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读后感

2024-08-27

沉默的大多数 读后感(精选13篇)

沉默的大多数 读后感 篇1

众所周知王小波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自认为是小说家,这是他在写作末年开始写的所有杂文总编,编者是他的妻子李银河,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是从内容上的连贯性出发而组织的,客观背景大致如此。

至今我仍然认为,大多数小说作家并不会写很多杂文其实是一种害羞自卑心理,相比较而言,我倒认为王小波在这方面确实是有斗士的精神。我们都知道杂文的精髓在于批判,而“胆子”似乎是很关键的一环。本书的开篇《沉默的大多数》,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动机,但看起来更像一杯壮胆的烈酒。他说自己因为“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对我们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隐喻。

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中国似乎任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我们现在经历的时代很浮躁,越来越缺少沉得住气的智慧与理智,利益和金钱的诱惑也已早早得开始腐化学生的灵魂。我们外强中干,以为华丽个性的衣饰可以裹住脆弱的内心,于是穿着奇装异服,表情冷漠。内心又常常空洞肤浅,在虚无的网络中寻找虚无的知己,在现实的社会中面对封闭的自我。

不得不承认,我也属于那沉默的大多数,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正如王小波所说的,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王小波在此文中写到“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在时隔十多年的今天,这一切似乎颠倒了,在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距离似乎拉近了,就表面看来人们似乎更加擅长表现自己,在中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人似乎已经抛弃了沉默是金的观念,但是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现在的人们似乎更擅长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却不能向最亲近的人说出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对着电脑像不曾见面的陌生人倾诉,却和亲近的人无言相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虚拟世界中人们的只言片语,却无视身边的人的真切关怀。有人说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计算机,它使人类真正的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但是与此同时,他把人性的优缺点无限的放大了,在当今社会,人类似乎可以更自由的发表言论,于是,我们抱着猎奇的心态在网络上搜索各种自认为新奇的事情,然后,对着不相识甚至没见过的人大加评论,这样的“真相”似乎来得太快,却显得那样的不真实。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传下来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但当我们还小的时候,从小学到中学,班上都是这样的好同学,背着手听讲,当上了小班长,再去管别人。现在也是这样,先是好好地求学,当了知名理论家或批评家,再去匡正世道人心。当然,这是做人的诀窍。做个知识分子,似乎稍嫌不够;除了把世道人心匡得正正的,还该干点别的。由这样的模式,自然会产生一种学堂式的气氛,先是求学,受教,攒到了一定程度,就来教别人。如此一种学堂开办数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慨还是自己的成长,从一个叛逆偏激的孩子到如今还算客观平衡的成年人。而最欣慰的还是自己一直保持着思考的习惯。对王小波本人的一些思考结论我虽然不再赞同,但对他敢于质疑善于批判的态度是绝对尊敬的,这是一个群体精神进步的源泉。一个群体需要斗士,需要斗士一样的战斗精神,但同时,必须健康的引导这种精神推动力是车轮前进,而不要让这种精神把整个车都给砸烂,就需要还有一个将军,一个理智客观的领导者。至于将军是谁,怎么做,恐怕就不是斗士所能知道的了。

沉默的大多数 读后感 篇2

老人很憔悴,就在9天前,他的老伴去世了,家里还贴着白色的挽联。一旁的老人的小儿子对我们说:“从母亲去世后,父亲就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但烟抽得很凶,一支接一支,前几天还一直在医院里打点滴。”老人一直很沉默,除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外,更多的是面对陌生人的不知所措。而他的不知所措也让我们无从问起——也许回忆只会增加痛苦的份量。

何绍从一口浓浓的四川口音,他是四川宜宾人,是家里的独子,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我是民国三十年当兵的,是给抓来的,从四川到云南,途中有人当逃兵,抓回来就给枪毙了,也有人跑掉了,我没敢跑,跟着部队到了大理,集训编队,先在11集团军,是宋(希廉)总司令的部队,后来又重新编队,到了20集团军,是霍(揆彰)总司令的部队,我是运输兵……”一个人的命运就这样被裹胁着改变了。

1944年,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对日本军队发起反攻,分别从南斋公房和北斋公房翻越高黎贡山。北斋公房这条道是2000多年前的古商道,海拔3200米,是二战中海拔最高的战场,当时争夺这块高地的战役打得异常激烈,陡峭险峻,有大量的石级。68年前的雨季,这里大雨滂沱,军需物资就是通过这里靠人背马驮上去的,有很多地方连马都走不了,开战10多天,就有200多匹骡子坠崖而死,大量物资得靠人背。

“20多天啊!天天都下雨,天天都在搬弹药、搬物资,轻一点的50多斤一箱,重的70多斤,90多斤都有,就是楞个给搬上去的,路又滑,又难走,衣服湿透了……”老人说到这里,轻轻弹了弹手中的烟灰,痛苦地摇了摇头。

“当时你的战友还都在吗?”

“不知道了,有的被打死了,活着的也没有了消息,后来又重新编过几次队,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何绍从老人家供奉的牌位上的姓氏有两个, 一个是“何”, 一个是“龙”。而正是这两个不同的姓氏又揭开了老人一段痛苦的回忆。原来, 何绍从本不姓“何”, 而是姓“龙”, 叫“龙永地”。战争结束后, 老人在“公路交通警备司令部”又呆了两年, 实际上是修路, 后来就离开了部队, 在腾冲靠打零工和做小生意生活, 因为没有钱, 也没能回家。1948年他在腾冲入赘, 当了上门女婿, 按照风俗就必须抛弃祖姓, 改为妻姓, 并由村里有名望的人主持, 立下字据, 一辈子不能改, 直到9天前, 老伴去世后, 字据才被烧掉。

为人老实又没多少文化的何绍从幸运地躲过了几次运动,得以平静地在腾冲这个小村子中艰难度日。而对于家乡的记忆,对何绍从来说早已是一个模糊的影子了。从被抓当兵至今,60多年了,何绍从再也没见过家人,直到2010年中秋,才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找到了妹妹的女儿,终于回了一趟四川,但是家已经没有了,原来的亲人都已经去世,现在四川的亲人对他来讲都是陌生的。“老英雄”回家了!也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关注,但当一阵热闹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老人又回到腾冲的家里,回到那低矮黑暗狭小的老屋里。

听老人断断续续地讲述着自己的一生,滇西高原的阳光晒在身上,火辣辣的痛,似乎能听到空气被阳光晒焦的声音。堂屋的墙上挂着一面锦旗,老屋的旧木门上贴着大红的福字,老人低着头,拿出一张窄窄的白纸,从口袋里捏出一小撮烟丝,均匀地洒在白纸上,然后慢慢卷拢、点燃,深深地吸一口,一缕青烟迅速地在刺目的阳光里熔化掉,他平静的目光望着远处,大雨中,负重爬行的身影,炮弹在耳边轰然炸响……他家隔壁的邻居,新起的六层洋楼挡住了原本可以照进来的阳光。何家虽然几经努力搭起了一座土木结构的两层新屋,但因为缺钱,已经断断续续地盖了几年,现在依然还是一座房架子。

问起老人在生活上的保障,一旁的儿媳说,深圳那边有个民间组织半年会来一次,给3000元钱,零星也会有爱心人士来看他,多少给一点,其它的就没有了。

沉默的大多数 篇3

这是一个资金过剩的世界。赛富投资三期基金原定融资10亿美元,但是承诺给其投资的额度却超过了28亿美元。2007年3月30日,赛富最后根据团队、市场等因素把三期基金的规模限定在了11亿美元。

类似的基会募集案例还可以找到很多。例如,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TexasPacific Group,简称TPG)最近一只收购基金原先预定的规模在100亿美元至120亿美元之司,但是在银行、保险公司、公共及私人养老金、大学基金以及富豪个人等新老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下,TPG最终把新基金的规模定格在了152亿美元。

TPG们的经历其实只不过是在印证一种趋势:全球大量充沛的资金正在努力寻求出路,私有股权投资基金凭借出色的业绩记录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极其重要的主流投资渠道。甚至连庞大而神秘的中东资本也在加速流向私有股权基金。

机构投资者们对于私有股权投资基金的胃口似乎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事实上,欧美等发达国家迅速膨胀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正是在这类投资者的推动下跑到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找寻机会。凯雷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大卫鲁宾斯坦(David Rubenstein)宣称,中国市场已然为国际私有股权投资基金提供了“戏剧性的成功投资案例”。

中国机会

“仿佛突然之间,你会发现很多机构都在募集跟中国相关的基金,其中很多亚洲基金还都把中国当作重要的目标市场。”著名私募投资机构GA董事总经理冯文石表示,“短期之内中国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竞争将会变得非常激烈。你甚至可能会看到一些失败的例子”。

本来中国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的比例就非常低,据估计不到企业融资总额的20%。而美国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是2/3,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直接融资的平均比重则占到了一半。面对股市扩容有限的现实,企业对于私有股权投资基金的需求就显得尤为渴望。

“我们那个时候哪有什么VC、PE之类的资本杠杆可以利用。”柳传志有些羡慕现在的创业者,“大学毕业没几年,二十五六岁甚至更年轻的人部有可能拿到投资,从而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开始创业。

相比之下,柳传志在同时期的创业者当中其实算是比较早接触并且利用私有股权资本来加速企业发展的:GA、TPG以及新桥投资在联想集团国际化的过程中就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从获得PE投资到自己做PE,柳传志只不过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在柳传志看来,中国市场的一些特点非常适合PE的发展:首先,包括传统产业在内的儿乎所有行业部处在高速增长阶段;其次,在股权激励机制不足,管理面临诸多羁绊的情况下,国企管理层如果仍然能够把企业做得甚至维持得不错,这样的企业及其管理层产生道德风险的概率是非常低的,而对于普遍缺乏资源支持的民营企业来说,PE的进入相当于是“滴灌”,只要养分适当,一旦进入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质的变化;最后,就是中国各级政府管理经济模式的转变。尤其是在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已经或者正在从先前的企业所有权、经济管理权转向经济发展、税收、就业等宏观经济目标。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国退民进、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上涨,都变成了党章和国策。

柳传志觉得,联想进入PE领域的时机来了。

人潮涌动

2007年9月7日,联想的名字再次和PE联系在了一起,不过这一次既不是因为融资也不是因为投资,而是因为TPG的一项人事任命决定:即日起,联想前首席财务官马雪征将作为合伙人和董事总经理如入TPG。

马雪征于1990年加入联想,2007年初退休前在联想担任高级副总裁、董事会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2004年,马雪征在联想并购IBH个人电脑部门的交易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的马雪征,目前还在查扣银行(香港)出任董事会成员,并任联想集团非执行副主席。

马雪征将关注TPG在华业务,包括拓展新的投资机会、对投资伙伴公司提供战略和运营管理建议以及与中国商业领导人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此前的2005年,TPG对联想投资了3.5亿美元,用来 支持联想对IBH个人电脑部门的并购。

在近年来转战中国PE市场的大潮中,马雪征属于拥有经营实业背景而非出身投资银行的少数派之一。马雪征的加入或许能够成为进军中目的国际主流PE优化人员结构的开始。

“在这个行业,找到正确的入就意味着至少成功了一半。”相对而言,那些在中国私有股权投资市场上已经有过成功记录(Track Record)的老手们更是受到了国际投资大鳄们的青睐。

仅仅2006年年初,刘海峰、金丽丽、路明等人就先后更换了东家。2006年1月23日,KKR宣布任命摩根士丹利原董事总经理兼亚洲投资部联席主管刘海峰为董事总经理。刘海峰将常驻KKR此前刚刚在香港外张的办公室,负责领导KKR在中国的投资活动。刘海峰在摩根士丹利任职的13年期间,曾经成功地领导投资了蒙牛、平安保险、南孚电池等众多明星级企业。

刚刚过了1年,2007年1月,梁锦松宣布加入黑石,出任其高级执行董事兼大中华区主席。传统上,中国的军事战略思想讲究的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世是这些国际私有股权投资机构在进军中国市场时却往往采用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有时候甚至是“先找人,再找钱”。正是在梁锦松的斡旋下,2007年5月20日,尚在筹建过程中的中国国家投资公司(SIC)决定,向当时正处在上市过程中的黑石投资30亿美元。这笔投资也是中国国家投资公司的第一笔投资。

野蛮人来了?

中国国家投资公司的30亿美元投资被更多的人看作是黑石的一次巧妙政府公关行动。黑石如此出手,并非慷慨,而是由于有了大量的前车之鉴。

此前虽然凯雷对徐工科技的持股比例要求从最初的85%一路降低到了43.06%,但是凯雷收购徐工案并没有朝着收购方设想的方向发展,“还在等待商务部的批复,并且时间根本无法预计”。

国际资本大鳄凯雷集团在中国的遭遇还不止于此。凯雷入股化学品生产商山东海化(Shandong Haihua)的交易也已经超过了框架协议规定的最后期限,主要原因是因为山东海化作为一家国有上市公司,要遵守政府对国有股转让价格的严格限制。

在凯雷投资中国企业的努力中,已经遭遇一系列了广泛报道的问题。但是

在中国出师不利的国际PE巨头绝非只有凯雷一家。甚至连拥有一系列卓越战绩的刘海峰领衔的KKR(前汇丰控股主席庞约翰、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柳传志、中国则通前CEO田溯宁为其资深顾问)在中国的投资活动也并非一帆风顺。

2007年1月底,KKR首次出师,拟参与山东济南锅炉集团重组,结果却不幸出局。不过,这种挫折没有能够阻止KKR继续加大投资中国的力度。2007午2月,KKR在其历史上首次发起设立亚洲收购基金。

虽然并购基金和创投基金同属于广义的私有股权投资范畴,但是二者在中国的命运却大相径庭。国际VC投资中国企业时广泛运用的“红筹通道”、“新浪模式”一直就带有灰色的成分,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些操作手法部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相反,国际PE(尤其是并购基金)在中国还没有来得及活动开身子,就被要求穿上“唐装”走“正道”。

VC和PE在中国面临的不同待遇主要源于两者在操作模式上的差异:VC往往通过帮助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们打天下来赚钱;PE(典型如并购基金)则常常习惯于将经营不善的公司收归己有,然后通过注入资会、管理等资源对其进行改朝换代,最后再将改头换面后的公司股权通过上市等方式出售。

对于公司控股权的争夺甚至为PE们赢得了“门口的野蛮人”的称号!

尤其是在中国,由于PE们往往具有外资背景,而收购对象大多是大型国有企业或者是具有领导地位的民营企业,PE们的这种玩法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刺激人们尤其是“经济民族主义者”的敏感神经。

因此尽管PE们几乎一进入中国就花大价钱雇佣了各自的公关公司,但是他们还是很少有人愿意抛头露而,做起事情来总是显得小心翼翼。

只是这种沉默显然不能消除人们尤其是普通百姓的担忧和疑虑。人们列于凯雷们更大的担心在于中国企业经PE之手被跨国公司接盘,民族品牌消失,徐工、双汇会重蹈“技术换市场”时代中国一些日用品牌的覆辙吗?

“鼎晖投资的二十几家企业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基本上还都是中国人。”鼎晖投资董事长吴尚志像是在辩解,“只有南孚是一个例外。但是它的品牌也没消失,控股权换了,管理者还是原来的人。”

就整体而言,尚需假以时日才能做出判断,PE在中国是将延续他们在美国时的“创造性破坏”式的道路,还是将开辟出一条新路出来?

PE变型

“根据我们一路走过来的经验,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我们就寻找小环境,小环境不好,就只能先忍着,等环境好了再做。”柳传志觉得,政府的一系列举措表明从宏观层面来讲,中国还是希望发展PE产业的。

联想做PE伊始就远离了敏感的军工、机械等国民经济命脉产业,并且把投资活动逐渐集中到了药业和建材行业。即便如此,柳传志和赵令欢还是多次强调弘毅对于不同性质的企业采用了不同的投资策略:对先声药业这样的民营企业,弘毅要做的事情就是“给老虎插上翅膀”;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却是“放虎归山,回归自然”,同时尽可能以市场化的方式来给企业和管理层定价,以避免陷入国有资产流失的禁区。

“凡是需要撤换管理层的企业,我们根本就不碰。”柳传志期望企业管理层能够感觉到跟自己是在一个战壕里的。在管理层的安排和下岗员工安置等并购投资过程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柳传志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先交朋友、后定岗位”和“政府保留部分股份来保障下岗退休员工利益”等做法,并且还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从成立至今的4年时间里,弘毅已经投资了中国玻璃、先声药业、科宝·博洛尼、中联重科、林洋新能源、巨石集团等10家企业,而且几乎个个部已经或者很有希望给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

同时,欧美一些典型的收购基金在中国市场上也开始转变自己的一些习惯做法,比如说将持股比例降低到政府监管机构认为安全的程度,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07年9月1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化工)与百仕通集团(TheBlackstone Group)宣布,百仕通集团将注资高达6亿美元认购蓝星集团(中国化工的全资子公司)20%的股份;蓝星集团将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百仕通集团的梁锦松和张昆(Ben Jenkins,塞拉尼斯公司前董事)将加入蓝星董事会。

这种做法更像是大型VC的做法,而不是Buyout(收购)基金惯用的模式。

事实上在中国内地,原本存在显著差异的PE和Vc(尤其是大型创投)之间的界限却已经变得模糊起来。在徐大麟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中国金融界并不存在可借贷给PE机构用作收购用途的资金;二是由于国企的资产特性以及民企所处的成长阶段,投资者很难取得企业的控股权。作为资本通道的PE们必须做出调整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汉鼎亚太在玉柴中的股份就只有43%,接下来的操作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4

借来他厚厚的一本《沉默的大多数》,里面收录了很多他在各个地方发表过的杂文与随笔。这里面每篇文章都妙不可言,又怂又犀利,用词损得不行,比喻精妙绝伦,讽刺味儿直冲脑门。假如他现在在微博发布他针砭时弊的文章,用不了五秒钟,就会被一整个吞掉。不过这件事假设一下,就已经很讽刺了。

深受那个时期的迫害,他也是在三十年后才开始写文章回忆、批判与反思。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买点瓜子坚果,边嗑边看。读者特别像瓜田里的猹,而王先生亲自带着我们在几十年前红彤彤的瓜地里上蹿下跳。可能正是沉默了太多年,当他选择不再沉默时,就劈里啪啦一顿爆炸输出,反复踩着痛点一遍遍调笑、嘲讽、抵制,辅以他别具一格且黑色幽默的文风,不由得抚掌大笑,拍案叫绝,然后静下来慢慢感受到深深的无可奈何、苦中作乐、遗憾与悲伤。

某种程度上,他也算精准掌握了喜剧的表现形式与内核。王小波先生去世于194月11日,年仅45岁。有人说,没有了王小波,这个世界无趣了24年。“世界”这个词用得很妙,因为王小波先生的思想高度与格局,的确只能用世界来形容。所以他的幽默有别于搞笑,他的内容也不仅只有幽默。

这是什么呢?这是真正的脱口秀啊。

王先生的逝世真的太令人遗憾了。倘若他还在世的话,他能亲眼看看这新世纪,他能接触到更多好的平台与传播媒体。他热爱科学,热爱新事物,热爱尝试与创新,且实事求是,直率真诚。我相信有人去邀请他,他一定会登上舞台,为我们带来脱口秀登峰造极的视听盛宴。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5

在读的过程中,我自己创了两个理论――多重信仰论和欲望极空论。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活在世界上总得有点儿信念才成。”我把这里的信念归为了信仰,笼统的讲,这两者的本质其实都是,活着要有自己的追求,没有任何追求的人很难精彩、幸福的活着,只能是个工具而已,或是赚钱的工具,或是制造的工具,而这个时代并不缺少工具。到了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我感觉不但要有信仰,而且要有多重信仰。这种行为可能已经有人在做,但未曾察觉。所谓的多重信仰,即在生活的至少两个方面各有一个信仰,特别是在生活和工作之间,我们不仅要创造价值,而且要学会享受生活,快乐地创造价值,有益的效用应该会更大。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它能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在我们追求信仰的过程中,不至于越过“极点”。古语中有句“物极则反”,这也是规律,凡事一旦越过了“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同同样,信仰就会失去它原有的价值和意义,这在过去的时间里,是能够找到答案的。

欲望极空论。这是我在阅读过程中读到某一部分的一个闪念,这也或许照应了“你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是有用的”那句话。欲望极空,即欲望的极端是空。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也朦朦胧胧懂得,但好些时候我们却又不愿意承认,因为它与人性相违背,而且它会阻碍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名利。好多人,一生都在不断的为满足自己心里的欲望打拼,享受着每一个欲望达成后的快感,以至于再不能停驻,只能依赖这种快感而生存,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在演绎猴子偷桃的故事,结果自然是两手空空。所以,在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我们要学会克制欲望,控制欲望,以免被欲望所操控。方不辜负自己走过一次人生路。

优秀的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6

王小波生于1952年,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中国的十年**,这段成长经历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所以他的作品里多是对当时的和批斗运动的不满及讽刺,极力批判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醒大众,让广大老百姓都能够全面的正视那段历史,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他的评论过于极端。

比如他一直批判孔孟之道,认为中国的礼仪文化不如外国的直接、高明。比如孔子主张君臣有别,就是在歌颂等级分化,不如“人人生而平等”来得实在;再比如孟子的:“无耻之耻,无耻矣”不如”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更为生动;程朱理学更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罪魁祸首。

可是,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孔孟之道得以盛行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古代封建王朝为了捍卫自己的王权,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然要推崇适合当时政治制度的思想和主张,推崇孔孟之道应该说是最明智的选择。再加上中国人本就喜欢中庸,所以千百年来没人觉得孔孟之道有什么问题,即使时间推移,即使朝代更迭,孔孟仍然大行其道,仍然被推崇为至高无上的理论。

再说当代,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作为国人,大部分已经迷失了自己,欲望、金钱、声色犬马吞噬着一切。孔孟所推崇的谦卑、礼让早已荡然无存。如果现在能在年轻人中间推崇孔孟,去掉其封建的糟粕,保留其行为处事的精华,则社会稳定,家庭和睦,可谓国泰民安。这也是目前国学班兴旺,国学大师赚的盆满钵满的原因。只是他们的孔孟都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金钱外衣。

其实我非常能理解王小波对孔孟不满的原因。因为在**的年代,人人高举虚伪的孔孟大旗,对科学工作者,对一切”牛鬼蛇神“革而命之,这样的悲惨,这样的野蛮,是对文化的摧残,更是对孔孟的亵渎。王小波的不满由此而生,事出有因,也的确有理有据,但如果全盘否定,未免显得有些极端。

读完这本书,还有一个发现,就是觉得王小波这个人太善于思考,换言之,就是他这个人太愿意瞎琢磨,大事、小事统统放在脑子里,然后让大脑疯狂运转,不停的在一件事或者几件事上折腾。这就如同一台长期运转的机器,一刻也不得休息,最终必将导致过度疲劳,机毁人亡。如果能够活得随性一点儿,不拘泥于小事,或者不去钻牛角尖,那么他的作品可能更深刻,更鲜明。也许,现在我们还能读到他的新作!

下面引用书中几句精彩评论,与诸君共勉:

1. 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

2. 这种毛病就是:在使用话语时,总想交税的强迫症。

3. 我认为,可以在话语的世界里分出两极。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着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

4. 这世界上假男人太多,真男人就会找不到老婆。

沉默大多数的改革共识 篇7

著名的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认为,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他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来解释经济发展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延伸过程。

赫希曼出于解释上的方便,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简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简称为“南方”。他认为,由于北方即先进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上升,特别是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较快,同时,北方的劳动力收入水平高于南方,这样,就导致南方即后进地区的劳动力,在就业机会和高收入的诱导下,向北方迁移,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

在发展的前期阶段,北方的增长对南方会产生不利影响,形成北方强者越来越强,南方这个弱者越来越穷的现象,赫希曼称之为“极化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北方吸收南方劳动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战胜极化效应,从长期来看,北方的发展本身将会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而且,国家为了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平衡是至关重要的条件,这就促使政府将更积极地加强北方对南方的涓滴效应,在政府的积极参与下,南方的经济发展会进一步获得动力,同时,南方的发展也进一步有利于北方的经济继续增长。北方与南方可以获得双赢的现代化成果。

这对于理解现代化转型中国的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富人与穷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启示意义。大量事实证明,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由“极化效应”向“涓滴效应”的转变,最终走向共同富裕,是完全有可能的。

赫希曼的理论告诉我们,现代化初期,要完全避免极化效应是不切实际的,只要是市场竞争型的现代化,掌握资本、知识技能、管理经验与权力的人们,要比没有这些资源的人们,通过市场而获得利益的机会与条件要好得多,这也是造成极化效应的客观原因,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避免“完美主义”思维的一厢情愿。

理性的思考应该是,在现代化的财富增长实现以后,社会要形成一种有效机制,包括国家的转移支付能力,使财富分配分散化,实现从极化效应向水门涓滴效应的转变。这才是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也是判断好体制与坏体制的最重要标准。

激进左派只看到“极化效应”的消极面,而没有看到它是现代化必需的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没有看到它可以通过制度创新而向涓滴效应转化。

事实上,中国社会大多数人并不支持左的或右的激进主义。用我曾听到一位企业家的朴素的话来说,中国大多数人希望的只是“公平一点,腐败少一点,干部管得严一点,百姓福利多一点”。现在的中国“沉默大多数”是两极激进主义之间的中间派。这些沉默的中间派“是推动当前中国朝向改革开放道路继续前进的主力军”,他们人数众多,注重实务,到了今天,其强大已令人不能忽视,相比来说,“两极”只占到劣势。但却掌握了话语权,相反,广大中间派与“两极”相比,这支大军不屑于或不大善于造势而已。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每迈出一步,都会遇到保守派与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抗,从分田到户到厂长负责制,都有着利益集团从中作梗或抵制。但只要上有中央政府下定决心,下有广大民众支持,利益集团的保守势力并非一定要通过革命或发动民粹主义的社会冲突来解决,这种民粹主义不但不能造成好结果,而且会让不受人民控制与制衡的机会主义政客为所欲为,最终给民族造成谁也无法预料的深重灾难。在这一方面,中国人比其他任何民族都有更切身的体会。

可以说,温和的改革仍然是大多数国人的共同愿望。只要持之以恒,走小走,走稳步,不停步,在试错中找到适合的路径,中国总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沉默的大多数小说读后感作文 篇8

我的读书历程很奇怪的,还小的时候,大把大把的时间,没有出去玩耍培养社交技能,却孤僻地读了很多那个年纪不会真正懂得的书,没错就是所谓的世界名著,那些故事只留下了剧情,后来才渐渐学会分析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叙事节奏情节设置,才学会共情和悲悯……长大了,开始有思想懂得思考的时候,却花了大把的时间恶补小时候遗漏的社交技能,成为一个过分跳脱的煞笔,于是我在最会玩耍的年纪里太安静,又在应该沉默的时候选择了话语,说不清这样成长的利弊,幸好现在懂得去找寻平衡了。

《沉默的大多数》很有意思,旁征博引一语中的,思辨的魅力无处不在,一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戏谑和矜傲,让人很想嗤之以鼻却不得不暗地里佩服他的透彻。偏偏他大量的素材来自运动时期,带着时代的隔阂,文风却暗合了90后的离经叛道,说什么都在呼吁做人最重要是有趣,操着柴米油盐屎尿屁的口吻,冷眼说着文化人的自以为是。

沉默的大多数书评 篇9

18环科一班吴非霏

王小波的名字我早已有耳闻,在高中老师的推荐下,也阅读了他的《黄金时代》《似水流年》等作品。他的杂文不仅继承了他独特的文风,更夹杂着他对中国社会的深刻思考,带着他诚挚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在这个寒假,我阅读了他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受益匪浅。

《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讲得非常精彩,作者把讲的道理和故事联系在一起,让人通过故事加深对道理的理解。整本书通俗易懂。正如书中所言: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读完这本书,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不得不承认,成年后的我也归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依着古训“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正如王小波所说的,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我不禁联想起安徒生《皇帝的新装》这个童话故事。故事中的沉默的官员和民众,其中不乏知道真相的人。但是他们都选择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怕说出真相会牵连到自己。唯独故事最后的小孩,童言无忌,说出了大实话。说句心里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年少时的锋芒毕露、棱棱角角也就被慢慢磨圆了。沉默似乎只属于成年人,小孩子们对此是不屑一顾的,他们总是那么地天真可爱的,有话要说时,完全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心中想说的话,不一次说尽是绝不会罢休的。我有时很羡慕孩子们的执着,也希望自己能够再回到童年时代,不是为了逃避现实,只是因为我对那时的真实有着一种特殊的怀念,那时的我是不沉默的。而如今的我早已不能像孩童时期那般童言无忌,因为成年后的我晓得要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代价。

龙应台女士就曾大发感慨,问现在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了。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殊不知“开口是银,沉默是金”王小波的观点与龙应台的相反,正如他书中所写“我说到这件事,是想说明我自己曾在沉默中学到了一点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好的。这是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不做沉默的羔羊,就当一头特立独行的猪。因此,我们需要理性与冷静,在该发声时勇敢发声,在需沉默时懂得沉默。堂皇转眼凋零,喧嚣是短暂的别名。这个时代确实有太多的纷杂喧嚣,因此,更需要我们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适当地选择沉默与发声。有时候,沉默并不代表怯懦,而反倒是一种睿智与沉思。

沉默的大多数 读后感 篇10

Cultural heritage is undoubtedly an important part of a country's history. As far as the Great Wall is concerned, it will be unbearably burdened by whether intentional or unintentional man-made destruction.

“我们正在一锹一锹埋葬自己的文化。”前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几年前这样感叹。而当下,这“一锹一锹”仍在发生。8月15日,中国长城学会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举行座谈会,会上有关部门直言不讳近几年来人为破坏长城趋势的日渐加剧。

毋庸置疑,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城而言,不论是人为有意,还是无意的破坏都给其带来难以承受之重。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篇11

我和多数朋友不一样。虽然王小波声名在外,我也很早就听说过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但是,我的阅读是从李银河开始的。因着李银河,我来看王小波。书中的的观点许多我都曾在李银河的书中读到;也有许多论述旁证深化了李银河的观点。

正如有朋友评价的那样:读王小波你要读李银河,读李银河你要读王小波。

我勉强可以算是一个读汉语言文学的。读这门专业,孟子和考究是绝对绕不过去的。浸泡在环境中的人总是感觉不出环境中的异味的。读王小波以后,可想而知,那种迷失和空洞。

咦,我读的`孟子不是这样的啊?原来是这样吗?天呐,居然是这样!

逻辑之下,学的那些东西不再高高在上、圣洁不可欺了。我以为,这是我从王小波中收获的。

读文的,说真的,多多少少有些死脑筋、不活泛。我也是这样的。喜欢引经据典,热爱文字考究,忠于“把一个宇宙塞进一本书”里。我也是向这方面看齐的,并且深以此为荣。但是我的专业水平太差,踏进这片若隐若现的、雾气迷梦的密林尚不远。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篇12

乐趣

王小波讨厌无趣,在《思维的乐趣》一文中,他写下这么一段文字:“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王小波在其作品中经常强调“思维是一种乐趣”,没有这种乐趣,人生是极其不幸的。要活得有智有趣,就要学习,要思考。还好,王小波发现了适合于他自己的乐趣获得方式——写作。无论是对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种思考在他的作品中都清晰可见。他憎恶的世界、他期望的世界,在他笔下自由地流露让他感到分外的愉悦,他思维的火花字里行间随处闪耀。他的语言在充分浸泡了他所体验到的乐趣之后,生动地传达着他的思想,独特地表现他的追求,从而去观察生活、思考社会。

谈到乐趣,有两个不得不提的关联名词,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大学。王小波在书中提到了他的父亲,作为一名哲学教授缺乏乐趣的一生。他的父亲一辈子随时都试图要在大一统的思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至于即使再努力,收获的也是恐慌,生怕一不留神偏离了“正轨”,最终就这样诚惶诚恐地拼凑出了一本书籍,而这在当时也已经算是相当不易。这也许更加坚定了王小波要寻找乐趣的决心,不重蹈覆辙。而王小波体验到最大快乐的地方就是大学,在那里,他被给予的空间是最大的,让他深深觉得“比我父亲幸福,比那些将在思想真空里煎熬一世的年轻人幸福”。我一直认为王小波思考的过程不一定是快乐的,或许还带有某些沉重的因素,当他的想法与现实情形发生巨大冲突的时候,痛苦的情绪会滋生。他所谓的乐趣是指他能够自由地不受束缚的思考,他真诚地期待他的下一代能够拥有比他更大更自由的空间来获取幸福,这是我所理解的他最大的乐趣所在。

话语权

李银河在给本书写的前言中提到了王小波在生命最后一天写给朋友信中的一段话:“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为什么沉默?为什么是大多数人都沉默?可以确定的是,沉默是相对于“话语权”而言。当话语权只被少数人掌握的时候,大多数人的声音却只是处于了一个被压抑了的或是被忽略了的状态,以致他们成为了话语世界中的“弱势群体”。王小波曾经说过:“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都很遥远”。话语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它本身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是指向,只有当它被使用时,便会变为最锋利的武器或是最甜蜜的糖果,仅代表说者的意志,听者要么热烈反应,要么表现平淡。这本都取决于说者与听者之间互动的程度。最危险的情况就是:话语变成某种专制的工具,它由不得听话者的意愿,强制性地迫使听者接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话语就是一种语言暴力,即使只是一种象征性暴力而已,也代表着霸权。这让我联想到最近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之所以受到以某些行为艺术家的反对,原因就在于对美国文化的霸权主义的一种反抗,一种对本土话语权的捍卫。

所以王小波要争取话语权,最起码也要做到在生活当中不只一种声音出现,他并没有将自己置于思想教育者的高度,因为并非他的目标,他只是顽强地用文字说话,用他认为最舒服最合适的方式来传达他的想法和思考。遗憾的是他的文章,他的思想直到死后才得以广泛关注,这使得甚至于连他的死亡(即使并非刻意)也成为争夺话语权的一部分,成为最沉重的一吼,最悲凉的一笑。

思维

王小波是墨子的门徒,他总结了有两个原因:一是墨子思路缜密;二是墨子敢赤裸裸地谈利害。以此为出发点,王小波认为“理智是伦理的第一准则”。王小波原是学理科的,但却拿起笔写文章,惊叹的是他有调和看似水火不容的对立元素的能力,理性与狂热,审慎与浪漫,这就是他呈现于我们面前的思维方式。

王小波在他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文中,描写了插队时喂过的一只猪。吃饱了以后,会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汽笛等各种声音,有时还去附近村庄找母猪。当人们对它围追堵截时,它却找到了空子撞了出去,最终变成了一只快乐的野猪。这篇文章生动反映了王小波那不断打开的思维能力。他随意而洒脱,但也并不刻意追求另类。这都源于他对自我精神家园的珍视,他内心深处的智慧和真性的表达。王小波反对中国知识分子思维方式单一而固执,甚至于愿意被其束缚。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使命感,有着骨子里的救世情结。有时,这种情结会被利用,而变成一种莫名的`信仰,对此王小波是非常警醒的:“任何一种信仰,包括我的信仰在内,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P41)其最终造成的结果,就像砍倒橄榄树、灭绝大地的丰饶一样,毁灭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偏偏中国的知识分子又对此具有严重的依附性,他们科学艺术工作的生命力都会跟随着这样的意识形态开始或完结。王小波在他的小说里也描写了大量类似的知识分子,像《红拂夜奔》里的李靖,《未来世界》里的我舅舅等。王小波去世后,李银河在发表的悼文《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中写道:“小波著作没有等身,但是,他的那一种无所不在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却烛照了万千心灵。小波是以一个自由写作者的身份,蜗居于北洼附近的某一栋民居里,他给我们最大的“遗产”,不是那些气象万千的文章,而是他特立独行的思想”。

流亡

王小波的一生都在流亡,在云南农场当知青、在山东牟平插队、在北京做工人、在美国留学和打工、回北京任教、辞职当自由撰稿人、去世。这些在行动上的流亡,背后受到其精神力量的强大支撑,即使有时王小波在行动上的流亡是郁闷的,但在思想上却是快乐的。这让他的流亡与其他意义上的完全不同。谈到这里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米兰·昆德拉,因为他和王小波一样都拥有独特的因政治原因而导致的流亡生活,王小波是下放到农村,而米兰·昆德拉是从捷克移居到法国。他们都拥有将这种生活提炼成生动的文字的能力,并以较为轻松的方式,从日常生活出发谈政治,谈性,使用的语言虽然不同,但思想上漫游的状态还是极其相似的。米兰·昆德拉拥有很多被广大民众喜爱的作品,比起《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玩笑》等成名作,我更愿意将他的移居法国之后用法语写作的《慢》拿来和王小波的作品相比较。

《慢》总共只有五六万字,内容相对简单,即在法国一个酒店里一夜间发生的故事。米兰·昆德拉用一贯调侃的语气写作,在《慢》这本书里他说得更加明白,即准备写成一部没有一句正经话的小说。他和王小波一样都有让人发笑的本事。王小波在《小说的艺术》一文中提到他非常赞同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不懂开心的人不会懂得任何小说艺术。除了懂得开心,还要懂得更多,才能懂得小说的艺术。但若连开心都不懂,那就只能把小说读糟蹋了。王小波黑色幽默的本事是天生的,他大多数作品都是用戏谑的口吻将自己的生活讲述出来,而米兰·昆德拉作品往往也是以第一人称展开,但人物都只是杜撰出来的,并非本人。他们的差别在于,幽默的呈现一个是叙述者本身,一个是叙述对象自己呈现的。《慢》里的捷克学者在苏军入侵时因懦弱没有拒绝反对者的要求,被当局赶出研究所。但他逐渐淡忘他对反动者原存的憎恶,愈来愈习惯将自己视为“历史大舞台上的一分子”。参加昆虫学研讨会时,他沉浸在一种虚幻的受难者的激动中,诉说自己的不幸,被自己感动得忘了念讲稿就走下台。如果说笑是被王小波用来在面对荒诞现实时可以凭靠的武器,借以捍卫尊严,那么在米兰·昆德拉笔下,笑则更为沉重,也更为辛酸。他作品里面人物往往有着崇高庄严之感,但往往被推入了可笑的境地,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有个核心话题,里面的人物往往是由捷克流亡到其他国家,并且完全没有返国之意,但事实上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还是可以读出许多无可奈何。如果说王小波的幽默有时令人感到像一个顽童在恶作剧后得意地窃笑,那么昆德拉的幽默更像一个中年男子在经历了荒谬认清真相之后的苦笑。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在流亡中用笑表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量。

结语

沉默的大多数 读后感 篇13

内容导读:师们无形中放松了,忽视了对中等生的教育和。其实,中等生是强大而有潜力的群体,中等生的健康成长与进步,推动整个集体向前迈进一大步。完整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生动的情感体验,发挥“激发学习热情、砺炼学习品质、锻炼意志能力、学生人格”的育人功能。对照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科功能,试图对“中等生

一、理由的提出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常关注的是“优等生”及“后进生”,而对“中等生”往往关注得较少,其教育教学理念是所谓的“抓两头,带中间”,这些“中等生”是一个在课堂教学和学习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弱势群体”。诚然,在当前还没有淡化分数概念的教育环境中,部分老师认为抓“优等生”可以提高班级优秀率;抓“后进生”可以提高合格率;唯有中等生,总是一碗温水,不烫不冷,保持恒温,因此,抓着没劲,还是把力用在“刀刃”上。使“中等生”只能享受两边的辐射,得不到积极的诱导和开发。而这群“中等生”在长期的班级群体中,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热情如何,情感体验、心理状态怎样,却被大多数教师所疏忽,或者说无暇顾及。其主要理由是:中等生各门功课的学习成绩在平均水平左右,考试不会给班级拉分;平时,既少不良行为,也少高尚品德,他们既不出类拔萃,也不惹是生非;中等生自觉性较强,自我约束能力也较强,没有老师的管理,他们同样能够安分守已。如此以来,老师们无形中放松了,甚至忽视了对中等生的教育和帮助。其实,中等生是一个强大而有潜力的群体,中等生的健康成长与进步,可以推动整个集体向前迈进一大步。完整的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生动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激发学习热情、砺炼学习品质、锻炼意志能力、健全学生人格”的育人功能。对照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科功能,本文试图对“中等生”的教育略提出些倡议。

二、对“中等生”的正确认识

“中等生” 的概念,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使用,但其内涵与外延却好像很少有人去浅析,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中等生” 概念的本质属性并不是十分明确,外延也并不确定。以其词义本身揭示的内涵来说,就是指在学生前进的队伍中处在中间的学生。他们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够稳定,容易两极分化。由于他们的道德品质、智力水平、智识基础、学习习惯等方面一般具有较好的素质,如果教师能够热情关心,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用心用力地拉他们一把,他们可能不比优秀生差。若是放任自流,置之不理,加之他们自身的不努力,很可能向下滑坡。特别是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是没有教师的及时帮助,后退就更快了。时间久了,甚至会落入双差生的行列。另外,有些中等生属迟熟生、潜力生,很可能只有是暂时的中等。或者他们学习的策略教学论文不对,或者学习的感觉还没有找到,所以潜力没有被挖掘出来。如果把他们视同为中等生,他们可能就被埋没了,失去了转为优秀生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对中等生要有正确的认识,用进展的、变化的眼光看待他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关注“中等生”,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

一般来说,中等生在学习上没有突出的地方,常常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努力了取得的成绩也不起眼,总在一个水平上徘徊,他们凡事不爱露头,表扬批评都不沾边;对自己所具备的能力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自我体现力、创造力得不到发挥,或者满足于目前状况,自卑于目前状况,不在有前进的动力,不再有拼搏的激情与勇气。要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这种目前状况,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尽力为他们提供尽量多的成功的机会,让每个中等生都觉得有机会获得表扬与肯定,或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的,不能让成功成为中等生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1、扩大学生评价的范围,增加学生成功的机会,使中等生人人可能取得成功例如班级之最、班级之星、班级积极分子的评选,不能仅以成绩论“英雄”,不能仅以优秀生为参考设定标准,要分层,多角度地设定目标与评价标准。“最佳发言人”、“最热心的人”、“最爱劳动的人”、“最认真听课的人”、“读书之星”、“日记之星”、“写作之星”、“文明之星”、“发言积极分子”、“日记积极分子”、“观察积极分子”......评价项目的增加,评选角度之广,使得众多中等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体现自己,提高自己,有些中等生可能同时获得两三项成功评价。正是这些“多”和“广”,使中等生有机会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正是这些“多”和“广”,使成功伴随每一个中等生,正是这“多”和“广”,使中等生们树立了信心,获取了积极、向上、勤奋的动力,看到了自己光明、有希望的进展前景。

2、多表扬,多激励,创设成功机会,帮助其成功比如中等生大多数语言表达不流畅,害怕作文。写作文时往往下笔生涩,内容不具体。凡是正常的人总是希望人们看重自己,也努力体现自己。中等生写不出漂亮的作文,是因为他们实在写不出来,而不是不愿写。正如俗话所说的“谁不想梳个光光头”。谁不想得个含笑的100分。他们没有办法,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倒吊三天吐不出一滴墨水”,是因为他肚子里没有墨水。此时,指责、罚重写都是白费工夫。“中心不突出”、“重点不鲜明”、“语句不通顺”这样的批语即使刻到在他们手上,也无法变得“突出”、“鲜明”、“流畅”。我的经验是不指责,不批评,只有一个劲儿地表扬,激励。每次作文、日记、片断练习后,都评佳文、佳段、佳句乃至佳词,哪怕是一小段、一句话,一个词的精彩都要特别地点评表扬。让每个付出了劳动的孩子都有一点收获,再以少的收获争取多的收获。再不会写作的学生的作文也会有一两处值得欣赏之处。多次地、特续地表扬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能之处,慢慢会爱上写作。仅有表扬还不够。时间长了,如果进步不大的话,表扬就会减弱力量,失去光辉。因此策略教学论文的指导也要适时跟上,为学生创设成功机会。比如中等生写作时多用概括性语言,不能去描写细节,抓住特点。每次写完日记或作文都要帮助他找到该细写的地方以及观察描写的策略教学论文,或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其理清头绪,找到思路,悟出情感。当这些策略教学论文被掌握后,学生成功的机会就更多。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策略教学论文的知识”。学生掌握了科学的策略教学论文,就掌握了成功的钥匙,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中等生在哪一方面取得了成功,由此所带来的学习的兴趣与力量余迁移到其它方面去,以而副射带动其它方面的进步,以而全面提高中等生的学习,心理水平。

3、营造主动,好学的班级竞争氛围

不少中等生之所以长期处于中等状态是因为他们有了不正确的意向:“追上优秀自己不行,落入双差自己不会,命该处于中等,就这样吧!”现代心理学探讨表明,人的智力呈正态分布,超常儿童和低能儿童各占3%左右,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无几。而且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对人脑的利用率只不过5%、10%、20%,最多不超过30%!大脑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利用。教师要使中等生的认识到自身的这些特点,要在班级中造成主动好学的群体竞争氛围,使中等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认识到自己只要努力就能赶上甚至超过优秀生。以而激起中等生奋发向上、赶超先进的心理意向和行动,使他逐步跨入优秀生的行列。例如在班级开展“听课、作业、纪律、写作”五项全能竞赛活动。把学生日常学习归类位以上五项,学生在每一项的体现或完成情况按次数加分减分,然后根据加减分情况做成柱形统计图,加减分一次,统计图柱就上升或下降相应一样渴望表扬,期待信任与尊重。中等生正中等,才更前;中等生一向被人冷落,才更教师的倾心,中等生默默地为班集体做贡献,教师更怀着一颗感激之心。中等生——班级中沉默的数,该被遗忘的群体,让在“培优、补差”、“抓两头”的关怀,让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不断进步。的高度。每周做一次个人得分情况的比较,明确自己的强项、弱项。再与其他同学横向相比,找出自己每一项与别人的差距和综合差距。周周比较,月月总结并与家长沟通。这项竞赛活动的开展,使每个同学都看到了自己努力过的结果,感受到其他同学统计图柱“居高临下”带给自己的压力,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中等生虽不能全面进展,但只要能在某一方面体现突出,就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优秀。这也使中等生有机会得到优秀的称号,有了引以为自豪的基础。

对人精神毒害最大的莫过于懒惰,他不仅可以消磨人的锐志,还能将一个富有生机,充满活力人变为一台消耗生活资料的机器。竞争产生压力,压力催生动力,动力让人亢奋起来。让整个人的精神永远处于亢奋状态是教育者的任务。在班级中营造竞争氛围,让中等生激起锐志,参与竞争,抓住机会,取得成功。

4、捕捉闪光点,诱发其积极向上

一般情况下,中等生的成绩和进步是不起眼的。教师除了巧布阵势让中等生体现出自己的闪光点来,还应深入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细心观察,及时捕捉每一个闪光之处,并趁热打铁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甚至是夸张的肯定和表扬。积极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例如有一次学校安排我班学生铲除校门前路边的杂草。杂草枝繁根劲,很难清除。任务分配后,一些优秀生、双差生开始报怨、退缩,干得三心二意,不肯下功夫。而中等生却体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耐心。有几位中等生团结一致,有的拉,有的拔,有的铲,有的割。他们不怕热,不怕累,不怕脏,积极投入地干,并坚持到任务完成。我边帮学生劳动,边观察着这些中等生,捕捉他们劳动的细节,准备着表扬材料。劳动结束后总结时,我重点而详细地描述了他们的劳动情况,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誉。这几个中等生显得异常激动和满足。在此后的学习中,他们都体现出了以未有过的体现热情,在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其中一位同学还获得了“班级之星”的称号。每个中等生身上都有其闪光的一面,精心呵护,耐心保持,让闪光点给他们带来太阳般的光和热,照耀他们不断前进。

上一篇: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测试题下一篇:《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