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胃癌

2024-08-19

中晚期胃癌(精选10篇)

中晚期胃癌 篇1

外科手术目前仍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1]。大冶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大冶市中医院自1990年来对106例中晚期胃癌 (IIIb, IV期) 患者施行姑息性切除术, 经1~10年随访,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中, 男67例, 女39例, 年龄最大的是75岁, 最小42岁;胃底贲门癌 (u区) 29例, 胃体癌 (M区) 34例, 胃窦癌 (L区) 43例, 胃癌合并梗阻41例 (其中贲门梗阻18例, 幽门梗阻23例) ;合并大出血8例;合并穿孔6例, 全胃切除术26例, 近端胃次切除24例, 远端胃次全Biilroth—II式胃空肠吻合术56例。全部病例均施行1~6组或3~6组淋巴结清扫, 所有病例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切口缘无癌组织浸润, 但均已穿透浆膜层, 无明显肉眼腹膜、肝、胰腺、脾转移。本文IIIb期和IV期胃癌按TNM分期均属T2 N2、T1 N2期。

所有病例手术后3周始给予化疗, 化疗药物分别为:甘油多相脂质体注射液+5-Fu;丝裂霉素十顺铂;5-Fu+顺铂。化疗时间1~4个疗程不等, 并辅以“抗癌”及“扶正固本”类中药治疗。106例无手术死亡发生 (术后1个月内死亡者) 。1年生存率100%, 术后1~3年死亡38例, 术后3~5年死亡19例, 术后5年仍未死亡4例, 其余45例经1~3年随访无明显近期复发及死亡迹象, 3年生存率为60.4%。

2 讨论

胃癌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是一种常见多发病, 病人多数因剧烈疼痛或合并上消化道梗阻、出血、穿孔等表现或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就诊。因此, 大多数病人经检查确诊时已属中晚期。

目前, 治疗胃癌的唯一希望是切除病变部分胃体及其邻近组织[2]。切除胃癌原发病灶可以缓解症状,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 减轻癌的毒性及癌的免疫负荷, 也避免了癌引起出血、穿孔、梗阻等潜在危险。有研究表明[3], 姑息切除, 可增加手术并发症, 但不增加死亡率。所以, 可以肯定认为, 虽属晚期胃癌也应力争姑息切除原发病灶。

癌组织及邻近有转移组织经手术切除后, 健康组织虽无明显直观转移灶, 但隐匿性病灶很难避免, 只有通过化疗才能清除或受到控制。但此类患者往往因体质较差难以耐受大剂量长时间化疗。而我们采用小剂量化疗并适当辅以“扶正固本”类中药, 能充分发挥机体的免疫功能。本组全部病例均没有出现因化疗药物剂量过大而被迫停药的患者。经统计本院近3年来癌症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生存率优于毛伟征等[3]报告结果, 当然这可能与本组病例均无明显腹膜、肝转移及术后应用小剂量化疗药物、中药治疗等有一定关系。

决定中晚期胃癌姑息切除预后的主要因素是病期。肿瘤的大小和所在的部位是选择姑息切除的主要因素。全胃切除, 近端及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3]。全胃切除及近胃次全切除, 虽手术操作相对复杂, 但可切除较大肿瘤及高位胃肿瘤且不影响术后生存率。从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来看, 全胃切除、近胃次全切除与远胃次全切除同样有效。

中晚期胃癌患者, 因身体状况欠佳, 如强行实施根治术 (D2、D3乃至D4) 往往手术死亡率较高[4]。而本组106例行姑息切除术, 无手术死亡病例。同时在3年内癌症患者术后生存率为60.4%, 甚至有少数病人术后生存5年以上。因此, 作者认为, 中晚期胃癌患者, 虽不宜行胃癌根治术, 行姑息切除并辅以小剂量化疗及中药治疗, 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中晚期胃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06例中晚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胃切除术26例, 近端胃次切除术24例, 远端胃次全切除术56例。所有病例手术后3周始给予小剂量化疗, 并辅以“抗癌”及“扶正固本”类中药治疗。106例无手术死亡发生 (术后1个月内死亡者) 。1年生存率100%, 术后1~3年死亡38例, 术后3~5年死亡19例, 术后5年仍未死亡4例, 其余45例经1~3年随访无明显近期复发及死亡迹象, 3年生存率为60.4%。结论 外科手术目前仍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 中晚期胃癌患者, 行姑息性切除术并辅以术后化疗及中药治疗, 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晚期胃癌,手术治疗,术后化疗,中药治疗

参考文献

[1]徐文怀.胃癌合理根治术的探讨 (附256例分析) [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87, 2:73.

[2]曾宪九等译.克氏外科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1126~1136.

[3]毛伟征.晚期胃癌非治愈性手术方式的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 10:605.

[4]Orita K.Effect of splenecomy in tumor bearing mice and gastriccancer patients[J].Gann, 1997, 68:731~736.

通降解毒汤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篇2

【关键词】胃癌,中晚期;通降解毒汤;中医;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307-01

胃癌在祖国医学中属“反胃”“胃积”“胃脘痛”等范畴。它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消化道恶性肿瘤。据报道,其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2位,病死率位居第4位[1]。手术虽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仅有11.5%~22%[2],且易发生远处转移。笔者对2008—2012年收治的3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在化疗治疗的同时联合通降解毒汤治疗,并与30例单纯化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化疗联合通降解毒汤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3年生存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8月~2012年2月期间在唐县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接受诊治并完成阶段评估的晚期胃癌病全部例患者,均经病理及CT检查证实,均不能手术或年高不愿手术者,按1997年TNM分期标准均为Ⅲ期、Ⅳ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治疗组(中药加化疗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6岁;腺癌26例,印戒细胞癌3例,低分化腺癌合并印戒细胞癌1例;Karnofsky(KRS)评分60~80分,平均67分。对照组(单纯化疗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4~77岁,平均年龄64岁;腺癌27例(其中低分化腺癌12例),粘液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1例;Karnofsky(KRS)评分60~90分,平均69分。两组年龄、性别、病情、KRS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化疗组)给予按CF方案予化学药物治疗,即5-Fu(氟脲嘧啶)0.5g加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d1-5天;cF(甲酰四氢乙酸钙)0.1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于5-Fu前后用。一般21天为1周期。2周期为1疗程。治疗组(化疗+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降解毒汤,药用:旋复花10g,代赭石10g,法半夏15g,茯苓15g,陈皮10g,瓜蒌皮10g,薤白10g,丹参10g,桃仁10g,红花10g,火麻仁15g,蚤休10g,白花蛇舌草20g,半枝莲20g等药物组成。每日1剂,煎取300mL,分2次服用,治疗时间同单纯化疗组。

1.3 疗效标准:

1.3.1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判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1.3.2生活质量按KS计分制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表1 两组治疗后瘤体变化比较

2.2 表2 两组治疗生存质量前后比较

3 讨论:

胃癌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反胃”、“积聚”等范畴。其主要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情志不遂,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或久病脾胃受损,痰湿内生,气结血凝,瘀阻于胃而成。除此之外,胃失通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盖胃为太仓,主受纳水谷和传化糟粕,胃为六腑之一,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由于气质、痰阻、血瘀、毒结等阻滞胃脘,中焦痞塞不通,势必导致胃腹通降失司,六腑之虚实更替失常,上不能受纳水谷,下不能傳化糟粕。因水谷受纳受阻,则化源无继,气血无以化生,从而加重了正气之虚。传化之道不利,糟粕难以下行,邪毒难以假谷道排出体外,愈聚愈深愈甚。正气愈虚,驱邪无力;邪毒愈甚,精气愈亏,故而气虚则气更滞,血燥津枯淤尤深;痰瘀胶结气更滞,邪毒积聚正愈虚,从促进胃癌的恶化。通降解毒汤由旋复花10g,代赭石10g,法半夏15g,茯苓15g,陈皮10g,瓜蒌皮10g,薤白10g,丹参10g,桃仁10g,红花10g,火麻仁15g,蚤休10g,白花蛇舌草20g,半枝莲20g等药物组成。方中旋复花、代赭石、法半夏降腻,半夏、茯苓、陈皮、瓜蒌皮、薤白化痰利窍,消痞开结,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蚤休、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火麻仁润下通降,全方共有活血化痰、解毒通降之效。本试验研究显示:降解毒汤治疗胃癌实体瘤近期疗效,治疗组缓解率16.67%,对照组缓解率13.33%,两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改善生活质方面,治疗组治疗前Kamotsky评分治疗前为64.9±7.29,治疗后为74.54±10.23,对照组Kamotsky评分治疗前为66.8±8.22,治疗后为65.22±7.12,治疗组生存质量(Kamotsky评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生存质量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通降解毒汤联合化疗CF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Van Cutsem E.The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new findings on the activity of the taxanes[J].The Oncologist,2004,9(12):9.

中晚期胃癌 篇3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8年51例中晚期胃癌, 男31例, 女20例;年龄35~79, 平均52岁。胃底贲门癌32例, 主要症状: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消瘦、进行性吞咽困难、程度不等的贫血;胃窦癌19例, 主要症状: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背部胀痛、消瘦、程度不等的贫血。所有病例均由低张力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镜、CT及病理确诊, 所有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成功后, 插入5F Yashiro, Cobra或RH导管。在DSA监视下, 将导管有选择性地插入腹腔动脉行DSA血管造影, 观察腹腔动脉的分支、肿瘤的血供来源, 同时利用超微导管行微超选, 向每例供血动脉内分别灌注DDP 80~100mg、ADM 40~60mg、5-Fu 500~1 000mg, 之后经导管利用明胶海绵颗粒或进口碘化油5~10mL+ADM10m乳剂行肿瘤血管栓塞。25例肝转移患者行灌注加栓塞, 11例贲门及胃窦通过狭窄患者同时行支架植入, 介入后一般4周重复治疗。

2 结果

51例中晚期胃癌患者经4~5次治疗, 症状明显改善, 42例大便潜血阳性者转阴38例, 11例患者经介入灌注栓塞及支架植入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 体重增加, 4例介入治疗后接受手术治疗。所选病例6月生存期3例 (6%) , 12月生存期12例 (24%) , 18月生存期15例 (29%) , 24月生存期11例 (22%) , 36月生存期10例 (20%) 。1例一次治疗后因为知晓病情严重而忧郁死亡。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消化道高发恶性肿瘤, 由于我国全民体检意识较低, 再加肿瘤的无痛性生长特点, 所以大多数发现已达中晚期, 全身化疗及外科的姑息造瘘治疗疗效欠佳, 5年生存率不及25%。介入综合治疗对中晚期胃癌的治疗是一种新的方法, 本组51例中晚期胃癌介入综合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中晚期胃癌长期以来常规的全身化疗及外科的姑息造瘘是治疗的标准模式[2], 效果并不满意, 这就促使人们去研究更有效的方法治疗中晚期胃癌, 经超选择性化疗灌注的区域较集中, 贲门、胃窦、胃体及周围淋巴结, 可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 能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动脉栓塞中止了肿瘤血供, 肿瘤坏死更广泛彻底;栓塞后肿瘤周围出现水肿, 使肿瘤易于剥离, 可为中晚期胃癌手术创造条件, 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 同时栓塞也可控制术中癌细胞的播散和转移。腔内支架的植入一方面避免了大剂量的静脉营养支持, 另一方面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产生协同作用, 以提高疗效。所以中晚期胃癌介入综合治疗能提高患者生存期, 能为二次手术创造条件, 疗效满意,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办法。

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胃癌介入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0-2008年收治的51例中晚期胃癌患者行介入综合治疗。结果:51例中晚期胃癌患者经45次介入灌注化疗栓塞, 其中11例同时行支架植入, 51例6月生存期3例 (6%) , 12月生存期12例 (24%) , 18月生存期15例 (29%) , 24月生存期11例 (22%) , 36月生存期10例 (20%) 。结论:对中晚期胃癌行介入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关键词:中晚期胃癌,介入,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1]邓奇平, 庞尊中, 王华义.中晚期胃癌的介入治疗[J].贵州医药, 2002, 26 (7) :651-652.

中晚期胃癌 篇4

【关键词】生物治疗;胃癌晚期;应用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993-02

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高。多发于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1]。对于胃癌晚期患者来说,采取最安全、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要对不同的患者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的方案。生物治疗可以联合手术治疗,提高手术耐受性,预防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缓解术后免疫力下降,还可以联合放化疗提高疗效,降低各种毒副作用,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能力,对于不能手术或放化疗的患者,单独使用同样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2]。现将我院应用生物治疗法治疗胃癌晚期患者的疗效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胃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5-78岁,平均(66.8±1.2)岁。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DC/CIK肿瘤生物免疫治疗:①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一定量的外周血;②在GMP实验室里,分离单个核细胞置于培养瓶中,加入培养液和细胞因子刺激细胞活化增值;③经过7-14天细胞培养,细胞数增至原有数量的几百到上千倍,免疫杀伤能力增加20-100倍;④采血后的第7-14天,開始回输DC/CIK细胞。反复多个疗程治疗,在治疗后随访5年。

1.3疗效判定①显效:肿块完全消失,无新鲜病变,且持续1个月以上;②有效:肿块最大直径与最大垂直直径乘积缩小50%以上,无新鲜病变,疗效持续1个月以上;③稳定:肿块中两个互相垂直的最大直径乘积缩小不及50%,病变增大但不超过25%,无新鲜病变,疗效持续1个月以上;④恶化:肿块中两个互相垂直的最大直径乘积增大25%以上,有新病变出现。治疗后生存时间计算自开始治疗之日起至死亡。

2结果

30例胃癌晚期患者经生物治疗后显效0例,有效3例,稳定20例,恶化7例,总治疗有效率为10.00%。3年生存18例,生存率60.00%,5年生存12例,生存率为40.00%。

3讨论

胃癌晚期手术治疗根治性差、预后较差,对于因体质弱、有转移的晚期患者来说,是不宜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上,对不适宜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大都会进行大剂量的放疗、化疗以缩小瘤体,控制癌细胞转移。甚至,还存在一些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放化疗的情况,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因过度放化疗致死的患者也不在少数[3]。生物治疗胃癌是以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激发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的新型治疗方法,以DC-CIK细胞为主导。它通过人体外周血采集获得单核细胞,在体外模拟人体内环境,应用科学技术进行培养增殖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它具有显著的识别和杀伤人体各种肿瘤细胞和病毒的活性。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发展的第四类癌症治疗方法,系利用和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来对抗、抑制和杀灭癌细胞[4]。生物治疗胃癌具有以下特点:①运用正常人赖以生存而肿瘤患者表达较低的生物细胞因子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力量达到抗肿瘤作用,与放疗和化疗相比,副作用很小;②通过主动免疫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肿瘤效应,作用范围更加广泛,特别适用于多发病灶或有广泛转移的恶性肿瘤;③采用分子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目标明确,对肿瘤细胞以外的正常细胞无影响,对不宜进行手术的中晚期肿瘤患者,能够明显遏制肿瘤的进展,延长患者生命[5]。生物治疗胃癌晚期可以精准清除残余肿瘤细胞,防复发、防转移、延长生命,能提高手术、放化疗成功率,提高免疫力,减少手术、放化疗对免疫的伤害,降低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所以,对于胃癌晚期的患者来说,生物治疗技术是患者最佳的选择,生物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本组30例胃癌晚期患者经生物治疗后3年生存率60.00%,5年生存率为40.00%。综上所述,生物治疗早胃癌晚期患者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湘雨,李素云,李建生,等.毒素清对内毒素肺损伤兔自由基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140):35-37.

[2]朱静,田辉.晚期癌症120例的临终关怀[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6.

[3]娄彦玲.胃癌晚期96例疼痛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10):320.

[4]Khawsak P,Kanjanavas P,Kiatsomchai P,et al.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from Wuchereria bancro-fti[J].Parasitol Res,2011,28:609-613.

中晚期胃癌 篇5

关键词:胃癌,中晚期,中西药联用,疗效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当前的诊治状况是一高三低,即发病率高、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低。由于患者临床确诊时大多已为中晚期胃癌,故内科综合治疗对提高生存率,减少转移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均显得尤为重要[1],我院采用中西药联用治疗中晚期胃癌,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5月-2009年5月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64例,所有病例均经胃镜下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根据国际TNM分期标准[2],均为Ⅲ期或Ⅳ期,排除转移性胃癌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33~75岁,中位年龄57.8岁。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35~78岁,中位年龄56.6岁。2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方案为5-氟尿嘧啶(5-FU)500mg静脉滴注,第1~5天,亚叶酸钙(CF)200mg,第1~5天,顺铂(DDP)20mg,第1~5天,4周重复1次,连用2个周期以上。治疗组化疗同时加用健脾益气为主方中药。主方:党参、白术各15g,云茯苓30g,半夏9g,青皮、陈皮各5g,白扁豆30g,吴茱萸10g,干姜5g,鸡内金9g,黄芪30g,藤梨根、野葡萄根各30g,炙甘草6g。口渴加玉竹、石斛;恶心、呕吐加竹茹、郁金、代赭石;痰食交阻加海藻、昆布、山楂、神曲、浙贝母;气滞血瘀加当归、桃仁、五灵脂、延胡索、赤芍、红花。采用水煎法,每天1剂,连用8周以上。

1.3 观察方法

(1)治疗前后对临床症状、体征分型及有关辅助检查等作一观察表,详细登记。(2)治疗前后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全胸片,超声波,心电图,CT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WHO制定的实体瘤近期评定标准判断标准[3],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好转(MR)、稳定(SD)、进展(PD)。客观有效率=(CR+PB)/总例数×100%。生存质量以Karanofsky评分标准为指标,治疗后增加>10分为提高,减少>10分为降低,变化<10分为稳定。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组客观有效率为52%高于对照组的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生存率

治疗组各时期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生存质量

治疗组生存质量提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4 症状改善

2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5 辅助检查

2组辅助检查中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肌损害,肾功能损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胃癌属祖国医学“噎膈”、“反胃”、“伏梁”、“积聚”等范畴,正虚与邪实是其发病的两个重大因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人之脾胃功能强健则百病不生,反之则诸病由生[4]。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津液输布失常,停滞于内为湿邪,聚而成痰,痰阻气机,阻与经络,血滞成瘀,日渐成积,日久成癥块。

胃癌的发生除外在环境诸多致癌因素作用外,与患者机体内在免疫力低下,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密切相关。中晚期胃癌患者大多体质虚弱,按中医辨证,大多表现为脾胃气虚或气血俱虚,免疫功能低下[5]。化疗作为中晚期胃癌辅助治疗的主要手段,抗癌药物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近期有效率也有所提高,但对中晚期胃癌疗效并不乐观,中晚期胃癌的完全缓解率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短、生存期延长不理想[6]。化疗因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常常影响化疗足期足量地完成,肿瘤耐药、免疫抑制等因素也是造成目前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7],中医中药愈来愈被证明有其独到的作用,笔者化疗期间同时加用中药健脾益气为主方治疗,具有以下显著优点:(1)有明显的增效作用;(2)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症状改善明显好转,尤其是中药治疗的优势还表现在缓解疼痛方面及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方面。疼痛严重地影响患者休息、睡眠,给患者精神上和肉体上带来极大痛苦,因此缓解癌痛对改善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化疗不良反应会影响化疗完成疗程,中医药可减轻化疗所致的炎性损伤、骨髓抑制、免疫低下、胃肠道症状等,对患者机体器官组织功能起调理作用,使综合疗效得以提高,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还能明显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8]。总之,中药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有显著增加疗效、延长生存期、增强体质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成涛,邱根全,孙喜才.中西药联用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及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2001,22(1):58.

[2]天泽,徐光炜.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46.

[3]孙燕.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7.

[4]杨金坤.现代中医肿瘤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294-298.

[5]王冠庭.晚期胃癌中西药联用治疗的思想与体会[J].中医杂志,2001,9(42):560-562.

[6]金懋林.进展期胃癌全身化疗新进展[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1):18.

[7]成涛,邱根全,孙喜才.中西药联用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及实验研究[J].陕西中医,2001,22(1):58.

中晚期胃癌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7例中晚期胃癌 (经病理学证实) 患者, 并排除转移性胃癌。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27例, 其中男18例, 女9例, 年龄39~78岁;观察组30例, 其中男21例, 女9例, 年龄38~76岁;根据国际TNM分期标准[1], 病例为Ⅱ-Ⅳ期, 其中Ⅱ期9例, Ⅲ期29例, Ⅳ期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奥沙利铂 (L-OHP) 联合5-氟尿嘧啶 (5-Fu)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的基础上, 中医辨证分型:①肝胃不和型给予逍遥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以疏肝和胃、降逆止痛;②瘀毒内结型给予失笑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以解毒祛瘀、活血止痛;③痰湿阻滞型给予二陈汤合五苓散加减以化痰散结、健脾和胃;④胃热阴虚型给予益胃汤加减以养阴清热解毒;⑤脾胃虚寒型给予理中汤合六君子汤加减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4周1个疗程, 共2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症状疗效:观察腹痛、腹泻、纳呆、便血、黄疸、恶心呕吐等情况。生存质量:以Kanrofsky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治疗后增加10分以上为提高, 在10分以内为稳定, 减少10分以上为下降。客观疗效:按WHO制定的实体瘤近期评定标准判定疗效分为:完全缓解 (CR) :所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至少4周;部分缓解 (PR) :肿瘤大小估计减少95%至少4周;无效 (NC) :病情无明显变化至少4周。客观有效率为CR+PR。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症状疗效 症状改善情况:对照组腹痛13例, 纳呆及恶心呕吐各10例, 腹泻9例, 便血8例, 黄疸5例;观察组腹痛23例, 纳呆19例, 恶心呕吐20例, 腹泻20例, 便血17例, 黄疸13例;两组相同症状改善情况经χ2检验,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2.1 生活质量疗效 治疗后对照组提高3例, 稳定13例, 下降11例, 观察组提高14例, 稳定11例, 下降5例。经秩和检验, z=-2.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

2.3 客观疗效 CR:对照组3例, 观察组4例;PR:对照组12例, 观察组15例;NC:对照组12例, 观察组1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55.56%和63.33%, 经秩和检验, z=-0.0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在改善客观疗效方面两组效果相当。

3讨论

胃癌属于“胃积”、“反胃”、“积聚”等范畴。其病因[2]多为肝失疏泄、脾胃失司, 致气滞痰凝, 日久化热, 热毒血瘀交结于胃, 积聚成块而成。早期症状隐匿, 易被误诊, 需结合胃镜、X线钡餐等尽早明确诊断, 早期治疗。L-OHP是第3代铂类药物, 主要用于原发性肿瘤完全切除后Ⅲ期的辅助性治疗; 5-Fu是作为单一药物治疗胃癌研究最多的一种药物[3], 对增殖细胞中各时相均有作用, 而以DNA合成期 (S期) 的作用最佳[4]。L-OHP联合5-Fu可起到协同细胞毒性作用, 但也有诸如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本研究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辨证治疗, 研究发现, 观察组在临床表现及生活质量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客观说明了联合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优势, 不但提高生活质量, 而且减少化疗药物所带来的副反应, 即是中医辨证观和整体观的结果, 又是中西互补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天泽, 徐光炜.肿瘤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446.

[2]张红, 苏志新.参苓白术散加味防治中晚期胃癌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的临床观察.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28 (2) :51-56.

[3]刘倩, 王文奇, 毛海婷, 等.胃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10-413.

晚期胃癌的化疗进展 篇7

经典化疗方案

自60 年代, 氟尿嘧啶 (5-FU) 开始应用于治疗胃癌, 治疗方案包括FAM、FAMTX、ELF、FUP、ECF, 总体有效率20%~58%, 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难以超过10个月。

新一代化疗方案

上述经典化疗方案的临床应用, 使众多晚期胃癌患者获益, 但维持时间短且完全缓解率<5%,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及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个月及7~10个月。近年来, 随着紫杉类药物、伊立替康 (CPT-11) 、奥沙利铂、口服氟尿嘧啶类药 (S-1 和UFT) 等新一代抗肿瘤药物及靶向药物的出现, 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有望得到改善。

含紫杉烷类化疗方案:一项将DCF方案与标准的CF方案进行比较的Ⅲ期临床试验显示, DCF方案与CF方案的治疗反应率分别为37%、25%, 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5.6个月、3.7个月, 2年生存率分别为18%、9%。但3~4级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1%、75%, 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和口腔炎, 其中DCF方案与CF方案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0% 、8%, 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21%、8%[1]。另有Ⅲ期临床实验结果显示, DCF方案总反应率66.7% , 中位生存期12.4 个月, 2 年生存率20%;ECF组总反应率47.1%, 中位生存期8.7 个月, 2 年生存率14%[2]。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目前仅有部分Ⅱ期研究, 缺乏Ⅲ期研究数据。基于上述结果, DCF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标准治疗方案, 但应注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含奥沙利铂的联合化疗: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抗癌药, 抗癌谱广, 治疗胃肠道肿瘤疗效显著。德国一项比较FLO (5-FU+LV+OXA) 与FLP (5-FU+LV+DDP) 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FLO疾病进展时间5.7个月、中位治疗失败时间5.3个月、总生存时间10.7个月、有效率41.3%, 均高于FLP组疾病进展时间3.8个月、中位治疗失败时间3.1个月、总生存时间8.8 个月、有效率16.7%;FLO方案外周神经毒性63% , 高于FLP组22%, FLO方案在1~4 级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疲劳和肾毒性发生率方面均较FLP方案显著减少[3]。英国1项将ECF (EPI + DDP + 5-FU) 、 EOF (EPI +L-OHP + 5-FU) 、 ECX (EPI + DDP + CAP) 、EOX (EPI+L-OHP+CAP) 进行两两比较的Ⅲ期试验结果显示, 含OXA方案与含DDP的方案相比及CAP方案与含5-FU方案比较, 均显示出延长总生存期的趋势。EOX方案的中位生存期11.2个月、1年生存率46.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7.0 个月, 均高于其余3 组;与含DDP方案相比, 除3~4 级腹泻及神经病变的发生率稍高外, 3~4 级中性白细胞减少症、脱发、肾毒性和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均较低;认为EOX可作用晚期胃癌的一种标准治疗方案[5]。

含伊立替康的联合化疗:Dank等的Ⅲ期试验纳入晚期胃癌患者337 例, 随机分为IFL (CPT-11+5-FU) 方案170 例和CF (CDDP+5-FU) 163 人, 结果显示, ILF组有延长TPP趋势 (5个月vs 4.2个月, P=0.08) , OR率高于CF组;除3~4 级腹泻高于CF组外, 骨髓毒性、口腔黏膜毒性及肾毒性发生率均低于CF组, 因此, 认为其可作为CF的替代方案[4]。

口服的氟尿嘧啶类药物:①含卡培他滨的联合化疗:一项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XP (CAP + DDP) 化疗方案在PFS、 OS、 客观有效率方面均高于CF (DDP+5-FU) 方案, 分别为 (5.6 个月vs5.0 个月) (10.5 个月vs 9.3 个月, P=0.008) 、 (41% vs 29%, P=0.030) , 除手足综合发生率 (22% vs 4%) 高于对照组外, 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呕吐、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两组相似, 因此, 可认为XP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模式[6]。②含替吉奥的化疗方案:替吉奥是日本开发的一种颇有前景的口服氟尿嘧啶前体药物。日本的一项关于S-1单药与SP (S-1+DDP) 方案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发现, SP组在m OS、TTP及RR方面均高于S-1单药组, 分别为 (13个月vs 11个月) 、 (6个月vs 4个月) 及 (54%vs 31%) [7]。

综上所述, 新的联合方案的临床应用使更多的晚期胃癌患者获益。但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仍较差, 总体5 年生存率较低。且缺乏上述方案之间两两比较的试验结果, 尚不能评价哪种化疗方案疗效更优。因此, 应鼓励患者参加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 以探索新的、更有价值的治疗方案。

摘要:晚期胃癌需要化疗, 多种包含新药的联合方案被证实在胃癌治疗中疗效显著。本文从经典化疗方案、新一代化疗方案两个方面就晚期胃癌的化疗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晚期胃癌,化学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1]Moiseyenko V, Ajani J, Tjulandin S, et al.Final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haseⅢtrial (TAX 325) comparing docetaxel (T)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C) and 5-fluorouracil (F) to CF in patients (pts) with metastatic gastric adenocarcinoma (MGC) [J].J Clin Oncol, 2005, 23:308s.

[2]Elsaid A, Elkerm Y.Final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haseⅢtrial of docetaxel, carboplatin, and 5FU versus epirubicin, cisplatin and5FU for locally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J Clin Oncol, 2005, 23:311s.

[3]Al-Batran SE, Hartmann JT, Probst S, et al.A randomized phaseⅢtrai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receiving first-line chemotherapy with fluorouracil, leucovorin and oxaliplatin (FLO) versus fluoracil, leucovorin and cisplatin (FLP) [C].Asco Meeting Abstracts, 2006, 24 (18-suppl) .

[4]Dank M, Zaluski J, Barone C, et al.Randomized phaseⅢstudy comparing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5-fluorouracil and folinic acid to cisplatin combined with 5-fluorouracil in chemotherapy na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or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J].Ann Oncol, 2008, 19:1450-1457.

[5]Cuningham D, Starling N, Rao S, et al.Cape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for advanced esophagogastric cancer[J].N Engl J Med, 2008, 358 (1) :36-46.

[6]Kang YK, Kang WK, Shin DB, et al.Capecitabine/cisplatin versus 5-fluorouracil/cisplatin as first-l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a randomised phaseⅢnoninferiority trial[J].Ann Oncol, 2009, 20 (4) :666-673.

中晚期胃癌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2例老年中晚期溃疡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及组织活检做病理切片确诊为中晚期溃疡型胃癌。其中对照组51例, 男35例, 女16例, 年龄62~77岁, 平均年龄 (70.3±6.3) 岁;观察组51例, 其中男37例, 女14例, 年龄60~78岁, 平均年龄 (71.3±5.2) 岁。其中包括初次诊断并进行治疗的患者39例, 其余患者均为再次接受治疗;20例低分化腺癌, 35例中分化腺癌, 16例高分化腺癌, 7例印戒细胞癌。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51例患者行传统的胃癌化疗方式进行治疗, 即卡培他滨1 800mg/ (m2·d) , 奥沙利铂100mg/ (m2·d) , 3周为1个疗程。若效果显著则继续给药;观察组51例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辅助治疗, 40mL/d, 治疗1个月。

1.3 临床观察指标

(1) 临床疗效。近期疗效:按照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SD) 、进展 (PD) 四个等级进行评价, 其中总有效率 (RR) =CR+PR;长期疗效:疾病进展时间 (TTP) , 中位生存时间 (MST) 及患者的1年生存率[2]。

(2) 生活质量评分。以KPS为标准进行评价, KPS较治疗前评分增加≥10分可定义为有效果, 减少≥10分则表明生活质量下降, 在此范围内表明未恶化及改善。

(3) 毒副反应。严格按照WHO国际标准对抗癌药物毒性急性与亚急性进行分级标准评价, 分为0~IV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量比较用t检验, 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 观察组的近期与远期疗效评价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且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KP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化疗后采用KPS标准评价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 102例患者中提高60例, 稳定32例, 降低10例。此外,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KPS分数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n)

2.3 患者化疗副作用统计

化疗过程中患者产生多种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严重的患者及时停药后有所缓解。所有患者均无四度毒性反应, 见表2。

(n)

3 讨论

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属于常见恶性肿瘤, 尤其在中国发生率及致死率居高不下, 我国约1/4的癌症患者死于胃癌[3]。胃癌占消化系统非良性肿瘤约占半数以上。

由于胃的再生能力相当强, 大部分早期胃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功能恢复较好, 有较高的五年生存率;胃癌一旦处于中晚期, 则发展迅速, 愈后很差。晚期胃癌是指不可切除和术后复发的胃癌, 包括确诊时局部不可切除、确诊时已经转移的胃癌以及术后复发的胃癌。随着年龄的增长, 胃癌发生率也呈正相关趋势增长, 中晚期的高发年龄为60~80岁[4]。由于胃癌晚期患者身体通常不能满足手术要求, 故目前中晚期胃癌主要治疗手段为化疗, 适应的化疗手段可以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命。但是老年中晚期胃癌患者身体条件不好, 常伴有其他系统的功能性疾病。所以老年患者对于强度太大的化疗无法耐受, 故此要探索一种适中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据研究中西医结合的化疗手段可以满足要求[5]。

本次研究中, 接受治疗的老年中晚期溃疡型胃癌患者中观察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中晚期溃疡型胃癌疗效显著, 具有并发症少、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 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中晚期溃疡型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中晚期溃疡型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选取老年中晚期溃疡型胃癌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化疗方式进行治疗, 化疗过程中辅助常规的支持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加用以黄芪、人参、苦参素为主要成分的康艾注射液。通过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生活质量等指标实时监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 观察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等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均轻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老年中晚期溃疡型胃癌有显著疗效, 具有并发症少、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 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中晚期溃疡型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溃疡型胃癌,中晚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1]洪耀, 白云飞, 刘东莲.国产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33例分析[J].人民军医, 2013 (4) :455-456.

[2]文黎明, 陈晓辉, 秦佳敏.内镜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愈溃疡型胃癌一例[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 30 (2) :118-119.

[3]许国梁, 黄鹤, 汪东树.12例残胃癌临床诊治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8, 27 (4) :286-288.

[4]彭若飞.卡培他滨单药节拍化治疗老年晚期胃癌21例疗效观察[J].肿瘤药学, 2011, 1 (6) :514-517.

中晚期胃癌 篇9

【摘要】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中晚期胃癌术后患者给予口服卡培他滨1250mg,2次/d口服,每3周为l周期,连续进行4个疗程的治疗,与此同时进行常规的上腹部放疗,放疗的用量为45 Gy,每日2 Gy,每次放疗有25 d左右的休息期。结果:卡培他滨联合放射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为28.56%。主要毒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腹泻、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但程度均较轻,经对症处理后很快恢复。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放射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毒副反应小,患者可以耐受。

【关键词】 卡培他滨;放疗治疗;胃癌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168-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胃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趋向年轻化,已成为人类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美国西南肿瘤协作组(Southwest Oncology Group,SWOG)研究证实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能明显提高T3~4 N0M0或无论T分期、N+M0胃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降低复发率[1]。卡培他滨的作用是激活细胞,能够达到甚至超过静脉给药的疗效,配合放疗能够使肿瘤达到消退的目的。多个试验证实其在胃肠道肿瘤辅助化疗中比5-氟尿嘧啶(5-Fu)疗效显著[2]。现将治疗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2011年丹东市第一医院放疗科收治的42例晚期胃癌术后患者,男31例,女11例,年龄34~67岁,平均(52.2±7.5)岁。全部患者经过上腹部CT、超声检查、纤维胃镜检查、活组织切片检查确诊为胃癌,临床分析均为晚期。腹部CT、超声检查和胸部x线摄片检查确认无其他器官转移。在进行放疗之前经过患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口服卡培他滨1250 mg/m2 ,每日2次,连续服用3周为1个疗程,连续进行4个疗程的治疗,与此同时进行常规的上腹部放疗,放疗的用量为45 Gy,每日2 Gy。治疗前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每周期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治疗周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1-2次。治疗中同时予以维生素B 及胃复安防治手足综合征及消化道反应。出现不良反应予以相应的对症治疗,如恶性、呕吐则加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治疗,白细胞减少者予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等。

1.3评定方法放疗毒性标准采用1995年RTOG/EORTC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3]。化疗毒性标准采用NCICT2.0普通毒性标准[4]。

2结果

有效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减轻、食欲增加、体力好转。具体疗效评价为2例CR(4.76%),10例PR(23.80%),12例SD(28.56%),l7例PD(40.48%),总有效率为28.56%,临床获益率为57.14%。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血液学毒性20例(47.62%)、手足综合征14(33.33%)、恶心呕吐17例(40.48%)、腹泻7例(16.67%)、口腔粘膜炎9例(21.43%)、外周神经毒性(12.50% )。

3讨论

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口服抗肿瘤化疗药物,其结构是氟脲嘧啶氨甲酸酯[5]。卡培他滨进入体内,首先被小肠黏膜以原形吸收,随后在肝脏中经羧酸酯酶转化为5’-DFCR,最后通过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酶)的催化在肿瘤细胞内转变为5-Fu,从而造成肿瘤细胞DNA合成障碍,影响RNA及蛋白。口服卡培他滨有类似于5.FU持续给药的作用,其效果也达到甚至超过其他5-FU类药物的效果,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胃癌的治疗[6]。

2004年美国I临床肿瘤年会将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作为胃癌术后治疗的“金标准”。因此,对于胃癌术后具有高危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建议进行术后同步放化疗[7]。在进行放疗中是以氟尿嘧啶为主的方式进行,而卡培他滨是氟尿嘧啶类药物较之静脉注射药物更持久作用,在体内经过反应产生的氟尿嘧啶协助放疗共同作用于肿瘤处[8]。卡培他滨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腹泻、外周神经毒性,但是不良反应较轻,属于可逆转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卡培他滨以口服给药,在给药方便、疗效和耐受性上广受好评。本组资料显示,卡培他滨联合放射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为28.56% ,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9] ;且毒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有效;所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为氟尿嘧啶的特征性不良反应,且大多数为轻至中度。最常见的药物相关性毒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和腹泻,手-足综合征可通过减少剂量或停药控制。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胃癌的效果显著 ,且服药方便,患者耐受性好,治疗未见有患者增加手术并发症。临床使用时,放射剂量应掌握在40~5O Gy,每日2 Gy,手术治疗与化疗间隔以4周左右为宜。通过治疗能够达到部分患者的症状缓解,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Macdonald JS,Smalley SR,Benedetti J,et a1.Chemoradiotherapy after sugery compared with surgery alone for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J].The New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1,345(10):725-730.

[2] SaifMW,Katirtzoglou NA,Syrigos KN.Capecitabine:all overview of the side efects and their management[J].Anticancer Drugs,2008,19(5):447-464.

[3] Cox JD,Stetz J,Pajak TF.Toxicity criteria of the Radio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 (RTOG)and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J].Int J Radiat Oncol Bip1 Phys,1995,31(5):1341-1346.

[4] Trotti A,Byhardt R,Stetz J,et a1.Common toxicity criteria:versior 2.0.an improved reference for grading the acute efects of cancer treatment impact on radiotherapy [J].Int J Radiat Oncol Bipl Phys,2000,47(1):13-47.

[5] 潘启超,胥彬.肿瘤药理学与化学治疗学[M].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608-610.

[6] Kang HJ,Chang HM,Kim TW,et a1.A Phase II study of paclitaxel and capecitabine as a first-line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Br J cancer,2008,98(2):316-322.

[7] Macdonald J S,Smalley S R,Benedetti J,et a1.Chemoradiotherapy after surgery compared with surgery alone for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J].N Engl J Med,2001,345(10):725-730.

[8] 陈铁牛.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1,l8(1):166-167.

中晚期胃癌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0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9例老年中晚期胃癌患者, 为IIIB~Ⅳ期, 不能手术、不能耐受手术或治疗后进展病例。年龄70~94岁, 中位年龄81.6岁, 男性36例, 女性13例, 胃窦癌18例, 贲门胃底癌6例, 胃小弯癌16例, 胃大弯癌9例;均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为癌;其中高分化腺癌10例, 中分化腺癌8例, 低分化腺癌12例, 黏液腺癌10例, 印戒细胞癌8例, 肝样腺癌1例;并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22例, 肝转移6例,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6例, 肺转移6例, 盆腔转移4例, 多发骨转移6例;初次治疗38例, 复发后治疗11例。其中IIIB期4例, IV期45例。至少一个可测量病灶, 排除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疾病及周围神经病变。预期生存时间大于3个月, KPS评分大于70, 每例均签订化疗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化疗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及心电图。常规应用阿扎司琼针、泮托拉唑针, 联合中成药苦参注射液及营养支持治疗。替吉奥胶囊 (江苏恒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根据体表面积按 (80mg/d (S<1.25mg/m2) 、100mg/d (1.251.5mg/m2) 分2次餐后服用2次/天, 连服28天后停药14天为1化疗周期。2周期后影像学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生活质量测评, 记录不良反应, 并根据疗效评价结果行原方案治疗、更换化疗方案或最佳支持治疗。

1.3 标准

化疗疗效评价参照RECIST 1.1实体瘤疗效标准[1]根据靶器官缩小程度分为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SD) 和疾病进展 (PD) , 有效率 (RR) = (CR+PR) ×100%, 疾病控制率 (DCR) = (CR+PR+SD) ×100%。不良反应按美国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判断标准 (NCI-CTC) 3.0版进行评价, 主要有四个毒性标准:I级表示轻度的毒性;II级表示中度毒性;III级表示重度毒性;IV级表示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或者让患者不能正常活动的毒性。生活质量的评价以Kamofsky (KPS) 评分标准为指标, 内容包括行为状态评分、体重、治疗前后食欲变化情况。增加值大于等于10分者为改善, 增减在10分以内者为稳定, 减少大于10分者为下降。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单药吉奥组胶囊治疗老年中晚期胃癌获得1例CR, 21例PR, 10例SD, 9例PD,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44.9%, 疾病控制率为65.3%。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皮疹、色素沉着和骨髓抑制。其中胃肠道发生率为26.5% (13/49) , 皮疹及色素沉着发生率为46.9% (23/49) , 骨髓抑制发生率为55.4% (27/49) , 均为1~2级骨髓抑制, 未出现3~4级毒性及手足综合症病例, 神经毒毒性及肝肾毒性均发生率较低且仅为轻度。见表2。

2.3 单药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中晚期胃癌患者KPS评分获得19例改善, 8例稳定和22例下降, 总的生活体能及生活治疗改善率为55.1% (27/49) 。

具体结果见表3。

3 讨论

近些年来, 国内外胃癌发病率已成明显的上升趋势, 早期筛查和诊断较为困难, 临床就诊时为多中晚期, 大部分不能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 尤其是老年病例, 联合化疗则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目前对于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胃癌的化疗是推荐的一线方案为ECF或DCF及其衍化的联合方案[2], 但对于老年胃癌患者大多难以耐受, 尤其是手足综合症及重度骨髓抑制等, 不得不终止治疗从而导致肿瘤进展。

替吉奥为近年来新开发为第三代氟尿嘧啶衍生物, 由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按固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方口服化疗药物, 口服吸收后能在活体内转化为氟尿嘧啶, 这样既保留氟尿嘧啶对消化道肿瘤尤其是胃癌的良好疗效, 又避免其被机体产生的二氢嘧啶脱氢酶所降解, 吉美嘧啶为二氢嘧啶脱氢酶的强效抑制剂, 可延长血液和肿瘤组织中氟尿嘧啶药效时间。奥替拉西钾能阻止氟尿嘧啶磷酸化, 减轻氟尿嘧啶引起的胃肠道毒副反应。国内外多种研究表明其对晚期胃癌及结肠癌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44.6%~55.8%不等, 且其安全性较高[34]。能大幅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5]。有望成为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一线药物。本研究观察替吉奥单药化疗治疗老年中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有效率为44.9% (22/49) , 疾病控制率为65.3% (32/49) ;服用方便, 不良反应较轻, 常见的毒性反应有胃肠道毒性、皮疹及色素沉着、骨髓抑制分别为26.5% (13/49) 、46.9% (23/49) 、 (27/49) ;仅见轻度肝肾毒性, 未发现3-4级毒性及手足综合征;化疗后患者的生活治疗体能评分明显提高。生存质量改善率为55.1% (27/49) 。

总之, 口服替吉奥单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确切, 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各种毒性反应较轻, 未见严重毒性反应, 门诊治疗随访安全可靠, 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可作为高龄晚期不能耐受常规化疗或拒绝静脉化疗的老年胃癌患者姑息化疗或维持化疗首选化疗方案之一。

参考文献

[1]Shanbhogue AKP, Karnad AB, Prasad SR.Tumor responseevaluation in oncology:current update[J].J ComputAssist Tomogr, 2010, 34 (4) :479~484.doi:10 .1097/RCT.0b013e3181db2670.

[2]Cunningham D, Starling N, Rao S, et al.Capecitabineand oxaliplatin for advanced esophagogastric cancer[J].N Engl J Med, 2008, 358 (1) :36~46.doi:10.1056/NEJMoa073149

[3]黄镜, 王向玲, 周一, 等.替吉奥为基础的化疗在消化道肿瘤中安全性的观察和分析[J].癌症进展, 2011;9 (6) :707~710

[4]赖邻宁, 杜敏, 祝艳华, 等.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与替吉奥单药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2;19 (1) :42

上一篇:硝酸铵水溶液下一篇:国有企业的外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