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类书籍的读书笔记

2024-05-29

设计类书籍的读书笔记(精选14篇)

设计类书籍的读书笔记 篇1

这是一本记录着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感恩故事的书,这些故事里面有只爱亲情,有深厚的友谊,有生命的点滴感悟。在这些经典的感恩故事中,每个故事后都会附有给孩子们的感恩寄语,能让读者引起心灵上的共鸣。

在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让人印象深刻。故事是讲在一个严重缺水的地方,每人每天限定用水量为三斤,每天都是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水。一天,一头憨厚、忠实的老牛突然冲到运送车旁任凭驾驶员呵斥硬是不肯挪动半步。后来,牛主人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唉唉叫唤,但就是不肯让开。最后运水战士被老牛的这股劲感动了破例违反了一次规定,给了老牛三斤水。出人意料的是老牛并没有去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回转头,对着夕阳,仰天长哞,这时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就这样受伤的老牛安详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没等主人吆喝,它们掉转头往回走去。

为了孩子,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每一位母亲都是那样的义无反顾,作为孩子常常是享受着父母为他们所创造的一切,索取得那样的理所当然。

还记得刚开学那一阵子,每个孩子基本上都是两个以上的大人送到学校,有时甚至会出现四五个大人陪着一个孩子的现象,当这些可爱的宝宝从走近学校那一刻起,我们接受的不仅仅是孩子,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是那一份份沉甸甸的爱。

面对着这一群活泼可爱,又天真的孩子,我不禁想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是让孩子在学校里学会一首儿歌?还是让孩子回家唱一首好听的歌曲?其实,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育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那么就会发现生活原来是那么的精彩。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去感恩,感谢父母带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感谢长辈们不顾自己年老的身体风雨无阻地来接送他们,如果孩子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幸福,那我们又何必太在意会念了几首儿歌呢!

设计类书籍的读书笔记 篇2

引言

现代书籍从装帧到设计上的转变, 促进了中国书籍设计的进步和发展。书籍设计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一样, 同属造型艺术的范畴。书籍的设计涉及到方方面面, 从封面到内文的版式, 从外在造型到信息传达, 从材质构建到工艺兑现, 从阅读到审美再到实用功能等, 是一系列整体设计的创造性运作。通过具体的设计手段能完美地展现出书籍的整体之美。简单来说, 书籍之美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在构成直观造型的静态之美, 二是内在构成内容活性化的流动之美, 而这两者的完美融合, 就组成了形神兼备的书籍整体之美。本文将从书籍的形态、语言和内在之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书籍的美学设计。

一、书籍的形态之美

这是书籍的形态, 更确切地来说, 应该是书籍的神态, 即书籍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融合, 以及由此产生出的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对于书籍形态的塑造, 是需要除设计者外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从功能到美感的设计, 构成了书籍的整体形态之美。

书籍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其形态在不同时代发生着不同的演变。从最早作为信息传递符号载体的甲骨, 到周代至秦汉的竹简, 产生了用帛做为袋子把竹简类型的书放在里面的装饰。东汉时期由于造纸术的发明而形成的卷轴装、隋唐时期的贝叶装、唐代早期常用于佛教经典的经折装、唐末五代的蝴蝶装、元代的包贝装、多用木板或纸板做书函的线装, 直至晚清, 中国书籍的形态可谓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

中国现代书籍设计已经跟上世界的步伐, 从做书的模式到印刷装订的技术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虽然时间在变化, 但是从古至今人们对书籍美感和功能的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不变的。传统的造书者们将书籍进行整体精致的设计, 构成人们当今所熟知的书籍形态, 使书籍以一种精致的艺术品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现代书籍的美学价值, 体现在传统书籍形态与现代书籍形态相融合的探索过程中, 设计者创造出具有能调动人主观能动性的设计产物, 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书籍的外在造型之美和内在流动之美。例如《拥有力量的海洋巨人——鲸鱼》这本书, 是用三维立体的手法介绍海洋巨人——鲸鱼的书, 书里描绘了鲸鱼在海底、海面的生活习性, 它的外部状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此书在设计上以三度空间的视角去描绘, 图像和色彩生动活泼, 设计编排严谨, 具有较强的阅读趣味性, 是一本形神兼备并具备较强的可读性, 集书籍艺术和工艺艺术为一体的拥有完美形态的书籍。另一本《立体看星星》是日本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用了六年的时间与天文学家共同创造的一本形态出神入化的书, 此书是一本四维书, 通过红蓝双色眼睛观察, 能看到富有空间立体感的宇宙空间, 如同置身在天际间, 感受并触摸到宇宙间不可言说的丰富的美。

二、书籍设计的语言之美

构成书籍形态的五要素分别是文字、图像、素材、色彩和时间, 通过这五个要素有机的富有层次节奏的结合, 而达到内外造型和神态的完美融合统一, 最终形成具有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的书籍整体。

(一) 文字

汉字多元化的面貌拥有众多的审美功能。具有丰富内涵的汉字, 本身就拥有形象信息, 通过视觉向我们传递力量与声音。在对汉字的版面设计中, 通过不同的组合编排, 能给读者带来时间、空间、大小、疏密、节奏的不同感受, 产生出丰富多彩的审美效果。而不同字体在书籍上的应用也有不同之处, 如宋体的美观自然, 仿宋体的挺拔舒展等, 在设计中能够根据设计书籍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例如《中央美术学院附中50年作品经典》一书, 运用汉字的多样性变化, 用汉字的笔画趋向性重新构成了一种新的字体, 从而产生了书籍汉字设计的美感。

(二) 图像

书籍设计中, 图像是二维的平面的, 是辅助文字内容传达信息的设计要素, 其对文字内容进行图像说明的同时, 也对书籍的装饰起到美化的作用。相比抽象的文字符号, 图像具有可视性、可读性和可感性等优越的特点, 在理性之外又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感, 借助图像的强化可以加深读者对书籍内容的印象和感受。例如《向大师学绘画》一书即是如此。该书运用了以图像为主体的设计, 由对图像的大小和远近所产生出的视觉距离组合设计而成, 在丰富了主体信息传递的同时, 又增加了阅读的逻辑性和趣味性。

(三) 色彩

色彩是传达情感的多面体, 不同的民族和风俗习惯, 对色彩的感受和领悟也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设计者充分考虑和研究这些潜在的民族性, 从而设计出符合民族审美心理的设计作品。色彩是一种表达语言, 不能因为设计者的喜好任意选择, 而应该根据设计作品的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在塑造书籍个性和创造情感方面, 色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同的色彩给读者传递不同的情感信息, 在阅读中恰当的色彩运用, 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例如《敦煌全集》, 该书的色彩取材于敦煌艺术中最为典型的色彩象征, 即敦煌红的地域特色和敦煌壁画中石青色彩的运用, 使得该书的色调具有浓厚的地域性, 恰当的色彩表现出敦煌之美中的独特魅力。

(四) 材质

书籍材质的质感可以引起读者视觉和触觉的感受, 平滑的、粗糙的、柔软的、坚硬的等各种材质, 对于书籍设计来说,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提供给人们精神的享受的同时也提供给人触觉上的新鲜感。不同的书籍运用不同的材质, 能给书籍之美增加重要的因素。例如《食物本草》一书, 以线装轻型棉质纸印刷, 外面的函套用民间常用的藤制食盒为设计材质, 体现出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

三、书籍内在之美

书籍设计作为艺术设计思维活动是属于感性范畴的, 但是设计单凭艺术感受还不够, 还要相应地运用人类工学原理去完善和补充, 体现出条理的秩序之美。在内在版面设计上, 通过文字的组合、取舍以及对造型哲学的运用, 从而产生出各具特色的版面世界。其中, 表现语言的纸通过不同的质地和肌理等来烘托出一种氛围, 以切合原著的精神内涵。尽管设计师要依靠文字和图案等对版面进行设计, 但是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一种能传递信息的气场。简单的来说, 即使没有文字只有图案, 也能以精准的意图去表达著作中的内容含义, 重新合理地配置各种元素在版面上的关系, 这其中所包含的是精心的理性设计。例如《梅兰芳全传》一书, 通过对书侧面的切口进行设计, 在翻阅的过程中往左右压分别是梅兰芳的剧照和生活照。这样的设计为读者和书籍之间搭建了一个精神的桥梁, 从中如同穿越时空亲自与梅兰芳对话, 因而产生了亲切的生命感受力。

版面设计中还蕴含着时空的表达过程, 随着书的翻阅吸纳着流动的时间。在书籍构成的秩序之美中, 文字、色彩、图像和材质等要素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游走融合成为一体。书籍的构成过程是以感性和理性的相互融合为依托, 产生出书籍的秩序之美, 从而使得各元素之间构成完美周密的视觉媒介, 这就需要设计者对书中的形态和概念甚至细化到结构排列等一系列要素进行全方位地思考。例如《烟斗随笔》一书是一本日本已故作家的随笔, 在设计中设计者运用图案和文字的布局跟余白来表现空间的节奏感, 淡雅的色彩能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幽静和舒适之感, 使人不仅能获得纸面上的信息, 还能从版面中体会到一种真切的情感。

四、结语

书籍的美学设计在整体构成中形成了一种主观和客观、感性和理性、抽象和具体等一系列的对比, 形成一种“和而不同”之美。无论是艺术还是技术, 西方严密的理性思路与善于驾驭的能力, 东方宏观的思维方式以及天地人自然融合观之间的互补互动, 都是书籍设计的助推器。在书籍设计中, 我们需要求知问道, 从中寻求对书籍美学设计的新灵感, 使得书籍设计之美更为缜密和优雅。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07

[2]张黔.设计艺术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4]吕敬人.书艺问道.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

[5]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北京:三联书店, 2006

书籍的困惑与困惑的读书 篇3

先民造字,据说是目睹龟甲裂纹或山川鸟兽革木之形而感发引起的,但就六书中最能直接表达意境的象形、指事、会意字,也无法完整地体现出该字所应体现的全部内容,至于形声、转注、假借字,则更是人们笔端见拙。无可奈何时拈来权宜表音表意之符号而已。因此文字打产生时就有先天的不准确性。时代发展,字数激增到十数万字,而形音义也屡加变,与先民造字之初大相迳庭。用如此不可靠又生涩不通的方方块块记言记事,便成了“难得可怕”面“阻碍传布智力的结核”。(鲁迅《门外文谈》)

这样,人们一旦把见闻心思形诸于文字,就已经失去了准确完整的第一性而成为第二性的东西,经后人加工润色,则更成为第三性以后的东西。同时又有古今之隔,“昔之妇孺闻而辄晓者,更经学大师转相讲授仍留疑义。”这是时代使然。(戴震《戴东原集》卷三)难怪元代有一书生读《楚辞》不通,竟诅咒屈原“写文章如此艰涩,投水死得活该!”(元吾邱衍《闲居录》)这样一来,人们便在遇到文字难以表达的意境时,或自已委实不通古人文句时,便只能用“妙不可言”、“笔墨难以形容于万一”之类词来搪塞,七分无奈,三分无赖。

文字写定,便成书册,所谓“书契之本,见于文字。”好事者踵而继之,或抄或传,或训或释,结果却是讹文谬字与日俱增,误训乖释更为益炽。同时,书籍流布中的虫蛀风蚀、兵燹战乱及人们有意无意的裁汰散佚也极严重。仅“兵燹”而言,据《隋书·牛弘传》和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载,前后历代就达“十厄”之多。可见书籍流传愈往后世,愈失本旨,鱼鲁豕亥,千疮百孔,奄奄一息,不绝如缕。

最为可恨的还要数人为地制造不真实。以史书为例,淆人昭读史兴浓,一日,忽焉发出“前代正人君子名节隆重,指不胜屈,近时人材寥廖,何古今之不相及若此”的疑问,他向时人毕子筠讨教个中三昧,毕氏告诉他这是前人“史笔有所润饰”的缘故。其实,前人早已深明此理,如宋时奸相丁谓就说过:“古今所谓忠臣孝子,皆未足深信,乃史笔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耳!”(均见《啸亭续录》卷三)可见古人著史,在“秉笔直书”的幌子下在做何勾当。至于记述仇之国的史实,如《魏书》讥南朝为“岛夷”,《宋书》刺北魏为“索虏”。则相互指斥,于彼妇骂街无二。再如历朝皇帝的《实录》,一俟书成,草稿及其它资料全部付之一炬,这里面除了部分不可泄露的国家机秘外,恐怕更大部分是封建帝王暴虐荒淫、奢侈腐化的污行秽史,这是万万传不得的。如此《实录》,还要被屡加改易。清朝诸帝,即位之始便改窜先帝《实录》,直到满意为止,名为《实录》,简直是一莫大的讽刺。至于私家所撰如碑传、族谱等,更是水分太多。东汉末年,蔡邕为当时“党铜之祸”时蒙难的太学生领袖郭泰撰写碑铭时就深有感触地说:“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泰)无愧色耳!”(《后汉书·郭太传》)蔡氏博雅磊落君子,尚不免笔端缘饰,后世之人,更是褒贬任由,全凭胸臆,笔下之人,生时有桀纣之暴,死后备尧舜之贤。如此碑传,岂能深信?!

由于以上诸多主客观因素所致,使我们手中的书籍无论字面文字,还是字里义理,皆讹谬满纸,不可卒读。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即或同一部分甚至同一句话,国读者领悟能力不同,见解不同以及运用于实践的方式不同,有人读了浪子回头,成为贤才;有人读了,本为贤士,反成盗跖。有人读书明理成为栋梁之材,上裨于国,下益其身,名垂青史,千古称颂;有人却因读书治学,竟成奸人贼子,祸国殃民,以至于骨朽人间,骂犹未销。更多的人幼时治经,白首尚不能通,生龙活虎般的躯体硬是让书本耗成几根白骨,至死仍不明白为何落得如此之下场。真不知孽根究竟是书还是人!

于是,为了减少文字书籍的讹误,为了消除书籍的副作用,把那些死啃书本的“蛀虫”从书缝里拉出来,古往今来,人们便绞尽脑汁,想出了众多的法子。

同儒家文化虽非昆弟,但亦密不可分的禅学尤其是南禅,他们有自己对待文字书籍独特而又绝妙的方式——“不立文字”。南禅诸师认为,佛家最高深之处在于心悟神化后世界、佛、我合而为一时的绝妙境地,一旦将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成为第二性的东西失去了意境。因此他们把“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作为自己的传教方式,认为释读佛籍是“头上安头,雪上加霜”。故他们“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以诸圣求解脱”。不仅如此,他们还讥讽那些终日精研佛理的人是“世间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五灯会元》卷四)

唐末五代,战乱频仍,加上几次人为的灭佛,寺院被焚,典藉散亡,佛教受到沉重打击,但南禅却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无疑,不读经籍、不立文字正是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是,南禅到了后期,他们的传宗世系需要记载,诸大师传教事迹需要记载,同它派辩论时也亟需文字性的证据材料,况且更多的佛门弟子毕竟要通过学习佛籍来修行悟道。于是不立文字的传教方式被打破,代之而来的是硕厚生涩的典籍,南禅由生机勃勃走向僵化陵夷,由不立文字而兴盛,由立文字而衰微,教训斯深,然似乎又是其发展之必然。

禅学如此,在世俗知识界,主张放弃文字书籍者,最早的盖为老子。老子提出要人们回复到结绳记事的时代,毁弃文字书籍。庄子发挥老子之义,更将圣人、书籍、音律、仁义礼智、诸侯等看成是一切罪恶之根源,力主“绝圣弃智”、“擢乱六律”,将一切能导致人们聪慧开悟的东西全部废除掉(《庄子·箧》)。韩非子也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故将读书儒士列为“五蠹”之一(《韩非子·五蠹》)。孔子弟子子路也曾向孔子发出过“何必读书,然后为学?”的疑问(《论语·先进》)。到了南宋,陆九渊更提出“不识一字,管取堂堂作大丈夫!”他们由痛恨那些沽名钓誉,为利禄奔波而扰乱尘世,干犯民人的读书人,进而痛恨读书人手中的书籍,认为正是这些讹谬特炽而义理乖误的书籍破坏了清净的世界,因此他们觉得如果焚书弃智,则万恶皆灭而天下太平立致。然而,他们这些主张显然行之不通,一则除实践活动外,人们经验和知识的获得以及文化的传播发展不能只凭口耳之传,必须凭藉图书;再者,放弃图书更是一种倒退。何况老、庄、韩、陆诸人,也莫不皆饱学之士,他们的思想也只能通过著述表现出来。

另一些人承认书籍有讹误,但却不主张对书籍任意校改或重新著书。他们认为作者有高下之分,读者也有良莠之别,与其乱加点窜而贻累古人,延误后学,不如原书流传,缺文坏字一仍其旧,自己的见解也无需加进去,由读者自己去甄别、学习和扬弃。如北齐学者邢邵就主张不甚校,认为“误书思之,更是一适”。赞同这一观点者也代不乏人。这种做法虽然不会产生乱涂乱改,妄加发挥的现象而制造出更多的垃圾,但仍然是一种回避而不负责任的做法,原书讹谬一仍不改,不利于后学也不利于文化之发展。邢邵的主张当时就受到其妻弟李季才的批评,说:“世间人多不聪明,思误书何由能得。”(《北齐书·邢邵传》)可见此法亦不可取。

第三种做法,也是普遍的作法,是认识到文字书籍的不可靠和消极作用。因此一方面提醒人们不要为书籍所缚。如孔子告诫人们文献有其“不足征”的一面。孟子则大声疾呼“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后世学者也倡导人们多行实践,“时时省察,处处体验,即米盐之琐,寝席之亵”间亦有学问,不必强求子书籍。现代语言学家吕叔湘更把语言文字喻为“拐杖”,吕老之意,若爬山历险,此杖必凭,倘轻履平川,则当弃杖而行,否则反会成为累赘。他们谆谆劝诫,向人们提出善意的警告,要求学者既能钻进书堆里,又能出得来。

另一方面,历代学者又力主对文字书籍进行大规模整理,俾还其旧。这其中又分两派:一派以汉、清学者为代表。着重在文字、音韵、训诂、书籍版本、流传渊源、学术渊源及辨伪、辑佚等方面进行校勘、考订、训释和整理工作,力图恢复书籍原貌。如汉儒郑玄即以“念述先圣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尽吾才”为目的。(《后汉书·郑玄传》)清儒准依汉儒,呕心呖血,不休地工作,以求恢复汉唐之旧,达到“刊落浮词,独求真解”的目的。另一派以魏晋南朝、宋、明学者为代表。他们皆以上承孔、孟的面目出现,力图在义理思想上做一廓清,扫除雾翳,以见古人心迹面目。结果,汉、清学者在书籍的校勘整理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使许多积误难读的书成为可读的善本,今天治学而不利用他们的成绩,是“舍其路而不由”。而魏晋南朝、宋、明学者也不同程度地对古人义理思想进行了廓清、阐释和发挥,演绎出了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贡献亦自不小。

然而,学问乃千秋事,古人不可能把所有书籍中的讹误全部正,况且,汉、清学者误会臆改者亦极多。北齐学者颜之推形象地比喻校书“如扫灰尘,旋扫旋生。”(《颜氏家训》)汉清学者正是如此,他们在清扫古书“灰尘”的同时又不自觉地积下“灰尘”等待后人去清扫。而魏晋南朝和宋明学者则似乎走得更远。他们或以玄学入义理,或用“六经注我”之原则,任加发挥,弃旧凿新,甚至曲就古人以从我,被顾炎武指斥是“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的活动。(《亭林文集》卷三)他们“自以为得理,而天下受其害者众”。(《戴东原集》卷九)结果,这些衍理大师们的巨制鸿著令人读来不觉昭昭,反令昏昏,真是大道多歧,安知羊之所在!

书籍《人生的智慧》读书笔记书评 篇4

叔本华封神之作,鸡汤界的核弹。

熬过难啃的前几十页,会发现读这本书很好读,有几节甚至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很多道理简单明了,但在叔本华的书中读到和在公众号里读到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生命长度决定了我们是阶段性动物,童年、青年、以及老年,可以分为三个人截然不同的人,因为这三个阶段我们的追求(好奇、性欲、和安稳)不同。青年时期更多的应该是积累,到了中年时期再爆发。没有任何一个体育冠军能做到青年、中青年一直夺冠,少年得志很难,大器晚成才是唯一能靠自己努力实现的目标。把精力多放在真正的知识、技能研究上,世界上所谓人情练达的能人真的太多了,唯有技能可以让人在独处、面对灾难、年迈时不至于变得无助。这条最重要!健康,比以上任何都宝贵。

书籍《我与地坛》的优秀读书笔记 篇5

时光飞逝,当我重重的放下《我与地坛》时,想起其中一段描写史铁生失去双腿之后,艰难的生活下去的时候,我的感触很深。

一个失去双腿,下半生只能靠轮椅移动的人,能继续坚持活下去,并且还出版了多本书、散文集,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撼的人。我想到了自己,史铁生先生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坚持到底,我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弃,不努力。这使我想到了很多人。司马迁、海伦·凯勒、张海迪,还有那些伟人们。他们同样是令人敬佩的。他们和普通人不同,但做出了普通人无法做出的事。他们没有自暴自弃,他们没有破罐子破摔,他们选择了与坎坷的命运斗争,他们选择了与上帝安排的命运对抗,他们选择了常人不会选择的坚难困苦。他们想过放弃,想过不努力。可他们摒弃了这些想法,最后走上了新的道路,走向了成功、辉煌和灿烂的人生。他们虽然天生比我们差,但他们最终的成就却比我们强。为什么?因为他们勇于拼搏、勇于抗争、勇于奋斗。他们虽然体质弱,但真正强大的是他们心中的勇气与力量。他们积极向上,他们顽强拼搏,他们被载入史册,成为一块块里程碑。你说,我们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可以说,你体质比他们强,但是你创造出来的奇迹远远比不上他们曾经的辉煌。

如果你想放弃,想不努力了,那么请看看他们。他们这一块块里程碑,就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和目标与希望。

医学书籍读书笔记 篇6

他在《源流论》里以很大的篇幅论述了元气和生命以及疾病的关系,并专门写了“元气存亡论”的论文。认为元气在体内首先是一种生理状态和活动支柱,亦即功能表现和物质基础;若机体受到创伤后,它在体内可产生一种免疫功能;若元气受损或衰竭,则表示疾病的预后不良乃至死亡等等。故在治疗一切疾病时,都要以保护元气和挽救元气为根本的前提。他认为元气包括元阴元阳两个方面。肾之真水是元阴,命门之火是为元阳,阴阳相贯,水火既济,生化之机才会永恒不息。“命门为元气之根,真火之宅,一阳居二阴之间,熏育之主,而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在治疗用药时,元阳不足患者定慎升提发散之品;元阴不足患者,慎用辛热香燥伤阴耗津之剂。这一系列论述,增添了医者对元气、命门更深刻的理论研究,长期的临床观察,详尽阐明了命门的实质以及元气和它的关系。

他在《源流论》里强调临床医学的规范化思想,认为“医者必能实指其何名,遵古人所主何方,加减何药,自有法度可循。乃不论何病,总以阴虚阳虚等笼统之谈概之,而试以笼统不切之药,然亦竟有愈者,或其病本轻,适欲自愈;或偶有一二对症之药,亦奏小效,皆属误治”批评某些医生“惟记方数首,择时尚之药数种,不论何病何症,总以此塞责,偶尔得效,自以为功。其或无效,或至于死,亦诿于病势之常”徐氏在强调规范化的同时,并未否定灵活性的重要性。“病有经有纬,有常有变,有纯有杂,有整有乱,并有从古医书所无之病,历来无治法者,而其病又实可愈”。在没有陈法可守的情况下,医生应当发挥主观的创造性,运用巧思奇法,“然后天下之病,千绪万端,而我之设法亦千变万化,全在平时于极难极险处参悟通澈,而后能临事不眩”。这种来自个人体悟、高度灵活的技巧,在临床实践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是任何规范无法全部包容或完全替代的。

设计类书籍的读书笔记 篇7

教学十几年以来,我一直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学生读书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写作上,而读书笔记是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最好手段。它可以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认识水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摆脱肤浅的写作,让学生的作文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还是立意的深刻、新颖都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引领读书,读什么,怎么读

“读什么”往往比“读多少”更重要。初中阶段应当让学生读一些打基础的书,这些书应该是精品,对学生文字功底的形成有很好的帮助。我反对读中考优秀作文,而是鼓励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敢于阅读难懂的精品。

(一)根据不同学段推荐相关阅读书目

如初一重点读写人记事的作品,初二读经典小说,初三读精美的散文。

比如初一暑假,我布置的读书作业是:至少读一遍《水浒传》,写十篇摘抄或读后感,每篇400字左右。

教学中,我还随课推荐阅读,效果更佳。在教授《端午日》时,我推荐阅读沈从文的《边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湘西的风土人情。

(二)根据阅读水平有针对性指导

通过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分层指导。

读书少的学生,或许没有享受过读书的乐趣。我就从学生最喜欢的领域入手,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感受读书的快乐。比如,一个学生喜欢读推理小说,我就推荐他读《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浅阅读的学生,要么喜欢读书却不会选择适合的书,要么是不会读书,读得浮光掠影。于是我一边推荐一些书给他看,一边在读书方法上给予指导。对那些喜欢阅读且读书有深度和广度的学生,我就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读了哪些书,读到什么程度,引导他们向纵深处思考。有个初三学生喜欢读鲁迅的文章,写作风格近似鲁迅,充满阴暗色调,连性格也很孤僻。我就引导他读一些明快的书,如《安徒生童话》和陈丹青的《大先生》等,有读书底子的他,把安徒生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再回过头来读鲁迅的文章,人就变得乐观平和多了。

二、指导写作,写什么,怎么写

在指导写作上,必须明确要求,加强和学生点评交流。

1.片段简评与读后心得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等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我要求学生写片段摘评和读后心得。片段摘评,要求多摘多评,重在评,每则摘抄不多于300字。摘的是作品中触动自己的地方,或是赞同之处,或是质疑之处;评的是自己的思考、联想,深以为然或不以为然的理由,强调的是思考和内化。读后心得,就是一种小议论文。要求学生在读完一本书或一个系列的书后,在简评的基础上,找一个中心,提炼出自己的思考,形成文字。每周我布置的语文作业是五篇摘评和一篇心得,“五摘评”是写300字的摘抄加点评,“一心得”是写一篇600字读后感。摘评与心得的作用是互补的,摘评强调读书时的碎片式的灵光,心得强调走进书的深处。两者都是培养学生读书思考、动脑动手的习惯。

例如,在阅读《红楼梦》时,不少学生写了系列性的读书笔记,有摘评,有心得。请看金婉丽同学写的评论林黛玉的一个片段:

黛玉爱使小性儿也是一大特点。她对宝玉、宝钗,甚至还有湘云、袭人都有“含酸”的尖刻言词,一张嘴不饶人,伶牙俐齿,嘴尖舌利。有时故意挑刺儿,甚至都让人难以忍受。对丫环、婆子们也常是如此。但她也有温柔随和、天真可爱的一面,如钗黛和好,宝黛读曲等。其真率坦诚,有如霁月光风。

一学期下来,不少学生的读书笔记写了厚厚的一本,密密麻麻地记着自己阅读时的心情、心境、思考与心得,班级里出现了一批研究《红楼梦》《水浒传》的“小评论家”。

2.口头点评与师生交流

口头点评。我要求每个学生轮流在课前演讲,然后由同学点评,我再作深度引导。比如,毛蔚同学在推荐洪应明的《菜根谭》时,一位同学就演讲本身给予点评:“讲稿简洁清晰,观点明确,但对书的内容陈述过多,造成后面的演说有些仓促。”针对他的评点,我追问质疑,继续挖掘并提出建议:“你去看看洪应明的《菜根谭》,或许你会更喜欢这本作品。”后来,她把这本书买来阅读,并写出了专题读书笔记。

除了课前这种口头点评外,我更多的是和学生在读书笔记中进行交流。

比如,王菲同学点评任强的《课堂上》:

任强的《课堂上》的前言写得极漂亮,可是接下来,我开始怀疑我的初读感受,这不是流水账吗?等我看完才发现——哇,真的全是流水账。

我回复她:

是流水账,但又绝不仅仅是流水账,而是她教育生活的记录。作为一名教师,透过任强的文字,我看到的是一颗悲悯的心,不光是为师者的心,还是一颗入世者的心。再去读读《山那边的孩子》,也许,你就不认为这仅仅是流水账,而会另一番感受了。

下周的摘抄本上,她用文字告诉我:

老师,按您的要求,我去读了《山那边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悲愤。我才知道,在中国,在我身边原来有那么多我无法改变的人和事,他们的希望在哪里?他们挣扎在生活的艰难处。作者人在其中,却也无能为力,这更让我切身感到无力。难道真的不能改变吗?

这样的读书交流,是思考,也是写作。也许,学生起初的思考是幼稚的,但有了幼稚才会有成熟,写作也将越走越远。

3.搭建发表的平台

学生是需要激励的,收获成功是最好的激励手段,所以,我从多方面为学生发表文章搭建平台。

一是推荐到《北中报》或《北斗诗刊》发表。每周的读书笔记我都认真批阅,从中选出3篇优秀的文章进行一对一指导修改,先刊发在每周一期的班刊上,再推荐到《北中报》或《北斗诗刊》发表。一方面鼓励了发表文章的学生,另一方面对其他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

另一个是口头发表。每天的课前演讲,就是最好的口头发表平台,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初一年级第一个月演讲主题定为“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在演讲内容上,我都做具体要求,分成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精彩片段、我的感想等几个板块,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发表个性化的读书笔记。一个学生对梁实秋《谈时间》做了摘评,演讲出来,那字字珠玑般的思想,赢得了同学们由衷的敬佩。班级里,学生主动买书,在书上做点评,一时蔚然成风。

只站在班级的讲台上还不够,我又把他们推向学校的北中讲坛。寒假后的第一周是读书汇报交流周。各班在读书汇报交流会的基础上,选出一名学生登上北中讲坛,展示读书成果。我们邀请校内的老师进行评奖,设置多个奖项,如最佳人气奖、最佳解读奖、最佳展示奖、最具哲理奖等,以此来鼓励学生。这些平台的搭建,让每个学生在读书中积累素材提升思想,在交流碰撞中相互感染激活思维,在写作中锤炼语言学会表达,为学生的读书、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励志书籍读书笔记 篇8

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 ,1642-1727)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他被公认为是近代科学革命的完成者,经典力学的创立这,微积分最早以及最主要的发明者,理论物理和现代光学的开创者。此外,他还是一位卓越的科研组织者和领导者。牛顿的这些伟大成就使他在科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威望。有许多人认为,他堪称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恩格斯曾经说过:”牛顿由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质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对于如繁星般耀眼的这些科学成就,牛顿说它们来自于”持续不断的思考”。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就不难发现,牛顿能够超越所有人而站在科学之巅,与他身上的优秀品质是分不开的。他治学严谨,酷爱读书,喜欢沉思,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且他一生勤奋,为了自己痴迷的科学,经常到凌晨还在努力工作,有时甚至彻夜不眠。为了研究,他总是忘记吃饭,经常是每天只吃一顿饭。这种做事勤奋,废寝忘食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在学习中所缺少的么?在生活上,牛顿同样也是我们的榜样。他用钱也象在科学上一样谨慎,他说:”钱要用到该用的地方。”他虽然自己生活十分节俭,但若有人需要他的帮助,无论认识与否,他都会慷慨解囊。而且每一次都数目可观,因为他始终坚持着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的理念,这高尚的品质是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啊!

而这位伟人却从来没有因自己的成就而满足,他说:”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但对于我来说,我只不过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男孩,时不时为了捡到几块光滑的石子和几片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那浩瀚的真理之海仍在我面前全然未被发现。”是啊,他教会了人类思考的方法,后人们沿着他的足迹在那浩瀚的海洋中也找到了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电磁学,光学,热学…人类在牛顿的科学思想中不断前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毫无疑问,牛顿一生在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科学史上是无与伦比的。伟大的牛顿以他杰出的贡献在人类文明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他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思想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新转折,正如亚历山大。蒲泊所说:”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降生吧,于是一切成为光明!”

书籍《京华烟云》的读书笔记领悟 篇9

——题记

这本书我并没有读完,但是,在这种没有读完的情况下,作者林语堂写书时的心情却是在我心中完整的体现了出来,这本书即使是没有读完,那种凄凉的感情在全书的开始就已油然而生。

自从读过了此书,在我的脑海里,“木兰”也从一个变到了两个,一个就是“铁血女汉子”花木兰,而另一个则是书中的貌美如花的姚木兰。而二者的性格似乎也决定的两个木兰结局时的情感的不同,与花木兰的热血、姚木兰的冷静所对应的,花木兰的美好的结局,与姚木兰的凄惨的结局。

虽然姚木兰的结局不称人意,但是她在书中所表达出的那种不折不挠的精神,则让更多的读者喜爱她,对于压迫,她反抗;对于封建,她反对;对于权力,她反感。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充满现代思想的人,出生在那么一个充满现代思想的大家庭,结局却是依旧的惨淡。它的结局好比骆驼祥子,却比骆驼祥子更加高深莫测;他的故事情节好比水浒传,但比水浒传更加凄惨;它的人物设定好比红楼梦,却比红楼梦更加复杂缠乱。

这样一本书,则是作者林语堂献给那些在抗日前线战士,林语堂以这种方式来批判这种封建的社会的腐败,以及对先进思想的一个赞扬。就如题记所说:“不是英雄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

而我则对于这本书的感觉,则更多的感觉到了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孤独。

书籍中的引导设计 篇10

引导设计在于书籍之中等同于盲人手中的拉布拉多犬, 优秀的引导设计能很快的让人找到自己最想得到的信息, 它的存在避免了我们在黑夜之中去寻找黑色的目标, 引导设计就像在黑夜中的竖起的灯塔一般, 引导读者注意到自己的目标所在地。

就书籍来说, 引导设计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书籍中目录的引导以及书籍整体结构的引导。

一、目录的引导设计

目录的设计是最常见的引导设计, 也是最传统的引导形式。越是传统的越难去颠覆, 因为它带来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观点, 这样的观点有利有弊。传统的目录主要以章节名称、页码以及两者之间的虚线为主, 基本以文字为主。读者通过寻找相应章节和页码去到达相应的页面, 这使得读者需要从相对繁琐的文字中去寻找自己的目标。这样的一些弊端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良设计, 才能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解决:增加图像, 强化其引导作用;改变传统页码的字体;改变引导线的形式;增加立体的引导形式等。

(1) 图像的引导设计

图像的范围包括照片、图形等。我们设计时可以根据相映的章节内容来选择恰当照片或者自己手绘的图形, 图像的存在使得目录的设计变得更加符合“读图时代”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图像和文字并列时, 瞳孔收到光线和面积的大小影响, 总是比较容易注意到图像,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增加图像的目的。而且图像的存在, 同样能让文字阅读有障碍的人士看懂自己需要寻找的章节在什么位置。图像的出现必然需要设计师做更多的工作, 首先需要去选择恰当的图像, 图像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某个具备代表性的局部;然后确定图像的手法, 是照片还是手绘?二者各有千秋, 照片具有真实性, 手绘图形的优势则在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同时具备一定的艺术感染力;最后根据书籍开本的大小来调整图像的大小、色调等方面。

(2) 页码的引导设计

页码是一种功能性的符号, 没有页码的目录就不能称之为目录, 所以页码是目录的本源。传统的目录少有设计, 它的存在只是满足其简单的引导功能。现在的书籍设计追求整体感, 这需要设计师在运用页码的时候, 需要选择恰当的字体和确定字符的大小, 优雅的书籍内容必然需要选择纤细飘扬的字体, 反之亦然。此外, 我们还需要重点考虑页码的表现形式, 传统的页码仅仅利用油墨来实在的, 而现在的技术已经到达比较高的阶段, 各种各样的手段层出不穷。我们可以发现有的页码是镂空, 有的是植绒, 还有的通过立体的形式来形成的等等。多样性的页码在满足最基本功能的条件下, 被最大限度的赋予了新的表现形式, 强化了页码的引导作用。

(3) 引导线的设计

引导线的连接章节和页码之间的一种线, 传统目录中最常见的引导线是虚线和直线。传统的引导线存在着过于单调的问题。抛开线功能不谈, 单单从形式上来说, 曲线、螺线、射线等等;从材料上来看就更丰富了棉质的线、金属线、塑料线等等。这些线有的是有规律的, 有的是没有规律的, 有的透明的有的是不透明的, 总的来说是比较丰富的。有这样的存在, 使得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去改变传统的引导线设计的方式, 在一些超前的书籍设计中, 我们可以发现有的设计师在做引导线的时候是直接采用了后期缝纫的方式, 将红色的棉线缝制到纸张上面, 达到耳目一新的效果。

(4) 立体层次的引导

立体引导的设计理念来源于设计师将目录所在的页面想象成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 然后通过虚拟的手法将图像、页码、引导线在特点的三维空间进行编排。其实就是对传统版面编排的一种改良, 这是一种观念的变化。在新兴设计师的眼中, 编排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平面排版, 应该在纸平面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对阅读者的视觉经验进行颠覆, 通过模拟手段, 达到三维或者更多维的传达, 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传统的目录在设计时, 缺乏必要的层次感或者说层次感不够丰富, 为了更好的追求立体层次的效果, 设计师需要利用块面、色彩、线条的变化, 通过对图形的变形、文字的大小、色彩等方面的变化, 最终使得目录画面中的纵深感得到加强。

二、结构的引导设计

结构的引导是指设计师对书的整体进行一种规划, 良好的规划能更好的让读者能更快的达到自己所要到达的页面, 同时能在页面中很快的发现需要被发现的信息。

整体结构的引导主要依靠纸张的颜色、材质、大小、形状来实现。每一种页面的变化都会使得书籍本身产生一些变化, 变化引起了视觉关注、感官的诧异。然后恰恰是这样的变化使得阅读者能产生思考, 能更好的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遇》这本书描叙了男女之间的故事。书籍在阅读时是需要正反来阅读的, 从前面看是男人的成长史, 采用了蓝色的纸张;从书背后往前看则是女人的成长史, 采用了红色的纸张;中间则是二者在一起的成长史, 采用了红蓝相溶的纸张。按照设计师的理解, 书籍被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男人在没有遇到女人之前, 页面完全用蓝色来表现;而女人在没有遇到男人之前则采用红色纸张来表现;而当二者相遇之后的页面则采用了红蓝相溶的颜色来表现。

这样书籍, 可以让读者很明确的通过页面的色彩来判断自己翻阅内容的位置, 确定自己的所处的方位, 达到引导的作用。同样的道理, 通过纸张材质、大小、形状的不同, 使我们很容易区分出书籍中不同的内容, 就像在街道行走一样, 根据不同的街道不同来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动方向, 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地。

优秀书籍《实践论》的读书笔记 篇11

《实践论》说:“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外部世界了解的真理标准。”用于指导实践,实践用于验证理论。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无论是工作还是认识自然,都是从点到面,单方面到更多方面。只有结合理论,用实践积累自己的经验认识,把自己的直接实践经验与别人的经验(学到的知识)相结合来判断事物,才能更加科学客观地认识事物,开展工作。

我们可以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积累一定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达到了理论水平。当然,理论要经过实践的验证。也就是说,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所有的认识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实践论》表示:“只有感觉到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不管谁需要知道什么,除了接触那个事物,即生活在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没有办法解决。“这个看法看起来很平淡,但实际上是很多人忽视的真理。

《实践论》说:“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整个宇宙发展过程中,各具体过程的发展是相对的。因此,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承认对各发展阶段具体过程的认识只有相对真实性。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的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单独识别,不能用任何一句话来说明。因为人们对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有相对的真理。

著名书籍童年读书笔记 篇12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18世纪俄罗斯小市民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了争夺财产常常因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同时也有坚强、勤劳、善良在其中隐藏着,阿廖沙的外祖母总是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像丑恶现象屈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

我想,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五彩斑斓的,更是阳光的。我们没有真正见过家人之间的殴斗,也没有亲身体验过被鞭子抽打的感觉,更不会看到有人被活生生地折磨死。我们沐浴在亲人、朋友、老师赋予我们的爱之下,却不懂得发现和回报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本来就应该有。

看到好吃的零食,我们本能地向父母伸手要钱买,如果父母不允许,告诉我们吃太多零食对身体百害而无一益,有些孩子非但不听,还哭闹着说父母不爱自己。做错事了,朋友诚心帮助我们改正错误,有的人不仅不虚心改正,反而觉得朋友啰嗦。考试失败了,我们沮丧地叹气,老师加班加点为我们补课不求一丝回报,有些同学不但不认真听讲,反倒认为老师有意给我们增加负担。

我们实在太不懂得“理解”二字的含义了!我们是如此任性地认为自己总是对的,以自我为中心,从未替别人着想,一刻不停地抱怨生活的枯燥无味。请珍惜吧!我们不能永恒拥有这些,所以,就趁着我们还拥有的时候好好体味、好好珍惜吧!

论书籍装帧设计的“加法” 篇13

1 书籍装帧设计对于书籍的“加法”作用

书籍的装帧设计具体是指巧妙地利用各种图形、语言及文字与色彩, 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排列组合, 使他们可以富于美感的传达一定思想。我们知道,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 封面的设计最能体现装帧设计的思路与精神, 是装帧设计中最为主要的方面, 因此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 我们应将封面的版式设计作为重中之重。在封面设计过程中, 要突出作者签名与相关信息的表达,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恰当的图案与色彩, 并对他们进行巧妙的组合, 使其可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只有这样才会很好的吸引读者的目光。但是对于书籍的版式、所选材料、封底等的选择也要尽量注意与书籍内容想呼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书籍装帧设计的内容也呈现出不断扩大、不断丰富的趋势。书籍装帧设计的此种变化, 对于书籍来说有很大作用, 使得书籍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色不少。下面本文将分条论述书籍装帧设计对于书籍的积极作用。

1.1 书籍装帧设计的造境功能

书籍装帧设计的设计者要使书籍的装帧设计能有造境的功能, 就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 通过想象力来完成一些相关要素的排列组合, 使他们可以很好的表达某种意境。在这个过程中, 设计者可以通过关联想象来实现装帧设计的增值作用, 关联性想象是指在人们原有的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 比如看到红色想到火光的温暖, 而看到绿色则想到春天的绿意盎然, 当看到白色则会想到冬天冰雪的寒冷等, 通过这种关联想象设计者可以很好的表达某种意境并可以使读者感受的到、体验的到。同时要想书籍的装帧设计能有造境的功能, 设计者自身还要具有相应的素质, 比如生活阅历丰富, 想象能力较强能。书籍装帧设计在造境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原则, 比如要尽量造一些可以实际观赏到的景物, 造一些贴近读者实际生活的景物, 造一些传达上进思想的景物, 造一些平时易懂的景物等, 只有这样, 才会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从而达到造境增值的作用。

总之, 书籍装帧设计的造境, 如果能合适恰当, 就可以营造出一种立体的美感, 使读者感觉到景物就在眼前, 而且还会很好的勾起读者内心的某种愉悦感, 使他们感到韵味无穷, 从而激起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1.2 书籍的装帧设计可以很好的营造一种书卷气息

第一, 要注意所选材料。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注意书籍装帧设计所选用的材料。实践经验告诉我们, 所选材料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书籍的整体质感, 同时也是影响读者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材过程中, 我们要尽量选择那些有手感、有质感、让人比较舒服的材料, 只有这样才会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调动起自己全方位的感官, 从而达到与书籍交融的境界。

第二, 注意具体的装帧设计。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与进步, 书籍的装帧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封面的设计了, 书籍的版式、封底、书脊等也逐渐纳入到了书籍装帧设计的范围之中。因此, 在书籍的装帧设计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注意封面的设计之外, 对于封底等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只有很好的注意上述两点, 才能使书籍的装帧设计营造出一种书卷气息, 从而更好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调动读者阅读的兴趣。

2 书籍装帧设计可以使信息的传达具有个性化, 从而提高读者的关注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读者对于阅读书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了, 设计者们渐渐意识到, 传统的、单一的装帧设计已经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 因此, 书籍装帧设计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逐渐趋向了多元化, 其中, 很多设计者特别注意利用书籍的装帧设计来营造一种个性化的信息传达机制。在书籍装帧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注意了文字的繁与简、前与后、详与略的排列, 使书籍的装帧设计可以引导读者在阅读时循序渐进, 逐渐领略书籍内涵与书籍设计的完美结合。要想使书籍的装帧设计能够个性化的传达信息, 设计者在设计时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 还要注意要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将封面、纸张、书脊、封底结合起来的立体效果呈现在读者面前, 使读者能够在阅读时感受到立体动态的效果。同时, 设计者还要意识到, 只有好的封面是很难营造立体氛围的, 要想有立体的效果, 书籍中层与层之间疏密要做到很好的结合, 有关符号的变化也要彼此呼应协调, 甚至内封与环衬之间也要有美感, 只有这样, 立体动态效果才会更明显, 通过书籍的装帧设计才能很好的传达个性化的信息。

通过个性化信息的传递, 可以使书籍作者的思想更好的为读者所了解, 从而使读者在选择书籍时, 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 这样既可以节约读者的时间, 又会给读者带来很多的便利。

3 结语

俗话说的好:“人靠衣服, 马靠鞍”, 书籍的装帧设计就好比人的衣服, 马匹的鞍具, 可以起到美化书籍的作用。一本书籍如果有好的、精致的装帧设计, 就可以很好的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即使其本来并不打算阅读此书, 相反, 粗制滥造的装帧设计, 则会使读者产生反感, 进而使其打消阅读此书籍的欲望。因此, 我们可以说书籍的装帧设计如果适当, 则会对书籍内容起到“加法”作用, 相反, 则是“减法”作用, 因此, 书籍的装帧设计要注意审美、立体、书卷气息等的传达, 并注意相关数据、图形、色彩等的组合, 使装帧设计能对书籍内容起到很好的增色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克, 姜百强.书籍装帧设计个性化信息的传达[M].北京:北京服装学院出版社出版, 2008.

[2]袁静, 李丽.书籍装帧设计书卷气息的营造[M].济南:济南大学艺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2008.

经典书籍读书心得笔记 篇14

他的诗中,有热烈的红色。“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我们火一般的肌肉,以及那里面的痛苦,愤怒和仇恨的力”,红色意味着勃发的生命和血性,是中国农民面对压迫怒气腾腾的写照。“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那些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满树艳粉娇红,却让人想到死亡和血泪,既使江南处处是春了,风景繁华似梦,仍是触目惊心,让作者感到凄凄惨惨;大好春光、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家国之痛,得之心而寓之花也。火把已排成发光的队伍了,火把又流成红光的河流了……千万把高高擎起,火焰吞噬着铁黑的夜,散发着亘古的热与希望,如同沉寂中爆发出千人一口的呐喊。乌暗底色上的炽红,给人以按捺不住的力量和热情——如果太阳不出来,我们就自己创造黎明!

他的诗中,有一望无际的黄。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和荒漠……苍莽荒寒的北国大地上,烽火不断,只有饶阔的黄土地知道,有多少交织的逃难车辙,多少流离失所的北国人民!

这一幕黯淡的灰黄,包含了多少人的悲声和叹息!黄色的泥沙,使我们看不见远方,黄河的水,激起险恶的浪,古旧的渡船,载着我们的命运。凤陵渡口,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浑黄的浪头卷着狂暴的野性,扑向古旧的渡船,撼天动地,目之所及皆是灰扑扑的黄,未来何在?希望何在?这万顷浑黄,怎能不让人想到风雨如磐,山河破碎的祖国?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

上一篇:总结的人教版初中文言文中心思想下一篇: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