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书籍装帧设计考略

2024-06-16

民国书籍装帧设计考略(精选3篇)

民国书籍装帧设计考略 篇1

摘要: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开端, 同时也是一个书籍装帧设计的黄金时代。笔者通过对民国书籍发展入手, 探讨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魅力与韵味, 研究经典范例, 从而得到对设计的反思和可以学习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独特韵味,中西融合

民国书籍装帧设计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开端, 也是中国传统书籍装帧与现在书籍装帧的一个过渡阶段。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与西方思潮的进入, 给当时的设计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动力, 涌现出很多精美优良、颇有特色的设计作品, 值得我们去探究学习。

一、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及阶段性特征

中国书籍的发展, 至民国成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书籍形式甲骨文到竹与木连成册的“简策”再到丝织品和简牍的出现, 至清时期已形成完备的书籍设计范式, 逐步形成了“古朴典雅”极具中国韵味的特有形式;到民国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出现了重大革新,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民国初建至五四运动前夕。此时期, 由于西方思想和一些技术进入中国, 文艺作品新旧杂陈, 书籍艺术也出现新旧交错的面貌, 许多书刊出现了“中西合璧”的装饰形式。“清末四大小说杂志”封面虽未完全脱离中国传统绘画和传统小说插画样式, 但与传统书籍装帧已有不同, 俨然受到西方装帧设计的影响;另外, 文房四宝、花卉鸟兽等也是当时常用来装饰书封面和封底的图案。这一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 设计手段还不算成熟, 属于民国书籍装帧的萌芽期。

2、五四时期至七七事变。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一场伟大的文化和思想的革新运动爆发。这一时期,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业文化的传播, 形成了大众社会的新时代, 中国的艺术领域也变得异常活跃, 书籍装帧设计渐渐脱离传统样式, 开始向现代书籍的出版方式和设计形态转变。

3、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抗战期间, 国内由于受历史环境的影响, 政治斗争的需要, 经济条件的限制, 书籍装帧设计受政治化的倾向, 没有过分的装饰, 表现手法简洁明快。这一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 十分强调艺术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 富有战斗力的风格, 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面貌, 带有深刻鲜明的时代烙印。

二、民国书籍装帧设计的独特韵味

民国时期是一个思想革新的时期, 西方技术的引进使得当时社会新旧混杂, 新文化潮流猛烈地冲击着传统旧文化, 人们的传统文化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民国时期所呈现的宽容与自由使得许多艺术作品在当时涌现, 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与面貌特征。

1.传统文化的延续

在民国书籍装帧设计中延续了传统的艺术, 例如大量的利用书法或对书法的艺术改编将其运用到书籍封面的文字或形成图案。鲁迅、胡适等多次用书法装饰封面, 以题字形式为主的书名加上摆放位置的经营显得神妙入微, 素朴却耐人寻味;例如作品《心的探险》、《南腔北调》等, 毛笔字体清秀有力, 加上一些艺术改变与书及封面整体相协调, 有独具美感和特色, 并不像印刷体那样规范统一, 体现出独特性;还有的直接将毛笔书法跃然纸上, 自然地流露出节奏与韵律感。

水墨画作为图案也巧妙运用在书籍封面上, 水墨画也在书籍的封面与插画中得以运用, 表现的都是与当时的现实情况、政治时局、甚至人物的衣着打扮, 如作品《拈花凝思》, 《诱惑》等。

水墨、书法……这些中国独有的“书卷气”被书籍装帧所承载, 书籍装帧设计便有了文化品位, 体现了中国深邃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的历史积淀, 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审美方式。

2.西风东渐

民国时期书籍设计作品也具有中西融合特点, 很多作品就受到了日本设计风和浮世绘的影响, 例如《四季随笔》, 清新的樱花式图案加上隽秀的小字, 展现了日本绘画风格对当时中国设计文化的影响;画家叶灵风受到比亚兹莱的插画的影响, 在作品中柔和了比亚兹莱的梦幻趣味和日本蕗谷虹儿的东方趣味, 代表作品有为《清华年刊》设计的插画《梦笔生花》等;有的受到欧美风格的影响, 如《红灯照》, 画面构图完整, 人物以抽象形式表现, 形象简单, 线条流畅, 这与中国传统绘画风格相当不同。

设计家们纷纷相仿欧洲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 体现立体主义的《诗刊》、《现代》等作品;具有未来主义风格的如《苦闷的象征》设计的封面;体现现实主义的如《戈壁》、《语丝》等作品;同样, 构成主义也大量运用其中, 例如《新地月刊》、《文学月报》、《欧洲大战与文学》、《萧伯纳在上海》等。

20世纪前期, 中国的艺术设计受西方“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 “工艺美术”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的艺术设计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中国大批的优秀设计人才积极的向西方艺术学习借鉴, 许多优秀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到西方艺术带来的冲击, 反映当时设计师们对西方艺术的思考与接纳, 迎来了这一时期的艺术高潮。

3.设计中的“讲究”

纵观民国书籍作品, 无论环衬或扉页, 排版井然有序, 工整朴素;其次, 民国书籍正文版式已考虑到了文字的行距, 以便读者阅读。文字还是以竖列从左往右阅读, 其版面留白与文字的摆放都与古代的长卷书法有相似之处, 体现着一种流畅之感, 阅读之间有轻松空闲的感觉。

民国书籍大量的线装也是一大特点, 线装书古朴典雅的面貌深受读者和设计师们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毛边本, 阅读时须读者亲手持裁纸刀将页口裁开, 书上就留下了读者的印记, 读者参与到了书籍的设计中来, 也是一种很好的设计互动与体验。

可见当时书籍装帧设计就已经考虑到了视觉美感与受众心理, 在排版或书籍的结构上都很有讲究, 并形成了一定的规范。

民国书籍装帧设计中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西方艺术也明显的结合进来, 反映着当时人们思想的变化。从民国书籍设计中能感受到自由, 民主, 文艺等时代特征。

面对这样一个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开端, 我们应当积极的探索、研究和学习;民国时期设计由于社会背景、国情等种种原因, 在历史上出现了文化断层, 面对这样的文化断层, 我们应该给予思考和探究;无论民国时期还是中国传统的书籍装帧设计, 都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与独特的文化韵味, 而国内的书籍装帧设计形式已趋向于市场化和商业化, 对于本土文化在设计上并未形成体系, 作为设计师应该明白, 具有独特的传统韵味和文化内涵的设计才具有生命力, 才会长流不息。

民国书籍装帧设计考略 篇2

插画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以画解文意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从公元5000年开始出现图片与文字;到商周、战国时期图文的运用并逐渐融入生活当中;到汉代的图画不再单一古板, 具有生命力;到东晋时期插画盛世;到唐代将插画印刷出来流传至今;到宋代印刷术的提升, 书籍插画出现在百姓的视线;清代时期百姓家中家家都能见到插画的身影;到民国初期上海出现商业插画, 插画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改变, 书籍插画就是在这个时期壮大发展, 并影响着现代书籍插画的发展。

二、民国时期书籍插画的视觉形式

1. 插画的表现形式

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 民国时期的许多艺术文化都发生了变更, 处处可见的插画形式有线描形式、国画形式、水彩形式、装饰画形式等。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线描形式与国画形式, 线描形式的主要是章回式武侠小说, 如《西游记》《红楼梦》, 这些小说在当时都是风靡全中国的书籍, 而这些小说的插画大多采用传统的线描形式, 无疑已经深入人心。国画形式的插画最为闻名的时期就是在民国时期, 由一位名叫“蒋彝”的画家、作家带入全世界, 笔名“哑行者”, 他的代表作也就是当时最先闻名世界的《英国湖滨画记》 (如图2-1-1) , 这本画记是他的第一本画记, 其后先后出版《纽约画记》 (如图2-1-2) 等12本画记, 均以国画风格创作, 被称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

2. 插画的构图形式

民国时期书籍插画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散点透视, 这种构图形式在我国古代的山水画中最为明显的表现 (如图2-2-1) 。主要突出的是全景表现, 根据需要把几个不同的场景放在一个画面中, 突破了视点和空间限制, 甚是雄伟。另一方面, 经过五四运动, 艺术领域变得更是活跃,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把西方的焦点透视法融入了插画艺术创作当中 (如图2-2-2) 。焦点透视讲究的近大远小, 有规律性的逻辑, 更符合人们视觉的真实性, 与传统的构图形式的多个视觉重点宏伟的感觉完全不同, 有主有次, 给人以舒适感, 使得当时的书籍插画更受大家的喜爱, 便带起了一个新的创作之路。

3. 插画的色彩形式

民国时期书籍插画当中的色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书籍内文插画, 以黑白色彩为主, 呈现单纯的色彩特征, 当时的插画师们一定程度的受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 用色与中国画相似, 颜色都偏纯朴, 淡雅。第二部分是封面插画, 色彩大多是彩色的, 但是用色方面着重色调统一, 不同于绘画那样用色丰富, 是为了防止颜色过多而阻挡了书籍所要表达的主要信息, 方便读者对书籍的了解。民国时期书籍封面的插画色彩还是比较看重色彩统一的, 即使用绘画作品来作为书籍封面的主体物, 也是要经过一番设计, 力求做到突出主色调, 从而达到保持书籍整体性的目的。

三、民国时期书籍插画的艺术风格

民国前期由于西方文化及印刷技术伴随西方列强的入侵而进入了中国, 书籍插画风格不断变化。插画师们经历了思想解放, 吸收了西方艺术文化, 学习借鉴并自我创新, 加入了我国传统的民族内涵, 创作出来的插画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

1. 装饰艺术风格

民国前期的书籍插画大多是以传统纹样来进行装饰为主, 而之后因为西方文化的入侵, 加上“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文化, 插画艺术设计也随之改变。如闻一多先生为《清华年刊》所作《梦笔生花》 (如图3-1-1) 的插画设计, 用流畅的线条刻画一位睡姿优美的少女形象, 黑白对比的装饰趣味, 折射出英国装饰艺术家比亚兹莱的艺术风格。

2. 象征性风格

文学书籍中因戏剧性的情节减少,

以往的书籍插画都是图解式, 无法体现新文学作品的个性与内涵, 便出现了象征性风格的插画。象征性风格的主要是借助象征性的图片让读者联想到图片背后的正真寓意, 为新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象征性风格的插画给人一种神秘感, 可以让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寓意深远, 插画的形式华丽却不浮夸, 富有哲理性。如《绝叫》 (如图3-2-1) 中张光宇所作的插画, 极具有象征性风格, 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结合, 表达了作者内心思想, 号召广大人民努力争取自由。

3. 漫画风格

漫画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创作漫画形式的插画比较简单, 以及民国时期的印刷技术不先进, 符合了漫画风格插画的物质要求, 使得漫画风格的插画容易诞生, 并且漫画风格形式幽默易懂, 当时就出现了一本由漫画插画组成的期刊, 为现在的漫画艺术开辟了一条道路。

著名插画师名丰子恺的插画是将漫画风格结合了中国传统毛笔的绘画形式, 显得平易近人, 耐人寻味。他曾为中国著名儿童读物《爱的教育》 (如图3-3-1) 配以漫画风格的插画, 深得孩童喜爱。还有一种插画不同于丰子恺的毛笔插画, 运用的是外国的钢笔工具来做插画, 形式朴素而简练, 如《杀人未遂》 (如图3-3-2) , 采用了硬笔画的漫画风格, 结构严谨却不失漫画风格的那份讽刺感, 给读者留有深刻的印象。

4. 延安木刻风格

因当时战乱爆发, 绘画原料很难运入中国, 延安更是条件有限, 便开辟了自己独特的画风, 利用当地的植被树木来雕刻, 且雕刻出来之后可多次印刷, 大幅度的低成本印刷与散播, 具备其他插画所不具备的优势, 对当时的政治宣传方面起到了很有力的作用, 因此便有了延安木刻风格。

延安木刻风格的主要特点是简洁明了, 黑白对比强烈, 线条由细致到粗矿, 不完全像西方的木刻插画, 吸取了其优点, 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木刻年画的形式与民族精神, 变成了一种具有时代象征性的插画风格。如张映雪所做的插画《小二黑结婚》 (如图3-4-1) , 其中汲取了外国的木刻风格的线刻, 也加入了创新的黑白对比, 让整个画面具有重量感。

四、对现代书籍插画艺术设计的启示意义

在民国时期的许多优秀插画中, 构图与色彩已经相对的比较成熟稳定, 大胆结合了西方的焦点透视与中国的散点透视, 有主有次, 色彩方面也是熟练的运用黑与白。插画的形式也由最开始的单一变为形式多样, 加入了速写、油画、水彩、漫画等绘画形式, 从而使民国时期的书籍插画变得更具有艺术美感, 不同艺术风格的书籍插画都在当时有所体现。现代书籍插画形式的多样化, 正是以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想创作出带有个人特色风格的插画, 必须学习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插画优点, 再加入个人的创新与特色。艺术风格应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特点。如何创作出不仅具有我国民族文化, 又能富有现代设计思想的插画设计, 这将是中国插画创作事业未来的目标与方向。

五、结语

书籍插画伴随着时代的变更, 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风格样貌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但是早些年那些艺术创作者们的那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 勇于创新的艺术精神以及融会贯通的设计素养值得我们学习。民国时期书籍中优秀插画作品, 对如今的书籍插画设计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应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结合先进技术, 在对插画艺术的重新认识与了解中, 不断寻找与创新, 与时代审美相结合, 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又独立的新作品。

参考文献

[1]胡云斌.20世纪中国平面广告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庞蕾.视觉形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

[3]赵俊杰, 张立.插图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

[4]刘欣欣.插画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5]郑泓.商业插画[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6]李婷, 秦瑞丽.插图万象—民国书籍插画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发行有限公司, 2012.

[7]李国庆.民国时期书籍设计的艺术美感[J].科教导刊, 2011 (03) .

[8]龙红, 余青.民国时期书籍装帧艺术研究[J].艺海, 2012 (04) .

[9]赵婧.插画艺术的当代解读[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3 (07) .

民国书籍装帧设计考略 篇3

一、内忧外患的局势为民族体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1928年国民革命军统一全国之前,军阀之间的混战与割据遍及全国。为了争权夺势、扩张地盘,军队成为军阀争夺势力、扩张地盘的私人工具,且罔顾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的秩序,军阀之间战争与摩擦接连不断,社会极不安定。军阀的最大弱点就是观念错误、思想落伍,他们没有远大的政治目标和世界眼光,仅着眼于现实权力和个人虚荣,因而无法推进国家建设的进步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对于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团结、民族的融合造成负面的影响[1]325。除了军阀混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集团为了独掌大权,防止共产党势力的扩张,对共产党军队曾进行先后数次围剿。

自1921年到1945年间,内忧外患的中国局势复杂纷繁,各方实力除利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力量外,教育力量、体育力量的运用亦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体育界的有志之士提出了民族精神的体育理念。这一民族精神的体育运动,包含着三个重点———军事教育、体育训练及民族文化的陶冶。其中以体育训练为手段,以民族精神为教育目的,增强国家力量,消除“东亚病夫”屈辱的“体育救国论”,正是民族体育倡导者的思想精髓。

二、国际青年训练潮流的兴起是民族体育思想产生的鼓动因素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朝野鉴于青年关系民族前途的兴替,特别重视青年的培养。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国的青年训练风起云涌,成为一股风潮,对民族体育思想的产生起到了鼓动作用。依国家形态来看,民族社会国家以意大利、德国为代表;社会主义国家以苏联为特殊;亚洲方面,如日本因地缘、民风与我国接近,仿效欧洲各国颇具成效。

1.意大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将所有青少年都组织起来进行训练,尤以体育训练最受重视。其体育方针有两个:一是训练国防的武力,二是培养国防的精神。意大利青年训练,在使青年倾向与祖国的理想方面,有共同一致的自立性[2]51。因此,意大利在墨索里尼处心积虑经营下,其军事体育、民团体育训练、民众体育会、学校尚武训练及体育师资均有深厚的根基。意大利青年训练着重民族精神的培养和体育训练,使无数的青年能一心一意为国效命,成为当时世界各国借鉴开展青年训练所关注的焦点。

2.德国。1933 年,希特勒执政后,着手进行全国青年训练的工作。并在1936 年规定,凡属德国青年,必须接受希特勒青年团的训练[3]140。经过青年洗礼后的德国人民,个个有发愤图强的决心和毅力,心中充满了恢复大日耳曼民族精神的理念。这使德国的体育训练向着军事化、全民化的方向发展。德国的复兴从发扬民族精神开始,而且借青年训练提倡固有精神上的体育来完成。

3.苏联。1917 年十月革命以后,苏联为了培养每一个青年成为劳动生产者和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战士,对于青年组织进行了训练。十月革命后,苏联进入了实行新经济政策建设时期,这一时期开始全力提倡体育。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至1932 年受体育锻炼的人民已达六百万人。通过苏联政府锐意推行的青年组织与体育训练,为维持新立国精神和汇集为数众多的青少年及青年团体加入到建设国家行列中打下了基础。

4.日本。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后的1924 年成立了大日本联合青年团。日本青年团对于国家社会的贡献有目共睹,在地方上成为地方自治的组织,这些组织在日俄战争时,维持后方,协助军运,鼓励从军出征,筹募民间军用品,并为出征军人服务农作,使他们放心效命疆场,无后顾之忧[4]40。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日本青年团不论在军事行动上、精神上、物质上,都在后方尽其援助,使我国的抗日战争受到极大的威胁。

由上可知,欧洲及日本民族青年训练,久为各国政府所重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更积极提倡,蔚成一股潮流。而这种潮流对我国民族体育思想的产生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国内青年训练的兴起推动了民族体育思想的产生

受西方及日本青年训练潮流的影响,在当时的中国也开始出现了青年训练活动,其中以童子军训练和军训最具代表性。

1.童子军。童子军训练自从1907 年由英国陆军中将贝登堡创立以来,很快传遍全球,并于1912 年传入中国。中国童子军训练以发展儿童做事能力,养成良好习惯,使其人格高尚、常识丰富、体魄健全,成为智仁勇兼备的青年和以建设“三民主义”的国家为目的,这也是中国童子军发展的主要任务。因为童子军具备了青年训练的各种客观条件,自抗战以来全国朝野人士均已认识了中国童子军训练的真正价值。

2.军训。1925 年“五卅惨案”的发生,激荡了我国军事思想。1928年“五卅惨案”后,大学院通令专科以上学校一律加军事教育课。同年7 月,国民政府公布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规定凡高级中学以上学生应将军事教育列为必修科,且女生应修看护。随着战事的变化,1937 年教育部颁发“高中以上学校学生战时后方服务组织与训练办法大纲”,规定高中以上学校,在战时除继续正常教育外,应加紧实施特种教育。在中学课程方面,1940 年教育部修订了初、高中课程标准,规定高级中学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上、下学校每周三小时进行军事训练,女生为军事看护。体格训练方面,除体育军事训练及早操或课间操外,每周须有课外运动三小时。在军事训练及家事看护方面,应注重救护工作,各年级每周须有三小时为战时后方服务训练。这样的学校军训对培养青年爱国心、服务热诚、锻炼体魄、军事训练与安定校园,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青年训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国积极推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激发了国人对青年组织训练工作的热忱。尤其是在中国体育考察团赴欧考察后,发现体育是青年训练的重要项目,体育的强弱关系到国民的体质、国家的实力、民族的存亡。这为民族体育思想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四、国民政府的倡导为民族体育思想提供了产生的土壤

1. 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历时15 年。其中1934 年2 月至1937 年7 月抗日战争爆发前,是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新生活运动最卖力的时期。特别在1934 年2 月至7 月,蒋介石先后发表了《新生活运动之要义》、《新生活运动的中心准则》、《力行新生活》和《新生活的意义和目的》等演说,修订了《新生活运动纲要》、《新生活顺知》等重要文件,稍后再加订《新生活运动公约》、《新生活运动推行方案》、《新生活运动歌》等,形成了新生活运动的一整套理论、方针和方法。后经蒋介石本人的积极倡导,国民党各级机构的大力推定督促,国民党舆论界一齐竭力鼓吹,在短短的几年内,一场声势浩大、家喻户晓、涉及面广的新生活运动迅速在国民党统治区展开。

2.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所谓国民精神总动员,就是在个人中集中意识、思维、智慧与精神力量;在国民全体中集中一切年龄、职业、思想生活不同的国民精神力量于一个目标,鼓舞增进,发挥其效率。1937 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压境。当时的中国不仅上层社会存在着反战势力,就是低阶层国民尚有不知“为谁而战”的袖手旁观者,人心涣散,组织薄弱,物质条件不如日本。蒋介石有感于若欲战胜物质条件优越的日本,不做亡国奴,必须发扬我国固有道德与民族精神,恢复民族自信,加强全国民众之精神国防,非实行国民精神总动员不可,民族复兴始有希望[5]1102。国民精神总纲领提出了国民易知易行、简单而明显的三个共同目标,还提出了在精神上必须进行彻底改造和发扬的内容,其用意在于提高国民坚强不屈的精神。面对当时日本的侵略行为,国民政府当局则通过精神总动员激发民族意识,以振作民族精神和战斗意志,达到使敌人心劳日拙的目的。

中国近代体育,除作为教育课程的一部分,以达到个人身心均衡发展的教育目的外,还常因不同的历史背景及社会条件,而担负起自卫卫国、培养民族意识、民族情操、民族精神及养成军事技能的任务。因此,受民族复兴运动情势的影响,体育在激发民族意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使命。民国初期的中国,面临军阀的割据、内战频仍和日本的入侵,而借鉴各国青年训练的成效,积极训练青年,并通过体育训练,开展民族复兴运动,提升民族情操,锻炼国民坚强的体魄,以完成自卫卫国,延续民族生命,就成为当时全民的一项历史重任。这种背景深深地影响了体育界人士的体育理念,同时也对民族体育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云汉.中国近代史[M].三民书局,1991.

[2]陈柏青.欧洲各国及日本之青年训练[M].正中书局,1937.

[3]吴耀麟.青年训练之理论与实际[M].商务印书馆,1936.

[4]潘公展.青年训练[M].商务印书馆,1937.

上一篇:用户认证与授权下一篇:多层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