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后处理技术(通用8篇)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篇1
1998年推出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helica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 , 是CT发展史上的巨大飞跃。笔者就MSCT原理、几个重要的扫描参数及后处理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做一综述。
1 MS CT原理及其扫描参数
1.1 MSCT原理
MSCT与单层螺旋CT (single slice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 SSCT) 最明显区别在于探测器的结构不同。SSCT由准直器决定层厚, 而MSCT是由探测器的宽度及组合决定层厚。因此, MSCT的图像具有更好的Z轴分辨率, 可以实现各向同性[1]。MSCT装备有锥形线束、多排探测器和多个数据采集通道, 这样就可在纵轴不同位置完成多层同步扫描, 从而显著提高了容积覆盖速度。目前, 运用Feldkamp方法比较全面地解决了8层以上CT的锥形束问题 (即沿人体长轴方向的锥角失真度) , 使新的重建方法远优于旧的重建方法。
1.2 MSCT扫描参数
a) 层厚MSCT的层厚由探测器排数和后重建决定, 每层的探测器宽度决定了纵轴分辨率[2]。公式为D=N×d, 其中D为X线束准直宽, d为探测器准直宽, N为探测器列数。MSCT的最小层厚可达0.5 mm。为了获得最佳的MSCT图像质量, Klingenbeck-Rehn等[3]建议在扫描范围和扫描时间允许的条件下, 选用最小的层厚。
b) 床速管球旋转一圈床移动的距离。在保证同样图像质量的前提下, 4层MSCT可提供2~3倍于SSCT的层面覆盖速[4,5], 而8、16、64层MSCT较4层的速度又有了大幅度提高[6,7]。
c) 螺距指床速与层厚之比。在SSCT中, 螺距的选择是连续变化的, 一般为1~2, 随着螺距的增大, 层面敏感曲线和图像伪影持续增加, 但图像噪声不变[4,8]。而在MSCT中, 随着螺距的增大, 层面敏感曲线、图像伪影和噪声大小呈波浪状变化[4], 通过优化, 螺距的选择有固定的几种模式 (GE Lightspeed Ultra为例) :UQ (ultra quality) 、UM (ultra medium) 、UF (ultra fast) 和US (ultra speed) 4种方式。在MSCT中, 适当的螺距增大不仅不会影响图像质量, 还有助于抑制运动 (如心脏搏动) 所造成的图像模糊。
2 MS CT后处理技术及临床应用
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是将CT原始横轴位图像以二维或三维形式再现的过程。包括二维 (多平面重建) 、三维 (容积重建、表面重建) 和CT仿真内镜等多种重建方法。与普通螺旋CT后处理技术不同的是, MSCT后处理技术具有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提供的影像信息更精确、更可靠[9]。
2.1 多平面重建 (MPR)
MPR是从原始轴位图像获得人体相应组织器官任意层面的冠状、矢状、横轴面和斜面二维图像的后处理方法, 它能真实地显示器官和组织的内部结构, 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和与周围的关系。MPR适用于显示全身各个系统组织器官的形态改变, 尤其是对颅底、颈部、肺门、纵隔、腹部、盆腔内动静脉血管等解剖结构复杂部位和器官的病变性质、侵及范围、毗邻关系, 以及小的骨折缝隙及骨折碎片和动脉夹层破口, 胆道、输尿管结石的定位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红十字朝阳医院放射科报道:头颈部肿瘤MSCT冠状面MPR图像除对口腔、口咽部显示欠佳外均近似或优于常规冠状扫描图像, 对于鼻咽、鼻窦、鼻腔及其他颌面部、颈部肿瘤, 冠状面MPR可以替代常规冠状面扫描, 尤其是头颈部大肿物术后或放疗后颈部纤维化患者, 能保证图像质量, 又能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受照剂量。常规CT对面神经管成像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而目前MSCT面神经管的多平面重建国内外已有报道[10,11]。MPR能很好地显示软腭和肿瘤的全貌。MPR还能显示肿瘤的密度、软腭及肿瘤的表面是否规则, 有无溃疡。MSCT对全胸进行薄层扫描, 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工作站强大的后处理功能, 采用多平面重建 (MPR) 对病变进行二维 (2 D) 及三维 (3 D) 显示, 可直接多方位显示病变的范围及对血管 (如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主动脉) 、支气管树、纵隔脏器以及胸壁的侵犯情况[12]。MPR准确地显示周围型肺囊肿与支气管的关系[13], 能清楚地显示中央型肺囊肿与纵隔内大血管、心脏、食管的关系, 能很好地鉴别纵隔内病变与肺内病变。张频等[14]应用MPR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 患者进行上气道成像, 分析其形态特点, 为临床综合诊断OSAS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2 曲面重建 (CPR)
CPR是MPR的一种特殊方式。可以选择在冠状、矢状和横轴面框内按靶器官走行方向用鼠标追踪点击画出一条通过该器官轴线的曲线, 即可将曲线所经过层面的体元数据重建成一幅拉直展开的图像。CPR适于展示人体曲面结构的器官 (如颌面骨、骶骨、走行迂曲的血管等) 。西安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应用MSCT曲面重建技术在同一幅图像上完整地显示单侧或双侧面神经管的全貌。结合颞骨的高分辨率平扫图像和MPR图像所见, 更有助于面神经管及其周围病变的诊断。CPR可使上下颌骨完整地显示[15], 而且还能重建出垂直于颌弓的矢状断面图像, 充分显示每颗牙齿与牙槽骨的关系, 测量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 尤其对上颌窦、切牙管、下颌骨和鼻腔底能进行精确测定, 给牙科开展种植治疗提供帮助, 使种植更加精确[16]。CPR能很好地显示骨折线, 骨折部位和骨折类型, 明确骨折是否延伸到鼻窦和牙槽骨, 还能良好地显示颞颌关节脱位和牙齿脱落情况, 能全面显示颌骨病变的内部结构, 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了解病变与牙齿、上颌窦的关系, 对指导治疗很有帮助。
2.3 表面遮盖显示 (SSD)
SSD是应用较早的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 与遮盖容积显示 (SVR) 不同的是SSD是对高于所设定阈值的表面数据进行遮盖成像的。SSD主要用于气道、血管、胆囊等中空器官的显示。支气管和肺的SSD是采用最低密度投影法, 将含气的组织器官与周围的软组织区分开来, 因此只有含气的气管和肺才能被重建出来[17]。SSD不仅很好地显示囊肿[13], 而且显示囊肿与支气管的关系形如“枯枝挂果”样。含液囊肿则不能被SSD方法重建出来。含气液囊肿用SSD法可以重建出含气部分, 形态则依含气的多少而不同。含液囊肿需要用MPR方法才能被很好地显示。SSD法空间立体感强, 表面解剖关系清晰, 有利于病灶的定位, 也能给人以真实、直观的感觉。其缺点是受阈值选择的影响较大, 阈值过高易造成管腔狭窄的假象;阈值过低, 则边缘模糊。在临床工作中应提倡轴位、SSD、MPR联合应用, 特别是需要手术的病人在术前进行MPR和SSD重建是很有必要的。
2.4 多平面容积重建 (multiplanar volume recon-struction, MPVR) 技术
包括最大密度投影 (maximum intensive projection, MIP) 和最小密度投影 (minimum intensive projection, Min P) 。现在最常用的是MIP技术。MIP技术选取最大密度象素进行总合投影, 血管、钙化、骨骼和软组织以不同的灰阶显示出来。MIP可很好地显示血管与非血管间的差别, 广泛用于血管成像。以往文献报道, 由于受采集数据的分辨力以及图像伪影影响, 在MIP图像上容易丢失血管信息, 特别是血管远端分支和狭窄或扩张的血管边缘, 而且MIP对于复杂的解剖很难做出准确分析[18]。现在, 可以利用薄层MIP技术, 对选定容积范围进行最大密度投影, 非常有利于细小血管以及肿瘤细微结构的显示。
2.5 遮盖容积重建 (SVR) 技术
运用容积内所有信息重建图像, 从而无数据丢失。图像主要特点是分辨率高、可以不同时显示软组织及血管和骨骼、三维空间解剖关系清晰、色彩逼真。目前主要应用于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肿瘤病变的检查。图像内包括密度信息和空间信息, 因此它结合了MIP和SSD的技术优点, 图像显示非常类似于常规血管造影[18]。特别是16、64层CT的发展大大拓宽了MSCT在心脏领域的应用。目前最快的全周扫描时间已缩短到0.4 s, 时间分辨率达到小于100 ms, 对显示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内支架内部结构, 尤其是冠状动脉斑块的组成及定性, 已取得满意的临床结果[6,7]。无创性冠状动脉检查已不是MRI“一枝独秀”, 而是二者并驾齐驱各有所长, 其应用前景是众所瞩目的。SVR可以从外向内显示气管、主支气管腔表面, 并能局部放大和多角度旋转, 充分显示病灶[19,20]。VRT由于没有图像数据丢失, 不仅可显示血管间以及血管与骨间的空间关系, 还可显示强化的肿瘤和周围组织的空间关系。
2.6 仿真内镜 (CTVE)
CTVE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Vining等[21]首次报道并用于检查结肠病变的一种特殊的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由于应用该技术重建后的图像效果类似于纤维内镜所见而得名。其成像原理主要是用“区带跟踪-Region growing”法准确地识别中空器管的壁与相邻组织之间的密度差, 再根据所提取的CT值范围用大量微小多边形生成仿真空腔图像。目前, CTVE主要用于鼻腔、鼻旁窦、气管、支气管、结肠等中空器官病变的显示。在软腭肿瘤中, CTVE能够比较真实地显示口咽腔和鼻咽腔的内表面, 比较客观地显示口咽腔和鼻咽腔是否狭窄和狭窄的程度。临床应用表明CTVE的主要优势:a) 图像清楚;b) 三维空间关系明确;c) 图像可任意角度旋转;d) 可以从任意方向和角度显示腔内的状态;e) 可观察到纤维内窥镜无法看到的如鼻旁窦内和血管内的情况;f) 原始图像可以反复处理;g) 无创伤, 无痛苦;主要局限性:a) 其影像尚不能完全真实地表现腔内活体组织物理特征性状态;b) 不能取活检标本, 更不能用于介入治疗;c) 对腔内病变缺乏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 前景与展望
MSCT是CT发展史上一重大里程碑, 不但扫描速度快, 而且旋转一周可以产生多层图像。CT后处理技术也在快速发展, 图像后处理的临床意义在于它以多方位、多角度为影像专业和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完整、直观和易读的反映人体内部组织器官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的影像学信息。计算机辅助诊断要解决的问题是扩大计算机容量和提高运算速度, 缩短图像分析时间, 增加诊断的准确性。采用容积再现技术所提供的解剖和病理上的图像比表面再现技术的实际效果更可靠。多排螺旋CT容积数据的采集速度更快, 范围增大, 空间分辨率更高, 消除了单排螺旋CT两次屏气采集序列间的错位重叠, 大大减轻呼吸伪影的影响, 利用心电门控能减少心脏搏动伪影, 有利于细小病变的检测[22]。表面展平技术[23]、全景成像[24]、病变自动检测[25]等图像显示技术的发展, 提高了CT后处理技术检测病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MSCT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为平板探测器CT, 即使用面积更大的平板探测器代替目前的探测器阵列。球管围绕人体旋转一周, 即可得到人体脏器的高分辨率三维图像, 连续扫描即可得到人体脏器动态三维图像, 即四维图像。CT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并体现了“CT绿色革命”的概念, 即在所有的技术改良中, 要突出实现更低的X线剂量、更快的采集与重组速度、更便捷和多样的重组处理、更短的患者等候时间及更好的患者舒适度。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篇2
肺段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异常,临床少见,其主要病理特点为发育正常的肺组织与支气管树无正常连接,并由体循环供血。以往诊断该病的金标准是DSA检查显示体循环供血动脉,该检查方法为有创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且无法同时显示肺内病变。多层螺旋CT快速容积数据采集及各种扫描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为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显示提供了直观、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提高了术前诊断准确率。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临床病理证实的5例肺隔离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及各种后处理图像,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各种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的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2006年4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行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为肺隔离症并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20-46岁,所有病例均行胸部薄层容积增强CT扫描,采用MPR,MIP,VR重建技术重建图像。
1.2检查方法所有病例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PHILIPS Brilliance 64及GE宝石能谱CT扫描,经肘静脉高压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帕醇370mgI/ml)80-100ml,注射速率3.5ml/s,常规胸部双期扫描,采用Bolus Tracking触发扫描,动脉期触发阈值为100HU,仰卧位,头先进,螺旋方式扫描,120kv,250mAs,螺距0.8,重建层厚0.625-1.25mm传工作站分别采用MPR,MIP,V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
2结果
2.1平扫与增强CT表现5例肺隔离症均为单侧,病变位于左肺下叶3例,右肺下叶2例,5例均位于后基底段,平扫表现为下叶后基底段类圆型3例,不规则型2例,软组织密度影2例,囊性密度3例,病变境界较清楚,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并见有与肺内血管走形不一致的粗大血管显示(图1),连续上下层面观察,粗大血管与主动脉相连。
2.2三维重建结果本组5例动脉期图像经MPR,MIP,VR重建后均显示发自主动脉的动脉血管供应肺内病变区,来源于胸主动脉4例,腹主动脉1例(图2)。
3讨论
3.1PS的组织发生及病理肺段隔离症的发生机制不清,多数学者认为在胚胎初期的原肠及肺芽周围有许多内脏毛细血管与背主动脉相连,当肺组织发生脱离时这些相连的血管即逐渐衰退吸收,由于某種原因发生血管残存时就成为主动脉的异常分支动脉牵引一部分胚胎肺组织,形成肺隔离症。肺隔离症多见于青少年,年龄在10-40岁,男性多于女性,肺隔离症分叶内型和叶外型,主要依据隔离的肺组织与脏层胸膜的关系,叶内型指隔离的肺组织与同叶正常肺组织由同一脏层胸膜包裹;叶外型指隔离的肺组织位于肺外,有独立的脏层胸膜包裹。两者均由来源于体循环动脉供血。叶内型多于叶外型,左侧多于右侧。15%无症状,多在青壮年出现咳嗽、咳痰、咯血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及心悸气短等症状多因病变与支气管交通所致。经抗感染治疗症状可暂时缓解,但病程也有迁延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的。
3.2多层螺旋CT各种后处理方法的评价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是一种无创的显示血管的方法。VR能清晰直观三维地显示解剖结构,明确病变内的血管来源走行及分支,但影像受阈值的影响图像有失真的可能,有时必须结合其它的重建方法及原始图像综合分析判断;MIP在三维显示病变内血管的分布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可较清晰地显示细小的血管,但血管相互关系方面的显示不如VR;MPR可清晰二维显示病变的形态及细节,明确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及供血动脉与病变的关系[1-2]。三种后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大大提高了肺隔离症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隔离肺的解剖细节的显示。Kang等认为MSCT后处理成像技术优于常规CT、彩色多普勒及MRI,是诊断肺隔离症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3]。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明确诊断肺隔离症,具有扫描速度快,且无创性同时显示异常供血血管与肺内病变,为临床外科提供了准确、精致、完整的影像学资料。现已成为肺隔离症术前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血管造影[4]。
参考文献
[1]尉仲春,许存森,蔡学祥,等.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双层螺旋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4,19(10):727-729.
[2]赵锋,鞠晓英,郭含涛,等.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附16例报告)[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3):246-247.
[3]Kang M,Khandelwal N,Ojili V,et al.Multidetector CT angiography in pulmonary sequestration.J Comput Assist Tomogr,2006,30(6):928-931.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篇3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胫骨平台骨折是属于关节内骨折, X线检查大都能对其明确诊断。由于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骨折块形态多样、结构交错, 普通X线片和常规轴位CT有时难以准确、全面地显示骨折部位、骨折程度、骨折块移位及关节面塌陷情况, 不同程度的影响了骨折的分型, 并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随着MS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 可以全面、直观、形象逼真显示胫骨平台骨折, 对骨科医师诊疗有很大的益处。近年来, 笔者收集了36例胫骨平台骨折, 对其螺旋CT图像及重建图像进行分析, 探讨其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运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36例患者, 男23例, 女13例。年龄17~72岁, 平均年龄43.3岁。36例皆进行了膝关节正、侧位X线摄片;螺旋CT扫描, 三维后处理及其重建。运用我院PHILIPS6层螺旋CT扫描, 扫描范围为受损膝关节。扫描参数:140kV, 120mA, 层厚为5mm, 螺距1.5, 重建间隔0.625mm。所有图像后处理均在后处理工作站上进行。
2 结果
X线平片, 36例胫骨平台骨折均行X线诊断, 骨折累及外侧平台骨折16例, 累及内侧平台13例, 累及整个内外侧平台7例。根据Arthur分型法, 运用轴位CT平扫结合MPR及SSD后处理技术, 将36例胫骨平台骨折分为6型:Ⅰ型 (外侧平台单纯劈裂骨折) 4例、Ⅱ型 (外侧平台单纯塌陷骨折) 9例、Ⅲ型 (外侧平台劈裂塌陷性骨折) 3例、Ⅳ型 (内侧平台骨折) 8例、Ⅴ型 (前后边缘骨折) 3例、Ⅵ型 (平台粉碎性骨折) 9例。其中MPR图像不仅能明确骨质塌陷的部位, 还能测量骨质塌陷的深度, 骨折劈裂的间隙宽度;SSD能形象显示骨折的形态、三维空间关系, 还能通过去骨法、俯视位直观平台骨折的情况。
3 讨论
3.1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
胫骨平台骨折通常有两种分类:按形态分为塌陷骨折、劈裂骨折和粉碎性骨折;按骨折部位分为内侧平台骨折、外侧平台骨折及两侧平台骨折。上述两种分类, 无论从形态或是按位置分类, 都显得有些笼统, 不够细致、精准。我院X线诊断常按骨折部位进行分类, Arthur分型法既考虑骨折的位置又结合其形态, 将其分为6型:Ⅰ型 (外侧平台单纯劈裂骨折) 、Ⅱ型 (外侧平台单纯塌陷骨折) 、Ⅲ型 (外侧平台劈裂塌陷性骨折) 、Ⅳ型 (内侧平台骨折) 、Ⅴ型 (前后边缘骨折) 、Ⅵ型 (平台粉碎性骨折) [1]。笔者以为, 由于X线正位片是前后结构的重叠投影, 侧位片是左右结构的重叠投影, 不能清晰显示膝关节的整体状况, 尤其是关节内部结构。因此, X线平片很难精准进行Arthur分型;MSCT后处理中MPR冠状位、矢状位及斜位图像可以从不同方位显示骨折部位、骨折线和骨碎片, 尤其可以显示骨质内部骨折线的走行方向。MPR提供关节面信息更为全面, 且可以更好地显示骨折小碎片的来源;SSD三维重组, 将图像进行任意轴旋转和切割,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直观立体地观察骨折情况, 形象逼真地显示骨折的走向、长度、碎骨块移位情况。综上, MSCT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型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3.2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胫骨平台骨折多数病例可以通过普通X线正、侧位平片得到诊断。但是由于胫骨平台有其特殊的解剖特点, 即胫骨平台向后有10°倾斜, 也就是其平面与长轴之间有80°夹角[2], 而且在胫骨内外髁之间有髁间隆突, 这样无论在X线正位还是侧位图像上有许多结构彼此重叠, 因此对小的无移位的裂隙骨折或仅有小部分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容易漏诊[3]。普通X射线平片是二维图像, 解剖结构重叠, 不能直观显示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情况, 对于一些移位不明显的骨折、局限于平台边缘的塌陷骨折及仅累及髁间隆突的裂缝骨折容易造成漏诊。而常规CT横断面扫描是二维图像, 虽可以比较直观地显示软组织损伤及大部分骨折情况, 但不能任意角度观察骨折情况, 且缺乏立体感。对于与扫描方向平行的骨折和轻微骨折的显示有一定的缺陷, 有时会遗漏, 造成诊断欠准确, 影响治疗。多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 能通过MPR图像重组, 从冠状位、矢状位等任意剖面观察胫骨平台的受损情况, 清晰显示髁间隆突是否受累, 内部骨折线的走行, 碎骨块移位, 估算骨折劈裂的间隙宽度、骨折塌陷的深度, 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占具较大的优势。SSD三维重组, 将图像进行任意轴旋转和切割,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直观立体地观察骨折情况, 形象逼真地显示骨折的走向、碎骨块移位情况, 但值得一提的是, 在对轻微骨折时, 显示往往欠佳, 且明显受设置域值因素的影响, 易出现漏诊或过诊假象。
3.3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指导作用
MSCT的MPR通过冠状、矢状及任意斜面重建图像, 对损伤部位进行多剖面观察, 测量骨折端移位程度, 并能完整的显示骨折片的位置、数量, 估算塌陷的程度, 还可以任意旋转角度观察, 因此能获得更全、更细致的资料, 对临床正确诊断以及对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准确的复位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MSCT的SSD能直观、多方位、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 而且通过去骨方法, 去除目标关节周围多余骨组织后, 仅显示目标关节胫骨平台的情况, 避免了其他骨的重叠干扰, 能清晰直观地从各个角度观察骨折部位、骨折的范围和形态, 俯视位还可观察平台劈裂移位的方位, 评价塌陷的范围。
综上所述, MSCT的MPR及SSD后处理技术能够为骨科手术前充分了解骨折等损伤情况、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 立体图像使骨科医师更容易将影像资料与实际解剖相结合, 使骨折医生更逼真形象地了解骨折情况。因而, 在骨科手术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书知, 孙丽敏, 叶彬, 等.胫骨平台骨折的CT应用和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7, 31 (9) :419-420.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篇4
1材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2005年6月以来髋关节骨折患者28例, 其中男性19例, 女性9例, 年龄15~72岁, 平均33岁。车祸伤17例, 摔伤11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活动障碍。
使用SOMATOM Emotion 6 多层螺旋CT (MSCT) 扫描, 患者取常规仰卧位, 先行CT定位扫描, 再行患部连续容积扫描。扫描参数:130KV、95mA~110mA, 层厚3mm~5mm, 扫描后行1.25mm~2.5mm的薄层重建, 而后将重建图像传入Syngo系统工作站, 对所有病例进行MPR、MIP、SVR重建, 获得一组组合图像。
2结果
28例髋关节损伤中, 单纯轴位平扫发现48处骨折, 其中髋臼前壁及前柱骨折25例, 臼后壁骨折16例, 髋臼底骨折8处, 股骨头、股骨颈骨折12处;髋关节脱位4例。
MPR重建显示骨折51处, 较单纯轴位多3处, 均为平行于扫描基线或细短小骨折, 显示脱位与轴位相同。MIP发现髋关节骨折44处, 显示不全或未显示的4处骨折为细微骨折, 骨折线较短, 周围重叠较多;显示脱位4例。MIP图像有立体感, 显示骨折较SVR锐利清晰, 但不及MPR。SVR发现骨折38处, , 较单纯轴位少10处, SVR图像能立体、直观地显示髋关节骨折及脱位, 但对细微骨折不及MPR、MIP清晰, 甚至不显示, 掩盖小的骨折, 难于观察, 发现脱位4例。
3讨论
髋关节解剖结构复杂, 由外伤引起的多发或粉碎性骨折, 使用常规X线平片因结构重叠, 图像变形, 往往难于准确全面地反映骨折的细节及评价骨碎片的移位情况, 不能指导外科医生进行术前计划的制定[2], 轴位CT图像密度分辨率高, 能清晰显示骨折情况 (图1) , 但对于平行于扫描基线的骨折有时会漏诊, 同时轴位CT缺乏立体感, 主要靠医生的想象来形成三维的印象, 对大多数临床医生来说, 阅片比较困难。而多层螺旋CT以先进的扫描技术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 可获得任意平面的MPR图像及任意旋转的三维立体图像, 弥补了X线平片及轴位图像的不足, 可清楚显示髋关节复杂的解剖结构, 并任意角度观察骨折类型及骨折移位情况。为临床医师整体、全面观察髋关节骨折及脱位提供了直观立体图像, 有助于髋关节的诊断和治疗[2]。
MPR图像属于二维影像, 是在薄层图像基础上生成的, 可以从冠状、矢状或任意斜面逐层前后或左右观察髋关节骨折、碎骨片移位情况 (图2) , 详细了解骨折细节, 尤其髋臼各壁和股骨头骨折移位及脱位的形态改变[2]。因CT轴位扫描对于平行于基线的微小骨折都可能会遗漏, 而MPR消除了这一缺点。本组3处细小骨折于轴位图像未显示, MPR图像清楚显示。但MPR因是二维图像, 没有立体感, 所显示的改变不连续、不全面, 还需三维立体结合[3]。
MIP在血管成像和骨关节的三维重建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价值。MIP可真实反映密度变化 (图3) , 对比度高, 图像看起来类似X线平片, 可调节窗宽和窗位, 任意角度旋转, 具有切割去除兴趣区外重叠部分的功能, 可有效消除体表异物伪影, 得到清楚的髋关节三维图像, 显示细微骨折方面较SVR效果好[4,5]。SVR可同时显示表浅或深在结构的影像, 具有较强的三维立体感[5]。利用所有扫描信息, 是一种较高形式的重建方式, 赋予伪彩色图像与大体标本相似, 富于立体感, 边缘细腻柔和, 能整体显示髋关节的骨折和脱位的立体形态、空间关系, 任意方位进行切割和旋转, 较为满意的显示出骨折及移位情况 (图4) 。推荐作为髋关节损伤三维重建的常规方法[6]。
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直观、多方位、多角度地显示髋关节骨折的形态及脱位情况, 在髋关节的骨折与脱位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7]。在微小骨折中, 应以MPR 、MIP重建为主, SVR为辅;MPR 、MIP适合于发现骨折及观察细微骨折, 而SVR能更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部位、性质及移位情况[1]。轴位图像是诊断的基础, MPR、MIP、SVR图像为轴位图像的补充, 在诊断中应将X线平片、轴位、MPR、MIP、SVR等多种成像综合并合理地应用, 才能对髋关节骨折作出准确诊断, 为临床医师术前拟定计划及确定治疗原则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荣品, 茂雄, 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5, 24 (5) :426-428.
[2]王劲, 张雪林, 李树祥.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位表面遮盖法及容积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 20 (4) :302.
[3]胡小新, 陈时洪.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36 (8) :758-760.
[4]何杰, 李石玲, 等.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肋骨及肋软骨损伤病变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 (8) :945-947.
[5]练旭辉, 陈忠.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在踝关节及足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5, 24 (12) :1091-1093.
[6]戴士林.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髁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 (8) :921-923.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胸部CT检查患者中随机筛选出右肺各段支气管通畅并显示清楚的病例156例, 其中男99例, 女57例, 年龄11~83岁, 平均年龄52.5岁。采用Siemens公司的SOMATOM Definition AS128层螺旋CT机, 准直0.6 mm, 螺距0.7, 扫描层厚0.75mm, 重建间隔0.75 mm, 电压130 k V, 管电流100 m As。
1.2 方法
将所有患者数据传送到工作站3D界面。支气管树图像:利用SSD中的种子技术重组支气管树三维图像, 显示支气管树内腔表面形态, 最初阈值设为-1024~900 HU, 下限固定, 调整上限, 上限越小, 显示的肺组织越少, 当肺组织完全消失, 支气管树分支显示效果最佳。CTVE图像:利用飞跃技术, 沿支气管镜头行进, 将镜头调至右肺叶支气管发出段级支气管的分叉口处, 调整镜头位置和角度, 观察支气管开口及共干情况, 保存图像。MPR图像:利用MPR技术获取与支气管长轴平行平面, 根据SSD原理, 支气管树和CTVE图像均显示一定阈值范围内组织的容积图像, 对图像进行伪色彩处理, 获得目标区域的三维图像, 根据图像上各支气管的特定走行方向及相应肺段分布范围确认右肺各段支气管各种共干情况。统计各种分支形式出现概率。
1.3 右肺各段支气管分支类型研究方法
综合应用支气管树、CTVE和MPR图像处理方法分析统计右肺段支气管常见分支类型及特殊类型, 辨认右肺段主要分支类型规律[2]。
2 结果
综合应用MSCT的支气管树、CTVE和MPR这三种后处理技术, 可三维立体观察支气管分支形式和支气管在横断面走行分布, 评价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一种后处理技术。采用MPR易于发现各段支气管, MPR和支气管树图像能确定共干长度较长类型, 两者均能将各段分支情况直观、准确显示出来, CTVE可作为MPR和支气管树的补充。综合应用三种技术对右肺各段支气管的分型结果为:右肺中叶段三分支者6 (3.8%) 例 (图1) , 右肺下叶前外共干型67 (42.9%) 例 (图2) , 上叶尖段与前段共干7 (4.5%) 例, 尖段与后段共干38 (24.3%) 例, 前段与后段共干19 (12.2%) 例。
注:左为支气管树图像, 右为CTVE图像
注:左为支气管树图像, 右为MPR图像
3 讨论
随着MSCT的广泛应用,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成熟起来, MPR已成为图像后处理的最基本方法, 其对于支气管先天发育异常的发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但由于易产生阶梯状伪影, 难以确定一部分短共干支气管, 而且相较于支气管树, 其图像直观性较差。支气管树图像避免了支气管造影中支气管之间的重叠, 可将各段支气管全部立体显示出来, 只要旋转一定角度, 就可准确显示出两两共干部分, 但若两两共干过短, 单纯利用该技术无法观察支气管。CTVE是采用仿真技术模拟三维立体空间环境, 真实感很强, 可重建出支气管内腔形态, 并对内表面涂以不同颜色, 能观察到100%段以上支气管和80%以上亚段支气管[3]。
本研究156例患者资料中, MPR易于发现各段支气管, MPR与支气管树图像能确定共干长度较长类型, 两者均能将各段分支情况直观、准确显示出来, CTVE可作为MPR和支气管树的补充, 联合应用MPR、支气管树、CTVE图像可对短共干、三分支的支气管具体进行区分。可见三种后处理方法各有不足, 需共同应用, 优势互补, 并互相验证彼此准确性, 从而将右肺支气管变异情况清楚显示出来。
参考文献
[1]冯薇, 骆宁, 李泰然, 等.斧形皮瓣在修复眉区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 5 (1) :40-42.
[2]夏海泓, 王守彪, 孙迎晖, 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右肺支气管变异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10:1481-1484.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篇6
关键词:复杂骨折,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 男34例, 女14例, 年龄8~75岁, 平均56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39例, 高处坠落伤7例, 挤压伤2例。包括膝关节骨折23例, 髋关节骨折13例, 足骨骨折4例, 脊柱骨折3例, 肩关节及肩胛骨骨折5例。
1.2 方法:
本组病例均行DR平片摄影, 然后行多排螺旋CT扫描, CT扫描使用Philips 64排128层螺旋CT机扫描, 患者仰卧位, 首先对需扫描部位进行连续螺旋扫描, 层厚为3 mm、层距3 mm, 管电压120 k V, 管电流350 m A, 扫描结束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层厚1 mm、层距1 mm重建, 均采用骨算法重建, 然后将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得到扫描部位的多平面图像及三维图像。
2 结果
X线平片明确骨折41例, 可疑骨折5例, 未发现骨折2例;而多排螺旋CT扫描并进行后处理48例均明确显示了骨折。CT二维及三维图像能精确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骨折断端的移位情况, 有无游离碎骨片及关节面的塌陷范围及程度, 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汽车相应的增多, 交通事故已经成为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 X平片由于价格相对低廉, 且空间分辨率较高, 在骨折的诊断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怀疑骨折的外伤患者的首要检查方法, 但是由于普通X线平片投照时不可避免的出现结构的相互重叠现象, 尤其是复杂部位的关节损伤, 易漏诊, 且不利于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而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1]。多排螺旋CT利用滑环技术, 能够不间断的进行数据采集, 且扫描速度快, 患者无需像拍平片那样靠不断变换体位来得到合适的图像, 这样及缩短了检查时间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尤其适用于那些不能合作的危重患者, 通过连续的薄层扫描所采集的数据, 利用多排螺旋CT计算机软件进行容积重建, 就能得到清晰的二维及三维图像, 重建图像质量高, 无失真现象, 在复杂骨折的显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即能显示骨折部位的立体结构, 又能显示其内部情况;通过对图像的旋转及角度调整, 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观察图像, 使观察更全面、细致, 不易漏诊, 而且还可以利用软件的SSD技术, 除去遮挡或不需要观察的其他部分, 对关节面及不规则易重叠结构的观察更为清晰。移位的累及关节的骨折如不能准确复位、并进行良好的内固定, 常常会导致创伤性骨关节炎等并发症, 引起功能障碍, 甚至残疾, 所以在手术前准确地确定骨折情况, 如骨折移位的方向、程度及关节面的损伤及塌陷程度, 就能保证选择出正确的手术入路和方法, 增加手术成功的概率。由于关节结构复杂, 关节面多数不平整, 或多或少都有曲面的存在, 故拍传统X线片时无论让患者如何变换体位, 如何改变投照方向, 都因为骨块和软组织的重叠影响而不能全面直观地显示关节面骨折的粉碎程度、碎骨片的移位情况和塌陷程度, 且患者须变换体位投照,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甚至加重骨折程度, 或对邻近组织结构造成新的损伤。螺旋CT尤其多排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 成功规避了普通平片的缺点, 因为多排螺旋CT为容积扫描, 不会出现间隔, 且扫描速度快, 在扫描过程中, 患者不需要变换体位, 甚至无需拆除石膏等非金属外固定物, 通过一次扫描后, 利用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就能进行二维、三维重建得到清晰的图像;与传统的X线摄片相比, 在提高了图像质量的同时, 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和配合。三维重建是利用计算机图像后处理技术, 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后处理得到三维图像, 通过阈值的设定及切割技术可以将其他不需要观察的骨、软组织影及石膏等去掉, 只留下要观察的骨或关节;对所得目标的图像, 进行多方位及多角度的观察, 可以清楚的显示是否有骨折, 骨折的移位情况, 骨折线的走形情况以及骨折碎片的形态、大小与移位情况, 还可观察邻近关节面是否有骨折, 以及骨折塌陷程度, 以较客观、清晰的图像展现在临床医师面前, 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良好的依据;二维及三维重建的图像不仅图像清晰、直观, 而且易于显示不规则骨及重叠较多部位的隐匿骨折及骨折的特征。而多平面重建技术 (MPR) 可以从冠状位、矢状位或任意斜面观察, 以了解骨折的每一处细节, 充分展示骨折线的走向和骨片移位的方向[2], 尤其是在不明显裂纹骨折、手足等不规则骨骨折及膝关节平台局部的凹陷骨折方面有独特优势, 并清晰显示凹陷程度;而三维重建图像直观、清晰, 且立体感强, 除了显示骨折的外部情况, 还可利用关节解体技术, 除去不需要观察或重叠遮挡的部分, 从而观察隐匿部位 (如关节面或平片重叠结构) 的骨折情况, 显示骨折及移位程度, 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正确判断预后情况, 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与认可;通过多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所得的二维及三维图像完全弥补了X线平片在此方面的不足。
总之, 螺旋CT尤其多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具有X线DR片无法达到的成像效果, 可以精确显示目标部位的解剖结构, 多方位、多层面显示骨折尤其是复杂部位的骨折与否及骨折的程度与移位情况, 从而为临床诊疗提供较全面的资料, 为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提供准确依据, 可作为术前复杂骨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同时多排螺旋CT在泌尿系及心血管疾病造影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 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睿, 唐强, 李伟, 等.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5, 7 (6) :523-525.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篇7
关键词:眼眶下壁骨折,CT,三维重建
通过对眶骨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可以直示骨折状态和眶内容物脱出程度;矢状位图像可清晰显示眶下壁前方或后方骨折情况,以及下直肌及下斜肌整体内陷情况,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50例临床怀疑眶下壁骨折的患者,临床多伴有眼睑肿胀,皮下淤血,结膜下出血;15例患者出现复视,8例患者眼球下移,5例患者眼球突出,3例患者眼球陷没,21例患者眼球运动受限,几乎所有患者眶下神经分布区麻木,5例患者视力障碍。
1.2 扫描方法
本组50例眶骨骨折或临床怀疑骨折患者,采用西门子Sensation 16层螺旋CT扫描,患者仰卧,头先进,力求头颅水平面双侧不偏斜,做轴位扫描。扫描参数:准直器宽度为0.75 mm,扫描层厚3~5 mm,电压120 V,电流310 mA,每层扫描时间为0.5 s,重建间隔为0.75 mm。将重建数据输入3D,即可呈现出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即MPR。再选用再现技术,常用的再现技术有表面再现技术(SSD)及容积再现技术(VRT)。
2 结果
50例患者在常规检查时,有35例可见上颌窦内高密度影,有18例伴有线形骨质密度影,因为眶底近水平位,骨折线多数不清晰而不能确诊。采用重建间隔为0.75 mm,将重建数据输入3D,即可呈现出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即MPR。17例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上见线状骨折线,眶底轻度裂开,眶内容物略向下移位;18例伴有眶底断裂处骨片向上颌窦内塌陷,其中,10例为呈乳头状突起于上颌窦顶部,8例为不规则团块状嵌入上颌窦内,伴有低密度脂肪组织和下直肌及下斜肌嵌顿,其中2例团块影呈混杂密度,为眶内伴有出血所致。35例眶下壁骨折中15例伴有眶内侧壁骨折,其中有10例患者在外院诊断为眶内侧壁骨折来我院复查,经MPR重建发现眶下壁骨折。35例眶下壁骨折中,9例伴有复杂颅面骨骨折,2例伴有眶尖骨折碎骨片移位和视神经管变窄。
3 讨论
常规X线平片对细微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情况显示不佳,而CT普通轴位扫描经常对眶下壁骨折造成漏诊,因眶下壁几乎接近于水平位,轴位图像只能看见上颌窦内高密度影,从而推测眶下壁骨折,并不能很好地显示骨折情况,更不能清晰显示眶内容物下陷程度。MPR能直接显示单纯轴位图像不能显示的眶下壁骨折线及骨折上下关系,以及前后移位程度,从而有效地弥补了轴位CT的不足。眶内容物嵌入情况在冠状位图像上显示更为清晰,眼下直肌、下斜肌移位情况显示佳,其中冠状位图像显示骨折片移位上下关系及眶内容物嵌入程度最好,而矢状位图像显示整个下直肌及下斜肌向下嵌顿情况及眶下壁骨折的前后关系最好。再选用再现技术。相比而言,VRT较SSD更细腻,图像更逼真,可以对三维重建图像进行任意角度旋转、放大、缩小,对感兴趣区改变颜色和亮度,或利用“切割层面”及“感兴趣区选择”对组织内部或内侧面的结构进行显示。VRT图像不仅能清晰显示整体骨架,还可以任意旋转图像进行多角度观察,明确骨折的立体定位,对骨折断端有无移位显示更加直观,尤其对明显的眶下壁粉碎性骨折伴有塌陷显示良好,立体而直观。同时可以清楚地显示其与周围骨的毗邻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信息,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重要依据,但SSD及VRT不能显示周围软组织改变,对骨皮质轻微分离显示不佳。因此,MPR和SSD及VRT互补应用可提供全面的影像信息。
眶底主要由上颌骨眶面、颧骨眶面和腭骨眶突构成。眶底呈一向后上延伸的倾斜平面,其后部为薄弱区,有眶下管及眶下裂通过。该区和筛骨纸板相连,构成眶底的内下壁,薄如纸。眶下沟接近眶下裂内侧1~3 mm处骨壁最薄,最薄处仅为0.5~1.0 mm,为发生骨折的常见之处。眶下壁骨折多位于眶底中线偏内后侧。本组35例眶下壁骨折患者,冠状位显示骨折均位于眶底中线偏内侧,矢状位显示骨折位于中线偏后侧28例,位于中线偏前侧7例。
眶下壁骨折多半合并眶内侧壁骨折,本组病例有15例患者伴有眶内侧壁骨折,表现为眶内侧壁中断,常向筛窦内凹陷、移位,伴有筛窦密度增高,有的亦可见内直肌和眶脂肪组织经骨折裂口疝入筛窦。有2例患者伴有复杂颅面骨骨折,眶尖骨折碎片移位,视神经受损。
参考文献
[1]周康荣.胸部颈面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291.
螺旋CT后处理技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外伤患者中, X线平片检查怀疑, 随访中仍怀疑, 且临床体征比较明显的患者80例, 这些患者X线检查中均没有发现明确骨折, 但检查结果中怀疑骨折;或X线检查中没有发现骨折, 但具有比较明显的临床体征, 且随访中仍怀疑。80例患者中, 男性患者45例, 女性患者35例, 年龄为15~79岁, 平均年龄为56.2岁。临床主要症状为软组织肿胀、外伤部位疼痛、不能承受重力等。所有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时间为外伤后12h内, 且行多层螺旋CT检查时间为X线检查后3天。
1.2 扫描方法
给予常规薄层横断面扫描, 应用的扫描仪为Ge双排螺旋全身CT扫描机:电压为120~140kV, 扫描时间为0.75 s, 120~180 mA的电流, 根据部位的不同, 层厚采用1.0~3.0mm, 1~2 mm的重建间隔, Pitch1.6~5.0, Smooth骨重建。在工作站中传入扫描原始数据并进行处理, 采用的重建方法主要是多平面重建 (multi-planerreconstruction, MPR) 、表面遮盖法 (surface shaded display, SSD) , 切割旋转变换不同方法及不同角度进行, 以对骨折部位图像进行显示。在放射科医师中选择两位经验丰富的对处理后的片子共同阅片, 以对骨折情况进行确定。
2 结果
X线片检查中, 本组统计中的80例患者均未见明确骨折线, 其中临床体征比较明显或随访有怀疑50例, X线平片怀疑有骨折30例。对8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后, 显示有骨折患者57例。隐匿性骨折57例患者中, 6例腕关节, 包括5例桡骨远端骨折和1例舟状骨骨折;3例肩关节, 包括1例肱骨大结节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11例髋关节, 包括2例粗隆间骨折、9例股骨颈骨折;9例踝关节及足跗骨, 其中2例后踝骨折、3例外踝骨折、2例足骰骨骨折、2例舟状骨骨折;18例膝关节, 包括2例髌骨骨折、15例胫骨平台骨折、1例髁间隆突骨折;8例骨盆, 包括4例髋臼骨折、2例髂骨骨折、2例耻、坐骨骨折;1例鼻骨;1例眼眶。隐匿性骨折情况见附表。
3 讨论
X线摄片是骨关节外伤传统的首选方法, 但对不规则骨、骨折轻微、X线平片中影像重叠比较多的部位诊断时比较困难。而多层螺旋CT是连续的容积式采集, 其特点是可任意间隔重建, 扫描速度快, 空间分辨率高, 一次扫描可获得多幅图像, 与原始图像相比较, 重建图像没有太大的差别, 没有容积效应及阶梯状伪影等影响。骨组织在骨外伤中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三维或二维重建, 对骨折线、骨折移位等空间结构可以直观准确地显示, 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多层螺旋CT扫描骨关节最常用的重建方法有VR、MIP、SSD、MPR等。在以往的研究报告中表明, 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主要依据是二维重建 (MIP及MPR) , 因为骨骼与周围软组织之间的天然对比比较好, 因此, 一般情况下的诊断检查进行MPR即可完成。本组研究中, MPR是最主要的, 同时以SSD作为辅助检查, 两种方法综合应用, 从而使得骨关节外伤诊断准确性得到提高, 特别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性, 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MPR是对任意斜面或矢、冠状位的二维图像, 利用容积扫描所得的数据进行重建。如果骨外伤具有多样性, 其骨折线的走行, 对其诊断如果仅凭一个轴位的二维影像进行, 则误诊和漏诊就很容易形成, 如果给予多个不同平面的二维影像进行诊断, 则可使得诊断中的漏诊和误诊得到极大的降低。MPR时, 重建一定要行矢、冠状位进行, 如果骨骼解剖结构比较复杂, 则重建平面可垂直于骨折线, 在微小骨折的显示中, 多轴向的重建具有明显优势。MPR不能够全面、完整的显示改变, 它是二维图像, 在应用中需要结合SSD三维图像。SSD作为MPR的补充, 通过对三维阈值的调节, 不仅对整体骨架能够清晰显示, 还可对图像进行任意旋转, 且进行多角度的观察, 从而进行明确的立体定位骨折。但是, SSD不能够显示周围软组织改变, 同时, 骨皮质轻微分离的时候效果也不佳。所以, 临床应用中, 应联合MPR和SSD, 二者形成互补作用, 这样可全面提供骨关节外伤的影像信息。
本组研究中, 隐匿性骨折最多的是膝关节骨折, 其次是髋关节骨折, 这些部位都是创伤隐匿性骨折的好发部位。老年人常见髋关节外伤, 在X线平片检查中, 不容易发现股骨颈轻微嵌插骨折, 而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能够清晰显示骨折, 这可以为实际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在X线片检查中, 骨盆中比较多的重叠, 常常难以明确显示髋骨、髋臼部位的骨折线, SSD通过旋转, 实现了多方位立体病变骨折的观察, 能够更加直观的显示骨折端有无移位, 应用MPR, 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观察, 实现了不同方向骨折线的显示。
多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强大的后处理软件、先进的扫描技术等特点, 特别是SSD和MPR功能, 对X线片的不足进行了有效弥补, 给予X线片检查中, 怀疑骨折、骨关节外伤临床体征比较明显、随访仍怀疑骨折的患者, 给予正确的多层螺旋CT扫描, 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滕云.常进勇.马润梅.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包头医学.2009, 33 (4) :201~202
[2]王荣品.翟茂雄.唐斌.吴锦华.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 24 (5) :427~428
[3]杨涟.顾金林.张宗军.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学.2008, 36 (3) :210~211
【螺旋CT后处理技术】推荐阅读: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06-02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06-15
16层螺旋CT技术09-22
多层螺旋CT造影技术12-01
螺旋CT扫描07-20
三维螺旋CT07-21
螺旋CT机05-23
腺癌螺旋CT08-09
螺旋CT成像09-05
传统螺旋CT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