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环境创建

2024-09-17

班级环境创建(精选12篇)

班级环境创建 篇1

众所周知:阅读的场所和我们阅读的兴趣、情绪、专心度有极大的关系。当然, 阅读的兴趣不仅取决于场所, 它和读什么书、当时的心情、什么样的时间以及是否被打扰等因素, 都有很大的关系。以上所说的“阅读环境”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如果我们期待学生成为深爱阅读的读者, 就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合班级阅读的环境。

一创建班级图书区

班里没有可供阅读的图书, 阅读活动自然无法开展。我的做法是: (1) 由每个学生提供1~2本书, 这样班里就有一百多本书。学生既可以方便自己的阅读, 又可以和同学互通有无。班里的书是动态的, 新书不断地被带来, 学生阅读过的则被学生带回去。班里有专人管理图书借阅登记工作, 确保图书正常有序运转。 (2) 班级购书。为了使班里的学生能够看到更多的新书、经典书籍, 我号召学生把平时扔掉的饮料瓶收集起来, 由专人负责卖到废品站, 得到的钱用于购买新书。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也捡路边扔的饮料瓶, 希望能够多买一些书。开展此项活动一个月, 班里就新购了十几本国内外经典名著, 孩子们看书时特别爱惜,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书来之不易。

二确定阅读时间

《床边的小豆豆》中的小林宗做校长真了不起, 早在几十年前就知道了如何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且相当成功。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 让学生在学校里有充分的阅读时间很困难。因为课排得满满的, 学校检查的作业项目又很多, 挤出阅读时间真的很困难。一、二年级时, 我总是利用每节课的前十分钟给学生读书, 目的是让孩子们养成每天读书的良好习惯。三年级后, 我把每周唯一的一节语文自习课定为阅读时间。在这节课上, 学生可以自由地借书、看书。确定好集体阅读时间后, 我召开了家长会, 号召家长为孩子创建书香家庭, 和孩子一起读书。亲子共读, 不仅拉近了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距离, 且使孩子每天都保证了充分的阅读, 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大有裨益。

三创建阅读交流平台

学生读完书后, 及时地为学生创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进行读书交流, 对于进一步深化阅读, 激发孩子们的持续阅读兴趣, 养成阅读习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般情况下, 我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作为学生的阅读交流时间, 让学生把看完书后的想法说出来, 此时老师和其他学生不要急于表达, 给发言的学生充分的表达自由, 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这很关键。交流时, 避免问发言同学“为什么”, 让发言学生说出自己的喜爱和困惑, 让学生乐于表达。个人发言结束后, 紧接着进行“大家一起来发言”环节。“大家一起来发言”的私人动机在于加入一个讨论团体, 并希望通过集思广益来解决那些靠个人无法完成的、棘手的、复杂的问题。“大家一起来发言”不仅能汇集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 讨论本身也能激荡出新的火花, 深化我们对文本的认知, 而这份认知在未经讨论之前, 学生们通常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只有大家一起发言, 才能聊出一些新的想法。

四做阅读笔记

坚持记录、交流阅读笔记能激发学生持续地阅读, 学生将因此察觉到自己的不足, 也将因此更明白这么做的理由, 并持续地做下去。在孩子不会写字以前, 老师得帮孩子们做好这个记录, 并妥善保存。一旦学生学会写字, 并能担负起自己保存阅读记录的责任时, 老师就可以将这份工作移交给学生自己去做。老师只要一星期追踪一次孩子们有没有好好记录就可以了。不要强迫学生写下他们对书的评语, 这只是一份简单的阅读书目记录, 不要把它当成一项作业。有些孩子只会简单地写上“很棒”“真好看”“没意思”等, 老师没有必要去更正他们。不过, 我们得注意, 不能将这份记录沦为无关紧要的琐事。老师和家长都要避免在孩子的阅读笔记上写任何评语, 像“你写得太棒了”之类, 它只是帮助我们明白自己都看了哪些书而已, 不能让孩子们把这当成作业, 引起学生的反感。

五我是小小评论家

学生阅读完书后, 对作品进行评论, 我认为很有必要。这样在评论中, 可以帮助学生分清现实和虚构的文学世界, 让学生分清什么是书面上的意思, 什么是别有所指的隐喻。

学生在评论时可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 (1) 我喜欢这部作品, 它…… (2) 我觉得书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从……句子中看出来的。 (3) 我喜欢书中的×××, 因为他 (她) 很…… (4) 我讨厌书中的×××, 因为他 (她) 很…… (5) 看了这本书, 我明白了……等等。

通过发表阅读评论, 学生在诉说阅读心得的过程中, 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并且发掘了自己的潜力。有一点非常重要, 即这份阅读心得是真正的自己的感想, 而不是别人硬塞的二手心得。我发现, 每个学生, 无论资质如何, 与人分享评论是阅读中最直接的观察, 很快就会积累对文本的认识, 抓住文本的精神和意义。

六教师以身作则, 给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的阅读情感对于学生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熏陶作用。教师的阅读对学生起着一种巨大的感染力, 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带来的快乐,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陶行知先生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 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 一人好学, 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因此, 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首先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阅读的爱。我坚持每天读书, 第二天早读前与学生先交流, 我也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与他们分享。平时遇到好文章, 马上读给他们听,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也是爱读书的人, 他们才会更有兴趣进行阅读。

总之, 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使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读书就能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 (英) 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7[1] (英) 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07

班级环境创建 篇2

施方案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枫林小学“美丽班级”创建实施方案”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枫林小学“美丽班级”创建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美丽学校建设,我们在行动”创建工作,营造和谐健康校园氛围、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打造规范加特色的校园文化,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开展“美丽班级”的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指导下,围绕“美丽学校”创建工作,开展“美丽班级”创建系列活动,通过“环境建设、制度建设、精神建设”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浓的育人氛围,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打造温暖和谐、活泼快乐、积极向上的美丽班级,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班主任队伍。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徐时忠 副组长:徐盛成

成员:杨海蕊 金跃峰 季康武 徐时福 徐晓琼 徐益明 周效忠 周李琼

三、活动目标: 本学期重点内容:

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展“美丽班级”创建系列活动。各班级每学期至少开设2节有本班特色的主题班队活动课。学校将把“美丽班级”建设有机融合在“艺术节、体育节、”活动中,体现学校特色、主题突出、有效引领学校的“美丽班级”的创建。按审定的方案,推进以加强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的“美丽班级”的创建工作。具体活动目标:

(一)创造美好环境,培养良好性情。

整洁、美观的环境,能振奋精神。教室的净化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

1.“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污渍,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学生每天打扫教室,培养学生爱护教室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教室、保持教室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

2.“四化”,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隐蔽化。教室内的常备用具和学生常带之物,如书包、学具、饮水用具等,应分类集中,放之有序,眉目清楚,避免杂乱现象。

3.“绿化”,即提高班级学生的环保意识,如要求班级垃圾分类袋装处理、创建班级“绿色角”,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绿色带来的勃勃生机,养成护花爱草的良好习惯,增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环保”的一次教育。

(二)设计文化情境,创建文化氛围。

要努力使教室的墙壁也会说话,教室的墙壁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想,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摄影作品,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着教室的四壁。这样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时时给学生以启迪。

1.建立班级“图书角”,要求班级学生定期到学校图书室借览图书,集中放在书架上,进行交换阅读。既使学生尝到了读书的乐趣,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激励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风,形成了独具个性化的教室文化一角。2.建立班级“卫生角”,张贴卫生工作安排、卫生条例等内容,向学生们宣传卫生常识,及时进行温情提示,预防各种疾病。使得学生拥有更加持久的健康。

3.建立班级“学习园地”,以评比的形式展现出来,展出方式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意,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竞争发展。

(三)创和谐校园,营造温馨教室,成为美丽班级。创和谐校园应当从基础做起,从建立一个温馨教室,成为一个美丽班级开始。“温馨教室”是指一种民主,温馨,和谐,高品位特点的育人环境,不仅仅是温馨,舒适的硬环境(班级布置)建设,更主要的是温馨,和谐的软环境(师生关系,班级文化等)建设。目的是营造一个载体,为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教师生涯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氛围,使教室、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1.注重班级制度的建设。

班级制度建设,主要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班级制度是针对全班学生的,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班级活动是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好素质基础的重要形式、途径和方法。名班要以校园“四节”(即艺术节、体育节)为依托,广泛开展体育、艺术等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品德、在活动中塑造班级文化。3.确立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文化是美丽班级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各班在“美丽班级”创建过程中,要结合学校要求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家校互访、班级活动等,要提高这些活动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要把开展的活动作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要确立班级争先创优的目标和班级公约。

四、评比办法:

参照《枫林小学美丽班级评选标准》进行校级美丽班级评选,并择优推荐参加县级评选。附件:

1、《枫林小学美丽班级评选标准(试行)》

枫林镇中心小学 2016年10月25日 附件一:

枫林小学美丽班级评选标准(试行)

一、目标明

1.班级有一个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全体同学认同的争先创优的共同目标;每个学生有一个提档升格、展示个性特长的个体目标。2.班级有全体学生参与制订、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班级公约》。

3.班级有“班训”、“班报”、“班名”,且每个学生都能释其义、践其行。

二、班风正

1.全班同学之间、学生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之间平等相处、真诚相待,相互体谅,有难相助。

2.全班学生崇德尚美,乐做好事、善事;珍爱班集体,不做有损学校和班级荣誉、利益的事,不做伤害他人人格及利益的事。

3.全班学生积极向上,小学生踊跃争创优秀少先队员;班级同学人人讲诚信。

4.班级整体纪律好,课堂学习氛围好;课间不追逐哄闹;自习课高质高效; “两操”、集会等集体活动规范有序;上、放学途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5.全班学生讲礼仪。遇到师长主动问好;与同学或老师发生矛盾采用恰当的方式处理;同学之间不取侮辱性绰号;不打架骂人。

6.全班学生有环保和节约的意识,爱护公物、保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不浪费粮食。

三、学风浓

1.学习纪律强,班级没有迟到、早退、旷课、逃学等现象。2.学习习惯好,全班学生自觉践行“学习五认真”。课前认真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上课专心听讲,不懂就问并勇于发表见解;作业之前先看书,书写工整、按时完成、不抄袭、有错及时订正;及时温习巩固,做到举一反三;诚信考试,主动总结得失,不断提高成绩。

3.学习氛围浓,全体学生爱阅读、喜探究;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互帮互学,结伴成长。

4.班级学生勇于实践、富于创新; “四小”(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小论文、)活动有声有色,成效显著。

四、特色显

1.班主任管理理念领先,班级特色明显,相关材料充实。2.班级愿景贴近学生;《班级公约》针对性强;班团队干部及其他学生骨干的作用充分发挥,班级学生凝聚力强,师生关系融洽,班级多次在校级以上受到表彰。

3.班级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发掘和发展;学生的才艺得到有效培养和展示;“四小”活动学生参与率高,各类材料齐全,多次在校级以上竞赛中获奖。4.班级转化工作绩效明显。

五、班容美

1.班级布置既凸显教育功能又体现个性化特点,班风、班训、班报(黑板报)、班栏(学生的学习生活专栏)、班画(学生的字画条幅)等设计得体,布局精致,给学生美的熏陶和享受。

2.教室、包干区打扫干净整洁,桌凳排列整齐;洁具摆放有序。

3.学生卫生习惯好,体貌端庄、衣着得体;无吃零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乱倒垃圾等不良行为。

六、活动好

1.班级的主题班会(队会)、晨会等学生全员参与、且时间保证、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绩效资料齐全。2.班级文体活动丰富,每位学生都有正当爱好,并且至少参与一个以上兴趣活动小组;每学期班级开展文体“2+1”竞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

3.在全校性的集会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组织周密、管理到位、无安全责任事故。

4.“家校联动”,班主任家访面 100%;班级每学期召开家长会一次以上;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七、协调佳

健康班级的创建 篇3

一、创建健康班级也就是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心理生活的氛围

1.健康的班级是培养学生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创新的心理品质的班级。帮助学生科学、健康、持续、有效地学习,使之乐学、会学、能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激发学生交流、求知的欲望。譬如组建班级兴趣小组,开展一些学生自己喜欢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可以以某种方式将科学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呈现给学生,或者将某个学生成功的某个方面展示出来,这样既鼓励了这位学生,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成长发展的机会,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如,人人都有机会参加班务工作,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心理品质。

2.健康的班级应该有着良好的团队精神,学生会交往、会合作,有着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譬如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班团队主题活动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在同龄人间不断的交流与讨论中实现由“他助”到“自助”的转变,最终还能“助他”即帮助他人。

3.在健康的班级里,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乐趣。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多种形式的表扬活动,创设积极的具有个性化的评价、激励机制。切忌滥用表扬,表扬不到点上、不到细节上。如,设立进步奖,可以是“书写进步奖”,也可以是“迟到减少奖”。另外,我们要有这种思想,首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在一定程度上漠视他的错误;其次,要大张旗鼓地褒扬先进,树立榜样。

4.健康的班级能够通过班级媒介营造一种和谐、团结、健康向上的氛围。主要是利用前后墙报刊专栏向学生传递积极的信号,如某班“这是心灵的家园,这个家园没有篱笆,飘扬着舒畅自由的暖风,洒落着尊重理解的雨露”。

5.在健康的班级中,每个孩子都能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能够并且会表达对同学、父母、老师的关爱、友好等情感。如在一些活动或节假日里开展一些亲子之间相互倾诉的活动,也可以建立家校联系本表达学生的愿望和家长的寄语;同学之间可以共写《我爱我家心语集》,记录身边的感动,传递友情的力量;在教师节,为教师制作贺卡,表达师生之间的情谊。

6.健康的班级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地展示自我成长的足迹。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能够放飞梦想,充分肯定自我,如开展“我的自画像”、“我心中的班集体”、“我的座右铭”、“我的发展愿景”等活动;记录自我成长的足迹,多一把自我积极评价的尺子,如开展“我做到了”、“进步伴我成长”、“山顶与山脚”、“我的收获园”等活动。

二、健康班级的创建离不开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教师

创建健康的班级离不开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教师。在健康班级的创建活动中,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正在发展变化的儿童和青少年,整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师无论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是向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或处理教育教学各环节中的各种问题,都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1.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且能够表达对学生的关注。敏锐的观察力是指教师能时刻关注学生,并通过对学生的眼神、姿态、行为、穿着等方面的观察,从学生细微的表现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知识状态、智力水平和精神状态等。

我们在实验中开展了评语革命,让教师把学生平时的细节记下来,把它作为积极的鼓励和善意的批评写在学期末的评语中,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是关注着他的。

批评中充满了善意。例:课下大雨滂沱时,你一声尖叫从室内冲出而返回,怕你感冒,真想往你屁股上踢两脚,惩罚你这不该开的玩笑。但又收回了脚,因为你长得乖巧,还有一个让老师偏爱的聪明的头脑。

责怪中充满了爱意。例:父母下地未归,你未吃饭就匆匆来上学,可见学习在你心中的地位,但空腹学习的效果不好,那天你的班主任值班,我也正值班,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呢?

描写中充满了赞扬。例:下雨了,雨点敲打在你宽厚的背上,你倔强地试图打开锁着发电机的房门,我喊几次让你快进别的屋子避避雨,但你依然试图打开生锈的锁,做事、学习你都体现出这股韧劲。

回忆中充满了感恩。例:那天上学的路上,我正低头修理自行车,你从后面赶上来:“老师,用帮忙吗?”我怕把你的手弄脏忙说不用。可你也没有动身而是静静地站在老师的身旁看着,我修理好后抬头看看你,你会心一笑,骑上你的自行车向学校驶去。

刻画中充满了激励。例:那一天你来得很早,打开了宿舍房门,你将同学的被子一一晾晒。晒在课桌上,晒在自行车上,晒在……你忙了半天,也是那一天你将“心”也晾晒了!不然“古梦醒”(学生名)怎么会在期末梦想成真哪!

2.能够尊重、赏识、悦纳学生,自觉地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与学生沟通。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应该自觉地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与学生交往和沟通,能够尊重、赏识、悦纳学生。譬如尊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学生的进步表现出赏识。

3.能够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合理的评价方式。作业评语由过去的“红对勾”、“好”、“重抄”等,扩展成学生乐意接受的“作业批语”,把欣赏的目光投放给学生,如:“你的作业就如同你那张漂亮的小脸蛋,让老师好喜欢!”把自己的不满委婉含蓄地传递给学生,如:“你的作业思路让老师很欣赏,假如再工整一些会让老师更欣慰”。为创设学习英语的良好的气氛,非英语教师用英语为学生写作业批语等。

三、创建健康班级离不开家长的支持

1.开设家长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如在新生入学、住宿、文理分科、升学就业时举办家长讲座,主讲人可以是心理教师,也可以是家长。

2.提供家长—学校—学生沟通的平台。帮助学生与家长之间相互表达关爱。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排他期,面对许多疑惑,既想又不愿意向家长倾诉。对此,可以设立一媒介,开设家长与学生对话的栏目。

3.请家长一同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家长和子女互动,我们不妨邀请家长一同参加,这样能增加子女和家长的相互体验。

四、创建健康班级必须做到“七个一”

一个班规:由全体班级成员共同的心声所形成的班级愿望作为班规,不仅人性化,更具有操作性和时效性。

一种信念:帮助每个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信念:做成功(健康、快乐……)的人。

一种精神:培育一种健康、快乐、积极、和谐、向上的班级精神。

一句话:每天都用一句话或一首歌自我鼓舞。

一件事:每天和他人沟通、合作完成一件事。

一张便条:留下一张便条告诉家人和他人你的行踪。

一次深呼吸、一声呐喊:自我加油。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友谊中学)

创建良好班级为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篇4

第一步, 树立班级发展目标。一个班级要想具备凝聚力、向心力, 就需要有一个全班学生共同奋斗的方向, 它是班级进步的导航, 也是汇聚人心的力量源泉。班主任要认真分析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 和学生共同制定出班级的共同目标, 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为同一个目标努力, 变教育与被教育为主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 全体成员共同奋斗、共同努力, 一起享受成就感, 从而形成集体责任感和班级凝聚力。

第二步, 培养优秀学生干部, 实现学生管学生, 学生带学生, 学生帮学生。通过培养一批得力的学生干部来管理班级, 可以使管理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挑选和培养学生干部很关键, 组建班级之初, 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 注意把责任心强, 做事认真和有管理经验的学生培养成首批学生干部, 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才华, 树立威信。之后, 还要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进一步观察培养和补充, 把威信高, 在同学中有发言权并且有正义感的学生发展为学生干部。干部培养也要因材施教, 一些成绩不太好但有特长的学生, 如体育好、交往能力强、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等, 在学习生活中找一些简单的工作给他们做, 利用成绩鼓励他们, 常常会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并使其自觉抑制不良习性, 进而成为优秀干部。

第三步, 形成正确的班级价值观。正确的班级价值观是培养学生形成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 是无形的教育疏导力量, 它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特殊现象进行讨论、评价, 并发表个人见解, 班主任进行及时归纳总结, 弘扬正气, 罚恶扬善, 形成正确的班级价值观。

第四步, 解放班主任, 实施民主化管理。管理工作中, 班主任要相信学生能力, 敢于任用学生, 充分发挥民主, 群策群力, 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 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锻炼机会。权力下放, 分层管理, 班内具体工作由普通学生来完成, 初级管理工作由组长和课代表来完成, 班级专项工作由各班委来完成。班长负总责, 负责牵头制订全班各项工作计划、安排和实施, 班主任只起参谋作用。

第五步, 班主任还要做些补充性工作。一是经常家访, 帮助“困难学生”提高认识, 增强自信。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及长处, 再说明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争取家长配合, 达到家长、老师共同教育的效果。二是带领班委会组织集体活动, 实践经验证明“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效果是非常突出的, 诸如, 唱歌、拔河、赛跑、春游等活动, 实现娱乐和教育双重作用的同时, 还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关心和理解, 并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协作配合能力。三是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班主任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谈话, 并进行心理辅导, 保证学生能健康发展。

班级特色班级创建活动总结 篇5

特色班级的创建是一门艺术,巧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本学期,在我校开展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以“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作为班级的特色来创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能够提高自身的修养,用普通话相互交流,建立深厚友谊、扩大交往,寻求进一步发展,让说普通话成为一种习惯;同时在校外一些公共场所也要发扬特色——讲普通话,并做好义务宣传员。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主要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明确目标:全体师生共同制定“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个人目标和“人人都学普通话、人人都讲普通话、处处都用普通话的氛围,提高个人修养”的班级目标;并且发放《致家长一封信》,要求学生粘贴在家里时刻约束自己,也争取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第二阶段是宣传教育:班级成立一个“学说普通话监督团”,民主选举5名“督员”,负责监督同学说普通话的状况,杜绝一切不文明的卫生行为发生,碰到不文明的行为要加以劝阻和制止。

第三阶段是自查自律:①开展“经典诗文晨读”活动,从声音大小、朗读质量、朗读技巧等方面进行评议,每周评出一名“晨读之星”。②开展“我的一天”谈话活动,分组交流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小组其他同学就语音、语法等发面予以纠正评价。③定期举行“普通话知识大比拼”活动,对平时使用普通话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读音以及语法知识进行归类、交流。④每日课前进行“两分钟新闻播报活动。

第四阶段是总结评价:活动尾声,每位同学就此次活动谈体会、写感受,找出自己的进步之处,以及仍需要改进的地方,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进行总结评价。

通过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活动,班级学生说普通的状况明显好转,大部分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乐于用普通话交流、不说脏话、普通话水平日见提高„„

创建班级文化的方式 篇6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逐渐发展。在现代教育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素质也有所增强。但是,就目前的发展形势看,班级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不足的现象。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单一,学习环境没有温馨的气氛,班级管理实行班主任权威化,抑制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权利,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没有重视学生的文艺特长以及社会生存能力,打击了学生开发其他潜能的信心等。现有的班级文化建设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明显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所以,面对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不足现象,教育部门应该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培养自己的特长,挖掘自己的优势。总而言之,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工作,使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增加班级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团队精神

集体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团队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大多数学校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考取一所理想的学府,而放弃学生集体活动的时间。其实,集体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例如:学校每年举办的运动会,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团体活动,在运动会举办之前,学生会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与其余空闲的时间认真筹集运动会的活动,这个过程也许会影响学生的休息时间,但是也同样会为同学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并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在运动会开始后,学生会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加油呐喊,共同祝愿自己的班级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拥有共同目标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自己的班级有了强大的凝聚力。这就是团体活动,班级内的全体同学,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前行。也许在参与团体活动的时候班级内部的同学会有喜有悲,但是,在学生参加过集体活动后,一定会懂得团结互助的意义,并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团体活动的增加,不仅会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还会提高学生的团结精神,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通过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营造清洁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在整洁的班级中学习

清洁的班级环境是学生学习的保障。良好班级文化需要在清洁的班级中创建。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养成保持卫生的好习惯,并且根据班级卫生情况,进行不定期的卫生检查工作。班级同学也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班级卫生环境的行动中,真正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环境卫生的保护,对班级文化的创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班级环境卫生,可以在减少班级病毒传播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舒心的学习环境。

三、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在制度的约束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规章制度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在班级中制定规章制度,可以约束学生的不良习惯,促使学生在良好习惯的培养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班级的规章制度,应该由班级同学与班主任共同制定,根据学生本身的要求与期盼,制定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在班级自制的制度中,学生也可以规定集体活动的时间与文艺活动的时间,使学生在劳逸结合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班级自制的规章制度必须在全体同学的共同监督下严格实行,一旦出现学生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将按照班级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严格规章制度的制定,可以促进班级文化的发展,使学生有纪律、有素质地培养自己的兴趣,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促进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

班级环境创建 篇7

高中生面临着高考, 心理承受压力较大, 如果在一个快乐友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 学生的压力会得到缓冲, 在班级氛围的带动性, 更具有挑战性和积极性。反之, 学生就会消极怠慢, 产生厌学甚至弃学的想法。所以如何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打造阳光班级, 是值得我们高中班主任思考的课题。我通过多年高中班主任的实践与研究, 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构建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班级舆论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前提。学生在班级中, 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 这种现象在心理上称之为“从众心理”, 一个班级有了正确的舆论, 就能明辨是非, 提倡和支持正确的东西, 批评和抵制不正确的东西, 使班集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正确的标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鼓舞、激励和约束人们言行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正确舆论的带动下, 良好的班风随之形成。怎样构建正确的班级舆论?它需要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智慧和努力。

1.引导领头羊建立正确舆论

当来自不同的环境的学生, 坐在同一个班级, 那么不同的思想意识, 不同的生活经验就会互相影响, 对一个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认识, 那么不同的舆论中心就会自然形成。这些舆论有正确也有错误的, 班主任就把消灭错误舆论、建立正确舆论的任务交付给班干部。

班干部和其他同学生活在同一教室, 能及时了解班级同学的最新舆论。班干部是班级中一些思想上进、学习优秀、能力很强的同学组成, 是班级的领头羊和榜样, 他们对于舆论的正确和错误有较强的分辨能力。班主任引导领头羊们抨击班级的错误舆论, 建立积极向上的错误舆论。

2.依靠集体主义促进舆论的强大

正确的舆论中心产生后, 需要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之强大, 所以集体主义思想建设很重要。班主任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让每个同学产生强烈的班级荣誉感。我以班级为荣, 不做有损班级荣誉的事情, 遏制不利班级和学生发展的舆论产生。同时对于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 得到每位同学的支持与拥护, 并且用舆论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在集体主义观点下, 正确舆论才能得到强大和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3.加强个别引导维护舆论的成长

每个班上总是有个别问题学生, 他们虽然不能主导班级舆论, 但是也会对班级正确的舆论的成长产生影响。这就需要班主任的个别引导, 摸清情况, 分析原因, 然后对症下药,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热情感化教育他们, 让他们跟上集体的步伐, 一起维护舆论的成长。

二、创建和谐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它是一个阳光班级的标志, 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特殊的激励和陶冶作用。在一个师生互爱、充满同学之情的班级, 同学的内在积极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 创造性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和谐的人际关系既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提高学习效率, 又可增强班级的内在活力。

1.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班级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不适应感, 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更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建设。反之, 如果师生关系紧张, 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紧张和放任, 学生对教师缺乏信赖, 老师对学生缺乏关爱, 教学工作就难以进行。

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班主任既是执行者, 又是引导者。作为教师, 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热爱学生, 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位同学。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多给学生一定的自我发展空间。通过周记、谈话等交流手段和学生多沟通, 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 表扬进步, 指出不足。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比如运动会、文艺表演等, 通过活动走进学生的心理, 学生就会向你敞开心门。班主任同时要引导学生信任、尊敬老师, 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 及时消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不愉快,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创建真诚的同学关系

班级中的另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同学关系。现在的学生基本是独生子女, 他们缺乏与同伴间沟通能力。在一个班集体里, 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难免产生种种磨擦、矛盾和冲突, 如果没有真诚的同学关系的解决, 就会使班级矛盾重重、拉帮结派, 小团体主义产生, 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班级建设都是不利的。所以班主任要重视培养班级同学真诚的同学关系, 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主任应该创设有利于人际交往的活动情境, 引导班级成员的交往活动, 并引导学生学会互相欣赏, 并学会称赞别人。在交往中指导学生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学会真诚待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树立全局观念, 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建立“合作竞争, 共同进步”的班级。在别人需要帮助时, 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使班级中形成“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良好班级氛围。班主任同时帮助学生学会一些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教会学生换位思考, 为对方着想。大家在同一个教室学习, 共同挑战高考, 革命战友的感情也是很容易培养的。只要班主任能正确引导, 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相信能帮助同学建立真诚的同学关系。

班级环境创建 篇8

一、班级管理既要精细,又不能无微不至

班级工作繁杂、琐碎,班主任要细致地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就应该时常深入班级,了解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制订出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所制订的制度都应该点面结合,抓住关键点,不过分纠缠细节,尤其是一些不涉及原则性的、可以原谅的小过失、小错误。要懂得在某些情况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而是对学生的尊重,是给他们自主发展的空间。也就是说对学生的管理该精细处要精细,该粗放处要粗放。过细过严的管理,会让学生感到压抑,自卑感加重,胆小怕事,缺乏自由感,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当然“粗放”要掌握合理的分寸,因为过于粗放的管理,又会使学生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缺乏责任感,丧失进取心。总之,是精细管理还是粗放管理,都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恰当把握。

我们要在工作中尽可能地把握好管理尺度,既要关注学生的点滴表现,又要学会当一位“懒”班主任,既要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集体意识,又要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在相对轻松自主而又有秩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做学生的朋友,要亲密有间

“师道尊严”的时代随着新的教育理念浪潮的席卷,日渐远去,更多的人提倡关爱学生,和学生成为朋友型的班主任,跟他们平等相处。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平等相处也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和学生做朋友,做怎样的朋友,却值得玩味。朋友是志同道合者,朋友之间随意自然,亲密无间。但作为在校师生,二者其实是不能够做真正朋友的。虽然,可以聊天谈心,可距离感一定要保持,否则,学生产生的放松感,会减轻他该有的适度的压力,会使自己不能专注听讲,不能精益求精。他会认为自己的错误老师会包容,不会严厉责骂,因此,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以,师生之间定要亲密有间。班主任要以自己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高超的管理让学生折服,又要以朋友式真诚的关爱感染学生,同时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威恩并施,进而让他们爱你、敬你,甚至有一点点怕你。尤其是起始年级的班主任,这一点更要注意,随着年级的升高,与学生的关系就可以越处越近,越来越亲。

三、用好表扬与批评,赏识教育要适可而止

表扬与批评是教育的两种常见手段。表扬可激励学生,提高其自信心;批评同样能激励学生,使学生明辨对错、美丑、是非。当下教育更多地倡导赏识、表扬育人,要求家长、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多肯定,少批评。这样倡导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实践中这个“度”不一定把握得好。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宠着,爷爷奶奶更是溺爱有加,许多孩子自小的意识里就已认定自己是说一不二的“小公主、小皇帝”,自私、冷漠。如果学校教育只是一味地赏识、夸赞,我们的学生就会是非不分、美丑不辨,甚至会缺乏担当意识。教育则只起到了激励作用而丧失了教化作用。这样教育出的学生步入社会,面对冷酷现实,会无所适从,会迷失自我。我们教学生学会做人的初衷便会大打折扣。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遇到过这样一些学生,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从小把他(她)们送出去上学,可又心疼孩子过小独立,心里总觉亏欠了孩子。于是在生活中加倍宠爱孩子,能满足的尽可能满足,对其言行不加约束,对其不良行为不加纠正,还尽可能抓住机会表扬,致使孩子飞扬跋扈,在集体生活中不知道尊重别人,不会与同学相处,对别人的东西常理直气壮地信手拈来,若别人稍有怨言,就不依不饶,甚至大打出手。等到家长意识到有问题想要纠正时,孩子已不能接受,有的还威胁。家长若再竖挑鼻子横挑眼,就不读书了。家长惧其不读书就只有继续哄孩子。这样,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家长、老师对其无奈,只有等社会给他们教训,不过那样的教训代价往往很大。

班级环境创建 篇9

一、注重环境创建的原则, 让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

1. 环境创建适合教育教学, 体现动态性原则。

班级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环境, 不一定能成为教育因素。只有当它进入幼儿的认识、情感世界并被作为与他们认识和体验的对象或材料后, 才能不断受益。如果脱离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一味追求版面装饰效果, 甚至是一成不变的, 那么, 孩子们对它的兴趣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 甚至它的存在与否在幼儿眼中犹如一堵白墙, 失去了创建环境的意义和价值。因此, 我们在创建环境的时候要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内容, 时刻体现着动态性。

2. 环境创建重视幼儿的参与, 体现主体性原则。

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 就得到怎样的刺激, 得到怎样的印象。”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 是幼儿的需要, 是他们切身关心的事。环境的布置只有通过孩子的大脑和双手, 才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认识, 也更加爱护。幼儿是班级小主人, 虽然幼儿年龄小, 在某些知识经验方面会受到限制, 但是只要老师能够较好地引导, 孩子们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的创建中, 从而体现出主体性原则。

3. 环境创建注重家长的参与, 体现合作性原则。

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作用于幼儿, 才能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环境的创建也是如此, 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和合作, 可使幼儿、教师、家长三方得益。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使教师能留出更多的时间指导幼儿, 另一方面在参与的过程中, 家长与教师可以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上都达到一致, 取得“合力”的教育效果, 在一起创建的过程中还能加强亲子关系, 通过环境与别的家长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教育水平。另外, 有家长参与创建的班级环境, 孩子们倍感亲切, 愿意主动地和其互动。

二、创建与季节、主题相对应的班级环境, 让幼儿在其中愉快地生活学习。

1. 班级整体环境的创建。

在环境创建的时候班级的整个大环境基本上是根据季节的变化及主题的开展而不断变化的。不管是墙面还是悬挂吊物都是根据季节或者主题而变化的。如在实施主题《春天真美丽》中, 为了让班级更充满春天的气息, 我们运用了绿色的底版悬挂在前面的横梁上, 还请孩子们一起搓了柳条、粘贴的桃花, 使教室前面给人春天的感觉。而后面的横梁上, 为了更好地体现正在实施的主题《六个好宝贝》, 我们则主要引导幼儿运用绘画、涂色等形式表现一些五官进行展示, 在前面的一块空墙上, 我们也布置了“粘贴五官”这一内容, 让人一看就知道我们现在实施的主题。

2. 班级游戏区角的设计。

游戏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 它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根据幼儿的兴趣、主题实施的情况和班级的格局, 游戏区角一直在不断丰富和改变。如小班时根据孩子们的需要和兴趣, 让他们玩“娃娃家游戏”, 在创建环境的时候, 我们把前面一整块全部规划为三个娃娃家, 并且运用了统一的风格进行布置。而根据主题《六个好宝贝》, 我们又及时开展了“丫丫超市”、“大嘴巴菜场”、“大舞台”等游戏区角, 并且这些区角的提示牌运用了“大手”、“大脚丫”等, 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需要, 而且与我们的主题相融合了。根据班级的特色, 我们也在适当位置开展了一个特色角, 特色角中不仅展现了幼儿的一些成品, 而且准备了一些半成品的材料, 供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尝试操作。另外, 在游戏区角活动中, 投放的材料也是根据主题教育内容,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不断丰富的。

3. 班级主题墙的设计。

主题环境的内容是围绕选定的主题, 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增添的。我们在创建主题墙的时候不但注重漂亮、美观, 更主要的是体现主题活动的教育价值。主题墙面环境在内容上不应再像以前过多重视作品的精致、漂亮、完整, 而应以幼儿的参与为主。随着主题的开展, 它可以是主题活动中幼儿收集的材料或操作的作品, 也可以浓缩整个主题活动的教育内容。如在布置《春天真美丽》这一主题环境时, 主题墙上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幼儿参与操作完成的。有些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完成的, 如“美丽的桃花”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幼儿完成的, 有些是根据主题在区域和特色活动中完成的, 如“小鸡小鸭出壳了”“柳树飘飘”等, 还有的是请家长配合和孩子共同完成的, 如调查表“我看到的春天”, 在主题墙上留出了1—2块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板块, 如“小蝴蝶找花”、“迎春花开了”。现在实施的主题《六个好宝贝》, 我们也在根据主题的实施而不断丰富内容。当然, 主题环境的设计, 除了注重幼儿的参与外, 还应考虑内容的丰富及形式的多样性。因此在创建主题墙时我们运用了涂色、绘画、粘贴、照片和调查表等多种形式。

总之, 环境对学前阶段儿童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环境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而且是对他们进行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怀特曾说:“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建良好的环境。”因而, 儿童各方面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影响, 环境是指幼儿身心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儿童是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的, 所以教师应对儿童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而且应该具有创建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 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这是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环境将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 而这种影响深刻而持久。

摘要:幼儿园老师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应该尽量创建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环境的创建和材料的提供, 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 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 让每个幼儿都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 大胆地探索, 充分地表达, 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本文就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幼儿园班级环境创建进行了阐述。

班级环境创建 篇10

关键词:班级管理,体育,规划

一、管理的重要性

在学校,也许你所在的班级名誉很高,也可能只是默默无闻的校园一份子,但是这都离不开整个班级的管理。但不管是那种情况,班级管理在班级存在的时候就已经残在,我们需要做的是需要通过这样的管理让班级更好,最终以良好的细胞力量促进整个校园的健康发展。

首先,按照战略要求来说,我们应该拟定好一个战略规划。因为战略规划和整个管理体制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战略规划对帮助管理者们履行其管理职责至关重要,并且对战略管理起着骨干的支持作用,当然它并非战略管理的全部而是进行战略管理的一个主要过程。班级管理看重战略规划是因为它可以为整个班级的发展指引一个前进的方向,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制定一个规划迫在眉睫。这种规划并不类似于一般的计划,所以我们在其中必须考虑到一些关键因素。作为班级的领导者,首先得确定他是否乐意管理这个班级,是否有信心管理好自己的班级,最大程度上的保证领导者的积极性。其二是认识风格,管理人员收集和评价信息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情况反过来自然会对他们如何制定计划有一个较大的影响。其三因素就是管理人员的价值观,一种价值为一个人建立了一种标准各种重要决策就是基于这个标准而作出的,各个管理人员(班委干部/辅导员)的价值体系是不同的。因此,面对着相同的情况的管理人员也许会做出不同的决策。他们对于班级管理与自身的联系作出比较,有些人认为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就是为了自己,他本人有责任有义务这样做。所以整个战略规划的制定必须同管理人员联系起来,并且要打好这个件事的基础,然而在这个夯实的基础上,我们又得走出下一步—计划执行。

一个计划只是基于管理人员的理论构想,而真正执行下来,却需要扫除诸多障碍和实施必要手段。1.班级整体必须与班级目标、实力想适应,关键任务和执行计划所采取的步骤顺序必须加以确定和通告。2.须识别出那些负责具体任务的人员,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有充分的理解。管理人员就有对其进行监督控制。3.对计划运营过程中达到有效控制,必须要掌握控制系统放入设计特征以及包含于其中的人力因素,而管理控制系统本身并不控制什么,因为它的控制对象本身是自由的,所以他们就会以不同的方式对控制作出反应,引起的更多的只是抵抗而不是接受,因而管理人员必须设计符合其特定情况的控制战略,方便战略计划的顺利实施。

其次,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该具备一项最基本的能力——决策能力。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而做出决策之前就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做出决策准备。

最后,是班级管理的对象人力资源的管理。整个班级管理中只有领导者是完全不够的,因为学生与管理人员的关系如盆和水,二者应该相互依存的,并且二者应该团结起来,虽然班级里的学生还不能称之为人力资源,但是它也具人力资源的一般特征。比如说复杂性,因为班级里的个体各不相同,具有多样化,那么管理人员在管理上就要适应这种多样性以及多种特征交叉的复杂性。对于规律性而言,虽然每个个体特征、思想、性格等有所不同,但是只要你确定好一条适合大众走的路线,几乎所有个体都会按照这种规律办事。最后说到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二、结合体育班级的特点进行班级管理

体育班级相对于一般班集体来讲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班集体的成员都有一定的特长,在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比如: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将专项技术的提高和娱乐集合在一起,同时针对体育生在文化程度上的普遍弱势,可是开展一些基本常识的普及活动。在大学里面,可以开展有关于英语过级和计算机过级的集体学习,形成强有力的学习氛围,提高综合素质。其次,在管理规划的制作上面,应该更多的注重就业素质的培养。当前,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能真正从事体育教育或是体育相关工作的比列并不大,因此,可以加强更多的就业素养的培养,这并非一朝一夕,采用的方式的途径也多样。如组织更多的无专业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其实总结起来,有效地班级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计划,并且注重自身施行管理的决策、魅力,带动整个班级的积极性,而做好体育班级的管理,还要结合体育班级的特点,做到以上要求,优秀的体育班集体及其管理将不再离我们那么遥远了。

参考文献

[1]乔治.斯坦纳,李先柏译.战略规划[M].华夏出版社,2001.

创建班级文化,营造浓浓学风 篇11

【关键词】“静”文化;“竞”文化;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感知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今天的班主任工作越来越富有挑战性。如何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提升学生智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是每个班主任必须研究的课题。初中生,正值青春期,生理与心理上的变化,使得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且有部分学生会表现出责任意识差,集体荣誉感不强的缺点,为此,笔者作为一位班主任,充分根据学校的德育安排,带领学生“用文化引领文化,用活动提升文化”,从而“用文化来净化心灵,用文化来营造学风”。本人就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际,简要谈谈自己在班级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培育“静”文化——“文化”引领“文化”

教室就是我们的“家”,而教室的墙面则是我们的“窗户”,是一扇扇能够展示班级风采、放飞青春梦想、走向未来人生的“心灵之窗”。

(一)墙文化

1.前墙——引领墙

前墙是全班同学的眼神聚集墙,因此此墙需要对全班同学起到“引领”作用,引领学生朝着健康向上积极努力地方向发展。前墙一般可以分成三块:前左墙、前正墙、前右墙。

前左墙——《班级公约》及《班训》,前正墙——《班风》。我们的班风是:自强、自立、团结、有爱。前右墙——《布告栏》,主要是班级的布告栏,布告栏的最后一栏是自由栏,一般张贴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安排,让学生时刻了解学校与班级动态,与学校发展同步。

2.左右墙——自信墙

有了前墙这面引领墙,接着就要发挥自信墙的作用了。自信是成功之本。一个学生,只有充满自信,方能阳光的面对生活与学习,也才能热情的面对同学与老师。在教室的左右两墙,老师可以设置一些能激发学生自信心的专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为班级做贡献的信心。

每位同学将自己的梦想写在各式各样的彩纸上,并在自己的梦想下方写好自己的行动指南。分享学生的作品,有手工剪纸,有书法作品,有自制手抄报,有绘画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学生特长的展示,张贴在左右墙上,可以让学生增加自豪感。

3.后墙——激励墙

学生需要在不断激励下才能不断成长。后墙往往是一个班级中最为空置的地方,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好这一阵地,对学生起到教育激励作用。在后墙的左右两面均设置了阅读墙,后中间黑板报上方设置了幸运墙。

(1)阅读墙: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建设班级文化的核心之一,要让班级中的学生精神上有依靠,让知识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我班在后左右墙设置的“阅读”专栏,主要选登学生的读书征文和知识推荐。

我们还在后墙角落设立了“图书角”,书架上放置了一些名著、杂志以及时事报纸,以供学生在自习课和课间阅读。

(2)幸运墙:班级兴荣则学生兴荣。班级的荣誉既是对班级的肯定,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在黑板报的上方,我们主要用来张贴班级荣誉,每一张奖状都包含着学生的努力,每一张奖状都是对学生内心的最好冲击。

(二)桌文化

课桌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朋友,时刻伴随着每一位同学。如果能够让课桌“说话”,那么学生便时刻都有良师益友伴随左右。我们班同学的课桌侧面都贴有学生的成长记录,开学伊始—第1月—期中—第3月—期末,每个阶段都有学生自己制定的阶段目标,而且每个阶段结束后,都有学生为自己的实现情况进行打分。除此以外,在课桌的正面,则写有同学所评价的优点和缺点,时时告诫同学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当然,这些内容都是写在纸上之后粘贴的,没有丝毫损坏课桌。

(三)绿色文化

绿色是生命之色。我们班有一个独特的规定——每小组培植一种绿色植物。这一个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体的凝聚力。小组成员要共同呵护好自己所种植之物,要关心它的生长情况,什么时候要浇水,什么时候要搬出去照照阳光,学生都能够自己想到,即使是寒假放假,也都有学生惦记着带回家种植,学生的责任感在这绿色之中尽显。

二、培育“竞”文化——“活动”提升“文化”

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班级建设的命脉其主要目的是更有效地教育学生,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快速健康成长。

(一)学校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一些大规模的集“比赛”与“活力”为一体的活动,如班会观摩、广播操比赛、歌咏比赛、三独比赛等,我们要求学生都积极容身于这些活动之中,让活动来磨练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班级活动

班级也是一个整体,它虽是学校的一个分支,但却是全班同学的核心所在,所以,利用班级平台开展一些活动,既能团结班级同学,还能展示班级的特色,形成班级的独有自豪感。如大课间开展踢毽子、跳绳、转呼啦圈等比赛;班会课时开展辩论赛;三月学雷锋月,我们去敬老院给老人表演节目,帮老人打扫卫生……每一个活动都让学生内心萌动,让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这几年坚持以文化建设为中心,培养学生以集体为荣,人人争当班级文明先锋,改变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良好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学生是具有塑造性的群体,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方能让我们的教室充满书香之气,也方能让我们的学生“用青春装扮今天 用知识腾飞明天”!

班级环境创建 篇12

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分别为:物质、行为、制度、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班级的环境布置, 它只是班级文化的表层面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硬件”。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设计、布置以及教育设施等, 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 既是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 也是衡量一个班的班级文化最基本的尺度。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 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例如:引导学生追求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 让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 让每面墙、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 富有教育意义 (安装黄绿色相间的窗帘让教室更明亮;摆放大叶植物;购买有益的书籍、报纸, 摆放在“读书驿站”;摆放养有美丽小鱼的鱼缸等等) ;使得教室的设计布置尽量体现出大气与灵动, 既展现班级风貌, 又增强了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行为文化:主要通过班级的系列主题活动来展开, 它是班级文化的浅层面, 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 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 是班级精神和群体意识的动态反映。班级组建伊始, 我会征集班徽、班歌、班级口号;分组设计的组徽张贴于墙上, 组名贴于桌上;每个有意义的节假日, 我都会为学生写一封信在班上张贴;毕业班时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情绪波动情况在班上张贴不同的激励语, 在班级的板报上亲自写画一期温馨的板报鼓励和鞭策他们;春游、秋游中我让学生们组队并设计本组的组名、组旗, 并在活动时展示;运动会中征集入场词, 通讯稿;组织学生外出参观;丰富班级网页;征集喜欢班级的理由;组织好班级的质量分析和学习得失交流活动;根据学校要求或班级出现的问题进行各类主题班会:“感恩教育系列”“正确对待网络, 健康上网冲浪”“勤奋是成功的基础”“挫折不可怕”“细节决定命运”“我的班级我负责”“回首昨天, 珍惜今天, 展望明天”“燃烧激情、放飞梦想”“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我能行”“我的初三, 精彩的初三”等。

制度文化:通过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来完成, 它还只是班级文化的中层面

它主要包括班级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组织机构等。制度文化是人与物的中介, 是班级文化的关键。每学期开学的班级会中共同讨论班级现象和应对策略 (即班级公约) , 每星期一次的总结会, “我最闪亮”的小组评比, 班级的墙壁上的“班级公告栏”、“温馨提示栏”、“我们的主题月 (每月班级目标) ”等等。

精神文化:主有是通过班级的学风班风、人际关系的建设来体现

它体现了班级文化的深层面。是班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 是班级文化的内核。主要包括班风、学风、班级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等。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第一要素是班级教室的精神文化布置, 它要求体现出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与特色。班级名称、口号和班训, 言简意赅的班级集体奋斗目标, 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之处, 每天早上要求全班大声齐读一次。例如:初一的“自强、自立、自尊、自爱”“感恩、负责、努力”“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初二的“优、雅、勤”“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性格决定你的命运”;初三的“勤奋创造奇迹、奋斗成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成功来自努力”等等。

物质文化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如何协调好班级人际关系。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除了在班级中给学生个人造成良好的心理之外, 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在新生入学时我会给每个新生及家长各写一封信;认真开好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 定期和家长委员们交流。

让优秀学生介绍经验;选出“文科之星”互助小组, 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也融洽了同学的关系。

建立学生档案, 由班干举行一周小结会, 并向家长发放“配合通知书”“感谢信”, 在班级的讲台处放置“心语心愿”盒等等, 及时在同学间, 家长和老师, 家长和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各种活动中邀请任课老师和家长参加。这样做极大地推动和协调了班级人际关系。

实践证明, 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同时启迪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不断加强对学生们的自信心教育, 使其快乐成长。

上一篇: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下一篇:鼻内窥镜围术期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