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氨基酚片

2024-10-01

乙酰氨基酚片(共11篇)

乙酰氨基酚片 篇1

1 实验基本信息简述

对乙酰氨基酚, 又称为扑热息痛, 为临床广泛的解热镇痛药, 分子式为C8H9NO2, 通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有解热镇痛作用, 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癌痛及手术后止痛等。它由对硝基酚钠经还原成对氨基酚, 再酰化制得。

崩解剂是指能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裂碎成细小颗粒的物质, 从而使功能成分迅速溶解吸收, 发挥作用。这类物质大都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膨胀性, 从而实现片剂的崩解。除了缓控释片以及某些特殊用途的片剂以外, 一般的片剂中都应加有崩解剂。崩解剂的作用是消除因粘合剂或者高度压缩而产生的结合力, 从而使片剂在水中瓦解。选择合适的崩解剂可以增加片剂的崩解速度, 从而增加片剂的吸收速度。

正交试验设计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又一种设计方法, 它是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 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 齐整可比”的特点, 正交试验设计是分析因式设计的主要方法, 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实验设计方法。例如本次实验, 是研究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 按照一一对应的方法, 需要探究27种设计方法但是按照正交试验去设计L9 (3^4) 它表示需作9次实验, 最多可观察4个因素, 每个因素均为3水平。只需要进行9组实验, 可以大大减少实验数量。

2 实验目的

至今为止, 《中国药典》 (2010版) 尚未收载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 所以本实验目的是确定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4种常用崩解剂在对乙酰氨基酚处方中的优劣, 确定处方中最优的崩解剂。进行正交实验, 确定崩解剂的使用量以及粘合剂的使用量和崩解剂的加入方式, 进行处方优化, 采用适当的工艺制备, 并进行硬度、溶出度、碎脆度等质量检查。

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1 实验仪器

JY-3002电子天平:福州华志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HC-TP-11-1 (J) 架盘天平:北京天平厂;

UV-2000紫外分光光度仪: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

FT-2000A脆碎度检查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RZQ-A智能药物溶出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

ZP17E旋转压片机:上海天和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YD-200A片剂硬度测试仪:上海铭翔药检仪器有限公司;

GZX-DH-50X55-S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

ZB-1B型智能崩解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

3.2 实验试剂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

4 崩解剂的选择方法与实验结果

4.1 对乙酰氨基酚处方设计

4.2 处方制备工艺

将对乙酰氨基酚、微晶纤维素、崩解剂均匀混合, 然后加入15%PVP (含硫脲) , 混合均匀制成软材 (握之成团, 触之即散) , 然后过18目尼龙筛进行制湿粒过程。后在55°C烘箱中进行烘干 (30分钟) , 然后过筛进行整粒, 将颗粒与硬脂酸镁用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 压片。 (理论每片质量0.45g, 每片含主药0.10g) 。测得平均片重0.46g, 5片的硬度均在40-60N的范围之内。制成的片剂符合规定。

4.3 崩解剂的筛选结果

4种不同崩解剂的处方压片后, 每种类型测定3次崩解时限, 取平均值, 在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的前提下, 崩解时间短的处方崩解剂选择越优。

4种分散片的崩解时限均小于3分钟, 符合要求。依据表2显示, 最佳崩解剂应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PPVP) 。

4.4 分散片处方筛选

选取可能影响分散片质量的组成及工艺因素,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 设计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筛选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最佳处方工艺。

根据4.2方法进行制片, 测得片剂合格后 (内外加法最后25%的崩解剂先与硬脂酸镁均匀混合, 再与干燥颗粒用等量递加法均匀混合即可) , 在利用智能崩解仪来测定三种方法的崩解时限, 每种方法测定三次, 后取平均值, 记录, 比较。

测定溶出时限见表5。

A组:K1= (S1+S2+S3) /3=60.67, K2= (S4+S5+S6) /3=24.67, K3= (S7+S8+S9) =17.33。

B组:K1= (S1+S4+S7) /3=32, K2= (S2+S5+S8) =30, K3= (S3+S6+S9) 40.67。

C组:K1= (S1+S6+S8) /3=24.33, K2= (S2+S4+S9) =33, K3= (S3+S5+S7) =45.33。

综上所得, 最佳处方为 (A3, B2, C1) 。

5 最佳处方及成品质量检查

5.1 实验后最佳处方

5.2 片剂制备过程

按处方量取对乙酰氨基酚、PPVP (5%) 、微晶纤维素均匀混合, 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 向其中加入15%PVP (含硫脲) 制软材。要求制得软材握之成团, 触之即散。然后过18目尼龙筛, 制湿颗粒。然后放入55°C烘箱中30分钟进行干燥, 干燥后颗粒再次过筛进行整粒。然后用等量递加的方法将颗粒与硬脂酸镁混合均匀, 压片。

5.3 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质量检查

5.3.1 外观检查

片剂表面完整光洁, 色泽均匀, 边缘整齐, 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标准。

5.3.2 片重差异检查

按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 片重差异的限度规定如下:平均重量0.30g以下的重量差异限度为±7.5%, 0.30g或0.30g以上的为±5%。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 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量2倍。

测定方法取供试品20片, 精密称量总重量为8.79g, 平均重量为0.44g。

由以上结果可知, 随机选择的20片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重量差异均在±5%以下, 因此对乙酰氨基酚片的片重差异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标准。

5.3.3 硬度检查

随机选择5片, 用硬度仪测量硬度, 如表8所示, 5片硬度均在40-60N之间, 硬度符合标准。

5.3.4 碎脆度检查

按《中国药典》2010版要求, 取片剂15片, 放于金属筛网上, 用吹风机吹去粉末, 精密称量重量为6.59g, 放入碎脆度检查仪并设定为每分25转, 4分钟。完成后, 吹去粉末, 称得重量为6.58g。则

并且没有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 证明碎脆度检查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标准。

5.3.5 溶出度检查实验

取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6片, 放入溶出仪中, 以稀盐酸加水至1000ml模拟胃中环境, 为溶出介质, 设定转速50转每分, 模拟胃蠕动, 经30分钟, 取溶液10ml, 立即经微孔滤膜滤过, 取续滤液, 加氢氧化钠进行稀释, 成每毫升含对乙酰氨基酚约为8微克,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257nm处波长测定吸光度 (按C8H9NO2的吸收系数为715计算药物溶出量) 。

溶出量=[ (A/W) / (A*/W平均) ]×100%平均溶出度=102.2%, 测定溶出度符合中国药典 (2010版) 二部标准。

5.3.6 崩解时限的检查

每一组选6片分散片放入智能崩解仪, 测定崩解时限, 测量三组分散片, 求得崩解时限的平均值。

3次测量崩解时限均小于3分钟, 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标准。

6 实验结论

通过崩解剂单因素选择, 确定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PPVP) 为最佳崩解剂。通过崩解剂含量, 粘合剂含量, 崩解剂加入方式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的验证, 确定PPVP用量5%、PVP (含硫脲) 用量8%、崩解剂内加法加入为最佳处方并且制成片剂符合中国药典 (2010版) 规定。

摘要:通过崩解时限的长短, 来确定羧甲基淀粉钠 (CMS-Na)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PPVP)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L-HPC)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 4种崩解剂促进崩解的程度, 选择合适的崩解剂。然后利用正交实验的方法, 确定崩解剂的用量、崩解剂的加入方式, 以及粘合剂的用量, 达到优化对乙酰氨基酚处方的目的, 并进行质量检查, 确定分散片是否合格。

关键词:崩解剂,崩解时限,正交试验,处方优化,片剂检验

参考文献

[1]肖霞, 曹俊凯.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检查[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18) :183-184

[2]国家药典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3]崔德福.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8) 7:254-255.

[4]凌春生.药剂学实验讲义[Z].河南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 2008, (7) .

[5]王涛, 黄昌盛.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研究[J].医学信息, 2012, (7) :119-120.

乙酰氨基酚片 篇2

【拼音全码】DuiYiXianAnJiFenJuJiaoPian(AiSen)

【主要成份】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爱森)每片含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80mg。

【性状】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爱森)为色片,味甜,有水果香气。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小儿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痛、偏头痛、头痛、肌肉痛、牙痛、神经痛。

【规格型号】80mg*12s

【用法用量】咀嚼后咽下,12岁以下儿童用量如下:2-3岁,体重12-14公斤,一次0.5片;4-6岁,体重16-20公斤,一次1片;7-9岁,体重22-26公斤,一次1-1.5片;10-12岁,体重28-32公斤,一次1.5-2片;若持续高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片。

【不良反应】不良反较少,对胃无刺激性,不引起胃出血,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及白血球减少等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对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爱森)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爱森)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3.对阿司匹林过敏者慎用。4.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5.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6.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爱森)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7.对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爱森)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爱森)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请将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爱森)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爱森)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1.应用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或解痉药(如颠茄)的患者,长期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爱森)可致肝损害。2.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爱森)与氯霉素同服,可增强后者的毒性。3.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尚不明确。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

【包装】80mg*12s/盒。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40159

【生产企业】黑龙江鼎恒升药业有限公司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合成工艺 篇3

关键词: 阿维菌素;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合成工艺

中图分类号:O629 9;S859 7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8-0216-03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eprinomectin,4″-表-4″-脱氧-乙酰氨基阿维菌素B1,结构式见图1)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残留的兽用驱虫药物,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盟批准的唯一应用于泌乳奶牛不需弃奶的广谱驱虫药,其制剂已在美国、欧盟、新西兰等国批准上市。中国农业部于2006年批准为二类新兽药,填补了我国奶牛寄生虫病防治药物的一项空白,也是防治家畜体内外各种寄生虫的首选药剂 [1-3]。

[ (W13][TPWS1 tif]

目前,制备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路线有2种,第1种是糖苷法,但该方法工艺复杂,反应流程过长,收率较低;第2种是直接合成法 [3-4],工艺路线是以阿维菌素B1(avermectin B1,简写为AVMB1,结构式见图2)为起始原料,经过7个步骤[(1)AVMB1C5—OH保护反应→(2)C4″—OH的氧化反应→(3)AVMB1C4″[FY=,1]O的亚氨化反应、还原反应→(4)解C5的保护基反应→(5)氨基AVMB1的洗提、纯化,得到干基中间体→(6)氨基AVMB1乙酰化反应→(7)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经过结晶]得到成品。其中步骤(3)以氯化锌作催化剂,该步反应收率较低,需要探索新的催化剂,且反应物经过了过滤、液相分离、减压脱溶等处理后才可进行步骤(4),操作繁琐。此外,需对步骤(5)反应产物采用硅胶吸附洗脱,分离纯化为固体中间体,再进入步骤(6)的乙酰化反应,但是硅胶吸附洗脱工艺在工业生产中效率低,难以实行。

[ (W12][TPWS2 tif]

本试验针对文献路线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优化。以步骤(1)(2)的反应产物(即4″-氧-5-O-烯丙氧甲酰基阿维菌素B1)为研究起点,对后续合成工艺主要进行了3项改进:第一,将步骤(3)(4)合并,连续进行合成反应;第二,对步骤(3)的AVMB1C4″[FY=,1]O氨化反应,采用新催化剂三氟乙酸锌代替氯化锌 [4-6],收率达到89 5%,比文献[4]提高了4 5百分点;第三,优化步骤(5),省略了硅胶吸附洗脱进行分离纯化这个工业化难以实现的方法,并省略了脱溶操作,而以液态中间体进行步骤(6)。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与试剂

氧化物(4″-氧-5-O-烯丙氧甲酰基阿维菌素B1),自制。六甲基二硅氮烷(hexamethyldisilazane,HMDS),[(CH3)3Si]2NH,市售工业品,含量≥99%,相对密度0 77。三氟乙酸锌[zinc trifluoroacetate,(CF3COO)2Zn],市售工业品,使用时配制成浓度为15%的乙酸异丙酯溶液。乙酸异丙酯(CH3COOC3H7),市售工业品,水分≤0 05%。硼氢化钠(NaBH4),市售工业品,含量≥99%。无水乙醇,C2H5OH,市售工业品,水分≤0 05%。四(三苯基膦)钯,Pd[P(C6H5)3]4,市售工业品,钯含量≥9 9%。乙酸(CH3COOH),市售工业品,含量≥99%。氢氧化钠(NaOH),市售工业品。乙酸酐[(CH3CO)2O],市售工业品,含量≥98%。乙腈(CH3CN),市售工业品,含量≥98%。

1 2 试验设备

FC204型电子分析天平、R200 旋转蒸发器、HHS-4s 型电子恒温不锈钢水浴锅、CL-200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DLSB-5/20型低温冷却液循环泵、SHB-ⅣA 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L-7000高效液相色谱仪。

1 3 氨化反应

称量阿维菌素经AVMB1C5—OH保护反应、C4″—OH氧化反应的产物(4″-氧-5-O-烯丙氧甲酰基阿维菌素B1,简称为氧化物)97 5 g,配制成25%乙酸异丙酯溶液390 mL,投入干燥四颈烧瓶中。按表1比例投入六甲基二硅氮烷、三氟乙酸锌(乙酸异丙酯溶液,浓度15%),按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反应时间进行试验,完成后取样,分析后移入冰液中降温。C4″[FY=,1]O被氨加成,氨来自六甲基二硅氮烷,生成亚胺。

反应式:

1 4 还原反应

连续以上氨化反应,将氨化反应的物料温度降低到0~5 ℃ 时,在氮气保护下,按表2加入一定量硼氢化钠,缓慢滴加定量无水乙醇,约1 h加完,30 min后取样,分析合格。该反应以NaBH4/EtOH为还原剂,利用硼氢化钠和无水乙醇反应生成的 [H],将C4″[FY=,1]NH的亚胺双键还原为氨基,生成C4″—NH2 [5-6]。

反应式:

1 5 解保护反应

连续以上还原反应,温度保持在-2~0 ℃,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催化剂四(三苯基膦)钯少量,先一次加入一定量硼氢化钠,再缓慢加入定量无水乙醇,约30 min加完,取样,以HPLC分析无C5保护物为合格。之后,在0 ℃以下滴加乙酸溶液消耗过量的硼氢化钠,以终止反应,调节反应液pH值至6 0,再滴加5 mol/L 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乙酸,调节反应液pH值至8 0。过滤得到含有氨基AVMB1的物料,滤液静止分层,水相用乙酸异丙酯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直接用于乙酰化。解保护用Pd催化剂,硼氢化钠和乙醇氢解,脱掉5位保护基团。

nlc202309011508

反应式:

1 6 乙酰化反应

将以上有机相投入干燥四口烧瓶中,漏斗中加入乙酸酐与无水乙酸异丙酯溶液,待反应液冷却到0 ℃以下时开始滴加,保持(0±2) ℃反应,保温15 min后取样,HPLC分析合格,用饱和NaHCO3液终止反应,调pH值至8 0,静置分层,水相用含水异丙酯溶液洗提2次,合并有机相,蒸干即制得乙酰氨基AVMB1粗品。

反应式:

1 7 结晶

在四颈烧瓶中,加入粗品乙酰氨基AVMB1,加入工业乙腈,水浴加热,直至粗品乙酰氨基AVMB1全部溶解,热过滤,转入另一四颈烧瓶中缓慢降温析晶,约2 h,继续降温至 35 ℃,维持析晶温度下陈化1 h,抽滤,滤饼用冷乙腈洗2次,晶体真空干燥。

结晶条件:乙酰氨基AVMB1粗品 ∶ 乙腈=1 g ∶ 3 2 mL,析晶温度下限:35 ℃。

2 结果与分析

2 1 氨化反应

在氨化反应中,氨化剂用量对反应结果有直接影响,同时反应温度也有较大影响。温度较高时,收率降低;温度较低时,尽管延长了反应时间但收率仍偏低,反应不完全(表1)。综合考虑,最佳反应条件是:投料比为乙酰氨基阿维菌素 ∶ 六甲基二硅氮烷 ∶ 三氟乙酸锌=1 ∶ 4 8 ∶ 0 18,反应温度为(60±1) ℃,反应时间≥210 min。

文献[4,7]中的氨化反应均以氯化锌作催化剂,投料比为乙酰氨基阿维菌素 ∶ 氯化锌=1 ∶ 0 48,收率为85%。本研究以三氟乙酸锌代替了氯化锌,投料比为乙酰氨基阿维菌素 ∶ 三氟乙酸锌=1 ∶ 0 18,收率为89 5%。可见,三氟乙酸锌的催化活性优于氯化锌。

2 2 还原反应

由表2可见,在还原反应中,当投料比为乙酰氨基阿维菌素 ∶ 硼氢化钠 ∶ 无水乙醇=1 ∶ 3 ∶ 40时,反应收率较低;当投料比为1 ∶ 2 ∶ 47时,反应收率较高。这说明还原反应是温和反应,不宜过快,降低硼氢化钠的用量,有利于减缓反应速度,减少副产物的生成,提高还原反应产物的含量和收率。

为了清晰验证反应温度的影响,单独进行比较试验。分别在20、0 ℃下加入70 mL无水乙醇,缓慢加入2 0 g NaBH4,约40 min加完,进行氨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由表3可知,在20 ℃时还原时间短,反应速度快,但是所得到的还原产物的含量和收率低。低温(0 ℃)虽然延长了还原反应时间,但副反应少,使含量和收率提高。综合考虑,还原反应温度选择在0 ℃左右为宜。

综合考虑,还原反应最佳条件是:投料比为乙酰氨基阿维菌素 ∶ 硼氢化钠 ∶ 无水乙醇=1 ∶ 2 ∶ 47,反应温度0 ℃左右,反应时间120 min。

2 3 解保护反应

解保护反应平稳,收率(相对氧化物)达到了74 2%,最佳条件:投料比乙酰氨基阿维菌素 ∶ 硼氢化钠 ∶ 无水乙醇=1 ∶ 1 ∶ 26,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60 min。

2 4 乙酰化反应

在乙酰化反应中,乙酸酐作为酰化剂,与氨(胺)形成酰胺,乙酸酐投料应过量。为筛选出适宜量,本研究将有机相调整为氨基AVMB1含量52 4%,氨基AVMB1 ∶ 乙酸酐摩尔比分别为1 ∶ 1 5、1 ∶ 1 3。结果表明,氨基AVMB1 ∶ 乙酸酐=1 ∶ 1 5 适宜,收率达到96 4%,高于1 ∶ 1 3时的收率95 4%。

2 5 结晶

在乙酰化反应物的结晶过程中,利用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相对于其他杂质在乙腈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高选择性,分离出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即先将粗品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溶解于热的乙腈中,再缓慢降温,使精品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析出。该创新有效缩短了工艺流程。

3 结论

文献报道中,氨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为1步进行,解保护为1步进行,解保护反应液再经过过滤、萃取、脱溶,得到干基,且2步衔接需要物料转移,必有物料损失而未计入。本研究将氨化、还原、解保护合并进行是可行的,基于体系中始终存在乙酸异丙酯,能溶解氨化、还原、解保护各中间目标产物,具备了与其他原料进行液-液相反应的条件,尽管各反应物质的浓度有所降低不利于相互接触,但结果表明这3个合成反应较易进行,可通过延长反应时间、增加次要原料比例来改善。另外,合并步骤后的收率为74 2%,尽管比文献降低了,但由于在3个合成反应完成后,再对混合液进行过滤以除去固体物质,分离水相转移出系统,最大限度地把目标产物保留在系统内,从而保证总收率高于文献值。

本研究以4″-氧-5-O-烯丙氧甲酰基阿维菌素B1为起始原料,在一个反应器中连续进行AVMB1C4″[FY=,1]O的氨化反应、AVMB1C4″—NH2还原反应、C5—O—COOCH2CH[FY=,1]CH2的解保护反应。所得反应物料进行过滤、萃取,将液态有机相直接用于乙酰化反应,反应所得有机相蒸干得乙酰氨基AVMB1粗品,再经结晶得到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反应总收率比文献值分别提高了4 6、6 8百分点(表4)。该方法缩短了工艺流程,操作方便,过程易控,所用原料易购,收率较高,产品纯度达到92%,是较理想的合成方法。

参考文献:

[1] Pitterna T,Cassayre J,Hüter O F,et al New ventures in the chemistry of avermectins[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09,17 (12):4085-4095

[2]冒玉娟,陈晓兰,赵 丽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在动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 (7/8):86-88

[3]陈俊辑,刘志滨,孙 哲,等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奶牛内寄生虫的驱虫效果[J] 中国动物保健,2014,1 (16):25-28

[4]赵永华 [HJ2 2mm]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试验开发[D] 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3

[5]Cvetovich R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4′-amino avermectin compounds:USA, 5362863[P] 1994-11-08

[6]Mrozik H 4-deoxy-4-methylamino avermectin B1a/B1b:Europe,0301806 (A2)[P] 1989-02-01

[7]Fisher M,Mrozik H Avermectin derivatives:Europe, 0379341[P] 1990-07-25

乙酰氨基酚片 篇4

关键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高效液相色谱法,溶出度,相似因子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药品,是由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以及咖啡因3个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为解热镇痛药[1],咖啡因为中枢兴奋药。质量标准为卫生部药品标准[2],采用容量分析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的含量,提取繁琐;质量标准中没有溶出度检查项,对处方中药物体内溶解和吸收过程难以控制。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该片剂中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3种成分的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溶出度检查方法,对3种成分的体外溶出情况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用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Waters 2695型泵,2996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Empower色谱工作站);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RCZ-8B溶出试验仪(包括RZQ-8D自动取样收集系统);METTLER TOLEDO AG135电子分析天平。

1.2 试药

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批号:100018-200408,含量:100.0%)、阿司匹林对照品(批号:100113-200302,含量:100.0%)、咖啡因对照品(批号:171215-200809,含量:99.9%),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确山龙源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1015;鞍山九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06004)。甲醇为色谱纯,水为纯化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含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C18(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二氢钾(0.05mol/L)—三乙胺(25∶75∶0.02,用磷酸调pH值至3.4);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2nm;柱温:30℃`;进样量:20μl,色谱见图1。

(1.对乙酰氨基酚;2.咖啡因;3.阿司匹林)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咖啡因对照品14.09mg置于5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咖啡因对照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12.08mg、阿司匹林对照品23.41mg于同一100ml量瓶,精密加入咖啡因对照品溶液10ml,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126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于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1.4 线性关系:

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34.23mg、阿司匹林对照品45.45mg、咖啡因对照品10.52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1.0、5.0、10.0、15.0、20.0ml,分别置于2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进样,记录峰面积,并以峰面积(A)对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的回归方程分别为:A=18862C+15289(r=1.0000)、A=4925.1C+24711(r=0.9999)、A=58520C-5880(r=0.9999)。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分别在13.69~273.84μg/ml、18.18~363.60μg/ml、4.20~84.0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1.5 精密度试验:

取同1份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及阿司匹林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37%、0.58%、0.44%。

2.1.6 重复性试验:

取批号为101015的样品6份,按“2.1.3”项制备供试品溶液,计算各组分含量。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阿司匹林的RSD分别为0.66%、0.54%、1.88%。

2.1.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8h进样,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阿司匹林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43%、0.66%、1.38%。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8h内稳定。

2.1.8 加样回收率试验:

(1)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33.46mg、阿司匹林对照品44.70mg、咖啡因对照品9.40mg置于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2)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126mg)置于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共9份,分为3组。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分别加入“2.1.9”项下的对照品储备液2.0、5.0、10.0ml,加甲醇稀释至刻度,制成高、中、低3种浓度的溶液,进样。测得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4%、99.17%、98.70%,RSD分别为0.97%、1.08%、1.06%。

2.1.9 样品含量测定:

取本品,按照“2.1.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记录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的含量,结果见表1。

2.2 溶出度的测定

2.2.1 测定条件:

采用转篮法,以盐酸溶液(稀盐酸24ml加水稀释)1000ml溶出介质,转速为100r/min,温度为(37±0.5)℃。

2.2.2 测定方法:

随机取批号为101015的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6片,分别置转篮中,照上述方法操作,分别于3、9、15、21、27、33min时,定点取样5ml(同时补充同温度介质5ml),经微孔滤器(0.45um)滤过,取续滤液进样,按外标法分别计算3个组分在各个时间点的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见图2)并计算相应的累积溶出百分率。

2.2.3 溶出曲线的比较:

采用相似因子f2比较溶出曲线的相似性。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参比,阿司匹林、咖啡因与对乙酰氨基酚的相似因子分别为28、78。结果表明,以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时,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与咖啡因具有同步溶出的特点,与阿司匹林不具有同步溶出的特点。

3 讨 论

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在本系统的最大吸收波长依次为245、275、272nm[3]。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经比较,选择272nm作为检测波长,3种成分在此波长处均有较高的反应。

阿司匹林在水溶液中易发生水解,《中国药典》(2010年,2部)中阿司匹林片溶出度检查时采用外标法同时测定了水杨酸的含量[4],笔者参考了该方法进行了预试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水解的水杨酸含量不高,因本文讨论的是3种成分溶出曲线的比较,故计算时忽略了阿司匹林的水解。

减少溶液的含水量,有利于减少阿司匹林的水解[5]。本试验采用甲醇作为溶剂溶解,能够降低阿司匹林的水解量,溶液在8h内基本稳定。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为解热镇痛类药物,本试验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在10min内溶出量≥80%。而阿司匹林在30min以后才能达到≥80%的溶出量,对缓解感冒发热症状起效较慢。因此,建议生产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阿司匹林的溶出速率。

参考文献

[1]周静安.HPLC法测定乙酰水杨酸片含量[J].现代应用药学,1996,13(6):57-5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及制剂[S].1册.1989:84

[3]曾洁,楼永明,吕榕健.HPLC法测定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乙酰水杨酸的含量[J].海峡药学,2005,17(5):40-42.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85.

乙酰螺旋霉素片(哈药)说明书 篇5

【英文名称】AcetylspiramycinTablets

【拼音全码】YiXianLuoXuanMeiSuPian(HaYao)

【主要成份】乙酰螺旋霉素片主要成份为:乙酰螺旋霉素。

【性状】乙酰螺旋霉素片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类白色或微黄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敏感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亦可用于隐孢子虫病、或作为治疗妊娠期妇女弓形体病的选用药物。

【规格型号】0.1g*24s

【用法用量】成人剂量:一次0.2~0.3g,一日4次,首次加倍。小儿剂量:每一日按体重2~3mg/kg,分4次服用。

【不良反应】病人对乙酰螺旋霉素片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主要为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常发生于大剂量用药时,程度大多轻微,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变态反应极少,主要为药疹。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及血、尿常规异常。

【禁忌】对乙酰螺旋霉素片、红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过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由于肝胆系统是乙酰螺旋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径,故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乙酰螺旋霉素片。 2、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不需作剂量调整,但乙酰螺旋霉素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缺乏资料,故应慎用。 3、如有过敏反应,立即停药。

【儿童用药】6个月以内小儿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尚未确定。

【老年患者用药】肝、肾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不需减量应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乙酰螺旋霉素片可透入胎盘,故在孕妇中应用需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尚无资料显示乙酰螺旋霉素是否经乳汁排泄,但由于许多大环内酯类药物可经乳汁排泄,故哺乳期妇女宜慎用乙酰螺旋霉素片,如必须应用时应暂停哺乳。

【药物相互作用】1、乙酰螺旋霉素片不影响氨茶碱等药物的体内代谢。2、在接受麦角衍生物类药物的患者中,同时使用某些大环内酯类曾出现麦角中毒,目前尚无麦角与乙酰螺旋霉素相互作用的报道,但理论上仍存在这一可能性,因此乙酰螺旋霉素与麦角不宜同时服用。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乙酰螺旋霉素为螺旋霉素的乙酰化衍生物,属16元环大环内酯类。乙酰螺旋霉素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粪肠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具良好抗菌作用。对李斯特菌属、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菌、胎儿弯曲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拟杆菌属、产气荚膜杆菌、痤疮丙酸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以及衣原体属、支原体属、弓形体、隐孢子虫等亦具抑制作用。肠道革兰阴性杆菌通常耐药。作用机制为乙酰螺旋霉素与敏感微生物的核糖体5S亚单位结合,抑制依赖于RNA的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抑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乙酰螺旋霉素片耐酸,口服吸收好,经胃肠道吸收后脱乙酰基转变为螺旋霉素而起抗菌作用。单剂口服.2g后2小时达血药峰浓度(Cmax)1mg/L。乙酰螺旋霉素片在体内分布广泛,在胆汁、尿液、脓液、支气管分泌物、肺组织及前列腺中的浓度一般较血浓度高,乙酰螺旋霉素片不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平均血消除半衰期(t1/2β)约为4~8小时。多次给药后体内有蓄积作用。乙酰螺旋霉素片主要经粪便排泄,12小时经尿排泄量约为给药量的5%~15%,其中大部分为代谢产物,胆汁中浓度可达血浓度的15~4倍。

【贮藏】密封,置凉暗干燥处。

【包装】铝塑包装,每板12片,每盒2板。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0872

【生产企业】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乙酰氨基酚片 篇6

关键词:5-氨基乙酰丙酸(ALA);苹果;花青苷;着色;果实品质

中图分类号: S661.1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162-04

收稿日期:2014-07-02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0)111]。

作者简介:谢荔(1984—),女,山东济南人,硕士,从事果树栽培生理研究。E-mail: litchixie@163.com。

通信作者:汪良驹,博士,教授,从事果树生长发育调节研究。Tel:(025)84395265;E-mail: wlj@njau.edu.cn。果实外观品质,特别是红色果实着色程度一直是国内外果树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果实颜色既是一个物种或品种的典型特征,又是果实品质与成熟度的重要指标,还是消费者选购时的重要依据。近年研究表明,果皮花青素可以提高植物抗光氧化性和抗病性,经常食用花青素,对于人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防衰老甚至抗癌等功效[1]。由于花青素有利于人体健康,着色好的果品更受消费者欢迎。在果树生产实践中,套袋、铺反光膜等促进果实花青素合成的生产措施已经在许多地区推广使用;但是,喷布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更加简便易行。有人提出,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利、茉莉酸等[2-4]植物生长物质可以促进果实着色,甚至喷施乙醇也能促进葡萄着色;但也有报道认为,GA3抑制果实花青素合成[5],而其他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往往导致果实提早完熟,增加采前落果率,影响果品货架期[4],不利于果品长期贮藏。王中华等研究发现,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可以促进苹果果皮着色[6-8],适宜浓度为150~200 mg/L。这个浓度虽然能够很好诱导与果皮花青素合成有关的基因表达,促进苹果着色,但由于果树喷施用水量大,如果1 hm2果园需要喷水 6 000 kg,那么1 hm2果园需要ALA纯品900~1 200 g。按照目前国内ALA纯品最低价20元/g计算,1 hm2果园使用的最低成本为18 000~24 000元,这是绝大多数果农难以承受的。为此,需要进一步调整ALA产品配方,降低ALA施用浓度,力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该产品在农业生产上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与处理

试验地点设在陕西省乾县、凤翔县不同苹果承包户的果园中。其中乾县观察点,分别是阳洪镇南旦村王宽宽家果园,阳洪镇西村殷公社家果园,滇西乡安庄村张小毛、吉必存家果园,新阳乡邵剡村解振平家果园,周城镇黑里村李志敏等6家果园。凤翔县试验安排在田家庄刁根虎、刁录堂2家果园。不同种植户的生产管理水平不完全相同,但整体上符合无公害优质果品生产要求。

试验材料选用10~20年生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th cv. Fuji)。采取多点重复试验方式,8个观察点中,每个观察点处理树体20株以上。在苹果采收前10 d(2011年国庆节后)去除纸袋,随即果面喷施10 mg/L ALA溶液,并添加0.05%Silwet 806作为增效剂,以果面滴水为度;以喷施清水为对照。2011年10月13日田间调查果实着色情况,并随机采果10个,空运回南京农业大学分析果实内外品质。

1.2测定指标与方法

果实质量采用称量法测定,纵、横径采用游标卡尺法测定,果皮花青素含量采用马志本等的方法[9]测定,果皮色差等相关参数L*、C*、H*、a*、b*采用CR-10色差计测定,硬度采用GY-B果实硬度计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 PR-101 数显式糖度计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用蒽酮比色法[10]测定,果汁可滴定酸含量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最后计算出果实固酸比和糖酸比。

1.3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为3次以上重复平均值,经SPSS 12.0双向分组方差分析后,做Duncans显著性测验。

2结果与分析

2.1ALA处理促进苹果着色的田间调查

田间调查表明,8个试验观察点处理果实的着色程度和着色面均不同程度高于各自对照。虽然在乾县有2个种植户反映处理效果不明显,但经所有参与调查人员仔细观察比较后认为,ALA处理效果是明显的,因为果实背阴面,对照的着色面积小、程度浅,而ALA处理果实着色面积大、程度深。乾县6个种植户中,李志敏家果实已经采收,因而调查人员没有看到树上的果实,因而也就无法进行室内品质分析(以下统计的试验数据均为其他5户的),但据户主反映,ALA处理效果明显,而且还有录像,可以证明试验效应。

田间调查还发现,试验点内富士苹果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株系。有的株系,如短枝富士,本身就非常容易着色,而普通的长富2号,着色难度较大。虽然ALA处理普通长富2号的果实着色程度比不上短枝富士,但无论是短枝型还是普通型,ALA处理果实着色程度均高于各自品种对照。

调查中还了解到,试验地区在药剂施用之后,先后遭遇2次连续阴雨过程。虽然降水量不大,但是日照时间和光照度明显不足,不利于苹果着色,特别是普通富士;因而,在这种不利于苹果着色的环境条件下,ALA处理仍然可以促进果实着色。

2.2ALA对果实外在品质的影响

表1结果显示,不同种植户生产的苹果果实大小,包括单果质量和纵、横径都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张小毛、吉必存、刁录堂、刁根虎家生产的果实较大,而解振平、殷公社、王宽宽家生产的果实较小,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ALA处理几乎不影响到苹果大小,这可能与处理时苹果果实已经长足有关。从果实硬度上看,不同种植户之间果实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王宽宽家生产的果实硬度明显高于其他几户,但大多数种植户果实硬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ALA处理在多数观察点上没有影响果实硬度,只有在殷公社家显著提高了苹果果实硬度(P<0.05)。以上结果说明,采收前 10 d 左右喷施ALA对苹果果实的质量以及组织硬度没有太大影响。

nlc202309030936

表1ALA对苹果果实大小及硬度的影响

表2结果显示,不同种植户生产的苹果亮度(L*)没有明显差异,但是ALA处理显著降低果实表皮亮度(P<0.05)。在所有ALA处理果实中,张小毛、刁根虎家果实L*最低,其次为殷公社、吉必存家果实,然后是刁录堂、解振平家果实,相比而言,王宽宽家果实L*值最高。由于刁录堂、刁根虎同属于凤翔县,其余5户属于乾县,因而可见,苹果果实L*值与地域之间没有明显关系。

从表2还可以看出,不同种植户生产苹果的色饱和度(C*)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殷公社家生产苹果的C*略大于张小毛、吉必存、解振平、王宽宽、刁录堂、刁根虎家果实。AL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苹果色饱和度(P<0.05),这不是表现在某一家生产的苹果,而是表现在所有观察点的果实,因而,ALA处理提高苹果色饱和度C*是一种普遍性效应。不同观察点调查的ALA处理果实C*平均值比对照高出41.9%。

从色度角(H*)上看,不同种植户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H*值较低的有张小毛、吉必存家果实,而解振平、王宽宽、刁根虎家较高,其余几家居于中间。ALA处理后,所有果实H*均明显下降,其中最低的是吉必存、解振平、张小毛和殷公社家果实,王宽宽、刁录堂家果实相对较高,只有刁根虎家果实H*仍然最高。

从红绿色差(a*)上看,所有7个观察点对照果实的a*值没有明显差异,但是AL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苹果a*值水平(P<0.05),说明ALA提高富士苹果的红色度也是一种普遍性效应。不同观察点ALA处理果实a*平均值比对照高出97.7%。

从黄蓝色差(b*)上看,不同种植户生产的苹果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乾县5户除了吉必存外,其余种植户生产的对照及大部分ALA处理果实b*显著高于凤翔县2户果实。因而可能存在着乾县苹果黄蓝色差大于凤翔县的趋势,即乾县果实更加偏黄。ALA处理明显降低苹果果皮b*值,果实偏蓝。7个观测点ALA处理果实b*平均值仅为对照果实的64%。

从苹果果实色泽度(a*/b*)上看,所有对照果实间没有ALA显著差异,而ALA处理除王宽宽家果实与对照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余观察点的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从平均值上看,所有7点处理果实a*/b*平均值比对照高出233倍,显然,ALA处理提高了苹果果实的色泽度。

从花青素含量测定结果上看,所有观察点对照果实花青素含量间没有明显差异,然而ALA处理显著提高了所有观察点果实花青素含量,平均增加量为163%,这与a*/b*结果类似。表2ALA对苹果果实色泽的影响

种植户处理亮度(L*)色饱和度(C*)色度角(H*)红绿色差(a*)黄蓝色差(b*)色泽比(a*/b*)花青素含量

(nmol/cm2)张小毛对照71.60a28.22ef36.38cd17.75c21.67ab0.85e3.22eALA50.75d41.90a15.40fg40.72a9.43e4.43ab12.00b吉必存对照67.28ab25.73f42.18bc18.13c17.85cd1.04e5.23cdeALA54.37cd40.77ab12.05g39.00a11.13e3.78b11.12b解振平对照70.65a28.00ef50.08a17.33c21.82ab0.80e3.77deALA58.47c36.60bc13.11g33.22b14.65d2.38cd6.29c殷公社对照68.93ab32.12de44.65ab20.92c23.85a0.92e4.11deALA53.88cd42.08a16.09fg38.90a15.52d2.56c11.51b王宽宽对照72.70a28.95ef51.52a18.02c22.38ab0.82e3.69deALA63.90b35.40cd24.44e29.45b19.33bc1.54de6.97c刁录堂对照67.42ab27.57f48.61ab22.00c16.12cd1.44e4.66cdeALA58.35c40.22ab22.03ef41.35a11.37e3.89b15.22a刁根虎对照69.52ab26.45f51.00a19.50c17.12cd1.18e5.01cdeALA50.85d42.57a33.42d41.50a8.78e4.96a15.04a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差异显著(P<0.05)。

2.4ALA处理对苹果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

表3表明,不同种植户生产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吉必存、王宽宽家果实固形物含量最高,平均达15°以上,其他几户则只有13°左右,说明不同种植户管理水平不同,果实固形物含量不同。ALA处理对多数种植户果实固形物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是显著提高了解振平、殷公社家果实固形物含量(P<0.05)。类似地,ALA处理没有明显提高多数种植户苹果可溶性糖含量,但是显著降低了5户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因而吉必存、解振平、殷公社、刁录堂、刁根虎家苹果固酸比显著提高,解振平、殷公社、刁录堂、刁根虎4户果实糖酸比显著提高。平均看来,ALA处理苹果果实固酸比或糖酸比均可提高1/3左右。由于固酸比或糖酸比显著提高,苹果鲜食风味品质明显改善。表3ALA对苹果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

种植户处理可溶性固形物

(°)可溶性糖

(%)可滴定酸

(%)固酸比糖酸比张小毛对照13.94c8.26abcd0.360a38.60f22.96jALA13.76c8.70a0.344a39.83f25.29ij吉必存对照15.74ab8.67a0.223g70.63b38.93cdALA15.84a8.48ab0.199h80.01a42.65c解振平对照10.98g6.69g0.279cd39.29f23.98jALA13.12de7.77cdef0.255ef51.74d30.54fgh殷公社对照12.88ef7.71def0.264de47.60de29.31ghiALA13.62c7.66ef0.210gh64.88bc36.53de王宽宽对照15.38b8.18abcde0.26ef60.10c31.85fgALA15.38b8.35abc0.24f63.18c34.31ef刁录堂对照12.94ef8.05bcde0.297b43.57ef27.13hijALA12.54f7.21fg0.154i82.08a47.24b刁根虎對照13.46cd8.06bcde0.284bc47.43de28.50ghiALA13.78c8.33abc0.163i84.76a51.17a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差异显著(P<0.05)。

nlc202309030936

3結论

ALA作为所有生物体内卟啉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关键前体,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11],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Hotta等首先报道它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的功能[12-13]。以后的研究又逐渐发现,ALA具有提高植物抵抗低温弱光[14]、盐渍[15]、强光[16]能力等功效,因而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17]。在果树上,汪良驹等最早报道,ALA能够明显促进富士苹果果皮花青素积累,提高果实的固酸比且不影响果实耐贮性[7],在100~500 mg/L 试验浓度中,300 mg/L ALA处理效果最明显。王中华等证实,无论是大田还是离体条件下,300 mg/L ALA都能促进苹果果皮花青苷积累[6]。2010年12月,农业部批准笔者关于ALA作为1种天然苹果增色剂而开展新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田间试验的申请(试验编号:SY 201005006),并且于2012年3月获准登记(编号:LS20120111)。在“5省10点”田间试验中,笔者采用的ALA浓度幅度为75~300 mg/L,其中最适宜的浓度为150~200 mg/L[8];但是,如果真正按照这个浓度推广于果树生产中,农业成本仍然超过绝大多数农民可以接受的范围。因而,必须调整ALA产品配方,降低ALA实际使用浓度,增加ALA施用效果。在本研究中,笔者在10 mg/L ALA溶液中添加0.05% Silwet 806增效剂,在陕西省乾县、凤翔县共8户苹果承包户中进行喷布试验,其效果表明,这样低浓度ALA仍然可以较好促进苹果着色,并且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因而固酸比和糖酸比均明显增大。这与汪良驹等用300 mg/L ALA处理的效果[7]相似,说明在生产中可以将ALA实际施用浓度降得更低,以减少农民生产成本,促进这种天然苹果增色剂在果树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如果按照现有浓度,即使1 hm2果园喷水 6 000 kg,ALA纯品用量为60 g,农业生产成本约1 500元,这是绝大多数种植户都可以承担的,因此,ALA作为一种新的促进苹果着色的天然氨基酸类物质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葡萄上,Watanabe等曾报道,利用10 mg/L ALA可以提高玫瑰露葡萄浆果含糖量和着色程度[18],但他们提出的方法是土壤浇灌。若是叶面喷布,则需要30 300 mg/L。因而,本试验所涉及的方法与结果均未见报道,只是用10 mg/L ALA处理苹果的效果与75 300 mg/L ALA处理相比,虽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但果实花青素含量增幅仅为1~2倍,明显低于高浓度时的4~5倍,因而,是否能够在降低ALA浓度的同时提高处理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韩海华,梁名志,王丽,等. 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茶叶,2011,37(4):217-220.

[2]刘淑娴,蒋跃明,李月标,等. GA3对三华李采后色泽的影响[J]. 园艺学报,1994,21(4):320-322.

[3]尹金华,高飞飞,胡桂兵,等. ABA和乙烯对荔枝果实成熟和着色的调控[J]. 园艺学报,2001,28(1):65-67.

[4]Wei Z Y,Zhang Z P,Lee M R,et al. Effect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on leaf senescence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of pakchoi under different nitrate levels[J].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2012,35(1): 49-63.

[5]Martinez G A,Chaves A R,Aón M C. Effect of exogenous application of gibberellic acid on color change and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chlorophyllase,and peroxidase activities during ripening of strawberry fruit(Fragaria×ananassa Duch)[J]. 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1996,3: 139-146.

[6]王中华,汤国辉,李志强,等. 5-氨基乙酰丙酸和金雀异黄素促进苹果果皮花青素形成的效应[J]. 园艺学报,2006,33(5):1055-1058.

[7]汪良驹,王中华,李志强,等. 5-氨基乙酰丙酸促进苹果果实着色的效应[J]. 果树学报,2004,21(6):512-515.

[8]Xie L,Wang Z H,Cheng X H,et al. 5-Aminolevulinic acid promotes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Fuji apples[J]. 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13,69(3): 295-303.

[9]马志本,程玉娥.关于苹果果实表面花青素含量的化学测定方法[J]. 中国果树,1984(4):49-51.

[10]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2-195.

[11]von Wettstein D,Gough S,Kananagara C G.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J]. Plant Cell,1995,7: 1039-1105.

[12]Hotta Y,Tanaka T,Takaoka H,et al. New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5-aminorevulinic acid in plants:the increase of photosynthesis,chlorophyll content,and plant growth[J]. Biosci Biotech Biochem,1997,61: 2025-2028.

nlc202309030936

[13]Hotta Y,Tanaka T,Takaoka H,et al. Promotive effects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on the yield of several crops[J]. Plant Growth Regulation,1997,22: 109-114.

[14]Wang L J,Jiang W B,Huang B J. Promotion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on photosynthesis of melon(Cucumis melo) seedlings under low light and chilling stress conditions[J]. Physiologia Plantarum,2004,121(2): 258-264.

[15]Wang L J,Jiang,WB,et al. Promotion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of germination of pakchoi(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var. communis Tsen et Lee) seeds under salt stress[J]. J Integrative Plant Biol,2005,47: 1084-1091.

[16]孙永平,魏震宇,张治平,等. ALA对遮荫条件下西瓜幼苗强光抑制的保护效应[J].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7):1384-1390.

[17]汪良驹,姜卫兵,章 镇,等. 5-氨基乙酰丙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理活性及其在农业中的潜在应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3):185-192.

[18]Watanabe K,Nishihara E,Watanabe S,et al. Enhancement of growth and fruit maturity in 2-year-old grapevines cv. Delaware by 5-aminolevulinic acid[J]. 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06,49(1): 35-42.馮英娜,刘卫东,朱士农,等. 茄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66-168.

对乙酰氨基酚引起重型药疹1例 篇7

1 一般资料

患者, 女, 52岁, 因“颜面、躯干、四肢红斑, 瘙痒5 d, 伴口腔、眼部损害4 d”, 于2008年4月16日11∶00入院。患者4 d前因上呼吸道感染, 口服泰诺片, 第2天眼部出现散在多发性红斑及丘疹, 伴痒, 遂到医院眼科就诊, 未给予特殊治疗。第3天病情加重, 颜面、躯干、四肢、口腔出现广泛红斑及丘疹, 口周出现小水疱, 无关节肿痛, 无大疱。自发病4 d来, 患者在外院使用头孢类、阿奇霉素、替硝唑等多种抗菌药物及地塞米松针15 mg/d, 使用上述药物后, 患者瘙痒减轻, 但皮损无好转, 后以重型药疹收住入院, 自诉有磺胺过敏史;颜面部、眼部、口腔、躯干、四肢及足底可见多发性米粒至核桃大小的红斑、丘疹, 部分融合成片, 部分散在密集分布, 以颜面部、眼部及口腔明显, 部分出现糜烂、渗出, 以口唇及口腔内明显, 而且颜面部红斑、丘疹也逐渐破溃。入院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眼结膜,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 甲泼尼松龙针80 mg/d静脉滴注。2008年4月21日, 患者颜面仍见暗红斑及瘀斑, 周围呈游离性脱屑, 无渗出, 颈部、躯干、四肢部分红斑结痂脱屑, 口唇处结痂脱落, 甲泼尼松龙针减量为40 mg/d;2008年4月28日, 双上肢、颜面部结痂脱落, 口腔及口唇创面愈合, 停用甲泼尼松龙针, 改为泼尼松10 mg po, bid;2008年4月30日, 患者病情好转, 平稳, 泼尼松片减量至10 mg qd;2008年5月5日, 出院时患者四肢、躯干、颜面、口唇结痂都已脱落, 口腔内糜烂面已愈合。

2 讨论

该患者在服用泰诺片后出现全身红斑、丘疹, 并伴有破溃、渗出。症状的出现与服药时间有关联, 而且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

患者在出现过敏反应后, 又继续使用了多种、大量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 在没有控制过敏反应时, 使用其他药物应该避免, 以防止进一步加重过敏反应。

在治疗方面, 给予足量的糖皮质激素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同时保护胃黏膜、应用制酸药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防止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胃肠道损害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此外, 防止感染的发生也很重要, 全身大面积破溃, 经常伴有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 在渗出物或皮损的细菌或真菌培养的指导下, 给予强效抗菌药物, 以防止菌血症和败血症的发生。

泰诺片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325 mg, 盐酸伪麻黄碱30 mg, 氢溴酸右美沙芬15 mg, 马来酸氯苯那敏2 mg。近年来, 由于对乙酰氨基酚的胃肠道反应、肾毒性及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较同类的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小, 临床用于常见的感冒发热、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热、紧张性头痛、关节痛和癌痛的三阶梯治疗等;其常用剂量安全可靠, 在大多数国家为非处方药, 但该药的使用过程也会发生一些严重的过敏反应, 国内外均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因此, 在使用之前应当详细询问病史;同时, 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也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药疹,解热镇痛

参考文献

[1]刘莲兰, 饶淑云.对乙酰氨基酚致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TEN) [J].中国新药杂志, 2004, 13 (12) :1119.

[2]谢彦军.对乙酰氨基酚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J].齐鲁药事, 2006, 25 (9) :573.

[3]马亚范, 任常军.对乙酰氨基酚致双眼角固定型药疹1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 21 (19) :1308.

一例猫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诊治 篇8

对乙酰氨基酚是常用的感冒治疗用药, 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口服吸收迅速, 0.5~2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 血浆蛋白结合率25%~50%;90%~95%在肝脏代谢, 主要以与葡萄糖醛酸化合物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泄, 其余部分与硫酸盐、谷胱甘肽结合后, 失去毒性。但犬、猫体内缺乏葡萄糖醛酸化合物, 而且猫体内的硫酸盐与对乙酰氨基酚结合力较低。因此, 临床上对乙酰氨基酚一旦使用过量, 极易导致中毒。

笔者于2013年5月17日收治一体重4.2公斤的病猫, 其绝育后一直无食欲。主人摸其耳朵感觉发热, 于5月16日下午和5月17日早晨连续两次各口服对乙酰氨基酚一片;5月17日中午发现猫流涎, 主人感觉病情加重, 进而前来就诊。病猫体温37.7℃, 心率160次/分钟, 呼吸50次/分钟, 面部水肿, 流涎, 精神萎靡, 无食欲, 呕吐, 眼结膜发绀。

立即停止饲喂对乙酰氨基酚, 尽早催吐, 同时给予特效解毒剂。输液补充营养, 并配合强心剂, 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抗生素。治疗方案:樟脑0.2毫升皮下注射, 乙酰半胱氨酸200毫克/公斤体重口服;林格氏液40毫升、ATP10毫克、辅酶A50单位、维生素C2毫升, 静脉注射;阿托品0.03毫克/公斤体重, 皮下注射;六合氨基酸40毫升, 静脉注射;10%葡萄糖40毫升、甘草酸单铵5毫升, 静脉注射;复合维生素B0.7毫升, 皮下注射;碳酸氢钠50毫克/公斤体重, 静脉注射以碱化尿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0.1毫克/公斤体重, 皮下注射。经治疗, 5月18日病猫体温38.3℃, 心率、呼吸基本正常, 结膜苍白、流涎症状基本缓解, 未吐、未排便, 排尿两次、颜色发黄。5月19日, 流涎停止, 未吐、未排便, 排尿三次尿色略黄, 喝少量水, 有食欲, 吃少量猫粮, 治疗用药减掉阿托品和碳酸氢钠。5月20日, 病猫结膜颜色正常, 排便一次, 性状基本正常, 排尿正常, 食欲饮水有所好转。5月21日, 基本恢复正常。

乙酰氨基酚片 篇9

1 实验

1.1 仪器与试药

1.1.1 仪器

PESseries Flexar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PE公司);AL204型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

1.1.2 药物与试剂

对乙酰氨基酚(批号:110701、含量:99.0%、厂家:安丘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批号:100018-200408,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含量:100%,供HPLC含量测定)、甲醇(批号:20111201,色谱纯,厂家:美国天地)

1.2 方法

1.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十八烷基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9nm,流速为1.0mL/min,其对乙酰氨基酚理论塔板数不低于5 000。

1.2.2 测定方法

精密称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10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35mL,超声处理10min,取出,放置室温,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续滤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2 结果

2.1 专属性试验

按中成药处方和制法除去对乙酰氨基酚制成阴性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液、供试品液和阴性液各10m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可以看出,阴性组分对主峰无干扰,因而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2.2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适量,配制成1.6、1.8、2.0、2.2、2.4mg/m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上述系列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浓度为横坐标,计算各溶液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得线性回归方程:Y=108 961.41X+2 689.39,R=0.999 6。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在其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3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测知含量的感冒灵细粉适量各6份,分别加入已恒重的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按“1.2.2”项下测定,分别测定计算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及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色谱见图1。

6份样品平均回收率=99.5%,RSD=1.13%,结果见图1,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度较好。

2.4 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10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35mL,超声处理10min,取出,放置室温,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6份,按“1.2.2”项下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

RSD(%)=1.404,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较好。

2.5 溶液稳定性试验

按“1.2.2”项下供试溶液配制方法配制1份样品,室温下放置,分别于0、2、4、6、8h时取样分析,按照“1.2.2”项下方法测定,记录主峰面积,计算其RSD值,结果见表3。

2.6 擦拭回收率

取本品棉签擦拭样6个(擦拭面积:100cm2),分别用少量甲醇淋洗至10mL容量瓶中,定容作为样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按含量测定法测定。结果见表4。(理论擦拭量为:10μg/mL)

2.7 对乙酰氨基酚残留测定

分别对各个可能残留点进行棉签擦拭取样,分别用少量甲醇淋洗至10mL容量瓶中,定容后作为样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按含量测定法测定,按外标法计算,即得。见图2。

3 讨论

本文验证了对乙酰氨基酚残留物的测定方法,通过对线性关系、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和擦拭回收率试验验证确定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及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用于对乙酰氨基酚残留物的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对乙酰氨基酚残留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Hypersil ODS25μm,4.6mm×200mm),柱温:室温;流动相:甲醇-水(35∶65);检测波长:249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在42.88~128.6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8(n=5);平均回收率为99.5%(n=6),RSD=1.0%。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残留,可确认对乙酰氨基酚残留的测定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可有效检出。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高效液相色谱法,残留测定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容颖慈,李瑞明,卢秉忠,等.HPLC测定感冒灵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J].广东药学,2003,13(2):23-24.

乙酰氨基酚片 篇10

色谱条件一[5]:色谱柱:ZORBAX SB2C18 (416mm×250mm, 5μm) ;流动相:甲醇-水 (10∶90) ;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9nm;进样量为20μL;理论板数按对乙酰氨基酚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色谱条件二[6]:以Kromasil-C18柱 (150mm×416mm, 5μm) , 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 (10∶90∶0.12) 为流动相, 流速1.0mL/min, 检测波长222nm。

色谱条件三[7]:色谱柱为C18柱 (150mm×4.6mm, 5µm) , 流动相为甲醇-水 (73∶27) , 检测波长为264nm。

1 材料与仪器

1.1 药品

对照品:对乙酰氨基酚 (C8H9NO2) (110754-200219) 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检定所。供试品为黑龙江省医药工业研究所分析室制备 (批号20061201) 。

1.2 试剂

甲醇:色谱纯;醋酸溶液:分析纯;水为重蒸水, 用前经0.45μm微孔滤膜滤过。

1.3 仪器

美国PE200-235高效液相色谱仪 (三维紫外检测器、TC4色谱工作站) ;色谱柱:YMC-C18色谱柱 (150×4.6mm, 5μm) ;AS3120超声仪 (Autoscience) ;AEU-201电子分析天平 (日本岛津) 。

2 方法与结果

2.1 处方

对乙酰氨基酚100g, 偏重亚硫酸钠1g, 苯甲醇20mL, 丙二醇适量, 水适量, 全量1000mL。

2.2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查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ⅤD) 测定。

2.2.1 对照品来源及纯度

对乙酰氨基酚 (C8H9NO2) (110754-200219) 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检定所。含量测定:取105℃干燥到恒重的对照品, 进样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为98.83%。

2.2.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75%醋酸溶液 (25∶75)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对乙酰氨基酚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乙酰氨基酚峰与对氨基酚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2.2.3 测定法

取本品适量, 加流动相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15mg的溶液,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适量, 加流动相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15mg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 分别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即得。

2.2.4 线性考查试验

标准曲线:精密称取对照品6.0mg, 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 分别精密吸取2.0、4.0、6.0、8.0、10、12μL的对照品溶液, 注入液相色谱中, 记录测定峰面积, 其结果见表1。

以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 以峰面积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见图1。

回归方程:Y=5E+06x-14470, 相关系数:R=0.9999, 对乙酰氨基酚 (C8H9NO2) 在0.4~2.4μg范围内线性良好

2.2.5 供试品稳定性试验

按拟定含量测定方法配制供试品, 间隔时间进样, 考察其含量有无变化, 结果见表2。

试验表明, 供试品溶液24h内含量无明显变化, 在24h内稳定。

2.2.6 精密度试验

取配制好的样品溶液, 连续5次等量注入同台液相色谱仪中进行测定, 考察其精密度, 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 其精密度良好。

2.2.7 加样回收试验

对乙酰氨基酚回收率试验:取已知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样品 (0.0918mg/mL) 分别加入已知含量的高、中、低三组对照品, 按正文规定含量测定方法进行制备供试样, 各进样10μL测定, 计算回收率, 其结果见表4

n=6平均回收率为98.42%, RSD=0.69%

2.2.8 本仿制药和市售药品含量对比测定结果

三批样品和市售药品含量对比测定数据, 见表5。

3 结论

3.1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小儿乙酰氨基酚灌肠液中对乙酰氨基酚的质量标准控制方法。

3.2 小儿乙酰氨基酚灌肠液和市售药品做质量对比试验, 结果是小儿乙酰氨基酚灌肠液和市售药品含量均合格。

3.3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的方法考查了样品的稳定性, 对照品的线性, 测定仪器的精密度, 可以保证本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准确。

4 讨论

4.1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是仿制药物, 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 本实验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并按注册管理法规定完成了市售药品做质量对比试验。在该药和市售药品质量对比试验中, 严格按照注册管理法规定进行实验, 现象显著, 表明该药品质量上符合市售药品规定。

4.2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4.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对照品溶液,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00~4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 寻找最大吸收波长为250nm, 所以选择测定波长为250nm。

4.2.2 流动相的选择

参照2005版药典一部和参考资料中的含量测定方法, 用流动相为甲醇和0.75%冰醋酸水溶液 (25∶75) , 方法重复性高, 峰形及保留时间适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结果显示含量达到标示量, 本文探讨了对乙酰氨基酚在0.4~2.4μg的线性关系, 结果是线性关系良好, 以250nm为测定波长, 准确性和精密度好, 操作简便, 色谱峰分离优良, 回收率高。

4.3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的前景

市场上出现的解热镇痛药“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反应很好, 其退热效果好, 毒副作用小, 药物以分子形式分散, 药液通过直肠黏膜吸收, 起效快, 维持疗效时间长, 可避免口服所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减轻了对肝脏的毒副作用, 很适合儿科患者使用, 而该药的工艺简单清楚, 含量测定准确[8,9]。现今, 我国扑热息痛制剂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 在质量、规格、品种及品牌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 价格也相差很多。我国企业应抓住OTC药将快速普及的机遇, 努力开发附加值高的新剂型和“叫得响”的品牌产品,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用药需求, 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虎.药物化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穆兆英, 王秋华.对乙酰氨基酚致胃出血1例[J].小儿急救医学, 2002, 9 (1) :64.

[3]王士凡, 王功立, 孙定人, 等.药物不良反应[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4]金惠萍, 李中东, 焦正.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4, 6 (1) :27-31.

[5]李嘉, 邓治旭, 张克力, 等.感冒灵胶囊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6, 12 (5) :9-11.

[6]谢楠, 郭朝晖.HPLC测定感康片中对乙酰氨基酚, 咖啡因和扑尔敏的含量[J].华西药学杂志, 2007, 22 (1) :98-99.

[7]宋新康, 廖富林.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北京) , 2004, 5 (22) :15-16.

[8]Beals D, Mclean AE.Cell injury and protection in long-term incubation of liver slices after in vivo in itiation with paracetamol:cell injury after in vivo in itiation with paracetamol[J].J Toxicol, 1995, 103 (2) :113-119.

乙酰氨基酚片 篇11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Flexar液相色谱仪 (珀金埃尔默仪器 (上海) 有现公司) ;JULA-BO实验室温度控制器 (优莱博技术 (北京) 有限公司) ;HN超声波清洗机加热型 (上海汗诺仪器有限公司) ;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奥豪斯Explorer专业型分析天平 (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

1.2 色谱柱

奥泰公司C18色谱柱 (220 mm×4.6mm, 5μm) 。

1.3 对照品

对乙酰氨基酚

1.4 试剂

甲醇、乙腈为色谱纯;水为纯化水,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5 试药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

2 测定方法确定

2.1 色谱条件

依据查阅文献及考查的结果, 确定色谱条件如下。流动相:水-甲醇-三乙胺 (65∶35:0.01)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254nm, 流速:1.0m·min-1。柱温:30℃。理论板数按对乙酰氨基酚峰计算应不得低于2000。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适量, 置容量瓶中, 加流动相制成每1m L含0.03mg的溶液, 即得。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供试品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取 (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3mg) , 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流动相100m L, 密塞, 精密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240W, 40k Hz) 30min, 放冷, 精密称定, 用流动相补足重量, 摇匀, 滤过。取续滤液, 即得。

2.4 专属性试验

依照处方取除对乙酰氨基酚, 按样品制备工艺制成阴性对照样品, 照2.3.3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液, 依上述方法测定, 结果在对乙酰氨基酚出峰处阴性液无色谱峰, 结果阴性试验没有干扰, 表明本方法专属性良好。

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适量, 加流动相使溶解, 制成浓度为0.03mg·m L-1的供试品溶液。照上述色谱条件, 精密吸取10μl, 连续进样6次, 记录峰面积。结果, RSD=0.85%, 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2.6 对照品的线性考察

精密称取适量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 加入流动相溶液使溶解分别配制成每毫升含0.05、0.15、0.25、0.35、0.4.、0.55毫克的溶液。分别精密上述溶液吸取10μL, 注人液相色谱仪, 依照2.1项下的色谱条件测定, 记录色谱峰。以峰面积 (Y) 为纵坐标, 对照品进样量 (X) 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 对乙酰氨基酚在0.05~0.55m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7 重现性试验

称取同一批的对乙酰氨基酚样品6份, 按测定方法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测定含量, 并计算样品的RSD值, 结果RSD为0.98%, 结果表明此方法的重现性良好。

2.8 准确度试验

取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取已知纯度的原料9份, 置量瓶中, 分别精密加入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 按项下方法制备成80%100%、120%。取模拟样品照“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试验, 计算回收率为99.3%, RSD为0.86%。

2.9 最低检出限与定量

采用2.1项下色谱条件, 对样品测定, 当信噪比为10时, 定量限为2.5ng;当信噪比为3时, 最低检出限为0.6ng.

2.1 0 样品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批对乙酰氨基酚样品, 分别制备供试品和对照品, 将供试品置室温下放置, 分别于第0、1、2、3、4、5小时,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中, 记录色谱图。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和样品RSD分别为0.63, 0.81%。结果表明供试品和样品5小时内稳定。

2.1 1 样品含量测定

依照上述含量测定方法, 再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样品的含量, 结果三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8.1%、98.5%、98.3%。

3 讨论

3.1 流动相的选择

选取流动相中缓冲液浓度、三乙胺含量、乙腈用量为影响因素, 以对乙酰氨基酚色谱峰拖尾因子 (T1) 、保留时间 (t R) 、半峰宽 (W1/2) 及理论板数 (N) 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水-甲醇-三乙胺 (60∶40:0.01) , 0.067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三乙胺 (60∶40:0.02) , 水-乙腈-三乙胺 (80∶20:0.01) , 水-甲醇-三乙胺 (65∶35:0.01) 不同比例的流动相, 结果以水-甲醇-三乙胺 (65∶35:0.01) 为流动相为流动相, 供试品各峰分离效果最好, 故选用水-甲醇-三乙胺 (65∶35:0.01) 为流动相为流动相。

3.2 检测波长的选择

制备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稀释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ⅤA) , 于190~9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全波长光谱扫描, 记录吸收光谱。在244nm处有最大吸收峰, 但信噪比不好, 故选用254nm为检测波长[1]。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滴定法等测定方法均能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测定, 但精度、重现性低于高效液相法。由于泡腾片中的辅料有紫外吸收, 阴性对照液有吸收, 无法采用紫外分光度法测定[2]。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法效果好、方法简便、快捷、准确、专属性好, 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摘要: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柱 (220 mm×4.6mm, 5μm) , 水-甲醇-三乙胺 (65∶35:0.01)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254nm, 流速为1.0ml/min, 柱温为30℃。对乙酰氨基酚在0.05~0.55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5) 。对乙酰氨基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结论:本法简便、准确, 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二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二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机械设计中的设计要素下一篇:轨道交通信号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