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螺旋(精选3篇)
知识螺旋 篇1
0 引言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Nonaka&Takeuchi)在深入研究日本企业如何进行知识创造的基础上,利用了波拉尼(Polanyi)关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两分法[1],用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在化(Internalization)四个模式来描述企业知识创造过程,提出了知识创造的SECI螺旋模型[2,3]。SECI螺旋模型自其被提出之日起,得到了理论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应用。
然而,现有的研究通常从宏观上说明每经过一个SECI循环,知识螺旋会有新一轮的螺旋上升;却很少区分导致螺旋整体上升过程中螺旋的横向扩张和纵向上升的不同原因及其规律。而作为螺旋的基本要素,螺旋半径(横向)和高度(纵向)两个维度相互促进和制约,对螺旋整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这两个维度进行研究能细化和深入知识螺旋的演变规律,从而有针对地促进团队的知识创造活动。
1 SECI螺旋中的知识量和知识水平的提出
黄颢等在《SECI模型在网络化组织中的拓展研究》[4]一文中提出了知识规模螺旋的概念,并说明知识螺旋箭头向上表示质的提高,螺旋边界变大表示量的增加,即指出了知识螺旋半径和高度两个维度的含义。
本文选取团队层面的知识创造,用螺旋的半径表示知识的量,即团队总知识量。野中认为,知识创造螺旋起始于个体的隐性知识;同样地,团队的知识创造螺旋起始于团队总的隐性知识,即螺旋的起始半径为团队中所有个体的隐性知识的并集,是团队的初始知识规模或知识基础。当团队创造出新的知识或团队外部有不同于团队内部的知识流入时,团队总知识量增加,螺旋半径增大;当个体退出团队,并且该个体自身拥有团队中其他成员都不具有的知识时,会导致团队总知识量的减少,使螺旋半径减小;当某个过程中既没有新知识的产生或流入也没有非重叠性知识的流失时,螺旋半径不变。所以,在SECI知识创造过程中,螺旋半径可能增大,减小,也可能保持不变。
螺旋的高度表示知识的质,即知识水平。这里,知识水平是指知识能够被团队转移、吸收和利用的难易程度,或者说知识的可用性。螺旋上升表示知识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可以更有效地用于知识的创造。由于显性知识相对于隐性知识,系统的显性知识较之零散的显性知识,更容易被团队转移、吸收和利用,所以在团队总知识量不变的情况下,部分知识由隐性转化为显性,或者把不同的显性知识进行整理、结合和分类,知识水平会上升,表现为螺旋的上升运动。
2 基于知识量和知识水平的SECI螺旋进程分析
在定义了知识量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本文将对SECI螺旋在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这“四化”过程中知识量和知识水平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从而得到一个细化和深入的SECI螺旋。
2.1 社会化
社会化是分享经验,并由此创造诸如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隐性知识的过程,是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社会化过程不仅使得隐性知识在团队中得以复制,还可能存在顿悟这一普遍现象[5]。在合适的“场”[6]的促进作用下,隐性知识的转移双方都很有可能在转移知识的时候受到启示或领悟到言外之意,从而萌发出新的隐性知识,使团队知识量增加。因此,社会化过程中,由于产生顿悟现象,团队知识量增加,螺旋半径增大,并且团队增加的知识量即为顿悟产生的新知识量。野中认为,社会化只是一种有限的知识创造模式,除非使共享的知识明示化,否则它不可能轻易为整个组织所利用。由此可见,社会化过程中团队的知识水平保持不变,即螺旋在同一个平面上,没有上升。
2.2 外在化
外在化是将隐性知识表述为显性概念的过程。虽然外在化过程创造了显性的概念,但其内容实质上与被表出的隐性知识属于相同的知识,所以团队显性知识量增加,但总知识量不变,即螺旋半径不变。隐性知识在还没有被清楚地表达出来之前,其背后的系统化原理没有为团队成员们所掌握,很难被团队更有效地综合利用;外在化之后,明晰的知识更利于个人之间的分享和团队的转移吸收,可利用性大大增强,所以团队的知识水平上升,表现为知识螺旋的上升运动。
2.3 组合化
组合化是将各种零散的概念综合为系统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团队中各知识主体相互间通过对显性知识的传递、整理、添加、结合、分类等方式,实现知识结构上的变化,重新构造既有信息,催生新的知识,形成价值更大的显性知识体系。团队知识的组合化也是知识总量积累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某些特殊行业中更具有实用价值[7]。所以在组合化过程中,团队总知识量增加,增加量为催生出的新知识量,螺旋半径增大。通过显性知识的组合化,使得原来的显性知识可用性增强,有利于知识在团队中进一步扩散和团队成员更有效地转移、吸收、创造新知识。可见,在组合化过程中,团队的知识水平得到提高,知识螺旋上升。
2.4 内在化
内在化是使显性知识体现到隐性知识之上的过程。同社会化过程一样,内在化涉及隐性知识的获得,有“顿悟”现象发生[5]。个人从他人的论文、报告、讲义、叙述中得到启示,产生新的隐性知识;中坚人物的突出事迹、技能等对团队的激励和震撼,使团队形成新的惯例[8];团队精神、行为、章程、能力等对个人带来促进作用,使其得到领悟和产生灵感,这些行为不仅使显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并且其中产生的新的惯例、领悟、灵感等作为顿悟知识,扩充了团队的总知识库。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总知识量增加,增加的知识量为顿悟产生的新知识量。但是,该过程增加的知识仅仅停留和积累在个人层面和组织的隐性知识层面,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团队学习和知识创造,所以知识水平不变。若要更好地用于团队的知识创造,则必须与团队其他成员分享,在社会化过程中扩散并在外在化过程中表出为有利于团队学习的知识,这样才能促使螺旋上升。
综上所述,本文设计了团队知识创造SECI螺旋的展开图,用以更清晰地描述知识量与知识水平的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其中社会化和内在化是团队知识量的增加过程,外在化是知识水平的提高过程,组合化过程中既有知识量的增加又有知识水平的提高,螺旋整体呈循序上升的趋势。为直观地表现螺旋的演变,本文还给出了团队知识创造的SECI螺旋俯视图,以清晰地描述SECI各个阶段中知识量的变化特征,如图2所示。
SECI螺旋演变的初始状态为团队的原始知识基础和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团队依次进行第一个周期S1、E1、C1、I1四个过程的知识创造活动,以后周期的初始知识量和知识水平取决于前一周期的演变结果。从图1中可以看出:第一,S1过程中隐性知识量的增加没有直接导致知识水平的提高,其积累的知识量在E1或下一个周期的外在化过程E2甚至E3、E4……中得以表出,从而最终使得知识水平上升;同理,I1过程中积累的隐性知识也将通过以后周期的外在化过程表出;以此类推。第二,E1过程中只有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没有伴随知识量的增加,该知识水平的提高会带来C1、I1和以后周期知识量更大幅度的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知识量和知识水平之间的关系:在SECI螺旋的某个特定过程中,知识量和知识水平相互依赖性并不强,知识量的增加不一定会导致知识水平的上升,知识水平的上升也不一定以知识量的增加为基础;但是从知识创造的全局来看,知识量和知识水平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知识量的增加虽然在某个过程中不能直接导致知识水平的提高,但是通过知识螺旋的外在化过程,积累的知识量最终会使知识水平上升;同时,知识水平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使得知识可用性提高,有利于团队更好地转移、吸收和创造新的知识,从而使知识量增加。
3 结论
本文在提出SECI螺旋半径表示知识量,高度表示知识水平的观点的基础上,对SECI“四化”过程中知识量和知识水平的变化情况分别进行了探讨,认为社会化和内在化是团队知识量增加的过程,外在化是知识水平提高的过程,组合化过程中既有知识量的增加又有知识水平的提高;并指出在SECI各个阶段知识量和知识水平的相互依赖性不强,但从知识创造的全局来看,知识量和知识水平是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这在理论上是一个深入,对了解团队知识创造的具体过程,从而更好地进行团队知识管理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SECI“四化”过程中知识量和知识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将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摘要: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野中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SECI螺旋半径表示知识量,高度表示知识水平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对SEC“I四化”过程中知识量和知识水平各自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得到社会化和内在化过程实现知识量的增加,外在化过程实现知识水平的提高,组合化过程既有知识量的增加又有知识水平的提高的结论,同时指出了知识量和知识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团队知识创造,SECI螺旋,知识量,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Polanyi M.The tacit dimension[M].London:B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66:160-164.
[2]Ikujiro Nonaka,Hirotaka Takeuchi.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的螺旋[M].李萌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4]黄颢,陈天阁,张道武,陈晓剑.SECI模型在网络化组织中的拓展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3):16-21.
[5]褚建勋,汤书昆.量子学习模型——对组织中隐性知识顿悟学习的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J].2006,(8):80-83.
[6]Nonaka,I.SECI Ba and Leadership: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Knowledge Cre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00(33):5-34.
[7]简传红,张同健.基于核转化元的知识转化测度模型生成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2):39-47.
[8]Howells,Jeremy.Tacit knowledge,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er[J].Technology&Strategic Management,1996,8(2):81-105.
论螺旋型知识共享创新模式的构建 篇2
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是指集群内企业之间以及与外部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在技术、原材料采购平台、营销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联合创新行为,这种合作创新可以归结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建立在非正式交流产生溢出效应的基础上的、低层次的联合创新,即企业间对彼此的模仿采取一种默许的态度,这是通常意义上的集群创新;第二个层面是创新主体通过正式的协议而建立的、高层次的联合创新,这种合作主要发生于企业与高校及研究机构、上下游企业和龙头企业之间。集群企业因为地域接近和相互理解信任的密切联系,易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彼此间更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有效降低了合作的风险和成本。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转需要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促进知识在集群内部创造、储存、转移和应用,特别是隐含类经验和知识的转移及扩散。地方政府应通过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包括集群与外部的信息交流和集群内部的信息交流),完善信息交流手段和体系,促进集群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知识外溢、技术扩散和创新,使集群“空气中弥漫产业的气味”。地方政府应以产业集群内企业为示范,积极向其它企业推广,进行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为企业内部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提高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不断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市场竞争机制、有效率的产权制度、高效的激励制度和组织制度,降低社会各种交易成本,提高整个经济体制的运行效率,为企业和产业集群的成长创造一个适宜的技术、制度环境和创新资源要素的社会网络,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形成。
1 知识共享
1.1 涵义
1.1.1 知识共享的经济性
知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资源,知识有其特殊性。首先,知识可以重复使用,不会因为使用而被消耗,所以知识比一般的劳动力等有形经济资源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其次,知识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独特优势,它会在使用中,不断的积累、提炼并增值。
1.1.2 知识共享的对象
显然,知识共享的对象是知识,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知识具有不同的特性。从认知角度观察,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二者可以通过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4个阶段相互转化。从知识的层次来看,知识可分为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也可分为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
1.1.3 知识共享的主体
知识共享可能发生在员工个人之间,也可能发生在项目团队或不同组织之间,所以,知识共享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体、项目团队、组织等几个层次。
1.1.4 知识共享的手段
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具有不同的特征,而且,知识共享的主体分为个人、项目团队及组织3个层次,这就为知识共享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比如信息与合作技术(ICT)、资源描述框架(RDF)和本体论(ontology)等技术成为知识共享的关键技术。
综上,我们可以从知识共享的特性以及知识共享的过程和主体方面去理解知识共享,通过创造共享的条件,共享的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去捕获和传递共享的对象,从而实现共享。这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共享概念。
1.2 知识共享过程
知识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知识市场”。这个市场和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具有同样的特性与规律,知识流动很大程度上是在知识市场的作用下进行的。知识共享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市场的知识流动过程,是知识拥有者之间的交易行为过程。知识共享过程可以包括知识创造、知识吸收、知识交流、知识理解和知识创新等。
Holtshouse把知识看作是一种在供给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流动。许多学者将知识共享定义为沟通的过程。还有的学者认为,知识有效转移是企业存在的原因,对企业提高竞争能力非常重要。有的认为,知识转移存在两个方向的活动,一个是发出,一个是接收。图1表示了知识转移的两个过程,即知识拥有者的外化或发送行为以及知识获取者的知识内化或接收行为。知识外化和内化行为都未必是有意识或者有针对性的行为,但是我们可以激励知识拥有者以更适宜他人获取的方式外化其知识,培训知识接收者以更有益自身利用的方式内化知识。知识的外化和内化行为一方面需要认知主体认识到共享知识的价值,否则知识共享过程就不会发生。另一方面,时空间隔、社会距离及不同的文化、语言、心智和概念模式等可能成为共享过程中的障碍而扭曲知识的外化和内化。
对于知识型企业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知识贡献的意愿类型,本文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2.1 知识需求者主动意愿型
在知识型企业中,这种类型往往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表现的较为频繁。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员工如果遇到困难,这时候就有了学习的意愿,就会主动地从显性知识库中搜索其需要的知识,或者直接与某种隐性知识的拥有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或者通过模仿的手段获得知识,或者从外界非正式的渠道获得知识。这个过程可以从图1的反向流动中体现出来,知识需求者通过以上提到的各种方式去主动学习知识,而知识拥有者此时处于被动输出知识的地位。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知识需求者和知识拥有者中间除了复杂的获取方式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障碍”,这个障碍在知识型企业中如何解决?知识型企业的管理者是解决这个障碍的关键因素。此时,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调度员”的角色,他知道谁需要何种知识,谁拥有何种知识,他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为知识需求者和拥有者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共享。这种知识共享往往是无处不在,是随机发生的,对于知识创造有很大的帮助。
1.2.2 知识型企业主动意愿型
“机会只会光顾有准备的人”,企业在正常的工作进程中大多都会鼓励员工去“充电”,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组织者的角色。知识型企业主动意愿型中所有的员工均为知识的需求者和知识的拥有者,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每个员工都会参与到企业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的过程中,交流和学习别人的知识,并且通过新的培训获得企业外部的知识,这是一个比较正规的、定时的知识共享过程。
1.3 知识共享的障碍
1.3.1 企业员工不愿分享其知识
这类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为知识共享的各个知识节点之间的信任度不够,知识拥有者的自私心理作用,价值观念冲突等。在这些障碍的影响下,团队成员并不能确定其他人是否和自己一样积极共享知识。只有团队成员对他人有足够的信任以及共同的价值观时才会积极地共享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团队中信任机制和价值观的培养。
1.3.2 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差异
这类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企业员工之间的学识差异、认知差异、文化差异、表达差异等。知识共享并不是各方愿意并付出行动就能够达到共享目的的活动,很多时候知识共享会受到企业员工知识结构差异的影响。因此,知识型企业在组建项目团队时要充分考虑到成员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的相似程度。
1.3.3 缺乏知识共享环境
这类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企业的组织障碍、团队结构以及团队文化等。知识共享面临的环境包括组织和团队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知识共享需要一个和谐、信任的环境的支撑,因此,知识型企业不仅仅是要营造企业内的和谐共享文化,并且要注重培养和谐的项目团队的共享文化,为员工提供融洽的知识共享的环境。
2 螺旋型知识共享创新模式的构建
2.1 生物基因的螺旋进化运动和标杆案例归纳的启示
自然界的生物进化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物群体也就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比如作为我们的主要食物的农作物,都经过了近万年的人工遗传修饰/改造发展,修饰/改造的基因数以千计,并且,基因的修饰/改造手段和技术并非是静止不前而是随科学的螺旋深入发展而持续创新的,如随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而出现的转基因技术己经能使遗传物质在两种完全不相干的生物体之间进行转移,现在,人类的食物很少还有“自然”食品。可见,生物进化过程本质上是生物基因的螺旋进化的过程。标杆企业知识创新最佳实践案例中米塔尔特别强调持续不断地创新知识,让知识创新形成一个共享十创新+再共享的持续改进循环。这样的持续改进运动与企业的生物进化运动很类似,也是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
2.2 知识共享创新模式的构建
2.2.1 企业专有知识创新过程
企业要实现知识创新,首先就必须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要让已有知识能够有效表达、共享和复制,使其具备遗传能力,然后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第一层次企业专有知识创新主要包括专有知识的形成、表达与遗传。第二层次企业知识创新为专有知识的通常意义上的变异创新,具体包括专有知识的创新类型、创新模式、创新动力、创新过程等。
基因发生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必要前提,由于环境不能改变基因,如果基因本身不能发生变异,那么生物根本就无法变化和发展,更加谈不上进化。企业基因组的变异对企业进化的作用犹如基因在生物体进化中所起的作用一样,专有知识的形成、表达与遗传主要为专有知识的创新创造条件,专有知识创新才是企业进化的最终决定因素。必须指出,上述企业知识共享创新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研究虽然涉及了知识创新的两个过程,第一层次为第一个过程,是知识(特别是专有知识)的形成、表达与遗传过程:第二层次为第二个过程,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创新或知识创造过程。但是,实际上企业知识创新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研究只涉及了同一个知识创新周期的两个过程,要透彻理解专有知识创新还必须从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来进行考察。为了形象地展示企业知识创新的一个创新周期的两个过程,我们绘制了专有知识创新图(参见图2)。
一个具有持续演变机能的系统必须是一个非平衡的系统,因为只有当一个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时,才可能具有运动矢量,进而出现宏观有序的运动。企业专有知识的持续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运动和演变过程,这就决定了企业知识持续创新必然是一个非平衡的系统。实质上,企业专有知识创新发展的就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的过程.当企业建立了一个知识创新发展目标时,企业的知识显示状态与未来目标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一个不平衡的体系,伴随企业专有知识的创新和积累,这种不平衡性在不断地、持续地被消除,当企业知识创新发展目标为一静止目标时,那么随着所设置知识创新发展目标的实现,不平衡就完全消除,知识创新也就完全停止了。但是,企业都是希望持续发展的,而要实现持续发展,企业就必须在原有目标实现后,要及时在已有专有知识的存量和结构基础上建立新的发展目标,重新构造新的不平衡体系,进入新的不平衡发展过程。企业的专有知识创新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不断积累扩大,循环往复,永不枯竭。如图2所示,企业知识创新过程包含二个基本过程:第一个过程是知识(特别是专有知识)的形成、表达与遗传过程,第二个过程是企业专有知识的知识变异或知识创造过程。这二个基本过程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相互嵌接、紧密联系,第一个过程是知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为第二个过程的创新创造条件,第二个过程是第一个过程的发展升华.企业专有知识的创新活动是一个不停息的自我更新循环的过程,然而这不是一个简单重复的循环。每一个循环,企业专有知识都会扩展自身的质与量,低一层次的创新循环产生了上一层次的专有知识,从而完成企业专有知识的层次升级.在企业专有知识创新的动态循环过程中,企业创造了新的知识,新知识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纵向和横向不停地扩展。
2.2.2 构建新的知识创新模式
根据上述分析,作者绘制了知识创新模式的平面图与立体图,对于如何构建新的知识创新模式从五个模块进行详尽的阐述分析(参见图3,4)。
如图3、4所示,新的知识创新棋式主要由五个模块组成:两层次活动、知识流、载体、时间和创新能力夹角。
2.2.2. 1 模块一:两层次活动
在图3中,第一层次的活动是表达和共享:第二层次是创新,或者说是静态创新。在新的知识创新模式中,两层次活动从目标、方式、规律及支持的工具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要求(见表1)。
结合图3和表l,我们可以看出表达、共享和创新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表达和共享是基础,创新是动态的升华。企业中的核心默会知识在流程被量化、细化和可视化的表达并共享,从而成为专有知识流,专有知识被创新后生成新的核心默会知识,进行下一轮的知识创新循环。
流程是贯穿表达、共享和创新整个过程的载体,因此专有知识的表达最重要的就是要被流程所认知并共享,专有知识要被流程化有两种方法(见表2):标准化以及专有知识库。流程表达专有知识要具备可量化、细化和可视化的规律,因为知识经过量化或标准化容易被接受和认识,但标准化的东西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具备,如果标准化范围过于宽泛,就不会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载体,因此,真正能表达专有知识的流程操作规范必须是在流程关键环节上尽量细致而且尽量量化或者可视化表达的操作规范。
2.2.2. 2 模块二:知识流
(1)知识流的定义:知识流是指在知识创新模式的各个环节中流动着的知识或知识集群。(2)不同阶段的不同知识流:在知识创新模式的不同阶段会获得和产生不同的知识流,主要有:外来知识流、核心默会知识流、新生核心默会知识流、专有知识流等。如图3所示,企业专有知识的持续创新模式是一个开放系统,企业与外部是开放的,企业及各级组织可以从企业外部寻找知识基础,企业不同阶段的专有新知识的产生,一部分可能来自于外部,但由于专有知识的难以模仿性,单个企业的专有知识不可能直接依靠外部知识,它只能成为企业专有知识的基础;另一部分来自于组织内部已有的核心默会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互动转化。只有将外部知识与企业自身的知识进行融合转换后才可以成为企业的专有知识流。在知识创新模式中各种类型的知识流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外来知识流与企业现有的核心默会知识流被流程所表达和共享,形成了企业的专有知识流,在进行专有知识流的创新活动后即产生了新生核心默会知识流,此时的新生核心默会知识流虽然来自于专有知识,但并不能称之为专有知识,它只有进行下一轮的知识创新循环,被表达和共享后才成为新的专有知识流。
2.2.2. 3 模块三:载体
(1)对照丙明杰教授关于知识场和知识库的定义,本章中的载体既是知识场,也是知识库。知识场是指知识被应用的场所,知识库是指储存知识的场所。(2)本文中的业务流程人、知识网络等既是知识场,也是知识库。业务流程是知识表达、共享和创新最有效的载体,也是企业知识的最佳实践社区(知识场)因为知识最终要应用于流程并被流程所验证,但是本文中的业务流程并不仅仅是指生产流程,它还包括企业中如销售流程、新产品开发流程等其它业务流程。(3)对于储存和共享企业知识,特别是专有知识来说,业务流程也是最有效的知识库。个人(或小群体)不能成为专有知识的知识库,因为个人(或小群体)所拥有的知识由于没有被共享和企业化,还不是专有知识。(4)专有知识的知识库构成企业核心竟争力的基础和根源。丙明杰教授提出企业的默会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但是默会知识只是企业员工个人或小群体拥有的知识,没有被企业化,因此这种核心竞争力容易随员工的流失而流失,而专有知识的主体就是默会知识,且是被企业化了的核心默会知识,因此也可以说,专有知识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根源。
在本文图4中,圆锥体的截面积代表公司拥有和应用专有知识的多少,即公司知识场和知识库的大小,对于不同公司或同一公司的不同阶段来说,其拥有的专有知识是不相同的,圆锥体的截面积越大,则说明该公司拥有专有知识越多,反之则相反。
2.2.2. 4 模块四:时间
从时间上看,知识创新模式表现为一个长期持续的循环往复过程,企业的知识创新往往是为了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瓶颈”问题而出现的,当企业实施完这个(或几个)知识创新项目后,现有的平衡被打破,使得企业的发展出现新的“瓶颈”,从而引发新的知识创新项目,这样,企业知识创新活动就呈现出一种永不停息、长期持续的过程。企业专有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是由许许多多个知识创新周期组成的,在图4中表现为任意相邻两个圆锥横截面之间的时间,作者在图4上标注了其中的一个创新周期,以更形象化地进行说明。在每个知识创新周期电企业知识创新的过程都包含二个基本过程:第一个过程是知识(特别是专有知识)的形成、表达与遗传过程,第二个过程是企业专有知识的知识创新或知识创造过程。企业知识创新的每一个循环过程中,都涉及到个人、团队和企业组织三个层次的知识互动,每一层次内与层次间的知识互动使专有知识的质与量得以在原有基础上动态扩展和创新,所以,企业专有知识的创新轨迹表现为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对于不同公司或一公司的不同阶段来说,其拥有的专有知识是不相同的,从而其专有知识创新的逻辑起点也是不同的。如果某公司开始进行知识创新时,己拥有一定的专有知识,那么其专有知识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如图4的某一圆锥横截面,假设为A面,则该公司专有知识创新模式表现为以A面为一个底向上无限延伸的圆台:如果某公司开始进行知识创新时,压根就没有自己的专有知识,那么其专有知识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如图4的某一圆锥顶点,则该公司专有知识创新模式表现为一个向上无限延伸的圆锥。
2.2.2. 5 模块五:创新能力夹角
(1)创新能力夹角定义。本文将知识创新模式立体图中圆锥母线与轴线的夹角定义为创新能力夹角。(2)影响创新能力夹角大小的因素。创新能力夹角大小是由知识场的大小所决定的,而知识场的大小又是因企业流程参与度(即多少流程参与,参与程度多少)企业人员参与度(即多少人员参与,参与程度多少)而决定的。参与知识创新的员工比例越高,专有知识融入的流程越多,则企业的创新夹角越大。反之亦然。
知识螺旋 篇3
关键词:知识创新,环境基础,双螺旋
一、改进双螺旋的企业知识创新模式的建立
1. 企业知识创新模式建立的思路。
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其集成为三个方面:外部环境基础、企业知识愿景以及知识创新的过程,企业知识创新模式依据这三大集成建立。
(1) 外部环境基础。企业外部环境构成了企业知识创新活动的基础,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进行企业知识创新探讨不能排除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建立了影响企业知识创新的外部环境基础,归纳出对知识创新产生重要影响的六大环境因素:政府政策、社会发展、产业环境、技术环境、竞争者、客户。依据六大因素构建知识创新环境图。由于各因素作用大小不同,研究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时,可按照0~5打分法加以评估,绘制雷达图进行分析。环境的动态变化导致不同时点雷达图形状将产生差异。
(2) 企业的知识愿景。企业制定的知识愿景为企业指明了知识创新的发展方向,能够回答“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企业如何获得/创造这些知识?”、“企业为什么这样做?”等一系列问题,便于人们明晰企业知识创新的任务及途径,有利于员工理解并积极实践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
(3) 知识创新双螺旋过程。SECI螺旋转化是知识创新模式的重要特征,是知识创新的基本单元。通过知识的这种不断基本转化,使得新知识得以形成。本文更关注隐性知识的创新,本文将知识创新双螺旋作为企业知识创新过程:每完成一次知识创新,企业都经过了一个SECI转化、共享的行为、共享的反映、共享意志的形成的动态交织和联系的过程。其中,共享的行为指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切实的知识创新行动,实现价值创新;共享的反映是一种实践,包括经验分享、表象化团队所存在的基本主题、困惑和问题,实现默认的具体化知识的螺旋转化;共享意志的形成是知识创新中最难的和最不容易捕捉的部分,形成于个人的观点,通过对话重新认识目标,最终形成一致目标,实现自我超越知识的螺旋转化。
2. 企业知识创新模式的一体化建立。
企业知识创新并非从零开始,而是有一定知识存量基础的,以研究起点的知识存量为初始知识存量。大多数企业的知识创新是持续的非一次性的行为。企业通过持续的知识创新使知识不断产生价值并形成新知识,新知识沉淀积累扩大企业的知识库,使知识存量递增。在三维空间中将知识创新的各个基础要素有机结合,构建企业知识创新一体化模式,见图。在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知识创新活动的开展以初始知识存量为起点,通过SECI转化和共享的行为、共享的反映、共享意志的形成四类活动的动态交织和联系,持续的完成一个个包含双螺旋的知识创新过程。过程始终以知识愿景为中心,沿实现知识愿景的方向螺旋上升,不断的创造出新知识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知识创新一体化模式的特征
1. 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
企业规划并开展知识创新活动需对外部环境平台进行充分分析。可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各环境因素做出评价,绘制环境基础雷达图:得分越高表明因素的影响越大;雷达图包围的面积越大,外部环境条件越有利于知识创新。企业可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自身所处外部环境状态,采取相应的对策扬长避短。
2. 强调企业知识愿景的作用。
企业依据自身愿景制定的知识愿景,将知识创新放在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的高度。但制定愿景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使知识愿景深入人心,使企业上下对知识创新愿景深刻理解,在工作中切实实践知识创新活动及相关任务。因此企业需要在制定合理知识愿景的基础上,在经营层面上制定知识创新战略,并在企业内部分解,使全体人员形成共识,将具体化的企业知识愿景落实。在该过程中需加大愿景的宣传,让员工将个人价值观及理想追求与企业知识创新目标结合,激励员工挖掘潜能,通过知识创新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3. 不断完善知识创新的过程。
制定企业知识创新基本框架后,企业需完善知识创新过程。为使企业知识创新过程周期减短及新知识产量增高,企业应促进SECI转化和共享的行为、共享的反映以及共享意志的形成。企业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便利资源共享的网络文件系统;适当改变组织结构使知识价值最大化;构建学习型团队,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中促进共享和知识创新;促进学习型文化形成,增多学习方式和培训力度。企业应善于发现并及时解决知识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
三、企业知识创新一体化模式的支撑体系
1. 不断监测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
外部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知识创新活动的开展,环境会随时间或企业努力发生变化。如不及时对这种变化做出合理的反应,将对企业知识创新造成重创。因此企业需要对外部环境变化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当变化超出企业预期时,企业应及时重新分析已变化了的知识创新环境平台,根据评估结果做出应变。
2. 定期修正知识愿景。
随着知识创新的进行,企业的原定知识愿景可能逐步得到了实现,也可能由于某些原因与预期存在着偏差,这都需要对知识愿景进行及时修正,以保证知识创新活动目标的正确。不过,企业知识愿景的这种变化比较缓慢,企业只要根据企业状况定期检查即可。
参考文献
[1]陈晔武:国外知识创新模型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 20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