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精选11篇)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篇1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2005年全球癌症死亡例数已超过760万, 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3%[1]。几乎所有癌症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都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障碍, 以中晚期病人多见且严重, 给治疗和病人生活质量带来不少消极影响。恶性肿瘤病人心理障碍有焦虑、怀疑与否认、恐惧、自私、求知、依赖、忧郁、悲观, 甚至有自杀念头。本文对本院2002年1月~2007年10月收住的162例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旨在探讨对策、消除心理障碍, 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 提高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2例均经病理证实, 临床分期符合TNM标准, 年龄16~85 (中位年龄48.5) 岁;其中男89例, 女73例;Ⅱ期52例, Ⅲ期85例, Ⅳ期25例。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健康调查表, 由医生或责任护士协助患者在住院当天完成。注意询问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 同时了解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 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162份表格全部收回, 患者心理状况统计见附表。
3 讨论
恶性肿瘤是一种多病因、多效应、迄今病因病机尚不清楚的疾病, 多数学者认为其是机体在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 体内抑癌基因、致癌基因失衡, 免疫功能紊乱, 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2]。而心理状态的平衡与免疫功能正常有着密切关系, 重视患者心理状况的调节, 能使患者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疾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工作, 从而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
3.1 焦虑
本组90%以上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 Ⅱ、Ⅲ、Ⅳ期病人比率相近, 但焦虑原因不同, 故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对策。绝大多数患者都有认为肿瘤是“绝症”、无法治愈的心理, 此点在刚确诊, 尤其是年轻患者身上特别突出, 对此应多介绍同类病人认识, 介绍治愈病例, 请治愈病人现身说法, 鼓励有条件的患者多参加当地抗癌俱乐部活动,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头颈部、乳腺恶性肿瘤患者, 特别是年轻病人担心治疗后面容、体形改变, 担心化疗后脱发影响美观, 医务人员应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种微创、矫形技术的开展, 治疗对体形美观的影响已很小。Ⅲ、Ⅳ期临终期患者的焦虑主要是由治疗的失望、各种并发症尤其癌痛的折磨及家庭事务等造成。对此要对家属和患者多进行终末期健康教育让他们逐渐适应现实, 积极处理好家庭事务, 减少病人忧虑;在治疗上以减轻病人痛苦, 尤其使病人不痛、舒适为原则, 加强生活护理, 使病人在舒适、祥和中度完余生。
3.2 怀疑与否认
Ⅱ期为73.1%、Ⅲ期为9.4%、Ⅳ期为8.0%。Ⅲ、Ⅳ期患者发生率明显少于Ⅱ期, 这与疾病临床表现的全部显现、病期的延长、病人逐渐接受、正视现实有关, 对此要鼓励患者相信科学, 信任医生, 尽早到正规医院治疗, 让他们懂得积极配合治疗是最佳选择。
3.3 恐惧
本组28.9%的Ⅱ期患者, 约12%Ⅲ、Ⅳ期患者有此情况, 但具体分析原因不同。Ⅱ期病人主要表现在诊断时恐惧, 系由对疾病及治疗效果的不了解、不适应造成。医务人员应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疾病, 介绍相关疾病的知识, 特别是多介绍治愈病例, 使他们逐步克服恐惧心理。Ⅲ、Ⅳ期临终期病人主要是恐惧死亡, 医务人员要加强终末期教育护理, 使患者尽快度过否认、愤怒、忧郁期, 正确面对死亡, 使患者在温暖友爱的气氛中离开人间。
3.4 依赖
有40.0%的Ⅱ期、54.1%的Ⅲ期与76.0%的Ⅳ期患者希望从医生、护士、家属那里得到更多的同情、理解与关心, 希望得到照顾、帮助。统计显示, 病期愈晚, 患者的依赖程度愈大这与疾病的长期折磨患者的痛苦增加自理能力下降有关。医务人员应理解患者心理, 适当地予以照顾关怀, 使患者多得到社会的关怀, 使社会支持这一理念和方法在肿瘤工作中得到重视[3]。
3.5 悲观
本组资料显示, 约20%以上的患者长时间发生。以性格内向、年轻女性者多见, 他们难以从悲伤心态中自拔, 经常以泪洗面, 医护人员要多方面关心、爱护他们, 鼓励其战胜疾病信心, 正视现象, 安排病房时尽量做到轻重分开, 避免不良情绪相互影响。
3.6 求知
本组资料显示, 7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均有较强烈的想知道肿瘤相关知识的愿望, 医务工作者要善于抓住患者这一心理要求, 对他们多进行卫生健康教育, 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增加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
新的医学模式强调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强调心身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 要求治疗过程重视心理治疗, 恶性肿瘤病人尤为如此。因此, 医务人员要重视和加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的了解、治疗, 努力改善病人精神心理状态, 尽量使其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 以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燕.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3.
[2]董志伟, 谷铣之.临床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
[3]黄丽, 杨延忠.社会支持———肿瘤值得重视的一种理念和方法[J].中华护理学杂志, 2002, 37 (8) :631.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篇2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用于疼痛病人。三阶梯止痛法是指在止痛药选用过程中由弱到强,按阶梯逐级增加。一级止痛应用非鸦片类药物,其代表药是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二级止痛是在使用非鸦片药物不能解除疼痛时加入弱鸦片类药物,其代表药是可代因、右旋丙氧芬等;三级止痛是以上联合用药仍不能解除疼痛时可使用强鸦片类药物,如吗啡、杜冷丁等。对每一阶梯均可根据病人的情况加用辅助药物,辅助药物可改善患者症状,与止痛药物联合使用可取得更好的止痛效果。
给予镇痛药的途径有口服,舌下含服,肌肉、皮下、静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注射,外周神经封闭,灌肠等方式。无论哪一途径均须正确掌握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止痛药物应有规律地按时给予,由小剂量逐渐增加,直到能控制疼痛为止,下一次给药应在前一剂量药物消失之前给予,才可连续不断地解除疼痛。
镇痛药最佳给药时间是在疼痛发生之前,一般先用口服镇痛药,以阿斯匹林较好。由于去痛片含非那西丁,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特别是放疗和化疗的病人不宜长期使用。癌症晚期疼痛加重,可代因和阿斯匹林同时服用有较好的止痛效果,疼痛剧烈需用杜冷丁、强痛定等吗啡代用品止痛。由于持续疼痛可使痛阈降低,而且疼痛本身对止痛剂有相当的对抗作用,所以要尽可能做到于病人未痛或开始疼痛时给药。另外中医中药在止痛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在使用成瘾性止痛药之前应尽量考虑中药及针灸等进行止痛。配合中医中药进行止痛往往可以降低吗啡类强镇痛药的剂量。
肿瘤病人精神上的过度紧张和焦虑常会使疼痛加重,因此在给予镇痛药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非药物镇痛的护理。
护理人员可通过正确引导,告诉病人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烦燥和忧虑只会加重疼痛;并通过共同讨论病人感兴趣的问题、听音乐、看影视、回忆值得留念或愉快的事情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去除病人的烦燥和忧虑。在疼痛加剧时可指导病人做放松操,有意识地训练病人的意志和毅力。病人短暂疼痛可采用叹气、打呵欠等方法;持续性疼痛可采用腹式呼吸,并嘱病人屈膝、屈髋,放松腹肌、背肌、腿肌,闭目,缓慢地呼吸。表面刺激止痛也是常用的辅助方法,如冷湿敷法和温湿敷法等。
殷切的关心、体贴亦可缓解病人的疼痛。一旦疼痛发作,护理人员来到病人面前即给病人带来信心和宽慰。适当地在病床边多逗留片刻,摸一下病人的手,轻拂疼痛部位,梳理一下蓬乱的头发,用热水擦一下颜面,更换一下体位,都是对病人精神上的安慰,都可减轻疼痛。此外环境对病人的情绪也有一定的影响。病人居室安静、光线柔软、室温适宜,常可减少镇痛剂用量和延长用药时间。通过对患者的观察,确定疼痛的性质,建立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合理的用药和恰当的语言及抚慰达到镇疼或缓解疼痛的目的。
晚期肿瘤病人的疼痛护理
摘要 肿瘤到了晚期,据统计其疼痛发生率达70%以上,患者不管在肉体或精神上都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如何最大限度的减轻疼痛,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我们每个医护人员的责任,也是必须解决的人道主义措施。我科从2000年1月1日到2005年3月31日对80例晚期肿瘤病人疼痛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关键词 晚期肿瘤 疼痛护理 1 一般资料 男51例,女29例,年龄30~82岁。40岁以下8人(10%)、40~50岁20人(25%)、50~60岁18人(225%),60~70岁28人(35%)、70岁以上6人(7.5%)、其中肺癌30例(37.5%)、胃癌7例(8.75%)食道癌9例(11.25%)、肝癌12例(15%)、恶性淋巴瘤4例(5%)、直肠癌6例(7.5%)、卵巢癌4例(5%)、其它8例(10%)。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2.1.1 找出疼痛原因,对疼痛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晚期肿瘤的疼痛与下列因素有关:肿瘤生长迅速造成器官包膜紧张牵拉;肿瘤压迫神经;肿瘤引起空腔脏器梗阻;消化道肿廇破裂引起出血及穿孔;肿瘤本身破溃感染并引起周围组织坏死;肿瘤浸润血管,局部缺氧;放疗或手术的后遗症。疼痛产生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有的可放疗,有的需手术,有的需药物治疗,有的需物理治疗,护理工作中应积极配合医生,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并及时交班,详细记录。 2.1.2 评估病人疼痛程度 疼痛分级按VAS(视觉模拟数字评估法)用0~10的数字代表疼痛的不同程度,0为无痛,10为剧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疼痛缓解度:0度:未缓解,Ⅰ度:轻度缓解,Ⅱ度;中度缓解,Ⅲ度:明显缓解,Ⅳ度:完全缓解。 2.2 护理措施 2.2.1 心理暗示疗法 主要是增强患者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可结合各种癌症的治疗方法暗示病员如何进行自身调节,告诉他如何配合治疗就一定能战胜疾病,使他增强生活勇气,充分调动自身最大消灭癌细胞的能力,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2.2.2 止痛济的选择 按WTO推荐的三阶段梯止痛法,首先非麻,然后由弱至强,无效时再选用麻醉济,对每一阶梯均可根据病人的情况加用辅助药物,辅助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与止痛药物联合可取得更好的止痛效果。护士应观察病人疼痛发生的时刻及持续时间,掌握规律,定时给药。预防疼痛止痛药最佳给药时间是在疼痛发生之前,其途径有口服、舌下含服,肌肉、皮下、硬膜外、蛛网膜下腔注射,外周神经封闭,灌肠等方式。 2.2.3 物理止痛法 可通过刺激周围皮肤或相对应的健侧达到止痛目的,刺激方法可采用按摩、涂清凉止痛药等,也可采用各种温度的刺激或用65℃热水袋放在湿毛巾上局部热敷,每次20分钟,可取得一定效果。 2.2.4 放松疗法 全身松弛可以轻快感,肌肉松弛可阻断疼痛反应。可以让病人闭上双目,作叹气、打呵气等动作,随后屈髂屈膝平卧、放松腹肌背肌、缓慢作腹式呼吸,或叫病人在幽静环境里闭目进行深而慢的呼吸,使清新空气进入肺部,达到止痛目的。 2.2.5 转移疗法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通过听音乐、看书报、说笑话或一段相声。或让其闭上双眼回忆过去的趣事,每次15分钟,一般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这些都可以达到转移止痛的效果。 2.2.6 为病人提供良好而安静的休养环境,患者疼痛多在夜间加重,因此要设法保证其睡眠以减转疼痛。病房温、湿度适宜,夜间灯光柔和,关大灯,开地灯,减少因外界不良刺激而致疼痛加重。 2.2.7 预防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保持床单清洁干澡平整,保持皮肤清洁完整,根据病情定时鄱身,按摩,叩背,保持大小便通畅,保持口腔及肛周、外阴的清洁卫生。 2.2.8 加强心理护理 护士必须耐心、细致观察,了解病人的心理动态,对悲观、失望情绪并有自杀倾向的病人,主动与其交谈,引导其正确对待人生,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多让其家属陪伴,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其感受到家庭的亲情及社会的温暖。 3 小结 通过整体化的护理对减轻晚期肿瘤病人的疼痛起到了积极作用,护士不仅要对病人仔细观察病情,正确的评估,合理用药,还要为病人提供安静、整洁的休养环境,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正确引导病人,使他们保持心情愉快,最大限度地减轻其痛苦,大大提高其生命质量,使病人能安详、舒适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参考文献 1.孙燕,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第二版.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51.6
2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
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照护与支持。其宗旨是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提高其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让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光内,安详、无憾地到达生命的终点。临终关怀同样包括对家属的安抚和关心,并做到日后随访,帮助其家庭正常生活的恢复。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晚期肿瘤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2~78岁,平均5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的《现代肿瘤学》诊断标准[1],属晚期肿瘤患者。其中食管癌16例,胃癌12例,肝癌10例,肺 癌6例,乳腺癌4例,结肠癌2例。全部病例均根据病情采用免疫、中医药、对症支持等综合疗法。2 临终护理2.1 心理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T淋巴细胞免疫状态,进而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期,故心理护理不可忽视。护士应充分理解、同情患者,为其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交流是最好的疏导方式,有利于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逐步消除不良情绪的困扰,使患者保持平稳安定的心境,减轻心理痛苦。如1例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34岁,下岗工人,医药费用上有压力,一个女儿正在上小学。当她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情绪极度消沉,寡 言少语,悲观厌世,拒绝治疗,经常无端发脾气,有时独自偷偷哭泣。作者了解她的情况后,非常同情她,有意陪在她身旁,亲切地安慰她,鼓励她要振作精神,勇敢地同疾病作斗争,有针对性地提出她愿意回答的问题,耐心地倾听她的谈话,用点头来鼓励她继续说下去。患者最担心的是她的女儿,作者和家属一起反复、妥善地向她说明,她的女儿能够得到良好的照顾,让她放心,并争取家属的配合,与亲属联系,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生活上给予她细心的照顾,尽量满足她合理的要求,允许她听轻松的音乐,并介绍她同病区内乐观开朗的患者认识,以感 染她的情绪。认真为她进行每一项操作,动作轻柔,使她产生安全感。逐渐地,患者的情绪趋于稳定,能够从容地接受现实,正确地对待死亡,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平静、满足地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对于患者家属,作者尽力给予同情、方便和帮助,提醒其情绪对患者的影响,使家属在自己的亲人辞世前能充分尽到义务,在心理上得到慰藉。
2.2 一般护理 加强预防褥疮的护理。及时给予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作好口腔护理。进食时间应以患者需要为原则,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对有留置导尿管者,应防止泌尿道感染。对意识丧失、谵妄、躁动的患者 应注意保护其安全,护理时动作要轻,避免外界刺激而引起患者抽搐。
2.3 疼痛的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70%左右以疼痛为主诉,其中50%属于剧烈疼痛,及时发现、解决患者的痛苦甚为重要[2]。max.book118.com 疼痛的心理护理:首先对患者的疼痛要给予同情和理解,进行心理安慰、鼓励,使其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有效配合治疗。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痛苦,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疼痛的特点、部位、诱发因素,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者痛苦。
max.book118.com 按时给药:止痛药应当有规律地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即只在疼痛时给药。使疼痛在尚未开始 或刚开始时便得到控制,这样不仅能避免剂量的逐渐增大,还可减少患者心理上对疼痛的恐惧感,取得更好的疗效。max.book118.com 按阶梯给药:WHO建议癌痛治疗选用镇痛剂必须从弱到强三个阶梯进行。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选用第Ⅰ阶梯解热镇痛类药物,中度疼痛应用第Ⅱ阶梯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选用第Ⅲ阶梯强阿片类药物[3]。临床上本科常用以下口服给药止痛疗法:轻度疼痛,采用第Ⅰ阶梯药物,消炎痛25mg/次或百服宁500mg/次,4~6h1次;中度疼痛,先试用Ⅰ阶梯药物2~3d,无效者改用或加用Ⅱ阶梯药物,曲马多缓释胶囊100mg/ 次,12h1次;重度疼痛,先试用Ⅰ+Ⅱ阶梯药物1~3d,无效者改用Ⅲ阶梯或Ⅰ+Ⅲ阶梯药物,美施康啶或路泰30mg/次,2次/d。对焦虑、失眠者,睡前加服安定,以达更好的止痛效果。3 讨论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篇3
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我院制定的整体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的护理措施效果。
结果:观察组中病情好转、病情稳定的23例,恶化4例,死亡1例,护理有效率为88.5%;对照组中病情好转、病情稳定的17例,恶化8例,死亡3例,护理有效率为65.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结论: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通过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病情,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恶性心包积液肿瘤晚期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20-02
惡性心包积液指的是恶性肿瘤晚期引起的心包腔液体超正常量积聚,是肿瘤晚期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13%,最高可达20%。恶性心包积液,常导致心包填塞,给患者带来很大病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我院经过临床总结制定的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58例自2008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8例,以上病例经体检、胸片检查、心脏彩超、细胞学检查均符合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标准。对照组男12例,女16例,年龄34-65岁,平均50.5岁;观察组男13例,女15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9.8岁。两组从性别、年龄、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心包引流护理等。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建立护理小组方式,强化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意识,重视宣教、心理指导及出院指导。
1.2.3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好转:经过护理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改善,精神状态转好;稳定:病人病痛减轻,病情稳定;无效:护理后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
1.2.4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对照组中,病情恶化分别为4例和8例,死亡分别为1例和3例。两组护理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2]:由于心包积液过多,造成患者心脏负担过重,使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循环障碍、心情烦躁等不良反应,所以要帮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者前倾位。对于有呼吸障碍的患者要采取端坐位,并给予双侧中流量吸氧。要做好体温、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饮食护理:要给患者提供洁净,卫生的饮食环境。癌症患者热量转化的比较快,所以要给患者提供高热量的饮食,合并心包积液并行穿刺术后导致大量的蛋白质丢失,所以还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要尽量避免牛奶或豆浆等导致肠胀气等食物的摄取。饮食要清淡易消化,要少量多餐。
心包引流的护理:心包穿刺的引流管比较细,所以要用敷贴固定好,引流管要防止打折和受压。抽取引流液时要注意,第一次抽取量不得高于200毫升,以后每次抽取量不得高于500毫升,护士做好引流的观察和记录,引流的量、颜色、性质度要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做好生命体征的记录。
心理护理:在行心包穿刺前,患者对穿刺缺乏认知,所以护士要耐心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以及穿刺的必要性,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的步骤,如何配合手术,术后如何固引流管,怎样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产生。术后要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多和患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分享那些有积极心态的患者的经验,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培养战胜疾病的信念。
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护理以改善患者的病痛折磨为目的,通过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可以缓解病情,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沈发风,赵林荣,徐玲芬,等.用SAFE—DWELPLUS导管经皮穿刺引流大量心包积液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17(1):51-52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篇4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由于长期慢性消耗, 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难度。因此, 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多方面的做好耐心、细致的临床护理工作。现将我们对66例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护理情况,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66例患者中, 肺癌20例, 肝癌12例, 胃癌14例, 肠癌10例, 膀胱癌4例, 乳癌3例, 宫颈癌2例, 黑色素瘤1例。其中, 女性38例, 男性28例。年龄最小的14岁, 最大的76岁。重症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18例。
2 护理要点
2.1 合理安排治疗环境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一般身体虚弱, 免疫力低下, 安置患者于单人房间。病房保持整洁、通风、光线充足、室温适中, 同时保持安静。每日进行房间消毒, 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气候变化时, 注意防寒保暖。给患者创造一个清洁、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2.2 心理护理
首先, 要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反映和心理需要, 对于不同经历、阅历、年龄、性格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分别对待, 并积极主动的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使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 早日康复。
2.3 减轻疼痛
疼痛是一种感觉和情绪的体验, 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症状之一[2], 晚期癌症患者60%~90%都有疼痛症状。对于因恐惧和精神过度紧张而感到疼痛的患者, 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对于肿瘤合并溃疡和严重感染的患者, 应按时更换敷料, 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以控制感染, 减轻疼痛。对因骨质侵犯较重, 周围神经遭受肿瘤压迫或浸润而引起的疼痛, 应给予止痛药。对重症早期患者可口服非麻醉性止痛药或配合多瑞吉外帖, 足三里针刺等进行止痛。对疼痛比较严重的患者, 可小剂量给予强痛定片口服, 如效果不佳可改用美施康定, q12 h口服1次, 必要时可肌内注射度冷丁, 达到止痛目的。
2.4 呕吐的护理
恶心、呕吐, 是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 由于长期放化疗, 胃肠道肿瘤梗阻, 脑膜刺激征都可引起呕吐或喷射性呕吐。对症状较明显的患者应适当给予止吐药。重症生活不能自理者, 护理人员应将其头部和身体偏向一侧, 防止因呕吐物引起窒息。患者呕吐后, 应立即给予漱口, 擦脸, 清除呕吐物, 记录呕吐时间、性质。
2.5 便秘的护理
癌症晚期的患者, 由于活动量少, 摄取量不足, 外加长期用止痛药, 肌张力减退, 因而很容易导致胃肠蠕动减慢造成便秘。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水果, 注意有规律的饮食,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对已出现便秘的患者, 可小剂量的给果导片或番泻叶缓泻。对严重便秘者, 可采用保留灌肠, 以解除患者的痛苦。
2.6 保证营养
由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长期慢性消耗, 应给予营养支持, 改善营养状况。护士应指导患者饮食, 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食、流食为宜, 少量多餐, 尽量满足患者营养的需要。患者不想吃时, 配合家属鼓励患者进食。不能进食者可通过鼻饲、静脉高营养补充营养需要, 延长生命。
2.7褥疮的预防与护理
褥疮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全身营养状态不良, 特别是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极易出现皮肤溃疡和褥疮。如病情允许, 要鼓励患者离床活动, 对生活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的重患, 护理人员应每2~3 h翻身1次。骨隆突部位, 应用气圈或海绵垫架空, 床铺要干净、平整。对大小便失禁, 肛门、阴道分泌物较多或伴有直肠瘘的患者, 要按时清洗, 保持局部干爽, 清洁。对瘀血红肿部位要增加按摩次数, 并涂擦皮肤保护药, 对褥疮已形成的患者, 要按伤口换药法处理, 必要时可配合理疗仪, 以利早期愈合。
2.8 垂危患者的护理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经过长时间的放化疗后, 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极度衰退, 自身免疫能力已完全丧失, 随时可能出现临床死亡, 护理人员应充分做好抢救工作, 当患者出现危重症时, 护理人员应立即将患者转送到抢救室或单间, 并通知家属和医生, 对于呼吸困难伴痰稠者, 及时给予氧气吸入和吸痰;烦躁不安者要加床档保护;燥热、大量出汗的患者要及时洗澡、擦洗, 更换内衣。保持室内清洁, 安静, 空气新鲜、流通, 光线柔合。对有特殊要求的患者应予以满足。昏迷不醒的患者需24 h监护,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 随时掌握患者细微的变化。
3 总结
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的目的, 是让患者真正认识到, 恶性肿瘤并不等于死亡, 并不是不治之症, 让患者树立战胜癌症的坚定信心, 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医护人员要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临床护理工作, 严密控制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将患者的痛苦降到最低点, 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这是我们做护理工作的宗旨。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对6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全方位整体化护理, 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避免了有关并发症的发生, 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恶性肿瘤,晚期,护理
参考文献
[1]张莉, 王艳霞。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临终护理。蛇志, 2004, 16 (1) :57-58。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篇5
【摘要】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晚期患者便秘的护理方法和进展,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肿瘤晚期;便秘;护理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癌症晚期患者的发生率可高达50% ~ 70%,住院患者更高[1]。便秘可致病人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等,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便秘的原因较多,我们要采取多种方法及时解除患者的便秘,减轻他们的痛苦。
1 肿瘤患者便秘原因分析
1.1 心理因素
焦虑悲观心理 焦虑是大多数癌症患者最为常见的心理状态[2],焦虑造成神经反射失调,从而引起结肠蠕动失常及盆底肌群紧张而导致便秘[1]。
1.2 药物因素
肿瘤晚期常有各个部位甚至全身疼痛。阿片类是最常使用药物。而便秘是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重要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率约90% ~ 100%[3]。
1.3 其他因素
肿瘤晚期由于全身耗竭或疼痛,不能下床活动,完全卧床休息,甚至连翻身也困难。另外恶性肿瘤患者由于为加强营养, 摄食低纤维、高蛋白食品, 进食过于精细, 不能刺激胃肠道的蠕动, 同时粪便不能被充分软化从而导致便秘。中医认为五脏气机失常导致直肠功能紊乱和魄门启闭失常[4]。
2 中西医治疗便秘方法
2.1 大黄液防治便秘 农桂枝等[5]报道大黄液防治便秘在神经内科的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方法:大黄粉4 ~ 5 g 加温水100 ~ 200 ml 冲服,代茶分多次服,除腹泻外每天服用。
2.2 口服麻油结合腹部按摩及穴位按揉防治便秘 熊梅君等[6]报道口服麻油结合腹部按摩及穴位按揉防治血液透析患者便秘效果明显。方法:每天早上起床和睡前各口服麻油20 ml 后按摩腹部,患者平躺在床上,把雙手搓热后,按摩腹部,顺时针200 圈,逆时针200 圈,以肚脐为中心包括两侧的小腹部,最后再采用指压法和指揉法按揉足三里、支沟、天枢穴各2 min,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2.3 土豆蜂蜜汁加腹部按摩治疗便秘 和玉英[7]报道土豆蜂蜜汁加腹部按摩治疗牵引患者便秘效果优于口服果导片者。方法:将500 g 鲜土豆洗净去皮,切碎,用榨汁机榨成汁,把榨好的土豆汁倒进锅里用小火煮沸后关火待凉,最后加入蜂蜜3 勺,搅拌均匀即可。服用土豆蜂蜜汁,早晚各1 次,每次2 汤勺,空腹服用。口服土豆蜂蜜汁1 h 后给予腹部按摩,由护士操作,按摩时用双手食、中、无名指重叠在腹部依结肠走行方向,由升结肠向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肠做环形按摩,起到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作用,连续4 周。
2.4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便秘 马素霞等[8]报道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性便秘效果显著。方法:加味承气散穴位贴敷:组方:大黄30 g、芒硝15 g、玄参30 g,生地25 g,麦冬25 g、白术20 g、炙甘草10 g。将上述药物粉碎,打成细末拌均,用即墨老酒调成糊状,填满神阙穴,然后用敷贴覆盖固定,敷6 个小时,每日1 次。15 天为1 疗程。耳穴压豆:取穴:大肠、直肠、便秘点。气滞型加肝;阴寒型加肾脾;气血虚型加肺、心。方法:用直径1 mm 的钝头探针,在患者耳廓的反应区寻找压痛点,常规消毒皮肤后,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带豆(王不留行籽)胶布,对准穴位紧贴压在穴位上,冬季留豆5 ~ 10 天,夏季留豆1~3 天,每天按压2~3 次,每次1~2 分钟,以耳廓皮肤发红为度,两耳交替进行治疗。
2.5 番泻叶联合石蜡、开塞露治疗便秘 陶美芬报道采用番泻叶联合石蜡、开塞露治疗便秘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口服酚酞及使用开塞露者。方法:用番泻叶10 g 加温开水250 ml 泡服同时口服液状石蜡10 ml,并用开塞露2 枚塞肛。
2.6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便秘 苏旭春等报道采用由湖南汗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四磨汤口服液口服效果优于由Solvay Pharmaceuticals B.V.生产的乳果糖口服液。方法:每日3 次,每次20 ml,连用2 周为1 疗程。
3 总 结
影响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原因很多, 便秘虽没有直接危及到病人的生命, 但同样也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不适,我们应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 分析便秘的具体原因,采用中西医各种方法防治患者的便秘,解除病人痛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医护人员还需不断探索研究,寻找更多更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王 静,杨 磊.肿瘤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防治.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12(1).
[2] 王艳景.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求医问药,2011,9(11):410.
[3] 伏晓,姚恩霞,徐前进.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对策.中华全科医学,2008,7,6(7):752
[4] 朱 超.直肠功能障碍性便秘的中医辨识.中医临床研究, 2012,4(3):69.
[5] 农桂枝,李小红,陆凤余等.大黄液防治便秘在神经内科的临床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4):93.
[6] 熊梅君,张春华,周巧玲等.口服麻油结合腹部按摩及穴位按揉防治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吉林医学,2012,3,33(7):1486.
[7] 和玉英.土豆蜂蜜汁加腹部按摩治疗牵引患者便秘的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10,2,14:174.
[8] 马素霞,李雪梅,杨生华.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性便秘62例的护理.内蒙古中医药,2012,2:163.
[9] 陶美芬.番泻叶联合石蜡、开塞露治疗便秘62例效果观察.社区医学杂志,2010,8,14:47.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例中, 男23例, 女15例, 年龄46岁~78岁, 平均年龄62岁;其中胃癌12例, 食管癌4例, 肺癌3例, 肝癌3例, 胆囊癌3例, 宫颈癌9例, 软组织肉瘤4例。治疗按规范化疗方案, 口服和静脉给药。
1.2 结果
38例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 其中胃肠道反应38例, 皮肤反应19例, 脉管反应16例, 肝功能异常10例, 神经系统反应5例。
2 护理
2.1 用药前宣教
恶性肿瘤患者大多较悲观, 对各种治疗措施失去信心和耐心。用药前详细向患者介绍化疗的作用机制和必要性, 同时向患者说明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重新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
2.2 不良反应的护理
2.2.1 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护理
(1) 注意观察并详细记录呕吐物、腹泻物的颜色、次数、性状及量。呕吐时指导患者深呼吸, 侧卧位以减轻症状。出现腹泻时及时报告主管医师。 (2) 呕吐后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及时清理呕吐物。腹泻患者遵医嘱给止泻药物。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3) 指导患者合理进食, 注意饮食卫生, 勿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鼓励患者多饮水, 少量多餐, 吃易消化食物。 (4) 对严重腹泻、呕吐的患者应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5) 为患者创造暗光环境, 有资料显示暗光环境下化疗患者的呕吐率可降低。
2.2.2 皮肤不良反应的护理
(1)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皮肤反应, 详细记录患者皮肤不良反应 (如瘙痒、皮疹、脱皮) 出现的部位、范围及时间。 (2) 症状轻者予以患者解释, 减轻患者顾虑, 症状严重者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口服。 (3) 做好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 勿用对皮肤刺激的药物及肥皂, 嘱患者不要用手抓挠。 (4) 指导患者穿舒适柔软的衣物, 避免太强阳光直射。
2.2.3 静脉炎护理
详细观察输液血管变化, 减慢输液速度, 降低药物浓度, 行局部热敷、更换输液血管等措施, 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2.2.4 肝功能异常的护理
化疗前后应检测肝功能, 化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黄疸、食欲减退、乏力、肝区疼痛等。对肝功能异常者, 给予心理护理, 注意休息, 饮食应清淡, 适当增加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 对肝功能明显异常者应停药并行保肝治疗。
2.2.5 神经系统 (化疗性脑病) 不良反应的护理
化疗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精神变化及意识变化。注意有无烦躁、焦虑、失眠行为异常等症状出现, 对狂躁、失眠患者可给予少量安眠药, 对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的患者要及时报告医师, 积极查找原因, 给予相应的治疗。
3 小结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18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按序贯法设为实验组, 其中男102例, 女81例;年龄48~86岁, 平均 (65.12±5.26) 岁;病种:肺癌86例, 食管癌55例, 胃癌27例, 乳腺癌10例, 其他5例。将2012年1-12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52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诊断均经病理组织或病理细胞学检查确诊符合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患者智力、精神正常, 无交流沟通障碍;自愿参与满意度调查。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肿瘤常规护理, 对实验组患者除实施肿瘤护理常规外, 还给予具有人文关怀理念的综合优质护理。
1.2.1 评估患者的需求
(1) 入院时评估:首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入院后的首次评估, 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 除进行病情及症状评估外, 了解患者的性格、心理、精神、文化, 对病情的认知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并请患者和家属参与, 尊重患者的意愿, 如得到患者的主动参与, 将会提高护理效果。如家属不愿让患者本人知道是癌症, 则要给予保密, 避免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 影响治疗, 也是保护患者隐私[5]。 (2) 住院期间的评估:责任护士每天与患者交流, 了解住院过程中患者的需要与意见, 鼓励说出真实感受与需要, 以保证持续动态评估和全程人文关怀。
1.2.2 提供心理支持
晚期癌症患者已预测到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大多表现出悲观失望, 最常见的负性情绪有恐惧、抑郁、焦虑、敌对、悲伤和绝望等[6]。此时, 需要医护人员极大的耐心和爱心, 尊重、同情、理解患者, 让患者释放不良情绪,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使患者感受到爱与重视, 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促进患者舒适。同时, 可请家属亲人陪伴, 提醒家人注意不要因忧虑烦恼影响患者, 以正性情绪传递家人的亲情和温暖, 使患者保持其乐观心态, 尽量让患者轻松愉快地过完余生。有研究证明, 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将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7]。因此, 心理护理是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之一。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使患者思想放松, 情绪稳定, 可以提高患者对不适的耐受程度, 减轻痛苦。
1.2.3 减轻患者疼痛
有30%~50%的癌症患者伴有疼痛, 疼痛患者中有30%患者为剧痛, 严重影响患者休息与睡眠。护士的密切观察和及时提供适宜的止痛方法是控制疼痛的主要因素[8]。因此, 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主动关心患者, 重视患者主诉, 告知患者如有不适要主动告诉医护人员, 现有的药物能较好地控制疼痛, 除按三阶梯药物治疗外, 疼痛时轻拍患者肩背部, 配合舒适的体位、轻柔的语气、缓慢的语速, 安慰患者, 体现人文关怀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止痛药的用量, 避免因用药量增加产生耐药性。通过积极解除患者的不适症状, 让患者处于无痛苦状态, 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发达国家, 已将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作为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9]。
1.2.4 个性化护理
每个患者的性格、脾气、心理、精神、文化、甚至病情不尽相同, 因此, 个性化护理更能体现人文关怀, 强调针对性, 因人而异进行护理。首先要加强护士的个性化护理技能培训, 具备有职业道德情感和责任心, 去理解临终患者, 为患者解决生活需求, 保证癌症晚期患者的护理质量, 才能给患者实施优质的个性化护理服务[10]。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病情观察, 选择患者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内容, 适宜的护理方法,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报务。针对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 护士要运用科学的语言技巧和婉转的修饰艺术, 如把“治疗效果差”说成“效果暂时不太满意”, 把“无法治疗”说成“好得慢些”。根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性格、文化涵养、受教育程度、病情轻重区别对待。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适当活动, 如散步、做气功、看轻松电视剧等。面对脾气暴燥的患者, 护士要耐心、冷静, 主动关心, 以感动服务温暖患者, 护理人员只有处处为患者着想, 凡事换位思考, 才能为患者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服务[11]。
1.2.5亲情支持
有研究显示, 亲情护理干预能改善癌症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12]。晚期癌症患者大多在心理上存在恐惧不安和悲观失望情绪, 一般都渴望与亲人团聚在一起, 希望在生命最后时刻享受天伦之乐[13]。由于此类患者病程长, 患者性情发生了改变, 部分患者家属不能理解患者, 存在厌烦情绪, 此时护士要做好协调工作, 劝告患者家属谅解患者的行为, 多陪伴患者, 尽可能的体贴患者, 生活上多给予照顾, 加强交流, 使病房充满家庭式爱抚与温暖, 淡化患者的角色, 使患者有安全感, 归宿感。
1.2.6 饮食护理
疼痛可影响患者的食欲, 而营养不良可使疼痛加重, 因而有必要对癌症患者采取相应的饮食干预[14]。了解患者的饮食需求, 尽量满足患者的口味, 食物注意色、香、味, 促进食欲, 少量多餐, 忌过甜、辛辣、刺激性食物, 鼓励多吃杂食, 保持营养平衡,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15]。注意保持良好的就餐环境, 协助就餐前洗手, 卧床患者给予半坐卧位, 饭后漱口, 促进舒适。
1.3 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满意度对比, 其满意度调查表由护理部制定, 内容包含总体满意度、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3个方面。采用4个等级评分法, 即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 对一般和不满意者写出具体内容, 便于分析原因, 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每个项目满分为100分, 100分为最满意, 0分为最不满意。由护士长或责任组长于出院时将调查表发给患者或长期陪护者, 指导填写, 以无记名形式填妥送意见箱, 每月底统计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表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实验组有15例患者因医治无效死亡未能参与满意度调查, 全年共收回调查表168份, 填写全部有效。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实验组的总体满意度、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例 (%)
3 讨论
由于多数癌症不能治愈, 有的甚至在诊断时就已经是晚期, 失去治疗机会[16]。人文关怀可对现在医学上无望的晚期癌症患者减轻痛苦, 维护其尊严。因此, 癌症患者护理工作质量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本科在优质护理工作中融入了人文关怀的理念, 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体现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为患者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 把以患者为中心推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 对护理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7]。优质护理提倡把时间还给护士, 把护士还给患者, 护士站前移, 护士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患者, 实施责任护士相对固定分管患者的分工方式, 使责任护士对其分管患者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易于了解和掌握, 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护理措施, 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18]。
临床实践工作中笔者体会到, 要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放心、满意的护理服务, 除了精湛的护理技术外, 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因此, 护士必须具有人文科学和知识, 给予患者人性化的照护。从细微处入手, 贴近患者, 以多种形式的人文关怀及人性化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照护, 真正满足患者的需求, 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通过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全程人文关怀, 通评估患者需求, 提供心理支持, 减轻患者疼痛, 满足患者饮食需求, 请亲属予以亲情支持, 根据患者的性格、脾气、心理、精神、文化、病情的不同提供个性化护理, 实施个性化人文关怀。两组患者在总体满意度、护理服务和技术水平的满意度调查中, 实施人文关怀的实验组3项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高达97.02%、98.21%、98.64%, 远高于对照组的82.89%、89.47%、80.26%,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实施有人文关怀理念的综合优质护理, 可减轻患者不适, 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 对于提高肿瘤患者的专科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人文关怀式的优质护理理念是现代护理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19],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18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设为实验组, 将2012年1-12月本病区收治并在出院时有效填写了满意度调查表的15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设为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实施具有人文关怀理念的综合优质护理, 将两组出院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有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实验组的总体满意度、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满意度评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实施有人文关怀理念的综合优质护理, 可减轻患者不适, 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满意度。
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效果研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每位患者均排除了听力或智力障碍以及其他干预性疾病, 其中45例患者消化系统肿瘤, 35例肺部肿瘤, 67例胃部癌症, 53例泌尿系统肿瘤。将这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82例和对照组118例。试验组男59例, 女23例, 年龄32~68岁, 平均 (43.1±6.8) , 病程1~19年, 平均 (14.2±2.6) 年;对照组男66例, 女52例, 年龄31~67岁, 平均 (42.4±6.4) 岁, 病程1~18年, 平均 (13.1±2.4)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 开展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试验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完善个性化健康教育, 强化癌性疼痛健康宣教,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详细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 施以家庭护理干预办法。同时, 传授情绪调节方法, 体验脚尖、脚趾、脚跟、小腿肌肉、腰、大腿肌肉、臀、下巴、双肩、牙齿、双眼、舌头等部位紧张与放松感觉, 基于紧张状态下维持10 s, 反之维持5 s。其次, 予以患者疼痛转移法, 相关的护理人员要强化疼痛控制, 积极指导读小说、看电视、听故事、听音乐等视觉分散法与听力分散法, 科学选择患者活动方式, 转移其意力。再者, 强化用药护理以及其他基础护理。做好口腔、皮肤以及泌尿生殖系统护理工作, 保持床单、被褥清洁, 定时按摩受压部位, 避免出现褥疮, 掌握给药方法, 遵循药物半衰期定时给药, 缓解疼痛。在出院后, 开展家庭护理知识专题讲座活动, 传授生活护理方法, 宣传肿瘤护理知识, 构建护理咨询热线, 提供交流平台, 强化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 尽可能地提高护理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主要有两项, 即疼痛程度与治疗效果。按照晚期胃癌患者疼痛程度分级法将疼痛主要分为六个等级:Ⅰ级:即1分, 患者无任何疼痛;Ⅱ级:即2分, 患者伴有轻微疼痛, 易被患者忽视, 对患者日常生活不造成影响;Ⅲ级:即3分, 患者出现疼痛, 不能忽视, 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Ⅳ级:即4分, 疼痛干扰其日常生活;Ⅴ级, 即5分, 患者伴有疼痛, 干扰所有日常活动, 但不影响进食、排便等生理需求;Ⅵ级, 即6分, 出现剧烈疼痛, 需静修。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疼痛得到显著减轻;好转:患者疼痛程度得到一定的缓解;无效:患者的疼痛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本文选取的晚期肿瘤患者共200例, 通过一个阶段的精心护理后, 所取得的成果比较满意。对照组患者Ⅰ、Ⅱ、Ⅲ、Ⅴ级疼痛与试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试验组。详见表1。
例 (%)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68%, 对照组为77.97%, 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例 (%)
3 讨论
疼痛作为一种不愉快的感受, 与潜在组织损伤具有关联性。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 晚期肿瘤患者其疼痛现象相对明显, 大约90%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已经成为了当前医学界的关键研究课题[3]。当肿瘤患者出现疼痛时, 往往给其心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致使患者产生各种消极思想, 治疗信心不足, 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4]。因此, 及时予以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 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与疼痛程度,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肿瘤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症, 病理机制相对复杂, 在治疗中, 施以传统止痛方法抑制患者的疼痛, 其疗效欠佳[5]。立足于肿瘤晚期, 予以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 其意义大于治疗。在护理过程中, 予以患者最真诚的关怀, 帮助患者寻找生活的希望, 及时调整患者精神面貌, 消除心理不良情绪, 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显示, 予以护理干预后, 试验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而言明显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治疗总有效率 (92.68%) 明显优于对照组 (77.97%) 。由此可见, 予以疼痛护理干预, 疗效显著, 这与相关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具体而言, 首先予以患者镇痛药物治疗, 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 对疼痛程度以及性质进行有效评估, 预先施以止痛处理, 防止疼痛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选择有效镇痛措施, 预防疼痛的加剧[6,7,8]。其次, 规范各项疼痛操作管理流程, 明确疼痛控制的重要性, 合理选择止痛方案, 给予安慰支持, 帮助其树立信心, 分散注意力, 争取患者信任, 采用暗示或者松弛等心理疗法。再者, 向患者讲解关于疼痛及镇痛方面的知识, 予以耐心疏导, 减轻心理负担, 开展听音乐、看电视、杂志等娱乐活动, 转移疼痛注意力, 调动积极因素, 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体内抗痛系统的作用, 给予患者身心放松指导方法, 能够有效地消除疼痛,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最大限度地降低的心理负担, 保证患者生活质量[9,10]。
综上所述, 针对晚期肿癌患者而言, 予以及时、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 强化患者心理特征的分析, 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案, 有助于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提高其治疗效果, 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82例和对照组118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疼痛护理干预措施, 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试验组, 两组患者Ⅰ、Ⅱ、Ⅲ、Ⅴ级疼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68%, 对照组为77.97%, 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加强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 予以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措施, 能显著提高其治愈率, 缓解患者的疼痛, 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晚期肿瘤,疼痛,护理
参考文献
[1]李蓉, 黄赛菊, 于娜英.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J].现代临床护理, 2010, 9 (12) :28-31.
[2]付金利.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5) :230-231.
[3]韦焕璜.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 2012, 33 (5) :1074-1075.
[4]王贞, 黄冬枚.心理咨询技能在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2, 5 (6) :153-154.
[5]林静.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情况调查及护理对策[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2, 32 (4) :616-617.
[6]伍燕萍, 李馨, 吴凤坚, 等.VAS评分法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3, 7 (1) :100.
[7]高文霞.中晚期肝癌的护理[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4) :2097-2098.
[8]石艳, 金纳新, 刘亚力.癌症患者临床护理心得[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6) :106.
[9]牛瑞红, 马洁.120例临终癌症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J].全科护理, 2009, 3 (7) :585-586.
晚期肿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4例晚期肿瘤死亡患者中, 男105例, 女29例, 中位年龄62岁;其中肺癌52例, 淋巴瘤3例, 肝癌4例, 胃癌24例, 肠癌12例, 乳腺癌6例, 胰腺癌3例, 食管癌15例, 胆囊癌5例, 卵巢癌4例, 肾癌4例, 其他2例。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 TNM国际分期为Ⅲ期占5% (7/134) , Ⅳ期占95% (127/134) , 院外死亡不纳入统计。
2 结果
134例晚期肿瘤患者直接死亡原因为:肿瘤多发转移致相关合并症及恶液质, 预期死亡占82.8% (111/134) , 包括疼痛、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感染、呼吸循环衰竭、恶液质、低血糖、中枢性高热等;非预期死亡占13.4% (18/134) , 包括肿瘤急症及治疗相关合并症, 其中大咯血8例, 呕血1例, 肺栓塞3例, 感染4例, 猝死2例;肿瘤患者并发症死亡占3.7% (5/134) , 其中脑出血2例, 心肌梗死1例, 脑梗死2例。
3 讨论
肿瘤晚期多发转移致相关合并症及恶液质是晚期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此类死亡多为预期死亡, 临床症状多种多样, 包括疼痛、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呼吸困难、感染、恶液质、肝性脑病、脑疝、肠梗阻及肠穿孔、中枢性高热等。其中肝癌患者多见于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及肝破裂、肝肾综合征、顽固性低血糖等, 与柯传庆统计相符[1]。肺癌患者多见于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呼吸循环衰竭, 周小鸽等报道肺癌尸检74例, 主要死亡原因是肺癌广泛转移引起的全身衰竭和肺部继发感染, 分别占47.3% (35/74) 和23.0% (17/74) [2]。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恶液质, 胰腺及胆囊癌患者多为胆管感染或者肝性脑病。此类患者治疗上以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痛苦为主, 临终时不进行心肺复苏、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此类患者治疗必须与患者及家属经常沟通, 取得其理解, 比如贫血、低蛋白时输血、输蛋白问题, 肝性脑病时止痛药物、利尿剂使用问题等。恶性肿瘤患者晚期疼痛发生率可高达70%~90%, 疼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及病因治疗。严格按照三阶梯止痛药物使用原则, 口服、按时、个体化及注意细节, 注意辅助药物使用, 最大程度减轻疼痛, 使患者有尊严度地过余生。多数晚期肿瘤患者伴有恶液质, 恶液质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本组资料统计恶液质死亡占30%。有报道20%的肿瘤患者死于恶液质, 其中80%为消化道及肺肿瘤[3]。恶液质是由多因素引起的综合症状, 在临床上的表现多为厌食、体重减轻、脂肪和骨骼肌分解增加, 其中厌食和体重减轻是其最明显症状, 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晚期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的直接原因, 并可对肿瘤治疗产生抵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参与其中, 早期干预可提高化疗敏感性, 延长患者生存期。恶液质治疗包括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晚期肿瘤患者行人工营养是否能改善功能和活力, 减轻疲乏, 改善生存和控制症状 (饥饿除外) 目前尚缺乏证据。对于一般肿瘤患者, 没有证据显示肠内营养能使生存和生活品质受益。荟萃分析显示, 晚期肿瘤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比不接受者生存期更短。
非预期死亡包括肿瘤急症及治疗相关合并症, 肺癌患者大咯血, 消化道肿瘤消化道大出血, 肿瘤患者肺栓塞, 治疗相关Ⅳ度骨髓抑制导致感染等。本组患者中, 大咯血死亡8例, 呕血死亡1例, 感染4例, 肺栓塞3例。咯血患者中, 7例为肺癌, 1例为鼻咽癌, 其中5例曾行放射治疗。感染患者中, 3例为老年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本组咯血及感染多见, 咯血是肺癌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常常伴组织坏死, 侵蚀血管造成局部出血, 是其主要发病机制。结合本组患者情况考虑大咯血还与下列因素有关:化疗药物导致骨髓抑制, 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肺癌常合并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 使支气管内膜肉芽组织充血, 损伤小血管导致咯血;因化疗或放疗造成肿瘤坏死感染和溃疡形成, 导致较广泛的渗血;肿瘤压迫致毛细血管充血膨胀, 压力增高, 破裂出血。放疗后的大咯血主要为肺动脉壁或大的支气管动脉受肿瘤侵蚀, 而形成假性动脉瘤, 在放射治疗后, 容易造成肿瘤组织急性坏死脱落, 动脉瘤破裂引起大咯血, 导致窒息、猝死。本组咯血死亡患者中, 一半曾接受放疗, 因此放疗后患者咯血应引起高度重视。肺癌咯血的治疗, 以垂体后叶素为主要止血药物, 可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感染为放化疗相关死亡常见原因, 多见于淋巴瘤及肺癌患者, 原因多为放化疗后免疫力低下及粒细胞降低, 每周化验血常规1~2次, 注意提高免疫力。此类患者治疗以预防为主, 与家属沟通, 向其说明放化疗并发症, 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同时注意个体化治疗。肿瘤患者高凝状态、栓塞很常见, 肺及脑、肢体栓塞, 无禁忌证, 考虑对高危患者常规抗凝治疗。非预期死亡是引起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 必须加以重视, 以预防为主,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本组患者并发症死亡5例, 脑出血2例, 脑栓塞2例, 心肌梗死1例, 多有基础病, 多为老年患者, 合并高血压。此类患者放化疗期间应注意并发症的处理, 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常规心电图, 可请专科会诊, 转专科治疗。
参考文献
[1]柯传庆, 刘红梅, 吕艳红, 等.106例晚期肝癌死亡原因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 24 (6) :524-525.
[2]周小鸽, 李其泓, 马燕龙.老年人原发性肺癌74例尸检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1993, 12 (6) :348.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篇10
摘要:目的:观察姑息治疗对晚期肿瘤患者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1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不同方式的姑息治疗,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的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所用量表为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治疗后研究组抑郁焦虑程度较干预前明显减轻,明显轻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的姑息治疗可缓解晚期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晚期肿瘤;抑郁焦虑;姑息治疗;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4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05-02
肿瘤不仅是一种躯体疾病,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冲击和精神重创。负性情绪焦虑、 抑郁在肿瘤患者发生率高[1] 肿瘤晚期患者症状加重,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心理因素对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研究发现,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肿瘤治疗[3],本文旨在了解能否通过姑息治疗减轻晚期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状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接受姑息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入选标准:①有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依据,不受具体肿瘤类型限制,疾病处于晚期,接受姑息支持治疗。②自愿合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定为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④无精神认知障碍;无严重心脏疾病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⑤预计生存期在2个月以上。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分别为(67.81±10.12)、(66.90±11.23)岁,P>0.05。其他一般资料及疾病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 研究工具①一般情况调查表:a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民族、教育水平、 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等。b疾病信息,疾病诊断、分期、生活质量评分等。疾病情况由调查者根据病例填写。②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4]:包括焦虑和抑郁2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分别由7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均用0~3级数字评分法来评定,最低分均为0,最高分均为21,不论A(焦虑,anxiety)及D(抑郁,despression),凡0~7分为无症状(noncase),8~10分可疑症状(doubtful case),≥11分为确诊病例(case),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或抑郁的程度越高。焦虑分量表的 Cronbachsα系数为0.92, 抑郁分量表为0.84③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5]。由26个条目组成,包括生理领域(PHYS)、心理领域(PSYCH)、社会关系领域(SOCIL)、环境领域(ENVIR)4个领域24个条目、总的生存质量和总的健康状况2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1-5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该量表已被证实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研究方法
1.3.1 调查方法
前瞻性研究,采用单盲法,两组患者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试验,遵照NCCN临床实践:生存指南(2015.V1)对患者抑郁焦虑情况进行筛查、初始评估、干预、再次评估。两组患者均在在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各做一次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等量表的评定。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发放问卷,请患者自行填写,对于符合条件、不能亲自填写的患者,由调查员按照统一的方式读出问题,根据患者的回答客观记录。疾病及治疗资料由调查员查阅病历进行客观填写。治疗组成员包括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调查员、心理调解人员、家属。
1.3.2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个体化姑息治疗,此外研究组还接受课题组成员提供的更为全面、详细的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姑息性症状管理:两组患者均接受缓解自身躯体症状的治疗,如电解质紊乱、疼痛、气短等不适,治疗措施包括药物、姑息性手术、姑息性放化疗等,接受副作用小的中药抗肿瘤及免疫治疗。②活动及锻炼:研究组接受指导进行活动及能量储备。活动方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尽量坚持。如安排患者在清晨、食后及睡前散步20-30 min。对有骨转移、截瘫等活动障碍患者可由责任护士指导并协助给予翻身、上肢抗阻力锻炼等。能量储备措施包括建议患者活动前预先计划、不重要的活动不做、自己调整速度、增加休息和将高消耗的活动安排在精力最充沛时等,必要时要求家属协助。对照组则按患者意愿随意活动,接受常规翻身等护理。③心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及时与其沟通病情,内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以使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治疗方案及治疗目标有清晰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责任护师给予优质护理及宣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对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患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严重的使用药物治疗。并且每周有医护人员组织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回访,认真聆听他们的意见,及时为患者寻求社会支持,向家属讲解抑郁焦虑的知识,使其理解心理疏导,家属的关爱与支持能使抑郁焦虑得到改善。多介绍一些抗癌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调节情绪。对压力较大情绪不稳定的家属也给予健康教育及鼓励。对照组仅给予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给予常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调理。④睡眠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科学的睡眠指导,保证睡眠质量,体质差的患者建议在不影响夜间休息的情況下可以随时小睡,夜间睡眠差者给予干预措施,包括睡觉和起床有固定的时间、避免长时间午睡等和建立诱导睡眠的环境(如,黑暗、安静、舒适)。作息时间明显不同的患者适当调开,尽量不住一个病房;可根据患者的爱好听音乐、广播、临睡前热水泡脚等措施促进睡眠。对照组仅提供改善睡眠药物治疗。⑤营养干预:研究组每周监测患者的体重、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给予饮食指导,及时与营养师联系,制定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计划。指导家属制定适合患者的食谱,提高患者食欲。食欲差者给予深静脉置管后进行肠外营养及醋酸甲地孕酮改善食欲。对照组仅根据病情给予肠外营养及醋酸甲地孕酮治疗。⑥疼痛管理:存在疼痛症状的病例研究组除给予三阶梯镇痛及疼痛辅助药物治疗外,还进行心理暗示、鼓励,使其从精神上摆脱恐惧感,有效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照组仅给予药物镇痛。⑦实施人性化关怀:实验组病人按病人要求可住单人房间,病房布置温馨、舒适、整洁、安静;对照组病人则住双人或三人标 准房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均数±标准差不会打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疲乏情况调查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郁焦虑较治疗前明显减轻(χ2=16.914,P=0.001),而对照组患者减轻程度不明显(χ2=4.509,P=0.105)。见表2。
2.2 干预前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持续的应激状态下,人体免疫功能减退,促使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心理因素对癌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轴来实现的。具体:消极情绪对大脑皮层的直接作用:前苏联学者在动物实验中用电击或其它创伤性刺激引起实验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紧张,可促使"自发性"肿瘤的产生:不良心理因素可引起内分泌功能的失常,导致激素间和激素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失调,从而促使肿瘤细胞的快速生长;不良情绪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紊乱来影响免疫系统,从而影响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6]。反之亦然,由于恶性肿瘤的难治性及肿瘤本身及其治疗带来的各种不适症状,面对死亡的恐惧和躯体的痛苦, 90%的肿瘤患者可能并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 1/3的患者被"吓死"。这种心理影响贯穿于恶性肿瘤发生、 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这种生理-心理反应不但会加重患者的某些症状,如疼痛、疲劳等,而且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行为,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6]。可见,恶性肿瘤与不良心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肿瘤的诊断消息-情绪反激(焦虑、 悲愤、 忧郁)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加重-情绪更消极[7]。因此,治疗肿瘤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可提高免疫功能,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8,9]。这也是新时期对肿瘤综合治疗的新的诠释。据报道,癌症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为正常人群的24倍,高达20%-50% 。 而且,肿瘤的死亡率和抑郁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抑郁分数者死于肿瘤的人是其他人的2倍,说明抑郁情绪可导致或加速肿瘤的发展[7]。对姑息治疗的定义为“对那些对治愈性治疗无反应的病人的积极整体照顾,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的控制,并重视和解决病人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其目的是使病人及家属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在疾病的早期姑息治疗的很多内容可以与抗癌治疗同时进行”[10]本研究说明综合干预措施对改善抑郁焦虑有明显的优势及成效。目前研究已证实运动对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有明显疗效,但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应注意活动的方式及度的把握,避免病理性骨折等危险事件的发生。对存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患者及时给予药物调理,我们使用心理疏导配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多塞平”[11]纠等药物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收到良好效果。经过长期抗肿瘤治疗及肿瘤的高消耗,患者多有营养不良、恶病质等症状,目前研究已证实科学的饮食指导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有效地缓解疲劳,对减轻抑郁焦虑有一定作用。合理地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12]及“醋酸甲地孕酮”[13]引已被证实能够降低提高能量代谢水平,增加患者食欲。
总之, 肿瘤晚期患者焦虑、抑郁水平高,影响到生活质量各方面。对躯体和功能方面的影响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给予心理干预[14],帮助患者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症状较重者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可全面改善肿瘤晚期患者的抑郁焦虑,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卢宝金、孙艳霞,白血病初治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29 (4):609-610,
[2] HERMANN CP, LOONEY SW.Determinants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near the end of life:alongitudinal perspective[J].Oncol Nurs Forum,2011,38(1):23-31.
[3] 张宜宏 施琪嘉 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J],中国康复,2005,20(1):56,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23-226 ,
[5] 张作记.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国行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13-214,
[6] 梁堃 薛慎伍 癌症患者不良心理因素的干预研究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6):733.
[7] 黄丽 罗健 肿瘤心理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8-79
[8] 张继香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5):312
[9] 张曼华 肿瘤患者心理干预研究的现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487
[10] Holland JC,Fei E.Cancer medicine(M].5th ed.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92.
[11] 文玉,樊红琨,周 云,等.NSCLC化疗患者抗焦虑抑郁治疗对QOL改善的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09;24(4):40445.
[12] Glare PA.Dunwoodie D.Clark K,et a1.Treatment of nausea and vomi—ting in terminally ill cancer patients[J].Drugs,2008;68(18):2575—2590.
[13] Busquets S,Serpe R,Sirisi S,et a1.Megestrol acetate:its impact on muscle protein metabolism supports its use in cancer cachexia[J].Clin Nutr,2010;29(6) 733-737.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篇11
关键词:康莱特,晚期恶性肿瘤,生存质量,生存周期
随着社会环境地不断污染及人们饮食结构地变化, 恶性肿瘤疾病呈逐年增加, 给人们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然大多数肿瘤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 同时部分患者因年龄大及多次化疗等而导致其失去放化疗机会。所以寻找一种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的抗癌药物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来说, 因其机体功能等原因较差而无法耐受放化疗, 因此采用姑息对症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发达国家治愈恶性肿瘤疾病率为45%~50%[1], 然在我国的恶性肿瘤疾病治愈率大约为10%[2]。正因大多数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身体状况较差, 所以难以耐受放化疗治疗, 因此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减轻其痛苦, 不断提高其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笔者所在医院特采用康莱特注射液应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 旨在探讨其临床疗效, 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12 月-2015 年6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50 例, 男34 例, 女16 例;年龄34~82 岁。肺癌16 例, 肝癌8 例, 食管癌6 例, 直肠癌5 例, 肾癌5 例, 乳腺癌4 例, 卵巢癌2 例, 前列腺癌2 例, 膀胱癌2 例。男43 例, 女16 例, 年龄43~82 岁。
1.2 药物与方法
康莱特注射液 ( 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200 ml缓慢静滴, 1 次/d。7 d为一疗程, 所有患者均治疗3 个疗程,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各项症状的变化情况, 同时严密监测患者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行为状态评分 Karnofsky (KPS, 百分法) 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满分为100 分, 其中0 分为死亡, 100 分为正常, 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身体状况越好;得分越低说明患者无法耐受抗肿瘤药物治疗。
1.3.2 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根据生存质量评分标准将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为改善、稳定及下降。改善:治疗后, 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增加超过10 分;稳定:治疗后, 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改变控制在10 分以内;下降:治疗后, 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下降>10 分[3]。
1.3.3 癌痛评估 依据Budzynsk标准将疼痛分为:无痛、轻度痛、中度痛、重度痛及剧痛[2]。轻度疼痛:主要是指疼痛存在, 但不影响患者正常睡眠, 患者可忍受;中度疼痛:疼痛厉害, 且影响患者正常睡眠, 但经镇痛治疗后可入眠;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且难以入睡, 服用药物后短时间内不能缓解;剧烈疼痛:指患者疼痛厉害, 有生不如死的感觉。
1.3.4 睡眠和食欲评分评估 采取模糊评分法对患者的睡眠和食欲进行评估, 判定标准为:总分为10 分, 分数越高, 患者的睡眠和食欲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生存质量变化
治疗前患者的睡眠和食欲评分分别为 (5.3±2.2) 分、 (6.1±1.8) 分, 治疗后患者的睡眠和食欲评分分别为 (7.3±1.8) 分、 (7.5±1.3) 分, 患者的睡眠和食欲均有了明显的改善, 治疗前后睡眠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85, P<0.05) , 食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459, P<0.05) 。经治疗后发现, 其中KPS评分>60 分者由治疗前44% 上升至68%。生活质量:此次研究的50 例患者中, 其中稳定患者为13 例, 占26%;改善患者为33 例, 占66%, 下降患者4 例, 占8%。
此次研究患者中, 其中存在精神和食欲及情绪改善者为48 例, 其中1 例食管癌患者于治疗前存在食欲不佳和消瘦等情况, 然经治疗1 个疗程后, 患者食欲得到明显改善, 且体重增加。1 例肺癌患者经临床化疗后, 效果不理想, 患者疼痛加剧且咳嗽厉害, 经治疗3 个疗程后, 患者疼痛基本消失, 咳嗽症状明显减轻, 同时患者KPS评分从治疗前50 分增加至治疗后70 分。
2.2 镇痛效果
从本次研究的50 例患者来说, 其均存在不同程度疼痛情况, 但患者经过治疗后, 无疼痛患者37 例, 占74%, 轻度疼痛患者5 例, 占10%, 中度疼痛患者7 例, 占14%, 重度疼痛患者1例, 占2%, 剧烈疼痛患者0 例。
2.3 毒副反应
此次研究中, 50 例患者中出现1 例过敏反应。此例患者年龄为79 岁, 临床诊断为肺癌。采用康莱特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4 min后, 患者面色潮红且出现胸闷气短等情况, 因此医生立即停止继续输液, 并及时更换输液器及液体, 采用地塞米松10 mg入壶与苯海拉明20 mg肌内注射, 及时给予吸氧, 心电监护30 min后症状缓解, 本例未再用药。出现血管刺激症状者为5 例, 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另外1 例患者经治疗后出现四肢抽搐及发热等情况, 及时给予患者退热、镇静药物治疗后, 患者症状缓解且完成治疗。所有患者均肝肾功能等正常。
3 讨论
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多家医院临床试验, 应用康莱特注射液对肝癌和胃癌及肺癌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各恶性肿瘤疾病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性。单纯采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对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均不如采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4,5,6,7]。这主要是因采用康莱特注射液辅助治疗可增强减毒作用, 同时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可显著降低化疗所致不良反应, 同时还可较好的杀伤肿瘤病灶, 防止复发, 并能提供高能量营养,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8,9,10,11,12]。成为卫生部实施新药审评制度以来第一个批准生产的输液型的恶性肿瘤治疗药。这一中药二类新药已在国内2000 多家大中型医院临床使用, 被评价为目前国内外肿瘤临床较为理想的综合性治疗药。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康莱特注射液, 其主要是从中药薏苡仁中提取、研制而成的注射液, 其具有益气养阴和消症散结功效。药效学和临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 有增强免疫力具有抑制和杀伤癌细胞的作用, 并具增强免疫功能作用, 还具有一定的镇痛效应[13,14]。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减轻患者疼痛, 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及生存期, 对晚期肿瘤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