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扫描

2024-05-26

64排螺旋CT扫描(精选10篇)

64排螺旋CT扫描 篇1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一种常见的临床急危重症,多发生于婴幼儿,若处理不及时,易产生纵隔气肿、气胸、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1],甚至窒息死亡。回顾性筛选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5月~2010年3月间的气道异物病例,对26例临床怀疑但不能确诊气道异物而均行胸部螺旋CT扫描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6例患儿,男17例,女9例,年龄8个月~10岁。平均2岁5个月。21例有气道异物吸入史,5例无明确异物吸入史。23例有不同程度的反复咳嗽,1例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2例有无诱因反复发热病史。24例行胸部透视检查,20例无纵隔摆动、肺气肿征、肺不张,4例显示肺部炎症;2例胸片检查,未见异常。

1.2检查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胸部轴位扫描(不合作患儿常规用5%水合氯醛灌肠,每公斤体重0.5~1 ml)。120 kV,120 mA,螺距1 mm层厚1 mm,扫描后利用轴位原始图像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同时获得仿真支气管镜图像(CTVB)。

2结果

2.1气道异物CT直接征象异物表现为气管、支管内结节状、圆形或椭圆形、扁平状软组织样密度影或局部气道的充盈缺损、连续性中断,甚至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较小的异物或不完整异物附着管壁,异物与管腔间多见线样征;CT间接征象:主要为纵膈偏移、肺不张和肺气肿(包括阻塞性肺气肿和代偿性肺气肿)。而气管、支气管腔内肿瘤CT表现为宽基底或呈乳头状凸向管腔,同时肿瘤与管壁相互移行,局部管壁增厚,肿瘤与支气管壁间无“线样”异常密度影[2]。

2.2 26例中,9例发现异物,均为植物性、非金属异物,其中气管异物4例,右侧支气管异物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2例,经全麻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证实均有异物存在。4例清楚显示气管、各级支气管无异物,CT仅表现为肺部炎症,经保守抗炎治疗后痊愈。其余13例患儿随访1~3个月未见异常。

3讨论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一种常见的临床急危重症,好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其原因主要是婴幼儿无自我保护意识,咀嚼功能、咽反射不健全。异物类型以非金属类多见,如花生仁、瓜子等。异物所在位置与异物大小、气管解剖特点相关,右侧支气管异物多见。此外患儿年幼,不能正确反映病史,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困难。

气管和支气管异物通常用的诊断方法是通过胸部透视,观察纵隔摆动,或根据胸部X线平片发现阻塞性肺炎、肺气肿进行诊断[3]。金属异物诊断一般无困难;非金属异物病例中,病史明确,症状、体征典型病例通过透视、X线摄片绝大多数可确诊。对有异物吸入史但无典型体征,临床不能排除异物存在的病例,绝不能轻易排除异物存在可能,需要做螺旋CT检查。螺旋CT分辨率高,不易遗漏病灶,定位准确、确诊率高达98%[4],可直观显示异物与邻近气管管壁的空间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不仅可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而且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利用仿真支气管镜技术不仅可以从病变近端观察气道的狭窄或阻塞以及粘膜水肿情况,还可从病变远端来观察,补充了纤维支气管镜的不足[5]。此外,64螺旋CT可直接进行气管、支气管肿瘤鉴别,支气管腔内肿瘤多呈宽基底或呈乳头状凸向管腔,同时肿瘤与管壁相互移行,局部管壁增厚,肿瘤与支气管壁间无“线样”异常密度影;炎症栓子多呈“小棒”状等密度影[2]。

本组患儿26例,9例发现异物,均为植物性、非金属异物,其中气管异物4例,右侧支气管异物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2例,经全麻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证实均有异物存在。4例清楚显示气管、各级支气管无异物,CT仅表现为肺部炎症,经保守抗炎治疗后痊愈。其余13例患儿随访1~3个月未见异常。

客观上,胸部螺旋CT扫描不能替代支气管内窥镜检查,但可避免麻醉风险,减少对患儿气道粘膜的损伤。笔者认为对于临床高度怀疑气道异物,但无典型症状、体征的患儿,术前常规行胸部螺旋CT扫描是必要的,应作为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临床不能排除异物存在的病例尤为适合。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64排螺旋CT胸部扫描在耳鼻喉科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不能除外气道异物,而行胸部64排螺旋CT扫描(螺距1 mm,层厚1 mm)的26例患儿;利用轴位原始图像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结果 26例均获得良好图像,9例发现气道异物,其中气管异物4例,右侧支气管异物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2例,均表现为各种直接和间接征象。4例清楚显示3级支气管而无明显异物,CT仅表现为肺部炎症征象,经抗炎治疗后痊愈,其余13例患儿随访1~3个月未见异常。结论 胸部64排螺旋扫描可准确、全面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对有异物吸入史但无典型体征且临床不能排除异物存在的病例尤为适合。

关键词:气管异物,支气管异物,64排螺旋CT诊断

参考文献

[1]张俊中.气管异物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江苏临床医学杂志,1998, 2(4):360.

[2]邵剑波,胡道予,夏黎明,等.自制胸部冠状面扫描支撑架与螺旋CT配套使用在诊断儿童气道疾病中的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36(2):177—178.

[3]郭少华,钟福兴,廖志瑛,等.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3 (5):371—374.

[4]王学廷,丁炜.CT在儿童气管支气管X线穿透性异物诊断中的价值.医学影像杂志,2002,12(5):351-352.

[5]韩英,马大庆.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病变的诊断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9):929—931.

64排螺旋CT扫描 篇2

一、申请配置MRI的必要性和依据

1、我院基本情况分析:我院是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现开放床位480张,现开设有精神科、神经内科、外科、老年疾病科、妇产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功能检查科、检验科等XX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平均年门诊量约XX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XX多人,年收入XX多万。占地面积30余亩的新院区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

2、医疗服务需求分析:我院处在市繁华地带,交通发达便利;服务固定人口700余万人;精神疾病、交通事故伤、心脑血管疾病、腰腿痛、肿瘤、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妇科疾病等病种众多,病人来源充足。我院于2008年购买的东软飞利浦全身 CT,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我院各科室技术力量不断增强,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业务范围逐步扩大,加之我院占地30余亩的新院区已建成并即将投入使用,我院现有的MX4000双排螺旋 CT,因扫描速度慢,使用年代长故障率高,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各科室的医疗、科研 和教学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配合临床开展更多的检查项目,促进医院整体发展,迫切需要购买一台高端的64排CT来适应临床需求,诸如心脏冠脉检查、全脏器灌注、肿瘤筛查以及超精细血管显像。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快速、准确的诊断、更及时、明确的治疗;增强医院的整体实力,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申请设备预期使用情况分析

我院是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服务固定人口700余万,外加外来流动人 口,病源广泛充足。近年来平均门诊量约XX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XXX多人。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的住院大楼即投入使用,到时住院病床增加到800张以上,预计每天检查病人100余人,每年检查将达4万人次。

三、人员资质情况:

目前,我院放射科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1名,技师2名,见习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多人取得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证。明年已计划引进影像学研究生1人,本科毕业生4人。

四、项目投资分析:

按照目前市场价:64排国产CT价格约500万元左右。配置64排CT后,到我院进行检查按平均每年4万人次计算,平均每人以250元计算,每年累计收入约1000万元左右,首付XX万元,余款XX年分期付款。折合每月支付XX万元,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因此我院计划自筹资金购买。

五、安装场地

我们新院区为放射科规划了800平方米的场地,用于MRI、CT、DR的机房及其他配套用房。

64排螺旋CT扫描 篇3

关键词: 活检;螺旋CT;导引;肺癌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17-01

目前,肺癌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因素。但由于种种原因,肺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仍有一定的困难。随着CT的普及,PET-CT肺癌的诊断率有了很大的提高。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病变的定性诊断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肺内较小的病变。它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临床应用日渐广泛。现将自2013年1月-10月间我院对30例肺部及纵膈孤立性肿块、可疑肺感染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自3013年1月一2013年10月,共作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例30例 男19例,女11例,就诊年龄为50-76岁。平均68岁,CT证实有肺内病变28例,纵膈病变2例。肿块最小2.5cmx2cm,最大12cmx12cm。所有病例均经痰脱落细胞学、细菌学或纤维支气管镜未能明确诊断。

1. 2 穿刺活检的技术和方法:我院使用荷兰飞利浦64排CT扫描机。穿刺针常用的为美国巴德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18-20G)首先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患者家属签定协议书,穿刺活检前准备除同常规CT扫描之外,都作出血、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和凝血酶原时间等测定。根据病变的部位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采用3-5mm层厚,在CT导引下选择距离肺内病灶最短并避开骨骼的胸壁部位,选好最佳穿刺层面及穿刺点。用光标测出皮肤进针点与病变的直线距离或最短距离,穿刺针应进的深度和角度,尽量避开病灶中心坏死区、重要脏器及大血管。常规消毒铺无菌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直达胸膜。CT穿刺针进针到预定深度,CT重新扫描,穿刺针的位置准确无误后,根据肿块直径选择推出1.5cm或2cm针槽,嘱病人屏气(咳嗽剧烈者术前口服磷酸可待因),按动针柄末端上的按钮,外套管就会按照固定好的深度迅速向前弹出,与针芯共同完成切割活检。标本用95%酒精固定送病理科行组织学检查。术后按压穿刺点5-10分钟,无菌包扎,立即行CT检查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

1.3 分析方法:对所取标准进行组织学或细胞学的病理分析

2 结果

2.1 CT导引下穿刺本组30例患者中,证实原发性肺癌26例(腺癌14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3例,未分化癌1例),慢性炎症1例,胸腺瘤1例,胸腺癌1例,恶性肿瘤准确率90%(27/30),1例未获得明确诊断。

2. 2 并发症:穿刺后扫描发现气胸2例,均为少量无需穿刺或闭式引流,气胸发生率6.7%(2/30);皮下气肿1例,发生率3.3%(1/30),较局限,均在1周内自行吸收;少量痰中带血1例,发生率3.3%(1/30)。未见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3.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不同的密度变化,帮助了解病变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准确率高,易为操作者所掌握,据文献报道,其诊断准确率为85%~96%[1,2]。对肺部周围病变,特别对纤支镜以及痰细胞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临床提供很好的治疗依据。其适应证广泛,限制性较少,只要不是紧贴大血管、心脏,没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都能耐受。本组病例中,恶性病变细胞学涂片检查的阳性率为82.2%,组织病理学检查的阳性率95.6%,与文献报道相似[3],说明本法对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1例未能明确病理诊断的原因考虑为组织太少或组织坏死所造成。故为提高诊断阳性率,要多点,不同方向取材,所取组织不能太少,尽量避开低密度坏死区。

3.2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主要有气胸、肺出血、血胸、空气栓塞、针道转移和种植等。其中的气胸和出血最常见,文献报道气胸发生率为6%~43%[4,5],本组气胸发生2例,占6.7%,且均为少量,无需特殊处理,卧床休息1周,气胸可自行吸收。另一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大多为痰中带血,极个别有咳血,本组少量出血1例,占3.3%,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未发现其他并发症,说明本法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文献报道[5],切割针并不增加气胸的发生率。气胸的发生主要与原有肺部病变、反复穿刺的次数、操作是否轻柔、穿刺针的粗细以及患者的一般状况有关。

3.3 需要指出的是,本法虽然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如操作不当也会造成不良后果,故在施行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掌握适应症,对肺门和(或)纵隔旁的肿块,在操作前,要行胸部增强CT扫描,以鉴别肿块或血管,以免误伤血管。(2)穿刺前应检查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有明显异常者应禁忌,以免引起大出血。(3)选择适当的体位和合适的层面是穿刺成功的关键,应使患者舒适,便于固定,穿刺组织才准确无误,病理结果有价值。(4)选择穿刺针应大小合适,一般选18-20G,太粗对组织损伤重,易出现并发症;太细所取标本少,影响病理检查结果。总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项安全简便、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的微创性检查,对肺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悦鹏,杨瑞民.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抽吸和切割活检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陕西医学杂志,2002,31(7):597-599.

[2] 張雪哲.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4):194-195.

[3] 黄剑锋,黄昌杰,湛永滋,等.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中国肺癌杂志,2002,5(1):58-60.[4] 李成川,刘士源,张电波,等.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中国放射科学杂志,1998,6.

64排螺旋CT扫描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7月 -2013年9月间CT图像资料完整经临床手术或结肠镜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36例,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15例, 年龄38-72岁, 平均年龄56.7岁, 病程2-10月。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 腹部包块, 血便, 排便习惯改变, 消瘦、乏力等。

1.2 检查方法

患者检查前8小时禁食水, 患者常规清洁灌肠, 检查前半小时患者口服1.5% 泛影葡胺600ml充盈胃及小肠, 检查前10分钟肌肉注射654-210mg, 给于1000ml清水保留灌肠, 然后行CT扫描。使用日本TOSHIBA公司的Aquilion64排螺旋CT, 患者取脚先进仰卧位, 扫描范围膈顶至耻骨联合, 常规平扫后行CT增强扫描, 通过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60~90ml (1~2ml/kg) , 流速3.5ml/s, 应用实时对比追踪系统 (sure start技术) 于肝门区腹主动脉中心取感兴趣区, CT值达到180Hu时自动触发扫描, 一次扫描结束后分别延迟25s及100s进行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扫描参数 :120KV, 150MA, 0.45s/ 圈, 重建层厚0.5mm, 所得图像在计算机工作站 (Vitrea) 进行图像分析及后处理, 以二维图像为主, 结合多平面重组 (MPR) , 曲面重建 (CPR) 。

2.结果

36例患者中升结肠15例, 横结肠7例, 降结肠5例, 乙状结肠9例。CT表现为局限性不规则结肠壁增厚23例, 肠壁厚度6.3-18.6mm, 肠壁环形增厚及软组织肿块13例。其中18例出现不同程度管腔狭窄, 增强扫描增厚肠壁及软组织肿块出现明显不均匀强化, 9例病灶周围相应区域可见淋巴结影, 4例患者肝脏可见多发转移病灶, 1例转移灶中可见钙化, 3例患者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

3.讨论

结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多为腺癌, 大部分由结肠腺瘤恶变而来, 少数在结肠粘膜不典型增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结肠癌的发生与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密切相关[2]。

由于结肠走行迂曲, 行程长并且位置不固定, 常规CT扫描速度慢, 难以在一次屏气完成全腹扫描, 且增强扫描不能在结肠强化的峰值期内完成全结肠扫描, 很难发现结肠病变的动脉期及静脉期强化特点[3], 单纯原始横轴位图像很难准确显示并分析结肠的解剖结构, 对结肠肿瘤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 诊断准确性不高[4]。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 层厚薄, Z轴分辨率大大提高, 能够做到各向同性, 并且可以进行多种图像后处理, 能够对病变肠管的形态, 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病变的强化特点进行多平面、任意角度的观察, 显示肿瘤的软组织肿块以及相应的肠梗阻、转移等继发征象, 因而可以比较好的评价病灶本身、周围组织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 使结肠癌诊断准确率和CT术前分期准确率明显提高[5]。

结肠癌在64排CT扫描时主要表现为 :结肠壁局部不规则增厚, 结肠管腔内肿块, 局部管腔不规则狭窄和病变段肠壁异常强化[6]。正常结肠在充盈状态下肠壁厚度不超过3mm, 空虚状态下肠壁厚度不超过5mm, 当肠壁厚度超过5mm为可疑增厚, 超过10mm可以明确肯定有病变发生[7]。当肠壁厚度超过2~3cm时则形成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当病变引起肠壁增厚形成肿块或环壁侵润增厚肠壁超过结肠周径3/4时可引起局部肠管管腔变窄。增强检查时增厚肠壁所形成的软组织肿块及增厚的肠壁可出现明显强化, 病灶较大时中心可出现液化坏死, 密度不均, 增强扫描时出现不均匀强化。当肿瘤穿透肠壁, 结肠壁浆膜面变得模糊不清, 浆膜外可见条索状软组织密度影。结肠与周围邻近器官脂肪间隙模糊、消失, 提示周围组织器官受侵犯。

淋巴转移是结肠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 并且很早发生, 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多为小淋巴结 (小于4mm) [8], 部分转移性淋巴结与肿块融合难以区分, 升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多见于十二指肠降部前方及外侧, 横结肠转移淋巴结多位于胰腺周围并可侵及胰腺, 降结肠淋巴结转移可见于结肠血管的肠系膜内。本组病例中9例病灶周围相应区域可见淋巴结影, 直径为3~11mm, 如果使用传统淋巴结直径大于10mm为阳性标准, 则无法判定为淋巴结转移, 但手术病理证实病灶周围的淋巴结部分为淋巴结转移, 因此当64排螺旋CT扫描发现病灶周围出现淋巴结影时, 应高度怀疑淋巴结转移可能。结肠癌的远处转移以肝脏最为多见, 肝转移多为门静脉血行转移, 其内可见钙化[9], 其次为肾上腺、卵巢等处。

结肠癌根据CT所见可分为4期 [10] :Ⅰ期, 结肠腔壁内息肉样肿物, 无结肠壁增厚 ;Ⅱ期, 结肠壁增厚, 超过6mm, 但无邻近器官侵袭 ;Ⅲ期, 结肠壁增厚或肿瘤侵及附近器官或腹壁 ;Ⅳ期, 结肠癌合并远处转移、播散。

综上所述, 64排螺旋CT在结肠癌的检查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除能够清晰的显示结肠癌病灶本身情况, 还能全面地显示病灶与周围器官之间的关系及淋巴结转移与远处器官转移的情况, 64排螺旋CT检查为结肠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提供可靠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或结肠镜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 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周围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 判断肿瘤分期。结果:36例患者中升结肠15例, 横结肠7例, 降结肠5例, 乙状结肠9例。病变CT表现为病变段肠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或环形增厚, 管腔内外软组织肿块, 局部管腔不规则狭窄, 增强扫描病变部位明显不均匀强化, 可见周围浸润及转移征象。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能够较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与周围结构关系、有无邻近器官侵犯及有无远处转移, 对结肠癌的诊断及分期有重要价值, 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结肠癌,X线计算机,64排螺旋CT,MPR重建

参考文献

[1]方析, 现代内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 1956-1961.

[2]刘宏, 张苏展, 蔡善荣, 等.micro RNA143表达对结肠癌组织中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中华肿瘤杂志, 2008, 30 (7) :498-501.

[3]Byuu JH, Ha HK, Kim AY, et al.Ctfindings in f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involving the gastroin tesinal tract[J].Radiology, 2003, 227:59-67.

[4]Gazelle GS, GaaJ, SainiS, et al.Stagiroy of colon carcinome using water enema CT[J].J comput Assist Tomogr, 1995, 19 (1) :81-91.

[5]王锡明, 武乐斌, 张云亭, 等.结肠癌64层螺旋CT增强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1459-1461.

[6]马雯, 结肠癌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J].四川医学, 2007, 28 (7) :714-715.

[7]曹丹庆, 蔡祖龙, 全身CT诊断学[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 515.

[8]王建军, 杨培金, 李树金, 等.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 (手术学分册) 2007, 20, (7) :619-621.

[9]王玉梅, 张守满.螺旋CT仿真内镜在结肠肿瘤筛选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 4 (3) :54-55.

64排螺旋CT扫描 篇5

【关键词】 肺栓塞;肺动脉造影CTA;64排螺旋CT

【中图分类号】R81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86-02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简称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而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及早诊断肺动脉栓塞非常可靠的检查方法。

现将我院12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肺动脉造影(CTA)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病人,男78例,女42例;年龄37~73岁,平均57岁。主要临床症状:呼吸困难,或胸痛胸闷,或咯血或痰中带血,或烦躁不安。其中有外伤史50例(脊椎骨折15例,骨盆骨折27例,股骨颈骨折8)例,中晚期妊娠19例,剖腹产11例,肿瘤11例,重症胰腺炎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COPD)25例,冠心病19例,心瓣膜疾病9例,心电图(ECG)异常111例,双下肢静脉血栓史6例,不明原因7例。

1.2 方法:

采用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扫描机。病人取仰卧位,完成定位像扫描后,自肺尖至肺底行常规扫描,用以观察肺组织有无病变,然后行CTA检查。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肺底。扫描参数:120kV,110mA,扫描层厚 3 mm、层间距2 mm,螺距1.5~2.0mm,重建层厚0.625 mm。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370 mgI/m1),剂量60~70 m1,注射速率4.5 ml/s,生理盐水30 m1,注射速率4.5 ml/s。采用软件1 S间隔轴扫监视肺动脉干的造影剂浓度变化,在密度达到110 HU时,自动触发扫描,触发扫描延迟时间为8 S,整个扫描过程约5 S。扫描数据自动传至工作站,利用高级血管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通过64排SCT肺动脉造影横断位图像结合SCT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容积再现(VR)技术,观察肺动脉及其分支的管腔大小,血栓的部位、形态及相应肺野有无实变、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等。

2 结果

12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行肺动脉造影(CTA)均获得成功,均见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根据血管内栓子的位置,将肺栓塞的直接征象分为4型,CT表现为:① 中央型充盈缺损30例,表现为充盈缺损位于血管中心,管腔周围被高密度对比剂充盈,呈“双轨征和靶征”;② 偏侧型充盈缺损58例,表现为充盈缺损位于血管一侧,对侧被造影剂充填;③ 附壁型充盈缺损23例,表现为血管中心为对比剂充盈,周边被充盈缺损环绕;④ 完全性阻塞7例,表现为局部血管被栓子阻塞。部分患者可见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①肺梗死34例,梗死的肺组织呈楔形改变;② 胸腔积液32例;③ 支气管动脉扩张22例。

3 讨论

大多数肺动脉栓塞都有发病诱因,如手术、外伤、肿瘤及慢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等,约70% ~95%是由于深静脉血栓脱落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造成,而下肢深静脉的血栓为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造成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常为血流。因此,能否及时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并积极治疗,将影响患者预后。长期以来,选择性肺动脉造影被认为是肺动脉栓塞检查的最准确的方法,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金标准,但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操作复杂且有一定的并发症,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磁共振肺动脉成像(MRPA)可直接显示肺动脉及分支栓子,但其成像时间长,病人身上不能带与金属有关的物件,对急诊患者受到一定限制。胸部x线片简便易行、费用低廉,但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只起一定的提示作用。同位素肺灌注扫描可显示肺组织血流灌注情况,但无法直接显示血栓,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且有辐射污染。彩超是下肢静脉检查的常用方法,但直接显示肺动脉内血栓率很低。近年来,多排螺旋CT在临床放射学中的应用使肺血管CTA成像成为一次诊断技术上的革命.CTA作为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检查快速及价格低廉等优势,已逐渐成为PE基本检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罗真德,徐平.D一二聚体在急诊筛查急性主动脉夹层及肺栓塞的I临床价值[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

[2]戴汝平.重视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检查[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

[3] 朱培欣,刘 艳,陈新晖,等.肺动脉栓塞多排螺旋CT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

[4] 陈祖华,余13胜,张德钧.肺栓塞的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

[5]Wea s,Saad N.Computer tomography for venous thomboembolic disease[J].Radiol Clin North Am,2007,45.

[6]Ravenel JG,Kipfmueller F,Schoepf UJ.CT angiography with muhidetector-row CT for detection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us[J].Seminars Roentgen,2005,40.

[7] 朱亮飛,赵建颖,袁振东,等.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

64排螺旋CT扫描 篇6

关键词:肾肿瘤,X线计算机,CT

笔者对21例有临床相关检查及手术病理资料的肾癌患者多期螺旋CT扫描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加深对肾癌CT的认识, 提高诊断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肾癌患者21例, 其中男16例, 女5例, 年龄43~74岁, 平均54岁。临床症状主要有腰部不适、腰痛, 其中伴有肉眼间断无痛性血尿9例, 伴有镜下血尿6例, 乏力伴体重下降4例, 尿路造影示肾占位性病变1例, 无任何症状于体检时B超发现6例。

1.2 扫描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64排螺旋CT机。患者常规空腹, 扫描前30 min口服水800~1000 m L或1.5%阳性对比剂充盈胃肠道, 扫描时嘱咐患者在适量吸气状态下屏气, 先行双肾平扫, 螺距为1.0, 120 k V, 210 m A, 然后行增强扫描, 用高压注射器从肘前静脉注射碘海醇80~100 m L, 速率2.0~3.0 m L/s, 注射对比剂后进行多期扫描, 其中皮质期25~30 s, 肾实质期70~100 s, 肾盂期4~5 min。全部扫描层厚5 mm, 层间距5 mm。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21例肾癌经临床及病理报告为肾透明细胞癌15例, 乳头状癌4例, 颗粒细胞癌1例, 混合型1例。大部分肿瘤基质中可见丰富的窦样血管, 光镜下4例肿瘤内见钙化, 5例假包膜由变性、纤维化的肾组织组成。CT检查共诊断肾癌20例, 其余1例肾癌合并肾错构瘤误诊为肾错构瘤1例, 诊断正确率为95.2%。21例肾癌中, 癌肿突破包膜5例, 肾盂受侵5例, 腹膜后及肾周淋巴结转移5例, 肾静脉癌栓2例, 侵犯腰大肌1例, 邻近椎体转移1例。

2.2 CT表现

2.2.1

共检出21例肾癌患者22个肿块, 其中1例为双肾癌, 将肿块按大小分为三类, 肿块直径1.2~3.0 cm (平均1.8 cm) 为小肾癌, 本组共检出10例, 直径3.0~5.0 cm的中等肾癌, 共检出5例, 直径>5.0 cm的大肾癌, 共检出6例, 其中肾脏形状增大突出肾轮廓外者5例, 内伴有坏死出现3例。

2.2.2平扫:

共检出等密度病灶8例, 混杂密度灶及低密度病灶12例 (其中病灶内见点状斑片状钙化1例、囊性伴分隔为主病灶5例) , 略高密度病灶1例, CT值范围20~45Hu, 21例肾癌中合并有肾囊肿3例 (其中高密度囊肿1例) , 合并有错构瘤1例。

2.2.3 增强扫描:

皮髓质期强化16例, CT值升高40~85Hu (平均65 Hu) , 其中较均匀强化3例, 不均匀强化 (内有斑点状或裂隙状低密度) 8例, 轻度强化4例, CT值升高23~35 Hu (平均29 Hu) , 强化不明显1例, 9例癌灶与正常肾实质可见环形低密带。实质期:增强明显下降17例, 其中囊状影5例, CT值降低40~90 Hu (平均62 Hu) , 小幅度下降2例, CT值降低20~30 Hu (平均27 Hu) , 轻微下降2例。排泄期:20例癌灶增强程度均较实质期进一步降低, 1例无明显变化, 其中5例邻近肾盏或肾盂有受压征象。

2.2.4 肾周间隙及肾盂改变:

癌灶旁肾间隙内可见棘突、索条及网状稍高密度影5例, 伴临近增大结节影4例, 全部属大肾癌组, 其中肾盂肾盏受压移位5例。

2.2.5 肾周淋巴结, 静脉瘤栓及远处转移:

肾静脉癌栓2例, 肾门及腹主动脉周围有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5例, 肾周邻近脏器受侵2例, 其中侵犯同侧腰大肌1例, 邻近椎体转移1例。

3 讨论

肾癌<3 cm时多呈圆形, 椭圆形, 多数突出于肾轮廓外, 密度不均, 皮髓质期强化较明显, 小肾癌具有假包膜, 其病理基础是肿瘤膨胀性生长, 邻近正常受压的肾实质及纤维组织增生所致。本组病例中, 有7例小肾癌可见肿瘤边缘环状低密度环与正常肾组织相隔, 研究显示[1], 多数肾癌呈浸润性生长, 恶性程度愈高边界愈模糊, 本组资料显示肾癌中等肾癌最多, 多见癌肿横跨肾实质, 贯通肾外缘至肾窦间 (贯通征) , 大肾癌大多单发易发生周围浸润, 三期增强更容易显示癌肿界线, 减少假阳性, 本组有5例, 压迫肾盏肾盂, 其中伴肾静脉癌栓2例, 直接侵及同侧腰大肌1例, 与腰大肌间界限消失, 呈现边界不清密度改变, 5例伴腹膜后淋巴转移。肾癌由于病理及血供因素, 较大时多呈不规则形, 较易出血、坏死、囊性变及钙化, 以囊变、坏死常见, 可达49%以上, 肾癌内罕见脂肪组织。本组资料将集中囊变坏死区域占癌肿轴面最大径线的比例, 将癌肿分实性、囊实性、囊性三种, 囊实性和实性占多数, 实性癌灶中也常见散在的分布小坏死灶。本组10例囊实性混杂密度病灶即属于此型, 其中2例主要表现为厚薄不一的囊壁结节和囊内分隔, 增强扫描后仅实性结节部分有强化。这与肾癌主要为透明细胞癫, 易发生坏死囊变有关, 因CT对病变内脂肪、钙化及液化坏死敏感, 对绝大多数囊性肾癌而言, 与错构瘤及囊肿鉴别不难。本组21例16例皮质期较平扫平均增加65 Hu, 接近或略低于肾皮质;肾癌绝大多数表现为皮质期快速不均匀强化, 实质期迅速下降的快进快出表现, 并认为是特征性表现, 具有定性诊断意义[2,3], 与多数文献资料一致, 强化程度与癌肿组织类型, 细胞排列方式, 内部结构有关, 本组15例透明细胞癌瘤组织基质中有丰富的窦样血管, 是多血供肿瘤, 因此肿瘤于皮质期多呈明显均匀性显著强化, CT值一般升至75 Hu以上, 4例乳头状肾癌, 基质内窦样血管少, 皮质期CT值仅增加10~30 Hu, 低于正常肾皮质, 皮实质期强化不明显, 与文献相符[4]。对于大多数肾癌而言, 实质期对发现病灶的敏感性非常高, 肾癌的CT值增强远低于肾实质, 呈相对低密度改变, 病变边缘及坏死较平扫更为清晰, 本组17例实质期癌灶增强程度明显下降, 与文献报道相符。除了能对肿瘤形态及其与正常肾实质、包膜的界限进行清晰显示外, 更能观察肾静脉癌栓、下腔静脉癌栓和周围淋巴结转移。本组仅2例发现肾静脉癌栓, 下腔静脉未见癌栓, 排泄期扫描可以了解肾盂、肾盏受压移位及肾排泄功能情况。肾周间隙尤其瘤灶边缘的改变, 对肾癌是否突破包膜的判断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 肾周间隙的改变有线影、网状影、云雾影及粗细不等的条片状液影, 常伴瘤灶轮廓的毛糙, 病理上多为肾癌突破肾包膜后对脂肪囊的浸润、侵犯, 但也有反应性的桥隔增粗和液体渗出, 其他还有结节状淋巴结影, 淋巴结影应是癌灶的间接转移, 而非直接浸润, 但推测癌肿突破包膜后更易引起肾周间隙内的淋巴结增大;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囊肿不论大小很少出现此征象, 黄色瘤性肾盂肾炎、结核等炎性病灶边界模糊, 病变易向肾周浸润, 可见肾周脂肪模糊, 肾筋膜增厚, 但其病灶增强早期不均匀轻度强化, 临床多有发热及泌尿系统感染症状, 抗炎治疗有效, 鉴别不难。

综上所述, 螺旋CT多期扫描, 尤其是“快进快退”征象对多血供的肾肿瘤, 尤其小肾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可以发现未引起肾盂肾盏改变和无症状的肾癌, 可以早期诊断, 还可提供肿瘤侵犯下腔静脉和主肾静脉以及肾窝局部、全身脏器的转移情况, 为制订手术方案和估计预后提供直接依据, 故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肾肿块显示率为100.0%, 而对肾癌诊断的定性准确率达到90.0%以上。

参考文献

[1]周康荣.螺旋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220-222.

[2]王金红, 洪润寰.动态CT诊断肾脏占位病变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 20 (6) :440.

[3]郭燕, 黄兆民, 刘丽娟, 等.螺旋CT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 35 (8) :627-629.

64排螺旋CT扫描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间收治的5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30例, 女性患者26例。年龄35岁~55岁, 平均年龄40.0±5.5岁,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

1.2 方法

使用64排128层螺旋CT (飞利浦Brilliance) 对患者实施平扫加增强扫描, 扫描前准备:对受检者在检查前实施碘过敏试验, 空腹憋尿, 以双筒高压注射器 (美国MEDRAD.INC) , 经肘静脉高压团注浓度为320mg/100m L的碘对比剂80m L, 4.0m L/s。技术要求:矩阵:512;120k V, 300m As;准直:64×0.625;采集层厚:5mm;;扫扫描时间≤0.75/360°。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 先以CT透视方式对感兴趣区CT值进行监测, 当阈值达到120HU, 自动延时触发扫描。在完成扫描后, 将扫描原始数据发送到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处理, 进行MPR (多方位重组) 、MIP (最大密度投影) 、VR (容积再现) 获得立体解剖图像[2]。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具有明显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35例患者为肝硬化再生结节, 结节病灶直径0.8~2.0cm, CT平扫22例患者病灶低密度, 3例患者病灶表现为相对稍高密度。CT增强扫描29例患者肝动脉增强期扫描病灶强化不明显, 强化不均匀, 表现为呈稍低密度, 门静脉增强期扫描为等密度。21例患者为肝硬化所并发小肝癌, 病灶直径0.9~2.8cm, 平均直径1.5±0.5cm。CT平扫10例患者病灶低密度, 边界清晰。6例患者病灶表现为等密度。CT增强扫描20例患者病灶为典型动态强化, 肝动脉增强期扫描为强化高密度结节, 门静脉增强期扫描为低密度灌注改变。检出率比较详见表1。

由表1可见, 64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肝硬化再生结节检出率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64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肝硬化所并发小肝癌检出率比较, 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肝硬化是慢性肝脏疾病经长期发展的结果, 肝硬化程度直接对患者健康甚至生命产生威胁[3], 所以, 合理有效评估分析肝硬化对其治疗具有积极意义。由于肝脏自身代偿功能强大, 早期肝硬化在代偿期时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易被忽略, 当肝硬化的程度进展恶化, 将会形成小肝癌[4]。研究显示, 肝硬化结节成瘤需要经历从再生结节→低度不典型结节增生→高度不典型结节增生→含微癌灶的异常增生结节→小肝癌的多个阶段, 过程较为复杂。所以及早的发现小肝癌, 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准确评估和预测, 对患者预后的改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上将单个结节的直径<3cm或者两个结节的直径之和≤3cm的肝癌称为小肝癌[5]。Qgata等研究报道, 直径在2cm以下且存在强回声的小肝癌, 在病灶表面可见有明环影存在, 且环影伴随病灶的不断增大而愈加明显, 经病理分析证实, 这些光环是因小肝癌的早期生长, 出现脂肪变化而出现的结果, 所以应用超声诊断此类强回声的小肝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应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诊断肝硬化小肝癌, 均存在声像图特点, 对恶性程度判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但因硬化肝脏形态、结构、质地异常等影响, 和CT增强扫描比较, 对肝硬化背景下再生结节与小肝癌区分鉴别存在难度。由于肝细胞的再生结节与增生结缔组织等将正常的肝小叶结构逐渐取代, 肝硬化结节血供缺乏, 即使进行CT增强扫描, 其病灶也无明显的强化, 且增强规律和正常肝组织相似。CT增强扫描能够充分利用再生结节以肝静脉供血为主, 肝癌以肝动脉供血为主的特点, 能够观察到病变血供动态变化的过程, 随着结节的恶性度升高, 其肝动脉的供血比例也逐渐增加, 而门静脉的供血比例则逐渐下降。所以, 病灶典型特征表现为“快进快出”, 而这一特征对小肝癌早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利[6]。本研究显示, 64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肝硬化再生结节检出率比较, P>0.05, 具有可比性。64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肝硬化所并发小肝癌检出率比较, 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判断结节良恶性及诊断及鉴别肝癌结节优势明显, 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可对常规超声、CT平扫等检查未明确结果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

综上所述,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诊断鉴别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较CT平扫有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肝硬化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2月间收治的5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行64排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64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肝硬化再生结节检出率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64排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肝硬化所并发小肝癌检出率比较, 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诊断鉴别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较CT平扫有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肝硬化疾病,诊断

参考文献

[1]张黎军.超声和CT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4, (4) :81-82.

[2]邢古生, 王爽, 欧阳汉, 等.CT与MRI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26 (1) :1-4.

[3]任青.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和MRI对早期肝癌诊断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04 (下) :2154.

[4]郭娟, 郭瑞强, 陈金玲.对比增强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 2013, 34 (2) :196-200.

[5]李杰, 邹俊, 陈茂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 2011, 51 (45) :113-114.

64排螺旋CT扫描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疾病患者, 其中男25例, 女15例;年龄15~75岁, 平均 (38.0±8.5) 岁;20例表现为腰背部胀痛、隐痛, 12例体检见镜下血尿, 3例见肉眼血尿, 5例腹部包块。

1.2 方法

使用飞利浦Brilliance 64 排128 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平扫+ 增强扫描。扫描前的准备:受检者检查前行碘过敏试验, 空腹憋尿, 使用美国MEDRAD.INC双筒高压注射器, 经肘静脉高压团注80 ml碘对比剂 (3.2 mg/ml) , 流速4.0 ml/s。技术要求:扫描时间≤ 0.75/360°;采集层厚5 mm; 准直64 mm×0.625 mm;120 k V, 300 m As: 矩阵512×512。在开始注射对比剂后, 先用CT透视方式监测感兴趣区的CT值, 当达到预设的阈值120 HU, 自动延时触发扫描。扫描完成后, 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进行多方位重组 (MPR) 、最大密度投影 (MIP) 、容积再现 (VR) 得到泌尿系立体解剖图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 例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疾病患者中, 32 例单侧梗阻, 8 例双侧梗阻, 64 排螺旋CT扫描检出率100% (40/40) , 给予微创或开放性手术治疗, 与术中结果对照, 符合率95% (38/4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随着腔内技术与腔镜技术的发展, 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疾病的治疗也转向微创技术, 腔内技术凭借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重复性好等优点, 逐渐成为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疾病的首选方法。但存在腹膜后纤维化、尿外渗至输尿管周围、狭窄段过长、异位血管压迫等并发症, 多致使手术失败。64 排螺旋CT的尿路成像, 能够对全尿路情况进行显示, 密度分辨率高, 能发现泌尿系存在的少量造影剂, 对于肾功能低下或者丧失者, 也能通过CPR重建明确梗阻平面, 与多时相扫描、重建图像结合, 明确梗阻原因, 使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提高[2]。对于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的血管显示, 能够显示血管、泌尿系情况, 明确解剖关系。对于结石所致的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 术前明确结石大小、位置、结石下方的输尿管情况、结石易碎性等, 对手术的选择与碎石效果评估意义重大。64 排螺旋CT扫描能够评估结石脆性, 来指导选择碎石方式。并可明确结石情况, 为碎石、排石提供参考。对于由息肉、炎症、肿瘤等所致的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 64 排螺旋CT扫描能够观察病灶形态与强化方式及管腔内外情况, 以鉴别病变性质, 并能够显示病变的长度、形态。并可对肾强化程度、肾皮质厚度进行显示, 评估肾功能, 明确全肾切除适应症。64 排螺旋CT扫描能够对肾盂输尿管交界部血管存在情况进行观察, 显示血管关系, 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参考[3]。

综上所述, 64 排螺旋CT扫描对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较大, 是术前评估检查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崇耀.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21) :237-238.

[2]周世阳.16排螺旋CT在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 2013, 19 (8) :1501-1503.

64排螺旋CT扫描 篇9

关键词:冠状血管,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图像增强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因简便、无创和优质的图像质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随之而来的X线辐射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在心脏成像中已采取一系列改进技术来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低剂量方法是心电图调控电流技术和前瞻性心电门控轴扫技术[1~3],这两种技术是以仅扫描部分时相或牺牲部分时相(目标时相以外)的图像质量为前提。由于64排螺旋CT时间分辨率仍然有限,在冠状动脉运动幅度最小的相位窗进行图像重组,能有效减少搏动伪影[4~6]。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不同心率下R-R间期75%、60%~80%和40%~80%这3个相位宽度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心率选择最合适的相位宽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08~2009-07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放射科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者中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方法者110例,所有受检者均为临床怀疑或已诊断为冠心病者。排除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冠状动脉多支严重钙化和扫描时明显心率波动的受检者。年龄45~89岁,平均66.2±11岁;其中男性96例,女性14例;体重指数(BMI)18.3~31.2kg/m2,平均25.9±2.7kg/m2;扫描时平均心率41~72/min。按受检者扫描时的平均心率,将受检者分为心率<60/min(Ⅰ组,42例)、60~62/min(Ⅱ组,20例)、63~65/min(Ⅲ组,19例)及>65/min(Ⅳ组,29例)4组。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VCT 64排螺旋CT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下心电图调控电流技术行冠状动脉扫描(心脏R-R间期40%~80%相位使用正常毫安,其余相位将毫安减少80%)。扫描参数:依据受检者体重指数设定最高电流在180~740m A,电压120k V,准直器宽度0.625mm×64层,重组层厚0.625mm,智能螺距,前置滤线器采用心脏滤线器模式,后过滤重组使用C2,图像重组为单扇区方式。88例受检者于扫描前服用倍他乐克降低心率。

1.3 图像后处理与质量评价

后处理工作在GE AW4.3或4.4工作站完成。图像重组主要包括容积再现(volume reconstruction,VR)、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采用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15段冠状动脉分段方法[7],由2名有经验的诊断医师独立完成对冠状动脉分段和图像质量的评价,出现分歧时协商后取得一致意见。图像质量分为4级(管腔连续完整、管壁锐利、无伪影)、3级(管壁轻微搏动伪影或管腔轻微错层)、2级(管壁中度搏动伪影或管腔错层伪影,但对诊断影响不大)和1级(管腔出现错层、中断、管腔缺失或管壁严重搏动伪影,对诊断有明显影响)4个等级,其中图像质量3~4级为优良,2级以上可用于诊断,如果成像质量介于2个标准之间,以低标准列入统计。图像重组与评价顺序:首先重建75%相位窗并对重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如所有冠状动脉节段均获优良质量评分,则不再重建其他相位窗,对未取得优良质量评分的冠状动脉节段在60%~80%相位范围寻找最佳相位窗重新评价,仍未获优良质量的冠状动脉节段继续在40%~80%相位范围内最佳相位窗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价评。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学分析均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完成。对各组间不同质量等级冠状动脉节段比率的差异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图像评价结果

按照AHA的冠状动脉分段法,除去因解剖或发育原因或血管闭塞远段血管未显示以及血管直径<1.5mm的节段后,110例受检者共1 414段冠状动脉纳入评价范围,在75%、60%~80%、40%~80%3个相位宽度冠状动脉节段显示优良(质量评分4级或3级)和不能诊断(质量评分1级)的比率分别为88.8%(1 255/1 414)、90.0%(1 273/1 414)、94.3%(1 334/1 414)和5.6%(79/1 414)、4.9%(69/1 414)、2.0%(28/1 414)。不同心率分组冠状动脉节段在3个相位宽度显示优良的比率和不能诊断的比率见表1和表2。其中10段和41段1级冠状动脉节段分别在60%~80%和40%~80%相位宽度质量评分等级有提高,见表3。41段中右冠状动脉近、中段所占比率最高(图1、2),为76%(31/41)。

注:⑴与Ⅱ组比较,χ2=43.0464,P<0.05;⑵与Ⅲ组比较,χ2=17.484,P<0.05;LAD.左冠状动脉前降支;RCA.右冠状动脉;LCX.左回旋支;OM.钝缘支

3 讨论

3.1 不同心率下相位宽度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和重建相位窗仍然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5,8,9],同时,心率对最佳重建相位窗也有影响[5,9]。Wintersperger等[5]研究表明,心率在65/min以下时,最佳重建时相主要在舒张期,而心率>75/min时多数受检者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由舒张期移至收缩期。在心率不是很快时,舒张期75%相位窗可以满足大多数冠状动脉节段的诊断需要,但仍有少部分冠状动脉节段可以通过重建不同的相位窗改善图像质量。本研究显示,随着心率的增加,各个相位宽度内冠状动脉节段显示优良率均有所降低,不能满足诊断的冠状动脉节段增加,图像质量下降;同时,随着相位宽度的增加,各组图像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心率在63/min以下的Ⅰ、Ⅱ组在75%和60%~80%相位宽度图像质量显著高于Ⅲ、Ⅳ组,冠状动脉节段显示优良的比率较高,而不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节段比率低;心率在63/min以上的Ⅲ、Ⅳ组,增加相位宽度至40%~80%(从收缩晚期至舒张中期),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提升更明显;在前2个相位宽度不能用于诊断但在40%~80%相位宽度质量等级提升的41段冠状动脉节段中,心率63~65/min组所占比率(3.7%)显著高于心率60~62/min组(0.8%)(P<0.05);心率>65/min组(7.6%)显著高于63~65/min组(P<0.05);41段中右冠状动脉中段和近段所占比率最高(76%),质量提升原因主要为搏动伪影减少。另外,统计分析表明,受检者心率在63~65/min时,如果可重建相位宽度仅为60%~80%,有31.6%的受检者会有包括右冠状动脉中段在内的至少1段冠状动脉节段因为非最佳重建相位造成伪影不能用于诊断,而心率>65/min时,将有55.2%的受检者出现上述情形。

3.2 相位宽度的选择和本研究的意义

心电图调控电流技术是根据受检者的心动周期,在目标相位(能用于诊断的可重建相位宽度)采用设定的最高毫安输出,而在其他相位采用低毫安输出,从而减少辐射剂量[2]。扫描设定的相位宽度越窄,最高毫安输出曝光时间越短,辐射剂量就越小。减少辐射剂量往往伴随图像质量下降,因此需要平衡两者的关系。本研究表明,在心率<63/min时用窄相位宽度来减少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损失较小,慢心率增加相位宽度对改善图像质量的意义主要在于心率波动较大或期前收缩造成的错层伪影可以通过相位窗的选择、心电编辑加以改进。心率在63/min以上时可重建相位宽度仅为75%或舒张期60%~80%,则会显著增加受检者冠状动脉节段因伪影不能诊断的风险,尤其是右冠状动脉中段和近段,特别是有粥样硬化改变的血管。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从不同心率下相位宽度对图像质量影响的角度探讨选择适合的舒张期窄相位宽度扫描模式的最佳心率范围,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合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扫描技术。前门控轴位扫描采用点射技术通过心电图信号触发选择性地控制X线管在舒张期心脏运动较弱的相位曝光,且避免了螺旋扫描中的重叠扫描,更有效地减少了辐射剂量[10~12]。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前门控扫描时根据心率预设扫描模式,降低辐射剂量,同时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吕滨,刘玉清,沈云.CT心脏成像的技术进展.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0):1011-1013.

[2]肖圣祥,姚慧,尉可道.64层CT冠状动脉多种检查方法的剂量比较及其适用范围的探讨.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9,29(4):455-459.

[3]华锐,刘筠,钟进.优化CT辐射剂量技术在心脏扫描中的研究.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32(3):265-267.

[4]Ferencik M,Nomura CH,Maurovich-Horvat P,et al.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image quality in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Eur J Radiol,2006,57(3):373-379.

[5]Wintersperger BJ,Nikolaou K,von Ziegler F,et al.Image quality,motion artifacts,and reconstruction timing of64-slice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with0.33-second rotation speed.Invest Radiol,2006,41(5):436-442.

[6]Leschka S,Husmann L,Desbiolles LM,et al.Optimal image reconstruction intervals for non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64-slice CT.Eur Radiol,2006,16(9):1964-1972.

[7]Austen WG,Edwards JE,Frye RL,et al.A reporting systemon patients evaluated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Report of the Ad Hoc Committee for Grading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Surger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Circulation,1975,51(4Suppl):5-40.

[8]刘斌,赵红,吴兴旺,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心脏体模模拟实验).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9):980-983.

[9]Leschka S,Wildermuth S,Boehm T,et al.Non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64-section CT:effect of average heart rate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on image quality.Radiology,2006,241(2):378-385.

[10]Shuman WP,Branch KR,May JM,et al.Prospective versus retrospective ECG gating for64-detector CT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comparison of image quality and patient radiation dose.Radiology,2008,248(2):431-437.

[11]王妍焱,吴国庚,周诚,等.64层螺旋CT前门控冠状动脉横断面扫描低剂量技术的初步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0):1018-1021.

64排螺旋CT扫描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11月在本院就诊临床需要做腹部CT血管成像的成年患者36例。排除曾行血管支架置入术、体重超过80 kg者。其中男20例, 女16例, 年龄22~82岁, 平均54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 其中试验组为低管电压 (80 k V) , 对照组为常规电压 (120 k V)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扫描方法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 扫描参数:准直0.625 mm, 螺距1.172, 层厚、层间距1 mm, 电流350~390 m A。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 各期扫描时间为5~8 s。试验组:管电压80 k V;对照组:管电压120 k V;对比剂使用碘普罗胺 (370 mg I/m L, 优维显) , 用量按1.5 m L/kg, 注射流速4 m L/s, 静脉团注, 动脉期扫描利用对比剂跟踪软件, 兴趣区设在胸主动脉下段, 自动触发阈值120 HU, 静脉期在动脉期扫描完成后28 s进行, 所有图像数据传至EBW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 (multi-planar reformatting, MPR) 、最大密度投影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容积再现 (volume rendering, VR) 等后处理。

1.3 图像质量评价

1.3.1 血管强化程度

利用腹主动脉CT值来评价血管强化程度, 动脉CT值 (signal intensity, SI) 的测量及计算是在腹腔干根部层面测量腹主动脉CT值, 兴趣区 (region of interest, ROI) ROI避开所有眼观不均匀密度部分, 且ROI面积为100 mm2;同时测量该层面肝脏CT值及其SD值;其SD值作为噪声计算, 肝CT值作为背景值, 对比度=主动脉CT值-背景值 (肝CT值) , 信噪比 (SNR) =主动脉CT值/SD, 对比噪声比 (CNR) = (主动脉CT值-背景值) /SD。

1.3.2 图像质量评价

在不知道扫描参数的情况下, 对原始图像、二维及三维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价。取平均值作为该病例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质量评分标准:5分:图像非常好, 噪声控制好, 无伪影, 可观察到腹主动脉的4级分支血管;4分:图像好噪声和伪影少, 可观察到腹主动脉的3~4级分支血管;3分:图像一般, 有一些噪声和/或伪影, 可观察到腹主动脉的2~3级分支血管, 不影响诊断;2分:图像较差, 有严重噪声和/或伪影, 仅可观察到腹主动脉的1~2级分支血管, 影响诊断;1分:检查失败, 图像噪声和/或伪影太大, 无法诊断[2]。

1.4 CT辐射剂量指标

记录由机器自动生成的CT剂量指数 (CT Dose index, CTDI) 和剂量长度乘积 (Dose-Length Products, DLP) 。有效剂量 (Effective Doses, ED) 根据ED=DLP×C公式计算, 其中C为有效剂量权重因子, 腹部的平均值为0.015, 分别计算各组的ED值。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管强化程度、信噪比及图像质量

试验组的血管强化值 (604.9±132.3) H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78.3±94.3) HU,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试验组的原始图像噪声高于对照组, 但两组信噪比、对比信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6、0.106) 。试验组、对照组的图像质量评分总分分别为65分、82分, 均分分别为 (3.61±0.16) 分、 (4.56±0.12) 分, 两组图像质量平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两组均可观察到腹主动脉的3~4级分支血管。

2.2 辐射剂量

两组的CT剂量指数 (CTDI) 、CT剂量长度 (DLP) 及有效剂量 (ED)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组较对照组CTDI降低66.2%, DLP降低69.7%, ED降低69.8%, 试验组较对照组平均降低18.5 m Sv, 见表2。

3 讨论

3.1 低仟伏值对辐射剂量和血管增强效果的影响

国内外多数研究通过降低管电流来降低辐射剂量, 降低管电流具有简单、易掌握的优点, 是目前CT低剂量扫描的主要方法。从X射线强度计算公式I=Ki ZU2 (I:X射线强度, i:管电流, K:比例系数, Z:阳极靶材料的原子序数, U:管电压) 可见X射线的强度与X射线管管电压的平方相关, 降低管电压能更有效地降低辐射剂量[3,4]。但是降低管电压较降低管电流更为复杂, 降低管电压可能导致X线的穿透力不够、图像噪声增加及软组织对比度降低等, 因而运用受到限制。

降低管电压技术较早应用于肺动脉CTA, 国外曾有学者将管电压降至100 k V, 并与常规电压 (120 k V或140 k V) 进行比较, 认为100 k V可以获得更好的血管强化效果而并不影响图像质量。Szucs-Farkas等[3]做肺动脉CTA降低管电压的研究结果证实, 80 k V组的平均血管强化值较100 k V组明显增高, 且有效剂量降低40%, 因此认为采用80 k V的管电压值, 通过适当增加管电流进行补偿以减少噪声, 不仅可以获得更好的血管强化、降低辐射剂量, 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对比剂用量。Nakayama等[5]对主动脉的低剂量研究进一步细化, 研究基于使辐射剂量降低约30%的原则, 根据受检者的体重分组分别采用不用的管电流, 以弥补降低管电压后引起的图像噪声的增加, 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的平均血管强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同时也显示随着受检者体重增大, 血管强化值减低;图像噪声与体重呈反比, 但是主观图像质量评价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gal-Cinqualbre等[6]进行血管成像低管电压研究时, 也是根据受检者的体重级别设定个体化扫描参数, 他们也通过将体重分级别, 采用120 k V及80 k V与不同的管电流组合, 使得辐射剂量降低的同时, 图像质量比单纯降低管电压而管电流固定的扫描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由于Philips Brilliance 64层螺旋CT管电压档没有100 k V档, 所以本研究选择80 k V做低管电压组, 跨度偏大。结果显示, 两组的CT剂量指数 (CTDI) 、剂量长度乘积 (DLP) 及有效剂量 (ED)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较对照组CTDI降低68%, DLP降低74%, ED降低75%。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将腹部血管CTA检查的管电压由常规120 k V降至80 k V时, 受检者的辐射剂量降低了69.8%, 而病变显示与图像质量受影响有限。

Thomas等[7]体外研究认为, 使用80 k V的管电压较120 k V管电压对于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更有利, 这是因为当管电压从120 k V降至80 k V时, 光子能力从66 ke V降至52 ke V, 高原子序数的钙原子与周围低原子序数的水、组织或血液的吸收对比增强, 从而使图像钙化与周围组织对比度增强, 有利于钙化的检查。适当减低管电压可以增加强化后血管的CT值, 从而补偿低电压引起的噪声增高, 为低剂量扫描提供可能[8,9]。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腹主动脉平均动脉强化值分别为 (604.9±132.3) HU、 (378.3±94.3) HU,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减低管电压可以增加强化后血管的CT值。而有研究显示, 不同造影剂浓度对动脉血管强化程度影响有显著差异[10]。Suzuki等[11]研究发现血管内对比剂密度和合理的重建卷积核都是影响图像的重要参数, 也就是血管强化CT值是CTA的重要影响因素。低管电压组动脉强化值明显高于常规管电压组, 这与文献[11]报道当管电压从120 k V降至100 k V时血管强化CT值增加20%~40%相同。

3.2 CTA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及噪声的影响

理想的腹主动脉CTA参数选择的目标:腹主动脉的密度尽可能高于软骨和骨组织密度, 使动脉周围结构 (如下腔静脉、软组织、实质脏器等) 尽可能不强化或少强化, 以减少本底密度和静脉的重叠[12]。

本研究显示, 两组腹部动脉强化值与邻近实质脏器CT值差值有统计学差异, 而重建血管的边缘情况、腹主动脉的分支血管显示无明显差异。两组重建血管的二维及三维图像 (包括VR、MIP及MPR) 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血管疾病诊断要求。两组所得的图像均可观察到腹主动脉的3~4级分支血管, 对管壁钙化性及非钙化性斑块显示满意, 能判断出病变管腔中重度狭窄程度。

降低仟伏值不可避免地增加一些噪声, 图像噪声使影像出现颗粒性, 影响图像质量甚至影响诊断。量子噪声与管电压的平方根呈反比, 管电压降低噪声增加时低对比的分辨力降低, 但是对高对比的分辨力影响很小, 而图像的噪声也是图像质量的重要构成成分[13]。对于腹主动脉CTA来说, 降低管电压是噪声增加对于实质脏器可能产生影响, 但是强化的血管与邻近软组织有较高的对比分辨力, 因此一定的图像噪声对于观察血管病变影响不会太大[12]。本组研究80 k V组的图像噪声较120 k V偏高, 而其动脉强化值高于120 k V组, 重建血管图像质量无下降, 原始图像腹部实质脏器颗粒性增多, 图像分辨率低, 影响血管外相关疾病的诊断。

两组图像质量主客观评分均分分别为 (3.61±0.16) 分、 (4.56±0.12) 分, 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主要差异是试验组原始图像噪声偏高, 影响了对血管外组织和病变的清晰显示。

3.3 CTA技术优化及参数选择

为获得较好的血管强化密度需要选择合理的参数, 包括管电流、对比剂剂量、浓度和注射速率及扫描延迟时间等。CTA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对比剂在动脉充盈CT密度值达峰时立即扫描, 扫描期间峰值持续至扫描结束, 掌握合适的扫描时间窗主要包括对比剂峰值到达时间和保持时间两个方面[6]。影响这些参数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及疾病因素、注射容积及流率、碘对比剂的浓度及是否追加盐水、对比剂跟踪技术 (bolus-tracking) 等[14,15]。在MDCT上, 图像的层厚是由探测器的结构决定的, 并可以根据组合设置进行不同层厚的重建。薄层图像可以提供好的Z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力, 但由于接受的光子量相对较少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为了维持相对高质量的图像, 必须增加管电流, 可以将薄层采集的图像进行厚层重建, 这样即使不用较高的剂量也可以减小噪声, 并获得较高的图像分辨力[16]。

本研究结果表明, 腹部血管64排螺旋CT采用低管电压 (80 k V) 扫描, 可以有效地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得到较好的血管强化值。虽然原始图像噪声偏高, 但是所获得的图像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要使原始图像质量更佳, 相关参数及管电流需进一步优化。

摘要:目的:评估低管电压 (80 kV) 扫描降低腹部CT血管成像检查辐射剂量的作用及对病变显示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6例做腹部CTA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 分别采用管电压80 kV和120 kV, 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比较两组的病变显示、图像质量、腹主动脉CT值及平均辐射剂量, 分别对所得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血管强化值 (604.9±132.3) HU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78.3±94.3) HU, 图像质量评分 (3.61±0.16)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4.56±0.12) 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的原始图像噪声高于对照组, 但两组信噪比、对比信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血管重建成像图像质量、病变显示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两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试验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 (CTDI) 、剂量长度乘积 (DLP) 及有效剂量 (ED) 较对照组分别降低66.2%、69.7%及69.8%。结论:64排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采用低管电压 (80 kV) 可降低辐射剂量, 病变显示较满意, 获得图像可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但原始图像噪声偏高, 相关参数及管电流需进一步优化。

上一篇:混凝土顶升法施工下一篇:经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