听好话, 不听刺耳话”的陋习;二是要具备“耳听八方”的能力;三是学会使用群众语言。现在许多党政干部语言离群众有点远, 群众不愿意听, 有些根本听不懂。所以党政干部要想和群众沟通好, 需学会使用群众语言, 与群众进行平等的交流。

(二) 提升对上沟通能力。

要具备一定的勇气。首先, 党政干部需明确和上级领导沟通是为了把群众工作做得更好, 需端正态度, 敢于沟通。其次要掌握做参谋、提建议的技巧、方法。一是要及时。即要将基层的情况、群众的想法及时反映给上级, 为领导做好参谋。二是要真实。基层干部向上级反映群众问题时, 要据实相告, 不能弄虚作假, 欺上瞒下。

五、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掌握群众实情

一要克服怕见群众的心理。调研应该深入第一线, 深入到条件差、问题多、困难大的基层中去, 绝不能怕吃苦, 怕见群众, 回避矛盾。二要注重实效, 切勿走马观花。党政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认真下去调研, 注重实效。绝不能像有些干部, 把下去调研看做例行公事, 调研时要注重实效, 切勿走马观花。三要变坐等“上访”为主动“下访”。从过去守株待兔, 转变为主动出击;由过去坐在办公室等群众来信来访, 转变为自觉到群众中了解情况, 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

六、提高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争取主动权, 关键在平时

(一) 坚持以“止于未发”为上。

处理群体性事件, 要立足于三抓:“抓早、抓小、抓苗头”, 抓早、抓苗头:要时刻关注社情民意, 以“止于未发”为上;抓小:指如果发生群体性事件, 要在事件没有蔓延时遏制住, 防止事件扩大化。

(二) 平时注重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 往往会累积成群体性事件的火山。一旦有导火索, 火山必会爆发, 冲突则会升级。党政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 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好群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消除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 对于群体性事件, 在平时争取主动权, 防患于未然。

摘要:新形势下, 政治经济社会改革与快捷的信息传播对群众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部分党政干部在思想与工作能力上存在着一些新的障碍, 这些新挑战、新障碍要求党政干部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面对诸多新挑战与新障碍, 本文结合实际, 提出了党政干部需提升的做好群众工作的六大能力, 即:深入群众的能力、组织群众的能力、增加群众幸福感的能力、上下沟通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浅论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篇8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思想认识;队伍建设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以满足个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主要通过文艺娱乐为主的内容和形式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已经占据了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之带来的便是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转变,在此背景下,如何才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生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成为工作之重。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为出发点,对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一些看法。

1 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基层群众文化符合我国当前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是我国精神文化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国追求“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这就要求群众文化活动与要与我国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群众文化活作为我国精神文化健身的工作基本单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1.2 有助于提高精神文明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了基层群众文化的思想认识和道德素养,基层群众文化直接的作用是让文化不断地融合流通,不同地域的不同群众都可以领略和学习到新文化,毫无疑问人们的思想素质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意识得到了提高之后民众之间就会和谐相处,减少矛盾的发生,就会减少触犯法律的事件发生,提高了群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对于我国提倡的法制和谐社会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稳步进行着,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在国家更为关注的是民众的精神生活,要做到与物质文明同步进行,并保证良好的发展。

1.3 有助于满足精神诉求

生活不仅仅是被工作所占据,工作之外的业余生活日益被人们所关注,业余生活可以让自己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体会人生的美好,业余文化也变得十分重要,这些业余活动会让群众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满足群众在精神层面上的渴求。

2 文化部门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

2.1 强化自身素质与能力

发展群众文化的基本原则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而服务的,所以文化相关部门要做到以群众思想为出发点,群众的要求是发展的基本出发点,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心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基于群众要求而发展的群众文化才是有说服力的,有意义的。提高思想觉悟,确立正确的群众文化发展方向。作为负责群众文化发展的文化部门应把群众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欢不欢迎作为群众文化的工作基本出发点。人民群众才是文化部门所服务的对象,群众文化工作者做到为人民服务,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需,是社会主义政府的服务原则。所以,各个群众文化部门在发展群众文化所采用的发展形势、开展的活动都坚持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果的标准。

2.2 加快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加强管理并逐步完善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是能否发展好群众文化的基础。所以相关的文化人事部门需要讨论和制定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选拔资格标准,规范和完善相关岗位的责任和人员能力,完善的工作程序,健全的服务体制,按时发配所有工作人员应得到的薪水和奖金。人才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合理的竞争机制会成为更多优秀人才向往的工作单位,可以面向社会招聘更多的专业人才,也可建立良好的薪资待遇来引进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培育和发展业余文艺团体和民间文化队伍。鼓励民办文化发展,注重和关注专业文艺团体退休人员和民间艺人的影响,对,民办文化中的优秀人才采取集中邀请的形式对文体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快速的推进群众文化事业的良好发展。

2.3 促进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发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群众文化具备鲜明的时代感,赢得群众的支持和响应。群众文化生活不仅需要蕴含浓郁的地方特色,还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带有国家发展的流行元素,才会得到更多人的广泛认可和关注,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力和生命力。群众文化的时代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宣传党和政府的新的方针政策上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更是要发展一些基层群众所追求的理想、与其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以及凝聚人心陶冶情操等方面。当前,群众文化要坚持以三个“文明建设”为根本发展点,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在紧密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前提下开展,不断地追求群众文化方式的变化和创新,展现地方文化特色,掌握群众文化的发展特点,利用群众所喜爱的形式,坚持尊重、引导、充实和发展的原则,让文化发展的主旋律融入更多的元素,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善于引导广大群众向正确的方向努力,群众文化的发展形势不再是单一的,单调的,而应该是在发展本土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出更多的新形式和新想法的作品来,不仅反映出群众的生活特色,还要体现出群众文化的精神面貌,才不失为有内涵有思想的文艺经典力作。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创作作品中来,从身边的小事上找到创作的灵感,这样动手动脑而来的艺术活动更能让群众在制作过程中愉悦身心,还能达到自我能力和欣赏水平的提升。

3 结语

要做好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广泛的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在日常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利用城乡资源,通过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并借助一定的客观条件,把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教育与娱乐性的文化活动带给广大人民群众,让群众可以真正地享受到丰富多彩且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继而开创出管理有序、活动形式多样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苗遂奇,翁淮南,刘文韬,冯静.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层领导谈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J].党建,2011(11):24-46.

[2]陈秀丽.基层群众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文化工作[J].速读(下),2015(9):343.

[3]胡娟.提升乡镇基层干部服务群众工作能力的实践路径[J].南都学坛,2014(05):102-103.

[4]高燕,高昶.新媒体环境下基层群众文化网络信息平台建设[J].学理论,2015(13):203-204.

[5]罗云川,张彦博,阮平南.“十二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12):6-11.

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 篇9

中山乡党委书记 肖坤良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一是贯彻党的宗旨的要求和体现。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必然的联系;二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党近90年的发展历程,不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党和群众的关系是血肉关系,鱼水关系;三是现实需要的要求。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积极参与,没有大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无法想象的,这是我们党立党之本,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和动力。笔者一直从事农村基层工作,深知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群众工作,是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维护一方平安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

一、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

提起基层群众工作,令许多基层干部生畏,认为如今信息时代,中央的政策透明度高,群众知晓政策,又不全面了解政策,当涉及自已诉求时,只谋一已之利不及其余;期望值高,视政府权力无限大;对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怨气较大,仇权仇富。而中央虽有许多惠民政策和发展新农村的措施,但资源有限,许多政策兑现也有前置条件和操作层面问题,再加上地方财力有限,不仅许多配套政策一时难以落实,连落实中央政策的必要工作经费都没有,至使基层干部难

当,群众工作难做。

1、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增收步伐缓慢,群众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现象突出,群众对政府的期望值较高,而政府一时又无力彻底解决群众困难,使干群之间产生一定的误解,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群众工作的开展。

2、交通、能源、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虽然实施了“村村通”、“农网改造”“小微水”、“红层找水”、“安居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后期维护和进一步投资建设方面缺乏有力保障,单靠村民“一事一议”,群众投工投劳只能是杯水车薪,群众怨气大,乡村交通不便、能源紧缺、信息不畅的问题依然是制约经济发展和做好群众工作的一大阻碍。

3、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认为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是不会错的,多多益善;三是“闹”不信“理”,无论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即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认为政府权力无限大,只能找政府才能解决。

4、部分干部观念淡漠,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做好群众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深入,在工作中存在不想做、不敢做、不愿做的落后思想意识。有的干部作风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不深入基层,不接触群众,不了解农村存在的问题,不了

解群众存在的困难,不注意发现和总结群众经验,漠视群众呼声,造成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理解障碍;有的干部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意识,解决群众问题不够深入细致,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往往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不善于运用说服、示范、引导、激励的方法开展工作,在联系群众上不够深入具体。

5、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特别是面对群体性复杂矛盾的处理,抓不住重点,掌握不好时机,随机应变能力有限,造成工作局限被动。

二、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几点建议

1、建章立制,强化作风建设,变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下访,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推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张榜公示,对上级的一系列关心帮扶机制比如农村低保救济、农村党员关爱资金等帮扶资金的发放工作坚持“从快、从严、从实”的原则发放。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经常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进行村情民意调查、调研、谈心谈话等工作,主动了解群众困难,掌握群众思想动态,解基层矛盾纠纷,深入实地排查矛盾隐患,有效奠定群众工作基础。处理问题过程中要全面把握矛盾的性质和重点,尽量避免简单化和片面化,及时发现矛盾苗头和掌握矛盾根源,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防止矛盾扩大化和复杂化,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2、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按政策公正、公开处理群众事务。严格

遵循“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问题,最大程度维护困难群众利益,严格按政策要求进行评比公示后上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3、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做到快速反应、控制有力。建立健全各项应急机制,在处理群众性事件上,做到主动、深入、细致、彻底,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引发的群众矛盾隐患。

4、认真落实“三种机制”,抓住重点难点。抓好当前基层群众工作必须认真落实好领导责任机制、分级负责机制和群众工作监督机制“三种机制”。据我乡近几年群众工作情况看,各类信访案件主要有:历史遗留问题类、民事纠纷类、涉法涉诉类、意外伤害类、基础设施建设类和民主权益类等。信访案件总数虽然不多,诉求人数少,但大部分所诉求的事情涉及时间长,有的长达40多年,最短也达十多年,这类人员约占长期上访人数的90%以上,给群众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对这些一时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问题,要有耐心,恒心,善加疏导,切忌简单粗暴。

4、团结“三种人”,积累威信。人熟好办事,做群众工作时叫得上名,装支烟,拍拍熟人的肩,言语拿顺,有时也能化解矛盾。作为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要善于抓住“三种人”。一是有经济实力、有号召力、善交往的人。发展农村经济关键在培育农业商品经济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依靠这些能人。对这一类人主要是引导、扶持他们,在维护稳定和发展经济中起领头人的作用。二是有可能危害

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的人,包括在押人员,两劳释放人员和社会游手好闲的人员。对这类人员要从人格上尊重他们,发现其错误和问题及时告诫,提醒、关心他们,经常用亲情般的温暖去感化他们。当你在做群众工作时,有时能起到出乎意料的作用。三是贫困户、受灾户、五保户。这类人关键是关心他们的生活,最大限度的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5、全面培养提升“三种”实际操作能力。有人说基层干部全靠“一张嘴”,这话虽然不全面,但着实也有一定道理。干部做群众工作我认为要注重煅炼三种能力:“听”的能力。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善“听”是一种气度、修养和技巧。如今有些干部听上级讲,能座得住,但听群众讲,听下级倾诉,缺乏气度,修养。群众和下级向干部诉说,有的只是有怨气需要发泄,有的是准备了很久的建议和想法,我们有的干部还没等人家说完,就是“我知道了,你莫说了”,反驳、申辩很及时,缺乏耐心,伤害了群众感情,挫伤干部积极性。在做群众工作时,首先就是耐心地听,直到听得其它多数群众都烦了,主动要求干部表态时,才开始对症下药。有的在听的过程中,群众气撒了,问题也就没有了。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在听的过程中,作一些善意的引导。群众语言柴柴草草的多,需要干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适时善意的发掘。“说”的能力,这是说服人,感染人、动员人、号召人的能力、在处理各种问题过程中要敢说、能说、会说;“做”的能力,就是增强“做”的主动性,在做的过程中坚持,做的结果要及时回复。

6、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讲求方法。加强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过去行

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办法要坚持,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探索尝试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机制,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群众工作要做到“亲、认、服、信”,即加强联系同群众“亲”;解决突出问题让群众“认”;严格要求自己使群众“服”;完善民主管理让群众“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动员群众参与进来,各项工作就一定能落到实处。乡镇基层干部阵地就在农村、服务对象就是农民,必须了解群众的所思、所难、所盼,把群众工作做到农民家里去,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事实上,绝大多数老百姓很厚道、很听话。只要感情深,牛肉能敬神。当前大家都反映基层工作难搞,计划生育难,征地拆迁难,接待上访难,社会稳定难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实际情况,但是十难八难,根子就在于调处各种社会矛盾时,往往只注重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忽视运用群众工作手段。只要我们把功夫下在做群众工作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依之以法,再大的难题也是可以克服的。

7、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说到底就是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的问题。就是说,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不能“空对空”,必须“实打实”,这个“实”字就要体现在围绕核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否则就是空谈。坚持这个“实”字,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正确看待和有效化解新时期大量出现和存在的人民内部的矛盾和问题,不能报喜不报忧。要着力提高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及时有效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谋利造福。造成人民内部矛

盾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们的政策执行、干部素质和一定程度存在的官僚主义所造成的。这也是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痛恨、反映最强烈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切实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这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群众工作必须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做好基层群众工作要从小处着眼、把握全局,时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自觉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难题做为“第一抓手”。一些地方小事突变,酿成事端,往往在于对群众意见置若罔闻,方法简单粗暴,动辄使用警力警械,也确实伤了部分群众的心。再强的警力,也只能保一时的稳定,保不了长治久安。只有群众问题解决了,社会情绪理顺了,改革才有动力,发展才有环境,稳定才有保障。

8、带着真实情感为群众办事。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我们了解民间疾苦、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情感基础。我们对老百姓的感情深不深,关键看我们的宗旨意识强不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不是高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身体力行的具体行动。党为什么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宗旨,就是因为我们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从群众中来,扎根于人民,人民群众就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大地母亲。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自己的父母妻儿,我们自己的兄弟姐妹,包括我们自己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其实都是老百姓,而且组织培养我们走上领导岗位的唯一目的,也就是要为老百姓做事,所以我们对老百姓充满感情,为老百姓做好自己

份内的事,那是天经地义的。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对老百姓有没有真情实感,是不是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完全可以作为检验我们宗旨意识是否牢固的唯一标准。当前,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较为集中,尤其是贫富分化问题较为突出,一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存在着许多社会矛盾。广大党员干部能不能带着真感情,深入到群众当中,与群众保持一种比较良好的互动关系,发自内心地体会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

9、加强基层干部教育,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一头是干部,一头是群众。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很多就是包含在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之中,但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我们的党员干部,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所在,我们要多做自我反思、自我批评,不能苛责于群众。所以,要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尤其是要善于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加强以下三方面的教育:一是素质教育。即要以加强培训为主要抓手和载体,大幅提高干部素质,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二是历史教育(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现在好多干部不了解党的历史,也不了解党的优良传统,也就不会深切地懂得我们党为什么如此重视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意义。党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增强党性必须了解党的历史包括党的群众工作史,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三是警示教育。有了正面引导,也要配合反面

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 篇1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文化建设、人们对文化生活都越来越重视。新形势下,国家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地位凸显。通过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开展,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素养,陶冶基层群众情操,促进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加增加幸福生活的获得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根据当前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实际,就新形势下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辅导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措施,旨在为强化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对策

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它以基层群众为主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大地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在基层群众中深受欢迎,在活跃群众生活,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的同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种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一、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概述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和文化修养工作两个方面。思想政治方面的辅导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群众文化思想和活动的先进方向,引导群众多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观念,严防有害思想和腐朽文化在基层群众中滋生和蔓延,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群众基础和思想保障。文化修养方面的辅导工作是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辅导基层群众文化修养知识和技能,普及文化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提高基层群众综合文化素质,活跃基层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教育群众分清美丑、善恶,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用更加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在全社会形成满满正能量,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生活。由此可见,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意义重大,其不仅能发挥学校教育、单位教育、组织教育的功能,而且影响范围更广,发挥作用更大,是在全社会层面对基层群众进行教育,对于每个人的人格养成、思想素质、文化修养都至关重要,对基层组织、社区良好邻里关系的构建作用突出,对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更是功不可没。同时,通过良好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祖国大量的传统文化保留、传承,使我国优秀文化扎根基层,扎根每一个基层群众,有助于有效地保护民族优秀文化,有利于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养成,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

二、强化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的培训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水平的提升,是提高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水平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急需高质量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这就造成高水平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的缺乏。要想尽办法提高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首先,要教育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人员树立“基层群众为本”的工作理念时,要尊重群众,贴近群众,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提供更加贴心的文化辅导服务。其次,严把基层群众工作准入关。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基本思想道德素养、良好工作作风和文化辅导专业知识,达到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岗位工作要求,经过岗前考核培训,才可以上岗工作。同时,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在岗教育。通过经常邀请文化专家学者授课、组织文化辅导工作座谈研讨、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互相参观学习、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人员经验交流会等方法,不断将好的基层文化辅导工作经验做法总结推广,从而提高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同时,通过不定期的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业务抽查、考试、考核,检验和督促基层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工作水平的提高。发现工作不符合要求的,又不积极改进的,坚决辞退或者转岗。

(二)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多多深入群众

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基础是群众,是群众的生活。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群众的生活背景和所思所想所爱,才可以有的放矢的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开展文化辅导前,要进行广泛的文化生活调查,了解基层群众意见、征求群众文化辅导方面的建议,了解基层群众文化需求。通过走访群众,与群众聊天,对他们的生活范围、生活内容、家庭成员、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分析,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和感兴趣的生活内容,针对性地采取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措施,可以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文化辅导服务,更加吸引群众参与,获得群众支持。比如,在城市和农村、山区和海边,群众的生活背景不同,文化娱乐生活差距很大,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就要灵活机动,开展不同的活动,采取不同的形式,达到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的目的。

(三)完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制度

强化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执行是关键。要不断细化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组织、管理、服务、考核等规章制度,明确每个工作环节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制定每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奖惩办法,保证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别是要形成重视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加强文化辅导工作力量。近几年,各?党委和政府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资巨大,形成了广播电视全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基层文化辅导的体制机制。严格文化设施、文化经费的管理使用,真正让中央的惠民措施落到实处,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成果[2]。

(四)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科技化水平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科技广泛得到应用。针对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实际,应用信息化、云技术、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意义重大。通过新兴科技的运用,可以实现书法、戏曲等文化资源的共享,便于相关工作人员查阅、学习使用。另外,还可以把各地的文化辅导活动资源保存在云端,由各基层文化辅导单位共享。

(五)保证基层文化健康

在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中,必须确保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必须严把先进文化导向和优秀文化作品关,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辅导内容和符合和谐社会形势的文化辅导项目,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精神文化品质。要加强与文化执法部门的合作,严厉打击媚俗低级的文化活动和不健康的文化作品的传播,为基层文化辅导工作开展提供良好文化氛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至关重要,能够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更加增加群众幸福生活的获得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所以,必须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的培训、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多多深入群众、完善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制度、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科技化水平、保证基层文化健康,希望对于新形势下我国基层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有所益处。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电工基础知识题库下一篇:关于新年祝福朋友圈(15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