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现代主义

2024-07-25

晚期现代主义(精选7篇)

晚期现代主义 篇1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是一部主要研究中国明清时期城市的论文集, 由被誉为“美国汉学第一人”的施坚雅教授主编。书中共收录16篇论文, 汇集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国籍的学者的研究成果。这本书不是一般的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的著作, 而是研究中国历史时期城市的著作。一方面, 它推动了跨学科的国际合作研究;另一方面, 正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金斯伯格所评价的:“此书标志着对中国城市的研究, 已经跳出了晦涩难懂的传统汉学的窠臼, 开始进入了历史社会科学的比较城市研究的轨道。”【1】

前前后后数次翻阅这本厚重的著作, 并查阅了相关时期的历史文献, 总算从刚开始的云里雾里有了点滴的进步, 对书中的方法和思想有了初步的理解;也从一开始的被学者们的观点带着走, 到现在渐渐产生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也终于能动笔写下些许所感所想。我把自己的这篇读书报告划分为三部分, 首先, 我将对《中华帝国》这本书作一个内容梗概;其次, 我将对该书作一些评价, 包括正面和负面两部分;最后, 我将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对本书中最启发我的关于城市社会管理的话题, 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内容摘要

全书共有三编, 分别是围绕着帝国晚期城市的三个方面组织起来的。第一编题为《历史上的城市》, 论述城市的建立与拓展, 以及影响其形式与发展的各种因素;第二编题为《空间的城市》, 注重城市在各自的腹地和区域中扎根, 论述城市与城市以及城市与乡村间的联系;第三编题为《作为社会体系的城市》, 论述城市内部的社会结构。【2】施坚雅教授为各部分都作了一篇单独的导言, 让读者在一开始就对即将阅读的版块有初步的了解。

二、评析

首先, 我将谈一谈本书的贡献。

第一, 正如开篇提到的, 该书推动了跨学科研究, 并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论文的作者除了汉学家和中国史学家外, 还有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他们或出生于美国, 或出生于英国、德国、荷兰、日本、中国。我第一遍读完这本书的时候, 虽然许多内容没有看懂, 但是有一个印象已经十分深刻了:外国的学者们能把中国明清的城市研究到如此细致、如此深刻, 不同领域的专家对中国的历史城市作了不同角度的分析。他们都具备深厚的汉学基础, 西方学者对于帝国晚期的熟稔程度, 丝毫不下于中国的学者, 可见学术知识没有国界也没有一家独占之说, 应当推动研究方法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 学者们做学问的态度极富启发性。不说学者们深厚的汉学功底, 光从书中一篇篇图文并茂的论文中就可以看出他们搜集资料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查阅大量的地方志、地方报纸、外国人的游记等, 访谈许多移居海外、曾经在农村市场体系中生活过的“知情人”, 并利用自己的实地调查资料。秋山元秀教授在他的一篇评论中曾经说道:“施坚雅对大量历史资料的运用, 有时也富于启发性。例如, 民国以后的邮政局的所在地资料, 这是俯拾即是而不被我们重视的资料, 但是他在城市研究中却运用这项资料作为求得中心地所在的依据。”【3】

此外, 为了将本书与同类历史书籍作对比, 我还翻阅了由美国学者约翰逊主编的《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一书, 该书以江南地区的主要城市 (苏州、杭州、扬州、上海) 为研究的对象, 分析了江南区域内城市历史的不同方面, 探讨了中国前近代城市发展的诸方面问题。除了结论不同, 这本书乍一看在各方面都与《中华帝国》很像, 但是仔细比较, 在研究方法上还是跟《中华帝国》有差距。

同是研究帝国晚期的上海, 马克·埃尔文在他的著作《市镇与水道:1480-1910年的上海县》中引用了细致地多的资料, 文中多处引用了诸如《明代漕运研究》、《阅世编》、《崇祯松江府志》等历史古籍中的原文表述, 共有参考文献106篇, 同时搜集了丰富的图表, 前后共9幅, 展示了上海水道分布、水路管理体制以及城市发展中的微妙变化, 一目了然。这不是单纯的现象罗列, 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另一方面, 每一条史实都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 揭示上海城市发展的规律性。

相比而言, 《江南》一书中的资料则略欠丰富性, 读完约翰逊关于上海的研究 (《上海:一个正在崛起的江南港口城市, 1683-1840》) , 感觉文章更像是史实的叙述, 成片的文字中仅插入3幅图表, 缺少丰富史料的支撑, 同时文章涉及的面也没有前者深层。这一点很容易判断, 读完《中华帝国》, 再读《江南》这一书, 发现阅读速度很快, 由于不理解而停顿、反复的地方明显减少了。由此可以看出, 《中华帝国》中的作者们在研究中国城市时下了多大的功夫, 搜集资料时做出了多大的努力。正是这种善于运用资料、千方百计搜集资料的精神, 使得本书的作者们在作深层研究时能够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我想, 学者们这种精益求精、严谨细致地学术作风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正是我们在做学问乃至为人处世方面所需要的品质。

第三, 正如施坚雅教授在前言中重点提到的, 本书突出社会经济层级的重要意义, 通过这种理论构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进程、经济交流和文化变迁。此前, 大部分中国人想到中国的疆域时, 是从省、府和县这一行政等级区划出发的。中国知识阶层与官僚机构关系紧密, 他们著书立说时, 国家的行政等级区划自然成为他们描述空间的唯一框架, 但是这种方式阻碍了对社会经济层级的认识。

施坚雅教授认为, 明清时期, 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现象更主要的是受制于它在本地以及所属区域经济层级中的位置, 而不是政府的安排。就中国的情形而言, 作为大区域经济的顶级城市的大都市, 处在中心层级的最高层, 这个层级向下延伸到农村的集镇。层次越高, 社会经济体系越复杂, 中心地在其中起着连接点的作用。例如珠江三角洲就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由本地和区域系统逐层构成的层级结构。大区域的核心-边缘结构实际上是一个由中心到最边缘的共中心的连续区域。

由于对这个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这里就不添加自己的观点, 以免画蛇添足, 我就主要引用施教授在前言中的原话来描述这一区域体系理论:其中心观点是, 不仅大区域经济具有核心-边缘结构, 它的每一层次上的区域系统均呈现和大区的核心-边缘结构类似的内部差别。因此, 每一个本地和区域体系均是一个有连接点的、有地区范围的、而又有内部差异的人类相互作用的体制, 这个体系处在不断地有规律的运动之中, 镇和市处于一个体系的中心, 起着连接和整合在时空中进行的人类活动的作用。【4】施坚雅教授在本书的几篇文章中, 主要讨论了两方面的话题, 其一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大区域经济处于半独立状态, 各具特点, 各有其核心-边缘结构;其二, 在一个特定大区内, 城市层级在社会和经济结构中起决定作用, 中心大城市在整合其城市体系中的作用仍然十分重大。

且不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 单是施教授不落窠臼, 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就足以体现本书的价值——它让中国的历史学家接触到了区域体系的分析方法, 并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运用这一方法, 在城市和社会研究上做到更为全面甚至更为科学。

在我看来, 《中华帝国》这本书也存在着一些小问题, 下面我将一一列举。

其一, 虽然学者们在搜集资料和研究方法上下足了功夫, 但是纵观全书, 大部分论文缺少量化分析。正如施教授在第一编的导言中提到的:“本书的撰稿人没有一个是历史统计学家, 除了我本人的文章以外, 那为数不多的几篇由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写的论文, 大部分避开了量的处理。”【5】如果更多的论文中能将适量的量化分析与文献、图表分析相结合, 那在学术论证上就更为严密了。

其二, 是关于对施教授提出的“区域体系理论”的质疑。在他的概念框架中, 中国城市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是市场因素, 同时他也谨慎地指出政治在其中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都城的重新定位, 对外贸易权和垄断权的授予或废止。但是根据我们的历史知识,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国家, 在决定中心地等级地位的时候, 政治因素应该比经济因素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施教授关于这一点的论述, 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最大的疑惑和不解。

三、启发性思考:城市的社会管理

对历史的研究, 其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为后世提供借鉴。读完这本书, 第二编中瓦特教授所写的《衙门与城市行政管理》给我最大的启发, 一方面是出于我对“管理”话题的兴趣, 乐于探索古人在管理城市社会中的做法, 另一方面, 这篇文章激发起我对现今的思考, 在城市管理方式上有所感想。

在这篇文章中, 瓦特教授最关心的是以城市为主的行政机构和以农村为主的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清政府各级的司署中, 县级衙门对当地人民生活影响最大, 因为县级衙门是他们最直接、最经常碰到的皇权形式。清代衙门有三个特点在城乡关系上显得不合理。其一是衙门官员脱离平民;其二是衙门有行使商业职能的倾向, 把行政职能卖给最高的出价者;其三是书吏等正式的政府雇员代表着地方利益, 而幕僚等非正式吏员却代表着国家利益。瓦特也对衙门官吏反复想把行政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强加于乡间的企图作了新的考察, 并说明他们的成败如何反映了衙门内的官吏与利用其行政部门的各种社会集团的不同利益。他的结论是:衙门首先是一个斡旋这些不同利益的机构, 县衙门是地方政府与非地方的地方权力代表协商的主要中心。

从文中可以看出, 明清时期国家对县以下的地方社会的控制较为粗放。国家任命的县一级的正式行政人员只有知县、县丞、主簿、典史等少数几个人, 在清朝, 有时主簿、县丞缺额, 其工作不得不由不入流的典史监管。瓦特论述道:“除了衙役常被派遣或逮捕嫌疑分子外, 衙门官员不再直接受理乡村民间的生活事务。衙门官员在任职期间, 总是住在衙门内, 不许他们外出。这样, 衙门在许多方面就跟人口众多的乡村隔离开了。”【6】这就是一个地方行政城市化的现象。

由此我联想到了当今中国社会管理的一些问题。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格局是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高度合一、政府管理取代社会管理的集中管理模式, 它导致社会各非政府组织管理和发展能力的缺失, 影响了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 这种管理格局还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像明清时期那样的“政府与人民、政府与农村分隔”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这一历史上就存在的问题到今天也没能彻底地解决。因此在这里, 我主要想强调“公众参与社会管理”。

(一) 有关公众参与

法国城市社会学代表人物列菲弗尔认为, 城市应被当做一个综合的有机体,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不是“社会动物”, 而是具有立体生活、感觉丰富的城市人群。人们对城市的权利不是被简单地看成游览城市的权利, 只能被明确地表达为对城市生活改变和重建的权利。【7】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 公众有权参与社会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社会的活力。

明清时期衙门与人口众多的乡村隔离显然已经是不可取的, 同时我们也要改变当前公众参与有限的状况。近年来, 网络舆论蓬勃发展, 政务微博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在信息发布、提供服务、了解民意和官民互动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还有高效、便捷、亲和等优势。在微博时代, 每个人都成了媒体, 每个人都可以无边界地与别人沟通, 微博使政治离我们更近了。但是新的问题也出现了, 有些政府机关只是跟风而已, 虽然开了微博却不见更新, 或是缺乏实质性内容, 我在网上也见到不少类似于“您反映的问题已经交给有关部门调查,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这样雷同的官员微博。

当然, 典范也不在少数, 河南焦作的公共财政改革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典型的公民参与管理的范例。焦作建立健全财政复式预算, 推广百姓“参与式预算”,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为预算改革创新提供技术支撑。一系列的改革, 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0年来, 焦作财政收支总规模增长6倍多, 人均财政收支水平跃居全省前3名, 提升5个位次【8】, “焦作实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样的模式值得在全社会得到推广。

(二) 有关城市移民

芝加哥学派的祖师帕克提出了“边缘人”这一概念, 他们处于两个社会、两种文化的边缘, 并受到这种边缘化的煎熬。在今天看来, 农民工就属于这个范畴。一个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要走包容性发展的道路, 不断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 在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同时更多地承担农民工发展的社会责任。现在各地频现的“民工荒”问题就是城市政府和企业主没有承担好农民工发展的社会责任的直接后果。

帕克还强调, 教育在族群通话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不同文化群体的通话是通过使用同一种语言和认同共同的传统与技术而实现的。【9】放到今天中国的背景下, 就是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可以将教育寓于社会管理之中, 通过教育沟通来实现社会和谐。

以上就是我在对这部著作经历了多次泛读、精读之后得出的一些想法。本书其他选文中也有关于城市社会管理的论点, 如《城治的形态与结构研究》、《城市与地方体系层级》、《衙门与城市行政管理》等, 都对现代城市社会管理有启示意义。在这篇报告中, 限于时间精力和篇幅, 我只是着重就《城市的社会管理》这一篇进行了探讨, 其余的文章将留到日后作更深入的研究。

摘要:《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是一部主要研究中国明清时期城市的论文集, 由被誉为“美国汉学第一人”的施坚雅教授主编。书中共收录16篇论文, 汇集了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国籍的学者的研究成果。这本书不是一般的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的著作, 而是研究中国历史时期城市的著作。

关键词:《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帝国晚期

注释

1[1]诺顿·金斯伯格.中国王朝时代晚期的城市[J].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四期.

2[2]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 2000.7

3[3]秋山元秀.施坚雅编<中国王朝时代晚期的城市>[J].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四期.

4[4]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 2000.5

5[5]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 2000.6

6[6]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 2000.418

7[7]夏建中.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53

8[8]http://finance.qq.com/a/20091231/003605.htm

9[9]夏建中.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61

晚期现代主义 篇2

妊娠28周以后称为孕晚期。

一、准妈妈的身体变化 腹部增大明显

进入这一阶段,胎儿进入了一个生长快速的时期,准妈妈的身体变化很大:

腹部增大明显。生理性宫缩渐频繁,感觉腹部发紧,偶尔会引起下腹疼痛,但强度弱,时间短,尤其是在临近分娩的时候次数可以增多,特别是夜间。缓解方法:

放松情绪,正常生理现象,可自然消退;

经常变换体位、姿势,避免长时间站立,侧卧休息; 建议穿低跟(小于2厘米)、柔软、舒适的鞋; 适当运动,增加腰背肌力;

注意如果疼痛加重或持续存在,要去医院寻求帮助。

缓解方法:

胎儿生长发育会压迫膀胱,使准妈妈常有尿频的感觉。加之夜间平卧后,白天潴留在下肢的水分逐渐回流至体循环,经肾脏排泄,帮使得认尿次数增多。处理: 放松紧张情绪;

及时排空膀胱,白天多喝水、多排尿,晚饭后尽量减少喝水或饮料;

注意做缩肛锻炼;

如果出现尿疼、尿道口烧灼感或腰痛、发烧,要及时就医。

胎动

孕晚期自测胎动非常重要。一般建议准妈妈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安静地计数腹中胎动,正常情况下每小时在3~5次。当然每个宝宝都有其运动的习惯,如果相对于自己宝宝既往的胎动情况,次数和幅度变化在50%以上时,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水肿

清晨手指、手腕肿胀,手指发麻或疼痛,午后出现踝部、小腿水肿是,休息后可消退。缓解方法:

建议于孕早期时,取下戒子、手镯; 提倡清淡、低盐饮食; 侧卧睡眠,适当垫高下肢;

如水肿明显,或体重增加过快、过多,应高度警惕妊娠特有的子痫前期等疾病。

二、胎儿生长发育与监护

孕晚期,除了关注胎儿生长发发育外,更要关注胎儿宫内安危状况,也就是是否缺氧。因此,对胎儿的监测更为重要,如自测胎动,按时产检。

三、关爱母婴

由于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准妈妈腹部膨大,活动受限,子宫压迫作用产生尿频、便秘,使准妈妈常感觉心烦、情绪波动大。同时,对分娩的焦虑和担忧也会给准妈妈造成心理压力。造成准妈妈失眠,容易疲倦食欲减退等。缓解方法:

多与人倾诉沟通 保持心态平和

丈夫和家人也要对准妈妈倍加关心和爱护给予鼓励和支持,在生活上要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解除妈妈心理的负担,避免不良刺激。

营养

此期婴儿生长快,达到最大加速期,孕妇营养仍以全面平衡为要点,体重增加以0.4~0.5千克/周为宜,不宜多进食甜点及油炸食物。

每日总能量达到2300千卡以上,谷类食物300~400g(杂粮不少于1/5),豆类及豆制品60g,奶类及奶制品300~500g,蔬菜500g,水果类200~400g,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200~250g(其中鱼类、禽类、蛋类各50g。生活方式 衣:

宽松舒适、柔软透气; 夏季凉爽,冬季保暖

随乳房变化,及时调换适合的胸罩; 选择松紧带或系裤子、松口袜子; 可选择特殊功能的孕妇鞋或软底休闲鞋。住:

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清新,每天通风换气,不宜住在新装修的房间中;‘

每天保证充足睡眠8小时(最好能午睡),尽量避免仰卧位,多采用侧卧位,以自己舒适为宜。行:

如没有孕期并发症/合并症,孕期可正常出行,但应避免长途旅行;

根据自身体能情况,每天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低强度身体活动; 外出活动应尽量避开拥挤、嘈杂的公共场合; 外出时最好随身携带记录有孕期情况的保健手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孕期勤洗澡,涂抹润肤油保护皮肤; 每日清洗外阴、不要冲洗阴道; 勤换衣物,每日换洗内裤;

商代晚期青铜瑰宝 篇3

这件商代晚期的祖辛卣通高25.5厘米,重3千克,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现仍可轻松分开。器盖顶部呈椭圆弧状,正中立一六瓣花蕾状钮,椭圆弧顶周边锐角内折然后垂直向下形成较宽的折边母口。器身与器盖母口对应的位置为呈内折状的斜内倾子口(图二),颈部近直,斜肩,鼓腹,圜底,高圈足,下部水平外折出一个宽边后再垂直向下折出第二个圈足。颈部较宽的两面正中各有一竖向的半环,环内套着扁弧状提梁。整体而言,正视如壶形,俯视呈椭圆形。

水平方向上看器物的纹饰,可分为盖钮、盖顶、盖折边、颈部、肩部、腹部和圈足等七大部分。最顶端为器物的盖钮,像一个呈六瓣的花蕾,每一个花瓣上装饰一个阴线勾画出的小蝉纹。弧形盖顶装饰四个大立鸟,每个立鸟在器体较宽的一面与另一立鸟相背,在器体较窄的一面与另一立鸟相对,立鸟圆眼突起,合嘴大勾喙,头顶有一小尖冠,颈后有向上弯曲的大角,鸟身丰满,运用凹凸的对比显示鸟身的层次,翅膀宽大且后上翘,窄尾下垂,末端分叉,鸟腿短而强壮,鸟爪四张,爪尖且勾。(图三)盖折边一周装饰四个长尾鸟纹,每个长尾鸟纹在较宽的一面与另一长尾鸟纹相对,在器体较窄一面与另一长尾鸟纹相背,鸟纹圆眼突起,合嘴尖喙,头顶饰小尖状冠,上端分叉,颈后有弯而上卷的大角,鸟身瘦长,运用凹凸的对比显示鸟身的层次,翅膀窄长,翘尖上扬,窄尾长而分叉,分别向上和向下卷曲,鸟腿瘦长而有力,鸟爪收握,整体似飞舞状。颈部一周装饰四个夔龙纹,每个龙纹在器体较宽的一面与另一个龙纹相背,在器体较窄的一面与另一个龙纹相对,龙纹椭方眼突起,大勾嘴,弯而上卷的大角,瘦长身,长尾向下卷曲,足弯折而长,无足尖。肩部均匀装饰一周瓦楞纹。腹部一周装饰八个与盖顶大立鸟一样的鸟纹,鸟纹两两相对或两两相背。上圈足一周装饰四个长尾鸟纹,鸟纹形态与器盖折边的纹饰近同,唯两个小尖的鸟冠和瘦小的鸟腿略有区别。通体纹饰下满布云雷地纹。

垂直方向上看器物的纹饰,可分为扉棱、提梁和器表的动物、几何纹三大部分。扉棱分别装饰于器表四面的正中线上,是器物纹饰布局的核心,为附和水平方向上各纹饰布局的美观与协调,扉棱相对有规律的做出了或高或矮、或肥或瘦的设计。如盖折边上的扉棱,较宽两面上的扉棱为了不影响提梁的垂直提起,扉棱要比其他部位明显要矮了许多,而在较窄两面上的扉棱则演化成近长方形的附耳,其表面又用阴线勾勒出一个蝉纹图案。器身扉棱从水平方向上可分为颈部、肩腹部和圈足三部分,颈部在较宽两面装饰对称的两条扉棱,而在较窄的两面则安置两个半环,用来套和提梁所用,扉棱在该纹饰带的上端位置凸起一部分。肩与腹部的扉棱连贯为一个整体,四面的扉棱因为没有提梁的影响,形态基本一致,每条扉棱在水平方向上肩部和腹部纹饰各自的上端开始部位也相应的凸起一部分,形成扉棱与器表纹饰的相呼应。圈足四面的扉棱一致,在圈足纹饰下端相对应的扉棱凸起一部分。提梁两端各为一个口朝下的圆雕兽首,兽首圆眼,头顶两侧各有一较发达的瓶状角,张口衔环。唇微上翘。提梁中间部分为扁弧状,内外两面均装饰有纹饰,外侧以提梁正中为中心,两侧各分别装饰两条形态近似的夔龙纹,夔龙圆眼。张嘴、瘦长身、尾分叉后向上和向下卷曲。提梁内侧均匀装饰鳞纹一道。器表的动物纹、几何纹在垂直方向上看,若以扉棱为界,则两扉棱间的纹饰均为各自完整的纹饰。若以扉棱为中心,则扉棱两侧的纹饰或相对或相背,具体来看,从器体较宽两面的扉棱出发,器盖折边,肩部、腹部和圈足的纹饰均以两条扉棱为中心,从器体较窄两面的扉棱出发,盖顶、颈部、肩部和腹部的纹饰则以这两个扉棱为中心。此外,在颈部较窄两面的扉棱下和圈足较宽两面的扉棱下分别装饰了一个近方形的兽面。

器物外底分布着纵横交错的网格纹(图四),线条笔直,表面凹凸不平,有刺手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很难看到的器底部位装饰纹饰,也是商周青铜器上较为常见的现象,除了网格纹外,还有三角纹和动物纹等。关于这类纹饰的作用,有专家学者认为是器底加强筋,有助于增强器底的承受能力。也有专家学者认为是纹饰装饰,事实上确实有部分器物底部的纹饰如动物纹是有装饰作用的。笔者认为,其表面呈现的是装饰效果,实际可能代表了某种含义,毕竟在较难看到的部位装饰纹饰的意义并不大。如1980年在河南罗山县莽张乡后李村M11中发掘出土的鹗卣(图五),其外底用阴线勾勒出一个龟形图案(图六)。至于本文所说器物的器底装饰的网格纹一类几何纹饰的作用,笔者认为,呈现在青铜器底部的几何线条,在范芯上实际是刻画出来的一条条凹槽,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范和芯在底部位置的空腔空间,更有利于浇铸时铜液在器底部位流动,减少因空气在器底空腔无法排出进而占据铜液空间形成浇铸空洞的几率。也就是说,这些几何形纹饰实际上是铸造铜器时,为方便器底部位空腔内的空气迅速排出而设计的交错相通的排气凹槽,在浇铸后呈现出来的既是凹槽的填实效果——交错的几何纹饰。当然,这种设计只是制作者的一种预防设施,并不是必须如此。故而,有的铜器底部会有几何线条纹饰,有的铜器却没有。

器内盖顶和器内底有阴文对铭“祖辛”二字(图七),两字笔划粗壮,浑厚有力,字内凹壁笔直,字底平整。从这些特征来看,两字是和器体一次铸成,系铸铭。作为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也是祭祀用器,器内所铸“祖辛”二字应是器主所要祭祀的对象为日名辛的先祖或祖父。在商王的谱系列表中,也有祖辛其人,而该器又出土于商朝殷墟王畿范围之内,是否可能是商王祖辛的后人制作的用来祭祀其祖祖辛的的器物呢?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此说有理。

祖辛卣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堪称精美绝伦。器表纹饰近乎满工,且又采用青铜艺术上最为复杂的三层花工艺,使器表纹饰虽满却高低错落,虽繁又交替有序,于大处精致华美,于小处细致入微。

nlc202309040816

该器体现出了工匠高超的艺术设计水平。装饰有提梁或者提链的青铜器,器物纹饰一般以较宽的两面为中心来进行设计,然而此器的设计中心却有前后左右四个中心,可能是因为该器的提梁与大多数青铜器的提梁安放位置不一致的缘故,即其提梁是纵置式的。为了协调这种设计方式可能产生的视觉上的不舒服,作器者精心设计了即可纵向放置又可横向放置的纹饰布局。当提梁纵置,器物较宽一面呈现在眼前时,盖折边、肩部、腹部与圈足的纹饰中心为提梁的兽首所在的扉棱(图八);当提梁横置、器物较窄的一面呈现在眼前时,盖顶、颈部、肩部和腹部的纹饰中心则为附耳所在扉棱(图九)。无论从任何一条扉棱观看,器表纹饰均有部分部位的纹饰以其为中心,且错落有致,协调美观。这些足以彰显出制器者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超凡脱俗的设计水准。

同时,该器还显示出器主身份十分高贵。制作如此一件精美的青铜器,不仅要具有高超技艺的制作工匠,而且还要拥有非凡的财力作为支撑。拥有制作青铜礼器的铜料本身就足以证明器主定是贵族,而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器物则更说明器主本身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而且具有极人的权力。器主极有可能是王室宗亲或高级贵族。从考古发掘资料看,但凡出土有精美青铜器的墓主,均具有很大的权力或极高的身份。

此外。该器精致的造型,华丽的纹饰,也需要有高超的范铸技术作为支撑才能够实现。提梁与器颈半环的套合、瓶状角的兽首、高低起伏的扉棱、错落有致的三层花纹饰,都表明此时的青铜铸造技术近乎达到顶峰。扉棱上留下的明显错范痕迹,说明该器系器盖和器身分别用四块外范组合后浇铸而成,而兽首所在的提梁要完成与器身半环的套合,传统的分范逻辑是无法实现的,显然是在各自铸造成形后再卯焊在一起的。这较早期青铜器铸造方法——浑铸法是以一个长足的技术进步,为后来青铜器能够快速批量制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祖辛卣的文化内涵

如此精美的一件青铜器,应该怎么命名?它在古代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将实物与古文献相结合研究,开始于宋代吕大临所著《考古图》。书中载录的各种青铜器中,有与上文所说的器物相似的,被名之为卣。卣,《尚书·洛诰》:“予以柜鬯二卣,曰明礼,拜手稽首,休享”;《诗·大雅·江汉》:“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秬鬯一卣,告于文人”;又《尔雅·释器》:“卣,中尊也”。先秦文献记载中,卣大概应是一种用来盛放秬鬯的如中尊大小的中等器物,具体是什么形态,不得而知。

宋人对古代青铜器的研究,受传世青铜器数量较少所局限,加上自名器物极少,致使很多名为卣的器物与现在所称呼的名称大相径庭。直到近现代科学考古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大量青铜器出土面世,青铜器物命名与研究才有了实质上的进步,有关卣为何物的探讨与研究也逐渐在增多。但苦于没有自名为卣的器物出现,至今对于卣的准确形态并没有一个一致的看法,对何种形态的器物可以称为卣存在较大分歧。马承源先生著《中国青铜器》一书中所列青铜卣,其基本形态和本文所说的器物大体一致,只是进一步将此类器物分成了圆体、方形、扁圆体、筒形和鸟兽形等五型。朱凤翰先生所著《中国青铜器综论》一书则分了十型,并将带提梁的壶形器归入了卣类中。如在1982年出土于河南省郑州市向阳食品厂的兽面纹青铜卣(图十),包括朱凤翰先生在内的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其应是中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卣,而另一部分专家、学者也包括马承源先生在内则认为其该称为壶。从两位青铜器研究方面的权威对青铜卣类器物的命名上来看,两者在与本文所说的该件青铜器类似器物命名上是没有分歧的,其应是青铜卣的主流器物形态。即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说,该器约定俗成地应该称为卣。由于器内有“祖辛”二字铭文,故将其命名为祖辛卣。

青铜卣是什么用途呢?上文所引的文献记载是用来盛放秬鬯的器物。秬鬯又是什么呢?《尔雅·释草》:“秬,黑黍”,《说文解字》:“鬯,以柜酿郁草,芬芳修服,以降神也”,再结合《尚书·洛诰》《诗·大雅·江汉》等文献有关卣的记载,可知卣是盛放柜鬯一类美酒的器物,是用来祭祀鬼神或先祖的酒器,即青铜卣是祭祀酒礼器。考古资料证明青铜卣多出土于墓葬之中,并与斝、觚、爵、壶和尊等酒器组合出现,窖藏中则很少出土,这也说明卣可能是专门用于祭祀的酒器,与《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的记载相符。

以祖辛卣为代表的主流青铜卣,最早出土于安阳大司空村M51号墓中,时代约在殷墟三期,然后迅速繁荣直至西周早期,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造型特征。穆恭时期,青铜卣处于稳定期,器物形态逐渐趋于单一,多数是提梁横置的主流卣。穆恭时期以后,在周室统治中心的中原地区的青铜卣开始衰落,墓葬中虽也偶有出土,也多数已是明器形态。在统治中心之外的方国地域,此时仍有青铜卣出土,但数量不多。到春秋晚期时,青铜卣才完全消失。

青铜器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礼器,各种器类的出现、繁荣乃至消亡,器物间的相互组合、组合时的各自数量与整体规模都与此时的社会制度、文化体系、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是意识形态在具体实物上的反映。青铜卣作为青铜酒礼器,同样具有这一功用。商人重酒,又好事神敬鬼,青铜卣在商代出现并迅速繁荣不足为奇,卣与这一时期存在的罍、壶、爵、觚和斝等器物,以组合的形式及数量的变化来区分器主不同的身份等级。周人灭商的初期,虽然取得了统治天下的权力,但礼制的建立并不能一撮而就,只能承袭殷礼。因此,在西周早期,青铜卣这种酒器仍然盛行,并与此时依然存在的青铜器物尊以组合形式出现,并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和数量的多寡来表现器主的身份高低。随着西周统治的逐渐稳固,周室吸取了殷商重酒亡国的教训,并逐步形成重食、尊礼尚施的新的礼制体系,食器开始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而青铜卣这种主要用来祭祀的酒器必然会经受没落的命运,直至消亡。这正是青铜卣在西周中期基本不见于周室统治中心的中原地区的原因。而在统治中心之外的方国仍有出土,并最终消亡,则说明周室对方国的控制是有限的,而方国贵族自身也在逐渐的摒弃商俗,接受周礼。故而,青铜卣最终在舂秋晚期彻底消亡。

祖辛卣的年代判断

判断一件青铜器的时代,要从器物的造型、纹饰、铭文等多个方面来综合考量,原则上是任何一方面上时代特征最晚者当是器物形成年代的最早可能。也就是说,一件器物上某方面的时代特征只能是当下或者此前的,而不可能是以后的。但是,事实上一件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等方面的时代特征,可能延续的时间跨度相当大,几个方面的时代特征也只是一个大范围内的状况。当一件器物上各方面特征的时代跨度基本上相同,且这个时代跨度相当大,甚至会跨越朝代时,那么在年代判定上往往倾向于最有时代特征的年代。

从祖辛卣各方面的特征来看,器物的造型、纹饰上的大立鸟纹、长尾鸟纹、夔龙纹均主要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纹饰上的三层花工艺主要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扉棱的流行时间相当长,但祖辛卣上的扉棱的特征主要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器体上铭文只有“祖辛”二字,铭文宽厚、粗壮,具有明显的商晚期时代特征。综合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器物特征的时代跨度均在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而器物的铸造是不能在这么长的时间范围内才完成的,因为正如上面所说,当大多数特征重合在某一个较大时代范围内时,其中某一个在这一个大范围内的某一个小范围时间内的时代特征应是器物的判定年代,故而,祖辛卣的年代当依据铭文“祖辛”的时代特征判断在商晚期。

1990年在河南省安阳市郭家庄西M160中出土一件商晚期青铜卣(图十一),通盖高35.8、口径13.5×15厘米,重10公斤。器物形态与祖辛卣相同,纹饰的布局结构也相同,只是在盖顶部装饰的瓦楞纹、长尾鸟纹和颈部装饰的长尾鸟纹,与祖辛卣在这两个部位的使用得纹饰有所区别。器盖内壁和器内底也有对铭二字,铭文为“亚址”。从亚址卣与祖辛卣各方面的相似程度来看,具有明确出土地点且可以判断确切时代的亚址卣,对判定祖辛卣的时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即,祖辛卣应和亚址卣一样,同属于商晚期的青铜器。

综合而言,祖辛卣是商代晚期由某一位商代王室宗亲或高级贵制造的用来祭祀其祖先的青铜酒礼器。该器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布局严谨,是商周青铜器中的艺术瑰宝,对研究商周青铜范铸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又是研究商周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阮富春)

晚期现代主义 篇4

瓦格纳在歌 (乐) 剧领域的贡献不容质疑,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创作观念和作曲技术上的革新。“整体艺术”、“主导动机”、“无终旋律”和“半音化和声”等, 这些重要的观念和技术手段都为其歌 (乐) 剧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地位。从音乐历史的发展来看, 这些观念和技术手段又影响了后来大批的作曲家, 对他们的创作思维形成、和创作观念上的转变都有一定积极的影响。比如:晚期浪漫派的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安东·布鲁克纳、胡戈·沃尔夫、和马勒等。

瓦格纳对浪漫主义晚期德奥音乐的影响巨大且深远,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哪位音乐家能够完全摆脱他的影响。但是, 作曲家勃拉姆斯和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却能将来自瓦格纳影响抛于脑后, 积极探索属于自己的音乐语言和艺术观念。

对于瓦格纳的介绍和研究, 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多是对其作品的分析。而瓦格纳对其后世作曲家的影响, 较少有专题性的研究, 以一种反对瓦格纳潮流作为研究对象的就更少。因此, 我认为对这一方面进行个案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能更进一步地了解作曲家对世纪之交的德奥音乐的影响。

1、瓦格纳的创作观念

瓦格纳的“整体艺术”, 一是要区别于“个别艺术”, 二是要区别于“综合的艺术”。在瓦格纳观念中, “个别艺术”通常指“纯器乐”的音乐形式, 而这种形式也可以看作是“纯音乐”的一种形式。音乐不与任何其他艺术相结合, 比如文学、绘画等;“综合的艺术”最初的提出是与“个别艺术”相对而言的。在音乐领域中, 交响诗、各种歌曲、交响音画和歌剧等都是属于“综合的艺术”, 他们或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 或是音乐与绘画的结合, 也或是音乐与多门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体。

瓦格纳的“整体艺术”既要排除器乐之“纯音乐”, 又要区别歌剧之“综合的艺术”。在他的“整体艺术”乐剧创作中, 不仅体现在诗歌、音乐、表演、舞台诸种艺术融合为一体, 而且还要以一定的逻辑关系聚合起来。

瓦格纳的“整体艺术”的观念区别于纯音乐的“器乐形式”和传统歌剧的“综合的艺术”。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且综合程度很高的艺术形式。在对它的实现中, 瓦格纳须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去把握这一“整体艺术”的各个环节。在对“整体艺术”服务的一系列创作手法上, 瓦格纳分别贯以崭新的音乐语言来完成。新奇的艺术观和崭新的音乐语言都体现出了瓦格纳的创新精神, 他的这些观念和手法对于西方音乐历史发展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的, 这也奠定了他在西方音乐历史上的地位。

2、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和瓦格纳是1 9世纪德奥音乐中颇具影响的两个人, 由于各自对艺术的看法和追求不同, 两人分别在各自的领域进行创作。在瓦格纳的“乐剧”影响了众多同时代的作曲家之后, 勃拉姆斯却始终不为之所动, 他仍坚持自己对艺术的看法, 他在给克拉拉·舒曼的信中说, 他在创作中是不会受瓦格纳的影响:“……无论在其它方面我要做什么事, 只要我的前人妨碍我, 我就要去踩他的后脚跟。但瓦格纳完全不会影响我用最大的兴趣去从事一部歌剧的写作。”1正如“新德意志派不能理解他们的一位同代人怎么能够躲开瓦格纳和李斯特一代在音乐上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当时在维也纳流行的刊物《沙龙报》 (‘Salon Blatt’) 担任音乐评论的沃尔夫 (Hugo Wolf) 曾写出下列的话, 表示他的惊讶:贝多芬之后音乐中的革命运动的领袖们从我们这位交响乐家的身旁走过, 竟未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勃拉姆斯对当时所发生的事态全然不顾地写他的交响乐”2。

勃拉姆斯对于来自瓦格纳的影响并不是无动于衷的, 从他的创作观念和手法上看, 他是反瓦格纳的。至少, 他是企图避开瓦格纳的, 使这位在1 9世纪音乐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人危及不到他。瓦格纳提倡自由, 反对理性的束缚。而勃拉姆斯却宁愿把自己束缚在古典主义的理性形式下, 他认为浪漫主义的自由和幻想会导致音乐无定形, 他讨厌只有动机而无曲式可言的作品;瓦格纳以戏剧作品见长, 而勃拉姆斯干脆不写歌剧;瓦格纳赞同“标题音乐”, 勃拉姆斯只写“纯音乐”;瓦格纳的管弦乐队庞大、厚重, 色彩浓郁、繁复, 勃拉姆斯的乐队多是双管编制, 他自己还表示特别反感近代管弦乐色彩丰富的音响。

勃拉姆斯除了在交响乐上的突出地位, 在歌曲和合唱的创作上也很有成就。他在歌曲的创作和改编中, 从不让伴奏部分跻身于歌曲旋律之上, 这与瓦格纳“乐剧”中对管弦乐与人声的处理手法恰巧相反。在和声语言上, 勃拉姆斯没有形成连续的半音和声或半音声部的进行,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抵制了瓦格纳著名的“半音化和声”。

无论是在观念还是手法上, 固守传统的勃拉姆斯与勇于创新的瓦格纳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而这一切似乎都以各自的艺术见解不同而相异。同时, 也正因为勃拉姆斯传统的纯音乐理念, 才使得纯音乐形式在浪漫主义时期得以延续和发展, 既丰富和繁荣了19世纪的音乐, 也为西方音乐历史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3、汉斯立克

瓦格纳在1 9世纪的艺术史上不仅留下了大量的歌 (乐) 剧作品, 也留下了他颇为著名的艺术观念, 这是源于他不仅是一个作曲家, 还是个哲学家的缘故。他对艺术的哲学论断基本上是为他的“乐剧”服务的, 因为他需要以文学的形式去宣扬他的“整体艺术”观和“乐剧”。

事实上, 瓦格纳的这些告示天下的论断的确引来了大量的赞同者, 尼采就是其中一个, 他把瓦格纳看作是他心目中的“狄俄尼索斯”, 而对于瓦格纳的古希腊戏剧精神他也是深信不疑的。但是, 同是19世纪著名哲学家的汉斯立克却对瓦格纳的思想嗤之以鼻。他极力反对瓦格纳的哲学思想, 尤其是瓦格纳对传统歌剧的根本否定, 正如他在《我的生平》中所讲的:“我所责备的, 是他强使音乐服从歌词, 不自然的、夸张的表达方式, 他违反声调的作曲法以及喧闹的管弦乐毁灭了歌唱家和歌唱艺术, 吟咏式的旋律被朗诵式的宣叙所排挤, 令人麻木的单调乏味和冗长敷陈, 最后还有他用词上不自然的做作以及对任何较细致的语言感的违背。”3

虽然汉斯立克对瓦格纳的创作是这般的抨击。但是, 对于瓦格纳的早期作品还是予以了很大的肯定:“汉斯立克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在瓦格纳的对立面。《唐豪塞》他甚至热烈欢迎过, 《荷兰人》他赞扬过。……《名歌手》他部分地称赞过, ……他说, 瓦格纳后期的歌剧在技巧方面的进步是不能否认的。……”4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体现乐剧思想的那一部分, 汉斯立克一直都是激烈的反对, 这与两个人对音乐的立场不同有关。汉斯立克的著名观点“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表明了汉斯立克是一个“绝对音乐”者, 他讨厌情感, 欣赏“纯音乐”的美。瓦格纳则是反对“纯音乐”, 提倡音乐与别的艺术相结合, 他的“整体艺术”就是音乐与多种艺术的结合体。

汉斯立克喜爱纯音乐, 希望音乐返回到古典主义的纯器乐的形式。对于古典主义固有的理性形式, 他也是极力推崇的, 甚至依此向瓦格纳提出过批评:他说瓦格纳关于“无穷尽旋律”的理论“把无形式性提高到原则的地位”……汉斯立克评论瓦格纳的歌剧《名歌手》时, 说他是“有意识地把一切固定形式都化成无形状的、感性陶醉的回响……”。5

汉斯立克与瓦格纳同为1 9世纪对音乐有着高深的鉴赏能力的哲学家, 在美学根本上是对立的, 汉斯立克所倡导的“绝对音乐”与瓦格纳的“综合艺术”是水火不相融的。而主张回到古典主义理性形式下的汉斯立克与追求浪漫、自由的瓦格纳也是走不到一起的。瓦格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并依此写出了伟大的三部乐剧, 而汉斯立克唯一要做的是阐明自己反瓦格纳的立场, 对他进行抨击。

结语

勃拉姆斯和汉斯立克是反对瓦格纳的两人, 同时他们也是反浪漫主义潮流的两个人。在瓦格纳强大的影响下, 不同于其他音乐家的崇拜、模仿, 这两人坚持自己的艺术观念, 立志于发展纯音乐。对于赞同瓦格纳的音乐家来说, 他们吸取了瓦格纳音乐的精髓, 在新的创作中得以发挥, 并试图将浪漫主义的发展继续向前推进;而对于反潮流的另外两位, 反对瓦格纳的立场致使他们在“纯音乐”领域也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他们的努力下, 纯音乐在浪漫主义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两条方向完全不同的路线, 代表着风格迥异的两种理念。而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既推动了音乐史的发展, 又丰富了1 9世纪的音乐。

本文以作曲家勃拉姆斯和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为切入点, 论述了在德奥音乐中关于反瓦格纳潮流的一个现象。站在音乐历史发展的角度上, 无论追随瓦格纳还是反对瓦格纳的这些音乐家, 都为19世纪德奥音乐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在强大的瓦格纳潮流中敢于反对瓦格纳的勃拉姆斯和汉斯立克, 他们为这一时期音乐的繁荣和争鸣做出了更加卓越的贡献。

注释:

1.萨姆·摩根斯坦, 作曲家论音乐[M], 矛于润等译,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1 1 7页;

2. 保罗·亨利·朗格, 19世纪西

方音乐文化史[M], 张洪岛译,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2 1 9页;

3. 爱德华·汉斯立克, 论音乐的美[M], 杨业治译,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126页;

4. 同上, 第124页;

5. 同上, 第5页。

参考文献

[1]瓦格纳.瓦格纳论音乐[M].廖辅叔, 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霍华德.葛雷著.瓦格纳[M].连惠幸,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3]彼得.斯.汉森著.二十世纪音乐概论[M].孟宪福, 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4]姚亚平.论瓦格纳艺术思想和艺术实践的统一性[J].中国音乐学;

[5]萨姆.摩根斯坦.作曲家论音乐[M].矛于润等, 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6]保罗.亨利.朗格.19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M].张洪岛, 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孕晚期注意事项 篇5

孕后期是胎儿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时间段,建议准妈妈坚持体检,检查胎位,同时要注意每一次检查结果,做好可以做好相关的备注。

2、做好分娩的思想准备

很多准妈妈越临近分娩期就越会有心理压力,甚至一些女性还会对分娩产生恐惧的负面情绪,而这对于子宫内的胎儿发育是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的。因此建议孕后期的准妈妈可以对分娩的一些相关的资料,相关的信息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可以对即将出世的宝宝做好相关的养育知识的准备。

3、计划好去医院的方案

去医院的路线和交通工具。没有人能预测分娩的时间,必须准备一个万全之策,设计好去医院的几种方案、关键是计划好,准妈妈就能顺利平安地到达医院。

4、准备好婴幼儿用品

准妈妈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同老一辈的妇女们或者宝妈们讨教一些育儿经验,比如说选择什么样的奶瓶,什么样的尿布湿,什么样的婴儿用品,尽量各准备一份。另外建议宝妈最好多准备几套宽松一点的睡衣,卫生巾之类的用品。

5、孕后期还要注意好解决水肿问题

很多准妈妈妊娠后期,容易出现手脚水肿的现象,这是因为血液循环不通和淋巴循环不通引起的,这个时候准妈妈不过有过大的`心理压力,仍要给胎儿补充充足的水份,同时建议多吃一些具有消肿利尿作用的食物。如果水肿得特别严重则要注意是否是由于妊高症引起的水肿,然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寻找最适合的解决方法。

6、警惕羊水早破

一些准妈妈妊娠30周以上会出现羊水早破的问题,这是一种紧急的情况也是一种不正常妊娠的信号,其很有可能引起胎儿缺血缺氧,因此建议一出现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入院。判断是否破羊水的方法是,站起来,如果液体直接流到大腿,那就是羊水破了,需要立即入院。否则,就只是孕后期分泌物增多,不用紧张。

7、宫缩

一些女性到了孕后期还会偶尔出现小腹痛的现象,只要没有强烈的宫缩的话都不需要过份紧张。同时还要注意预防早产,如果孕后期,怀孕不到36周就分娩的庆就是早产儿了,早产儿的体质非常差,因此建议出现这一现象的准妈妈一定要特别注意多休息,不要让自己太劳累了,也不要站太久了。未满36周的产妇,如果连续2个小时,宫缩超过12次,就需要立即入院,医院会给产妇用药,防止早产。

孕后期容易出现的哪些小症状?

1、孕晚期睡姿

怀孕晚期最佳睡姿――左侧卧或右侧卧位。孕晚期仰卧的话,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左图),使回心血量及心输出量减少,而出现低血压,孕妈会感觉头晕、心慌、恶心、憋气等症状,换成侧卧位可逐渐恢复正常(右图),可以避免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受压,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2、孕晚期水肿

孕期浮肿在怀孕晚期最常见,尤其是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在夏季孕期浮肿可能会更严重。出现孕期浮肿后,侧躺可以减轻对静脉的压力。由于下腔静脉在身体右侧,所以,最好能向左侧躺卧。但如果你发现脸部和眼睛周围都肿了,手部也肿得很厉害,或者脚和踝部突然肿得很严重,那你就应该去看医生了,因为这可能是另一种严重疾病――先兆子痫的征兆。

缓解办法:多吃鲫鱼、鲤鱼、萝卜和冬瓜等食物,有助于缓解水肿症状。另外经常把脚抬高休息。不要站立时间太长。经常做伸腿动作:把腿伸出去后,先蹬脚跟,再轻轻勾脚,以伸展小腿肌肉,然后转转脚踝,动动脚趾。穿齐腰的孕妇专用静脉曲张袜。早上起床前,先穿上它,让血液没机会在你的脚踝处聚集。

3、孕晚期烧心

烧心(也叫“胃酸过多”或“反酸”)是人体内荷尔蒙和生理变化所引起的烧灼感,经常会从胸骨的底部延伸到咽喉的下方。在怀孕后期,不断长大的宝宝也会挤压你的腹腔,将胃酸“推”回食道。很多女性在怀孕的后半期,开始感到烧心和其他肠胃不适。这种不适感通常会在分娩前时断时续地出现。

缓解办法:

1、避免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和饮料,这通常包括:碳酸饮料,含咖啡因食品,酸性食物,肉类熟食,薄荷类食品,辛辣、味重、油炸或脂肪含量高的食品。

2、不要一顿吃太多,要少食多餐,放慢吃饭的速度,细嚼慢咽。

3、不要在吃饭时,大量喝水或饮料,因为这会使你感到胃胀。

4、吃东西后嚼块口香糖。嚼口香糖能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中和胃酸。

5、不要在睡觉前吃东西。这样你才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食物。

6、睡觉时多垫几个枕头或楔形的垫子。垫高上半身有助于使胃酸停留在胃里,促进消化。

4、孕晚期瘙痒

孕妇发生皮肤瘙痒,多出现在妊娠中后期以后,且瘙痒的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只是皮肤稍有瘙痒,重者则瘙痒难忍,坐立不安,夜不能寐,痛苦不堪。在孕晚期,严重皮肤瘙痒可能是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的征兆。当胆汁不能在你肝内的小通道中正常流动时,胆盐会在皮肤中堆积起来,令你全身发痒。这种孕期皮肤瘙痒的感觉相当剧烈,但皮肤表面并不出现疹子。你可能会挠痒,而被挠到的皮肤最后都会发红,甚至被抓破发炎。

如果你怀疑自己得了胆汁瘀积,要立刻去看医生,因为这种状况可能会给你的宝宝带来问题,比如引起胎儿在宫内缺氧,另外还可能引起产后大出血。医生会给你验血,检查你的肝是否正常,同时,还会给宝宝做B超检查。

孕晚期该如何饮食?

孕妇到了晚期应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的食物,富含碘、矿物质和有利于缓解孕妇水肿的食物建议也要多吃。这些食物有利于减少孕妇分娩的痛苦,同时又能保证宝宝的营养需要。

1、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类的:萝卜、冬瓜、芹菜、莴苣。

2、有利于缓解孕妇水肿的食物,如萝卜、冬瓜等食物。

3、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食物,例如:核桃、花生、甜杏仁、松果、开心果等坚果的食物。

4、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如鲫鱼、鲤鱼、鸡肉、鱼肉等肉类。

5、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还产品。

孕晚期该怎么吃 篇6

答:进入妊娠后期,除满足胎儿生长发育所需外,孕妇和胎儿体内还要储存一些营养素,所以对营养素需求量增加。要增加每日进餐次数和进食量,使膳食中各种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孕妇和胎儿需要。

1.这时期要补充足量的钙

妊娠晚期准妈妈对钙的需要量明显增加,因为胎儿牙齿、骨骼钙化需要大量的钙,要多喝骨头汤、虾皮汤,多吃芝麻、海带、动物肝脏、蛋。

2.补充足量的维生素B

孕晚期准妈妈维生素B不足,会出现类似早孕反应的症状,甚至影响生产时的子宫收缩,导致难产,因此准妈妈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粗粮。

饮食原则如下:

(1)多吃含有丰富胶原蛋白的食品,如猪蹄等,有助于增加皮肤的弹性。

(2)多吃鲫鱼、鲤鱼、萝卜和冬瓜等食物,有助于缓解水肿症状。

(3)多吃核桃、芝麻和花生等含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食物,以及鸡肉、鱼肉等易于消化吸收且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

(4)多选用芹菜和莴苣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5)经常吃一些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和鱿鱼等。

脂肪性食物里含胆固醇量较高,过多的胆固醇在血液里沉积,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急剧升高,再加上妊娠毒素的作用,使血压也升高,所以饮食的调味宜清淡些,每天饮食中的盐量应控制在7克以下,不宜大量饮水。

孕妇应选体积小、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动物性食品,避免吃体积大、营养价值低的食物,如土豆、红薯,以减轻胃部的涨满感。特別应摄入足量的钙,孕妇在吃含钙丰富食物的同时,应注意维生素的摄入。

孕妇要摄取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但尿蛋白高的孕妇应限制蛋白质、水分和食盐的摄入,多吃植物性油。平常的饮食生活要节制食盐的摄取,热量高的食物、甜食、米、面包等主食不要吃太多,要多吃含有优质蛋白质的蛋、牛奶、肉类以及大豆制品等。

明晚期青花瓷 篇7

嘉靖朝(1522~1566年)主要用回青料,呈色艳紫,不同于其他朝。常见色晕散,纹饰模糊的,为青料中回青比例太高或火候太过的缘故。青花品种多,有白底青花、黄底青花、蓝底白花、外祭蓝内青花、外红釉内青花、青花五彩等。常见云鹤、杂宝和八卦纹等纹饰。从嘉靖开始“官搭民烧”,民窑中精品与官窑不相上下。文字类装饰也是一大特色,在整个嘉靖朝十分流行,常以树木或花枝缠绕成“福”、“寿”、“康”、“宁”等,还常用“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祈福语句,有粉饰太平之意。嘉靖的胎骨多数较前朝厚重,器身所罩的透明釉,白中闪青。同清代瓷器相比较,明代器物的釉汁大多显得肥腴、古拙、釉面欠平整,并多见漏釉、缩釉现象。瓷器绘画艺术作品中写意特征。明代胎体有些迎光透视呈肉红色,清代是青白色。

隆庆朝(1567~1572年)青花完全承袭嘉靖风格。未署年款的青花瓷器,很难与嘉靖、万历朝的区别开来。主要用回青料,部分发色纯蓝稳定,另一部分灰淡。品种有折地青花、黄地青花、外豆青内青花、青花五彩、青花红绿彩、淡描青花等。螭虎纹饰为隆庆朝独有。盘子的底部常见明显下凹。

万历朝(1573~1620年)早期用回青料,青色浓艳、蓝中色泽泛微紫。万历中期以后,进口回青料告罄,改用浙江产的钴料及江西上高县等地产的石子青,青花色泽青中带灰、或闪灰。绝大多数青花为双勾线分水,达二个色价以上。品种有白地青花、青花五彩、青花红彩,后期淡描青花、哥釉青花广泛使用,延续到天启,色泽淡雅有致。万历琢器肩部常见锦上开光纹饰。

泰昌朝(1620~1621年)仅几个月。在江西省博物馆举办的江西陶瓷史展中,有泰昌元年墓出土的青花开光花卉纹盘,应为万历产品。另见有“泰昌元年造”款青花缠枝莲花纹炉,实为20世纪早期北京生产的赝品。

天启朝(1621~1627年)青料以石子青为主,少量回青。石子青呈色好的细腻淡雅,大部分青中闪灰,个别青花呈色开始分深浅浓淡。青花品种多见哥釉青花、淡描青花、青花五彩。天启纹饰多有讽刺漫画。天启时期独创的梦幻人物纹饰、天宫麋鹿图以及关于神人仙道修炼图的纹饰。分析这些神话传说人物故事,多包含了弘扬正气、鞭打腐恶、惩恶扬善、迁善改过、勇猛精进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中华民族善良本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崇祯朝(1628~1644年)青料用石子青为主,色调清淡,发青灰色。明崇祯至清初,有一批花觚、笔筒上的青花,混水浓淡层次分明,色泽向青翠欲滴方向发展。品种有青花五彩、青花釉里红,青花加紫。这些器物为采用浙料生产。纹饰常见小山江边多有简笔小人(秋江孤叟、长老望江、秋江待渡之诗意)。有的碗心以细小的四字语为纹饰,如状元及第、金榜题名、万古长青、三元及第等。青花瓷罐上有写“积善之家、天理存心”的,画面之案桌、山石、浮云处,无不带有青花点缀的密密细苔点及人物的裤裙、衣袖用“米”纹装饰,为崇祯瓷的时代特征,人物画中的地皮景、括号云也为断代典型纹饰。

上一篇:露天播种育苗下一篇:箱形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