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2024-11-07

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共10篇)

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篇1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以往胃癌的检查方法主要依靠胃气钡双重造影和纤维胃镜检查。80年代后期, 由于CT的普及及其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应用, 使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我们收集本院2004年6月—2010年5月以来, 经胃镜活检及术后病理证实, 并行螺旋CT检查的32例胃癌, 通过对该组病例CT征象的回顾分析, 以探讨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 男20例, 女12例, 年龄33~74岁, 平均51岁, 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部不适, 腹痛, 纳差, 进食哽噎, 黑便及消瘦等症状, 部分可触及上腹部包块。全部病例均有胃气钡双重造影、胃镜检查资料及CT增强扫描。其中肿瘤位于贲门胃底8例, 胃体9例, 胃窦部14例, 全胃1例。

1.2 多层螺旋CT扫描

使用德国SOMATOM sensation 16系统螺旋CT机, 患者空腹 (禁食12 h) , 检查前5 min肌肉注射盐酸654-II20 mg, 口服温开水800~1 200 ml, 常规仰卧于检查床上, 对上腹部先行平扫, 扫描参数:120 KV、280 MAS、准直1 mm和螺距为1。根据患者病变部位, 然后经肘静脉以2.5~3.0 ml/s的流率注射碘海醇注射液100 ml, 分别于25 s (动脉期) 、65~70 s (门脉期) 、3~4 min (延迟期) 进行扫描。

3 结果

3.1 肿瘤部位

病变位于胃体小弯侧9例, 胃窦部14例, 胃底贲门部8例, 皮革胃1例。

3.2 螺旋CT征象

(1) 软组织肿块:本组有7例表现为向胃腔内生长的软组织肿块影, 2例为向胃内外生长的不规则肿块, 表面凹凸不平, 邻近胃壁增厚。 (2) 胃壁增厚:9例病变区域胃壁呈局限性或浸润性增厚, 厚度为6~41 mm, 2例呈局部胃壁轻度增厚, 1例皮革胃表现为体积缩小, 局部胃腔不规则狭窄变形, 4例溃疡性胃癌表现为增厚的胃壁内有不规则龛影, 胃窦幽门部病变伴有不同程度的梗阻现象。 (3) 肿瘤侵犯周围结构:本组有6例与肝右叶分界不清, 2例与胰腺体尾部间脂肪间隙模糊消失, 1例与大网膜间见团块影。 (4) 腹腔淋巴结肿大:本组中胃底小弯侧肿大淋巴结5例,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2例, 肿大淋巴结表现为囊状、串珠状软组织密度影, 大小约16~25 mm。 (5) 远处脏器转移:2例肝脏内转移, 1例女性盆腔转移。

3 讨论

传统胃双重对比造影和胃镜检查只能观察到黏膜面的情况, 而缺乏对癌肿浸润深度和范围的准确判断, 对于早期胃癌及远处转移效果欠佳。此外, 胃镜检查存在一定的盲区, 胃镜检查病灶常与其他结构重叠, 二者均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直接相关。以往胃CT成像常常受到扫描层厚和扫描时间无法统一的制约, 随着多排螺旋CT的问世, 可大大提高图像质量, 为胃癌的准确术前评价提供可能。

3.1 多层螺旋CT (MSCT) 在胃癌浸润中的价值

胃癌胃壁浸润主要依据浆膜轮廓是否完整和胃周脂肪层是否清晰来判断, 增厚的胃壁浆膜面毛糙或呈明显结节状外凸/或胃周围脂肪层模糊, 密度增高, 出现条索状毛刺影, 即可视为胃癌侵犯浆膜。该影像学征象能较好地反映浆膜侵犯的病理特征, 临床诊断正确性较高。浆膜炎症反应也可造成上述改变, CT鉴别比较困难, 但发现浆膜面呈结节状外凸及脂肪层密度增高, 有助于与炎症区别。Zompetta等[1]报道25例胃癌CT诊断, 胃癌浆膜侵犯的敏感性为78%, 特异性为63%, 正确性为72%。把浆膜轮廓征象、浆膜层强化征象及胃周脂肪征象相结合作为胃癌浆膜侵润的诊断, 可提高浆膜侵犯的CT诊断正确性。郭华等[2]报道胃癌浆膜侵犯的敏感性为91.3%, 特异性为78.3%。准确性为84.8%。本组有5例胃小弯区结节状软组织影与肝右叶分界不清, 2例与胰腺体尾部间脂肪间隙模糊消失, 可反映胃癌浸润的病理特征。

3.2 多层螺旋CT在诊断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多见于胃小弯、胃左动脉干、胃总动脉干、胰腺后方及腹主动脉旁等。CT主要以淋巴结大小作为转移标准, 但目前为止尚无统一阈值, 一般5~15 mm不等 (多数文献以10 mm为阈值) 。工藤明敏等[3]认为胃癌淋巴结转移多呈蚕蚀状、囊状、花斑状或串珠状改变, 密度增高或周边密度增高而中心密度低, 压迫和包绕血管或融合成团块状。我们认为结合淋巴结的大小及形状可以提高临床诊断。胃癌的远处转移主要为肝脏的血行转移、淋巴结的远处转移及腹腔的种植转移。对肝脏转移准确性较高, 对小转移灶不易漏诊,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排除其他肝实质性病变, 特异性高, 其准确性为97%~100%[4,5], 腹膜转移CT表现为网膜、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模糊, 腹膜增厚, 腹壁结节, 网膜饼状改变及腹水等。

3.3 多层螺旋CT在诊断早期胃癌中价值

正常胃壁轮廓清晰, 线条柔和自然, 正常胃壁组织学上分为4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层, 常规CT多显示为单层结构[6], 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适度充盈下, 正常胃壁多可呈2~3层结构[7]。由于MSCT的推广应用, 对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很有帮助, 可发现胃腔内5 mm的隆起或凹陷的病变。本组有1例表现为胃壁局限性增厚, 动脉期及静脉期均显示病灶强化, 平衡期强化程度略有下降。对肿瘤未引起胃腔梗阻或胃表面出血而有胃肠道症状者, 应以腹部螺旋CT检查为首选, 以便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

3.4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仿真内镜不但能发现腔外病变, 对于腔内的病变显示亦能达到与胃镜媲美的效果。在胃的三维成像中, 以表面遮盖显示 (shaded surface display, SSD) 和仿真内镜 (computed tomograply virtual display CTVG) 最为常用[8], SSD是利用物体表面的信息来重建物体轮廓的方法, 只需选择空气的CT值为阈值即可。而产生胃腔内表面的影像, 立体直观;CTVG是采用透视法体积再现方法, 并采用飞跃法显示技术展现胃腔内的形态结构, 其成像效果与胃镜图像相似, 并且可以在任意角度、任意方位显示, 不存在盲区。李智勇等报道SSD像和CTVG像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3.50%和94.31%[9]。本组由于数量较少, 未进行统计。

CT在胃癌检查中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胃癌CT表现扫描前的准备一定要充分, 胃腔充盈要好, 若对比充盈不佳则检出率不高, 不能进行动态连续观察及进行组织活检。总之, 多层螺旋CT采用了容积扫描技术, 进行三期动态扫描后, 能较全面准确地反应胃癌的病理特征, 是诊断胃癌侵润及转移的可靠影像学方法, 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胃恶性肿瘤,体层摄影术,诊断

参考文献

[1]Zompetta C, Catarci M, Polettini E, 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computed tomography:preoperative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J].Clin-ter, 1995 (146) :825.

[2]郭华, 高剑波, 杨学华, 等.螺旋CT对胃癌浸润及转移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3 (22) :686.

[3]工藤明敏, 堀雅晴, 太田惠一朗, ほか.CTによる胃癌リンバ结耘移の诊断[J].日消外会志, 1991 (24) :2099.

[4]王素梅, 尹太, 陈巨坤, 等.螺旋CT对胃癌分期的价值[J].中华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 (8) :333.

[5]Davies J, Chalmers AG, Sue-Ling HM, et al.Spiral computedtomography and operative staging of gastric carcinoma:acomparison with histopathological staging[J].Gut, 1997 (41) :314.

[6]Tsuda K, Hori S, Murakami T, ct al.Intramural invasion ofgastricancer:evaluation by CT with water-filling method[J].J ComputAssist Tomogr, 1995 (19) :941-947.

[7]Takao M, Fukuda T, Iwanaga S, et al.Gastric cancer:evaluation oftrphasic spiral CT and radiologic correlation[J].J Comput assist Tomogr, 1998 (22) :288-294.

[8]居胜红, 陈峰, 郑凯尔, 等.CT三维成像与传统钡餐诊断胃癌的比较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11 (36) :1021-1027.

[9]李智勇, 伍建林, 王克礼, 等.16排CT三维成像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 2006 (21) :145.

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篇2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脑动脉瘤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106-01

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某些患者偶有癫痫、头痛、压迫感等症状,而其余大部分病患则无明显症状。当动脉瘤发生破裂时,则可引发颅内出血,这也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CT血管成像(CTA)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结合实例,将MSCTA技术同其他影像技术相比较,对MSCTA的性能指標作出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38例疑脑动脉瘤患者行MSCTA 检查,男23 例,女15 例。年龄25~73 岁,平均44.7 岁。其中36 例先后行DSA 检查,36 例均经外科手术证实,2例基底动脉瘤未手术。

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诊治的80例胸部创伤患者, 该组患者中男47例, 女33例, 年龄15~72岁, 平均年龄 (43.46±10.28) 岁, 该组患者的受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35例, 高处坠落12例, 刀刺10例, 挤压9例, 爆炸波冲击4例, 其他10例。患者受伤后3 d内行DR及CT检查。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呼吸困难。其中, 有65名患者病情逐渐加重, 有32名患者相继出现胸闷、气短、胸痛, 有14名患者相继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咯血、紫绀, 有11名患者出现休克症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和DR检查, 其中, DR检查使用的仪器为西门子Axion Multix MT, 摄取胸部站立正侧位片或仰卧正位片及水平侧位片, 根据实际情况加透视下肋骨点片。CT检查使用的仪器为GE lightspeed 64排VCT, 设置层厚、层距为10 mm, 感兴趣区行3~5 mm扫描。操作步骤均严格按照相应仪器使用说明进行。

1.3 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以率 (%) 表示计数资料, 比较行χ2检验。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 两种诊断表现均呈复合性创伤, 多层螺旋CT检出率为100.0%, DR检出率为75.0%, 多层螺旋CT检出率明显高于D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 胸部创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症, 很容易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患者死亡。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 胸部创伤死亡率大约为30%左右, 主要是由于胸廓内有心脏和肺两个重要脏器[3]。因此, 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积极诊断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对于胸部创伤的诊断, 常规方式为X线平片检查, 这种方式操作简单, 医疗成本低, 检查速度快, 在基层医院也可广泛推广。而这种方式由于设备限制, 诊断结果往往存在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4,5]。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 医疗设备在不断的更新, 检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胸部创伤的诊断中逐渐引入了数字放射摄影 (DR) 与螺旋CT的诊断方式。与X线平片检查类型, DR系统也具有快捷、经济的优点, 而DR检验能够获得比X平片检查更高的分辨率, 因此在胸部创伤检查过程中X线平片检查逐步被DR替代。但DR检查也不出现了一定的漏诊或误诊[6,7]。临床研究表明, DR检验在肺不张及肺塌陷、肺挫伤、肋骨骨折、肺撕裂伤、血胸、气胸、血气胸等胸部创伤中具有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肺纹理重叠、胸部组织的遮盖, 导致了不完全性肋骨骨折、细小骨折等显示比较模糊, 无法直观的显示出来, 因此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其次是对于肋骨骨折位于肋骨前端的患者会因为组织结构重叠导致骨折线被遮盖, 使得细小骨折线没有参照对象而导致漏诊发生[8];第三是对于呈半环状的肋骨, 应用DR摄片的时候很多肋骨无法与胶片贴近, 从而影响到了骨折线的显示, 最终导致误诊发生;第四是在DR摄片的时候患者配合不当或者投照条件、投照角度不当引起骨折征或漏诊发生;第五是针对于存在较轻气胸、血胸和血气胸的患者, DR往往无法显示, 最终导致漏诊发生。

相比于X线平片和DR检查, 螺旋CT能有效避免漏诊或误诊的发生, 提高了胸部创伤的诊断率。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楼超群[9]等通过试验表明, 在胸部创伤患者诊断中, 利用螺旋多层CT能更容易发现平片中漏诊的肺挫伤、隐匿性气胸、少量胸膜渗出等损伤。同时, 这种方式具备更高的分辨率, 且扫描速度非常快, 有效的避免了扫描结果受到呼吸的影响, 且检测后可通过强大的后处理技术 (MPR) 进行处理, 比如冠状、矢状及任意斜面的图像重组, 还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位对损伤部位进行多剖面观察。

张梅[10]表明, 在胸部创伤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有效避免DR摄片细小骨折线不易显示的缺点, 且CT扫描不会受到肺纹理重叠、胸部组织遮盖的影响, 能够非常清除的将粉碎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线样骨折、斜行骨折及骨折断端错位等显示出来, 为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 多层螺旋CT能够对婴幼儿也可做出较为清晰的图像, 尤其是在疑难病例的定性诊断中可优先考虑多层螺旋CT[11,12,13]。

该研究主要通过回顾性的方式, 对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80例胸部创伤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和DR检查。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结果显示, 多层螺旋CT检出率为100.0%, 显著高于DR的75.0% (P<0.05) 。由此表明, 多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胸部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和DR检查, 对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 两种诊断表现均呈复合性创伤, 多层螺旋CT检出80例, 检出率为100.0%, DR检出60例, 检出率为75.0%, 多层螺旋CT检出率明显高于D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多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篇4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18~69岁。致伤原因:车祸35例,高处坠落6例,其他原因1例。

检查方法:42例患者全部进行膝关节X线平片检查,使用PhilipsDR,AEC自动曝光控制,拍摄膝关节正侧位片。CT检查使用ToshibaAquilion16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以膝关节间隙为中心,包括股骨下端及胫腓骨上端。扫描条件为120kV,150mA,容积扫描,螺距为0.938,重建矩阵512×512。将原始数据重建为1mm层厚,0.5mm层间距,利用重建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及容积再现(VR)等多种后处理。MPR包括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成像。

结果

本组42例中,X线平片显示骨折38例,其余4例中的2例X线片疑似骨折,2例漏诊。多层螺旋CT扫描显示42例均为骨折。根据Schatzker分型方法[1]将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六型:Ⅰ型3例,外侧平台劈裂骨折,无关节面塌陷,Ⅱ型12例,外侧平台劈裂骨折合并外侧关节面塌陷,Ⅲ型2例,单纯外侧平台塌陷,无劈裂骨折。Ⅳ型3例,内侧平台骨折。V型13例,两侧平台骨折,Ⅵ型5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胫骨上段骨折。手术治疗37例,保守治疗5例。

讨论

X线平片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原因是大多数胫骨平台骨折在X线平片上可以显示和正确分型,而且X线平片操作简单,使用广泛,价格便宜。在部分患者仅可以在水平光线侧位平片显示关节内的积血脂征。X线平片的影像互相重叠,不能直观反映骨折状况,特别是关节内骨折情况。胫骨平台细微骨折多为斜行,正位和侧位平片难以显示。由于胫骨平台正常解剖上约有向后10°倾斜,X线平片对胫骨平台骨折的粉碎性、塌陷程度和劈裂距离的测量不够准确。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方法很多,按骨折部位分为外侧平台骨折、内侧平台骨折、两侧平台骨折。按骨折形态分为劈裂骨折、塌陷骨折和粉碎性骨折。临床上最常用的胫骨平台骨折分型方法是Shatzker分型[1],该分型纠正了以往分型只注重形态学结构而忽略骨折部位的弊端。本组病例即按照Shatzker分型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图像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片的移位方向,特别对移位不明显的细微骨折和局限性的后侧平台塌陷性骨折可以清晰显示,弥补了平片分型的不足。

胫骨平台骨折常用的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方法主要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重建(MIP)、表面遮盖法(SSD)和容积再现(VR)等。MPR是任意层面的冠状、矢状、横轴位和斜面二维图像的后处理方法,可以任意角度旋转,从而对骨折的各个角度做出明确诊断。MIP可以使骨折线在一张图像上完整地显示出来,因而在显示骨折线的连续性和整体方面有明显的优势。VR图像可同时显示表浅和深在的结构影像,可同时显示膝关节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情况,可以立体、直观、形象的现实骨折及周围状况,对外科术前准备及术后评价意义较大。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以更直观的方式显示骨折的空间关系,弥补轴位图像的不足。另外,重建图像除了明确平台骨折的位置及骨折线走向,还显示了主要骨折块的体积、形状及、移位方向和塌陷程度,显示平台后侧骨折情况与平片比较具有较大优势,可指导手术入路,优化临床治疗过程。

参考文献

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胃神经鞘瘤患者, 男3例, 女5例, 年龄45岁~77岁, 平均年龄 (54.2±3.4) 岁;病史1年~3年, 平均病史2年。临床表现: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及腹部肿块, 1例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不适反应。所有患者经过手术病理或免疫组化确定为胃神经鞘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胆等无异常表现, 胃镜检查胃黏膜无表面溃疡形成, 1例患者胃壁有圆形隆起。

1.2 方法

检查前患者禁食6 h以上, 取仰卧位, 应用16层螺旋CT扫描, 扫描前30 min口服1 000 m L的水, 对比剂为300 mg/m L碘海醇, 以2.5 m L/s的速率经肘部静脉注射。对上腹部进行增强扫描, 扫描参数为:电压120 kV, 5 mm的扫描层和层距, 重建层厚1.25 mm, 层间隔为0.8 mm, 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胃下缘。检查完毕后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着重对肿瘤大小、位置、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进行分析, 出具诊断报告。

2 结果

本组8例胃神经鞘瘤患者均为良性肿瘤, 肿瘤单发, CT扫描影像边缘清晰, 肿瘤大小在2.2 cm~5.6 cm之间, 平均 (3.6±2.1) cm, 肿瘤形状为圆形或卵圆形。其中2例患者的肿瘤位于胃底, 5例位于胃窦, 1例位于胃体, 同时有4例患者的肿瘤向腔内、外生长。平均平扫CT值为43 Hu, 有1例患者肿瘤内部有小块低密度区, 其余患者的三维重建图像中密度均匀, 无钙化现象;进行强化扫描的患者动脉期平均CT值为56 Hu, 静脉期平均CT值71 Hu。所有病例的肿瘤未向周围组织侵犯与转移。

3 讨论

神经鞘瘤可发生于任何有雪旺细胞的神经, 多发于外周大的神经, 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颅神经, 如面神经、听神经等, 也可发生于头面部、舌部的周围神经。临床上发生于消化道的神经鞘瘤比较少见, 消化道的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胃, 大部分是良性的, 由于肿瘤生长缓慢, 且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因此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 随着肿瘤的生长, 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及呕血等症状, 胃黏膜供血不足, 但因为这种肿瘤比较少见, 影像学分析不足, 治疗前不易确诊。本组8例患者中, 有1例无明显症状, 术前无法确诊, 5例被误诊为间质瘤, 1例疑似为胃神经鞘瘤。CT扫描影像肿瘤形态与神经鞘瘤类似的间质瘤出现率更高, 也更容易出现钙化、坏死等症状, 增强扫描后多数会有明显强化, 对于进一步治疗造成很大的干扰。术前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定性定位, 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

多层螺旋CT扫描密度高、范围大, 可以对胃神经鞘瘤进行准确定位, 通过快速的容积扫描提高多方位和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本组8例胃神经鞘瘤患者均为良性肿瘤, CT扫描对于肿瘤的良性、恶性无法准确判断, 只能通过观察肿瘤是否发生远处转移, 肿瘤细胞的大小、颜色及有无核分裂现象分析。恶性肿瘤的形状不规则, 病情发展迅速, 肿瘤直径一般>10 cm, 发生率很低。本组8例患者的良性肿瘤大小为2.2 cm~5.6 cm, 平均3.6 cm, 肿瘤形状为圆形或卵圆形, 其中2例患者的肿瘤位于胃底, 5例位于胃窦, 1例位于胃体, 同时有4例患者的肿瘤向腔内、外生长, 平均平扫CT值为43 Hu, 有1例患者肿瘤内部有小块低密度区, 其余患者的三维重建图像中密度均匀, 无钙化现象;进行强化扫描的患者动脉平均CT值为56 Hu, 静脉期平均CT值71 Hu, 所有病例的肿瘤未向周围组织侵犯与转移。通过对8例胃神经鞘瘤患者的影像学分析, 根据肿瘤形状将其分为胃壁结节、巨块、胃壁局限增厚三种类型, 其中胃壁结节型多发生在胃体小弯侧, 影像学显示其边缘清晰, 密度均匀, 肿块有轻度强化, 直径<5 cm;巨块型呈哑铃状肿块, 直径>10 cm, 易与间质瘤混淆, 影像学显示有小片的低密度区, 肿块有轻度强化或均匀强化;胃壁局限增厚型边缘模糊, 肿块有明显的强化。胃神经鞘瘤确诊后无论良恶性都需进行手术治疗, 避免肿瘤的生长与恶化[2,3]。

综上所述,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胃神经鞘瘤上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能够将肿瘤的位置、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准确地显示出来, 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摘要: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在胃神经鞘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例神经鞘瘤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 其中7例进行增强扫描。结果 诊断显示2例患者肿瘤位于胃底, 5例患者肿瘤位于胃窦, 1例患者肿瘤位于胃体;患者的胃壁起源有类圆形肿块, 增强扫描后肿瘤有轻至中度强化, 无明显钙化现象。结论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胃神经鞘瘤上有较好效果, 能将肿瘤的位置、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准确地显示出来, 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胃神经鞘瘤,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参考文献

[1]张爱兵.胃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临床治疗[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12 (3) :370.

[2]姜胜东.胃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14 (3) :115.

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30例颌面部骨折的患者, 其中, 男79例, 女51例;年龄16~65岁, 平均 (37.23±4.19) 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18例, 重物砸伤48例, 交通意外44例, 挤压20例;经手术证实的骨折部位:鼻骨42例, 颧骨81例, 眶壁24例, 颚骨5例, 上颌窦壁41例, 下颌骨8例, 副鼻窦积液60例。

1.2纳入标准

(1) 患者和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2) 于骨折后24 h内入院; (3) 手术并术中证实为颌面部骨折; (4) 无精神疾患可配合行相关检查。

1.3仪器设备

多功能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 (Revolution XR, 上海同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2) GE16层螺旋CT (Light Speed 16, 东莞市健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1.4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于急诊行X线及多层螺旋CT检查。其中多层螺旋CT分别获取CT横断位、3D容积再现 (3D volume rendering, 3D-VR) 以及多平面重建 (multiplannar reformation, MPR) 的图像。具体步骤:于外伤48 h内检查, 嘱患者仰卧位, 扫描范围自眶上缘至下颌骨下缘。机器参数:130 k V, 130~70 m A, 螺距1.2 mm, 扫描层厚3.5 mm, 重建间距1.0 mm。MPR及3D-VR图像通过横断位图像经工作站处理后生成。

1.5观察指标

以术中骨折情况作为诊断的“金标准”, 比较X线和多层螺旋CT, 多层螺旋CT下3种模式之间诊断颌面部不同部位骨折的准确率。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 表示, 组间比较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X线与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比较

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的准确率主要体现在眶壁、上颌窦壁以及副鼻窦积液3个部位;X线与多层螺旋CT总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2.2多层螺旋CT 3种模式诊断准确率比较

多层螺旋CT 3种模式诊断的准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MPR图像、多层螺旋CT横断面和3D-VR图像, 多层螺旋CT横断面、3D-VR图像与MPR图像的总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多层螺旋CT横断面与3D-VR图像总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种模式的诊断率差异主要体现在眶壁、鼻骨、上颌窦壁以及副鼻窦积液4个部位。具体见表2。

注:†与X线比较, P<0.05。

注:1) 与MPR图片比较, P<0.05;2) 与3D-VR比较, P<0.05。

3讨论

颌面部骨折是急诊常见的外伤性疾病, 多由高处坠落、交通意外等原因导致[4]。由于颌面部解剖结构较为复杂, 血供丰富, 因此一旦发生骨折, 创伤程度较重且容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 治疗难度大[5,6]。传统的头面部X线在检查眶壁骨折、上颌窦壁骨折以及副鼻窦积液时准确率低, 20世纪90年代初新兴的CT诊断技术通过清晰显示头面部复杂骨质结构的空间立体关系, 大大降低了颌面部骨折的漏诊率[7]。而近年来随着螺旋CT的不断升级, 扫描速度加快的同时具有了强大的后处理功能, 图像质量更优[8]。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 多层螺旋CT诊断的总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 (P<0.05) , 主要体现在眶壁、上颌窦壁以及副鼻窦积液3个部位。而在多层螺旋CT的3种模式中, 重建MPR图像诊断的准确率最高, 主要体现在眶壁、鼻骨、上颌窦壁以及副鼻窦积液4个部位。

综上所述, 对于怀疑颌面部骨折的患者, 与传统X线相比, 急诊行多层螺旋CT可大大提高诊断率,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裕展, 王佳鑫, 张卓敏, 等.颌面部骨折多层螺旋CT扫描和重建技术的临床价值及意义[J].临床医学工程, 2014, 21 (3) :272-273.

[2]马丽, 吴恩余.多层螺旋CT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5) :1109-1110.

[3]郭晓川, 徐和甜.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治中应用[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5, 3 (1) :37-38.

[4]魏贤英, 郭良栋, 孟祥飞, 等.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 2012, 18 (29) :17-18.

[5]谭庆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16) :157-158.

[6]曾万文, 陈建宇.颌面部骨折螺旋CT二维和三维重建的诊断价值[J].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 (5) :48-50.

[7]危成波.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综述, 2013, 19 (21) :4016-4018.

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有胸痛病史, 心电图存在心肌缺血改变;排除标准:感染、肿瘤、电解质紊乱、低血压、严重心瓣膜病、心肌病、持续房颤、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者。共检测63例患者, 男性37例, 女性26例, 年龄36~80 (58.1±22.3) 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包括心电图、心超、心肌酶谱, 根据WHO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 符合稳定型心绞痛 (SA) 1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15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 4例, 阴性30例。阳性患者按病情分为两组:ACS组 (AMI+UA) 19例, 涉及病变部位数为39, 斑块数为69;SA组14例, 涉及病变部位数为24, 斑块数为29。斑块按性质分为两组:软斑块组斑块数为59;硬斑块组斑块数为39。

1.2 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方法

使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64层CT机 (Lightspeed64) , 在降主动脉中段水平任选一层面, 经肘静脉以3.5mL/s注射对比剂100~150mL, 延迟5s后在所选层面进行15次CT扫描。MS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冠状动脉狭窄, 以狭窄部位的两侧相对正常的管腔直径的平均值为参考值, 对其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左主干 (LM) 、左前降支 (LAD) 、左回旋支 (LDX) 、右冠状动脉 (RCA) , LM直径狭窄≥30%, RCA、LAD、LDX直径≥50%, 诊断为有意义病变。<50%狭窄为轻度;51%~75%为中度;76%~99%为重度;100%为完全闭塞。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轻、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受累情况分为单支和多支 (双支以上) 。对主要分支不同程度斑块用光标分别对各斑块进行测量, 平扫图像斑块CT值≥90HU定为硬斑块;强化扫描无强化CT值≤50HU定为软斑块。检查前要求患者为窦性心律<70次/min, 给予倍他乐克25mg口服1h后进行检查。

1.3 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

1.3.1 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肝素抗凝试管抽静脉血2mL, 送齐齐哈尔市中医院检验科, 采用中日合资上海申索佑福医学诊断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 乳胶增强免疫浊度法检测。正常值为2mg/L。

1.3.2 肌钙蛋白I (CTnI)

肝素抗凝试管抽静脉血2mL, 采用美国Beckman Acees配套试剂, 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正常值为0.2ng/mL。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计量资料的描述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差异的检验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 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 记数资料差异的检验采用χ2检验 (或Fisher's Exact Test) 。统计学检验为双侧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63例MSCT检查中, 30例MSCT阴性, 排除CHD的诊断。在33例阳性结果患者中, 进行临床上Hs-CRP和CTnI的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的比较。

2.1 MSCT成像观察结果

两组病变支数情况大致相等,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ACS组中, MSCT发现重度狭窄部位数检出率大于S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CS组软斑检出率多于硬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53, P<0.01) , 见表1。

注:组间比较, *P>0.05;组间比较, #P<0.05;组间比较, △P<0.01

2.2 冠心病中斑块性质与病变支数/狭窄程度

两种斑块分布的病变支数情况大致相等 (χ2=0.35, P>0.05) ;MSCT发现, 软斑斑块分布于重度狭窄病变支的情况多于硬斑斑块 (χ2=5.04,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不论是单支还是多支病变, 重度狭窄患者往往有临床症状, 以软斑多见, 见表2。

注:组间比较, *P>0.05;组间比较, #P<0.05

2.3 不同类型冠心病以及斑块与Hs-CRP、CTnl检测结果的比较

AC S组常伴有H s-C R P、C T n I升高, 与S A组比较H s-C R P:t=15.38, P<0.01;CTnI:t=2.19,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斑块情况观察, 软斑组Hs-CRP与CTnI的升高多于硬斑组, 与硬斑组比较Hs-CRP:t=8.67, P<0.01;CTnI:t=6.44,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3。

注:*P<0.05;组间比较, △P<0.01

3 讨论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SCAG) 一直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却难以显示病变或是斑块性质;血管内超声 (IVUS) 能够正确评价斑块性质以及血栓阻塞, 但高额费用不利于反复监测, 限制了临床的普及和泛应用。MSCT冠状动脉成像, 使无创检查CHD成为可能, 因而被广泛用于CHD筛查、PCI术后等冠状动脉疾病的随访, 并能对冠状动脉各种斑块的性质、面积作一很好评价。与SCAG对照, 其敏感度为83%~87%, 特异度为95%~97%, 阳性预测值71%~82%, 阴性预测值为95%~98%, 与本组患者检查相符。MSCT阴性患者可以基本排除冠心病诊断, 免作SCAG。对MSCT检出有软斑块者, 一般认为是不稳定斑块, 须结合临床的体征以及生化检查, 包括Hs-CRP、CTnI, 则。本组资料说明ACS组以软斑块多见 (P<0.05) , 重度狭窄多见 (P<0.01) 。急性临床事件发生时, 与炎性反应以及心肌损伤、坏死有关, 有Hs-CRP、CTnI的演变 (P>0.01) , 与病变支数无关;而SA组多见硬斑, 无HsCRP、CTnl的演变, 与临床病程的观察有高度一致性。说明ACS、炎性反应和不稳定斑块的互相联系, 特别是国际2005AHA/ACC ACS中公认的Hs-CRP在ACS和不稳定斑块中起积极作用[3]。

IVUS资料观察ACS中AMI和UA表现为破裂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分别为100%和80%, 表现为脂核增大, 管腔面积缩小, 纤维帽薄壁, 夹层血栓较多, 这与笔者观察一致。对于>70%以上的重度狭窄, 出现缺氧缺血, 刺激循环中交感-肾素血管紧张系统活性亢进, 循环中致炎因子增多, 使薄壁软斑趋于不稳定状态, 易于出现裂隙、出血和血管闭塞。在MSCT冠状动脉成像基础上发现重度狭窄的软斑, 往往伴有Hs-CRP、CTnI的血清生化指标改变。当Hs-CRP>2mg/L、CTnI>0.2ng/mL以上可以见于临床的心血管事件。因此, MSCT虽然没有IVUS那么直观地发现斑块破裂区域以及血栓情况, 但结合了Hs-CRP加上CTnI这些炎症和心肌损伤的高敏感的特异指标, 使得影像学与血清学互补完善了临床诊断[4,5,6]。

同时MSCT也给予新的思路和启迪。CHD的二级预防是否应该跟踪着重于不稳定斑块的研究, 综合的药物治疗来观察逆转消退或延缓易损斑块的进展, 以达到预防心血管事件再发的目的。而MSCT冠状动脉成像是目前为止惟一能诊断软斑块的无创检查。通过对MSCT深层次的技术开发, 完善对斑块的脂核、纤维帽以及钙化更细致、准确地分层观察, 更经济, 更便捷地应用于临床, 将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Schoepf UJ, Becker CR, Ohnesorge BM, el a1.C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Radiology, 2004, 232 (1) :18-37.

[2]Knez A, Becker CR, Leber A.Usefulness of muh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for determin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es[J].Am J Cordial, 2001, 88 (10) :1191-1194.

[3]王喜军, 王锡明, 孙传林, 等.多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斑块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象学杂志, 2005, 15 (9) :738-740.

[4]Gulati GS, Seth S.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l6-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J].Natl Med J India, 2005, 8 (5) :236-241.

[5]Ehara M, Surmely JF.Diagnostic accuracy of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detecting angiographicall 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in an unselected consecutive patient population: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invasive angiography[J].Circ J, 2006, 70 (5) ;564-71

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篇8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30例腹腔内淋巴结肿大者均为我院1996年2月至2006年12月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13~65岁, 平均45岁, 均无霉菌感染及艾滋病病史。

1.2 检查方法

患者常规空腹, 检查前半小时饮清水500ml。全部病例行静脉团注增强扫描, 流率3ml/s, 注入碘海醇80~100ml。扫描范围:上至膈顶, 下至耻骨联合。

1.3 临床诊断

30例患者中,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12例 (40.0%) ;淋巴瘤9例 (30.0%) , 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 (6/9) , 3例 (3/9) 经淋巴结活检证实;淋巴结结核8例 (26.7%) , 其中手术病理证实3例 (3/8) , 5例 (5/8) 经抗结核治疗后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失而证实诊断;白血病1例 (3.3%) 。

1.4 螺旋C T表现

1.4.1 淋巴结边缘及形态

9例 (30.0%) 呈孤立、散在结节型, 圆形或椭圆形改变, 边界清楚, 以转移瘤多见, 共7例 (7/9) ;另外2例为结核。21例 (70.0%) 呈多结节融合型, 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在脊柱或大血管旁分布, 其中呈环形或花瓣样征象有9例 (42.9%) , 包括结核6例 (6/9) , 转移瘤1例 (1/9) , 淋巴瘤2例 (2/9) ;12例 (57.1%) 为弥漫性改变, 肿大的淋巴结互相融合, 部分融合成不规则密实肿块, 包括淋巴瘤7例 (7/12) , 其中6例 (6/7) 出现“血管包埋征”, 转移瘤4例 (4/12) , 白血病1例 (1/12) 。

1.4.2 淋巴结强化特点

本文共12例转移瘤, 其中10例 (10/12) 轻度强化, 2例 (2/12) 未见强化。共9例淋巴瘤, 其中7例 (7/9) 呈普遍强化, 轻、中度均匀强化, 2例 (2/9) 不均匀强化并小片坏死。结核8例, 其中1例 (1/8) 表现为中度均匀强化, 7例 (7/8) 均表现为周边明显强化, 中心不强化, 有6例 (6/8) 表现为环形融合“多房样”征象, 同时有1例伴有大网膜、小网膜钙化影。

1.4.3 其他改变

淋巴瘤9例中, 伴颈部淋巴结肿大2例 (2/9) , 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 (1/9) , 合并小肠淋巴瘤1例 (1/9) , 脾大1例 (1/9) 。结核组8例中, 合并胸部结核2例 (2/8) , 脾脏低密度影1例 (1/8) 。白血病1例伴有肝脾肿大。

2 讨论

引起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可分两类: (1) 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包括淋巴结结核、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等。 (2)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可见于淋巴瘤、各型白血病等。腹内淋巴结肿大可能是多种病变共有的临床表现之一, 最常见的是消化道恶性肿瘤、转移恶性淋巴瘤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结核等。

2.1 腹部淋巴结转移瘤

本组有8例 (8/12) 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其较近的腹腔脏器发现原发肿瘤。腹内淋巴结肿大多较局限, 一般位于脊动脉水平以上[1], 腹内淋巴结转移瘤可能具有一定的原发肿瘤的C T特征。文献报道[2]淋巴结转移性肿瘤, 未治疗的多数呈轻度均匀强化密度, 本组有10例 (10/12) 轻度强化, 与文献相符。肝癌、胆囊癌所致淋巴结转移经化疗或介入治疗后, 以及胃肠道腺癌、胰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 增大的淋巴结常有坏死, 不均匀强化。

2.2 腹部淋巴瘤

淋巴瘤大体病理切面呈鱼肉状, 发生坏死较少。显微镜下的小灶坏死在CT平扫或增强扫描时不易显示, 表现为均匀密度。淋巴结较大而出现大灶的坏死时, CT能显示其坏死低密度灶。然而, 即使少数病例增大的淋巴结有坏死灶, CT能显示较低密度, 但坏死灶周围增大淋巴结常呈均匀强化密度, 边界清楚。本文有7例 (7/9) 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结增大呈均匀强化, 仅2例 (2/9) 呈不均匀强化。在CT形态上, 以多结节融合型最常见, 可有中心坏死, 常见“血管包埋征”, 包埋的血管常为腹主动脉、肠系膜血管及肾血管等。文献报道[1]腹主动脉被肿大淋巴结包埋或单纯该血管后淋巴结肿大, 均可使该血管离开原来位置而似漂浮状, 比较常见的是在主动脉和腔静脉之“血管脂肪角”内, 淋巴结进一步增大时, 可使大血管前移, 产生特征性的“主动脉淹没征”。本组6例 (6/9) 出现“血管包埋征”, 与文献相符, 未出现孤立、散在结节型, 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2.3 腹部淋巴结结核

腹部淋巴结结核多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中央低密度, 增强扫描周边强化呈环形, 这些表现是干酪样坏死的特征, 但并非特异性的, 一般病灶边界欠清。邻近的3个以上周边强化的淋巴结常融合成“多房样”征象。本组均出现环形强化, 其中6例 (6/8) , 呈“多房样”改变。此外, 结核性淋巴结增大直径常小于4cm。腹部淋巴结结核有时出现淋巴结钙化相对集中, 主要位于肠系膜、大网膜、小网膜及腹主动脉周围, 这一分布特征可能与这些区域淋巴结数目较多有关, 本组出现1例大网膜、小网膜钙化。

2.4 白血病

慢性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的淋巴结增大, 多为轻、中度强化, 密度均匀, 淋巴结肿大多较广泛, 主要累及肠系膜、胰周、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 常伴肝脾弥漫性增大。本组1例表现为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弥漫性肿大, 伴肝脾增大。

2.5 鉴别诊断

恶性淋巴瘤与腹内淋巴结结核, 二者CT表现相似, 但前者较结核更易累及腹主动脉周围下部淋巴结[3]。淋巴瘤CT表现中血管包埋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 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漂浮征”是鉴别其他淋巴结性疾病的重要征象, 同时病检及联合免疫组化检查是淋巴瘤诊断的重要手段。而淋巴结结核螺旋CT增强扫描, 结节灶内出现中心低密度的环状或花环状强化是较为特征的表现, 且多房样征象及淋巴结内钙化比较多见。合并腹水及网膜、肠系膜增厚, 患者结核菌素试验 (PPD) 强阳性, 常可提示为结核感染。淋巴结结核病变分布相对集中 (非血行播散型) , 最常见于肠系膜, 若合并腹水及网膜、肠系膜增厚, 做PPD强阳性, 常可提示为结核感染。而淋巴瘤多不累及肠系膜淋巴结, 也很少累及腹膜和网膜, 一般病灶边界较清, 无钙化, 无腹水。未治疗的淋巴瘤肿大淋巴结大多数表现为均质密度, 少数可有淋巴结密度不均或环状强化, 但在同一部位常合并有均质密度的增大淋巴结, 这点对鉴别出现淋巴结不均质密度或环状强化的恶性淋巴瘤与淋巴结结核很重要。

腹部淋巴结病变主要位于腹腔及腹膜后间隙, 由于腹内淋巴结肿大病变存在各自的螺旋CT增强表现形态特征, 诊断时应结合有无原发灶、临床资料等, 多数腹部淋巴结病变是能够做出正确定性诊断的。

参考文献

[1]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l993:274-278.

[2]张梅, 杨志刚.腹部淋巴结病变的断面影像学特征及其解剖、病理学基础[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4, 20 (2) :161-163.

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篇9

【关键词】DR;多层螺旋CT;隐匿性骨折;诊断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49-01

隐匿性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是由于隐匿性骨折多发于解剖结构复杂的部位,而且检查过程中容易受到重叠投影的干扰,因而常规X线平片并不容易正确诊断。DR和多层螺旋CT是隐匿性骨折诊断的重要方法,为了比较DR与多层螺旋CT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6例隐匿性骨折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存在局部肿胀、疼痛或者功能障碍,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在18~54岁,平均年龄为(36.2±4.7)岁,病程在1~5d不等,平均为(2.4±0.7)d,其中肋骨骨折11例,腰椎骨折4例,颈椎骨折6例,足部骨折5例,胸骨骨折8例,腕关节骨折12例。

1.2方法

患者均进行了DR和多层螺旋CT扫描,DR扫描过程:先采用Philips DR 摄像系统对患者受检部位进行正侧位投照,根据患者受伤部位可采取斜位;CT扫描:采用Simenz Emotion 16层螺旋CT机,根据骨折部位行轴位容积扫描,患者再取仰卧位,设定为110kV,210MA,扫描层厚3mm,重建层厚1.5mm,重建间隔1.0mm,原始数据分别采用卷积核B70s锐利和B30s平滑薄层重建,重建后将图像传至Syngo工作站,采用B70s锐利重建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MPR),采用B30s平滑进行容积重建(VRT),然后由两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生共同阅片,存在分歧者,由上一级放射科医生阅片,从而明确诊断结果是否存在骨折,以共同意见作为诊断标准。观察时采用两种窗宽和窗位,骨窗:窗宽3000HU、窗位400HU,软组织窗:窗宽350HU、窗位35HU,对部分怀疑骨折部位的患者加用曲面重建技术。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P<0.05说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CT诊断肋骨骨折、腰椎骨折、颈椎骨折、足部骨折、胸骨骨折、腕关节骨折等阳性率明显高于DR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临床实际工作中,大部分骨关节床上可以通过常规X线平片正确诊断,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仅通过常规X线平片无法满足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需要。研究表明,DR具有整观性好、分辨率高、性价比高、容易定位、实时成像等优点,而且具有丰富的后期处理功能,这能够产生边缘增强效应,使骨皮质边缘更加锐利,软组织层次分明,对比良好[1]。DR能够通过大规模的拍摄,更加直观,对骨折能够进行整体认识,而且对骨折的脱位、成角和移位能够显示清晰,但是如果骨折部位解剖结构过于复杂、软组织过厚、患者体位不配合或者存在石膏伪影,会对DR检查结果产生明显影响[2]。

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体位无限制、能够任意间隔重建、任意斜面重建等优点,能够对横断面和矢状面进行补充,充分观察骨折范围和骨折线的走向,诊断效果显著。研究证实[3],多层螺旋CT后期处理图像功能强大,能够充分显示隐匿性骨折的细节,同时在无须患者体位配合的情况下能够对骨折进行多角度的观察,目前已经成为隐匿性骨折的重要诊断方法。隐匿性骨折好发于鼻骨、肩胛骨、胫骨、骨盆、脊柱等部位,通過CT的多平面和多角度成像,能够正确诊断骨折。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诊断患者肋骨骨折、腰椎骨折、颈椎骨折、足部骨折、胸骨骨折、腕关节骨折等阳性率明显高于DR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多层螺旋CT诊断隐匿性骨折效果显著。

多层螺旋CT诊断隐匿性骨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前需要询问患者的外伤史,而且要结合X线平片进行检查,CT扫描前需要设定好参数,做到一次完成扫描,避免再次扫描;(2)要联合应用处理重建技术,在轴位扫描基础上进行MPR、VRT图像重建;(3)医生要全面细致观察,杜绝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检查对隐匿性骨折诊断效果明显优于DR检查,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可作为诊断隐匿性骨折的最佳选择,在临床实际诊断中,对于解剖结构复杂的隐匿性骨折可作为临床首选。

参考文献:

[1]姜秀丽,孙淑艳,唐广新.隐匿性肋骨骨折的DR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94-195.

[2]宋泽进.DR 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5,16(2):54-54.

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肠梗阻,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呕吐、腹胀、腹痛等。其中, 男45例, 女39例, 年龄34~75 (58.2±3.1) 岁, 其中13例有既往手术史。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42例) , 在基本资料比较方面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A组:行16层螺旋CT扫描。行CT扫描时, 采取增强平扫的方法, 定位后进行扫描, 以膈顶水平至肛门为主要扫描范围, 参数设置:电流320mA, 球管电压120kV, 层厚5mm, 间距5mm, 扫描前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液以3.0~4.0ml/s的速度行静脉注射, 随后延迟30s行动脉期扫描, 延迟60s行静脉期扫描, 延迟180s行延迟期扫描, 并进行二维或三维重建, 从多个平面重建进行分析, 并与最大密度重建、曲面重建及容积重建相结合, 最后由2名影像科医师对重建之后的结果进行诊断。B组:X线平片诊断。对患者行X线检查时, 取患者立位进行X线拍片, 若情况特殊可加用卧位片等, 最后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X线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1.3 诊断标准[2]当小肠肠管内径扩大至2.5~3.0cm, 结肠内径扩张至6.0~8.0cm时, 此时机体出现“移行带”及液气平等病理表现;正常肠管的交界处或扩张肠管和塌陷为肠梗阻部位;若此处发生肠梗阻病变, 在医学中可被诊断为肿瘤。在扫描过程中未发现病理性病变时, 则怀疑为粘连性肠梗阻;肠壁缺血坏死在影像扫描中表现为CT增强扫描未出现无持续强化;若肠梗阻点呈现同心圆形状或鸟嘴型则可判断为绞窄或闭袢。若合并肠壁的厚度>3mm, 表明腹腔积液等均可能是绞窄性肠梗阻疾病。

1.4 统计学方法本文中产生的所有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注:与B组相比, *P<0.05。

3 讨论

肠梗阻是外科疾病当中比较常见的急腹症。据有关统计数据[3,4]显示, 因肠梗阻入院的患者占外科急腹症疾病的20%。确诊肠梗阻, 可以通过了解梗阻的发生部位与梗阻程度, 明确发病原因以及梗阻后肠内器官工作状态, 治疗肠梗阻的手段必须控制在有效、快速、及时的基础上, 才可助患者脱离危险, 因此如何确诊为肠梗阻显得尤为重要。

影像学方法的诊断数据为临床中确诊肠梗阻疾病意义重大, 也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它对确定肠梗阻发病位置及发病原因效果明显, 在此基础上, 还可明确把握肠壁的血运状况以及其引发的并发症, 这是治疗肠梗阻最重要的环节。肠梗阻的发病原因有很多, 如肠粘连肿瘤等, 对于已发生肠梗阻疾病的患者来说, 治疗不及时, 就有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5],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发病症状, 明确肠梗阻的发生部位和机制。肠梗阻在临床中最常出现的症状就是肠袢扩张, 传统的诊断手段并不能明确判断肠袢现象带来的外在症状, 因此常常被误诊。X线平片对肠梗阻的诊断颇有意义, 但因其空间分辨率低, 能准确判断肠梗阻疾病的概率只有50%左右, 这就导致患者错过了治疗肠梗阻疾病的最佳时机。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手段具有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 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和发病位置能得到准确的锁定, 对诊治疾病、挽救患者生命的意义重大。所以, 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中的作用更广泛, 分析案例可得, 多层螺旋CT影像诊断手段, 在获得疾病数据的同时, 避免了各种组织重叠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可清晰的观察到肠壁、肠腔等发病部位的状况, 是医生最终确诊肠梗阻疾病的主要依据。

多层螺旋CT是诊断肠梗阻的有效手段之一, 其有利于对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和患病程度的确诊, 在诊断肠梗阻疾病的过程中,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应及时了解与讲述, 如:向患者说明疾病的基本状况以及发病原因, 如何护理与治疗等。在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的基础上, 为其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本文结果显示, A组患者经多层螺旋CT诊断的符合率 (88.1%) 明显优于采用X线平片诊断的B组 (54.8%) ,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能诊断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与肠梗类型, 也能了解其血运状况, 在治疗初期对减轻患者病痛, 挽救其生命贡献巨大, 其推动了医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青春.多层螺旋盯在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9) :18-21.

[2]Crispín-Trebejo B, Robles-Cuadros MC, Orendo-Velásquez E, et al.Internal abdominal hernia:intestinal obstruction due to trans-mesenteric hernia containing transverse colon〔J〕.Int J Surg Case Rep, 2014, 5 (7) :396-398.

[3]吴荣兴, 易建玮, 康强, 等.螺旋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28) :367-371.

[4]Li G, Tang X, He J, et al.Intestinal obstruction due to primary intestinal melanoma in a patient with a history of rectal cancer resectioning:A case report〔J〕.Mol Clin Oncol, 2014, 2 (2) :233-236.

上一篇:大产品观念下一篇: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