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学案教学设计

2024-05-26

鸿门宴学案教学设计(通用8篇)

鸿门宴学案教学设计 篇1

【本节要点】

1、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常见的文言现象。

2、 疏通文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找到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成五采

(2)距关,毋内诸侯

(3)要项伯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5)不可不蚤来

(6)秋豪不敢有所近/豪毛不敢有所近

(7)令将军与臣有郤

(8)因击沛公于坐/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9)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10)不者

(11)沛公奉卮酒为寿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不同意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约为婚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籍吏民

(2)范增数目项王

(3)若入前为寿

(4)刑人如恐不胜

(5)道芷阳间行

(6)沛公欲王关中

(7)于是项伯复夜去

(8)吾得兄事之

(9)日夜望将军至

(10)常以身翼蔽沛公

(11)头发上指

(12)道芷阳间行

(13)项伯杀人,臣活之

(14)从百余骑

(15)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6)拔剑撞而破之

(17)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18)樊哙侧其盾以撞

(1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2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1)素善留侯张良

(22)秋豪不敢有所近

(23)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24)君安与项伯有故

4.说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

(1)此天子气也。

(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4)亚父者,范增也。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9)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0)此亡秦之续耳。

(11)今日之事何如?

(12)大王来何操?

(13)沛公安在?

(14)客何为者?

(15)籍何以至此

(1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17)贪于财货

(18)具告以事

(19)长于臣

(20)因击沛公于坐

(21)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22)得复见将军于此

(23)若属皆且为所虏。

(24)吾属今为之虏矣。

【反馈矫正】

1.找到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2)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也

(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6)秋豪不敢有所近/豪毛不敢有所近(“豪”通“毫”,细毛)

(7)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8)因击沛公于坐/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

(9)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都)

(10)不者(“不”通“否”)

(11)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不同意义。

(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今义:河南省,河北省)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3.写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用作动词

(1)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2)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3)若入前为寿(上前)

(4)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5)道芷阳间行(取道)

(6)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名词用作状语

(7)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8)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9)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10)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11)头发上指(向上)

(12)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13)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14)从百余骑(使……跟从)

(15)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进来)

(16)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17)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18)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1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为王)

(2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行大礼)

形容词用作动词

(21)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22)秋豪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形容词用作名词

(23)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24)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

4.说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

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4)亚父者,范增也。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9)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0)此亡秦之续耳。

宾语前置

(11)今日之事何如?

(12)大王来何操?

(13)沛公安在?

(14)客何为者?

(15)籍何以至此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17)贪于财货

(18)具告以事

(19)长于臣

(20)因击沛公于坐

(21)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22)得复见将军于此

被动句

(23)若属皆且为所虏。

(24)吾属今为之虏矣。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探究活动】

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沛公起如厕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意: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杀人如不能举

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哙拜谢

乃令张良留谢

①沛公军霸上

②从此道至吾军

③为击破沛公军

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① 妇女无所幸

②故幸来告良

①亡去不义

②相去四十里

①当是时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②故遣将守关者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①刑人如恐不胜

②沛公不胜杯杓

①为击破沛公车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①客何为者

②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③窃为大王不取也(w

④我为鱼肉

⑤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⑥为击破沛公车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

⑧何辞为

⑨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⑩军中无以为乐

因:

①因言曰:……

②不如因善遇之

③因击沛公于坐

④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①具告以事

②籍何以至此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④还军霸上,以待项王

①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②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且为之奈何

①长于臣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③樊哙覆其盾于地

①然不自意

②不然

③项王默然不应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和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的题目,文言实词的意思注意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分,还可结合前后文以及常用的成语进行区分,虚词注意记忆意义和用法。

【讨论明确】

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动词,好像)

沛公起如厕(往,到……去)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意: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愿)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全、尽)

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动词)

哙拜谢(感谢)--《鸿门宴》

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

①沛公军霸上(驻军,动词)

②从此道至吾军(军营,名词)

③为击破沛公军(军队,名词)

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说,动词)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话,名词)

①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

②故幸来告良(幸亏,特意,副词)

①亡去不义(离开,动词)

②相去四十里(距离,动词)

①当是时(正当……时候,介词)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形容词作名词)

②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副词)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坐下,动词)

②因击沛公于坐(座位,名词)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跟随,动词)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带领,使……跟着,动词)

①刑人如恐不胜(尽,形容词)

②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动词)

①为击破沛公车(动词,攻打)

②因击沛公于坐(动词,刺杀)

①客何为者(wéi,做,干,动词)

②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wéi,做,干,动词)

③窃为大王不取也(wéi,认为,动词)

④我为鱼肉(wéi,是,动词)

⑤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wéi,是,动词)

⑥为击破沛公车(wèi,替、给,介词)

⑦吾属今为之虏矣(wèi,被,介词)

⑧何辞为(wéi,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

⑨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第一个“为”,wèi,给,介词;第二个“为”,wéi,动词,成为)

⑩军中无以为乐(wéi,动词,作为)

因:

①因言曰:……(趁机)

②不如因善遇之(趁机,趁着)

③因击沛公于坐(趁机)

④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

①具告以事(介词,把)

②籍何以至此(介词,凭)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介词,拿)

④还军霸上,以待项王(表目的连词,来)

③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副词,尚且)

④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③且为之奈何(副词,况且)

①长于臣(介词,比)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介词,对,向)

③樊哙覆其盾于地(介词,在)

①然不自意(然而,连词)

②不然(这样,代词)

③项王默然不应(……的样子,形容词的词尾)

要点二:疏通文意,概括内容,体会情感。

【探究活动】

熟读课文,并给每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

【教师释疑】

本题意在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出故事梗概,要对情节作适当概括。

【讨论明确】

可以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顺序讲述。给每个情节拟小标题可由学生自由发挥,不必千篇 一律。下列小标题可参考:无伤告密、范增说羽、项伯夜访、张良献计、项王留饮、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沛公出逃、张良入谢、项王受璧、亚父破斗、沛公除奸。

【探究活动】

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试简要分析。

【教师释疑】

本题意在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出故事梗概,要对情节作适当概括。

【讨论明确】

三起:开始很和平,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怒气全消,有和解意,且设宴招待刘邦。但范增蓄意杀死刘邦,于是气氛陡然紧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下决心除掉刘邦,这是一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怕失去时机,乃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宴席间充满杀机,形势极为严峻,这是二起;樊哙持剑盾闯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这是三起。

三落:一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樊斥责一顿后还赐坐;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名,脱身回本营,项羽并没有追究。

【课堂提升】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心意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停止

C.头发上指上:向上

D.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止:阻止,使……止。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皆叛之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B.以待大王来常以身翼蔽沛公

C.拔剑切而啖之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D.怀王与诸将约曰欲呼张良与俱去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全能体现樊哙“勇”和“谋”的一项是( )

①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③拔剑切而啖之 ④项王未有以应 ⑤樊哙从良坐

A.①②③B.②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①体现的是“忠”,⑤与“勇”和“谋”无关。

4.下列对本段文字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刘邦、项羽的矛盾冲突中,作者选择了樊哙闯帐、面斥项王的情节,通过描写其言语来反映其心情,描写其神态来刻画其性格。

B.樊哙不仅勇敢,而且有智谋,他为刘邦的辩护和对项羽的指责,体现了他的智慧。

C.“闯帐”过程中的行为描写以及入帐后“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情态描写,主要表现了樊哙粗鲁莽撞的性格特点。

D.项王“按剑而跽”是一种戒备的姿态。他对樊哙的指责无言以对,体现了他不善于随机应变的缺点。

【答案】 C

惜缘

[鸿门宴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鸿门宴学案教学设计 篇2

理论思想:探究式教学是指学习者,通过自主、合作、讨论的方式,对问题做出解答的一种教育模式。《鸿门宴》是高中语文的经典篇目,可以采用探究教学法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

第一、层进式。鸿门宴故事不仅暗示了楚汉争霸的必然结果,也暗中交代了导致结果的原因是刘、项二人性格上的巨大不同以及各自的集团组织架构上的优势与缺陷。因此,课堂主线问题可设置为“探究楚败汉胜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咬文嚼字式。《鸿门宴》一文中的动作、语言、肖像等细节描写非常精到。对于这些细节的剖析,对探究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拓展延伸式。《史记》中司马迁用他的如椽巨笔,为我们呈现了一位位形象生动、个性鲜活的历史人物。课后探究题可以设置为:任选《鸿门宴》一文中的一个人物,结合《史记》中有关本文的其他文章(如“高祖本纪”等),写一段人物品评。

《鸿门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层进式探究

1. 探究刘邦性格特点

(1)找到刘邦请罪的辩词。(2)探究这段辩词的语言艺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挖掘文字背后的陈辩艺术)。(3)总结刘邦的性格特征。通过三个逐层深入的问题,最终师生共同探究出刘邦的性格特征:沉稳老练、心思缜密、奸诈狡猾、能屈能伸。

2. 探究项羽的性格特点:

(1)找到第三段中对项羽的描写。(2)探究文中几处正、侧面描写,反映了项羽怎样的性格?明确:①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②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③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④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3)总结项羽的性格特征。通过三个逐层深入的问题,探究项羽的性格特征:天真、幼稚(政治上)、沽名钓誉、妇人之仁、高傲自大、对英雄惺惺相惜。

3. 探究刘邦团队

(1)张良性格特征。(2)樊哙性格特征:①找出樊哙慷慨陈词的内容。②探究这段辩词的语言艺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挖掘文字背后的陈辩艺术———A.从内容上分析。B.从修辞上分析。)③总结樊哙性格特征:有勇有谋、忠肝赤胆。(3)总结刘邦团队优势所在:刘邦集团在张良的谋划下,先有刘邦的隐忍陈情,后有樊哙勇武闯帐以理服人,在三人同心协力努力之下,成功得以逃脱。

4. 探究项羽团队

(1)项伯的性格特征。(2)范增的性格特征。(3)总结项羽团队的问题所在。

明确:项羽集团的权力架构,出现了最大问题是中层领导的不团结,一面是主和的项伯,一面是主战的范增,加上项羽本身的不善于调和矛盾,那么最后让手刃强敌的最好机会从指尖划过,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二、咬文嚼字式探究

1. 探究文章第三段刘邦三次在项羽面前称“臣”,“臣”字反映出那些深刻内涵?

明确:从刘邦的自我称“臣”可以看出,刘邦在项羽面前主动示弱,刘邦韬光养晦、城府之深可见一斑。

2. 从范增“若属”与“吾属”中,探究范增前后心理变化。

明确:范增在制定“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计的时候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范增自己站在指导者的位置,向项氏兄弟陈清利害,态度是颇为自信和强硬的。但是,当刘邦成功脱身的时候,范增说“吾属今为之虏矣!”言语中满是失望和痛惜之情,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深深的忧虑。这一前一后的你、我不同称呼,将范增深谋远虑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拓展延伸式探究

1. 由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拓展探究文学作品中对“眼睛”的描写?

明确:想要最简练地展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最好的办法就是刻画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眼睛走进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樊哙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他是一员虎将,对主公的赤诚之心,是刘邦最好的兄弟。

2. 作业布置。

参考:“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三篇文章,从《鸿门宴》中任意选取一个人物,写一篇人物品评。

四、总结

《鸿门宴》探究式教学设计 篇3

第一、层进式。鸿门宴故事不仅暗示了楚汉争霸的必然结果,也暗中交代了导致结果的原因是刘、项二人性格上的巨大不同以及各自的集团组织架构上的优势与缺陷。因此,课堂主线问题可设置为“探究楚败汉胜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咬文嚼字式。《鸿门宴》一文中的动作、语言、肖像等细节描写非常精到。对于这些细节的剖析,对探究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拓展延伸式。《史记》中司马迁用他的如椽巨笔,为我们呈现了一位位形象生动、个性鲜活的历史人物。课后探究题可以设置为:任选《鸿门宴》一文中的一个人物,结合《史记》中有关本文的其他文章(如“高祖本纪”等),写一段人物品评。

《鸿门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层进式探究

1.探究刘邦性格特点

(1)找到刘邦请罪的辩词。(2)探究这段辩词的语言艺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挖掘文字背后的陈辩艺术)。(3)总结刘邦的性格特征。通过三个逐层深入的问题,最终师生共同探究出刘邦的性格特征:沉稳老练、心思缜密、奸诈狡猾、能屈能伸。

2.探究项羽的性格特点:

(1)找到第三段中对项羽的描写。(2)探究文中几处正、侧面描写,反映了项羽怎样的性格?明确:①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②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③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④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3)总结项羽的性格特征。通过三个逐层深入的问题,探究项羽的性格特征:天真、幼稚(政治上)、沽名钓誉、妇人之仁、高傲自大、对英雄惺惺相惜。

3.探究刘邦团队

(1)张良性格特征。(2)樊哙性格特征:①找出樊哙慷慨陈词的内容。②探究这段辩词的语言艺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挖掘文字背后的陈辩艺术——A.从内容上分析。B.从修辞上分析。)③总结樊哙性格特征:有勇有谋、忠肝赤胆。(3)总结刘邦团队优势所在:刘邦集团在张良的谋划下,先有刘邦的隐忍陈情,后有樊哙勇武闯帐以理服人,在三人同心协力努力之下,成功得以逃脱。

4.探究项羽团队

(1)项伯的性格特征。(2)范增的性格特征。(3)总结项羽团队的问题所在。

明确:项羽集团的权力架构,出现了最大问题是中层领导的不团结,一面是主和的项伯,一面是主战的范增,加上项羽本身的不善于调和矛盾,那么最后让手刃强敌的最好机会从指尖划过,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二、咬文嚼字式探究

1.探究文章第三段刘邦三次在项羽面前称“臣”,“臣”字反映出那些深刻内涵?

明确:从刘邦的自我称“臣”可以看出,刘邦在项羽面前主动示弱,刘邦韬光养晦、城府之深可见一斑。

2.从范增“若属”与“吾属”中,探究范增前后心理变化。

明确:范增在制定“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计的时候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范增自己站在指导者的位置,向项氏兄弟陈清利害,态度是颇为自信和强硬的。但是,当刘邦成功脱身的时候,范增说“吾属今为之虏矣!”言语中满是失望和痛惜之情,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深深的忧虑。这一前一后的你、我不同称呼,将范增深谋远虑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拓展延伸式探究

1.由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拓展探究文学作品中对“眼睛”的描写?

明确:想要最简练地展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最好的办法就是刻画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眼睛走进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樊哙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他是一员虎将,对主公的赤诚之心,是刘邦最好的兄弟。

2.作业布置。参考:“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三篇文章,从《鸿门宴》中任意选取一个人物,写一篇人物品评。

四、总结

本节《鸿门宴》教学设计,以探究教学思想为本,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抓住了苏教版《鸿门宴》选文中的“第三节”文本,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对人物个体的探究,到对集团整体的探究;从对字词的探究,到对句段的探究;从立足文本自身的探究,到对文本之外延伸拓展的探究。探究式教学符合新形式下的教情与学情,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鸿门宴学案教学设计 篇4

1、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意”、“与”“因”“且”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口头翻译三、四两段。

2、学习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来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1、分析樊哙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学习难点】

掌握文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学习方法】探究+讨论

【学习过程】

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一)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令将军与臣有郤()2、因击沛公于坐()

(二)、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所以遣将守关者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今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2、籍何以至此

3、得复见将军于此

4、亚父者,范增也

5、若属皆且为所虏

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5)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五)文段分析思考。

1、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说明了什么问题?

2、“项庄舞剑”在情节开展上有什么作用?

二、研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一)一词多义

意:(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2)其意常在沛公也

因:(1)不如因善遇之

(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因击沛公于坐

(4)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而:(1)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2)拔剑切而啖之

(3)劳苦而功高如此

(4)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与:(1)臣请入,与之同命

(2)则与斗卮酒

(3)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且:(1)若属皆且为所虏

(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今者项庄拔剑舞

(2)臣请入,与之同命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4)窃为大王不取也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范增数目项王

(2)常以身翼蔽沛公

(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4)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5)刑人如恐不胜

(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7)此亡秦之续耳

(四)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3)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五)文段分析思考。

1、三、四两段是课文重点,情节的高潮所在,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请指出。

2、这部分共写了几件事?

3、“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的?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

(六)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为何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让……进去

B.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故:特意

C.窃为大王不取也为:替

D.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如:到……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①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②愿得樊将军之首以献秦

C.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②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D.①臣请入,与之同命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手总是软的,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变,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而抬举一番,难怪项羽愿听。

《鸿门宴》导学案(二)

一、

(一)、1郤:通“隙”2坐:通“座”

(二)、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

1、婚姻:古义,指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4、河北、河南: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地区;今义:指河北省、河南省。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句,“战”后省略了“于”)

2、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句,“何以”为“以何”)

3、得复见将军于此(介宾短语后置)

4、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

5、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

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宾语前置句)

(四)(1)却没有料想到自己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

(2)范增多次给项羽使眼色,又接连三次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杀死沛公),项羽(却)默默地没有反应。

(3)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4)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请让我舞剑助兴吧。

(5)项庄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终于)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

(五)1、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子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长东向,幼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以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2、项羽“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将故事推向高潮。

二、

(一)

意:(1)意:料想(2)意:用意

因:(1)因:趁着(2)因:于是,就

(3)因:趁机(4)因:趁机

而:(1)而:连词,表修饰。(2)而:连词,表承接。

(3)而:连词,表并列。(4)而:连词,表转折,却。

与:(1)与:介词,同,跟。(2)与:动词,给。

(3)与:连词,和。(4)与:介词,同,跟。

且:(1)且:副词,将,将要(2)且:连词,表让步,尚且。

(二)

(1)者:助词,用在时间名词后,表停顿,可不译。

(2)请:动词,请允许我做某事。

(3)举、胜:动词,尽,完。

(4)为:动词,认为。

(三)

(1)目:名词活用为动词,以目示意。

(2)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翅膀一样。

(3)止、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使…进去

(4)上:名词活用为状语,向上。

(5)刑:名词活用为动词,处罚。

(6)王:名词的使动用法:让…称王。

(7)续:动词活用为名词,后继者。

(四)

(1)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

(2)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

(3)这是灭亡的秦国的后续者啊!我私意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

(五)

1、三起:(1)、“范增数目项王”暗示动手。(紧张)

(2)、范增以项庄舞剑为由,刺杀刘邦。(严峻)

(3)、樊哙闯入帐(紧张到极点)。

三落:(1)、项羽不怒樊哙,称之壮士。

(2)、项羽赐樊哙酒肉,赐座。

(3)、刘邦以“如厕”为名逃跑。

2、共写了四件事,即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这些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刘邦集团能上下一心,共同应对危机。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3、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六)1、C2、B3、A

惜缘

《鸿门宴》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众所起的重要作用。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3.背诵课文第三、四段。教学重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学难点: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教学步骤]

一、导语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知道这是谁的诗吗?(宋代词人李清照《夏日绝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前面是对项羽卓越功业的钦佩,后面是对其败亡的叹惋)。项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早年立志随叔父起兵,身经百战,所向披靡,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英勇堪称战争史上的经典。然而最终不免陷入韩信30万大军的十面埋伏,面对楚歌其洒泪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叹天灭已,真的吗?有人说是其性格,是其在鸿门宴上一失足酿成了垓下之围、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千古遗憾。鸿门宴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也预示结局,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史学名篇《鸿门宴》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20岁以前在父指导下专心学习,广览群书这为后其写史记奠定了理论基础;20岁后外去考察,足迹遍布南北这为其写史记奠定了实践基础;元封三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藏书这为其写史记奠定了史事基础。42岁时正式动笔写《史记》,中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55岁终于写完,不久死去。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作者基本上站在同情被压迫者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嘲笑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权威,鞭挞了贪官酷吏和土豪劣绅,同情并歌颂了农民起义的领袖和当时被社会所贱视的小人物;他写的一些人物传纪,不仅表现了高度的思想性,1 而且大部份有很动人的艺术力量。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三、时代背景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于是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这件事后的情节为:项羽封侯——诸侯反叛——彭城大战——俘汉妻父——汉楚讲和——弑父未遂——单独挑战——攻韩信彭越——鸿沟割地——张良说刘——垓下之围——乌江自刎

四、整体感知

1、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A、字词

B、成语凝集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指名学生口述情节,检查熟悉程度;

3、结合文章标题梳理文章情节 故事情节:

本文中心:鸿门宴

本文线索:杀不杀刘邦

本文顺序:时间顺序

本文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

开端:宴前

交代鸿门宴的由来:无伤告密 亚父定计

夜访张良

刘邦定策

项伯说情

高潮:宴中

宴上的斗争:沛公谢罪 范增示意

项庄舞剑

樊哙闯帐

义责项羽 结局:宴后

宴后余事:沛公逃席 张良留谢

项王受璧

范增愤骂

诛杀无伤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萦,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诛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全文情节五起五落,张弛有效,波澜起伏,虽是《项羽本纪》中的节选部分,而结构却十分严谨,前后呼应紧密,也可说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如下文所示:

密 项

玦 项 剑 项 帐 项

谢 沛

举 羽 舞 羽 闯 王

增 不 庄 翼 哙 款

诛 无

访 范 应 项 蔽 樊 待张

奸 写作特色:全文情节五起五落,张弛有效,波澜起伏

五、根据情节感知,落实字词。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异读字。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3.完成思考和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落实字词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字词落实情况

一、通假字、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

二、成语。略

三、古今异义词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5.寿 古:敬酒。今:长寿。

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述。

7、婚姻 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四、一词多义词,见课后练习。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不可不语(告诉,动词)。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道(取道,动词)芷阳。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3.意动、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樊哙侧(使„„斜侧着)其盾以撞 4.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头发上(向上)指。

道芷阳间行、间至(抄小路)军中。

六、句式变换

1.数词作谓语: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2.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

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3.介词结构后置:

具告以事

贪于财货 4.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秦时与臣游、项羽兵四十万、置之坐。

6、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七、偏义复词: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八、同义复词:

贪于财货、封府库、项伯许诺、沛公不胜杯杓、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立诛杀曹无伤。

九、固定句式: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会么东西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 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辞为”

十、古代“座次”问题: 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 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室内:西为宾、长、贵;

东为主、幼、贱。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左为贵,右为轻。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西——北——南——东

十一、古代的礼节:

坐: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跪:仍象坐姿态,但臀离脚跟,伸直腰板。

跽:长跪,把身体挺得很直。

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较“顿首”长。

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

再拜:拜了又拜为“再拜”。归纳实词义项:

因、如、举、谢、意、置、斗、坐、王、军、击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设计三个问题,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说明领袖人 4 物性格事业成败的影响。理清情节发展脉络,熟读一、二、段,背诵三、四段。

一、导语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投影

(一)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投影

(二)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学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情节。

三、讨论思考

1、鸿门宴是《史记》流传下来的一段史事,这个词现在的意思是比喻不怀好意的宴请。人们一提到它想到的不是宾主言欢而是剑拔弩张、险象环生。那么既然是宴席,就要有座次之论,那么在鸿门宴上座次是如何安排的呢?这能说明什么? 探究学习:“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増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古代礼仪,宴会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北向,西向为侍坐。可见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増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是侍坐。宴设于项羽帐中,刘邦虽为宾客,却得不到尊位,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刘邦处境堪虞,但刘邦却能泰然处之,可见起能屈能伸。而项氏集团内部,谋士范増的地位还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膜,事不可谋,已初见端倪。

2、处于矛盾冲突顶峰时,人物之间的称谓,往往能体现人物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试分析课文中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判断人物之间的关系。

明确:“鸿门宴”事件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未称王,但文中,张良三次称刘邦为“大王”,前两次只有他自己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项伯、范増、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君王”,显然是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是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迎,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份不同,用语不能过于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是迟早的事,另一方面,是在他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由这些称谓来看,刘邦集团处处恭恭敬敬,低声下气,以臣下的身份尽力满足项羽的自尊自大的心理。

3、“鸿门宴”是在什么情况下谁为谁设的宴会?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鸿门宴”的结果对项羽不利,归根结蒂是谁之过?为什么?(或鸿门宴上,范增周密布置欲杀刘邦,项羽意欲为王,在众目睽睽之下刘邦为什么能逃离鸿门宴的?)

明确:学生可能从内部团结与分离来答。可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对事件的影响来谈。

1.项羽(出身于楚国一个贵族)

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骄矜自负,听到“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可见其自大轻敌;项伯斡旋泄露军机,项羽麻痹不问,项伯说项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羽又在“义”字上思虑不定。这可见其寡谋轻信,沽名钓誉;鸿门宴上刘邦一席花言巧语,竟使项羽不好意思,暴露了无伤,说明他无知而愚蠢。范增多次目示、举玦,“项王默然不应”,这可见其羽刚愎自用、不听人言;“项庄拔剑起舞”,项伯“翼蔽沛公”,听之任之,说明项优柔寡断,坐失良机,缺乏政治眼光。樊哙闯宴,威慑项羽,慷慨陈词,指斥项羽。项羽沽名钓誉,不但不怒,反而大加赞赏、赐坐。刘邦逃跑,项羽受璧,无可奈何,缺乏深谋远虑。

听曹无伤言(大怒)决意伐刘——受项伯说(许诺)答应善遇——受刘谢罪(留饮)自愧设宴——见增举佩(默然)纵容刘邦——见伯护刘(不应)继续纵容——樊哙闯斥(称赞)赐坐赐酒——张良留谢(不追)安然受璧 性格特点:

唯我独尊、光明磊落、宽宏大量、“仁义”皆施、直率鲁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优柔寡断、眼见不远、不善用人。2.刘邦

出身农家,不务正业,贪财好色,一心称王。鲰生献计“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正中刘邦下怀。这样重大事件,刘邦都没有告诉过谋士张良,一方面可见其有大志;另一方面可见其真有心计。紧急关头,摇尾乞怜,又向张良求救。张良不计前事,连发数问,从实际出发,提出“沛公不敢背项王”的方针。刘邦首先怀疑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既而心领神会,立刻接见项伯,说得天花乱坠,做得天衣无缝,这可见其能言善变、机敏过人,当张良给其主张,它马上采纳。这可见其虚心请教,善于用人;拉拢收买了项伯,通过项伯软化了项羽,在鸿门宴上受到项伯的“翼蔽”。

刘邦鸿门谢罪是迫不得已,但有胆量有气魄,而又卑躬屈节,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掩饰自己,拉旧关系,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低三下四可见其能忍辱负重。刘邦进入咸阳,住在皇宫,尽享荣华富贵,不肯离开。见状,樊哙与张良质问刘邦:“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力劝刘邦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刘邦察纳雅言,“沛公军霸上”。项羽扬言要“击破沛公军”的时候,他听取了张良的意见;刘邦要逃跑的时候,又听取了樊哙的意见。总之,刘邦还是善听人言的。赔罪时,项羽暴露了曹无伤,刘邦不露声色,置若罔闻,密记在心;回军后,“立诛曹无伤”。刘邦多有心计,处事多么果断!为之奈何(惊)——求救张良(问)——拉拢项伯(谋)——谢罪项羽(奸)——脱身独去(识)——留良代谢(周)性格特点:

生性懦弱、虚心请教、多谋奸诈、能言善变、头脑清醒、善于应变、虑事周到、善于用人。

补充: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不妨选以下三个片段: 投影

(一)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投影

(二)6 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投影

(三)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解说:性格急噪与老奸巨猾对比鲜明。张良和范增:(双方谋士,智囊团,事件演变的关键人物)3.范增

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急击勿失”。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玦击杀刘邦,项王不应。出召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说明范增对项羽的思想还不甚了解。刘邦跑后,范增指桑骂槐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尔后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可见范增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被刘邦利用。他不能准确把握项羽的思想动态,一味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一方面由于他年龄地位,一方面由于他对时事观察和对项羽的忠心。

老谋深算:夺天下者必沛公也!

洞察敏锐:力促击刘、举佩示意、出召项王 骄横浮躁:拔剑击斗、斥骂项羽 4.张良

对刘邦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鲰生之计,刘邦没有告诉张良,大事当前,张良不计。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张良的话语行为并不多,但刘邦集团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张良导演的。多谋善断:言沛公不敢倍项王也、出招樊哙。处事不惊:亡去不义、君臣商议、军门见哙。沉稳机智:张良留谢 处事有方:大王来何操? 曹无伤和项伯:(叛徒)5.项伯

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这有什么不敢的呢,简直是长刘邦的志气,灭项羽的威风,这完全是替刘邦说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更是对刘邦歌功颂德,对项羽进行指责。难怪在项庄舞剑的时候,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周密,谋略:夜访张良、极力劝羽、翼蔽沛公、宴上东向坐 6.曹无伤: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机未成丢了小命。

鲁莽、草率:使人告密、激化矛盾、宴后被诛

7.项庄: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有勇无谋,被动。)8.樊哙

忠诚。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勇武。“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7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真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士。难怪项王都得“按剑而跽”,惊呼:“壮士!”大斗饮酒,大块吃肉,粗犷,真乃英雄本色。能言善辩,慷慨陈词,痛责项王,说来头头是道。有勇有智。骂得项羽,“未有以应”,只好赐坐。

有勇有谋,粗中有细,主动请战 人物结构:两峰并峙,双水分流。

项羽集团

项羽

范增

项伯

项庄 刘邦集团

刘邦

张良

曹无伤

樊哙

对比照应,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孰是孰非,孰胜孰负,不问自明。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缺乏远虑,用人唯亲,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轻敌麻痹,养奸贻患,内部不团结;刘邦则与之相反,虽处劣势,但能忍辱负重,虚心下问,善于机变,知人善任,使谋臣尽施其谋,将士尽效其力,并瓦解敌方为自己效劳,及时清除内奸。刘、项在斗争中地位发生的变化,刘胜项负自成定局。

四、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1、善于把人物放到尖锐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内心和性格;

2、善于运用对比;

3、语言精炼,生动形象。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三、四段

2、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而苏轼在《范增论》中说这体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这两种说法,你们是怎么看的?

第四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本的写作特色彩;

2、探讨项羽的悲剧。导语:略

二、探讨项羽的悲剧根源

1、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而苏轼在《范增论》中说这体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这两种说法,你们是怎么看的?

一:项羽虽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但从宴席前和宴席上的表现来看,是一个优柔寡断、感情用事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二:说项羽在宴席上“优柔寡断”是不准确的。他的叔父项伯替刘邦向他表功和求情之后,项羽实际上就有不杀刘邦之意。正因为项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对范增的再三暗示置若罔闻,对项伯的庇护加以纵容。项羽是一个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是不准确的。

三:项羽为什么没在席间杀死刘邦?项伯的求情固然起了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项羽以为刘邦不是自己的对手,对自己根本构不成威胁,只要刘邦不在关中称王,对自己俯首称臣,就可以饶他一命。这样看来,我倒是有些赞同苏轼的看法,尽管这样的“君人之度”是缺乏战略眼光的,项羽日后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四:什么是“君人之度”?就是统治者的宽广的气度,对臣下的过错也能够容忍和宽恕。从项伯的求情和刘邦的“表演”来看,刘邦不但没有丝毫过错,反而有莫大的功劳,不但不应受到任何责罚,反而应该受到封侯封王的奖赏。项羽答应“内奸”项伯的求情,相信刘邦的连篇鬼话,根本不是什么“君人之度”,而只能说是缺乏知人之明,缺乏审时度势的智慧。有人说项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是没有道理的。

„„

刚才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一些思想交锋的“火花”闪耀出来。在这里我不想对大家的发言作老吏断案般的评判,有的议题不必去追求“唯一答案”。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对项羽有一个分析,对我们理解项羽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有帮助:“‘言语呕呕’与‘喑呜叱咤’,‘恭敬慈爱’与‘僄悍猾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阬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谈士每以‘虞兮’之歌,谓羽风云之气而兼儿女之情,尚粗浅乎言之也。”

3、有人说,项羽因为放走刘邦而导致最终失败,你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结合古今评论加深学生对项羽悲剧的思考: 刘邦论成败: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对项羽的评价: 太史公: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①,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②?何兴之暴也③!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④起陇亩之中⑤,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⑥,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⑦,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⑧,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⑨,奋其私智而不师古⑩,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11),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12),过矣(13)。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14),岂不谬哉!

周生:《正义》引孔文祥说以为是汉代儒者,姓周。盖:大概。重瞳子:两个瞳人儿。②苗裔:后代。③何兴之暴:怎么起来得这么突然。④尺寸:形容很少。埶:同“势”,权势,权柄。又:有人认为“尺寸”指尺寸之地,这句在“寸”字后断句,“乘执”属下句,是趁势的意思。⑤陇亩之中:田野之中,指民间。“陇”,同“垄”。⑥五诸侯:指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个诸侯国。⑦位

:指王位。不终:指没有维持下来。“终”,到最后。⑧背关:舍弃关中。“背”,弃。⑨矜:夸。功伐:功劳,“伐”与“功”同义。⑩奋:振,这里有极力施展的意思。师古:效法古人。(11)力征:以武力征伐。(12)寤:同“悟”。(13)过:错。(14)乃:竟然。引:拿过来,这里有找词儿的意思。

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

2、杜牧、王安石、李清照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题乌江项王庙诗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2、毛泽东

钟出风雨起苍皇,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毛泽东1949年4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

小结:项羽失败的原因很多,宜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其中,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项羽灭秦之后,逆历史潮流而行,袭周制“分裂天下而封诸侯”,使社会再次回到秦统一以前的分裂、**的状态。但从个人性格来看他的失败应该是性格的悲剧,所以有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大家大平时一定要加以注意。

四、总结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

五、作业

写作:

1、发挥想象,描写《鸿门宴》中范增的心理活动。(300字)

2、以《我最喜欢------》或者《我最讨厌-------》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标题横线上填写《鸿门宴》中的人物名字。

(2)论点鲜明,论据充足,自圆其说。

(3)800字左右。

3、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例文] 性格的祭奠(节选)

田诺

„„

项羽在灭秦战争中彻底表现出来的肆意恣睢、刚愎自用、凶狠残暴的性格为他日后的失败写了伏笔,其实此性格项羽早已有之。从杀宋义始至破秦,他一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走了过来,这无疑滋长了他的这种性格,使之恶性发展起来而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现就是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形象,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更使得他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他开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撑起他这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赢得胜利。每一次胜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持更坚强一些,然而,这胜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将一轮轮战斗下去,周而复始,项羽陷入了他为自己制造的一个怪圈,无法自拔,却又不愿自拔。

项羽心底要维系“永不败”神话的欲望,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几乎是本能的崇敬,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性格。由此也就不难回答项羽把那一份份残酷的祭奠献给了什么,他自身的矛盾又来自何方。

在项羽心理怪圈的一来二去之中,中国人口已从战前的一千万骤减至五百万。天下人对项羽心态的无法认同使得时代终于作出了抛弃项羽的选择。

项羽不好计策与外交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可是现实无情地打破了他的梦想,他只有叹息着,用死亡来反抗这现实,为自己性格的篇章写下了最后的一笔,也为自己一生执著的性格献上最后的也是最虔诚的祭奠。

鸿门宴教学设计 篇6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理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训练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指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是语文科的专责。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乌申斯基语)因此,语文作为学习母语的课程,必然具有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恰切的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以下在《鸿门宴》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中做了尝试,恳请指正:

《鸿门宴》

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相明军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八日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

鸿门宴 · 第三课时 · 教学设计

相明君

【主导思想】: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思路】:1.从文言中读出人物性格,从拓展中掌握分析和比较的方法;

2.文言文是写作素材的聚宝盆,写作开发。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词汇比较项、刘人格。2.知识迁移,写作素材开发。

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鸿门宴斗争中刘项成败之因。2拓展探究:比较分析人物性格。情感·态度·价值观

1.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完善人格品质。

【导语设计】

时光不可能倒流,历史不可能再演,但文学艺术却可以使历史再现。让我们回到公元前202年的那个冬天

西楚霸王录像片段

昔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西楚霸王竟落得个兵败被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下场。

原因何在?有人认为是项羽性格使然,所谓“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喜欢杀戮以至丧失天下民心,吝于赏赐而不获将士拥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历史必然”,秦王朝已经实现大一统了,是历史潮流所在,项羽却逆潮而行,分封天下,必然为潮流所抛弃。

也有人说:项羽最大的失误,就是在鸿门宴上未听从谋士范增之言,以至放“虎”归山,招致最后的失败。是这样吗?让我们重回《鸿门宴》,一起找答案。(《霸王别姬》?)

《鸿门宴》中的词汇,用得极其简洁准确,又极其生动传神。【合作探究】通过词汇浅析人格

(一)从描述项刘言行的词汇看其人格

先看项羽:“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 “击破”(第二段末)项王许诺。

(第三段)“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说。“之”,代词,指情报。

(第四段)樊哙闯帐内,‘客何为者?’后来又三赐:赐酒赐肉又赐“坐”。

再看刘邦:(第二段)他在危急关头,说了三次“为之奈何?”着实惊慌。见了项伯,“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奉” “约”

(第三段)“┅┅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不自意” “我不曾料想到。”

(第四段)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公为我献之。”“之”,代词,指玉器;|“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估计。“乃”,才能。|然后,刘邦等“道芷阳间行”抄小路逃之夭夭。

(二)从描述领导班子成员的词汇看项、刘的不同人格

不论是打天下还是坐天下,历来都要依靠枪杆子、笔杆子、领导班子。项刘不同的领导班子,反映了他俩不同的人格。

范增“竖子不足与谋!”表明---------.项伯在宴会上,“常以身翼蔽沛公。”这说明----------。

项伯和范增的出轨,说明----------。

与项营分裂松散的班子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刘营的班子却表现出同心协力。张良先是“具告沛公。”向刘邦通报了重要信息;继而出谋献策,引见项伯,离间项营中的班子成员。在宴会上又见机行事,至军门见樊哙,招其入帐保护沛公。最后,沛公让其留谢项王。他一声“谨诺。”有谋有勇、临危不惧,对刘邦忠心耿耿。

樊哙职位不高,但他的作用不小。当他听说情况危急时,当即说:“臣请入,与之同命。”“之”,代词,指沛公。但见情真处,最是危难时,可知樊哙与刘邦同呼吸共命运。

从张良和樊哙的表现中,也反映了刘邦确有吸引人的人格魅力。以上,是我们从《鸿门宴》语言分析出的项、刘的不同之处。不比不知道,一比见分晓。

【拓展探究】 下面,让我们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探究,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项羽和刘邦全然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第一点是项羽目光短浅,刘邦深谋远虑。

项羽进入咸阳,胜利面前,可概括为“三光”政策 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连妇女儿童都在屠杀之列了,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项羽完全不动脑筋,就这么做了。做完以后,有人劝说项羽,定都咸阳。但是,项羽一门心思想回家去,回他的老家去。这叫 “衣锦还乡”。

刘邦攻进了关中,三“不”一还军:不杀子婴,不受犒赏,不犯秋毫,还军霸上。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这个举动的意义范增看出来了。范增对项羽说:此其志不在小。

第二点是在失败面前项羽狂暴浮躁,刘邦冷静沉着。

楚汉战争的最后一战,当时项羽已经是四面楚歌了。项羽拿起剑,骑上马,一路厮杀,杀得痛快淋漓,杀得尸横遍野,杀得汉军全部退下了。这个时候项羽跳下马来,拿着宝剑对他周围的随从说,怎么样,哥儿们看看,怎么样,这是什么?这是韩信批评他的典型的匹夫之勇。项羽总是搞不清楚自己的将帅身份,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这个道理他不懂,他老是逞个人英雄主义。所以在挫折面前,他表现出来的是心浮气躁,而不是镇定自若。

楚汉战争当中,刘邦的父亲、妻子全被抓了,cl喊话,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锅了!刘邦怎么说呢?他不紧不慢地说,呵呵,项老弟,别忘了,我们两个在怀王手下的时候有个什么约定呢?咱俩是约为兄弟,咱俩既然是兄弟的,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打算把咱爸煮了,别忘了给哥哥留碗肉汤喝!当时的这个情况,刘邦嬉皮笑脸——心理上特别冷静特别沉着。

第三点是在做人方面,项羽气量狭窄,刘邦豁达大度。

项羽为人小气。韩信就说,我们有了战功,项王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这是项羽的小气。

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楚国境内,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按兵不动,彭越按兵不动,英布也按兵不动。刘邦约定他们一起来合围,他们就是不动身。刘邦跟他们约定了,胜利以后什么什么地方给谁,什么什么地方给谁,给了给了,都给他们,不在乎。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这是刘邦的大度。

第四点是项羽儿女情长,刘邦心狠手辣。

当项羽被刘邦他们团团围住的时候,就惦记着两件事情,一个是他的宝马,一个是他的美人——他的乌骓马,他的虞姬,该怎么办?有《垓下歌》为证:“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什么意思呢?说小虞呀小虞啊,我可拿你怎么办啊?翻译成电视剧版:我拿什么拯救你,5

我的爱人!项羽唱着唱着流下眼泪。西楚霸王,在战争的最后关头想到的不是天下,不是战争,不是事业,是宝马和美人,实在太儿女情长了。

刘邦这个人心是比较狠的,在逃避的过程中曾三次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扔下车子,只顾自己逃命。他身边的人,一旦怀疑到谁,他可能不顾一切地就要把他杀掉。刘邦晚年有一件事情,就是他病了以后,突然怀疑起樊哙来了。照说樊哙是最不可能被怀疑的,刘邦他突然就觉得,樊哙就是巴不得我死,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交给陈平:“平至军中,立斩哙头。”这说明什么?说明刘邦这个人狠起来他是真能下手的。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失败的命运绝对是其性格决定的。与刘邦争战之时,屡战屡胜然而将士越战越少,相反刘邦屡战屡败手下能人越聚越多。项羽依靠自己战败了自己,而刘邦依靠他人奠定江山。面对虞美人,“奈若何”的自叹透出霸王的柔情似水;眼前父临汤釜,“分一瓢羹”的戏虐显示汉王的冷静无情。项刘性格的差距注定了彼此最终的命运。

【探讨评价】刘邦项羽谁是英雄? 历史是胜利者写就的,自古成者王侯败者贼。刘邦是英雄,是时势造出来的英雄,(他惜英雄,他也有感情。栾布。大风歌)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并通过不断地学习使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个英雄。

楚汉之争项羽无疑是失败者,但是项羽并没有背上“贼寇”的骂名。反而在中国的历史中成为被广为传颂的顶天立地的英雄。李清照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清楚地写出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乌江别姬自刎的项羽,天下无敌的英雄,却自己杀死了自己。敢于直面于人生却无颜面见江东父老,面子比生命还重要的项羽,敢做敢当地杀死自己。一个非常完美的谢幕,一段霸王别姬成为千古之绝唱!yinyue从此群雄逐鹿,生灵涂炭的时代结束;同时让后人忘记了他弑杀子婴、坑杀降卒、涂炭百姓、焚烧阿房的凶残暴戾的行径。让我们在一曲《霸王别姬》中畅想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读是为了写,学是为了用。【写作开发】

文言文是写作素材的聚宝盆

《三国演义》中的一匹马,成就了2001年一篇满分作文---《赤兔之死》那么,千古名篇《鸿门宴》又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呢?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飞过。让我们一起追寻2001---2007年间高考满分作文考生跃过的轨迹。

高考作文课文素材

(一)《鸿门宴》(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性格上的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耍阴谋诡计、光明磊落应当给以肯定:

“诚信”(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题乌江亭》 “心灵的选择”(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无悔的选择》 “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旷世之辩》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项王项王若奈何》 “自己的认知和他人的期望”(2004年重庆市高考作文题)《菊花飘香的时节》 “铭记与忘记”(2005高考作文题全国卷III)《烟随风逝,名随史流》

而性格上的缺点如刚愎自用、缺乏远见、软弱、优柔寡断等则应该扬弃: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2004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I)。

《刚愎自用的典型

——项羽人物形象刍

议》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4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II)《穿越挫折与痛苦的历史》

“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2004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III)。《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包容”(2004北京高考作文的题目)《双赢的智慧》 “人与路”(江苏省2006高考作文题目)《人与路》

“谈意气”(2006年湖南省高考作文题)《谈意气》 “我能”(2007年辽宁高考作文题):《我能》(项羽横剑一挥。。。)

我们来看----【赏析借鉴】结合资料展开 【精彩范文】题乌江亭

【课堂小结】读是为了写,学是为了用。所以要读写结合,活学活用。

【作业设计 任选一题】

•我心目中的项羽。

•项羽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

•我对“项羽因为是英雄所以才失败,刘邦因为成功所以是英雄”的理解。•从项羽的悲剧谈纳谏的重要性。•谈西楚霸王的悲剧性格。•鸿门宴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谈谈《鸿门宴》中的人物描写。•谈《鸿门宴》中的对比烘托手法

鸿门宴学案教学设计 篇7

《鸿门宴》是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重点课文,充满了力量之美、智慧之美、人性的复杂之美。本课通过网络探究,可以使学生对项羽、刘邦的性格有更深层的了解,使其能深入理解他们的英雄之美。

本课是第三课时,在前两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进行了文字和结构的梳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立足文本,结合网络资源,比较深入、全面地了解项羽、刘邦的性格。

2.使学生提高从网络中提取大量有效信息并加以理性分析、整合的能力。

3.从不同的人格中汲取力量,使学生充分体会文学形象中蕴含的崇高美。

三、教学重点

1.刘、项皆盖世英雄,但命运迥异。让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对比探究。

2.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还是客观地记录了项羽的生平功绩,并把他列入皇帝才能进入的“本纪”里。让学生探究项羽感动司马迁的原因。

四、教学难点

从丰富的资源中走近两位伟大的英雄,试从人性角度剖析刘邦能成大事的智慧,项羽刺破云天的壮美人格,充分体会文学形象中蕴含的人性之美。

五、网络环境与资源

1.提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

2.提供“百度百科”、“百度项羽帖吧”、“百度刘邦帖吧”等,以及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幻灯展示刘邦、项羽的诗。

师:请大家朗诵这两首诗,并且体会两首诗表达的不同情感。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生1: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抒发了他在战胜项羽,成为汉朝开国皇帝之后的那种既感慨兴奋、踌躇满志,又担忧江山不稳的复杂心情。情动于中而发于外,慷慨悲壮,流韵千古。

生2:项羽的军队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被围。夜间军营四面楚歌,项羽率数十麾下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力竭自刎身亡。《垓下歌》即为一代霸王之绝唱。

(二)提出问题

问题一:刘、项诗作皆有王者之气,二人皆盖世之雄,但却命运迥异。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问题二:项羽失败了,可是太史公司马迁仍将他列入皇帝才能进入的“本纪”,请探究项羽感动司马迁的原因。

要求:

1. 全班分成六组,前三组同学探究第一个问题,后三组同学探究第二个问题。

2. 立足课文,搜索网络资源,筛选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要注意第一个问题应在对比中得出结论。

3. 小组内同学讨论,确定小组主要观点,并推举发言人,其余同学做PPT、Flash等展示课件。

(三)小组展示

小组1我组认为,这是由刘邦任人唯贤,项羽刚愎自用造成的。

刘邦任人唯贤,贤士谋臣才会对他高度忠诚,比如鸿门宴前,张良对刘邦表现出了高度的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可以说,刘邦在鸿门宴中变被动为主动的一切活动,都是张良导演的。谋士贤才在刘邦这里有充分施展的天地。高质量、高忠诚的团队,为他日后称王天下奠定了强大的人才基础。

项羽相反。鸿门宴前,忠诚智慧的范曾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敏锐地洞察到了其真正目的,提出了正确的策略——急击勿失。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击杀刘邦,项王不应。鸿门宴后,刘邦逃脱,范曾失望地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可知项羽不会用人,最终孤独被围,已在情理之中。

小组2我组认为,这是由项羽心胸狭隘,不得人心,而刘邦心胸宽广,深得人心造成的。

在课文中,项羽甚至得不到亲叔叔的诚心,导致项伯不能顾全侄儿大业,以个人情义为重,向刘邦告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生死攸关的选择面前,作为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谋士,张良却说出“亡去不义”的惊人之语。除了共图大业,利益相关之外,恐怕与张良对刘邦本人魅力与能力的认可不无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材料加以佐证。刘邦到达?上之后,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民心,也为他统一天下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项羽则不然,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烹杀了此人。

小组3我组认为这是由刘邦重“智”,项羽重“勇”造成的。

刘邦在军事战略方面有过人之处,他善用计谋,善观人心,攻心为上。鸿门宴之前,他巧妙利用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拉拢收买了项伯,在鸿门宴上受到项伯保护。鸿门宴上,刘邦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卑躬屈节,并且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紧紧抓住项羽重“义”的弱点,大做文章。赔罪时,项羽暴露了曹无伤,刘邦不露声色,却密记在心,回营后“立诛曹无伤”。如此种种,皆体现了刘邦善用心计!

师(总结):刘邦从一介平民,击败贵族出身的项羽,成为开国皇帝,过人之处自当不少,容人之量与用人之宽应为最重要一点。他不加罪于怂恿韩信反叛的蒯通,证明了他对人的宽容,能提拔韩信为大将军,证明了他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勇气。刘邦的功绩是使周王朝东迁后动荡了几百年的社会生活复归于正常。这样的功绩,足以证明他的伟大。那么,大家对第二个问题又是怎样思考的呢?

小组4项羽的魅力在于他重义重情。

项羽心中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标准,就是“义”。鸿门宴前,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对叔父私见张良一事,项羽因重义,不但不追究,还“许诺”,杀刘邦之心已有动摇。之后说出叛徒曹无伤,恐怕也有嫌曹不忠不义之心。鸿门宴中,樊哙闯帐护主,义字当前,项羽便对他宽容有加,称之为“壮士”,面对樊哙的慷慨陈词竟“无有以应”。但是项羽的魅力也是他的弱点,最终断送了他的前程。

小组5项羽的魅力在于他具有中国古典英雄的勇武之美。

项羽是有实力的,他对战争的把握,恐怕十个刘邦也敌不过。谁说项羽有勇无谋?《史记》中有记载:在巨鹿之战中,项羽鼓舞士气,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以表示不战胜毋宁死的大无畏精神。这里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战略眼光和决断力。破釜沉舟一战,可以看出他的领兵才能和为将的自信,也是运用智慧的心理之战。这一战确立了他的英雄形象,也确立了他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小组6项羽的魅力在于他的慷慨悲凉之美。

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一个“不肯”,就是一种“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项羽却向天长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何面见之?纵不言,籍独无愧于心?”造就出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气节、悲壮正气,这也是一个民族的精髓。

(学生配乐朗诵《夏日绝句》,并展示京剧片断《霸王别姬》。音乐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氛围,使我们一步步走近忠贞于英雄之名、忠贞于大丈夫之气的项羽那伟大的人格,也使我们更加透彻地感受到项羽万古长存的英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和讨论,学生对刘邦、项羽两位英雄已分析得比较全面。学生虽没有得出统一结论,但这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师:同学们通过网络搜索到丰富的材料,并且能将材料与课文进行很好地融合,产生自己的想法。这些观点各有侧重,我们很难评说孰优孰劣,我们只能说他们各具风采,各有归宿。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

(四)升华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了新的体会和收获,谁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生:与其说是事业成就人,不如说是人成就事业。

师:事业成败不是偶然,它与一个人的性格、信仰、人生选择有种种必然的联系。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能够把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面对一切挑战。

生:在评价文学人物或历史人物时,不能只片面地看到他英雄的一面,因为人都是多面的。

师:缺点、弱点像影子一样追随着每个人,但人往往有了缺点、弱点,“人”的味道才更重,作品才更真实、更生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性中只有拥有了缺点和弱点,才能真正拥有价值和魅力。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欣赏文学美的同时,学会欣赏文学中蕴含的人生美,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

师: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课上交流的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为《走近秦汉英雄人物——》。(要求:横线上填上刘邦或项羽的名字)

(设计意图:网络资源丰富,课堂交流时间有限,还有很多优秀的资源没有展示出来。《走近秦汉英雄人物——》作为课后的总结,是对网络资源的提炼、升华,也是与伟大英雄的再次亲近。

设计思路

从文学之美到人性之美,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只停留于课本分析,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可能会片面,而只有充分借助网络,从中提炼、分析能展现人物魅力的资料,才能使学生走进人物,走进文学,走进英雄那壮美的人格。网络教室的充分利用,使得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可以最大量地掌握两位英雄较为详尽的资料,使学生对项羽、刘邦的性格有更深层而全面的了解,为后面深入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提供了保障。

让学生动手制作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思路,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将文字的结论辅以生动的画面和悲壮的戏曲音乐,更增强了古典意味和悲剧力量,在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与交流欲望的同时,使历史不再遥远。

点评

《鸿门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本着“从人性角度加以剖析刘邦能成大事的智慧,项羽刺破云天的壮美人格”的宗旨,张老师展示了一节网络环境下的小说阅读鉴赏课。作为一节网络教学探索课,张老师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开发整合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的平台;根据教学的需要,对网络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这些资源的运用,创设了学习的“场”,创设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进行拓展阅读与赏析。课堂学习的过程是搜寻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的过程。

鸿门宴学案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史传类文言文阅读破结见事知人通神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7-0004

如果让每一位执教中学语文科的教师,在“四大阅读”(实用类、文学类、文言文、古代诗歌)中,选出耗时最多的也是最难以把握的阅读教学,笔者想大家的票一定都会投给文言文。诚然,文言文的确因其年代久远,词义异变,文法不同等原因,让教师常呼教之徒劳,让学生倍感学之艰难,但我们也总能找到一些办法,来一步步解决这个教与学的难题。本文就拟以《鸿门宴》为例,来探讨史传类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指导。

一、循序渐进——阶梯型成长性教学目标的设置

事不可一蹴而就。无论学生的底子如何,教学篇目的难易程度如何,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都必须循序渐进,通过阶梯型的教学环节达成成长性的教学目标。

史传类文言文阶梯型成长性教学目标的设置,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关键词入手,既有小的切入点,也有大的着眼处。

破结——句子直译无错(小),通晓全篇大意(大);

见事——明白事件起止(小),理清全篇脉络(大);

知人——扣紧一言一行(小),把握人物形象(大);

通神——崇敬高尚人格(小),亲近传统文化(大)。

目标是一切行为的动因及结果,而没有次序的目标,

2.按理说,变法既然是有利于北宋的,为何像司马光、苏轼这样受过良好教育、一心报国的人会反对呢?

3.尽管王安石在变法的过程中受到了重重阻力,除了宋神宗几乎没有人站在他的那一边,他依旧选择了坚持,为什么?

4.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上述四个阅读思考题进行广泛的阅读,其阅读成果整理如下。

【阅读成果一】由王安石变法想到的——摒弃守旧,勇于创新。

宋王朝在五十年分裂和斗争后,政府力量始终不强。西夏、契丹和金人不断侵略中国北面疆土。为了维持稳定,中国皇帝献上金银财帛,每年花费十至几十万缗。国库为之空虚,政府常闹赤字,内政松弛。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王安石推行变法体现了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

【阅读成果二】善于用人是一种智慧。

纵观王安变法的用人,基本在走党同伐异的路线。只要是口头上坚决拥护新法,不管其人品怎样,节操如何,是否有胸襟,都是王安石信任重用的对象。而恰恰是这些人,大多并不真心拥护变法改革,只是借此来实现自己飞黄腾达、青云直上的目的而已。这些人在实施变法的过程中难免会曲解王安石变法的初衷,使新法变了味,甚至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获取利益的手段。

如果王安石能够“慧眼识英雄”,找到真正支持变法、会变法的人,变法的结局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阅读成果三】性格决定命运。

假如王安石能开诚布公地与韩琦、富弼、范纯仁、司马光、文彦博这些当年的改革者、智者作倾心之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而不是一意孤行、固执己见,那么北宋的历史会被改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啊!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与其执拗的性格不无相关!

【阅读成果四】爱国、不怕困难、坚持自我。

当时的王安石已经位居高官,他本可以平稳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却为了变法,失去了官职,并最终郁郁而终,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他心中有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他选择了放弃自我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强盛,他顶着重重压力。

【阅读成果五】王安石变法是给天下开错了药方。——朱熹

宋朝的税收、贸易、邻里制度、兵役制度、差役制度、科举考试体系,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新法”的影响。朝廷为守旧还是革新陷入了无休止的朋党之争,改革派与反改革派之间势同水火。朝政混乱加剧了北宋灭亡,王安石及其“新法”便成了罪魁祸首。

关于王安石的变法,南宋大儒朱熹说变法是时势使然,然而就如医者治病,本来的心愿是要救人,但其药方足以杀人。王安石实在是用错了药方啊。

由此可见,良好的愿望和动机,并不一定就产生良好的结果。

【阅读成果六】欲速则不达,循序渐进方能成功。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还在于其变法太全方位,太过激进,因此引发了极广泛的政坛“地震”,反对变法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使得王安石变法被拍死在沙滩上。可见,欲速则不达,循序渐进方为改革之道。

这样的延展性阅读课型的尝试让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走出了照本宣科的泥潭,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也使学生扭转了“语文学习只要有一本教材全解就行了”的错误观念,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给学生在拓宽自己的学习维度方面提供了范例,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则会让人陷入逻辑混乱的泥潭。教学目标的设置更是如此,对于知识结构尚不完整的中学生而言,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引领是必要的。

下面,笔者将结合《鸿门宴》就这四个目标一一进行探讨。

二、破结——参与程度与难易程度是关键

《鸿门宴》作为一篇节选于《史记》的文言文教学篇目,其典范性自是无须多言,其故事内容也可算家喻户晓。但即便是这样一篇文章,如果我们让学生在初读之后来选一些文句直译,或逻辑清晰地复述全篇主要内容,也会发现不那么容易。

笔者曾做过对比实验,一组学生只给《鸿门宴》原文(含注释),一组只给译文,设置稍有不同的阅读时长,然后抽查两组学生对主要内容的还原程度,译文组明显高于原文组。

乍看这样的对比似乎无甚意义,甚至似乎无需对比也可以知道结果。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加入抽查文句翻译这一环节,译文组明显不如原文组的结果则又让人觉得颇有些意外。

后根据学生反馈探究其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参与程度决定了细节掌握程度。原文组的翻译之所以强于译文组,是因为他们完全借由自己的力量来阅读全文,期间遇到的文言知识难点,也是由自己通过阅读注释、查找工具书来加以解决,1800余字的古文这样梳理一遍,也可算不易。正是因为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其参与程度较高,所以在细节方面的掌握也就较佳,在应对句子直译时,也就可以较精准地译出。但同时,原文组的学生在全文内容的复述过程中,则多表现为磕磕巴巴,需要不时回看原文才能将故事情节讲述完整。

二是难易程度决定了全局掌握程度。反观译文组,因其拿到的是2700余字的现成译文,阅读难度大幅度降低,因此其在掌握故事大意、概括主要内容方面,就有着上佳表现。但因其参与程度较低,在翻译文句时,常是知大意,丢细节,甚至漏洞百出。譬如有个学生在翻译“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这一句时,闹出将“加彘肩上”译为“把猪腿扛在肩上”的笑话。

这就启示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既不能“越俎代庖”——一股脑地替学生通译完全文,觉得这样才算讲解,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觉得只要字句译得准,就算掌握了文言文的重点。前者只是“授人以鱼”,只能留下个“老师讲得清,学生听得明”的虚浮印象,换一篇文章让学生自己读,就会原形毕露;后者失之全局,貌似掌握了“真知”,但时间稍长,缺少了全文骨架支撑,紧紧依附于个别单句的文言知识点,也会逐渐淡忘,甚至毫无印象。

因此,笔者认为,真正达标的文言教学,必是一方面在文言知识的难点上强调参与度——通过查找工具书,教师的点拨,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掌握译准文言文句段的科学方法;而另一方面,则必须强调全局观——经过对文段内容的概括与汇总,结合事件的起止转折、时间的变化推移,梳理出清晰的故事脉络,理清复杂的人物关系。只有二者兼顾,才能实现文言知识的掌握有明晰且印象深刻的附着点,文章主体内容的把握不失细节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见事——明确起止与主体对应是关键

史传类文言文,尤其是高考所选的文段,其传主的生平常常是一个个零散的事件贯穿起来的。即便是《鸿门宴》这样的文章,也是节选自记录了项羽若干人生重大事件的《史记·项羽本纪》。而史传类文言文中的一个阅读难点,就是事件过程及细节的不明晰。

笔者认为,解决这样一个难题,首先是要引导学生明确事件的起止转折。以《鸿门宴》为例,其大概由以下三个阶段的若干小事件组成:

宴前:1.无伤告密(起);2.范增说羽;3.项伯夜访(转);4.张良献计(止)。

宴中:5.刘邦谢罪(起);6.项王留饮;7.范增举玦;8.项庄舞剑(转);9.樊哙救主(止)。

宴后:11.沛公出逃(起);12.张良入谢(转);13.沛公除奸(止)。

起止转折清晰了,故事的主要脉络才能清楚。此外,史传类文学阅读过程中,还需引导学生明确事件与人物的对应关系。

四、知人——察言观行与人事相合是关键

文学作品不是影视作品,再生花的妙笔也不可能在人眼前呈现出一幅全真的画卷,但文学的魅力也恰在于此——借抽象的文字,在人心中打造出一个具象的世界:人物之风神犹在眼前,天地之妙音如在耳边。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的核心是人物,而要在抽象的文字里概括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听其言,观其行”。听张良之“亡去不义”,我们可知其义节;听沛公之“君安与项伯有故”,我们可知其谨慎;看樊哙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我们可见其豪壮胆气……文言文阅读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其要旨就在于抓住人物的言行。

此外,因为古文中大量省略句的使用和“称名不称姓”的行文习惯,也要求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姓、名、字、号的使用变化以及事件与人物的对应。比如就曾有学生在翻译《鸿门宴》中“籍何以至此?”一句时,对其中的“籍”字颇感困难,不知作何翻译,其实稍微注意下前文及注释就可以知道:项羽,名籍,字羽。这里的“籍”是项羽的自称。

五、通神——信仰崇高与古为今用是关键

语文教学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语言或文学技能知识的传授,不论是过去“文以载道”的传统,还是今天对“思想性”“人文性”的要求,都要求我们在讲授课文内的知识的同时,助学生打开课文外的世界的那扇门。

上一篇:江西历年省考申论真题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案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