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A技术论文

2024-07-20

64层螺旋CTA技术论文(精选5篇)

64层螺旋CTA技术论文 篇1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由主动脉弓以上动脉发生的各种病变都是其潜在病因, 早期诊断对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目前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的手段有经颅多谱勒 (TCD) 、颈动脉彩超、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 、螺旋CT血管造影 (CT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 而诊断金标准为DSA, 但DSA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性, 费用较高, 很多患者难以接受, 近几年CTA成为一种新的检查血管疾病的手段, 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本研究以DSA为参考标准, 探讨头颈部动脉CTA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06~2010—06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临床拟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50例, 男29例, 女21例, 年龄40~81岁。所有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1]。所选患者行头颈部动脉64层螺旋CTA检查后, 2周内行全脑血管DSA检查。

1.2 64层螺旋CTA检查

使用GE Lightspeed VCT 64排螺旋CT完成全部扫描, 扫描范围为从主动脉弓至Willis环上方约1cm。扫描参数:准直0.5 mm, 螺距41, 有效层厚0.5mm, 管电压120kV, 管电流175mAs, 旋转时间0.4s, 扫描时间7~9s。采用高压注射器经右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50mL, 然后以相同速率注射生理盐水40mL, 注射速度为3.5~4.5mL·s-1, 采用Surestart自动跟踪技术, 于主动脉弓部设定阈值为120Hu。以锥形立体射线束重建技术重建图像, 将扫描参数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采用血管分析软件包进行容积再现重建 (VR) 、多平面重建 (MPR) 、曲面重建 (CPR) 、最大密度投影重建 (MIP) 。

1.3 DSA检查

使用美国GE血管造影机行脑血管造影, 采用正侧位投影, 发现狭窄部位, 调整角度, 尽量将狭窄部位完全展开。主动脉弓注射300 mg·mL-1欧乃派克75mL、速度25mL·s-1, 颈总动脉前后位及侧位注射300mg·mL-1欧乃派克8mL、速度8mL·s-1, 椎动脉侧位及前后位注射300mg·mL-1欧乃派克25mL、速度8mL·s-1, 当检查椎动脉时, 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动脉。

2 结果

50例患者中行64层螺旋CTA检查发现有44例患者存在头颈部动脉不同程度狭窄, 经DSA证实有43例符合狭窄诊断, 1例无血管狭窄表现;64层螺旋CTA检查有6例患者未发现头颈部动脉狭窄, 但经DSA发现1例头颈部动脉有轻至中度狭窄, 见表1。以DSA为金标准, 计算出64层螺旋CTA对脑梗死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见表2。

3 讨论

DSA目前是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但因创伤大、危险性高、费用高, 被限制了应用。与DSA相比, 64层螺旋CTA具有如下优点:立体形态描述好;不需动脉穿刺和血管插管术;无需大剂量辐射, 64层螺旋CTA只需1/3 DSA辐射量;无需大剂量造影剂, DSA一般需要100~200mL, 64层螺旋CTA只需50mL;危险性小, 除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外, 几乎无继发性出血及血管痉挛等其他并发症;简便、快速, 扫描时间只需7~9s, 后处理重建不超过10min, 费用相对较低, 患者易于接受。张树桐等[2]在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研究中发现, 64层CTA与D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刘军等[3]分别对颈动脉狭窄动物模型和临床患者行CTA和DSA检查, 发现当颈动脉狭窄率在95%以下时CTA与DSA所测量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当狭窄率超过95%以上时CTA会夸大狭窄程度。陶庆玲等[4]发现, 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与DSA呈高度相关, 对发育不良、血管扭曲的判断与DSA完全一致, 对椎动脉起始端钙化和开口位置的显示优于DSA。Suzie BJ等[5]研究提示, 在血流流速迟缓的情况下, CTA评价后循环动脉狭窄-闭塞疾病方面优于DSA。Nakaguchi[6]等研究表明, 对引起脑梗死的动脉病变, CTA检查敏感性为94%, 特异性为90%。本研究结果显示, 以DSA为金标准, 64层螺旋CTA检出脑梗死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7.7%, 特异度为83.3%, 阳性预测值97.7%, 阴性预测值83.3%, 准确性96%。综上所述, 64层螺旋CTA能够清晰地显示头颈部动脉的狭窄, 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DSA诊疗前重要的筛查技术。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81

[2]张树桐, 金朝林.64层螺旋CTA与DSA在颈内动脉狭窄研究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5) :590-593

[3]刘军, 王海亮.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疾病可靠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6, 23 (3) :347-348

[4]陶庆玲, 龚承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CTA与DSA对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 19 (1) :6-8

[5]Suzie BJ, Pablo V, Reza J, et al.Intracranial vascular stenosis and oc-clusive disease:evaluation with CT angiography, MR angiography,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J].AJNR, 2005, 26:1012-1021

[6]Nakaguchi H, Teraoka A, Adachi S, et al.Efficacy of dynamic CTperfusion imaging in conjunction with three 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 for the evaluation of acute ischemic atroke[J].No ShinkeiGeka, 2003, 31 (1) :17-25

64层螺旋CTA技术论文 篇2

【关键词】64层螺旋CT;胸部外伤;诊断;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136-02

在急性重度胸部外伤中,大多数患者都是复合性损伤,而且病情危急,体位又不易变换,需要尽快地完成影像学检查并对其进行确诊。CT扫描不需要变换患者的体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患者的再度伤害,而且CT扫描能弥补X线检查的漏洞,CT扫描更加全面,对胸廓骨性结构、软组织结构、横隔都能进行全面了解,有效地提高了确诊率。本文通过总结64层螺旋CT对胸部外伤患者的诊断结果,探讨其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运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胸部外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胸部外伤诊断标准,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休克等。患者均由不同原因外伤所致,其中因建筑材料砸伤的有18例,车祸撞伤的有25例,刀刺伤的有7例。检查时间均在受伤后的1小时到5小时之间。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0~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1±3.2)岁。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扫描进行检查,扫描时间选择在患者自然呼吸状态下。扫描条件:管电流必须是120 mAs,管电压必须为120 kV,螺距取1.4,图像矩阵为512×512,重建间隔为1mm,厚度为1.2mm。对骨性轮廓采用容积漫游技术检查,支气管则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成像。

2 结果

2.1 本组50例胸外伤患者中均发现肺挫伤,其中双侧肺野损伤共有25例,右损伤占10例,左肺损伤占10例,表现为:肺纹理增加及增粗并伴有斑片,而且还出现大片状的高密度影,边缘呈模糊状态。液气囊肿占2例,肺内血肿占3例,表现为:出现椭圆形或菱形阴影、边缘清晰、圆形密度较高。

2.2 本组50例胸外伤患者中共有10例胸膜损伤,其中液气肺有5例,气胸占5例,肺组织压缩程度都在55%以上,左侧7例,右侧3例。

2.3 本组50例患者中纵隔血肿和气肿共有10例,其中支气管断裂的有3例,左侧膈肌破裂的有7例。

2.4 本组50例患者中壁血肿共有5例,其中肝破裂占2例,脾破裂1例,其他占2例。

2.5 本组50例患者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部位骨折,其中单侧骨折数量多余雙侧骨折,单侧骨折的有13例,双侧骨折的有10例。在所有患者中骨折明显错位的有10例,胸骨骨折的有5例,其他部位骨折的有12例。

3 讨论

胸部外伤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重度胸部创伤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一旦发生重度胸部创伤[1],死亡率就相当高,每年约占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率的50%。尤其是下胸部外伤合并腹部脏器的损伤,死亡率相当高,所以在发生损伤后应及时做出诊断,以便对患者进行救治,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医学上现采用的64层螺旋CT扫描对胸部外伤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其优点是: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能弥补X线的漏洞。能对患者内核进行全方位的检查,通过大面积扫描,建立三维图像,并能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本组50例患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肺挫伤,均是由直接暴力所致。肺创伤严重的会致使患者呼吸困难,氧气吸入不足,导致长期重度低氧血症,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2]。因此,应及时作出诊断,帮助患者进行治疗。肺挫伤会导致实质微血管破裂,肺泡和间质中进入大量的血液,形成肺内渗出性病变,若不及时进行确诊救治,伤后3天患者会出现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因此,CT在胸部外伤确诊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组50例患者中,纵隔积气患者可能是由于肺泡破裂气体沿着支气管血管柬进入纵隔疏松结缔组织内,对支气管和食道管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两者发生破裂,从而形成纵隔积气。由于CT对微量胸腔积气微量和胸腔积血的数据能清晰地显示出来,对其敏感度非常高,所以CT诊断基本上不受胸腔积气和积血量的限制。而64层螺旋CT扫描对纵隔伤的诊断十分明确,能清晰的诊断出患者的纵隔积气和积血[3],在很大程度提高了治疗的效率。

综上所述,64层螺旋CT对纵隔伤能进行明确诊断,能对纵隔积气和积血实现清晰确诊,提高了胸部外伤的确诊率。因此,对于重度胸部外伤患者应及时采用64层螺旋CT扫描,尽快明确诊断,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医学上采用的64层螺旋CT扫描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能对患者受伤类型、程度进行明确的诊断,减少了漏诊、误诊的机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边彦文,周磊,李秋平等.64层螺旋CT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1,33(14):2174-2175.

64层螺旋CTA技术论文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80例, 男42例, 女38例, 年龄48~75岁, 平均 (63.9±4.8) 岁。排除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心肝肾异常、心颤、风湿性心脏病、恶性心律失常患者。

方法:检查仪器源自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iemens Definition AS+128层螺旋CT的扫描设备, 其参数设置:管电压100 k V, eff MAS 150~270 MAS, 层厚0.6 mm, 重建间隔0.4 mm。检查前与患者做好沟通, 固定好患者头颈部。CT增强工作过程中, 利用双筒高压注射器自肘静脉注射350 mg I/m L碘海醇60 m L, 注射速率4.5 m L/s, 随后用同样速度注入生理盐水20 m L。扫描方法为设为定阈值后延迟扫描, 扫描范围为主动脉下缘向上到颅顶。此外, 医护人员把以上数据直接传送至西门子CT的工作站中, 用软件对其进行曲面、平面重建工作, 以确保MIP、VR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从而仔细查看其颈部动脉、颅底动脉血管特征。

观察指标:观察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诊断结果。脑血管狭窄程度评价标准: (1) 轻度狭窄:动脉血管狭窄段血管内径比健康段减小≤30%; (2) 中度狭窄:动脉血管狭窄段血管内径比健康段减小31%~69%; (3) 重度狭窄:动脉血管狭窄段血管内径比健康段减小≥7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患者相关资料,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轻度狭窄13例, 中度狭窄45例, 重度狭窄22例。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诊断结果:轻度狭窄10例, 与临床确诊对比, 诊断符合率76.9%;中度狭窄43例, 与临床诊断对比, 诊断符合率95.6%;重度狭窄22例, 与临床确诊对比, 诊断符合率100%。脑血管狭窄检出75例, 检出率93.8%。CTA检查重度、中度、轻度脑血管狭窄诊断符合率与临床确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脑血管狭窄检出率与临床确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脑梗死主要是因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动脉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是引起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的重要因素。脑血管狭窄可导致脑部血液循环受阻, 造成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 继而发生缺血坏死, 严重时患者可发生偏瘫、死亡[2]。对于脑血管狭窄患者, 及时发现和诊断是采取对应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对血管病变诊断的方法较多, 包括CTA、DSA等。其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3]。DSA能够显示血管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以及周围循环情况, 并能够检出并存的血管畸形、动脉瘤等血管病变。但DSA检查方法可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 且重复性较差, 患者依从性差。相对于DSA, 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诊断方式是一种安全、快速、重复性强的检查方法, 在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诊断中具有一定优势: (1) 扫描速度快, 分辨率高, 扫查范围大, 能够减少运动伪影对诊断的影响; (2) 使用Z-Sharp采集技术, 提高Z轴的分辨率, 实现全方位、立体化成像, 极大提高三维成像质量, 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3) 操作简单、安全无创, 扫描快速、准确, 辐射作用低。

本研究80例患者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 脑血管狭窄检出75例, 诊断符合率93.8%, 与临床确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诊断方式在病变血管诊断中检出率较高, 与临床确诊接近。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诊断中轻度狭窄10例, 诊断符合率76.9%;中度狭窄43例, 诊断符合率95.6%;重度狭窄22例, 诊断符合率100%。CTA检查重度、中度、轻度脑血管狭窄诊断符合率与临床确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血管病变段的狭窄程度, 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但CTA诊断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TA检查不能反映血管内部斑块位置、大小等情况, 无法对病变段血管血流速度、血流灌注压进行测定, 检查过程不能完全解决伪影和脑静脉干扰问题[4,5]。本研究显示, 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在脑血管狭窄的发现和诊断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其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十分接近, 在脑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诊断方式应用在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临床诊断中能够准确判断脑血管狭窄程度,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雅红, 何永芳, 王果兵, 等.头颈部CTA判断大脑中动脉区脑梗死患者供血动脉狭窄的价值[J].西南国防医药, 2013, 23 (11) :1176-1178.

[2]任科研.脑梗死患者颈部CTA结果分析与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2) :17-18.

[3]田雨, 董巧玲.头颈部CTA和颈部血管彩超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 2015, 28 (16) :33-34.

[4]宋磊, 王建明.头颈部CTA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 2015, 23 (9) :161-162.

64层螺旋CTA技术论文 篇4

[关键词] CT;急性阑尾炎;体层摄影术,冠状位重建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2-125-01

急性阑尾炎作为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有33%的患者无典型临床表现,导致误诊,对患者采用传统钡餐进行X光检测,阳性率较低[1]。笔者运用64层螺旋CT进行各向同性冠状位重组图像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研究,对阑尾炎的诊断有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03例可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0例,女53例,年龄17~54岁,平均(34.9±12.3)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查明,手术病理证实65例患者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8例患者为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其中包括阑尾炎脓肿1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10例,急性胆囊炎8例,妇科盆腔炎5例。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GE 64排螺旋CT(light speed vct)进行检查,患者的检查范围为膈顶至盆腔,部分患者病情许可时含服碘剂及对其进行充盈肠道等,所有患者均采用平扫联合增强扫描进行检查,其中对患者的对比剂采用300 mg/ mL的碘必乐,对患者的动脉期以及实质期进行增强扫描,其中扫描参数设定为120 kV,60~175 mAs,螺距设定为1.0,准直设定为64 mm×0.6 mm,重组层厚设定为0.6 mm,横断面层厚设定为6 mm,视野设定为280~330 mm,对患者数据处理采用GEAW4.3工作,所有影像学资料均由3人阅读完成。

1.3 阑尾炎的诊断标准

采用Raptopoulos提出的阑尾炎的CT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判断,其中阑尾的管厚径为6~7.9 mm,增强壁明显增强,且无条索状影像可考虑其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可能,当阑尾壁厚度>2 mm,其伴随有条索症以及周围出现积液或者右下腹CT影像显示出现脓肿等可确诊。并将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级,其中1级为肯定没有,2级为可能存在,3级为不能明确诊断,4级为可能性大,5级为肯定存在,并将4级以及5级作为明确诊断依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状面联合横断面以及横断面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

3位不同阅片人对冠状面联合横断面以及横断面的阅片敏感度以及特异性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冠状面联合横断面以及横断面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比较(%)

阅片人冠状面联合横断面横断面

敏感度特异性敏感度特异性

196.9294.7481.6973.47

296.9294.7483.1571.21

398.4697.3784.2372.84

2.2 三位阅片人的平均可信度比较

对三位阅片人的平均可信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3位阅片人的平均可信度比较

扫描方式阑尾全长部分阑尾扩张炎症确诊积液肠壁厚

冠状面联合

横断面4.354.894.534.634.802.544.54

横断面3.543.843.573.533.231.183.21

3 讨论

傅仲伯等[2]对急性阑尾炎的研究发现,其主要CT表现是阑尾壁增厚以及阑尾肿大,阑尾边界模糊。杜丹[3]指出由于阑尾内充满液体或者气体导致其密度与周围软组织相近或者超过周围软组织,而部分混杂可合并出现粪石,从而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影像学诊断可能会出现假阳性。在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仅发现患者为阑尾粪石,而且阑尾未见增大。由于阑尾炎患者将近有70%的患者合并伴随有阑尾周围炎,对患者采用横断面联合冠状面进行检查,阑尾周围炎的敏感度高达100%,当患者出现阑尾脓肿时,其阑尾形态难以辨别,故冠状面可对脓肿的大小进行清晰的显影。在本研究中,笔者发现冠状面联合横断面进行检查,可明显改善患者检查的可信度、敏感度以及特异性(P <0.05),笔者认为由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肠道含有大量内容物,而且阑尾容易出现异位,对患者采用横断面扫描容易造成误诊,而冠状面能较好的显露阑尾,从而提高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 丁杰,夏宇.B超及CT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12):891-893.

[2] 傅仲伯,陈赞,杨宇宁.CT引导下双针法经皮穿刺冲洗治疗阑尾周围脓肿[J].河北医药,2010,32(20):2889-2890.

[3] 杜丹.螺旋CT平扫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8):94-95.

[4] 赖光辉,郑小华.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8):70.

64层螺旋CTA技术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56例使用16排螺旋CTA血管成像诊断颈动脉病变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42~77岁,平均(58.9±6.7)岁,其中伴有高血压病史42例,伴有糖尿病患者27例,伴有高血脂患者19例。

1.2 方法

第一组为在显示颈动脉病变的延迟扫描中56例中30例行造影剂跟踪扫描(Bolus tracking),25例常规计算时间扫描为第二组,两组造影剂用量依照1.5 mL/kg体重,造影剂注射速率3 mL/sec,都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扫描延迟时间Bolus tracking即设定造影剂峰值的阈值,自动触发扫描在达到阈值时。而常规计算延迟:造影剂量除以速率减去5 s。扫描范围从从主动脉弓至颅底处。准直器宽度1.25 mm,重建层厚1.5 mm。

数据重建为Siemens的三维工作站“3D Working Station”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以及多平面重建(MPR)等。所有一、二组图像由两位高年资医师阅片分析颈动脉病变的图像质量。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 结果

56例患者中,右侧颈总动脉狭窄6例,左侧颈总动脉狭窄9例,双侧均狭窄为3例,右侧颈内静脉狭窄7例,左侧颈内静脉狭窄5例,双侧均狭窄5例,颈总动脉伴颈内狭窄的为3例,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钙化斑块9例,粥样斑块伴钙化斑5例,单纯粥样斑块4例。

56例颈动脉病变成像,通过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病变部位,范围、狭窄程度等显示,清晰计为1,不清晰计为0。甲、乙两位医师分别对两组图像分析见表1。

对一组和二组进行independent group的秩和检验,然后对甲乙两位医师对同一组进行配对χ2检验。结果显示:一组(Z值=-3.011,P=0.003),二组(Z值=-3,486,P=0.000)

由上表和上述结果显示,甲、乙两位医师对图像清晰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结果均表示第一组图像优于第二组。

3 讨论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的发展,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螺旋CTA对全身各部位的血管成像技术,其临床应用价值已得到公认[1,2,3]。它的主要优点包括:(1)对小病灶的检出率高;(2)造影剂用量较DSA明显减少;(3)允许对图像进行薄间距重建、二维及三维容积重建,获得更高质量更直观的图像,从而有利于临床医生的观察与诊断;(4)扫描速度的提高可减少对比剂的用量,相应不良反应减少,可重复性强;(5)螺旋CT因为受其扫描时间及单层的限制,所以一次螺旋所扫描的范围有一定限度。而多排螺旋CT,因为其扫描时间更短,层厚选择更薄,扫描范围更长,以及各向同性的重建功能和优越三维工作站,因而其临床应用前景是很广阔的,尤其是CTA血管重建功能,可经过其阈值调节达到临床医师所需的结构效果[4,5]。其有一定的优势在对显示动脉瘤、钙化、血管壁的情况方面,所以多排螺旋CT对于颈动脉病变的诊断及评估有其独特的优越性[6,7]。

颈动脉病变的血管成像的关键由血管内的造影剂浓度高低决定,这主要由造影剂量、注射速率和扫描延迟时间决定[8,9]。假如造影剂量不足或注射速率太慢则血管腔内浓度较低,按最大密度投影(MIP)形成的图像不清晰。该文两组用相同的造影剂量(1.5 mL/kg)和注射速率(3 mL/sec),而对比研究用不同的时间延迟方法进行,因为16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所以选择适当的延迟时间特别重要。造影剂跟踪Bolus tracking即设定造影剂峰值的阈值,自动触发扫描在达到阈值的时候,该文选择阈值层面为主动脉弓,该组30例颈动脉病变通过此方法延迟,图像质量均较佳。而常规计算延迟:造影剂量除以速率减去5 s,该组26例病人,甲乙两医师平均有8例颈动脉病变图像显示不清晰,也许为患者的心脏功能不同,不一致的血液循环时间,因此常规计算时间可造成造影剂在颈动脉内不能达到较高浓度,所以图像质量不佳。

简而言之,CTA血管成像在诊断颈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中,在造影剂剂量和造影剂注射速率一致的情况下,应用造影剂跟踪(Bolus Tracking)可使颈动脉显示更清晰,更有效的对颈动脉病变进行评估,从而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Menke J,Unterberg-Buchwald C,Staab W,et al.Head-to-head compar-ison of prospectively triggered vs retrospectively gated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eta-analysis of diagnostic accuracy,image quality,and radiation dose.Am Heart J,2013,65(2):154-163.

[2]王庆军,王勇,蔡剑鸣,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壁面积的测量: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比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4):742-745.

[3]Ramgren B,Bjrkman-Burtscher IM,Holts S,et al.CT angiography of intracranial arterial vessels:impact of tube voltage and contrast media concentration on image quality[J].Acta Radiol,2012,53(8):929-934.

[4]张丽,沈加林,韩立新,等.颈动脉斑块成分及性质的CT增强血管造影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10):1315-1319.

[5]肖平,谭连理,李扬彬,等.16层螺旋CT触发技术在颈部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6,21(5):520-522.

[6]Bleeker L,Marquering HA,van den Berg R,et al.Semi-automatic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in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nd calcification using CT angiography[J].Neuroradiology,2012,54(9):919-927.

[7]张丽云,陈克敏.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12):1704-1706.

[8]田龙海,陈信坚,刘忠.16层CT头颈动脉成像优化方案[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6):1010-1012.

上一篇:采煤机内下一篇:关于法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