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国建筑(共11篇)
南京民国建筑 篇1
南京是中华民国的首都。在《首都计划》的推动下, 留下了大量的民国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数量众多, 而且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具有类型齐全、风格多样的特点, 反映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变迁, 同时也记载着民国的历史, 是中国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一、南京民国风格建筑产生的背景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和缩影, 我们想要更充分地认识和了解南京民国建筑, 就需要先了解建筑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原因。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建筑在近代化进程中也明显呈现出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因此一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期, 既有新城区、新建筑紧锣密鼓的快速转型, 又有旧乡土建筑依然故我的推迟转型;既交织着中西建筑的文化碰撞, 也经历了近、现代建筑的历史搭接。而这一点, 在南京民国风格建筑也有所体现, 形成了其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交替的特点。 (1)
这一时期, 《首都计划》产生了巨大影响。1927年4月18日, 中华民国恢复首都南京后, 国民政府商议办理国都设计事宜, 由美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墨菲主持制定南京首都规划。经过一年的努力, 于1929年12月完成了近代南京历史上第一份城市规划文件——《首都计划》。虽然这一计划受到了日军侵华和国家内战的影响未能充分落实, 但熟悉南京的人们都知道, 《首都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在南京城各种功能区的形成。比如, 现在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建筑都是都位于鼓楼一带。
就经济而言, 一战期间,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同时辛亥革命的推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激发了民族资本家的热情,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一时期出现短暂的春天。这也为民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从文化上来说, 主要是受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20世纪初期, 西风顺势东渐,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极大转变。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艺术等西方先进的新学说、新思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本地文化, 出现了东西文化极大碰撞与交汇的局面。这一点体现在建筑上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建筑通过对西方建筑的克隆, 变异, 与结合的过程, 把传统的木构架体系与西方的混凝土结构相融合, 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
另外还有民国时期南京的市民文化。民国时期, 南京的市民慢慢从以伦理道德为主的价值观转变到重实际的价值观上, 这在民国居民建筑上有所体现。例如, 在颐和路两旁的居民区大多仿照欧式建筑风格。但这种转变仍处于低态发展的状态, 多流于改变表面的、外在的形式, 未能触及思想、观念等文化的本质。其主要表现为西式的外表形制、中式的内部布局等。
从主观方面而言:南京民国建筑的一些建筑是根据当时官员个人的意愿选址建造的。比如中山陵的选址, 原因是早在民国元年, 孙中山在南京任临时大总统的时候, 曾几次到过紫金山。1912年3月10日, 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之后, 与胡汉民等人到紫金山打猎。他看到这里背负青山, 前临平川, 气势十分雄伟, 笑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后, 愿向国民乞此一抷土, 以安置躯壳尔。" (2) 因而就有了现在闻名世界的中山陵。
另外优秀建筑师对民国建筑风格的影响也是功不可没的。民国建筑无论是对东方古典风格的沿用与革新, 还是对西方现代性的解读, 设计手法的理性追求始终是民国建筑师们的初始动机。这种理性设计思路, 一方面体现在装饰形制的创造、突破、改良上, 另一方面是建筑师对西方建筑装饰功能实用性与科学性的崇拜。引入西方建筑先进的材料与技术, 利用西方建筑理性的构图与布局对东方传统建筑做出改变与调整, 在满足现代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于装饰上尽可能更多地展现本民族传统建筑的特征。
民国时期, 一大批从欧美留学归国的建筑师云集当时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形成了我国第一代建筑师群体。他们既受到欧风美雨的沐浴, 又经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建筑设计中, 他们以现代的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成功地将中西方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设计出形式多样、富有震撼力的杰作。 (3) 这些建筑师中代表人物有吕彦直、杨廷宝、童寯、刘敦桢、赵深、陈植、陆谦受、范文照、过养默、赵志游、梁衍、徐敬直、刘福泰、卢树森、李锦沛、董大酉等。
二、南京市民国风格建筑研究
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 涌现出大量的民国建筑。而这些建筑类型齐全、风格多样, 成为后人研究的宝贵资源。参考众多学者的研究, 我们认为南京民国风格建筑主要分为中国传统民族形式建筑、西方折衷主义建筑、西方古典式建筑、中国传统宫殿式的近代建筑、新民族形式的建筑、西方现代派建筑六种风格, 本文将对这六大风格一一进行分析。
(一) 中国传统民族形式的建筑
此类建筑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 大多数是单层, 少数是双层, 宫殿、庙宇多为重檐歇山顶, 民居多为人字顶。民国时期, 这一形式的建筑基本上沿袭着旧有的功能布局、技术体系和风格风貌, 保持着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传统品格和乡土特色。 (4)
这一风格的典型建筑有栖霞寺、煦园 (总统府西花园) 、瞻园 (中统局) 、鼓楼 (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 、江南贡院 (南京市政府) 、朝天宫 (首都高等法院) 、武庙 (考试院) 等等。其中煦园是我国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作, 其中的石舫、忘飞阁、夕佳楼、漪澜阁等建筑也是中国传统民族形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二) 西方折衷主义建筑
折衷主义风格建筑 (5) 在清末南京开埠后比较流行。有学者研究指出, 国立中央博物院 (现为南京博物院) 是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成功典范, 他们认为南博建筑造型是中国古典宫殿样式, 而建筑材料和结构则采用西方先进的钢筋混泥土结构, 中西方建筑风格在这得到了有机的统一, 是折衷主义建筑的典型代表。 (6)
国立中央博物院从建筑外部方面, 采用的是仿辽代建筑风格, 包括大殿、露台和配殿三部分, 九开间的仿辽庑殿上敷棕色琉璃瓦, 屋面平缓, 斗栱粗壮。在建筑内部方面, 采用了现代西方的建筑风格, 比如陈列室, 被设计成平屋顶式的结构。除此之外, 博物院内部材料的选用也都是西方引进的以水泥为主的建筑材料。
(三) 西方古典式的建筑
大约在20世纪初, 古典主义建筑 (7) 出现在南京民国时期, 它的代表建筑有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科学馆、生物馆、体育馆, 以及建于1936年的新街口中央银行南京分行等等。我们将以国立中央大学为代表介绍这一风格建筑。
国立中央大学的建筑 (如大礼堂、生物馆、科学馆、体育馆等) 明显受到西方建筑史上折衷主义复古思潮的影响, 用西洋古典建筑式样的建筑外壳去包装具有现代特点的使用空间, 以此来显示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其中, 国立中央大学的大礼堂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它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共三层。正门朝南, 门厅立面上部为四根爱奥尼亚式列柱。大礼堂顶部为钢结构穹隆顶, 高34米, 外部如球体状, 用青铜薄板覆盖, 自然锈蚀的铜绿形成一层保护膜。球体顶部建有八边形采光窗。
(四) 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
此类风格的建筑是中西方的建筑师力图将中国传统的建筑造型和西方现代建造技术结合起来而作出的一种尝试, 19世纪后期在南京开始出现。这一风格的代表建筑有1917~1926年之间建造的金陵大学, 此后, 这种风格的建筑扩大到大型纪念性建筑、行政性建筑等各类建筑中。此类建筑尤以中山陵享有盛名。
1.金陵大学
金陵大学具有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建筑有北大楼、东大楼、西大楼、礼拜堂、图书馆和以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学生宿舍等等。这些建筑物一律都是青砖墙面, 歇山顶, 上覆灰色筒瓦, 建筑造型严谨对称, 进深较大, 窗户较小, 显得封闭稳重, 体现了中国北方官式建筑的特征。
2.中山陵
陵墓全局图案呈一警钟形, 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 庄严简朴, 别创新格, 中山陵堪称把政治与艺术完美地结合为一体的建筑艺术杰作。
其中中山陵祭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仿古宫殿式建筑, 它把建筑融于自然环境之中, 吸取了中国传统陵墓布局的特点, 采取中轴线对称的布置方式, 并具有西方石造建筑的永恒纪念性, 建筑的色彩采用蓝色屋顶灰白色墙身。重檐歇山顶, 上覆蓝色琉璃瓦。檐下各筑石斗拱飞檐二层, 堂之南面有三个拱门, 上刻花纹, 各门设梅花空格的紫铜门二扇, 门楣上分刻“民族”、“民生”、“民权”字样, 在中门上嵌孙先生手书“天地正气”四个鎏金大字。
(五) 新民族形式建筑
20世纪30年代, 中国一些有见识的建筑师看到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现代建筑功能相结合的矛盾, 同时考虑到宫殿式建筑造价昂贵, 费时费工, 以及建筑格局呆板, 于是提出了创新的主张, 反对繁琐的复古主义形势, 反对大屋顶, 探索将中西方建筑有机融合起来, 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传统特色的新民族形式建筑。代表性建筑群有中央体育场、紫金天文台、外交部大楼、国民大会堂和国立美术陈列馆、音乐台等等。
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南京体育学院内的中央体育馆, 是民国时期远东最大的体育场。中央体育场在建筑功能上吸收了西方体育场的先进经验, 因而布局合理, 场地开阔;而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牌楼及细部装饰, 因此整组建筑显得坚固壮观、协调统一 (8) , 属于新民族形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六) 西方现代派建筑 (9)
30年代中期, 西方现代派建筑风格影响到中国, 建筑师们紧跟时代的脉搏, 在南京等地也设计建造了这一风格的建筑。代表建筑有原最高法院大楼、地质矿产博物馆、大华大戏院、福昌饭店等。在民居方面, 代表性的里弄住宅如钟岚里、五台新村、板桥新村等;在花园别墅方面, 以山西路、颐和路、北京西路一带新住宅区的各式小住宅为代表。
钟岚里位于南京市梅园新村纪念馆的对面, 建于1937年, 民国时期是中南银行的职工宿舍, 保存完整。钟岚里当街, 有一排接近两百米长的联排式住宅。这排住宅“灰砖灰瓦”, 为新式石库门建筑, 有着统一的二层楼和当街小阳台, 顶层各设有一个突出的阁楼, 钟岚里“石库门”的门, 是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 穿过弄堂口, 里面有三十多幢民国建筑。
以上便是我们关于南京民国风格建筑其背景及六大风格的研究与介绍, 受篇幅所限未能更细致的叙述。受学力所限, 难免有所纰漏, 还望学者专家以及对本文感兴趣的友人多多指导!
注释
11 李少林.《中国建筑史》2006年4月.
22 陈巍然.《智慧的结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年3月版, 第93页.
33 《建筑时报》.《南京民国期间建筑浏览》, 2003年8月11日
44 卢海鸣.《南京民国建筑评析》, 2002年第62期.
55 折衷主义风格建筑:是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 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它将过去各种知名的建筑风格混用在一座建筑物中。其特点是自用组合各种建筑形式, 不讲究固定的法式, 只讲求比例匀称, 注重纯形式的美.
66 牟婷:《南京民国建筑的风格和形式——解析南京博物院的民国建筑语言》, 艺术百家, 2008年第105期.
77 古典主义建筑:17世纪后期从法国兴起的一种建筑, 其特点是以古典柱式为构图的基础, 突出轴线, 注重比例, 强调对称, 讲究主从关系。这种风格的建筑多被应用在宫廷建筑、纪念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
88 《民国的踪迹:南京民国建筑精华游》.北京市: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年版第106页.
9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欧洲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发生很大的改变, 西方现代派建筑应运而生。这种风格的建筑强调建筑式样与时俱进, 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式样的束缚, 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 创造出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建筑风格.
南京民国建筑 篇2
发布时间:2009-08-10
作者:文史办
2009年,南京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在俞明副主席带领下,对南京民国建筑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听取了市建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房产局、文物局和有关区政府的情况介绍,并参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民革市委、民盟市委、民进市委、农工党市委、九三学社市委的领导同志参加了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南京民国建筑的历史状况
民国建筑是指民国时期建设的,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民国定都南京,从1912年算起是38年,从1927年算起是23年,其中有8年迁都重庆。正是在这二三十年时间里,留下了900多万平方米有特色的建筑,其中有代表性的建筑不下200座,使南京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博物馆”。“汉唐建筑看西安,明清建筑看北京,民国建筑看南京”,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民国建筑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关于民国建筑和近现代建筑这两个概念
现在使用较多的近现代建筑这个概念,是对民国建筑这个概念的拓展,向上延伸至清代晚期(19世纪中叶),向下延伸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初期(一般为20世纪50年代,也有主张延至20世纪70年代者),其主体仍然是民国建筑。一般而言,使用近现代建筑这个概念是恰当的。考虑到南京的特殊情况,使用民国建筑这个概念则更有意义。
(二)南京民国建筑溯源
1912年1月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定南京为国都,南京的城市建设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从民国八年(1919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0年间,南京总共进行了大小深浅不同的城市总体规划7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聘请美国建筑师墨菲、古力治制订《首都计划》。《首都计划》于1929年12月完成,内容包括人口预测、城市功能分区(中央政治区、行政区、住宅区、文教区、工业区、商业区)、道路系统、市政工程等。实施较早的是道路系统中的中山大道,目的是配合孙中山先生遗体奉安大典。与此同时,出现了一批行政建筑、纪念建筑、文教建筑、公共建筑、里弄建筑、官邸建筑、工业建筑;另有外国人兴建的宗教、教育、公益建筑,还有一批外国使领馆建筑。
这一大批民国建筑,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
一是中山陵园地区。包括中山陵、植物园、行健亭、音乐台、光华亭、仰止亭、流徽榭、藏经楼、国民革命历史图书馆(今中山陵7号)、桂林石屋、永慕庐、永丰社、孝经鼎、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谭延闿墓、航空烈士公墓、天文台、中央体育场以及蒋介石、汪精卫、孙科、张学良、林森、陈果夫、陈立夫、何应钦、唐生智、冯玉祥等100多位国民党党政军高级官员的公馆、别墅。
二是明故宫地区,为中央政治区。包括中央博物馆(今南京博物院)、中央监察委员会(今南京军区档案馆)、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励志社(今钟山宾馆)、中央医院(今南京军区总医院)、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今南京军区司令部)等。
三是新街口地区,为商业区。包括交通银行(今工商银行南京分行)、国货银行(今新街口邮政支局)、大华大戏院(今大华电影院)、福昌饭店、中央商场等。
四是西康路地区,为新住宅区,俗称公馆区。共建成近70万平方米的花园住宅,户均超过400平方米。五是中山大道沿线,主要是行政建筑。包括交通部、铁道部(今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外交部(今省人大)、最高法院(今省粮食局等单位)、最高检察署(今军人俱乐部)、华侨招待所(今江苏议事园)、新都大戏院(解放后改名为胜利电影院,已拆)、财政部(今南京军区后勤部宿舍)、中央饭店等。
此外,北极阁--鸡鸣寺、鼓楼--汉口路、傅厚岗--高楼门、长江路、太平南路等地区,也是民国建筑相对集中的地区。
《首都计划》的实施,一大批民国建筑的涌现,标志着南京从基本是明清风貌的传统古城,向近现代化城市的转变,寄托着一代规划师、建筑师和政治人物建设一个田园化、民族化、科学化新南京的雄心和梦想。
(三)南京民国建筑的价值
南京民国建筑具有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1、南京民国建筑的风格特点
南京民国建筑在风格特点上的划分,有四种、五种、六种等不同意见。以六种为例,可划分为:
(1)西方古典式建筑,如和记洋行英国总监办公楼、中央大学大礼堂等;(2)折衷主义建筑,如扬子饭店、中央银行南京分行等;
(3)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如金陵大学礼拜堂、金陵大学北大楼等;
(4)新民族形式建筑,如铁道部大楼、灵谷塔、紫金山天文台、中山陵音乐台、中央医院、交通部大楼、外交部大楼、谭延闿墓、中央博物馆、新街口交通银行、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等;
(5)西方现代派建筑,如福昌饭店、下关火车站扩建工程等;(6)传统民族形式建筑,如行知馆、马歇尔公馆等。
2、南京民国建筑的历史地位
一是独特性。南京民国建筑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国家首都规划和建设的智慧结晶,构成了南京大都会的物质元素和城市标志。规格之高、类型之全,是国内一些城市的租界建筑无法比拟的。其中,民国政府的“五院八部”及中央研究院、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中央博物馆等,其等级和规模均属当时全国乃至东亚之最。
二是开创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强势侵入面前,中国建筑界曾经一度迷失自我。上海、天津、武汉等开放口岸所建造的西式建筑被视为不可逾越的建筑瑰宝。这种状况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开始有所改变。一批中国自己的建筑师,他们学贯中西,冲破了盲目崇洋思潮和民族自卑心理,或自办事务所,或在政府部门负责规划,或在大学任教,在中国近代建筑的探索实践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以吕彦直、梁思成、杨廷宝、童寯、陈植、刘敦祯、徐敬直、李宗侃、奚福泉等为代表。他们在创作设计思想的更新、不同建筑功能的规划、各种近代材料的运用、多种建筑风格的摸索、审美标准的试探、直至具体施工的亲临实践等许多方面,都付出了艰苦的开创性的努力。他们创作出丰硕的成果,其中不乏影响深远的作品,甚至是旷世杰作。最典型的就是1929年建成的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至今为后人尊崇和津津乐道。南京民国建筑,在开创出中国近代建筑灿烂之花的同时,引领了当时中国建筑的潮流。
三是艺术性。南京民国建筑中不同艺术风格的建筑精品及其所蕴涵的建筑思潮,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活动,整体性地反映了中国在一个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审美追求,具有独树一帜的审美价值。南京民国建筑艺术风格的变化,又与建筑材料、建筑工艺和科技理论密切相关,因此,优秀的南京民国建筑,恰好充分诠释了当时的科学技术进步水平。
四是历史性。南京民国建筑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记录了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风云沧桑,是南京乃至中国历史文脉传承的重要实物见证。南京的民国建筑,至今仍为海外侨胞、台湾同胞所关注,成为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纽带。
南京的民国建筑,奠定了南京近现代城市的物质形态,构成了南京清新雅致的面貌特色,并且与山水城林相得益彰,成为南京赏心悦目的亮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展露出其艺术的多元性、技术的先进性和风格的独特性,体现出广泛而持久的历史、艺术和科技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
二、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情况
目前,南京以民国建筑为主体的重要近现代建筑尚存900余处约1500余栋,其中165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国家级10处24个点、省级53处55个点、市级102处112个点。多年来,南京市在民国建筑保护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一)南京民国建筑的基础研究工作
1988年,东南大学与市规划局、文物局合作进行近现代建筑普查,后出版刘先觉、张夏合、村松仲、寺原让治合著《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南京篇》,收录民国建筑190处。
1992年,陈济民、庄淑玉、卢海鸣合著《民国官府》,收录民国建筑63处。1995年,潘谷西著《南京的建筑》,收录民国建筑28处。
1996年,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建筑志编委会合编《南京建筑志》,收录民国建筑68处。
2001年,卢海鸣、杨新华主编《南京民国建筑》,收录民国建筑238处。
(二)南京民国建筑的规划编制工作
1998年,市规划局组织市规划院编制《南京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规划》;同年编制《南京颐和路民国时期公馆区历史风貌保护规划》、《梅园新村地区保护和利用规划研究》。
2002年,市规划局与东南大学合作开展《南京近代非文物优秀建筑评估和对策》课题研究。2003年,市规划局组织编制《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其中挖掘了大量民国名人故居、外国使领馆建筑。
2005年,市规划局会同市文物局开展“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建库工作”,并纳入地理信息系统。
2006年,市规划局编制完成《南京市2006--2008年民国建筑保护和利用三年行动计划》。
(三)南京民国建筑的法规保护工作
2006年,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并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施行。其后,南京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又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工作任务的意见》、《关于切实做好2008年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整治工作的通知》、《2008年重要近现代建筑整治实施方案》、《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整治工作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四)南京民国建筑的组织保障工作
2007年10月,我市成立了“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专家委员会”,由高等学校的建筑、规划、历史、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省、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宁部队代表组成,办公室设在市建委,并制订了《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专家委员会章程》。专家委员会的职责是对相关建筑物的保护、整治工作进行审查把关。
(五)南京民国建筑的实际保护工作
1、公布保护名录。2008年,南京市公布了经专家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五批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名录,前四批均为已列入文保单位的建筑,第五批为65处非文保单位建筑及10片风貌区。2009年拟公布第六批保护名录,包括52处建筑和3片风貌区。
2、开展保护整治。2008年4月,市政府拨出专项资金2000万元,对9片风貌区及19幢建筑进行保护整治。目前,颐和路公馆区第12片区、国际联欢社旧址、桃园新村片区、东大北京东路沿线风貌区、复成新村风貌区、慧园里风貌区、国民政府财政部旧址、基督教圣公会圣保罗教堂等项目已初见成效。2009年继续对4片风貌区和7幢建筑进行保护出新。
南京的民国建筑,一部分目前由部队使用。近年来,部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开始形成军地协调联动的局面。
江苏省军区对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旧址十分重视,共投入1200万元进行保护整治,南京军区在这里召开文物保护现场会,并向全军推广。
南京政治学院投入800万元,对国民政府交通部、铁道部、行政院旧址进行维修。南京军区对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旧址妥加保护,并出台了军内第一部文物保护法规《南京军区营区文物保护条例》。
3、实施挂牌工作。对已公布列入保护名单的建筑及风貌区,由市房产局牵头进行设置统一标志牌工作。2008年,已完成67处88块标志牌的挂牌工作。
目前,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工作,已经进入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市建委、规划、文物、房产、国土资源等部门已经有了清醒的保护意识,社会舆论表示出强烈的保护要求,总体上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六)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南京的民国建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一方面是保护工作在有序推进,另一方面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就在保护名录公示期间,上海路82号原美国大使馆新闻处和莲子营44号原姚文采寓所被拆除。未经许可拆除的还有豆菜桥37号原卢伟民寓所和麻家巷9号泰国大使馆。江南水泥厂民国建筑,因使用管理不当,引发火灾,损毁严重。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中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1、保护民国建筑还缺乏广泛的共识
主要是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认识分歧。决策者、投资者、专家、市民之间,市区之间,政企之间,军地之间,政府部门之间,产权人、非产权人之间,利益相关者、非利益相关者之间,都可能因具体的建筑物而持不同立场,形成相互矛盾甚至尖锐对立的意见。这是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中最突出的也是最基本的问题。
2、“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难以落实
虽然《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已经明确了“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但是对所有者、使用者、管理者之间的权利关系和法律责任还缺乏十分清晰的表述,对部队、部属、省属单位及“强势部门”的使用者还缺乏刚性的制约。
3、良性、滚动、长期、有效推进的保护机制尚未形成
这其中,既有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更有缺乏创新思维的问题。
三、对南京民国建筑保护的建议
针对南京民国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两点建议。
(一)充分认识南京民国建筑的特殊价值
南京民国建筑的价值,前文已有表述。这里举一幢建筑为例。南京湖南路10号(原丁家桥16号),现为江苏省军区所在地。这是一幢具有维多利亚风格的法国宫殿式建筑;
这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最早由中国建筑师设计建造的新型建筑之一; 这里曾是体现君主立宪思想的江苏咨议局所在地;
这里曾是江苏省议会、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和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在地; 这里曾是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方;
这里曾是通过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地方; 这里曾是同意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选举袁世凯继任的地方; 这里曾是奉安大典时,停放孙中山先生灵柩、设置灵堂的地方; 这里曾是爱国志士孙凤鸣刺杀汪精卫的地方; 这里还曾是汪伪政权的办公地址; 国民政府还都后,中央电台也曾设于此处。这样一幢建筑,就是一部史书。
南京的许多民国建筑,都同这幢建筑一样,是一部无字的书,有形的画,凝固的音乐,忠实地记载了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历史。这些建筑,见证了壮怀激烈,刀光剑影,恩怨情仇,悲欢离合,风云际会,兴衰存亡。
目前南京名气最大、人气最旺、效益最好的两处旅游景点,一是中山陵,一是总统府,这两处都是民国建筑。南京第三产业的新亮点1912街区,也是以民国建筑为依托,打造的“民国风情”特色街区。
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不重视、不爱护南京的民国建筑。充分认识南京民国建筑的特殊价值,是做好保护工作的思想基础。
对城市建设的决策者、投资者来说,对民国建筑的所有者、使用者来说,风物常宜放眼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民国建筑的保护,乃是对眼界、智慧和执政能力、决策能力的一种考验。南京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六朝建康城遗址。专家呼吁保护,建设方认为要多花经费、耽误工期,反对保护。在有远见的领导人的干预下,达成妥协,保留了一小部分。项目完工后,保护下来的遗址成为吸引各方的亮点。建设方十分感慨,认为当初目光短浅,保存的太少了,多花些钱是值得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样的遗憾,这样的悔之莫及,曾经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今后应当少出现,不出现。
充分认识民国建筑的特殊价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展示好,成为全社会共同的、可以传承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民国建筑保护的根本目的所在。
(二)民国建筑保护要创新思维
做好民国建筑保护工作,一方面,要求城市建设的决策者、投资者要充分认识民国建筑的价值,将民国建筑保护作为自己当仁不让的职责。特别是各级政府,要强化保护意识,强化保护机制,广泛听取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专家委员会的作用,认真贯彻“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的方针,严格项目审批程序,完善“五图一表”(即建筑年代、功能、质量、层数及小品环境图,以及历史遗存一览表)分析评价办法,同时,要落实相应的保护专项资金,确保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民国建筑这一珍贵的历史遗存;另一方面,要求民国建筑保护的责任部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创新思维上下功夫。
1、民国建筑保护要宽严结合
现存民国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一,保存状况也存在差异,保护要求就应当从实际出发,摸清家底,分门别类,有所区别,不能一刀切。大体上可分为四类:
甲类是历史文化价值高,保存现状好的,应当强调保持原貌,强调修旧如故,强调周边环境的协调与保护。不仅要保护单体建筑,还要保护街区,要重视对民国建筑“视觉走廊”的保护。对这类建筑,保护是硬道理。
乙类是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保存状况较差的,可以考虑在修旧如故的前提下,同意落架修缮;也可以在保持原来外貌的前提下,对内部进行改造,特别要增加和改善生活设施。
丙类是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保存现状很差,且与城市重要建设矛盾大的,可以区别不同情况,或拆其一部,保存有特征的面墙等部位,作为历史符号留之后世;或易地拆迁,恢复原貌;或全部拆除,立碑牌记录其历史。
丁类主要是民宅,当初建造规格不高,或年久失修,或几经改建,面目全非,历史文化价值不高,应当尽快改造,以满足居住者的需求。并不是什么都要保,并不是保护得越多越好。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宁左勿右,要强调分类、适度。
如何分类保护,要避免随意性,要探索制订科学的标准,要经过制度化的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
只有实事求是,宽严结合地处理,才利于凝聚保护的共识,形成保护的合力,才利于保护的可持续性。
2、民国建筑保护要保用一体
民国建筑的保护不是盲目的保护,不是为保护而保护。保护的目的,最终是为今人及后人所用。不能越雷池半步的死保是没有出路的。只要妥善处理,保护和利用之间,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是具有相容性、统一性的。这就要求,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保护,将保护与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科学保护、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创意利用上下功夫。
中山陵、总统府、1912街区,建筑本身得到很好的保护修缮,良好的环境风貌吸引旅游者、消费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雄厚的经济实力,又为保护修缮提供了保证。这就真正做到了保用一体,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位于南京军区大院中的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礼堂,曾经是举行侵华日军受降仪式的场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考虑到军区机关的特殊性,南京军区在利用上创新思维,在修缮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军区战史陈列馆对军内开放。这一做法受到中央军委的肯定。
某电影院为民国建筑,曾经是南京的一颗明珠。时代发展,明珠不能与时俱进,日渐黯淡了。一段时间内,片面强调死保,把保护与利用对立起来,加上其他因素,电影院面貌陈旧,效益很差。思路一改天地宽。有关部门同意在保持电影院特色要素(门面和前厅等)的前提下,对其他部分进行改造,使之适应当代电影放映的实际需求,适应日新月异的周边环境,并与邻近的商贸设施相衔接。这样把保护修缮与发展利用结合起来,为建筑保护、城市发展与单位效益的多赢创造了条件。
目前,南京有相当数量的重要民国建筑,由于种种原因,还藏在深闺人未识。政府应在适当时机,采取适当方式,使这些建筑还之于民,成为广大民众可以自由进入,亲身感受的场所,让这些优秀遗存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在保护的前提下都得以充分实现。
3、民国建筑保护要多元统一
多元,就是要解放思想,突破定势,不拘一格,多方探索,目的是使民国建筑的保护更具可行性、可操作性。
目前,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中,“有机更新”的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全国看,天津市在民国建筑的保护方面进行了令人注目的探索。天津市政府成立由市房产局牵头,市规划局、文物局参与,有15个专项人员编制的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办公室,投入专项资金,通过专业公司开展保护工作。在具体运作上,采用腾迁,而不是拆迁的方式。在对建筑物进行历史文化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修缮,实施有效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实现了社会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统一和多赢。除此以外,还出现了北京菊儿胡同住宅改造、上海“新天地”石库门旧区改造、苏州木渎古镇区山塘街14--38号沿街建筑政府补贴、居民自助更新改造等不同类型的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民国建筑保护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包括保护模式多元化,保护主体多元化,保护资金多元化等。
南京也出现了多种探索模式。包括玄武区梅园新村片区“留住老住户,留住民国风”的更新改造,包括玄武区中山东路1号民国建筑兼顾保护与使用的更新改造,包括白下区西白菜园14栋民国建筑功能置换,建设“黄金珠宝一条街”的更新改造,包括鼓楼区颐和路公馆区12片区“腾笼换凤”式的更新改造,包括11片区拟通过搬迁、回购、租赁、赎买、保留等多种模式的更新改造方案,等等。市政府批准的《2009年南京市特色街区建设实施方案》,涉及多处民国建筑,其核心就是多元化探索。
民国建筑保护没有现成的模式。经过实践检验,现在进行的探索有的会完善成熟起来,并推广开去,有的需要改进,有的需要改变,还有可能出现新的探索。探索的结果,不是统一于某一种模式,而是统一于保护的实际效果,统一于保护利用的结合,统一于对症下药,各得其所。
4、民国建筑保护要虚实互补
实,就是要加大民国建筑保护的教育力度和处罚力度。该出手时要出手。某强势部门要拆除一处重要民国建筑,在沟通协调无效的情况下,有关部门通过特殊渠道将情况告知其上级部门,经上级部门干预,建筑得以妥善保护。对严重违反保护法规,破坏重要民国建筑的行为,手不能软,必须依法处置。
虚,就是要大力宣传南京民国建筑的重要价值,宣传保护民国建筑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补偿效益;宣传、表彰保护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批评、谴责破坏重要建筑的行为,形成全社会以保护为荣、为责,以破坏为耻、为失职的氛围。
虚实互补,两手都要硬,这是把民国建筑保护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
5、民国建筑保护要刚柔兼济
民国建筑保护的基本支撑是法。现在民国建筑保护已经有了一些法律依据,包括文物保护法,包括南京市的保护条例和政府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法律规章,应当不打折扣地执行。从目前保护的实践看,还有一些法规亟待出台。包括《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包括规范建筑所有者、使用者、管理者之间权利关系、法律责任的《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修缮规定》,包括告知性的《重要建筑保护手册》,还涉及加快公布民国建筑保护名录,全面建立民国建筑保护档案,广泛设置民国建筑保护标志,以及认真实行民国建筑保护专家评审制度和社会公示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工作。通过这些带有强制性的措施,逐步做到民国建筑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民国建筑保护工作是要由人去做的,有关法律规章是要由人去执行的。因此,提高人的保护意识至关重要。要在党校、行政学院开设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民国建筑保护的课程或讲座,提高广大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保护意识。要在各级学校开设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民国建筑保护的课程或讲座,使年轻一代从小就树立起保护意识。这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从头抓起,一个是从小抓起,一个是关键,一个是基础。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是柔性的,也是最根本的保护环节。
有了法,又有了真心执法的人,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民国建筑保护作为千秋大业才能真正持之以恒。
民国名流落户南京 篇3
辛亥革命的潮流更是在这里风雷激荡,奔突迂回。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建立了中华民国,并出任临时大总统。此后,南京因成为中国共和制度的诞生地而名垂青史。从1911年至1949年这38年的历史,更是与南京息息相关。当时的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各地各阶层的精英人物汇聚于此。这段近代史与民国时期的名人志士有很大关系,可谓一部民国史,半部在南京。
多年前,在南京浦口的一家仓库里有人偶然间发现了200多万张民国时期的户籍卡。仔细察看,原来这批户籍卡是1947年到1948年间由当时的南京市民政局会同首都警察厅制作的,它们详细地记载了各级各界人士的姓名、籍贯、住址、年龄、家庭情况等要素,甚至多位民国要人也出现在这些户籍卡中。于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便清晰而直观地呈现于后人眼前。
其后,南京市档案馆动员大学生及其他义工对200多万张民国户籍卡进行了7年多的系统整理和深度加工,从中遴选出100位“大腕级”人物进行编纂,并由南京出版社隆重出版了《民国珍档:民国名人户籍》。
公布的档案大抵属首次披露,十分珍贵,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专门研究民国名人户籍资料的文史类图书。这对于民国史研究者以及爱好民国史的读者今后研究或了解民国户籍制度、档案史以及民国文化,均有很好的帮助。这本书既有资料性、可读性,又具有收藏性,还可以作为专家学者们的工具书。特别是对于爱好收藏的人而平时又无法看到原件的读者,还是可以过把收藏瘾的。
在和南京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卢海鸣先生闲聊时,他告诉笔者,这些户籍卡包括白崇禧、于右任、宋美龄、陈立夫、吴良镛、袁隆平等人。笔者曾专程到南京档案馆查寻,有意思的是,笔者发现,尽管书中收录的这些民国名人大都并非是南京原籍,但当时他们都工作、生活在南京。相对现代的“北漂”来说,这些人可谓民国时期的“南漂”一族。
书中提供的这些原始的户籍资料是当年户籍普查的结果,许多资料是由当事人亲自填写的,真实可靠性自不待言。在那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能够留下如此真实而又完整的记录弥足珍贵,这为我们今天考察彼时在民国政治舞台上那些名流荟萃怎样演绎历史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殊为难得。
南京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采取了户籍卡原比例真迹影印出版,并精选了100位名人的户籍卡档案和人物照片,收录了200余幅书信、公函、诗稿、题词等影印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当时名人们的个人风采,再相应配以他们的传奇故事或个人生平事迹简介,以适应一般和专家学者的不同口味及需要。
这些卡片虽小,却藏有不少鲜为人知的信息。如大画家傅抱石1948年任中央大学教授,住在四牌楼一号,户主名字却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吴有训。著名建筑大师杨廷宝,1948年他47岁时任中央大学教授,户主名字也是吴有训,因为吴有训是当时的中央大学校长,自然成为了大“家长”。因此,当时有人调侃说:“首都民国教授,半数尽在吴有训门下。
仔细看1948年登记的户籍卡中,别人的户籍卡都贴有照片,而宋美龄的户籍卡上却没有贴照片,似乎从某个方面体现了她的特权。宋美龄的户籍卡上户主名字是蒋中正,年龄45岁,住址是黄埔路国防部大院内,这可是“天字第一号”民国户籍卡。再如,徐悲鸿原夫人蒋碧薇,原名应作“碧微”,别号“碧薇”。类似这样的信息是很多人以前所不知道的。
南京民国建筑 篇4
南京民国建筑种类繁多,等级高,数量大,涵盖政府建筑、公共设施、高级住宅区、普通建筑等各个类型,遍布城市各个角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建筑日益出现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结构性衰退等问题,原本的建筑功能难以适应城市功能发展的需求。一旦建筑物原本所承载的实际功能被抽离,其也就面临着更新和改造的实际需求。
改造是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手段中,比修缮更进一步、更具有明确使用目和时代特征的做法。其目的是在延续历史建筑的文脉的同时,使其适应当今社会使用的需求。在保持原有民国建筑外观风貌特征的基础上,经过特定的改造手段赋予其新功能,不仅恢复了建筑物的活力,也有助于更好地达到保护的目标。
1民国建筑改造的价值评估
对民国建筑的价值进行评估是改造的第一步。不同类型、规模、质量、风貌的建筑物,其改造与利用的模式也不尽相同,需要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较为准确地判断其价值。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应采用不同的改造措施。
价值评估的主体既有相关政府机构——如文物保护部门和规划部门,也有建筑的使用者、运营方。不同的运营方和政府机构,针对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建筑物,评价标准也所不同。对于一般民国建筑,社会文化层面的价值主要包括:在城市发展中所体现出的历史价值;作为集体记忆物质载体体现的社会情感价值;建筑或建筑群包含的特定时期的文化和艺术审美价值等。而对于明确待改造建筑的价值评估,则包括了制约性、影响性因素的判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技术层面:
1.1经济价值评估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民国建筑的改造利用必然需要考虑改造的成本和收益。对被列为文保单位的民国建筑来说,由于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是“谁使用、谁修缮”,因此保护和维修的主体是明确的,且有部分专项经费保障。而对非文保单位的民国建筑来说,根据2006年通过的《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规定,非文保单位的民国建筑视同文保建筑保护,采用“谁管理、谁拥有、谁维修”原则,此原则同样适用于改造活动。
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民国建筑的修缮和改造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建筑改造也受到了相对严格控制。政府牵头的南京民国建筑保护和改造利用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市政补贴及相关单位自筹两部分。对于相当数量的民国建筑而言,市政补贴不足以支撑所有改造工程,往往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在一些成功的修缮与改造案例中,资金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运营方。运营方通过对开发前景的价值评估,与相关部门的合作,通过功能置换的形式,提升建筑的经济价值,而政府则提供整体开发政策上的支持。运营方将改造完成的民国建筑再租赁给第三方使用,从而获得经济收益以抵消建筑修缮改造的投入。
1.2技术价值评估
主要是结构技术和施工等角度判断建筑基本的安全性,重点关注对改造的适应性,以及改造后是否能够符合当前新的技术规范。
建筑结构角度: 民国建筑因时间问题结构基本是改造过程的技术重点之一,加固修缮层面的问题在上一节中已作相关概述。若设计者需要在修缮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建筑原有空间和结构做二次开发,则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对改造的适应性也有不同。
建筑设备角度: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备与否直接决定了建筑的使用便捷程度,主要包括电压容量充足与否,给排水管道设备是否完善,热工性能是否完备,天然气管道通否,邮电线路是否拉通等等。对于建筑内部也要考虑各类设备的陈旧老化,以及新增水、电、空调设备的可能性。
建筑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民国时期的典型工程做法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现今的需求及规范,如有必要应对其做法进行更新。
1.3使用价值评估
使用价值判断是改造的出发点和中心环节。应根据对建筑物本身的造型特点、空间特征、结构类型、周边环境和产权归属进行深入分析,置入适宜的使用功能。“绝大多数建筑都要不断挖掘其自身的商业潜能、文化潜能、使用潜能,并以较高的频率改造其内部空间才能使其更好的满足使用。”[1]除了延续旧有功能之外,功能置换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商业文化功能:沿街建筑可用作商店、茶室、餐饮等;独立的公馆建筑可以改造为休闲会所和商务中心等;对于成片区的建筑可以改造为商业街区。
(图片来源:www.juliedaubioul.be)
(图片来源:www.edmondslee.com/owl)
(图片来源:自摄)
博览展示功能:作为小规模的博览类建筑或展览馆。
特色旅游服务功能:可根据民国建筑的区位环境及性质特点,将其与城市资源相结合,制定相应的观光旅游策略,对于成片的民国建筑街区可设为特色独立景点。
2民国建筑改造设计策略
近年来,随着南京民国建筑的一系列整治,也产生了不少民国建筑改造利用的实际案例。总体而言,改造设计的重点策略就是:在满足新的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重点关注空间、结构、表皮等因素。在不同的改造设计中,改造设计方法也因策略不同而各有侧重。
2.1空间策略
(1)基本形式操作
空间改造涉及到具体的形式操作,一般会在充分挖掘原有空间的特点上展开,突出设计理念。基本的设计手法主要为植入、分隔、连接、扩展。
植入:可以理解为在原建筑内部放入一个新的建筑体系。这种手法同时改变建筑的水平与垂直秩序,是重组空间的有效手段,可以直接打破空间的匀质与完整性,使植入的空间体量获得了建筑内部的独立地位,与剩余空间互为正负。(图1)
分隔:拆分或重组原有的空间,是对空间进行限定的基本手段。根据功能需求和和私密性具体要求,选用全封闭或半封闭的不同设计,采用用隔断划分出多个不同的或相互关联的使用空间,满足改造后新建筑功能的需求。其水平向通过墙体、玻璃等不同等材料的分隔可以增加独立的私密空间,垂直向通过增设楼板、夹层可以获得额外的使用面积。(图2)
连接:是指将原本相互分离的独立的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即可以是建筑内部,也可以是建筑之间。改造建筑因其功能的丰富性,需有一套连接各功能空间的完整交通体系,即建筑内部可以通过楼梯、廊道、平台取得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筑之间可以通过增设顶棚、连廊获得连接。同时,新增构件若具备良好造型及细部设计,则能够让空间更富有感染力。如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图书馆便是通过加设顶棚,将4幢民国时期2层住宅1层全部连通,而形成一个整体。(图3)
扩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完善原建筑功能空间,补充其功能要素,在保留原建筑的情况下,通过对其进行水平向或垂直向的扩展,增加其使用面积,达到保护与利用的直接目的。
(2)空间效能考量
主要是从物理性能出发,关注室内空间整体环境。民国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和设计标准不高,建筑本身性能不佳,改造中常常要着重考虑其热工、声学、光学性能。实际工程中,最主要的是通过对外维护结构的改造使建筑具备符合当代标准的热工性能,从外墙改造和门窗改造和屋面改造着手。通过使用如聚氨酯硬质泡沫、聚苯乙烯板、全水基软发泡聚氨酯等高效绝热材料,营造良好的内保温系统。
(3)空间感知体验
空间感知体验主要包含感官感受、空间体验和空间氛围三个方面,后两者是改造需要重点关注的。常用策略是通过整体或局部的保留、演绎原有空间,使旧建筑的历史,感情,科学技术和艺术审美价值得到表达。
2.2结构策略
旧建筑的主体结构在被改造过程中,如果没有影响使用的强度问题,一般都会尽量保留,并适当加以维护。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为了节省开支,一方面则是为了将其作为原有建筑信息的一个载体,在建筑有新功能植入的情况下,参与到建筑新空间的生成中。
一些民国建筑在改造中功能变化较小,因此也基本沿用了原有功能,对原有空间变动较小。这种情况则可以保留原有主体结构,在修缮层面通过采取加固基础、检修替换构件、增强节点等措施以适应之后的使用。还有一部分建筑需要增加新的结构部件,新老结构体系同时存在。而新结构体系与老结构体系在建筑中如何共存,需要认真斟酌和仔细权衡;使两种结构在联系共存的同时又相互独立、相互区别,强调出其中的逻辑性与整体性,是此类改造的重点所在。比较彻底的则是内部结构的全面置换,只保留原建筑的外壳,内部通过新增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原外墙连接成整体。
(图片来源:www.kubota-design.com )
(图片来源:www.azlarchitects.com)
南京民国建筑改造中,典型的砖混结构建筑结构改造案例有北京西路60号民国建筑改造。其在改造过程中,在保持大体外观的情况下,对内部结构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只对外墙进行加固和保留,对内部楼板、支撑结构和基础全部拆除,以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取代之。类似的,东南大学老图书馆(原中央大学图书馆)2009年也通过改造工程,将砖混结构转化为框架结构而不破坏原有立面。
2.3表皮策略
表皮是指承担建筑最外部维护界面的材料物质建构系统。从视觉特征来看,表皮界面可以反映出某一特定时期的建筑审美、建造技术以及地域文化。在改造项目中,建筑表皮界面的处理,带来最直观的视觉形象效果。
南京民国建筑的表皮做法主要包括水泥拉毛、粉刷、水刷石、清水砖砌筑、饰面砖几种主要做法。在改造设计中除了保持原貌,进行修缮外,设计者一般会有意识的在局部(或整体)增加新表皮(图4、图5),通过混合使用新旧材料,与原建筑表皮形成协调或者对比的效果。目的在于增加旧有建筑的整体韵味,强化旧有建筑的当代属性,甚至重组建筑的立面构成逻辑。
3矛盾与建议
3.1 严格保护与更新利用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由于列入名录的建筑数量较大,且都在使用之中,面临着迫切的改造利用需求;而另一方面,严格的文物保护要求,又大大限制了民国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可操作空间。由于民国建筑的特殊性,因此在实践中其改造的措施往往介于文物建筑与一般历史建筑之间。在“动态保护”、“活化利用”的大趋势下,这些严格的限制略显生硬。最终在一些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在相关保护机构、专家团体、产权单位、开发运营者、设计师的多方意见博弈之下得以突破。
3.2 改造与原真性之间的矛盾
原真性是建筑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最大程度地展现民国建筑完整、真实的历史风貌,收束管理相关单位或个人对民国建筑随意改造的权利。从严格的文物保护法规角度,许多改造无法满足真实性原则的要求,无法分别出新建部分和旧有部分的区别。特别是有些改造,粗暴地对部分原有建筑构建有所破坏甚至拆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3 建立保护建筑评价体系,完善应对策略
随着部分建筑保护级别的调整,以早年的标准评价可以算理想的改造,也难以完全满足目前的严格要求。这种保护级别和保护标准的提高,一方面表明了近年来对民国建筑保护力度和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这对于民国建筑完整真实展现历史价值和风貌是至关重要的。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民国建筑价值评价体系,对改造中“度”的判断没有足够的标准支撑,严格的约束则有可能成为民国建筑保护与更新社会多元化参与的障碍,带来了理论和实践、实际使用和法规制定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因此,民国建筑的改造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设计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于民国建筑文物价值的深刻认识和系统评价。
不同保护级别的文保建筑和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其应对的改造策略也应有所区分。只有将科学、系统、完善的价值评价和深入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相结合,改造措施才能真正使民国建筑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摘要:民国历史遗存是南京整体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建筑日益出现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结构性衰退等问题,原本的建筑功能难以适应城市功能发展的需求。民国建筑改造是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手段中,比修缮更进一步、更具有明确使用目和时代特征的做法。首先需要对民国建筑的价值从经济、技术和使用三方面进行了评估,随后在此基础上展开适应性改造设计,从空间、结构、表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建筑改造设计的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中的矛盾与制约。
民国时期南京公共汽车事业研究 篇5
关键词:南京;公共汽车;首都公司;运营情况
中图分类号:F57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026-03
公共交通指在城市及其郊区范围内,为方便公众出行,用客运工具进行的旅客运输,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影响极大,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1]。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首都,是公共汽车事业发展较早的城市。
1918年,商人佘恒等发起创办金陵长途汽车公司,计划开行夫子庙至下关一线,后遭到省议会及地方绅士的反对,未能办成。1923年,庞振乾、佘恒等又重新招股,成立宁垣长途汽车公司,遭到人力车、马车业者的反对,至1924年4月才开始通车,后因政局变动于1927年3月被收归市有。市政府于9月间招商承办,仍行驶门帘桥至下关一线[2]。1928年1月,商人赵于朔创办关庙汽车公司开业,行驶夫子庙至下关江边一线,仅5个月即告停业。1928年7月,商人邝振翎等创办公共汽车公司,行驶夫子庙至下关江边一条线路,次年11月即停业。1929年1月,赵于朔又重新招股创办振裕车公司,与公共汽车公司同营一条线路。因营业迭受军警滋扰,资本亏损过半,至12月停业。1933年4月改为官商合办,亦因管理不善,难以维持,1935年6月停业,后被江南汽车公司收购[3]。
一、首都公共汽车公司的成立
(一)首都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会议
首都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立筹备会议于1947年12月10日举行。
1.筹备经过。这年3月,南京市政府认为,首都公共交通要加强,拟以管理处及江南公司及银团为基础合组新公司,解决首都民行的问题。市府召集各有关机关商讨筹备会议,于9月6日第四次会议决定股本总额为100亿元,并于9月初获得四联总处贷款200亿元。由物资供应局拨购道奇五吨卡车底盘100辆,分别制造车身,预计两个月内新车可全部完工加入行驶,并经呈准社会局备案。
2.招股情形。交通公司股份总额100万股,每股1万元,共计100亿元。市政府承担40万股,其中现金股10万股,另10万股则以管理处资产中拨出一部分作价抵充;银团认20万股;各界领袖认14800股;其余385200股委托南京交通银行公开招募。至12月9日止,共认股244户,实收股款136630000元。根据发起人第四次筹备会议议决,公开招股不足部分暂由国家行局认足后可随时转让市民[4]。
(二)与南京市工务局签订合约
首都公共汽车公司于1947年12成立,并与南京市工务局签订合约。南京市工务局(以下简称甲方)、首都公共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兹为供应本市交通需要起见,甲方特准乙方在本市区内承办公共汽车业务,双方同意订立下列条文:
第一条,承办期限为10年,自民国36年12月16日起至民国46年12月15日止,在此期限内如乙方中途不能供给本市需要或不履行本合约时,甲方取消其承办权,必要时收购乙方资产。第二条,乙方应缴费如下:(1)在签订合同时,应缴纳甲方承办保证金2亿元,俟合同期满后如无欠款等情事,照数发还,不计利息。(2)按每月营业收入的百分之四作为经常养路费,并于次月20日以前缴清不得短欠。(3)照章缴纳,指税及牌照等费。第三条,每公里票价应照甲方核定计算。每车载重量至少需有2吨,至多不得超过5吨。车辆种类及车身式样、座位、人数、广告地位等均应先由甲方核准。第四条,乙方应将每月营业状况列表承报甲方查核,每届结账时并送资产负责表、损益表、资产目录等。第五条,乙方设站地点甲方准予布告禁止营业小汽车、马车停留,并禁止其车夫手下人等至设站地点兜揽乘客,以保护乙方利益。行驶路线及停车站台经甲方核准不得更改,所有站台应由甲方代行建筑,费用由乙方负担[5]。
二、首都公共汽车公司经营状况
(一)车辆配置
首都公司客车系向美国克雷司勒公司订购T234型道奇平牌货车改装而成,初期60辆,后增至100辆。车身漆色上为淡黄色,下为朱红色,便于乘客识别。各路行车数量应照下列规定办理:2路至少25辆,4路至15辆,6路至少15辆,8路至少15辆,10路至少25辆,12路至少10辆。以上6路线行车总数至少须有100辆。
(二)运营路线
2路:京芜车站—中华路—建康路—白下路—中正路—新街口—中山北路—热河路—京沪车站。4路(圆路):建康路—昇州路—莫愁路—汉中路—新街口—中山东路—太平路—建康路。6路(圆路):新街口—汉中路—上海路—广州路—北平路—西康路—颐和路—中西路—湖南路—中央路—鼓楼—新街口。8路:汉中门—中山东路—中山门—灵谷寺。10路:建康路—朱雀路—白下路—中华路—昇州路—莫愁路—上海路—中山北路。12路:京芜车站—中华路—中正路—鼓楼—中央路—和平门车站[6]。
(三)票制
首都公共汽车公司的票制分为普通票和月票两种。普通票:首都公共汽车公司采用分段式票制,初办时分2万元、2.8万元、3.6万元和4万元。到1948年因汽油价格和生活指数暴涨,分别调整为3万元、4万元、5万元和5.5万元。军警购半票,官长和学员购1/4票。月票:月票分三种,甲种为市民月票,凡属市民,均可购用,每月240万元;乙种为公教人员月票,每月120万元;丙种为学生月票,每月60万元。后因物价暴涨,法币贬值,至1948年6月分别调整为320万元、160万元和80万元[7]。
三、首都公司的营业亏损及整顿措施
(一)营业亏损的原因
1.物价暴涨。至1947年底,汽油、轮胎等价格飞涨,行车成本激增,入不敷出。如1947年8月间汽油每加仑1300元、机油每加仑3350元、轮胎每只23万元,至12月,汽油每加仑4.2万元、机油每加仑15万元、轮胎每只市价已达1700万元。汽油增长31倍,机油增长44倍,轮胎增长73倍,而公共汽车票价相较只增加4倍而已。如上海市,其最长路线仅8公里,票价为7000元,每公里870元。而京市路线最短也在8公里以上,票价每公里仅400元弱,不敌上海市一半,京市公共汽车难以维系也就不言自明了[8]。
2.无票乘客多。普通的无票乘客主要以废票、电车票、漏票等方式蒙混过关。军警无票乘车更是理直气壮,他们拒购车票,常与车务人员发生纠纷或恣意闹事令车辆停驶。例如公司与中央训练团订约行驶的特约车,因中山门内半腰处住有伤患士兵数千人,每日上午九时至下午六时前纷纷搭乘公司车辆出入城厢内外,不仅不购票而且不待车辆停稳便即蜂拥而上,普通乘客反而无法上车[9],极大的影响了公共汽车正常的营业。此外,还有大量的免费乘车证影响了营业收入。
(二)整顿措施
1.减少营业支出。(1)分批裁剪裁减员工。公司将员工由899人依量裁减为500人,以期收支平衡。(2)减少不重要路线车辆。将每日经常行驶车辆由原来的150辆减少为40辆,以降低运营成本。(3)将公司营业情况如实向市政府呈报,请求补贴。
2.治理霸王乘车。(1)军警佩戴证章符号、公教人员配有原服务机关证章、新闻记者携有会员证者,均可购买优待票,其余一律需购全票。(2)市政府公用局会同警察局随时派遣警员流动检查乘客有无购票,并得宪兵团协助执行。(3)凡不依照规定购票之乘客,除属于军人身份者,应解送宪兵团团部办理外,其余由警察局照违警罚法第二章第六十条规定,处以24小时拘留[10]。
虽然首都公共汽车公司在运营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但其作为民国时期南京公共交通事业重要的一部分,为南京市百万人行旅带来便利,不仅使南京“市民之生活有所改善”[11],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更是推动了南京城市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南京市政府.首都市政[M].1948.
〔3〕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公用事业志[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4.
〔4〕首都公共汽车股份公司成立(卷宗号1015-1-55)[Z].首都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档案,1947(本文所引档案均为南京市档案馆馆藏).
〔5〕人员名单和市府、工务局、参议会等往来文稿(卷宗号1015-1-48)[Z].首都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档案,1947.
〔6〕本公司成立及组织卷(卷宗号1015-1-6)[Z].首都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档案,1947.
〔7〕首都公司市区票价卷(卷宗号1015-1-25)[Z].首都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档案,1947.
〔8〕公共汽车调整票价(卷宗号1003-8-1456)[Z].南京市政府档案,1945-1949.
〔9〕公共汽车展延路线(卷宗号1003-8-1450)[Z].南京市政府档,1945-1949.
〔10〕首都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建议改善增设路线文稿(卷宗号1015-1-14)[Z].首都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档案,1947-1948.
〔11〕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首都计划[M].1929.
民国别墅南京保护4法 篇6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 专门成立了“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 并聘任美国建筑师为顾问, 着手编制《首都计划》。
这是近代中国较早且较系统的一次城市规划, “影响所及至为远大”。其主要布局为“中山门外紫金山南麓为中央政治区;傅厚岗一带为市级行政区;长江两岸及下关港口为工业区;主干道两侧、新街口一带为商业区;鼓楼、五台山一带为文化区;山西路一带为新住宅区……”
计划中的新住宅区又分为四个等级, 即第一、第二、第三住宅区和旧住宅区。其中的第一住宅区实际上就是上层阶级的公馆别墅, 第二住宅区为一般公务人员住宅区, 以联排住宅为主。第三住宅区为一般市民住宅区。第一住宅区主要分布在颐和路、宁海路、北京西路一带。
从1927年定都至1937年南京沦陷, 这十年是南京近现代史上的“黄金十年”。在《首都计划》的指导下, 开展了大规模的建设活动, 虽然各功能区并未完全按照《首都计划》实施, 但自那时起, 南京出现了宽阔的林荫大道 (以中山大道、国府路为代表) 以及街道两旁各类行政、公共、文教、商业金融建筑, 其中完全按规划实施的是颐和路、宁海路一带的公馆别墅区。据1937年南京工务局统计, 这一带的花园洋房约有1700栋, 总占地面积达69万平方米, 平均每户400平方米, 建筑密度20%以下, 宅院绿化面积达到64.8%。除了颐和路集中的高级公馆区外, 在傅厚岗、百子亭、梅园乃至东郊中山陵园附近, 也成为民国军政要员选择公馆宅基之处。
民国别墅建筑的特点
南京民国别墅大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别墅主人位高权重, 多为军政要员, 各界名流或外国使节。没有哪座城市遗存有如此集中的民国名人官邸, 如蒋介石官邸 (多处) , 汪精卫公馆, 孔祥熙公馆, 宋子文公馆、孙科公馆, 以及陈果夫、谭延、于右任、阎锡山、司徒雷登公馆……
1927年国民政府正式确定南京为首都, 由此, 南京新贵云集, 建设量大增, 几乎国民政府各省主席各战区司令以及大部分军政要员均在首都南京择地建宅。有的宅邸建成后, 主人并未入住几日, 也有部分官僚乘机做起房地产生意, 建起一组宅邸或几处别墅供出租, 如秣陵路刘峙公馆建筑群、淮海路陈调元公馆均有十余栋之多。当时除了美、英、日、法、苏等大国自建专门大使馆舍外, 多数外国使馆就是租用私人公馆为官舍或大使官邸。
2、别墅建筑风格各异。上世纪三十年代正是“西风渐进”时期, 加上中国第一代新型建筑师的出现, 他们带来新房的建筑思潮, 大部分别墅建筑为西式, 既有西班牙式、法国孟莎式、英国都铎式、西方古典式、美国乡村别墅式等等, 也有地道的中国园林式和早期现代风格, 堪称建筑博览会, 留存至今已成为南京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3、建筑大师作品多。南京成为国民政府首都后, 大批负笈海外, 学贯中西的建筑师纷纷来到南京一展才华, 除了设计大批公共建筑, 在别墅设计方面也留下了大量佳作。如中国第一代建筑大师杨廷宝、陈植、赵深、卢树森等都设计了大批别墅建筑。
4、民国别墅内涵丰富, 历史价值高。每一幢民国别墅都有一段深厚的历史或历史事件值得挖掘研究。尤其当今两岸关系趋暖, 国共有望再度合作, 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这些建筑遗产来推动两岸统一进程, 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民国别墅建筑的保护行动
对民国别墅建筑价值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1990年代之前, 社会大众及领导层主要关注反映首都职能的行政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 列入文保单位的对象主要是纪念性建筑、行政建筑及公共建筑, 在第一、二批228处市级文保单位中民国别墅建筑仅有11处, 其间有大批民国别墅建筑被拆除, 如板桥新村, 孙科公馆 (鼓楼新村15号) 等。
民国别墅建筑保护迫在眉睫。南京市市政府及规划主管部门陆续组织编制了《南京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规划》《南京颐和路民国公馆区保护规划》《南京梅园新村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 将大量民国别墅建筑作为保护对象, 并纳入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6年据有关部门统计, 南京现存民国独立式别墅建筑尚有800余幢。
2006年, 南京市政府着手实施《南京市2006-2008年民国建筑保护三年行动计划》, 同年在市人大、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出台并经省人大批准通过了《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 使得非文物类民国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有法可依。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更是提出了“找出来, 保下来, 亮出来, 用起来, 串起来”的民国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路。
在保护对象的选择上根据保护条例, 参考国内其他城市经验, 结合南京实际情况, 确定1840-1959年建造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可列入保护名录: (1) 建筑类型、建筑样式、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等具有特色或者研究价值的; (2) 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 (3) 著名人物的故居; (4) 其他反映南京地域建筑特点或者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特点的。
目前南京市政府已公布了五批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名录。其中相当部分是民国别墅建筑或民国公馆区, 对列入保护名录的近现代建筑和风貌区, 均需编制保护规划图则。图则须对保护价值进行描述, 划定保护范围, 并对下列要素提出保护要求: (1) 建筑立面 (含饰面材料和色彩) ; (2) 结构体系和平面布局; (3) 有特色的内部装饰和建筑构件; (4) 有特色的院落、门头、树木、喷泉、雕塑和室外地面铺装; (5) 空间格局和整体风貌。同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管理要求。
民国别墅建筑的改善与利用
南京民国别墅建筑绝大多数保持其原有居住功能, 但有的年久失修, 原独立别墅现成为多户居住的大杂院, 在使用上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生活需要, 违章搭建, 破坏性改建屡见不鲜。南京的民国别墅建筑作为南京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保护与利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1、保留原有居住功能。对多户混居的独立别墅逐步疏散居住户数, 改善居住条件。对部分由军区和省级机关管理的大院落别墅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 保持原有立面不变, 保持原有院落肌理, 不得新建建筑。对内部结构可进行保护性改造以适应现代生活。如孔祥熙公馆、司徒雷登公馆。
2、作为陈列馆、纪念馆。将有特殊历史意义和艺术、技术价值的民国建筑, 开辟成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 或有展览空间的小型公共建筑, 在赋予一定使用功能的同时详细介绍历史。如将傅抱石、徐悲鸿、拉贝旧居改为历史名人纪念馆。
3、作为休闲服务设施。将位于风景区内的民国别墅结合周边环境作为宾馆, 酒店。如宋子文公馆、孙科公馆县作为省政府招待所和军区宾馆。
4、成片的成组的别墅群进行功能整合和复兴。颐和路民国公馆区是《首都计划》的产物, 是南京市惟一的、由民国政府主导、按规划实施的最大住宅区。公馆区有着完善的道路、街坊和绿地系统:道路呈方格网和对角线布置, 街坊的每一个院落都一面临街, 既方便又安静, 一幢幢点缀其间的花园洋房风格各异、构思巧妙。建筑群整体既统一又独具匠心, 形成独特的居住环境。
2006年南京市市政府启动颐和路公馆区十二地块整治规划, 按照“拆违为主、添建为辅”、“置换功能、改造为辅”的原则, 拆除违章搭建, 在原有空地上织补肌理, 少量添加民国风貌别墅, 诠释南京近现代文化怀旧与现当代商业创新的完美结合。同时, 通过现代手法将新旧建筑结合起来, 赋予历史建筑新的功能。规划对整个区域的使用性质进行重新定位和整合, 将消极地保护转化为积极地合理开发与使用。沿宁海路一侧较为安静, 保留其原有的居住功能。沿江苏路北侧地段周边已形成较为繁荣的商业氛围, 以小型时尚休闲及商务会所为主, 沿江苏路南侧引入公司总部办公、高档会所, 进行保护性开发。
南京民国文化主题酒店建设初探 篇7
主题酒店是我国酒店业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形态,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方向,适应了由规模竞争走向文化竞争的新趋势。它的诞生对防止日益严重的酒店同质化现象,提高酒店市场的竞争能力,满足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尤以民国文化旅游资源最为突出。加强以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研究与建设,对丰富民国文化旅游内容、进一步发展南京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题酒店的界定
(一)主题酒店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主题酒店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李原认为,主题酒店是以酒店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设计、建造、装饰、生产和提供服务的酒店。其最大特点是赋予酒店某种主题,并围绕这种主题建设具有全方位差异性的酒店氛围和经营体系,从而营造出一种无法模仿和复制的独特魅力与个性特征,实现提升酒店产品质量和品位的目的。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则把主题酒店概括为:以文化为主题,以酒店为载体,以客人的体验为本质。
可以看出,主题酒店不是文化符号的堆砌,也不是文化的简单包装。主题酒店有着特定的主题,它应体现在酒店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上,体现特定的文化氛围,顾客能从中获得富有个性的文化感受,同时酒店将服务项目融入主题,以个性化取代刻板,让顾客获得快乐、知识和涤荡,要注重对于顾客体验性需求的满足,这也是主题酒店区别于一般酒店的因素表现。
(二)主题酒店的起源与发展。
主题酒店的推出在国外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58年,美国加州首先推出12间主题客房,随后发展到109间,成为当时最早、最具代表性的主题酒店。主题酒店的发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现在该城被称为“主题酒店之都”。据统计,世界最大的16家主题酒店中,拉斯维加斯就有15家,主题酒店是拉斯维加斯酒店业的灵魂和生命。
我国主题酒店的发展历史不长,目前,在酒店业比较发达的广东、上海等地有所呈现。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主题酒店,是2001年10月28日在深圳开业的威尼斯饭店。它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以威尼斯文化为主体进行装饰。主题酒店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酒店发展新形态,正逐渐成为我国酒店产品开发的一个焦点。
南京现已建设了一些主题酒店,如E浪之家精品酒店水晶店、南京简爱情人主题酒店、小背篓健康主题酒店等,但其知名度并不高,取材也没有跟南京的地方特色相结合,复制性很强,尤其是与民国文化相关的主题酒店几乎是一片空白。
二、南京建立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可行性分析
(一)南京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为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提供客源。
主题酒店应该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从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欲求,另一部分是购买力。欲求就是人们由某种物品引发的兴趣和欲望,主题酒店所力求提供的那种新、奇、特的享受和经历,独特的氛围和服务就是刺激人们欲求的东西。然而仅是刺激人们的欲望,却超过目标市场的购买力,则不可能形成需求。杭州的“梦幻城堡”方案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主题过于超前,脱离市场定位,其超五星的建设已远远超出了当地休闲市场的消费能力。南京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2012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8525元,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322元,较高的经济水平为民国主题文化酒店的发展提供了稳定客源的支撑。
(二)南京丰富的民国历史文化资源为民国主题文化酒店的建立提供充足的现实素材。
南京在民国史上的地位是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所企及的。作为曾经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国民政府首都,以及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民国历史文化资源,是我国民国文化遗存最多的城市。仅以建筑为例,南京现存的民国建筑有1000多处,民国建筑现在已经成为南京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200余处,南京市规划局将其中134处列入保护,其中定为一级保护的民国建筑57处,二级保护的53处,三级保护的24处,其精华者中山陵、美龄宫、总统府等更是闻名遐迩。糖坊桥、廊坊街、估衣廊、碑亭巷等长江路附近的老街巷,更是南京民国市井社会的缩影,其风格独特,极具品位,而这些都将为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建立提供充足的现实素材。
(三)南京良好的酒店业发展为民国文化主题酒店提供管理经验。
近年来,南京市旅游产业蓬勃发展,预计2012年,南京市将实现旅游总收入1300亿元,旅游创汇近15亿美元。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南京酒店业也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目前,南京已经有114家星级酒店,其中5星级16家,4星级21家。2012年11月24日,“世界酒店论坛2012年会——第五届世界酒店投资峰会暨第四届五洲钻石奖颁奖盛典”在南京市举办,本届年会由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国家旅游局、市政府特别支持,由世界酒店联盟、旅游卫视、世界华商联合会、美国亚洲协会共同主办,省旅游局、市旅游园林局协办,来自海内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学家、金融专家以及大型投资集团、旅游地产集团、酒店集团的“掌舵人”约400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世界酒店业、旅游地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次年会对于南京市酒店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进一步深化了国内外酒店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全面提高了南京酒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帮助南京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酒店落户。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已吸引了洲际、雅高、希尔顿、威斯汀等一大批国际知名酒店企业落户南京,还有金陵饭店、紫金山庄、东郊宾馆等本土知名酒店,这有利于本土企业学习国外先进酒店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努力提高南京酒店的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而这些都为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南京建立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对策探讨
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主题展示要从设计、建造、装修到经营、管理、服务都要尊重酒店独特的主题,突出酒店文化,树立酒店在行业中的鲜明形象。
(一)建筑设计上注重与环境的协调。
一般来讲,主题酒店都有着与主题相一致的建筑外观,是主题酒店的有形展示。它是体现其主题文化的重要载体,能给顾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主题建筑上,应着重突出民国的建筑风格。南京的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构造、风格,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的影响,又保持了中国民族传统的建筑特色,因此,建筑风格应作为打造南京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重中之重。其次还应该注意与周围环境的配合。民国文化主题酒店可以选址在民国建筑较为集中和突出的地区,建筑样式可以与民国建筑相呼应。有周围环境的衬托,将更加彰显民国文化的特色。
(二)空间设计体现民国文化特色
1. 大堂。
酒店大堂是酒店的“门面”,是主题文化渲染的重点区域之一。在内部装饰上,应表现出民国时期特有的浓重,灯光不宜过亮,可采用橘黄色为主色调,背景音乐也应用与主题相符的乐曲。在具体的布置方面,可以在大堂设一个艺术品展示区,采用一些民国时期的艺术作品作为陈列品和摆设品,如民国时期的字画、雕刻、风筝、剪纸、年画、编织品、刺绣和皮影等。同时还可以放置一些介绍地域文化的宣传手册,摆放一些介绍民国文化的书籍,让顾客能更深入、更具体地了解和体验酒店的地域文化主题。
2. 走廊。
在酒店的走廊、楼梯以及拐角处应该注意细节的设计。可以用展示民国文化独特的壁画、雕刻、装饰画作装饰;另外还可以展示民国时期名人的诗词,使顾客更多地了解民国文化历史。
3. 客房。
客房设计要彰显主题,使整个房间都融于浓浓的民国文化氛围中。具体来说,客房内的家具、窗帘等物品采用民国时期特点的样式,还可在客房内摆放一些民国时期的艺术品,提升客房的艺术品位。在客用物品上,从顾客所穿的拖鞋、浴袍,到卫生间客人所用的毛巾等布草、洗漱用品等,都请专门的人员设计,彰显民国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地域文化氛围,增加顾客的体验经历。
(三)经营管理上注重民国文化氛围的营造
1. 服务人员服饰。
地域主题酒店的员工服装要求酒店的所有员工都穿着统一的地域文化服饰为顾客服务,这将会成为酒店独特的特征,从视觉上让顾客深刻体验到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
民国文化主题酒店服务人员的服装可设计为民国时期的服饰具体来说,酒店可把女服务人员的装束由普通的西服改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旗袍,男服务员的装束由普通的西服改成中山装。
2. 员工行为。
酒店的主题文化氛围塑造除了从硬件方面体现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员了。员工行为是主题文化氛围营造中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在服务接触中传递着主题概念,是动态的主题展示,所以管理者应高度重视。主题酒店的员工和一般酒店的员工相比,除了应具备酒店一般应有的服务水平外,还应该具备丰富的主题文化知识。员工必须熟知酒店的主题,对于酒店内部出现的图画、雕塑、壁画,以及其他展示主题的知识都应该了解,这样才可以随时为顾客提供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服务,解答顾客对的疑问。
(四)饮食文化体现主题的需求
1. 主题饮食文化。
饮食是最能代表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最能让顾客感知的载体之一。地域文化主题酒店必须要有体现地域饮食特色的菜肴系列,在菜肴上,应以民国菜系为主,其他特色菜肴为辅。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首都,其间“社交活动如云霓,餐盘换转似流水”,使南京的菜肴呈现了多样性。其中,“凤尾敲虾”、“鸡皮鱼肚”、“煎酿百花鸽”等为民国精品菜点。酒店应尽量挖掘更多的民国菜,并做出自己的特色。这也是酒店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主题餐厅的设计。
餐厅是为酒店顾客提供饮食的场所,是酒店重要的功能场所。餐厅是除了客房外,顾客最经常接触的场所,营造有地域文化主题餐厅对地域文化主题酒店来说必不可少。地域文化主题餐厅的设计可以通过餐厅菜肴、餐厅用品、餐厅服务、餐厅环境等方面去体现地域文化主题。
(五)主题活动与服务。
饭店市场供过于求、宾客讲求个性消费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着这种压力,如何脱颖而出、木秀于林,成为饭店营销研究的重点。较之其他活动,主体营销活动的优点在于重点突出,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鉴于此,饭店应适时推出一个主题活动来引导消费,同时将饭店环境、服务、品牌和文化融入主题,进行全方位的展示。
首先,把主题文化融入服务功能,形成销售产品的多元化、个性化。我们从现代旅游经济结构的六大要素入手,创新性地开发出一系列既充分体现饭店功能,又尽显主题文化特色的优势服务新产品。“食”——将民国文化特色融入宴会、菜品的研发之中,打造主题宴席——民国宴。“住”——将民国地名、人名、典故等文化要素融入到客房的设计之中,让客人既体验到民国文化的情趣,又深深地感到了一种如入家宅的心里舒适感。“行”——饭店可与当地的旅行社合作,专门为顾客开辟民国文化旅游线路,以吸引游客。“游”——通过石雕、壁画、名人字画等装点出酒店的民国主题文化氛围,将酒店打造成一个浓缩的民国文化观景园,使宾客沉浸在这一方“民国主题文化天堂”。“购”——宾馆商场可开发民国文化纪念商品,以满足客人选购之需。“娱”——饭店课根据相关历史记载,创编一台雅俗共赏的“民国乐宴”晚会,融音乐、舞蹈、戏曲等于一身,再现民国时代的民俗风情。
其次,借主题文化彰显服务个性,提升营销服务新形象。在对宾客的服务过程中,可推出“馆导”一职,“馆导”是集宾客关系主任、散客促销员、文化讲解员等多项职能于一体的特殊岗位,有点类似于导游的职位。他们会主动发现客人需求,及时提供参观、介绍、房间预订、委托代办等一系列主动服务。这一岗位的设置非常重要,它不仅拉近了饭店与宾客的距离,建立了良好的宾客关系,积累了忠诚客户,而且更加主动地展示了饭店产品,进一步强化了饭店特色宣传。
四、结语
南京民国建筑 篇8
1 南京民国旅游概念界定
南京民国历史文化遗存既包括有形的建筑遗迹、文物古迹, 也包括无形的民国气息和市民精神层面的民国烙印。民国旅游就是针对南京的民国历史文化资源而开展的富有南京特色和民国特色的一种全新的主题性旅游体验。它通过民国旅游线路的设计, 以及民国旅游商品的开发, 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更好的感受南京的民国文化气息, 感受民国都城魅力, 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感受和全新的旅游体验。
2 南京民国旅游现状分析
根据前期在中山陵、总统府、颐和路民国公馆区等南京最富盛名的民国特色旅游胜地的问卷调查, 采访南京市玄武区旅游局开发科唐思恩科长以及走访南京各大旅行社。笔者认为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民国旅游资源的优势,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从民国旅游资源分布情况来看。南京无疑是全国拥有最多遗存的城市。良好的客观条件为南京发展这一旅游品牌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第二, 从民国旅游游客认知情况来看。调查得知, 南京民国旅游品牌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且游客对其认知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也就是说, 南京民国旅游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第三, 从南京民国旅游发展契机来看。由于辛亥革命和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相继10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以及青奥会即将在南京召开等时事的影响, 社会各界对南京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加上政府的高度重视、学术界的积极探索、旅游节庆活动的相继举行等多手段多层次的努力增强了海内外游客对南京民国旅游的认知, 提升了南京民国旅游形象。所以, 南京发展民国旅游品牌大有可为。但民国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 游客认知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游客的认识比较分散、杂乱, 主观性较强, 没有形成整体客观的认知体系。游客的印象是影响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 所以相关部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引导旅游消费者。
第二, 景点发展不均衡。中山陵、总统府等老牌景点有着很强的优势, 但是趋于老化, 新开发的景点知名度和吸引力较低、游客量少, 各个景点之间不平衡现象严重导致游客分布不均, 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闲置资源的浪费。
第三, 开发政策缺乏针对性。笼统地以发展民国旅游为口号, 没有新兴旅游资源的个性化开发计划, 造成大众对民国旅游资源的混淆, 新开放资源也不能完全发挥其对民国游的独特作用。
第四, 旅游产品陈旧单一、层次较低。民国旅游资源往往只是附加在其他旅游日程当中。这种现象容易导致游客对民国文化的忽略。
总之, 发展民国旅游品牌, 打造南京民国城市形象是一项巨大长期的工程, 有关部门在保持现有优势和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 应正视其中的问题, 及时解决处理, 立足全局, 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实现民国文化游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 南京民国旅游整合提升建议
3.1 推出民国旅游专线, 打造南京民国旅游新形象
依靠丰富的民国旅游资源, 南京政府可开发多种民国旅游产品, 推出“民国文化传统游”、“民国建筑精华游”、“民国文化经典游”等精品民国文化旅游专线, 专线涵盖南京民国经典景区, 让游客在感受南京深厚民国文化内涵的同时, 还可以体验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的魅力, 对南京旅游及相关产品均能起到较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3.2 整合资源, 丰富民国旅游
南京的民国旅游资源丰富且种类繁多, 涉及建筑、美食、教育、服装等多种元素, 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特征。但就调查结果来看, 游客对民国美食、旅游节庆活动等旅游元素的热情度并不是很高,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宣传不够, 游客认知有限。所以, 在发展民国旅游时, 可以结合建筑、美食, 以大型节庆活动形式进行宣传, 扩大影响力, 丰富民国旅游的内容。
3.3 分级开发民国旅游资源
对于不同景点, 我们应该结合实际, 分级开发。首先, 对于总统府、中山陵等知名度较高的民国旅游景点, 重点是加大保护力度。这些景点开发较早, 已经成为全国旅游者熟悉的景点, 所以目前工作的出发点就是更好的保护它们。第二, 对于尚未开发或者刚刚开放的民国景点, 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宣传形式扩大其名气, 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也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资源整合, 开发新的线路, 新老景点结合, 来吸引更多游客。第三, 有所保留地开展南京民国游。目前, 政府部门将力图扩大民国游在南京旅游业中的影响力。但是, 出于对民国文化和资源的保护, 政府部门更多的还是保持选择性和阶段性地开发。
3.4 多种模式相结合
现阶段可开发的民国旅游资源主要有民国街区、民国景区以及民国使公馆。南京的民国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单一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 也不利于民国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所以可结合多种模式, 并根据游客认可的开发意向 (详见图1) 进行综合开发。
4 结语及展望
通过对南京民国旅游现状的调查分析, 我们认为, 南京在发展民国旅游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但是发展优势明显, 发展空间较大, 市场潜力足, 游客兴趣高。所以在接下来的旅游规划与开发中, 可以加强对民国旅游的开发力度, 打造南京民国旅游品牌, 塑造民国旅游城市形象, 实现南京民国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摘要: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民国历史文化资源, 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与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00周年之际, 围绕南京民国旅游展开研究, 从梳理和解读南京民国旅游资源入手, 旨在对南京民国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创新性推广, 提出整合提升南京民国旅游的新途径与新模式。
关键词:南京民国旅游,民国旅游资源,整合提升
参考文献
[1]龚良、论南京“民国特色旅游”[J].南京社会科学, 1995 (4) .
[2]吴江、马德财, 南京的民国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 2005 (6) .
[3]庄志民, 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的意象视角初探[J].旅游学刊, 2010 (3) .
[4]张朝枝、郑艳芬,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国际规则演变[J].旅游学刊, 2011 (1) .
[5]刘丰祥、唐顺英、苏庆华, 民国时期城市政府对民众休闲的管理研究——以1927-1937年的南京市为例[J].旅游学刊, 2009 (9) .
南京民国建筑 篇9
关键词:梅园新村,历史街区,民国居住区,保护与振兴
南京历史悠久,是中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作为中华民国的旧都,南京的民国建筑在中国建筑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京民国建筑,极为系统全面地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向现代建筑的演变,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向现代建筑转换、创造民族建筑新风格的实物研究资料和重要见证。”1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南京经历了彻底而快速的城市更新建设过程,有效的解决了住房需求,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城市的环境和品质。与民国时期的大型公共建筑相比,民国住宅建筑由于体量小、缺乏维护、数量多、改造成本低,一直处于城市更新的前沿。根据02年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基本保存下来、规模较大的民国居住片区仅有2处,即梅园新村民国住区和颐和路公馆区。其中,梅园新村民国住区被划定为历史街区。颐和路公馆区以花园洋房住宅为主,形式规整统一。而梅园新村民国住区布局随意而有序,住宅的类型多样,包含了花园式洋房、无院式独立别墅、联排住宅、里弄式住宅等。(图1)梅园新村是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至上世纪40年代末逐步形成民国政府官员的中高档居住区。其中梅园新村17号、30号、35号为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原址,上世纪90年代中国代表团办事处旧址被批准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随之相关保护要求的制定和空间较为严格的管制使得该区域的总体风貌和肌理得以基本保存。
1. 作为历史街区的价值认知
自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30年间,对于城市保护的认识仅仅是局限于其中的文物建筑或遗址范围,这种保护的原因是它们与国家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或重大事件有关,往往具有民族主义或宗教背景。面对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进入空前规模的开发建设阶段所导致的历史文化及其环境,尤其是城市传统风貌的改变、文脉的丧失,使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渐渐从文物转向整个文化名城。至上世纪末,历史文化保护区制度的确立,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的保护研究工作广泛展开,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向着完善与成熟的阶段迈进。2
正是由于上述宏观背景,具有历史街区特性的梅园新村民国住区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保护与振兴的研究自本世纪初逐步开展。梅园新村民国住区除已确定的文物建筑和数幢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住宅之外,绝大多数建筑达不到文物建筑的要求。但梅园新村民国住区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和历史环境要素真实地体现和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思想意识和特有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民国时期(1921-1949)是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和建筑技术的大发展时期。当时建筑的主要类型已大体具备,施工技术和工程结构有了较大的提高。南京作为民国政府的首都,还制定了较系统的城市规划——“首都计划”。梅园新村民国住区作为按规划设计图纸施工建设的实例,在中国近现代城建史上有一定价值。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在南京的建设设计活动,改变了千余年传统经验的建造方法,走上了科学设计的道路。3梅园新村民国住区反映了近代建筑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居住建筑形式,丰富了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形式与内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即使在现在,梅园新村民国住区依然承载着居住的基本功能,是生生不息、具有活力的生活社区。它不但记载了民国时期城市的大量文化信息,而且还不断继续记载着今天城市发展的大量信息。
2. 基本概况及现状
依据民国建筑的分布情况、周边道路、用地性质权属等综合因素的考虑,梅园新村民国住区的范围为北端至竺桥路,南端至中山东路,西端至汉府街,东端至龙蟠中路,其间扣除军事用地、现代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所形成的不规则区域,面积约11公顷。根据内部街巷地名,由南至北可依次划分为梅园新村、雍园、桃源三片民国住区。其中梅园以独院式别墅和钟岚里里弄式住宅为特色。雍园以无院式别墅为特色。而桃源则以联排式住宅为特色,其中最长的一幢主辅楼形式的联排住宅长度达52m,在民国的居住建筑中亦不多见。
梅园新村大量的民国建筑,原有的道路街巷格局,合理宜人的街道尺度(6m左右的车行道,10m左右的街道宽度,8-10m的建筑高度),以及两侧力尽沧桑的行道树等均赋予了厚重的历史信息,给人以怀旧、亲切的感觉。由于历史变迁、管理不善、时代发展等一系列原因,区域内产生了与历史片区不相协调的因素。
梅园新村周边建设了一些多层及高层建筑,虽然处于历史街区实际范围之外,但由于高度较高、体量较大,且风格和颜色处理不当,影响了该区的整体风貌,更为严重的是,区域内部部分破坏性的建设(主要指多层现代住宅建筑的引进)使雍园街两侧整体受到一定影响;由于居住对象改变、居住人口增加,造成居住拥挤,建筑生活辅助设施标准低下,因而主体建筑以及院落内部违章搭建现象较为普遍,过多的搭建使得该区域的建筑密度超过60%;除了文物建筑之外,多数历史建筑没有得到定期的维护修缮,加之超负荷的使用,已出现屋顶漏雨、饰面脱落、墙体开裂、破败不堪的现象;梅园新村民国住区与城市主次干道接口较少,可达性较差,内部街巷迂回断头路多,各入户道路多以袋形方式出入,消防隐患大;街区内部环境恶劣,缺少街头绿地及开敞空间,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下水设施不通,排水设施不畅,平日污水横流,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此外沿线过多的店面,加之杂乱无章搭建、广告对整体风貌影响较大。(图2)
3. 保护与振兴理念及措施
随着人们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探索和实践不断的深入,对历史街区实施保护与振兴的理念与策略也日趋成熟。面对政府有限的财力,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梅园新村民国住区变成一座死气沉沉供大众参观、欣赏的民国住宅建筑博物馆。也不可能通过保护与改造一下蜕变为商业服务休闲设施,形成一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使用方式。毕竟上海的新天地成功运作的背后是由于TOR开发权的转移,是以周边52万平方米用地的弄堂变为高层建筑为代价的。4梅园新村西侧的1912休闲广场已经成为南京的新天地,此类项目在南京的其它地区已经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一味的再扩大休闲商务用地是否会有足够的消费群体值得商榷。更重要的是由于大片的住宅肌理转变为商业休闲用途,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屈从利益的要求对原有的建筑形式、内部空间和道路格局产生改变,影响原有区域的原真性。因此,针对梅园新村民国住区的具体情况和特殊价值,规划与改造中确立了全力保护、精心织补、以人为本、激发活力的基本理念。在全面保护民国整体风貌、重点保护各具特色的民国建筑以及院落环境的基础上,积极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品质,以提高区域内人们的生活质量,赢得居民的支持。
建筑是构成街区的主体,尤其是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民国建筑是构成历史街区的重要要素之一。因而科学、系统的对现状建筑进行评估分析是进行保护改造的重要前提。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依据现状建筑的价值以及对历史街区风貌的影响程度可分为五类。1文物建筑;2民国建筑,即从建设时间、外表特征和内部结构判断为民国时代的历史建筑;3似民国建筑,指解放后建设的不超过三层的,尺度、外貌与民国建筑相似的建筑;4现代多层建筑,指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所建设的四层以上的现代建筑,其尺度和体量与该区域的民国居住建筑反差较大;5棚户搭建建筑,多为解放后形成,无历史价值且环境恶劣、破旧不堪的危房简屋。对于文物建筑,按文物法相关要求,由文物主管部门组织修缮;对于民国建筑,将采取“整修如故”的原则,保持传统风貌。而内部设施及损坏的结构构件可进行必要的改造更新;对于似民国建筑,主要宜采取内部更新、外墙粉饰出新等方式,颜色宜以浅黄、青灰、灰白色为主,饰面可以青砖、斩假、水刷石以及辊涂拉毛等传统做法为主,使其和历史街区整体统一;对于现代多层建筑,可采用化整为零、立面分割,增加细部装饰等手法,削弱其体量感;对于棚户搭建建筑,原则上予以拆除,考虑到拆建平衡,可根据规划要求部分建新,与保留建筑共同构成传统的肌理形态。(图3)
考虑到居住的出行便利和参观游览的需要,规划中于梅园和雍园之间增加一条10m的街巷,并将街区北侧竺桥路幅通过拆除占路搭建拓宽至9m。拟建桥梁3座,增加至城市主要道路的出入口,其中龙蟠中路2个,珠江路1个。对于内部的街巷,规划主要通过拆除违章恢复小尺度的街巷以增加各区域的内部联系,强化恢复街巷的固有格局,改变现状区域内部多为断头路、入户袋形出入口为环形联系的方式,以增加出行便捷度消除消防隐患。此外,对道路功能进行适当划分,对以人行为主的道路恢复其民国时期的道路做法——弹石路面。
在街区的使用功能方面,规划保持原有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特点,并使之多样化、复合化。建议将雍园1号白崇禧旧居、桃源13号郑介民旧居转化为展示类建筑。桃源新村局部棚户区将改造转化为商业配套服务设施。而钟岚里里弄式住宅片由于产权统一,区域条件较好,可整体转化为小型商务办公区。对于过多的居住人口,除了局部的功能置换将带来人口的减少之外,政府将通过对居住条件差、符合政府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条件的居民提供优先安置,最终达到减少区域内1/3居住人口的目标。
在提升环境品质方面,首先增加区内宅旁绿地以及街头绿地等公共空间;其次更新原有排水系统,满足现代城市生活需求;对需配置的路灯、果皮箱、指示牌等街道设施统一规划设计,并实施杆线下地;为了强化区域的历史氛围、统一感、认同感,对民国建筑文化及内涵做必要展示的铜牌、门牌号码、街巷铭牌进行统一设计;对沿街界面分类统一门头、围墙高度以及做法形式;对于区域内部的广告店招进行严格控制,禁止广告的设立,店招不得对建筑形象产生阻挡。(图4)
4. 阶段性成果
玄武区政府自06年对梅园新村沿线界面以及主要民国建筑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治、改善,彰显了该地区的文化内涵。07年由表及里,对难度较大、情况更复杂的进深区域雍园片进行了整治改造,进一步提升了梅园新村民国住区的形象与知名度。08年完成了以联排住宅为主要特点的桃源新村的整治,基本实现了对梅园新村保护与改造的总体构想。经过3年的精心打造,梅园新村民国住区基本整合完成,其中包含民国建筑近百幢,似民国建筑50幢,经过改造与街区风格协调的现代多层建筑10幢(不包含周边研究范围)。在民国建筑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代表团办事处,市级文物白崇禧旧居、郑介民故居。从汉府街或中山东路至梅园片区,可游览以独院式别墅为主要的特色的民国建筑,从梅园新村路至雍园街进入雍园片区,可欣赏各类无院独立别墅为主的民国建筑,随后从新打通的步行通道直接进入桃源新村片区的联排式民国居住建筑群和传统街巷。宜人的街巷尺度、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深厚的文化内涵、清幽高雅的怀旧情调,让人留恋忘返,恍如隔世。(图5)
经历了保护与振兴的梅园新村民国住区虽然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无疑深刻地展现了历史街区价值多样性的特点。在美学价值方面,展现了人的尺度、个性化、多样化、手工技艺的民国居住区比个性丧失为代价、现代造型的行列式居住建筑更为有意义的价值。从文化记忆、遗产连续性的价值来讲,梅园新村民国住区不仅是美学或视觉的连续性,还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记忆的连续性。它对人们建立文化认同感、延续民国时期的相关记忆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对过去的诠释有助于明确当代社会与历史传统的关联性并赋予其以现代含义。莫顿曾经说过:“建成环境与文字作品、雕塑、音乐等一样是众多历史遗迹中的一种,所有这些历史证据经过编织,就再现了我们的历史。而历史构成了理解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基础。”5在建筑环境多样性的价值方面,历史文化名城当然需要不同时期、不同形式与风格的建筑群体所构成,类型多样、形式丰富的民国居住建筑群的存在与周边单调贫乏的现代建筑形成强烈对比,避免了周围区域因现代建筑的单一性而产生的专断感。小尺度化的民国住区与大范围内的新街口、鼓楼中心商务区的巨型尺度相比,将产生强烈的震撼。在功能多样性价值方面,梅园新村民国住区不仅本身是以居住为主,融合展览、教育、服务为一体的小规模功能混合的城市单元,而且与周边“总统府”、“1912休闲广场”、“中山广场”、“南京图书馆”等不同功能的城市单元相组合,共存共荣协调发展,将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服务景区,成为反映南京独特魅力的重要城市名片。(图6)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其经济与商业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燕.南京民国建筑艺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
[2]王景惠,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9-12.
[3]刘先觉,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南京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1-14.
[4]黄琼,王峙.从天街意租界改造看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开发[J].城市环境设计,2005,4(1):59-61.
梧桐劫:南京民国范儿的背影 篇10
■ 首都计划:天人合一的中华大美
1872年,来自上海租界的法国传教士,在石鼓路栽下了一批“二球悬铃木”,也就是法国梧桐。那以前,南京城里从未有过这种树,最多最有名的是 “清波荡漾柳围堤”“白门柳色烟凝碧”。而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里,外来的法国梧桐竟遍布民国乃至当代南京城,极盛时期曾达八万多棵。
南京广种法国梧桐,始于1920年代。
1917年,孙中山发表《建国方略》,盛赞南京“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决心营造一个理想中的首都南京。
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南京民国文化专家刘正平说,孙中山的宏愿,正是六朝古都20世纪民国范儿的历史源头。
尔后,1919年《南京新建设计划》、1920年《南京北城区发展计划》、1926年《南京市政计划》、1928年《首都大计划》陆续出炉,至1929年《首都计划》定稿,“民国首都南京城”的宏愿,终于变成了设计图纸。
国都设计处处长林逸民在交出《首都计划》时说:“全部设计皆为百年而设,非供一时之用,故于设计事项,不敢不格外慎重。”(《首都计划》)
设计者们的目标是“将首都一地不独成为全国城市之模范,并足比伦欧美名城也。”(《首都计划》)对于包括园林绿化、城市建筑等多种元素在内的总体城市风格,设想“建筑方面,不独易臻新巧,且高下参差,至饶变化……主要机关建在中央,其他环列两旁,有如翼辅拱辰之势,若出自然,抑建筑大道,互相贯连。察其地形,施工又便,加以凿筑湖池,择地最易,园林点缀,随在皆宜,于庄严璀璨之中,兼擅林泉风景之胜。”
刘正平认为,此设想在宏观上采纳欧美模式,微观上则采用中国传统形式,“极富诗意,让人联想到汉唐气象,天人合一的中华大美。”
设计者们甚至给出了具体的园林绿化规模标准“大南京每一百三十七人,即占公园一英亩,此数实城市设计家所认为最适宜者也。”(《首都计划》)
这标准,相当于公园和林荫道占全城面积40%,且平均每个南京市民可享有9平方米的林园绿地——超过了当时的伦敦、巴黎和柏林。为华盛顿的6倍之多。
■ 翠绿的文脉
从南洋修得森林管理专业归国、时年33岁的傅焕光,于1925年被委以主持南京园林项目的重任。当时,南京城里一片荒芜,行道树和公园几乎没有,连千百年来一向葱茏的紫金山,也因之前太平天国的连年鏖战而林木尽毁。
五年后,当1929年6月孙中山灵枢移放回中山陵举行“奉安大典”之际,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园林之城”已初露端倪:从孙中山灵枢经过的码头-中山北路-中山东路-东郊,全长12公里长的中山大道两侧和街道绿岛上,一万多株为中山先生护灵的法国梧桐,6米一株、每排6株,整齐地延伸了十多里,直到紫金山顶中山陵。从中山门到陵园的大路两侧,则种了1034株法国梧桐。
它们系南京市政府从上海、杭州、苏州以2两白银一棵的价格购得,几十年过后,冲天20米高,从下关江边直至中山陵,一路浓荫遮蔽,成为南京城的绝佳景致。
令许多人不解的是,中山陵的梧桐至今保持着树干统一向上生长,枝桠呈手掌形、然后自然开枝的形态。南京园林部门介绍说,这是独特修剪手法造成的独特姿态:在树还未成年,就将它们的生长模式,拗成三枝。这样,它一长到腰部,树枝分杈就会呈三根向上、向斜伸展,成手掌形。
由于中山大道的特殊地位,这批法国梧桐也连同它所荫蔽的道路在内,一起被赋予了民国时期南京城建史上的标杆意义。这条全长12公里、设计宽度40米的街道,比当时号称“世界第一长街”的美国纽约第五大道还长2公里。其最初目的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榇南下奉安中山陵。
马路建成后,很多政府机关就沿着路两旁盖房子。国民政府外交部、司法院与司法行政部、中央通讯社、财政部、励志社等等依次排开。
从事南京地方史研究二十余年的南京出版社编审卢海鸣说,不仅仅是当代南京城主要道路格局、迥异于六朝古都格局、一派崭新气象的城市基本格局,也由中山大道开启了:中轴线南北走向的传统格局改变了,那是基于以君临天下的王朝政治中心作为城市中轴线设计原点的理念;南京城市倚重秦淮河而疏离长江的局面也改变了,城北、城中、城东都被中山路连接起来了,南京从此走出了封闭五百多年的城墙圈。
同时,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也没有被抛弃:“它将崭新的山西路、鼓楼、新街口、大行宫等商业金融中心,与六朝皇城、南唐皇宫、明故宫和清朝行宫遗址旧迹等等都串在了一起,好比一根金线,上面镶满了熠熠生辉的明珠,它是南京的文脉。”卢海鸣说。而路旁一万多棵法国梧桐,就是属于南京文脉独有的翠绿。
■ 最绿的南京
除了中山大道,傅焕光还规划了包括长江路、黄埔路、中央路在内的25条林阴大道。又经十多年的辛勤耕耘,荒山一片的紫金山在傅焕光手里树木覆盖率超过70%,水木繁茂,被喻为“东方完美森林”。
但是,整个《首都计划》并未完全实施,从1929年到1937年,8年间实施了30%-40%,后被日本入侵的炮火阻断。“可是后来历届政府的南京城市规划,都没有超出《首都计划》的框架。”刘正平说。
而南京城里法国梧桐的不断增加,正是《首都计划》在此后历届南京政府城建思路中延续的体现。
蒋介石时代,南京主政者也偏爱法国梧桐。民国时期,每年植树节,蒋介石与夫人也会在南京植梧桐树以纪念孙中山。
解放军攻下南京后,刘伯承出任南京市长,对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情有独钟,因此特地派人从湖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法桐。
不到3年,这些树苗就在南京扎下了根,然后在中山陵、雨花台、玄武湖、鸡鸣寺、栖霞山等处拔地而起。据南京园林部门介绍,南京珠江路、建康路、中华路、北京东路、北京西路、御道街、进香河路等15条南京人最为熟悉的林阴大道上的法国梧桐,都是在1951年-1957年间栽种的。
刘伯承极看重南京的梧桐,他主政期间,南京有人因为砍树而被判了12年徒刑。在各方面的“特殊”保护下,南京梧桐得以茁壮参天,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和荣耀——这些法国梧桐,树龄甚至比他们的父辈还大。
“民国大树、建国大树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生长,很多长到了二十多米高。南京林业大学博导汤庚国回忆,由于历届南京政府不断栽种梧桐,到1980年代,南京终于成了最绿的南京。
“南京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绿。初冬时分,不说满城常青的雪松桧柏,就是枝杈舒展的梧桐,绝大部分宽大的叶子还在枝头摇曳,把初冬的阳光划分成光怪陆离的星星点点;枝繁叶茂的桂树虽然花已落尽,叶子却绿得发亮,厚如脂膏。”(张翕《中山大道今昔》)
数十年来,这些几乎无处不在的翠绿,荫蔽了几代南京人。
夏天,南京最高气温平均值达37.3℃,然而“树冠繁密,遮天蔽日,透露下来的缕缕阳光在地下晃动着,带给人们满目浓绿和清凉。那些三五成群,又或者是紧紧相依偎着,在树阴下散步的人们,一边说笑,一边走过也许已经走过无数遍的街道,却一点也没有因为盛夏与重复的街景而烦躁,相反,显得格外惬意。”(姚澜《梧桐,一个多世纪的南京情怀》)
■ 梧桐:游离于生死间的南京气质
1920年代的南京主政者选择法国梧桐作为主要行道树,是考虑到它有生长快、寿命长、耐修剪、树大叶厚的特点,或许不曾想到,数十年后,这满眼翠绿竟成了南京文化气质的组成部分。
对此,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周琦阐述得很清楚:“南京城街道两旁的梧桐树,茂密的树枝已经可以将整个街道遮蔽。透过遮天蔽日的树木再看这些民国建筑,更容易感到阴凉、沉郁,这离阴柔的感觉也不远了。”
“南京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生与死之间游离。”周琦说。在他眼里,南京阴柔的感觉还源于南京的绿化效果。
民国建筑亦如是,作为南京一个时代的城市记忆与绕不开的历史,如今,它们都已临近使用寿命之大限,在江南烟雨的浸润中日渐飘摇。而这些民国建筑遗风,在阴凉、沉郁的梧桐遮蔽之下,也让南京的城市形象定位,一直徘徊于“悲情”“落寞的贵族”等相似的语境间,其中尤以“阴柔”为重。
另一方面,南京籍著名作家叶兆言则认为,南京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上,民国以前是没有梧桐树,一旦引入一些好的元素以后,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个人认为梧桐树就是这样一个元素。虽然是个外来物种,但是我觉得它在某种意义上更能代表民国的南京,因为这意味着南京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接纳”
“那些从历史中延续下来的树木,和记忆中的充满温馨的林阴大道,曾给古城南京带来巨大的荣耀。人们一提起南京,首先想到这个第一流的绿化,而绿化的突出标志,便是栽在中山大道两侧和街中绿岛上的法国梧桐。这是国内任何城市都不曾有过的奢侈和豪华。”
■ 梧桐劫
极盛期之后,1990年代南京却开始大规模砍伐法国梧桐。
首先是中山南路四排参天大树中的两排倒下了,马路中间的“绿岛”消失了,紧接着,中央路和中山北路也各砍去了一半梧桐树,理由是“轿车的增多令原来宽阔的中山路不够用了。”
1994年后王武龙主政南京的五年间,是南京梧桐树消失最快的年月,王以“梧桐树遮住了霓虹灯,阻挡了南京大都市气质”的理由,就让一排梧桐树倒地。
汤庚国最不能接受的一次伐树,是1990年代中期沪宁高速直通中山门的规划。这项“全世界绝无仅有”的规划,将高速公路与城市主干道直接对接,毫不在意由此造成的城市中心的拥堵,并不惜牺牲中山门下成排的民国古树。这项后来被普遍认为是“愚蠢”的计划,令中山陵的百年绿脉就此中断。
2000年,为了展现玄武湖边一座新建筑太阳宫的美,东侧环湖路上20棵三十年以上树龄、树径20-40厘米的粗壮的大树一夜消失,南京市园林局对此事件的形容是“给南京山水城林的结合部拉开了一个大口子。”
几乎每一次砍树都有众多学者反对,然而几年间,南京主城两万多棵梧桐树还是很快减少到了三千多棵。后因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建设,又砍掉了一千多棵树。
今年3月以来,南京市太平北路上,四十多棵1930年代种下的梧桐树,又陆续被砍倒搬走、不知所踪,只剩下小半截树桩,叉着已经没有一片叶子的树桠。
此举引发南京市民大哗,他们走上街头,给梧桐系上绿丝带,并在微博上发起保护南京梧桐活动,得到了全国网友声援。
对此,政府的解释是“因地铁建设需要进行移植”,并宣布,因南京地铁3号线、10号线建设需要,预计总共将迁移1100棵行道树。其中两百多棵是梧桐,有些甚至树龄已达60年。
■ 远去的民国范儿
地铁要梧桐让位,但南京市民对于法国梧桐的感情似乎深于地铁。参加了护树行动的市民李宜翔说,这么多年来,法桐为好几代南京人遮阳蔽荫,虽然都是行些小方便,平常难以察觉,但是等到真要移除,人们又感觉到这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
“我每天上下班经过这里,(路面)一下子变得光秃秃的,实在让人无法接受。”李宜翔说。2014年地铁3号线将完工,按照政府表态,届时所有被移栽树木的路段将会重新恢复绿化和植被。但许多市民觉得,梧桐不会再回来了。
南京有过梧桐移植后死亡的失败先例。2006年4月,为建设地铁2号线,移植了190棵民国时期的梧桐树。今年年初,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蔡剑华却发现,四年前移植的83棵悬铃木,68棵已经死亡。最大的一棵树围280厘米,树龄有80年。“园林部门承诺存活率80%,但我看到的是80%都死亡。至少在我调查的这个点是。”蔡剑华说。
南京梧桐消失的背后,其实是近二十年来整个南京城民国范儿的渐渐远去。若干年前,金陵饭店还是鹤立鸡群的南京第一高楼,如今,在一座座誓与紫金山相比高的高楼林中,金陵饭店已是大人国中的矮人。
从下关到中山北路,经新街口折向中山东路,直到中山陵,当年专为迎接中山先生移灵而建、完整的景观通道,如今也已被分割得七零八落,再也没有当年一气呵成的气韵。从紫金山南望,原来连绵起伏的青山被拦腰切断,有如缠上了一条白色建筑物组成的绷带。
东郊一直是南京人的骄傲,这里常年青山绿水,人文荟萃。但原有不少民房,破破烂烂的建筑同东郊如画风景极不协调。有城建专家评价称,拆除是远见,但远见又很快让位于短视,拆除旧房的同时,一批又一批商品房正在拔地而起,与老旧建筑比起来,体量更大,身材更高,外形更加千篇一律,恍如旧伤未除又添新疤。
法桐西来
被称为“世界行道树之王”的法国梧桐,其原产地并非法国,它与梧桐也没有亲缘关系。法国梧桐学名“二球悬铃木”,是一种没有故乡的树木,因为它是杂交树种,无法指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为它的故乡。
17世纪,在英国的牛津,人们用一球悬铃木(又叫美国梧桐)和三球悬铃木(又叫法国梧桐)作亲本,杂交成二球悬铃木,取名“英国梧桐”。
18世纪后期上海开埠后,法国人也把它带到了中国上海,栽在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带)作为行道树。因为它是法国人带来的,叶子又像梧桐,人们便称之为“法国梧桐”。
而三种悬铃木的区别,仅在于一个果柄上的圆球果数目。对于非园艺、植物研究专业人来说,这实在是很难弄清。于是,到后来,无论法桐、英桐、美桐,在中国就一概被叫做法国梧桐了。
南京民国建筑 篇11
1.1 城市形态学
城市形态的研究在西方学术界非常丰富, 并涉及诸多领域, 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历史、考古研究和城市地理。形态学可以分为显性形态 (物质环境) 和隐性形态 (精神环境) , 本文主要从其物质环境的角度进行研究。经研究表明, 中国传统城市作为一个形态的整体由7大要素组成:城市总平面、天际线、街道网络和街道、街区、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和住宅。本文主要关注其街区、街道网络、公共空间及建筑的演变。
1.2 城市类型学
类型学作为建筑及规划领域内一种分类组合的方法理论, 具有深刻的哲学基础和丰富多彩的方法体系, 它的符合地域性及历史文化的特征对建筑和城市的实践已经起到相当大的影响。类型学的研究可以体现在建筑形式特征的历史变化与发展、建筑与建筑的空间组织关系、城市形态的延续这三个方面。
1.3 城市形态类型学
综合的城市形态类型学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西方学者提出,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由于形态学和类型学在哲学理念和方法上有很多类似之处, 形态类型学便结合了这两个理论的特点和长处, 用来分析理解城市形态演变发展。但是目前中国在形态类型学方面的研究还处在照搬西方研究方法的状况, 对中国城市实践的指导作用还未涉及。
2 南京民国街区形态分析
2.1 调查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 (标志性节点心理印象分析法) 和实地考察法对南京民国街区的街区、街道网络、公共空间和建筑进行调查与分析。
2.2 街区
南京1912呈L型环绕总统府, 占地3万多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 由20几栋民国府衙式建筑及太平、博爱、共和、新世纪四大广场组成, 街区配备140余个地下停车位及近百个地面停车位。其建筑融合了中式和欧式的风格, 并将之注入现代时尚的商业元素。其民国的建筑古朴精巧, 错落有致, 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特色让每个去过的人都会念念不忘。
2.3 街道网络
南京1912紧邻总统府西侧, 南邻南京文化一条街———长江路, 北靠南京电子一条街———珠江路, 离华夏第一商圈———新街口仅1000米。街区内部道路由不同形状、材质的铺地构成。不仅与1912的建筑相呼应, 而且起到引导来人的作用。
2.4 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不仅是个地理的概念, 更重要的是进入空间的人们, 以及展现在空间之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这些活动大致包括公众自发的日常文化休闲活动, 和自上而下的宏大政治集会。1912的公共空间以街道和户外场地为主, 结合所处的民国建筑风格而设计的设施小品与整体格局相呼应。
2.5 建筑
民国曾是南京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 当时的南京城聚集着最显赫的政界要人和学术大家, 是中西交会之地。南京总统府是孙中山先生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所在地, 与总统府毗邻的民国建筑群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受西风东渐之影响, 民国时期的建筑、社会风尚都带有中西合璧的味道。
如今, 1912已成功演变为品牌街区、城市名片的代名词。尽管这条街已成为南京第一时尚休闲街区, 但1912的设计风格与总统府遗址建筑总体风貌保持一致。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 风格古朴精巧, 错落有致地呈L形环绕“总统府”, 总统府是南京民国建筑风貌的集中地, 依托于总统府的1912, 体现了民国建筑的精神。
3 南京民国街区的类型还原
3.1 街区还原
南京1912最大的优势在于, 地处于黄金地段, 面积大建筑少, 视野开阔, 形成了一个闹中取静的开放空间, 以及里面的人想到外面来、外面的人想到里面去的互动氛围, 这是其他时尚消费场所不具备的独一无二的资源;在建筑风貌上, 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 风格古朴精巧, 错落有致, 与总统府相呼应。
3.2 公共空间还原
南京1912街区不仅是一个繁华的公共商业街区, 更是南京民国建筑保留地的重点保护区, 所以1912的公共空间既要满足当代时尚人游憩的要求, 又要符合当地民国建筑风貌的特点。公共空间可采用现代材料及技术设立一些外表具有民国风味的设施小品。
3.3 建筑还原
目前南京1912街区采用的保护方法是保留其外表的形态而对其内部进行改造和修整。但南京1912作为现在南京品牌休闲的代名词难免会对一个民国街区有不利影响。1912街区, 从文化延续和街区的保护上来说, 所谓的民国风格只是一个外皮, 并没有真正体现其文化价值与内涵, 反倒成了一个略显庸俗的消费场所。我们更多的是希望看到老建筑及其文化传承, 而这样的新建、仿建, 缺少了历史的厚重感。
4 结语
历史街区保护有三个标准:真实性、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 街区保护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建筑物的保护, 还要有人生活其中, 从而让文化相伴传承。我们希望, 南京民国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应坚持建筑保护与文化传承并重, 而不是将其变为千篇一律的景点或消费场所。置换与开发并不是历史保护的最佳方法, 而应发挥当地居民的主体作用, 政府应充当公共服务的角色, 比如基础设施的改善, 对居民进行建筑修缮的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陈飞.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城市形态类型学在中国的应用[J]城市规划, 2009.
[2]张剑涛.城市形态学理论在历史风貌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汇刊, 2004 (6) :63-75.
[3]田银生.谷凯.陶伟.城市形态研究与城市历史保护规划[J]城市规划2010 (04) :157-159.
[4]祝莹.历史街区保护中的类型学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6) :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