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检查论文

2024-10-01

CT扫描检查论文(共10篇)

CT扫描检查论文 篇1

畸胎瘤属于发育障碍性肿瘤, 具有真性肿瘤的一般特点, 检查工作中时而遇到。现对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保存完整的43例畸胎瘤患者的CT表现及声像图特征作回顾性分析, 以此评价CT扫描及超声探测对畸胎瘤的检查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资料保存完整的43例畸胎瘤患者的CT及超声影像图片, 均为我院2003年3月-2008年3月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男10例, 女33例, 本组病例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年龄3岁~52岁, 平均年龄23.5岁, 3岁~25岁占71.8%。CT检查22例, 超声检查16例, 5例同时行CT及超声检查。CT误诊1例, 超声漏诊1例, 全部病例均在我院或上级医院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1.2 使用仪器

PHILIPS MX荣耀4000型螺旋CT扫描仪。NEUSOFT CT-C2000型全身CT扫描仪。PHILIPS飞凡彩色超声诊断仪。Voluson730型超声诊断仪。MINDRAY DP-1100Plus型超声诊断仪。

1.3 方法

CT扫描, 检查前空腹, 扫描前30 min口服浓度约1.5%的泛影葡胺400~500 ml左右, 30 min后追服同浓度的泛影葡胺约350 ml (儿童酌减) 让胃及部分肠道充盈, 盆腔检查需适度充盈膀胱, 必要时灌肠, 其他部位检查无需做任何准备。仰卧位, 必要时采用俯卧位, 选择层厚10 mm, 层距10 mm, 以及层厚5 mm, 层距5 mm, 常规轴位平扫或重叠扫描, 必要时增强扫描。螺旋扫描时, 螺距 (Pitch值) 选择≤1.0, 一般选择等于1.0时图像质量最好。超声探测, 检查前亦空腹, 平卧位并随时变换体位。盆腔检查需适度充盈膀胱, 在检查部位体表连续移动探头, 切忌跳跃式检查, 当发现病变后, 对病变进行纵切、横切和斜切, 且随时侧动探头, 对病变进行多切面、多角度、多方位扫查, 观察了解病变内部特征。肠气较多时可适当加压探头, 或取半侧卧位, 让气体移开而获得清晰图像, 从而尽量降低或避免漏诊和误诊。当获得满意图像后冻结图像并打印图片, 存盘记录存档。

2 结果

2.1 肿瘤形态、大小

21例 (48.8%) 轮廓规则, 8例 (18.6%) 为分叶状, 14例 (32.6%) 表现为不规则形。肿瘤最大直径140 mm, 最小直径20 mm。

2.2 脂肪与钙化成分

单独行CT检查的22例, 12例可检测到脂肪密度, 出现典型脂液分层征5例 (见图1) 。15例可检测到高密度, 为钙化、牙齿及骨骼等 (见图2) , 呈斑点状、结节状及马鞍状。单独行超声检查的16例, 12例可探测到脂肪, 9例可探测到强回声光团、光斑并带后方声影。同时行CT及超声检查的5例, 3例可见脂肪及钙化成分, 1例可见脂肪成分, 但未见钙化, 1例可见钙化而未见到脂肪成分。

2.3 肿瘤来源及手术前判断

来源于卵巢29例 (67.4%) , 睾丸6例 (14.0%) , 腹膜后3例 (7.0%) , 纵隔3例 (7.0%) , 2例发生于婴幼儿骶尾部, 占4.7%。术前判断与术后对照相一致的, CT检查20例, 占74.1 (20/27) , 超声检查16例, 占76.2 (16/21) 。

2.4 肿瘤良恶性判断

本组病例中, 良性41例, 恶性2例, 占4.7%, CT及超声各检出1例, 均与手术后病理结果相一致。畸胎瘤良恶性鉴别见表1。

3 讨论

3.1 畸胎瘤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学基础

畸胎瘤属于发育障碍性肿瘤, 具有真性肿瘤的一般特点, 来源于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生殖细胞, 由来自3个胚层的多种组织成分混杂构成。发生于人体中线各个部位, 以性腺为最多, 常见于卵巢、睾丸, 其次为骶尾部、纵隔和腹膜后, 也可发生于颅内及咽部。原发颅内畸胎瘤较少见, 仅占颅内肿瘤的0.6%[2], 且常误诊为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等。而发生于其他部位的CT及超声确诊率较高。本病好发于小儿及青年人, 约占70%[3]。本组病例小儿及青年人占71.8%, 略高于国内文献报道。畸胎瘤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类, 良性以卵巢发病率最高, 少数可发生恶性变, 主要原因是病程较长, 肿瘤中部分组织分化差或未分化所致, 故该肿瘤应早期诊断, 早期手术切除, 预防发生恶性变。原发恶性畸胎瘤为未成熟型, 多为实性, 以睾丸发病率最高, 主要由分化不成熟的胚胎样组织构成, 超微病理常发现大量不成熟的神经组织, 特别是神经母细胞和原始神经管的出现, 往往提示肿瘤恶性程度较高[4], 值得临床上注意, 易远处转移, 预后较差。

3.2 临床表现

其临床症状取决于所发生的部位及肿瘤的大小, 主要表现为挤压相邻器官及组织所发生的一系列压迫症状, 但一般不具特征性。按其所发生部位而言, 当肿瘤发生于颅内时其临床症状常较重, 表现为颅内压增高, 内分泌紊乱[5], 松果体区畸胎瘤突出的临床症状是性早熟, 位于鞍上累及下视丘者可出现烦渴、贪食、嗜睡及尿崩, 位于基底节区时常出现三偏症状[6]。发生于纵隔者若肿瘤较小, 一般无明显症状, 当肿瘤长大后压迫周围器官可出现胸痛、咳嗽、气短, 当肿瘤破入肺或继发感染时可伴有发热。肾前间隙及腹主动脉前方是腹膜后畸胎瘤的好发部位, 若肿瘤较大时, 常压迫肾脏及腹主动脉。发生于盆腔内的畸胎瘤, 若肿瘤较小, 一般亦无明显症状, 若较大, 可压迫膀胱致憋尿困难, 甚至体外可触及。畸胎瘤由于其组织成分较多, 实质内密度分布差异较大, 盆腔内肿瘤较大时在重力作用下容易扭转而出现急腹症的症状及体征, 继发感染时出现发热、腹痛等一系列感染症状, 甚至休克。

3.3 畸胎瘤的CT表现及声像图特征

张武等[7]将囊性畸胎瘤声像图表现分为特征性征象与非特征性征象。笔者认为根据畸胎瘤的组织病理特点, 将畸胎瘤的CT与声像图表现均分为特征性与非特征性, 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比较适用, 也由此将畸胎瘤分为典型性与非典型性。

从CT表现, 典型性畸胎瘤由于含有各种胚层组织, CT平扫可见到其内的脂肪、软组织、牙齿以及钙化成分, 此种多样性表现为畸胎瘤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特有价值的依据, 表现为混杂密度, 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以脂肪密度为主的肿块内含有钙化的实体结节以及牙齿 (见图2) , 或肿块内的脂肪与液体形成的脂-液分层征象, 脂肪密度位于液体密度的上方, 两者之间形成明显的分界 (见图1) , CT扫描对该型的确诊率较高。非特征性表现为单纯囊性而无脂肪或钙化组织 (见图3) , 有的表现为单纯软组织肿块, 或软组织肿块内仅嵌有少量脂肪密度而形成地图样改变 (见图4) 。恶性畸胎瘤侵及周围邻近组织, CT表现为肿块密度不均匀, 轮廓不规则, 与周围组织器官分界消失, 可在其他部位发现转移病灶。

从声像图表现, 囊性成熟性畸胎瘤大多数为混合回声, 而且最能反映其组织病理学特点, 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该肿瘤的内在结构为典型性, 超声确诊率亦较高。类囊肿型的壁立结节征 (见图5) 、囊内面团征 (见图6) 及囊内脂液分层征最具特异性, 可作为定性诊断畸胎瘤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除上述以外, 为非典型性, 不具特征性表现, 一般表现为单纯囊性或全为实质性不均质回声。恶性者表现为肿块轮廓大多不规则, 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楚, 内部回声粗且分布不均匀 (见图7) 。

3.4 漏诊与误诊原因分析

对CT扫描而言, 当肿瘤较小或扫描层间距过大, 容易造成漏诊。发生于颅内的畸胎瘤, 如其CT表现不具特征性 (比如无脂质等) , 与颅咽管瘤、神经鞘瘤相似, 容易误诊。纵隔内的畸胎瘤, 当仅表现为软组织密度时, 易误诊为胸腺瘤。对于超声检查而言, 当腹腔内肠气较多, 膀胱充盈不良时, 或由钙化组织占绝对优势构成的畸胎瘤或腹膜后畸胎瘤, 表现为边界模糊的强回声团, 易与肠气混淆, 超声探测容易漏诊, 本组病例超声探测漏诊1例, 检出率为95.2%, 其漏诊原因为肿瘤较小, 仅20 mm, 发生于左侧卵巢, 当时患者无明显不适, 检查时膀胱充盈较差, 双侧附件区探查不清, 当时患者正逢月经期, 未做阴道超声检查, 后行输尿管结扎术时发现并手术切除。由较稀薄的脂质和黏液构成的畸胎瘤, 若脂液分层不明显或无脂液分层而混合时, 与巧克力囊肿或液化的脓肿容易混淆, 声像图上表现为肿瘤内呈密集的点状回声, 容易误诊。对于骶尾部及腹膜后畸胎瘤, 与骶椎及上段腰椎结核形成的椎旁脓肿相似, 因为脓肿内的死骨或钙化组织、纤维素等形成了条状、斑点状强回声。

通过综合分析总结, 笔者认为在检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胃肠道准备要充分; (2) 膀胱要充盈良好或必要时经阴道检查; (3) CT扫描或超声检查时要仔细, 必要时薄层扫描和加压探查, 以及扩宽检查范围、改变体位等; (4) 密切结合临床表现, 从而尽量减少以至避免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为临床制订手术方案提供重要而合理的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CT扫描及超声探测对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畸胎瘤患者的CT表现及声像图特征。结果43例畸胎瘤患者, CT检查22例, 超声检查16例, 5例同时行CT及超声检查。CT误诊1例, 确诊率为96.3% (26/27) , 超声漏诊1例, 检出率为95.2% (20/21) 。41例为良性, 2例为恶性, 恶性率占本组病例的4.7%。结论畸胎瘤的CT及声像图表现均具有特征性, 且CT及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伤、无痛苦、检查方便、快捷以及检出率及定性诊断率高等优点, 目前均可作为影像学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畸胎瘤,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超声显像

参考文献

[1]朱明旺, 戴建平, 尚京, 等.颅内恶性畸胎瘤的影像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 35 (8) :592~594

[2]黄文青.神经肿瘤病理学[M].第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 641~646

[3]刑海芳, 戴建平.原发颅内畸胎瘤的CT、MRI影像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3, 7 (14) :2

[4]武忠弼.超微病理诊断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47~348

[5]张玉林.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2, 10 (2) :212

[6]曹丹庆, 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79

[7]张武, 贾建文, 周羡梅, 等.囊性畸胎瘤的实时超声诊断[J].中华医学物理学杂志, 1984, 6 (2) :71

CT扫描:增加儿童患癌风险 篇2

CT扫描(英文全称为computed tomography scans)从多方位吸收X射线,然后将它们汇聚到一起,形成扫描部位的横断面图像。

跟传统的X射线技术相比,CT扫描需要更多的辐射剂量来完成扫描任务。在CT扫描技术快速推广的同时,人们对其潜在危害的担忧也随之上升。在美国,每年至少有400万儿童接受此类扫描,研究人员估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扫描检测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或者可以用超声波或者磁共振成像等更安全且不涉及辐射的检查来代替。

2012年6月7日,这项研究成果发布在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网络版上,这项报告是以英国1985年到2002年间,接受CT扫描的18万名儿童的记录为基础的。这些儿童中有74人得白血病,135人罹患脑癌。作者估计了辐射剂量,发现儿童做CT扫描的次数越多,接受的辐射量越大,患癌风险也就越高。

研究人员还发现,15岁以下的儿童若接受2到3次CT扫描,他们患脑癌的几率比普通儿童增加两倍;而5到10次的扫描,就会使患白血病的风险增加到3倍。

不过,脑癌和白血病的发病风险是非常低的:在20岁以下的人群里,每10万人有4.5人得白血病,3.5人得脑癌或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以,即便患病概率翻了3倍,罹患此类疾病的概率仍然不高。

马克·S·皮尔思(Mark S. Pearce)在纽卡斯尔大学(Newcastle University)和皇家维多利亚医院(Royal Victoria Infirmary)供职,同时也是此研究的第一作者。他说:“(研究结果)传达出的基本信息就是在儿童时期,得癌症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

作为回应,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发表声明,督促家长不要拒绝必要的CT扫描检查,尤其在可能威胁生命的情况下,如头部和脊柱损伤、肺炎并发症及胸部感染。不过,该组织同时也列举了CT扫描不是首选的状况,比如在怀疑孩子得了阑尾炎时,可先进行超声共振成像检查,如果仍不能确诊,再进行CT扫描检查。

这项研究有局限性:它只是观测研究,即研究人员仅仅观察病人出现了什么状况,却没有进行治疗试验。随机选取一部分病人进行治疗,而另一部分不治疗的对比试验能够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但这在辐射研究中是不符合伦理道德的。

在这个研究中,所有儿童都接受了CT扫描,没有未接受扫描的儿童作为控制组。研究人员说,除去那些也许已初步诊断患有癌症,需接受CT扫描进一步确诊的儿童,他们不知道其他的儿童为什么要接受CT扫描。

同期《柳叶刀》的社论刊载了皮尔思医生的发现。其研究数据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患者,他的研究发现支持其早期的风险估计。早期的风险估计基于CT扫描辐射剂量和患癌风险明显增高的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体内辐射量的对比。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安德鲁·J·爱因斯坦(Andrew J. Einstein)医生的社论提到,世界上至少有12个研究机构正在研究或者打算研究CT扫描对儿童的影响。

2001年公布的一项主要研究根据日本的辐射事件,告诫人们CT扫描对儿童的风险。它预测美国每年有60万名15岁以下的儿童接受头部和腹部扫描,其中的500名儿童可能会最终死于CT辐射引发的癌症。

戴维·布瑞纳(David Brenner)是此研究的第一作者,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会(Columbia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放射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Radiological Research)的主任。他说,为了诊断肾结石、阑尾炎和牙科问题,医生会让年轻人接受CT扫描检测。其实,可以不用做此类检查而采用其他方法,如超声共振成像检测或者常见的X射线检查。

布瑞纳医生说,最近10年来“一直都在强调减少辐射剂量。这确实很好。医学界也意识到该这样做了。”

不过,他强调我们还要做很多工作,以确保医生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让患者接受CT扫描的。

(感谢海麟网的合作与支持)

CT扫描检查论文 篇3

关键词:婴幼儿,CT扫描,检查方法,体会

婴幼儿CT增强扫描是当今CT检查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对平时CT平扫不易辨认或境界不清的病灶, 通过对比剂合理的强化, 并能提高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 使之更清晰地显示出病变结构和病变范围。目前, 对婴幼儿的CT扫描技术, 特别是CT增加扫描技术, 与成年人相比有其特殊性。如患儿扫描前的准备;患儿扫描过程中及扫描后的监护;对比剂的选择及剂量合理的应用;出现意外时正确处理等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2,3,4,5]。本文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的36例婴幼儿CT增强扫描的方法、技术、特点做一总结及剖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36例, 其中男21例, 女15例, 年龄58d~6岁。检查部位:头颅部12例, 胸部10例, 上腹部8例, 下腹部4例, 盆腔2例。

1.2 仪器设备

采用美国GE公司的Lightspeed型16排螺旋CT机。

1.3 急救药品和器械

本文采用 (1) 血管收缩剂:如肾上腺素、多巴胺。 (2) 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 (3) 抗组织胺药物:如西米替丁。 (4) 支气管扩张药物:如氨茶碱、特普他林。 (5) 阿片对抗药物:如吗啡。 (6) 供氧装置:如氧气瓶、氧气袋。 (7) 气管插管、气管套管等。

1.4 婴幼儿CT检查方法

(1) 患儿扫描前的准备:增强扫描前幼儿应空腹4h, 婴儿应空腹1~2h, 保持患儿清醒状态, 在前臂、肘部或头皮静脉内置留一静脉置留针, 或CT增强扫描专用的静脉穿刺针, 注入0mnipaque300注射液1mL静脉试验, 为防止凝血暂时接通125~250mL的静脉滴流液体, 详细观察20min。无毒副反应后, 对不配合或躁动的患儿口服10%水合氯醛溶液, 体质量<10kg的患儿75~100mg/kg, 体质量>10kg的超出部分50mg/kg计算剂量。体质量<10kg者, 用水稀释后于扫描前30~40min一次口服完毕, 一般10~20min可入睡, 如20min后患儿仍未睡眠的可给予补充剂量, 但总剂量不应超过1200mg, 如仍不成功应改日再检查。 (2) 患儿增强扫描的方法:选用低渗透压的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欧乃派克300mg/I, 按2~2.5mL/kg计算用药剂量。一般采用ZTI-200遥控型CT增强高压注射器给药, 或手推法给药, 根据情况选择流药速度及延迟扫描时间。头颈部速度1.5mL/s;胸腹部注药速度2~2.5mL/s;头颈部检查一般延时40s;胸部检查一般延时25~30s, 腹部检查一般延时25~65s。 (3) 患儿增强扫描后的监护:扫描结束后应尽量唤醒患儿, 并留观30min~1h。应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脉搏、体温等基本生命体征, 以及有无恶心、呕吐、风疹块、眼睑水肿等异常征象。必要时给予心电等监护, 并充分做好急救准备。

2 结果

在本组36例患儿中, 其中有33例一次检查成功, 3例首次不能入睡, 再次检查前控制患儿睡眠, 患儿入睡后完成检查。所有患儿无1例出现轻、重度毒副反应。

3 讨论

婴幼儿CT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注射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后再进行扫描, 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 从而提高病变的显示率。病变组织密度增加称为增强或强化。其机制是注射对比剂后血液内碘浓度增高, 血管和血供丰富的组织器官或病变组织碘含量较高, 而血供较少的病变组织含碘量较低, 使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碘的浓度产生差别, 形成密度差, 这样有利于发现平扫未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的病变, 同时根据病变的强化特点, 有助于病变的定性。

而婴幼儿属于高危人群, 其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为普通人群的5~10倍, 因此其适应征及禁忌证的标准制订, 含碘对比剂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早在1991年5月全国对比剂临床应用及进展专题会议上建议婴幼儿使用非离子对比剂。对比剂含碘浓度一般应低于300mg/mL, 以低渗透压的非离子对比剂为原则, 如Omnipaque300。常用静注法:用对比剂1mL静注后观察15~20min, 如无反应则认为过敏试验阴性, 如出现风疹块, 唇舌水肿等为阳性。而用30%泛影葡胺做试验的, 其过敏反应发生率高, 对非离子型对比剂可能为假阳性, 易造成一部分患儿因此失去增强扫描机会, 给疾病的诊断、治疗带来消极影响。我院采用1mL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原液静注做过敏试验, 可较真实地反应其准确性, 由于有些患者在做过敏试验时即发生严重反应, 甚至死亡, 因此在过敏试验前及时给予预防措施, 并做好抢救准备。由于患儿无法准确表达不适症状, 因此对患儿生命体征的监护, 对毒副反应的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为防止对比剂毒副反应的发生, 如给地塞米松0.2~0.4mg/kg加10%葡萄糖溶液静点。

3.1 婴幼儿CT增强扫描的适应证

(1) 临床高度可疑或其它检查发现病变, 而CT平扫未被显示的病变。 (2) CT平扫显示不清需要进一步证实的病变。 (3) CT平扫显示的病变, 需通过病变有无强化和强化的形式, 以对病变组织类型作出判断的。

3.2 婴幼儿CT增强扫描的禁忌证

(1) 肝肾功能严重损害。 (2) 先天性心脏病, 尤其已有心衰者。 (3) 禁水和脱水状态下。 (4) 体质虚弱的患儿。 (5) 过敏体质和有过敏史的患儿。 (6) 重症肌无力等。

3.3 对比剂的毒副反应及其处理

(1) 轻度反应:面色潮红、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轻度心悸、流泪、喷嚏、局部风疹块, 一般无需处理, 可在扫描结束后给患儿吸氧, 静注地塞米松0.2mg/kg, 以防止进一步发展。 (2) 中度反应:严重的呕吐, 全身风疹块、轻度支气管痉挛、轻度面部或喉头水肿者。 (1) 即刻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2~0.4mg/kg或氢化可的松25mg/kg。 (2) 肾上腺素0.02~0.03mg/kg。 (3) 给氧。 (4) 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4~8mg/kg。 (5) 喉头水肿者加用地塞米松5mg及肾上腺素1mg喉头喷雾。 (3) 重度反应:休克、惊厥、昏迷、重度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者。应:a.除继续中度反应处理外, 并立即通知儿科, 急诊科或麻醉科参加抢救处理。b.对血压下降、心跳减弱的患儿用盐酸肾上腺素、阿拉明、新福林、多巴胺等。c.对喉头水肿严重窒息的患儿应考虑做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准备。

4 小结

婴幼儿CT增强扫描是CT检查诊断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对平时CT平扫不易辩认或境界不清的病灶, 通过对比剂合理的强化应用, 能提高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 更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结构和病变的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松年, 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106-128.

[2]曹丹庆, 蔡祖龙.全身C 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36-38.

[3]吴沛宏, 卢丽霞, 黄毅.螺旋CT诊断学[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0:286-302.

[4]李荫太, 高剑波.造影剂及临床应用[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 2002:269-278.

CT扫描检查论文 篇4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 57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243- 01

多层螺旋CT 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扫描速度快、检查时间短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变的诊断中,但有些病变部位仅靠平扫不能确诊,需要采用增强CT扫描[1] 。增强CT扫描是指在平扫有可疑病变或发现病变不能明确诊断时,经静脉短时间大剂量快速注射对比剂后再进行扫描,增强病变组织区域血管的显示效果,提高病变的显示率,为病变确诊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检查过程中,注药速度快、操作要求严格, 只有患者、医师、护理人员很好地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检查,获得满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螺旋CT 增强扫描中的护理配合,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行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326例,其中男223例,女103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5岁,平均52岁。其中头颅43例,颈部11例,胸部105例,腹部153例,盆腔14 例,有彩超报告直接增强的123例,平扫后增强的203例。

1.2 方法

1.2.1 设备及用品: 德国西门子16层螺旋CT(CT Somatom Emotion16 ) 、高压注射器、一次性高压注射器针筒、2 4 GA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等。

1.2.2 药品: 碘海醇(100ml,300mgI/ml)、地塞米松、生理盐水等。

1.2.3增强扫描前的准备:了解患者病情及过敏史,对于有过敏史者要特别慎重;判断是否属高危人群,是否属禁忌证;腹部增强扫描者,要求预约,早晨8:00-10:00让患者空腹,刚做过钡餐透视者,一般在鋇餐透视后1周方可行CT增强扫描。

1.2.4 静脉注射试验: 取原液1ml缓慢注入静脉, 观察15 ~ 20 min, 患者无不适时方可进行检查。

1.2.5 静脉穿刺: 选择相对粗大、弹性较好的上肢静脉进行穿刺,如肘正中静脉、前臂浅静脉。常规应用静脉留置针,采用大角度、直刺法进针,针头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平行进入至少1 cm,稳妥固定。

1.2.6 注射造影剂: 采用CT专用智能高压注射器进行推注。成人剂量为75~90ml;儿童剂量按每公斤体重1 ~ 2 ml 计算,采用快速静脉注射方式,注射速度2 ~ 4 ml /s,开始注射20 ~ 30 s 后进行扫描,继续给造影剂,成人至75~90ml,儿童至需要量,边注射边扫描。

1.2.7 扫描结束: 拔出针头, 嘱患者按压穿刺部位3~ 5 min, 并在观察室观察20~ 30min, 确认无不适后方可离开。

2 结果

血管严重渗漏5例,明显不适4例,高压注射器故障1 例,均终止增强扫描。在皮试时出现重度过敏反应者1 例, 未行检查。其余315例患者顺利完成了CT增强扫描, 显影效果较好, 图像后处理评价满意。

3 讨论

3.1 增强扫描前护理

3.1.1 做CT增强扫描一定要具体分析病情、身体状况及诊断治疗价值的利弊关系,慎重选择,严格掌握适应证;碘对比剂使用禁忌患者,有过敏史、支气管哮喘病人、肝功能不全、严重心肺疾病、身体一般情况较差及高龄等禁忌做增强扫描。客观讲明过敏反应的情况,患者及家属同意做CT增强扫描后,签订增强扫描同意书方能做该项检查。

3.1.2 备好抢救用品,如药物、氧气、吸痰器、血压计等,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3.2 心理护理

做扫描时告知患者检查的注意事项、扫描目的、大概时间等,消除患者的紧张感。注射造影剂时,细致地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此阶段患者主要负性情绪为焦虑恐惧。对此我们及时进行疏导,改变患者的情绪,对患者态度和蔼,亲切询问患者的内心感受,让患者感觉温暖,精神因素是发生过敏反应的重要因素[2],掌握其心理动态,使患者主动配合检查。检查过程要有主治医生和家属陪同,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并配合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在检查时让一名家属在旁陪同,给予精神安慰及必要的协助护理,使其在自然安静的心态中配合扫描。检查结束后首先要观察患者的情况,了解患者的。拔针后, 要耐心地交代注意事项,并嘱患者在观察室观察20~30min, 以防意外发生, 还要告诉患者回去后多饮白开水, 以尽快排出造影剂[3] 。

3.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由于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不同,体质不同,造影剂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 在检查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因此, 我们必须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检查前应详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检查部位和要求,询问有无过敏史。对下列情况应限制或停止检查: 对碘过敏患者;严重过敏性哮喘患者;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认真观察患者的情况, 如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注药, 必要时立即给予抢救。在检查结束后一定要让患者在观察室观察20~30 min, 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3.4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熟练的操作技能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防止一些不良反应的出现,保证顺利完成检查, 最终获得满意的图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1) 要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 采用24 G 静脉留置针,选择上肢较粗直、弹性好的大血管,穿刺时沉着冷静, 尽量一次成功, 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扫描成功率。(2)熟练掌握高压注射器的使用: 护理人员应掌握好高压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合理设定各项参数。(3)熟练掌握造影剂渗漏的处理:由于高压注射的压力大、速度快[4] 、患者年老体弱血管弹性差或者护理人员操作因素等原因都可能导致造影剂渗漏。造影剂渗漏到血管外可直接刺激组织引起局部发生急性炎症改变[5] 。轻度渗漏可使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浸湿纱布外敷于肿胀部位, 并抬高患肢;较严重的渗漏, 在此基础上口服地塞米松5mg , 每日3次, 连用3日。(4) 熟练掌握造影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 一旦发现异常, 应立即停止注药和扫描, 作必要的处理。

总之,临床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T护理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责任心和警惕性,认真做好造影前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鸣鹏. CT 检查技术学.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14.

[2] 廖友芝, 刘少欣, 高焕新. MR I增强扫描患者不同检查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06, 21(1): 70- 71.

[3] 陆巧葱, 缪学勤, 梁美莲. 喜疗妥软膏治疗CT 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外渗损伤的效果观察. 全科护理, 2009, 7( 1) : 709.

[4] Lim JH . Cholangiocarcin om x m or phologic classif icat ion according to grow th pat tern an dimagin g f inding s. AJR , 2009,12: 218.

CT扫描检查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1日-9月15日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胸部检查的胸外伤患者30例, 男21例, 女9例, 年龄13~85岁, 平均58.4岁。体重34~76 kg, 平均54.7 kg。均因不同原因致伤胸部, 其中4例正常, 26例有以下一种或多种损伤改变:单发肋骨骨折、多发肋骨骨折、胸腔积液、肺挫伤、气胸、胸骨骨折、胸椎骨折。

1.2 扫描方法

应用Ph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机, 扫描参数:常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 V、管电流200 m As、扫描层厚3 mm、重建层厚2 mm、重建间距1 mm, Pitch 0.938;低剂量扫描参数:其他参数均不变, 将管电流调整为50 m As。扫描范围从肺尖到肺底屏气一次性完成采集, 记录扫描窗口显示的容积CT剂量指数 (CTDIvol) 及剂量长度乘积 (DLP) 。本组患者均行首诊常规剂量扫描, 短时间 (2~7 d) 内低剂量扫描, 并行MIP或三维重建等图像后处理。

1.3 评价方法

由多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图像进行盲法阅片诊断。分别就诊断价值及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图像质量评判标准, (1) 优级片:肺纹理及肺部病变显示清晰, 纵隔结构及病变层次清楚, 无伪影; (2) 良级片:肺纹理及肺部病变显示较清晰, 纵隔结构及病变层次较清楚, 略有伪影, 不影响诊断病变; (3) 差级片:肺纹理及肺部病变显示不清晰, 纵隔结构及病变层次不清, 有较多伪影, 影响诊断病变[5]。观察比较两种扫描方法对胸外伤引起的病变的诊断价值、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

2 结果

2.1 辐射剂量

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扫描, CDTI和DLP明显低于常规剂量, CDTI及DPL平均下降了75%。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 CDTI和DLP的比较见表1。

2.2 图像

30例低剂量CT复查患者中, 与常规剂量诊断相比, 没有一例漏诊或误诊, 均能有效确诊。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的胸部原始及重建图像, 分别就发现病变, 显示的胸部骨折、气胸、胸腔积液、肺挫伤等客观影像诊断进行评判, 诊断结论一致。虽然低剂量扫描对图像的噪声有所增加, 但并不影响诊断, 图像质量仍至少达到良好, 没有出现差级片:优级片22例 (占73.33%) , 良级片8例 (占26.67%) 。常规剂量扫描均为优级片。见图1~图8。

注:图1、图2为右侧肋骨VR图像, 均可清晰显示右侧肋骨多发骨折。图3、图4为骨窗均可显示右侧肋骨骨折;图5、图6为纵隔窗, 显示右侧胸腔积液;图7、图8为肺窗, 显示肋骨骨折处邻近肺组织挫伤

注:图1、图2为右侧肋骨VR图像, 均可清晰显示右侧肋骨多发骨折。图3、图4为骨窗均可显示右侧肋骨骨折;图5、图6为纵隔窗, 显示右侧胸腔积液;图7、图8为肺窗, 显示肋骨骨折处邻近肺组织挫伤

注:图1、图2为右侧肋骨VR图像, 均可清晰显示右侧肋骨多发骨折。图3、图4为骨窗均可显示右侧肋骨骨折;图5、图6为纵隔窗, 显示右侧胸腔积液;图7、图8为肺窗, 显示肋骨骨折处邻近肺组织挫伤

注:图1、图2为右侧肋骨VR图像, 均可清晰显示右侧肋骨多发骨折。图3、图4为骨窗均可显示右侧肋骨骨折;图5、图6为纵隔窗, 显示右侧胸腔积液;图7、图8为肺窗, 显示肋骨骨折处邻近肺组织挫伤

注:图1、图2为右侧肋骨VR图像, 均可清晰显示右侧肋骨多发骨折。图3、图4为骨窗均可显示右侧肋骨骨折;图5、图6为纵隔窗, 显示右侧胸腔积液;图7、图8为肺窗, 显示肋骨骨折处邻近肺组织挫伤

注:图1、图2为右侧肋骨VR图像, 均可清晰显示右侧肋骨多发骨折。图3、图4为骨窗均可显示右侧肋骨骨折;图5、图6为纵隔窗, 显示右侧胸腔积液;图7、图8为肺窗, 显示肋骨骨折处邻近肺组织挫伤

注:图1、图2为右侧肋骨VR图像, 均可清晰显示右侧肋骨多发骨折。图3、图4为骨窗均可显示右侧肋骨骨折;图5、图6为纵隔窗, 显示右侧胸腔积液;图7、图8为肺窗, 显示肋骨骨折处邻近肺组织挫伤

注:图1、图2为右侧肋骨VR图像, 均可清晰显示右侧肋骨多发骨折。图3、图4为骨窗均可显示右侧肋骨骨折;图5、图6为纵隔窗, 显示右侧胸腔积液;图7、图8为肺窗, 显示肋骨骨折处邻近肺组织挫伤

3 讨论

3.1 低剂量CT检查的迫切性

我国CT的拥有量居世界前列, 应用频率增长速度日益加快。CT在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而且显著增加了X线照射所致的全民集体剂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放射委员会、国际医学物理组织的研究认为常规剂量CT大约是胸片的100陪, 其辐射剂量可想而知。UNSCEAR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指出CT检查已经成为医疗辐射最大的辐射来源。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指出, CT是世界上一种最重要的X线检查类型, 其辐射剂量接近或已超过已知增加癌症发生几率的水平。据国内外相关文献[6-8]报道, 每年用于诊断的CT检查导致的医疗辐射已经成为涉及所有公众成员并且累及子孙后代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3.2 外伤胸部低剂量CT的可行性

对于胸部隐秘部位的创伤及轻微的创伤, X线胸片往往容易漏诊, 鉴于X线胸片的局限性, 在当今社会X线胸片已满足不了人民大众及广大临床医生对于胸部外伤诊断的需求, 于是近年来因胸部外伤而行胸部CT的患者越来越多, 胸部CT扫描带来丰富的诊断信息的同时, 造成辐射剂量增加的危害也日益受到关注。胸部天然对比度好, 肺的各种细微结构 (小叶间隔等) 与肺泡腔等的气体有足够的密度差异, 肺内气体与实质组织之间有良好的对比, 因此胸部比较适合采用低剂量扫描。1990年Naidich等首次提出低剂量CT的概念, 即获得满足诊断需要图像的最小管电流值。降低毫安秒以降低扫描时的辐射剂量, 方法最为简单可行。但是, 目前低剂量扫描合理的m A或m As值是多少, 还存在争议。许多报道认为在胸部50 m As是一个较稳定的低剂量界限值, 小于20 m As会出现线束硬化伪影, 干扰病变的诊断[9,10]。本文剂量为50 m As时, CDTI和DLP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 CDTI及DPL平均下降了75%。而且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薄层扫描所得的胸部原始及重建图像, 分别就发现病变, 显示的胸部骨折、气胸、胸腔积液、肺挫伤等客观影像诊断进行评判, 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论一致。虽然低剂量扫描对图像的噪声有所增加, 但并不影响诊断, 图像质量仍至少达到良好。

3.3 低剂量的意义

降低扫描剂量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越来越人性化的全民健康意识得到了全社会的响应, 关爱生命, 关爱健康成为当今人人所推崇的时尚。近年医学人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对来到医院检查就医的患者给予了法律法规的关爱, 使医院越来越重视患者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国人的健康水平和对后代的人口质量, 医疗单位要做到对患者既环保又人性的CT检查, 以便更好地预防因射线照射产生细胞损伤而致病的可能, 促进放射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低剂量扫描在有效保护受检者的同时获取能够满足临床和影像医师诊断需要的图像, 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危害, 对于控制国民的整体辐射剂量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同时, 低剂量扫描技术大幅度的降低了球管消耗, 减少了设备的耗损, 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胸部外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胸部外伤患者行首诊常规剂量 (200 mAs) 及短时间内复查低剂量 (50 mAs) CT扫描,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胸外伤引起的病变的诊断价值、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对胸外伤引起病变的影像显示无差异, 图像质量良好, 纵隔窗图像噪声略增大, 但不影响诊断, 同时大幅度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容积CT剂量指数 (CTDIvol) 及剂量长度乘积 (DLP) 平均下降了75%。结论:16排螺旋CT低剂量CT扫描适用于胸部外伤患者的检查, 在获取能够满足临床和影像医师诊断需要的图像前提下, 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有效保护受检者, 大幅度的降低了球管消耗, 减少了设备的耗损, 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螺旋CT,低剂量,胸部外伤

参考文献

[1]梁秀梅, 杨龙, 谭勇, 等.胸部外伤螺旋CT超低剂量扫描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4 (24) :2527-2528.

[2]马连菊, 张郡.胸部外伤低剂量CT扫描与X线胸片检查对照性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 2010, 12 (10) :1140-1141.

[3]Manser R L, Irving L B, DE Campo M P, et al.Over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of low-dose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J].Respirology, 2005, 10 (1) :97-104.

[4]Diederich S, Wormanns D.Impact of low-dose CT on lung cancer screening[J].Lung Cancer, 2004, 45 (Suppl 2) :S9-13.

[5]王虎成.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23) :12.

[6]葛虓俊, 吴昊, 滑炎卿, 等.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1, 45 (5) :492-495.

[7]石永久, 彭明, 揭少锋, 等.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胸部外伤检查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 2013, 32 (1) :6-8.

[8]马连菊, 张郡.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胸部外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首都医药, 2009, 16 (6) :28-29.

[9]王永仁, 吴碧芳, 经凤华, 等.胸部低剂量CT在胸外伤急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医学, 2008, 30 (6) :650-652.

CT扫描检查论文 篇6

关键词:鼻骨骨折,DR,多层螺旋CT

鼻部突出于面部,外伤时鼻骨易骨折,是面部常见外伤之一,如不能准确诊断,往往易引起医疗纠纷,过去通常用X线普通平片来诊断,漏诊率极高;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发展,DR得以普及,因其综合信息高,图像质量清晰,对鼻骨骨折的诊断率虽有一定的提高,但因仍为平面成像,其诊断率仍偏低。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机的应用,可展示鼻骨骨折的类型、范围和程度以及骨折断端的移位情况,并可充分显示复杂骨的解剖结构与空间立体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及矫形外科提供可靠信息。本文收集了鼻颌面外伤137例,87例行DR侧位片、50例行CT横断位和冠状位检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7例,男98例,女39例,年龄13~59岁,病程1小时~2周,均有不同程度打伤、碰伤和撞伤。临床表现为鼻部局部疼痛、鼻出血、鼻梁塌陷或偏斜、皮下瘀血、鼻部软组织肿胀,局部可有骨擦感、骨擦音。

1.2 检查方法

利用PHILIPS OPTIMUS65数字X光机摄取侧位片。美国Pospeed FⅡ双层螺旋CT机,扫描层厚1~2mm,间隔1~2mm,管电流100mA,管电压120kV,仰卧定位,冠状位扫描以听眶下线的垂线为基线,从鼻尖至上颌窦后侧壁,层数为18~20,横断位基线位于鼻额缝上1.0cm处垂直于鼻骨扫描至鼻尖,可根据需要进行三维及二维重建。

1.3 阅片要点

在阅片中重点要注意如下事项:(1)骨折部及侧别;(2)骨折类型或形状,有无错位、重叠、塌陷;(3)有无邻近黏膜及软组织肿胀,有无骨缝分离;(4)有无复合性骨折。

1.4 阅片注意事项

(1)在阅片时应注意鼻额缝、鼻颌缝及鼻骨内面血管沟纹影,以免误诊骨折;(2)多方面观察鼻骨骨折,如骨折片分离情况、有无塌陷及移位;(3)多体位观察,以CT横断面和冠状面与三维成像互为印证,互为补充,多方位、多角度重建图像,可以进行任意方向旋转,易于显示有移位、塌陷的骨折或复杂性骨折。

2 结果

2.1 DR影像表现

87例患者行DR检查显示:鼻骨骨折23例、可疑鼻骨骨折25例、阴性39例。23例患者中显示眶壁骨折2例,筛窦和上颌窦积液3例。

2.2 CT表现

50例鼻部外伤患者中,有26例行横断位扫描检查,显示单侧鼻骨骨折19例(包括单侧粉碎性骨折,左侧12例,右侧7例);双侧鼻骨骨折4例(包括粉碎性骨折),漏诊横线形骨折3例;24例行冠状位检查,显示单侧鼻骨骨折16例(包括单侧粉碎性骨折,左侧5例,右侧11例),双侧鼻骨骨折7例(包括粉碎性骨折),漏诊1例(为纵行线形骨折)。所显示46例鼻骨骨折中,累及上颌骨额突骨折24例,合并眼眶内侧壁骨折25例,下壁骨折4例,上壁骨折2例,外侧壁骨折2例;合并鼻缝分离在横断位显示鼻颌缝分离15例,鼻间缝分离8例,鼻额缝3例,在冠状位显示鼻间缝15例、鼻额缝10例、鼻颌缝1例。伴发鼻中隔弯曲12例,鼻中隔骨折9例,筛窦积液14例,上颌窦积液4例,额窦积液1例,鼻部软组织肿胀3例,眼内肌肿胀8例。单纯性鼻骨骨折46例,其中16例凹陷畸形,19例成角畸形,线形骨折11例。30例复合性鼻骨骨折,其中合并鼻中隔骨折12例,上颌骨额突骨折10例,眶壁骨折6例,多发筛骨及上颌骨骨折2例,其中9例粉碎性鼻骨骨折经鼻骨整复术后复查。

2.3 DR和CT对鼻骨骨折发现率比较

见表1。

注:χ2<54.6,P<0.05

2.4 CT两种扫描方法显示鼻缝分离比较

见表2。

3 讨论

鼻骨为软骨,在胚胎第3个月骨化而成,一般只有一个骨化中心,亦偶有两骨化中心者。鼻骨为成对的不规则形骨板,左右各一,位于两侧上颌骨额突之间、鼻梁的最高部位,两侧鼻骨大致对称,可分为前后两面、上下内外四缘。上缘呈锯齿状,与额骨鼻突相连,形成鼻额缝;内缘与对侧的同名骨相连,形成鼻骨间缝;外缘接上颌骨的额突,形成鼻上颌缝,内面有纵行的筛骨沟,为筛前神经鼻外支经过之处。鼻部明显突出于面部,易受伤。鼻骨上厚下薄,骨折多发生在其下1/3的部分,且易累及薄弱的上颌骨额突及眼眶内侧壁,形成复合伤;鼻骨的大小、形状很不一致,可分为:普通型、长型、窄型和短型。鼻骨平均长度:男性为29.3mm,女性为27.5mm。鼻骨的中下部有一小孔,称鼻骨孔,内有鼻外动脉、鼻外静脉及鼻外神经通过。鼻外动脉为眼动脉的筛前动脉分支,与颈外动脉的面动脉分支有广泛吻合;鼻外静脉可经眼上静脉汇入海绵窦;鼻外神经为鼻睫神经的筛前神经分支[1]。

鼻骨骨折的CT分型:(1)单纯鼻骨骨折(图1);(2)单纯缝合分离(鼻上颌缝、鼻额缝、两侧鼻骨间缝)(图2);(3)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图3);(4)鼻骨骨折伴缝合分离(图4);(5)鼻骨骨折伴额突分离(图5);(6)鼻骨骨折伴筛骨正中板骨折(图6);(7)鼻骨骨折伴同侧眼眶内侧壁骨折(图7);(8)上颌骨额突骨折伴同侧上颌骨折(图8)。

对于大多数医院来说,普通鼻骨X线侧位片是诊断鼻骨骨折的首选方法,但由于鼻骨上部厚而窄,下部宽而薄,在一般鼻骨侧位条件下,只见上部较厚的骨质部分如骨棘状伸向前下方,下部薄骨质显示不清楚,骨折线较难发现,需要不同的曝光条件才能显示清晰,增加了患者的受线量。DR是由X线发生器、数字化X线接收系统及操作台3个主要部分组成,DR的影像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分辨率,增强了对骨骼系统的显示,图像通过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传送到诊断工作站。DR由于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和宽容度的摄影条件,只需在适当设定的范围内一次曝光,经计算机后处理可显示不同解剖部位的高分辨率图像,另外DR还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如测量(大小、面积、宽度)、局部放大、调整对比度、反转影像、影像边缘增强,使鼻骨骨折的诊断率较传统普通X线明显提高[2]。但DR检查对鼻骨骨折漏诊率较高,漏诊原因多见于一侧鼻骨骨折,且骨折处分离不明显、骨折片较小、隐性骨折,由于健侧鼻骨挺直,遮住了患侧鼻骨骨折线,加之受到患者鼻骨自身发育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了DR对鼻骨骨折诊断准确性及阳性率的提高。本组病例显示,即使DR侧位片发现鼻骨骨折,但仍然存在对骨折部位诊断欠准确、具体,对多处骨折极易漏诊。本文报道的87例鼻部损伤检查中,真正DR检查呈阳性结果的23例,而且只发现部分鼻骨骨折。对于上颌骨额突骨折,DR检查骨折常不能显示,而CT横断位检查则显示清晰[3]。CT扫描可以直接观察到鼻骨汇合部(图3)骨折断端分离移位情况,能使双侧鼻骨骨折线明显与骨缝鉴别,可看到骨折凹陷的程度、上下左右移位的距离,以及进一步观察邻近骨组织、软骨、软组织的改变,如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眼眶骨折、鼻窦积液等,对显示欠佳的位置可加薄层扫描。

图5示鼻颌缝分离;

鼻腔的前侧壁由鼻骨及上颌骨额突共同构成,往往因两侧骨的发育差异而造成两侧骨的长短宽窄不一。上颌骨额突发育较长,鼻外侧主要由上颌骨额突构成,而鼻骨仅位于前方;额突发育较短时,则鼻侧方由鼻骨和额突共同构成,因此两者在解剖上具有相互延续性,以至鼻颌缝位置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工作中,只用横断位或冠状位扫描不易清晰显示骨折的程度和范围。

鼻横断位CT扫描以头颅常规OM横断位扫描骨缝显示效果较好,可以清晰显示鼻颌缝、鼻间缝(图3)以及鼻骨、上颌骨额突之横截面,有利于骨折类型和程度诊断。但对横行骨折线显示欠佳,易漏诊。本组漏诊了鼻骨骨折3例,均为横线形骨折。另外,由于横断位扫描所获得的横截面空间分辨率差,故难判断骨折线的对位情况,而在冠状位扫描均有满意的显示。

鼻部冠状位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鼻额缝、鼻间缝(图5)。由于鼻颌缝同基线夹角小,在分辨鼻骨及上颌骨额突上不如横断位扫描,尤其鼻骨近段。鼻骨近段窄小,远段渐渐变宽,呈类三角形,冠状位扫描时鼻颌缝常不能同时显示,或常不能同时跨越,因此冠状位扫描时鼻颌缝再现在连续层面上,由近至远,骨缝近侧为上颌骨额突,远侧为鼻骨。在判断骨折时,一定要注意鼻颌缝的位置,否则难以区分鼻骨或上颌骨额突骨折或联合骨折。笔者认为,正常骨缝两侧基本对称,骨质对位对线良好,过渡自然,而骨折线锐利,边缘不光滑,断端对位对线不良。但对于鼻骨近端,鼻颌缝显示之前,很难确定骨折的部位。因为,冠状位鼻颌缝近乎与定位线平行,必须依赖于横断位的显示。因此我们认为,鼻冠状位CT扫描应作为鼻骨及上颌骨额突骨折的主要手段;若与横断位扫描联合运用,诊断更为全面,冠状位观察骨折及鼻颌缝清楚,而横断位观察骨折错位及鼻间缝、鼻颌缝骨折情况较为准确,从表2可以看出两种检查方法在显示鼻缝比较中有显著的差异。

CT检查不但对组织密度有高的分辨率,而且有可靠的空间分辨率,运用不同的窗技术,可以观察细微的骨质改变,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范围、程度,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日常工作中,多数鼻部外伤的患者,只行平片检查,而且常规投照是鼻侧位像,横断位检查少。笔者认为平片检查只能作为鼻外伤的初步检查,即使平片检查未发骨折的也不能断定无骨折,应作CT检查进一步确定。

鼻区结构细微而稍复杂[4],鼻骨孔、鼻上颌缝、鼻额缝、细小骨缝常认为骨折,对这些结构可根据对称性分布、周围有骨皮质等特点确定。鼻骨较薄弱,骨折后多有下陷移位,故根据骨折线、伴有移位等特点可做出诊断。同时鼻骨骨折并发症出现率很高,其诊断也具有同样的临床意义。因此,DR侧位片只应作为简单初步的检查。通过本组病例分析,DR检查对鼻骨骨折漏诊率较高,误诊时有发生,并且不能显示鼻骨以外的骨折情况。本组DR漏诊率为26.4%(23/87)。漏诊中以一侧鼻骨骨折无明显移位者多,且不能辨别骨折的侧别。眶壁和鼻窦细微结构情况DR观察还存在诸多欠缺。CT明显优于DR,能全面观察鼻部各结构间的关系,观察DR不能观察的、隐蔽的、复合结构的骨折,尤其观察鼻骨的复合骨折,避免了漏诊。CT横断位扫描对鼻骨的纵行骨折显示清楚,单侧鼻骨有横断骨折无移位时,冠状位扫描尤其重要,粉碎性和不规则形骨折,两种体位扫描相互结合能更好地显示骨折和小游离骨折片。对于上颌骨折、额突骨折应用横断位扫描显示清楚,冠状位扫描易漏诊。

总之,CT检查鼻部损伤有如下优点:(1)准确判断鼻骨有无骨折;(2)明确显示骨折的部位;(3)确定骨折的类型;(4)了解鼻腔内的情况;(5)有无合并其它组织损伤;(6)帮助了解鼻窦腔内有无积血征象;(7)对复杂鼻骨多处骨折辅以三维重建使临床医生能直观地了解病变在三维立体空间上的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组织结构立体解剖关系,为临床医生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并起指导作用;(8)减少鼻外伤中因漏、误诊导致医疗纠纷。据此,笔者认为,鼻外伤患者影像检查时,有条件的医院应将CT列为其必备检查项目,并且应进行横断位及冠状位扫描,这对鼻外伤的诊断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丁建平.骨与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192.

[2]梁荣光,胡文清.直接数字化线摄影及影像后处理对骨折的诊断作用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工程学杂志,2004,10(9):182-184.

[3]王惠芝,孙璐.X线侧位片与高分辨率CT对鼻骨骨折的对比研究[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2,3(5):33-38.

CT扫描检查论文 篇7

随着CT检查技术在青少年中的应用日趋增多, 射线剂量增加的危害愈来愈受到重视, 如今放射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只要细节显示许可, 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以图像质量轻微下降为代价, 而换来青少年CT检查辐射剂量的降低是值得的[1]。笔者尝试对青少年肺部疾病患者应用低剂量CT检查, 以期保证影像质量满足诊断的同时, 降低CT检查对青少年潜在的损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临床上主因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等呼吸道症状就诊, 且胸片发现有病灶的青少年患者31例, 其中男20例, 女11例;年龄11岁~17岁, 平均年龄14岁。

1.2 扫描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Neusoft CT-C2800螺旋CT常规扫描, 扫描参数120 kV, 150 m A, 扫描时间1.5 s, 层厚10 mm, 层间距10 mm, FOV 400 mm, 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 (DIW) 14.7 g Ry.扫描后, 在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降低管电流为40 m A, 对感兴趣区行2~5层低剂量扫描, 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为3.9 g Ry.

1.3 分析与评价方法

将2次扫描的有病灶图像打印, 分别交给2组高年资放射诊断医师, 每组由2位医师组成, 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 评价影像学特征, 最后讨论以意见一致为准。分别就肺内病灶的形态、边缘、密度以及病灶内有无空洞、空气支气管征、钙化、胸膜增厚 (或积液) 进行分析判定, 并对病灶的影像学特征数和定性诊断数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扫描共发现病灶36个, 常规剂量扫描诊断病灶形态规整12例, 不规整24例;密度均匀8例, 不均匀28例;边缘清晰11例, 不清晰25例。低剂量扫描诊断病灶形态规整12例, 不规整24例;密度均匀11例, 不均匀25例;边缘清晰11例, 不清晰25例。具体影像学特征数和定性诊断数见表1、表2

χ2=6.969, P>0.05, 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1.152, P>0.05, 差异无显著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公众放射卫生和自身防护意识的提高, 低剂量CT扫描逐步受到关注, CT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为低剂量扫描提供了技术基础。低剂量CT最多应用于肺部[2], 青少年处于生理发育期, 对X线的敏感较成人高, 用低剂量扫描对他们检查尤为重要。本组病例中笔者使用低剂量扫描, 管电流从150 m A降低到40 m A, CT DIW从14.7 g Ry降低到了3.9 g Ry, 降幅达73.5%.由表1、表2可以看出两种扫描剂量对病灶的形态、边缘、空洞、钙化等影像学特征无明显差异, 低剂量扫描对病灶的密度判断稍逊于常规剂量, 1例胸膜增厚不明显未发现;在定性上, 1例肺囊肿并感染误诊为结核, 2个肺下叶结核灶诊断为小叶性肺炎。这是由于降低扫描剂量必定增加图像噪声, 减低了图像密度分辨率所致, 但这两种扫描方法的影像学特征数和定性诊断数在统计学上其差异无显著意义。有研究表明[3], 低剂量CT扫描的不同参数对段及亚段支气管的显示非常准确, 能显示其走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分叉部位的结构, 说明低剂量扫描完全可以应用到青少年肺部疾病的检查中。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 大大减少了对青少年的辐射剂量, 降低了潜在损害, 降低了管电流, 也延长了CT球管的使用年限。

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在青少年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X线胸片诊断为肺部有病灶的青少年31例行螺旋CT常规扫描, 再对感兴趣区行2~5层低剂量扫描, 分别对病灶的影像学特征数和定性诊断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两种不同剂量扫描方法的影像学特征数和定性诊断数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 大大减少了对青少年的辐射剂量, 完全可以应用到青少年肺部疾病的检查。

关键词:青少年,胸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成像

参考文献

[1]Both P, de Maertelaer V, Roquigny A, et al.Multidetector CT in patient ssuspected of having lumbar disk herniation:comparison of stan-dard-dose and simulated low-dose techniques[J].Radiology, 2007, 244 (2) :524-531.

[2]王敏杰, 王培军, 田建明, 等.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36 (8) :762.

CT扫描检查论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的新生儿48例, 其中男28例, 女20例;早产儿10例 (男6例, 女4例) , 余下38例为足月儿。48例均未做胸片检查, 直接进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胸部筛选扫描。44例发现病变后加做常规CT扫描, 4例未见异常。

1.2 扫描方法

在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采用SOMATO-Emotion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低剂量扫描参数:采集层厚5 mm, 螺距为5, 重建层厚5 mm, 管电流20~25 m A (早产儿20 m A, 足月儿25 m A) , 管电压100~110 k V (早产儿100 k V, 足月儿110 k V) 。发现病变后加做常规CT扫描。常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 V, 管电流100 m A。其他条件两者相同。最后将上述两种不同扫描方法所得到的图像分别调整窗宽、窗位到最佳状态。

1.3 图像分析

由两位高年资主治医师在不告知扫描参数 (采用盲法) 的情况下对图像进行评判分析。评判的内容包括: (1) 图像的噪声和伪影。在肺窗若肉眼看图像有随机分布的小斑点则为图像噪声。若有走行一致的间隔条纹则为伪影。 (2) 显示肺细微结构的能力。计数小叶间隔和小叶中心动脉。 (3) 病灶细微特征的显示。小叶间隔增厚, 扩张的征象 (印戒征、轨道征) 及肺内小结节的边缘、灶内的情况。

2 结果

48例低剂量扫描仅肺尖部层面有少许条纹伪影。44例发现病变, 两种检查方式检出情况详见表1。两种图像对显示气管及分支、纵隔血管, 边缘小叶的中央动脉等结构都无明显差别。两种图像显示病变征象诸如气胸、肺气肿、胸腔积液、肺不张, 斑片状及颗粒状影等, 无明显区别甚或相同。

3 讨论

CT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 (为普通平片的10~20倍[6]) 且无组织重叠显像等优点。较胸片而言, 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极大地提高了病变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常规CT检查剂量大, 是普通胸片的10~100倍[7], 对人体的危害大, 尤其是对小儿, 具致癌作用并影响生长发育, 而且年龄越小影响越明显。据研究[4]显示, 小儿对X线的敏感性是成人的10倍, 每毫安秒的辐射剂量比成人高1.6~1.7倍, 致癌风险是成人的2~4倍。因此, 如何选择合适的扫描方案, 最大程度地提高胸部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又能够把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减到最小, 就显得非常重要[8], 同时也是当今放射学研究的热点。

胸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的可行性。胸部具有良好的天然对比性, 肺内各种细微结构与肺泡含气等气体密度差明显, 因此低剂量CT在胸部的应用最为成熟。众多资料和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CT扫描在图像质量和显示细微结构及病变方面无大差别甚或相同, 而辐射剂量却明显下降, 大大降低了小儿受到的辐射剂量, 并且减少了设备耗损,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成本大为降低, 完全有可能像小儿胸片一样被推广使用。

小儿各脏器尚未完全发育, 解剖结构对比差;不能合作, 不能自控呼吸, 都为卧位胸片, 图像质量差;又为X线穿透路径上各组织的叠加成像, 使一些组织或病变很难或不能显示, 漏诊、误诊机率高, 失败、重拍几率也高, 射线损伤同步增大。笔者认为, 基于新生儿处于生长发育期, 组织细胞分裂更新速度和比例远高于成人, 对射线的敏感性是成人的十多倍, 新生儿胸部影像检查最好直接进行低剂量CT扫描并重建、重组, 追踪复查也选择低剂量CT检查而不拍胸片。

优化扫描方案, 实现个性化CT扫描。降低CT扫描剂量的主要方法有降低管电压和管电流、增大螺距以及减少扫描次数。但降低管电压的同时, 图像伪影增加, 影响像质和诊断, 可行性较差。这种影响主要在成人, 对于新生儿却不明显。同时降低管电压和管电流在新生儿低剂量CT扫描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增加螺距, 光子数量减少, 图像噪声增大, 容易遗漏小病灶, 因此一般不主张变动螺距。减少扫描次数以MSCT为最好, 一次容积扫描即可完成。新生儿的低剂量CT扫描参数必须根据体重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本组早产儿和足月儿采用不同的扫描参数也是为此。因此, 不片面追求图像质量, 在保证影像诊断的前提下, 优化扫描方案, 使扫描各参数的设计更合理, 从而达到更有效地控制CT辐射剂量, 将损害减到最小, 以利宝宝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Efstahopoulos E P, Kelekis N L, Pantos I, et al.Reduction of the estimated radiation dose and associated risk with prospectiveECC-gated256-slice CT coronary angiograpby[J].Phys Med Biod, 2009, 54 (17) ;5209-5222.

[2]汪力.头部放疗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8, 21 (2) :120-122.

[3]白万晶, 宁刚.儿童低剂量CT检查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电子版) , 2009, 5 (3) :78-81.

[4]赖爱平, 龚方戚, 章士正.儿童CT检查射线剂量优化原则[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5, 13 (4) :342-346.

[5]马恩森, 杨志刚.低剂量CT在儿童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华西医学, 2007, 243 (3) :675-677.

[6]白人驹, 张雪林.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6.

[7]敖正杰, 黄炎标, 杨兴桂, 等.肺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临床应用[M].实用医技杂志, 2011, 18 (1) :32.

CT扫描检查论文 篇9

[关键词] CT扫描;创伤;胸部

[中图分类号] R2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1-102-02

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已成为目前我国导致死亡的第3位原因,胸部创伤也成为一种常见外伤,并常有严重的复合伤存在,需尽快完成影像学检查并及时作出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对笔者所在医院救治的重症或有复合伤的26例胸部创伤患者的CT影像改变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CT胸部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近2年来26例胸部创伤进行CT扫描,对胸部损伤进行分析。男15例,女5例,年龄16~52岁,平均(38±3)岁;致伤原因首推车祸,占78%。其次为工伤,占19%。男3例,女2例。1例为刀伤。26例中,均先行X线平片检查,后进行CT扫描。

1.2 方法

CT扫描采用SIEMENS SOMATOM Emotion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肺尖至横膈,层厚10 mm,间距10 mm。神志清醒者,尽量作屏气扫描,对可疑部位加扫5 mm的薄层,伤情严重者,采用动态扫描,以缩短检查时间。

2 结果

肺损伤20例多表现为大片状或多发片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密度较淡,大部分湿肺在伤后48 h开始吸收消散,慢者5~38 d[1]。见图1。

圖1  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肺损伤 图2  左肺下叶损伤并肺内血肿

合并有肺内血肿3例,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类圆形均匀性高密度影[2],CT值40~80 HU,直径多在1~3 cm之间。1例最大直径8 cm,并有气体溢入时,则可见气液平面,血肿吸收消散较慢,在1~2个月之后。见图2。

合并血气胸者5例,形成X线平片所示的气-液平面。见图3。

图3  左肺下叶损伤并血气胸 图4  左侧血胸

合并血胸者4例,CT表现为与后胸壁平行的弧形均匀高密度影,边缘整齐,CT值在30 HU左右。见图4。

合并气胸者5例,CT表现为患侧胸腔前缘无肺纹理之弧带状低密度影,CT值-1000 HU,肺组织压缩5%~90%不等,纵隔向健侧移位程度与气体量多少有关。见图5。

图5  左肺下叶损伤并左侧气胸 图6  胸骨骨折

单纯肋骨骨折6例,合并有胸骨骨折者3例。CT及X线表现均为:肋骨及胸骨骨质连续性中断,肋骨骨折多发生于4~9肋外侧缘,胸骨于胸骨体部骨质断裂。见图6。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车祸外伤的增加,胸部创伤也不断增加。CT扫描不仅能明确胸部损伤的部位,还能显示损伤的程度及范围。CT显示肋骨骨折、胸骨骨折并不比X线平片优越,但对于X线平片不易发现的隐匿性骨折错位,CT可清晰观察到细微的骨折线,具有特异性。本研究有2例X线胸片显示正常,CT扫描则显示肋骨线形骨折,骨折处局部软组织肿胀。

气胸、血胸、血气胸:CT优于X线平片。少量气胸、异位气体积聚,X线平片几乎不能确定或发现,CT对其敏感度达100%。因卧位扫描少量气体显示于前胸壁下,CT表现为细条状的透亮带,肺组织压缩边缘锐利、光滑,且在较低层面显示。少量胸腔积液,X线平片难以发现。CT由于对各种组织的密度敏感性较高,因此当液体很少时也能分辨出来。血气胸在CT上一般表现为气液分离,按气体在胸腔前部,液体在胸腔后部分布而形成气液面。

创伤性湿肺、肺内血肿:创伤性湿肺CT表现较X线平片更为明确[3],呈现大片状或多发片状边缘模糊的高密度影,形态不规则,密度较淡。较轻程度的湿肺显示为肺纹理周围的模糊影;较重者以肺叶或一侧性肺野的磨玻璃状改变。肺内血肿,CT可明确其数目、大小及形态等[4-5]。

胸部创伤CT检查的价值:通过CT与X线平片对比分析,CT检查的优点在于:对隐性胸部损伤的检出,如单纯少量气胸、血胸、轻度肺挫伤出血、隐匿性骨折及肺内血肿的数目、分布,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所以能很好地显示出上述病变,使损伤的检出率提高。

可发现创伤性湿肺的早期肺内改变,并早期作出准确诊断。本研究有4例普通X线平片显示正常,CT扫描则显示有特征性的点片状高密度影,从而为创伤性湿肺的早期诊断及轻度肺挫伤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助于早期预防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因此,笔者建议在急性胸部创伤病例中,对于临床上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咯血等症状,在做X线平片的同时或普通X线平片又不能解释其原因者,应及时进行CT检查助诊。

[参考文献]

[1]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848.

[2]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68.

[3] 潘纪戍,张国桢,蔡祖龙.胸部CT鉴别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55.

[4] 莫国友,姚亮平,陈勤.重症胸部创伤96例CT评价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78.

[5] 谢丽峰.X线与CT在胸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6):113.

CT扫描检查论文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扫描106例学龄前儿童,有60例正常或轻度副鼻窦炎患者入选,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2岁~6岁,平均4.4岁,中位年龄4.5岁;轻度炎症35例,正常25例。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人,其中第1组为标准剂量组,第2~6组为低剂量组;标准剂量组扫描参数设定参考2005年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会骨学组和第3届全国头颈部影像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关于《头颈部CT、MR扫描规范指南(试用稿)。

1.2 CT检查

扫描前准备:不配合者给以10%水合氯醛镇静,按0.5 m L/kg口服。仪器:PHILIPS MX4000双排螺旋CT。扫描体位:仰卧位,基线听眶下线,范围从腭部到额窦顶部。一般扫描参数:扫描野(FOV)22 cm,重建矩阵512×512,旋转速度1 r/s,准值器宽度2.5 mm,层距2.5 mm,骨高分辨算法和软组织算法重建,骨窗:窗位350 HU,窗宽4 000 HU,软组织窗:窗位35 HU,窗宽400 HU。各组扫描参数:第1~3组电压120 k V,电流分别为100 m As、50 m As、30 m As;第4、5组电压100 k V,电流分别为50 m A、30 m A;第6组电压80 k V,电流30 m As。参数设定后,扫

描仪自动显示不同毫安秒扫描时的权重CT剂量指数(CTDIw)。

1.3 图像质量的评估

由3名从事CT诊断的放射医生在不知道扫描条件的情况下对CT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通过对观察鼻窦及其周围的以下6个解剖结构的清晰度进行评分,确定图像的质量:a)筛骨眶板,b)鼻泪管,c)筛窦间隔,d)咽旁间隙,e)晶状体,f)眼环。每个结构根据观察的清晰度进行评分:未显示,0分;显示但不够清楚,1分;清楚显示,2分。以侧为单位,左右侧单独计分,每侧最高分为12分,最低分为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Kruska-Wallis H检验分析,取显著性水平α=0.05,当P<0.05时,认为6组不同剂量扫描所得图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然后进一步用Nemenyi法检验比较不同低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之间的差异。

2 结果

2.1 辐射剂量降低情况

第1组CTDIw为11.67 m Gy;第2~6组CTDIw分别为5.84 m Gy、3.50 m Gy、2.53 m Gy、1.52 m Gy、0.89 m Gy,与第1组比较分别减少50%、70%、78%、87%、92%。

2.2 图像质量比较

通过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KruskaWallis H检验,6组所得图像的质量评分结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81.599,P<0.001);进一步运用Nemenyi法进行两两比较,第2~4组与第1组比较所得图像的质量评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0905、0.5694、6.2862,P>0.25);第5、6组与第1组比较所得图像的质量评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9.0531、53.5293,P<0.01)。低剂量组扫描所得图像的噪声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第2~4组噪声虽有增加,但对解剖结构等的显示均清楚,不影响对疾病的诊断;第5、6组噪声增加显著,图像颗粒明显增粗,软组织的解剖细节显示不够清楚,对临床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结果详见图1~6和表1。

3 讨论

3.1 副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现状

鼻窦主要由骨、气体和软组织构成,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度,其低剂量CT扫描与肺部一样得到放射学界同行的密切关注。Metin等[2]及Sonhaib等[3]对患者接受标准剂量(200 m As)和低剂量(60 m As及50 m As)冠状位鼻窦CT扫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图像在显示解剖结构的能力和锐利程度上没有区别。Karabulut等[4]对30名患者在解剖结构、解剖变异及炎性黏膜改变的显示能力上低剂量(22 m A,CTDIw 2.6 m Gy)和标准剂量(110 m A,CTDIw 15.0 m Gy)扫描进行比较也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用40 m As、45 m As、60~85 m As低剂量进行扫描也获得达到诊断目的的图像,对鼻窦病变的定性诊断与标准剂量(150~260 m As)扫描比较无显著差异[5,6,7]。上述不同低剂量CT鼻窦扫描的应用研究均以成人冠状位为主,患者眼晶状体所接受的平均吸收剂量高于轴位扫描时的平均吸收剂量[3],而且不适用学龄前儿童、颈椎病变等不能长时间头过后伸的患者;图像质量的评估标准采用对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显示能力,评估指标在轴位图像上无法清晰显示,评价也不够全面,没有包括鼻窦周围的间隙;减少辐射剂量的方法主要是降低管电流,不完全适用于儿童,因为儿童由于体型小,相对缺乏自我过滤,管电压对其辐射剂量有显著的影响,Dianna等[8]报告同样采用120 k V扫描,年龄越小,表面剂量值越高,管电压从80 k V增到140 k V,有效剂量会增加5倍,但是采用80 k V时由于存在线性硬化伪影,多数学者建议儿童CT采用100 k V或120 k V[1,8]。

3.2 低剂量CT扫描在学龄前儿童副鼻窦检查中的临床价值

儿童由于呼吸道及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而极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加之其鼻黏膜柔嫩易充血肿胀,窦口鼻道复合体相对狭窄和常伴有腺样体肥大,因此鼻窦炎为其常见易发疾病。学龄前儿童由于自己不会擤鼻涕,分泌物往往积聚在鼻腔、鼻窦,甚至倒流至咽部,所以鼻窦炎的发病率更高,也更易引起中耳炎、上颌骨骨髓炎、眼眶蜂窝织炎、脑膜炎等并发症,临床上应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诊治。学龄前儿童由于鼻窦存在如下特点[9]:(1)黏膜生长致生理性充气不足,(2)窦腔较小,骨性边缘不甚清楚,(3)上颌窦可一过性均匀性透亮度减低,X线平片检查有限,或夸大或低估了CT所见的鼻窦病变,不能有效地提示儿童鼻窦炎的诊断,也不是可靠的筛查手段[10]。而MRI由于显示鼻窦细小的骨性的解剖远不如CT,所以目前CT被认为是评价儿童鼻窦炎的“金标准”,逐步成为小儿鼻窦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另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细胞分裂更新速度和比例远高于成人,对射线的敏感性是成人的10多倍,据报道,接受同样剂量放射辐射,儿童一生患癌症的风险远高于成人[11],且年龄越小危险性越大,尤其10岁以内明显增加。因此,低剂量CT在学龄前儿童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广阔临床价值。

3.3降低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鼻窦CT检查除观察骨性结构外,还要了解其周围软组织的改变。骨质结构与其周围气体或软组织密度差别大,有良好自然对比度,降低扫描参数对其影响不大,本组显示低剂量扫描与标准剂量扫描对骨质结构显示无明显差别,CTDIw减少至0.89 m Gy时,图像颗粒虽然增粗,但筛骨眶板、筛窦间隔仍清楚显示,边缘略显毛糙,但不影响细节的观察,这与Mulkens等[12]研究结果一致。而对软组织的影响则较大,CTDIw减少至3.50 m Gy时,图像噪声开始显著加大,颗粒增粗,晶状体、眼环边缘开始毛糙。通过综合评估,本组资料显示,CTDIw减少至2.53 m Gy时对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χ2=6.2862,P>0.25),减少至1.52 m Gy以上时则有较大影响(χ2=19.0531,P<0.01),软组织的解剖细节、层次欠清晰。

综上所述,学龄前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参数低至50 m As,100 k V,CTDIw 2.53 m Gy时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低剂量CT扫描在保证图像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既能降低被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又能延长X线球管的使用寿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Naidich DP,Marshall CH,Gribbin C,et al.Low dose CT of the lung preliminaryobservation[J].Radiology,1990,175(3):729-731.

[2]Metin K,Arslan A,Akgoz Y,et al.Diagnostic efficacy of low dose par-anasal sinus CT examination[J].Tani-Girisim-Radyol,2003,9(3):321-326.

[3]SonhaibSA,PeppercornPD,HorrocksJA,etal.The effect of decreas-ing mAs on image quality and patient dose in sinus[J]Br J Radiol,2001,74(1):157-161.

[4]Karabulut N,Akti U,Kazil S.Comparison of low dose and standard dose CT in the evaluation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of paranasal sinuses[J].Tani Girisim-Radyol,2003,9(3):315-320.

[5]任庆云,何杰,王大军,等.副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05,14(2):119-121.

[6]王勇,王建国,贾荣国,等.副鼻窦疾病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J].中国辐射卫生,2006,15(1):26.

[7]魏文洲,刘昌盛,李俊,等.低剂量螺旋CT扫描鼻窦技术的应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25(1):93-94.

[8]Dianna DC,Donna MM,Kerry TK.Strategies for formulating approp-riate MDCT techniques when imaging the chest,abdomen,and pelvis in pediatric patients[J].AJR,2004,182(3):849-859.

[9]徐赛英.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73-177.

[10]McAlister WH,Lusk RP,Muntz HR.Comparison of plain radiographs and coronal CT scan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sinusitis[J].AJR,1989,153(5):1259-1264.

[11]Brener DJ,Elliston CD,Hall EJ,et al.Estimated risks of radiation inducedfatalcancerfrompediatricCT[J].AJR,2001,176(1):289-296.

上一篇:电容电感传感器下一篇:环氧化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