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扫描论文(共7篇)
三期扫描论文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对小肝癌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小肝癌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图像影像学特征。结果 本组共发现60个癌灶。平扫发现30个病灶(50%),其中26个呈低密度,4个因伴脂肪肝而呈略高密度。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检出病灶52个,占86.67%,门脉期检出病灶43个,占71.67%,延迟期检出病灶47个,占78.33%。结论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提高SHCC的诊断是十分重要,能够为小肝癌的定性诊断提出参考。
关键词:增强扫描,CT,小肝癌,诊断
原发性肝癌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小肝癌(SHCC)的检出与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小肝癌的病变范围较小,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较高,术前定性诊断尤为重要。现就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望提高对小肝癌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30例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6月~2010年5月经术前穿刺或术后病理证实SHCC患者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资料进行收集、研究分析,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5~66岁,平均52岁。病理证实均为原发性肝癌(术前穿刺8例,术后病理22例),所有患者均获手术切除;25例AFP升高术前定性诊断,5例AFP正常未能定性;24例合并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
1.2 扫描方法
CT检查均采用TOSHIBA螺旋CT机扫描,扫描参数:层厚5 mm,螺距5 mm,120 kV,200~250 mA,矩阵512×512。CT扫描前禁食4 h,饮用糖盐水1000 ml充盈消化道。先行常规口服1.5%~2.0%泛影葡胺500 ml进行肝脏平扫,扫描发现肝脏占位性病灶后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经前臂静脉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100 ml,注射速率3~4 ml/s。分别于注射造影剂后20、45、180秒做肝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癌灶大小、数目及CT平扫表现
本组共发现60个癌灶。癌灶直径为0.8~3.0cm,平均2.5 cm,单个癌结节20例,2个癌结节6例,3个癌结节4例,最大径总和≤3.0 cm。平扫发现30个病灶(50%),其中26个呈低密度,4个因伴脂肪肝而呈略高密度。
2.2 CT三期增强扫描表现
动脉期检出病灶52个,占86.67%,门脉期检出病灶43个,占71.67%,延迟期检出病灶47个,占78.33%。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肝癌的预后具有直接的影响,小肝癌的预后明显优于其它类型肝癌。螺旋CT的应用提高了肝内小病灶检出率,为早期发现肝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1,2]。肝脏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小肝癌优势供血主要是肝动脉,约80%~90%在动脉期病灶出现强化,呈相对高密度,门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密度,反映造影剂快进快出的特点,这是肝癌的典型表现。传统CT增强扫描受扫描速度限制,注入造影剂扫描,大多数层面显示的是门静脉期或延迟期期的图像,此时肝癌病灶的密度下降而正常肝实质的密度上升,故而病灶往往呈低密度或等密度,而不易与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相区别或不易被检出,故对SHCC的检出率较低[3]。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扫描速度快,可以做动脉、门脉及延迟期的扫描,能清楚显示肝脏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避免了因呼吸运动造成的伪像和遗漏。延迟期可增加S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间的对比度,提高分化好、缺乏血供SHCC的检出率,因而能更多地发现动、静脉瘘,癌栓等合并症,有利于与肝小血管瘤、转移瘤、再生结节等肝脏小病变进行正确鉴别[4]。
本组共发现60个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检出率分别为86.67%、71.67%和78.33%。SHCC检出率以动脉期最高,可见动脉期最敏感,动脉期扫描对SHCC病灶的检出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大多数的血流丰富的小肝癌,在延迟期造影剂都能快速排泄,扫描表现为低密度灶,可见延迟期扫描对SHCC的诊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血供特点。
总之,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提高SHCC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已成为诊断肝癌并研究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的重要无创手段,临床医生应当结合临床表现、彩超、实验室检查有效提高SHCC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刘文亚,蒋黛蒂,洪润环,等.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价值.中国医学影学杂志,2002,10:8-10.
[2]严福华,曾蒙苏,周康荣.肝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血管瘤和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和限度.临床放射学杂志,1997,16: 279-282.
[3]Plass A,Granenfeild J,Leschka S,et al.Coronary artery imaging with 64 - alice conputed tomography from caraiac surgical prespec - tive.J ??Cardiothorac Surg,2006,30(9):109 -116.
[4]蒋新颜.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54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0):7468-7469.
三期扫描论文 篇2
【关键词】CT动态增强扫描;肝脏占位病变;辐射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05-01
在肝胆外科中肝脏占位性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法进行治疗[1]。术前需要确定患者的病变位置、周围组织和病变的联系、病变的性质等等。以上条件准备充足后才能对手术进行评估,有利于医生提前对患者进行技术准备[2]。现为探究并比较二期与三期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进行三期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二期和三期的CT动态增强图像,现将报告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44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手术治疗,将所有患者进行三期CT动态增强扫描,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为26至68岁,平均年齡为(46.38±2.61)岁。患者中11例良性,其中5例炎性淤胆,6例血管瘤;33例恶性,其中25例肝细胞癌,8例胆管细胞癌。
经血液以及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新陈代谢功能、神经系统均健康良好。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使用飞利浦扫描仪对患者进行CT动态扫描,采用电流调控技术,把电压设置为120千伏,患者平躺后,用仪器对患者进行腹部平扫,再对患者进行三期CT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浓度为300mgI/mL,碘海醇的注射速率为每秒4毫升,分别进行30秒动脉扫描,70秒门静脉期扫描、180秒延迟期增强扫描[3]。图像结果出来后交给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医生每次阅片均需进行评价。病灶分为4级:边界较为清晰视为I级,60%以上的分辨范围视为II级,低于40%分辨范围视为III级,边界无清晰部分视为IV级。肝动脉分为3级:周围组织密度显著低于肝动脉血管密度且血管分辨清晰视为I级,周围组织密度略低于肝动脉血管密度且血管大概可以分辨视为II级,周围组织密度与肝动脉血管密度相似且血管难以分辨视为III级。肿块诊断:确定为恶性肿块视为I级,可能为恶性肿块视为II级,无法确定视为III级,可能为良性肿块视为IV级,确定为良性肿块视为V级。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二期和三期的CT动态增强图像中病灶以及肝动脉的显示差异。(2)比较二期和三期的CT动态增强图像中肿块定性诊断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结果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 SPSS16.0进行分析,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二期和三期的CT动态增强图像中病灶以及肝动脉的显示差异 由相关数据可得,二期和三期的CT动态增强图像中病灶以及肝动脉的显示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一所示。
3 讨论
肝脏占位病变在临床上多选择手术治疗方法,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它能够提供更多的有关患者病情的病变信息,对于患者的病情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辐射[4]。
有相关研究显示动态增强扫描对于小肝癌以及低血供肝癌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对肝脏实质病变患者进行CT扫描时,能够快速出现肝实质的强化峰值,大约在注射对比剂后1分钟左右。二期扫描已经达到了对病灶检查的目的,所以二期与三期CT动态增强扫描对病灶检查结果差异不大。术前对患者进行CT检查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检查后血管的显示结果,如肝动脉[5]。肝动脉的主要功能是向肝管系统提供血源并向肝脏部位进行供血。部分患者术前没有对肝动脉做好正确检查,导致术后胆管坏死。所以术前准确检查并术中正确处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次研究结果中二期和三期的CT动态增强图像对肝动脉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二期CT动态扫描对血管显示已达良好的效果,不需要进行三期CT扫描[6]。本次结果还显示二期和三期的CT动态增强图像中肿块定性诊断差异较大,可能因为样本病例数量较少,也可能与小肝癌数量偏高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三期CT动态增强扫描加大了肿块定性诊断的价值,但同时也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辐射伤害,临床上选择需谨慎。
参考文献
[1] 简继华.二期与三期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对比[J].安徽医学,2014,(3):340-342.
[2] 冯仕庭,陈境弟,孟悛非等.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附44例分析报告)[J].癌症,2006,25(3):348-351.
[3] 何超,林万里,任巧文等.孤立性肺结节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良恶性的特异性与灵敏度[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3):67-69,99.
[4] 乔鹏岗,盛复庚,陆虹等.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前后CT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的变化特点及临床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2):117-120.
[5] 孙灿辉,冯仕庭,宋敏等.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结直肠癌肠外浸润判别函数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7):716-720.
三期扫描论文 篇3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起病多隐匿, 临床多无明显症状, 小肝癌 (SHCC) 是指肿瘤最大直径<30mm、数目≤3个。肿瘤直径<10mm且单个者为微小肝癌。早期发现SHCC不仅可以为临床提供及时手术治疗时机, 而且可以延长术后生存时间。目前小肝癌的诊断技术文献报道较多, 但在临床实践中, SHCC的诊断仍是腹部影像学诊断的难点。为提高其诊断水平, 笔者对31例SHCC患者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表现进行了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2月-2010年2月我院经术前穿刺或术后病理证实为SHCC患者31例, 其中男26例, 女5例, 年龄31~68岁, 中位年龄46.5岁。其中有乙型肝炎病史22例, 伴有明显肝硬化9例, 血清甲胎蛋白 (AFP) 升高26例。
1.2 方法
使用PHILP-CTAura螺旋CT机扫描, 常规口服1.5%~2.0%泛影葡胺500ml先行全肝平扫, 然后经前臂静脉用高压注射注入碘普罗胺注射液 (300mgI/ml) , 总量1.5ml/kg, 注射速率2.5~3ml/s, 注射对比剂后20~30s行全肝动脉期扫描, 55~65s行门脉期扫描, 平衡期100~120s, 2~3min行延迟期扫描。扫描层厚3~5mm, 螺距1~1.5, 电压120kV, 电流140mA。扫描时嘱患者屏气, 时间20~30s。每个全肝扫描周期为8.2s;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处理图像。
2结果
2.1 癌灶大小、数目及CT平扫表现
本组共发现53个病灶。病灶大小为0.5~3.0cm, 单个癌结节23例, 3个癌结节8例, 最大径总和≤3.0cm。平扫发现26个病灶 (49.1%) , 其中23个呈低密度, 3个因伴脂肪肝而呈略高密度。
2.2 CT三期增强扫描各期表现
三期增强扫描小肝癌的表现归纳有以下几个类型:高密度、等密度及低密度。动脉期检出病灶46个占86.8%, 门脉期检出病灶38个占71.7%, 延迟期检出病灶41个占77.4%。
3讨论
肝脏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 其中门静脉供血80%~85%, 肝动脉供血仅占15%~20%。肝细胞癌绝大多数由肝动脉供血, 因此平扫病灶多为低密度灶, 当合并脂肪肝时呈高密度。增强后动脉期小肝癌病灶典型表现为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静脉期呈低或等密度, 延迟期为低密度。其增强的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速降型, 反映其动脉供血呈快进快出的特点, 这是肝癌的典型表现。以往的非螺旋CT的增强扫描由于受扫描速度的限制, 经外周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开始扫描, 大多数层面落在门静脉期或平衡期, 此时肝癌病灶的密度下降而正常肝实质的密度上升, 因此小癌灶往往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而不易与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相鉴别或不易被检出, 故对SHCC的检出率较低[1]。
多层螺旋CT由于扫描速度快, 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完成扫描部位, 获得各期图像, 并能清楚显示肝脏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避免了因呼吸运动造成的伪像和遗漏。增强后多时相扫描提高了小病灶的检出率, 突出了SHCC增强后的表现特点, 延迟期可增加S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间的对比度, 提高分化好、缺乏血供SHCC的检出率, 因而能更多地发现合并症, 如动、静脉瘘, 癌栓等, 有利于正确鉴别许多肝脏小病变, 如肝小血管瘤、转移瘤、再生结节等[2]。
本组中53个病灶, 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检出率分别为86.8%、71.7%和77.4%。SHCC检出率以动脉期最高, 延迟期次之, 门脉期最低。由此看来, SHCC的检出, 动脉期最敏感, 动脉期扫描对SHCC病灶的检出非常重要。笔者发现在动脉早期, 仅部分SHCC病灶有强化表现, 且强化程度不及动脉晚期, 故肿瘤的平均CT值仍较低;在动脉晚期, 由于绝大部分SHCC有强化表现, 且强化程度升高, 故肿瘤平均CT值高于肝实质, 推测这可能反映了强化的肝动脉血分布到肿瘤血管并弥散到肿瘤间隙的间隔时间。此外一些动脉期呈高密度的病灶, 在门脉期和平衡期变为等密度, 提示病灶血供相当丰富, 可能存在肝动脉与门静脉双重供血, 或者肿瘤的细胞外间隙较大, 对比剂滞留时间较长, 病灶可以持续强化[3]。
总之, CT影像诊断技术对于提高SHCC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SHCC定性诊断主要靠增强扫描的动态变化定性, 已成为诊断肝癌并研究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的重要无创手段, 在充分结合彩色超声和临床实验室相关检查能有效提高对SHCC诊断的准确率, 对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 减少肝癌术后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成相.57例小肝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 2008, 3 (6) :103-104.
[2]蒋新颜.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5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30) :7468-7469.
三期扫描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经病理证实5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男35例,女18例,年龄24~76岁。其中27例原发性肝癌,10例肝转移瘤,3例肝胆管细胞癌,5例肝脓肿,8例肝血管瘤。
1.2 诊断标准
肝动脉期标准条件:(1)主动脉显示十分清楚,呈高密度影;(2)肝实质无强化或轻度强化;(3)腹主动脉的分支(腹腔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肝动脉等)清晰显示;(4)肾皮质明显均匀强化,而髓质无强化或强化甚微,皮、髓质交界十分清晰;(5)胰腺强化明显;(6)脾脏明显强化密度不均匀。门静脉期标准条件:(1)肝实质明显强化;(2)下腔静脉、门静脉及分支、脾静脉、肝静脉显示清晰;(3)脾脏均匀强化;(4)肾实质均匀浓密强化。延迟期标准条件:(1)肝脾密度降低;(2)下腔静脉、门静脉及其分支轻度强化;(3)肾盂、输尿管有浓密强化[3,4]。
1.3 材料
使用美国GE/e单排全身螺旋CT机,螺旋方式一次常规全肝扫描,电压120 k V,电流130~200 m A,pitch:1,层厚5~10 mm,矩阵512×512,显示视野33~36 cm。检查前空服2%~3%泛影葡胺500 m L充盈肠道,扫描时再加服200 m L充盈胃以免由于胃充盈不佳产生伪影影响左肝观察。
1.4 方法
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用量按5 m L/kg体重计算。采用安科高压注射器单向注射,速率2.5 m L/s,经肘静脉注射后20~30 s扫肝动脉期,60~70 s扫门静脉期,3 min后扫延迟期。对可疑血管瘤患者适当延长时间。
2 结果
2.1 原发肝癌
27例,35个病灶(右肝26个,左肝9个),直径0.5~10 cm,动脉期肿瘤表现为不均匀增强或边缘增强(26/35),全瘤均匀增强(4/35),不强化(5/35),5例可见肿瘤血管显示,2例可见静脉早显,门静脉期及均衡期呈低密度,9例可见“包膜”(见图1),8例可见门静脉瘤栓。
2.2 肝转移瘤
10例,直径0.5~6 cm,动脉期表现边缘环形强化或不强化,门静脉期及均衡期病灶显示更清楚,大部分可见典型的“牛眼征”(见图2)。
2.3 肝胆管细胞癌
3例(2例在左肝,1例在右肝),2例平扫可见病灶内钙化灶,边缘不清,1例可见胆管扩张,动脉期显示边缘不均匀强化,中央呈混杂低密度,有间隔样条状增强,门静脉期及均衡期见肿瘤中心区之密度高于周边区,相邻肝内胆管扩张(见图3)。
2.4 肝脓肿
5例,因充血动脉期边缘可见宽带状强化,门静脉期及均衡期可见典型“双环征”,3例表现不典型,动脉期间隔强化,门静脉期及均衡期可见“花瓣样”改变,其内间隔持续强化(见图4)。
2.5 肝血管瘤
8例,直径在1~3 cm,动脉期可见边缘点状强化,密度与同层动脉相似。门静脉期及均衡期可见强化向中央发展最后变为等密度(见图5)。1例直径约12 cm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其中央可见无强化的囊变区,边缘清楚。
3 讨论
3.1 肝脏血供
正常肝脏的血液供应75%~80%来自门静脉,20%~25%来自肝动脉,以往的常规CT,由于扫描速度慢,不能进行肝脏多期扫描,而螺旋CT由于扫描速度快,能够在注射造影剂后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进行扫描,可以观察肝脏有关血管的解剖,同时能清楚地显示肝脏及占位性病变的血流动态,动脉期有利于血供丰富的肿瘤诊断,门静脉期有利于乏血管性肿瘤的诊断,对提高肝内病灶的检出、定性、鉴别有很大的价值。
3.2 肝癌血供
约90%~99%由肝动脉供血,仅少数为少血供病灶。典型的原发性肝癌特征:肝动脉期肝癌病灶内出现异常肿瘤血管,不同范围和程度地高于正常肝密度的瘤区强化。肝门脉期和平衡期这些血管和瘤区强化都迅速变化,有造影剂显影“速升速降”的特点,多数肿瘤的边缘不仅在动脉期强化,而且在门脉期也持续强化,说明此类肝癌病灶边缘存在着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供,同时说明边缘部分生长旺盛,单纯的肝动脉栓塞治疗不能完全阻断肿瘤血供。肝门静脉期可清楚显示肝门静脉内瘤栓和肝门静脉受累情况[5]。
3.3 肝脏转移瘤的组织学特点
肿瘤主要由肝动脉或门静脉供血,肝脏转移瘤有快速增长的倾向,肿瘤中心往往因供血不足而发生坏死,形成CT所见到的“牛眼征”,这是转移瘤的生长特点。
3.4 肝内胆管细胞癌
为少血供肿瘤,动脉期病灶内无强化或轻度强化,边缘可出现环状或索条状强化,静脉期有进一步强化,延迟扫描持续延时强化,随时间的推移病灶逐渐充填式强化,范围逐渐增大,直到病灶强化等于或稍高于肝实质,然后造影剂缓慢退去,三期扫描表现“慢进慢去”特点[6]。
3.5 肝脓肿
典型三层病理改变增强后表现为中心坏死区无强化,中间层为介于液化坏死区与正常肝组织之间的低密度带晕带环,外围层表现为与正常组织分界模糊。慢性期由于脓肿周围形成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被膜,脓肿壁显著环形强化,其密度高于肝组织。脓肿内若含有局限性少量气体或气液平面为其特征表现,并可见“簇状征”或“花瓣征”[7]。
3.6 肝血管瘤
病理组织学上可见到大小不等的血管腔隙,腔内充满新鲜血液[8]。肝血管瘤的典型表现,平扫呈低密度。动脉期无强化或边缘性强化,门静脉期边缘强化逐步向中心填充。
4 经验与教训
(1)定位像上应尽量包括肺部,因为肝癌肺转移为肝外扩散的常见形式,本组2例通过定位像观察到下肺多发结节,而确诊为肝癌并肺转移。(2)在注意肝内病灶的同时应留意周围脏器的改变,为诊断提供佐证。(3)三期扫描关键在动脉期的把握,动脉期图像应为肝实质无强化,肝动脉显示好,腔静脉不显影。注射造影剂的速率,注射血管细小,造影剂外渗,患者配合不佳等技术因素都会抓不到动脉期影像,增加诊断难度。(4)即使影像典型也必须结合临床,本组1例肝脓肿误诊为肝癌就是因为忽视临床有高热病史。(5)对于肝血管瘤必须做延迟期扫描,时间在5 min以上,本组1例血管瘤经延迟10 min才见肿瘤被造影剂完全充盈。
5 结论
本组结果提示:三期增强扫描是肝脏疾病CT检查,尤其是基层医院的单排、双排CT机的肝脏检查中的必要手段,不仅能够使我们正确诊断疾病,而且可以评估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Bialecki ES,Bisceglie AMD.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HPB(Oxford),2005,7(1):26-34.
[2]Oliver JH,Baron RL,Federle MP,et al.Detect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value of unenhanced or arterial phase CT imaging or both used in conjuction with conventional portal venous phase con-trast-enhanced CT imaging[J].Am J Roentgenol,1996,167(1):71-77.
[3]白桦,汪志华,刘昆.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及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杂志,2002,11(1):9-10.
[4]颜红兵,王朝辉.对肝脏CT对比剂的认识与最佳使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5,18(4):226-228.
[5]严福华,曾蒙苏,周康荣.螺旋CT肝脏检查中技术参数的选择-时间-密度曲线的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6,15(5):290-291.
[6]沈比先,成果,黎刚,等.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探讨[J].放射学实践,2002,17(2):139-140.
[7]李小丘,徐家兴,王洪军,等.CT在肝脓肿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12):348-350.
三期扫描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2010-05做过MSCT三期增强扫描并行胃镜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胃原发性NHL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26~75岁,平均49±3岁,其中5例行常规上腹部MSCT检查,发现病变后做胃镜检查,13例做胃镜检查发现病变,需要明确病变范围、周围浸润情况、有无淋巴结肿大及范围、有无其他脏器转移等,再行MSCT检查。临床表现均有上腹部无规律性隐痛,黑便2例,3例可扪及包块。所有病例均做胃镜检查并有活检记录,其中2例结果为阴性,均做MS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并做多平面重组(multiplane reformation,MPR)重建,18例病例均经手术和活检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所有患者按照上腹部CT检查常规准备,在检查前12h禁食,检查前口服温开水600~800ml,以保持胃腔一定程度的充盈,没有用低张剂。采用东芝Aquilion4层螺旋CT机,电压120~135k V,毫安秒为220~250m As,扫描时间为0.5s/360°,矩阵512×512,所用原始层厚为2.0mm×4,Pich 3.5。18例先行CT平扫,后做三期增强扫描,扫描起始时间分别为28s、70s、180s,造影剂为碘佛醇(320mg I/ml),剂量为90~100ml,速率为3.0ml/s,经肘静脉注射,所用高压注射器为美国产LF-CT2000,扫描范围自膈顶到髂嵴。由2位中级职称和1位高级职称的医师采用非盲法共同阅片,观察胃壁厚度,病变形态、大小,病灶密度及强化方式,胃壁柔软度,病变处胃黏膜线状况,病变生长特点,有无周围脏器侵犯,有无外周淋巴结肿大及其部位、大小,意见不一致时通过协商取得统一意见,并与手术及病理所见进行对比。
1.3 CT分型
根据胃壁侵犯范围及CT扫描所见分为3型:(1)胃壁弥漫增厚型9例(胃壁厚度1.0~6.0cm,平均2.6cm);(2)局限胃壁增厚型7例(部分胃壁增厚,范围小于全胃50%);(3)肿块型2例(胃壁局部呈肿块样改变,向腔内、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胃壁厚度、范围和数目
18例患者中病变侵犯2个区以上者共13例,即位于胃体、胃窦6例,胃体、胃底3例,胃底、胃体、胃窦均受累4例;单独侵犯胃窦3例,胃底1例,病变累及食管下端1例。2例病变胃壁厚度为1.0~2.0cm,14例厚度为2.5~4.0cm,2例厚度为5.0~6.0cm者,病变累及范围超过全胃50%者9例,<50%者9例。2.2 CT表现平扫表现为胃壁增厚2.0~6.0cm不等,CT值为30~45Hu,大多数低于同层面肌肉密度,增强扫描示16例动脉期病变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强化变明显,且强化较均匀(图1~3),延迟期强化减低;2例病变动脉期、门脉期均明显强化(图4~6),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1例呈不连续强化(图6),17例胃黏膜线呈细线样连续强化(图7);16例增厚胃壁外缘光整,无明显外侵改变;2例浆膜外缘不光整。本组病例在不同时相扫描时,胃壁均有一定的柔软性,胃腔形态在不同时相有改变(图8、9);弥漫型及局限胃壁增厚型在MPR图像上病变有沿着胃纵轴方向生长的倾向(图10、11)。18例病例均无幽门梗阻。
胃周围淋巴结肿大5例,胃周合并腹膜后淋巴结肿大3例,仅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例,其直径1~2cm,密度均匀且略低于肌肉,轻度强化。
3 讨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指原发于胃部而起源于黏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除胃癌以外胃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病例几乎全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本组18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与文献报道相符[1]。
3.1 胃原发性NHL的病理特点
胃原发性NHL往往在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沿器官长轴生长,而后向外侵犯浆膜,继而累及黏膜,可以呈肿块型、局限性胃壁增厚或弥漫增厚,表面可有溃疡。病变多数位于胃远端1/2,但幽门很少受累[2],与本组报道无幽门梗阻相符。
3.2 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原发性NHL检查的意义
由于淋巴瘤在黏膜下生长,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只能观察黏膜皱襞的状况,胃镜检查及黏膜活检有时亦往往不能明确诊断,即使为阳性,也不能对分期、确定浸润范围、疗效检测提供依据[3]。而MSCT扫描不仅能发现病变、初步做出诊断,而且能对其分型、分期、判断浸润范围、周围淋巴结情况等有较好的价值。典型病变好发于胃窦部或胃体部或胃多个区,CT平扫示病灶常呈弥漫、局限性浸润性或肿块状,这与胃原发性NHL常起源于胃黏膜下淋巴组织有关,可有或无溃疡形成,多数患者无溃疡形成。本组病例采用MSCT多期扫描,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病灶的强化方式,胃壁弥漫增厚型和局限胃壁增厚型动脉期,病灶呈轻度、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门脉期病灶持续强化,延迟期密度减低,与文献报道相符[4]。MSCT多期扫描不仅可反映病变的强化特点,还可观察到在不同时相胃壁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因为胃原发性NHL淋巴细胞增殖没有破坏正常细胞,因而无诱导成纤维细胞反应,因此胃壁有一定的柔软性,与胃癌胃壁的僵直不同;由于胃淋巴瘤起源于胃黏膜固有层与黏膜下层,故胃黏膜不受侵或较晚受侵,增强扫描示黏膜线强化大多数为连续性,本组仅有1例黏膜线有中断。由于其有沿胃长轴蔓延的倾向,MPR可显示沿长轴生长这一特点。
3.3 MSCT三期增强扫描与其他检查方法的比较
多数胃原发性NHL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与胃癌症状相似,必须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来发现、鉴别病变,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镜、US、CT扫描等,它们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做胃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对腔内黏膜病变的显示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胃镜观察黏膜下病变、胃壁厚度、病变整体状况、淋巴结肿大和外侵情况、活动度等有一定的局限性[5]。
本组病例采用MSCT三期增强扫描,并做MPR重建,不仅可以直接观察胃壁病灶,还可以观察到病灶浸润的特点和胃壁的柔软度,观察周围淋巴结的情况,发现腹腔内其他转移病灶,相邻脏器有无受累等,与文献报道相符[6],对于临床及胃镜疑似病例可以行此检查,以弥补胃镜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的不足。
3.4 鉴别诊断
CT诊断胃原发性NHL时尚需与胃癌,特别是弥漫性胃原发性NHL需与浸润型胃癌鉴别,浸润型胃癌通常胃壁僵硬,胃腔狭窄,蠕动消失;而胃原发性NHL的胃壁相对柔软,即使弥漫性胃壁增厚,胃腔亦很少狭窄[7],且病变有沿长轴浸润的特点,增强扫描胃黏膜线连续、存在,胃周脂肪间隙在胃原发性NHL中比胃癌更常见,此外,胃原发性NHL中淋巴结通常比在胃癌中大[8],本组病例未做这方面的探讨。
局限胃壁增厚型及肿块型胃原发性NHL应与蕈伞型和溃疡型胃癌鉴别,前者病变范围一般较广,溃疡较浅,病变起源于黏膜下,邻近胃黏膜一般正常,病灶边界光滑清楚,胃周围脂肪间隙多存在,很少侵犯邻近脏器;后者溃疡一般较深,黏膜破坏中断,病灶多不规则,胃周脂肪间隙多减少或消失,侵犯邻近器官较胃原发性NHL多见。
局限性肿块型胃原发性NHL需要与胃间质瘤鉴别,胃部间质瘤常向腔外生长,亦可有中心坏死、溃疡形成或者钙化,平扫和增强扫描示密度尚均匀,但间质瘤一般强化较胃原发性NHL明显[9]。
总之,胃原发性胃原发性NHL的MSCT多期扫描有一定的特征性:胃壁可呈弥漫性、局限性、肿块型增厚,多期扫描不仅可反映病变的强化特点,还可观察胃壁的柔软性,MPR可反映胃原发性NHL的长轴生长的特点及胃壁的柔软性,弥补胃镜的不足,为准确诊断和术前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刘克昌,王孝英,杨炼,等.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X线诊断(附20例报告).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3):206-209.
[2]李琛.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30(2):93-95.
[3]Levine MS,Rubesin SE,Pantongrag-Brown L,et al.Non-Hodgkin’s lymphoma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radiographic findings.Am J Roentgenol,1997,168(1):165-172.
[4]常恒,王俭,刘光华,等.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1):44-47.
[5]许永春,邹晓平,孙振兴,等.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内镜诊断.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41.
[6]靳勇,张华,吴达明,等.胃肠道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0):928-931.
[7]Park SH,Han JK,Kim TK,et al.Unusual gastric tumors:radiologic pathologic correlation.Radiographics,1999,19(6):1435-1440.
[8]郑祥武,吴恩福,程建敏,等.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5):371.
三期扫描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4例肝血管瘤患者。其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31~68(52.6±1.4)岁。
1.2 方法34例患者均作螺旋CT检查。
1.2.1 检查设备选用德国西门子16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层厚为5mm。
1.2.2 检查操作患者检查前禁食6h,保持空腹状态;检查前20min口服温开水500~800ml,扫描开始前再次口服温开水200ml,促使患者的肠道充盈,并指导患者正确呼吸。首先进行常规扫描,范围是整个肝脏组织;然后进行增强扫描,静脉注射碘海醇造影剂100ml,注射速度控制在3ml/s。开始注射后25~30s对肝脏进行动脉期扫描,在50~60s进行门静脉期扫描,3~10min进行延迟期扫描,部分患者可推迟到30min。延迟时间、次数要根据病灶的显影情况确定,重点观察靶部位。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患者肝血管瘤的一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形态、大小、CT值等,分析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和特征。(2)强化程度判断标准[4]:对病灶的同一部位进行CT值测定,等密度病灶:CT值差距在10Hu以内;部分强化:CT值差距在10~30Hu之间;完全强化:CT值差距在30Hu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情况分析
(1)数量:34例患者中,发现肝血管瘤病灶共计38个,其中病灶单发性30例(88.2%)、多发性4例(11.8%)。(2)分布:病灶位于肝左叶12个(31.6%)、位于肝右叶18个(47.4%)、位于左右双叶8个(21.0%)。(3)形态:病灶为圆形7个(18.4%)、类圆形29个(76.3%)、不规则状2个(5.3%)。(4)大小:病灶最小为1.3cm×1.0cm,最大为5.5cm×4.1cm;(5)CT值:病灶的CT值为33~50(40.2±3.1)Hu。
2.2 CT平扫表现
分析34例患者中,肝血管瘤病灶多为类圆形的低密度阴影,而且病灶内部密度均匀、具有清晰的边界,CT值在33~50Hu之间。其中,较大病灶患者1例(2.9%),瘤体中心区域密度明显低于边缘区域,呈现出不规则形状;1例(2.9%)多发性血管瘤患者呈现出等密度,和肝实质密度没有明显差异。
2.3 CT增强扫描表现分析
34例患者中,增强扫描显示瘤体被造影剂充填,表现出向心性、渐进性特征。(1)动脉期:38个病灶的边缘出现斑状或结节状、C型强化,而且密度明显高于肝实质,和腹部主动脉接近。(2)门静脉期:病灶强化向中心延伸29个(76.3%),发生完全强化9个(23.7%)。(3)延迟期:38个病灶均出现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密度均高于肝实质。
3 讨论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主要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学说和激素刺激学说两种[5]。其中前者是由于肝脏末梢血管畸形导致的,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后者是指青春期、怀孕、使用避孕药等会促进血管瘤生成、并加速生长。除此之外,也有学者认为和毛细血管组织感染、肝内血液循环停滞等有关。患者发病后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当瘤体生长到5cm以上,就会出现腹部包块、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器官组织压迫、甚至破裂出血,威胁生命安全[6]。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在病理特点上,单发性病灶为多见,多发性病灶占比约为10%;瘤体外观为暗红色、紫褐色,质地较软、具有压陷性;瘤体内含有丰富的血管腔,腔与腔之间的间隙比较大;瘤体中央是由纤维细胞、基质、胶原纤维束等组成,部分病例发生钙化[7]。通过螺旋CT扫描检查,平扫可见肿瘤为类圆形低密度影,具有清楚的边界,CT值在30Hu左右,大的瘤体直径可达4cm以上,中央具有更低密度区域,多为不规则状。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病灶边缘出现斑状或结节状、C型强化,密度明显高于肝实质;门静脉期可见病灶强化向周围延伸、扩展,或者出现完全强化;延迟期可见病灶出现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密度均高于肝实质。在雍惠芳的研究中提出5条标准[8],即:病灶在早期边缘出现高密度强化;强化区域向中央扩散;平扫状态下为低密度,强化病灶密度逐渐降低;延迟扫描状态下病灶呈现等密度充填;充填时间在3min以上。按照这项标准进行对照,诊断准确性接近80%。
另外,也有部分患者的病灶CT表现不够典型,因此影像学特征比较复杂,增加了诊断难度,具体包括以下几种[9]:(1)瘤体部分强化、向中心扩散,和肝实质密度相近;(2)瘤体内部表现出点状增强,和主动脉密度接近,并不断向外扩散;(3)瘤体发生大小不一、密集状的高密度增强,并且相互填充、扩大;(4)增强扫描动脉期呈现出高密度增强,且一直存在。
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中的鉴别和诊断价值,总结经验如下[10]: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一般存在慢性炎症、肝硬化病史,平扫可见病灶为低密度,增强扫描呈现出快进快出的特点,因而和肝血管瘤容易分辨。对于单发性转移瘤,瘤体内部血运缺乏,增强扫描状态下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则可见瘤体边缘强化、中心区域不强化,依据这一特点可以和肝血管瘤进行辨别。对于肝细胞腺瘤,患者多为女性,和用药具有密切关联,一般停止服用避孕药肿瘤会出现缩小或消失;平扫可见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动脉期发生强化,延迟期恢复为低密度。对于局部结节样增生,临床上比较少见,平扫时可见低密度病灶、没有包膜,增强扫描状态下病灶出现均匀性的强化,门脉期密度高于肝实质、延迟期低于肝实质,尤其中央区域表现为星状瘢痕,可以作为和肝血管瘤的鉴别方法。
综上,针对肝血管瘤患者,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明确病灶的性状,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4例肝血管瘤患者,均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观察患者肝血管瘤的一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形态、大小、CT值等,分析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和特征。结果34例患者CT平扫显示肝血管瘤病灶多为类圆形的低密度阴影,而且病灶内部密度均匀、具有清晰的边界,CT值在33~50Hu之间。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呈斑状或结节状、C型强化,和腹部主动脉接近;门静脉期病灶强化向中心延伸;延迟期出现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密度均高于或等于肝实质。针对肝血管瘤患者,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明确病灶的性状,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肝血管瘤,CT诊断,增强扫描,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肖运平,梁斌,肖恩华,等.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富血管结节型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1):1673-1676.
[2]张旭.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22(2):112-113,125.
[3]池肇春,叶维新.新编实用肝脏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37.
[4]刘春岭.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99-100.
[5]姚杰.浅析60例肝血管瘤的CT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0,8(3):274-275.
[6]吴志辉,周展新.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意义[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0,11(1):27-29.
[7]张长顺.3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行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结果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0):76,46.
[8]雍惠芳.16层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学,2013,37(10):949-951.
[9]俞滕先,郭宏伟,刘杰.多层螺旋CT对肝血管癌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09,7(13):1635-1637.
三期扫描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及排除标准:经肝穿病理、血培养等方案证实为肝脓肿炎症期;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纳入2010年5月-2014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满足上述条件患者51例。其中男21例, 女30例, 年龄25~82岁, 平均 (59.3±9.5) 岁, 病程2~10 d, 平均 (6.6±2.5) d, 胆管源性、门静脉源性、肝动脉源性、临近组织感染患者比例23:16:9:3。
1.2 诊断方法
采用两种诊断方案行全肝扫描, 由3名放射科资深医师阅片, 采用多数制明确诊断结果, 记录病因、形态及血栓数量。多排螺旋CT诊断仪器型号为GE Bright Speed 16排螺旋CT, 通用公司生产, 设置螺距1~1.2, 层厚10 mm。平扫后行三期增强扫描, 对比剂为碘佛醇, 肘静脉给药, 注射 (95±5) ml, 延迟分别为25 s (动脉期) 、60 s (静脉期) 、120 s (延迟期) 。MRI平扫仪器为Achieva 1.5 T超导磁体型扫描仪, 飞利浦公司生产, 设置层厚8 mm, 层距2 mm。T1WⅠ采用SE序列, 常规设置, T2WⅠ采用FRFSE序列, 常规设置。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对比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灶CT三期增强及MRI平扫特征
病灶均表现出T1、T2信号影。胆源性病变23例, MRI平扫下均表现为环形高信号征, CT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环形强化, 但在延迟期为等密度。门静脉源性病变16例, MRI平扫下呈T1、T2均较长的晕征, CT增强扫描则表现为内部高密度、逐渐向外部减弱的变化趋势;肝动脉源性病变9例, 主要表现为肝内多发片状阴影, 影像为稍低密度或片状T1、T2信号;临近组织感染病变3例, 病灶较为局限, 扫描影像与前几者类似。
2.2 病灶扫描个数对比
邻近组织感染病变者样本数较低, 故不纳入本项对比。在胆管源性及门静脉源性病变患者中, MRI对病灶的检出例明显高于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在肝动脉源性病变患者中, 检出例未见明显差异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肝脓肿多为细菌性, 典型病因为临近部位, 如胆道系统、门静脉系统、周边组织器官等化脓性炎症反应扩散[4]。脓肿形成早期, 病灶中心呈液化坏死状态, 周边为脓肿壁及水肿带, 具备典型的影像特征, 行CT诊断具备较高的诊断效果, 但在炎症期, 坏死不完全, 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分界不清, CT表现典型性不高[5,6]。
本研究中, 肝脓肿炎症期病灶多为T1、T2信号影, 且或超过4个肝段、或小于1个肝段。同时, 不同病因所致肝脓肿亦有一定特异性表现, 胆源性病变主要表现出环形信号, 可能是因为其病因多为胆管结石所致管壁增厚、相邻器官炎症;门静脉源性病变主要为晕征, 提示炎性水肿为其主要病理改变;肝动脉源性病变则主要变现为片状或稍低密度信号, 三期表现则与门静脉源性相似, 这与李婧等[7]研究结果类似;临近组织感染病变的影像变化则与原发病程度有关, 增强扫描与门静脉源性病变结果类似[8]。
本研究还探讨了两者对病灶检出的能力, 结果指出MRI平扫在胆管源性及门静脉源性病变上的诊出价值更高, 这可能是因为T2WⅠ对胆管及门静脉管壁、周围炎性水肿的敏感性更强, CT三期增强则易受容积效应影响所致。但两种诊断方案均表现出典型的影像学征象, 因此仍建议临床将二者优势结合, 以确保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 本研究能够证实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与MRI平扫均适用于肝脓肿炎症期诊断, 且适于结合。但亦有一定不足, 如受样本量限制, 未能探明二者对临近组织病变致病患者病灶检出价值, 这有待于后续研究补充。
参考文献
[1]阳红艳, 顾明, 柯振武, 等.肝脓肿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量化分析初探[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9, 20 (12) :938-940.
[2]姜立杰, 李慧亭, 刘树荣, 等.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细菌性肝脓肿3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1) :193-194.
[3]俞腾先.肝脓肿的CT诊断[J].重庆医学, 2009, 38 (8) :975-976.
[4]张金甲, 张正顺, 王华录, 等.超声造影对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2, 28 (11) :1009-1011.
[5]康素海, 张辉, 刘起旺, 等.肝脓肿炎症期病变的CT与MRI诊断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9 (9) :1452-1455.
[6]Torabi M, Hosseinzadeh K, Federle MP.CT of nonneoplastic hepatic vascular and perfusion disorders[J].Radiographi cs, 2008, 28 (7) :1967-1982.
[7]李婧, 符颖, 王吉耀, 等.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J].中华消化杂志, 2010, 30 (4) :230-235.
【三期扫描论文】推荐阅读:
扫描控制论文11-25
螺旋扫描论文12-10
最新热点商机扫描论文07-12
CT扫描检查论文10-01
颅脑核磁共振扫描论文12-03
金税三期操作指引12-02
安全简报(2011)第三期08-09
政治必修三期中试卷08-27
女职工三期相关问题09-04
社区三创简报第三期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