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化(共12篇)
民国文化 篇1
本文从主题酒店的定义、起源与发展以及南京主题酒店的发展现状出发,从三个方面对南京建立民国文化主题酒店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主题酒店是我国酒店业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形态,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方向,适应了由规模竞争走向文化竞争的新趋势。它的诞生对防止日益严重的酒店同质化现象,提高酒店市场的竞争能力,满足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尤以民国文化旅游资源最为突出。加强以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研究与建设,对丰富民国文化旅游内容、进一步发展南京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题酒店的界定
(一)主题酒店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主题酒店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李原认为,主题酒店是以酒店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设计、建造、装饰、生产和提供服务的酒店。其最大特点是赋予酒店某种主题,并围绕这种主题建设具有全方位差异性的酒店氛围和经营体系,从而营造出一种无法模仿和复制的独特魅力与个性特征,实现提升酒店产品质量和品位的目的。著名旅游专家魏小安则把主题酒店概括为:以文化为主题,以酒店为载体,以客人的体验为本质。
可以看出,主题酒店不是文化符号的堆砌,也不是文化的简单包装。主题酒店有着特定的主题,它应体现在酒店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上,体现特定的文化氛围,顾客能从中获得富有个性的文化感受,同时酒店将服务项目融入主题,以个性化取代刻板,让顾客获得快乐、知识和涤荡,要注重对于顾客体验性需求的满足,这也是主题酒店区别于一般酒店的因素表现。
(二)主题酒店的起源与发展。
主题酒店的推出在国外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58年,美国加州首先推出12间主题客房,随后发展到109间,成为当时最早、最具代表性的主题酒店。主题酒店的发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现在该城被称为“主题酒店之都”。据统计,世界最大的16家主题酒店中,拉斯维加斯就有15家,主题酒店是拉斯维加斯酒店业的灵魂和生命。
我国主题酒店的发展历史不长,目前,在酒店业比较发达的广东、上海等地有所呈现。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主题酒店,是2001年10月28日在深圳开业的威尼斯饭店。它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以威尼斯文化为主体进行装饰。主题酒店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酒店发展新形态,正逐渐成为我国酒店产品开发的一个焦点。
南京现已建设了一些主题酒店,如E浪之家精品酒店水晶店、南京简爱情人主题酒店、小背篓健康主题酒店等,但其知名度并不高,取材也没有跟南京的地方特色相结合,复制性很强,尤其是与民国文化相关的主题酒店几乎是一片空白。
二、南京建立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可行性分析
(一)南京经济的迅速发展可为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提供客源。
主题酒店应该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从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欲求,另一部分是购买力。欲求就是人们由某种物品引发的兴趣和欲望,主题酒店所力求提供的那种新、奇、特的享受和经历,独特的氛围和服务就是刺激人们欲求的东西。然而仅是刺激人们的欲望,却超过目标市场的购买力,则不可能形成需求。杭州的“梦幻城堡”方案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主题过于超前,脱离市场定位,其超五星的建设已远远超出了当地休闲市场的消费能力。南京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2012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8525元,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322元,较高的经济水平为民国主题文化酒店的发展提供了稳定客源的支撑。
(二)南京丰富的民国历史文化资源为民国主题文化酒店的建立提供充足的现实素材。
南京在民国史上的地位是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所企及的。作为曾经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国民政府首都,以及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地,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民国历史文化资源,是我国民国文化遗存最多的城市。仅以建筑为例,南京现存的民国建筑有1000多处,民国建筑现在已经成为南京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200余处,南京市规划局将其中134处列入保护,其中定为一级保护的民国建筑57处,二级保护的53处,三级保护的24处,其精华者中山陵、美龄宫、总统府等更是闻名遐迩。糖坊桥、廊坊街、估衣廊、碑亭巷等长江路附近的老街巷,更是南京民国市井社会的缩影,其风格独特,极具品位,而这些都将为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建立提供充足的现实素材。
(三)南京良好的酒店业发展为民国文化主题酒店提供管理经验。
近年来,南京市旅游产业蓬勃发展,预计2012年,南京市将实现旅游总收入1300亿元,旅游创汇近15亿美元。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南京酒店业也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目前,南京已经有114家星级酒店,其中5星级16家,4星级21家。2012年11月24日,“世界酒店论坛2012年会——第五届世界酒店投资峰会暨第四届五洲钻石奖颁奖盛典”在南京市举办,本届年会由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国家旅游局、市政府特别支持,由世界酒店联盟、旅游卫视、世界华商联合会、美国亚洲协会共同主办,省旅游局、市旅游园林局协办,来自海内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学家、金融专家以及大型投资集团、旅游地产集团、酒店集团的“掌舵人”约400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世界酒店业、旅游地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次年会对于南京市酒店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进一步深化了国内外酒店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全面提高了南京酒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帮助南京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酒店落户。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已吸引了洲际、雅高、希尔顿、威斯汀等一大批国际知名酒店企业落户南京,还有金陵饭店、紫金山庄、东郊宾馆等本土知名酒店,这有利于本土企业学习国外先进酒店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努力提高南京酒店的综合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而这些都为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南京建立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对策探讨
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主题展示要从设计、建造、装修到经营、管理、服务都要尊重酒店独特的主题,突出酒店文化,树立酒店在行业中的鲜明形象。
(一)建筑设计上注重与环境的协调。
一般来讲,主题酒店都有着与主题相一致的建筑外观,是主题酒店的有形展示。它是体现其主题文化的重要载体,能给顾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主题建筑上,应着重突出民国的建筑风格。南京的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构造、风格,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的影响,又保持了中国民族传统的建筑特色,因此,建筑风格应作为打造南京民国文化主题酒店的重中之重。其次还应该注意与周围环境的配合。民国文化主题酒店可以选址在民国建筑较为集中和突出的地区,建筑样式可以与民国建筑相呼应。有周围环境的衬托,将更加彰显民国文化的特色。
(二)空间设计体现民国文化特色
1. 大堂。
酒店大堂是酒店的“门面”,是主题文化渲染的重点区域之一。在内部装饰上,应表现出民国时期特有的浓重,灯光不宜过亮,可采用橘黄色为主色调,背景音乐也应用与主题相符的乐曲。在具体的布置方面,可以在大堂设一个艺术品展示区,采用一些民国时期的艺术作品作为陈列品和摆设品,如民国时期的字画、雕刻、风筝、剪纸、年画、编织品、刺绣和皮影等。同时还可以放置一些介绍地域文化的宣传手册,摆放一些介绍民国文化的书籍,让顾客能更深入、更具体地了解和体验酒店的地域文化主题。
2. 走廊。
在酒店的走廊、楼梯以及拐角处应该注意细节的设计。可以用展示民国文化独特的壁画、雕刻、装饰画作装饰;另外还可以展示民国时期名人的诗词,使顾客更多地了解民国文化历史。
3. 客房。
客房设计要彰显主题,使整个房间都融于浓浓的民国文化氛围中。具体来说,客房内的家具、窗帘等物品采用民国时期特点的样式,还可在客房内摆放一些民国时期的艺术品,提升客房的艺术品位。在客用物品上,从顾客所穿的拖鞋、浴袍,到卫生间客人所用的毛巾等布草、洗漱用品等,都请专门的人员设计,彰显民国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地域文化氛围,增加顾客的体验经历。
(三)经营管理上注重民国文化氛围的营造
1. 服务人员服饰。
地域主题酒店的员工服装要求酒店的所有员工都穿着统一的地域文化服饰为顾客服务,这将会成为酒店独特的特征,从视觉上让顾客深刻体验到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
民国文化主题酒店服务人员的服装可设计为民国时期的服饰具体来说,酒店可把女服务人员的装束由普通的西服改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旗袍,男服务员的装束由普通的西服改成中山装。
2. 员工行为。
酒店的主题文化氛围塑造除了从硬件方面体现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员了。员工行为是主题文化氛围营造中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在服务接触中传递着主题概念,是动态的主题展示,所以管理者应高度重视。主题酒店的员工和一般酒店的员工相比,除了应具备酒店一般应有的服务水平外,还应该具备丰富的主题文化知识。员工必须熟知酒店的主题,对于酒店内部出现的图画、雕塑、壁画,以及其他展示主题的知识都应该了解,这样才可以随时为顾客提供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服务,解答顾客对的疑问。
(四)饮食文化体现主题的需求
1. 主题饮食文化。
饮食是最能代表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最能让顾客感知的载体之一。地域文化主题酒店必须要有体现地域饮食特色的菜肴系列,在菜肴上,应以民国菜系为主,其他特色菜肴为辅。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首都,其间“社交活动如云霓,餐盘换转似流水”,使南京的菜肴呈现了多样性。其中,“凤尾敲虾”、“鸡皮鱼肚”、“煎酿百花鸽”等为民国精品菜点。酒店应尽量挖掘更多的民国菜,并做出自己的特色。这也是酒店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主题餐厅的设计。
餐厅是为酒店顾客提供饮食的场所,是酒店重要的功能场所。餐厅是除了客房外,顾客最经常接触的场所,营造有地域文化主题餐厅对地域文化主题酒店来说必不可少。地域文化主题餐厅的设计可以通过餐厅菜肴、餐厅用品、餐厅服务、餐厅环境等方面去体现地域文化主题。
(五)主题活动与服务。
饭店市场供过于求、宾客讲求个性消费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着这种压力,如何脱颖而出、木秀于林,成为饭店营销研究的重点。较之其他活动,主体营销活动的优点在于重点突出,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鉴于此,饭店应适时推出一个主题活动来引导消费,同时将饭店环境、服务、品牌和文化融入主题,进行全方位的展示。
首先,把主题文化融入服务功能,形成销售产品的多元化、个性化。我们从现代旅游经济结构的六大要素入手,创新性地开发出一系列既充分体现饭店功能,又尽显主题文化特色的优势服务新产品。“食”——将民国文化特色融入宴会、菜品的研发之中,打造主题宴席——民国宴。“住”——将民国地名、人名、典故等文化要素融入到客房的设计之中,让客人既体验到民国文化的情趣,又深深地感到了一种如入家宅的心里舒适感。“行”——饭店可与当地的旅行社合作,专门为顾客开辟民国文化旅游线路,以吸引游客。“游”——通过石雕、壁画、名人字画等装点出酒店的民国主题文化氛围,将酒店打造成一个浓缩的民国文化观景园,使宾客沉浸在这一方“民国主题文化天堂”。“购”——宾馆商场可开发民国文化纪念商品,以满足客人选购之需。“娱”——饭店课根据相关历史记载,创编一台雅俗共赏的“民国乐宴”晚会,融音乐、舞蹈、戏曲等于一身,再现民国时代的民俗风情。
其次,借主题文化彰显服务个性,提升营销服务新形象。在对宾客的服务过程中,可推出“馆导”一职,“馆导”是集宾客关系主任、散客促销员、文化讲解员等多项职能于一体的特殊岗位,有点类似于导游的职位。他们会主动发现客人需求,及时提供参观、介绍、房间预订、委托代办等一系列主动服务。这一岗位的设置非常重要,它不仅拉近了饭店与宾客的距离,建立了良好的宾客关系,积累了忠诚客户,而且更加主动地展示了饭店产品,进一步强化了饭店特色宣传。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已经不能满足于单纯的标准化服务,而是对酒店的个性化服务和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挖掘南京传统地域文化,将其融入到酒店主题设计和经营管理中,打造独一无二的民国文化主题酒店。
民国文化 篇2
陈寅恪海外留学 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 高的造诣。“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 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 不绝。”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家亡国破此 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 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 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在 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 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 年时间完成 85 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一个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在明清易代之际,竟比五尺男儿更看重家国大义。他为这个被士大夫轻蔑的奇女子立传,以此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 精神”。他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的中国。他留下的著作,以繁体字竖排出版,一如他生前期望的那样。这些文字,烙刻着以学术为生命的独特印记,“留赠来者”。季羡林这样回忆陈寅 恪: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多维解读 1.学术标杆 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就深刻与广博而言,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流传最广的 3 句话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理由有三: 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有了这“三不住”,陈寅恪还真是免谈的好,因为谈了也是白谈。我想,易中天先生说的是实话,惟其说了实话,让我们看到了斯文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2.人格独立 在那个学人身不由己的时代,陈寅恪能够过滤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文心,具有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习养。作为一代文史巨擘,观其一生,很难用几句话评价陈 寅恪其人,或许正如其在王国维墓碑上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最为合适吧。陈寅恪自始至终将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放在第一位。尤其在“十年**”期间,意识形态的高 压管制也没有让陈寅恪在学术上做出丝毫让步。相反,他提出,做学问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影响。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是谈不上“现代化”的,更谈不上“世界之公民”。
【适用话题】 标杆、平淡、坚守、操守、良知、沉潜、忧与爱、平凡之美、文化传承、人格独立、摒弃浮躁、学术 自由、过滤心灵、人生的作业、寂寞与辉煌、看不见与看得见、这也是一种美丽
【素材二】 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 35 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 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颇值得玩味的。胡适先生著述丰厚,在哲学、文化研究成果方面值 得后人研究、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墓志铭由台湾著名学者毛子水撰文,具体如下:“这个为学术和文化 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殚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2010 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胡适人文讲座”,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
多维解读 1.宽容的价值 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思想世界中,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
2.有人味的社会 “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这 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容忍,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 文明的标志。胡适的时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始终有待思索实践。
【适用话题】 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 【素材三】 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很多作品成为东西方文学界、文化界所推崇的经典名著,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 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 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 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林语堂一生曾3 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重印 40 次,并被译成英、法、意、荷等国文字,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边书”。同时他本人也是发明家,曾发
明过打字机,获得了美国专利。林语堂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他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 生活态度是以“有为”为中心,但也往往有“不为”的事。他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自称,成功的秘诀是写的东西必须是心得之言,有见地,有力量。鲁迅在世时,常把林语堂骂得狗血喷头。可在鲁迅去世以后,林语堂这样写道:“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林语堂的两个姐姐因家庭困难只好过早地辍学,回乡嫁人。林语堂后来回忆说,他离家去上海读书时,二姐送给他四毛钱,并对他说:“和乐,你到上海要好好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们是没有希望了。” 这种真情厚望,林语堂终身没有忘记。在《生活的艺术》中,他写道: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 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一个富有良知、担当道义的作家,应在著作里展示美好与希望,创造更多诗意的生活和空间,犹如他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里,塑造的道家女子形象姚木兰那样,身在乱世,始终“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就是说,如果外部世界是邪恶的,只要自身周正,也能够安然度过灾患。林语堂先生有这样一段关于文学阅读的精彩感悟:“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即等于一个飘荡的灵魂,他始终是一个不成胎的卵子,不结子的雄蕊。所喜爱的作家或文学爱人,就是他灵魂的花粉。” 那么你有喜爱的作家吗?你有“文学爱人”吗?你的灵魂在飘荡吗?你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多维解读 1.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把吾国吾民,看得何其之“艺术”!他说 :“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林语堂作为主流价值之外的边缘 “智者”,其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启示着人文领域的现代知识分子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林语堂引领着 我们在儒、道、佛、基督教世界中游历跋涉,在物质、精神、科学、人文的海洋中沉浮,智慧之火花频频闪烁,妙语叠出,精彩纷呈。
2.快乐的真谛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以道德、教养为规范的享乐是人生至善之境。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它 不但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与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轻快。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终结,林语堂这位哈佛博士快乐、智慧的生 活态度在如今喧嚣的尘世里更加显得有趣、可贵,也似乎更加让人难以企及。
【适用话题】 灵魂、尊重、文化交流、人生趣味、精神家园、生活的艺术、科学和人文、文科与理科、快乐的真谛、万物静观皆自得、活出幸福的感觉
【素材四】 冯友兰——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
1939 年前后,陈立夫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身份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新规定,联大教务会 议决定致函抗辩。抗辩函的执笔者即冯友兰先生,冯教授说得不卑不亢:“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 陈寅恪纪念王国 维的雄文,为学者立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而冯友兰的这篇雄文,则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其另一雄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被公认为最能彰显西南联大的精神及其特殊历史意义。碑文有言:“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 此 碑永存,而它所代表的学术自由精神在当今学术界却日渐消逝了。然而,20世纪的学者中,受到见诸文字批判最多的也是冯友兰;谈起 20 世纪的中国哲学,唯一绕不过去的人还是冯友兰。一个事实是,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李慎之曾经评价说,冯友兰是一位可超而不可越的人。只有站在他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就如坎坷动荡的近代中国的命运一样,冯友兰 的一生,坎坷与矛盾并生,苦难与责任共存。冯友兰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已 80 多岁,年老多病,“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150 多万字的著作,一字一句,全由老人口述,助手笔录而成。他的最后 15 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写作中间多次生病住院,他甚至说,“现在治病,是因为书未写完。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冯友兰是拼着性命在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果然书成后4个月,他安然而去。
●多维解读 1.人生的作业 古代先哲庄子曾经发出过“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形容人生短暂。但是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则因人而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完成好人生的作业至关重要。冯友兰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 15 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拼着性命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实现了人生价值,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终极作业,含笑九泉。
2.学术自由和精神自由 学术自由是学者治学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提倡学者治学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者要以怀疑的精神建立学术批评的民间立场,要敢于对行政干预说“不”。面对国民政府的三度训令,冯友兰 慷慨陈词,执笔抗辩,其抗辩雄文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为学术自由树立了典范。
【适用话题】 典范、精神自由、学术自由、老当益壮、站在巨人的肩上、活着的意义、人生的作业、要勇于说 “不”
【素材五】 梅贻琦——清华的名片
梅贻琦先生由教授到校长,连续为清华服务近半个世纪,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的。他出任清华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厥功至伟,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易 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 一位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的华罗庚就是典型一例。他强调对学生操行的培养,要求教授在指导学生读书、做学问时,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了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也表达了他对清华的挚爱。梅贻琦逝世后,其弟梅贻宝含泪回忆说:“五哥长我 11 岁,生为长兄,业为尊师,兼代严父。”在纪念“九·一 八”事变一周年的纪念会上,面对东北地图变色的悲剧,他坚信“不甘沦为奴隶的民众,将群起而图之”。他信心十足:“东北三省虽亡,东北人心未死?有此民族精神存在,则东北将不致终亡。”在西南联大时,到梅贻琦家做客的人,梅夫人都会捧出一盘自制的叫“定胜糕”的点心招待大家,米糕上嵌有“定胜糕”三个字,表达他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多维解读 1.大楼与大师 大学有了一流的豪华大楼,并不等于有了一流的办学质量。当年,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时,北大并没有大造崇楼巍宇,他的身边云集着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马寅初、刘半农等一大批学术巨擘,他依靠这支群星璀璨的导师队伍,一举奠定了北京大学的基本品格。诚然,为使当下数量激增的大学生有良好的深造环境,添置必需的设备本无可厚非,然而,由于我们的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来自行政的干预过多,看一所大学办得如何,记者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但是,在“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立言、为历史留言”这一点上,应往往不看其内质,而注重于可视可触的“硬件”。随着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大学早已不是净土,“学术腐败”事件层出不穷。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 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言犹在耳,斯人已去,反观现实,惜哉痛哉!
2.厚德载物 真正的君子具有包容世间万物的博大胸怀,他们甘心在别人耀眼的光芒下刻苦钻研。梅贻琦在世人的 心目中,正是这样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百年的校史上,正是有了这样的幕后英雄,才有了清华学术星光大道上的光彩与荣誉。他本人虽然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在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大师,并 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大师。正是这样淡泊宁静的心胸、包容旷达的厚德,成就了清华百年的别样辉煌,梅贻琦本人也成了清华的名片而享誉全球。
【适用话题】 名片、丰碑、大师、爱国、信心、乐观、破格、大学精神、厚德载物、大楼与大师、不拘一格揽人才
【素材六】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官
梅汝璈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东京审判。1946 年 3 月 19 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梅博士曾慷慨激昂地表示: “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梅汝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 名日本甲级战犯受到了应有的惩处。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 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多维解读 1.正义之剑 法理之剑舞“远东”,梅汝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代表中国人民参与的东京军事法庭审判,不仅为 中国人民赢得了正义,也对发展和维护国际的正常秩序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在中日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 之时,我们需要另一把法理之剑再舞“远东”。
2.铭记历史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那场如同硝烟一般逝去的历史审判,让中国人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梅大法官之言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适用话题】 责任、诺言、正义、忘记与铭记、回望身后的脚印
【素材七】 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铁肩辣手,记者当有天下责任;快笔如刀,报人不惜满腔热血”,这是民国著名报人、《京报》创办者邵飘萍一生的真实写照。素有“新闻救国”之志的邵飘萍,心怀壮志,为了新闻的真实与公正,抨击 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袁世凯称帝,他大声疾呼:“袁贼不死,大乱不止。同胞同胞,岂竟无一杀贼男儿耶?”宋教仁遇刺,他秉笔直书:“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矛头直指袁世凯。最终因不愿向反动军阀张作霖低头,面对 30 万元巨额“封口费”毫不动心,遭到枪杀,以身殉国。
●多维解读 1.勇于担当 一个合格的新闻人要勇于担当。作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应该是公众的眼睛,要尽量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对社会进行激情而理性的观察、审视。或许,因时代不同,该是共通的。超越小我,成就大我,将个人的“小责”,升华为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大责”。正如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所言:“尽自己之天职,平社 会之不平。虽路途坎坷,” 然信念不改,屡仆屡起,至死方休。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公平” 当为 “铁 肩”所负,“真理”应为“辣手”所书。“辣手”除了犀利、尖锐、深刻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在“辣” 的背后,应有一颗济世之心。
2.报人风骨 真正的报人应具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不颠倒是非、不哗众取宠”的风骨,傲视一切权贵。素有 “新闻救国”之志的自由报人邵飘萍,心怀壮志,抨击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在不自由的境遇中,凸显了一个自由的灵魂,彰显出一个正直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的精神风骨。
【适用话题】 责任、风骨、勇于担当、人间正义、人生的作业 【素材八】 傅斯年——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被胡适称为“人世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天才”。在北大时,胡适、傅斯年和叶公超三人被称为“三驾马车”。傅斯年曾说,“一天只有21 小时,另外 3 小时是用来思考的。”有人评价傅斯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 子的典范。然而,傅斯年之所以高出众人,是因为他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我 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傅斯年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终成栋梁。人人皆可 为尧舜,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抗战开始后,傅斯年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先把贪污腐 败的孔祥熙赶下台,抗战胜利后,把另一个贪污的行政院长宋子文也赶下台。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 “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 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当了北大代校长,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正所谓“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多维解读 1.人格典范 “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这或许正是社会大众对知识分子精神人格力量的一种期许。在那 个动荡的多事之秋,民国学人傅斯年为“谔谔之士”做了生动的注脚。他一改一些知识分子唯唯诺诺、明 哲保身等积习,敢怒敢言,走自己的路,说自己的话,体现了中华学人激越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意识,是一代学人的人格典范。
2.给自己修枝 人和花草树木一样,也需要适时修枝。老子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由修枝而悟人生之道,说明只有 合道的人才能生存和发展。正如傅斯年所言,我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有人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 枝、打杈、寻水、培肥。
民国的文化基因——家族改变世界 篇3
少数人决定人类命运
新《天龙八部》热播,金庸的家族传承再次被人们提及。
金庸出生于浙江海宁望族查家。査家是典型的民国世家大族,既有着本家族的独特荣耀,又与同样誉满天下的大族联姻,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可以看作是民国贵族范儿的一种体现。
安·兰德说:“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数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实现人类的才能,而其余的人都背叛了它。不过这并不重要。正是这极少数人将人类推向前进,而且使生命具有了意义。”
有着良好教养与文化底蕴的家族,更有利于培养出这样的“极少数人”。
中国历来是家族社会,数千年来,个人、家族、国家三位一体的政治结构,奠定了一个国家的基础。到了20世纪,家族经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的在暮气中沉沦,有的在新的命运面前超越,无不附着于时代变迁之上。其中诸多人祸与国难,让人唏嘘。
一个家族的荣耀总会过去,而它留下来的,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探讨民国对现代文明的贡献,家族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陈丹青所谓“民国范儿”,“是一种‘样子’”,也就是民国人特有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总之,跟现在人不一样。累数代之功而积攒的世家大族,皆有着足以让人敬佩的底气。
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
储安平在其《英国采风录》中记述了他对英国贵族和贵族社会的观察,他说:“凡是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他们都看不起金钱……英国人以为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用当年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的话来说: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
民国时期的很多家族就很好地实践了对荣誉的定义。
现代社会学曾观察分析过明清江南数百年的世家巨族,得出结论是,那些传承五代十代而不坠的名门望族,其家风多立命于積德行善。也正是有这种文明的担当命运,使得在上个世纪不断革命的百年中国史上,广东梁家(梁启超、梁思成、梁从诫等人)、天津和海宁查家(金庸、穆旦)、天津周家(周淑涛、周一良、周钰良、周与良)、无锡钱家(钱基博、钱钟书,钱玄同、钱三强、钱伟长)的贡献有目共睹。
一个家族的普遍人格是如何确立的?举一例,桂林梁家。
民国初,梁济曾痛心地说:“今世风比二十年前相去天渊,人人攘利争名,骄谄百出,不知良心为何事,盖由自幼不闻礼义之故。子弟对于父兄,又多有持打破家族主义之说者。家庭不敢以督责施于子女,而云恃社会互相监督,人格自然能好,有是理乎?”
“文革”时,梁济的儿子梁漱溟,面对汹汹而来的批判,脱口而出:“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把“不谋衣食,不顾家室,不因家事而拖累奔赴的大事”当做家训。他自己一生不断追求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民族血脉的新旧交替,这惊遽的时刻总要有人来表现,梁济选择了表现;这惊遽的时刻过后总要有人去承担,梁漱溟选择了承担。
这便是家族的魅力所在。
而今,农耕文明田园牧歌式的美好景象一去不复返,在这样的时代,个人、家国、天下如何平衡?这实在是一个难言的文明难题。
民国文化 篇4
一、民国时期岭南建筑的文化特征
自1757年乾隆帝封闭闽、浙、江三海关,粤海关成为全国对外通商唯一口岸,外商云来,洋教东渐;随着鸦片战争的转折,欧美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岭南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率先与西方文化碰撞,广州一度成为中国人探索外面世界的中心,岭南建筑也因此发生转折性的变化。民国时期的岭南建筑在文化特征上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中西合璧的建筑,二是以传统气派为主的建筑。西洋式建筑是广州十三行商人为方便外国商人而建的“夷馆”,俗称“洋馆”[1]75。据马士《中华帝国关系史》描述,这些洋馆结构“有若洋画”,“中构番楼,备极美丽”;每个洋馆都有几横排洋房,洋馆周围有花园和运动场。自此广州近代建筑经历了西洋建筑文化移入、传统民族建筑形式的复兴和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的传入等阶段。
首先是西方古典主义和古典主义建筑文化的传入。广州著名的建筑有沙面旧租界的西方建筑,石室天主教堂、广州海关、邮局等建筑。广东沿海一带侨房尤有特色。广州东皋大道、昌华大街一带,仍留存许多西洋风格的侨房。其中以新河浦一带为代表的花园式洋房,建筑形式多呈西洋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多有柱式门廊,少数不设门廊,仅在门上方设三角形山墙式屋顶,起雨罩作用,酷似欧洲乡间别墅。著名侨乡台山、恩平一带的碉楼尤其富有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味。这些碉楼是挣了钱回乡的华侨为防盗贼而修筑的。碉楼墙厚二三尺,外形酷似碉堡,楼顶上的建筑属西洋建筑风格,楼结构有圆形、方形多种,且有哥特式建筑尖顶,窗户则多属罗马式。
其次,传统民族建筑形式的复兴,主要指复兴传统、中西合璧的“折中主义”式建筑。其杰出代表是与孙中山有关的一些建筑。如中山纪念堂、现广州市政府大楼、中山图书馆旧馆(在今文德北路)、石牌原中山大学、惠州会馆等。中山纪念堂高57米,建筑面积达8700平方米,室内大厅近5000座位,中间全无支柱,开创了我国古代大屋顶的传统建筑形式与近代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相结合的先河。
再次,现代主义建筑的传入也结合了岭南风格。如西濠口一带矗立起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现代主义建筑,均采取骑楼式,气魄最大,是广州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花园式洋房住宅也表现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是较倾向于此的大型建筑,其墓门不采取我国古代陵墓习见的传统式牌坊体制,也不采取罗马式。墓门高13米,外观造型高大粗犷,浑厚简朴,庄重肃穆;墓道地形一路上升,在最高处安置陵墓;墓基平座为方形,基上用双层72块花岗石砌成金字塔形,顶上高耸自由女神雕像。
二、民国岭南建筑的装饰设计风格
近代岭南的建筑思潮错综复杂,其主流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种,除西方古典式,中西折中式和走向现代式外,还存在固有民族式。民族建筑在近代同样取得了辉煌成就。此期内,中国气派特别是岭南风格建筑的突出岭南文化代表是陈家祠、竹筒屋、西关大屋、茶楼、书院等[2]84。
1. 陈家祠的装饰设计风格。
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典型的传统建筑。8000多平方米的建筑总面积里,分三轴进,每进之间有庭院相隔,但又利用廊、庑相连,共设九座厅堂和三个院落,布局严格对称,厅堂和院落显得明朗开旷;前后间隔不用砖墙遮挡,而用品字形的通花屏风间隔,显得庭院幽深,给人恬静的感觉。陈家祠位于广州中山七路,是陈氏书院的俗称,它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于1894年竣工,乃广东全省七十二县陈姓族人集资兴建,是具有教化和祭祀双重功能的大型建筑。陈家祠的装饰设计是非常具有层次感、历史感和文化感的。从装饰类型看,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铸造、壁画及书法对联,应有尽有,极为丰富;从装饰部位看,考虑到观赏视野和建筑气势的烘托,以门饰、壁饰和脊饰为重点,特别是主殿“聚贤堂”的正脊陶塑,“全长27米多,两脊面部塑造着绚丽多姿的龙凤楼阁,其间巧妙地布置着各种不同性格、阶层、类别的神仙、人物,还有多姿多彩的乌兽、植物,组成一幅幅有条不紊的立体画面。这里要强调的是,陈家祠装饰题材内容的地方特色和装饰图案隐喻象征的独特手法,都对于建筑意境的点化起到了最为直接而重要的作用。就装饰题材内容而言,大量选取岭南地区的山川名胜、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四时花果和鸟兽虫鱼等,如连廊上的灰塑“镇海层楼”、“琶洲砥柱”、“西樵云瀑”等清代羊城八景中的内容。石、木、砖雕中有动植物题材28种之多,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情节作为装饰题材内容的有60余种,“八仙飘海”、“三顾茅庐”、“群英会”等,让人目不暇接。还有如“渔樵耕读”、“渔舟晚唱”等描绘岭南乡村风光的题材内容。
2. 竹筒屋的装饰设计风格。
竹筒屋一般为单开间,平面特点是面阔较窄,约4~4.2米,进深很大,多为15米左右,也有30—35米的,形似竹筒,故名竹筒屋。它多见于广州西关和市中心区一带。霞飞坊,盐运西,将军东、西街一带更为典型和集中。竹筒屋一般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大门和门头厅。中部为大厅,内设神楼,大厅为单层,较高。厅后为房。后部为房和厨房、厕所。三部分用天井分隔,廊道联系。民国后吸收了西方建筑工艺和布局设计,如出现两三层的建筑,楼层和门楣上使用混凝土过梁,屋顶改平顶,上设小阳台,并采用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30年代广州较出名的竹筒屋在将军东、将军西、霞飞坊等街巷。西关大屋在近代广州仍保留短脚吊扇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和门口两侧水磨青砖墙等传统形制,但却增加了西洋传入的装嵌着书画图案的彩色玻璃等装饰。
3. 茶楼建筑的装饰设计风格。
在此期内得到普及性的发展。传统茶楼密布构成广州岭南风格的一个方面。广州茶楼最著名的有陶陶居、莲香楼和惠如楼等。陶陶居创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是广州最具传统特色的茶楼。它高三层,上盖六角亭,建筑彩画灰饰,底层设园林式茶座,三楼设“八阵图”式茶座,室内装饰精美雅致,四壁挂名人字画,诗词对联。莲香楼1989年开业,室内一式传统装修,高贵典雅。糅合中西,传统风格建筑兼具西方建筑特色,这是本期的普遍现象。如莲香楼茶楼采用华丽的科林斯柱廊装饰,与室内中国传统装修相映成趣;惠如楼立面二楼采用四柱三拱券形式,外置凸出的半圆阳台,有西方巴洛克风格。广州茶楼外观呈中西折中、糅合的多样性形式,形成了岭南特有的形式,为广州市井风情增添了风采[3]67。
4. 西关大屋的装饰设计风格。
广州的“古老大屋”,是商贾富绅在清同治、光绪年间聚居的西关角一带最多、最著名的地方,俗称“西关大屋”。街巷为4—5米宽花岗条石路。大屋与中小民居混在一起,多取向南地段。典型平面为“三边过”(三开间),正间以厅堂为主,从临街门廊———门官厅———轿厅———正厅(神厅)———头房(上有神楼祀天神及祖先)———二厅(饭厅)———尾房,形成一条纵深很长的中轴线。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倒朝房(客房),俗称“书偏”。倒朝房顶为平天台,供晒晾、赏月和七夕拜七姐等用。书偏中后部为卧室、楼梯间和厨房等。相邻大屋常有青云巷(小巷)隔开。特大类型还带有花园、戏台等。立面青砖石脚,色调清雅,正间檐口有木雕封檐板(花荏),入口处有角门、趟栊和大门组成的“三件头”,别具特色。剖面坡屋顶高低起伏,利用小院、天井、敞口厅、青云巷、天窗、侧窗(水窗)以及可活动的屏门、满洲窗等组织穿堂风,夏日特别阴凉。室内装修集工艺美术大成,木石砖雕,陶塑灰塑,壁画石景,琉璃及铁漏花、蚀刻彩色玻璃等应有尽有,历史上产生过许多艺术珍品,西关大屋可以说是清末时期广州传统民居中的代表作[4]92。
5. 骑楼装饰设计风格。
20世纪初,广州开辟马路,扩大商业街时,将西方古典建筑中巷廊等形式与广州传统形式相结合,演变成广州特有的骑楼建筑。它是在楼房第一层设人行道,一幢幢楼房沿马路相互连接而形成宽度基本相当的,可自由步行的楼内长廊。骑楼可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人行道以内的店铺可得到荫蔽,便于敞开门面,陈列商品以广招顾客。广州较早的骑楼建于一德路、石室一带,很快风靡全城,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
综上所述,近代岭南建筑不仅在形式上丰富,而且在建筑理念、装饰设计等方面具有超前性和进步性。岭南建筑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建筑价值不容忽视,应当得到充分的研究和保护,发掘其中仍旧具有借鉴价值的因素,从而丰富现代中国建筑文化。
摘要:岭南地区是近代最早和西方文化接触的地区,由此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岭南建筑文化,在装饰设计风格上,既保留了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又增添了西式建筑的结构与功能。
关键词:民国,岭南地区,中西文化,装饰设计,岭南建筑
参考文献
[1]周霞.广州城市形态演进[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董黎.岭南近代教会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彭长歆.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民国文化 篇5
我国民国时期的起止时间和社会性质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新课)民国时期的历史,先后经历了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外患严重,科学技术和教育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但许多知识分子抱着救国救民的信念,辛勤耕耘在科学、教育和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果,这节课先介绍科学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讲授新课:
一、李四光和地质力学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由他创立了地质力学。(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部分,观察李四光野外考察图,教师介绍李四光)李四光先留学日本,后又留学英国。在英国刻苦学习地质学,还选修了物理学,特别是力学,为他后来创立地质力学奠定了基础。191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谢绝外国的高薪聘请,回到祖国。他说“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
地质力学是把应用力学引入到地质学中,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李四光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系统地提出了地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地质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运用李四光的理论,找到了丰富的石油矿藏如著名的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李四光为新中国的石油勘探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竺可桢和气象学
中国直到本世纪20年代,基本上还没有自己的气象事业,这使竺可桢感到莫大的耻辱,他决心竭尽全力创立和发展中国的气象事业,成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20年代初,他在东南大学建立气象测候所。1928年,他主持办起我国第一个气象研究所,并创办北极阁气象台,成为当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中心和气象业务指导中心。他还大力建设我国自己的气象台站网,到30年代中期,全国测候所、雨量站已达300余处。从1930年起,他集中气象情报由我国电台广播,开展天气预报业务,从此打破了帝国主义垄断我国天气预报的局面。竺可桢在中国气候学研究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30年代,他发表了许多论文和专著,对中国气候的形成和特点作了全面的阐述,第一次对我国气候条件和资源作出了科学的评价,这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竺可桢之所以能为祖国的气象事业作出如此重大的贡献,是同他勤奋治学、锲而不舍的精神分不开的。
三、茅以昇和钱塘江大桥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观察钱塘江大桥图,然后提问)钱塘江大桥是谁在什么时间主持建成的?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钱塘江大桥规模大,地质结构复杂,加上汹涌异常的钱塘潮,以至1937年大桥建成后竟被视为奇迹。当时我国的造桥技术十分落后,许多桥梁都由外国人设计建造,在此之前中国人在大江大河上造桥还没有先例。茅以昇怀着“为祖国争一口气”的崇高志向,创造性地高质量地完成了我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座近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揭开了我国造桥史上新的一页。
四、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1.创立中国的制碱工业
20年代初,我国用的纯碱全靠进口。
1921年,刚刚拿到美国大学博士学位的侯德榜,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回到祖国,立志献身祖国的制碱工业。他应邀出任塘沽永利碱厂总工程师,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并在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此,结束了我国完全靠进口洋碱的历史。后来,他出版了《制碱》一书,将生产纯碱技术公开于世,奠定了他作为世界制碱权威的崇高地位。
2.发明“侯氏制碱法”
30年代,德国发明一种制碱新工艺,侯德榜前去考察,准备购买这一专利,但遭到了帝国主义的无理刁难和敌视。他气愤地说:难道黄头发绿眼珠的人能搞出来,我们黑头发黑眼珠的人办不到了吗?侯德榜经过三年苦战,创造出世界先进的联合制碱工艺,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使中国的制碱化学工业跃上了世界舞台。
以上讲了民国时期四位著名科学家的贡献,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他们的主要科研成果,他们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记住四位科学家及其贡献,并要求学生学习他们为祖国科学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勤奋治学的科学态度。)
五、中央研究院的建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引导归纳出三点:①1928年建立的中央研究院是当时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②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发掘,是中国和世界考古学史上的一件大事。③193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建立,开始了近代中国人自己的天文观测工作。)
六、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 1.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教育家,1916年底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立即除旧布新,厉行改革。他实行“教授治校”:大胆地辞退了那些水平低的外国教员,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和李四光等著名科学家到北大任教。他按照西方的教育思想,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打破了封建主义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各种思想、学派,包括马克思主义都可以在北大传播,如李大钊在北大开设马列主义课程,使北大呈现一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后来毛泽东赞誉蔡元培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2.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
陶行知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从美国留学回国后,怀抱“教育救国”的理想,积极推行乡村教育,立志培养一百万个乡村教师,办一百万个乡村学校,以改造广大的农村,进而改造中国社会。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郊区创办了一所培养乡村教师的别开生面的新型学校——晓庄师范。这所学校主张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是开荒劳动。他的《手脑相长歌》和将图书馆题名为“书呆子莫来馆”就是证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引文和观察插图)他主张教育要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起来,师生亦教亦学,又参加生产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有真知,才能改造农村,改造中国社会。小结:
出示本课人物年表: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蔡元培(1868—1940)任教育总长。李四光(1889—1971)任湖北实业公司司长。
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1918年,李四光和竺可帧(1890—1974)分别由英国伯明翰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学成归国。1921年,茅以升(1896—1989)和侯德榜由美国加利基理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回国。1926年,李四光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提出地壳构造形态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这是创立地质力学的开端。侯德榜任总工程师的永利碱厂生产出亚洲第一批纯碱——红三角牌纯碱,在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1927年,陶行知(1891—1946)创办晓庄师范。
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中央研究院,任蔡元培为院长。李四光任地质研究所所长。竺可侦任气象研究所所长。同年,历史语言研究所组织河南安阳小屯殷墟的考古发掘。1933年,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1937年完成。上层公路,下层铁路,长1453米。193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建立。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1940年,蔡元培逝世。毛泽东唁电称誉为“学界泰斗,人生楷模”。1941年,侯德榜创研的联合制碱工艺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1945年,李四光发表《地质力学的基础方法》。1946年,陶行知病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民国文化 篇6
关键词:乡村;文化危机;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D69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113—02
民国时期中国乡村社会呈现出全面颓废的态势,乡村经济破产,基层社会整合失序,乡村文化调节功能弱化,“无论从哪一方面看——社会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都是一点生气也没有,简直可以说死了一半或一多半”[1],整个乡村陷入了全面的社会生态危机,其波及面之大、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使整个乡村社会几至陷入了恶性循环。
一、乡村文化危机
清末以来的新教育运动无论是模仿日本,还是参照美国,均以模仿甚至抄袭西方工业社会的教育制度为其特征。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种从异国他乡移植过来的新教育体制在中国实施后,出现了许多弊端。陶行知在当时就看出了这些弊端:“我国兴学以来,最初仿效泰西,继而学习日本,民国四年取法德国,近年特生美国热,都非健全的趋向。学来学去,总是三不像。”[2]欧美国家的现代教育血液输入到中国乡村社会肌体内,产生了排异反应,导致了当时乡村社会的文化危机,整个乡村社会的文化教育几尽瘫痪。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社会的教育和城市相比相差甚远。中等以上的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市,乡村的孩童小学毕业后很难进入中等学校学习,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人数庞大,女子受教育的机会更少。广大民众对学校教育仍持有怀疑的态度,新教育在乡村社会很难推行,私塾还有一定的市场。尽管国家在用强制手段把欧美的近代教育模式嵌入乡村社会,欲在与工业文明尚无多大瓜葛的乡土社会塑造一套与近代社会合拍的新文化系统。然而,外在的强制力量还无法把传统的教育与乡土社会分离开来,私塾等旧的教育模式在乡土社会中以其独有的隐性方式顽强地存活。
在乡土社会中,私塾在国家的强力下仍得以生存的动力源自草根社会民众的心理认同,这种认同感固与传统的习惯性不无关联,但更应归功于旧式教育与乡村文化经过长期的磨合而形成的和谐共融性。换言之,旧式教育模式所富涵的许多乡土文化认同的有价值的文化因子使其不失去存在的依据,与外来的新式教育模式相较,在乡土文化的土壤中极具适应性。新式教育虽然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推行,但在具体的时空中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乡土文化的气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新式教育的内容和模式与乡村实际不符。对此时人有深切的体会:“现在的农村小学课程,太觉深泛,不切实际生活,应教的不较,不教的反而去死教。”[3]遂有论者感叹道:“村民认为(学校教材)不若四书五经有用,非四书五经适合于学校教材,实为学校取材不适合于当地情形。”[4]
二是新式的乡村教育与乡村需求相背离。“小学毕业生,在社会上办事,每不能游刃有余,甚至家庭社会常用之便条帐簿不能做。”[5]此论述虽不能完全反应当时乡村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但至少从某种程度折射出了当时乡村新式教育的实际效果与乡村需求的背离。关于当时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与社会背离,费孝通也有所论及:“受新式教育的学生,一是他们并没有利用新的知识去改良传统社会,一是产生了一批寄生性的‘团阀’阶层,既不能从生产中去获取生活,只有用权势去获取财富了。从这方面说,现在这种教育不但没有做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任务,反而发生了一种副作用,成了吸收乡间人才外出的机构,有点像‘采矿’,损失了乡土社会。”[6]
三是乡村教师的都市化使其难以融入乡村。十年兴学,学堂是由诏书推广的,由诏书推广的学堂同时又按诏书分布:“着各省书院于省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7]而后,县城、府城、省城便成为了新学堂的汇集之地。这个过程使教育的重心移到了城市之中,并顺着由高到低的等序向大城市归趋。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不愿意回到乡土社会中去。知识分子与乡村社会的疏离,使得他们仅仅“见闻限于通都大邑”,仅仅“熟视过东洋的工业社会”,“而广大的中国社会对于他们却是谜样的模糊”[8]。
新式教育无法在乡村真正确立,旧式教育的功能亦处于失常状态,乡村文化调节机制失效,乡村社会的文化生态失衡,乡村的文化教育陷入了危机之中。正如有的学者研究表明:“自新政以后,农村社会生态就已经开始破坏了,这种破坏,并不止于旧教育的毁去,新教育的不来,而是农村社会礼俗、社会规则和行为方式的紊乱。农村丧失了原有的调节机制,无法完成固有的循环和运转。民国以来虽然乡村的风俗还在延续,但灵魂却已丧失,日见纷乱和无序,乡村的组织,从宗族到乡社,无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农村至少在文化层次上,已经陷入了现代化变革的深渊。”[9]
二、乡村文化危机下的教育思想
面对如此严重的乡村危机,当时不少忧国忧民、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都在思考中国乡村的出路,抱着“振兴农业”、“拯救农村”的强烈愿望,纷纷走出“象牙塔”,离开大城市,放弃城市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深入农村,进行乡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实验,以复兴日趋衰落的乡村社会,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思潮。
乡村建设知识分子大体上都设想通过平民或民众教育入手,谋求乡村的全面改造与建设,试图最终解决他们各自所看到的乡村问题。因他们对乡村社会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见解不一,提出了不同的解决乡村危机的途径。梁漱溟本其多年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认为当时的乡村危机的问题所在是“文化失调”,试图通过儒学的复兴,来拯救当时的乡村危机。粱漱溟认为,中国的各种问题——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都不过是根本的文化危机的具体表现,乡村建设必须是一个文化运动而不是政治运动。西方文化的输入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和崩溃造成了当时的乡村危机。他曾指出:“中国人既与西洋人见面之后,中国文化便发生了变化。自维新变法一直到现在,其中有好几次变化,有好些地方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三年一变,二年一变,孙猴子有七十二变,中国人变得也和他差不多了。——旧的玩儿几乎通统变化得没有了!中国乡村就在这一变再变七十二变中被破坏了。”[10]
晏阳初认为当时中国乡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的“愚”、“穷”、“弱”、“私”四大病害。1933年他在《中华平民促进会定县工作大概》中写道:“在定县,我们研究的结果,认为农村问题是千头万绪。从这些问题中,我们认定了四种问题,是比较基本的。这四大基本问题可以用四个大字来代表它,所谓愚、贫、弱、私。”[11]陶行知认为当时乡村的主要问题是乡村教育的瘫痪,进而主张“乡村学校做改造农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试图通过乡村教育来解決当时的乡村危机,决心“募集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12]。
三、乡村文化危机下的乡村教育实践
基于各自对乡村危机的不同认识,知识分子全面开始了自己的乡村建设实验,粱漱溟在广东、山东、河南进行了其乡村建设的实验,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推广平民教育展开其乡村建设,陶行知则在南京郊外创办晓庄师范学校,黄炎培在江苏昆山实施职业教育的实验等。有学者指出:“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一场社会改良运动,即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用和平的方法,通过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措施,以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的‘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13]关于这次乡村建设,已超出了本文的论述范围,故在此不作具体叙述。笔者试图说明的是,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属于当时的乡村建设实践之一,作为当时年轻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员,陶行知意识到当时的乡村危机,并积极寻求解决危机的路径。当时的知识分子结合对社会现实反省自己的角色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到当时中国的问题在“乡村”,并积极投身到乡村中去,试图通过乡村的改造来改造整个中国。正如美国知名女作家赛珍珠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为林语堂的《中国人》英文版作序所言:“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人民。他们发现在农村小镇、小村庄里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中国人的生活,所幸的是还保持着自己的特点,未曾被那个曾经使他们自己生活变得不健康起来的现代主义所侵蚀。他们开始为自己国家有这样一个宏伟而坚定的基础而感到高兴,并急切把它变为新的鼓舞力量。”[14]
参考文献:
[1]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救方法[J].东方杂志(第24卷60号):5-13.
[2]陶行知全集(卷1)[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3.
[3]江问渔.乡村教育[J].中华教育界,1930:4.
[4]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40.
[5]缪序宾.乡村小学之缺点及其病原之补救法[J].中华教育界,1924:4.
[6]费孝通.乡土重建.费孝通文集(卷4)[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359.
[7]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20.
[8]东方杂志[J].(第27卷第6号):70.
[9]张鸣.教育视野下的乡村世界——由“新政”谈起[J].浙江社会科学,2003:3.
[10]粱漱溟全集(卷1)[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07-608.
[11]晏阳初全集(卷1)[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247.
[12]陶行知全集(卷1)[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83.
[13]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2006:2.
[14]林语堂.吾国吾民(英文版)(序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6.
民国文化 篇7
关键词:数字技术,民国建筑景观,保护与再利用
民国建筑景观文化,是南京历史主要文化和城市特色主体元素之一。它承载着南京城的历史与记忆,是城市整体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民国建筑景观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保存历史景观信息、挖掘和再利用现有资源尤为重要。
1.相关概念阐述
1.1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它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 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由于在运算、存储等环节中要借助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编码、压缩、解码等,因此也称为数码技术、计算机数字技术等。[1]
1.2民国建筑景观文化
指在民国时期(1912-1949年)形成的具有所处时代特色的建筑景观理念、思想、形式、风格的人类活动,是城市形态在民国意识形态下的反映。[2]
2.民国建筑景观的现状
南京目前保存下来的民国建筑景观有900处1500余栋[3],数量之多,形式多变。但很多都处于老化、 破败,甚至被损毁的状态,而景观空间保存较好的更是少之又少,基本都遭破坏(如图1),并散布于城市的各个区域,给修复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近年来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政策并下拨了专款,也进行了部分整治与修复,但对古建的高维修成本来说, 只是杯水车薪。而部分修复过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如图2),庭院空间布局无特点,与建筑关系不协调, 缺乏合理的植物配置层次和色彩变化,植物长势不佳,地面铺装过于单调等等。因此,从整体上看,不但不能反映民国建筑文化的真实面貌,甚至有些与周围建筑环境格格不入,与城市整体景观极不协调(如图3、图4)。此外,还有部分仿建的民国建筑景观, 由于文化内涵深度挖掘不够,只进行了简单的仿制建造,再加上粗糙的工艺技术和材料,使得仿制品与原形式大相径庭,失去了原有建筑景观的特色。由此可见,民国建筑景观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改善。
3.数字技术在民国建筑景观文化保护与再利用的作用
3.1建筑景观数字化的特点
3.1.1可逆性与重复性
民国建筑景观文化与之其他历史古建景观相比, 建筑时间较短,仅有不到百年的时间。但它也见证了南京城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不可代替性。如果被损毁,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文化内涵都将消亡。因此,它也具有不可逆性。但通过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手段,在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建筑景观的各种相关信息转化为数字、编码完整地记录、存储在计算机中,并通过计算机等数字产品和软件将这些数字、编码以可视化的影像、图片等方式展示出来。特别是在一些模型建构时,在传统的人工测量出现误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行数据的更正与修改,可重复多次,实现设计与创作过程的可逆性和反复性,这为我们提高建筑景观模型制作的精确度提供了技术保障。
3.1.2直观性与便捷性
通过全息技术、三维建模、虚拟场景动漫和软件分析平台等数字技术完成民国建筑景观环境的修复及再利用设计方案,利用过程场景模拟分析,形成多种直观场景效果,获取分析数据,通过计算机的可视化影像及图片数据直接呈现,使保护与利用更直观。同时也可根据客户的要求,现场更改参数及数据,生成符合项目要求的多种设计结果,使设计意图数字化,设计更具创新性。实现设计者与决策者之间的零距离对话,为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提供更为快速、便捷的通道。
3.1.3恒久性与真实性
传统的信息保存主要是通过纸质图件和文字记载,容易在保存过程中发生变化或遗失。现今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数据长期保存,恒久不变。传统的信息采集主要依靠技术工作人员现场的勘察、记录和传播,由于技术熟练程度、认知水平等差异性以及一些外在因素,使得信息在搜集、勘察过程中容易出现遗漏、偏差等不准确和失真的现象。而相比之下,通过先进的三维测量与影像数字技术可较完整、准确、全面地记录、储存建筑景观的实体信息,使其更具真实性。
1 | (图片来源:自拍)
2 | (图片来源:自拍)
3 | (图片来源:自拍)
4 | (图片来源:自拍)
3.2数字技术对民国建筑景观保护与再利用方面的作用
(1)通过数字技术与民国建筑景观的有效整合与建构,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人机空间,探寻更为积极的满足功能性需求的景观空间方式。并从设计思维、观念、素材、手段等方面进行丰富和深化民国建筑景观设计,促进城市历史景观设计的保护与发展。
(2)通过将数据录入系统进行保存,形成完整的数据库,并根据现有的信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有效的创新改造,更新设计思考模式,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民国建筑景观资源提供理论数据支撑,同时数字技术提供的大量数据库信又将成为一种新的景观设计资源。
(3)由于景观属于五维空间范畴[4],因此,传统的技术已无法从时间空间、平面空间、静态立体空间、动态流动空间、心理思维空间等方面进行民国建筑景观空间的修复、展示与营造,更无法达到原真性时,可以通过现代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利用图像、声音、虚拟环境等,形成由光、时间、运动、视觉、听觉等相互融合、交互式的多维景观空间。
4.数字技术在民国建筑景观环境中的应用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和方法,它的应用推动着景观学的进步,也为景观的保护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在民国建筑景观环境的保护和更新中,数字技术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不同的景观空间环境及视觉效果表达方面,都可以运用数字技术来达到保护、修复及再建造的目的。
4.1在景观静态效果图方面
数字静态效果图是设计人员常用的景观表达方式,相比手绘、模型制作与动画方案等表现更具有方便、易修改、快捷的特点。因此,在传统的民国建筑景观中,可以利用这种数字静态效果图还原景观设计的最初形态或创造最佳的景观空间,来协调建筑与景观元素及周围环境的关系,并可根据设计过程,随时修改设计内容,使设计更具便捷性,整体更具融合性。同时也可运用这种技术来表现时间、季节、环境的气氛变化,再现民国历史景观的风情。
4.2在景观动画表现方面
视觉景观动画作为展示的重要手段,它打破了效果图的二维空间的平面化效果,实现了三维空间的立体展示,因此被大量应用于景观空间、建筑小品表现、虚拟现实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利用先进的动画手法,将民国建筑景观环境和独特的建筑风格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示出来,同时把人物和生活情节融入其中,实现景观环境的再现和全方位的表现,为保存和更新民国景观建筑环境留下可参考的依据。
4.3在虚拟现实场景漫游方面
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创建一种虚拟环境,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作用,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可实现用户与环境的直接交互[4]。因此,虚拟现实是实现景观设计数字化过程中人机交互空间的最佳方法,通过场景的再现使设计者和使用者有切身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这种数字技术,可以将民国时期保留的街道、绿化和建筑环境运用到景观动画虚拟现实中,为实现民国景观风格的复原和保护提供较为真实的数据信息,使现代修复与古建筑景观之间达到完美的融合。
5.结语
民国文化 篇8
关键词:民国时期,茶叶包装,广告促销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不同的茶文化特色。江浙一带是茶叶的重要产区, 也是名茶的聚集区,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西湖龙井茶, 享誉中外。龙井茶最早出现在唐宋时期, 明代已声名鹊起, 到了清代, 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 成为众茶之首。
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往来的逐渐频繁, 中国茶叶也作为商品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重要的沟通桥梁。在清代时, 欧美国家对茶叶的需求不断增多, 使中国茶叶的生产销售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龙井茶作为名茶之首, 不仅成为每年的贡茶进贡宫里外, 其它的都作为商品进行流通。民国时期, 茶叶的生产和销售已经逐渐形成规模, 茶叶销售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各个茶庄为了争夺业务, 不仅以销售龙井茶等名茶为主, 同时辅以其它茶类, 不仅茶叶种类丰富, 而且销售方式也十分灵活。龙井茶按照不同的产地被商家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字号, 其中的狮字号的茶叶最为珍贵。每年到了春茶上市的时候, 各地的茶商都云集浙江杭州采购新茶。由于杭州城内的茶庄数量众多, 主要以经营龙井茶为主, 再辅以其它茶类。茶庄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为了使茶叶获得更好的销路, 许多茶庄都采取了各种积极有效的商业促销手段, 其中茶叶包装和广告成为最佳的销售推广渠道。
商品流通与广告宣传有着密切的联系, 广告宣传对商品流通有着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我国很早就有广告, 但是形式单一简洁, 一般只在商品上面简单地标明产地和产品特征即可, 没有更多的内容介绍, 在我国一些传统的陶器制品上都能够看到这样的标记, 仅对商品的产地和用途简单介绍。除了工艺制品外, 一些门牌、招牌、酒店广告形式也是主要的商品销售方式。在鸦片战争以后, 大量外国商品涌入, 与我国的民族商业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广告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以报纸、杂志等形式出现的广告成为新的商业宣传模式。
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关于茶文化资料的研究与文物征集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中国茶叶博物馆中, 有一类重要的纸质文物, 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资料, 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 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对后人研究茶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其中收藏的关于民国时期茶叶的包装广告, 对人们了解民国时期杭州龙井茶的经营销售有着重要作用。
1同大元茶庄茶叶价目表
民国时期, 在杭州一些茶庄中, 有一种微微泛黄的广告纸, 上面印刷着茶庄经营的茶叶类型及价目。杭州的同大元茶庄是当时较具代表性的茶庄之一, 从茶庄的广告纸上可以看到, 该茶庄位于杭州市西湖仁和路口。广告纸上还附有内容介绍:“所销售的茶叶选自当地的狮峰茶品, 并以春风前、明前、雨前茶为主, 如杭白黄菊、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等品……希顾客明察无任荣幸。”作为民国时期众多茶庄中的一家, 同大元茶庄的经营业务也有所不同, 主要以茶叶零售为主, 先期主要经营内销茶, 发展到后期也经营少量的外销茶。茶庄与茶号、茶行经营的业务有所不同, 其中, 茶号的主要业务是从茶农处收购毛茶然后进行精加工后运销;茶行的主要业务是代替茶号买卖茶叶, 从中收取一定的佣金;茶栈的主要业务是向茶号贷放茶款, 并介绍茶号销售茶叶, 从中收取手续费, 一般的茶栈都设在上海、广州等口岸城市。茶庄的主要业务是经营本地的龙井茶, 杭州的同大元茶庄分为总部和两个分部, 规模较大。在茶庄销售的龙井茶又有严格的分级, 龙井茶以产区划分为狮、龙、云、虎, 其中最优的为狮峰野茶、狮峰春前、狮字龙井、龙字龙井、云字龙井、虎字龙井等多个等级, 而同大元茶庄当时销售最好的为狮峰野茶、狮峰春前。除了龙井外, 茶庄还经营其它茶类, 例如红茶、香茶以及一些茶食品。
2吴元大茶庄“多子”商标包装纸
在浙江的吴元大茶庄的商标包装纸中, 印有身着民国旗袍的女子和六个身穿肚兜的可爱娃娃, 图案下标有“多子”商标。虽然包装纸采用的是白纸套红印刷, 但是图案却颇有深意, 多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题材之一, 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 茶庄以此作为图案, 是希望茶庄生意能够红红火火, 同时又别具一格, 令人印象深刻。在图案两边印有文字, 主要内容是介绍该茶庄所经营的茶叶种类, 以及茶庄的发展历史, 内容中这样写道:“盖茶之为物, 清超五味美, 普洱松萝不一其种, 欲思止渴消烦……今特新增多子图, 内仿记记, 以杜僭冒而广招徕……”从包装纸上可以得知吴元大茶庄位于杭州望江门直街石库门内。吴元大茶庄是当时杭州内十分出名的老字号茶庄, 所经营的茶叶物美价廉, 品种丰富。由于民国时期的茶商多而杂, 茶叶也有较多假冒商品, 为了树立自己的品牌, 提升茶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吴元大茶庄通过“多子”商标树立了自己的形象, 不仅彰显自己茶庄的经营品质, 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宣传作用, 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 在世界范围内都有较高知名度。
3方福泰茶庄包装纸
方福泰茶庄的包装纸同样是白纸套红印刷品, 上面的图案是一身穿民国旗袍的端庄女子在茶园采茶, 这一图案是茶庄的主人自己设计绘画的, 图案旁的内容主要是介绍茶庄经营的茶叶种类, 有各省市名茶、龙井、碧螺春等, 内容中还写道:“……货真价实, 遐迩弛名, 并杜假冒, 特加福字商标。”包装纸上还印有茶庄的地址与电话。方福泰茶庄位于河坊街与中山中路交叉处, 这里曾经汇集了杭州城里最著名的商铺, 例如孔凤春香粉店、状元馆面店、宓大昌烟店等, 是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由于方福泰经营业务较广, 诚信无欺, 因此, 销售业绩十分喜人, 还曾在这里建起了三层小洋房, 颇为气派。
4乾泰茶庄广告纸
乾泰茶庄的广告纸独具特色, 上面印有双旗商标, 内容介绍也十分详细, 例如写有“茶之为物, 自古推重, 诗人逸客每以煎茶寄与宾朋, 雅集犹为席上嘉珍……浙省龙井芽茶著名海外, 经通各省……久为各界欢迎, 诚恐以伪乱真, 当不以余言为欺也。”在内容下方还标有茶庄的具体位置及联系电话。乾泰茶庄的业务不仅仅以茶叶销售为主, 而且在当时的西湖狮子峰之阳等地还有千亩茶园, 主要种植龙井茶。由此, 茶庄以自产自销的方式销售龙井茶, 茶庄经营十分顺利, 利润也较丰厚。茶庄丰富的利润也吸引了其它行业的商人, 例如曾经以经营棉布而得名的高义泰老板, 也加入到茶园种植中来, 在当地购买了千亩茶园, 开办茶场, 种植加工龙井茶。
5吴元兴茶庄包装纸
吴元兴茶庄与吴元大茶庄的位置相近, 都在杭州城内望江门直街石库门内, 所用的广告包装纸也为白纸套红印刷品, 广告中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茶庄的位置, 以及所售茶叶的种类。由此可见, 当时在望江门一带茶庄经营十分红火, 许多茶庄在此落户, 由此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吴元兴茶庄主要以经营龙井绿茶为主, 但是同时也销售西湖藕粉等食品, 经营种类较多, 由此可见, 当时茶庄经营的范围较广, 内容十分丰富, 也是茶庄生意兴隆的原因之一。
从以上几家茶庄的广告包装介绍可以看出, 民国时期一些较大型的茶庄主要以纸质广告为主, 从图案内容到文字内容, 大多以介绍茶庄历史及茶叶销售种类为主, 并附有茶庄地址和联系电话。除了茶叶包装纸外, 茶叶广告语也是民国时期运用最多的茶叶销售手段之一。浙江的方仁大龙井茶庄曾推出了一种“三前摘翠”的茶叶包装盒, 此包装盒是由杂木制作而成, 形状呈四方形, 有抽拉式门, 门上有铜制提梁方便推拉, 包装盒上印有茶庄的名字, 整个包装盒精致高档。在当时的茶叶店里, 使用最多的广告语即“三前摘翠”。所谓“三前摘翠”是指社前、明前、雨前茶, 其中的社前是指春社前, 社日原本是指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 分为春社和秋社两祭, 采茶的社前是指春社前, 是指在立春之后四十五天左右的时间;明前是指清明之前;雨前是指谷雨前。由于茶树在经历了头一年的休养生息, 体内聚焦了大量的养份, 在春天之时, 发出的春芽更能够茁壮成长, 不仅芽叶更壮, 色泽也更绿, 是最适宜采茶的季节。
除了“三前摘翠”的茶叶包装盒, “吐绿含英”也是龙井茶的包装盒之一, 形状同样呈现四方形, 有抽拉式门, 内里可以放置两罐茶叶, 此种包装盒是由杭州的永泰茶庄推出。通过不同的茶叶包装盒可以获知茶叶的出处, 也使茶叶的包装更丰富, 提升茶叶的档次。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中国茶文化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民国时期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其中关于龙井茶包装及广告语的介绍与应用, 不仅使我们对历史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而且对传统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透过那微微泛黄的纸质包装纸和精质的茶叶包装盒, 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 民国时期的茶文化仿佛与我们相隔并不遥远。在珍贵的历史文物中, 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黄国松.色彩设计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138-139, 145–147.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藤宋尧, 米疆源, 译.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4:455.
[3]剑鹰, 湘音.世界商品包装设计3000例[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5.
[4]王国伦, 王子源.商品包装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57.
[5]曾景祥, 肖禾.包装设计研究[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2:10-11, 159.
[6]舒祖菊, 夏业鲍, 程晓毛.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茶业通报.2007 (4) :175-177.
民国文化 篇9
一、保护、恢复与开发光园的意义
1. 光园见证民国历史风云
光园位于保定市区永华中路东侧, 原为明代大宁都司右卫署和断事司, 至清为直隶巡道司狱署。1916年, 曹锟任直隶督军时, 在光园大兴土木, 进行大规模改建、装饰, 成为曹锟的公馆。因曹锟非常敬慕抗倭名将戚继光, 故将此处改为光园。
光园自建成后, 即成为直系军阀策划重大事件的大本营, 是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的策源地, 也是曹锟贿选总统的指挥中心、曹锟召集京剧名流的演出中心, 光园还是蒋介石行辕所在地。
自曹锟离开光园后, 光园成为更迭的军阀、民国政要临时办公和居住之地。吴佩孚、冯玉祥、蒋介石等政坛要人均曾在光园策划过重要历史事件。
2. 光园的建筑价值
经过曹锟改建装饰后的光园, 中西合璧, 在建筑风格上独具特色。
一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光园占地2.2公顷, 是一处以南北方向为主轴线, 以单层建筑为主的大型院落。原来的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由曹锟的天津幕僚刘氏仿照天津流行的小洋楼风格, 融入传统四合院建筑格局设计并主持建造, 使光园成为当时乃至现代仍颇具时代特色的建筑组群。
光园正门为砖石结构的拱形券门, 券门上有突出两侧墙高的仿西洋装饰, 中间门额上凸雕曹锟自题的“光园”两个大金字, 落款为“渤海叟”。门前两侧各蹲一尊石狮。进入正门后即是花园区, 整个花园占地约三亩, 处在大门后与主体建筑 (正厅) 之间, 并由两侧柏树绿篱夹映的甬路将其分割成对称的东西两部分。这种将园林放在院落前部与以道路对称分割园区的方法也是参照西式园林的布局。
光园正门呈“工”字形, 分前后厅, 以廊互连。进入东西两侧各有大室一间, 西室即是当年曹锟的办公室。他的坐椅临窗面东, 隔窗正对七星北斗的勺窝, 座下有活动踏板, 推开踏板就是地道入口, 地道连通厅内各室, 并直达后厅的大地下室。前厅后部东侧走廊有楼梯可上至天花板上的阁楼, 以备紧急状态警卫人员及时保卫。
主厅建筑前面东西两侧各有一栋建筑形式基本一致的中西合璧式精美廊房相对应, 主厅西侧邻街墙建有一座二层小楼, 东侧建有一座小戏园。戏园以连廊与主厅相连, 内设十多个座位, 戏台面西, 很小, 仅容演员清唱, 后部有门, 推门即是地道, 直连地下室, 以备应急逃生。主厅后面, 西侧是南北排列的四排满堂玻璃窗前后带廊的中式平房。平房东侧以窄巷相隔处, 建有一座约300平方米的戏园, 园内戏台面北, 中间是池座, 东、西、北三面复廊, 楼上为包厢, 此戏园原是供官府娱乐演出之地, 北伐后, 改为营业剧场, 名“吉庆园”。
二是光园的建筑特色折射出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西学东渐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 但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此风才开始益盛。西方文化思想影响到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政治、军事、教育、社会等。西方的影响在当时中国的建筑上体现得更加明了与直接。
民国时期, 很多建筑改变了单一的中国传统园林风格, 增添了许多西方建筑元素, 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比比皆是。光园即其中之一。“住所之影响于人的性格乃至一时的心境, 无疑相当突出。因而, 对住所的要求往往是主人人格的潜在表现。”因此, 研究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研究西方文化对时人思想及行为的影响, 光园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
3. 光园是保定西大街区域整体古城风貌的一部分
对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言, 其中的历史与文化容量无疑是一个重要指数。这个容量, 不仅包含对新文化的认同与接收, 更应该涵盖对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视与否。保定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 对其重视与保护程度与否成为上至当政者, 下至普通百姓关注的焦点。因为历史遗存的不可复制性, 所以按照理论而言, 历史文化遗存都应该加以保护与恢复, 但是这一理想显然超越了现实。因此, 退而求其次, 对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开发可以按照划定区域分层次进行。
保定市中心城区的裕华路南北两侧是古文物遗存聚集区, 目前已经被列入重点开发保护区域。直隶总督府、莲池的保护与开发措施已经相对成熟。光园东距直隶总督府博物馆300余米, 东南与古莲池隔路相望。所以, 光园的保护、恢复与开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光园本身, 更是完善古城整体文化遗存的一部分, 也是做好古城区域的保护与开发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二、光园恢复与保护的困境
1. 产权归属问题
从2003年起, 保定市旅游文物局就谋划收回光园, 修复开发。可是由于原产权单位的几十名职工的出路等问题, 光园的产权归属至今未能得到解决, 这成为光园保护、恢复与开发的主要障碍。
2. 文物保护的长期利益与短期经济利益的冲突
光园位于保定市区最繁华的商业街——裕华路中段。商业黄金地带, 寸土寸金, 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成为保护、恢复与开发光园最大的障碍。
3. 光园的历史文化价值未被广泛深刻认同
多年来, 保护恢复与开发的呼声多局限于学界和有识之士, 其意义远未得到广泛而深入的认同。随机调查显示, 保定本地民众对光园的知晓率偏低, 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光园的保护、恢复与开发。
三、光园恢复与保护的对策
1. 对于产权归属问题, 因涉及到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不同部门的利益问题, 应由政府部门积极负责协调解决。
2. 政府相关部门委派专人专门全力以赴力争光园的“国家级保护”工作, 争取更优惠的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 以弥补地方财政之不足。
3. 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提高光园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搜集整理有关光园的各种资料, 利用各种媒体资源, 广泛深入地对内对外宣传光园, 让光园的价值家喻户晓, 同时也为下一步开发光园旅游等项目做好前期铺垫。
4. 文物保护与恢复的意识尚有待提高
如何使历史叙述真正接近历史真相, 是诸多学者们煞费苦心的事情。对于历史, 我们固然有着丰富的典籍文献。中国文化传承的连续性也的确依赖于文字, 但是历史记忆的过程并非全然是通过文字来达致的。历经千百年的风雨冲刷与时代变迁, 存世有限的历史遗迹对于人们接近第一历史的作用更为真实与重要。保护好现有历史遗存, 其意义已经不仅限于我们一座古城, 而是延展到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甚至是整个人类。保护好一座光园, 是当代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5. 在保护与恢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
在保护与恢复基础上, 可以对光园进行适度开发。
(1) 针对光园, 增添旅游项目, 侧重于历史文化旅游。
(2) 开发多种服务项目, 结合光园建筑特色及历史文化内涵, 可以进行晚清、民国体验式消费服务、影视外景地服务、旅游产品销售等, 特别是结合光园建筑特色, 恢复光园的戏院建筑, 开拓戏剧演出项目。
(3) 与西大街古城文化圈整体保护与开发形成呼应, 进行整体设计与开发, 形成古城独特清代、民国文化研究整体, 提升古城历史文化张力。
作为以历史文化名城为特有标签的古城保定, 历史与文化注定已经成为保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保定有良好的历史内涵, 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独有的文化资源优势, 造就了保定特有的文化气质, 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保定特有的文化资产。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 必将成为保定发展的巨大财富与长久动力。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黄子平, 陈平原《.漫说文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冯久玲《.文化是好生意》, 南海出版社, 2003
[3]《读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1997.11
[4]欧阳友权《.文化产业概论》,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6
[5]范洲等《.中国城市消费文化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6]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7]张祥斌《.曹锟传》,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
[8]林永匡《.民国居住文化通史》, 重庆出版社, 2006
[9]姚秀珍主编《.保定文物》,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9
民国文化 篇10
民国时期的建筑史始于鸦片战争, 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前, 由于中西方文化思想的激烈, 使中国近代建筑形成独有的风格。国民政府相继出台了《首都计划》, 要求在南京政府工程的建造和公共设施都必须是中国模式, 之后出现了一批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新型建筑体系, 统称近代民国建筑体系;将民国时期的建筑进行梳理, 可分为四大类:中国传统的民族式建筑, 新民族形式建筑, 西方古典式建筑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1]。本文将通过介绍隶属于中国传统的民族式建筑的熊克武故居为例, 阐述西方建筑思想对民国时期四川民居的影响。
1、熊克武故居概况
周恩来总理口中“识大体, 顾大局”的熊克武将军是中国国民党的重要领袖人物, 有着博大的胸襟, 包容的情怀。熊克武故居是他自己主政四川的时候修建的, 保留下来的熊克武故居, 体现了海纳百川般的融合精神。据记载, 熊克武故居建于1922年 (中华民国) , 位于乐山井研县, 地处四川盆地西南丘陵地区, 宅地选址按风水基本原则和格局布置, 顺应街道, 故居坐西北, 向东南, 前临街道, 后倚山坡, 四合院式布局, 硬山式屋顶, 总占地面积1104m2, 建筑面积773m2[2]。
2、中西文化交融的熊克武故居
规整的四合院和不对称的庭院, 硬山式屋顶和消失的柱子, 敦厚的石材和透明的玻璃, 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熊克武故居魅力十足。
2.1建筑空间布局
熊克武故居由东、西两个院落组成, 除去南面建筑临街, 其余建筑由山墙围合, 分隔开来, 形成“一轴两院一天井”的空间序列。“一轴”:整组建筑布局严整, 取势方正、端庄, 突出中轴, 强化对称, 构成东部院落中轴线 (图1) 。入口设置于偏东一侧, 以门厅为中轴线的东边建筑布置, 从街道向内延伸依次是门厅, 会客厅与正房, 典型两进式布局。由于地势东高西低, 西侧形成别具一格的吊脚楼 (图2) , 与不规则的西庭院和仿中国古建筑风格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的西厢房构成。空间虽然不大但从空间的开阖、转承之中能让人体味出儒学思想所强调的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封建等级秩序观念, 加之门、窗、墙、柱, 均饰以黑漆, 色彩凝重, 使得空气中似乎也弥漫着“恭”、“敬”的情绪[3]。
川西民居的天井是最有韵味的地方, 它符合中国天人合一的风水观, 它联系自然与建筑, 它牵动着人们的情感, 天井是人们纳凉, 玩耍最适合的场所。熊克武故居由“两院一天井”构成, “一天井”:在东轴线上,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狭长的“一字型”天井, 透漏着微光, 光线柔和, 与门厅、会客厅构成半开放空间, 这种奇妙的灰空间让人们感受到舒适与放松 (图3) 。“两院”:穿过会客厅是一方形院落, 即东庭院。正如中国传统院落的分隔并非用实墙, 而多为木窗扇、门扇, 达到“隔而不断”的空间效果一样, 此处敞厅的处理手法类似, 它透着阳光, 透着风, 透着绿色, 也透着居家的一团和气, 完美地体现着过渡, 体现着渗透[4]。西部不规则院落中心庭院, 即西庭院, 此处是熊克武故居最为宽敞的庭院, 庭院由于建筑台基的高度, 整个庭院有下沉的感觉, 更有向心力。庭院空间是不对称的, 以吊脚楼的栏杆为边界, 这种空间的使用比较自由, 打破了中国传统庭院方正的规矩, 也不像苏州园林那样自由灵动, 它是由一个长方形与一个四分之一圆构成的。民国时期, 人们的思想不再刻意追求对称, 西庭院就是突破了传统束缚的产物。
这三个庭院加之建筑灰空间, 起承转合, 先抑后扬的建造手法, 实则令人惊叹。
2.2 建筑立面造型
大屋顶是川西传统建筑最突出的部分, 不仅说明屋顶的面积大, 而且说明屋顶对于川西民居重要性, 解决了四川多雨的排水问题, 熊克武故居统一的硬山式的屋顶在周围形成一道独有的风景 (图4) 。熊克武故居巧妙的利用地形, 减少了土挖方量, 在东轴线上会客厅与正房是典型传统建筑的造型, 由“上分”——屋顶, “中分”——屋身, “下分”——台基构成;在西轴线形成别具一格的吊脚楼, 增加了空间乐趣。东轴线上的所有建筑单体都是统一的穿斗式木架构, 斜坡顶, 薄封檐, 开敞通透。外墙体的高勒脚, 室内加木地板架空。门厅的尺度并不大, 较矮的屋檐, 狭小的檐下空间与半开放开敞的会客厅形成了鲜明对比, 抑扬先抑的建造手法, 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正房共两层, 门和窗以东轴线严格对称, 二层东西次间也是居中开窗。半干栏式的吊脚楼分上下两层, 上层通透, 空气流通, 下层则可以堆放杂物, 巧妙利用空间。从正立面来看, 吊脚楼西高东低与地形东高西低正相反, 与门厅高低错落, 形成优美的天际轮廓线。
西厢房是所有建筑中最与众不同的, 不像其余建筑都是木架构, 由于民国时期建筑材料技术的进步以及西方文化影响, 西厢房在保留川西特有的屋顶形式的同时, 打破了川西建筑的穿斗式木架结构的束缚, 采用砖木结构, 不再有柱廊, 建筑不再被柱子打断, 整体又连贯 (图5) 。西厢房建筑高度比相邻正房高出1m左右, 建筑共两层, 加之坚实稳固的台基, 整体造型十分大气, 又利用不同层高巧妙的与正房相连接, 形成舒适的灰空间, 虽略显气势磅礴却也不突兀。台基是一个建筑最根本的基础, 西厢房与相邻正房的台基高度相等, 在同一水平线上, 高低错落, 和谐有序 (图6)
2.3 建筑色彩
川西民居的建筑色彩十分朴素, 多以冷色调为主。瓦为青色、墙为粉色或灰砖色、梁柱为茶褐色、门窗多为棕色 (或木料本色) 。熊克武故居的整组建筑色彩以稳重大气的黑色为主, 门窗也漆以黑色。这是因为在风水学中, 阴阳五行说便将五行与五色相配属 , 金、木、水、火、土分别就对应了白、青、黑、赤、黄。黑色对应的是水 , 水能胜火 , 所以黑色的屋面预示可以起到防止住宅火灾发生的作用[5]。暗色门窗与规整庭院的石材搭配, 营造出一种幽静凉爽的氛围, 这种感觉在东轴线上蔓延。在西面则另有一番景象, 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 西厢房立面分为两层, 在檐下的建筑色彩是裸露青砖的颜色, 深青偏褐色, 而一层则是跳跃的白色粉刷墙体, 上层的窗户漆以深褐色, 一层的窗户与门则是米白色, 窗户的颜色与墙体色彩十分和谐。这一抹白色与西庭院的原木黄色的栏杆相呼应, 不仅使整个建筑看起来不那么严肃, 也使庭院生动活泼起来。
2.4 建筑装饰细部
门和窗都是建筑不可缺少的元素, 它们都是联接外界与建筑内部空间的重要媒介, 它们的出现为建筑增添了生机, 柔和的光线与新鲜的空气, 通过门窗传到建筑内部, 旧时, 门还是一个家族兴衰的象征。几何纹样是川西传统民居门窗装饰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装饰题材, 尤其是窗格中的几何纹样, 更是千变万化。常用的几何纹样有万字纹、回纹、冰裂纹、菱形纹、步步锦纹等 [6]。
熊克武故居的门窗类型比较简单, 除去会客厅明间的窗户是冰裂纹形式, 大多以简单几何方形的门窗为主, 全部漆以黑色, 建筑外部的门都是由两扇门向内推开, 内部则是单扇门, 以正房的窗户为例, 窗户整齐对称, 而且整面墙的开窗设计, 整个建筑虽然色彩庄严肃穆, 但由于开窗也变得通透起来 (图7) 。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 “拱”形门窗在西厢房的普遍运用, 门以及窗框都漆以米白色, 门是单扇门朝内推开, 门上有简单的花纹装饰, 不像实木墙的轻薄, 砖墙的厚度形成门洞和窗洞, 使门更有进入感, 窗户的外面使用六根细铁柱加以防护, 影响了窗户原有的美感。
凡是木架构的房屋, 柱柱皆有柱础, 缺一不可。柱础使柱子与地面隔离, 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自东汉佛教东传之后, 佛教的装饰艺术对往后柱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熊克武故居正房的柱础是覆盆式的铺地莲花, 雕刻手法属于浅浮雕 (图8) 。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 西厢房不再有柱础, 砖墙是主要称重结构, 在立面上有装饰性砖砌柱。
2.5 建筑材质
随着工业时期的来临, 民国时市场上建筑材料已玲琅满目。建筑材质的选用决定建筑的实用性与保存难度, 中国古建筑多采用木材, 保存难度大, 易受潮, 特别在四川地区, 气候潮湿, 不易留下精美的建筑作品。
木材是熊克武故居的主要建筑材料。木头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建筑室内自然冬暖夏凉, 为防止木材的腐烂, 整组建筑被油漆装饰和保护。清砖作为西厢房的主要建筑材料, 显得朴素又具有民族气息, 是民国时期折中主义建筑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建筑底部采用石材, 用以排水和防潮, 花岗石用以庭院的地面铺装和台阶。值得一提的是, 熊克武故居的所有窗户的窗纸都被玻璃所代替, 玻璃质地透明, 使立面更加简洁大方。
3、熊克武故居的保护价值以及方法
3.1 保护价值
熊克武故居1984年被县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乐山市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 具有较高保护价值, 在保护方面更需要引起重视。
3.1.1 历史价值
民国初年, 中华民族正经历着清王朝的瓦解, 新思想, 新文化如泉涌般喷薄而出,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西方文化正在入侵人民的生活, 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 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西方古典建筑风格, 正在一波波席卷着中国大陆。四川盆地由于地处内陆, 交通不便, 民国建筑并不多, 而熊克武故居的“突变”, 是时代的精雕细琢。熊宅虽地处内陆封建传统思想颇为浓重的盆地 , 但人们也能体味出其蕴函的新旧文化交融 , 如作为地方督军的宅院 , 各种功能用房一应具备却并无供奉祖先牌位祭祀所用的家祠[8]。建筑风格也不单单只有川西传统风格, 折衷主义建筑的西厢房是熊克武将军父亲的日常住所。如前文说提到, 不论在建筑布局, 建筑材质还是立面造型上, 全都体现了新旧文化的交融。
梁思成说:“建筑活动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从考古角度考虑各个时代的建筑问题时, 实物得到保存, 就意味着时代所产生过的文化证据之得到保护”[9]。建筑是丰碑, 有谁会推翻自己的荣誉呢?
3.1.2 经济价值
历史遗产与商业开发相结合的方式, 其实是对建筑的尊重, 一栋建筑如果只是摆设, 没有一点“人气”, 这栋建筑会急速老去。合理的商业开发利用, 是有利于对古建筑的保护的, 不仅可以使古建筑重新焕发光彩, 而且可以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
熊克武故居位于乐山市井研县, 交通便利。乐山大佛是国家级的著名景点, 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 熊克武故居既然在乐山大佛脚下, 为何不利用这一地理优势, 打造民国风情建筑参观, 开发旅游产业。同时井研县早在明清时期就因“盐利冒于西蜀”而美名远播, 我们可以打造联动的旅游产业, 这样将会拉动整个井研地区的经济。
3.1.3 情感价值
记忆场所往往是保留和繁衍集体记忆的地方, 由于人们的意愿或者时间的洗礼而变成一个群体记忆中代表性的场所。记忆场所不仅见证变迁中的集体记忆, 还可以持续性地叙事与传播, 维系与促进地域文化认同感的建构 [10]。熊克武故居是当时督军的宅府, 是值得保护与更新的记忆场所。八国联军一把火烧掉了一代人的记忆, 我们更不愿意看见我们自己亲手“烧毁”我们的灿烂文化。
3.2 熊克武故居保护建议
建筑文物保护是近代的一种体系与学问, 以美国为例, 文物保护分保存, 更新, 修复, 重建四个方面。熊克武故居的整体布局并未受到破坏, 可以采用更新与修复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在世界上都受到了普遍认可。
3.2.1 建筑的修缮
西庭院与吊脚楼之间的铁皮屋顶应该予以拆除, 随意搭建, 这是对历史建筑的不尊重;西庭院的植物也不如东边两个庭院那样生机勃勃, 应该重新修缮西庭院。许多人认为西厢房是后修建的, 据记载, 这栋建筑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也应像正房一样予以开放。西厢房与正房直接的过渡空间, 虽仍然存在, 却也破坏严重应按照原址重建, 恢复原有模样, 当然应该注意标识“修复”, 让后人明白这曾经受到破坏。《文物保护法》第十八条指出“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筑控制地带,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 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熊克武东面的山墙被新修的建筑遮挡, 且建筑风格完全不同, 破坏了建筑的原有肌理, 应该整改。
3.2.2 故居的管理
现有管理人员居住在熊克武故居的门厅, 由于管理不规范, 西庭院随意挂放衣物, 并且在后院养鸡鸭, 后院气味很大, 几乎不能出入。作为不可移动保护单位, 熊克武故居的管理应当更加规范化, 不能被个人侵占。文物保护单位的功能一般是博物馆, 保管所等。
3.2.3 建筑的原真性
历史建筑比文献更真实。在我国, 原真性一词的“基本含义是‘真实、可信’。这是指建筑遗产本身, 它的时间、空间、结构、材料、外观形象、人们设计与建造它的方式、使用它的方式, 还有它赖以存在的周围环境, 这环境中的人和生活, 都是原初的、真实的、可信的。”[11]建筑的修缮工作要像梁思成先生所说“修旧如旧”, 在保持建筑的原真性的同时在功能上进行更新。
以同一时期建造的四川武胜县宝箴寨为例, 宝箴寨的建筑修缮完好, 空间布局没有改变, 主要房屋按照原有的格局拜访家具, 设置单独房屋用精美图画形象生动的讲述历史, 对一些房屋的功能进行更新, 如厕所。对比熊克武故居, 现作为文物展览馆, 屋内只有熊克武的简介和简单粗糙的旧时家具, 并且落灰无人管理。我们可以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增加有吸引力的历史文化介绍, 不仅展示熊克武故居的特色, 也可以展示井研县的特色, 实物展示的视觉效果高于文字。
4、结语
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但在那些老建筑被一扫而空的地方, 人们往往会有一种不安全感, 而场所的延续性也决然而逝。因此, 各个时期各种风格, 具有历史意义和建筑意义的古建筑都必要保留下来, 如住宅, 风车, 仓库, 剧院, 教堂, 甚至还有一些火车站。他们中的大部分可以改变用途古为今用, 同时还能给游客居民或者只是行人带来视觉愉悦感[12]。
熊克武故居作为四川民国时期典型受到新思想洗礼的传统建筑, 他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见了民族的文化, 民族的自豪, 我们应该更好的更正合理的方法保护与传承他, 读懂他, 不应该只有建筑学家才能明白其中真意, 普通民众也应该了解这段历史, 这组建筑, 这份精神。只有这样, 更多的有价值的古建筑才能被发现, 才能被保留, 文化精神的河流才能永不干涸。
参考文献
[1]王俊杰.民国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性探析[D].河南大学, 2013.
[2]熊克武故居,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785528.htm?fr=aladdin
[3]陈鸿, 周宏莉.和而不同的追求——熊克武故居解读[J].四川建筑, 2002, 03:26-27.
[4]章斌, 程霞.“过渡”空间的遐想——井研县熊克武故居印象[J].四川建筑, 2003, 01:11-12.
[5]鲁引.传统川西民居外观色彩的形成原因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6:65-66.
[6]王丽飒.川西传统民居门窗装饰探析[J].科技风, 2013, 06:200.
[7]井研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井研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2012:75
[8]陈鸿, 周宏莉.和而不同的追求——熊克武故居解读[J].四川建筑, 2002, 03:26-27.
[9]梁思成, 梁思成谈建筑[M], 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
[10]陆邵明.记忆场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2:8.
[11]石涛.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初探[D].山东建筑大学, 2011.
民国文化 篇11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民国;商标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 on interactive study Shanghai trademark design of republic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this paper, the typical case, from which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trademark design , respectively from the localization of western desig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domestic design of two different ways.
[Key words]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Republic of China; Trademark design
开埠之后的上海,快速走上了现代商贸之路。外资企业、洋行的纷至沓来,本地民族工业的蓬勃发展,南京路上货品齐全的百货商店以及百货云集的各色商行,使得上海成为美仑美奂的“购物天堂”。伴随商贸而来的不仅是城市的繁荣,还有现代的商业营销手段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宣传广告。商品无论是被贩卖还是被宣传,都离不开易于识别的标记,即商标。商标(Trade Mark)是商业性的标志、记号,以图形设计为基础,以达意为使命。一个个图形,不仅是作为商品的识别符号,同时更起到了宣传商品、宣传企业的重要作用。民国时期上海激烈的商战,造就了无数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这些标识不仅成功打开了商品销售的市场,还开启了中国现代商标设计的先例。翻检民国时期上海的商标设计实例,不难发现这些生动的设计实践,真实反映了中国现代设计的产生与实施的过程,是中国艺术设计史上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标本。遗憾的是目前留存的设计实物虽然很多,但相关研究甚少,本文着眼于东西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互动,探究民国时期的商标设计样貌,以抛砖引玉。
一、来袭——“本土化、在地化”的商标设计
20世纪初期,机械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平面设计随之全面推进。特别是一战后,受到多种艺术风格影响下的平面设计,在为政治服务的同时,也为商业服务,基于此,形成了写实、装饰等新形式、新风格,并逐渐扩展到各设计领域,而这些新颖的设计随着大批洋货的来华而着陆上海。毫无疑问,这些绘有西洋美女、山水风景的“洋玩意”给彼时的市民带来了感官刺激,但对于“初开风气”的国人来说,既陌生又觉得怪诞,在争看“西洋景”的同时,这些早期的“洋促销品”未能如愿以偿地成功俘获国人的青睐。善长经营之术的洋商迅速转变了推销思路,在之后的经营过程中,不断迎合本地人的喜好、风俗、俚俗等趣味,运用现代的设计思路结合本土化的内容,依据产品特色创造出大量的“在地化”商标,这些带有浓郁中国风情的商标,赢得人们喜爱的同时,也迅速打开了上海的市场。
“历史图片,是富于趣味性和真实感的。它重现了过去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可作为以文字记述的历史的见证”。[1]是的,“一图胜千言”[2],民国时期留存下来的大量的商标图像资料,为我们现在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凭证。从图式构成入手,民国时期来沪经营的洋商设计的商标,大致可归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便是时人熟识并喜爱的戏剧内容。民国时期,虽然“新剧”、电影等新型文娱活动方兴未艾,但传统戏曲艺术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在民国时期仍是牢牢占据着广大市民的心。人们不仅仅喜爱听戏、看戏,也会客串、扮演,久而久之戏曲中唱道的那些或凄美婉约的爱情故事,或忠贞报国的英勇爱国故事,或是神仙志怪故事,或是其它历史故事,都早已深入人心。由于戏剧受众面广,大众传播效力十分明显,这从当时人们痴迷、追捧京剧“四大名旦”[3]的热潮中便可窥知一二。既然传统戏剧有如此魔力,洋商们把戏曲唱段中的著名场景令人勾画出来,再配以现代的设计形式,设计出一幅幅既有东方传统韵味,又有现代设计特征的商标便不足为奇,图1-图3三幅民国商标案例都呈现出这一中西文化混合的特质。三幅商标都采用了“相框式”这种近代常用的构图模式,视觉内容也都是运用极为精细的白描手法勾画出戏曲人物的神态、动势,甚至是场景空间都一丝不落。与这种极其繁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标四周边框的简练、概括,以及从中表露出的具有西方特色的形式语言。如《高平图》(图2)的边框设计,以中轴对称的严谨形式,双线勾勒边框内容,四角盾形图案设计以及里边的鹿形徽章图案设计都采用了西式设计语言。中式的内容,西式的构架,两者相得益彰,东西方文化在一枚小小的商标上得到交融。
第二类是以吉祥动物、神兽为主的商标设计。介于近代与现代转折间的民国,无可避免地承袭了太多的传统文化遗产,其中就包含了中国传统吉祥视觉符号,如麒麟、龙、凤、蝙蝠、大象、仙鹤、乌龟、猴、鱼,甚至是牛、羊、猪等家畜也都被赋予了某种吉祥、喜庆的寓意。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能想到的诸多赞美、吉祥、喜庆等含义的词汇,运用谐音、比喻、联想、隐喻等手法与这些动物发生联系,并作为日常生活习俗,口口相传,世代相袭,最后根植于大众头脑中并固化下来。因此,当急于打开中国市场的洋商们看到这些传统视觉符号所散发的能量,以及它直指国人内心精神的威力后,便在第一时间向当时的国民政府,大量抢注了这些具有吉祥寓意的视觉形象符号作为商标。图4-图6都是洋商以中国传统吉祥动物为设计内容的商标,在构图上极为相似,都是以东方典型的吉祥动物为视觉中心,四周辅以西式的现代简练的装饰元素,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图6这一案例。这一时期中西合璧的大多数案例,都是在两种不同的设计元素上展开,但图6这一案例的设计却是两种文化的融合,显示出一种全新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方式。这个案例的商标名称叫做“半鹰半狮的怪兽”,但细看之下这一设计图式的外形与中国古人创造出来的“龙”图形相差无几,不过是多出了两个翅膀。先不去考虑这个“怪兽”所代表的含义,单从其形制创造来看,就完美地融合了东方“龙”的威严与气势,以及西方“天使的翅膀”两种极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从而创造出一个亦中亦西、亦古亦今的独特民国商标图式。
nlc202309081234
第三类是以神话故事、民俗寓言、吉利喜庆符号为主。市井习俗、日常俚俗,天长日久积淀成为具有厚重形态的民俗文化,指导着人们的言行,影响着人们的行事风格。当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吉祥符号,经由设计师的提炼、概括,鲜明生动地以商标的形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既新鲜又熟悉。在中国早期的洋人商标设计师们似乎特别偏爱这种“相框式”的构图,图7-图9就都采用了这一构图形式,即商标外形为方形,中间为视觉艳丽的画面,四周则是各式图案构成的边框,或是简约洗炼的几何图形,或是具有“新艺术”风格的花卉枝蔓,生动而统一。再看取材,无论是“八仙过海”图式还是“大阿福”图式无一不具有吉祥、祈福的含义,甚至古时宫中贵妇带的预示品阶的“官帽”图形都被洋商拿来绘制成商标,其所要预示的传播含义以及迎合本地消费群体的心理不言自明。洋商大量采用这些具有鲜明“中国风”[4]的视觉符号,固然是出于易于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考虑,但亦不能忽视这些人们熟知的图形、形象。这些中国传统图式经由开发后已具有极为成熟的表意结构,加上图形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属性,以及商标所承载的商品信息,无疑进一步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民国时期的上海犹如一个“万花筒”,光怪陆离,令人目不暇接,整体都市文化如此,微观设计亦如是。上述三个方面的总结,只是从一个侧面对民国时期洋商在商标设计领域的表现做一梳理。面对来势汹汹的洋商、洋货,新兴的华商们又做了哪些探索与回应呢?
二、回应——“洋为中用”的商标设计
以“实业救国”为宗旨的近代民族资本企业,自“洋务运动”开始,便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面对民国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民族企业欲自强、发展,与洋商展开竞争,除了在提升国货品质的同时,还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企业营销方法。其中运用标识确立品牌意识,注册商标保护自己的利权,借助现代商标设计手段进行商品宣传、推广等,都是民国上海民族资本企业取得辉煌的重要手段,而这些努力也造就了无数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时至今日,这些“老牌子”仍令许多“老上海”们痴迷不已。
上海开埠,伴随洋人而来的是他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上海乡土志》中记载,1881年,上海租界里便开始使用自来水、市内电话。一年后,电灯、发电厂等新事物相继出现在上海租界内。除此之外,喝咖啡、看电影、“跑马厅”赌马、“百乐门”跳舞已成为民国上海时髦人士热衷的休闲方式。西式现代生活方式令人着迷,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且“润物细无声”式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指引着人们的择物标准。这种对西洋先进事物的推崇、着迷,蔓延到商标设计领域,便形成了一种带有强烈的“中式洋化风格”的商标设计。归纳这些民族品牌的商标设计,从图式创造角度大致分为如下三类——
第一类是以美神、爱神等西洋神祇为原形的商标设计。图10-图12案例的视觉内容都是采用了此类视觉符号,不过在具体的设计形式上略有变化。如图10的商标名称为“三美”,其效仿欧洲名画《三美神》之意不言自明,就连商标的边饰都是鲜明的“新艺术”风格,设计整体透露出浓郁的欧式复古格调。而图12从形体造型到构图动势,都是彻头彻尾的文艺复兴风格,且不论是商标的边饰设计还是那些用来说明的英文,一股强烈的“西洋风”扑面而来。另外,像图11这样,放大西洋神女头像作为主要视觉诉求,以期加深消费者印象的商标设计在民国上海也是比比皆是。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单就商家借用鲜明的西洋神女作为商品的识别符号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了回应洋商“本土化”的推销行为。除了西洋神女这类常见的视觉符号,再有就是老少皆知的“爱神”符号的应用。
丘比特在西方被誉为“爱神”,他的形象是带有两个翅膀的儿童。这一胖乎乎的稚童形象与我国传统的带有喜庆、吉祥寓意的福娃形象十分接近。因此,民国时期的华商纷纷采用这一视觉图形作为商品的识别符号。如图13、14案例所呈现的那样,画面主体均以带有祝福、恭贺寓意的两个爱神,护持着商标名称出现在画面中间。在这一类别的商标设计中,西洋化的视觉图形无疑占据了画面中的显要位置,若单看图形一定很难令人联想到是民族企业品牌标识,但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热烈的民国,此种“洋为中用”的设计就不足为奇了。
第二类是以英文为主要视觉符号的商标设计。民国时期的上海,由于租界的存在,“洋文”可谓是“满天飞”,其普及程度之广,就连看门人都会讲几句“洋泾浜”英语。因此,除了西洋美女等鲜明的视觉符号,“英文”则是能够代表西方文化的另一显性视觉要素,也是比较接地气的西洋视觉符号。图 15-17三个案例都采用了英文这一设计要素。其中,图15、图17的设计都运用了中西合璧的方式,以中英文并置的构图形式,加以清晰、干净利落的视觉图形,容易令人产生美好的视觉联想,并达到中西皆宜的传播效果。图16则是以醒目的英文字体为主要视觉内容,字母编排层次分明,疏朗有致,再辅以简练、西式的边饰图案,整体设计给人以统一、完整、鲜明、清晰之感,若非其上标有“五洲固本”字样,极易被人误认为是洋商的商品商标。谈及此类商标设计,固然有东西方文化交织的特征,但从设计本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此种以中式风格为主,兼有西式元素的设计,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思想、意识立场,都正是中国设计迈向现代的开始。
nlc202309081234
第三类是以盾形、徽标等西方典型视觉元素为主的商标设计。盾形、徽标以及兽头这三种视觉元素,在西方的商标设计中一直较为流行。特别是盾形,其原始形态被称为鸢形盾,其外形是一种长三角形的盾牌,上端呈弧线形,尾端尖长,整体面积较大,比传统小圆盾的防护功能更为有效。因其形状与人们常使用的熨斗外形非常吻合,因此这种形状又被称为“斗形”。民国时期,这些独具欧美特色的视觉符号被应用到大量的商标设计中,但我们现在看到盾形商标设计(图18),其盾形形制做了一定简化处理,可以说盾形商标设计基本上只保留了西方盾形这一外在形式,其原有的严谨与内涵基本上都被摒弃掉了。但由于民国时期的商标设计大多内容繁琐,装饰花哨,配以轮廓鲜明、线条简洁的盾形则显得相得益彰。图19的徽章形制商标,风格精细、华丽,内容突出,外围抽象的现代图案与中心的传统篆字共同构成了传达清晰的商标。是古今融合,中西兼容的典型案例。图20的兽头商标,则是彻头彻尾的西式风格。无装饰线体字描绘成弧形,围绕在鹿头的脖颈处,既是文本信息又是装饰设计,突显鹿头造型的古典雅致。
结语
西风东渐、华洋杂处的民国,处在一个新旧交替,中西混合的过渡阶段。它造就了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使得在这一时空下的设计事物也难免染上了犬牙交错般的互融、互生的状态。无论是出于“本土化”营销的考虑,亦或是“崇洋化”的心理,这种文化的互融造就了民国时期全新的设计图式,并运用写实、具象的手法加强视觉内容的叙事性,是这一时期商标设计的主要特征。虽然这些中西合璧的设计图形与本身传递的视觉符号并不构成意义上的等同,但由于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生活环境的代入,使得此类设计形式被广泛的采用,并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成为那个时代的设计经典。
回顾、梳理这一时期的商标设计,“西风东渐”总是作为某个诱因而存在,但大量的案例清晰地告诉我们,效仿、追随并不是这个时期设计的全部,在这其中还有大量的自主创新设计。如对中国传统符号的重新建构、重塑,使得这些具有中国美学特征的传统图形既符合时代风貌,又彰显了民族特征。这个由被动追随到主动回应的过程,促成了近代上海商业文化的自觉,也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实践成果。这些探索与实践,改变了中国设计发展方向,奠定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基础。从意识形态看,它的兴起预示着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现代主义设计的来临。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百年历史图集编辑委员会.中国近百年历史图集[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出版,1976.
[2]Kurt Tucholsky, Ein Bild sagt mehr als 1000 Worte.
[3]1921年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京剧四大名旦,他们指的是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4]中国风,即中国风格,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
民国文化 篇12
关键词:民国时期,新闻史,期刊论文
一、引言
戈公振认为“一国学术之盛衰, 可于其杂志之多寡而知之”。[1]清末民初之时, 新闻史研究已经开始, 1900年就已经出现了新闻史研究专著, 而新闻学相关的论文也相继出现在学术期刊上, 这些期刊及其论文可谓研究民国新闻史之基本史料。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 一方面在收集、综合大量期刊论文的基础上, 详细阐述民国时期新闻学术刊物种类、文章主题等史实;另一方面, 从学术史角度有选择性地对当时研究的重点领域及主题进行文本分析。
目前看来, 学界关于民国时期新闻学期刊论文的梳理工作, 既有对民国刊物概况的初步勾勒, 也有专门针对一种刊物进行的细致探讨。《民国 (1919~1936) 时期学术期刊研究述评》和《中国新闻学术史 (1834~1949) 》两篇文章简述了民国时新闻学专业期刊的种类, 刘峰列举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闻学专业学术期刊共11种, [2]李秀云介绍了民国时期的31种新闻学刊物并点明其中的一些刊物还不能算是纯粹新闻学期刊。刘家林对民国较早的新闻学刊物进行了简要介绍, 他认为《新闻周刊》是最早有关新闻学研究的出版物, 但还算不上纯学术性的刊物。[3]谢鼎新针对《东方杂志》的学术文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他认为《东方杂志》上所刊载的相关新闻学研究具有发端意义。[4]王继先谈到了民国新闻史研究方法, 他指出在新闻学专业刊物产生发展之时, 其他一些大型综合性刊物以及专业类刊物也开始将新闻学作为新的学科和文化热点纳入探讨范围 (如《东方杂志》《国闻周报》《政治季刊》等) 。[5]以上成果确为民国新闻史研究夯实了基础, 但据笔者考证, 民国时期新闻学研究刊物并不限于此, 对于那段时期到底有多少新闻学刊物及其论文是当今学者未能论述完整之处, 此外, 民国时期新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与热点问题包括哪些?而这些主题的研究成果于今人有何史学上的经验与教训?以史为鉴, 此文研究之现实意义亦在于此。
二、刊物来源及其概况
民国时期, 新闻学研究刊物开始出现, 笔者首先利用期刊目录索引 (涉及《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旧期刊目录》和《上海市报刊图书馆中文期刊目录》以及新闻史、新闻事业等方面著作) 获取民国时期新闻学期刊线索;其次, 在“全国报刊索引”的《民国时期期刊篇名数据库》中查询期刊目录, 将新闻学及综合性期刊相关论文篇名目录导出;最后, 根据搜集的线索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 下载查阅原始期刊的扫描资料, 通过阅读分析全文内容的方式加以梳理确认。
通过整理发现, 刊载了新闻学研究相关论文的刊物有以下几类:
(一) 纯粹新闻学学术刊物
此类刊物可分为三类:
1. 由新闻记者学会主办。
包括《新闻学刊》 (北京新闻学会1927年出版) 、《战时记者》 (浙江省战时新闻学会1938年出版) 、《新闻记者 (汉口) 》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938年出版) 等15种刊物。
2. 由大学新闻系创办。
包括《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纪念刊》 (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纪念刊筹备委员会1930年出版) 、《报人世界》 (燕京大学新闻学系1935年编辑出版) 等4种。其中《新闻学期刊》 (复旦大学新闻学会1935年出版) 刊载有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现状、各国新闻事业之鸟瞰、国内新闻事业概况等。
3. 由报馆通讯社创办。
包括《新闻学周刊》 (福建民国日报社1931年出版) 、《报学季刊》 (申时电讯社1934年出版) 、《报学杂志》 (南京中央日报社1948年出版) 等5种。
(二) 新闻业务类刊物
此类分为以下两种:
1. 供学员实习使用。
这类刊物中发行得较早的要数《新闻周刊》和《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级刊》, 如创刊于1919年4月的《新闻周刊》, 作为“中国新闻学和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的标志之一”, [6]在传播新闻学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办报实践。但还不能算作专门性的新闻学杂志, 当时只是供学员实习之用。
2. 供报馆内部工作人员交流使用。
如《申报馆内通讯》 (申报馆1947年出版) , 其作为当时《申报》馆内从业员交流的刊物, 也有一系列新闻学研究文章。
(三) 新闻时事类刊物
新闻时事类刊物包括《新闻杂志》 (杭州新闻杂志社1936年出版) 、《新闻旬刊》 (金陵大学新闻学会1936年出版) 以及《新蜀报四千号纪念特刊》 (重庆新蜀报编辑部1934年出版) 等8种, 其中如《新闻通讯》 (河北新闻社新闻通讯编辑部1934年出版) 内容刊登有关新闻界及文化界的调查、介绍、统计等, 并报道国际时事、地方通讯, 并设有“新闻列车”栏目。
(四) 其他专业性刊物
此类刊物包括《无线电杂志》 (中国业余无线电社1932年出版) 、《广播周报》 (南京: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1934年出版) 等, 这类刊物介绍了广播、电视媒介, 不是纯学术的新闻学刊物。《黑白影集》 (上海黑白影社1934年出版) 为摄影专业刊物, 涉及新闻摄影一类话题。
(五) 大型综合类刊物
此类刊物包括《东方杂志》 (商务印书馆1904年出版) 、《国闻周报》 (国闻周报社1924年出版) 、《申报月刊》 (申报馆月刊社1932年出版) 、《中外月刊》 (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系1935年出版) 等。
(六) 大学学术刊物
大学学术刊物包括《北京大学月刊》《复旦学报》等。此外, 仍有极少部分论文资料散见于其他各类刊物之上, 如《时代生活》 (1943) 刊有《新闻学之理论与实用》、《纵横天下》 (1947) 上的《新闻理论笔记》、《社会学杂志》 (1925) 刊载有《舆论与社会》等。这一方面说明了新闻史期刊论文分布的杂散范围之广,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民国时期新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影响力颇深。卷帙浩繁难免挂一漏万, 故对于篇幅上新闻学研究太少的刊物未能一一列举。
三、研究主题
笔者此次于上述刊物中共搜集到新闻学相关文章约4000篇, 通过对研究的篇幅数量及论文条目进行爬梳统计, 发现当时比较关注的热点领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见图1) :地方新闻事业、报纸编辑、外国新闻事业、报人记者、报刊史、新闻思想与观念、新闻学科教育、报业经营管理以及广播电视等领域。据此判断, 民国时期新闻史论文集中探讨了如下九个研究主题 (按论文篇幅多少排序) :
四、研究成果的特点
民国时期中国的新闻学科开始建立, 新闻学研究相关刊物逐渐发展起来, 这使得纯粹的新闻学学术有了交流砥砺的阵地。同时, 研究主题不断延伸, 研究内容涉及多个角度, 为学科在理论观点、编辑实务等方面进行了早期探索性的积累, 研究成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 研究视角上, 注重新闻学基础知识的普及
文章中占多数为非自觉研究, 即学科相关的描述性、介绍性文字, 自觉研究相对较少。这是因为当时新闻学尚属于新兴学科, 报人学者们最想让民众知道的就是“什么是新闻学”“新闻从哪里来”, 这些都涉及新闻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如黄天鹏就专门对最基本的新闻学这一名称由来进行了一番论述:
昔我以新闻学与报学二名请定于徐宝璜先生, 先生曰, 报学固亦未尝不可, 但命名以此学科最重要者之成分为主、新闻学以报告新闻为职责, 广告印刷等其附件耳, 以新闻命名亦自有其根据, 且约定俗成, 则仍新闻学是也。
类似的研究为普及新闻学科的常识性问题提供了理论的养料, 这对于促进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 研究重点上, 侧重实用的办报经验传授
纵观整个民国时期, 报刊林立, 开报馆办报纸作为新兴职业, 其过程涉及新闻从业员职业化的问题, “职业化”解释为“从事一种工作的人们试图将其从事的工作变成一种职业并将其自身变成职业人士的条件是什么”以及“他们试图通过哪些步骤用自己宝贵的模式产生这种身份”, 威廉斯基对此曾有过详细论述, 认为职业化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职业工作的产生、专业教育的形成、专业学会的成立、寻求政治的保护、发展职业伦理。总的来说, 民国报人更热衷于传授办报经验, 提倡建立职业伦理规范, 对新闻学学理探讨较少, 不妨将其看作是一个新兴职业“创新扩散”的初始阶段。
(三) 研究取向上, 注重对外国新闻学理论的节译
众所周知, 中国很早就有了“邸报”, 但只流通于朝廷官员之间, 而现代报刊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是由西方引入的。在新闻学研究刊物的论文中, 对外国新闻学理论的节译司空见惯, 且通常都是整篇翻译, 同时也能见到较多外国作者的署名文章。例如, 《报人世界》一刊, 这份刊物由北平燕京大学新闻学系编辑, 刊载有大量外国人士撰写的文章, 在能够检索到全文的47篇文章中, 有30篇文章节译自外文。这体现了时人对于西方理论的重视程度。而这类研究文章将外国的新闻事业概况、报纸经营方法以及新闻理论知识带到当时的中国, 对于中国新闻事业之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与教育的作用。
(四) 研究载体上, 新闻学专业刊物创办时间不长, 影响力受限
民国时期的新闻学兴起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 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后来进入战争时期, 一些刊物难以为继, 导致新闻学本身发展“后天畸形”。创刊人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刊物的创办时间短使得刊物的传播效力和影响力大打折扣, 新闻职业化的建构过程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部分报人遗留下来的新闻观念和思想时而中断。笔者统计发现, 纯粹新闻学学术刊物中创刊时间不足1年的就达12种, 创刊超过1年不足2年的有4种, 超过2年接近3年的4种, 其中发行超过3年的刊物只有2种。虽然不能单凭刊物的创刊时间来判断其影响力, 但从发行时间的总体概况来看, 新闻学研究刊物的影响着实受限。
五、结语
“海量的史料以多元而零散的形式存诸于世, 是民国新闻史研究的一个特色。”[5]对于民国新闻学期刊论文研究主题的整理, 一方面, 民国时期新闻学专业刊物与综合类期刊上的新闻学论文分布各异。有些专业期刊创刊时间短, 关注的问题比较集中, 而综合类期刊有的则创办时间较长, 问题涉及面较广, 更多零散的论文史料分布在这些综合类期刊上, 这是在资料挖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而重视探索综合类期刊可使研究更具有客观性、代表性以及说服力。另一方面, 昨天的历史是其时之新闻, 新闻史的新与旧的特点要求学者们能有意识地跳出新闻史来研究新闻史, 将报人记者放在特定时空背景下进行考察或能使历史人物面貌叙述体系更为全面、立体。例如, 汉奸报人管翼贤的史料搜集, 既有他自己所撰关于办报业务的研究, 如《新闻纸之制作》《现代的新闻事业》《报人与国防》等, 还有其他刊物上对此人的评价文章, 如《汉奸记者管翼贤》《管翼贤的巧辩》《华北新闻报道权威:管翼贤先生》等。
综上所述, 民国时期新闻史期刊论文在当时既传播了办报经验, 也普及了新闻学基础知识, 研究主题是对当时报人记者所处时代背景之真实反映, 其研究成果对当代新闻学学术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同时也填平补齐了一些新闻史史料, 虽然系统性有所欠缺, 但总体来说异彩纷呈。除此之外, 鉴于此次研究跨度较大, 史海钩沉, 难以勾勒出全貌, 故本文亦存在几点不足, 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 研究方法上, 仅限于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 在篇名主题的统计上未能结合系统的定量调查研究分析方法, 从而导致数据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有限。
第二, 研究对象上, 民国新闻史研究成果资料不仅仅限于各类期刊之上, 还包括大量的报刊和新闻学论著, 但由于本篇只局限于探讨期刊论文的研究热点, 未能将其纳入, 实属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