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共10篇)
多层螺旋 篇1
气胸是临床常见疾病,气胸肺压缩程度不同治疗方案不同,而气胸肺压缩百分比的评估是临床工作中尚待解决的问题。X线胸片各类测量方法粗糙,与实测值误差较大;CT测量气胸肺压缩百分比虽然准确,但依赖多排螺旋CT及相关分析软件支持,过程复杂、耗时,不能被临床广泛采用。本研究收集88例游离气胸患者,拟通过64排螺旋CT气管隆突层面轴位图像测量气胸垂直距离压缩百分比X1及水平距离压缩百分比X2预测肺压缩百分比,以建立准确、简便的预测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胸部CT扫描的游离气胸患者88例,其中男83例,女5例;年龄14~60岁,平均(28.9±13.3)岁。左侧游离气胸53例,右侧游离气胸35例。排除标准:(1)胸廓畸形;(2)肺叶压缩实变;(3)胸腔积液;(4)胸膜牵拉粘连。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VCT或GEDiscovery HD750 CT机。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深吸气后一次性闭气扫描,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肺下界(包括双侧肋膈角)。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150 m As,机架旋转1周时间0.4 s,视野32~36 cm,层厚5 mm,层间距5 mm,螺距1.375∶1,矩阵512×512,图像重建层厚0.625 mm,层间距0.625 mm。
1.3 图像处理及分析
应用GE AW4.6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重组,依据游离气胸的CT值区域用组织扩张的方法覆盖所有气胸范围,然后应用体积测量工具测量游离气胸的量。同理,以肺门根部为截断,测定胸腔体积,并计算实际气胸压缩百分比,以Y表示,Y=气胸量/胸腔体积(图1A、B)。在轴位图像上气管隆突层面测量前后胸廓内缘最大垂直距离D1,并在该测量线上测量气胸脏层胸膜边缘到前胸壁内缘的垂直距离d1,计算垂直距离压缩比值X1=d1/D1;同理测量气管隆突层面气管隆突至侧胸壁内缘最大水平距离D2,并在该测量线上测量气胸脏层胸膜边缘到侧胸壁内缘水平距离d2,并计算水平距离压缩比值X2=d2/D2(图1C、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2软件。分为左、右两侧胸腔,将所测实际游离气胸压缩百分比Y和对应垂直距离压缩比值X1及水平距离压缩比值X2进行3次回归分析。再根据优选回归方程式用Excel软件分别计算出特定压缩百分比时对应的距离压缩比值X1或X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男,23岁,左侧自发性游离气胸。VR模式(A)及融合图像模式(B)显示左侧气胸;轴位图像气管隆突层面最大垂直距离D1,该线胸膜边缘至胸廓内缘垂直距离d1,计算气胸垂直压缩比X1=d1/D1(C);轴位图像气管隆突层面最大水平距离D2,该线胸膜边缘至胸廓内缘垂直距离d2,计算气胸垂直压缩比X2=d2/D2(D)
2 结果
所有患者分左、右侧胸腔分别测量,测量结果见表1。因径线与体积是3次关系,故尝试3次模型;因相对而言1次和2次模型都可能得到可行的结果且模型会更简单,故同时尝试1次和2次模型。左侧实际测量气胸肺压缩百分比Y与对应X1、X2的回归方程式见表2。右侧实际测量气胸肺压缩百分比Y与对应X1、X2的回归方程式见表3。
根据表2左侧游离气胸实测压缩比Y与对应X1及X2回归方程得知:所有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仅有部分模型的所有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所有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回归方程的R2得知,垂直距离压缩比值X1的2次模型R2最大,因此左侧气胸压缩百分比Y与垂直距离压缩比值X1的回归方程Y=0.0758+2.8623X1—2.8049X12为优选方程,R2=0.7460,复相关系数R=0.8637,可以认为左侧气胸肺压缩百分比Y与X1、X12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根据优选方程式,重新估算左侧53例气胸压缩百分比,并与实测压缩百分比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左侧估算压缩百分比与实测误差范围为(0.01±9.6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表3右侧游离气胸实测压缩比例Y与对应X1及X2回归方程得知:所有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仅有部分模型的所有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所有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回归方程的R2得知,垂直距离压缩比值X1的2次模型R2最大,因此右侧气胸压缩百分比Y与垂直距离压缩比值X1的回归方程Y=0.0708+2.5960X1—2.1178X12为优选方程,R2=0.8575,复相关系数R=0.9260,可以认为右侧气胸肺压缩百分比Y与X1、X12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根据优选方程式,重新估算右侧35例气胸压缩百分比,并与实测压缩百分比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右侧估算压缩百分比与实测误差范围为(0.12±8.0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左侧气胸压缩比例优选方程Y=0.0758+2.8623X1—2.8049X12,得出左侧气胸压缩百分比分别为20%、25%、30%、50%、70%及75%时对应左侧平气管隆突层面气胸垂直距离压缩比值;同理根据右侧气胸压缩比例优选方程Y=0.0708+2.5960X1—2.1178X12,得出右侧气胸压缩百分比分别为20%、25%、30%、50%、70%及75%时对应右侧平气管隆突层面气胸垂直距离百分比。见表4。从表4得知,心脏占据部分左侧胸腔位置范围较大,相应左侧胸腔体积较小,故相同气胸压缩比例时,左侧平气管隆突层面气胸垂直距离压缩比值较小(P<0.05)。
3 讨论
气胸肺压缩百分比是临床决定采取保守治疗、闭式引流或者开放手术的重要依据之一[2],也是法医在临床司法鉴定中确定损伤程度的重要依据[3]。目前,临床上如何简单而较精确地预测气胸肺压缩百分比一直比较困难。早期通过X线平片测量或估计气胸肺压缩百分比有多种方法,如目测法、面积法与体积法、平均胸膜间距离法、三线法等,以上方法测量原理及方法各异,测量准确性参差不齐[4,5,6,7]。
随着CT及计算机软件的的应用普及,以CT图像为基础测量气胸的准确性已经得到公认。王成林等[8]利用在CT轴位图像用鼠标沿胸廓内缘勾画出一侧胸腔总面积A,然后在同一层面沿胸廓内气胸的边缘勾划出胸廓内含气的面积B,按公式肺压缩率=B/A×100%计算肺压缩率,但未验证其测量准确性及可行性。Engdahl等[9]利用人工肺气胸模型研究和证实了CT扫描后计算机软件测量容积的准确性;夏文骞等[10]亦证实采用计算机体积测量功能计算出气胸量与实际注气量一致。Cai等[11,12]利用多排螺旋CT上的软件系统开发了自动化计算机测量容积系统,并证实该系统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是以上方案的最大局限性在于必须使用多排螺旋CT扫描及相应的计算机软件支持,并耗时费力,不能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本研究拟通过胸部轴位图像选定标准层面,并进行标准径线测量及计算,以期通过简单地测量来预测气胸压缩百分比。胸部CT扫描时由于患者处于仰卧位,气胸重新分布,主要集中于胸腔前方及外侧,压缩肺组织主要向肺门移位和集中。本研究采用计算机体积测量功能实际测量出气胸量及胸腔体积,计算肺实测压缩百分比Y=气胸量/胸腔体积,并以此作为肺实测压缩百分比标准[9,10]。本研究选择平气管隆突层面轴位图像测量相应距离,易于选定标准层面,定位及测量准确方便,阅片中易于操作并统一标准。在平气管隆突层面测量胸廓内缘最大垂直距离D1及该测量线上对应压缩肺脏层胸膜至前胸壁内缘垂直距离d1,并计算垂直距离压缩百分比X1=d1/D1;同理测量平气管隆突层面气管隆突至侧胸壁内缘水平距离D2及该测量线上压缩肺脏层胸膜至侧胸壁内缘水平距离d2,并计算水平距离压缩比X2=d2/D2;并将Y与X1及X2分别进行相应回归分析。因气胸分布与胸廓形态、肺叶实变、胸腔积液、胸膜牵拉粘连密切相关,故研究中排除上述情况。因心脏部分位于胸腔并占据左侧胸腔位置为主,造成双侧胸腔及气胸形态并不一致,左侧胸腔较右侧小,根据气胸肺压缩比Y=气胸量/胸腔体积,胸腔体积对气胸肺压缩比有重大影响,故分为左右侧胸腔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并优选回归方程式。所有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这些模型常数的显著性及R2的大小从中优选出更为准确的预测模型,所有模型的建立都准确可靠,尤其是垂直距离压缩比X12次回归模型。为了方便影像医师及临床医师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方便法医作损伤程度鉴定工作,根据上述回归方程式计算出相应的肺压缩比例为20%、25%、30%、50%、70%及75%所对应气管隆突层面垂直距离压缩比值X1值作为参考。
根据优选方程分别重新估算左右侧气胸压缩百分比,并将估算压缩百分比与实际测量压缩百分比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左侧气胸压缩百分比估算误差范围为(0.01±9.68)%,右侧气胸压缩百分比估算误差范围为(0.12±8.02)%。分析误差原因可能为:胸廓形态不规则,游离气胸形态亦明显不规则,且分布并不是绝对规律,特别是气胸量大、部分肺叶压缩百分比大时表现更为明显;1条或2条径线进行回归优选方程不足以充分反映气胸的分布规律。该优选方程需要进一步改进,如增加样本量、多径线回归分析等以完善模型、降低预测误差。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该回归模型预测气胸压缩比时,胸廓畸形、胸腔积液、肺叶压缩实变、胸膜牵拉粘连、气胸局限包裹等影响气体分布的因素会导致一定测量误差。
总之,充分理解本研究适用范围及排除标准,合理使用本研究结果,通过气管隆突层面轴位图像测量垂直距离压缩比X1,通过优选方程即能够对游离气胸的肺压缩百分比进行合理预测;也可通过X1及气胸压缩百分比对照表对游离气胸压缩百分比进行粗略预测,适合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仁国.肺压缩容积影像学测量方法.医学综述,2011,17(23):3639-3641.
[2]Farooq U,Raza W,Zia N,et al.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est trauma.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06,16(2):101-103.
[3]夏文涛,范利华,程亦斌,等.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若干条文的理解与适用(第五讲胸部损伤).法医学杂志,2006,22(5):398-400.
[4]吴小芹,谢钜波.气胸后肺萎陷程度的CT与X线测量对照分析.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4):1871-1872.
[5]王蕾,李庆云,许娟,等.三线法在计算气胸肺压缩程度中的应用.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7,6(4):347-349.
[6]Kelly AM,Weldon D,Tsang AY,et al.Comparison between two methods for estimating pneumothorax size from chest X-rays.Respir Med,2006,100(8):1356-1359.
[7]Druda D,Kelly AM.What is the difference in size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between inspiratory and expiroty X-rays?Emerg Med J,2009,26(12):861-863.
[8]王成林,董汉彬,陈健群.气胸肺压缩率的CT测量诊断.中华创伤杂志,2002,18(2):115-116.
[9]Engdahl O,Toft T,Boe J.Chest radiograph--a poor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ize of a pneumothorax.Chest,1993,103(1):26-29.
[10]夏文骞,鹿梅.CT评价气胸后肺组织压缩体积(百分比)准确性的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12):881-882.
[11]Cai W,Tabbara M,Takata N,et al.MDCT for automated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pneumothoraces in trauma patients.Am J Roentgenol,2009,192(3):830-836.
[12]Cai W,Lee EY,Vij A,et al.MDCT for computerized volumetry of pneumothoraces in pediatric patients.Acad Radiol,2011,18(3):315-323.
多层螺旋 篇2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 公众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由德国政治学家Noelle-Neumann在1974年提出。这一理论认为,个体对于舆论气候的感知决定了其公开表达意见的意愿。如果个体感到自己的意见与主流舆论相矛盾,则会倾向于保持沉默。这一心理机制将会导致一个公众舆论极化的过程,Noelle-Neumann将其称为“一个某种意见被不断强化的螺旋式过程”(Noelle-Neumann,1974,p.44)。
在本篇综述中,笔者首先回顾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然后对于相关实证研究进行系统回顾。由于这一理论是一个涉及个体、集体及社会的多层次理论,笔者将根据不同分析层次对于相关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及评估。最后,笔者将介绍这一理论的最新进展,同时基于普适的标准对这一理论进行评估。
一、理论假设:作为社会控制的公众舆论
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的根基是关于公众舆论的社会控制假设。Noelle-Neumann(1995)认为有两种关于公众舆论的基本假设:1,公众舆论作为理性表达,以及2,公众舆论作为社会控制。
理性表达假设认为,公众是一个有能力和动机参与政治过程的开明集体。这一假设所指的公众仅涉及对政治有兴趣并且具备相关知识的公民群体,而公众舆论必须通过理性的政治讨论形成。
与之相对的是,社会控制假设将公众广泛地定义为“所有人”,包括有能力进行理性思考的人群以及并不具备这一能力的人群。同时,公众舆论也被广泛地定义为囊括各种表达方式(比如口头发表意见和面部表情),因此公众舆论并不仅仅理性讨论,也包括了各种无意识的表达行为。Noelle-Neumann(1993)更进一步,将公众舆论形成的过程视为一个被个体恐惧驱动的过程。具体而言,在一个社会系统中,为了实现社会整合,孤立会被作为一种惩罚手段来威慑个体,而个体处于对这种惩罚的畏惧,会试图发表与主流舆论一致的意见。
二、沉默的螺旋:一个多层次理论
沉默的螺旋不仅关注舆论形成的宏观结果,而且关注舆论形成的微观过程。这一理论涉及三个层次:个体,媒体/社会,以及群体。笔者将回顾这一理论在不同层次上的核心论点,并对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评估。
1、个体层次
沉默的螺旋的形成过程始于个体表达意愿的被抑制。当人们感知到自己的意见与主流一致时,将会倾向于表达意见,反之,则倾向于保持沉默。在这一个体的心理过程中,“恐惧孤立”是核心因素。
令人惊讶的是,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研究系统地检验过“恐惧孤立”这一因素对于个体表达的抑制作用。有一些研究将这一因素作为控制变量,而大部分结果显示其影响并不显著(比如,Huang,2005;Kim,Han,Shanahan,&Berdayes,2004;Yun & Park,2011)。因此,有学者质疑对于孤立的恐惧心理是否能够解释在主流舆论气候中受到抑制的表达意愿(Glynn & McLead,1985),并呼吁对于其它可能潜在的心理因素进行实证检验(Lasorsa,1991;Salmon & Neuwirth,1990)。
至此,是否应该认定对于孤立的恐惧心理并不影响人们的表达意愿呢?Neuwirth,Frederick和Mayo(2007)关于这种恐惧心理的概念性分类响应了这一疑问。这三位学者将对于孤立的恐惧与基于个体特质的恐惧(trait-based fear,比如害羞)区分开来,认为两者代表着截然不同的心理机制。在沉默的螺旋相关研究中,大部分研究使用的量表常常错误地混淆两种恐惧。比如Kim 等人(2004)使用的三维量表,他们用以下三种情况出现的频繁程度来测量恐惧:1、个体在公众面前表达意见;2、个体感到害怕被孤立;3、个体由于大部分人与自己的意见不同而感到不适。第一种情况表征的就是基于个体特征的恐惧,而非对于孤立的恐惧。
因此,研究者们应当使用合适的量表对恐惧心理这一因素进行重新检验和评估。
2、媒体/社会层次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个体会不断地检视所处的环境(Glynn,Ostman & McDonald,1995),并根据检视的结果形成对舆论气候的一种“准统计判断”(quasi-
statistical sense)(Noelle-Neumann,1991)。
Noelle-Neumann认为,在这个检视的过程中,个体监测舆论气候的指标主要有两项,一项是对于其他个体的直接观察(比如参照群体),另一项是大众媒体对于公众舆论的间接阐述。
(1)协调一致的媒介气候?
沉默的螺旋理论诞生于“有限媒介效果”时代,然而Noelle-Neumann将“强大媒介效果”观点重新引入。她认为,虽然受众具有自我意志和选择权力,但由于不同媒体的记者们往往体现出相似的价值观,依赖同样的新闻来源,并互相影响,迥异的媒体呈现给受众的依然是相似的舆论气候。因此受众的选择权其实受到了局限。
有一些研究者支持这一观点(例如,Eveland,McLeod,& Signorielli,1995;Kennamer,1990;Kim,Han,Shanahan,& Berdayes,2004),然而也存在反对的声音。Salmon & Kline(1985)认为,至少在美国,多元化的大众媒体依然将不同的政治观点和意识形态呈现给受众。Gonzalez(1988)发现,确实存在少数表达不同意见的媒体,而且他相信这些媒体会在塑造人们对于舆论气候的感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媒介使用
基于大众媒体上呈现的内容会影响人们对于舆论气候的感知这一信念,一些研究者试图检验媒介使用与舆论感知之间的关系。Scheufele(1999)发现,个体看电视的时长确实影响其对于舆论气候的感知。具体而言,人们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长,对一项药品管制议案的公众支持度评价越高。然而,这种影响的效果非常微弱。类似的其它研究也鲜有突破,它们或者发现同样微弱的影响(例如,Eveland,McLeod
& Signorielli,1995;Neuwirth,2000),或者发现这种影响根本不显著(例如,Gronze-
nbach & Stevenson,1994)。
现有研究似乎并不支持关于媒介使用与舆论感知之间关系的假说,但否定这一假说也为时尚早,因为这些研究的测度方法存在一定问题。这些研究往往测量的是一般性的媒体使用,(例如,上一周看电视的时长)但这些并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媒体对于某个话题的报道以及个体对于这些报道的关注度。总而言之,要有效地检验媒介使用与舆论感知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们还需进一步厘清概念并使用更为精确的测度。
(3)投射效果
一些研究表明,媒体报道与感知到的公众舆论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例如,美国媒体压倒性的关于海湾战争的正面报道使得人们高估了公众对于这场战争的支持度(Eveland,McLeod & Signorielli,1995)。然而,这种相关关系可能来源于个体倾向导致的“投射效果”。
针对韩国的一项有争议的公共政策,Kim等人(2004)对媒体报道和公众舆论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人们会将自身的倾向投射到他们对于公众舆论的感知上,具体地说,政策的支持者认为大多数公众也是支持者,而反对者也认为自己和大多数公众一致。在此情况下,人们表达意见的意愿依然受到对公众舆论感知的影响,然而大众媒体并非是公众舆论感知的有效塑造者。
3、群体层次
相对于遥远的社会舆论气候,个体也许更关心身边的微观舆论气候。学者们相信,人际互动将在沉默的螺旋现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许多研究已经隐含了对于人际互动影响的研究。在测量表达意愿时,学者们常常让被试想象某种形式的聚会场所,或者假设一场虚拟的讨论,例如:“在一个婚宴上,你与一群不太熟识的人坐在一起。这时有人发起了一场关于台湾自治权的讨论,你发现同桌的人都支持台湾独立,这时有多大的可能你会发表自己的真实反对意见?”(Lin & Pfau,2007)。这些研究表明,人们的表达意愿不仅受到一般性的公众舆论影响,更受限于微观的舆论气候。
因此,学者们更进一步,对“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在沉默的螺旋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Matera & Salwen(1992)让被试评估自己的朋友,亲属及同事对于某项议题的支持程度,然后报告自己是否愿意接受记者的访问并发表意见。当被试持有与参照群体一致的意见时,他们更倾向于发表意见。
Oshagan(1996)在一项实验中比较了公众舆论与参照群体的不同影响。在这项实验中,四组被试分别被置于四种不同的实验场景中:1、被试的意见与公众舆论及参照群体一致;2、被试的意见与两者均不一致;3、被试的意见与参照群体一致,而与公众舆论不一致;4、被试的意见与公众舆论一致,与参照群体不一致。结果显示,只要被试的意见与参照群体一致,无论公众舆论如何,他们都会倾向于发表意见。
三、理论前沿
1、规避表达策略
正如Neuwirth等人(2007)指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预测的现象是“拒绝发表意见”,然而事实上,“拒绝发表意见”并非是除了“坦诚发表意见”之外的唯一选择。根据社会互动规则,保持沉默一般是不礼貌的,一般情况下,即使人们不想被孤立,或者不想和他人发生争执,他们也不会简单地选择保持沉默,而是使用一些更容易为人所接受的“规避表达策略”。在Neuwirth等人(2007)的实验中,他们为被试假设了一个不和谐的舆论气候,除了保持沉默和发表意见,提供给被试的选择还包括“假装同意”和“给出中性的评论”。Hayes(2007)给被试提供的选择更多,包括“改变话题”,“立刻离开”,“表示不确定”,“漠不关心”,“重新反思”等。Hayes发现,在人们想要规避表达时,保持沉默其实是最少使用的策略,而最常使用的策略是“重新反思”,其次是“表示不确定”。
2、电脑辅助传播(CMC)的新情境
技术的发展将新的因素带入了公众舆论研究领域。学者们期待技术能够促进公众的政治热情与参与程度。因为电脑辅助传播缺乏临场感(social presence),具有匿名性,一般认为,电脑辅助传播能够减少个体对于孤立的恐惧,从而打破沉默的螺旋。
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在电脑辅助传播的环境中检验沉默的螺旋理论,比如Mc-
Devitt,Kiousis & Wahl-Jorgensen(2003),Ho & Mcleod(2008),以及Yun & Park(2011)。他们对于电脑辅助环境和匿名性的操作化还值得推敲,然而确实代表着沉默的螺旋理论迈出了面向新传播环境的第一步。
四、理论评估
笔者使用Chaffee & Berger(1987)提出的七条标准(组织力,解释力,简洁性,启发性,内部连续性,可证伪性,以及预测力)来评估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将公众舆论研究领域的多个概念整合在一起,并且与第三人效果等理论密切相关,因此具有很好的组织力。理论提供了对于公众舆论形成过程的合理解释,而且由于其多层次的特点,解释的现象从微观心理过程,群体动力机制到宏观舆论气候,可谓相当广泛,因此具有很好的解释力。Noelle-Neumann用一个简单的隐喻来阐明这一理论,使其具有一定的简洁性。虽然这是一个传播学理论,但它对于公众参与,社会运动以及其它社会政治现象都有启示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一理论的内部连续性较低,因为它的多层次特征涉及不同的机制。这一理论是可证伪的,然而不一致的实证检验结果使得它的预测力较低。□
参考文献
①Chaffee,S.H.,&Berger,C.R.(1987)
What communication scientists do? In C.R.Berger&S.H.Chaffee(Eds.),H-
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pp.99-122).Beverly Hills,CA:Sage.
②Eveland,W.P.,McLeod,D.M.,& S-
ignorielli,N.(1995).Actual and pe-
rceived US public opinion:The spiral of silence during the Persian Gulf Wa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
ublic Opinion Research,7(2):91-109
③Glynn,C.J.,& McLead,J.M. (1985).Implications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 theory for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In K. R.Sanders,L.L.Kaid& D.Nimmo(Ed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984(pp.43-65).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④Glynn,C.J.,Ostman,R.E.,& McDonald,D.G.(1995).Opinions,perceptions,and social reality.In T.L. Glasser & C. T. Salmon (Eds.), Public Opin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Consent(pp. 249-277).New York: Guilford Press.
⑤Gonzalez,H.(1988).Mass media and the spiral of silence:The Phil-
ippines from Marcos to Aquino.Jour-
nal of Communication,38(4):33-48
⑥Gronzenbach,W.J.,& Stevenson,R.L.(1994).Children with AIDS attending public school: An analysis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11,3-18
⑦Hayes,A.F.(2007).Exploring the forms of self-censorship:On the spiral of silence and the use of opinion expression avoidance strat-
egi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7(4),785-U237
⑧Ho,S.S.,& McLeod,D.M.(2008). Social-psychological influences on opinion expression in face-to-face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35(2):190-207
⑨Huang,H.P.(2005).A cross-cu-
ltural test of the spiral of silen-
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17(3):324-345
⑩Johnson,T.,Braima,M.,& Sothi-
rajah,J.(1999).Doing the traditional media sidestep: Comparing the e-
ffects of the Internet and other nontraditional media with traditio-
nal media in the presidential campaig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76,99-123
⑾Kennamer,J.D.(1990). Self-
serving biases in perceiving the opinions of others:Implications for the spiral of silence.Communication Research,17(3):393-404
⑿Kim,S.H.,Han, M.,Shanahan,J, & Berdayes,V.(2004).Talking on 'su-
nshine in North Korea':A test of the spiral of silence as a theory of powerful mass med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16(1),39-62
⒀Lasorsa,D.L.(1991).Political outspokenness:Factors working agai-
nst the spiral of silence. Journalism Quarterly,68(1-2):131-140
⒁Lin,W.K.,& Pfau,M.(2007).Can inoculation work against the spiral of silence? A study of public opinion on the future of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19(2):155-172
⒂ Matera, F. R., & Salwen,M.B. (1992).Support for Radio Marti among Miami's cubans and non-cuba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6(2):135-144
⒃McDevitt,M.,Kiousis,S.,& Wahl-
Jorgensen,K.(2003).Spiral of mode-
ration:Opinion expression in compu-
ter-mediated discussion.Internatio-
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15(4),454-470
⒄Moy,P.,Domke,D.,& Stamm,K. (2001).The spiral of silence and public opinion on affirmative action.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78(1):7-25
⒅ Neuwirth,K.(2000).Testing the spiral of silence model:The case of Mexic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
blic Opinion Research,12(2):138-159
⒆ Neuwirth, K.,& Frederick, E.(2004).Peer and social influence on opinion expression:Combining the theories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the spiral of silence.Communication Research,31(6):669-703
⒇ Neuwirth, K., Frederick, E., & Mayo, C.(2007). The spiral of silence and fear of isol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7(3):450-468.
(21)Noelle-Neumann,E.(1974).The spiral of silence: A theory of public opin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4(2):43-51
(22)Noelle-Neumann,E.(1993).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 Our Social Skin(2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3)Noelle-Neumann,E.(1995).Pu-
blic opinion and rationality. In T. L.Glasser & C.T.Salmon(Eds.),Public Opin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Consent(pp.33-54).New York: Guilford
(24)O'Sullivan,P.B.(1995).Computer network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Santa Monica's teledemo-
cracy project.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23,93-107
(25) Oshagan,H.(1996).Reference group influence on opinion expres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8(4): 335-354
(26) Salmon,C.T.,& Kline, F. G. (1985).The spiral of silence ten y-
ears later:An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In K.R.Sanders, L. L. Kaid & D. Nimmo (Ed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984:3-30,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Southern Ill-
inois University Press
(27)Salmon, C.T.,& Neuwirth, K.(1990).Perceptions of opinion "climates" and willingness to discuss the issue of abortion. Journalism Quarterly, 67, 567-577
(28)Scheufele, D. A.(1999).Discussion or dispute? An exploratory study examining dimensions of public opinion expres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11,24-58
(29)Yun,G.W.,& Park,S.Y.(2011). Selective Posting:Willingness to p-
ost a message online.Journal of Com-
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6(2):201-227
(作者: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2010级级博士生候选人)
多层螺旋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69例, 年龄18~67岁, 平均年龄 (43.5±8.4) 岁, 男45例 (65.22%) , 女24例 (34.78%) 。主要临床症状:头痛45例, 头晕24例, 呕吐16例, 癫痫发作9例。
1.2检查方法患者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64层宝石能谱螺旋CT扫描机实施相关检查, 具体检查步骤为:为患者头部实施CT分层扫描, 后使用血管造影技术, 进行进一步检查。扫描层厚5 mm, 当完成检查后, 使用注射器, 对患者的肘静脉推注优维显 (德国拜耳公司) , 剂量60~80 ml, 速率4 ml/s。后对患者进行测试性小剂量团注术, 同时进行扫描工作。具体范围为颅底至颅顶。参数设定部位:管电流240 m A, 电压120 k V, 检查视野250 mm, 螺距为0.969∶1, 层厚0.625 mm[2], 在扫描时对患者注射对比剂碘普胺, 注射速度3.5 ml/s, 扫描的延时时间20~25 s。在完成扫描工作之后, 将相关数据传输到64层宝石能谱CT工作站, 使用相关软件, 对患者行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检查, 同时实施多容积再现, 密度投影等工作, 检查结果应由具备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分析, 后将病理学检查结果和CT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对比。对疑似脑血管疾病的69例患者设置颅脑血管成像参数进行扫描, 将采集的原始图像在工作站中采用MIP, MPR以及VRT对颅脑血管图像进行重建。69例均获得良好的影像学资料, 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进行判读。
2结果
69例疑似患者诊断结果:动脉瘤31例, 脑血管动静脉畸形10例, 脑动脉闭塞或狭窄3例, 颅脑肿瘤性病变2例, 烟雾病1例, 脑血管正常22例。
3讨论
脑血管肿瘤以及脑动静脉畸形是目前脑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畸形疾病, 文献[3]表明, 这类疾病对于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 临床上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对于治疗不及时的患者, 就会导致患者疾病的预后不良, 主要会出现病残以及死亡, 临床上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受孕受精卵着床, 在胚胎开始发育的初期, 原始性的脑血管网由原始的脑血管内膜的胚芽转变而来, 按照遗传信息的调控不同部位的血管网分化成具有各自功能的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网等。最早的时候动脉与静脉是并行的, 并且二者相邻, 在两者之间仅仅被一层内皮细胞隔开, 如果此时该部位发育出现异常, 就会引起患者出现动脉、静脉直接相通的情况, 从而出现短路, 此时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就不需要经过毛细血管网, 加上异常发育生长的脑部动静脉与机体正常的血管组织结构不一样, 其中的平滑肌不完整, 此时在高血流量以及高速血流的冲击下, 异常发育的管壁上面较为薄弱的地方就会发生破裂, 因此导致患者出现脑出血, 这也是导致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发生病残以及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血管管壁及脉络的构筑特点和患者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的检测和分析是对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展开诊断以及治疗的前提, 主要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数据包括患者病变的准确位置、血管巢大小、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等。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主要的诊断方法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等[4,5]。从本次的研究看出, 69例患者得到了清晰的影像, 患者的载瘤动脉和邻近的血管分支结构清晰可见, 科学直观,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据。检测中有10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 说明此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的畸形血团, 帮助医生判断是一支或多支引流静脉, 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最准确的影像参考。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一次检测便能够检查全脑的情况, 技术安全、无创、快速, 并且检查精准, 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在本次相关研究结果中能够能够看出, 对于疑似脑部疾病患者, 在其临床检查中使用64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能够得出满意效果, 该方法具有安全、无创、有效等特点。MIP以及VRT是对患者血管进行后处理的重要依据, 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伟东, 董玉姝.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2) :134-135.
[2]钱根年, 李天然, 高荣光, 等.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5 (1) :46-47.
[3]马晓晖, 孙英彩, 李石玲, 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2) :154-156.
[4]钱根年, 陈自谦, 李天然, 等.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14 (6) :413-416.
多层螺旋 篇4
【关键词】血管造影;冠脉CTA;护理
【中图分类号】R8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015(2011)02-0071-02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冠脉CTA这种无创、快速、简便、可靠的检查方法,能快速准确诊断心脏血管病变,为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越来越被临床医生和广大患者所接受。随着扫描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CT减影技术的发展,在心脏血管CT扫描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日益重要。现将护理操作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我院放射科冠脉CTA成像患者206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男109例,女97例,胸痛、胸闷高危冠心病患者筛选186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复查17例,冠状动脉撘桥术后复查2例,怀疑冠状动脉发育异常1例。
1.2 检查方法:采用SIEMENS Sensation16层螺旋CT。扫描前心率控制在65次/分以下,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利用胸前心电门控技术,扫描期嘱患者屏气20 秒左右。首先预扫描以确定扫描范围,感兴趣区定在降主动脉近端,采用MEDBAD双筒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为碘普罗胺(370)注射液,用量为1.2~1.5ml/kg,注射速度3.5~4.2 mL/s。注射开始并同时启动跟踪程序,到达阈值后延时4 s正式扫描,重建及工作站处理图像。
2 结果
5例患者心率控制不佳;2例患者呼吸配合不佳影响图像效果,需重新检查,其余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2例患者检查后出现头晕、恶心、面色潮红,经大量饮水休息后症状消失;l例患者出现恶心、胸闷、皮肤荨麻疹、球结膜充血,给予吸氧、苯海拉明10mg肌肉注射,30分钟后症状消失。重建图像均能显示冠脉血管的主干及其分支,从而达到诊断目的,可以部分取代插管法冠脉造影。
3 护理体会
3.1 造影前的护理:造影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询问病史,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肝肾功能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应禁此项检查。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碘过敏者禁做造影,有过敏史者慎用)。检查前6h禁食,防止注射时恶心、呕吐致食物返流入气管,引起窒息。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2 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性格患者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以达到稳定患者情绪有助于有效控制呼吸和心率的目的。检查前进行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在扫描中正确屏气,良好的屏气是冠状动脉CTA成功的关键因素。检查时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双手上举置于头顶,尽量使患者身体自动舒适。检查过程中嘱患者闭目放松,减少接受外界刺激,不能有轻微的移动,平稳小幅度均匀呼吸。否则减影后血管重建质量不能保证,达不到诊断目的。
3.3 造影中的护理:由于CT血管造影要求造影剂用量大、注射速度快,对血管冲击力较强,容易造成血管爆裂,产生造影剂渗漏。为了保证安全使用20G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穿刺选用上肢桡静脉或肘正中粗而直,且富有弹性的静脉血管,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处等,穿刺点以靠近心脏为好,确认留置针在血管内,方可固定,先推注3~5毫升生理盐水,确认无渗漏现象后再与高压注射器连接管连接上,并告知患者注射造影剂后身体会出现发热反应,属于正常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可嘱其放松,休息后症状一般会自动消失。
3.4 造影后的护理:扫描结束后嘱患者留观30 min,嘱患者多饮水,4h内排出800 ml尿液以排除体内的造影剂。 若出现面色潮红、打喷嚏、眼结膜充血、皮肤瘙痒、荨麻疹者可遵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 mg,同时保留静脉通道。对于重度碘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并通知医生。对碘过敏反应者要观察至症状消失后方可离去。
4 讨论
CTA作为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冠脉CTA影像诊断技术对冠状动脉的形态学评价具有优良价值,并且安全可靠,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诊断和介入治疗筛选的方法,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对病变程度估计的准确性已得到肯定,为临床提供更加丰富及准确的治疗策略。但由于检查过程中影响因素太多,想取得满意效果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正确的评估,了解该技术的特点,及时与病人沟通,以便病人配合,本组患者除7例外均取得满意的效果,与我们在检查前检查中的细致的护理工作是分不开的,精心的护理操作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赵绍宏,聂永康,蔡祖龙.冠状动脉疾病多层螺旋CT成像初探[J].中华放射学志.2002.12
[2] 程流泉,赵锡海,高元桂.冠状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血管造影、MRA和CTA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8
[3] 陈矛,陈志仁,马子军.十六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11
[4] 李蓉.影响冠状动脉CTA扫描效果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
多层螺旋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我科采用Siemens公司16层Somatom semsation螺旋CT扫描机, 行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者105例, 其中男53例, 女52例;年龄在20~8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1.08±15.34) 岁;纳入标准为:无颅脑外伤史, 无颅脑手术史, 无颅脑发育畸形。影像学检查:扫描范围为全部颅骨, 无颅骨骨折或外伤表现, 无颅骨缺如, 图像清晰, 左右基本对称。
1.2 CT扫描方法
头部Pitch设定为0.531, 头颈部联合Pitch设定为0.969, 扫描范围:头部:自第1颈椎至颅顶;头颈部:从主动脉弓至颅顶;层厚为0.625mm, 层间距为0.625mm, 扫描后使用AW4.2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后处理。
1.3 图像处理方法
VR通过7个位置对颅骨的结构进行显示, 即前视图、后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上视图、下视图、上切上视图, MIP通过8个位置对颅骨结构进行显示, 即前切前看、后切后看、左切左看、右切右看、下切下看, 在层厚为10~30mm时, MIP显示颅底前、中、后的颅窝结构, 视野设定为18cm×18cm~23cm×23cm。
1.4 观察指标
观察颅骨的完整性、颅骨表面的突起、隆起、凹陷或凹痕等情况;观察蛛网膜颗粒压迹在VR、MIP图像上的表现、部位、数量及形态;观察血管压迹在VR、MIP图像的表现、部位、形态;观察主要颅缝的形态、分布及位置, 颅缝形态主要分3型, 即普通型、囟门骨型和骨内颅缝型, 普通型包括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三种表现, 无额外新增颅缝;囟门骨型是指在原小儿囟门位置处独立成骨, 骨块与邻近颅骨以颅缝相连接;骨内颅缝型是指颅骨内有一条或以上的颅缝。观察颅缝的闭合形态, 包括完全闭合型、嵌合型、缝间骨型、未完全闭合型和混合型五型。完全闭合型是指相邻颅骨间完全融合, 无颅缝;嵌合型是指颅缝呈直线或锯齿状嵌合, 无缝间骨存在;缝间骨型是指颅缝呈锯齿状嵌合, 有缝间骨;未完全闭合型是指颅缝无嵌合, 颅缝间可见透亮线;混合型是指颅缝不同节段的表现不同, 由上述4型混合而成。颅缝未闭合者注意测量最宽径线[2]。
2结果
共观察到蛛网膜颗粒压迹19例, 占18.10%, VR显示为颅骨内板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限性凹陷, 颅骨内板较为光滑, 难以与正常颅骨凹陷分辨, MIP显示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低密度, 主要发生于上矢状窦旁双侧顶骨及枕骨横窦沟附近;血管压迹42例, 占40.00%, VR显示为沿血管走行的颅骨内板表面条形凹痕, 边缘光滑, MIP显示为条形的低密度影, 边界清楚, 其位置与血管走行一致。
颅缝的三型整体形态中, 普通型最常见, 占80. 95% (85/105) , 其次囟门骨型占10.48% (11/105) , 骨内颅缝型占8.57% (9/105) ;五型颅缝闭合形态中比例最高的为嵌合型, 占75.24% (79/105) , 其余四型所占比例较低, 分别为5.71% (6/105) 、8.57% (9/105) 、6.67% (7/105) 、3.81% (4/105) 。
3讨论
提高对正常人颅骨的解剖形态的认识, 可以提高对颅骨骨折、颅骨肿瘤等的鉴别和诊断率, 多层螺旋CT是临床上颅骨检查的常用方法, 本文主要探讨正常颅骨结构在多层螺旋CT图像上的表现和显示。
VR图像能够显示颅骨表面的细节特征、空间关系、颅底骨相互关系及颅底神经血管孔径等, 但对颅缝边缘结构显示较困难, MIP图像对密度变化较为敏感, 能够显示颅缝、蛛网膜颗粒压迹及血管压迹等结构。因此, 可将两种图像联合分析, 蛛网膜颗粒压迹在VR图像上显示为颅骨内板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限性凹陷, 颅骨内板较为光滑, MIP显示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低密度, 主要发生于上矢状窦旁双侧顶骨及枕骨横窦沟附近, 可与嗜酸性肉芽肿、转移性骨肿瘤等颅骨肿瘤进行鉴别诊断;血管压迹在VR显示为沿血管走行的颅骨内板表面条形凹痕, 边缘光滑, MIP显示为条形的低密度影, 边界清楚, 其位置与血管走行一致, 而骨折线的特点为走行僵直、边缘锐利, 并有错位、软组织血肿等表现, 可以鉴别诊断。将颅缝的整体形态及闭合形态进行分型, 有助于与骨折的骨缝进行鉴别诊断。
总之, 多层螺旋CT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颅骨的解剖结构, 对颅缝的闭合情况、蛛网膜颗粒压迹、血管压迹等均显示良好, 了解正常的颅骨形态有助于识别异常病变, 提高颅内病变的诊断率。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成人颅骨多层螺旋CT的表现及其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我科行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105例检查者的颅脑资料进行分析, 观察颅骨的解剖结构、蛛网膜颗粒压迹、血管压迹、颅缝整体形态以及闭合情况等。结果:共观察到蛛网膜颗粒压迹19例, 占18.10%, 血管压迹42例, 占40.00%;可将颅缝的整体形态分为三型, 普通型、囟门骨型和骨内颅缝型, 其中普通型最为常见, 占80.95% (85/105) , 其次囟门骨型占10.48% (11/105) , 骨内颅缝型占8.57% (9/105) ;颅缝闭合形态可分为五型, 即完全闭合型、嵌合型、缝间骨型、未完全闭合型和混合型, 其中比例最高的为嵌合型, 其余四型所占比例均较低。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颅骨的解剖结构, 对颅缝的闭合情况、蛛网膜颗粒压迹、血管压迹等均显示良好, 了解正常的颅骨形态有助于识别异常病变, 提高颅内病变的诊断率。
关键词:正常,颅骨,多层螺旋CT,解剖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
[1]蒋孝先, 吕发金, 谢惠, 等.正常成人颅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表现 (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1) :22-26.
多层螺旋 篇6
1.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5月~2009年7月于我科行头部或头颈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者,符合以下标准纳入研究:(1)临床纳入标准:①无颅脑外伤史或可疑颅脑外伤史;②无颅脑手术史;③无颅脑发育畸形史。(2)影像纳入标准:①扫描范围包括全部颅骨;②未发现骨折或外伤征象;③无颅骨缺如。共纳入130例,男60例,女70例,年龄20~88岁,平均53.9岁。
1.2 CT扫描
采用吕发金等[1,2]头部或头颈部VCTDSA扫描方案:头部Pitch:0.531,头颈部联合Pitch:0.969。扫描范围:头部扫描范围从第1颈椎至颅顶,头颈部联合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颅顶。头颅数据重建层厚0.625 mm,层间距0.625 mm,传送至AW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1.3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1.3.1 图像重建及显示方式
图像重建由一位熟练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的医师负责。选取颅骨层面数据进行重建。VR显示颅骨结构时,采用7个位置显示:前视图、后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上视图、下视图、上切上视图。MIP显示颅骨结构时,采用8个位置显示:前切前看、后切后看、左切左看、右切右看、下切下看,适当层厚(10~30 mm)MIP显示颅底前、中、后颅窝结构。视野(field of view,FOV)为18cm×18 cm~23cm×23 cm。
1.3.2 观测指标
两位神经影像医师采取盲法分析观察全部纳入对象的每帧图像,对于难以判定者通过协商解决,观察内容如下:(1) 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整体效果:观察所有纳入病例VR、MIP图像,评价经MSCT三维重建图像对颅骨完整性、颅骨表面突起或隆起、凹陷或凹痕、颅骨表面细节显示情况。(2)蛛网膜颗粒压迹:观察蛛网膜颗粒压迹在VR、MIP图像的表现,并记录发生的部位、数量及形态。(3)血管压迹:观察血管压迹在VR、MIP图像的表现,并记录发生的部位、形态。(4)颅缝形态:整体观察主要颅缝形态,按颅缝分布及位置分3型。①普通型:有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无额外新增颅缝;②囟门骨型:原小儿囟门位置独立成骨,骨块与邻近颅骨以颅缝相连接;③骨内颅缝型:颅骨内有一条或以上的颅缝,并以该颅骨命名颅缝。
分别观察每条颅缝闭合情况,并分5型。Ⅰ型,完全闭合型:相邻颅骨间完全融合,颅缝消失;Ⅱ型,嵌合型:颅缝可见,呈直线或锯齿状嵌合,无缝间骨;Ⅲ型,缝间骨型:颅缝可见,锯齿状嵌合,有缝间骨;Ⅳ型,未完全闭合型:颅缝无嵌合,其间可见透亮线,有或无缝间骨;Ⅴ型,混合型:颅缝不同节段表现不同,分别属于上述4型之一。测量每条未闭合颅缝最宽径线。
2.结果
2.1 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整体效果
本组研究显示MSCT三维重建显示颅骨解剖结构完整,VR图像均能立体、准确显示颅骨突起或隆起、凹陷或凹痕、颅骨表面细节(图1,2)。MIP图像补充显示颅骨解剖,对颅缝、蛛网膜粒压迹、血管压迹显示清晰。
2.2 蛛网膜颗粒压迹表现
VR显示颅骨内板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凹陷,颅骨内板光滑,与正常颅骨凹陷较难分辨。MIP显示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低密度,边界清楚。共检出蛛网膜颗粒压迹27例,占20.77%,15例有1个压迹,5例有2个压迹,7例有≥3个压迹。蛛网膜颗粒压迹均发生在上矢状窦旁双侧顶骨及枕骨横窦沟附近(图3)。
2.3 血管压迹表现
VR显示颅骨内板表面条形凹痕,沿血管走行、分支或不分支,边缘光滑。MIP显示条形、分支或不分支低密度影,密度区别明显,位置与血管解剖一致。共检出血管压迹51例,占39.23%。
29例血管压迹邻近翼点的顶骨、蝶骨、颞骨及额骨,其中14例为双侧(图4);26例颞骨中心位置有脑膜中动脉压迹;9例远离翼点颞顶骨有血管压迹,其中3例为双侧;3例额骨有血管压迹;本组未发现枕骨血管压迹。
2.4 颅缝形态
本组VR、MIP均清楚显示颅缝整体形态,各型颅缝分别为:普通型112例,占86.15%;囟门骨型7例,占5.38%,均为后囟单独成骨;骨内颅缝型11例,占8.46%,其中额缝9例,枕缝2例,顶骨及颞骨未发现骨内颅缝(图5~7)。分别观察每条颅缝闭合状态(表1;图8~12)。
共检出Ⅳ型(未完全闭合型)颅缝13例,在MIP图像上表现为颅缝间节段性透亮线,多出现在人字缝远端或其延续的顶乳缝、枕乳缝。8例人字缝双侧均为Ⅳ型;1例人字缝右侧为Ⅳ型,左侧为Ⅱ型;1例人字缝左侧为Ⅳ型,右侧为Ⅲ型;3例人字缝双侧为Ⅱ、Ⅳ混合型。未闭合颅缝平均宽度(1.41±0.70)mm。
图1,2 显示颅骨表面突起或隆起、凹陷,立体、清晰。
3.讨论
3.1 颅骨影像诊断应用
Soboleski等[3]报道了婴幼儿主要颅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的正常超声表现。随着CT图像后处理的发展,目前关于颅骨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多,Vannier等[4]应用表面阴影遮盖法(shade surface display,SSD)诊断小儿颅缝早闭;Myers等[5]报道在尸体检查中应用3D-CT图像重组阐明和鉴定颅骨骨折;Medina[6]比较MIP与SSD对颅缝、骨折整体形态和范围,以及颅缝闭合情况的显示,发现MIP较SSD显示颅缝边缘清晰,认为MIP在诊断颅骨骨折和颅缝早闭方面值得推广应用;Ringl等[7]应用MIP与HR-MPR(high-resolution multiplanar reformations,HR-MPR)观察颅底骨折,其检出率分别为61%、64%,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9),但是MIP检出的骨折中有18%HR-MPRs未检出,建议结合MIP与HR-MRR一起观察颅底骨折;目前尚无文献对正常成人颅骨三维重组表现做系统的描述,但无论是超声还是CT三维重建均未对颅缝具体闭合情况分类描述。本研究系统地观察正常成人颅骨的VR、MIP表现。
3.2 成人颅骨MSCT三维重建表现
VR前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上视图系统清晰地显示颅骨表面特征,上切上视图、下视图可以观察颅底解剖,血管神经孔道;MIP的八个视图补充显示颅骨。VR图像为伪彩色,逼真、立体感强,显示颅骨表面细节特征、空间关系、颅底骨相互关系及颅底神经血管孔径较MIP直观,但是VR图像对颅缝边缘显示较模糊。MIP图像对密度变化敏感,显示颅缝、蛛网膜颗粒压迹及血管压迹较VR更具优势。
本研究在上矢状缝旁双侧顶骨及枕骨横窦沟附近检出27例蛛网膜压迹,占20.77%,与文献报道一致[8,9]。蛛网膜颗粒压迹在VR上表现为颅骨内板局限性凹陷,颅骨内板光滑、无骨质破坏,MIP图像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低密度,边界清楚、光滑。了解蛛网膜颗粒的这些正常表现,有利于颅骨肿瘤(嗜酸性肉芽肿、转移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颅骨血管压迹VR图像表现为条形凹痕,沿血管走行、分支,表面光滑。MIP图像表现为条形、分支或不分支低密度影,位置与血管解剖一致。本组共检出血管压迹51例,占39.23%,以双侧翼点附近、顶骨、蝶骨及双侧颞骨中心较多,走行与脑膜中动脉一致,这与颅骨X线平片表现类似。颅脑外伤时颅骨线形骨折在MIP图像亦表现为条形低密度影,但是骨折线相对走行僵直、边缘较锐利,骨折处有时可见错位,头皮软组织血肿等可以鉴别。
本组研究显示颅缝形态有3种类型:普通型(86.15%)、囟门骨型(5.38%)和骨内颅缝型(8.46%),了解这些变异可以避免把颅缝当成骨折线。根据每条颅缝的闭合情况分5型。Ⅰ型:完全闭合型(3.0%,16/531例);Ⅱ型:嵌合型(78.3%,416/531例);Ⅲ型:缝间骨型(7.0%,37/531例);Ⅳ型:未完全闭合型(3.6%,19/531例);Ⅴ型:混合型(8.1%,43/531例),以Ⅱ型最常见。其中Ⅳ型颅缝间有透亮线,表示颅缝未完全闭合,本组13例均为人字缝未完全闭合,平均宽度1.41mm±0.70 mm,与文献报道的正常成人颅缝间宽度不超过2 mm一致[10,11]。外伤时人字缝分离最常见,可累及多条颅缝,未闭合颅缝与外伤时颅缝分离需要鉴别。
3.3 MSCT三维重建优势及应用
传统头颅X线平片经济、空间分辨力较好,对颅骨骨折、狭颅症等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其密度分辨力低,为重叠图像,对颅底及细微骨折显示困难,血管压迹、颅缝等正常解剖结构可被误诊为骨折或病变,Rosenorn[12]、Gómez等[13]研究表明,头颅平片检出的简单线形颅骨骨折常不需要处理,而重型颅脑外伤,需要了解颅内脑实质情况,必须行CT扫描,头颅平片结果并不改变临床处理。头颅平片阴性并不能排除颅内病变,仍需要进一步做CT检查,事实上并没有减少患者费用和辐射量,且可能因不必要的检查延误诊断和治疗。
当轴位CT图像怀疑颅骨病变、颅缝早闭,术前评估、头颅术后颅骨的缺损与修复等,MSCT三维重建可以明确诊断,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在常规轴位扫描的基础上行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并未额外增加患者的辐射,后处理技术简便,不延误患者病情评估,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多层螺旋CT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 篇7
关键词:肝脓肿,多层螺旋CT,诊断
肝脓肿是普外科的常见感染性疾病, 好发于中老年人, 有关临床资料统计发现[1], 患者中63.2%的为50~70岁者, 26.3%的70岁以上者, 仅10.5%的年轻人;可发生于肝脏的任何部位, 但以右叶为主, 其发生率约占69%, 与肝右叶的体积比左叶大且门静脉血流有分流现象有关, 可单发或多发, 单房或多房, 其中以单发、单房较多。肝脓肿的临床症状比较严重, 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病死率可高达33%,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为提高对本病CT表现的认识, 本文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49例肝脓肿患者的CT资料,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9例, 其中男29例, 女20例, 年龄26~76岁, 平均 (45±10) 岁;病程2~12 d, 平均 (5.2±2.3) d。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证实为肝脏脓肿。临床表现:发热37例, 寒战12例, 腹痛15例, 黄疸17例, 恶心11例。辅助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0×109/L 21例, 肝功能异常10例。
1.2方法
采用飞利浦Brilliance 256层CT。平扫及增强。扫描范围为自膈顶至肝下缘, 扫描层厚1.0mm, 层间距1.0 mm, 螺距1:1, 标准算法重建[3]。增强:采用高压注射器, 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65~75 ml, 注射速率为3~3.5 ml/s。动脉期为开始注射对比剂后约26~32 s进行扫描, 门脉期为开始注射对比剂后约55~65 s进行扫描。
2结果
本组49例患者中, 单发39例, 多发10例;脓肿位于肝右叶29例, 肝左叶14例, 肝左右叶多发病灶6例;平扫为肝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 43例边缘模糊, 6例边缘较为清楚;7例病灶内可见气-液平面。增强扫描见28例表现为细菌性肝脓肿典型的“环靶征”, 中央为坏死液化区, 边缘为环形强化区, 其中, “单环征”4例, “双环征”18例, “三环征”6例;病灶呈“簇状征”或“花瓣征”14例;7例示腔内无强化。本组49例经手术证实的肝脓肿患者中, 术前CT诊断为肝脓肿47例, 诊断准确率为95.9%;误诊2例, 均误诊为肝癌。
3讨论
肝脓肿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4], 肝脓肿CT平扫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灶, 少数可边缘略呈分叶状表现, 边缘可模糊或者清晰, 病灶中心部分密度低于肝组织而略高于水, 病灶中心可有分隔, 部分可见气泡或气-液平面征, 上述是肝脓肿的典型表现。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其内分隔明显强化, 呈所谓的“环靶征”, 可见单环及双环。“单环征”即圆形低密度区周隔绕以强化环, 代表脓肿壁。若强化环周围绕以低密度环即水肿带, 则形成“双环征”。不典型肝脓肿CT平扫无特征性, CT平扫为肝内低密度影, 密度不均, 可见分隔, 增强扫描可显示病灶内部结构、边缘及血供特征。多房病变增强扫描后表现为蜂窝状分隔及病灶边缘明显强化, 呈“簇状征”[5]。本组资料中, 我院使用螺旋CT对肝脓肿患者进行诊断, 术前CT诊断为肝脓肿47例, 诊断准确率达95.9%, 说明CT诊断肝脓肿价值较高, 根据螺旋CT检查显示出的图像, 可以很清晰、直观的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 以及邻近脏器的情况, 更好的为临床诊断做出强有力的证据, 可以及时的为临床治疗争取时间。
参考文献
[1]孙宏训.肝脏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605-610.
[2]周华平, 杨国良, 彭建涛, 等.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的诊断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6) :6-8.
[3]李妙玲, 孙兴旺, 王秋萍, 等.肝脓肿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4) :472-474.
[4]罗勇.多层螺旋CT平扫在肝脓肿诊断中的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 52 (11) :34-36.
颈椎病临床与多层螺旋CT研究 篇8
关键词:颈椎病,临床,CT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20例, 女性80例。年龄最小29岁, 最大89岁, 平均47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和CT确诊。临床表现为颈背部及颈椎神经根支配区域感觉和运动障碍115例, 上肢麻木98例, 手指末节感觉减退19例, 上肢肌肉萎缩3例, 头昏、眩晕119例, 下肢乏力16例, 下肢瘫痪1例, 进食梗阴感1例, 部分病例同时合并多种临床症状。治疗多以牵引、推拿、针灸、微波、手术或药物等方法因人施治, 总有效率90%。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SOMATOM Emotion16层螺旋CT设备, 扫描条件为130KV, 100MAS。取仰卧, 两手尽量下垂, 扫描前先做数控定位, 扫描范围C1~C7, 层厚和间隔2mm, 全部病例均作平扫检查, 观察颈椎间盘突出, 钩椎关节增生造成相应横突孔变窄、变小, 并推移压迫椎动脉, 黄韧带厚度, 后纵韧带厚度, 后纵韧带骨化范围, 椎管前后径和横径及横突孔前后径。
2 结果
2.1 神经根型70例
CT表现椎体不同程度增生和钩椎关节增生, 其后缘明显骨质增生52例, 小关节突前后增生8例, 椎间盘侧突56例, 均可见推间孔狭窄或直接压迫神经根, 临床表现出以颈肩背痛, 向前臂或手指放射, 手麻, 手或臂部无力感, 持物不稳或失落为常见症状。
2.2 脊髓型62例
CT表现为推体后缘骨质增生43例, 后纵韧带骨化30例, 椎管
本病肺部结节呈小团片状, 沿增粗肺纹理分布, 周围多为磨玻璃样或伴索条状阴影。
参考文献
[1]闻静.药物性肺炎:高分辨CT表现[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1, 10 (6) :
[3]铃木一.药物性肺炎[J].日本医学介绍, 1999, 15 (9) :228.
[4]Gyorgy B, Satoshi N, Arfa K, et al.Bleomycin induced fibrosis in pigs:
[5]郭岗, 蔡爱群, 周修国.抗癌药物性肺炎的CT表现[J].汕头大学医学
狭窄33例。黄韧带肥厚22例, 椎间小关节面内缘增生9例, 椎间隙积气22例, 椎间盘膨隆或突出58例, 其中50例发生于C4~C7椎间隙。均可见脊椎直接或间接受压, 椎管内有效空间减少, 临床表现以手足或肢体麻木, 僵硬不灵活, 握物不稳, 写字, 持筷或行走不稳, 足下踩棉花感等为常见症状。
2.3 椎动脉型42例
CT表现为钩突横径增大, 钩椎关节增生, 明显致椎动脉与钩突间径缩小、横突孔狭窄, 或直接压迫椎动脉、本组有4例此型病例行平扫后增强扫描, 显示椎动脉受推移明显、管径变细。钩椎关节增生造成相应横突孔变窄、变小, 并推移压迫椎动脉。因此钩椎关节增生为椎动脉受压迂曲的主要因素。临床症状以转头时突发眩晕, 天旋地转, 恶心呕吐, 四肢无力, 共济失调, 甚至倾倒, 但意识清醒。卧床休息数小时, 多至数日, 症状可消失。
2.4 混含型26例
临床上具有以上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 以上各型CT表现均可见发生。此外本型亦可见项韧带钙化、椎间小关节脱位及颈椎侧弯或曲度改变等。
2.5 其他
1例有进食梗阻感病例, 、见颈椎间盘前突、前纵韧带骨化, 可见食道后壁明显受压。
3 讨论
本组共51例, 其中男性占41例, 平均年龄40岁, 说明与体力劳动有关, 此外国外资料报告黄韧带肥厚与营养障碍和内分泌失调有关。颈椎间盘退变是一种隐匿性生理老化现象。可表现为椎间隙
院学报, 2002, 10 (4) :222-225.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tissue morpheme try of the lung in
[7]易星航, 田福华, 喻红.加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2) :3-5.
[8]杨红, 姬华, 唐培君, 等.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
医药导报, 2006, 3 (8) :75-76.
超声诊断外伤致卵巢黄体破裂1例
朱昱思赵前群刘国涛
(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特检科上海201103)
【摘要】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是妇科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发生在月经中后期即黄体期, 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 疼痛程度不一, 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休克, 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就机动车致卵巢黄体囊肿破裂1例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黄体破裂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
我院收治1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 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患者, 女, 27岁, 2008年5月5日晚于行走途中被机动车撞倒, 自感腹痛2h来我院就诊。查体:心率80次/min, 血压110/70mm Hg, 面色略苍白, 腹平坦, 腹肌略紧张, 全腹压痛, 无反跳痛, 肝区压痛明显, 莫菲氏征阴性, 腹部叩诊呈浊音, 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78%, 急诊诊断外伤、可疑脏器损伤要求腹部超声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超声提示:肝、胆、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腹腔于肝前间隙、肝肾隐窝、脾前间隙、脾肾隐窝及下腹腔均见无回声区 (图1) ;盆腔探测:于右侧附件区见59mm×75mm×54mm的混合性回声区, 形态不规则, 边界不清晰, 内部回声紊乱不均匀 (图2~3) , 于子宫前陷凹及后陷凹均见无回声区, 并见点状高回声漂浮 (图4) 。超声诊断:腹盆腔积液, 右侧卵巢黄体破裂可能大。
妇科医生会诊, 进一步询问病史及查体, 右侧附件区压痛明显, 左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月经规律, 4~5d/28~30d, 末次月经4月14日, 尿HCG阴性, 子宫后穹隆穿刺不凝血, 考虑黄体破裂急诊手术。
积气, 称之为“真空征”, Bohter报道纤维环退行性变可出现典型的“真空征”。当退变伴发颈推间盘膨隆或突出, 亦为造成椎管狭窄的重要因素, 继而引起脊髓型颈椎病, 重者髓核脱出, 可引起卞肢瘫痪, 本组见2例。
骨质增生的常见原因是颈椎慢性疲劳、损伤或衰老的关节软骨逐渐退变引起, 常好发于下颈椎C5、6、7处。骨质增生对周围结构的影响可分为两种方式。
首先是直接压迫致使神经根或稚动脉受压, 分别造成上肢感觉、运动障碍及颈源性头昏、眩晕, 其次, 骨质增生产生的激惹反应和诱发神经根充血水肿及推动脉痉孪, 如施行某些理疗等综合揩施后症状明显缓解。
本组4例有明显进食梗阻感的病例, 均已除外食道本身的病变。CT检查表明, 均由颈椎间盘前突或前纵韧带骨化压迫食道后壁所致, 此点应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在临床工作中有时发现某些病例CT诊浙与临床症状不符即CT显示颈椎病的轻重程度与临床症状轻重程庹不一致。
笔者认为: (1) 脊椎型颈椎病尽管椎管狭窄已达到CT诊断标准, 但椎管内脊髓的有效活动空间却较大。
(2) 神经根型颊椎病, 尽管椎间孔或侧隐窝狭窄较明显, 但个体
【文章编号】1674-0742 (2008) 10 (c) -0157-02
术中所见:腹盆腔鲜红色血液及凝血块约1200m L, 右侧卵巢有一约2.0cm的破口, 可见活动性出血。左卵巢、双侧输卵管未见明显异常, 子宫大小、形态规则, 行黄体破裂修补术。病理报告示:右卵巢黄体囊肿破裂。
2讨论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是妇科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发生在月经中后期即黄体期, 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 疼痛程度不一, 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 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超声早期快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黄体期为排卵至月经来潮第1天, 排卵后卵泡膜层破裂引起出血, 卵泡液流出使卵泡腔压力下降, 血液潴留在卵泡或黄体腔内, 卵泡壁在促黄体生成素等作用下, 进一步黄素化, 形成颗粒黄体和卵泡膜黄体细胞, 并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下颗粒细胞血管化, 排卵后7~8d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正常黄体直径1~2cm, 当黄体内出血量多时, 形成黄体血肿, 多为单侧发生, 直径一般为4cm, 偶可达10cm。黄体血肿被吸收后, 形成黄体囊肿[1]。本例患者来院就诊时卵巢较大, 大59mm×75mm×54mm, 边界不清, 内部回声紊乱, 考虑与包膜破裂出血有关。由于黄体囊肿位于卵巢表面, 张力较大,
对狭窄产生的炎性反应不敏感, 故而神经根水肿不明显。
(3) 椎动脉型颈椎病, 特别在椎间隙水平, 由于椎动脉与钩突间仅以一层骨膜相连, 使得椎动脉周围间隙大小因人而异产年激惹反应的轻重程度也随之变化, 另一方面椎动脉自身的疾病及身体其它因素造成椎动脉管壁弛张度变化, 而产生的临床症状与钩突病变无关, 这种状态不应包含在颈椎病范畴。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临床症状的轻重与颈椎退化过程的快慢、机体代偿机能、全身状况及个体差异有关[4]。
参考文献
[1]范远娴, 程传虎, 黄尧生.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寰枢椎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19) :64.
[2]李联忠.脊柱疾病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05-220.
[3]陈星荣, 沈天真.全身CT和MRI[J].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4:83.
多层螺旋 篇9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计算机体层技术;多层面重建
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11-774-03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0.11.005
肾上腺组织结构复杂,体积小旦位于腹膜后间隙,与周围器官关系密切。肾上腺肿瘤种类多样,既往文献多为肾上腺腺瘤和非腺瘤鉴别诊断的研究,而对肾上腺腺瘤具体分型研究较少。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具有较高的时间、空间及密度分辨率,本文主要是利用MSCT上述特点对常见的几种肾上腺肿瘤的CT特点作进一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组对象:男性8例,女12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10天到7年不等。为体检或其它疾病影像检查中偶然发现,或刻意排查发现的肾上腺肿瘤。其中以皮质醇增多症表现者2例,高血压病史及内分泌功能紊乱者8例,第二性征异常者1例,腰腹痛6例,无任何症状者3例。
1.2 研究准备使用8号套管针,尽量选择较粗大的前臂外周静脉,静脉穿刺应一次成功,注射方向与静脉回流一致,注射前对比剂须加热至37℃左右。
1.3 扫描及后处理CT检查使用西门子Sensatipn 16层螺旋CT机。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保证各期相扫描均在患者最大吸气幅度下进行。仰卧位扫描,范围从T11椎体上缘至L2椎体下缘。扫描电压130kV,200mA,层厚2.5mm,螺距1.3,其中增强扫描19例;对比剂为碘帕醇80-100ml,使用全自动高压注射器,流速2.5-3ml/s。动脉期注药后25—30s扫描,静脉期60—90s延迟3—5min。对原始图像进行多层面重建(Multi—planner reformation,MPR)、层厚2mm,间隔lmm测量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时扫描的正常肾上腺组织和肾上腺肿瘤的CT值。将上述横断面扫描图像传至与之配套的工作站后处理,并行图像重建、观察、测量等数据分析。
1.4 观察及诊断根据各个方位影像数据,按照肾上腺正常解剖,观察其病变情况,包括密度、大小、形态、边缘及周围脏器情况等。
2 结果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2例,肾上腺皮质腺瘤3例,无功能腺瘤6例,神经纤维瘤1例,嗜铬细胞瘤4例,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例,转移瘤3例。均为手术病理证实。
2.1 髓质脂肪瘤2例均为左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直径约 3.2~6.1cm。以软组织分为主1例,平扫CT值约23Hu,注入造影剂1min后平均CT值达35Hu,5min后平均CT值30Hu。其内见少量斑点状脂肪密度,CT值约-80HU,一直无明显强化,另1例病灶表现为大部为脂肪成分(图1):间杂有条状、斑片状及点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34—13HU。
2.2 肾上腺皮质腺瘤3例病灶光滑,密度均匀,瘤体直径约1.2—3.4cm(图2A,B),CT值7—14Hu。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增强后1min平均CT值约35Hu,5min后平均CT值约23Hu。
2.3 肾上腺神经纤维瘤1例左侧肾上腺占位呈类圆形结节,边界清晰,大小约10.1—15.4cm,病灶密度不均匀,中央呈片状低密度区,实性部分平扫CT值约23Hu,增强后1minCT值29Hu,5min后CT值25Hu。术后病理显示肿瘤有广泛粘液样变性。
2.4嗜铬细胞瘤4例 单侧3例(左2右1),双侧1例,圆形或者卵圆形,密度均匀2例,CT值25—31Hu,不均匀2例,CT值16—35Hu,大小3.0—9.4cm,较大肿瘤内可见坏死囊变,呈现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呈明显多房强化(图3),1minCT值达66—72Hu,5min后CT值约56Hu左右,类似厚囊壁肿瘤,腔内不规则,病灶中囊变区强化不明显。
2.5 无功能腺瘤6例左侧4例,右侧2例,体检或其他检查无意中发现,单发,类圆形或者圆形。内部密度较低,CT值约10—36Hu,大小约2.3—4.8cm,边缘光整。
2.6 转移瘤3例肺癌转移2例,甲状腺癌转移1例,转移瘤形态不一,单侧或者双侧,直径3.5—11.2cm,内部密度不均匀,CT值7—35Hu,增强后强化程度不一,实质部分CT值有增加。
2.7 肾上腺皮质增生1例双侧肾上腺均匀增大,短径明显大于同层面膈肌角,肾上腺肢体增粗和延长,CT值25Hu。
3 讨论
3.1MSCT薄层图像及MPR对肾上腺占位病灶定位的诊断价值
肾上腺位于腹膜后Gerota筋膜内,右侧肾上腺扁平,呈三角形居多(69%),贴近下腔静脉及肝脏,左恻肾上腺呈逗点状或半月形,贴近胰尾及脾血管。肾上腺皮质按细胞形态分为: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依次由外向内排列;肾上腺髓质为嗜铬细胞。有研究显示,平扫 CT值< 10 Hu可以鉴别肾上腺腺瘤与非腺瘤,肿瘤的大小也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国内苏丹柯[1]认为以肿瘤平扫值≤20 Hu作为诊断肾上腺腺瘤的阈值标准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优点,肾上腺肿瘤中呈负值表现,对于醛固酮腺瘤的定性诊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肿瘤内出现负值区的表现可作为诊断醛固酮腺瘤的特异性征象,由于其他类型肿瘤的平扫值范围互相重叠,故平扫值对于醛固酮腺瘤以外的其他类型肿瘤鉴别诊断价值有限。
3.2MSCT多期相扫描对肾上腺肿瘤定性的诊断价值
3.2.1 肾上腺增生肾上腺增生以皮质增生为主,占皮质醇增多症(Cushig Syndrome)的70%左右,CT是目前公认的一种优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1)双侧肾上腺CT所见“正常”;(2)双侧肾上腺均匀增大,肢体增粗和延长,轮廓饱满,外缘隆凸;(3)结节状增生,是在均匀增大的同时,其一肢或两肢上有局限一个或两个等密度小结节或突起,少数形态正常;(4)少数病例,略高密度结节局限一侧肾上腺或肢体的某一部分;(5)易合并垂体微腺瘤。原发性醛固酮性肾上腺皮质增生,通常为双侧性,儿童少见,也可出现一侧性皮质增生,其形态与Cushing综合征的肾上腺皮质增生不易区别,应结合临床和实验室进一步检查。
3.2.2 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腺瘤发生率为2%-9%,(1)多单发且体积较小,直径多在1-3cm之间。(2)绝大部分为功能性肿瘤,非功能性占位病灶只占3 %,肾上腺功能性腺瘤临床主要表现皮质醇增多症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少数为性变态综合症。(3) CT影像上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形态规则。(4)其中醛固酮瘤相对较小,一般1cm左右,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CT有助于鉴别肾上腺腺瘤和非腺瘤,但仍有多达30%左右的腺瘤与非腺瘤难以鉴别,而MSCT检查成为最有效的检查手段。与分泌皮质醇的肾上腺腺癌鉴别肿瘤的大小和重量对判断良恶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肿瘤直径>10 cm应警惕恶性的可能性[2]。
3.2.3 嗜铬细胞瘤为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发生的肿瘤。(1)CT扫描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边界清晰,边缘光整,CT值接近软组织密度,部分肿块较大,密度均匀或者不均匀,与肿瘤的大小有关系(2)增强后多有明显实质部分强化,以边缘强化为主。(3)10%异位性,多在交感神经节链走行区,主要为腹主动脉旁。(4)恶性率约10%。(5)双侧发生率约10%,大部分嗜铬细胞瘤为单侧性。(6)少数嗜铬细胞瘤可同时有多发性皮下神经纤维瘤,其中大约25%与Hippel—Lindau综合征有关联。
3.2.4 髓质脂肪瘤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是一种无功能的良性肿瘤,组织学上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和骨髓造血组织构成。其尸检发现率为0.02%~0.08%[3]。本病的特征性CT征象表现为(1)肾上腺区可见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影,有包膜,内有散在分布数量不等的条索状或分隔状较高密度影。(2)肿瘤因成分含量不同而CT值亦不同,一般CT值在—25~110Hu之间,增强扫描后肿块条索状较高密度影略有强化。(3)肿块直径>3cm的20%的病例可见钙化[4]。(4)肿瘤出血与肿瘤的大小有显著的关系,较大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更容易伴有出血[5]。
3.2.5 肾上腺转移瘤肾上腺是转移性肿瘤较常发生的部位之一,其中以肺癌和乳腺癌最常见,其次为肾癌,胰腺癌,胃癌和黑色素瘤等。
CT显示转移灶可分单侧或双侧,后者占50%,有学者搜集病例,双侧转移占42.3%,病灶一般较小,1-3 cm多见,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瘤灶较大,出现坏死,密度可不均匀.一般无钙化,增强呈中等度强化,有时出现边缘强化,无特征性。
总之,肾上腺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往往依靠影像检查手段,MSCT多期相扫描及MPR能够提高体积较小肿瘤的检出率,降低诊断的假阳性率,提高肿瘤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功能性肾上腺肿瘤平扫CT扫描特点对于影像诊断价值不大,只有综合分析肾上腺肿瘤各个扫描期相和参数特点,才能对肾上腺肿瘤作出较为准确的定性诊断。因此,MSCT多期相扫描及MPR对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为手术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对疾病预后及随访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丹柯,谢东,金观桥.肾上腺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2):27209.
[2]陈杰,刘彤华1皮质醇增多症-216例手术切除肾上腺的病理分析[J].1中华病理学,2000,29(6):416-420.
[3]Bednarek Tupikowska G,Tupikowski K,Akinpelumi BF.Adrenal myelolipma [J].Pol Merkuriusz Lek,2005,18(103):107-110.
[4]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23.5
多层螺旋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拟诊肺癌68例病患, 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我院治疗, 男41例, 女27例, 年龄在38~66岁, 平均年龄54.2岁, 病程为3~10个月, 平均病程为3.9个月。入院时, 有干咳症状者27例, 有低热、乏力症状者15例, 其他病患均未有明显症状。CR初诊, 疑似患有肺癌, 继续以病理检查与多层螺旋CT两种方法为所有患者进行深入诊断。
1.2 方法
多层螺旋CT: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 speed 16层多层螺旋CT扫描仪实施扫描。扫描之前, 引导患者熟悉现吸气然后屏气的动作。在扫描时, 以腹带将胸部轮廓束紧, 进行全肺扫描, 使呼吸深度在检测中保持一致。电流为150m A, 电压为120k V, 螺距调整为1.375:1, 各层的层厚为10.0mm。完成后, 将所得数据传递到ADW4.3计算机工作站, 以body tumor灌注软件 (CTPerfusio3.0) 对数据进行处理, 并进行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曲面重建等重建整合, 得出肿瘤的血容量、血流量、表面通透性、血流平均通过时间等数据资料。病理检查:手术病理切片, 送交检验。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选择SPSS12.0版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以χ2法检验相关性, P<0.05, 证明差异显著, 且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68例病患的多层螺旋CT以及病理两项检查结果如表1所示, 二者在肺癌确诊率方面比较, 差异不显著, P>0.05。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确诊标准, 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者49例, 诊断准确率为94.23%, 共9例诊断失误。其中, 41例被确诊周围型肺癌的病患中4例误诊, 误诊率7.32%, 诊断准确率为90.24%, 17例被确诊中央型肺癌的病患中5例误诊, 误诊率29.41%, 诊断准确率为70.59%。多层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准确率方面明显高于中央型肺癌, P<0.05。
3 讨论
注:*与#比较, P>0.05
肺癌疾病早期发病时不易察觉, 病死率较高, 是人类生命杀手之一, 在长期的临床诊治工作中, 临床研究者发现, 早期诊断结果、病理分期二者与预后效果存在直接的联系, 可决定患者治疗效果, 因此, 研究者普遍认为早期诊断与及时高效治疗, 是提高肺癌病患生存率必要保证。
多层螺旋CT作为一种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与平面对肺癌征象进行扫面检测的先进技术, 能够对任意肿瘤切面与冠状图、矢状图中获取信息, 进行信息重建, 进而为肺癌诊断提供更多的资料, 有利于在降低病患创伤的情况下, 提高肺癌的确诊率。而且, 多层螺旋CT检测所需检测时间较短, 在检测中, 患者屏气情况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小。
我院为掌握多层螺旋CT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具体价值, 选择68例疑似肺癌病症的患者, 以多层螺旋CT为其进行检测, 将检测结果与病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发现二者在初步诊断结果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诊断准确率达94.23%, 这一研究结果与报道资料相似, 证明多层螺旋CT和病理检查手段一样, 可以为肺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此外, 由于肺癌病症存在扩散性特点, 患者病理类型不一, 临床检测人员及医师在为肺癌实施检测诊断时, 判断具体的肺癌类型, 也极为必要。我院在本次研究中, 同时采用多层螺旋CT及病理检测两种手段, 为68例病患进行诊断,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标准, 发现多层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检测中的准确率比中央型肺癌检测中的准确率更高, 证明此方法对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
综上所述, 临床医师采用多层螺旋CT为疑似肺癌病患进行早期诊断, 可以得到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同时降低患者诊断阶段所受损伤, 优势较多, 且这种优势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体现尤为显著。因此, 此种诊断方法的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姚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癌介入治疗效果的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 (5) :87-88.
[2]刘志锋, 曾进龙.MSCT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 (6) :718-719.
【多层螺旋】推荐阅读:
三维多层螺旋CT10-07
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07-18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07-18
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05-30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06-15
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11-07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06-29
多层厂房07-17
多层设施07-20
多层软件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