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鸿门宴(共4篇)
民国的鸿门宴 篇1
选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 虽然教材一改再改, 但《鸿门宴》却从未落选, 这足以见出它的教学价值。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的一个关键故事, 是认识项羽、刘邦的重要事件。可以说鸿门宴是楚汉相争的开端, 从此以后双方展开了长达五年的争斗, 斗智斗勇, 最终项羽乌江自刎, 刘邦南面称帝。
课本节选时, 是从项羽入关后开始 (沛公军霸上……) , 到刘邦诛杀曹无伤结束 (沛公至军, 立诛杀曹无伤) , 而项羽派黥布击关, 得以入关这个关键的事件却在节选时被忽略。其实黥布击关对于深入理解《鸿门宴》有着重大的帮助, 是理解该文的一把钥匙。如果说鸿门宴是楚汉相争的序曲, 那么, 黥布击关就是《鸿门宴》的序曲。黥布击关对于理解项羽大怒的真实原因、刘邦的辩词、项羽对待项伯的态度, 以及如何认识曹无伤, 进而认识刘邦、项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项羽本纪》中, 司马迁详细交待了项羽入关的过程:“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 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 项羽大怒, 使当阳君等击关, 项羽遂入, 至于戏西。” (当阳君即黥布)
一
教材《鸿门宴》中当项羽听到曹无伤使者的话后“大怒”, 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 项羽的“大怒”是由曹无伤引起的, 曹无伤成了刘项矛盾的引发者。其实黥布击关, 明显可以看出, 项羽已经撕破了脸, 对于刘邦的派兵驻守, 项羽大为恼火, 击关就是体现。当听到曹无伤使者的话后大怒, 曹无伤使者的话, 只是给项羽的怒火上泼上去的油, 而并非是鸿门宴, 也即刘项矛盾的直接起因。因为占据函谷关, 就意味着有将关中之地据为己有的想法, 而关中之地沃野千里、人民相对富足、地理位置险要, 是当初秦国成为秦朝的根据地。可以说, 谁占据关中, 使之成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谁就有了称雄天下的重要资本, 也就暴露出他争雄天下的政治意图。在当时所有的灭秦力量中, 项羽的实力最雄厚, 那么想争雄天下的人, 无形之中就将矛头直接指向了项羽。可见刘邦的派兵守关, 是项羽“大怒”的根本原因。
刘邦想称雄天下, 派兵驻守函谷关, 何罪之有?但由于他力量弱小, 过早暴露政治野心, 这就是他的失策。他明知自己力量弱小, 却派兵驻守函谷关, 可见他有依据函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侥幸心理。守关即是军事行动, 也是传达政治理想的信号, 击关同样如此。黥布击关, 项羽已经发出攻打刘邦的信号, 失掉函谷关的刘邦怎么应对这种困境, 这是他必须要考虑的。他对项伯的解释:“吾入关, 秋毫不敢有所近, 籍吏民, 封府库, 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 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以及樊哙在鸿门宴上的辩护之辞, 是经过他深思熟虑后的答案, 而不是临场的发挥。樊哙的辩护之辞与刘邦的口径完全一致, 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刘邦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他能明断形式, 找到问题的根源, 这是化解难题的先决条件。他清楚地认识到, 守关意味着怀有争雄天下的野心, 他就讲自己守关的目的是“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他知道想争雄天下就直接将项羽当成了对手, 所以一再强调“日夜望将军至”, “不敢倍德”。
二
黥布击关还有助于理解项羽对项伯的态度。项伯在大战的前夜驰入敌营, 泄露军事消息, 本来可以认定为通敌, 项羽怎么还会对他如此言听计从, 并且在鸿门宴上与自己一起“东向”坐在尊位上而冷落了重要谋士范增, 并且任由项伯“翼蔽”自己的对手刘邦。固然陈平所说“项羽不能信人, 其所任爱, 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 (《史记·陈丞相世家》) 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在于, 黥布击关, 已是项羽对刘邦实施的一次军事打击, 再次打击只是迟早的事, 打是必然, 只是时间问题。项伯夜驰敌营, 泄露的是军事消息而非军事机密, 况且黥布击关之后, 刘邦怎能不为项羽的攻打做一些安排?项伯的夜驰敌营自然就没有通敌的嫌疑, 这是项羽信任项伯的前提与基础。而项羽能听信项伯之言, 不杀刘邦并且放任项伯, 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 项伯营救张良是出于义, 从报恩的角度出发, 这正好投项王之所好。项羽不但任人唯亲, 而且更念旧情, 知恩图报, 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长史欣者, 故为栎阳狱掾, 尝有德于项梁;都尉董翳者, 本劝章邯降楚。故立司马欣为塞王, 王咸阳以东至河, 都栎阳;立董翳为翟王, 王上郡, 都高奴。” (《项羽本纪》) 司马欣寸功未建, 只因对自己的叔父项梁有恩, 就被封为塞王就是明证。正是项伯对项羽性格的全面了解, 才敢替沛公向项王解释, 在解释时他正是以义为突破口的。
其次, 项伯的说辞让项羽认识到, 自己几乎犯了一个错误, “人有功而击之, 不义”, 自己差点做了不义之事, 如果不是项伯, 大错就会酿成, 他反而开始感激项伯。“其所任爱, 非诸项即妻之昆弟”的项羽, 因为轻信项伯, 进而才轻信刘邦的。
再次, 项伯给项羽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刘邦守关的目的是“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并且“日夜望将军至”, 刘邦原来是臣服于自己的。这一点很重要, 项羽一直忌恨刘邦, 因为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时, 令“沛公西略地入关”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项羽为人彊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 襄城无遗类, 皆阬之, 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 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 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 今诚得长者往, 毋侵暴, 宜可下。今项羽彊悍, 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 可遣。卒不许项羽, 而遣沛公西略地, 收陈王、项梁散卒。” (《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愿与沛公西入关”的要求却没有被怀王答应。刘邦之所以先入关, 明显是占了先机, 同时刘邦“收陈王、项梁散卒”又增强了实力, 项羽此时却被派“北救赵”;项羽即忌恨于刘邦, 又怀恨于怀王。“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 而北救赵, 后天下约。乃曰:‘怀王者, 吾家项梁所立耳, 非有功伐, 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 诸将及籍也。’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实不用其命。”其后又“杀义帝江南”, 这才出了口气。
刘邦, 诸将所推崇的长者, 怀王引以为重的大将, 自己忌恨的对手, 竟然是臣服于自己的, 项伯带来的这个消息, 对于项羽自然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这就加重了亲近项伯的筹码。鸿门宴上, 经过刘邦低声下气的解释, 项羽诛杀刘邦的意图已经越来越淡, 在他的心中, 刘邦是让自己不舒服过, 可能是以后的, 但绝不是眼前的敌人, 况且打击刘邦又会让自己失信天下, 不杀刘邦是理性的选择。项羽对项伯的“翼蔽”自然也就听之任之, 或许此时, 他对项伯还有几分赞赏, 忠心保护自己请来的客人, 多仗义啊!
三
对待曹无伤的不同态度同样是分析刘邦与项羽性格差异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项羽告密, 刘邦立诛, 对比何等鲜明。传统观点认为是无伤告密, 说是告密, 似乎不妥。曹无伤使者的话, 其实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守关意味着“欲王关中”, 不言自明。使者的话对项羽而言, 没有任何情报价值可谈, 但曹无伤派使者求见项羽的行为, 对于项羽却显得意义重大。因为这一行为发生在黥布击关之后, 就显得意味深长, 曹无伤是一部分人的代表。“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 欲攻沛公, 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 令子婴为相, 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 (《高祖本纪》) 。曹无伤的意图很明显“欲以求封”, 打算投奔项羽, “使人言于项羽”是他结好项羽的手段。黥布击关已表明刘项双方处于敌对状态, 而双方实力差距悬殊, 曹无伤的做法在战争年代有一定的合理性, 他不想做战争的牺牲品, 选择投靠自己认为力量强大, 胜券在握的一方, 未必是小人, 古人讲良禽择木而栖, 本无可厚非, 但由于他缺乏对项羽的性格的了解, 不幸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结果项羽告密, 刘邦立诛。
鸿门宴上刘邦对项羽的言辞很高明:“今者有小人之言, 令将军与臣有隙。”言下之意, 项羽派兵攻打函谷关, 完全是一场误会, 将如此严峻的形势, 不可调和的矛盾说成是一场误会, 这是高明之处。潜台词就是“其实您完全没有必要派兵击关, 只要告诉我, 是您项王的军队, 我怎么能不会让您入关呢?我之所以守关是为您而守, 您却攻打我”。刘邦将项羽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对于自己守关的原因, 前面有项伯已经作过解释, 击关是一场误会, 是误会就可以消除。其次, 误会是由“小人之言”引起的, 错不在项羽, 责任在于“小人”。这样就给了项羽一个台阶, 好让项羽借坡下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羽马上找了一个挽回自己颜面的替罪羊, 无意间就钻进了刘邦为他设置好的套子中。
既然是“小人”的挑拨离间引发的误会, 诛杀小人, 就势在必行, 不但刘邦应该杀, 似乎项羽也想杀。刘项两人都认为曹无伤是小人, 但两人赋予小人的意义却不一样。项羽是为了推卸责任, 走出尴尬境地, 他认为的小人, 是挑拨离间的真小人。刘邦认为曹无伤是小人, 因为他唯利是图, 见风使舵, 政治立场不坚定, 是出卖自己的小人。既然在战争年代, 曹无伤的选择有一定的合理性, 曹无伤代表的是一部分人, 刘邦诛杀小人就有杀一儆百的意味, 诛杀曹无伤成了一次铲除内奸的整风运动。项羽的告密却让那些已经归附于他的人感到心寒, 让那些有心投奔于他, 仍在观望的人不敢归附。最终, 项羽乌江自刎, 刘邦南面称帝, 我们不能不感慨, 性格成就命运。
综上所述, 黥布击关对于理解《鸿门宴》如此重要, 而教材一直未能选入, 确实是一大遗憾。
和。本文编校:王玲
民国的鸿门宴 篇2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三本新书,有:《冒险小虎队》,《百科全书》,《鸿门宴》。我最喜欢的是《鸿门宴》。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秦朝末年刘邦攻进了咸阳城,大军进驻在咸阳城外的一个叫霸上的地方。而此时,项羽也率大军赶来,很快就打到离霸上不远的新丰鸿门。可是刘邦一进皇宫,宫中没有一点金银财宝,张良说:“秦宫早在我们打进之前就被人洗劫而空,现在只是一座空城而已。”“哦”刘邦说。因为刘邦霸占咸阳城以后,项羽一直不服,就下令攻打咸阳城,刘邦得知后非常害怕,所以特去鸿门给项羽说几句好话。到了鸿门,刘邦说了几句好话又把咸阳城让给了项羽。这时刘邦找了个借口逃跑了。项羽占领咸阳城以后,到了皇宫一看,里面什么也没有,原来这是刘邦设的计。
刘邦是一个很会用计策的人,但是他只为自己想,不以大局为重,最后还是会吃亏的。
谈《鸿门宴》上的座次 篇3
一.项羽出身决定着项羽不可能借酒席座次侮辱刘邦。项羽出身于贵族, 其祖父项燕是楚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大将, 即使在国破家道中落之时, 项羽也受过良好的教育, 在他的身上依然保留了贵族血统的高贵, 有“仁而爱人”、“温柔慈祥”的美誉, “见人恭敬慈爱, 言语呕呕, 人有疾病, 涕泣分食饮。” (《史记·淮阴侯列传》) 在非常讲究礼仪礼节的战国秦汉之际, 项羽虽然傲慢, 身上带有贵族的骄纵之气, 对实力低于自己的对手刘邦, 自然是不放在眼里的。但出身贵族的项羽, 除了自高自大外, 还喜欢什么事都讲究规矩、风度, 他怎会不顾礼仪, 师心自用, 狂妄自大, 不遵宾主间的礼节, 大摇大摆地“东向坐”, 而只让刘邦“北向坐”, 给人留下诟病的话柄呢?
二.当时情景决定项羽不可能借酒席座次侮辱刘邦。项伯夜告张良的第二天, 刘邦“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向项羽解释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 令将军与臣有郤。”听到刘邦这一番甜言蜜语、谦恭卑微的说辞, 项羽晕头转向, 为误解了刘邦感到忏悔, 情急之下说出了“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 籍何以至此?”的话, 推出了曹无伤作为替罪羊, 为自己开脱“罪责”。一个发自内心感到对不住别人的人, 找机会弥补过失还来不及, 怎么会同时借酒桌座次来侮辱对方呢?于理不通。
三.“鸿门宴”是刘邦宴请项羽以谢罪。之所以有鸿门一宴, 起因在刘邦。由于刘邦率军先于项羽入关破咸阳, 他为了“待诸侯至而定约束”, 退驻霸上, 但又怕失去关中, 于是派兵守关, “勿内诸侯”。项羽闻讯震怒, 屯军新丰鸿门, 扬言“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当时两军力量悬殊, “项羽兵四十万, 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 在霸上。”在这样的一种军事力量对比之下, 项伯估计刘邦必败无疑, 夜告张良, 张良告于刘邦。刘邦为避战败, 在张良的安排和项伯的百般叮咛下, 第二天“从百余骑”亲至项羽军营谢罪。刘邦带领的这“百余骑”作用值得思考。
刘邦带这“百余骑”的目的只能有两种可能, 一是为了自身安全考虑, 百余武士骑马而来;二是刘邦到项羽军营谢罪, 一定要带礼品, 这“百余骑”是运送礼品的。我们先分析一下第一种可能, 当时情况下刘邦带的人少, 才能表明刘邦问心无愧, 并没有“欲王关中”之意, 深谙为人处事之道的刘邦不会不明白这一点;另一方面刘邦带的人少才能体现出他谢罪的诚意。如果刘邦带领“百余”武士来谢罪, 不但不利于消除项羽对刘邦的猜忌, 更可能激化矛盾――这是来谢罪, 还是来准备打架的。十万大军尚不是对手, 区区百余武士又有何益呢?因此我们说这“百余骑”绝对不可能是百余武士骑马而来。我们再来分析运送礼品的可能, 从鸿门宴上刘邦不打招呼逃走后, 张良替他送的礼物来看, 刘邦带的礼物很少, 白璧、玉斗各一双, 不需要“百余骑”运送。那么刘邦带的这“百余骑”又是干什么的呢?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地设想一下, 这“百余骑”是来送酒菜的。刘邦既然是来向项羽谢罪, 中国自古以来赔礼的最合适的地方就是在酒桌上。若是在今天, 商业经济发达饭店宾馆到处都是, 找一个地方请客很容易, 但在当时, 经济落后, 又是战乱时期, 更何况是项羽军驻地, 所以, 刘邦只好自带酒菜, 到项羽军营宴请项羽赔罪。虽然是在项羽的军营喝酒, 但是就这桌酒席而言, 当然刘邦是主人。就像今天你的朋友由外地到你的居住地求你办事, 可能要在你居住地的饭店请你吃饭, 虽然你是地主, 但是, 对于这桌酒席来说, 你的朋友是主人, 自然坐在主位, 你是客人, 自然坐在最尊贵的宾位。以此类推, 刘邦在项羽的军帐里宴请项羽, 这酒席的主人是刘邦, 自然要“北向坐”, 项羽是客人, 理应坐在最尊贵的宾位———“东向坐”。
浅析《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 篇4
一、鸿门宴的形象对比艺术
鸿门宴既是历史实录也是楚汉相争的艺术再现, 如同一部多幕剧, 故事情节曲折且引人入胜。同时, 矛盾冲突尖锐, 人物形象鲜明。在《项羽本纪》中鸿门宴这一节, 作者形象地诠释了以弱胜强的过程, 事件结果与人物关系紧密相联。只有让学生们充分了解人物形象, 才能真正读懂全文, 这和总纲提出的“仔细体会”是一致的。
1. 刘邦与项羽
刘邦和项羽这两人有个共同点, 都是优柔寡断, 范增曾经多次对项羽使眼色, 意图除掉刘邦, 可项羽只顾喝酒, 对范增的眼色不闻不问。刘邦比项羽也强不到哪里去, 文中这样写道, “今者出未辞也, 为之奈何?”项羽都要杀他了, 他却还想着和项羽告别。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来, 这两个人在决断方面旗鼓相当。通过这样的形象对比, 可以让学生了解楚汉, 同时还能提出质疑, 为什么项羽不杀刘邦呢?学生们还会有疑问, 项羽的实力远远超越刘邦, 杀刘邦很容易, 但是项羽没这么做。所以, 就要看后面的几个组合了。
2. 范增对张良
张良和范增都是谋臣, 一个主杀刘邦, 一个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刘邦, 这也是鸿门宴的主要矛盾。范增看出刘邦的野心请求项羽急击勿失, 马上杀掉刘邦。张良则是收买了项伯, 上演了一出负荆请罪, 消除了项羽的戒心。范增见项羽不忍杀死刘邦, 随后命项庄舞剑, 欲找准机会一举将刘邦击毙。张良发现其意图, 令樊哙对付项庄, 最后刘邦顺利出逃, 张良留下善后。范增痛心疾首, 并预言项羽必然败给刘邦。说到这儿, 学生们已经有所顿悟, 军师智者在这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我还是问道:“在智慧与武力并存的时代, 光有智者能赢得胜利吗?”学生们纷纷回答不能, 于是, 我让他们接着看下文。
3. 项庄对樊哙
鸿门宴的关键在于项庄舞剑, 这也是最关键的对局, 刘邦能不能活命看的就是樊哙与项庄的差距比例。同时再加上项伯的干预, 常以身翼蔽沛公, 这让项庄一时束手无策。再看樊哙, 绝对是一位忠心耿耿文武双全的谋士, 在听张良说项庄舞剑就是要杀刘邦以后, 樊哙言:“此迫矣, 臣请入, 与之同命。”樊哙为了刘邦安危竟然要和项羽这个英雄拼命。回答项羽的问话时更是不卑不亢, “臣死且不避。”这充分反映了樊哙对刘邦的忠心。二是有勇有谋, 樊哙擅闯宴会对项羽怒目相向, 这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除了勇敢外, 樊哙也并不仅仅是一猛夫, 在喝酒吃肉后竟当面责问大王项羽:“刘邦破秦入咸阳是为了迎接西楚霸王, 这根本就是有功无过, 可霸王要击杀刘邦这是什么意思?”一句话弄得项羽哑口无言, 在刘邦顺利逃跑以后, 刘邦因没有向项羽辞行偷偷溜走感到愧疚。樊哙当机立断, 阻止了刘邦,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情况紧急的时候不能按常理行事。这几句话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护卫能说出来的, 说明樊哙有着一定的智慧。在武学方面, 樊哙更是凭一己之力把一群卫士撞翻。习武出身的项羽虽然对樊哙擅闯宴席怀有警惕, 但也对他有惺惺相惜之意。因此项羽没有杀樊哙。
4. 曹无伤和项伯
这两个人都是无间道, 分别在敌方卧底, 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曹无伤是项羽的人, 他告诉了项羽很多刘邦的军事机密, 这很有价值, 同时也坚定了范增要杀刘邦的决心。只是曹无伤这个人有些悲催, 被出卖了以后, 落得身首异处。反观项伯, 他不光主动向刘邦透露项羽的想法, 还为刘邦出谋划策, 甚至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刘邦挡剑。如果没有项伯, 刘邦就很有可能丧命。到此为止, 鸿门宴以刘邦胜利逃脱结束了。
通过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我给学生提出了问题:“司马迁是如何刻划人物形象的?”这个时候学生开始自主进行探讨, 一名学生说:“在矛盾斗争中刻划人物。司马迁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 围绕着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 是否在席间杀死刘邦, 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 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态度等展开。”有的同学说:“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是鸿门宴中最尖锐的矛盾, 因此作者将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 形成鲜明对照, 如刘邦的虚伪狡诈, 项羽的直率粗犷。”于是, 在分析项羽形象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进行人物刻画方法的归纳总结。
二、对照映衬手法刻画人物
鸿门宴中, 写主帅刘邦随机应变知人善任, 恰恰与项羽勇而无谋刚愎自用形成对比。谋臣张良的智慧是让刘邦转败为胜的关键, 范增的老谋深算则更多地表现在事先定策、席间暗算和事后断言等方面。两个人一个沉着冷静一个浮躁骄狂, 这让《鸿门宴》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最后是武士与内奸, 这两点也是使用对照的写法, 这种写法更能让读者看清每一个人的内心, 同时对比两方人员的实力和智慧差距以后, 胜负自然清楚, 在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的同时, 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十分自然。
【民国的鸿门宴】推荐阅读:
鸿门宴的读后感心得体会08-25
民国时期的中国体育11-17
民国的公路和车速11-23
民国的司法考试11-26
民国的那些实业家09-18
民国时代的中南海11-18
《鸿门宴》教案08-27
鸿门宴教学构思08-17
民国文青的大学生活论文10-12
读鸿门宴心得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