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检查

2024-06-21

头颅CT检查(共7篇)

头颅CT检查 篇1

为了探讨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与CT检查结果的相关性, 进行了以下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2006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的脑梗死患者, 有效病例总计140例;年龄46~88岁, 平均70.22岁;男91例, 女49例。所有患者符合“脑梗死中医辨证现代化研究”的诊断标准[1,2], 由主治中医师进行辨证分型, 气虚证81例, 阴虚证13例, 痰湿证33例, 火热证13例。发病时间<2天。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行头颅CT检查。 (采用德Simens Somatom Plus-4CT机层厚10mm, 层距10mm, 无间隔扫描10~11层) 。记录梗死数量 (单发、多发) , 部位 (基底节区、枕叶、颞叶、顶叶、额叶及脑干) , 面积 (最大直径<15mm为腔梗;15mm≤直径≤40mm为局灶性梗死;>40mm为大面积梗死)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和SAS程序进行秩和检验。

2结果

2.1 各证型梗死灶数量及梗死灶面积的分布 见表1。

多发性脑梗死较单发者多, 比例最高的为火热证。单发性脑梗死中比例最高的为痰湿证。大面积脑梗死在气虚证中比例最高, 局灶性脑梗死中阴虚证比例最高, 腔隙性脑梗死中痰湿证比例最高。

2.2 各证型梗死灶部位的分布 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气虚证在左基底节区、右基底节区及脑干部位的分布较多, 其余证型在各个部位的分布规律不明显。

2.3 各部位梗死数目与标准证型的相关性 见表3。

气虚证和痰湿证, 左、右基底节区的梗死数目有显著性差异 (P<0.05) ;阴虚证和气虚证、气虚证和火热证脑干的梗死灶数目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2.4 各部位梗死面积与标准证型的相关性 见表4。

火热证和痰湿证、气虚证和痰湿证左基底节区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气虚证和痰湿证右基底节区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阴虚证和气虚证、阴虚证和火热证及阴虚证和痰湿证额叶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阴虚证和气虚证、气虚证和火热证脑干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脑梗死属于祖国医学“中风”范畴, 其致病因素包括风火痰虚瘀, “脑梗死中医辨证现代化研究”作为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证的基础应用研究》的一个分课题, 将本病分为风瘀证、阴虚证、气虚证、火热证、痰湿证。其中风瘀证作为脑梗死的一个基本的共同证, 而将其余四类 (阴虚证、气虚证、火热证、痰湿证) 作为本病或然出现的证型[3]。风瘀证可单独出现, 也可与其它型合并出现;而其余四证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相互合并兼挟出现, 但必包含风瘀证的内容。

本研究病例中, 脑梗死证型中气虚型最多, 占57.9%, 依次分别是痰湿证、火热证、阴虚证, 可见中风是虚实夹杂证, 致病因素风、痰、瘀为主。气虚证在左、右基底节区和脑干的梗死阳性率高, 气虚证和痰湿证对左、右基底节区的梗死数目有显著性差异;阴虚证和气虚证、气虚证和火热证对脑干的梗死数目有显著性差异。火热证和痰湿证、气虚证和痰湿证对左基底节区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气虚证和痰湿证对右基底节区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阴虚证和气虚证、阴虚证和火热证及阴虚证和痰湿证对额叶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阴虚证和气虚证、气虚证和火热证对脑干的梗死面积有显著性差异。CT是诊断脑梗死的重要手段, 掌握不同证型与头颅CT梗死灶的关系, 对于临床脑梗死的防治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表明, 头颅CT与脑梗死标准证型有显著相关性, 但由于样本量不足, 统计结果难免偏差, 且与临床的相符情况也需进一步研究。现代检测指标是证型规范化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是关于病证结合研究的关键所在。我们将进一步进行更多、更大样本的现代检测指标与证型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郦永平, 陈启光, 张菊萍, 等.急性脑梗塞辨证分型研究.江苏中医, 2004, 25 (1) :14.

[2]郦永平, 符为民, 奚肇庆, 等.急性脑梗塞的辨证分型探讨.中国中医急症, 2003, 12 (3) :245.

[3]王瑞明.量化分析在中医证候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8, 11 (6) :489.

头颅CT检查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 38例中, 男性31例, 女性7例, 年龄18~56岁, 平均28岁, 其中:打击伤8例, 车祸30例, 伤后0.5h~2d就诊, 主要临床表现有伤后头痛、头晕, 视物不清, 视力下降, 头面部肿胀青紫等, 部分病人鼻出血。

(2) 采用德国西门子samatonemotion螺旋CT机, 扫描层面及层间距均匀为10mm, 以听外眦线为基线, 常规横断面以序例扫描方法, 扫描范围从外耳道水平到头顶。CT照片包括脑组织窗及骨窗。窗宽/窗位分别为, 脑组织窗8~35Hu, 骨窗3200~700Hu。

(3) 对可疑眼眶内内侧壁骨折者, 采用眼眶薄层CT扫描, 扫描参数为:以听眶下线为扫描基线, 层厚5mm, 扫描范围由眶下缘至眶上缘。眼眶薄层扫描的选择条件: (1) 鼻根部或眼脸有皮下肿胀。 (2) 筛板不平直成角, 局部凹陷, 筛窦密度增高。 (3) 内直肌增粗或向筛窦侧移位。 (4) 眶内积气。 (5) 筛蝶窦积液。上述征象通过CT脑窗和骨窗的对比观察, 特别是CT屏幕上进行调节窗宽、窗位的观察, 发现上述第1条加上其它任意1条即行眼眶薄层CT扫描。

2 结果

38例经眼眶薄层CT扫描证实有眼眶内壁骨折36例, 在急诊CT扫描时发现筛窦密度增高, 特别是单侧密度增高者, 筛板不平直、成角、局部凹陷者, 眶内积气积液者, 均被证实有眼眶内侧壁骨折。

3 讨论

在急诊头颅CT扫描时, 由于层厚较厚部分容积效应大;扫描未针对眼眶;图象的窗宽、窗位不适合于观察眼眶结构及诊断人员的疏忽等原因, 极易漏诊眼眶内側壁骨折。但是只要注意观察, 还是能够发现异常。诊断医生对于眼眶内侧壁骨折的重视与关注最为重要。在对病人摆位时, 发现头面部肿胀青紫、“熊猫眼”或在CT片上发现眼脸部或鼻根部肿胀时, 应想到眼眶内侧壁骨折的可能性。

眼眶内侧壁由上颌骨的鼻突、泪骨、筛骨纸扳和部分蝶骨大翼构成[1~2], 其中大部分为筛骨纸板组成, 由于筛板菲薄, 最薄处仅为0.2~0.4mm, 因此, 外伤时极易骨折, 有时头面部外伤尽管伤势不严重, 仅有肿胀或“熊猫眼”, 也容易造成眼眶内壁骨折。间接暴力使眼眶内压骤然升高, 经眼球的液性传导至眶内部, 使眶壁最薄处先发生骨折[3]。所以, 眼眶内侧壁骨折发生率最高。

在发现头面部肿胀, “熊猫眼”征象或CT片上发现筛窦密度增高;筛坂不连续成角、凹陷;内直肌增粗;眶内积气者, 应采用大的窗宽上观察, 必要时调整窗宽、窗位观察。但是, 大多数外伤并不只造成单纯的眼眶内侧壁骨折[4], 通常是复合型外伤。其它部位的外伤改变较显著时往往容易疏忽眼眶内侧壁的观察。

本组36例眼眶内侧壁骨折者, 在急诊头颅扫描时, 34例显示筛窦密度增高, 筛板不平直、成角或凹陷;内直肌增粗;眶内积气。有少数病例并未显示明确的骨折线。这可能由于筛骨纸板太薄, 扫描层厚或部分容积效应所致。但在眼眶薄层扫描时骨折显示更为准确。

本组病例在2种扫描方式中均有显示以上征象。笔者认为急诊头颅CT检查能够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者, 尽量减少重复检查。这对医患双方均有利。

总之, 急诊头颅CT检查时发现明显的筛板不平直、成角、凹陷;内直肌增粗移位;眶内积气;筛窦密度增高, 特别是单侧密度增高时可直接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对于上述征象不明显或者临床需要明确了解骨折情况者, 则需要进一步行眼眶薄层CT扫描。

参考文献

[1]郭君武.眼眶骨折的CT诊断[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5, 11 (3) :75~76.

[2]韩永顺, 李开成, 余强.眼眶骨折138例CT影像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 2004, 13 (3) :164~167.

[3]高鹤舫, 兰宗森.眼眶爆裂骨折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3, 27:16.

头颅CT检查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确诊的ICH患者190例, 其中男105例, 女85例;平均年龄 (55.8±20.3) 岁。190患者中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95例, 高脂血症60例, 糖尿病30例, 冠心病45例, 脑血管瘤3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 活动中或者情绪激动下发病145例, 静态发病45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东芝Aquilion 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头颅CT检查, 层距5 mm, 层厚5 mm, 观察脑出血部位、血肿量等情况。所有患者入院前均行头颅CT检查, 而后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复查。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基础药物治疗基本相同, 包括脱水、降颅压、脑细胞活化剂、清除氧自由基及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病情改变, 并及时复查头颅CT。对于出血量少行神经内科保守治疗。出血量多的患者, 有手术指征患者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有165例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 25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为去骨瓣减压加颅内血肿清除术。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入院时患者中度昏迷36例, 头晕, 头痛70例;呕吐75例;大小便失禁50例, 抽搐14例;5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失语, 83患者存在偏盲, 偏瘫140例, 双侧肢体瘫痪30例, 去大脑强直发作8例, 一侧病理征阳性145例, 双侧病理征阳性35例, 脑膜刺激征阳性13例。

2.2 CT结果

2.2.1 出血部位

本组190例患者中, 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出血105例 (55.26%) , 脑叶 (颞叶、额叶、顶叶、枕叶) 出血30例 (15.79%) , 脑干出血28例 (14.74%) , 小脑出血20例 (10.53%) , 脑室出血7例 (3.68%) 。

2.2.2 出血量

出血量>30 ml 90例 (47.37%) , 21~30 ml36例 (18.95%) , 11~20 ml 25例 (13.15%) ;5~10 ml 13例 (6.84%) , <5 ml 26例 (13.68%) 。

2.2.3 预后

190例患者中, 根据CT结果最终经神经内科保守治疗125例,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65例;经治疗出院时不遗留后遗症55例;症状改善、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者90例;无明显变化者11例;病情加重死亡14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20例。

3 讨论

ICH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重症疾病, 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 其他常见的原因主要包括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脑肿瘤卒中、血液病、抗凝治疗等[2]。本组资料显示190患者中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95例, 高脂血症60例, 糖尿病30例, 冠心病45例, 脑血管瘤者3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者2例。由于发病原因不同, 引起ICH的发生机制也不同。高血压致ICH的机制主要是由于脑细小动脉发生如玻璃样或纤维素样变性、坏死, 甚至动脉瘤等, 一旦血压突然升高时, 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出血[3];同时由于豆纹动脉和旁正中动脉特殊的解剖结构, 当血流压力较高时, 也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4]。文献认为, 脑血管畸形是由于脑血管发育障碍致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 并对正常脑血流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破裂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脑内出血或血肿, 多见于年轻人[5]。本周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 在活动中或者情绪激动下发病145例, 静态发病45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家族史、饮酒、吸烟等, 激动、气候变化、激烈运动等因素亦可诱发。

ICH的症状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速度、水肿程度等相关[6], 本组190例患者中, 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出血105例 (55.26%) , 脑叶 (颞叶、额叶、顶叶、枕叶) 出血30例 (15.79%) , 脑干出血28例 (14.74%) , 小脑出血20例 (10.53%) , 脑室出血有7例 (3.68%) 。基底节出血典型特征主要有“三偏征”, 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症状等;脑叶出血可出现偏瘫、偏盲、失语等;脑干出血可出现偏瘫、交叉性瘫, 甚至昏迷、死亡等;小脑出血主要表现为眩晕、呕吐、共济失调等。ICH病情变化快, 若不及时治疗, 如果再次出血或水肿加重, 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甚至死亡[7,8]。脑出血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研究表明, 诊断ICH的首选影像学检查为头颅CT, 本组中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后确诊[9,10]。头颅CT影像下显示出血区域多表现为卵圆形, 边界清, 动态CT还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情况, 它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大小、水肿情况和颅内占位效应等。对怀疑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首先行头颅CT检查, 以明确诊断。动态CT检查对疾病的评估治疗十分重要, 有助于观察出血量变化或发现新的血肿, 根据检查结果来决定治疗的方法选择;本资料结果显示:出血量>30 ml 90例 (47.37%) , 21~30 ml 36例 (18.95%) , 11~20 ml 25例 (13.15%) ;5~10 ml 13例 (6.84%) , <5 ml 26例 (13.68%) 。根据头颅CT结果等综合分析, 最终经神经内科保守治疗125例,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65例;经治疗出院时不遗留后遗症55例;症状改善、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者90例;无明显变化者11例;病情加重死亡14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20例。

综上所述, 头颅CT是诊断ICH的首选方法, 根据病情变化, 及时复查头颅CT, 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及判断疾病的转归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 讨论头颅CT检查在脑出血 (ICH) 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的作用。方法 190例行头颅CT检查确诊的ICH住院患者, 对其CT结果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基底节出血105例 (55.26%) , 脑叶 (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出血30例 (15.79%) , 脑干出血28例 (14.74%) , 小脑出血20例 (10.53%) , 脑室出血有7例 (3.68%) 。经治疗出院时不遗留后遗症55例;症状改善、存在不同程度功能障碍者90例;无明显变化者11例;病情加重死亡14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20例。结论 头颅CT是诊断ICH的首选方法 , 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头颅CT,脑出血

参考文献

[1]吴江.神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70-173.

[2]Juttler E, Steiner T.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comparison of EUSI and AHA/ASA recommendations.Expert Rev Neurother, 2007, 7 (10) :1401-1416.

[3]Keep RF, Hua Y, Xi G.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mechanisms of injury and therapeutic targets.Lancet Neurol, 2012 (11) :720-731.

[4]Xi G, Keep RF, Hoff JT.Mechanisms of brain injury after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Lancet Neurol, 2006, 5 (1) :53-63.

[5]韩芳, 乔亚京, 孟桂荣, 等.青年脑出血患者340例临床及CT表现研究.中国社区医师, 2014, 4 (30) :91-92.

[6]王爱华, 邹南安, 崔钢, 等.脑出血CT与预后的关系.江西医药, 2014, 3 (49) :268-269.

[7]单丽莉.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相关因素探讨.中外医疗, 2014, 5 (10) :56-57.

[8]姚群梅.CT引导下脑内血肿穿刺术治疗4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评价.中外医疗, 2013, 12 (11) :179-180.

[9]梅桂祥, 黄震, 李进, 等.CT检查对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9 (22) :92-93.

头颅CT检查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疑似患有头颅疾病新生儿160例, 均属于高危患儿, 伴随有窒息、分娩异常、产前与产中并发症增多等临床症状。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确诊共计106例患儿为阳性, 其中男57例, 女49例, 其中具有窒息史38例, 52例患有宫内窘迫史等临床症状。

方法:调阅患者的临床病史以及临床症状体征, 在新生儿入院24~72 h的范围内, 对疑似患有头颅疾病新生儿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并依据相关的检测结果对新生儿的侧脑室伴随的扩张程度进行判断, 依据综合的检测结果, 进行相应的复查检测。以高频探头频率在5~7.5 MHz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为检测工具, 由专人负责, 对新生儿的前后卤进行常规切面检测, 并划分重点检测区域, 如脑室系统、脑实质、沟回、脉络丛、丘脑尾状核等部位[1], 对新生儿的头颅疾病作出综合性的诊断。

诊断标准:依据国内HIE诊断和分度标准, 确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并依据头颅影像学对脑室内出血诊断划分为4个级别, ①Ⅰ级:室管膜下出血;②Ⅱ级:脑室内出血但无脑室扩张;③Ⅲ级:脑室内出血伴随有脑室扩张;④Ⅳ级:脑室内出血并伴随有脑实质出血。

结果

本次160例疑似患有头颅疾病的新生儿共检测出106患儿呈现阳性, 其中包含缺氧缺血性脑病39例、脑积水22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实质内出血7例以及脑膜炎等其他头颅疾病3例, 总阳性检测率66.25%。检测结果的具体情况, 见表1。

缺氧缺血性脑病依据检测结果发现, 其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为脑水肿, 病变部位的超声回音明显增强, 个别新生儿的脑实质回声类似于脉络丛回声, 而HIE新生儿的侧脑室、第三脑室出现明显的变窄现象, 脑内沟模糊不清, 综合表现为脑裂增宽、脑沟变深、脑额叶外间隙变宽。脑积水的检测则表现为脑室不同程度的扩张, 脑室内无回声区域变大, 部分患儿的脑实质受到挤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患者依据检测诊断级别的不同而略有不同, 首先Ⅰ级为室管膜下出血, 脑室边缘为强回声包绕, 内部缺少回声, 且脑室周围出现局限性不规则强回声团。Ⅱ级脑室内出血但无脑室扩张, 脑室内出现病变团块。Ⅲ级为脑室内出血伴随有脑室扩张, 且出现病变团块和脑室扩张双重症状。Ⅳ级为脑室内出血并伴随有脑实质出血, 其超声检测过程中出现合并脑室积水。所有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患儿的出血病灶均呈现出回声, 分别为强回声、低回声以及无回声3种。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检测过程中, 未能检测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 但超声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的下腔间隙以及半球裂隙出现增宽现象, 且在增宽的沟回内无回声区。此外,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显示脑实质出血患儿头颅内的小脑以及颞叶不规则的片状呈现出强回声, 而脑膜炎患者的头颅内脑沟回增粗, 变强, 且脑膜回声增加。

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 不难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积水、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内出血以本文脑膜炎等疾病是头颅疾病的重要类别, 这类头颅疾病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 较易造成新生儿头颅极早出现病变, 且在围产期出现窒息的现象发生。根据临床研究发现, 缺血缺氧性脑病易造成导致新生儿在产前、产中等时期诱发新生儿体内二氧化碳增多、氧供应不足等症状, 从而导致新生儿出现脑积水、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紊乱等现象的发生[2]。而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患儿其神经系统较易受到病变的影响而受损, 导致脑室内出血或者脑周围出现大面积水等症状, 严重危害新生儿的生命健康。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等头颅疾病也是危害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疾病, 较易诱发新生儿大脑表面出现脑膜硬化、软脑膜间隙变小、脑实质出血病变等症状。以上头颅疾病都给临床检测带来诸多的困难。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 彩色多普勒头颅疾病检测较传统头颅疾病检测方法表现出了诸多的优点, 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准确地对患儿头颅内的病变部位进行确诊。

参考文献

[1]万国兰, 方佳远, 吴丽.实用小儿神经病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188-189.

头颅CT检查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来我科进行颅脑CT检查的新生儿80例,随机等分成2组,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均<28d,平均8d。

1.2 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Prospeed AI单层螺旋CT机,常规剂量和低剂量各扫描50例,常规剂量组管电流为180m As,低剂量组为60m As,其余参数为管电压120k V,1.5秒/360度,层厚、层间距7mm,轴位扫描,1X3幅图像。均采用标准重建算法,仰卧位,头先进。记录患儿年龄、性别,单次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不合作患儿给予10%水合氯醛(50~100mg/kg)镇静,使其入睡。

1.3 图像质量评估

将新生儿颅脑图像采用窗位40HU,窗宽100 HU,用Kodak公司生产的Dry View6800激光照相机摄片,CT片作统一编号,并用胶布封住每幅图像左下角的扫描条件记录。分别由3名主治医师盲法评价每幅图像,图像评判标准依据影像噪声、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及有无伪影将其分为4个等级:(1)图像层次清晰,颗粒均匀,解剖结构清晰,无伪影,图像质量定义为优;(2)图像质地均匀但不很细腻,解剖结构可见,基本无伪影,图像质量定义为良;(3)图像层次一般,颗粒欠均匀,能显示解剖结构,有少许伪影但能达到诊断的需求,图像质量定义为合格;(4)图像层次不清,颗粒大,解剖结构不清晰,有明显伪影,图像质量定义为不合格。综合3位医师的评价,计算出各等级所占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对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扫描的CTDIw数据运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图像质量评分数据用构成比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常规剂量与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

见表1,常规剂量与低剂量组的CTDIw分别为45.8m Gy,9.6m Gy。经t检验,P值均<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60m As低剂量组与180m As常规剂量组CTDIw有显著差别,m As越低,CTDIw越低。

2.2 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评价

3名医师对图像质量的评价结果见表2,表2表明两种剂量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分别为97.5%和100%,经χ2检验,χ2=1.013,P=0.314>0.05,差异无显著意义,即60m As低剂量组与180m As常规剂量组扫描符合诊断要求的比例无明显差别。

注:与常规则剂量组比较,P<0.01

注:χ2=1.013,P=0.314>0.05

3 讨论

3.1 新生儿头颅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

有研究结果显示CT图像质量与扫描剂量呈正相关系,扫描剂量越高,图像质量越好,影像噪声越小,随着扫描剂量下降,图像质量下降,而噪声成倍增加,应用的参数使扫描剂量过低,则不能保证图像质量而影响诊断。因此选择合适的扫描条件是新生儿头颅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行性的关键,本组资料中采用60 m As的低剂量扫描参数进行扫描,其优、良级图像所占比分别为22.5%、55.0%,合格占20%,仅1例为不合格级图像,97.5%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3.2 新生儿CT检查的所受X线辐射剂量及其影响因素

扫描剂量越高,受检者接受的剂量量越大,其发生辐射损伤的可能性越大。新生儿各重要器官及功能尚未发育健全,过量的X线辐射对其危害较大。因此,降低扫描剂量是新生儿放射防护的主要方法。本研究中,其他参数不变,60m As低剂量组扫描的X线剂量仅为180m As常规剂量组扫描的21.0%,新生儿接受X线辐射剂量大大减少。另外影响X线辐射剂量的因素还有扫描范围以及患儿不合作引起的重扫或补扫。本组资料扫描范围包括被检部位的上下界,患儿熟睡后或应用镇静剂后进行检查,尽量避免重扫或补扫。另外对非被检部位进行防护屏蔽。以上措施都降低了患儿所受X线辐射剂量[7]。

3.3 新生儿头颅低剂量CT扫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由于新生儿处于生长发育期,细胞分裂更新速度和比例远高于成人,对射线的敏感性是成人的10多倍。放射线辐射是CT检查的主要不利因素,新生儿吸收CT剂量更高且放射线引起损伤的危险被认为比成人更高[8]。故降低新生儿头部检查的辐射剂量具有重要意义。刘昌盛等认为新生儿颅骨、脑组织及脑室系统三者间自然对比度好,这是低剂量扫描技术运用的基础[9]。另外,在新生儿头颅的疾病中,主要包括分娩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而引起的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和一些颅脑先天发育异常,这使得病变组织与正常的脑组织之间有较大的自然对比度,为适当降低CT扫描条件提供了病理基础。本组资料表明,60m As组图像虽然噪声较大,但颅内正常结构及病变组织显示尚清,且可通过调整窗宽和窗位、选用合适的算法及图像后处理功能弥补,使图像质量得到提高,基本不影响诊断。

在全民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医疗单位对病人检查也应该人性化。通过本组研究我们认为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辐射剂量是人文关爱的一种体现,是一种职业操守,有效的保护了新生儿,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提倡。

摘要:目的 评估新生儿低剂量头颅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颅脑病变需行CT检查的新生儿80例随机等分成2组,分别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CT扫描,常规剂量组管电流为180mAs,低剂量组为60mAs,其余参数为管电压120kV,1.5秒/360度,层厚、层间距7mm,轴位扫描,1X3幅图像。记录各组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由3位医师采用盲法评判两组扫描剂量的图像质量。结果 常规组的CTDIw为45.8mGy,60mA组的CTDIw为9.6mGy,低剂量扫描组的CT吸收剂量指数(CTDIw)仅相当于常规剂量的21.0%,所用图像基本都满足了临床需要。结论 螺旋CT应用降低管电流的方法在新生儿头颅扫描时可明显降低射线剂量,并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

关键词:低剂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术,新生儿,颅脑

参考文献

[1]Naidich DP,Marshall CH,Gribbin C,et al.Low-dose CT of the lungs:Preliminary observations[J].Radiology,1990,175(3):729-731.

[2]秦维昌,刘传亚,元恒涛.重视医用X线检查低剂量成像方法学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0):1013-1014.

[3]徐新,李国华,李云卿.低剂量CT扫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J].医学综述,2011,17(4):610-614.

[4]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The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Overview and Study Design[J].Radiology,2011,258(1):243.

[5]王威清,熊曾,刘进康.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34(2):146-149.

[6]孟俊非,范淼.重视C T检查中的辐射剂量[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0):1015-1016.

[7]刘华亮,付佳臻,李武.新生儿头颅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杂志,2009,24(1):94-96.

[8]吴苔,高德春.低剂量CT扫描在新生儿颅头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26(2):177-178.

头颅CT检查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9例病例均为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收住确诊为HIE的足月新生儿, 诊断条件符合1996年10月杭州会议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1], 胎龄37+1~42周, 出生体重2.5~4.3kg, 男30例, 女19例, 两组胎龄及体重比较统计学无差异。按照HIE的临床分度标准, 轻度HIE33例, 中-重度16例;按照头颅CT分度标准, 轻度HIE29例, 中-重度20例。头颅CT检查时间为生后5~7d。

1.2 NBNA方法

所有HIE患儿于生后7d、14d进行NBNA评分。评分在室温25~27℃、光线半暗的环境中进行, 评分内容包括行为能力6项、被动肌张力4项、主动肌张力4项、原始反射3项、一般评估3项, 每项评分均包括3个分度 (0分, 1分, 2分) , 满分40分[2]。检查者通过专职培训。

1.3 临床处理

所有HIE患儿入院后均予三对症、三支持治疗, 脑代谢激活 (CDPC、脑多肽共2个疗程) 、高压氧 (1~2个疗程) 的治疗, 于1~2岁时应用Gesell测试法[3]进行智能发育随访。

1.4 预后标准

NBNA评分≤35分为异常, >35分为正常。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 对原始观察资料分别作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 对NBNA评分与预后关系资料作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 表2。

3 讨论

有资料统计显示, 我国活产新生儿中新生儿窒息发病率为5%~10%, 高者达20%。窒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中, HIE的发病率居首位, 严重的HIE常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 准确及时对HIE作出诊断及预后评估, 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HIE的临床治疗, 是新生儿科医生的一项重要工作。HIE的病情评估, 有临床分度和CT分度两个标准。临床分度是从初级神经反射方面对HIE进行诊断分度, 缺乏大脑皮层功能的评价;CT分度从脑白质低密度分布范围方面对HIE进行影像学诊断分度。近来, 我国新生儿医学工作者参考国外先进方法及自身经验, 建立了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方法, 推广应用于HIE患儿的预后评估工作。

本研究中, 对HIE患儿进行临床分度和CT分度, 并分别在生后7d、14d进行NBNA评分, 结果发现, 按临床分度的轻度组与中-重度组间NBNA评分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按CT分度的轻度组与中-重度组间NBNA评分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而两个轻度组间NBNA评分值及两个中-重度组间NBNA评分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说明NBNA评分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在生后7d、14d两组NBNA评分与不良预后关系的观察中, 14d组评分≤35分的患儿中不良预后发生率36% (9/25) , χ2=10.58, P<0.01, 组间不良预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说明生后14dNBNA评分与HIE不良预后间有密切关系。其中我们观察到, 14d评分组中, 31~35分值的患儿不良预后发生率为7.69% (1/13) , ≤30分值患儿不良预后发生率为66.7% (8/12) , 说明评分值越低, 不良预后发生率越高。因此可见, NBNA评分法, 尤其生后14dNBNA评分, 由于其准确、经济、简便, 对于HIE患儿的临床及预后评估, 在基层医院实用、可行。

如果NBNA评分法能与患儿临床及头颅CT检查相结合, 更能为HIE病情作出客观的判断, 对于我们制定HIE患儿的早期干预方案有重大临床意义。

注:检验结果表明: (1) 按临床分度的轻度组较中-重组, NBNA评分 (7d组两两比较, 14d组两两比较) 明显减低, 组间t值为17.47和12.87, P=0.001<0.01, 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按CT分度的轻度组较中-重度组, NBNA评分 (7d组两两比较, 14d组两两比较) 明显减低, 组间t值为9.69和9.73, P=0.000<0.01, 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 临床分度轻度组与CT分度轻度组比较, 临床分度中-重度组与CT分度中-重度组比较, 组间NBN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注: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 (1) 第7天评分组>35分7例, ≤35分42例, 计算结果χ2=1.837, P=0.32>0.05, 组间不良预后无显著性差异; (2) 第14天评分组>35分24例, ≤35分25例, 计算结果χ2=10.58, P=0.001<0.01, 组间不良预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 此次临床观察资料7d、14dNBNA评分>35分者无一例发生后遗症

摘要:目的探讨NBNA评分法结合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确诊HIE患儿进行临床分度及头颅CT分度, 生后7d、14d进行NBNA评分, 并于1~2岁时进行智能发育随访, 观察NBNA评分、头颅CT分度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按临床分度, 轻度组与中-重度组NBN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按头颅CT分度, 轻度组与中-重度组NBN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7d组和14d组NBNA评分≤35分者后遗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BNA评分法对HIE患儿预后具有很高的评估价值, 在基层医院实用、可行, 尤其生后14dNBNA评分与头颅CT相结合, 可为HIE病情作更客观的评估。

关键词:NBNA,头颅,CT,HIE,预后评估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 1997, 35 (2) :99.

[2]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7~63.

头颅CT检查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88例脑梗死患者为对象, 分为试验组44例 (脑分水岭梗死) 以及对照组44例 (普通脑梗死) 。试验组男25例, 女19例, 年龄48~71岁, 平均年龄 (56.3±3.2) 岁;对照组男28例, 女16例, 年龄50~76岁, 平均年龄 (60.3±3.0) 岁;研究中均排除心内膜炎以及心房纤颤患者。两组间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 仪器均由美国GE公司生产。扫描参数设为电压120 k V, 电流110 m A, 断层宽度5.0 mm, 准直为0.6 mm, 将球管旋转速度设置为每秒3圈, 移床量每圈为23.0 mm, 扫描间隔为5 mm, 矩阵为256 mm×256 mm。对患者的主动弓以及头顶部进行扫描, 经患者的肘静脉推注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100 ml, 将推注速度控制为4 ml/s, 扫描厚度约为5 mm, 完成上述步骤后, 采用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获得颈动脉的影像,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

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管腔内径缩小低于50%;中度狭窄:管腔内径缩小在50%以上, 但低于75%;重度狭窄:管腔内径缩小大于等于7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检查后发现, 试验组患者颈内动脉狭窄占81.82% (36/44) , 血管发育异常占22.73% (10/44) , 动脉瘤占15.91% (7/44) , 单侧闭塞占9.09% (4/44) ;对照组患者颈内动脉狭窄占36.36% (16/44) , 血管发育异常占18.18% (8/44) , 动脉瘤占11.36% (5/44) , 单侧闭塞占13.64% (6/44) ,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 试验组患者的颈内动脉狭窄率明显增高 (P<0.05) 。

3 讨论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患者诱发脑分水岭梗死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患者血容量降低或低血压时, 动脉供血交界区域边缘发生局限性缺血, 使得脑分水岭梗死病情不断发展。本研究显示, 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普通脑梗死患者, 但其他如血管异常、动脉瘤和单侧闭塞则无明显差异。所以认为颈内动脉狭窄是导致患者发生脑分水岭梗死的主要因素[2]。

相关资料报道, 对脑梗死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与DSA检查的相似率高达96%以上, 能够直观准确地发现颅内动脉微小变化、粥样硬化、血管壁缺失等异常情况, 同时具备操作简单和无创等诸多优势, 能够对头颅血管异常作出有效判断[3]。

综上所述, 脑分水岭梗死与患者的颈内动脉狭窄有直接关系, 而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则可以起到良好的诊断作用, 是一种安全、无创的诊断方式且准确率高, 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成明, 赵首清, 郝文莉, 等.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成像在脑分水岭梗死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 45 (8) :993-994.

[2]高艳, 李坤成, 杜祥颖, 等.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和头颈部CT血管成像在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和闭塞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 41 (10) :1049-1053.

上一篇:话务岗位下一篇: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