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室内设计

2024-08-06

民国室内设计(通用12篇)

民国室内设计 篇1

民国时期时期在中国书籍封面的设计历史上, 既是书籍设计艺术的开拓时期, 同时也巩固了书籍设计的地位, 并使之走向繁荣的重要转变时期。鲁迅先生曾说过说:“用的是新的形和新的色, 又不是‘YES’‘NO’, 因为他究竟是中国人。”“其中仍有中国向来的魂灵”。在闻一多, 鲁迅, 郭沫若, 卞之琳, 司徒乔, 林文铮, 陶元庆、钱君匋、叶灵凤、陈之佛、丰子恺、孙福熙、林风眠等这一批有着创新和时代意识的艺术家们的开创下, 随着民族对文化的渴望, 优秀的书籍封面设计更是显出雨后春笋般的展现出来, 以下从封面插图, 文字的设计, 色彩的运动三方面详细论述西方设计思潮和西方优秀设计对他们的影响。

1.“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

“装饰艺术”运动具有鲜明的艺术设计思想与风格。如提倡功用重于装饰, 倡导机械美学, 趋于简洁的几何形态设计。主张采用直线和对称的抽象构成形式, 而又不完全强调对称和囿于直线的艺术表现语言。强调运用红色、蓝色、黄色等原色和金属色彩作装饰等。在民国时期, 我国大量的优秀设计人才出国留学, 回国后组织成立了新兴的美术教育与艺术社团, 这些给民国带来了西方设计风潮的影响20世纪前期。

当时的中国书籍设计界甚至出现了“比亚茨莱热”, “新艺术运动”的杰出代表——英国画家、艺术设计家比亚兹莱的装饰绘画流畅, 自由, 淋漓尽致。他的风格明显, 强烈的黑白对比和明快的版面设计使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种风格深受当时中国设计者的喜爱。比如叶灵凤做的封面设计和插图, 揉合了比亚兹莱梦幻一样的世纪末艺术情调, 也喜爱采用大量的黑白疏密对比。表现出浓郁的唯美意味。他在编辑《幻洲》时作的一些插图, 仿效比亚兹莱为《黄书》所做的封面和插画。闻一多曾赴美国留学, 进入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通过3年美术学院的专业学习, 接触到西方的现代艺术设计, 他的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他为《清华年刊》创作的插图画《梦笔生花》明显受到比亚兹莱的影响, 又具有中国传统线画的风格。

1931年为徐志摩的《猛虎集》设计封面, 将毛笔的线条直接放在封面上, 带有机理的毛笔线条又正好给人以猛虎皮毛纹路的错觉, 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当时的中国民国, 书脊的插图往往局限在封面上, 而《猛虎集》则采用了跨书脊的设计, 纹路直接穿越书脊在封底同时出现, 该幅作品与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师罗斯·阿德勒等人, 在20、30年代设计的书籍封面的形式与视觉语言是极其相似的, 即都是采用跨书脊的图案装饰样式。

2.“达达主义”的影响

达达主义强调对传统的大胆突破, 对于版面设计强调偶然性, 机会型, 打破传统的版面设计原则。《欧洲大战与文学》1928年2月在上海开明出版社出版, 32开本, 在《欧洲大战与文学》一书的封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设计者采用大量的拼贴方式, 表现出荒谬、怪诞、非理性的特点, 明显的拼贴效果和杂乱无章的各种形象是达达主义的典型表现。

3.“立体主义”的影响

“立体主义”的重要奠基人分别是毕加索和布拉克, 它的思想包含了对于具体对象的分析, 重新构造和综合处理的特征。看过毕加索的画的人都可以感觉到他对于解析的角度徒手, 分析画中的各种元素, 使之走向理型。受立体主义的影响, 设计家们可以同时在画面上表现同一物象的不同角度, 20世纪30年代的《诗刊》《现代》等设计作品就是比较明显的例子。在《诗刊》的封面插图设计上, “诗刊”两个字被分解为理性的形式和图形结合, 同时各种形象也被分析为线条, 色块。

4.“未来主义”的影响

绘画中的未来主义流派发端于意大利, 它的创始人是作为诗人的马利奈蒂, 它的艺术出发点, 是鼓吹机械文明和“速度之美”, 未来主义在造型艺术领域的形象中展现出来的时间流迹的连续性。受未来主义影响, 陶元庆为鲁迅的译作《苦闷的象征》设计的封面, “有未来主义风格, 一个裸女在深水中挣扎, 头发散乱, 她的周围有水中动物浮游着……”当时《现代》杂志的封面, 更是具有典型的未来主义特征。徐志摩的散文集《巴黎鳞爪》设计的封面, 采用未来主义艺术语言, 在漆黑的底色上零乱地展示了人的手、脚、眼睛、耳朵、嘴唇等人体部位。

5.“超现实主义”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是上世纪20年代由达达主义脱胎而来的, 其“宣言”曾说:“挖掘新的心灵世界, 将机运、疯狂、梦幻、错觉、偶然灵感或无意识本能等所提供的下意识主题, 用形状表现出来。”超现实主义的基本形态, 是超越时空的拼合, 它首先是在国外的装帧设计中产生极大影响。如日本《观念》期刊, 封面上一个穿着西服打着领带者的颈项上, 却长出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其中有人手、字母、十字、标点等以及许多难以称名的图像。超现实主义对民国装帧艺术的影响, 早在陶元庆的作品《语丝》和叶灵凤的《戈壁》上就可以明显看到。

结语:

西方现代设计史中的几大潮流依次有:“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运动”、以及形形色色的“当代艺术”运动。在我国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上, 由于当时的革命环境,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民族压迫的国情, 当时受俄国版画设计, 以及现代主义运动影响比较明显, 而对某些显示出中世纪古典风格的封面设计作品, 就无从考证是受提倡复兴古典主义的艺术运动影响, 还是设计者本身对文艺复兴风格的喜爱了。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 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 那是没有未来的。”综观中国近代设计发展, 人们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依据自己的自由思想与独立人格, 而是看现实有什么需要, 尤其是西方的强者怎么做, 就如同现代设计的盲目追求奢华和时尚, 这种设计发展没有触及设计之本。而真正的设计, 应该是“人类有目的的, 针对未来的, 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作为我们这一代设计者, 在回望我国书籍设计发展道路同时, 对国外设计理念应该在广泛吸取同时批判的接受, 从而立足于本国现状, 走出切实适合设计本身目的的, 反映本国民族精神和适合本国发展的书籍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年7月第一版.

[2]《世界平面设计史》王受之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年7月第一版.

[3]《书影》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年9月第一版.

[4]《书衣摆影》姜德明编.三联书店.2001年7月第一版.

[5]《书之五叶》张泽贤编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6]《新文学版本》姜德明编.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一版.

[7]《书装百年》张潇编著.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5年1月第一版.

[8]《夜雨书衣》范用著.三联书店.2007年2月第一版.

民国室内设计 篇2

难点:科学成就的简释;进步文学艺术的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首先请学生阅读本节引言,然后进行简要分析,以便学生能在宏观把握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本书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反映的原理。

一、科学技术的成就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科技落后的原因。然后,由学生填表归纳著名科学家及成果,在学生填表时教师可以展示科学家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科学家共同的优秀品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识学有所成的努力创精神。

二、民国时期的进步文艺

学习过程中,要解决如下问题:鲁迅的杂文,教师可补充相关资料,与中学语文课选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友邦惊诧”论》等文章结合分析鲁迅杂文的时代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民国时期小说的成就突出,可引导学生课余选读一至二部作品,以增强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状况的认识。

讲解民国时期电影事业、音乐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历史图片,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学生欣赏电影《渔光曲》的片断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感和爱国主义信念。

讲解绘画时,教师应在介绍画家的同时,让学生欣赏部分作品。

三、民国时期的教育

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简要说明民国时期教育发展概况,然后重点介绍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关于蔡元培,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关蔡元培的内容,让学生阅读教材所引材料,认识蔡元培的“五育”教育思想,认识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较早提出全面教育的著名教育家。关于陶行知,教师补充资料介绍陶行知生平,指导学生阅读“自立歌”,思考与教育思想的关系。提问:“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称陶行知为人民教育家?”等等。引导学生了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之后,提问:“蔡元培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小结

本课所涉及的科技、文艺、教育事业等方面的成就,说明先进的、进步的知识分子追求光明、弘扬进步、倡导科学,反对黑暗、反对落后、批判愚昧,体现了民国时期文化的主旋律。

板书设计

民国时期文化

一、科学技术的成就

1.科技落后的原因

2.科技成就

二、民团时期的进步文艺

1.文学成就

2.话剧、电影的成就

3.绘画与音乐成就

三、民国时期的教育

1.民国时期的教育

民国书籍的封面设计艺术初探 篇3

[关键词]民国书籍;封面设计;艺术手法

[作者单位] 李笑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南方建筑》编辑部。

词典中对“封面”一词的解释是:(1)线装书指书皮里面印着书名和刻书者名称等的一页;(2)新式装订的书刊指最外面的一层,用厚纸、布、皮等做成;(3)特指新式装订的书刊印着书刊名称的第一面,也叫封一[1]。封面是书籍形式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书籍形态有不同的封面形式。

我国在20世纪初,书籍形态从传统装帧设计走向现代书籍装帧设计阶段,书刊整体设计的意识明显得到加强。尤其是封面设计,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和购买的作用。闻一多先生在书籍装帧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他曾为徐志摩、梁实秋等人的书籍设计过封面,也充分认识并肯定了封面设计对书籍装帧的重要性。他于1920年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的《出版物底封面》一文,总结了出版物封面设计的价值有两方面: “(甲)主体的:1.美的封面可以引起买书者的注意;2.美的封面可以使存书者因爱惜封面而加倍保存书本;3.美的封面可以使读者心怡气平,容易消化吸收本书的内容。(乙)客体的:1.美的封面可以辅助教育;2.美的封面可以传播美术。”[2]由此可知,民国时期书籍的封面设计日益被重视,以下从四个方面探析民国时期书籍的封面设计艺术特点。

一、封面图像多样化

民国成立至五四运动以前,彩色印刷封面最多的是畅销的普及读物,以“新鸳鸯蝴蝶派”和“星期六派”的通俗杂志为主,代表杂志有《小说月报》《礼拜六》《小说丛刊》等。这些通俗类杂志的封面图片多用美丽的摩登女郎,既有绘画图片,也有摄影图片,主要是消遣类、趣味性的风格(图1)。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科学和民主成为社会提倡的主流,尤其是新文化思想非常活跃。这个时期的书籍封面更趋向多元化:既有绘画作品,也有版画、摄影、抽象的图案等。当时许多文学家、美术家和出版家都很重视书籍的封面设计艺术,许多知名文化人士甚至直接参与书籍的封面设计,使当时的书籍封面设计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在中国近代书籍装帧设计史上,陶元庆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大胆采用新颖的图案装饰作为新文艺书籍的封面设计。最具代表性的装帧封面,是他为许钦文的小说集《故乡》设计的“大红袍”,此画为他有感于舞台艺术形象而作,整幅画面色彩纯美、构图奇巧、深刻生动,用于书籍封面令人过目不忘[3].。陶元庆的另一幅封面画代表作《彷徨》(鲁迅著,短篇小说集)也非常有艺术性,画面以橙红色为底色,配以黑色的装饰人物和黑色的太阳,人物的线条抽象奇特,上下两段横线则限定了画面压抑的空间,而人物的动作似坐非坐、似行非行,整幅画面被紧张的情绪包围,将“彷徨”表现得恰到好处。《彷徨》和《故乡》两书的封面均被后来的书籍设计界当作早期平装书封面的经典之作(图2)。

陶元庆在创作鲁迅的另一部作品《坟》的封面时,画面使用灰绿色调,冷感凄凉,把棺与坟相排列构图,准确传达出鲁迅作品的寓意(图2)。

二、 积极吸收西方美术的风格

民国时期,西风东渐,西方各种艺术流派的风格、形式对当时中国的新生代艺术家影响颇大。以国际化现代大城市——上海为例,由于其得西方风气之先,当时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化生活中,都有一种国际化风格。加之上海当时集中了全国几大出版公司,出版文化可以说是全国的风向标,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现代出版设计事业。

鲁迅平装书籍封面有很大部分来自国外的木刻版画或黑白装饰。如鲁迅为自己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设计的封面,在灰绿的底色衬托下,深蓝色的书名上是一幅外国版画,增加了书本的异域色彩(图3)。

钱君匋先生作为我国设计界公认的代表人物,是一位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艺术家,曾为茅盾的《蚀》、巴金的《家》《春》,以及《小说月报》《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妇女杂志》等刊物设计封面。在30年代,他曾经积极吸收西方美术的风格,用立体主义手法画成《夜曲》的封面,用未来派手法画成《济南惨案》的封面。

三、对中国传统图案文化的运用

在民国书籍的封面设计中,对中国传统的图案文化运用广泛,传统的图案具有典雅古朴的民族特色。特别是汉代画像砖上的图案因其优美流畅的线条而深受喜爱,当时被较多地转化到书籍的封面设计上。在这方面,鲁迅的书籍封面是很好的示范例子。

鲁迅从小热爱美术,后来他在从事文学工作的同时,花了很多时间收集和研究汉石画像,尤其喜欢木刻版画。例如他的《心的探索》一书的封面,以六朝人墓门上的画像构成图案,形象生动的杂耍人正在表演:群鬼飞舞、奇趣横生、神秘悠远的风格跃然纸上(图4)。

又如鲁迅译的《桃色的云》一书封面,他参考汉代石刻图案,素雅的底色上的石刻图案显得独特古朴,令人赏心悦目(图4)。

四、封面汉字的处理艺术

书名是封面最重要文字,其字体设计是整个封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有着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封面设计中将西方现代风格的图案与中国传统汉字有机融合,在民国是很好的设计思想。在将汉字设计应用于封面画的实践方面,闻一多先生持这样的观点:封面的文字要清楚、合乎艺术的“法义”,提倡使用“美术的书法”,反对名人题字和直接使用铅字。”他的这个观点即使在现在看来都是非常实用而有意义的。钱君匋也持类似的观点,认为书名要与画面协调,不应简单生硬地配以书法家或名人所写的字[4]。

nlc202309041157

对汉字进行现代字体设计,并将其应用于封面设计的实践创作,民国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鲁迅和钱君匋。鲁迅在自己设计的书籍封面上,凭着自身在字体和构图方面的深厚修养,在字体设计方面做出大胆尝试,其设计的北京大学标志至今仍在使用。他为自己的书籍《呐喊》做的封面字体设计也是经典之 作。在封面上,鲁迅只用了“呐喊”二字,没有其他图案,两个 “口”的汉字有传统隶书的风格,方正严肃,在红色衬底上的黑色字体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鲁迅的其他书籍封面也常常用字体设计来完成,并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力,如《萌芽月刊》《奔流》《而已集》《木刻纪程》等书籍。鲁迅的封面字体设计中既有传统线装书的气息,又有现代新书的多样化,透着中国式的雅致与质朴(图5)。

另一代表人物——钱君匋的封面字体设计则另具特色。他常用西方现代主义风格来设计封面汉字。如1930年出版的《艺术论》《音乐初步》《自杀日记》等书籍,封面的字体设计采用变形的美术字,有构成主义的风格。但有着深厚书法功底的钱先生的设计风格并不止于此,他也尝试把传统俊秀的宋体字转变成有现代雕塑感的标题字。如1937年创刊的《文丛》杂志,其封面的刊名字体就是钱先生的设计,当时深受读者的喜爱(图6)。

民国期间的上海时代图书公司设计的《万象》画报,其刊名字体“万象”二字既有中国民间艺术特色,又极具现代感,既稳重又新颖,搭配具有版画效果的图案,整个封面设计令人过目不忘(图7)。其设计者为张光宇先生,后来他还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刊《装饰》杂志设计刊名字体“装饰”,两者有着相同的风格,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

民国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虽然年代跨度不长,但上承中国传统书籍的设计特质,吸收西方生产技术和艺术手法,是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发端时期,此阶段中国书籍设计由传统走向现代,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对其进行探讨研究,有利于了解认识中国早期现代书籍设计的复杂特质、转型历程和历史价值。

[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2]赵健. 范式革命[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唐弢.谈封面画[A]. 孙艳,董翠萍.书衣翩翩[C].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5.

[4]钱君匋.装饰琐谈[A]. 钱君匋.书衣集[C]. 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4.

民国室内设计 篇4

南京民国建筑种类繁多,等级高,数量大,涵盖政府建筑、公共设施、高级住宅区、普通建筑等各个类型,遍布城市各个角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建筑日益出现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结构性衰退等问题,原本的建筑功能难以适应城市功能发展的需求。一旦建筑物原本所承载的实际功能被抽离,其也就面临着更新和改造的实际需求。

改造是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手段中,比修缮更进一步、更具有明确使用目和时代特征的做法。其目的是在延续历史建筑的文脉的同时,使其适应当今社会使用的需求。在保持原有民国建筑外观风貌特征的基础上,经过特定的改造手段赋予其新功能,不仅恢复了建筑物的活力,也有助于更好地达到保护的目标。

1民国建筑改造的价值评估

对民国建筑的价值进行评估是改造的第一步。不同类型、规模、质量、风貌的建筑物,其改造与利用的模式也不尽相同,需要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较为准确地判断其价值。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应采用不同的改造措施。

价值评估的主体既有相关政府机构——如文物保护部门和规划部门,也有建筑的使用者、运营方。不同的运营方和政府机构,针对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建筑物,评价标准也所不同。对于一般民国建筑,社会文化层面的价值主要包括:在城市发展中所体现出的历史价值;作为集体记忆物质载体体现的社会情感价值;建筑或建筑群包含的特定时期的文化和艺术审美价值等。而对于明确待改造建筑的价值评估,则包括了制约性、影响性因素的判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技术层面:

1.1经济价值评估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民国建筑的改造利用必然需要考虑改造的成本和收益。对被列为文保单位的民国建筑来说,由于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是“谁使用、谁修缮”,因此保护和维修的主体是明确的,且有部分专项经费保障。而对非文保单位的民国建筑来说,根据2006年通过的《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规定,非文保单位的民国建筑视同文保建筑保护,采用“谁管理、谁拥有、谁维修”原则,此原则同样适用于改造活动。

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民国建筑的修缮和改造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建筑改造也受到了相对严格控制。政府牵头的南京民国建筑保护和改造利用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市政补贴及相关单位自筹两部分。对于相当数量的民国建筑而言,市政补贴不足以支撑所有改造工程,往往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在一些成功的修缮与改造案例中,资金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运营方。运营方通过对开发前景的价值评估,与相关部门的合作,通过功能置换的形式,提升建筑的经济价值,而政府则提供整体开发政策上的支持。运营方将改造完成的民国建筑再租赁给第三方使用,从而获得经济收益以抵消建筑修缮改造的投入。

1.2技术价值评估

主要是结构技术和施工等角度判断建筑基本的安全性,重点关注对改造的适应性,以及改造后是否能够符合当前新的技术规范。

建筑结构角度: 民国建筑因时间问题结构基本是改造过程的技术重点之一,加固修缮层面的问题在上一节中已作相关概述。若设计者需要在修缮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建筑原有空间和结构做二次开发,则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对改造的适应性也有不同。

建筑设备角度: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备与否直接决定了建筑的使用便捷程度,主要包括电压容量充足与否,给排水管道设备是否完善,热工性能是否完备,天然气管道通否,邮电线路是否拉通等等。对于建筑内部也要考虑各类设备的陈旧老化,以及新增水、电、空调设备的可能性。

建筑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民国时期的典型工程做法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现今的需求及规范,如有必要应对其做法进行更新。

1.3使用价值评估

使用价值判断是改造的出发点和中心环节。应根据对建筑物本身的造型特点、空间特征、结构类型、周边环境和产权归属进行深入分析,置入适宜的使用功能。“绝大多数建筑都要不断挖掘其自身的商业潜能、文化潜能、使用潜能,并以较高的频率改造其内部空间才能使其更好的满足使用。”[1]除了延续旧有功能之外,功能置换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商业文化功能:沿街建筑可用作商店、茶室、餐饮等;独立的公馆建筑可以改造为休闲会所和商务中心等;对于成片区的建筑可以改造为商业街区。

(图片来源:www.juliedaubioul.be)

(图片来源:www.edmondslee.com/owl)

(图片来源:自摄)

博览展示功能:作为小规模的博览类建筑或展览馆。

特色旅游服务功能:可根据民国建筑的区位环境及性质特点,将其与城市资源相结合,制定相应的观光旅游策略,对于成片的民国建筑街区可设为特色独立景点。

2民国建筑改造设计策略

近年来,随着南京民国建筑的一系列整治,也产生了不少民国建筑改造利用的实际案例。总体而言,改造设计的重点策略就是:在满足新的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重点关注空间、结构、表皮等因素。在不同的改造设计中,改造设计方法也因策略不同而各有侧重。

2.1空间策略

(1)基本形式操作

空间改造涉及到具体的形式操作,一般会在充分挖掘原有空间的特点上展开,突出设计理念。基本的设计手法主要为植入、分隔、连接、扩展。

植入:可以理解为在原建筑内部放入一个新的建筑体系。这种手法同时改变建筑的水平与垂直秩序,是重组空间的有效手段,可以直接打破空间的匀质与完整性,使植入的空间体量获得了建筑内部的独立地位,与剩余空间互为正负。(图1)

分隔:拆分或重组原有的空间,是对空间进行限定的基本手段。根据功能需求和和私密性具体要求,选用全封闭或半封闭的不同设计,采用用隔断划分出多个不同的或相互关联的使用空间,满足改造后新建筑功能的需求。其水平向通过墙体、玻璃等不同等材料的分隔可以增加独立的私密空间,垂直向通过增设楼板、夹层可以获得额外的使用面积。(图2)

连接:是指将原本相互分离的独立的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即可以是建筑内部,也可以是建筑之间。改造建筑因其功能的丰富性,需有一套连接各功能空间的完整交通体系,即建筑内部可以通过楼梯、廊道、平台取得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筑之间可以通过增设顶棚、连廊获得连接。同时,新增构件若具备良好造型及细部设计,则能够让空间更富有感染力。如南京梅园新村周恩来图书馆便是通过加设顶棚,将4幢民国时期2层住宅1层全部连通,而形成一个整体。(图3)

扩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完善原建筑功能空间,补充其功能要素,在保留原建筑的情况下,通过对其进行水平向或垂直向的扩展,增加其使用面积,达到保护与利用的直接目的。

(2)空间效能考量

主要是从物理性能出发,关注室内空间整体环境。民国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和设计标准不高,建筑本身性能不佳,改造中常常要着重考虑其热工、声学、光学性能。实际工程中,最主要的是通过对外维护结构的改造使建筑具备符合当代标准的热工性能,从外墙改造和门窗改造和屋面改造着手。通过使用如聚氨酯硬质泡沫、聚苯乙烯板、全水基软发泡聚氨酯等高效绝热材料,营造良好的内保温系统。

(3)空间感知体验

空间感知体验主要包含感官感受、空间体验和空间氛围三个方面,后两者是改造需要重点关注的。常用策略是通过整体或局部的保留、演绎原有空间,使旧建筑的历史,感情,科学技术和艺术审美价值得到表达。

2.2结构策略

旧建筑的主体结构在被改造过程中,如果没有影响使用的强度问题,一般都会尽量保留,并适当加以维护。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为了节省开支,一方面则是为了将其作为原有建筑信息的一个载体,在建筑有新功能植入的情况下,参与到建筑新空间的生成中。

一些民国建筑在改造中功能变化较小,因此也基本沿用了原有功能,对原有空间变动较小。这种情况则可以保留原有主体结构,在修缮层面通过采取加固基础、检修替换构件、增强节点等措施以适应之后的使用。还有一部分建筑需要增加新的结构部件,新老结构体系同时存在。而新结构体系与老结构体系在建筑中如何共存,需要认真斟酌和仔细权衡;使两种结构在联系共存的同时又相互独立、相互区别,强调出其中的逻辑性与整体性,是此类改造的重点所在。比较彻底的则是内部结构的全面置换,只保留原建筑的外壳,内部通过新增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原外墙连接成整体。

(图片来源:www.kubota-design.com )

(图片来源:www.azlarchitects.com)

南京民国建筑改造中,典型的砖混结构建筑结构改造案例有北京西路60号民国建筑改造。其在改造过程中,在保持大体外观的情况下,对内部结构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只对外墙进行加固和保留,对内部楼板、支撑结构和基础全部拆除,以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取代之。类似的,东南大学老图书馆(原中央大学图书馆)2009年也通过改造工程,将砖混结构转化为框架结构而不破坏原有立面。

2.3表皮策略

表皮是指承担建筑最外部维护界面的材料物质建构系统。从视觉特征来看,表皮界面可以反映出某一特定时期的建筑审美、建造技术以及地域文化。在改造项目中,建筑表皮界面的处理,带来最直观的视觉形象效果。

南京民国建筑的表皮做法主要包括水泥拉毛、粉刷、水刷石、清水砖砌筑、饰面砖几种主要做法。在改造设计中除了保持原貌,进行修缮外,设计者一般会有意识的在局部(或整体)增加新表皮(图4、图5),通过混合使用新旧材料,与原建筑表皮形成协调或者对比的效果。目的在于增加旧有建筑的整体韵味,强化旧有建筑的当代属性,甚至重组建筑的立面构成逻辑。

3矛盾与建议

3.1 严格保护与更新利用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由于列入名录的建筑数量较大,且都在使用之中,面临着迫切的改造利用需求;而另一方面,严格的文物保护要求,又大大限制了民国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可操作空间。由于民国建筑的特殊性,因此在实践中其改造的措施往往介于文物建筑与一般历史建筑之间。在“动态保护”、“活化利用”的大趋势下,这些严格的限制略显生硬。最终在一些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在相关保护机构、专家团体、产权单位、开发运营者、设计师的多方意见博弈之下得以突破。

3.2 改造与原真性之间的矛盾

原真性是建筑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最大程度地展现民国建筑完整、真实的历史风貌,收束管理相关单位或个人对民国建筑随意改造的权利。从严格的文物保护法规角度,许多改造无法满足真实性原则的要求,无法分别出新建部分和旧有部分的区别。特别是有些改造,粗暴地对部分原有建筑构建有所破坏甚至拆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3 建立保护建筑评价体系,完善应对策略

随着部分建筑保护级别的调整,以早年的标准评价可以算理想的改造,也难以完全满足目前的严格要求。这种保护级别和保护标准的提高,一方面表明了近年来对民国建筑保护力度和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这对于民国建筑完整真实展现历史价值和风貌是至关重要的。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民国建筑价值评价体系,对改造中“度”的判断没有足够的标准支撑,严格的约束则有可能成为民国建筑保护与更新社会多元化参与的障碍,带来了理论和实践、实际使用和法规制定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因此,民国建筑的改造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设计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于民国建筑文物价值的深刻认识和系统评价。

不同保护级别的文保建筑和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其应对的改造策略也应有所区分。只有将科学、系统、完善的价值评价和深入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相结合,改造措施才能真正使民国建筑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摘要:民国历史遗存是南京整体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建筑日益出现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结构性衰退等问题,原本的建筑功能难以适应城市功能发展的需求。民国建筑改造是对民国建筑的保护利用手段中,比修缮更进一步、更具有明确使用目和时代特征的做法。首先需要对民国建筑的价值从经济、技术和使用三方面进行了评估,随后在此基础上展开适应性改造设计,从空间、结构、表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建筑改造设计的策略,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中的矛盾与制约。

民国室内设计 篇5

典藏:中华民国图文大事记之民国十二年(图)题记:民国十二年,即1923年。农历癸亥年,猪年。日本大正十二年;越南啟定八年。

1月1日彭湃领导的我国第一个县级农会—海丰县农会成立。1月4日王正廷

张绍曾王正廷辞北京政府国务总理职,黎元洪特任张绍曾为国务总理兼署陆军总长。1月13日北京政府外交部向苏俄代表团抗议苏俄政府封闭伯力、驿马站等处华商会。18日,再次抗议。1月23日上海美资奥斯邦电台首次播音,开创上海无线电广播的先河。1月26日孙中山和苏俄全权代表发表联合声明,越飞代表苏俄政府对孙中山表示全力支持。越飞于上年8月抵北京,此后,一直与孙中山保持通信联系。本月17日,越飞到达上海,随即和孙中山会谈。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为成立总工会遭军阀政府武力禁止而举行全路工人大罢工。京汉大罢工。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要求成立总工会。2月7日在郑州遭到军阀吴佩孚、萧耀南的残酷镇压。2月7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对汉口江岸、郑州、长辛店等地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2月7日英勇就义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2月15日英勇就义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2月21日孙中山重返广州,组织陆海军大元帅府,于3月1日任大元帅职。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就任大元帅

2月24日8国驻华公使照会北京外交部,要求庚子赔款按金价折付。3月杨仙逸制成革命军首架飞机,并在广州大沙头机场试飞,同时举行命名仪式。飞机有两个坐位,除飞行员外还可坐1人,虽观者甚众,却无人敢登机一试。随同孙中山出席仪式的宋庆龄,毅然登上飞机,结果试飞成功。为了表达对宋庆龄勇敢行为的敬意,飞行员联名请求用宋在美国读书时曾用过的英文名字“Rosmonode”(洛士文)来命名该机。以后生产出来的同类飞机便称为洛士文式飞机。曾被孙中山誉为“革命空军之父”的杨仙逸,是同盟会会员。曾赴纽约,专攻航空技术。3月17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大本营参谋长。4月北京迫于其他外商和英国公使的压力,以触犯电讯条例为借口,取缔上海奥斯邦电台。中国境内第一家无线广播电台开播不到3个月便告夭折。5月1日日本政府提取一部分庚子赔款用作中国留学生学费。5月6日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这天凌晨,在山东峄县抱犊岗落草的土匪孙美瑶率号称“山东建国自治军”的众匪,折毁了津浦线临城至沙沟之间的铁轨,拦劫国际联运京沪快车,将中外旅客70余人(其中外国旅客39人,1英国人被打死)虏至地势险要的匪巢抱犊岗。临城劫车案陈调元案发后,北京政府大惊。英、意、法、比、美5国公使连续向北京政府提出最严厉抗议。美国甚至提出向中国出兵,日本报纸亦挑唆各国组织联军共管中国铁路。9日,5国公使限北京政府3日内解决人质问题,否则将每隔24小时要求加赔款若干。小小抱犊岗一时成为中外瞻目的焦点。北京政府急与山东督军田中玉会商对策,决定抚巢并举,一面派人与土匪谈判,一面派兵围攻抱犊岗。此时,时任苏鲁皖豫剿匪总司令的陈调元从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总经理吴可璋处得知孙美瑶有受招抚之意,乃自告奋勇,愿与匪方谈判。此时官匪谈判正陷于僵局,围攻抱犊岗也未能奏效,陈之举当然受到欢迎。陈调元从他平日结交三教九流之经验,软硬兼施,终于打破僵局。6月13日,所有人质均被释放,外俘全部返回上海,孙美瑶等众匪被改编为一个旅。陈调元因参与解决此事而一时中外闻名,被称作“黄天霸式的英雄”。山东督军田中玉却因此案而丢官。5月24日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发出指示,要求中共把土地革命和农民问题入在首位。这个指示由于路途耽搁,7月18日才传到中国。此时,中共三大已结束1个月。5月28日上海同济医工专科学校改名同济大学。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李大钊手书,解释中国共产党员以独立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政策。6月13日大总统黎元洪以向国会辞职为名,出走天津。6月15日因黎元洪被迫离京、张绍曾内阁解体,国会议员475人电请孙中山“复总统职”。6日,拥曹派直系阁员高凌霨等以黎侵越内阁职权为名,逼迫总理张绍曾带领内阁集体辞职,使黎难以发布政令。8日,1,000多流民组成“公民团”集会要求黎元洪辞职。12日,军警军佐和“公民团”围困黎宅,徹夜不散。自张辞职后,黎曾请求顾维钧、颜惠庆组阁,以恢复政令,但两人均不应允。6月15日中共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瞿秋白任主编。《国际歌》中文词曲在创刊号首次刊出。6月17日孙中山特任蒋介石为大元帅行营参谋长。6月26日北京故宫发生大火,燃烧6小时,焚毁130多间房屋,损失巨大。1923年6月26日夜,故宫一场大火突然发生,把满藏珍宝的建福宫附近一带宫殿,烧成一片灰烬。内务府为救火者发酬劳费,此为收领人步军统领王怀庆的致谢函。救火酬劳费分配清单。

7月中共中央发表第二次对时局的主张,提出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等口号。7月3日英国提议国际共管中国。由于北京政府治下法律废驰、财政紊乱,地方势力割据、盗匪焚掠横行无忌,致使中国国际地位每况愈下。各国驻北京外交团遂商议国际共管中国。今日,英国政府正式提出所谓“补救中国乱局办法”,美国政府对此提议表示反对。7月12日蒋介石辞去大本营参谋长职务。7月15日 溥仪下令遣散全部太监,共计1,734人,仅留年老太监15名分守宫中紧要大门。7月27日苏俄代表团通告大元帅府外交部,撤回越飞,以加拉罕为远东总代表。8月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8月16日蒋介石率“孙逸仙博士代表”由上海启程,赴苏俄考察。蒋介石任团长,成员有沈定

一、王登雲、张太雷等。这是国民党第一个访俄代表团。9月2日,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受到热烈欢迎,在俄期间,代表团考察了苏俄的军事、政治、党务各方面情况,并洽商了苏俄援助中国等问题。11月25日,代表团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会议,蒋介石作了关于中国革命状况及国民党内部情况的报告。9月苏俄政府委任鲍罗廷为常驻广州代表。9月2日苏俄代表加拉罕抵北京,各界人士前往欢迎。9月11日黎元洪偕陈宦等人乘日轮“长府丸”号秘密从天津抵达上海,谋划重组政府。12日,黎元洪召集各省代表开会,希望援助其重组政府,但遭托词回绝。黎元洪的南下引起江浙各界的不满及国民党的反对,上海警备司令何丰林甚至发出告示,对他下逐客令。黎元洪见重组政府无望,不得不于11月8日,称病东渡日本,从此退出政坛。9月17日孙中山复函加拉罕,赞成其8日来函,并邀请他访问广州。9月22日广州市长孙科遇刺,幸免于难。9月26日曹锟在保定公园剧场院遇刺,幸免于难。10月1日内务部通告,定本年10月7日为孔子圣诞节,所有文武团体机关均放假庆祝。10月5日直系军阀曹锟通过贿选当上了北京政府大总统,并于10日就职。此举激起国人一致声讨。10月6日鲍罗廷抵达广州,与孙中山讨论改组国民党及组建军队等问题。10月25日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着手改组国民党事宜。1923年10月21日,孙中山在广州举行中国国民党党务讨论会,为改组国民党作准备。

民国室内设计 篇6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民国;商标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 on interactive study Shanghai trademark design of republic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this paper, the typical case, from which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trademark design , respectively from the localization of western desig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domestic design of two different ways.

[Key words]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Republic of China; Trademark design

开埠之后的上海,快速走上了现代商贸之路。外资企业、洋行的纷至沓来,本地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南京路上货品齐全的百货商店以及百货云集的各色商行,使得上海成为美仑美奂的“购物天堂”。伴随商贸而来的不仅是城市的繁荣,还有现代的商业营销手段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宣传广告。商品无论是被贩卖还是被宣传,都离不开易于识别的标记,即商标。商标(Trade Mark)是商业性的标志、记号,以图形设计为基础,以达意为使命。一个个图形,不仅是作为商品的识别符号,同时更起到了宣传商品、宣传企业的重要作用。民国时期上海激烈的商战,造就了无数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这些标识不仅成功打开了商品销售的市场,还开启了中国现代商标设计的先例。翻检民国时期上海的商标设计实例,不难发现这些生动的设计实践,真实反映了中国现代设计的产生与实施的过程,是中国艺术设计史上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标本。遗憾的是目前留存的设计实物虽然很多,但相关研究甚少,本文着眼于东西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互动,探究民国时期的商标设计样貌,以抛砖引玉。

一、来袭——“本土化、在地化”的商标设计

20世纪初期,机械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平面设计随之全面推进。特别是一战后,受到多种艺术风格影响下的平面设计,在为政治服务的同时,也为商业服务,基于此,形成了写实、装饰等新形式、新风格,并逐渐扩展到各设计领域,而这些新颖的设计随着大批洋货的来华而着陆上海。毫无疑问,这些绘有西洋美女、山水风景的“洋玩意”给彼时的市民带来了感官刺激,但对于“初开风气”的国人来说,既陌生又觉得怪诞,在争看“西洋景”的同时,这些早期的“洋促销品”未能如愿以偿地成功俘获国人的青睐。善长经营之术的洋商迅速转变了推销思路,在之后的经营过程中,不断迎合本地人的喜好、风俗、俚俗等趣味,运用现代的设计思路结合本土化的内容,依据产品特色创造出大量的“在地化”商标,这些带有浓郁中国风情的商标,赢得人们喜爱的同时,也迅速打开了上海的市场。

“历史图片,是富于趣味性和真实感的。它重现了过去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可作为以文字记述的历史的见证”。[1]是的,“一图胜千言”[2],民国时期留存下来的大量的商标图像资料,为我们现在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凭证。从图式构成入手,民国时期来沪经营的洋商设计的商标,大致可归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便是时人熟识并喜爱的戏剧内容。民国时期,虽然“新剧”、电影等新型文娱活动方兴未艾,但传统戏曲艺术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在民国时期仍是牢牢占据着广大市民的心。人们不仅仅喜爱听戏、看戏,也会客串、扮演,久而久之戏曲中唱道的那些或凄美婉约的爱情故事,或忠贞报国的英勇爱国故事,或是神仙志怪故事,或是其它历史故事,都早已深入人心。由于戏剧受众面广,大众传播效力十分明显,这从当时人们痴迷、追捧京剧“四大名旦”[3]的热潮中便可窥知一二。既然传统戏剧有如此魔力,洋商们把戏曲唱段中的著名场景令人勾画出来,再配以现代的设计形式,设计出一幅幅既有东方传统韵味,又有现代设计特征的商标便不足为奇,图1-图3三幅民国商标案例都呈现出这一中西文化混合的特质。三幅商标都采用了“相框式”这种近代常用的构图模式,视觉内容也都是运用极为精细的白描手法勾画出戏曲人物的神态、动势,甚至是场景空间都一丝不落。与这种极其繁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标四周边框的简练、概括,以及从中表露出的具有西方特色的形式语言。如《高平图》(图2)的边框设计,以中轴对称的严谨形式,双线勾勒边框内容,四角盾形图案设计以及里边的鹿形徽章图案设计都采用了西式设计语言。中式的内容,西式的构架,两者相得益彰,东西方文化在一枚小小的商标上得到交融。

第二类是以吉祥动物、神兽为主的商标设计。介于近代与现代转折间的民国,无可避免地承袭了太多的传统文化遗产,其中就包含了中国传统吉祥视觉符号,如麒麟、龙、凤、蝙蝠、大象、仙鹤、乌龟、猴、鱼,甚至是牛、羊、猪等家畜也都被赋予了某种吉祥、喜庆的寓意。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能想到的诸多赞美、吉祥、喜庆等含义的词汇,运用谐音、比喻、联想、隐喻等手法与这些动物发生联系,并作为日常生活习俗,口口相传,世代相袭,最后根植于大众头脑中并固化下来。因此,当急于打开中国市场的洋商们看到这些传统视觉符号所散发的能量,以及它直指国人内心精神的威力后,便在第一时间向当时的国民政府,大量抢注了这些具有吉祥寓意的视觉形象符号作为商标。图4-图6都是洋商以中国传统吉祥动物为设计内容的商标,在构图上极为相似,都是以东方典型的吉祥动物为视觉中心,四周辅以西式的现代简练的装饰元素,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图6这一案例。这一时期中西合璧的大多数案例,都是在两种不同的设计元素上展开,但图6这一案例的设计却是两种文化的融合,显示出一种全新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方式。这个案例的商标名称叫做“半鹰半狮的怪兽”,但细看之下这一设计图式的外形与中国古人创造出来的“龙”图形相差无几,不过是多出了两个翅膀。先不去考虑这个“怪兽”所代表的含义,单从其形制创造来看,就完美地融合了东方“龙”的威严与气势,以及西方“天使的翅膀”两种极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从而创造出一个亦中亦西、亦古亦今的独特民国商标图式。

nlc202309081234

第三类是以神话故事、民俗寓言、吉利喜庆符号为主。市井习俗、日常俚俗,天长日久积淀成为具有厚重形态的民俗文化,指导着人们的言行,影响着人们的行事风格。当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吉祥符号,经由设计师的提炼、概括,鲜明生动地以商标的形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既新鲜又熟悉。在中国早期的洋人商标设计师们似乎特别偏爱这种“相框式”的构图,图7-图9就都采用了这一构图形式,即商标外形为方形,中间为视觉艳丽的画面,四周则是各式图案构成的边框,或是简约洗炼的几何图形,或是具有“新艺术”风格的花卉枝蔓,生动而统一。再看取材,无论是“八仙过海”图式还是“大阿福”图式无一不具有吉祥、祈福的含义,甚至古时宫中贵妇带的预示品阶的“官帽”图形都被洋商拿来绘制成商标,其所要预示的传播含义以及迎合本地消费群体的心理不言自明。洋商大量采用这些具有鲜明“中国风”[4]的视觉符号,固然是出于易于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考虑,但亦不能忽视这些人们熟知的图形、形象。这些中国传统图式经由开发后已具有极为成熟的表意结构,加上图形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属性,以及商标所承载的商品信息,无疑进一步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民国时期的上海犹如一个“万花筒”,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整体都市文化如此,微观设计亦如是。上述三个方面的总结,只是从一个侧面对民国时期洋商在商标设计领域的表现做一梳理。面对来势汹汹的洋商、洋货,新兴的华商们又做了哪些探索与回应呢?

二、回应——“洋为中用”的商标设计

以“实业救国”为宗旨的近代民族资本企业,自“洋务运动”开始,便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面对民国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民族企业欲自强、发展,与洋商展开竞争,除了在提升国货品质的同时,还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企业营销方法。其中运用标识确立品牌意识,注册商标保护自己的利权,借助现代商标设计手段进行商品宣传、推广等,都是民国上海民族资本企业取得辉煌的重要手段,而这些努力也造就了无数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时至今日,这些“老牌子”仍令许多“老上海”们痴迷不已。

上海开埠,伴随洋人而来的是他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上海乡土志》中记载,1881年,上海租界里便开始使用自来水、市内电话。一年后,电灯、发电厂等新事物相继出现在上海租界内。除此之外,喝咖啡、看电影、“跑马厅”赌马、“百乐门”跳舞已成为民国上海时髦人士热衷的休闲方式。西式现代生活方式令人着迷,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且“润物细无声”式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指引着人们的择物标准。这种对西洋先进事物的推崇、着迷,蔓延到商标设计领域,便形成了一种带有强烈的“中式洋化风格”的商标设计。归纳这些民族品牌的商标设计,从图式创造角度大致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是以美神、爱神等西洋神祇为原形的商标设计。图10-图12案例的视觉内容都是采用了此类视觉符号,不过在具体的设计形式上略有变化。如图10的商标名称为“三美”,其效仿欧洲名画《三美神》之意不言自明,就连商标的边饰都是鲜明的“新艺术”风格,设计整体透露出浓郁的欧式复古格调。而图12从形体造型到构图动势,都是彻头彻尾的文艺复兴风格,且不论是商标的边饰设计还是那些用来说明的英文,一股强烈的“西洋风”扑面而来。另外,像图11这样,放大西洋神女头像作为主要视觉诉求,以期加深消费者印象的商标设计在民国上海也是比比皆是。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单就商家借用鲜明的西洋神女作为商品的识别符号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了回应洋商“本土化”的推销行为。除了西洋神女这类常见的视觉符号,再有就是老少皆知的“爱神”符号的应用。

丘比特在西方被誉为“爱神”,他的形象是带有两个翅膀的儿童。这一胖乎乎的稚童形象与我国传统的带有喜庆、吉祥寓意的福娃形象十分接近。因此,民国时期的华商纷纷采用这一视觉图形作为商品的识别符号。如图13、14案例所呈现的那样,画面主体均以带有祝福、恭贺寓意的两个爱神,护持着商标名称出现在画面中间。在这一类别的商标设计中,西洋化的视觉图形无疑占据了画面中的显要位置,若单看图形一定很难令人联想到是民族企业品牌标识,但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热烈的民国,此种“洋为中用”的设计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类是以英文为主要视觉符号的商标设计。民国时期的上海,由于租界的存在,“洋文”可谓是“满天飞”,其普及程度之广,就连看门人都会讲几句“洋泾浜”英语。因此,除了西洋美女等鲜明的视觉符号,“英文”则是能够代表西方文化的另一显性视觉要素,也是比较接地气的西洋视觉符号。图 15-17三个案例都采用了英文这一设计要素。其中,图15、图17的设计都运用了中西合璧的方式,以中英文并置的构图形式,加以清晰、干净利落的视觉图形,容易令人产生美好的视觉联想,并达到中西皆宜的传播效果。图16则是以醒目的英文字体为主要视觉内容,字母编排层次分明,疏朗有致,再辅以简练、西式的边饰图案,整体设计给人以统一、完整、鲜明、清晰之感,若非其上标有“五洲固本”字样,极易被人误认为是洋商的商品商标。谈及此类商标设计,固然有东西方文化交织的特征,但从设计本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此种以中式风格为主,兼有西式元素的设计,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思想、意识立场,都正是中国设计迈向现代的开始。

nlc202309081234

第三类是以盾形、徽标等西方典型视觉元素为主的商标设计。盾形、徽标以及兽头这三种视觉元素,在西方的商标设计中一直较为流行。特别是盾形,其原始形态被称为鸢形盾,其外形是一种长三角形的盾牌,上端呈弧线形,尾端尖长,整体面积较大,比传统小圆盾的防护功能更为有效。因其形状与人们常使用的熨斗外形非常吻合,因此这种形状又被称为“斗形”。民国时期,这些独具欧美特色的视觉符号被应用到大量的商标设计中,但我们现在看到盾形商标设计(图18),其盾形形制做了一定简化处理,可以说盾形商标设计基本上只保留了西方盾形这一外在形式,其原有的严谨与内涵基本上都被摒弃掉了。但由于民国时期的商标设计大多内容繁琐,装饰花哨,配以轮廓鲜明、线条简洁的盾形则显得相得益彰。图19的徽章形制商标,风格精细、华丽,内容突出,外围抽象的现代图案与中心的传统篆字共同构成了传达清晰的商标。是古今融合,中西兼容的典型案例。图20的兽头商标,则是彻头彻尾的西式风格。无装饰线体字描绘成弧形,围绕在鹿头的脖颈处,既是文本信息又是装饰设计,突显鹿头造型的古典雅致。

结语

西风东渐、华洋杂处的民国,处在一个新旧交替,中西混合的过渡阶段。它造就了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使得在这一时空下的设计事物也难免染上了犬牙交错般的互融、互生的状态。无论是出于“本土化”营销的考虑,亦或是“崇洋化”的心理,这种文化的互融造就了民国时期全新的设计图式,并运用写实、具象的手法加强视觉内容的叙事性,是这一时期商标设计的主要特征。虽然这些中西合璧的设计图形与本身传递的视觉符号并不构成意义上的等同,但由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生活环境的代入,使得此类设计形式被广泛的采用,并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成为那个时代的设计经典。

回顾、梳理这一时期的商标设计,“西风东渐”总是作为某个诱因而存在,但大量的案例清晰地告诉我们,效仿、追随并不是这个时期设计的全部,在这其中还有大量的自主创新设计。如对中国传统符号的重新建构、重塑,使得这些具有中国美学特征的传统图形既符合时代风貌,又彰显了民族特征。这个由被动追随到主动回应的过程,促成了近代上海商业文化的自觉,也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实践成果。这些探索与实践,改变了中国设计发展方向,奠定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基础。从意识形态看,它的兴起预示着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现代主义设计的来临。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百年历史图集编辑委员会.中国近百年历史图集[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出版,1976.

[2]Kurt Tucholsky, Ein Bild sagt mehr als 1000 Worte.

[3]1921年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京剧四大名旦,他们指的是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4]中国风,即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

民国室内设计 篇7

插画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以画解文意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从公元5000年开始出现图片与文字;到商周、战国时期图文的运用并逐渐融入生活当中;到汉代的图画不再单一古板, 具有生命力;到东晋时期插画盛世;到唐代将插画印刷出来流传至今;到宋代印刷术的提升, 书籍插画出现在百姓的视线;清代时期百姓家中家家都能见到插画的身影;到民国初期上海出现商业插画, 插画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改变, 书籍插画就是在这个时期壮大发展, 并影响着现代书籍插画的发展。

二、民国时期书籍插画的视觉形式

1. 插画的表现形式

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 民国时期的许多艺术文化都发生了变更, 处处可见的插画形式有线描形式、国画形式、水彩形式、装饰画形式等。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线描形式与国画形式, 线描形式的主要是章回式武侠小说, 如《西游记》《红楼梦》, 这些小说在当时都是风靡全中国的书籍, 而这些小说的插画大多采用传统的线描形式, 无疑已经深入人心。国画形式的插画最为闻名的时期就是在民国时期, 由一位名叫“蒋彝”的画家、作家带入全世界, 笔名“哑行者”, 他的代表作也就是当时最先闻名世界的《英国湖滨画记》 (如图2-1-1) , 这本画记是他的第一本画记, 其后先后出版《纽约画记》 (如图2-1-2) 等12本画记, 均以国画风格创作, 被称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

2. 插画的构图形式

民国时期书籍插画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散点透视, 这种构图形式在我国古代的山水画中最为明显的表现 (如图2-2-1) 。主要突出的是全景表现, 根据需要把几个不同的场景放在一个画面中, 突破了视点和空间限制, 甚是雄伟。另一方面, 经过五四运动, 艺术领域变得更是活跃,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把西方的焦点透视法融入了插画艺术创作当中 (如图2-2-2) 。焦点透视讲究的近大远小, 有规律性的逻辑, 更符合人们视觉的真实性, 与传统的构图形式的多个视觉重点宏伟的感觉完全不同, 有主有次, 给人以舒适感, 使得当时的书籍插画更受大家的喜爱, 便带起了一个新的创作之路。

3. 插画的色彩形式

民国时期书籍插画当中的色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书籍内文插画, 以黑白色彩为主, 呈现单纯的色彩特征, 当时的插画师们一定程度的受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 用色与中国画相似, 颜色都偏纯朴, 淡雅。第二部分是封面插画, 色彩大多是彩色的, 但是用色方面着重色调统一, 不同于绘画那样用色丰富, 是为了防止颜色过多而阻挡了书籍所要表达的主要信息, 方便读者对书籍的了解。民国时期书籍封面的插画色彩还是比较看重色彩统一的, 即使用绘画作品来作为书籍封面的主体物, 也是要经过一番设计, 力求做到突出主色调, 从而达到保持书籍整体性的目的。

三、民国时期书籍插画的艺术风格

民国前期由于西方文化及印刷技术伴随西方列强的入侵而进入了中国, 书籍插画风格不断变化。插画师们经历了思想解放, 吸收了西方艺术文化, 学习借鉴并自我创新, 加入了我国传统的民族内涵, 创作出来的插画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

1. 装饰艺术风格

民国前期的书籍插画大多是以传统纹样来进行装饰为主, 而之后因为西方文化的入侵, 加上“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文化, 插画艺术设计也随之改变。如闻一多先生为《清华年刊》所作《梦笔生花》 (如图3-1-1) 的插画设计, 用流畅的线条刻画一位睡姿优美的少女形象, 黑白对比的装饰趣味, 折射出英国装饰艺术家比亚兹莱的艺术风格。

2. 象征性风格

文学书籍中因戏剧性的情节减少,

以往的书籍插画都是图解式, 无法体现新文学作品的个性与内涵, 便出现了象征性风格的插画。象征性风格的主要是借助象征性的图片让读者联想到图片背后的正真寓意, 为新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象征性风格的插画给人一种神秘感, 可以让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寓意深远, 插画的形式华丽却不浮夸, 富有哲理性。如《绝叫》 (如图3-2-1) 中张光宇所作的插画, 极具有象征性风格, 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结合, 表达了作者内心思想, 号召广大人民努力争取自由。

3. 漫画风格

漫画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创作漫画形式的插画比较简单, 以及民国时期的印刷技术不先进, 符合了漫画风格插画的物质要求, 使得漫画风格的插画容易诞生, 并且漫画风格形式幽默易懂, 当时就出现了一本由漫画插画组成的期刊, 为现在的漫画艺术开辟了一条道路。

著名插画师名丰子恺的插画是将漫画风格结合了中国传统毛笔的绘画形式, 显得平易近人, 耐人寻味。他曾为中国著名儿童读物《爱的教育》 (如图3-3-1) 配以漫画风格的插画, 深得孩童喜爱。还有一种插画不同于丰子恺的毛笔插画, 运用的是外国的钢笔工具来做插画, 形式朴素而简练, 如《杀人未遂》 (如图3-3-2) , 采用了硬笔画的漫画风格, 结构严谨却不失漫画风格的那份讽刺感, 给读者留有深刻的印象。

4. 延安木刻风格

因当时战乱爆发, 绘画原料很难运入中国, 延安更是条件有限, 便开辟了自己独特的画风, 利用当地的植被树木来雕刻, 且雕刻出来之后可多次印刷, 大幅度的低成本印刷与散播, 具备其他插画所不具备的优势, 对当时的政治宣传方面起到了很有力的作用, 因此便有了延安木刻风格。

延安木刻风格的主要特点是简洁明了, 黑白对比强烈, 线条由细致到粗矿, 不完全像西方的木刻插画, 吸取了其优点, 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木刻年画的形式与民族精神, 变成了一种具有时代象征性的插画风格。如张映雪所做的插画《小二黑结婚》 (如图3-4-1) , 其中汲取了外国的木刻风格的线刻, 也加入了创新的黑白对比, 让整个画面具有重量感。

四、对现代书籍插画艺术设计的启示意义

在民国时期的许多优秀插画中, 构图与色彩已经相对的比较成熟稳定, 大胆结合了西方的焦点透视与中国的散点透视, 有主有次, 色彩方面也是熟练的运用黑与白。插画的形式也由最开始的单一变为形式多样, 加入了速写、油画、水彩、漫画等绘画形式, 从而使民国时期的书籍插画变得更具有艺术美感, 不同艺术风格的书籍插画都在当时有所体现。现代书籍插画形式的多样化, 正是以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想创作出带有个人特色风格的插画, 必须学习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插画优点, 再加入个人的创新与特色。艺术风格应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特点。如何创作出不仅具有我国民族文化, 又能富有现代设计思想的插画设计, 这将是中国插画创作事业未来的目标与方向。

五、结语

书籍插画伴随着时代的变更, 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风格样貌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但是早些年那些艺术创作者们的那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 勇于创新的艺术精神以及融会贯通的设计素养值得我们学习。民国时期书籍中优秀插画作品, 对如今的书籍插画设计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应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结合先进技术, 在对插画艺术的重新认识与了解中, 不断寻找与创新, 与时代审美相结合, 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又独立的新作品。

参考文献

[1]胡云斌.20世纪中国平面广告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庞蕾.视觉形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

[3]赵俊杰, 张立.插图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4]刘欣欣.插画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5]郑泓.商业插画[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6]李婷, 秦瑞丽.插图万象—民国书籍插画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发行有限公司, 2012.

[7]李国庆.民国时期书籍设计的艺术美感[J].科教导刊, 2011 (03) .

[8]龙红, 余青.民国时期书籍装帧艺术研究[J].艺海, 2012 (04) .

[9]赵婧.插画艺术的当代解读[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3 (07) .

浅谈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韵味所在 篇8

关键词: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独特韵味,中西融合

民国书籍装帧设计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开端, 也是中国传统书籍装帧与现在书籍装帧的一个过渡阶段。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与西方思潮的进入, 给当时的设计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动力, 涌现出很多精美优良、颇有特色的设计作品, 值得我们去探究学习。

一、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及阶段性特征

中国书籍的发展, 至民国成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书籍形式甲骨文到竹与木连成册的“简策”再到丝织品和简牍的出现, 至清时期已形成完备的书籍设计范式, 逐步形成了“古朴典雅”极具中国韵味的特有形式;到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出现了重大革新,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民国初建至五四运动前夕。此时期, 由于西方思想和一些技术进入中国, 文艺作品新旧杂陈, 书籍艺术也出现新旧交错的面貌, 许多书刊出现了“中西合璧”的装饰形式。“清末四大小说杂志”封面虽未完全脱离中国传统绘画和传统小说插画样式, 但与传统书籍装帧已有不同, 俨然受到西方装帧设计的影响;另外, 文房四宝、花卉鸟兽等也是当时常用来装饰书封面和封底的图案。这一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 设计手段还不算成熟, 属于民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期。

2、五四时期至七七事变。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一场伟大的文化和思想的革新运动爆发。这一时期,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业文化的传播, 形成了大众社会的新时代, 中国的艺术领域也变得异常活跃, 书籍装帧设计渐渐脱离传统样式, 开始向现代书籍的出版方式和设计形态转变。

3、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抗战期间, 国内由于受历史环境的影响, 政治斗争的需要, 经济条件的限制, 书籍装帧设计受政治化的倾向, 没有过分的装饰, 表现手法简洁明快。这一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 十分强调艺术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 富有战斗力的风格, 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面貌, 带有深刻鲜明的时代烙印。

二、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独特韵味

民国时期是一个思想革新的时期, 西方技术的引进使得当时社会新旧混杂, 新文化潮流猛烈地冲击着传统旧文化, 人们的传统文化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民国时期所呈现的宽容与自由使得许多艺术作品在当时涌现, 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与面貌特征。

1.传统文化的延续

在民国书籍装帧设计中延续了传统的艺术, 例如大量的利用书法或对书法的艺术改编将其运用到书籍封面的文字或形成图案。鲁迅、胡适等多次用书法装饰封面, 以题字形式为主的书名加上摆放位置的经营显得神妙入微, 素朴却耐人寻味;例如作品《心的探险》、《南腔北调》等, 毛笔字体清秀有力, 加上一些艺术改变与书及封面整体相协调, 有独具美感和特色, 并不像印刷体那样规范统一, 体现出独特性;还有的直接将毛笔书法跃然纸上, 自然地流露出节奏与韵律感。

水墨画作为图案也巧妙运用在书籍封面上, 水墨画也在书籍的封面与插画中得以运用, 表现的都是与当时的现实情况、政治时局、甚至人物的衣着打扮, 如作品《拈花凝思》, 《诱惑》等。

水墨、书法……这些中国独有的“书卷气”被书籍装帧所承载, 书籍装帧设计便有了文化品位, 体现了中国深邃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的历史积淀, 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审美方式。

2.西风东渐

民国时期书籍设计作品也具有中西融合特点, 很多作品就受到了日本设计风和浮世绘的影响, 例如《四季随笔》, 清新的樱花式图案加上隽秀的小字, 展现了日本绘画风格对当时中国设计文化的影响;画家叶灵风受到比亚兹莱的插画的影响, 在作品中柔和了比亚兹莱的梦幻趣味和日本蕗谷虹儿的东方趣味, 代表作品有为《清华年刊》设计的插画《梦笔生花》等;有的受到欧美风格的影响, 如《红灯照》, 画面构图完整, 人物以抽象形式表现, 形象简单, 线条流畅, 这与中国传统绘画风格相当不同。

设计家们纷纷相仿欧洲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 体现立体主义的《诗刊》、《现代》等作品;具有未来主义风格的如《苦闷的象征》设计的封面;体现现实主义的如《戈壁》、《语丝》等作品;同样, 构成主义也大量运用其中, 例如《新地月刊》、《文学月报》、《欧洲大战与文学》、《萧伯纳在上海》等。

20世纪前期, 中国的艺术设计受西方“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 “工艺美术”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的艺术设计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中国大批的优秀设计人才积极的向西方艺术学习借鉴, 许多优秀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到西方艺术带来的冲击, 反映当时设计师们对西方艺术的思考与接纳, 迎来了这一时期的艺术高潮。

3.设计中的“讲究”

纵观民国书籍作品, 无论环衬或扉页, 排版井然有序, 工整朴素;其次, 民国书籍正文版式已考虑到了文字的行距, 以便读者阅读。文字还是以竖列从左往右阅读, 其版面留白与文字的摆放都与古代的长卷书法有相似之处, 体现着一种流畅之感, 阅读之间有轻松空闲的感觉。

民国书籍大量的线装也是一大特点, 线装书古朴典雅的面貌深受读者和设计师们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毛边本, 阅读时须读者亲手持裁纸刀将页口裁开, 书上就留下了读者的印记, 读者参与到了书籍的设计中来, 也是一种很好的设计互动与体验。

可见当时书籍装帧设计就已经考虑到了视觉美感与受众心理, 在排版或书籍的结构上都很有讲究, 并形成了一定的规范。

民国书籍装帧设计中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西方艺术也明显的结合进来, 反映着当时人们思想的变化。从民国书籍设计中能感受到自由, 民主, 文艺等时代特征。

民国室内设计 篇9

1、“商标”的出现

“商标”,其英文名为“Trade Mark”,作为一个外来的词组,在我国最早出现是在鸦片战争之后(1840年),于清末光绪二十八年在上海所签订的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在这当中开始对“商标”进行统一使用,而到了1904年8月份的时候,开始对外颁布了第一部商标法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共二十八条)。

对于民国时期的商标设计大多采用的色彩都比较鲜明,这也是当时商标设计的一大突出的特点,在色彩上突出视觉的美感,使得整个商标所表现出热烈、明快、轻松的感觉,同时还追求商标的红火与热烈以及和谐统一的效果。在构图上,注重商标的完善和均衡效果,构图饱满、匀称,在这一构图上诠释了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其中表现突出的有:五福牌火柴商标所运用的便是我国的传统纹样——“蝙蝠”,表现一种吉祥的象征,而在图像周边则运用边框、文字进行说明,使得整个图像都表现出一种均衡之美。

2、“电影海报”的出现

在中国,第一部电影的拍摄主要在1905年,这时候的海报设计也应运而生。

民国的电影海报设计主要是通过绘画和摄影这两个方面进行表现,在这当中主要以绘画的方式为主,采用绘画的方式进行海报的设计和制作,能够给人以生动、自然的感觉。例如:《三毛流浪记》的海报设计,便形象的运用了漫画的方式进行塑造,并采用了一些夸张的艺术手法,从而使得整个画面俏皮而显得可爱。

3、“书籍装帧”的出现

民国时期对于“装帧”的诠释主要体现在对书籍的封面设计方面。在这一时期对于书籍封面设计的形式也主要体现在文字构成和图文并茂这两种形式之上。

1)以文字作为书籍设计的封面,其设计的主要元素则在于对文字的使用上,从民国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封面设计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字的表现形式逐渐从纯书法的形式像印刷规范的字体进行演变,从而不断向美术体进行转变。

2)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同样在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上使用比较广泛,这种装饰的效果能够更好的给予画面主题进行全是,而且能够进一步的向读者说明其中所表现的深意。

二、民国时期视觉符号具有的文化内涵

1、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国时期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及行程,而对于传统文化在民国视觉符号当中的表现,也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图像继承和运用,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发展和传承。在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当中,艺术家对意境的追求则是长此以往的,在已经当中所追求的则是情、景、形和神的综合表现,而在民国时期的视觉设计当中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除此之外,民国的视觉设计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以和为美”的审美价值,如鲁迅先生所设计的书籍封面大多以漫画的形式出现,而且笔墨的运用也尤为的单纯、淡雅。另外,对于书籍印刷的质量要求也具有一定的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书籍的质量要求。

2、对时代精神的表现和展示

对于时代精神而言,其主要对艺术品美感进行重构的重要元素之一,而在民国的符号运用当中,则着重体现了时代的审美思想与审美特征,这一时期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多种方式的综合体现。

在20世纪的前期,中国的视觉传达设计具有很高的成就,这种突出的成就与当时候新文化的发展传播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与当时的科技发展具有很大的关系。五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美术的发展速度,新的思想观念以及需求,为中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使得当时的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百花证明的新感觉。

3、对中西方设计文化的融合

设计的演变和发展与历史背景、地理文化、民族风俗等因素都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吸取不同的文化精髓,从而与本土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特殊文化体系。

中西方设计的表现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相互的借鉴才能够有效的进行创造,首先,对于西方的设计者来说,主要注重的是外在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点,因此对个人感情的表达都相对张扬,而对于中国的设计者来说,则表现出一种含蓄的特点,而对于现代产品设计大多以使用为主,因此对于个人情感的陈述相对较少;其次,在西方文化上对于理性的表述则较为重视,而中国的设计则凸显一种象征意义,表达的是对某种愿望的渴求和向往之情。

三、民国时期视觉设计与现代设计

1、民国时期的视觉设计风格中的时尚性

民国时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文化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中西文化的融合方面,他也为我们遗留下来较为珍贵的视觉艺术。在民国时期所表现出来的视觉元素中,有许多文化载体都表现了极强的中国文化的特点,如:电影海报、月份牌、旗袍服饰等等,而这些艺术品也是最能够体现中国视觉文化的表征之一。

时尚化的民国风格设计并不是对民国时期所表现出来的视觉艺术进行简单的复制和靠背,而是运用现代人们所具有的审美情趣进行有效的修饰,将民国时期所表现的视觉元素运用到现代的语境当中,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对比,从而衍化出一种具有时尚感的现代文化,并融合怀旧、复古的方式给人不同的视觉体验。

2、民国视觉设计的突破

黑格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柏拉图是伟大的,但是我们不需超越柏拉图。”从这上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在一定程度上,民国时期的视觉传达设计也是伟大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有所超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将先人未能完成的使命更好的完成,这种使命则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随着现代经济发展的迅速,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元化也随之进一步的发展,国际的交流范围不断的扩大,因此文化的交流也日益平凡。在受到各国文化的影响之下,中国文化的发展应该保持期独立的品格,树立具有当代气息的中国形象,并能够更好的传递当代中国信息,是作为中国设计发展的一个总要的任务。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以宏观视野的国际化特点来对未来世界的发展进行思考,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文化不断的延续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朱红红.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7

民国室内设计 篇10

一、把握“重塑”设计手法, 需要明确民国时期的设计风格

从时间上界定, 民国时期即指1912年至1949年间的38年, 期间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 “中西交融、古今对话”成为了民国时期设计的大主题, 在当时的设计中, 采用了多种方式来缩小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增加融合度。对民国室内空间设计的把握, 需要进一步了解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 而中国民国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变化历程, 就是一个随着“中国固有建筑”的变化而逐渐演变的过程。

我们就以南京地区的“中国固有建筑”为例, 它们大致都经历过至少三次的变迁, 致使其室内空间设计也随之而改变, 而这三次变迁, 也可称谓三种设计风格。

1. 采用“中国古式而含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图案”进行设计, 或者我们也可以称其为“根据中国精神特创新格”的设计。

此设计主要起源于1925年孙中山陵园招标之后, 当时吕彦直所设计的祭堂, 其整体布局虽未走出西洋古典样式, 但其主要部位如门廊、檐口、须弥座等都突出了简化的中式传统构件和传统图案装饰, 使其整体的设计给人以清新挺拔、简洁洗练的现代感。然而, 这种现代感在室内空间设计中, 则主要表现在其西方古典式的构图、大穹窿顶以及其混合的木门钢窗结构上, 这种设计也就是所谓的以西方古典主义、地域特点为主的仿西方室内设计风格。

2. 官方意识形态下的“宫殿式”建筑——复古倾向的设计风格。

国立中央博物馆就是此类建筑的代表, 其在建筑上采用中国传统的“大屋顶”, 在设计元素上也吸收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设计元素, 例如饕餮纹等。同时, 当时大部分的室内空间设计也都积极努力的在吸收中国传统设计手法的相关元素, 并以此进行突破, 例如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的科学馆中, 其立面上采用了双柱结构, 并以白色的框架、雀替、门簪为装饰, 试图将中式元素融进西式化的设计之中。

3. 具有中国特征的现代建筑设计风格。

民国时期的后期, 由于经费紧缩, 经济、实用而又具有“中国固有形式”的“现代化中国建筑”开始出现在世人的视线中, 如杨廷宝在1933年所设计的南京原首都中央运动场就是一个代表。设计师们不仅将传统建筑中的某些形态从物质载体上分离出来, 成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装饰, 也将建筑主体按照西式建筑设计的手法, 将其表现为浑厚庄重的构图、对称的体量等, 所不同的是增加了传统中式的局部装饰。而在室内设计中, 设计师们则积极采用具有时代感的材料、技术和理念, 努力向“简朴实用略带中国色彩”的风格转变。

其实, 以上不论哪一种“中国固有建筑”形态还是室内风格的演变, 都是中国早期现代建筑师们在融合中西建筑形式的基础上, 试图将中国的当时建筑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实现突破与创新, 将中西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融合于一座建筑之中, 真正能够实现中西合璧。因此, 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 如何传承民国室内设计风格, 就应该在把握当时的三种设计风格的前提下, 通过学习当时设计师们大胆创新、努力探索的精神, 以民国室内设计元素为基础, 以“重塑”的设计手法来表达。

二、“重塑”设计手法在民国建筑修复与改造中的应用

笔者以南京某民国建筑的修复与改造项目为例。这是一栋坐落在南京市最热闹的市井之中的民国建筑, 历经了80年的风雨, 几易其主, 现在仅在每天接踵而来的人群中, 在喧闹的叫卖声中呈现着它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韵味。

对于该项目的设计, 笔者在设计之初就明确此设计方案, 需要达到三个目标:一是要充分体现历史文化;二是要成为朋友们恣意生活的场所, 三是要求功能配套相对齐全。因此, 针对这座民国建筑, 在设计中我们始终贯穿了一个原则——“重塑”。这种重塑不仅是空间的运用, 也是设计元素的选择。

该建筑物虽然它历尽沧桑, 但原有的错层结构还是呈现了其建筑设计的特点。项目之初的工作就是恢复原有的建筑结构, 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空间的使用功能。

一楼的接待室以红木家具为重点, 配上简洁的中式风格装修, 木格窗外树影婆娑, 朋友们在此喝茶、聊天、听古筝无不惬意。入户大门在设计上加大了体量, 木雕花格门配上铜质做旧的拉手, 体现出庄重和气度。门厅走廊强化了地面拼花, 弱化了顶面造型, 更突出了浑厚质朴的实木楼梯。

二楼是个错层, 也是主要功能区, 涵盖了大中小三间中餐厅、一间西餐厅、一间棋牌室以及洗手间。在设计中, 项目秉承了民国风格中东西方设计混搭的特点, 在色彩的选择上, 以民国特有的深棕色为主调, 搭配部分白色装饰, 配上紫红色和米白色皮制座椅, 使整个色调安静沉稳, 在材质的选择上, 主要以实木为主。墙面为简单的白色乳胶漆搭配部分墙纸, 铜质玻璃吊灯以及近似黑色的浮雕面地板以及部分饰品都充分凸显了那个时代的风格特点。

在二楼的设计中, 最具有民国特色的部分无疑是洗手间:门上的布帘, 搭配铜质的龙头, 木制隔断上方的铁花格以及能看见使用者头和脚的百叶门, 还有民国时期的青花瓷片点缀其中, 整个空间勾勒出了浓郁的中西合璧的氛围。

三楼的休闲房是该项目设计的重点, 需要营造的休闲感觉。为了营造这种氛围以及充分体现原有的建筑美和提高空间的舒适度, 在第三层的设计中, 剔除了原有的吊顶, 露出了七八十年前的木构架顶, 配上民国时期的木质酒柜、台灯, 在夕阳的照射下那种错落有致的历史给人以回味。

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建筑物内的木制扶手磨出了一点本色, 墙面不再那么崭新, 一切都有了使用的痕迹时, 在夕阳的照射下, 仿佛回到民国时空之中, 真正的会给人于“重塑”的感觉。

三、运用“重塑”设计手法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具体项目的设计与分析, 在“重塑”设计手法的运用上, 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必须要秉承传统文化。

民国的室内设计虽然在当时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 但是设计师们却运用了水泥、钢筋等现代材料建造出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建筑。可以说, 当时的建筑师们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 因地制宜, 将水泥、玻璃与木质地板完美地结合, 同时吸收了传统的中国室内设计元素, 以几何化的造型重塑家具形式, 打造类似于中国传统空间的休闲环境。

2. 必须要协调各种设计元素。

众所周知, 民国建筑在主体结构方面, 基本上脱离了中国传统的木梁架体系, 相比较而言, 西方现代建筑比传统的木梁架结构更为耐用。于是, 中国的建筑师们尝试在西方现代建筑的基础上, 融入传统中式的装饰元素。同时为了与建筑本身相互协调, 在室内设计中, 首先要注重比例尺寸, 在室内装饰性陈设上, 不仅要考虑装饰物本身的形态, 也要将它们与室内外环境相一致, 选用合适的比例尺寸。其次, 在色彩上, 充分发挥色彩的识别功能, 并将其趋向于统一, 而凌乱花哨的设计尽可能减少和不用, 使其整体上显得大气、简洁。第三, 充分运用自然环境中的光、影、风韵等, 打造理想的民国时期居室——“居室的方向应该朝南, 使阳光时时能够射入”, 这不仅使人与自然能时时“对话”, 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及室内的卫生环境。

四、结语

民国的室内设计风格, 其实就是优秀的中西合璧的设计与创新, 它代表了近代对于文化记忆、遗产连续性的认知, 不论是在美学或视觉的连续性, 还是在文化记忆的连续性上都具有着独特的价值。因此, 对于民国室内空间的设计, 需要运用“重塑”的设计手法, 通过对过去的室内环境、设计元素的诠释, 建立起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同感以及继承民国时期的探索精神, 只有这样的设计方式才最终有助于明确当今的社会与历史传统的关联性, 并赋予其现代的含义。同时, 在深刻理解民国风格所代表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和现代精神实质的基础上, 勇于创新, 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居住空间和室内环境。

摘要:在当今的室内设计中常常会被运用, 而如何准确的把握民国风格在现代装饰中的应用, “重塑”设计是一种常见的手法。通过分析“重塑”手法在具体项目中的运用, 归纳总结出在应用这种手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为其以后的进一步使用产生借鉴意义。

关键词:重塑,民国室内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 1992.

民国室内设计 篇11

“万年桥边小池塘,红白荷花开满塘。上桥去,看荷花。一阵风来一阵香。”(《开明国语读本》,第41课)

“萤火虫,尾巴上面光闪闪。照到窗子前,照到屋檐边。夜里不怕天黑暗。萤火虫呀,你家好开灯笼店。”(《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第94课)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最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商务国语教科书》,第130课)

这是三篇来自民国老教材的课文,在很多家长的眼中,这样的文字似乎比孩子们正在使用的语文教材更具魅力。2005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印出版的三套老教材——《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局国语课本》到2010年已在各大图书网站脱销。这一销售“奇迹”让出版社社长也颇为惊讶,面对记者的采访,甚至用“忐忑不安”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民国语文读物热仍在持续升温。2011年,民国语文教材的队伍中又增加了青年出版社的“开明系列语文课本”、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民国语文》、中华书局出版的《民国经典国语课》等。此外,民国学生的作文选本及民国时期的经典儿童读物如“幼童文库”等陆续面市,大有燎原之势。

当下教材编写者缺乏的“儿童本位”

民国教材引起追捧的原因,不同人群的看法不尽相同。以三套老教材为桥梁,在看似断裂的当代教育与民国教育之间似乎拉起了一条线,不论是外行还是内行,都要面对同样的问题:中国的教育水准在倒退吗?

以制度论,教材的编写自1903年以来,一直是“国定制”和“审定制”并存,而“五四”之后到1937年这段时间,则是以“审定制”为主。所谓“审定制”,就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颁布的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通过自己设定的教材审定机构,对有关出版单位编辑的各类教材进行审查鉴定,审定通过后准予出版、发行、使用的一种教材编审制度。与国定制相比,这种制度无疑为教材的编写和出版留下了较大的自由空间,各种民营书店、出版社得以进入教材市场。因此,民间自编教材在这一时期空前繁荣。

在审定制实施的前提下,民国时期教材编写唯一需要遵循的原则便是“课程标准”。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之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1923年公布了新的《课程纲要》,对不同阶段国语教学的目的性有着明确描述。其中,中学国语教学目标恰为叶圣陶制定:“使学生有自由发展思想的能力;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使学生能做文法通顺的文字;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小学国语的课程大纲则由吴研因拟定,其教学目标为:“练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并涵养感情、德性;引起读书趣味;建立进修高深文字的良好基础;养成能达己意的发表能力。”。

如果说制度层面的因素是“有据可查”的话,那么民国“味儿”成形的另一要素——“氛围”,却多少有些“虚无缥缈”。不过,很多家长的感受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在谈到为何选择这些老教材作为孩子读物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童趣”、“天真”等词。这批教材所依托的,是民初整个中国知识界对“儿童”的重新发现和重视。这种“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大概正是当下教材编写者所欠缺的。

民国想象是一种“姿态”和“立场”

当民国教育与当代教育的比拼从小学教材蔓延到高等学府时,不难发现,对“老北大”、“老清华”等学府的回忆始终是时下民国记忆中的重要部分。所有对民国世界的叙述、建构、回忆甚至消费,都隐含着同一个问题:民国对当下到底意味着什么,它的魅力源自于何处?

民国使得一些人的怀旧情怀,特别是文化怀旧的情怀有所寄托。不过,民国在另一些人眼中可并不美好。在与谢泳的对谈中,陈丹青曾特别提到,有些人给他寄来一些很难看的民国照片,譬如穷乡僻壤的贱民,长相难看的官员等等,以此来证明民国的“丑陋”。陈丹青喜欢用一个词来代表他想象中的民国:民国范。“民国范”本身的含糊性在一定程度上倒是能够容纳对不同人来说意味不尽相同的民国。

如果承认民国也有其“黑暗面”,那么,我们面临的问题便是,我们的民国记忆和言说中是否有想象的成分?如果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想象民国呢?

如果将话题转回到民国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同样的问题。突然畅销的这几套民国教材其实在语言、用词、包括内容方面,都有与当下生活脱节的一面。家长对其的追捧,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误读”。

所有对于民国的想象,其实最终都指向“当下”。民国成为了现实社会的一个对照物,消逝了的民国有文化味、自由、洒脱、优雅,处处彰显出当下的市侩、粗俗、禁锢和功利。我们中的很多人选择相信那段历史的传奇性,这种相信本身便已成就一种“姿态”和“立场”。

民国室内设计 篇12

关键词:教育报道,内容分析

一、民国时期的教育在中国的教育进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912年, “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 “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 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 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 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 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 应予保障。”民国成立后, 即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教育态度和教育制度很完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 就力求强化对教育发展的重视。不仅形成统一的行政体系, 教育内容也很广泛, 这些都对中国社会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那一时期教育报道的研究, 也可以一窥当时的教育理念、教育方针与现实教育状况。本文选取了上海《民国日报》为研究对象。1916年1月22日, 《民国日报》在上海创刊。该报是中华革命党在国内的主要言论阵地, 创始人是中华革命党总务部长陈其美, 主编为叶楚伧、邵力子, 主要撰稿人有戴季陶、沈玄庐等。1924年2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 《民国日报》成为国民党中央机关报, 日出四大张。

1927年开始, 《民国日报》在报纸的第三张开辟“教育”专栏, 刊登当时的教育信息, 每期半张或一张不等。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原为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 对历史文献内容进行内容分析而发展起来的。后来, 美国的一些传播学研究者, 利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报纸的内容, 了解信息发展的倾向, 成为传播学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对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 可用于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或特征, 具有客观、方便、经济等优点。在样本选取上, 本文选取1927年《民国日报》的教育类报道, 获得1729篇分析文本。本研究设立编码表如下:

(一) 新闻议题

这1729篇医疗报道的新闻议题可以归纳为六类: (1) 活动类报道, 指教育部门开展的各类活动的报道, 包括:参观交流、体育活动等。 (2) 会议类报道, 教育部门召开的各类会议报道。 (3) 教学管理与政策制定类报道, 如新学校的筹备、学校招生工作、部门的设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等报道。 (4) 工作展示类报道, 指教育部门对外公布的工作事项与成绩展示的报道。 (5) 学校建设类报道, 包括学校的校舍建设等情况的相关报道。 (6) 其他类, 指未能归入以上五类, 而与教育部门或教育情况相关的报道。

(二) 消息源

本文采取已有实证研究中较为认同的办法, 即消息源是一些在新闻引述中提及且可确认的个人、组织和实体, 不包括记者采访中获得信息的所有消息来源。分类如下: (1) 官方:包括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或非教育部门政府官员。 (2) 公共档案:包括政府等各部门发布的政策、报告信息等。 (3) 媒体评论:媒体的时评、社论。 (4) 教育部门:各个学校。 (5) 其他:无法归于以上分类的。本文对消息源进行计数统计。

(三) 形象指数

对报道中提及的教育主管部门、校方、教育界人士、与教育相关的组织设立正面、中性、负面三个形象指数。形象划分以报道中的话语倾向为准, 正面形象指报道中对其行为进行赞扬;负面形象指报道中对其行为进行批评;中性形象指报道中对其行为无评价。

三、样本研究样本概述

在这1729篇医疗报道中, 平均每天都有五篇报道见报。这说明, 当时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早在1912年民国成立之初, 孙中山就已经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并且“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从议题分布上看, 教学管理与政策制定类报道比重最大。在教育报道的议题分布上, 教学管理与政策制定类 (占报道总数的39.2%) 、活动类 (占报道总数的21.9%) 、学校建设类报道 (占报道总数的14.3%) 占据多数。

教学管理与政策制定类报道所占比例最大, 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执政者对教育的态度密不可分。对教学管理与政策制定类报道进行议题细分, 教学管理与政策制定分别占43.9%和56.1%。其中, “学校开学”、“招生”和“规程”议题最多。对活动类报道进行议题细分发现:体育类报道在活动类报道中比例最高, 占34.2%, 其次学校间互访交流报道。

消息源分析。记者总是要依赖各种人或物的消息源才能获得信息进行报道, 所以有观点认为, 记者虽然是新闻话语的写作者, 但他并非是话语的主体, 不过是充当了编码者和代言者的角色。因此, 考察新闻中消息源的出现可以由此判断新闻报道的倾向性。统计表明, 样本中消息源引用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官方”, 其次是“教育部门”, 然后是“公共档案”。“官方”消息源偏向的出现一方面与新闻业界的行业操作惯例有关。媒体在对消息来源的选择和处理上常常呈现出某些偏向, 它主要依赖一些常规化来源和日常性渠道 (如官方会议等) 。此外, 较多依赖于官方来源, 也是媒体追求所谓消息源的“可靠”、“权威”的结果。正因为消息来源的单一性, 所以《民国日报》在教育类报道中的议题分布多集中于教育部门开展的各项活动及教学管理方面, 而且在报道中并没有明显的倾向性, 报道形象几乎全部为中性。

四、结论

通过以上文本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教育类报道的议题分布多集中于教学管理与政策制定类, 其他方面则比较平均。第二, 从本次研究数据看来, 教育的接受者一方明显“失声”, 丧失话语权。第三, 受到社会环境与记者报道操作等因素影响, 当时教育类报道只承担教育施行方的信息发布工作, 表现出了一种系统性偏向。

参考文献

[1]马少华.新闻评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工业学校下一篇:地理学案教学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