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螺旋效应

2024-06-29

沉默的螺旋效应(精选9篇)

沉默的螺旋效应 篇1

定义

沉默的螺旋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 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 如果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 即使自己赞同它, 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了另一方的增势, 如此反复循环, 便形成了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 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的发展过程。

起源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 (E·Noelle-Neumann) 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又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一词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 她在1980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文中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演变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受到很多肯定的同时, 也引起了一些批评, 有批评指出:该理论过分强调“害怕孤立”这一社会心理因素, 忽略了其它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 即使感到孤立, 人可能在“权衡利益”后采取行动, 不一定保持沉默;有的人在害怕孤立时不仅不沉默, 还可能发出攻击性的言语或行为。在这里, 个人的差异也应予以考虑。对“社会孤立”的恐惧, 不是一个绝对的常量, 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的压力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议题, 压力程度也会不同。

应用

沉默的螺旋理论提供了一种考虑问题的视角:团队意见的形成不一定是团队成员“理性讨论”的结果, 而可能是对团队中“强势”意见的趋同后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强势”意见所强调的东西, 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当团队中的少数意见与“多数”意见不同的时候, 少数有可能屈于“优势意见”的压力, 表面上采取认同, 但实际上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就可能出现某些团队成员公开“表达的意见”与团队成员“自己的意见”不一致。

要跳出沉默的螺旋, 唯一的出路就是尊重少数派, 聆听反对者的声音。

沉默的螺旋效应 篇2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们哺育了一棵又一棵稚嫩的幼苗,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人才。在她们那精心呵护之下,我们健康、活泼的成长。看完《沉默的效应》这篇文章,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在澎湃,而脑海中也不断翻腾着两个字:师魂。

一个初三的差生班,集体耍弄老师,冬天时在教室门上放一盆水,使来上课的白老师全身湿透了。白老师耐着刺骨的寒冷,没有发怒,没有说一句话,只沉默地和同学们注视了一节课,通过他的人格精神,彻底改变了这个差生班的不良风气。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文明精神的一种象征,是一种无私付出的精神代表。《沉默的效应》中的白老师,并没有说到他渊博的知识,也没有说到他如何忘我的日夜工作,而“沉默”这一动作中凝聚了他崇高的师魂。被捉弄而全身湿透的白老师,没有暴跳如雷,没有追查“凶手”,也没有拂袖而去,而是默默无言地和同学们注视了一节课。然而,这“沉默”之中,却包含着对同学们的宽恕。

这“沉默”更把白老师的人格精神向顶峰:你们是我的学生,教导你们是我的责任,无论何种情况,我都不会离开课堂,离开我的岗位,这是何等的人格力量,何等的师魂。

我们身边的每位老师都像《沉默的效应》中白老师一样,以“沉默”为我们付出。

探索网络舆论中的沉默螺旋现象 篇3

关键词:网络舆论;沉默的螺旋;天涯论坛;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47-02

一、研究的背景

作为新媒介,互联网不仅为受众提供实时讯息,还是其自由发表观点和意见的公共场所,并形成网络舆论。与传统公共舆论不同的是,网络舆论具有主体的隐蔽性、客体的丰富性和传播的爆炸性,形成多元化的舆论传播。舆论的控制和引导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公共舆论理论是否适用于网络也受到质疑。本文就网络舆论中是否存在诺依曼所提出“沉默的螺旋”的现象进行实证研究。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伊曼提出,他认为个人表达意见时,由于群体压力,会受周围的意见环境的影响。如果自己的意见符合意见环境中优势意见,则会大胆地表达出来,如果是劣势意见,出于害怕被孤立的心理保持沉默或选择附和优势意见。在这样的前提下,则会形成优势意见越来越多,而劣势意见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传播过程。根据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所提出的,公众不可能完全认识客观世界,他们的意见和行为是以大众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为基础的,因此大众传播也在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二、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

(一)提出研究问题

由于“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重要前提就是受众对于孤立的恐惧和群体压力,本文就采用内容分析的法探索这两个心理机制是否对网络受众仍然产生制约影响。

(二)抽取样本

论坛作为网络舆论意见发表的公共场所,网民自由发表论贴,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主参与讨论。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下,影响舆论意见的其他变量较少。本文选取最具有影响力的天涯论坛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从时政、社会以及娱乐这三个领域中,分别选取三个引起热议的论题:第一,时政事件——对朝鲜发射火箭的看法。第二,社会事件——对被丈夫和第三者“逼死”的肖艳琴并未死亡这一事件的看法。第三,娱乐事件——张柏芝与谢霆锋离婚事件中对张柏芝的态度和评价。

(三)选择分析单元并建立类目

网络中的用户并不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以其网络ID为身份标识进行网络社交活动。网络受众的ID是否能成为代表现实社会公众身份的符号,在社交圈子中造成群体压力,这是本文需要探究的问题。因此,选择分析单元为网络用户注册ID的时长、网络用户对某一论题的跟帖态度(主要通过用户语言倾向来判断)、主帖访问数\回复数。

本文在之前选取的三个领域议题中分别抽取三个表明不同态度的主帖,并以主贴题目对其态度倾向划分为:正态度(支持的态度)、负态度(反对的态度)、零态度(毫无意义的回复、理性的分析事件、对事件的表示疑问等无明确态度)。本文选择三种不同感情维度的主帖,分别将其跟帖的态度情况进行记录。由于回帖的数目繁多,每个帖子只选取前40个跟帖情况予以记录。将跟帖情况也分为三个态度维度进行衡量:正态度、负态度、零态度。

记录网络用户回帖态度的同时,根据其网络ID时长建立分析的类目。以1年作为标准,注册时长大于一年为老用户,对其网络ID有一定的依附感。注册时长等于或小于一年为新用户,未建立稳定的网络社交,可能会更换ID。

(四)数据统计及研究分析

1.主帖访问数\回复数

在对这三个事件选取的九个帖子中,访问数在1000以上的为七个,而它们的回复数不到200;其余两个主贴的访问数分别为602和498,而它们的回复数不到50。每个主帖的访问数都远远大于回复数。

2.态度倾向分析

数据统计表1 朝鲜发射火箭事件

我们从表1中可以发现,在对待朝鲜发射火箭事件上,网民的态度多集中体现为零态度。在负态度的主帖中,负态度的跟帖数目占跟贴总数的40%,比起正态度和零态度的主帖,负态度回帖所占比重较大。零态度的回帖有一部分为无意义的回复,或者是对朝鲜国情和发射火箭意义的科普。网民的情绪比较稳定,没有出现较为激烈的措辞。

数据统计表2 被丈夫和第三者“逼死”的肖艳琴并未死亡事件

在对待肖艳琴事件上,网络意见环境也存在一定的舆论导向,论坛中的帖子多为支持肖艳琴的态度。这一点也可以从我们选取的三个不同态度主帖的跟帖中看出,在这三则主帖中,回复的态度也多集中在正态度和零态度。所占比例基本在30%——55%范围内,而负态度回帖的数目仅分别占10%、7.5%和27.5%。其中零态度的回复多为对这个事件的质疑和理性的分析,或者是对这一事件走向的猜测。从表2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正态度的主帖中正态度的回复数较多,负态度主帖中虽然意见表达较为平均,但相比较其他两个态度的主帖来说,其负态度的回帖数所占比重有所增大。这一事件所引起的情绪性回复较多,很多回复言辞犀利。

数据统计表3 张柏芝与谢霆锋离婚事件

在数据统计表3中的每项数据所占比重都较为平均,都集中在20%——40%,零态度回复这一变量在这三个主帖中表现稳定。同样,正态度和负态度的主帖中,与其相似的意见发表较多。这一事件中网民的语气较为轻松,多为调侃型的语言。

3.网络公众ID分析

老用户在回复主帖时,集中在零态度的回复上,语气比较温和,多为理性的分析事件。但对于第二个事件,老用户会有较为激烈的措辞。回帖中部分老用户和其他网民进行互动讨论。

(五)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材料、数据分析,显而易见的是,网络是一个舆论意见得以自由发表的公共领域。在网络环境中,每个人都作为媒介发布信息,没有“把关人”的筛选和制约,公众能够更加接近真相、表达意见。虽然公众在网络中分布极其广泛,群体压力在这样的意见环境中作用并不明显,但经过分析发现,论坛中的网络舆论仍然存在沉默的螺旋现象。

第一,帖子的访问量远远大于回复量。由于网络信息发布的匿名性,网络公众需要得到更多的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因此在一开始,一部分网络受众保持沉默的观望态度。

第二,在对同一事件不同意见主帖分析发现,和主帖一样的态度的回帖较多。主帖的态度能够给网络公众情感、意见上的归宿,并提供参照,使其产生同感,引发诉说的欲望。因此在论坛中,大体看来意见呈多元化的表达,但在微观的环境中,仍然存在沉默螺旋现象。

第三,论坛ID是公众建立网上社交圈子、获得网络信息的身份象征。由于网络虚假信息的危害性,制度上对消息来源予以控制,部分论坛ID需要和个人真实信息关联,越来越多的网络公众注意其网上身份形象的维护,将现实中的心理顾虑转移到网络上。因此,网络用户在得到身份象征后,也会迫于群体的压力和被孤立的恐惧注意自己的言行。

第四,网络舆论中越来越多的公众对某一事件并不急着表达态度倾向,也没有屈从某一态度而进行情感的宣泄,而是理性的对事件的真伪和利弊进行分析。

第五,不同领域事件的网络舆论中,沉默螺旋现象表现出来的程度不一样:(1)在具有争议性的事件中,网络舆论缺少意见中坚分子,网民会受到各种意见的鼓动,产生与主流意见一致的舆论倾向。(2)在关乎到自身的事件中,由于情感上的亲近性,网民意见和态度明确,不容易受到优势或多数意见的影响。(3)娱乐性事件中,网民意见表达往往不明晰。

三、结语

通过本次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网络传播中仍然存在“沉默的螺旋”的现象,只是在网络时代,沉默螺旋现象有了新的特点和发展。网络和现实生活的融合,ID和真实身份的关联,圈子和人际社交的交互,一方面让网民将现实受到的群体压力移情于网络群体中,另一方面也让其在论贴、微博等微观意见环境中,更愿意在与自己意见一致的环境中发表言论、抒发感情。对于日趋理性的受众来说,网络只是一个大胆发表言论的场所,自由与理性的思考让网络舆论更加的多元化和微观化。这些特点的动因和表现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丹尼尔·里夫,等.内容分析法——媒介信息量化研究技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沉默的螺旋效应 篇4

1 电视新闻栏目与包装设计制作的重要性

电视新闻栏目与包装设计制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电视新闻栏目的后期包装制作是在新闻拍摄的前提下,利用数字技术、文字、动画等技巧等处理,将原始素材进行重新构架,深化了新闻栏目的主旨与内涵;其次,新闻栏目的后期包装制作又将采集素材、编辑字幕、配音、文字和特效进行再加工制作,完成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步骤。在新闻专栏的后期,往往采用了综合、相叠、变化、色键等关键技术手段归纳使用,最大程度将视觉画面,多色彩、多空间、多维度、多地域地阐述新闻。

2 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在电视新闻后期包装编辑中的作用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编辑在电视新闻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电视新闻的人的应用,许多国内电视台已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进行推广。但是在实际的电视新闻栏目制作中,选择不同电视新闻栏目在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的不同使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线性编辑,线性编辑,是一种磁带式电子编辑方式,是将素材编辑组合,变成连续的画面,如果想插入、增加、缩短、删除之中的一段编辑内容,得进行重新录入和编辑,线性编辑相对传统,不能实现效率高利用的编辑方式。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相比较,非线性编辑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在计算机里完成,突破了单一的编辑限制,具有方便快捷、随机的特点,可以多种排列顺序,上传编辑文件后可以多次编辑,缩短、加长、删除都可以轻松使用,节约了成本,实现了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了网络化、开放型升级、设备使用时间长等优势。非线编辑和线性编辑这两者都是电视新闻栏目与包装编辑的重要手段,它们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缺一不可,所有应根据不同节目分类编辑。线性编辑技术比较成熟,流通使用较为宽泛,产生的时间也较早,成本较低,操作简单,适合结合编辑将声音和图像分工组合使用,效果良好。而非线性编辑,一般应用在电视新闻片头、专题片及广告片的制作中,需要大量文字、图片、音乐、音效的调整,透明处理、文字、图片、图表的叠加。颜色处理及动画效果快、慢的表达。如果拍摄画面不正或者下载使用图片饱和度、对比度不高时,都可以用非线性编辑中的功能进行调整,以保证新闻栏目包装的质量。常用的专题片、广告片、新闻片头软件制作有Edius、Final cut pro、After·Effects等,而新闻非线性实时输出编辑软件有Sobey、大洋系统等。多采用多机联网,素材视频服务器上传、编辑、输出,将视频、音频符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存到计算机中,这为直播和转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线性编辑完成后再导入非线性编辑里,这样效果好、速度快。非线性编辑多适用于直播节目,如新闻联播、联欢晚会、体育频道相关节目,一次完成。而某些精彩镜头等就需要非线性编辑完成了。所以新闻栏目后期包装需要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结合使用,创造完美视觉效果。

3 电视新闻栏目后期包装制作技巧

面对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不断涌现,电视新闻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利用线性编辑软件及技术改进传统电视新闻栏目枯燥、乏味的模式,将是新闻节目包装创新制作的必然趋势,加标题模板、角标制作、数字包装、编辑画面等方面的包装效果制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3.1 标题模板

标题模板是电视新闻栏目的后期包装制作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标题模板具有概况评价的简短文字,能够揭示、组织、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等意义,它的内容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因此,标题字幕的字体、颜色清晰,通常采用的字体有楷体、方正体、黑体等,字体端正大气、笔画宽整舒适美观。有时候模板也加入了艺术形式突出的新闻特点和限制,将半透明的颜色制成标准版或渐变色,增强了新闻栏目的节奏感。

3.2 角标的制作

角标,指标在某一文字的右角边的文字。就是先将文本的内容和下标按正常的输入,然后选择下标文本,使用“格式”字体选择工具,在工具菜单中的上标或下标可以完成下标。也可以自己创建快捷方式。新闻制作是一个复杂和技术的过程,它要求一档新闻节目的传达性、使用性和宣传性,想把电视新闻栏目包装做的精致美观,需要根据整档新闻节目的板块,特别是栏目角标精心设计,起到对电视新闻栏目锦上添花的作用。角标的制作通常会由字体和图案构成,字体多为艺术性字体、LOGO字体等组成,图案及颜色多为色彩鲜明,具有提示性的抽象色块组成,如:“党建新视线”、“协商议政”、“有理讲理”等,具有时政性和时效性,我们可以根据新闻栏目的主要特点,设计出一个个性鲜明、清晰醒目的的角标,角标是适时叠加在整个画面的左面或右面,多以文字为主,镂空形式,方块形状、循环展现。

3.3 数字包装

在新闻栏目包装制作中,数字包装是不可避免的,在数字包装中多采用饼型图、柱型图、线型图体现构成,并与文字相结合,加以图片的特技表达数据。在新闻联播中,更加以图形、人形标识,使数字包装更具内涵,使新闻栏目增色不少。

3.4 播音员出像画面包装的设计

播音员出像画面包装多以双视窗、多视窗、在线包装等形式编辑。一般在播音员出像画面的右上方设定出一个画面,此为电视新闻栏目的主画面,多以方形新闻画面和图片为主,简明扼要、明快规范,或相叠在新闻播音员的右上方,比如,这条新闻是关于天气预报的,就叠加地图天气的图片。如果是房地产的新闻,就叠加建筑楼体的画面等。新闻栏目包装也要注重整体颜色与元素的统一协调,播音员的主体色调要突出,同时结合栏目的片头、片尾、标题和角标整体协调,使新闻栏目赏心悦目,提高收视率。

社会的发展需要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不断创新发展。当今电视新闻栏目已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更以饱满的艺术形态展现出不同的文化风貌,电视新闻栏目的多样化、新闻联播的日常化、演播在线直播的常态化等已成为一种必需。创造电视新闻栏目的时效性、多元信息性、交融性,后期包装和编辑制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Matthes,Jorg.(2009).A Spiral of Silence for Some:Attitude Certainty and the Expressionof Political Minority Opinions.Conference Paper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09Annual Meeting,p1-45.45p.

[2]Matthes,Jorg.Hayes,Andrew.(2009).Dispositional Fear of Social Isolation and Willingness to Self-Censor--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09 Annual Meeting,p1-26.26p.3 Charts.

[3]Spencer,Anthony.Croucher,Stephen(2006).Basque Nationalism and Spiral of Silence.Conference Paper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06 Annual Meeting,p1-30.29p.

[4]Li,Xigen(2007).Information Exchanges in the Internet and Likelihood of Expressing Deviant Views on Current Affairs in Public.Conference Paper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07Annual Meeting,p1-1.1p.

[5]Fahmy,Shahira(2009).Testingthe Spiralof Silence in the Virtual World.Conference Paper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09Annual Meeting,p1-36.37p.

[6]Talbert,Jennifer(2007).An Analysis of Screenshots in Malaysia.Conference Papers--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2007,p1.49p.

[7]Fox,Jesse,Warber(2015)Identity Management and Political Self-Expression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Feb2015,Vol.65Issue 1,p79-100.22p.

沉默的螺旋效应 篇5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群体压力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概述

《沉默的螺旋》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 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 并且受到广泛欢迎, 就会积极参与进来, 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 (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 , 即使自己赞同它, 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 如此循环往复, 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 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 概括起来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 重新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 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 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 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二、“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自诺依曼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以来, 引起学界极大的关注, 不少学者和传播学、新闻学的学生用这个概念解释出现在传播当中的一些现象。关于这一问题, 国内学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坚持“沉默的螺旋”理论依然适用于网络传播。二是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已经失灵。三是认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仍然发挥作用, 只是作用方式发生了改变。以上学者的三种意见概括起来分为两派:一派学者认为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沉默的螺旋”现象, 在网络这个具有交互性、匿名性、及时性的平台中, 网民可以各抒己见, 其心理状态更趋近于心理学上所讲的“本我”, 现实社会中的种种恐惧被“无所谓”的心态代替。因此, 在网络中避免了传统媒体对舆论气候的故意营造, “多元”舆论会逐渐消解主流传媒的中心化、一元化。而另一些意见却认为, 互联网中依旧存在“沉默的螺旋”, 虽然个人在网络中会表现的比现实生活更大胆, 但这并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他个人本能对社会孤立的恐惧, 而是因为使社会孤立恐惧的条件出现了缺失, 或者说有充分理由相信, 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可能被社会孤立起来。因此, 一旦个人对这个孤立条件缺失的判断被打破或者没有充分理由支持自己不可能被孤立, 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孤立感一样会在网络中出现, “沉默的螺旋”一样会沉默。

关于这两种争论到目前为止学界并没有定论。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 对“沉默的螺旋”的研究又出现了新的争论, 对于网络这种尚在发展中的新媒体而言, 构成其传播的各种要件都还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从近年来在网络中出现的各种引起人们强烈关注的事件可以看出。因此笔者认为, “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依旧存在, 而且, 在网络中呈现出一种新的态势, 即强势声音会以一种比现实中更强势、更非理性的表现形式遮蔽另外的不同意见, 以更加燎原之势加强己方意见, 甚至不惜以谩骂、诋毁的方式使不同声音闭声, 从而在网络中形成一种主导声音。

三、“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

发生在2003年的西北大学日本留学生事件, 就是网络传播加剧“沉默的螺旋”一个很好的例证。在事件发生以后, 国内的很多网站就这一事件进行了即时转贴、报道和讨论。一时间, 各大高校也是沸沸扬扬, 很多网站上都充斥着各类极端的言论, 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和中国的民族主义问题一下子升温。

如果事态能仅仅停留在上述这样一个层面, 那倒也无妨。可怕的是, 在互联网上逐渐形成了一种令人忧虑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即情绪极端者不断得到鼓励, 声音变得越来越大, 势力越来越强, 言辞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那些理性的温和者则不断遭到打压, 声音变得越得越微弱, 也越来越感到势单力薄和信心不足;而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人数众多的中间派则在极端言论的“耳濡目染”中逐渐走向了偏激。于是, 互联网成了极端言论的天下, 极端的少数正在左右沉默的大多数。

笔者想从社会心理学的一些实验研究角度增加一些论据:网络中的受众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群 (尤其是在交流之初, 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后, 各个固定的社区、论坛以及ICQ上一部分人会相对固定下来, 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还是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性别、职业、相貌等相关情况) , 而且具有相当的流动性, 可以说网上的交流是属于“临时拼凑的群体”之间的交流。这一点与阿希的从众实验、诺依曼的火车调查具有相似性。

以上两个实验调查已经证明就算是在“临时拼凑的群体”当中, 从众的行为依然会产生。因此, 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 在网络交流中, 对于那些相对流动的网民, 仍然会有这种从众的行为。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依然旋转。

沉默的螺旋效应 篇6

关键词:《十二公民》,沉默的螺旋,逻辑推理,社会批判

一、跳出“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是一条著名的大众传播学理论, 它把社会个体害怕孤立作为理论假设, 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观点时, 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广受欢迎, 就会积极参与进来, 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这个观点;如果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 即使自己赞同它, 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增势, 如此循环往复, 便形成一方声音越来越强大, 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该理论强调大众媒体的传播会加快沉默的螺旋形成。

影片《十二公民》对犯罪嫌疑人——“富二代”的“有罪”或“无罪”的表决过程, 可以被视作“沉默的螺旋”与反“沉默的螺旋”的博弈过程。在表决之初, 认为富二代“有罪”的陪审员是11位, 认为其“无罪”的仅有8号陪审员 (何冰饰) 1位, 8号陪审员是孤立的, 但他没有选择沉默, 而是试探性地表明态度——富二代“无罪”从而引起了一场与今日社会之现状密切相关的争论。他跳出了“沉默的螺旋”, 并力图使之朝相反方向运转。反“沉默的螺旋理论”者认为, 该理论过分强调“害怕孤立”这一社会心理因素, 忽略了其它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因为即使感到孤立, 人也很有可能在权衡利益后采取行动, 不一定保持沉默, 有的人在害怕孤立时不仅不沉默, 还可能发出攻击性的言语或行为 (这一点在3号陪审员最终被孤立时采取的言行上得到印证) 。

要跳出这一螺旋, 需要巨大的勇气。8号陪审员具有这种勇气, 影片交代是源于他的职业 (这个动机并不充分, 这一点本文第四部分还将详述) 。其余11位陪审员具有这种勇气, 原因多种多样。这个“跳出”的过程, 即从“有罪”改投“无罪”的过程, 是非常艰辛的, 伴随着陪审员之间激烈的争论甚至是肢体冲突。因为, 这不仅是从意见多数阵营向意见少数阵营“倒戈”, 它还意味着:否定自己原有的判断, 承认自己原来“错”了, 是对自身旧有价值观念的挑战。例如, 在第一轮匿名投票中, 最先选择跳出“沉默的螺旋”、改投“无罪”的9号陪审员称, 是8号的话打动了他, 使他回忆起自己在文革中被人帮助、决定活下去的难忘经历, 但是, 他的“倒戈”立刻遭到了意见多数阵营的强烈不满和不理解, 特别是来自10号陪审员的无理指责。第二位改投“无罪”的是5号陪审员, 他因为回忆起自己蒙冤入狱的铁窗生涯而决定支持8号。也就是说, 个人经历是促使群体中的个人敢于跳出“沉默的螺旋”的最强动机。在后续的争论中, 9位陪审员出于多种原因否定原有判断, 改投“无罪”。当改投“无罪”的陪审员越来越多, 超过半数 (6位) , 原有螺旋瓦解, 另一个沉默的螺旋正在形成, 即持“有罪”意见者变成少数派, 局面发生微妙的变化。

二、浓墨重彩的批判意识

《十二公民》批判了什么?反思了什么?或者换句话说, 讨论了什么?其实, 像8号陪审员陆刚一样, 对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些看似“就是如此”的社会现象、观念, 编剧和导演也“想讨论讨论”, 启发观众进行“合理的怀疑”。影片借各位陪审员之口, 对以下几种社会流行观念、现象进行了讨论、反思和批判。

第一, 反地域歧视、反职业歧视。10号陪审员是这一观念的反面典型。当8号陪审员投出“无罪”一票时, 10号陪审员率先开火了, 但他一开头便离题千里, 开始无来由地拉黑河南人, 直至坐在旁边的11号陪审员忍无可忍, 表示“我就是河南人”, 河南人惹谁了?这一愤怒的质疑由来已久, 早在上世纪90年代, 对河南人的地域歧视就已初见端倪, 2002年3月, 马说在《河南人惹谁了》一书中把这一命题正式摆在国人面前。作为大城市居民, 这种地域歧视显然已经深入10号陪审员的内心, 成见的背后是其对社会和他人 (特别是其房客) 的忿忿不平和不自信。影片借其他陪审员之口, 有力回击了10号陪审员的地域偏见。

反职业歧视, 主要是针对7号陪审员 (大学小卖部老板) 和11号陪审员 (大学保安) 而言。他们并非补考学生的父亲, 为了孩子来参加这次投票, 而是为了讨好学校相关领导、保住饭碗来配合这次投票, 特别是7号陪审员, 巨大的生活压力使他习惯于满脸赔笑, 内心却有苦说不出, 他在自白中说“可我说的话你们听得见吗?你们永远也听不见!”影片通过7号陪审员的内心独白, 以及其与11号陪审员之间关系的变化——从同处社会底层却互不理解, 反而因为工作关系而互相指责, 到达成谅解——提醒社会对底层职业的应有尊重。

第二, 质疑仇富心理。“富二代”是影片的关键词之一, 其中隐含的社会意涵是多位陪审员作出犯罪嫌疑人“有罪”判断的重要依据, 透露出社会对“富二代”这个群体的负面看法。在陪审员之间的激烈辩论中, 4号陪审员因其富有以及和女学生的特殊关系充当了其他陪审员仇富心理的发泄对象, 为此他甚至与3号陪审员、7号陪审员、10号陪审员之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语言和肢体冲突。为了驳斥仇富言论, 4号陪审员还为自己进行了慷慨激昂的辩护。在当今社会, “国民老公”王思聪现象很好地呈现了大众对“富二代”“仇富”的复杂心理, 金钱对于社会话语的支配、逆袭、隐喻, 在影片中被变形地表达出来。

第三, 中国式父子关系的镜像化呈现。中国式父子关系, 是影片着墨最多的一笔, 满含着心酸、寄托、争议。影片故事的发生, 起因就是父亲们来参加子女西法课程补考, 扮演模拟法庭的陪审团。从更深层次上看, “富二代弑父”这个关乎亲情的命题触碰到了大多数陪审员 (父亲) 的心灵深处。因此, 在由“有罪”改投“无罪”的过程中, 不只是科学的逻辑推理说服了11位陪审员, 对陆刚反对最为激烈的3号陪审员、10号陪审员、7号陪审员都是被辩论中的点滴触碰到了自己不愿为人所知的“父子故事”, 引发内心的激荡。特别是3号陪审员, 从小接受的都是“父为子纲”的传统伦理观念, 但其子叛逆, 在父子二人争吵、动手之后其子离家出走, 六年不归, 导致其妻离子散, 内心承受、集聚了巨大的愤怒、痛苦, 因此, 在他的价值判断里, “富二代”就是大逆不道该枪毙的, 为了维护“有罪”观点, 他甚至在与8号陪审员的冲突中吼出“要弄死你”, 但就是如此, 在最终流泪的倾诉出自己的故事之后, 他也选择了“向真理低头” (4号陪审员语) , 投出了自己“无罪”的一票。3号、7号、10号陪审员的故事, 是中国式父子关系的镜像化呈现, 令人唏嘘、反思。

三、以台词凸显逻辑推理的力量

这是一部主角都是男性的影片, 是一部主要场景没有任何转换的影片, 是一部以假设、推理、辩论为主要内容的影片。8号陪审员对“富二代弑父”这个其余11位陪审员看来毫无疑问的命题提出了质疑, “我就是想讨论讨论”, “谁也不能随便宣布一个人有罪, 除非证据确凿”, 他抛砖引玉, 对两位证人的证词 (案发现场楼下的大爷、对面楼上的女人) 、物证 (案发现场的匕首) 、匕首插入的角度、富二代的心理一一作了假设、分析、推理, 并在此过程中重新“发现”了上述证人证词、证据的疑点, 这些“合理的怀疑”逐步说服了另外11位陪审员, 使他们也对“富二代弑父”这一看似证据确凿的推断产生了质疑, 纷纷由认为富二代“有罪”改投“无罪”, 最终, 12票“无罪”通过。影片结尾的字幕也用事实“一个月后, 真凶 (非富二代, 笔者注) 落网”, 回应了十二公民逻辑推理及判断的正确性。

8号陪审员角色最宝贵的意义, 不在于他坚持启发、引导其他陪审员逐一分析与本案相关的关键人证、物证, 而在于他告诉大家, 在人命关天的事情面前, 要敢于怀疑, 并且应该怀疑, 生命高于成见。当8号陪审员投出“无罪”的一票, 其余11位陪审员的愤怒就来自于上述认识上的天壤之别, 他们已经默认了“富二代弑父”这一推断并对其作出了道德审判, 对这一行为 (弑父) 、犯罪嫌疑人 (富二代) 都呈现出一种“集体的愤怒”, 因此, 当8号陪审员对这一推断“想讨论讨论”的时候, 这种“集体的愤怒”就转移到了他头上。因为, 在看似确凿的证据面前, “想讨论讨论”就等于说“想偏袒富二代”, 这在道德、情感上都是不能为人所容的。之后的情节之所以能够出现逆转, 很大程度上归功于8号陪审员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 因此, 在最后高举的12只手臂里尽管有多种含义, 如个人经历、父子故事, 但更多陪审员是被陆刚有理有据的分析、推理说服了, 其中一些陪审员, 如2号、5号、6号、11号, 还积极参与到了这场逻辑推理活动中, 尽己所能提供帮助。“言值爆表”, 恰当概括出该片以台词凸显逻辑推理力量这一艺术特色。

四、影片的弱点

第一, 以职业作为8号陪审员的行为动机似显说服力不足。在观影过程中, 8号陪审员的动机一直是个悬念。他为什么敢于跳出沉默的螺旋、亮明观点?他不怕招致众怒吗? (事实证明, 他确实在亮明观点之后成为不被众人理解的焦点人物。) 影片结尾处以他的职业身份——“检查官”对此作出了解答, 但这个答案显然有些牵强, 难以令观影者完全信服。

第二, 两位证人“想要被重视”的心理, 导致其证词可信度受到质疑, 是剧情的根本转折点, 这个重要的情节设置是否合理?证人在大众媒体面前, 是更容易随意发挥吗?可以确定的是, 在大多数陪审员持“有罪”意见的沉默的螺旋形成过程中, 大众媒体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一, 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促成了大多数陪审员“有罪”意见的形成。各位陪审员在多重辩论、交锋中多次提到媒体对该案件的报道, 包括对案情、凶器、“富二代”的身世的报道、评论, 这些有选择的报道和评论难以做到完全的“真实”, 其舆论导向直接影响到大众对案情的判断, 对“弑父”猜想道德伦理意义上的舆论审判, 这无疑加快了沉默的螺旋的形成。其二, 大众媒体的介入, 使证人作伪证。影片用大量的篇幅, 重现两位证人亲历案发当时的情景。8号陪审员在其他陪审员的协助下, 用情景重现、数据计算等方式, 试图证明证人在说谎。那么, 证人为什么要说谎呢?8号陪审员等人的推断是:因为证人想要被重视, 在大众媒体面前, 他们不由自主地说了谎, 作了伪证。

沉默的螺旋效应 篇7

“沉默的螺旋” (The Spiral Of Silence)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撰写者伊丽莎白·诺依曼根据1965年德国阿兰斯拔研究所在德国大选之前所做的相关研究, 提出这一假说, 随后逐渐发展成为群体传播和舆论研究的一个较为固定的范式。

舆论是一种社会皮肤, 将离散的血肉意见凝聚起来, 不断保持整个人类社会运作的一致与和谐。舆论作为一种意见气候存在的显像, 它的力量来源于社会的本质, 来源于社会中多数强势意见对少数弱势意见、主流对非主流的观点行为进行的温和惩戒, 来源于个人对被孤立和对缺乏支持的尴尬的恐惧。这种避害的心理倾向使得个人利用自身“准统计感官”对于意见气候的主观判断。在社会许可之下, 对于某个特定意见或者行为进行支持和反对之间的游移变动, 并在己方意见呼声渐高的时候敢于表达甚至大声疾呼, 在己方意见处于孤立无援的时候保持缄默。这种缄默使得原本弱势意见更趋弱势, 强势意见愈发强势, 是舆论中的一种典型的马太效应。

阿道夫·默里曾言:“所有被压迫、被逐出狼群、被淘汰的狼是不加入嚎叫行为的, 这些狼的地位和位阶低的狼类似。”诺依曼以狼群的嚎叫沟通为例, 类比了人类社会中舆论所扮演的角色, 并以此为基引出了“沉默的螺旋”这一假说。[1]随后诺依曼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基于五项基本假设, 她提出了以沉默的螺旋为核心思想的舆论说, 总结如下:1) 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2) 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统一的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二、“沉默的螺旋”的理论拓展及前沿研究提要

学界对于这一假说的五个基础假设相继做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1) 对于被孤立的恐惧而从众的现象, 并非是一个普遍的预设, 这种现象很难量化测试, 无法确认这是一个常量还是变量。2) 由于心理因素的复杂性, 准统计感官可能失效, 无法准确判断意见气候。3) 大众媒体在某些议题上并非感知意见气候的主要来源。[2]基于“沉默的螺旋”模型经验上的效应量是在太小。因此, 研究者们对这一理论假说又进行了诸多的修补拓展, 主要聚焦于参考群体和中坚分子这两个主题。近年来在“沉默的螺旋”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四个前沿[3]:1) 自我审查意愿。测量的是某人根据意见气候的线索来决定是否公开表达意见的程度, 使用8级条目的Likert量表测量, 但是未能设计自我审查的认知过程。2) 检验对孤立的恐惧的机制。对孤立的恐惧无法确认它是先决变量还是干扰变量。3) 跨文化比较。4) 网络中“沉默的螺旋”。Ho&Mcleod做了CMC (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 和FTF (面对面) 情境下人们表达意见之间的差异研究;Liu&Fahmy也比较了CMC和FTF情境间人们表达意见的差异, 结果发现可能呈正相关。

三、互联网中的“沉默的螺旋”及相关研究综述

截至2013年12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数据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 手机网民超过5亿, 达到网民总规模的80.9%。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种日常景观。传统互联网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的适用性研究总结有以下两种:

(1) 互联网环境下“沉默的螺旋”依旧有较强表现力。网络环境下个人对于被孤立和异视的恐惧感依旧存在, 互联网只是使得恐惧感产生的条件出现部分缺失而已。[4]对于群体压力及群体规范而言, 网络虽然具有匿名性, 但是ID无法完全和个体完全剥离, 压力和惩戒依旧存在, 只是表现形式出现了变化。一项对北京高校在校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网络ID本身就成了人的主体性的载体, [5]个体对长期使用的ID具有强烈的身份认同。因此, ID在网络化境中的压力对现实中个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 互联网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消失并且出现了反效应。汪碧芬等认为网络传播对“沉默的螺旋”最明显的挑战就来自互联网的匿名性。这种匿名性可以使得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伴随明显轻微的心理压力和群体规范约束, 本我压倒自我言辞肆意。诺依曼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火车试验中, 发现在任用共产党员为法官这一论题上, 虽然多数人持反对意见, 但积极参与这个话题争论的人只占到27%;反之支持的人虽然只有小比例, 但是参与讨论的比例却占到了52%。无独有偶, 在1977~1988年间在德国对核工厂的态度调查中, 她又一次发现了同样的状况。诺依曼称他们称为中坚分子。这群人意志坚定、主张一贯、态度明确, 会对群体中的大多数产生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合意并推动新的合力形成。他们在沉默螺旋过程中留存下来, 排除孤立威胁的少数意见者。[4]在网络环境中, 由于情境的时空重叠, 在时间和空间上暂时解放了个体本身的灵肉。因此, 衍生中坚分子的土壤活性也极高。

四、互联网的移动性:沉默的螺旋的指数级增长可能

2014年CNNIC数据显示, 综合近年来网民规模数据及其他相关统计,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逐渐饱和, 互联网发展主题从“数”向“质”转变, 具备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地位提升、与传统经济结合紧密、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民生活形态影响力度加深等特点。2013年由移动带动的互联网一方面作为互联网的演化态, 作为互联网的延伸而存在, 进一步打破了时空的区隔, 塑造了一种新型的生活形态。移动互联网在作为新媒介时, 其移动、即时、无缝、碎片化的特性重新界定了个体表达的思维的方式。将移动互联网的权变因素引入后, 可以重新审视“沉默的螺旋”中的五个变量:个人意见与其感知的意见的一致性、个人意见与其感知的意见的不一致性、对孤立的恐惧、表达意见和意见的公开表达。

移动互联网每天的上午时段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流量突起” (Burst) , 而且在每天的晚上22点左右又会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流量突起, 而传统互联网的流量波峰只出现在每天晚上的8点到10点之间。每个移动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出用户请求, 尤其是在没有固定终端可接入网络的时候。[4]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性填补了传统互联网作为一种要求终端的媒介的空白点, 而低端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使得无力购买上网终端的人群能够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 在即时通讯、BBS, SNS等网路社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移动互联网依托手机终端, 将页面浏览和通讯统一于一个小型屏幕, 这就势必出现即时切换的功能。因此, 对于意见气候的感知会因为地缘、趣缘等变量而出现不同。而利益攸关性、话题普及性以及意见专业性等因素的不同, 也会造成参与和讨论的程度不同。比起传统互联网, 移动性大幅度提升了个体意见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度。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中指出, “脸谱”网站上的软件流行度达到一定阈值后, 大量用户几乎完全根据其他用户的行为选择安装软件, 而很少关注其本身的特点, 表现出明显的“羊群效应”。对于低龄、低学历、低收入、时间充裕的群体来说尤为如此, 这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特征基本吻合。高年龄层、高学历以及高收入的人群对于时间管理规划的需求和能力更强, 时间的绝对碎片化可能性降低。因此, 对移动互联网的利用率较低。[6]从众行为是一种典型对于孤立恐惧的规避, 不过这还需要更多数据支持, 不代表所有可能。

社交类综合平台持续升温, 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 较2012年底增长6440万, 使用率达86.2%。[7]SNS和IM工具和移动互联网伴随天生的融合基因, 个人意见的表达中提供了三个层次的交流空间:初级群体 (如QQ、微信、微博私信) 、次级群体 (QQ群、微信好友圈、微博密友圈) 和公众论坛 (QQ空间、微博等) 。伴随着手机应用功能的不断发酵膨胀, 可供多样化表达的平台和渠道更多。这一方面弱化了集群意见的形成;另一方面有利于多平台的多方讨论。一旦形成意见气候, 可能形成多平台联动不断强化记忆和讨论的升级。比起单纯的传统媒体和互联网, 意见的增长呈现指数级变化, 最终产成一个巨大的意见螺旋。

参考文献

[1]伊丽莎白·内尔·诺依曼.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 (1991第三版) [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1994:137-138.

[2]Salmon C.T., Kline F.G.The Spiral of Silence Ten Years Later:An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Political Communication Yearbook.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85:3-30.

[3]熊壮.“沉默的螺旋”的理论的四个前沿[J].国际新闻界, 2011 (11) .

[4]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国际新闻界, 2001 (05) .

[5]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 2003 (06) .

[6]彭欢.互联网使用和满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 2012.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01-16.

[8]王璐.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D].重庆邮电大学, 2012:28.

[9]刘海龙.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新媒体莫要草率反“沉默的螺旋” 篇8

“反沉默的螺旋”更强调在网络传播时代,人们基于新媒体能够打破传统媒体单向传播这一弊端的特点, 促使受众更加积极的表达观点,并以此影响甚至改变大众媒体对某一事件的报道初衷。

1.1公开表明意见= 不沉默

基于网络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公开表明意见”,凸显了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再“沉默”的特点,公众有一定的空间去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以此激发不同观点碰撞从而产生的舆论涟漪。从议程设置理论来说,受众不再仅仅依靠传统媒介去获取信息和观点,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网络得到更为丰富的信息,并在网络平台中更加积极地表达个人观点。这与1960年代前后单一的传统媒介相比,是更具时代性的,人们不会再因为诸如传统媒体的非客观性、传播的单一性、内容的有限性等弊端而使信息的获取受到局限。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的时效性、互动性,以及自媒体使每一个受众都有机会从“旁观者”变成“当事人”, 例如,2016年年初发生在哈尔滨的“天价鱼”事件, 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在引起围观的同时,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新闻事件,这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形态。“媒介即讯息”的理论可以说明,当下在新媒体推动下的自媒体时代中,人们不再受制于“点到面”的主流媒体所营造的舆论环境,相反,因为孤立感的降低,中坚分子和意见领袖的多样化,以及从众心理的弱化,人们更愿意将自己的观点“点对点”地分享给他人,从而“打破”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

1.2网络特性使受众积极参与讨论

网络的虚拟性、互动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受众更积极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这一过程中,吸引和搜寻到更多的“同道中人”使自己的声音逐渐增大,从而打破因为观点支持率不高而选择沉默的困境。

尤其当下逐步发展壮大的自媒体传播方式,在这个人人都是媒介的时代,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源,媒介信息量也因此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且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 并逐步向个人化需求发展,即通过自己的设置,只获取个人认为有益或感兴趣的信息,而屏蔽掉相对无聊或不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更为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并激发个体对信息的认同感。在哈尔滨的“天价鱼”事件中, 已不再是简单的网友曝光高价餐这么简单,餐馆和官方调查也都借助网络将事件进行了多次反转——餐馆借助媒体称自己是明码实价,地方调查组报告称该店明码标价不违规,而与此同时,各路声音也开始在网络上发酵, 有网友认为既是明码标价,顾客方无理取闹;也有网友认为即使是明码标价也依旧存在问题……

这些持不同观点的反馈促使事件反转、再反转,这也足以体现网络互动性增强,给受众反馈带来的便捷与高效。这其中展现的你来我往的争论,更加表明了信息的多元化特点,受众的声音也不再朝着同一个方向。

2是否真的冲破了“沉默的螺旋”

众所周知,“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是由德国政治学家、传播学者伊丽莎白 • 诺尔- 诺依曼提出的,其基本描述的现象是: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时,当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并大声疾呼;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时,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优势意见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其他的意见从公共途径中完全消失,并且“缄口不言”。这就是被人们称为“沉默的螺旋”的过程。其实,这不过是对于现象的过程描写,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一书中还存在以下观点的阐述。

2.1 “最后一刻的跟风者”[1]6

正如人们对“沉默的螺旋”的了解,诺尔- 诺依曼关于“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的实践导源,是基于1965年和1972年进行的联邦德国议会选举中出现的“雪崩现象”。在这两届的选举投票中,选举意愿并没有像风向标那样随风而动,而是大体上保持稳定,但是到了最后,意见气候发挥了影响,可以观察到,偏向意见气候方向的“最后一分钟的动摇者”能为意见其厚重强势的一方增加3% ~ 4% 的支持率。这一部分人因为自我意识弱或对政治缺乏兴趣,从而喜欢在最后几分钟发生突变。

另一个角度的研究发现,人们在对被孤立的恐惧的驱动力下,“与狼共舞”和“花车效应”成为一种较为幸福的境地,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最终的沉默只是由于无法认同在公众中被广泛传播的意见,而无法说服自己人云亦云,从而选择了“沉默”。

“最后一刻的跟风者”表明“沉默的螺旋”并非是在意见表达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本身没有判断的意愿或想法;二是人们在经过观察和判断后,在做出“最终判断”的一刻形成的“沉默的螺旋”。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是最终舆论的选择性倾向,而不存在于观点的形成过程中。

2.2意见、公共意见与舆论

对于“意见”的认识,柏拉图认为:意见比知识要隐晦,比无知更积极;意见在有知与无知之间,且是正中间。[1]60而其在字典中的解释为:对事情的一定看法和想法。在此我们应当认识到,个体在网络上发布的个人观点或信息在初期来讲应当看作是个人意见的表达。 而通过“最后一刻的跟风者”的观点可以看出,“沉默的螺旋”是公共意见形成及广泛传播的过程。也就是说, 受众在网络环境进行信息的发布和观点的表达时,因为网络“匿名性”、“虚拟性”特点的掩护,从实质上说, 发布者是回避了“被孤立的恐惧”的感受,而进行的个人意见的表达,而网络舆论的最终形成,是当多个个人意见汇聚成为宏观的结果时产生的。

以2007年发生的“华南虎事件”为例,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反沉默的螺旋的案例。但我们从个人意见和 “社会的皮肤”的角度来说,发现华南虎这一新闻在报道之初人们进行的大多为意见的表达,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是最后人们对于多方意见的判断和选择,而非在意见发表之初。因此“反沉默的螺旋”提出的公开的“表明观点”即为不沉默的观点过于草率,可以说网络的匿名性并没有使人们成为公开的表达者。上文提到的“天价鱼”事件在网络上的多次反转,也同样是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人们借助网络提出意见,但待到最终事件的“水落石出”形成结果的“最后一刻”,所有的舆论导向都顷刻发生了偏移,并且再无人试图反转“剧情”。

3时代造就了舆论场

当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电视、广播作为“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大张旗鼓、毫无质疑地发挥着“议程设置”的作用时,人们对于意见的表达,更多地是在已限定的舆论观点之下,而如今,时代和科技改变了这一切。

“媒介即讯息”的理论是说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只有拥有了某种媒介后才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即为“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和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也正因如此,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沉默或大声疾呼,已不再受限于单纯的传统媒体的声音,可以说,受众在舆论形成之初,从各样的评论、意见领袖及网媒上获取了更多的观点,其选择认同的观点更加多样,选择的自由度也更高,但无论如何,最终胜利的舆论观点依旧在“沉默的螺旋”的漩涡里回环往复。

4结论

近些年不断强调理论创新,不可否认“反沉默的螺旋”也更多是站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现在已有相关著作500余篇,但针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成因及研究过程,有些“反对”之声论据并不充分,对于“沉默的螺旋”的真正内涵并没有系统了解。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新时期产生的新现象固然重要,但“反沉默的螺旋” 更应看作是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延伸和发展,以“沉默的螺旋”作为理论基石不可动摇。

摘要:传播学中的许多概念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产生了更为丰富的认知,随之而来的是对传统理论的颠覆性创新,如“反议程设置”“反沉默的螺旋”等。这些新理论认为受众的观点已不再言听计从于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而是通过新媒体提供的不同渠道,将自己持有的不同观点以更自由、更安全、更快捷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影响甚至改变社会舆论。“反沉默的螺旋”认为新媒体环境打破了舆论导向,受众不再任意跟风。事实确实如此吗?回归原著《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意见、公共意见、舆论三者的关系,在“媒介即讯息”的不断变动中,或许应当被加以区别,我们对“沉默的螺旋”的理论需要更为深入的理解。新媒体带来的新时代有时并非一味地“反传统”。

关键词:新媒体,沉默的螺旋,反沉默的螺旋

参考文献

[1]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60.

[2]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E.M.罗杰斯.传播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田艺霏.新媒体环境下的“反沉默的螺旋”理论[EB/OL].[2014-4-22].http://media.people.com.cn/n/2014/0422/c382352-24928730.html.

沉默的螺旋效应 篇9

“沉默的螺旋”概念阐明, 个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 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 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 一般人就会屈从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1]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变化, 当今的时代背景已经与“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之初多有不同, 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该理论的内涵也烙上了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个大背景出发, 来探讨“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沿袭与嬗变。

二、新媒体时代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沿袭

(一) 社会孤立动机的存在

在新媒体时代, 社会孤立动机的存在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得以沿袭的表现之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首要前提假设是, 社会将用孤立的方式来威胁那些与大多数人不一致的人, 对孤立的恐惧不可抗拒, 但后来也有研究者提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绝对常量, 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2]互联网虽然以其虚拟性、匿名性等特征降低了人们对于孤立所产生的恐惧感, 但实际上, 孤立的恐惧感是人的一种本能意识, 它并不会随着媒介的变化而发生转变。

(二) 群体压力的存在

在新媒体时代, 群体压力的存在也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得以沿袭的表现。网络用户以虚拟的ID身份进入网络空间, ID账号有自己的身份特征, 在特定的群体当中有自己的身份认同。网络群体也有各自的群体规范, 并由管理员来确保规范的实施, 在这样的环境下发表个人意见, 如果和大多数意见不同, 就容易引起群体性的排挤、批判甚至导致ID账号被封, 在这点上, 匿名性等特点由于很好地隐藏了用户的实际身份而加剧了冲突的可能, 而对于微博等实名参与意见活动的用户来说, 群体压力更明显一些。[3]

(三) 网络中意见领袖的存在

在新媒体时代, 意见领袖的存在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得以沿袭的又一表现。虽然在新媒体时代, 人人看似都成了信息发布者,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社会起到监督作用, 但在传播技术和影响力方面, 作为“意见领袖”的主流媒体仍占有绝对的优势, 更多的人了解到的信息还是主流媒体筛选后的信息。因此, 在新媒体时代, 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仍然很大, 它在为受众设置议程的同时, 也渐渐将他们拉入了“沉默的漩涡”, 让受众逐渐失去自己的声音而拥护意见领袖的声音, 这便是让“沉默的螺旋”理论得以沿袭的又一表现。

三、新媒体时代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嬗变

(一) 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为个人提供了更自由的意见表达平台

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会使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 他们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不受他人想法的影响, 也无需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心理上的负担。甚至有些不方便用真实身份表达的意见也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发表。也正是由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 人们可能会降低自我控制力与社会责任感, 甚至将网络变成发泄个人情绪的渠道, 因此, 网络上时常出现多种不同意见的对峙甚至言辞激烈的对骂。例如, 崔永元微博挂骂农大学子一事, 就充分地说明了在新媒体时代, 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为个人提供了更自由的意见表达平台。

(二) 网络传播的快速高效降低了媒介对统一意见的形成

相较于传统媒体, 快速高效是新媒体的显著特点之一。高效运转的互联网使信息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快速传播, 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媒介对统一意见的形成。2016年, 网络热点新闻层出不穷, 但由于这样快速、高效的信息整合, 主流的意见观点都不会盘踞太久, 就会被更多元化的声音淹没, 而形成新的合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优势”意见的增势不明显, “沉默的螺旋”理论被弱化, 取而代之的是多方声音的交织和融合。

(三) 网络传播的个性化表达让大多数人不再“沉默”

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媒体传递的信息, 而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得到细分, 个人化终将成为新闻传播的新的极致, 新闻的受众从大众到较小的、更小的群体, 最后针对个人。[4]因此, 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 能够时刻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个性化显现无疑。也正是这种个性化, 让受众具有鲜明的特性, 许多网友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会极力提出与主流声音相悖的观点。例如, 玉林狗肉节事件掀起了全面抵制风潮, 就表明在新媒体时代, 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让许多人不再“沉默”。

四、结语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必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新媒体时代, “沉默的螺旋”逐步走向弱化, 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也可以听到多元化的声音。但新媒体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虚拟网络世界, 它与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功能不能被神化。因此, 从多个维度来看, “沉默的螺旋”消解是有限度的, 它有继续存在的价值, 即新媒体时代下“沉默的螺旋”会弱化, 但绝不会消失。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99.

[2]丰雪.浅议“沉默的螺旋”在网络媒体中的困境与适用[J].新闻传播, 2013 (1) :64.

[3]李传胜.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适用性问题新探[J].传播与版权, 2014 (8) :4.

上一篇:夫妻的幸福之道下一篇: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