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螺旋CT(共10篇)
三维螺旋CT 篇1
颅骨彼此借颅缝连接形成颅,保护和支持颅内结构。颅骨解剖特点及相互位置关系复杂。目前对颅骨解剖的了解是基于颅骨标本。但目前尚未见成人颅骨及颅缝MSCT三维重建正常表现的研究。本研究利用MSCT三维重建技术研究正常成人颅骨结构、颅缝形态及其闭合情况,了解正常成人颅骨及颅缝MSCT三维重建表现,以指导颅骨骨折、颅骨肿瘤、颅脑术前及术后颅骨形态改变等相关疾病的诊断。
1.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5月~2009年7月于我科行头部或头颈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者,符合以下标准纳入研究:(1)临床纳入标准:①无颅脑外伤史或可疑颅脑外伤史;②无颅脑手术史;③无颅脑发育畸形史。(2)影像纳入标准:①扫描范围包括全部颅骨;②未发现骨折或外伤征象;③无颅骨缺如。共纳入130例,男60例,女70例,年龄20~88岁,平均53.9岁。
1.2 CT扫描
采用吕发金等[1,2]头部或头颈部VCTDSA扫描方案:头部Pitch:0.531,头颈部联合Pitch:0.969。扫描范围:头部扫描范围从第1颈椎至颅顶,头颈部联合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颅顶。头颅数据重建层厚0.625 mm,层间距0.625 mm,传送至AW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1.3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1.3.1 图像重建及显示方式
图像重建由一位熟练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的医师负责。选取颅骨层面数据进行重建。VR显示颅骨结构时,采用7个位置显示:前视图、后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上视图、下视图、上切上视图。MIP显示颅骨结构时,采用8个位置显示:前切前看、后切后看、左切左看、右切右看、下切下看,适当层厚(10~30 mm)MIP显示颅底前、中、后颅窝结构。视野(field of view,FOV)为18cm×18 cm~23cm×23 cm。
1.3.2 观测指标
两位神经影像医师采取盲法分析观察全部纳入对象的每帧图像,对于难以判定者通过协商解决,观察内容如下:(1) 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整体效果:观察所有纳入病例VR、MIP图像,评价经MSCT三维重建图像对颅骨完整性、颅骨表面突起或隆起、凹陷或凹痕、颅骨表面细节显示情况。(2)蛛网膜颗粒压迹:观察蛛网膜颗粒压迹在VR、MIP图像的表现,并记录发生的部位、数量及形态。(3)血管压迹:观察血管压迹在VR、MIP图像的表现,并记录发生的部位、形态。(4)颅缝形态:整体观察主要颅缝形态,按颅缝分布及位置分3型。①普通型:有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无额外新增颅缝;②囟门骨型:原小儿囟门位置独立成骨,骨块与邻近颅骨以颅缝相连接;③骨内颅缝型:颅骨内有一条或以上的颅缝,并以该颅骨命名颅缝。
分别观察每条颅缝闭合情况,并分5型。Ⅰ型,完全闭合型:相邻颅骨间完全融合,颅缝消失;Ⅱ型,嵌合型:颅缝可见,呈直线或锯齿状嵌合,无缝间骨;Ⅲ型,缝间骨型:颅缝可见,锯齿状嵌合,有缝间骨;Ⅳ型,未完全闭合型:颅缝无嵌合,其间可见透亮线,有或无缝间骨;Ⅴ型,混合型:颅缝不同节段表现不同,分别属于上述4型之一。测量每条未闭合颅缝最宽径线。
2.结果
2.1 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整体效果
本组研究显示MSCT三维重建显示颅骨解剖结构完整,VR图像均能立体、准确显示颅骨突起或隆起、凹陷或凹痕、颅骨表面细节(图1,2)。MIP图像补充显示颅骨解剖,对颅缝、蛛网膜粒压迹、血管压迹显示清晰。
2.2 蛛网膜颗粒压迹表现
VR显示颅骨内板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凹陷,颅骨内板光滑,与正常颅骨凹陷较难分辨。MIP显示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低密度,边界清楚。共检出蛛网膜颗粒压迹27例,占20.77%,15例有1个压迹,5例有2个压迹,7例有≥3个压迹。蛛网膜颗粒压迹均发生在上矢状窦旁双侧顶骨及枕骨横窦沟附近(图3)。
2.3 血管压迹表现
VR显示颅骨内板表面条形凹痕,沿血管走行、分支或不分支,边缘光滑。MIP显示条形、分支或不分支低密度影,密度区别明显,位置与血管解剖一致。共检出血管压迹51例,占39.23%。
29例血管压迹邻近翼点的顶骨、蝶骨、颞骨及额骨,其中14例为双侧(图4);26例颞骨中心位置有脑膜中动脉压迹;9例远离翼点颞顶骨有血管压迹,其中3例为双侧;3例额骨有血管压迹;本组未发现枕骨血管压迹。
2.4 颅缝形态
本组VR、MIP均清楚显示颅缝整体形态,各型颅缝分别为:普通型112例,占86.15%;囟门骨型7例,占5.38%,均为后囟单独成骨;骨内颅缝型11例,占8.46%,其中额缝9例,枕缝2例,顶骨及颞骨未发现骨内颅缝(图5~7)。分别观察每条颅缝闭合状态(表1;图8~12)。
共检出Ⅳ型(未完全闭合型)颅缝13例,在MIP图像上表现为颅缝间节段性透亮线,多出现在人字缝远端或其延续的顶乳缝、枕乳缝。8例人字缝双侧均为Ⅳ型;1例人字缝右侧为Ⅳ型,左侧为Ⅱ型;1例人字缝左侧为Ⅳ型,右侧为Ⅲ型;3例人字缝双侧为Ⅱ、Ⅳ混合型。未闭合颅缝平均宽度(1.41±0.70)mm。
图1,2 显示颅骨表面突起或隆起、凹陷,立体、清晰。
3.讨论
3.1 颅骨影像诊断应用
Soboleski等[3]报道了婴幼儿主要颅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的正常超声表现。随着CT图像后处理的发展,目前关于颅骨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多,Vannier等[4]应用表面阴影遮盖法(shade surface display,SSD)诊断小儿颅缝早闭;Myers等[5]报道在尸体检查中应用3D-CT图像重组阐明和鉴定颅骨骨折;Medina[6]比较MIP与SSD对颅缝、骨折整体形态和范围,以及颅缝闭合情况的显示,发现MIP较SSD显示颅缝边缘清晰,认为MIP在诊断颅骨骨折和颅缝早闭方面值得推广应用;Ringl等[7]应用MIP与HR-MPR(high-resolution multiplanar reformations,HR-MPR)观察颅底骨折,其检出率分别为61%、64%,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9),但是MIP检出的骨折中有18%HR-MPRs未检出,建议结合MIP与HR-MRR一起观察颅底骨折;目前尚无文献对正常成人颅骨三维重组表现做系统的描述,但无论是超声还是CT三维重建均未对颅缝具体闭合情况分类描述。本研究系统地观察正常成人颅骨的VR、MIP表现。
3.2 成人颅骨MSCT三维重建表现
VR前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上视图系统清晰地显示颅骨表面特征,上切上视图、下视图可以观察颅底解剖,血管神经孔道;MIP的八个视图补充显示颅骨。VR图像为伪彩色,逼真、立体感强,显示颅骨表面细节特征、空间关系、颅底骨相互关系及颅底神经血管孔径较MIP直观,但是VR图像对颅缝边缘显示较模糊。MIP图像对密度变化敏感,显示颅缝、蛛网膜颗粒压迹及血管压迹较VR更具优势。
本研究在上矢状缝旁双侧顶骨及枕骨横窦沟附近检出27例蛛网膜压迹,占20.77%,与文献报道一致[8,9]。蛛网膜颗粒压迹在VR上表现为颅骨内板局限性凹陷,颅骨内板光滑、无骨质破坏,MIP图像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局限性低密度,边界清楚、光滑。了解蛛网膜颗粒的这些正常表现,有利于颅骨肿瘤(嗜酸性肉芽肿、转移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颅骨血管压迹VR图像表现为条形凹痕,沿血管走行、分支,表面光滑。MIP图像表现为条形、分支或不分支低密度影,位置与血管解剖一致。本组共检出血管压迹51例,占39.23%,以双侧翼点附近、顶骨、蝶骨及双侧颞骨中心较多,走行与脑膜中动脉一致,这与颅骨X线平片表现类似。颅脑外伤时颅骨线形骨折在MIP图像亦表现为条形低密度影,但是骨折线相对走行僵直、边缘较锐利,骨折处有时可见错位,头皮软组织血肿等可以鉴别。
本组研究显示颅缝形态有3种类型:普通型(86.15%)、囟门骨型(5.38%)和骨内颅缝型(8.46%),了解这些变异可以避免把颅缝当成骨折线。根据每条颅缝的闭合情况分5型。Ⅰ型:完全闭合型(3.0%,16/531例);Ⅱ型:嵌合型(78.3%,416/531例);Ⅲ型:缝间骨型(7.0%,37/531例);Ⅳ型:未完全闭合型(3.6%,19/531例);Ⅴ型:混合型(8.1%,43/531例),以Ⅱ型最常见。其中Ⅳ型颅缝间有透亮线,表示颅缝未完全闭合,本组13例均为人字缝未完全闭合,平均宽度1.41mm±0.70 mm,与文献报道的正常成人颅缝间宽度不超过2 mm一致[10,11]。外伤时人字缝分离最常见,可累及多条颅缝,未闭合颅缝与外伤时颅缝分离需要鉴别。
3.3 MSCT三维重建优势及应用
传统头颅X线平片经济、空间分辨力较好,对颅骨骨折、狭颅症等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其密度分辨力低,为重叠图像,对颅底及细微骨折显示困难,血管压迹、颅缝等正常解剖结构可被误诊为骨折或病变,Rosenorn[12]、Gómez等[13]研究表明,头颅平片检出的简单线形颅骨骨折常不需要处理,而重型颅脑外伤,需要了解颅内脑实质情况,必须行CT扫描,头颅平片结果并不改变临床处理。头颅平片阴性并不能排除颅内病变,仍需要进一步做CT检查,事实上并没有减少患者费用和辐射量,且可能因不必要的检查延误诊断和治疗。
当轴位CT图像怀疑颅骨病变、颅缝早闭,术前评估、头颅术后颅骨的缺损与修复等,MSCT三维重建可以明确诊断,为临床和患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在常规轴位扫描的基础上行MSCT三维重建后处理,并未额外增加患者的辐射,后处理技术简便,不延误患者病情评估,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本研究的不足是研究对象均为成人,对小儿颅骨及颅缝闭合时间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及研究样本量需要进一步增加。
三维螺旋CT 篇2
【摘要】目的对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48例经X线和二维扫描确诊为鼻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扫描,随后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影像图片观察诊断的精确性,并与二维扫描的图像进行对比。结果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二维扫描相比,能够更准确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程度等。结论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鼻骨骨折的诊断中能够准确地反映患者的骨折状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鼻骨;骨折;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
【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041-01
前言
鼻骨骨折大多由于受到突然的外力作用所致,由于鼻部具有突出于面部的特点,因此容易在撞击等外力作用下导致鼻骨骨折[1]。骨折的程度因外力的方向与类型而异也各不相同,需进行确切的诊断来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明确的了解。在以往,传统的X线和二维扫描在鼻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该方法虽能对鼻骨骨折做出大致的诊断,但由于受到鼻骨位置特殊、二维扫描不够精确等因素的限制,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等现象的发生[2]。为使患者病情得到更为精确的诊断,我院特对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鼻骨骨折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做出了探究。现将取得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时间范围内,以随机抽选的形式选取我院48例经X线和二维扫描确诊为鼻骨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鼻部畸形、肿胀、出血以及鼻腔阻塞等临床症状。患者中共有男性28例,女性20例;患者年齡最小为14岁,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36.43±4.71)岁;所有患者病情均由外力作用引起。为进一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观察,在患者自愿的情况下对所有患者实施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
1.2方法
扫描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进行。首先让患者处于仰卧状态,将下颌略微收起,于患者的眶上缘至硬腭范围采用螺旋容积扫描,扫描层厚为1.25mm。以电流135~160mAs、电压120kv为具体扫描参数,扫描后分别进行VR(容积重建)和MPR(多平面重建)以及MIP(最大密度投影),通过3D扫描重建从多个角度观察患者的鼻中隔、上颌骨、鼻窦等组织的大体结构,以及骨折位移的位置、程度、形态等,并与二维扫描所成的进行对比,全面了解患者鼻骨骨折的情况。
2.结果
根据CT图像显示,接受诊断的48例患者中,20例属于单纯性骨折,9例属于鼻中隔断裂,10例属于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9例属于筛骨纸样板骨折。CT图像将所有患者的骨折线都清晰地显示出来,患者的骨折情况均得到了具体的反映。与二维扫描图像相比,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更清晰且准确将患者骨折的性质、形态、位置反映在图像中,可见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3.讨论
鼻骨骨折在面部外伤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创伤类型,这是由于鼻部骨质较为单薄且结构相对复杂,同时外鼻突出于面部的特点也使鼻部在面部外伤中受创几率增加[3]。根据鼻骨骨折性质的不同可将鼻骨骨折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1)单纯性鼻骨骨折。表现为鼻骨一侧或两侧发生骨折;(2)骨折伴骨缝分离。表现为额颌缝、鼻颌缝、鼻额缝、鼻骨间缝等部位出现分离现象;(3)复合性骨折。表现为伴发筛骨纸样板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鼻中隔断裂、或是眶壁骨折。由于鼻骨位置和结构具有特殊性,采用穿X线进行检查时时常难以将鼻骨位移的情况及骨折的全貌完整地扫描出来,容易导致诊断陷入误区,造成漏诊、误诊等现象的发生[4]。三维立体图像能够通过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等形式对鼻骨骨折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从而准确地诊断出患者鼻骨的塌陷程度、移位旋转以及骨折线的立体定位情况。三维重建技术的原理即是表面成像技术,利用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使图像呈立体感,同时能够自由调节窗宽和窗位,取最好的视角完整地观察患者鼻骨骨折的情况,也完善了二维扫描图像存在的弊端,也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5]。
综上所述,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基于二维扫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新型诊断方式,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重建,达到显示患者骨折类型、形态、位置的目的,且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痛苦,是一种有效性与安全性较高的诊断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董保霞,李九月,董俊红,张玉祥.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骨外伤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2):335.
[2]王洪顺.鼻骨骨折多层螺旋CT诊断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3):247.
[3]陈祖荣,季立标.鼻骨骨折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的诊断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02):229-230.
[4]靳冬生.X线平片与CT检查技术在诊断鼻骨骨折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1-2.
三维螺旋CT 篇3
关键词:髋臼,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成像,三维
髋臼骨折主要发生在青壮年,为高能量损伤,诊断和治疗仍然具有挑战性[1]。常规X线虽能初步诊断,但难以全面客观地显示骨折的情况。近年多排螺旋CT的普及和CT三维成像的广泛应用,为髋臼骨折的准确诊断提供了更好的手段[2,3]。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68例共75侧髋臼骨折患者的常规X线、轴位CT和三维CT影像资料,旨在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髋臼骨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共75侧髋臼骨折,男性50例,女性18例,年龄13~68岁,平均(33±6)岁。其中车祸伤49例,高空坠落伤13例,重物砸伤6例。临床表现为患侧肢体活动障碍,关节畸形、脱位等。合并髋关节后脱位15例,髋关节中心性脱位7例,股骨头损伤8例,尿道损伤3例。手术治疗32例,保守治疗36例。
1.2 影像检查: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X线和螺旋CT检查。X线平片采用Philips DR或Agfa CR,常规行骨盆前后位投照,部分患者摄闭孔斜位和髂骨斜位。GE 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条件:层厚5mm,螺距1.75,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设为自动,常规重组层厚为1.25 mm薄层图像。部分患者使用GE Prospeed AI螺旋CT,扫描层厚3 mm,螺距1.0,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150 m As,重组出层厚3mm、层距2 mm薄层图像。所有病例薄层重组图像导入GE 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CT三维成像方法: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onstruction,MPR)、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MPR按人体解剖标准冠状位、平行股骨颈长轴的斜冠位、平行髋臼内侧壁的斜矢状位3个方向重组。VR常规取正位(A)、后位(P)、左右侧位(L/R)、仰视位(I)、俯视位(S)、闭孔斜位、髂骨斜位,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能展示骨折全貌的体位。部分患者利用GE工作站加骨/去骨、染色、透明化后处理,分别得到无股骨头干扰[4]和股骨头部分透明化并染色处理化的VR图像。部分骨折线不明显者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
1.3 图像观察评价:
根据髋臼骨折线累及的解剖位置分为3组(即前柱和前壁组、后柱和后壁组、髋臼顶和髋臼窝组)见表1,比较X线、轴位CT图像及三维CT图像检测骨折线和关节内骨碎片的能力。
根据检查分方法分为X线组、轴位CT组、三维CT组,骨折类型按Letournel-Judet分型描述,比较3种检查方法在骨折分型中的正确率。手术病例以术中所见确定分型,保守治疗病例由熟练掌握分型的2位主治医师共同阅片确定。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手术所见和影像资料综合分析,共检出138处骨折线,其中前柱和前壁组59处,后柱和后壁组54处,髋臼顶和髋臼窝组25处。X线、轴位CT及三维CT检出骨折数见表1。X线检出率为71.8%,漏诊8处前柱骨折、5处前壁骨折、9处后柱骨折、4处后壁骨折、5处髋臼顶骨折、8处髋臼窝骨折。轴位CT检出率为97.1%,漏诊2处前壁骨折、1处前柱骨折,1处后柱骨折,均为与扫描基线平行且长度<5 mm骨折线。三维CT通过MPR结合VR无漏诊。X线、轴位CT及三维CT 3组之间比较、X线组和轴位CT组、三维C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位CT和三维CT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按Letournel-Judet分型,53侧髋臼骨折为单一骨折,包括后壁型(图1~4)17侧、后柱型2侧、前壁型11侧、前柱型(图5~7)16侧、横型(图8~11)7侧;22侧髋臼骨折为复合骨折,包括T形4侧、后柱伴后壁型1侧、横断伴后壁型4侧、前方伴后方半横行型3侧、双柱骨折(图12)10侧。X线、轴位CT和三维CT检查分型正确数见表2。应用X线、轴位CT和三维CT对髋臼骨折分型正确率分别为64.0%、92.0%、100%。X线、轴位CT及三维CT 3组之间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75侧髋臼骨折中34侧存在关节间隙内骨碎片,轴位CT及MPR 34侧阳性,X线仅19侧为阳性。
注:a与X线组比较χ2值分别为7.23,11.82,17.57;P值分别为<0.05,<0.05,<0.01;b与X线组比较χ2值分别为14.61,14.78,17.57;P值分别为<0.01,<0.05,<0.01;c与轴位CT组比较χ2值分别为3.08,1.01;P值分别为>0.05,>0.05
注:75侧髋臼骨折分型正确数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3,P<0.01);X线组与轴位C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3,P<0.01);X线组与三维C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93,P<0.01);轴位CT组与三维C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5)
3 讨论
3.1 髋臼的应用解剖:
髋关节是全身最大的球窝关节,髋臼由髂骨(约占顶部的2/5)、坐骨(约占后方及下方的2/5)、耻骨(占前方的1/5)组成。髋臼的前柱高,从髂嵴的顶点到耻骨联合,分为髂骨、髋臼、耻骨三个部分;后柱低,上下由髂骨、坐骨两部分组成;两个柱的夹角约60°[1]。
3.2 髋臼骨折的损伤机制、分型、临床:
髋臼骨折是暴力作用于股骨头和髋臼之间产生的结果。暴力通常有4个来源:膝部(屈膝状态)、足部(伸膝状态)、大粗隆以及骨盆后方。根据暴力来源、作用方向以及股骨头和髋臼之间的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类型的骨折。
Letournel-Judet分型主要从解剖结构的改变来分,而不像多数骨折分型那样要考虑骨折移位的程度、粉碎程度、是否合并脱位等因素,是目前临床上用最广泛的髋臼骨折分型。具体分为单一骨折(只累及一个柱或一个壁的骨折)、复合骨折(至少由两个单一骨折组合起来的骨折)两大类。单一骨折包括:(1)后壁骨折;(2)后柱骨折;(3)前壁骨折;(4)前柱骨折;(5)横断骨折五种类型。复合骨折包括:(1)T形骨折;(2)后柱伴后壁骨折;(3)横断伴后壁骨折;(4)前方伴后方半横行骨折;(5)双柱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已经成为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金标准,常见的手术入路有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等,骨折类型是选择入路的基础;精确的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成为移位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原则[1,5,6]。关节内骨块嵌止容易造成难复性的后脱位或复位后的不稳定[1]。基于髋臼骨折的复杂性和对手术精确解剖复位的要求,需对骨折的严重性和分型的准确性有充分的认识。
3.3 影像学检查比较:
X线简单、经济,是诊断髋臼骨折的基本方法,通过X线平片能了解髋臼骨折以及骨盆的概况。本组75侧髋臼骨折共138处骨折线,X线检出99处(71.8%);正确分型48侧髋臼(正确率64.0%)。造成漏诊和分型错误的原因分析:(1)髋臼本身形态特点,加之股骨头和盆腔内容物的干扰,前后重叠的X线平片无法检出所有骨折线;(2)通常X线诊断髋臼骨折要求骨盆和(或)髋关节前后位、髂骨斜位和闭孔斜位[1],本组大部分患者只有骨盆正位或髋关节正斜位片,缺少多个角度观察;(3)髋臼骨折常见于车祸伤、高处坠落伤及重物挤压伤,常常合并创伤性休克、全身多处骨折等导致患者无法配合投照体位要求。
CT对骨折线敏感,常规CT轴位扫描对骨折诊断的价值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但轴位CT受容积效应影响,容易漏诊与扫描基线平行的短小骨折。本组138处骨折,轴位CT检出134处(97.1%),漏诊2处前壁骨折、1处前柱骨折,1处后柱骨折,均为与扫描基线平行且长度<5 mm骨折线。CT可根据骨折线的走向判断骨折类型,髋臼顶层面冠状位骨折线表示骨折累及一个柱,髋臼顶层面矢状走形的骨折线为横断骨折线,前壁和后壁的一般斜向走形[1]。本组75侧髋臼骨折中,轴位CT正确分型69侧(92.0%),优于X线组。
多排螺旋CT容积扫描可以得到丰富的原始数据,通过后处理得到各种层厚、层距的轴位图像,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MPR、CPR、VR处理。文献[2,3]报道SSD在骨盆及髋臼骨折的应用,但SSD是通过阈值控制、表面遮盖实现立体成像,容易造成“假骨折”、“假孔”现象,本组未采用SSD法重建。MPR从多个方位重组观察可避免容积效应造成的漏诊,而且对观察关节间隙内骨碎片位置效果明显。为规范检查避免漏诊,本组常规按人体解剖标准冠状位、平行股骨颈长轴的斜冠位、平行髋臼内侧壁的斜矢状位3个方向重组观察检出138处骨折(检出率100%)。本组检出髋关节间隙内骨碎片34髋(明显优于X线组为19髋),MPR对显示股骨头与髋臼对应关系,对关节间隙内骨碎片空间位置显示满意但立体感不强。VR操作简便,可任意角度旋转、立体显示骨盆及髋臼结构,弥补了MPR图像立体感不强的缺点,受到骨科医生的欢迎。本组75侧髋臼骨折常规取A、P、L/R、I、S、闭孔斜位、髂骨斜位和根据骨折线走向选择合适VR体位,对骨盆髋臼结构显示立体感强,观察骨折线范围、走向准确,分型准确率100%;其中56侧髋臼骨折实现去股骨的髋臼VR成像(图2)和股骨部分透明化并染色的骨盆VR(图6,7)显示髋臼顶、前后壁及髋臼窝结构明显优于常规VR。本组对部分髋臼骨折并关节间隙内骨碎片的患者,参考MPR重建方法进行一定层厚的VR重建(图4),可兼顾关节内外骨碎片的显示,对关节间隙骨碎片的显示立体感较普通MPR强。MIP(图11)对于暴露短小的骨折线有帮助,能使骨折线变得更为清晰锐利。
螺旋CT三维成像通过多种重建方式,能提供立体直观的图像,清晰显示骨折线的范围和走形,可为临床医师确定分型,指导临床治疗,应成为髋臼骨折的检查常规之一。
参考文献
[1]荣国威,王承武.骨折.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41-890.
[2]练旭辉,陈忠,叶文钦,等.螺旋CT三维多平面重建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5):763-765.
[3]祝华强,刘斯润,邱剑,等.骨盆骨折的X线与CT影像分析研究.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1,20(1):21-28.
[4]徐桂军,张汉瑜,翟慎国,等.股骨头挖除后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臼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2):158-161.
[5]魏伟明,郑建河,叶握球,等.三维CT重建影像增加髋臼骨折分型的可靠性.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6):514-515.
三维螺旋CT 篇4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创伤性骨折;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7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61-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我院95例创伤性骨折的病人,男性病人是46例,女性病人是49例,这些患者年龄处于20岁以下就有15例,年龄处于20岁至40岁的病人就有有23例,年龄处在41岁到60岁的病人就有44例,年龄处于60岁以上的病人就有13例。依据国际统一定的相关分类系统,可以将这些病症划分为I型、II型、III型、IV型,因此,这些病人的類型倒数依次是:13例、44例、23例、15例。这些患者均有较为明显的外伤,经过医院治疗都获得康复。
1.2 检查方法 在检查中,我们使用了美国的Hispeed NX/i双层的螺旋CT机,它具有高分辨率,其扫描的螺距为1.5,层厚是3mm,间隙为3mm,管中的电流为120mA,管中电压是220kV,摆放姿势是仰卧定位,用它的轴面进行扫描,采用较为原始的二维图像范围作为全鼻。开始时他进行重建图像,采用以后重建的层厚2mm,间隔是0.5mm,重叠率为75%,重建后的图像约为113层,利用3D的软件来进行重建的图像处理。利用CT Bone来重建,分别在它的轴面、冠状面或是它的矢状面观察,就可以得到创伤性的全貌,在将它拿出来与二维的软件Rfrnt detl有效地进行对比,观察不一样之处。
1.3 评价方法 在评价体系中,我们要根据所得的X线片、三维的CT成像,这两种的影像资料来将他们细分为普通的X线片组、三维的CT成像组,对于病人中的骨折类型要按照Letournel的分类进行描述,并对实验中的骨折详细分类型,这样可以对骨折的类型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采用的数据都是用SPSS10.0的软件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同时各组之间的比较也用了t进行检验,这些实验中的数据都是采用的平均值。P<0.05是差异的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在我院治疗中发现,这组95例患者中,发现创伤性骨折的有100处,脱位的就有7处。通过X线的平片影像所显示出的骨折有85处,准确率为86.8%;漏诊10处,这样漏诊率就达13.2%。这些患者的创伤性骨折中颌面部骨折3处,跟骨骨折3处,脊椎骨折有1处,它的髋关节的骨折有2处,它的足跗骨骨折有1处X线的平片影像没有显示出来。通过这些事例可以发现,dr图像处理虽然清晰,但是在处理后可能有一些隐匿性的骨折没有被发现,这是人体骨头组织的复杂性和该技术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图像可以清晰确切地把骨头坏损部位原始地反映出来,同时这项技术还可以很好地发现不易发现的骨折以及精确地观测到患者骨折的断端移位的程度、受损范围或者数目等,在平片影像中漏诊的10处骨折起了重要的作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图像可以全方位、立体地来显示出受损骨头中的骨折线走势、长短、受损骨折的分离、碎骨片的位置以及大小数目等,并且在这些基础上可以用平面的重组系列,来对图像的显示,进行更清晰逼真的处理。对此,我们可以得出,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那些不易于检测或是不规则的骨折更具无可比的优势,是医院为患者检测的首选。
对这些患者经行长期的回访咨询,对一些结果我们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一个比较明显的结果,创伤性骨折中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患者95例,依照国际通行的方法进行评分:优秀的病人有23例,良好的病人有41例,一般的病人有25例,较差的病人有2例;其中若按照先前我医院的一般X线的平片影像所抽选的患者95例,按照国际通行的方法进行评分:优秀的病人才13例,良好的病人有19例,一般的病人有23例,较差的病人就有15例。很显然,我们可以得出,I型和III型的三维重建技术要比一般X线的平片影像的评分高,但是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II型和IV型的三维重建技术要比一般X线的平片影像的评分低得多,这样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通过这次研究探讨,我们知道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的优越性,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使得扫描期间中的连续运动,缩短了达到我们所需目标的时间,并且能够产生大量高清晰质量的图像,进而获得我们素需要的立体多维的图像,没有必要进行二次或多次的扫描即可重建任意部位的图像。
综上所述,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骨折创伤处应当制定比较合理、规范的扫描参数,这样才能获得质量高的二维图像,并且对比各种图像的处理技术。通过这几种方法在骨折诊断中获知各自的优劣之处,同时充分结合病人的病情需要,采用多种的方法进行联合应用,突出重点,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图像质量,达到比较好的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伟雄,卿安蓉,陈国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年04期:16-18.
三维螺旋CT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25例, 女7例;年龄15~77岁, 平均40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高出坠落伤5例、摔伤7例;损伤部位:髋关节5例、膝关节7例、踝关节4例、肩胛骨5例、肘关节4例、脊柱6例。
1.2 方法
使用GE BRIGHTSPEED Edge 8层螺旋CT机, 扫描参数:120kV、50~250mAs;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 螺距0.835~1.35, 重建层厚、层间隔为1.25mm、距阵512×512;使用多平面重建 (m u l t i-p l a n e r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MPR) 、容积再现发重建 (volumrendering, VR) , VR重建利用剪切程序去除影响观察的骨骼与固定石膏、伪影, 通过任意角度旋转, 观察骨折线走向及移位情况, 调节对比度和亮度, 保存图像, 并摄取前、后、左 (斜) 、右 (斜) 、俯视位、仰视位片及最佳观察方向照片。
2 结果
(1) 髋关节骨折5例, 其中髋臼前缘骨折2例、髋臼后缘骨折1例、股骨颈2例, 1例髋臼内的游离骨碎片X线平片显示不准确, 但CT横断面和3D成像均准确显示。
(2) 膝关节骨折8例, 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2例, 胫骨上端6例, 单纯胫骨髁间棘1例、胫骨平台骨折4例, 其中2例合并腓骨头骨折, 1例合并胫骨髁间棘骨折, 单纯胫骨髁间棘骨折1例在横断面、VR重建均未能准确显示, MPR重建显示。胫骨平台骨折1例在X线平片上显示不准确。
(3) 踝关节骨折4例:距骨骨折2例, 跟骨骨折1例, 胫骨后踝骨折伴外踝骨折1例, MPR、VR重建可立体显示骨折全貌。1例距骨骨折在X线平片显示不准确。
(4) 肩胛骨骨折5例, 其中粉碎性骨折3例, 线性骨折2例, X线平片1例显示不准确。
(5) 肘关节骨折4例, 其中肱骨外侧髁骨折1例、尺骨冠突骨折1例、桡骨小头2例, 因体位关系及外固定石膏影响, X线平片1例显示不准确。
(6) 脊柱骨折6例, 其中颈椎齿状突骨折2例、胸椎1例、腰椎3例。2例齿状突骨折在X线平片、CT横断面诊断不明;4例椎体粉碎性、压缩性骨折, X线平片虽能显示椎体骨折的存在, 但对凸入椎管内的碎骨片却显示不准确, 而横断面和MPR、VR重建均准确显示, 同时伴有1例附件骨折, 在X线平片上未能发现。
3 讨论
骨关节损伤多为复杂性的骨折, X线摄影是基本的检查方法, 但由于X线平片是一种二维图像, 关节周围各种组织结构相互重叠, 难以显示某些复杂的创伤性改变。多层螺旋CT采用容积扫描, 横断面扫描信息量大, 层次丰富, 不仅显示骨折及关节脱位的部位, 还能同时显示周围软组织的改变及关节腔内积液等情况, 但横断面图像仍为二维图像, 缺乏立体直观感[3], 对于骨折的错位、移位、旋转等的观察缺乏连续性, 只能综合每层所见推测其空间立体关系。
骨关节损伤对层螺旋CT常用的重建方法有MPR、VR, MPR重建是利用容积扫描所得的数据重建矢状、冠状或任意斜面甚至曲面的二维图像, 能清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和移位, 对横轴扫扫描平行走行的骨折及关节腔、椎管内的游离骨碎片显示更有优势。但MPR仍为2D影像, 不能在同一平面上显示不同方向上的多条骨折线[4]。VR技术是一投射线通过容积数据时所有像素总合的图像显示, 利用了所有扫描信息, 空间立体感强、解剖关系清晰, 并且能通过任意手工选择层面、任意方位进行切割和旋转, 较为满意地显示出骨折线及移位情况。三维重建其信息量明显大于X线平片及轴位横断面CT图像, 可避免手术的盲目性, 最大限度的恢复变形骨结构, 使手术治疗能获得更满意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行8层螺旋CT扫描后, 进行多平面重建 (MPR) 和容积再现法重建 (VR) , 获得直观、清晰的重建图像, 分析2种方法对骨关节损伤的显示。结果MPR图像可清晰显示骨表面和内部的骨折线, 骨折的移位情况和关节内部细节等, VR能够从外部显示骨折线的形态、长短、走向, 骨表面碎骨片的形态大小、骨折的移位等。可发现X线平片不能看到的关节腔内骨折。结论8层螺旋CT结合不同的图像重建技术可提高骨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性, 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骨关节损伤
参考文献
[1]乔立新, 王淑清, 王景宇.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 2006, 27 (3) :244~245.
[2]原银栋, 谢林.CT诊断常规X线难以发现的骨关节病变[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95, 24 (1) :68~70.
[3]史静丽, 田建明, 王琣军, 等.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有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杂志, 2003, 19 (8) :1031~1032.
三维螺旋CT 篇6
关键词:三维CT,螺旋CT,脑血管病变
脑血管病患者的CT结果精确度对于脑血管的临床治疗研究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数据对照治疗作用。三维CT此项技术在测量患者各项检查指标时具有精度高, 误差小的优点[1,2]。本文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病疑似患者30例, 比较比较三维CT与传统CT在诊断脑血管病变的治疗分析功能, 现将具体过程与结果报道如下。
注:+直接测量值大于影像测量值;-直接测量值小于影像测量值
注:三维CT与螺旋CT在进行测试时, 三维CT的影像测量各个检测项目测量的平均值差别较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病疑似患者30例, 男16例, 女14例, 疑似患者年龄在19~68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46.7岁, 患者均表现为高血压症以及脑血栓病史, 对三维CT检测治疗组的患者采用三维图像软件进行扫描。对对照组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螺旋CT进行检测治疗。随机抽取二组人均相等的患者进行治疗, 使二组疾病状况上没有明显差异, 使二组治疗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二组脑血管疑似患者进行脑血管病进行CT检测治疗, 对二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三维治疗组与螺旋治疗组对于二组疑似患者的治疗结果数据统计。
2 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用螺旋CT、三维CT和颅面CT影像测量后准确度情况结果见表1和表2。
3 讨论
脑血管病是一种潜伏性较长的疾病, 它具有突发性与潜伏性, 对于脑血管病初期患者来说, 脑血管患者可以正常的进行生活自理。因此许多脑血管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并没有对脑血管患者进行一个较好的关注性的治疗, 而脑血管病患者在发病之时, 病情已经非常严重, 这个时候再来治疗时就会造成一个脑血管患者的身体行动的部分消失或完全的消失, 甚至导致一个急性的死亡。脑血管病如果不加以及时的治疗就会严重威胁到了人体的生命健康, 因此对于医疗界上引起了很大的重视。
随着科学的发展, 对于脑血管病的现代检测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 这些先进的检测手段就包括现在常见的CT影像检测, 来得到脑血管疾病病况的一个有效的临床分析, 基于准确的CT检测, 从而采取对脑血管病患者的较为准确的临床用药治疗, 防止脑血管病症因为误检而发生的治疗延误而耽误脑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3]。科学在不断的进步中, CT光影治疗的手段也随着科学的发展呈现出一个多样化的检测形式。从原来单单的螺旋CT再通过电脑数据分析进行成像而得出的患者诊断报告, 发展到现在较为直观的三维CT影像。从检测数据可以看到, 三维CT在进行脑血管病扫描时的一个扫描速度远比螺旋CT要快得多, 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加快患者的检测速度,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 三维CT较之螺旋CT的一个较为明显的优势就是在进行检测时的一个直观成像的过程与电脑分析误差的问题。
在二组患者进行治疗后, 发现治疗组的检测数据精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情况, 治疗组患者由于治疗过程中对临床治疗数据的一个及时掌握在治疗时的疗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治疗组中, 接受治疗的15个脑血管病疑似患者在接受治疗的15d内, 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达到了13例, 患者通过三维CT治疗之后, 血压得到有效的下降, 患者的头晕有所改善, 并且有血栓病史的患者在进行三维CT检测时血栓情况也好转很多。而采用螺旋CT治疗的对照组中, 可以发现患者15d内被有效治疗患者仅有9例, 因此, 三维CT应用于脑血管病治疗中更加具有临床医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利宏, 刘怀军, 刘凤海, 等.乙酰唑胺负荷试验CT灌注显像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流储备[J].山东医药, 2009, 49 (13) :50-52.
[2]侯敏, 俞学海.心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对比研究[J].上海医学, 2008, 31 (2) :131-132.
三维螺旋CT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9-08~2012-03胸外伤疑似肋骨骨折且CT 3D VR、普通CT轴位图像和X线片资料完整的100例患者,男69例,女31例;年龄21~85岁,平均(47.57±14.60)岁。
1.2 仪器与方法
X线片检查采用柯达900CR系统,体位为正位,患侧斜位。CT检查采用东芝Aquilion Tsx-101A型64层扫描仪,一次屏气完成扫描,扫描参数:电压120 k V,电流100 m A,重建矩阵512×512;扫描体位:仰卧位,上臂上举(部分患者因肩部或上肢外伤不能上举则自然置于身体两侧);扫描范围:全部肋骨。容积数据采用标准算法重建,层厚0.5 mm,重建间距0.3 mm,将容积数据传至Vitrea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图像后处理方法采用3D VR技术。CT轴位扫描图像采用骨算法重建,层厚1.0 mm,层距1.0 mm,观察窗宽1500,窗位350。
1.3 图像分析
由2位副主任医师对图像进行独立诊断,两者诊断存在异议则为可疑骨折患者。以1 mm轴位图像结果为标准,计算X线片和3D VR图像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年龄的集中和离散趋势,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描述肋骨骨折数量的集中和离散趋势,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组肋骨骨折数的差别,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全部影像资料均满足诊断要求。100例患者中,X线片诊断骨折52例,可疑骨折14例,总骨折数为206处;3D VR图像诊断骨折89例,可疑骨折1例,总骨折数为454处;CT轴位扫描图像诊断骨折91例,总骨折数455处。X线片显示骨折例数及数量均明显少于3D VR图像和轴位扫描图像(图1)。
2.1.1 X线片、CT轴位扫描图像诊断结果比较
以CT轴位扫描结果作为标准,X线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结果见表1。排除可疑骨折,X线片诊断肋骨骨折的敏感性为60.46%,特异性为66.67%。
2.1.2 3D VR和CT轴位扫描图像诊断结果比较
以CT轴位扫描结果作为标准,3D VR图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结果见表2。3D VR图像诊断肋骨骨折的敏感性为97.80%,特异性为100.00%。
2.2 CT轴位扫描、X线片与3D VR图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结果比较
CT轴位扫描图像诊断肋骨骨折数为0~18,中位数为4,四分位数间距为5。X线诊断肋骨骨折数为0~16,中位数为2,四分位数间距为4,X线片诊断肋骨骨折数与CT轴位扫描图像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24,P<0.001);3D VR图像诊断肋骨骨折数为0~18,中位数为4,四分位数间距为4,3D VR图像诊断肋骨骨折数与CT轴位扫描图像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16,P>0.05)。
3 讨论
肋骨骨折常伴有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其发生与外伤所致病死率有着明显的相关性[1],肋骨骨折的诊断对患者全身情况的预计十分重要;肋骨骨折的有无及骨折数量在法医学上也非常重要。因此,明确诊断肋骨骨折有着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3.1 X线片漏诊原因
X线片作为肋骨骨折的检查手段导致肋骨骨折漏诊和误诊的报道很多。杨毅等[2]的研究报道膈上肋骨骨折的误诊率达20.5%,膈下肋骨骨折的误诊率达33.3%,误诊的骨折大部分为膈下肋骨、胸肋关节处及细微骨折[2,3]。由于普通X线片是人体各脏器的重叠影像,因而容易造成肋骨骨折的漏诊和误诊。造成漏诊和误诊的原因有解剖方面的因素,如肋骨结构单薄,致骨折线缺乏对比而遗漏;也有投照角度、投照条件等因素和多发复合伤干扰以及主观原因等[3,4]。本研究中X线片诊断肋骨骨折的敏感性为60.46%,特异性为66.67%,明显低于CT 3D VR图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2 螺旋CT轴位图像的诊断局限性
多层螺旋CT的出现,使轴位扫描的层厚更薄,细微和不全骨折得到良好的显示,提高了诊断率[4,5,6]。本组多例患者在7 mm轴位图像未发现骨折,而薄层图像却显示出细微的骨折。本组所有患者均行64层CT扫描,轴位图像层厚均采用1.0 mm。这样虽然提高了诊断率,却使诊断医师阅读图像的数量增多,诊断相对费时[5,6],如果采用7 mm层厚诊断,虽然减少了医师的阅片数量,但却很容易造成细微骨折的漏诊。另外,由于肋骨的解剖形态使得CT轴位扫描图像上同一根肋骨在很多层面显示,而同一轴位图像可以同时显示多根肋骨。因此,利用CT轴位扫描图像对肋骨骨折的定位比较困难。3.3 3D VR图像的优势目前,3D VR技术在工作站上利用模板方式已能比较容易、快速地得到三维图像,再利用切割方式去除肩胛骨、锁骨、胸骨,通过调整窗宽、窗位即可得到符合诊断要求的最佳图像[7]。在图像后处理过程中,还可以对可疑骨折的VR、多平面重组图像进行对比观察,明显提高了诊断准确率,降低了漏诊率和误诊率。此外,64层螺旋CT扫描时间更短,空间分辨率更高,很好地做到了各向同性,使VR图像更清晰,能显示细微的不全骨折。
虽然CT轴位扫描图像1.0 mm层厚提高了骨折的显示效率,但对于细微的横行骨折,由于骨折线与扫描线平行,在1.0 mm层厚轴位扫描图像上很容易漏诊。由于三维重建图像具有多角度立体观察的优势,64层螺旋CT又具有非常好的图像重建质量,因此,在3D VR图像上很容易发现骨折。
肋软骨在X线片上不能显示,因此,X线片不能用于肋软骨骨折的诊断。肋软骨随着年龄增长可出现不规则钙化,相邻钙化之间有时可见线状及不规则形低密度影,在CT轴位扫描图像上可误认为骨折。3D VR图像可通过不同窗宽、窗位同时显示肋骨及肋软骨的形态,通过旋转可以显示胸廓的完整形态,有助于肋软骨骨折的诊断。
尽管以往有研究比较了X线片、CT胸部轴位扫描图像和3D VR图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意义,认为3D VR图像在骨折的定性诊断方面的价值与CT相似,但观察效果优于CT,在定位诊断方面更优于X线片,3D VR图像又能弥补因患者不合作使CT扫描体位为非常规体位,不能显示患处标准解剖关系的不足,由此得出3D VR图像是诊断骨折最可靠的方法[8,9],但该研究未能提供3种影像学技术完整对应的临床影像数据,统计学分析证据较弱[10,11]。本研究采用临床及影像对照研究分析,进一步明确了3D VR图像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为上述结论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支持,3D VR图像诊断肋骨骨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且极少漏诊,应作为肋骨骨折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Jones KM,Reed RL2nd,Luchette FA.The ribs or not the ribs:which in?uences mortality?Am J Surg,2011,202(5):598-604.
[2]杨毅,张伟,康鹏.肋骨骨折的CT扫描方法及检出率与肋骨平片的对照研究.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4,15(3):171-172.
[3]杨汉卿,邹一砖,吴明灿.肋骨骨折漏诊原因分析及避免漏诊的措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5):492-494.
[4]漆明刚,陈路宁,吕发金.多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代医药卫生,2011,27(3):345-347.
[5]Alkadhi H,Wildermuth S,Marincek B,et al.Accuracy and time efficiency for the detection of thoracic cage fractures:volume rendering compared with transverse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J Comput Assist Tomogr,2004,28(3):378-385.
[6]Oikonomou A,Prassopoulos P.CT imaging of blunt chest trauma.Insights Imaging,2011,2(3):281-295.
[7]Barrios C Jr,Pham J,Malinoski D,et al.Ability of a chest X-ray and an 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to identify traumatic thoracic injury.Am J Surg,2010,200(6):741-744.
[8]牛玉军,何翠菊,闫晓虹,等.肋骨骨折各种影像学诊断价值及对比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4):2161-2165.
[9]李云雁.16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当代医学,2011,17(28):43-44.
[10]黄志勤,李昕生,时维东.胸部创伤的CT检查.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0(6):450-451.
三维螺旋CT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3~2014年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64例,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32例。其中, 研究组男20例, 女12例, 年龄18~66岁, 平均年龄 (30.00±2.27) 岁;给予32例研究组患者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对照组男24例, 女8例, 年龄19~65岁, 平均年龄 (30.00±2.64) 岁;给予3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检查。经比较对照后, 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检查, 给予研究组患者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诊断, 采用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扫面仪器扫描, 让患者平卧, 双手抱头, 屏住呼吸, 扫描患者的头足, 扫描患者的全部肋骨, 使用宽度、螺距、重建层厚、重建间隔分别为0.75、0.50、1.00、0.50 mm的运用多平面重建 (MPR) 、曲面重建 (CPR) 、最大密度投影 (MIP) 、容积重现 (VR) 技术形成三维图像, 根据患者的临床需求, 任意调整仪器的角度, 使患者的图像达到最清晰的图像[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常规检查, 32例患者疑似肋骨骨折26例 (43处) 、可疑骨折6处, 未见明确骨折6例;经16排螺旋CT三维图像检查, 32例患者中9处X线片显示可疑骨折实为11处, 6例X线片未见明确骨折患者, 16排螺旋CT三维图像显示11处骨折。
3 讨论
股骨骨折多发生在第4~7肋骨;第1~3根肋骨有锁骨, 肩胛骨以及肩带肌群的保护而不容易受伤骨折;第8~10根肋骨逐渐变短, 而且与软骨肋弓相连接, 此处有连接, 不易股骨;第11~12根肋骨被人们称为浮肋, 活动度数较大, 不易发生骨折;但是, 当对其进行暴力实施时, 这些肋骨就会可能发生骨折。肋骨骨折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胸外部受损疾病, 安全、有效、科学、合理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选择以及预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肋骨由于其部位特殊, 普通的X线片以及CT扫描不能够完整的显示患者胸部复杂的骨折, 会造成漏诊、误诊, 极大的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康复[3,4]。
治疗肋骨骨折的原则主要以镇痛、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固定胸廓、恢复胸壁功能以及防止并发症为主。在临床中, 镇痛的方式方法很多, 可以口服或者为患者肌内注射镇痛剂、镇静剂等;还可以选择自控止痛泵;同时也可以肋间神经阻滞或者封闭痛点, 能够有效的加快患者的愈合时间。
有关学者认为, 给予肋骨骨折患者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 能够清晰的显示患者的骨折部位, 为诊断提供有力的保障, 提高诊断率, 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 经16排螺旋CT三维图像检查, 32例患者中9处X线片显示可疑骨折实为11处, 6例X线片未见明确骨折患者, 16排螺旋CT三维图像显示11处骨折。由此说明, 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的诊断效率高, 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骨折的部位, 进而提高确诊率,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表明, 经常规检查, 32例患者疑似肋骨骨折26例 (43处) 、可疑骨折6处, 未见明确骨折6例;经16排螺旋CT三维图像检查, 32例患者中9处X线片显示可疑骨折实为11处, 6例X线片未见明确骨折患者, 16排螺旋CT三维图像显示11处骨折。
综上所述, 给予肋骨骨折患者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的效果较为显著, 其能够提供直观、真实的三维立体图像, 提高确诊率, 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后期康复提供有力的依据,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对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肋骨骨折患者64例,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检查, 给予研究组患者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检查, 并对两组临床资料以及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常规检查, 32例患者疑似肋骨骨折26例 (43处) 、可疑骨折6处, 未见明确骨折6例;经16排螺旋CT三维图像检查, 32例患者中9处X线片显示可疑骨折实为11处, 6例X线片未见明确骨折患者, 16排螺旋CT三维图像显示11处骨折。结论 给予肋骨骨折患者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的效果较为显著, 其能够提供直观、真实的三维立体图像, 提高确诊率, 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后期康复提供有力的依据,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肋骨骨折,诊断
参考文献
[1]高煜.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成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价值.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 13 (3) :365-366.
[2]李云雁.16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当代医学, 2011, 17 (28) :43-45.
[3]刘金成, 李金凤, 米霞.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现代医院, 2011, 11 (10) :48-49.
三维螺旋CT 篇9
【摘 要】 目的:对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细胞癌患者86例,按照术前诊断手段将其分成多层螺旋CT组和单层螺旋CT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诊断资料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判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均较单层螺旋CT检查高(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多层螺旋CT手段,对胰腺进行检查,可为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进行准确的判断,临床价值优于单层螺旋CT检查,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单层螺旋CT;胰腺癌; 胰周血管
【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093-02
近几年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得临床疾病诊断效果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诊断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导管细胞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1例,女25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59.8±11.2)岁。按照术前诊断手段将受试者分为多层螺旋CT组和单层螺旋CT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1],自愿接受临床检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单层螺旋CT检查:检查所需仪器为我院现有TOSHIBA ActivionCT机,经高压注射器自患者肘前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剂量为90ml,注射速率控制在3ml/s。对患者展开平扫以及双期增强扫描。平扫范围自膈顶直到胰腺钩突下水平,相关参数为:螺距1,准直器宽度为10mm,扫描条件为120kV,250mA,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时间为25s,扫描范围自胰腺钩突下水平直到胰腺上方第一肝门处,螺距1.2,准直器宽度为5mm。
多层螺旋CT检查:所需仪器为我院现有TSX-031A东芝16排螺旋CT机,经高压注射器自患者肘前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剂量为120ml,注射速率为5ml/s。对患者展开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平扫范围自膈顶到胰腺钩突下水平,相关参数:螺距0.875,准直器宽度5mm,扫描条件:120kV,250mA,增强扫描动脉期延迟时间为20s,扫描范围自胰腺上方第一肝门处至胰腺钩突下水平,准直器宽度为2.5mm,其余参数与平扫相同。
1.3 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诊断标准 本次研究中重点对胰周主要血管的受侵与否进行观察,胰周主要血管包括有肝动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以及门静脉主干。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手术探查标准为:手术暴露能够观察到或者是触诊证实上述血管被肿瘤侵犯包绕或者是造成阻塞,值得注意的是,单纯发现血管与肿瘤粘连,能够分离者不属于血管受侵。
1.4 观察指标 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判定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进行观察。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性=真阴性/(真阻性+假阳性)。
1.5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对比中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则是采取χ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判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均较单层螺旋CT检查高(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多层螺旋CT一次扫描能够采集四层甚至是更多层的图像,扫描速度相对于单层螺旋CT发生显著提高,薄层胰腺扫描已经成为目前临床诊断的常规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一次旋转扫描能够同时获得多层图像,因此能使X线球管的耗损得以节省,又加之其扫描速度快,一期胰腺薄层扫描时间在7.7s左右,因此可展开多层螺旋CT胰腺多起增强扫描,从而为能更加精确的了解胰腺癌的血供情况提供了依据[2]。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发现,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判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均较单层螺旋CT检查高,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3]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经多层螺旋CT手段,对胰腺进行检查,可为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进行准确的判断,临床价值优于单层螺旋CT检查,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陶冶,田力.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21(01):333-336.
[2]张正铿,陈燕浩,江燕萍,等.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对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1,21(06):210-213.
[3]陶冶,田力.多层螺旋CT对胰腺癌血管侵犯定量评估的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17(08):192-194.
三维螺旋CT 篇10
关键词:螺旋CT,输尿管疾病,三维成像技术
以前我们诊断输尿管病变主要依赖静脉肾盂造影及逆行输尿管造影, 而这两种方法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 给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也给病人带来了一定的痛苦。而螺旋CT应用以来, 由于可以进行容积扫描, 可对输尿管图像进行三维重建, 从而在显示输尿管病变方面有独到之处。本文对我所选36例输尿管病变的螺旋CT泌尿系成像情况做以回顾性分析, 讨论其诊断意义。
1 材料方法
共对36例输尿管病变患者进行了螺旋CT三维输尿管成像, 其中男22例, 女14例, 男女之比约为1.6:1, 年龄26-76岁, 平均53岁。全部36例病例中, 其中结石13例, 肿瘤8例, 结核4例, 炎症5例, 外压性狭窄3例, 输尿管畸形2例及输尿管囊肿1例, 其中29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 7例经临床证实。使用德国SIEMENS SOMATOM Plus 4螺旋CT机, 扫描参数为:120-140KV、130-200mA、层厚3-5mm、螺距1-2mm及重建间隔2-3mm, 使用Medred压力注射器, 对比剂采用优维显。扫描前嘱病人空腹4-6小时, 做碘过敏试验, 经臀肌注654-2注射液10mg, 先进行螺旋CT平扫, 扫描区域从肾上极至耻骨联合平面;接着静脉注射优维显, 剂量按1.5ml/kg体重计算, 总量约80-100ml, 压力注射器注射速率2-3 ml/s, 注射后30秒开始动脉期扫描, 经约11-16min开始螺旋CT延迟扫描。分析原始图像, 对感兴趣区进行重建, 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 、多平面多方位重建 (MPVR) 及表面重建 (SSD) , 从而立体地、多方位显示输尿管梗阻情况。
2 结果
(1) 13例输尿管结石中, 阳性结石9例, 阴性结石4例, 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6例, 中段2例, 下段5例, 螺旋CT显示泌尿系结石密度更高, 结石上缘呈杯口状改变, 其上方输尿管、肾盂及大小肾盏均不同程度扩张, 影像清晰;MPR图像示7例患者肾脏体积增大, 输尿管及肾盂扩张较显著, 3例肾脏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 (2) 所有8例输尿管肿瘤病变中, 泌尿系CT图像均显示良好, 病变处局部管腔变狭窄, 边界不规整, 管壁变僵硬, 其中1例病例输尿管突然中断, 其上方输尿管积水扩张, MPR及轴位CT断层见输尿管管壁增厚、局限性充盈缺损及管腔狭窄, 5例病例周围伴随软组织肿块影像, SSD图像示7例病例局部管腔扩张后突然狭窄。 (3) 4例结核病例见输尿管呈串珠状改变, 管腔粗细不均, SSD示输尿管表面不光整, 其上方输尿管及肾盂有不同程度扩张, 5例轴位CT扫描及MPR示肾脏陈旧结核及肾盂肾盏变形。 (4) 2例炎性病例输尿管由扩张逐渐均匀地变细。 (5) 3例输尿管外压性改变清楚地显示了输尿管受推挤而引起走行改变, 受压狭窄部管壁光滑整齐。 (6) 2例输尿管畸形为双肾盂、双输尿管伴一侧输尿管高位, 输尿管三维CT成像清晰显示了病变的立体形态。 (7) 1例输尿管囊肿位于近膀胱入口处, 对膀胱及输尿管均造成压迫, 出现尿急、尿频症状, 由于其与输尿管相通, 所以三维成像清晰地显示了它的全貌似一憩室, SSD经多角度旋转, 清晰地展示了囊肿的外观。
3 讨论
在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中, 由于结石多为阳性结石, 通过高质量X线平片及B超较为容易诊断, 而对其它病变所致的输尿管梗阻往往通过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尿路造影来检查, 前者由于耗时长、增加腹压及肾功能低下显影延迟甚至不显影等缺点, 限制了它的应用 (1) , 后者由于具有明显创伤、病人痛苦大及复杂的膀胱镜等设备投入而制约了它的全面开展;且由于呼吸运动的影响, 使某些小病变容易遗漏。而螺旋CT及其输尿管三维重建图像大大克服了上述缺点, 在1次扫描中获得轴位断层图像及泌尿系三维立体图像, 既迅速又方便可行 (2) (3) (4) , 大大提高了输尿管梗阻原因的确定。
3.1 螺旋CT三维输尿管成像技术的特点
螺旋CT三维输尿管成像是静脉注射对比剂经肾脏排泄、螺旋CT进行快速容积扫描及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三者相结合的结晶 (1) , 它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微创伤性影像检查方法, 获得的立体三维图像与轴位CT图像结合, 使输尿管病变的定位及定性更加准确、可靠。三维重建图像不仅可清楚地显示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的全貌, 还对输尿管的变异、受挤压及扩张等改变显示良好, 结合SSD图像可展现输尿管表面的情况, 对输尿管结核所致的串珠状改变有一定的特异性。三维重建图像可较容易的区分输尿管肿瘤所引的不规则狭窄及突然截断、炎症所致的渐进性狭窄及结石所致的杯口状断面改变, 结合轴位CT及MPR可以看到肿瘤所引起的输尿管增粗及管壁不规则增厚, 再结合动态CT扫描还可观察到输尿管肿瘤的增强特点, 从而更有利于梗阻原因的确定。螺旋CT立体图像及多平面重组图像可以任意方向旋转观察, 可以任意方向和平面切割, 从而清晰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及范围, 明确病变, 特别是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而且由于螺旋扫描是进行容积扫描, 不容易遗漏一些小病变, 如小的阴性结石及小肿瘤等。
3.2 螺旋CT三维输尿管成像技术与磁共振尿路造影的比较
磁共振尿路造影 (MRU) 检查时间短, 无辐射, 不需注射对比剂, 尤其适用于静脉肾盂造影上尿路不显影及碘过敏者, 但MRU仅是尿路像, 且分辨率不高, 更不能显示输尿管的表面改变, 肾实质及输尿管壁的改变亦不如CT显示好, 这样MRU在肾功能明显减退而造影不显影病例的应用方面及输尿管梗阻部位的确定方面较好 (1) ;而螺旋CT及三维重建图像信息较丰富, 在输尿管梗阻的定位及定性方面均较好 (5) , 因而两者各有千秋。
参考文献
[1]张兴伟, 风伟, 周康荣, 螺旋CT三维肾盂造影对肾实质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 3:196-198.
[2]Zeman RK, Zeiberg A, Hayes WS, et al.Helical CT ofrenal masses:The Value of delayed scans.AJR, 1996, 167:771.
[3]Chernoff DM, Silverman SG, Kikinis R, et al.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and display of renal tumors usingspiral CT:A potential aid to patial nephrectomy.Urol-ogy, 1994, 43:125.
[4]李建生, 李康印, 陈虎义等.螺旋CT及其泌尿系成像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 4:30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