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螺旋霉素

2024-05-12

乙酰螺旋霉素(精选12篇)

乙酰螺旋霉素 篇1

1 测量依据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附录ⅪA) 测定。

2 测量方法

(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5片, 研细, 加乙醇200ml使溶解, 移至500ml量瓶中, 加灭菌水稀释至刻度, 制成1000u/ml的溶液, 摇匀, 静置;精量上清液2.00ml, 分别置50ml与100ml量瓶中, 加灭菌磷酸盐缓冲液pH 7.8稀释至刻度, 制成40u/ml和20u/ml的溶液。 (2)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将标准品0.03886g置50ml量瓶中, 加20ml乙醇溶解后, 加灭菌水稀释至刻度, 根据标准品的效价计算并补加灭菌水1.101ml (使用2ml的移液管) , 制成1000u/ml的溶液, 摇匀, 静置;精量上清液2.00ml, 分别置50ml与100ml量瓶中, 加灭菌磷酸盐缓冲液pH 7.8稀释至刻度, 制成40u/ml和20u/ml的溶液。

3 检验原理

本法系利用抗生素在琼脂培养基内的扩散作用, 采用量反应平行线原理的设计, 比较标准品与供试品两者对接种的试验菌产生抑菌圈的大小, 以测定供试品效价的一种方法。

4 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

供试品的溶解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供试品的稀释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标准品的称量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标准品的溶解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标准品的稀释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微生物检定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结果重复性带来的不确定度。

5 供试品的溶解、稀释与标准品的溶解、稀释过程所用的玻璃量器带来的不确定度分析

移液管、容量瓶标准不确定度来源均有4种:校正、重复性、温度、人员读数。 (1) 2ml移液管、50ml容量瓶、100ml容量瓶与500ml容量瓶校正引起的不确定度:根据JJG196-1990《常用玻璃器具》检定规程规定, 20℃时2ml移液管 (A级) 的容量允差为±0.012ml, 50ml容量瓶 (A级) 的容量瓶允差为±0.050ml, 100ml容量瓶 (A级) 的容量允差为±0.1ml, 500ml容量瓶 (A级) 的容量允差为±0.25ml, 取矩形分布得:u1 (V2) =0.006928mlu1 (V50) =0.02887mlu1 (V100) =0.05774mlu1 (V500) ==0.1443ml (2) 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2 (Vx) :通过重复测定10次统计出标准偏差如下:u2 (V2) =0.0092mlu2 (V50) =0.015mlu2 (V100) =0.02mlu2 (V500) =0.12ml (3) 温度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3 (Vx) 根据《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 (P38) 中数据可知:水的膨胀系数为2.1×10-4, P=0.95, C=1.96, ΔT=3℃.体积变化:V×液体的膨胀系数×ΔT3 (V2) =0.0006429mlu3 (V50) =0.01607mlu3 (V100) =0.03214mlu3 (V500) =0.1607ml (4) 人员读数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u4 (Vx) 根据《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u4 (V2) =0.00816mlu4 (V50) =0.2041mlu4 (V100) =0.4082mlu4 (V500) =2.0412ml以上4项合成得出2ml移液管、50ml容量瓶、100ml容量瓶与500ml容量瓶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u (v2) =0.008186ml则相对不确定度:urel (v2) =u (v2) /v2=0.008186/2=0.4093%

u (v50) =0.2073ml则相对不确定度:urel (v50) =u (v50) /v50=0.2073/50=0.4146%

u (v100) =0.4139ml则相对不确定度:urel (v100) =u (v100) /v100=0.4139/100=0.4139%

u (v500) =2.0561ml则相对不确定度:urel (v500) =u (v500) /v500=2.0561/500=0.4112%

6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1) 供试品的溶解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供试品的溶解采用500ml (标准不确定度分析见5) 的容量瓶则由供试品的溶解体积带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为:urel (v1) =urel (v500) =0.4112% (2) 供试品的稀释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1) 供试品稀释采用2ml移液管、50ml容量瓶、100ml容量瓶带来的合成相对不确定度为 (即稀释因子f1带来的相对不确定度) :urel (f1) =0.8236% (3) 标准品的称量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1) 取样 (标准品的均匀性) 本实验依照JTF1135-2005《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规定, 由此所致的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2) 标准品称量W标=0.03896-0.00010=0.03886g称量不确定度来自两个方面:天平校准和重复性 (1) 天平校准 (制造商给出天平的置信区间为0.03mg) , 按均匀分布, 则校准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为:u1 (m1) =0.01732mg (2) 天平的重复性:按《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附录G (不确定度的常见来源和数值) 中给出的数据, 得到分析天平的重复性约为0.5×最后一位有效数字。十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 最后一位有效数字为0.01mg, 所以天平重复性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u2 (m1) =0.5×0.01mg=0.005mg因为是两次称量, 则由天平带来的不确定度计算两次u (m1) = (2×0.017322+2×0.0052) 1/2=0.02550mg则由天平称量带来的相对不确定度:urel (m1) =0.02550mg/38.86mg=0.06562% (4) 标准品的溶解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溶解用到2ml移液管与50ml容量瓶所带来的合成相对不确定度为:urel (v2) =0.5826% (5) 标准品的稀释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标准品稀释采用2ml移液管、50ml容量瓶、100ml容量瓶带来的合成相对不确定度为 (即稀释因子f1带来的相对不确定度) :urel (f2) =0.8236% (6) 微生物检定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抑菌圈测量采用ZY-300IV型微生物自动测量分析仪, 标准不确定度是由ZY-300A抑菌圈电脑测量仪校准带来的, 由检定证书给出的示值重复性为:0.03%、0.03%、0.03%、0.00%以上4项合成得出合成相对不确定度为:urel (s) =0.05196% (7) 结果重复性的不确定度:测量重复性标准偏差是测量时所有随机影响的合成, 因此其他不确定度来源中的随机分量不再考虑。取本品重复测量六次, 测量值分别为:93.63%、92.46%、92.89%、92.09%、92.71%、93.91%平均值:92.9%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 (J) =0.6964%在日常检验中, 测定两份样品报告平均值, 故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 (J) =0.4925%平均值的相对不确定度为:urel (J) =u (J) /92.9%=0.4925%/92.9%=0.5301% (8) 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el (wx) =1.467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rel (wx) =u (wx) /wxu (wx) =92.9%×1.4673%=1.3631% (9) 扩展不确定度:U=ku=1.3631%×2=2.7262% (k=2) (10) 报告结果:ω= (92.9±2.7) % (k=2, 置信概率95%)

摘要:目的建立并运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片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应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析检验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1) 供试品的溶解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 (2) 供试品的稀释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 (3) 标准品的称量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 (4) 标准品的溶解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 (5) 标准品的稀释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 (6) 微生物检定过程带来的不确定度; (7) 结果重复性带来的不确定度。结论运用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有助于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重点关注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以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不确定度评定,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乙酰螺旋霉素片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2005, 2.

[2]JTF1135-2005.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

[3]JJG196-1990.常用玻璃器具.

乙酰螺旋霉素 篇2

答:乙酰螺旋霉素片不能去火,乙酰螺旋霉素片的功效是适用于敏感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牙周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皮肤软组织感染,亦可用于隐孢子虫病、或作为治疗妊娠期妇女弓形体病的选用药物。属于抗生素类,有消炎的功能,乙酰螺旋霉素片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或微黄色。

乙酰螺旋霉素片的用法及用量分别为成人剂量是一次2-3片,一日4次,首次加倍。小儿剂量是每日按体重20-30mg/kg,分4次服用。但是,对乙酰螺旋霉素片、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过敏的患者禁用。为了使药物充分发挥它的功效,患者朋友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肝胆系统是乙酰螺旋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径,故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乙酰螺旋霉素片。

2.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不需作剂量调整,但乙酰螺旋霉素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缺乏资料,故应慎用。

乙酰螺旋霉素 篇3

【关键词】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8.1+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80-02

罗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细菌、厌氧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阿奇霉素是半合成的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又名阿红霉素或阿奇红霉素[1]。这两种抗生素均可通过口服和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临床中两种抗生素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耳鼻喉感染等[2],用途广泛,作用效果明显。但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也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慎用。为探究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笔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对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临床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国内文献中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总结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结果显示,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均可引起胃肠系统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肝胆系统损害、凝血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时损伤、免疫功能紊乱和内皮系统损伤等。其中胃肠道损伤最大,分别占不良反应发生率的75.95%和73.00%。结论:临床用药时要注意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对用药后的监测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8.1+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80-02

罗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细菌、厌氧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阿奇霉素是半合成的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又名阿红霉素或阿奇红霉素[1]。这两种抗生素均可通过口服和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临床中两种抗生素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耳鼻喉感染等[2],用途广泛,作用效果明显。但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也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慎用。为探究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笔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对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临床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国内文献中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总结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结果显示,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均可引起胃肠系统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肝胆系统损害、凝血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时损伤、免疫功能紊乱和内皮系统损伤等。其中胃肠道损伤最大,分别占不良反应发生率的75.95%和73.00%。结论:临床用药时要注意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对用药后的监测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8.1+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80-02

乙酰螺旋霉素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发生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 将患者分为3个年龄段:≤14岁、15~59岁、>59岁。

1.2方法

将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以及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按照五级标准评定[2~4]: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以及肯定无关, 对评定为肯定、很可能以及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统计分析患者年龄、给药途径、给药剂型、使用天数、是否联合应用等。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罗红霉素用药不良反应

2.1.1 不同年龄患者用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罗红霉素用药途径主要为口服, 进口药品5种, 国产药品28种, 累计用药患者4866例, 其中>59岁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其他2个年龄段,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59比较, *P<0.05

2.1.2 用药后不良反应累及系统:

罗红霉素用药后, 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免疫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皮肤损伤、神经系统损伤、胃肠道反应等。其中出现胃肠道反应患者433例 (60.7%) , 所占比例最高。药物剂型主要为分散片或胶囊, 无因不良反应被迫停药情况。见表2。

2.2 克拉霉素的不良反应

2.2.1 不同年龄患者用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克拉霉素给药途径为口服或静脉注射, 进口药品5种, 国产药品29种, 累计用药患者8900例。其中15~59岁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其他2个年龄段,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15~59比较, *P<0.05

2.2.2 用药后不良反应累及系统:

克拉霉素用药后, 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损伤、皮肤损伤、肝胆损害、免疫系统、心律不齐、及其他特殊感觉功能障碍等方面。其中, 出现胃肠道反应1422例 (52.7%) , 所占比例最高。见表4。克拉霉素治疗过程中, 有20例患者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难以耐受, 停止用药, 其中静脉炎、皮疹等不良反应14例, 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6例。

2.3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2.3.1 不同年龄患者用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克拉霉素给药途径为口服或静脉滴注, 进口药品3种, 国产药品57种, 累计用药患者20376例。其中15~59岁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其他2个年龄段,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5。

2.3.2 用药后不良反应累及系统:

阿奇霉素用药后, 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皮肤、肝胆损害、神经系统损伤、免疫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损害、视力损害以及呼吸系统损伤等方面。胃肠道反应3988例 (71.0%) , 所占比例最高。见表6。给予阿奇霉素用药治疗后,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02例, 其中因胃肠道反应耐受不良而停止用药79例, 因出现皮疹而停止用药20例, 因静脉炎而停止用药治疗3例。

注:与15~59比较, *P<0.05

3 讨论

本结果表明, 临床中采用罗红霉素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其他两种抗菌药物, 且该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多发生于>59岁老年患者, 最为胃肠道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高, 其次为神经系统损伤、皮肤损伤, 分析主要是因患者自身体质原因, 与张雪琴等[5]临床研究基本相符。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人群的年龄主要为15~59岁, 其次为青少年, 主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以及表现为胃肠道反应, 之后为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该药特殊过敏反应并不少见, 可能是因其作为半抗原物质, 不排除存在抗原决定簇, 导致的广泛Ⅰ型变态反应相关, 小于14岁患者的不良反应稍高, 分析可能是在儿童静脉滴注用药时, 用药量过高, 儿童因机体尚未发育完善以及国内生产该药企业较多, 且同一抗生素产品可能存在不同程度滥用以及纯度不同等原因[6~8]。其研究结果与韩玲华等[9]临床研究基本相符。克拉霉素不良反应多发年龄为15~59岁, 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年龄段, 分析可能是因该段年龄患者自身机体对靶器官敏感性有明显增强。其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 成年人少见过敏性反应以及剥脱性皮炎, 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0]。该药不良反应类型与其他两种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基本相似, 但该药物用药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等严重性不良反应, 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临床用药风险, 因此临床用药后尤其应该注意。且相关研究表明, 给予患者克拉霉素静脉滴注后, 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 着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治疗风险。因此, 临床医师不首选静脉滴注治疗, 若必须实施静脉滴注, 应注意用药过程的监护, 防止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11]。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以及阿奇霉素与红霉素等其他大环内酯药物相比,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且抗菌治疗效果显著, 抗生素后反应良好, 严重不良反应情况较少, 但临床用药治疗时不能忽视严重不良反应的出现, 尤其是B型不良反应 (具有特异性反应, 主要为免疫学机制, 不能预见, 与用药计量无关, 罕见) , 因此, 在开立医嘱之前, 医师要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 按照药物说明书开立药物, 把握患者药物适应证, 合理使用药物及剂量, 从而确保药物规范、有效、安全地使用[12]。重视药物适用人群、家族以及适应证、以及重视监测联合用药以及用药后治疗情况, 可有效预防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三种药物时, 要注意预防和警惕药物不良反应[13]。

乙酰螺旋霉素 篇5

在螺旋霉素链霉菌发酵过程中,添加丙三醇有助于螺旋霉素的.合成.在摇瓶实验中,于发酵开始时添加丙三醇(ψ=0.000 8)效价提高约20%~30%.在50 L发酵罐上进行放大实验,不仅成功地验证了丙三醇的促进作用,还通过测定发酵液中多种相关有机酸含量、菌浓、总糖和NH2-N浓度等参数,初步分析了丙三醇的作用机理,即丙三醇主要增加了EMP途径和TCA循环的代谢流,在发酵初期可能有助于激活菌体,促进细胞的初级代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螺旋霉素的生产速率和产量.

作 者:胡蓉 陈长华 张琪 刘迎宾 HU Rong CHEN Chang-hua ZHANG Qi LIU Ying-bin 作者单位:胡蓉,陈长华,HU Rong,CHEN Chang-hua(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

张琪,刘迎宾,ZHANG Qi,LIU Ying-bin(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驻马店,463000)

乙酰螺旋霉素 篇6

1研究对象

自2013年5月-2014年7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生殖道感染患者中进行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加药敏试验,支原体阳性并对阿奇霉素及红霉素素均敏感者共104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A组为对照组,B组为研究组,两组临床表现,如:阴道分泌物多、外阴不适、下腹痛、腰痛、宫颈充血或糜烂等无差异性,各组临床表现见表1。

两组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疗程结束均行肝肾功能检查。

2.2疗效判定标准

按卫生部颁布的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为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完全恢复正常,病原体清除者;显效为病情明显恢复,但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微生物4项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者;好转为病情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者;无效为用药72h病情未有改善或加重者。有效包括痊愈和显效。痊愈患者分別于停药后1月、2月、3月复查,连续3次复查均为阴性为治愈。复发:治愈3个月后复查,病原体又出现阳性。

2.3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及P<0.01为有显著性差异。

3结果

3.1两组患者用药1、2疗程后支原体培养转阴情况比较

4讨论

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在发达国家居性传播疾病首位。目前临床采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者较多,既往效果较好,但随着耐药菌株增多等问题的出现,口服用药疗效已明显下降。红霉素肠溶胶囊置于阴道后溶解,微丸可全面弥散在下生殖道,与病原体充分结合,提高了局部的药物浓度,直接杀灭吸附在宫颈上皮细胞表面的支原体,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小,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且药品价格经济,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郑卫东,胡菊.174例妇女生殖道病原体DNA检测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0-91.

[2]范建辉,李小毛,等.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7):429-430.

[3]EmbreeJE,KrauseVW,EmbilJA,etal.PlacentalinfectionwithMycoplasmahomonisandUreaplasmaurealyticum:clinicalcorrelation[J].ObstetGynecol,1980,56(4):475-481.

长螺旋钻机螺旋钻具的结构改进 篇7

1.存在问题

为了保证长螺旋钻机在施工过程中的作业效率,通常要根据施工特点选择钻具:一是根据土质的硬度选择锥形螺旋钻头或齿形钻头;二是根据土质的输送性能选择长螺旋或短螺旋钻杆,三是根据钻孔深度选用相应长度的钻杆。

上述钻具的钻头形式、钻杆结构、钻杆长度一经制造后就无法变更。当地层结构和钻孔深度发生变化时,只有针对新的地质条件和钻孔深度,另行购买与之相匹配的螺旋钻头和钻杆。如此增大了钻具资金投入和库存量,影响使用单位经济效益。

2.改进方法

为解决螺旋钻具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在长螺旋钻机钻杆开发过程中,设计出1种新型可调节钻具。该螺旋钻具主要由基础螺旋钻杆1、中间螺旋钻杆2、涨销3、螺栓4、防松垫圈5、引导钻头6、压板7等零部件组成,如图1a所示。

(1)组合钻杆

基础螺旋钻杆1、中间螺旋钻杆2构成组合钻杆。基础螺旋钻杆1和中间螺旋钻杆2的中心管均采用无缝钢管制成。基础螺旋钻杆1与钻机的动力头连接,由动力头输出动力驱动基础螺旋钻杆1旋转。

基础螺旋钻杆1下端为内六方孔,中间螺旋钻杆2上端为六棱柱,基础螺旋钻杆1内六方孔平面和中间螺旋钻杆六棱柱平面上各设有半圆形凹槽,将中间螺旋钻杆六棱柱插入基础螺旋钻杆1内六方孔中,两个凹槽相对后形成圆孔。将涨销3插入圆孔中,再将螺栓4垫上防松垫圈5,并将螺栓4拧入涨销3并拧紧,即可实现基础螺旋钻杆1与中间螺旋钻杆2的锁紧,如图1b所示。

钻孔作业时,不仅可根据土质的可输送性能选择长螺旋或短螺旋钻杆,还可根据实际钻孔深度,选用不同长度的中间螺旋钻杆。或增、减钻杆的根数,以适应钻孔深度的需求。

(2)引导钻头

引导钻头分为斗齿钻头和截齿(矿用硬质合金组合刀具)钻头2种,安装斗齿的钻头结构如图2所示。斗齿5对称焊接在支撑叶片4下端面上,导渣叶片2为1片,较支撑叶片薄。这种结构的优点有2点:一是便于与中间螺旋钻杆的螺旋叶片衔接;二是可将钻出的土壤疏导至中间螺旋钻杆的螺旋叶片上。为了确保在安装引导钻头时导渣叶片与中间螺旋钻杆叶片准确衔接,在引导钻头上端部设计有定位销。

引导钻头6和中间螺旋钻杆2的连接结构,与基础螺旋钻杆1和中间螺旋钻杆2的连接结构相同。

(3)钻孔直径调整装置

将螺旋钻具总成组装完成后安装到钻机上,即可进行钻孔作业。钻孔之前,可通过引导钻头上的截齿和钻杆外侧的2片压板来调整钻孔直径。

在引导钻头的支撑叶片侧面焊接相应长度的截齿,需要钻较大的直径孔时,焊接长的截齿;需要钻直径较小的孔时,焊接短的截齿。

在基础螺旋钻杆外侧设置2片压板,2个压板对称布置,在钻杆轴线上相差半个螺旋截距。压板一侧固定有转轴4,转轴4上、下端设有凸缘,凸缘分别穿入螺旋叶片外侧轴套3的圆孔中,压板可绕轴套3摆动,并通过螺栓2固定,如图3所示。

钻较大直径孔时,压板向外张开并用螺栓固定;钻较小直径孔时,压板向内收拢并用螺栓固定。此外,该压板还可起到清理钻孔上口侧壁作用,能使孔壁表面光滑。

3.改进效果

可调节组合钻具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结构简单、易于更换。二是通过增减中间螺旋钻杆的数量,可适应不同的钻孔深度。三是改变压板的摆动角度,更换引导钻头边部截齿长度,可适应不同钻孔直径的需要。四是能保证施工孔壁的圆滑整洁,避免塌孔。五是通过更换不同结构的引导钻头,能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地质条件需求,可节省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阿奇霉素和红霉素临床应用分析 篇8

关键词:阿奇霉素,红霉素,临床应用

1 抗菌作用

环境p H值可影响这2种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抗菌活性随p H的增高而增强。针对常见病原微生物, 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的抗菌效果比较如下。

1.1 肺炎支原体

阿奇霉素对胞内病原微生物, 如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的抗微生物作用较红霉素强或相仿, 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90) 为0.002~1mg/L。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在大环内酯类中最强。

1.2 革兰阳性菌

阿奇霉素对链环菌属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较红霉素略差, 其MIC值较后者重2~4倍。

1.3 革兰阴性菌

阿奇霉素对流感杆菌、卡他莫拉菌的抗菌作用较红霉素强4~8倍及2~4倍。MIC90分别为0.25~1.0及0.03~0.06mg/L。

1.4 体外杀菌作用

8倍及4倍MIC浓度的阿奇霉素作用24h后, 可杀灭99.9%的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70%株流感杆菌中, lmg/L的阿奇霉素可杀灭89%的菌株, 浓度为4mg/L时可杀灭100%的流感杆菌。其最低杀菌浓度 (MBC) 与MIC的比值为l:4。

1.5 抗生素后效应

4倍M1C作用2h, 对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的后效应 (PAE) 为3.5h, 卡他莫拉菌为3h, 肺炎克雷伯菌及催产克雷伯菌为2h, 流感杆菌为1.7h, 当药物浓度为8倍M1C时, 对流感杆菌的PAE为3.9h。

2 药动学

2.1 体内分布

阿奇霉素组织渗透性好, 表现分布容积 (Vd) 为33.3L/kg, 各种组织内浓度可达同期血药浓度的10~100倍, 最大血药浓度 (Cmax) 为0.4~0.45mg/L。在巨噬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内浓度高, 巨噬细胞能将阿奇霉素转运至炎症部位。成人单剂口服阿奇霉索500mg后, 在支气管粘膜、肺、痰中的浓度分别为3.9~4.7, 3.9, 1.56~2mg/L, 为同期血药浓度的67~195倍, 且药物从细胞内释放缓慢, 巨噬细胞还具有将药物转运到局部感染灶的作用。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相比, 血药浓度相对较高, Cmax不超过1mg/L, Vd为0.9L/kg。肾、肺等组织中的浓度为血药浓度的数倍, 肝、胆汁和脾中的浓度最高, 胆汁中浓度达血药浓度的10~40倍。

周波等比较了3种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方案:红霉素组、阿奇霉素组、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联合用药组结果。表明, 红霉素组发热缓解时问最短, 阿奇霉素组和联合用药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最短, 联合用药组则住院时间最短, 所需费用最少。红霉素能维持血清高浓度, 控制临床上发热等症状较好, 阿奇霉素在炎症组织中浓度>MIC90的时间短, 炎症组织浓度高, 半衰期长。先用红霉素控制支原体血症, 再用阿奇霉素治疗肺部炎症最合理, 疗效最佳。

2.2 半衰期 (t1~2)

红霉素的t1~2为1.4~2h, 药物在体内消除快。阿奇霉素单次给药后的t1/2为35~48h, 患者每日用阿奇霉素1次, 连用5d, 停3d, 再用3d。以tl/240h计, 用以下公式估算体内累积药量:

t= (2.303~k) Log ( (co~c) = (2.303~0.693) t1/2 Log (co~c) ≈ (2.0303~0.693) t1/2Log (xo~x)

3 不良反应

除了胃肠道反应外, 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最受临床关注的是肝损伤, 红霉素在肝中代谢灭活, 主要从胆汁排出, 并进行肝肠循环, 2%~5%的口服和10%~15%的注入量以原形自肾小球排出, 尿中浓度可达10~100mg/L, 粪便中也有一定含量。红霉素肝损伤时有报道。

阿奇霉素给药量50%以上以原形经胆道排出, 给药后72h内约4.5%以原形经尿排出。肝损伤不明显。有人在临床中将41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分为阿奇霉素组和红霉素组, 结果红霉素组2例肝功能有轻度损害。并比较了多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阿奇霉素对肝脏的损害明显轻于红霉素。分析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中中文文献20篇, 其中2篇3例中毒性肝炎;2例用药后6、7d出现腹部不适、厌食、厌油等症状;1例用药后当日感不适, 查肝功能血清ALT、AST均升高。停药、护肝、治疗, ALT和AST恢复正常。

从以上药物代谢和临床资料分析, 阿奇霉素对肝功能的损伤较红霉素轻, 但不能排除个体差异中肝损伤明显者。

参考文献

[1]王明贵, 张婴元.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J].新药与临床, 1997, 17 (4) :36~40.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农学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535~542.

乙酰螺旋霉素 篇9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WFZ800-D3A型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 材料

氯霉素 (20080149;200905041;20100105;均符合《中国药典》二部规定) ;复方氯霉素溶液 (自制) ;无水乙醇 (符合药店规定) 。

2 方法与结果

2.1 确定测定波长

取一定量的氯霉素, 精密称定后置干燥的容量瓶中, 加一定量的无水乙醇, 振摇使溶解, 配制成含氯霉素20μg/mL的水溶液, 以水为空白, 在230~330 nm范围内测定吸收光谱, 结果氯霉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78 nm故选择278 nm为测定波长。

2.2 氯霉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2 g氯霉素标准品, 精密称定后, 置200 mL容量瓶中定容, 另取5只200 mL容量瓶, 分别加入精密量取的2.0、3.0 mL、4.0、5.0、6.0 mL此标准品溶液于容量瓶中, 依次加水至刻度, 摇匀, 在278 nm波长处分别测定它们的吸收值, 以纯化水为空白, 以A278氯对C进行线性回归, 得回归方程:A=0.263 9C+0.0931 (r=0.993, n=5) 。试验结果显示, 在5~25 ug/mL浓度范围内氯霉素吸收度A278与氯霉素浓度C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3 样品测定

取200 mL洁净的容量瓶3只, 用移液管精密量取三批自制的复方氯霉素溶液各4 mL分别置于上述量瓶中, 依次加水至刻度, 摇匀。另取洁净的200 mL容量瓶3只, 顺次精密量取10 mL上述稀释液置于其中, 同时加水至刻度, 摇匀。用水作空白, 测定氯霉素的含量 (标示量%) 。测定结果:氯霉素分别为97.82%、98.68%、101.3%

2.4 精密度实验

对同一浓度批次的样品, 按2.3项下方法, 连续重复测定5次, 以吸收度计算RSD=1.26% (n=5) , 平均值0.69。

2.5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氯霉素对照品适量, 定量稀释成1 mL中含20μg的溶液, 摇匀。用纯化水作空白, 在278 nm处测定吸收度;另精密吸取适量已测得含量的复方氯霉素溶液的样品溶液共5份置容量瓶中, 按2.3制备测定液, 用移液管精密量取已知浓度的氯霉素对照品溶液适量, 加入其中同时加水至刻度, 摇匀, 在278 nm波长处同法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比值计算出样品溶液的回收率, 结果, 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2% (n=5) , RSD%=1.25%。

3 讨论

此实验中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2%, 达到了含量测定规定标准, 满足制剂质量要求, 实验结果显示, 复方氯霉素溶液中氯霉素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以得到很好控制, 另外此检验方法所得结果准确, 可操作性强;又因其简便, 快捷, 去除了中和法的繁杂而深得检验人员的欢迎, 故非常适合医院制剂的少量多次配制现状。

摘要:目的 建立复方氯霉素溶液中氯霉素含量测定方法, 为考察其成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氯霉素的含量, 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 氯霉素的浓度在525ug/mL, (r=0.993;n=3) 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99.2%, (RSD=1.25%;n=5) 。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 适合于医院制剂配制检验。

关键词:复方氯霉素溶液,氯霉素,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4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国医院制剂规范 (西药制剂) [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杂志社, 1995:1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中国[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1030.

乙酰螺旋霉素 篇10

传统丝杆只能进行不变导程的螺旋传动, 丝杆的转动与螺母的直线运动保持严格的线性关系。为了使螺母运动速度达到设计人员的具体要求, 只能通过对驱动丝杆电机进行转速的设计。即使这样, 也不能精确满足螺母运动变化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 变导程螺旋传动机构被提出, 实现了丝杆转动与螺母平动的非线性关系, 并且经过长期的试验和设计, 目前在地铁上已经得到了初步应用。

在国内, 对变导程螺旋传动副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 国外已经有学者对变导程螺旋传动进行了相关研究。Ming J.Tsai[1]对变导程螺旋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Yan和Cheng[2]对传递滚子的曲面轮廓进行了相关研究。Chiou[3]研究了变导程螺旋传动的动态特性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针对单滚子螺旋传动机构啮合曲面进行数学建模, 并针对螺旋曲面进行设计。

1螺旋面方程

在工业生产中, 丝杠螺纹最常用的加工工艺是铣削加工, 本节不考虑加工误差问题, 而是把重点放在曲面形状。刀具沿着圆柱螺旋线移动过程和与其形状相同的滚子进行传动过程是相仿的。铣刀半径是不能忽略的, 加工出的圆柱螺旋槽实际是不同直径的圆柱上螺旋线的径向排列, 它们的导程相等, 螺旋角不等, 直径越大则螺旋角也越大。图1表示外螺旋线和内螺旋线螺旋升角的比较, N-N’是外螺旋线的法向截面。可以发下, 只有外螺旋线与滚子外圆法向截面上相切, 而内螺旋线由于其螺旋升角大于外圆螺旋线的, 不会与滚子外圆在法向截面相切。这样螺旋槽的法向截型发生变形, 即在N-N’截面上, 螺旋槽型面上窄下宽。

这样, 螺旋面的母线与丝杆轴线不相交, 螺旋槽侧面不是正螺旋面。在丝杆坐标系中, Z轴为丝杆轴线, 滚子圆周方向为X轴, XYZ符合右手螺旋法则。螺旋面的准线参数方程为:

因为铣刀与螺旋面外轮廓线相切, 切点与丝杆轴线有一定偏移量, 该偏移量为r·sin (λ) , 螺旋升角λ与螺旋线半径有关。则螺旋面母线参数方程为:

根据式 (1) 、式 (2) 得到螺旋槽侧面参数方程为:

2变半径变导程螺旋线数学模型

一般螺旋线的参数方程为:

其中, 半径r和旋转角度f是轴向位移的函数。

螺旋线的螺旋特性可以由统一的螺旋参数来描述, 即螺旋角和导程虽然二者概念不同, 但描述螺旋线的同一特性。若考虑螺旋线的旋转半径, 则表述了围绕任意旋转体的变导程螺旋线, 螺旋线上任意点P坐标 (r, θ, z) , 螺旋升角λ为z的函数。

如图2所示动点P为加工变导程螺旋槽刀具回转轴与旋转体母线的交点, 其运动速度的三个分量分别为轴向速度VA, 周向速度Vt, 径向速度Vg。Vu=VA+Vg表示沿P点处回转体母线切线方向速度。其中螺旋升角用速度分量表示为:

所以旋转体上螺旋线的局部形状由θ (z) 、λ (z) 和r (z) 完全描述。

螺旋线上任意一点坐标为:

将z用θ表示, 则变半径变导程螺旋线的参数方程为:

本论文研究对象是变导程螺旋传动中, 滚子传动轨迹是圆柱螺旋线。当螺旋线的所在旋转曲面为圆柱面时, r为常数a。则函数f (t) 表征了变导程轨迹。

由此, 若f=f (t) , 则:

3圆柱面过度曲线设计

3.1圆过渡曲线设计

圆柱面上的过渡曲线需要满足在两个连接点处至少一阶连续, 过渡圆能满足基本的过渡曲线要求, 并且本身具有n阶连续特征。以下对圆柱面上两条常导程螺旋线进行圆过渡。

将圆柱面展开, 并使曲线G以圆弧过渡连接曲线L1和L2, 如图3所示。

建立展开图中局部坐标系, A点坐标为A (atA, zA) , A点斜率为kA (28) pA2a;B点坐标为B (atB, zB) , B点斜率为kB (28) pB2a。易得O'点坐标为:

圆弧的曲率半径为:

则在全局坐标系下此圆柱面圆弧曲线方程为:

3.2多项式曲线设计

如图4中, L1是导程为pA的螺旋线, L2是导程为pB的螺旋线, A为L1的端点, 其坐标为 (a cost A, asint A, zA) ;B为L2的端点, 其坐标为 (a cost B, asint B, zB) 。要求构造一条连接曲线L1, L2的光滑曲线G, 使得曲线G分别与L1和L2在A点和B点相切。

令曲线G参数方程为:

此时将空间曲线转化为平面曲线进行研究, 得到了连接曲线L1和曲线L2的过渡曲线族G (t, β) , β为曲线形状参数。原螺旋线的坐标转变成直角坐标Sxoy, 这时的参数方程为:

由于需满足四个边界条件, 将函数z=f (t) 定义为四次多项式函数:

其中, mt为待定系数, 为形状参数。

将边界条件分别代入方程 (12) , 得线性方程组:

其中β决定了过渡曲线的性质。

参考文献

[1]Ming J.Tsai;Jan-shiung Sun and Jan-chung Chu.Kinematic design optimization of the variable lead screwmechanism with cone meshing element.Mech.Mach.Theory

[2]J.Y.Liu;H.S.Yan.Surface geometry of variable pitchcylindrical cams with conical meshing elements.ASMETransactions, Jounal of Mechanical Design.1994, 116

[3]S.T.Chiou.Computer integrat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of varialbe pitch lead screw transmission mechanisms.Dynamic designs.1993, Vol.31

[4]萧仲敏.复杂曲面CAM系统设计的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 2011, 33 (2) .

解读黄曲霉素 篇11

◇什么是黄曲霉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属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物,黄曲霉毒素不仅是一种化合物,而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总称,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包括B1、B2、G1、G2、M1等毒素和毒醇。由于不同化合物的形成条件不同,所以来源分布和毒性也不同。其中M1和M2是多在牛奶中发现,B1毒性最强。

◇生活中黄曲霉素在哪里

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会产生毒素,产生的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而后会侵染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所以,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被黄曲霉菌寄生过的粮食、油及其制品中。其中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中最为常见,在动物性食品如肝、咸鱼中以及奶和奶制品中也比较常见。

◇黄曲霉素有多大毒性

黄曲霉毒素于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它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实验发现,每千克食物中含有1毫克黄曲霉毒素,就会产生极毒性(而这样的含量只相当于1吨粮食中只有1粒芝麻大的黄曲霉素),可诱发肝癌。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之一,它的毒性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其中以B1毒性最大。当人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若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黄曲霉素的致癌力也居首位,是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可诱发肝癌、骨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

◇黄曲霉素怎样祛除

黄曲霉素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花生、大米、玉米、坚果尤其容易滋生黄曲霉菌。所有食品储藏都要注意防霉、防氧化。坚果、花生、粮食等尽量购买小包装,打开时认真嗅一下味道,一旦有变味情況立即整袋扔掉,以免抖开后霉菌孢子飞散出来。

有研究证明:在不改变牛奶品质的前提下,先将鲜奶加热至90℃保持10分钟,然后冷却至20℃,再经紫外线辐照30分钟,才能使其中的黄曲霉毒素M1减少56.2%。相比没有完全祛除的黄曲霉素,所付出的成本远大于收益。

黄曲霉素耐热性非常强,在280~300℃之间才能分解,一般烹调甚至油炸都难以完全破坏它,所以建议将有霉味的食物坚决丢弃。若不小心吃到了霉变食物,要全部吐掉并漱口。

编辑/张宇 jtyy6727@163.com

乙酰螺旋霉素 篇12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12月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214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7例, 其中男性63例, 女性44例;年龄18~67岁, 平均年龄 (39.6±11.4) 岁。观察组107例, 其中男性65例, 女性42例;年龄18~69岁, 平均年龄 (40.2±13.5)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分散片治疗, 150 mg/次, 2次/d, 疗程2周。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肠溶片治疗, 250 mg/次, 2次/d, 疗程2周。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皮肤性过敏反应、神经系统损伤、肝胆系统损伤、泌尿系统损伤、免疫功能紊乱、内皮系统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讨论

罗红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可用于革兰阳性菌、厌氧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治疗[3,4], 其作用机制如下:罗红霉素可透过细菌细胞膜, 在接近供体 (P位) 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成可逆性结合, 阻断了转移核糖核酸 (t-RNA) 结合至P位, 阻断了多肽链自受位 (A"位) 至P位的转移, 因而细菌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罗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 (ALT及AST升高) 、外周血细胞下降等。

阿奇霉素为半合成的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5,6], 属于氮杂内酯类抗生素,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 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 但不会影响核酸的合成。阿奇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腹痛、稀便、呕吐等, 皮疹、瘙痒、厌食、阴道炎、头晕或呼吸困难等也较为常见。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 (皮肤性过敏反应、神经系统损伤、肝胆系统损伤、泌尿系统损伤、免疫功能紊乱、内皮系统损伤、凝血功能障碍)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明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均会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其中胃肠道反应居多。

摘要:目的:探讨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收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214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治疗, 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 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均会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罗红霉素。

关键词: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海鸥.某院近十年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J].抗感染药学, 2014, 11 (2) :158-162.

[2]王迎春, 周学琴, 刘玉琴.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2, 37 (1) :73-75.

[3]张雪琴.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北方药学, 2014, 11 (7) :108-109.

[4]裴卫瓶.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32) :235-236.

[5]汤迎军, 张咏梅, 周虔, 等.71例阿奇霉素致药物不良反应患儿相关因素的分析[J].抗感染药学, 2014, 11 (5) :453-454.

上一篇:劳动权概论下一篇:商品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