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扫描论文(精选10篇)
螺旋扫描论文 篇1
1 CT的诞生
1971年9月, 英国电子工程师亨斯费尔德在伦敦郊外一家医院安装了他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CT, 10月4日, 医院用它检查了第一个患者。1972年4月, 他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这一结果, 正式宣告了CT的诞生。CT的研制成功被誉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后, 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
CT由X线发生系统、探测器、计算机系统、扫描机架等几部分组成。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 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 转变为可见光后, 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 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 输入计算机处理。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对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 称之为体素, 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 再排列成矩阵, 即数字矩阵, 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经数字/模拟转换器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 即象素, 并按矩阵排列, 即构成CT图像。所以, CT图像是重建图像。每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算出。不同CT装置所得图像的象素大小及数目不同。象素越小, 数目越多, 构成图像越细致, 即空间分辨力高。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 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CT与X线图像相比, CT的密度分辨力高, 即有高的密度分辨力。所以, CT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 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
2 CT的演变
自1971年第一台CT机以来, 至80年代初已产生出五代CT机。分代的主要依据是数据采集几何学的方式或扫描运动方式。主要涉及X线管和探测器的运动方式、探测器的数目和排列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投影几何学特征等。第一、二代CT机均为平移旋转式 (T/R) , 探测器数目少, 扫描时间长, 图像质量差, 为慢速机, 现已淘汰。第三代CT机为旋转-旋转式 (R/R) , 探测器达数百至上千个, 扫描时与X线管同步旋转。第四代CT机为旋转固定式, 探测器一般在1000以上甚至达数千, 固定排列于扫描孔一周, 扫描时仅X线管旋转。三、四代CT机均为7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快速CT机, 扫描时间短至1秒至数秒, 功能和图像质量均显著改善, 可行除心脏以外的全身检查。80年代末90年代初产生了滑环CT机, 在滑环技术基础上又产生了螺旋CT机, X线管与探测器的关系为旋转固定式, 可同时进行体积扫描, 层面数据采集轨迹呈螺旋状, 功能优于第三、四代CT机, 有些功能与电子束CT设备接近。第五代CT为电子束CT, 它是利用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来扫描靶环来产生X线。扫描速度很快, 又称为超快速CT, 其扫描可达20层/s, 使心脏大血管系统的CT检查成为可能。
螺旋CT是CT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关键是取消了电缆联结, 通过滑环系统向X线管供电, 并把检测器收集到的信息传出。而传统的大部分CT机的工作情况是:X线球管和检测器 (扫描时必须围绕人体转动) 的电源及数据的输入输出, 均由电缆同固定的高压发生器、计算机联结。而且每次扫描机架旋转都是起动-加速-匀速-采样-减速-停止。这就使得扫描必须是顺时针、反时针交替转动, 即停止-运行的扫描方式, 限制了扫描速度, 扫描时间较长, 最大扫描频率为12层/分, 对不合作患者、危重患者极为不利, 图像差、抢救不及时;对于强化效果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对于须反复屏气才能完成扫描的胸腹部, 因屏气深浅不一, 而常造成重、漏扫描。1988年滑环技术的引入, 螺旋CT诞生了, 为解决以上问题带来了希望。有了滑环, X线管可以只沿着一个方向连续快速旋转。螺旋CT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X线管及探测器连续3600旋转;二是患者同时随检查床匀速推进完成扫描。如此扫描一段时间, 其结果是X线焦点相对患者来说作螺旋式或蜗牛一样运动, 收集到这一范围内的全部扫描数据, 用线性内插法重建图像, 因此, 螺旋扫描技术不再是对人某一层面采集数据, 而是一种体积扫描。故又称为螺旋体积扫描。
364层螺旋CT的创新
2003年, 第一台64层螺旋CT在北美放射年会首度发布, 这在CT史上, 是一个接近质的改变的突破。相对于以往的多层螺旋CT而言, 它不仅是探测器数目的增多, 更是首次真正意义上达到各向同性。我们知道, 螺旋CT是容积扫描, 这就决定了, CT像素的大小, 不仅取决于矩阵, 也就是说不仅取决于它的横断面积, 还取决于像素的高度。螺旋CT的像素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的概念, 它有X、Y、Z三个方向。而当这三个方向的边长相等时, 这种扫描就被称为各向同性扫描。其意义在于所有方向的图像在空间分辨力上相等。无论任何角度重建, 重建出来的图像质量将与直接横轴位扫描的图像质量完全相同。其次,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多排和多层的概念。我们说的多少排CT的这个排, 是指纵轴的探测器排列为多少个, 而多层, 则是指每旋转一周可以获得多少层连续的图像。旋转一周可以获得多少幅图像, 取决于探测器组合中纵轴包括多少数据采集系统 (DAS) , 而不是仅仅取决于纵轴有多少排探测器。例如16层螺旋 CT, 虽然它有24排探测器, 但因为只有16个DAS, 所以在各向同性扫描时, 只能获得16副图像, 只覆盖了探测器全长的1/2。其重建的图像质量是有损失的。而64层螺旋CT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的每一个探测器都有一个相应的DAS, 所以可以在扫描时覆盖探测器组合的全长, 得出的图像达到真正的各向同性, 重建的图像与直接扫描的图像质量完全等同。这就为扫描后处理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64层CT的各向同性扫描, 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减少球管消耗, 降低辐射剂量, 缩短检查时间。很多疾病的扫描经常需要标准横断图像以外的冠状、矢状图像进行补充, 进行更准确的诊断。以往的CT检查程序是在进行完横断扫描后, 重新对患者摆位置, 再进行冠状扫描。这样不仅延长了扫描时间, 增加了球管的消耗, 而且使患者接收的辐射剂量增加一倍, 有些患者还需要特殊位置的扫描, 就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辐射剂量, 而且延长检查时间。有了各向同性扫描, 我们仅仅需要进行一次横断扫描, 冠状切面、矢状切面和特殊角度的切面我们都可以用同等质量的MPR图像来替代直接扫描图像, 不仅节约了检查时间, 患者更加舒适, 而且至少使患者减少一半的辐射剂量。另一方面, 为特殊角度的观察创造了有利条件。很多解剖结构或者病灶的显示需要特殊角度, 例如股骨的长轴, 单纯冠状切面难以显示, 需要斜冠状面来显示;面神经管水平段和垂直段同时显示需要双斜位切面, 这些特殊角度, 很少一部分, 可以通过患者的特殊体位来实现, 大部分则无法以直接扫描的方式获得。然而, 这些特殊角度的显示对于诊断又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不能缺少的。即使那些通过患者特殊扫描体位能显示的特定角度切面, 也常常是因为患者的不配合或者患者不能耐受而失败。各向同性扫描后的MPR处理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只需一次扫描, 其他方位可以从多个方向进行调整, 直至切面满意。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 如何合理、准确的掌握现代影像学的新技术, 来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是我们必须去面对的重大挑战。64层螺旋CT, 以其独特的扫描和重建优势, 成为临床检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熟悉并掌握其原理和长处, 至关重要。
螺旋扫描论文 篇2
低剂量胸部CT扫描的可行性:
肺内组织间有良好的密度差别,肺内气体与实质组织有良好对比,胸部比较适合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且一般不会影像病变显示,并足以获得能够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图像。此时我们的关注重点是能发现异常、不漏诊,同时降低电离辐射。
低剂量胸部CT扫描的方法:
1.对于一个固定的部位,扫描前应做好合理充分的准备,避免不必要的重扫和补扫。
2.使用低噪声图像重建法来适当降低扫描剂量,但对于固定部位的扫描,重建算法的补偿是有限的,在提高低对比率的同时也降低了高对比分辨率;
3.降低KV,虽然可以降低辐射剂量,但也降低x线质量,而通过低能量的x线无法穿透身体却只会增加皮肤剂量;
4.扫描层厚和螺距的加大,可以减少扫描时间,相应的减少扫描剂量,但螺距增大,层面敏感性曲线增宽,使影像在z轴的空间分辨率下降,加上太大的层厚,使微小病变容易漏诊;
5.mA和s成为低剂量扫描的主要调节因素,它直接影响到CT检查的有效剂量。mAs的高低与图像的噪声呈正比,噪声主要影响低对比分辨率,而胸部具有良好的天然对比和较低的x线吸收率。因此低剂量检查非常適用于胸部。通过调节mAs, CT辐射剂量可以减少到常规剂量的1/4,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电离辐射伤害,同时降低球管损耗。
螺旋扫描论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960例肝脏类疾病患者,男548例,女412例,年龄25~78岁,平均(52.8±3.6)岁。CT扫描226例患者的肝脏单发或多发圆形低密度灶,196例为均匀低密度灶无临床体征,B超检查248例患者肝脏单发或多发圆形强回声灶,170例无回声;96例乙型肝炎史伴腹水;其他24例。
1.2 诊断方法
1.2.1 准备阶段
扫描前,患者空腹5h以上,检查前半小时口服800mL温水,患者在将进行扫描时取出金属物品,屏住呼吸,1周前做过食道、胃肠钡餐等的患者要暂停CT扫描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1.2.2 扫描条件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0螺旋CT机,扫描电压120kV、扫描电流200mAs、层距1mm、层厚2mm、矩阵为512×512。范围:膈顶至肝脏的下缘,观察窗宽l55~175HU,窗位50~90HU。
1.2.3 对比剂的选择
对比剂:非离子型优维显100mg I/mL,用量1.5~2.0mL/kg,对比剂量同肝脏强化度成正比,注射速度快,肝脏强化峰值就高,达到峰值时间短。若速度过快,易导致患者的血管外漏,引起不必要的不适感。试验按照患者的情况运用团注法选择合适的速度进行注射,速率在3~4mL/s间。
1.2.4 确定延迟时间
肝脏增强分期扫描分3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平衡期,动脉期延迟时间在造影后25~30s扫描,门静脉期延迟时间在造影后60s左右进行扫描,平衡期延迟时间在造影后100~120s进行扫描。必要时需依患者病灶性质确定延迟时间。
2 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76例诊断为肝癌,胆管细胞癌38例,脂肪肝100例,肝囊肿184例,肝脓肿12例,肝转移瘤10例,肝血管瘤540例(205例符合shida标准,335例符合Freeng标准)。肝脏动态增强分期扫描的诊断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10层螺旋CT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要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对比剂的剂量、注射速度和延迟时间。患心脏疾患的动脉期的出现时间会发生延迟,因此门脉期亦要延迟,患脾脏肿大患者,扫描时间亦要延迟。选择合理的扫描时间,要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做到扫描时相的个体化和优势化[3]。
3.2 应用分析:
本次扫描的患者的疾病均得到了有效的诊断,其中肝癌患者的血供丰富,CT表征明显;胆管细胞癌扫描增强后特征性不明显,密度低于肝实质,周围存在小卫星病灶;肝血管瘤350例,CT增强表现符合shida标准和Freeng标准[4],肝囊肿、肝脓肿和肝转移瘤的CT表现均得到了增强。所有结果表明10层螺旋CT增强扫描效果是显著的,提高了肝脏疾病的诊断率。
3.3 小结:
10层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应用可以为肝脏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边芳.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 2011, 30 (15) :48-49.
[2]殷小平.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 25 (4) :495.
[3]余祖存, 吕海蓉, 关红博.16排螺旋CT在肝脏增强分期扫描中的应用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 2010, 39 (5) :585-587.
螺旋扫描论文 篇4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胰腺癌;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062-02
胰腺癌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患病早期患者無明显症状,一旦确诊病情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治疗较为困难。目前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但中晚期患者手术成功率不高,有文献资料指出,晚期胰腺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在20%~25%之间,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1]。临床对胰腺癌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B超检查、CT检查等,B超检查是胰腺癌初筛的重要检查方法,但检查中受腹部肠气干扰较大,而CT扫描则能较好地弥补B超检查的不足[2]。CT扫描又有平扫和增强扫描之分,一般而言,CT增强扫描可有效提高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密度对比,检查准确率更高,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50例胰腺癌患者的CT增强扫描、CT平扫、B超检查的影像结果,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高效、准确的胰腺癌影像诊断手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8±4.2)岁;病程0.15个月~24个月,平均病程(3±0.6)个月;经手术病理诊断均为胰腺癌患者。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性左上腹疼痛或隐痛、胀痛、钝痛、绞痛、腰背痛,部分患者皮肤黄染、体重下降以及出现脂肪泻、腹部包块、糖尿病症状等。
1.2 研究方法 患者手术治疗前均行B超检查、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影像提示为可疑胰腺癌患者。检查所使用仪器包括超声诊断仪、双排螺旋CT机、高压注射器、后处理工作站、CT增强检查高级应用分析软件系统等。其中CT扫描的相关参数如下:电流159.9 mAs,电压120 kV,矩阵510×510,螺距在0.65~1.45 mm,层厚5 mm,重建层厚5 mm,部分重建薄层层厚0.8~2mm;造影剂为 80~140ml碘海醇,采用双筒高压团注,速率3.0~4.2 ml/s,增强扫描时间为动脉期25s、胰腺期45s、门脉期70s,行腹动脉逐点扫描,扫描结束后将获得的图像传送至工作站处理,并由专业影像医师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CT多期增强扫描、CT平扫、B超检查与手术病理诊断的总准确率,其中CT多期增强扫描的准确率包括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的准确率。评价指标为将扫描结果显示的肿瘤大小与手术取出测定的新鲜肿瘤大小进行比照,扫描结果和测定结果越相近,说明诊断准确率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表示,行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B超检查中,26例患者检查结果为胰腺实性占位,13例患者的胰腺回声不均或显示不清,8例患者的胰腺声像正常,3例患者表现为胆总管扩张;CT平扫中34例患者为胰腺实性占位或胰腺癌占位,余下16例患者为慢性胰腺炎,CT增强扫描后,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的胰腺癌检出例数分别为42例、48例、47例。三种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确诊的准确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胰腺是腹膜后器官,周围有许多重要脏器。胰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早期确诊率不高,患者确诊治疗时病情往往已发展到晚期,胰腺周围的许多重要器官已被侵袭,致使患者手术治疗死亡率高,治愈率低,有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1%[3]。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早期诊断是及早治疗的前提。B超、CT扫描均是无创、简便、低成本的诊断方式,在临床疾病影像诊断中使用非常广泛,但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诊断准确性。B超检查中容易受腹部肠气的干扰,部分检查显示不清或者报告胰腺声像正常,准确率不高,有学者研究B超检查、CT平扫+增强扫描的胰腺癌诊断准确率,发现B超检查的准确率为50%,而CT平扫+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3.8%[4]。而裴福贵[5]观察多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得出多期增强扫描可提高CT扫描胰腺癌检出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指出综合使用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可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可见单纯使用CT平扫,其胰腺癌诊断效果也不理想,有学者指出可能原因为:胰腺癌种类较多,包括导管腺癌、巨细胞癌、粘液癌、腺泡细胞癌、小细胞癌、小腺体癌等,各类胰腺癌在CT影像上的表现具有一定相似性,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干扰,因此诊断中容易误诊[6]。此外,胰腺癌多期增强扫描诊断结果更准确的另一个原因为胰腺周围有腹腔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和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和静脉等许多血管,不同期扫描能最大程度强化胰腺实质,且能充分显示胰周血管的状态和周围血管的联系[7]。在本次研究中,CT增强扫描胰腺期(图B)的诊断准确率达96%,均高于动脉期、门脉期(图C),可见胰腺期扫描是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最佳时期。
综上所述,与B超检查、多层螺旋CT平扫(图A)相比,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获得更高的胰腺癌诊断准确率,且以胰腺期的准确率最高,CT多期增强扫描有利于早期诊断胰腺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敏,刘树堂,时高峰,等.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与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12):1784.
[2]周东升,蔡瑞萍.小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2):248-249.
[3]罗娅红,于韬,王洋,等.联合应用CT、MRI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J].磁共振成像, 2011,5(1):35.
[4]呼闯营,戴晓波,唐文,等.胰腺癌77例临床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4):671.
[5]裴福贵.多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和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5):90.
[6]李笋.MSCT薄层增强扫描对早期胰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0,21(11):134.
[7]王海生,韩艳平.胰腺癌多层螺旋 CT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 2014,10(7):35.
螺旋扫描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CT检查的患者49例, CT检查检出肺结节69枚, 男22例, 女27例, 年龄23~71 (35.3±14.2) 岁,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经手术或肺穿刺证实为肺结节病。
1.2 扫描方法
常规剂量扫描:患者取仰卧位, 采用Philip Brilliance16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胸部扫描, 设置管电流为150m A, 电压为120k V, 层厚与层距均为5mm, 螺距1.0, 重建矩阵为512×512。扫描下起肺底, 上至肺尖。低剂量扫描:设置管电流为30m A, 期余不变, 进行扫描。扫描后GEAW工作站对所有图像进行处理, 肺窗设置参数为窗宽1000Hu, 窗位-60Hu。纵隔设置窗宽320Hu, 窗位35Hu。所有图像均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影像学医师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肺结节数量、直径、形态等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数据, 肺结节直径采用t检验及相关分析, 两组特征性影像学结果构成比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 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剂量扫描肺结节数量与直径检出情况
两种剂量CT扫描均检出肺结节69枚。低剂量扫描测量肺结节直径为 (11.4±6.3) mm, 常规剂量扫描肺结节直径为 (11.5±6.1) mm, 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种剂量扫描肺结节形态特征检出情况
49例肺结节患者先后行CT常规剂量扫描和低剂量扫描, 两种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检出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 可累及全身所有器官, 临床上以肺、双侧肺门淋巴结受累最为常见。其胸部受侵率可高达80%~90%。胸内结节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有时仅有咳嗽, 咳少量痰液, 偶见少量咯血。有乏力、发热、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 与其他系统病变难以鉴别, 常造成误、漏诊, 延误诊治。随着病情发展, 病变广泛时可出现胸闷、气急, 甚至发绀。如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肺原性心脏病等加重病情, 甚至威胁生命。因此早期诊断肺结节病在临床工作中极为重要。目前诊断肺结节病的主要手段为CT扫描[2], 其阳性检出率较高, 但同时CT检查的辐射剂量也较高。许多研究表明[3,4], 降低CT扫描的剂量对于胸部各种征象的检出无重要影响。本研究中对49例肺结节病人采取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 分析两次扫描的结果, 我们发现两次扫描结果在结节数量、大小、肺结节心态学特征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两种剂量扫描对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相同, 且低剂量扫描辐射剂量小, 对患者的损伤小, 对临床上肺结节难以定向需要长期CT检查随访的患者意义更是重大。
综上所述, 低剂量CT扫描对肺结节患者诊断价值高、辐射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纬, 朱少成, 秦虹, 等.常见扫描部位CT辐射量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 2011, 20 (6) :261-263.
[2]梁健科, 贺兰, 莊高明, 等.多排螺旋CT各向超薄层重建技术对孤立肺结节诊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0 (3) :261-263.
[3]黄斌.CT辐射剂量控制方法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 22 (10) :1193-1195.
螺旋扫描论文 篇6
CT作为疾病检查手段, 近年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由于女性盆腔为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肠道结构所填充, 解剖结构较复杂, 周围为骨盆包绕, 易形成伪影, 检查前行下腹部准备可显著提高盆腔结构的显示效果。根据我院近来的工作经验, 探讨盆腔CT扫描方法, 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信息。
1 资料与方法
1.1 肠道准备
所有病例检查前1 d进食半流质, 检查日晨禁食。检查前2 h行清洁灌肠:常规用1%肥皂水800 ml清洁灌肠。
1.2 膀胱准备
饮水憋尿, 充盈膀胱, 对于导尿患者, 可经导尿管注入温生理盐水, 充盈膀胱。可使膀胱与周围肠管、子宫分界清晰。能够现膀胱壁及其周围的改变, 对膀胱壁病变CT平扫即可清晰显示, 但对于较小的肿瘤和位于膀胱上、下壁的肿瘤敏感性较差[1], 憋尿后行CT增强扫描, 通过多平面容积重建技术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病变, 提高了对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膀胱仿真内镜成像技术, 对显示膀胱肿瘤的形态有重要意义[2]。当患者因膀胱肿瘤、炎症或术后瘢痕使膀胱充盈不良常导致病变遗漏, 可行排尿后充气, 扫描检查膀胱, 经导尿管注气, 能确保膀胱充分充盈, 在气体的对比下使小的结节也能清楚显示, 仰卧与俯卧2种位置扫描可以与膀胱内血块、结石等病变鉴别[1]。
1.3 直肠内乳胶气囊充气
采用直肠内乳胶气囊充气, 以充盈直肠或结肠, 根据患者情况, 可充气1 000~2 000 ml, 检查前20 min肌肉注射654-2 20 mg (无前列腺增生、青光眼病者) , 以松弛肠道。充气后的直肠壁在肠腔内空气对比剂及周围脂肪的衬托下显示清晰, 表现为肠壁光滑、规则。薄层扫描和合适的窗宽窗位技术, 有利于显示直肠和乙状结肠肿瘤[3], 显示盆腔病变对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浸润情况 (肠壁增厚是否规则, 有无肠腔狭窄、充盈缺损和龛影等) , 能提高盆腔内病变的显示率。通常情况下, 直肠或乙状结肠发生恶性肿瘤, 局部肠管扩张不明显, 或无扩张, 充气后行三维重建可显示肠管壁增厚、管壁不规则形肿块, 增强扫描后可有不同程度强化。行结/直肠3D像, 可发现管腔不规则充盈缺损, 甚至呈“苹果核”征改变。
1.4 阴道填塞
对已婚的女性患者, 可行阴道填塞。常规CT一般采用轴位扫描, 女性阴道呈类圆形, 通常情况下是闭合的, 不含气体, 未行阴道填塞的女性阴道往往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不清[2], 与周围肿大的淋巴结、肠襻等组织难以区别, 填塞后的女性阴道内见含气空腔, 与直肠、膀胱及盆底结构分界清楚。对于宫颈癌患者, 增强扫描后, 多平面重建图像, 当子宫纵轴与阴道纵轴在同一层面的情况下, 可判定宫颈癌的分期, 有助于观察癌组织向子宫及阴道的浸润[4], 可发现浸润的范围、深度, 能够获得更多较轴位图像的资料。
1.5 增强扫描
根据实际情况, 如平扫发现异常, 可行增强扫描。对某些病变, CT增强检查对其定性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增强扫描后, 能清晰显示病灶, 发现平扫时不能发现的病变, 有利于医生全面掌握病情。
1.6 薄层扫描
尽可能采用薄层扫描, 必要时可采取多种体位进行扫描, 以区分肠内容物和粪便, 扫描后行多平面重建观察病变情况。CT冠、矢状面重建对于显示子宫具有优势, 尤其在增强扫描后, 显示病灶位置、形态、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清晰, 较轴位像显示全面、准确、可靠。
2 讨论
通过上述方法扫描后, 可清楚地显示盆腔肠道、子宫和膀胱等结构, 有利于观察解剖学关系和病变, 很好地显示盆腔内发生肿瘤, 估计病变范围, 判断病变的性质, 鉴别盆腔静脉和肿大淋巴结, 显示有无向邻近脏器 (包括精囊、前列腺、膀胱、子宫及附件等) 和盆壁侵犯。有助于对病变进行分期, 判断病变的可切除性, 对于术后患者, 能够判断病变是否复发, 帮助临床医生制订术式及判定预后。
经肛门注入空气的办法简便实用, 可避免口服泻药后给患者带来的不便, 准备时间短, 患者容易接受。
近年来, 随着螺旋CT的普及, 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出现, 以其扫描速度快, 重建层厚薄, 短时间内可采集大量数据, 患者屏气一次即能完成整个盆腔扫描, 基本达到数据各向同性, 应用轴位扫描获得的数据, 可以重建出高质量的冠状面、矢状面或曲面图像, 可以简化检查手段。同时CT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 重建后的图像与解剖结构相似, 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关注, 对盆腔病变的显示清晰、逼真。对某些肿瘤性病变, 必要时可增大扫描范围, 以确定有无淋巴及远处转移。
盆腔肠道充盈完好的标准:在盆腔CT扫描时CT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都高, 盆腔各脏器之间分界可辨, 小肠、结肠、直肠及膀胱充盈良好, 盆腔内各器官及淋巴结、韧带、肌肉等组织在CT图像的各个层面均显示清晰, 特别是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的界限显示清晰 (尤其是增强扫描后) , 能为盆腔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行女性盆腔生殖系统检查时, 掌握扫描的技术特点, 结合患者病情, 扫描出高质量、清晰的图像,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也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修建军, 崔允峰, 刘庆伟, 等.几种CT检查方法对发现膀胱肿瘤价值的比较[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6, 22 (3) :321-325.
[2]王建萍, 张闽光, 翁子敬, 等.盆腔CT检查前下腹部准备价值的探讨[J].上海医学影像, 2008, 17 (1) :54-62.
[3]赵春阳, 龚建平, 张晓东, 等.盆腔CT检查技术120例分析[J].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1999, (10) :24-25.
螺旋扫描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室自2009年5月~2009年9月对356例行增强CT患者, 全部采用BD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 (22G) , 一般选择上肢前臂静脉, 手被静脉较粗大时也可选用。
1.2 操作方法:
用5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5 mL, 选择上肢静脉, 扎紧止血带, 用手轻摩擦穿刺部位, 瞩患者握拳使静脉充盈, 常规消毒皮肤10 cm×10 cm, 将留置针和注射器连接排尽空气, 左手绷紧穿刺远端皮肤并固定静脉, 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 见回血后降低持针角度沿血管方向再进针约0.3 cm, 使套管尖端完全进入血管内, 然后右手固定针芯, 左手将外套管送人血管内, 同时右手拔出针芯, 观察回血情况, 确认外套管留在血管内, 松开止血带, 嘱患者松拳, 将注射器内生理盐水采用间断、快速推注的方法推入静脉, 关闭开关, 用3 M透明敷料贴固定留置针, 再对Y管用胶布固定, 操作完毕。CT室在做检查时将盛有造影剂的输液管路直接与留置针连接即可。
1.3 结果:
效果满意, 操作简单, 静脉通道通畅, 能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值得推广。
2 护理体会
2.1
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增强CT尤为适用, 因造影剂粘稠, 故注射时须用较大号的针头, 且CT室无护士, 此项操作一般由CT室技师进行操作, 对于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来说, 穿刺成功率很低, 且患者多为病情复杂或重症病人, 血管条件一般都不好。患者往往因须多次穿刺才能成功, 无形中再次增加了痛苦。部分病人由于无法穿刺而延误检查。
自2008年5月开始, CT室与我急诊科合作, 对做加强CT且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由于CT检查时要求患者必须取不同卧位, 又要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以往直接静脉穿刺用8~9号钢针, 这种钢针针头稍不注意就穿破血管, 活动受限, 穿刺后不易搬动患者。患者出现躁动往往导致穿刺针头穿破血管或针头脱出血管外, 药物外漏可能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 再次穿刺增加患者痛苦, 影响检查顺利进行, 同时也给护士增加工作量。而静脉留置针具有柔韧性好, 可随血管形状改变曲直的特点, 不易刺破血管造成液体外漏, 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检查过程中静脉通道通畅, 解决了CT技师给药的问题, 是检查中保持静脉良好通畅的有效方法, 也为发生意外时提供了良好静脉通道, 利于抢救工作的进行。
2.2 注意事项:
(1) 静脉留置针使用前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乐于接受; (2) 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 操作前先将留置针与注射器连接排尽空气; (4) 留置针的穿刺原则:在非关节部位, 血管弹性好、直、无静脉瓣的地方, 这样穿刺成功率高并防止关节活动使留置针折曲; (5) 检查过程中加强巡视, 观察有无红肿, 疼痛, 是否通畅。如发现液体渗漏应立即拔针, 重新建立通道; (6) 留置针固定一定要牢固, 防止躁动时造成脱落。
螺旋扫描论文 篇8
关键词:16层螺旋CT,CT低剂量扫描,体层摄影,盆腔检查
近年来国内外对CT低剂量扫描,尤其肺部[1,2,3]和鼻窦[4,5]等部位已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但多集中在含气或空腔组织器官的研究,非含气组织器官低剂量扫描却鲜有报道。笔者认为有多个不同密度组织、有对射线高度敏感的卵巢或睾丸等器官的盆腔亦适合低剂量扫描,并具较高研究价值。在参考部分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对盆腔进行了一定量的实验性扫描,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07~2008-03共49例本院复查患者行16层螺旋CT盆腔低剂量扫描并部分行图像后处理。其中,膀胱癌3例,直肠癌12,宫体肿瘤17例,卵巢疾患8例,前列腺疾患4例,正常患者5例,男21例,女28例,年龄21岁~68岁,平均48岁。
1.2 设备材料
所用仿真人体盆腔模型为成都剂量体模,制作体模材料的组织辐射等效在医疗照射范围:60ke V~20Me V,等效误差小于±2%,形态相似参数:按中国女人50百分位制作,围径误差小于2cm,脏器中心误差小于1.5cm。使用GE Light Speed Ultra 16层CT机,常规剂量扫描参数:120k V,300m A,0.8s(240 m As);DFOV:30mm~36mm,扫描层厚7.5mm,重组层厚1.25mm,重组间距7.5mm,螺距1.35,矩阵512×512;扫描范围:耻骨联合下5cm到髂前上棘,扫描层数18层,扫描时长4.8s;扫描基线:IC线,参照CT主机自动显示每次扫描剂量信息(dose information),含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m Gy))、剂量长度乘积DLP(m Gy.cm)等。使用MEDRAD STELLANT SCT 212型高压注射器,部分病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行增强扫描,注射速率2ml/s~3ml/s;延迟时间:35s(动脉期)、80s(静脉期)。
1.3 检查方法
(1)使用仿真人体盆腔模型,行一系列常规和逐级降低剂量的16排螺旋CT扫描,变换能影响扫描剂量的参数如螺距(1.375:1)、床速(27.50mm/rot)、层厚(7.5mm)、旋转时间(0.8s)等,测量并记录该模型定位图最大宽度和各系列参考数据。最后确定信噪比适中、图像质量优良的16排螺旋CT低剂量阈值扫描最优参数组合(表1)。
(2)以表1确定的最优扫描参数为基准,对49例患者行盆腔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并测量患者盆腔定位图左右最大径(以左右股骨颈为测量基线)。最大径比标准值±15mm或倍数扫描剂量±5m A或10m A。详细记录每例患者剂量信息。
(3)扫描结束后,3名高年资医师分别独立评判图像质量。评判标准:2名以上高年资医师意见一致为评判结果,分优、良、中、差。优,图像和上次CT片质量几乎一致,肉眼不见差别;良,图像和原片对比图像颗粒稍粗,但轴扫和后处理图像均不影响诊断;中,图像和原CT片对比颗粒较粗,信噪比变差,病灶可见而边界欠清;差,图像和原片对比信噪比较差颗粒较粗已影响诊断。
(4)按盆腔左右最大径大小归类记录CTDIvol(m Gy)和DLP(m Gy.cm)等剂量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表2)。
2 结果
(1)表1记录仿真人体盆腔模型一系列常规和逐级降低剂量的16层螺旋CT扫描结果。确定最优化低剂量扫描参数组合为120k V,70m A,0.8s(56 m As);盆腔模型左右最大径为303mm,扫描层厚7.5mm,重组层厚1.25mm~2.5mm,重组间距7.5mm,床速27.50mm/rot,螺距1.375:1,矩阵512×512,扫描层数18层,扫描时长4.8s,扫描总剂量336m As。该组合的扫描图像如图1。
(2)表2记录49例患者盆腔低剂量扫描,按患者盆腔定位图左右最大径大小归类记录CT自动显示的剂量信息,并计算低剂量扫描的CTDIvd(m Gy)和DLP(m Gy.cm)占常规剂量20.17%~42.08%,即低剂量扫描使射线剂量减少约60%~80%。评价图像质量优占91.84%。部分低剂量扫描图像如图2~图4。图2为一子宫全切除患者,左右最大径为333mm,所用的毫安为90m A,能见到膀胱壁光滑锐利,左右最大径为309mm,所用的毫安为85m A,前列腺分叶清晰可见,直肠管壁偏心性增厚。图4为一肝癌患者,左右最大径为331mm,所用的毫安为90m A,前列腺肥大、钙化、分叶突向膀胱,膀胱壁稍厚等均能清晰可见。
*常规剂量300m A产生的CTDIvd(m Gy)为16.16,DLP(m Gy.cm)为266.47
3 讨论
3.1 盆腔低剂量扫描的优势及其迫切性
(1)盆腔和会阴部主要有膀胱、直肠和女性的卵巢、子宫、阴道或男性的精囊、前列腺、睾丸等脏器[6]。膀胱、直肠和阴道等属空腔器官,与周围组织形成天然对比,这正是运行低剂量扫描技术的解剖学基础。
(2)严格来说,没有组织不受辐射的影响,只是不同组织细胞对辐射作用的反应差别很大。人体对放射线高度敏感组织有(1)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2)胸腺(胸腺细胞);(3)骨髓(幼稚红、粒和巨核细胞);(4)胃肠上皮(特别小肠和胃肠隐窝上皮细胞);(5)性腺(睾丸和卵巢的生殖细胞);(6)胚胎细胞[7]。可见对放射线高度敏感的组织细胞多存于盆腔中,盆腔低剂量扫描具有研究价值。
3.2 盆腔低剂量扫描的合理性
(1)16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检查的辐射剂量比较。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使CT检查的人数与次数不断增加,而X线辐射对公众的危害机率也相应增加。欧洲标准认为30%的辐射累积剂量来自诊断放射学的检查,可见医用X线的辐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国际放射线防护委员会(ICRP)提出医用辐射剂量的约束概念即放射实践的正当化。欧共体工作文件(1997)推荐的标准体型患者盆腔螺旋CT检查的CTDIvd为33m Gy,DLP为570m Gy.cm[8]。本组资料中,标准体型患者盆腔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CTDIvd为3.81 m Gy,DLP为62.80m Gy.cm;常规剂量CTDIvd为16.16 m Gy,DLP为266.47m Gy.cm,均符合现有行业规定。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是常规剂量扫描的23.58%,其CTDIvd值仅为欧洲推荐的11.54%,DLP仅为11.02%。
(2)16层螺旋CT低剂量的辐射防护与图像质量。一般而言,相对高的m As扫描可提高CT图像质量,但会增加受检者的辐射危害,不利X线辐射防护。扫描剂量越高,受检者受线量越大,对X线辐射的防护越困难。扫描剂量低,受检者受线量相应降低。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低剂量扫描是减少直接照射剂量的最佳方法。扫描前对受检者行有效的呼吸训练,避免重扫或补扫,以及定位像和横断像扫描时选择适当的扫描区域,防止大范围扫描等都可避免不必要的X线辐射。选择适当的扫描野(DFOV)则可使散射线辐射剂量降到最低,扫描野的选择以包全受检部位的最大直径为宜。恰当的DFOV是避免散射线剂量值增加的有效方法。本组资料中,图像质量优的占91.84%,中等身材及偏瘦的患者低剂量选择基本符合本规则,肥胖或健壮的患者低剂量选择可适当增加5m A~10m A。可见盆腔检查中,16层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恰当,亦能做到图像质量和低剂量辐射间的相对平衡。
3.3 盆腔低剂量扫描对CT球管的保护性
X线是由高速运行的电子流撞击阳极靶面后产生。CT球管的寿命受曝光次数和每次曝光时毫安秒多少的制约。曝光次数多,CT球管阳极靶面受撞击的次数多,球管的受损几率大。扫描时使用的毫安秒高,高速运行的电子流对靶的撞击面积增大,球管受损几率及损害程度相应增加。曝光时间和次数相同,高毫安秒扫描对CT球管的损害无疑大于低毫安秒扫描。螺旋CT机球管常处于高速旋转且扫描时持续曝光的状态,一般都具有热容量限制。如果CT扫描时毫安秒过高,可致CT球管的过热几率增加,损耗加大而加速球管的老化,进而降低图像质量[9、10]。本组资料中相同盆腔扫描长度(7.5×18)mm,低剂量中位数(85m A)螺旋CT扫描的总毫安秒为408m As,常规剂量(300m A)扫描为1440m As,前者仅为后者的28.33%。由于低剂量扫描总毫安秒减少,扫描时CT球管发生过热的几率相应减少,利于延长其寿命,从而降低检查成本。
参考文献
[1]朱天照,唐光健,蒋学祥,等.低剂量螺旋CT肺结节扫描与常规剂量CT的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4):428-431.
[2]Sone S,Li F,Yang ZG,et al.Results of three-year massscreening programme for lung cancer using mobilelow-dos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er[J].Br JCancer,2001,84(1):25-32.
[3]Yang ZG,Sone S,Takashima S,et al.High2resolution CTanalysis of small peripheral lung adenocarcinomas revealed onscreening helical CT[J].AJ R,2001,176(6):1399-1407.
[4]周阳泱,韩萍,冯敢生,等.鼻窦低剂量CT扫描对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3)239-243.
[5]刘昌盛,郑小华,童四平,等.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2):1853-1855.
[6]姚志彬,唐廷勇,陈子琏.医用解剖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
[7]强永刚,张林,皱蓉珠,等.医学影像辐射防护学[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8]燕树林,苗英.放射诊断影像质量管理[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9]李真林,杨志刚,余建群,等.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放射剂量评估[J].放射学实践,2003,18(3):202-203.
螺旋扫描论文 篇9
【关键词】肝肿瘤;巨块型肝癌;螺旋CT;诊断
Multi-slice Spiral CT Dual-phase Enhanced Scanning of Huge Blocks of Diagnostic Valu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Zhang Hua, Zhou Liqing, Liang Zhaoyu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imary liver cancer multi-slice spiral CT dual-phase enhanced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nostic value.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8 cases confirmed by clinical and surgical pathology of gia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ual-phase enhance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CT signs. Results :① real Juncheng tumor heterogeneity strengthened, and may appear three kinds of basic patterns of tumor blood vessels, and along with tumors of ";low-density areas"; have a certain relationship; ② part of the department or the edge of tumor capsule, either separately or simultaneously in arterial period and appeared ring-enhanced portal venous phase; ③ 87.1% of the huge block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esions patience intrahepatic metastasis was only detected only in the arterial phase. Conclusions :① massive typ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nhanced dual-phase helical CT scan of the enhanced features and arterial aneurysms occur within tumor blood vessels, is not only a huge block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ut also has an important differential diagnosis; ② part of the huge block of Depar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r coated edge exists hepatic artery and portal vein, or move, the dual blood supply of portal; ③ massive typ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efore surgery wide range of hepatic arterial phase enhanced scann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majority found plain and portal venous phase Juncheng intrahepatic metastasis temper such as the density of lesio
【Key words】 Liver neoplasms; Mass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piral CT; Diagnosis
多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一次注射造影剂可获得全肝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像,提高了肝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本研究总结分析了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58例原发性肝癌多排螺旋CT双期增强表现及其特点,旨在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58例巨块型肝癌,临床主要表现:右上腹疼痛、消瘦、皮肤黄染、腹部扪及包块。男43例,女15例,年龄31~77岁,平均55岁。其中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6例经临床实验室、CT、MRI、超声影像及DSA证实。
1.2 方法:CT为SOMATOM Emotion 6螺旋CT,扫描方式选择为肝脏双期连续容积扫描,层厚6mm,1.5螺距行肝脏平扫,然后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注入80~100ml双北碘海醇造影剂,注射速率2.5~3ml/s。肝动脉期20~25s,门静脉期45~60s,有3例延迟至平衡期300s扫描。动脉期腹主动脉显著增强,肝动脉显影,门静脉无明显造影剂充填;门静脉期门静脉增强明显,肝脏显著增强,肝内门静脉分支清晰可见。
2结果
2.1 肿瘤实质的CT增强表现
2.1.1 肿瘤实质增强的双期表现:58例增强扫描,于动脉期肿瘤实质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与同层肝实质相比,呈混杂密度改变。除“密度更低区”外,本组分别以高、等、低密度为主,对动脉期内肿瘤实质强化程度进行划分。例如,瘤灶内高密度强化部分多于等密度及低密度部分,则其强化划分为以高密度为主,反之,则划分为以等密度或以低密度为主。58例中,以高密度为主的有35例(60.3%),以等密度为主的有12例(20. 6% ),以低密度为主的有11例(18.9%)。门脉期,肿瘤实质的强化密度迅速降低至低于动脉期时的密度,与同层肝实质相比,呈低或等密度改变,其中等密度12例(20.6%),低密度46例(79.3%)。
2.1.2 肿瘤实质内肿瘤血管的双期表现:58例中54例(93.1%)于动脉期肿瘤实质内出现肿瘤血管,大致可分为3种基本形态:①18例(33.3%)肿瘤血管迂曲,数量多,管径粗大;② 8例(14.8%)肿瘤血管僵硬,数量多,管径小;③26例(48.1%)肿瘤血管僵硬,数量稀少,管径细小。上述肿瘤血管在动脉期密度都高于同层肝实质,且接近或等于正常脉动脉的强化密度。门脉期肿瘤血管的密度从动脉期时高于肝实质降为等于或稍高于肝实质。余4例(6.9%})未见瘤内肿瘤血管显示。本组病例还发现,上述肿瘤血管的3种基本形态与瘤内“密度更低区”有一定关系:①当“密度更低区”主要集中在瘤灶中央部,呈片状为主时,肿瘤血管表现为迂曲,多而粗大,且围绕在“密度更低区”的周围;②当“密度更低区”呈条状向瘤灶中心呈放射状集中时,肿瘤血管僵硬,多而细,呈放射状分布在条状密度更低区“之间;③当”密度更低区“数量多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时,肿瘤血管稀少、细小。
2.2 肿瘤边缘部的CT增强表现:本组有26例见部分或完整的包膜平扫均呈低密度。动脉期呈高密度的有15例,门脉期呈高密度9例,双期均呈高密度的9例。16例动脉期出现肿瘤边缘部环形强化,门静脉仍然高于肝实质的10例,等于肝实质的和低于肝实质者各3例。
2.3 肝内转移灶的双期表现:58例增强后20例显示肝内转移灶共101个,其中88个子灶(87.1%)平扫呈等密度,动脉期呈全瘤均匀性或不均性强化,密度高于同层肝实质低于腹主动脉,病灶大小≤2cm,门脉期病灶强化密度迅速下降至肝实质等密度。另13个子灶(12.9%)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均能检出,平扫及动、门脉期病灶都密度低于正常肝实质,门脉期因周围肝实质强化而使瘤灶边界更清楚。13例中4例在动脉期瘤灶边缘部出现环形强化,2例门脉期仍为高密度,1例为低密度。
3讨论
3.1 巨块型肝细胞癌双期增强的特点:动脉期肿瘤实质都表现为不均匀性强化,其密度部分高于正常肝,部分等于正常肝,部分则低于正常肝。肿瘤实质强化密度的高、等、低不同,反映了巨块型肝细胞癌内存在多灶性缺血或坏死的病理特点[1],这与结节型肝细胞癌所表现出的全瘤均匀或不均匀性强化的丰实血供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肝细胞癌从结节型向巨块型的发展过程中,肿瘤侵蚀、堵塞及包埋了部分供血血管所致。58例中35例(60.3%)动脉期强化以高密度为主,体现了巨块型肝细胞癌以肝动脉供血为主的特点。58例中54例(93.1%)于动脉期见瘤内出现高密度强化的肿瘤血管影,其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门脉期时则密度从高于正常肝速降至等于或稍高于正常肝,上述表现说明,巨块型肝细胞癌瘤内肿瘤血管的造影剂充盈具有“快进快出”的特点。瘤内肿瘤血管于动脉期出现高密度强化的原因,是由于肝细胞癌的血供主要来自肝动脉而正常肝的血供则主要来自门静脉[2],因此,动脉期时含碘的肝动脉血快速流入瘤内的肿瘤血管,并使之产生密度高于正常肝的强化。瘤内肿瘤血管及其“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不但是巨块型肝细胞癌的主要特征,而且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3,4]。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巨块型肝细胞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肿瘤实质的主要特征是:动脉期瘤内出现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的肿瘤血管和不同范围高于正常肝密度的瘤区强化,在高密度强化的肿瘤血管内或瘤区内,造影剂充盈都具有“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本组资料显示,巨块型肝细胞癌瘤内肿瘤血管的形态与瘤内“密度更低区”的分布和形态有一定的关系[5]。当瘤内肿瘤血管迂曲,数量多且管径粗大时,其“密度更低区”多位于中央部,且以片状为主。产生这种改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这类肿瘤血供特别丰富,因而肿瘤生长迅速,导致瘤灶中央区缺血而出现坏死。当瘤内肿瘤血管僵硬,数量多而管径细小时,其“密度更低区”多呈条形放射状分布。产生这种改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这类僵硬细小的肿瘤血管,其周围更细的分支容易因肿瘤的侵蚀、包埋而堵塞,导致坏死区沿肿瘤血管周围呈条形放射状分布。当瘤内肿瘤血管僵硬稀少时,其“密度更低区”呈多形态、多灶性且广泛分布。产生这种表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这类肿瘤的大部分瘤内血管已被侵蚀、包埋,使坏死区多而广。
3.2 巨块型肝细胞癌边缘部双期表现的意义: Hoe LV认为,肝细胞癌双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强化特点是全瘤不均匀性强化,但未发现瘤灶边缘部环形强化[6],而Honola H和严福华则报道结节型肝癌和小肝癌动脉期有极少数病例表现为瘤灶边缘环形强化[7]。本组58例巨块型肝细胞癌中53.4%( 31 /58,其中15例有包膜)于动脉期出现肿瘤边缘部环形强化,门脉期边缘部强化占32.7% (19/58,其中9例有包膜),双期边缘部均有环形强化的占32.7 (19/58,其中9例有包膜),以上结果说明,肿瘤边缘部或包膜存在肝动脉、门脉或动、门脉双重血供,这一征象,尤其是门脉期肿瘤边缘部出现环形强化的门脉血供CT征象,对于巨块型肝细胞癌介人治疗措施的制订有指导作用。
3.3 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巨块型肝细胞癌肝内转移灶显示的价值:本组58例巨块型肝细胞癌中20例发现肝内转移子灶共101个,其中87.1%的转移子灶平扫呈等密度,动脉期呈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强化,门脉期子灶密度迅速降低至与肝实质呈等密度改变,上述结果说明,大多数转移子灶只在动脉期才能被检出,同时这种强化形式也表明,转移性子灶与主灶具有同样以肝动脉供血为主的动态血流改变和瘤内造影剂充盈呈“快进快出”的特征。上述结果还进一步说明,巨块型肝细胞癌术前或介入治疗前必须进行全肝范围的动脉期增强扫描,以利于发现平扫及门脉期均呈等密度的转移性子灶,只有这样才能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影像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许达生, 陈君禄, 黄兆民. 临床CT诊断学-CT诊断要点,少见征象与误诊分析[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172
[2]赵绍宏, 高育擞, 蔡祖龙. 肝细胞庙的双时相螺旋CT扫描[J].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7,31:242
[3]梁日祥, 林黎娟.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50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2.:28
[4]庄丁勤. 原发性肝癌的螺旋双期增强扫描特殊和诊断价值[J]. 当代医学(学术版),2007,(1):59
[5]聂世琨, 方驰华, 杨剑, 等. 64排螺旋CT诊断肝癌临床价值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9.):79
[6]Hoe LV,Baert AL,Gryspeerdt S,et,al. Dual-phase helical CT of the liver:Value of an -early-phase acquisition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nrncystic focal lesions[J]. AJR, 1997,165:1155
[7]严福华, 曾蒙苏, 周康荣. 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0:829
螺旋扫描论文 篇10
1 资料
本组研究病例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17例接受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的患者。其中, 男75例, 女42例;年龄最小为29岁, 年龄最大为73岁, 平均年龄为51.7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者6例, 临床怀疑或诊断冠心病者111例。患者接受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的主要原因包括:心电图异常, 活动后气促和心前区不适等。
2 方法
采用GE Lightspeed VCT 64层螺旋CT进行冠脉造影扫描。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给予患者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图像质量评价。Ⅰ级:螺旋CT图像显示清晰, 没有伪影, 血管充盈良好。Ⅱ级:螺旋CT图像质量理想, 没有阶梯状伪影或错层, 只有单端血管边缘发生轻度模糊。Ⅲ级:螺旋CT图像质量较为理想, 没有阶梯状伪影或错层, 两段血管壁发生模糊。Ⅳ级:螺旋CT图像质量差, 部分血管发生错层伪影, 多段血管壁发生模糊, 难以分析冠状动脉。
3 结果
给予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后, 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 提高了CT扫描图像的质量, 取得了理想的造影效果。其中, 101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图像质量为Ⅰ级;13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图像质量为Ⅱ级;2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图像质量为Ⅲ级;1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图像质量为Ⅳ级。
4 讨论
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能够准确、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主干和分支, 显示冠状动脉支架形态, 显示桥血管的通畅性, 区分冠状动脉钙化和斑块, 在冠心病的初步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诊断措施。图像的质量决定了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的准确性, 而心理、心律、注射速度、对比剂总量、呼吸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图像的质量。因此, 医护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以降低各个影响因素对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图像的干扰, 提高图像质量, 为冠心病初步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4.1 一般护理
在进行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前, 医护人员应当全面掌握患者的相关病史, 评价患者的一般状况, 特别要注意患者的呼吸、心率等情况, 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根据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的常规要求, 嘱咐患者在CT检查前保持空腹, 禁食一餐[1]。患者在CT检查当日应当提前半个小时到达64层螺旋CT检查准备室。患者到达后, CT室护士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食物 (特别是海产品) 、药物、碘等过敏史, 是否存在心、肝或肾功能不全, 是否患过甲状腺机能亢进[2]。CT室护士应当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如实讲清。如果患者没有使用过碘剂, 就应当进行点过敏试验。若是试验结果呈阴性, 医护人员应当在将相关情况想患者及其家属交代完毕之后, 请其签署CT检查同意协议书。已经怀孕或是准备怀孕者禁止做64层螺旋CT检查。
4.2 屏气训练
在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中, 患者不恰当的呼吸将会导致产生运动伪影, 影响CT扫描图像质量。在扫描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身体位移或呼吸现象, 就容易导致心脏图像出现移动, 血管呈现移位或中断。良好的屏气能够促进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顺利进行, 准确的屏气能够缩短CT扫描时间, 缩小CT扫描范围。因此, 为了防止产生运动伪影, 医护人员就应当指导患者进行屏气训练, 引导患者进行吸气、屏气、呼气等反复训练, 使患者能够在心脏扫描的过程中屏气20s, 达到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所需的理想状态。
4.3 稳定心率
患者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心律对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有着很大的影响。通常, 将患者的心率稳定的控制在每分钟70次左右, 能够取得最佳的扫描图像。在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期间, 患者的心率波动越小, 图像质量就越理想。在CT检查前一晚, 医护人员应当嘱咐患者进行充分的休息, 并告知患者严禁服用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 尽量降低外在因素对心率的干扰。在必要时, 可以给予患者适量药物控制心率[3]。在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检查前, 医护人员需要检测患者的心率, 并尽量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候诊环境, 降低外在环境对患者心率的干扰。
4.4 合理使用对比剂
对比剂的用量与用法是影响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4]。对比剂注射速度快, 患者血管内对比剂充盈峰值高, 静脉干扰就越少, 血管显影就越好。在进行静脉穿刺时, 医护人员争取一次穿刺成功, 降低患者痛苦, 减少血管损伤, 防止对比剂外渗。本研究对比剂的注射速度是4.0m L/s, 对比剂总量是90m L, 117例患者的冠状动脉显影都符合诊断要求。对比剂注射时, 由于药物浓度较高, 注射速度较快, 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胀痛等反应, 护理人员须要告知患者这些是正常的药物反应, 不用过度慌张。护理人员嘱咐患者不要随意移动体位, 需要服从指示配合扫描医师进行扫描。在CT扫描时, 医护人员须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状态、反应, 并做好急救准备。在CT扫描过程中, 应当给予患者的非扫描部位防辐射保护。
4.5 心理护理
患者的负面心理或不稳定的心理状态, 都会严重影响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的质量。因此, 从接诊到CT冠脉造影扫描开始到检查结束, 护士应当始终与患者保持联系, 为患者答疑解惑, 让患者充分感受到被尊重, 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 确保患者心境平和。在检查前, 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CT检查的注意事项, 尽量消除了患者对CT检查的焦虑, 促进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 从而提高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脉造影扫描中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间接受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进行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期间给予患者系统的护理, 能够促进患者积极配合, 提高了CT扫描图像的质量, 取得了理想的造影效果。结论 开展系统、合理的护理, 是确保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扫描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护理
参考文献
[1]温智勇, 齐旭红, 任冰, 等.研究与开发128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 2008, 23 (7) :9-11.
[2]梁立华, 吴菊芳, 陈耀强, 等.影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原因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9, 25 (1) :89-91.
[3]徐月珍, 张黛强, 常香莲.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 (5C) :1365-1366.
【螺旋扫描论文】推荐阅读:
螺旋CT扫描07-20
多层螺旋CT平行扫描07-18
螺旋CT小剂量扫描10-21
64排螺旋CT扫描05-26
三期扫描论文07-31
扫描控制论文11-25
螺旋支撑杆论文07-19
平面螺旋天线论文07-0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论文07-04
最新热点商机扫描论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