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语文读后感

2024-09-18

民国语文读后感(精选7篇)

民国语文读后感 篇1

读先贤文章,悟现代气息

——读《民国语文》有感

梁屿桥妈妈四(2)班 为了养成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扩大课外阅读量,在一个炎热的休息日,和孩子结伴去新华书店淘书,意外地看到《民国语文》系列丛书。

《民国语文》是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师叶圣陶、蔡元培等选编的语文教材选粹汇编本,分为“初小”“高小”两大卷。我和孩子一起读了“高小选粹卷”。很快我们就迷上了这本书中自然纯朴的气息!

《民国语文》(高小选粹卷)所选文章分为“神奇的科学”、“传奇的人物”、“灵动的话剧”、“深刻的寓言”、“实用的语文”、“传承的品德”等11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选文全部来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虽然时间上离现代已经非常久远,是我们的爷爷辈、孩子们的祖爷爷辈这一代的人用过、读过的语文课本,这些课文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可爱和有趣,里面的很多故事对人都有启迪作用,书中每页都有一副趣味性很强的配图,很能吸引人的兴趣。这些教科书蕴含了民国时期一批知名的学者和教育家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责任感,这些先贤们都是既秉承传统文化血脉,又深谙西方文化精髓的文化大师,特殊的时代造就了他们特殊的知识结构与眼界,他们用这些优秀的语文课本向孩子传递科学的理念与优秀的品质,拓展孩子的知识视野,培养孩子的人文情怀,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从而真正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虽然年代上离我们比较久远,但现在读起来并没有觉得落后与古板,这和当时民国时期中西方文化的初步交融,刻板的文言文逐渐退出,白话文逐渐兴起有关,文字语言的纯朴风趣反而更让我们深刻反思当下小学生写作的刻板无趣,抄袭成风的不良风气。用一句白话来说:百年前的文字,现在看起来一点都不过时!

我是结合《民国时期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上、下篇)来和孩子一起读《民国语文》的,从“爷爷、奶奶们”小时候写的文章中,我们读出了“他们”还是孩子时纯真可爱,看到了民国小学生生活的场景,其间的语言风格也贴近当时的用语习惯,为现代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走进那个时代的通道,也为现在的孩子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华文化思想的来源提供素材。而且每篇作文后面都附有一些简单的评讲,用一种轻松交流的形式烘托作文主旨,给孩子们提供了整体感知、阅读感悟、拓展延伸等几个层面,提升孩子读书思考的习惯,更方便于我们家长与孩子间的亲子阅读交流。

科技、网络时代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加速了我们对外界文化的了解,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大开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爆炸性的负面信息。孩子上四年级后,进入由儿童迈向少年的关键转折阶段,进入准青春期,身体、认知等各方面都开始呈现个性化发育,如何引导孩子接受好的一面、分辨不好的一面,同时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是我们进行家庭教育的重点。当下由网络时代带来的中、西方文化的冲击,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网络文化”,渗透到各个角落,当然也免不了渗透到小学校里。这些新的思想作风良莠不齐,让大人和孩子们都分辨不清,但这些所谓的新的思想文化,都离不开时代的不断延续与改变。因此,穿越时光空间去读读民国那个特殊时代的文章,看看“爷爷、奶奶们”孩提时写下的作文,反思传统文化思想里封建桎梏的那部分,结合当下的文化风气,就更加能理解与继承祖辈们的思想文化优秀的部分。孩子虽然还理解不了那么多深层次的问题,但至少,能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提高自己讲故事的水平和写作水平,拓展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视界,这就是我们家长最需要做的事情!

民国语文读后感 篇2

一.把这首诗译成散文白话(自加新式标点符号)。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下列各书是谁做的或编的?

文史通义、后汉书

论衡、说文解字

日知录、说苑

红楼梦、方言

文选、三国志

三、什么是“四书五经”?

什么叫做“四部”?

什么是“三通”?

“唐宋八大家”是谁?

四.

试举五部秦以前的书。

五.试举出下列各句中“之”字在文法上的区别:

1. 学而时习之

2. 先生将何之

3. 之二虫又何知

4. 南宫绦之妻之姑之丧

六.作文试题 (选做一题) 。

1.艺术与人生

2.科学与人生

这份试题, 要让今天的考生见了, 真不知作何感想。甚至还有比这更简单的。如民国十一年度 (1922年) 的试题, 一共只有两道:

一.下列之文, 试加以标点符号

自入莱芜谷夹路连山百余里水隍多行石涧中出药草饶松柏林藿绵蒙崖壁相望或倾岑阻径或回岩绝谷清风鸣条山壑俱响凌高降深兼惴栗之惧危蹊断径过悬度之难未出谷十余里有别谷在孤山谷有清泉泉上数丈有石穴口容人行入穴丈余高九尺许广四五丈言是昔人居山之处薪爨烟墨犹存谷中林木致密行人鲜有能至矣

饶危蹊悬度许

以上四词, 试解其意义

二.作文题

试述五四运动以来青年所得之教训

而“国立北大清华南开三十五年 (1946年) 度联合招生试题”则更是简单得“不像样”!请看:

国立北大清华南开三十五年度联合招生试题:

一.作文 (文言语体不拘。但须分段, 并须加标点)

题目:学校与社会

二.解释下列成语的意义

1.指日可待

2.变本加厉

3.隔岸观火

《民国语文》杂谈 篇3

新得一本《民国语文》,编者序言中对其出版缘由说得明白:一方面近年一些文史资料使国人发现一个“新”民国从而掀起“民国热”;另外就是许多人对当下的应试教育产生质疑,从而反思以期改良。因之,这本汇集“八十堂大师国文课”的老教材重新面世。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一个相当动荡、纷乱而又相当活跃、充满生机的时代。回溯我国悠久的历史,先秦、魏晋、五代都与之类似,都是在一统政权颠覆之后或建立之前出现的历史阶段。先秦诸子百家基本奠定了后来我们所称“国学”的基础;魏晋时期开启中国历史上一个“人的自觉”,使文艺、思想得到空前的发展;而五代宋初则是中国古代另一个大文化建设的准备阶段。民国,正当以科举取士为代表的中国旧式教育制度覆灭而西方思潮随着枪炮大举进入的所谓“亘古未见”的变局,一些志士仁人对于这种沉痛感受尤甚,发而为文,文中处处体现出那种思想的张力和文字的生命。看看这本《民国语文》,它所选的文章,大体和考试无关,意在开启民智、唤醒民众,而这正是时代的整体需求。

教科书体现了这种需求。对于今天人们动辄谈及的所谓“国学”经典,则甚少提及,因为那正是民国时期遭到批判和清算的所在。从生活细节到意识形态,期望“新”观念指导“新”意志从而生长“新”国民的目的贯穿全书。

所选文章真可谓不拘一格,其中不乏唇枪舌剑的论敌之作。其文笔所指,既可以是家国大事,也可以是生活点滴。文风又各各不同,不教条,不做作,也不标榜,任情写来,质实而生动。教你“现在怎样做一个父亲”的鲁迅先生,原来是借题发挥他一贯的对于传统伦常的看法;教你“立志做大事”的孙文,原来不过用短短几百字,而且把一个大题目说得如此亲切可感,令人矜躁俱平;连《黄花岗烈士纪念会演说词》这样看起来绝对的官样文章,陈布雷居然可以说得这样有血有肉有干货,那是因事而发,缘情而动,非为摆pose,也非为走过场。

革命者闻一多,原来有深厚的旧学根底。他的《庄子》研究,蔚为大观。这里选编的《庄子》一文,是他的论文,读起来却没有丝毫的晦涩和聱牙。那是通人感悟之后的外化,其目的是把自己理解的庄子和人分享,故而语言力求简练,意思力求晓畅。不是一知半解者沽名钓誉的赶制也不是以矫饰文的装点。不需要参加博士论文答辩,需要引证那么多典籍、累计那么多字数;鲁迅用短短几千字写就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胜过几百篇言不及义的论文。这是因为他是用真知来论说,写这么一篇文字,需要的何止是几篇相关文献?“革命家”的标签之外,鲁迅实是能够和古代文人异代相知的人物。结尾他对中国所谓“田园诗人”的评判何等精彩:“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不需要引证别人的成说,这就是作者自己的断语,类似于《史记》中结尾的“太史公曰”。所谓春秋笔法,斯之谓也。

而在这种近乎一致的情调中,也有如徐志摩者所发表的内心独白,优美到极致。不是说他的文字,实在是这个人的人生,整个就是唯美的存在,想象中他的形象令我时时记起《世说新语》中“看杀卫玠”的故事。《翡冷翠山居闲话》,在那样动荡的年月,那样众人皆慷慨的年代,居然有这样的文字,一个衣食无忧的贵族,在想着出行要不要带旅伴和书的问题,这是一种纯然的生活艺术,它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美。

民国语文,精彩中有深沉的寄托,呐喊中包含着优雅的人生。它属于且只能属于它的时代。我们民族的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语文教材,因应着它们时代的需求,也最终因为需求的不能满足而退出。但,语文教学恐怕还应该回归到时代的整体需求,为开启民族心智、提高我们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意志、精神境界和交流方式而设。这可以成为今天乃至将来语文教材编写者的殷鉴。

民国先生读后感1 篇4

也曾听人感慨,论当下之中国,已几无大师,且不言现下大师难觅的缘由,但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民国年间,确是个大师辈出的年代。

马建强先生撰写的这本《民国先生》,很大篇幅上,便是从此入手,通过叙写一批诸如蔡元培,胡适,朱自清,叶圣陶等这些个与文教相关的大师,来向我们展示出一幅民国的文教画卷。他们无一不与文教有着莫大的干系,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众所周知,满清民国,外寇倾压,朝代更迭,百废待兴。要想在这样一片土地上重新燃起希望,毫无疑问,授民以知识,通过教育来开化启蒙,便是当务之急,当然,用梁启超的话来说,便是为“兴民权”而“开民智”了。既然说到教育,那不得不说起民国时的先生。先生,不单指传授知识的老师,更是那些言传身教以为处世立身之道的人。全书第一个提到的,便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就义,康梁出逃,蔡元培毅然挂职携眷出都,放弃众人眼中极清贵的翰林院编修之职。何也?除开对清廷的失望,也有着立志教育救国的愿想,套用书中所言的,便是有对自己“此生端为国家来”的雄心,这也是传统士大夫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担当,是时代先觉者的大智大仁大勇。

记得母校苏州十中的前身,振华女校的校董之一,便是蔡元培先生。女校的创始人王谢长达女士在先生和章太炎,竺可桢等人的帮助下,创办了这所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女中。再加上蔡元培本身就任总理的绍兴中西学堂,随后任总教习的南洋公学特班等等,通过办学,也就是新式学堂,教育出一批求新知的洋学堂学生,而这批问新事的新型读书人,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志同道合,救国图强的仁人志士。及至后来,蔡元培任光复会会长,同盟会上海分会长,更是让蔡元培多了份铁血色彩,不但学贯中西,更是允文允武。

民国风度500字读后感 篇5

《民国风度》,79个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79篇民国时代的经典传奇,来自《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金牌专栏“钩沉”,“史与诗、学与识、才与情、新与旧的融会贯通”很好的总结了这本精华集的特点,栏目的定位本来为记录故去的学人点滴,却在编辑的笔下,慢慢延展,成为对一个时代的缅怀。“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距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然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书中所涉及之人物,无论是蔡公时、蒋百里这样的民族豪杰,梅贻琦、傅斯年这样的一校之长,还是胡政之、邵飘萍这样的铁胆文人,罗念生、施蛰存这样的风流名士,亦或是张申府、、吴兴华这样的英雄义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风骨”,名士的风骨是其核心,一种风骨没了,“风趣会降调。风雅会流俗”。昨日和友人吃饭,还在谈论为何当今值得称颂敬仰的文人名士越来越少,而颇多所谓“专家”的言论被世人不屑,我想在那个风骨犹存的时代,学术大家们追求的是真,而现如今追求的是名。“学术腐败”这个词,几年前成为热门词汇,各大高校都打出旗号,严格遏制学术腐败,还一片纯净学术天空,可到底是什么构成学术腐败的温床呢?我觉得无论是政府、学术机构,都有需要检讨的地方。

民国风度人物读后感1000字 篇6

1948年5月25日,在隆化县的战斗中,因部队阻于敌军的桥形暗堡,部队遭受严重伤亡,当时董存瑞的左腿被敌人打断,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至桥下。因身边无处放置炸药包,危急时刻,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点燃导线。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董存瑞英雄牺牲。

读了董存瑞的英雄事迹后,我被董存瑞的英勇行为深受感动。他当时仅有19岁,在战争中,虽然左腿被机枪打断,但还毅然不顾个人安危,把生死置之度外,仍然坚持作战。为打败敌人,解放新中国,不放弃任何一线希望,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虽然他牺牲了,但他舍身为国的英雄事迹永垂不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民国语文读后感 篇7

2005年初,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再版付刻了叶圣陶、丰子恺编绘的《开明国语课本》,庄俞、张元济等编校的《商务国语教科书》,魏冰心、薛天汉等编校的《世界书局国语读本》三部民国老教材,顿时引起了出版界对民国老课本的空前关注。虽然这三个版本对原书均有删减,但是其揭开民国老课本的出版热潮,多家出版社继之而起,更有新星出版社以线装书的形式修复再版了原汁原味的《共和国教科书》。一时间,民国老课本成了诸多报纸杂志中时常出现的关键词。2009~2012年间,出版业出现了民国老课本的出版盛况,但民国老课本毕竟是几十年前的教材,诸多内容已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目前的重中之重是对现今语文教材的重新编订出版。如何借助民国老课本热,推动当下语文教材的改革,并打造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兴语文教材呢?笔者根据多年策划经验,有三点思考:

历史时代的倒退?

在一次偶然的读者见面会上,听《读库》的当家人谈及正在开发的民国老课本选题时,会场反应强烈。寻着这一思路探索开来,发现民国老课本还真有现实土壤。这一方面源于我国中小学稳健推进的教育改革,以及中小学教材的修订;另一方面得益于素质教育的倡导,以及逐渐升温的国学热的拉动,让民国老课本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同时,令人欣喜的是,民国老课本热有一定的市场呼应。不出所料,民国老课本被推向市场后,不仅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喜爱,还得到家长们的认可。这无意中推动了民国老课本的热销。笔者认为热销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民国老课本中的道德观念,更倾向于人类普遍道德情感的传递,非为一己之私,并且在讲述时非常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空洞、乏味,诱发逆反心态。比如《共和国教科书》中的《新修身》,其初小部分所涉及的“友爱”“公德”“宽容”“公益”“合群”“仁慈”等道德观大多是通过历史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教育。自《新修身》第八册始方才以纯论述的方式讲授道德观念,因为有了前期诸多实例故事的开窍启蒙,此时即便个别篇章偶有说教之气,也不会让人难以接受,况且其中多数篇章即便放诸今日,同样有醍醐灌顶之效。

第二,语文教改呼声到达顶峰。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什么样的语文教材更适合现代小学生的学习?枯燥、乏味的教材事实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语文教材改革的推动者,不应该仅仅是教育部,作为出版社应该也要承担起这个重要的作用,一套优秀的语文教材是集多方面的知识。民国老课本通过趣味性的阅读、理性而富有道德感的故事及相关讲述,循序渐进地启引孩子对道德与理性更为深刻的思考,从而展开更为广泛的阅读。语文教育必须肩负起人格建构的重任,而教材选文就必须在文学性的基础上遵循理性且富有道德感的人格培养这一原则。

阅读趣味重现语文教育本色

民国老课本为什么热销,与现今语文教材备受争议,形成鲜明的对比。笔者认为,民国老课本虽然尘封了几十年,但是其阅读品质依然符合现代孩子的阅读需求。这是因为老课本中的很多课文都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真实而有趣,能够触发儿童的思考与新的审美感受。比如《开明国语课本》上册第10课:“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他看着花。”寥寥四句话,纯粹地白描,没有介入作者的任何情感,只是简单地勾勒出了一幅画面,而收尾的一句却是神来之笔,赋予了词句以“断臂维纳斯”般的美感。孩子们也许会随之而思索,他为什么不吃草却看着花呢?文中的“吃草”与“看花”是一对具有对比性的行为意象,能够令阅读者感受鲜明的审美落差,从而引发思考。这也许是对孩子进行的最早的审美教育,引领他们不流于众地去发现美,感受美。再比如第29课:“雨点,雨点,你们的家在那里?你们到地上来做甚么?雨点没有说甚么,只是下个不停。”这就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所说的语言,他以拟人化的眼光去观察一切,探寻自己未知的世界。并且这里面还蕴涵着人类对于“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终极问题的思索,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将之引申为对任何对象的源头及归宿的思考,有益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观念及探索精神。此外,这些课文都选用了儿童的视角去观察、叙述,没有说教,语言文字也是使用儿童语言,避免了疏离感的产生。民国老课本课文的选择面普遍都非常广博,涉及天文、地理、生物,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不拘一格的文章,能极大地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引领他们通过更为广泛地阅读寻求问题的答案。试问,如此生动有趣而富有知识性的课文让孩子们怎能不爱它?由此可见,一部优秀语文教材编订的首要原则就是——广博而富有趣味性的阅读体验,编辑在编订新版语文教材时候应该用好这把钥匙,将这把开锁的钥匙交给孩子们,培养他们阅读的素养,让他们一辈子受用。

出版热潮冲击语文教改

民国老课本的出版热潮,源于哪里呢?最终的根源还是现今语文教材改革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教材改革经过几十年的修改,应试教育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如何借鉴民国老课本进行修订,值得教育工作者和出版人的思考。民国老课本在语文课程中,通过趣味性的阅读为孩子提供自己思考的空间,教导他们如何去遵守、实施。这种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文学熏陶更符合孩子的天性,避免了灌输、说教所带来的不良反应,让孩子在故事的趣味中、文学的审美中去养成个人的行为规范。比如《商务国语课本》中一开始的数十篇课文都是有关孩子的行为规范,有《敬师》《爱同学》《早起》等篇章,简单的语言加上直观的插图,方便孩子们学习行为规则,知道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此外,民国老课本中有许多规范孩子行为的篇章写得又很富有文学美感,修身与审美共得,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到了行为教育。比如《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初小部分的第二册第二十五课:“天方明,人已醒。披衣下床,日光满窗。梳洗完,至窗前,取帚拂尘,取布拭几。”短短二十八个字,涉及了“早起”“勿惰”“知冷暖”“个人卫生”等几种良好行为的培养,语言简洁而富有美感,文中所描述的行为动作也具有易模仿的可实践性。民国老课本距今有七八十年,而主要读者对象又是今天的小朋友,因此,在编辑出版借助民国老课本修订新版语文教材时,应该以“整理、传承、适用”为基本原则,在对底本讹误处校勘订正的同时,特别对生僻字词、民国用语及节日加上了注释等;如双十节、四月四日儿童节等。例如,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儿童国语读本》《少年国语读本》,选配了丰子恺先生的画,不仅统一了图书的风格,还增强儿童读物的趣味性。正如朱熹所言:“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语文课程必须肩负起这样的重担,不仅要有文学的审美熏陶,还要有具体而富有实践性的行为规范培养,教授孩子为人处世之道,语文教材的编订必定要遵循这一原则。

上一篇:尝试中成功初二作文下一篇:扫街式营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