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鸿门宴心得20

2024-05-18

读鸿门宴心得20(共3篇)

读鸿门宴心得20 篇1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三、四段(宴会中)的情节发展脉络。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熟知的文言知识大致理解了文意,并梳理了课文一二段的故事情节,在一二段中,曹无伤告密引发了项羽的愤怒,范增的禁言更是激化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矛盾。但项伯的告密却给刘邦带来了转机,张良献计,项伯易主,刘邦从而决定参加鸿门宴,那么,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会有怎样剑拔弩张、刀光剑影的精彩画面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刘邦,共赴这场“鸿门盛宴”。

二、具体展开(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三、四段并思考问题:鸿门宴上到底发生哪些精彩的情节,用简要的词语来归纳一下。

1.刘邦谢罪,项王留饮

或:1.刘邦谢罪 2.范增举玦,默然不应

2.项王设宴 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3.范增举玦 4.樊哙闯帐,死而不避

4.樊哙救主

T:

(2)刘邦来项羽处谢罪是抱着一种怎样的态度?是带着真诚来的吗?为什么,你有什么理由?

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T:

(3)我们注意到,项羽“留沛公饮”后,司马迁很详细地介绍了赴宴宾客的座次,有没有同学了解我国古代座次安排有什么讲究呢?为什么作者要详细介绍这一内容?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T:双方既已落座,那么这个每个人都在心怀鬼胎的宴会也就开始了,首先是谁有了动静?对,是范增,“范增数目项王,举所配玉玦以示者三”,三是什么意思?但项王的反应是什么?项王可谓是悠闲有余,可就是急坏了范增,所以范增下一步的动作又是什么?对,他把项庄给招来了,也就开始了鸿门宴中可以说是最精彩的一幕。(4)同学们能不能说出这一情节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什么成语?项庄舞剑对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在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将故事推向高潮。

T:

(5)樊哙闯帐可谓是整个故事的高潮,作者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喧宾夺主的感觉呢?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T:

(6)有人觉得,樊哙在帐中的慷慨陈词其实与刘邦对项伯的说辞没什么差别,意思都是一样的,你有什么看法?区别在哪?

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T:课文三、四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玦,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唆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那么,刘邦逃脱前又作了哪些部署,宴会的后续发展又是如何,我们下回分解。

读鸿门宴有感 篇2

读完《鸿门宴》让我有了许多的想法,它的时间与历史上的“重庆谈判”有着一些类似。我在想加入毛泽东与刘邦因害怕中计而未去,这历史会不会就此改写?如果毛泽东没与蒋介石进行谈判,是蒋介石的阴谋得以成功,让蒋介石有充分的理由掀起内战,那结果会不会是国名党统治了中国呢?如果刘邦没有去赴约,不明白这件事,那江山会不会就属于项羽呢?其结果留与大家想。接下来,我要分析我的看法了。

《鸿门宴》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刘邦。小时候看过一些古书,了解刘邦是一个治国有方的好皇帝。却不曾明白这背后的故事。透过学习,是我再一次看清了刘邦,原先他不只是具有勇敢几只的性格,还有圆滑狡诈细心机警性格。虽说《鸿门宴》中刘邦是胜利者,但从另一面我发现了项羽其实也是一个好人。他豪爽直率,自矜功伐。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少不了他的名字,岁愚但品行不坏,我挺欣赏他的。

这篇文章里也出了一句名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此刻社会给鸿门宴下了一个新的定义。都说天上没有免费的馅饼掉下来,果真如此。一桌美味无比,价格不菲的佳肴,哪怕是吃完就能够拍拍屁股走人的。那里边的城府可深这呢!此刻的社会人才虽多,但遇不上伯乐,在好的人才也是废材。但偏偏一些废材站得比你高,活得比你好。如果有人也是个废材,他也想这样,怎样办?太容易了,设一桌“鸿门宴”这结果大家也想到了。我不懂那些人为什么不能透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属于自己的职位呢?我也不懂为什么有些官的自制力为什么那么差,是缺钱吗?还是想多赚取一些别人的钱啊!这么容易收贿赂的官会是一个好官吗?既然他不是好官,那又怎样回报社会,发展中国呢?如果每个人都不思进取,只想拿些钱去贿赂他人谋取职位,那又有什么用呢?废材太多了,社会便会颓废下去,中国边会停滞不前。一桌“鸿门宴”的影响太大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学习项羽用自己的智慧“以少胜多”?为什么不能够学习刘邦那样能伸能屈?为什么不能够学习张良那样忠心耿耿,做好自己呢?

读鸿门宴有感800字 篇3

(一):

《鸿门宴》所叙述的是楚霸王项羽,刘邦在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雄视天下之心,因此举办了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准备除掉刘邦。而刘邦最终在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帮忙下逃离楚营的故事。项羽,昔日的楚霸王,多么的威风,多么的不可一世!但因为与刘邦争天下,兵败垓下,最终落个乌江自刎的下常归根结底,都是他桀骜不驯,犹豫不绝的性格让他在鸿门之上错过了一次刺杀刘邦的绝好机会。就这样,一个唾手可得的江山被拱手送人。多么的可悲!多么的残忍!项羽压根儿就没想到他所见的种种,皆是刘邦之计。所以,古之成大事者,不可拘泥于小节。曹操,历史上的奸雄。这是基于人们个人爱憎基础上给予他的名字。让我们正视历史:曹操,字孟德,诗人,军事家这些是什么――这没有什么,仅仅是因为他当断则断,遇事有魄力,当他诛杀孔氏后人时,正是因为他的铁血,后世才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若不是他的潜力,他的性格,何以三足鼎立,统江山;又何以有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壮诗篇。

项羽之所以失江山,刘邦,曹操之所以得江山,正是因为个人人格。项羽的桀骜不驯让他孤注一掷,让他呈匹夫之勇,让他兵败垓下;而刘邦曹操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性格,让他们招贤纳士,让他们统帅三军,让他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当然结局也必然有不同,一个既失江山,又失美人,另一个则建立千秋功业。就个人观点而论,项羽――我崇拜,但只有一个叹惋――英雄短命;刘邦,曹操――我尊重,但他们也只有一个评价――书写历史。好的个性――好的人生,让我们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就个人观点而论,项羽――我崇拜,但只有一个叹惋――英雄短命;刘邦,曹操――我尊重,但他们也只有一个评价――书写历史。

好的个性――好的人生,让我们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乌骓马一声长嘶,似闪电划破黑暗的时空。身后是四面楚歌,眼前是浩浩乌江。

哦,我的霸王!黑色的虚空压得你喘但是气来,没有千军万马,没有呐喊嘶杀,你孤寂如同深秋的残塔力拔山河兮气盖世!是的,霸王,你能够拔山,能够扛鼎,能够号令三千铁甲的征战,但此刻,你已无力再拔心头的那缕悲伤。

那些因你在鸿门宴中释了刘邦而唾你为妇人之仁的人,焉能明白在狼烟四起的秦王朝中,你一声巨吼,扛起天下苍生凄楚目光的胆量;你披甲上阵,任铁蹄踏遍关山万里的勇猛;长城内外,你挥臂奋斫,在刀光剑影中划出一道血色风景时的豪气万丈。

你是英雄!

你不懂得诡计阴谋未必只是小人伎俩,败为贼寇胜为王!你西楚霸王不是君王,你不会明白,猥琐小亭长也会唱出大风起兮云飞扬!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的霸王,你是个君子,但是你是否明白,在战场上,没有道义,只有伎俩!在万骑逐鹿年代的君子正如那痴想飞过沧海的蝴蝶,顷刻间,跌落在大海,腐烂或永恒。:

在四面楚歌中,那个在主帐翩翩起舞的窈窕身姿微微颤抖。只一瞬,一道银光划过。血如纱一般,杜撰在绝望的空气中。虞姬,虞姬,奈若何。虞姬只有以死,来报你的满腔柔情。

而你仍不醒悟么?霸王!

虞姬翩翩起舞,祭你柔情万丈。

宝马凄凄长鸣,泻你一世悲凉。

你的一生中只有这两个知己啊,我的霸王!

江水汩汩,唤你回寂寞的岸边。你拔出长剑,最后一丝亮抖抖过楚歌飘扬的夜空。

在西边的天空,一颗明星渐渐坠落,分解,崩溃。

直至灰飞烟灭

霸王,你的出现正如昙花一现,可昙花的美却无法使人忘却,即使只有一瞬间。所以我们忘不了那个拔山的勇士,那个原谅仇敌的君子,那个火烧阿房宫的英雄。

江水悠悠,易安居士临江悼念,凭谁干杯?

江水涛涛,千古文人抚剑长叹,泫然泪下!

忘不了,忘不了,那么沉重,那么凄凉,让后人评述,让后人哀伤。

我永远的西楚霸王!

读鸿门宴有感800字

(三):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多少人渴望称王,又有多少人因争夺王位而惨死。甚至有些至亲还因王位而自相残杀,这样的例子难道历史上还少吗?

读完《鸿门宴》让我有了许多的想法,它的时间与历史上的重庆谈判有着一些类似。我在想加入毛泽东与刘邦因害怕中计而未去,这历史会不会就此改写?如果毛泽东没与蒋介石进行谈判,是蒋介石的阴谋得以成功,让蒋介石有充分的理由掀起内战,那结果会不会是国名党统治了中国呢?如果刘邦没有去赴约,不明白这件事,那江山会不会就属于项羽呢?其结果留与大家想。接下来,我要分析我的看法了。

《鸿门宴》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刘邦。小时候看过一些古书,了解刘邦是一个治国有方的好皇帝。却不曾明白这背后的故事。透过学习,是我再一次看清了刘邦,原先他不只是具有勇敢几只的性格,还有圆滑狡诈细心机警性格。虽说《鸿门宴》中刘邦是胜利者,但从另一面我发现了项羽其实也是一个好人。他豪爽直率,自矜功伐。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少不了他的名字,岁愚但品行不坏,我挺欣赏他的。

这篇文章里也出了一句名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此刻社会给鸿门宴下了一个新的定义。都说天上没有免费的馅饼掉下来,果真如此。一桌美味无比,价格不菲的佳肴,哪怕是吃完就能够拍拍屁股走人的。那里边的城府可深这呢!此刻的社会人才虽多,但遇不上伯乐,在好的人才也是废材。但偏偏一些废材站得比你高,活得比你好。如果有人也是个废材,他也想这样,怎样办?太容易了,设一桌鸿门宴这结果大家也想到了。我不懂那些人为什么不能透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属于自己的职位呢?我也不懂为什么有些官的自制力为什么那么差,是缺钱吗?还是想多赚取一些别人的钱啊!这么容易收贿赂的官会是一个好官吗?既然他不是好官,那又怎样回报社会,发展中国呢?如果每个人都不思进取,只想拿些钱去贿赂他人谋取职位,那又有什么用呢?废材太多了,社会便会颓废下去,中国边会停滞不前。一桌鸿门宴的影响太大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学习项羽用自己的智慧以少胜多?为什么不能够学习刘邦那样能伸能屈?为什么不能够学习张良那样忠心耿耿,做好自己呢?

鸿门宴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陋习,而历史上的鸿门宴却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为什么两个名词明明是一样的,其影响却这么令人震惊呢?是因为时代不同吗?还是说因为人的品行不一。我很期望鸿门宴事件在今后的社会里能悄然无声的消失。

读鸿门宴有感800字

(四):

读《鸿门宴》有感

场面好看。没看过这个导演的片子,叫赵啥港。但是,他拍的每一幅画面俺都喜欢。俺粉虚荣,奏是喜欢那些热闹的好看的木啥内涵的画面。所以,俺喜欢老谋子,他最擅长做这种活儿了。

这个导演也不错哦,镜头语言运用很好,大场面看的人心潮澎湃;构图很完美:万马奔腾的骑兵,闪着寒光的冷兵器,从画面最上方的山坡上奔驰而下,穿过尘土,迎面扑来,又迂回杀向疆场,那种景象,看得人心中油然一股豪迈之气,直冲斜阳!咸阳城的颓垣和鸟瞰乌城,镜头摇的十分好。

后期特效做的也好,看了片尾字幕才明白,专门请韩国棒子的工作室做的,md,不想服气

说说演员吧

俺不喜欢冯绍峰,看电影之前也不明白他演项羽,还以为是张涵予演呢;但是,这部片子他演的还不错,虽然贵气有余,霸气不足,目露精光,好像是少年版项羽。还有,这个冯绍峰笑起来,好像台湾一个老牌的明星刘德凯,就是演《婉君》的那个(百团大战读后感)

中年发福的黎明,无论从扮相还是性格,都比较贴合我心中刘邦的形象;猥琐、狡黠、可怜,沉寂中暗藏杀机与险恶,黎明演的真不错,很到位。

张涵予的张良还算形神兼备了

感觉黄秋生的范增造型颇有射雕中柯镇恶的神韵

刘亦菲的表演,俺始终说不出啥来,感觉好像我和阿里乐乐写的文字,我使足了吃奶的劲儿,写出来的也不是想要表达出来的,就像隔靴搔痒;但是,乐乐随便几个字就表达十分到位。俺嚼着这就不但是道行修行问题,更是天分原因。刘亦菲就是这样,和啥都沾边,比如神仙姐姐,比如小倩,比如虞姬,但她和主角间总隔膜着一层窗户纸,让人恨恨的想帮着捅破。是不是乐乐看俺的文字时,也有这样恨恨的赶脚呢,呵呵

陈小春的樊哙,还是很好看的。尤其是那场打赌戏,他问对方你猜我有几个手指头,对方答十个,他慢慢伸开十指,却突然张口,活生生咬掉了自己的右手小指。很好看,俺喜欢,打赌就该这样,赌命!自残!看谁怕谁

其他演员没印象了。

影片最后,刘邦临死前流露出那种得了天下又如何,人之将死的失落感和空虚感,俺脚着他大可不必,自己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选取了,尽力了,走下去就是了,路到尽头,倒下就是了。

读鸿门宴有感800字

(五):

今人读《鸿门宴》,往往抑项扬刘,说项羽有勇无谋,女人心肠,不该放走刘邦,以致之后败走垓下,皇帝没做上,连命也丢了,真是大傻一个!其鄙夷不屑之情,溢于言表。而对刘邦则赞美有加,说他有头脑,会办事,能屈能伸,皇帝本该他做。英雄被视为傻瓜,小人倒成了崇拜的对象,美丑错位,善恶颠倒,实令人匪夷所思,不胜感慨。

人格,作为一个英雄的大人格。也正因如此,他才成了一个出类拔萃的英雄,一个具有帝王气质、君子风范的英雄。

项羽的人性美还在于它的本真和纯朴。项羽是一个大人格的英雄,但仍然是一凡夫俗子,具有人之常情。兵败垓下,退守乌江,走投无路之际,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让我们窥见了他心底最真实的一面,那里有他的自责,有他的反省,更有他对江东父老的深深歉疚。他宁死不肯回江东,源于他的自尊,也是他心地善良的诠释。他爱江山更爱美人,而且爱的轰轰烈烈,荡气回肠。他是一个硬汉子,但也有软弱无助孤寂难奈的时候,也需要女人纤纤细手的抚慰,也需要感情的滋润。一幕霸王别姬,把一个男人爱的情怀爱的无奈展露无遗,让人心碎。他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大火三月而不灭,虽然有些过分,但我们能够理解。秦的暴政,已经天怒人怨,彻底埋葬这个罪恶的政权,是人心所向。熊熊燃烧的大火,无宁是他心中的怒火,他在宣泄对暴秦的愤怒。分封诸侯,他不做王侯,不做皇帝,做了个徒有虚名的西楚霸王。别人都忙着抢地盘,而他却衣锦还乡,陶醉在乡亲们赞美的旋涡里。他在乎的不是实惠,而是名声,如同小孩做游戏,要的就是名分。他敢爱敢恨,心地透亮,活的本真而洒脱。这是项羽的小人格,一个平凡人所具有的善良纯朴的本性。项羽,一个洋溢着人性美的英雄形象!

项羽本来就应创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泽被后世,名垂青史。但他生不逢时!他的优秀品质,没有帮忙他成就大业,反而成了他的致命弱点,被他的对手利用,以致功败垂成,遗恨千古。鸿门宴上,除掉刘邦还不容易?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已,但项羽愣是没这样做,他相信了刘邦的花言巧语。在卑鄙奸诈的小人面前,高尚者鲜有不失败的。这并不值得奇怪,因为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如同一个职业拳击手应对一个不守规则的市井无赖,二者的道德水准差距太大,根本无法对决。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历代的皇帝老儿,无不心狠手辣,奸诈多端,刘邦原本不就是一个乡里无赖么?我们往往把项羽的杯具看成其性格的杯具,这是对英雄的蔑视和侮辱。项羽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过错,而是源于社会的黑暗无序、百姓的愚昧无知、道德的粗糙低劣。他的大人格过于完美了,以致不能被那个时代所理解。他的诞生,实是时代的错误!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是统治者的欺世盗名,是庸俗小人的势利偏见。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仍然是一个英雄,一个光彩夺目的英雄。刘邦虽然胜利了,但他仍然是一个小人,一个十足的小人!

黄钟被毁,瓦釜雷鸣。好人受欺,小人得志。这是人性的异化,审美的错位。

上一篇:开锁的具体介绍下一篇:三方协议代理协议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