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默中的沉默权论文(精选10篇)
唤醒沉默中的沉默权论文 篇1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沉默
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反复多次地操练,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讲究精讲多练, 要求学生开口率高, 往往给人一种错误印象———热热闹闹的课堂就是一堂成功的对外汉语课。可是,真的是这样么? 在一次次激烈辩论、一次次争先恐后的抢答之后,下课后学生归于平静,他们还能记得多少曾经出自自己口中的句子,还能记得课上老师对他们错误句子的更正吗? 答案往往是否定的。鉴于此,我们主张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应张持有度,有激烈的讨论抢答时段,更有沉默时段。
课堂需要沉默在很多国外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中都有提到, 突出表现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人本派教学法中,如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自然法等。人本派教学法的突出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因此,它们多从心理学角度、从如何为成功地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等方面探讨教学方式、方法。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方法就是———沉默。各个教学法流派都有自己对沉默的理解和运用。
团体语言学习法利用教师的沉默、倾听而不予评价降低学习者的焦虑,增加学习安全感。该法还要求课堂上有足够的静默时间, 让学生对集体学习活动中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即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吸收和记忆。
默教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的沉默。该教学法认为沉默是最好的学习工具,沉默可以激发人的意识,保持人的记忆,使精力更集中。
暗示法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是教师的沉默, 教师以暗示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降低焦虑以有效学习。
自然法三阶段中的“表达前”阶段是一种沉默学习阶段,在此阶段,学习者集中发展听力能力,而不开口表达,这是学习者的沉默。
由上可见,沉默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结合以上国外教学法流派关于课堂沉默的论述, 本文具体讨论一下沉默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问题。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沉默,但沉默时机不尽相同,只有适时、适当、适度地沉默才能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下面以沉默时机为分类标准,分述沉默的目的、作用及沉默时的任务。
一、上课前教师的沉默
上课铃刚响之后,学生可能有的还在说话,有的急忙复习上节课内容,甚至有的还没有回到教室,这时教师沉默地扫视教室。这样的沉默有很多好处:
1.组织课堂。当教师一再对学生喊 :“上课了 ,别说话了。”往往效果不理想,而以沉默的方式,常常可以达到使教室安静的目的。
2.营造课堂气氛。学生经过下课后的休息 、聊天 ,甚至赶作业,刚刚上课往往不能马上投入到新课中。这时教师的沉默给学生一个过渡期,让他们转换思维以适应新的课堂进度。
3.给予学生安全感 ,降低焦虑。对外汉语课堂学生焦虑最高的时期就是刚上课时,他们感到恐惧,不知道这节未知的课是什么样的,自己会有什么“遭遇”。因此,课前教师微笑着沉默,能给学生一些安慰,降低焦虑感,以便学生更好、更高效地学习。
4.回忆整理课堂内容。学生上课焦虑 , 教师上课也会紧张。课前沉默可以让教师整理课堂教学思路,给学生回忆前一节课内容的时间,以便更好地推动之后的复习。
二、讲解后教师及学生的沉默
教师对生词、语法或者课文进行讲解后,应该有必要的沉默阶段:
1.进行语码处理 ,保持记忆。沉默可以激发人的意识 ,传授知识点以后,不马上进行重复练习,而是先沉默一小段时间,这样可以使学生更专注于对先前重点内容的消化、吸收。在此期间,反应慢的学生可以继续思考教师的例子,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并进行记忆。反应快的学生可以加快记忆,对今天及以往所学内容进行融合、归整、辨析,使之系统化、深入化。
2.增加信心 ,进入提问、练习阶段。讲解之后的沉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我理解、深化知识的机会。 通过这一阶段后,学生对新的语言内容或多或少会有新认识、理解,这样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下一步课堂提问、课后操练提供较好的心理基础。
3.查漏补缺 ,完善教学安排。教师沉默时 ,学生要完成很多任务,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可以小憩一下。讲解后,教师对于讲解效果、学生反应等在此时都有最直接、最感性的感受,这时初步回忆刚才课程,查漏补缺,记下问题所在,是十分有价值的。在此时机,还可以根据先前课堂讲解情况、学生理解程度,适当删改教案,完善教学安排。
三、提问后教师的沉默
在操练语言点时, 我们多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沉默几秒,主要意义在于:
1.整理思维 ,准备答案。提问后 ,短暂的沉默可以给学生思考时间, 沉默能使学生集中精力于所要回答的问题及回答问题所需的方法。这种精力高度集中使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整合,有利于加深记忆,把语言运用于实践。
2.预测答案 , 给予相关提示 , 降低学生回答时的焦虑感。在此沉默阶段,教师应当观察学生,观察他们的表情、状态。如果学生多数表情较轻松自在,则说明问题容易,教师可以再考虑一些难一点儿的问题以便下次提问时运用; 如果学生表情不一,则说明问题适中,这时教师可以预测他们的答案,思考应对方法;如果学生多数面有难色,则说明问题难了,这时教师可以做一些动作进行提示,降低学生回答时的焦虑感,推动课堂有序进行。
3.制造紧张气氛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后教师不马上点出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名字,而是沉默,可以适当营造课堂的紧张气氛,由于学生不知道老师会提问谁,因此大家都会积极准备答案。这时的沉默提高了课堂思考率,相当于提高了课堂开口率。
四、学生回答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沉默
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教师或其他学生可以沉默几秒,其目的是:
1.给回答问题的学生再思考或补充、改正的机会。 对外汉语学习者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时都会进行监控。因此,回答完问题的学生会再次思考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此时,给他一点时间加以补充或改正,可以降低学生答错的几率,提高学生的信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另外,在再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又一次复习了语言点,更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与理解。
2.给其他学生辨别对错的时间。此时教师的沉默— ——不评论对错可以使其他学生进行思考,辨别对错,使一对一的师生问答变成课堂的一项活动,人人思考答案,人人辨别真伪,这样既提高了课堂参与率,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理解与辨别。
3.给教师讲评提供思考时间。在对外汉语课堂中 ,学生的答案往往稀奇古怪,让老师防不胜防。另外,学生说出来的很多句子常常难以辨别对错。因此,在这个宝贵的沉默时间内,教师可以开动脑筋,充分思考如何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判断、讲评及纠正等。
五、下课前教师和学生的沉默
目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常常缺少课后总结的教学步骤,教师往往讲解、操练之后就下课了,给人虎头蛇尾之感,教学效果不会有所巩固。下课前、操练后,教师和学生沉默一段时间,完成一些任务,诸如:
1.回忆整合所学内容 ,加深记忆。每一次沉默都是回忆整合知识点的机会。下课前的沉默更是学生总结课堂收获、整理记忆的好时机。 此时,课堂的所有步骤、语言点都已经进行完毕,而学生记忆又最深刻,此时系统整合所学内容会事半功倍。
2.通过回忆 ,增加学习信心。学生通过回忆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等,都会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进步, 这样的审视会让每一位对外汉语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进程,感觉到自身的进步与提高,有利于增强成就感,提高学习自信心。
3.查漏补缺 ,积累经验。此时的沉默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完善自我、增强教学效果的时机。刚刚结束一堂课,教师对于自己的课堂表现、课堂反应、学生状况等都会有最深的体会,此时加以整理、记录下来,可以发扬课堂经典之处;可以及时思考课堂不理解地方的解决办法及处理技巧; 还可以对学生的错句、疑问等加以记录。这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是十分重要且宝贵的资源,通过这种方式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将引导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
综上所述, 沉默的运用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使课堂进程节奏化,教学气氛张持有度;使学生降低焦虑感,提高记忆、整合数量和质量。对对外汉语教学而言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摘要:本文以国外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中的人本派教学法为理论基础,论述了沉默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根据沉默时机的不同,具体分述了沉默控制课堂进度,降低学生焦虑感,帮助学生提高对所学语言点记忆、整合的数量和质量等,并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沉默方法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沉默
唤醒沉默中的沉默权论文 篇2
历史上无数悲剧源于集体沉默。二战期间,普通德国人大多已经隐隐知道那些被推上火车的犹太人的下场,但是他们对此不闻不问,照常买牛奶、面包,上班、下班,并对迎面走来的邻居温和地问候“早上好”。
有的时候,朋友们聚餐,点了龙虾、鱼翅、燕窝等,结账的时候在座的人中有公职的那位“要一张发票”,这上万块钱的餐费最后摊到了谁头上,不会有人追问。
“房间里的大象”,是一个英语谚语,意指所有那些触目惊心地存在却被明目张胆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实或者感受,用《房间里的大象》的作者泽鲁巴维尔的话来说,就是那些“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
在一个电视相亲节目中,嘉宾们七嘴八舌分析某个相亲失败的男人哪句话说错了、哪个表情不当,却绝口不谈他的职业是厨师或者鞋匠的事实。这时候,节目现场站着一头大象。
有些时候,沉默也许是起源于善意和礼貌。比如:在临终亲友面前,我们不愿意谈起他的病情。比如:和一个口吃的人聊天,我们假装注意不到他的口吃。但是另一些时候,沉默源于怯懦。人们害怕高压,害怕失去升官发财的机会,害怕失去房子和车子,于是沉默成了自我保护的机制。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证。
另一些时候,人们所恐惧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损失或者肉体上的暴力伤害,而是精神上害怕被自己的同类群体孤立。出于对归属感的依恋,他们通过沉默来实现温暖的“合群”。
所以,沉默的人数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难——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人卷入沉默的漩涡,从这个漩涡中挣脱出来需要的力气就越大。历史上的先知,往往命运悲惨。面对第一个站出来大喊“屋子里有大象”的人,人们往往不会顺着他的手指去看有没有一头大象,而是怒斥他为什么吵醒了自己的好觉。甚至,他们会因为那个人的勇气映照出自己的怯懦而恼羞成怒:那么大喊大叫干什么?哗众取宠、爱出风头、不识时务、神经病。“沉默如癌细胞般分裂生长”,房间里的大象就这样在“合群”的人们的相互拥抱中越长越大。
好在随着大象越长越大,它被戳破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因为随着大象越来越大,掩盖这只大象所花费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并且,目击者的增多也意味着出现“叛徒”的可能性在增大。最终,孩子小声的一句嘟囔“皇帝没穿衣服”,就可能使这只充气大象迅速地瘪下去。二战之后,德国人纷纷睁开闭上的眼睛,可惜,在众人眼睛的这一闭一睁之间,已经有无数人成了沉默的祭品。
拒绝发声并不奇怪,因为发声不但需要勇气,而且意味着承担。谈论全球变暖意味着我们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意味着我们可能要选择不买车、少开暖气和空调、刻意节约用水。所以,沉默是金。但是大象并不会因为你不谈论它而消失,你可以不谈论它,甚至不谈论这种不谈论,但是全球还会继续变暖……
沉默中的蜕变 篇3
而在生物质能这个行当中,燃料乙醇又算得上最默默无闻的一个。当生物质发电项目陆续上马,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与政府出台补贴政策交相辉映之时,因商业化过程中存在技术性障碍、经济性风险以及原材料“与民争粮”的桎梏,燃料乙醇被迫沉寂了多年。
而今,跨越技术性和经济性这两道鸿沟后,新一代燃料乙醇(纤维素乙醇)技术粉墨登场。与第一代燃料乙醇(粮食乙醇)相比,除了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方面能锦上添花,纤维素乙醇更解决了原料来源难题,其生产成本也将有更强的竞争力。
燃料乙醇递变史
作为燃料,乙醇(俗称酒精)历史悠久当仁不让。鲜为人知的是:早在1896年,亨利·福特HenryFord便制造了第一辆使用纯乙醇作为燃料的汽车“Quadricycle”,并在其后的第12年即1908年制造了著名的T型轿车,该车实际上可使用乙醇、汽油以及用两者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燃料,是名副其实的最早的灵活燃料汽车FFC(Flex-FuelCar)。现在的美国硬地赛车也是100%使用乙醇燃料。在中国,乙醇作为车用燃料同样历史悠久:解放前,在汽油匮乏的时候,乙醇更是成为不可或缺的替代品。
世界乙醇燃料行业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二战结束以后,由于乙醇燃料的生产成本大大超出来自石油的燃料,应用大幅度下滑,直到七十年代由于OPEC石油禁运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开始后,以巴西、美国为首的燃料乙醇工业开始复苏,尤其是巴西开始大规模地使用乙醇作为车用燃料,并将发展燃料乙醇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由于在地表水中发现MTBE,而且MTBE开始被认为是一种长期存在于地表水中潜在的致癌物,美国的一些州开始禁止使用MTBE。2000年,美国联邦环保局建议禁止使用MTBE。2003年,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和康涅的格州等开始使用乙醇替代MTBE作为抗爆剂,进一步促进了乙醇的需求和生产。
同期,由于公众对空气质量和健康越来越关注,世界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日益渐高。美国的汽油和柴油消耗占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1%,燃料乙醇作为迄今为止惟一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的替代交通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再一次得到了美国政府和公众的关注。
2004年,美国就业机会法案推出联邦营业税减免办法,乙醇的混配可得到乙醇营业税减免。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8月签署了新的能源政策法案(EPACT05),制订了可再生燃料标准(RFS)要求使用乙醇和其它生物燃料,并且对E85加油的基础设施给予税收鼓励。从法律高度激励可更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该法案规定到2007年,美国总供给可再生燃料的供应量应达到47亿加仑/年(约1400万吨/年);到2012年应达到75亿加仑(2200万吨/年)。这几项政策的出台给美国的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引发了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燃料乙醇发展的又一次高潮。
尽管乙醇作为燃料的大发展是美国带动的,但中国同样不落其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以及对原油进口依赖的担心越来越深入人心,利用可再生能源又上升为国家战略。因为关系到国家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成为以美国、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基本国策,也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
而基本与美国在同一时期,中国开始关注燃料乙醇产业,并且中国与西方国家也是基本相同的出发点:一方面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另外一方面来探索低碳,减少污染。但在当时,中国还有一个特殊性。因为当时乙醇都是从粮食生产而来,中国通过使用燃料乙醇,增加农民收入,将农业与工业很好地衔接起来。
2000年9月,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由原国家计委为组长单位,牵头组建了原国家经贸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为副组长单位以及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参加的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遵循“定点生产、定向流通”的原则按系统工程推进燃料乙醇的生产和应用。
“十五”期间,国家批准建设了4个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项目,形成生产能力102万吨/年,其中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现为中粮生化肇东有限公司)10万吨/年、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30万吨/年、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30万吨/年和安徽丰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32万吨/年。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个省及河北、山东、江苏、湖北4个省的27个地市开展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此举被评价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中国也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
2006年1月,国家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2007年6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颁布。《方案》决定优先发展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质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又在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指出,要逐步提高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到2020年达到15%左右。这是各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个量化目标。根据此规划,燃料乙醇的生产和使用在2010年要达到200万吨/年,到2020年将达到1000万吨/年。
跌跌撞撞的产业化
然而,发展燃料乙醇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前后,因为气候变化等种种原因,粮食价格一度飞涨,尤其是东南亚出现的粮食危机更加举世瞩目。粮价的上涨,造成了乙醇的价格飙升,更引起了大家的担心:用粮食生产燃料乙醇会不会出现问题?
据了解,除了巴西的乙醇使用甘蔗作为原料之外,世界上主要的燃料乙醇生产国,美国、中国、加拿大均使用粮食作为主要原料。美国90%以上的燃料乙醇装置都是使用玉米作为原料;加拿大主要使用玉米和小麦。中国与加拿大相同,在第一批试点的四个燃料乙醇项目中,有三个(黑龙江华润、吉林燃料乙醇、安徽丰原生化)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而河南天冠则是用小麦作为主要原料。尽管按照国家当时的规划,考虑到利用部分陈化粮,因为陈化粮每年都需要轮转,但在粮食危机的重压之下,利好已被大大削弱。
粮食乙醇的叫停,却使以纤维素乙醇(第2代乙醇)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实际上,利用纤维素来转化乙醇并不是一个新课题。早在1898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套纤维素乙醇生产装置,该装置以废木料为原料,稀酸水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糖发酵生产乙醇。
中国早期也进行过纤维素乙醇的生产,20世纪50年代,林业部门从前苏联引进植物纤维水解技术及设备,开展了木材稀酸、浓硫酸水解以及机械化学法水解等多种工艺研究。本世纪初以美国带动的二次乙醇燃料建设掀起高潮后,纤维素乙醇技术的开发又重新被提上紧迫的议事日程。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清楚地认识到:燃料乙醇的将来是纤维素乙醇。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多次强调要大力开发纤维素乙醇技术,采用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以及能源作物生产纤维素乙醇逐渐替代粮食乙醇。美国政府制定了专门针对纤维素乙醇的政策,并大量投入资金支持该产业的发展。2007年美国国会通过《能源独立和安全法》,以立法形式规定了纤维素乙醇的使用目标,2022年可再生燃料的使用量要达到360亿加仑(1.1亿吨),其中纤维素乙醇160亿加仑(4800万吨)。
欧盟要求到2020年生物燃料要占全欧洲的运输能源的10%。同时,作为哥本哈根大会的签约方,欧洲各成员国政府也有义务实现大会提出的新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减排10%。欧洲在其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指导(renewableenergydirective,RED)中虽然没有制定第二代生物燃料的使用目标,但规定到2013年生物燃料在交通运输中相比于化石燃料温室气体减排35%,2017年减排50%,2018年减排60%,并且规定生物燃料原料不能来源于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地区等生态脆弱地区,同时要求生物燃料发展不能对环境产生新的影响。要达到这些目标,利用粮食基生物燃料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因此以纤维素乙醇为代表的第二代生物燃料也是欧盟的必然选择。
2005年前后,全世界掀起了纤维素乙醇开发的高潮。一时间仅在美国,就有20多家高科技公司在进行纤维素质生物材料转化的研究。美国政府2007年投资10余亿美元,其中3.75亿美元用于建立3个生物能源研究中心,吸引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相关的基础研究,另外利用3.85亿美元吸引企业参与此项产业发展,并建立6个万吨级以上的纤维素生物炼制厂建设。包括Shell,BP等在内的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公司也纷纷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2008年美国粮食、资源、能源法案(Food,ConservationandEnergyActof2008)中规定将提供10亿美元资助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项目,专门针对第二代生物燃料的条款,其中包括对纤维素生物燃料提供0.27美元/升的税务补贴,为生物燃料项目提供贷款等优惠政策。
2009年以来,尽管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新任能源部长朱棣文仍宣布从经济复苏计划中追加近8000万美元用于先进生物燃料研发和产业化。
西方的其他发达国家也不甘落美国之后,加拿大提供4.3亿美元建立Next Gen Biofuel基金以促进新技术的开发。澳大利亚拿出1200万美元资助第二代生物燃料开发。欧盟在其FP7(Seventh Research Framework Programmeof Europen Commission)建立了25亿美元的专项资金以资助包括纤维素乙醇的10个第二代生物燃料项目。
福岛“核震”后的机遇
中国的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也先后开始了对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的开发。产业界看到的首先是纤维素乙醇的广阔前景。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年底,燃料乙醇的生产和利用要达到200万吨,2020年要达到1000万吨。这就意味着,未来10年中国还需要生产800万吨燃料乙醇。结合2007年的乙醇产业新政,这800万吨的纤维素乙醇都必须用非粮作物生产,而中国恰又具有非常丰富的农业废弃物资源。行业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可用来转化成燃料乙醇的农业废弃物可达到2亿吨,可以支持5000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如此,纤维素乙醇的出现不仅对于国家能源安全、环境保护非常有利,对农民增收也大有裨益。
然而,行业内公认,目前生化法制备纤维素乙醇技术主要存在三方面的瓶颈:缺乏高效的预处理技术与手段,纤维素水解酶成本偏高和有效利用C5单糖的基因工程菌的构建。而利用生物质合成气微生物转化制备乙醇,则存在着投资大、转化率低、反应体系传质难等问题。这些因素造成了纤维素乙醇生产成本过高。尽管一些国家制定的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有利于纤维素乙醇技术的开发和发展,但大多数投资者担心,仅依靠碳排放费用,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成本与石化能源乃至第一代生物乙醇相比缺乏经济竞争力,实现商业化可能遥遥无期。
试析《穷人》中的四次“沉默” 篇4
第一次“沉默”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这是第一次“沉默”。当丈夫走进屋时,本来焦急盼着丈夫归来的桑娜,现在却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当丈夫询问她在家的情况时,她脸色发白,说话断断续续,丈夫平安归来,该有多少话要说呀,而现在却变得异常沉默。通过课文前面的铺垫可以看出桑娜是一心想着别人,而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困难。这件事应由两人担当,没商量就定下来了,这不是暂时的救急,而是长期的抚育,一抱定终身,如果他在场,会怎么做呢?我只做家务、杂事,家中出力、挣钱只有他一人,怎么能增加他的负担呢?会让我抱回去吗?我不应该抱吗?我抱错了吗?我做错了吗?上帝你来给我出主意,叫我怎样对他说呢?丈夫说道:“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情况糟糕,压力加重,桑娜不好开口了。接着,“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丈夫一句很平常的问话,对妻子更增加了压力,桑娜更不好开口了。桑娜通过第一次沉默,掩盖着桑娜激烈的内心纠结和斗争。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盘算着从何说起,先对他说什么。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
第二次“沉默”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这是桑娜第二次“沉默”。桑娜小心翼翼,采用婉转启发式话语,向丈夫提起了西蒙的死,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桑娜的沉默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目的是唤起丈夫的同情,等待丈夫的表态。桑娜的第二次沉默,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灵,也折射出了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
第三次“沉默”
丈夫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是桑娜坐着一动不动。这是桑娜第三次“沉默”。一动不动是因为她已经把孩子抱来了,在她的床上了。桑娜是想让丈夫多说说,要丈夫急起来,也给丈夫留下一个悬念。此时桑娜的内心感到丈夫越是责备越安心,我们可以想象她无声地流泪了。这“一动不动”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收到了似平静又不平静的效果。
第四次“沉默”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这是桑娜第四次“沉默”。这里,我们看到他们道德情操的高尚和精神世界的富足,看到了他们的互信互爱。读者悬着心也终于放下了。丈夫的理解,使桑娜内心沉浸在激动、兴奋之中。
该沉默就沉默 篇5
沉默的好处很多就举一个例子来说把!
如果别人问你的隐私你一定不会说把!像那些明星一样,记者问他们不想回答的,他们会说吗?一定不会的他们一定会保持沉默。这就是沉默的好处。
当然沉默也有坏处的!上课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保持沉默,结果被老师大骂一通。
那沉默不语会为你带来金钱吗?还是那句话靠你自自己!
所以沉默是好有是坏!
辨析课堂教学中的“沉默” 篇6
不久前, 在讲《法律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一课时, 我收集了有关的漫画、文字资料, 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 通过情境对话、协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达到知识意义的自我建构, 而非灌输, 这符合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 我展示了一则消费者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案例, 要求学生先阅读, 然后围绕材料设计一些问题, 分组交流讨论。可是此时的课堂却是一片沉寂, 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活跃, 大部分学生都显得“小心翼翼”“沉默寡言”。为了打破僵局, 我使出浑身解数, 不断地明示或暗示学生怎样思考、怎样讨论、怎样回答, 结果学生的答问大多千篇一律, 并无新意, 而自己的“启发性语言”也略显累赘。课后, 经过仔细反思, 我认为需要重新审视、辩证地看待课堂中的“沉默”现象。
一、课堂教学中应打破尴尬消极的沉默
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没有反应, 或者教师的问题涉及学生知识结构的空白之处, 学生反应不过来, 再者一部分学生反应较慢、不善表达、缺乏自信, 他们为了保全面子, 用沉默掩饰自己的迟钝与依赖, 不想让别人笑话或瞧不起, 存在消极、等待的心理……这些情况都可能引起尴尬消极的沉默, 此时一种紧张的氛围和心理压力弥漫在课堂里。
尴尬的沉默通常是无效教学的一种表现, 教师应当在教育反思中增加教育智慧, 提高教育技巧, 寻求打破僵持沉默局面的有效途径。
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按照预先确定好的思路教学, 而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调整, 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 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使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 教师要学会顺势而教, 令学生顺心而学, 使师生共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中。
2. 改变交流方式, 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解放学生的心灵
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完整、独立的人,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做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倾听者、指导者和好伙伴。教师要主动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 激发和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 敢于“异想天开”, 尽量避免消极沉默的出现。
二、课堂教学中需要有深思的沉默
消极尴尬的沉默必须被打破, 那么深思的沉默则应该保留和提倡。教师的教学活动本身具有巨大的理智挑战性和理性思考空间, 它是多元性的、不可预测的, 师生双方需要不断地借助于理性去理解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要素, 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领域, 将思想的触角伸向远方, 探索种种未知的知识世界, 从而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这无可厚非;而“耐不住寂寞”, 不忍心让有限的课堂时间白白流失, 于是, 师生之间频繁“过招”, 看似有问有答, 热闹活跃, 实际上学生根本就没有体会到教材内容所隐含的意义, 这是不可取的。其实这是一种“集权式”的课堂, 教师掌握着课堂教学中的话语霸权, 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剥夺了学生的“沉默权”, 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 使课堂缺乏精神的享受、缺乏师生之间真诚的对话。
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需要经过一个解读—探索—反思—归纳的过程, 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完成这个过程, 教师需要时间仔细思考, 保持一定的沉默。允许沉默是民主课堂的要求, 教师应鼓励积极的有价值的沉默。倘若课堂的沉默是有价值的讨论的前奏, 有讨论就有发言。发言会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感到紧张。慎言, 就是学生想给众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得到积极的肯定, 因此, 学生必须花较多一点的时间, 仔细斟酌自己将要提出的观点以及语言的表达效果, 此时的课堂无声胜有声。外在寂静的沉默里蕴涵着学生积极跳跃的思维和探求真知的欲望, 只有经过一番冥思苦想, 才有可能形成新的认识。所以深思的“沉默”并不代表教学过程中的“卡壳”、失败, 而意味着教师引导的成功,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沉默是金”, 教师只需静候佳音, 耐心地等待学生在“沉默中爆发”。
通常, 精彩的课堂教学应该留给学生想象和回味的时间和空间。或许是被教师的情绪所感染, 或许是经历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或许是刚刚完成理性思维的探索……课堂上留给了学生太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学生还身处在刚刚经历的教学情境中, 体会着自己创造的快乐和成就感, 此时课堂上就会出现值得回味的沉默。如果说深思的沉默体现了教学的理性之美, 那么回味的沉默则体现出了教学的情感之美, 提升了教学的品位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沉默研究 篇7
关键词:课堂沉默,大学英语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当今的人们已经不再认同沉默是金这个观点了。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 根据学习英语过程中就需要交流这一特点, 课堂上学生更需要张口与老师多一些语言上的互动。然而很多英语课堂上会出现无人回答老师提出问题的现象。这种沉默行为不仅不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 也阻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些语言学家认为课堂沉默是一些国家特有的传统文化导致的, 学生们不喜欢被贴上“爱出风头”的标签。有些语言学家认为沉默只是没有讲话并不代表学生没有认真听课。还有一些语言学家认为沉默即有外因的因素也有学生本人个性决定。
1. 研究对象
本调查选取的研究对象为长春市吉林财经大学两个大一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为期一学期的授课经历保证了调查的顺利完成。同时可以保证在学生接受调查及填写调查问卷时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在论文研究期间也访谈了一些资深的老教师。
2. 研究方法及步骤
本次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作者首先会进入英语课堂进行观察, 其次采访并发放问卷调查。其中访谈分析方法步骤如下:1.预先设定好主要要问的问题2.随机找一些学生进行采访3.在采访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4.音频转化为文字并编号5.对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访谈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 学习方法和课堂参与度及参与的方式进行调查。通过访谈的形式使学生放松从而能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分析沉默的其它深层原因。问卷数据分析的步骤如下:第一步:选定一个学生时间充沛的一个时间段, 先跟学生讲述一下问卷的内容, 选择方法及问卷对于研究的意义所在。第二步:收集问卷, 将有效问卷汇总。第三步:对有效问卷逐一进行分析, 逐题进行分析。
3. 研究工具
本篇文章所采用的调查工具一共有两种:第一种是给被调查学生做调查问卷, 第二种是采访学生及老师的录音音频。问卷以选择题的方式让学生来选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搜集更多被调查者的信息, 并且通过归纳整理可以计算出哪些原因为主要影响课堂沉默的真正原因。采访的问题可以引导被调查者说出影响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二、结果与分析
本调查根据根据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对学生及有经验老老师的采访和课堂观察几个方面得出几点关于英语课堂沉默的结论, 具体如下:
1. 传统文化因素
具问卷调查及随后的录音采访, 作者发现造成许多学生英语课堂不主动发言的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注重面子怕丢人。他们怕因为自己的回答是不正确的被大家笑话, 所以在每一次学生在回答问题及参加各种开放性题目的小组讨论时都会非常谨慎, 尽量对自己将要给出的答案考虑全面。
2. 传统的学习模式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下一直秉承着尊师重道的原则, 英语课堂上只有老师传道授业解惑, 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久而久之形成了老师一言堂的状况。这种传统课堂模式已经深入人心, 从而养成了课堂上沉默不语的习惯。
3. 教师讲课风格及师生关系
一些学生会发现有些老师的课堂会给人一种压抑感, 进而学生不愿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甚至沉默。而有些老师的课堂让学生不自觉中融入进去, 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并且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当堂就消化本节课所学内容。同时老师和学生间良好的关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解决课堂沉默问题上有一定作用。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好, 学生就会愿意去听老师的课, 并且积极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然后参与回答问题。
4. 学生英语基础及状态
一些学生对于老师所提的问题也认真思考并且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当要回答问题时, 因为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 最终放弃回答问题。有一些学生因为上课的身体状态或者是心理情绪不是很好等一些因素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进课堂提问和活动, 从而导致课堂沉默现象的发生。
三、应对英语课堂沉默的建议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改革及学生个性的不同, 解决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方法也变得不同了。首先从调查出导致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中分析出, 大部分沉默情况还是可以通过老师的一些有效的引导和老师生动的课堂活动调动起来的。老师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使课堂生动有趣, 并且多多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也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后, 老师应该及时给予评价并且给予一些鼓励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其次, 增加学生间的合作学习的机会, 使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共同讨论之后再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学生单独回答问题的焦虑感, 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老师和学生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至关重要。通过本篇研究表明, 课堂沉默由许多方面引起的, 这其中包括文化因素, 学生自己的因素, 老师方面的因素等等。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老师改变一些讲课的模式及风格从而减轻一些课堂沉默现象。老师通过一些有趣生动的课堂活动可以真正的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Bosacki, S.L.The culture of classroom silence[M].New York:Peter Lang, 2005.
[2]Winnie Lee and Sarah Ng.2010.Reducing students reticence through teacher interaction strategy.ELT:64 (3) :302-312.
[3]方童君.如何改善英语课堂交际中的“沉默”现象[J].外语教学, 2007 (7) :178.
[4]蒲春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沉默现象分析及教学建议[J].南昌高专学报, 2009.
唤醒沉默中的沉默权论文 篇8
The Ray was written during the Cold War period,in which some countries,especially,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were expanding military competition to defend their political positions in the world.The short story mainly describes the death of Dr.Samuel J.Evanston,who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nuclear research.In a narrative style which reads like an essay,Milner reveals the theme of motivating people to protect the world from being destroyed by nuclear weapons which is socially significant at that time.Like writing a play Milner designs four scenes as the prologue,evolution,climax and epilogue of the story.And in every scene,Milner produces very detailed descriptions,which makes readers feel that they were not reading a story but seeing a play on a stage.Another feature of the Ray lies in its touching suspense.Milner makes much suspense in the story to create a dramatic effect,which also adds great interest to the plots.An analysis of the four scenes as wel as the suspense can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the theme and Milner's writing style in the Ray.
First,like taking photos,Milner uses his camera to capture the hero's room as the first scene of the story.Without voice-ove or a living character,the story needs a role to communicate with readers.Smartly,Milner invents a guide—The Ray,who would lead readers into the story.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The Ray is just like a guide to tell readers a moving story."One slender stream of sunlight filled the slight hiatus between the closed drapes and plunged through the window down diagonally across the room."Very vividly,comes the prologue of the story.And with the"closed drapes,glass-doored bookcase,moderate-sized and tasteful coffee table,leather couch,delicate wine glass,sherry as well as the huge,black-leather-bound Bible",the scene gives readers a peaceful inner feeling.Readers seem to see a knowledgeable scholar were enjoying a comfortable life,reading Bible while tasting delicious wine in his tasteful room.But on second thought,some questions puzzle readers:Why are the drapes closed?Why is the owner of the room drinking while reading Bible?With such suspense,The Ray naturally leads us into the next scene.
The Ray doesn't want us to linger on Scene One because"the stream of sunlight touched none of this as it passed."Then,what does it hope us to find?"The stream of sunlight…caused a reflective gleam on the silver badge pinned to the wallet lying open on the table alongside the closed Bible;a gleam which shone on the edge of a paper stamped SECURITY U.S.that peeped from the wallet's bill compartment."Reading such a detailed narration,readers cannot help asking"Why Bible was mentioned here again?What did the capital letters SECURITY U.S.indicate?Who was the owner of the wallet?And what did he do?"Keeping us in suspense,Milner doesn't offer explanation but continues"The stream did not touch that directly,merely caused a reflective gleam."He makes The Ray divert readers'attention to the hero's appearance—"spread-eagle shoes,the rumpled argyle socks,hair covered starkly pale-pink skin beneath the wrinkled pants,the thick sweater which gave way to the leafs of the sport coat flung immobilely…"These lively descriptions make a striking contrast with the tasteful room described in Scene One.It shows clearly that the hero was very indifferent to his appearance.Was he just slovenly?Or was his mind so occupied by something important that he had no interes in his appearance?When readers are feeling confused,The Ray turns to the hero at last.Dramatically,not his face but his hands are captured by Milner."One hand appeared so naked and virginal because the other hid behind the dark heavy steel of the small revolver."Up to now,readers'curiosity rises sharply,and they are eager to know whether the hero committed suicide or he was murdered and why.Milner pushes readers into wild imagination.Then,again,presenting his penetrating style,Milner writes"untied bow tie,the stiffly thrust chin,the tight thin lips,the nea purple-edged hole at the left temple,the small pool of drying blood,the eyeglasses thrown by the force bullet".Such words help portray a thriller vividly,which makes readers feel they were personally on the scene.In the Scene Two,although readers still hear nothing as they are reading the Scene One,they can sense that the short story is conveying too much about death,spiritual suffering and something else seriously in the utter silence.
Compared with the above bloody scene,Milner applies an ironic style or black humor by using such words as"an eage lover,kissing,frolicking glitter,danced ecstatically,glittering playfully,skipped,leaping,playing"to push the story into a climax.Just like a na?ve guide being ignorant of death,The Ray jumped here and there to detect the death of Dr.Samuel J.Tracing The Ray,all suspense can find their answers gradually.First from the bulletin hung on the wall,readers learn that the hero is Dr Samuel J.Evanston,who was awarded for his outstanding work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research.Thus,"a paper stamped SECURITY U.S."in Scene Two makes sense to us.Then,The Ray interprets progressively the reasons for Dr.Samuel J.'death by focusing on"the large,neatly printed words"on the note paper attached above the bulletin.As a nuclear scientist,Dr Samuel J.was pleased to discover the nuclear could generate power and bring warmth to the world.He,very gratefully,compared nuclear power to light from the Heaven.So,he wrote"saw the great light burn away the dessert and I thought it good That it would feed,and warm."This idea originated from the God's powerful words"Let there be light."in Genesis chapter 1But meanwhile,the nuclear also brings hazards.Dr.Samuel J realized it later.He continued,"then I saw the dessert turn to glass and heard babes scream in terror!"Dr.Samuel J knew nuclear power would make the earth easy to be broken like glass if improperly used.He imagined people on the earth,being faced with such a risk,just like babes,feeling quite helpless,only screamed in terror.But even so,he still thought it good because it was a big technological progress,and"it would give light and do work."But unexpectedly,the Cold War came,and some superpowers"discovered the secret of power".They tried to develop nuclear weapons to defend their political position,which composed the biggest threat to the world peace.Dr.Samuel J.was clearly aware of the disaster brought by nuclear weapons,so he suffered a lot from it.Thus,he drowned his sorrow in drink,he showed indifference to his appearance and he tried to seek help from Bible,which have been implied by suspense in the forme scenes.In other words,here,Milner dispels the related suspense through Dr.Samuel J.'voice from his broken heart—"Now I see the darkness!Lo!We have discovered the secret of fire,and are burning away the fields!"Being filled with indignation at the abuse of nuclear energy and worry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mankind,Dr.Samuel J.cannot restrain from praying to God for help"O,Our Father,We know what we do!But cannot stop ourselves!"These words indicate his determination to follow Jesus Christ,because they are the rewrite of the prayers by Christ before he was hanged.According to Bible,in the plan of redemption,Jesus Christ,in the sinner's behalf,gave his life as a sacrifice to redeem fallen men from the curse of the God's law.Like Christ,Dr.Samuel J.was touched with pity for the innocent people,so he decided to sacrifice his life to warn governments or authorities against a potential danger or disaster by abusing nuclear weapons.Here,readers might recall"the closed drapes,sherry,Bible"mentioned in the first scene.They can imagine Dr.Samuel J.was preparing for his death by closing the drapes,drinking sherry and reading Bible for the last time.In order to make people understand his death,he wrote his last words on a piece of notepaper and pinned it above the bulletin showing his honor.In the way,he showed us his contradictory feeling of both pride and regret for his research result,but on the other hand,he also intended to arouse people's deep thinking about the death of a nuclear scientist.After prepared for saying goodbye to the world,he ended his life with a bullet.This is the climax of the story.Still,in the climax,no any sound can be heard,but Milner creates such a vivid image,a distinguished scientist with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In the total silence,readers seem to see the scientist,like a brave fighter,is fighting for the peace of the world,which becomes a constant inspiration to peace lovers.
In the last scene,or the epilogue,Milner,creatively,arranges The Ray to respond to a curtain call by writing"The ecstatic ray played among the neatly printed words until darkness had devoured it."Devoured by darkness,The Ray has to say goodbye to readers.But in the darkness,readers also appear to witness an excellent nuclear scientist being devoured by the abuse of his research result.In a state of complete disillusion,Milner ended his story dramatically.
While there is no sound,no dialogue,even no living characters in it,The Ray has a magical power to stir readers'soul.Just as a Chinese saying goes,"Silence is gold."Sometimes,silence does be much more influential than any speech.Milner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it through his short story,The Ray.With exciting descriptive writing and touching suspense around the hero's death,Milner creates a silent world to arouse people's deep concern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from nuclear weapons.It is a loud protect amidst silence.To some extent,The Ray mirrors his idea that art must affirm,inspire and touch the souls of people.The analysis of the four scenes and suspense can help readers not only catch the profound theme behind the simple plots of the story but also enjoy the dramatic effect in Milner's writing.Just like a ray,the short story is glittering in front of readers.
摘要:《一束阳光》是罗恩·米尔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通过描述一位核科学家的死亡,作家旨在激起人们对保护世界免受核武器摧毁这一社会主题的深刻关注。根据对文本的仔细研读,文章通过对序幕、发展、高潮和尾声四个场景和多个悬念的分析阐明了小说的主题与写作特色。
关键词:罗恩·米尔纳,《一束阳光》,场景,悬念,核科学家
参考文献
[1]Woodie King.Black Short Story Anthology[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2:105.
外语学习中的沉默期的成因探究 篇9
关键词:沉默期,原因,外语学习者
0 引言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 学习者 (尤其是儿童) 有一段时间不能开口说话, 表现出沉默的倾向, 这种现象被成为“沉默期”。这里所说的“二语”是相对于“外语”而言的。一般情况下, 在母语国学另一门语言, 则目标语 (target language) 被称为外语, 如中国人在汉语环境下学习英语等, 英语被称之为EFL, 即英语作为外语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与此不同, 在非母语国家学习该国语言, 则目标语被称之为二语 (second language) , 如中国人在美国、加拿大学习英语, 英语被称之为ESL, 即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当然, 说法语的加拿大人学英语, 英语也是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本节所要讨论的“沉默期”原来指二语环境下的沉默期, 而且通常指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沉默期 (Krashen, 1983) 。然而, 在外语环境下,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 都表现出更长的不能开口说话的时期, 我们也把这种现象称为沉默期。
尽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儿童的认知模式与成年人不同, 但其输入模式不外乎两种:要么是自然的输入 (natural input) (Dulay et al, 1983) , 即强调输入的内容而非语法形式;要么是形式的输入 (formal input) , 即注重语言形式和语法规则的输入。不管在哪种输入模式下, 学习者都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沉默。Krashen等所讨论的沉默期通常是自然输入状态下, 也就是ESL条件下的沉默期, 时间短一些, 往往几个月。可能正因为时间短, 显得突出, 而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相比之下,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沉默期则长得多, 可能长达数年, 有的人甚至终生沉默。或许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开口说话, 人们早已司空见惯, 未能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我们认为, 不管在何种情况下,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都是要能开口说话, 所以EFL条件下的沉默期则更值得研究。因此, 本节拟通过对Krashen等人提出的“沉默期”的讨论, 探讨中国学生的“沉默期”的成因及对策。国外对“沉默期”的研究开展较早, 而国内关于“沉默期”的研究则较少, 所以我们拟抛砖引玉, 以引起更多读者对这一现象的关注。
1 沉默期的成因
1.1 Krashen的五种假设简述
要较深入地理解“沉默期”的成因, 我们得先从Krashen的五种假设说起。
1.1.1 学习/习得假设 (the learning/acquisition hypo-thesis)
Krashen认为, 语言“习得” (acquisition) 是一个潜意识的过程, 习得者在构建该语言系统时靠的是灵感或感觉。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时, 他不会有意识地去注意语言规则, 相反他能“感觉”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与此相反, “学习” (learning) 则是有意识的活动,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其语言形式, 寻找语言规则, 甚至能讲出其所运用的语言规则, 即语法。Krashen认为, 成年人除了可以以“学习”的方式来发展其二语能力外, 还可以像儿童学习第一语言那样来“习得”外语。而且相比之下, 二语的熟练掌握主要还靠“习得”而不是“学习”来获得。显然, 在Krashen看来, “习得”比“学习”更为重要。
1.1.2 自然顺序假设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表明, 某些语法结构较早被习得者掌握, 而某些结构的掌握则来得晚些。Krashen所列举的儿童和成年人的ESL的语法习得顺序是: (1) 进行式ing, 复数; (2) 助动词 (此指构成进行式的助动词, 如he is going) , 冠词 (a, the) ; (3) 不规则动词过去时; (4) 规则动词过去时, 以-s结尾的第三人称单数和以-s结尾的所有格形式。
1.1.3 监控假设 (the monitor hypothesis)
尽管学习/习得假设声明, 学习与习得这两种不同过程同时存在于成年人的二语习得过程中, 但并未说明二者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监控假设认为, 习得与学习是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的。通常要能开口说话并说得流利, 习得是关键。而学习只能起到监控和编辑作用。在人们开口说话或写作之前, 学习的监控功能就能试图改变我们要说的或写的话语形式, 之后它又使说话者进行自我纠正。监控假设认为, 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的形式规则在二语习得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1.1.4 输入假设 (the input hypothesis)
Krashen以i代表当前的语言能力, i+1代表下一个更高的层次。输入假设认为, 要从i过渡到i+1, 其必要条件是习得者能够理解含有i+1的输入。所谓理解是指理解意义而不是形式。也就是说, 输入应该是可理解的输入, 即C i+1 (C代表comprehensible, 表示“可理解的”) 。输入假设与传统观念相反, 传统观念认为, 人们先学语法结构, 然后在用于交际, 最后才发展流利程度, 输入假设在分析了儿童的第一语言习得, 如母亲对孩子的讲话只重意义而不重语言形式后认为, 人们的语言习得是先意义, 然后再习得语言的结构。
1.1.5 情感过滤假设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情感过滤这一假设原本是Dulay et al于1977年首先提出来的 (参加Dulay et al 1983) , 其基本原则与情感因素和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相吻合, 同时与Krashen提出的前面四种假设也相一致。因此, Krashen认为, 二语习得者的情感因素与习得的成功与否有着极大的关系。Krashen进一步把这些情感因素总结为三类:动机、自信与焦虑。一般来说, 动机越高, 自信心越强, 二语习得的成功率就越高;同样道理, 焦虑感越低, 二语习得就越有利。Krashen还认为,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 不同的人的情感过滤的程度不一样。态度积极者, 也即情感过滤较低或较弱的人,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会去主动寻求并获取输入;反之, 态度消极者, 也即情感过滤较高或较强的人在二语习得中不会去主动寻求输入。
1.2 关于“沉默期”形成的讨论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 在Krashen看来, 习得比学习更为重要。为了达到习得的目的, 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可理解输入必须包含i+1甚至是i+2的成分, 也就是说, 输入的成分应该高于习得者当前的语言水平;其二是情感过滤要处于较弱或较低的状态习得才会发生。那么, Krashen的五种假设与“沉默期”的形成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其实, 我们只要围绕“学习”、“习得”与“输入”这三个概念, 结合其他几个假设, 便能对“沉默期”的形成做一简单描述。
1.2.1 规则的制约
虽然Krashen对“学习”与“习得”作了严格的界定, 而且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 然而他也指出, 成年人在发展其二语能力时, “习得”与“学习”是两个互不相同的各自独立的方法。我们暂且不评价这一论断是否合理正确,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成年人或儿童在发展其二语/外语能力的时候, 他们不光在无意识地习得, 同时也在有意识地学习。根据Krashen的第一假设, 我们可以看出, 所谓“学习”指的是学习语法规则。要思考并有效地使用所学到的语法规则, 就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说, 在正常的会话中是不允许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并使用那些规则的。过分依赖语言规则、过分关注语言形式必定极大地妨碍习得者的正常交流。于是,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为了表达一个思想而挖空心思, 拼命挣扎, 最后即便说出来了, 也是前言不搭后语的结巴英语 (broken English) 。因此, 即使如此, 许多学习者更宁愿在二语或外语交际中保持沉默。
1.2.2 性格的束缚
许多人不能开口说话,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性格因素, 用Krashen的话说就是情感过滤。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许多外籍教师到中国教授外语时, 也想沿用国外课堂上的方式进行讨论, 不料大多数中国学习者保持沉默, 不能积极参与,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根据前面所讨论的情感过滤假设, 我们可以看出, 情感过滤值的高低直接与学习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情绪有关。大多数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很高的, 要么是为了出国、要么是为了职务晋升, 至少也是为了通过某种考试。在Krashen看来, 这对输入习得是有帮助的。然而大多数中国学习者在自信心方面表现不足, 要么是谦虚、要么是爱面子, 怕在人前出错。即在他开口发言之前, 他总是不太会相信其所习得的语言能力, 他总要在其大脑里运用监控机制把想说的话反复演练几遍, 确保无误后方才开口。也就是说, 在整个构思过程中, 其语言监控机制都在发挥作用。即使发言后, 许多人还会对所说过的话再进行监控检查, 看自己说得正确与否, 有无语法错误。监控本身不是坏事, 如果在恰当的时候而且不影响交际的时候使用, 即所谓的最佳监控, 这是有助于二语习得的。而许多成年人由于自信心方面的缘故, 或许是怕丢面子的缘故而大量使用监控机制, 陷入所谓过量监控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 当说话者本人发现说错了话、或者是别人尤其是老师指出他的话语中的错误时, 他会显得紧张焦虑, 情感过滤陡然升高。如前所述, 过滤值升高导致习得输入受到限制。事实上, 输出也同样受到限制。因此, 在会话交际方面, 许多人选择了沉默的方式。
1.2.3 输入的问题
输入假设认为, 二语习得中的输入应该是可理解输入, 即Ci, 而输入的内容应该高于习得者当前的语言水平, 即Ci+1。父母在教孩子习得第一语言时, 首先遵循的是简单的原则, 目的在于帮助孩子理解, 而不在乎语法形式。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 父母输入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而且往往高于孩子当前的语言能力。其次, 在整个习得过程中, 父母还坚持具体的原则, 也就是说, 父母对孩子所使用的语言所指的事物是孩子当前能够认知或感知的, 就在身边, 是看得见、摸得着、具体的, 是现在的、不是过去的或将来的。Krashen把这种谈话称为“护理人语言” (caretaker speech) , Dulay et al则称之为“母亲语言” (motherese或mother talk) , 其实质都是一样的。
而在二语教学中, 老师既不是保姆也不是母亲, 当然他/她所使用的语言也不可能是motherese或caretaker speech。但是老师为学生所提供的输入是否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那就值得怀疑了。英语与汉语的差别巨大, 老师花费两个小时讲解语法知识, 让学生如坠云里雾中。如果二语课堂上太注重形式教学, 输入的内容与学生的理解能力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必然导致可理解输入的极大不足。没有足够的输入, 何来输出?这也将导致“沉默期”。
1.2.4 习得的顺序问题
自然习得理论认为, 习得者在获取语法知识时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其次, 习得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表现出一定的顺序。首先会说一些简单的词句, 如How are you?Good morning之类, 然后能用不连贯的英语表达一些思想, 最后发展流利程度 (fluency) , 而在发生所有这一切之前, 习得者必然要经历一定阶段的沉默。当然, 由于学习者的自身差异, 这一沉默期的长短是不一样的。
2 如何看待“沉默期”
就语言教学的目的而言, 沉默期不是老师和学生所期望的, 但是又是一个没法回避的问题。因此, 如何对待“沉默期”将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两种决然相反的观点是:允许沉默期的存在, 不允许沉默期的存在。做法不同, 结果也会不同。以我们的EFL为例, 20世纪50~60年代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 外语教学以语法翻译法为主, 对外语的要求是会阅读会翻译就足够了。因此, 不存在“沉默期”这一概念。反正教师用中文教外语, 学生学的是聋哑外语。改革开放后, 外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变化, 会读会笔头翻译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对外语的要求是会听会说。于是, 人们引进了西方的教学方法, 其中最有影响的当然是交际法, 以期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所谓交际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说的能力。可是经过4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学生的交际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高, 外语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大学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对外语听说能力的需求, 外语教学远远落后其他学科并妨碍了其他学科的发展。面对各种压力, 外语教学界和有关部门做出了各种努力:增加设备的投入, 强化各种考试, 修改教学大纲, 新编教材, 改革四、六级考试等等。教师在有限的课堂内 (一般每周4学时) 既要上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 还要应付四、六级考试。面对社会对学生听说要求的压力, 外语课堂不敢沉默, 老师们都要求学生开口说话。当然, 学生能否做到那又另当别论。对于那些已经习得了足够语言能力并做好了开口说话准备的学生来说, 这种要求无疑是有帮助的。而对于那些尚未习得足够语言能力以表达其思想的学生来说, 这种做法就值得商榷了。根据Newmark (1966) 的观点, 在二语习得者尚未准备好说话时要强迫其开口说话, 他们就只能借助于母语规则来对外语输出做出尝试, 其结果便是洋泾浜英语。
对待“沉默期”, 国外早就做出了许多研究, 其结果值得我们借鉴。首先Gray (1975) 对以西班牙语为外语的儿童做了为期五个月的研究。实验组头14周内可以不说话, 即允许沉默期的存在, 但得用身体语言如点头或摇头来表示理解与否。与此同时, 对照组在这期间被要求尽量开口说话, 即几乎不允许“沉默期”存在。在接下来的7个星期内, 对实验组仍然不作说的要求, 但Gray发现实验组在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同样, Postovsky (1974) 对一群学习俄语的学生进行试验, 他们集中进行为期12周、每周6小时的强化训练, 并以听说法为教学模式, 实验组开头4周可以不开口说话, 但要求把答案写下来。在4周后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考试中, 实验组均表现出色。在12周后的听力测验中, 实验组的听力成绩也超过了对照组。Varvel (1979) 也描述了一个类似的例子:一位来自台湾的女生课堂上一连几周不开口说话, 回答问题也像是自言自语, 然而却表现出对课堂的喜欢, 学习态度积极。到第9周后, 这个女生一下子坐到了课堂前排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踊跃发言, 并能帮助其他人学习。
上述例子表明, “沉默期”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沉默期”只不过是学习者个人的准备阶段。习得者利用这个阶段进行大量的输入, 做厚积薄发的准备。一当各种条件具备, “沉默期”便被打破, 习得者便进入了二语习得的“说话”阶段。因此, 我们可以看出, 允许“沉默期”的存在不但不影响学生的语言进步, 反而有助于其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这就是为什么Krashen et al (1981, 1982, 1983) 和Dulay et al (1983) 等人呼吁要尊重二语习得者的“沉默期”的缘故了。
3 结语
“沉默期”在国外早就受到了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而国内文献则很少提及。主要原因或许是二语习得者在ESL条件下的“沉默”显得突出, 也或许是二语习得者在ESL条件下必须能尽快用二语进行交际以融入主流社会。而习得者在EFL条件下不会因为语言障碍而面临生存问题, 故EFL条件下的外语习得者能否开口说话不太容易引起重视。
毋庸置疑, Krashen等人所指的“沉默期”与一般意义上的沉默是有所区别的。Krashen等所指的沉默期及大量例子都显示“沉默期”指二语习得者在能理解目标语前提下的沉默, 也即能听懂, 但不能开口。这个阶段通常在半年到一年之间。而在EFL情况下, 中国学生学习外语, 习得者的“沉默期”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为能听懂但不能开口说话, 许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表现如此;而更多情况属于第二种, 即听不懂而无法交流的沉默, 如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与Krashen等所指的“沉默期”相比, EFL条件下的沉默期要长得多, 英语专业的学生可能会在大一或大二期间表现出沉默的倾向, 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可能2年、4年, 甚至终生沉默。
国外对“沉默期”持尊重态度, 但也想办法缩短它。Ahser (1974) 的全身心反应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 就是这种努力之一。TPR是一种强调用语言做事的教学法, 开始也不要求学生说话, 而要求学生接受采用二语发出的指令如Stand up (学生站起来) , go to the door (学生走到门边) , turn off the light (学生把灯关上) 等等。据Asher本人所说, 接受TPR教学的学生在经过大约10个小时的TPR输入后, 就能用目标语说话。
对待EFL条件下的“沉默期”, 我们不能持漠视的态度。即便不是去尊重它, 但也应该认识到有这么一个阶段的存在。EFL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开口说话, 一年两年的沉默期或许可以接受, 但三年四年后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时还保持沉默, 则是EFL教师和学生的失败。
参考文献
[1]Asher, J.et al.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through commands:the second field test[J].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74:24-32.
[2]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N.J.: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
[3]Dulay, H.C., et al.Language Two[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4]Krashen, 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38.
[5]Krashen, 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1982:66-68.
[6]Krashen, S.D.et al.The Natural Approach: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M].Oxford:Pergamon, 1983.
[7]Krashen, 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 1985:47.
唤醒沉默中的沉默权论文 篇10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包贝尔婚礼事件”,舆论
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 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 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性过程。舆论的作用并不仅限于狭义的政治领域,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 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德国女社会学家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中的观点认为,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这次“包贝尔婚礼事件”中的舆论正符合这样的规律。
一、视频流出, 舆论逐渐升温
所谓舆论, 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 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其目的是使公众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1]在这次“包贝尔婚礼事件”中, 最开始网友发表意见的平台多是微博、微信朋友圈这类社交软件, 讨论的话题也基本是就事论事, 指责伴郎团和包贝尔对柳岩不够尊重。在一定程度上, 这次舆论具有积极的一面, 体现了舆论对于公众人物的行为举止的监督, 属于舆论力量的正面作用。但由于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及时性特点, 网友们在公开讨论后的舆论声音越来越大, 碎片化的信息引发网民的情绪化判断, 尚未看清“信息雾霾”中的真相, 就对事件采用标签化方式, 急于对孰对孰错下结论。而一旦当事人被贴上身份标签, 网民们的是非曲直判断就基本不再依赖事实。
二、当事人相继道歉, 舆论到达白热化阶段, 上演“沉默的螺旋”
4月1日18点29分, 柳岩在微博上发道歉视频, 正式回应“闹伴娘”事件, 随后, 包贝尔发微博长文道歉, 但网友认为“不够真诚”, 这次道歉未被网友接受, 包贝尔的微博一度遭到谩骂攻击。其次, 4月3日, 微博热搜话题出现#韩庚偷电脑#这一话题, 由此可以看出, 因为此次事件带来的影响在网络上持续发酵, 韩庚也受到了波及, “黑历史”被挖出。当天21点41分韩庚在微博发表道歉文, 文章针对自己在包贝尔婚礼上对柳岩做出的不尊重行为和年少时做过的错事一并道歉。最后, 事件中未涉及的包文婧的微博也遭到了网友攻击, 此时舆论的非理性异常明显。
原视频3月30日11点23分由@微博大明星首发, 并配文“包贝尔婚礼上, 柳岩作为伴娘, 结果被其他几个男的差点扔到水里。还好贾玲出手相救, 把抱着她的男人们推开。结婚是个喜庆的事, 但能不能别这么过分。当然我相信我这么说, 肯定有人说我玩不起、不懂得开玩笑, 但这样闹伴娘有点过火了”。随后, 知名八卦博主@八哥专用@衣锦夜行的燕公子和@八卦_我实在是太CJ分别转发该微博, 并加以煽动性评论来促进事件的进一步发酵。
卢梭认为, 一旦多数人的意见变成了“公意”, 就具有高于“众意”的, 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 人人都要遵守, 如果谁要不遵守, 谁就是人民的敌人[2]“沉默的螺旋”理论中,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 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 避免陷入孤立状态, 这是人的“社会天性”。[3]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 使得信息的传播几乎无处不在。人们观察环境中的意见分布, 主要依据的是大众传播媒介, 他们通常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呈现的意见就代表了多数人的想法。公众在公开表达意见时常采用媒介上不断重复的词汇和观点。在“包贝尔婚礼事件”中, 站在指责包贝尔和伴郎团角度的个体, 是属于替柳岩“打抱不平”, 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包贝尔和伴郎团进行口诛笔伐, 即使柳岩这位当事人也没有发言表示不满。其次, 在讨论中一旦有网民表示, “只是婚礼闹一闹, 不必小题大做”, 马上就有更多的人来反驳甚至攻击, 从而压抑这类声音的表达。众多指责的声音营造了“维护正义, 保护弱者”的“意见环境”, 人们在发表评论之前, 看到已经有的评论都是指责的声音, 本能地从众心理导致其也发表同样的看法。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 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 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 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 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 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三、新的热点新闻出现, 舆论得到降温
时隔一个月, 此事的风波慢慢平息, 公众的关注点随着新的热点新闻的出现而转移, 包贝尔生日之际再次道歉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反应。原因有二:一是知名微博博主少有人转发;二是媒体报道相对较少。由前者可以看出, 意见领袖在意见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后者则从反面证明了媒介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
“包贝尔婚礼事件”中的舆论走向, 非常符合“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 此外也见证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和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过度的、失范的舆论监督, 将会导致网络暴力的发生。良性的舆论生态需要各个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 于公众而言, 媒介素养亟待加强, 由于公众在舆论形成、发酵、聚合等阶段的高度参与, 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防止情绪化判断十分必要。于媒介而言, 媒体和其他舆论领袖应该戒骄戒躁, 不夸大事实, 不刻意渲染气氛, 须知炒作和“玩弄公众”的同时, 也在消解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 长此以往, 将导致舆论失序乃至网络暴力的发生。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中一份子, 不论处于哪个位置都应该理性看待问题, 戒骄戒躁, 不盲从、不跟风, 共同营造一个良性的舆论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53-54.
[2]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