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CT检查

2024-10-30

术前CT检查(通用8篇)

术前CT检查 篇1

摘要:目的评价胃癌术前CT扫描价值。方法经胃镜病理证实的30例胃癌患者行CT检查, 观察其CT表现, 并和手术、病理做对照分析。结果CT显示进展期胃癌30例, T分期诊断正确率80.0% (24/30) , N分期诊断正确率70.8% (17/24) , M分期诊断正确率66.7% (6/9) 。结论低张胃CT扫描对中晚期胃癌诊断价值较大, 可指导临床手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胃癌,低张,分期,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本文报告30例胃癌的CT检查结果, 结合文献分析, 以探讨低张胃CT扫描在胃癌术前分期方面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胃癌患者中, 男性22例, 女性8例, 年龄38~77岁, 平均61岁。临床症状和体征:上腹部胀痛不适16例, 其中伴呕吐4例;进行性消瘦、食欲不振5例;黑便6例;吞咽困难2例;头晕乏力1例。贫血8例, 腹水2例, 腹部肿块2例。全部病例行胃镜检查证实, 术前进行胃CT平扫及增强扫描。

1.2 扫描方法

低张胃CT扫描方法:禁食6~8h, 使胃充分排空, 检查前10min肌内注射220~654mg, 立即服水800~1200mL, 患者取仰卧位, 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及间隔为10mm, 局部薄层为3~5mm, 从胸骨剑突扫至脐部, 部分患者扩大扫描范围至盆腔, CT机为GESYNERGY。扫描资料由两位从事CT诊断工作的医师观察, 进行诊断、术前分期, 并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对照。

1.3 CT判断标准

胃壁增厚>5mm为异常, 病灶大小按最大径计算, 胃同脂肪层模糊或消失为胃同侵犯, 淋巴结直径>1cm为转移, 分期采用与外科、病理相一致的TNM分期法。

2 结果

2.1 病变发生部位、范围及病理类型

30例胃癌均为进展期腺癌, 其发生部位分别为:胃窦癌10例, 贲门癌5例, 胃体癌8例, 贲门癌侵及胃体4例, 幽门管癌2例, 浸润型全胃癌1例。

2.2 CT表现

(1) 胃壁增厚、黏膜破坏13例, 胃壁厚5~35nnn不等, 与正常胃壁分界不清。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处胃壁明显强化, 黏膜破坏, 1例弥漫型胃癌显示胃壁广泛增厚、僵硬, 胃腔缩小。 (2) 软组织肿块10例, 肿瘤向腔内或腔外同时生长, 形成不规则软组织肿块, 表面凹凸不平, 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 显示更加清楚。 (3) 胃壁增厚伴肿块7例, 同时具有上述两者的CT表现。 (4) 周围直接侵犯14例, 胃癌突破浆膜层向周围侵犯, 表现为胃轮廓不清, 浆膜面毛糙, 胃周脂肪层模糊或消失。 (5) 淋巴结转移17例。 (6) 远处转移6例, 其中肝脏转移4例, 肝转移胰头侵犯伴腹膜转移、腹膜增厚、腹壁结节、饼状网膜、腹水2例。 (7) 术前分期: (1) T分期:T0、T1期五;T2期16例, 15例诊断正确, T2、T3分期不清1例;T3、T4期14例, T0期误诊为T4期3例, T4期误诊为T3期2例。CT诊断T分期准确率为80.0% (24/30) 。 (2) N分期:术后病理检出淋巴结转移24例, CT诊断转移17例。CT诊断N分期准确率为70.8% (17/24) 。 (3) M分期:CT诊断6例肝转移中, 4例单纯肝转移, 2例肝转移伴胰头侵犯、腹壁种植转移及腹水。1例胰头侵犯, 2例腹壁种植转移伴少量腹水漏诊。诊断准确率66.7% (6/9) 。

3 讨论

3.1 胃CT检查技术

正确使用CT检查技术, 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术前分期。

3.1.1 检查前准备

胃是一个蠕动着的空腔脏器, 胃壁在非扩张状态下厚薄不一。必需保持空腹, 减少蠕动和充分扩张三个基本条件。低张药物的使用, 一方面使胃易于扩张, 同时可消除胃蠕动, 以减少伪影和胃收缩所产生的假性胃壁增厚。

3.1.2 对比剂选择

胃肠道壁属软组织密度, 与胃周脏器分界不清, 胃CT扫描以水作为对比剂, 能与胃壁形成良好的对比。另外, 以水作为胃扩张对比剂, 比阳性对比剂的价格低廉, 患者更易接受。

3.1.3 扫描方式选择

胃癌CT检查中除了平扫以外, 团注动态增强扫描可使正常胃壁、周围结构以及病灶得到不同程度的强化, 在水和胃周脂肪的衬托下, 正常胃壁、血管显示清楚, 而淋巴结由于缺乏血供呈相对低密度, 与小的血管断面区分开, 有助于病变的定性和淋巴结改变的判断, 从而判断病变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因此, 增强扫描为胃肠道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另外, 改变扫描体位在CT检查中也很重要。

3.2 低张胃CT扫描对胃癌分期的诊断

术前分期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3.2.1 T分期

T分期主要是观察肿瘤侵犯胃壁的深度, 低张胃CT扫描由于较好地显示了胃壁的厚度, 为胃癌进行T分期提供了客观依据。由于T0期胃壁不增厚, T1期胃壁增厚不明显, 有时较难被CT发现。对于T2~T4期, CT诊断较容易, T2、T3、T4期的区分通常是观察胃浆膜轮廓征象和胃周脂肪征象。T2期:局灶或弥漫性胃壁增厚, 外层不受影响;T3期:胃壁明显增厚, 外层模糊, 与周围脏器的脂肪分隔清晰;T4期:肿瘤突破浆膜层外, 周围脂肪模糊消失, 并侵及临近结构。CT对于T3、T4期的鉴别有时较难。本组分期错误的6例中, 5例发生在T3、T4期之间, 仅1例发生在T2、T3期之间。

3.2.2 N分期

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为胃癌的主要扩散方式, 服水后胃轮廓显示清楚, 有利于胃周肿大淋巴结的显示, CT动态增强扫描更有助于发现和判断淋巴结的大小, 淋巴结不易强化, 与周围组织差异大, 易于显示。但肿大淋巴结检出率与淋巴结的大小和部位有关。腹腔动脉旁、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根部和腹主动脉旁等后腹膜淋巴结CT最易显示且可靠。病灶旁胃周淋巴结检出率低, 主要是因为病灶旁淋巴结常与病灶融合, CT较难发现。另外, 淋巴结的检出还与CT扫描方式有关, 扫描层厚越薄, 敏感性越高。N分期是胃癌分期的难点, 多数文献以淋巴结直径10mm为标准, 本文采用淋巴结大于或等于I0mm即为转移, 将一些转移性的小淋巴结漏诊, 以致于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 因此, 淋巴结大小不是淋巴结转移的绝对指标。

3.2.3 M分期

胃癌除了胃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以外, 还通过血行进行远处转移。胃癌转移到肝脏最常见, 其次是肾上腺、胰腺和卵巢等。胃癌以种植的方式转移到网膜、肠系膜、盆腔, 表现为腹水和肿块, 网膜、肠系膜增厚显著者呈饼状或块状。本组CT发现侵及胰腺2例, 腹腔种植转移并形成饼状2例。肝转移6例全部被发现。CT对诊断肝转移准确性高, 主要是CT能在门脉期进行全肝脏的扫描, 提高了对肝脏转移灶的检出。另外, 螺旋CT多期增强, 可排除其他肝实质病变, 准确率为97%~100%。再加上对肝外腹腔、盆腔的检出能力, CT是检出远处转移灶的有效方法。

3.3 胃CT扫描对胃癌诊断、术前分期的限度

(1) 早期胃癌主要发生在黏膜或黏膜下层, 胃壁的厚度不一定发生改变, 同时CT轴面图像无法很好显示胃黏膜面的情况, 因此CT对早期胃癌的检出和病变的大体分型差。 (2) CT对于<1.0cm的肝转移灶和腹腔种植结节较难发现, 腹腔种植结节小而不合并明显腹水者, CT诊断非常困难。 (3) 病理发现不少肿大淋巴结紧贴肿块表面生长, CT很难发现。另外, CT对于肿大淋巴结不能区分为转移或水肿及炎性反应。本组N分期, CT检出率低于手术病理分期。 (4) 极度消瘦的患者, 胃周围脏器由于缺乏完整清晰脂肪层的对照, 是否受肿瘤侵犯, CT很难发现。

总之, 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行低张CT检查, 可根据癌肿的直接和继发征象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作出较科学的CT分期, 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治疗效果的判定。但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 CT检查尚有一定的局限性。

术前CT检查 篇2

为保证门诊手术室的质量安全,根据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结合门诊手术室的实际情况,制定门诊手术室术前检查制度:

一、门诊手术病人除常规体检外,应做血常规,凝血机制检查,35岁以上患者应做血糖,血压检查。针对包块病灶必须行B超检查,明确病灶情况,酌情手术。

二、45岁以上患者术前应常规行心电图,胸片检查。

三、对存在基础疾病患者,首先进行手术耐受性评估,做相应的检查后确定是否门诊手术,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术前CT检查 篇3

关键词:鼻窦炎,真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allergic fungal rhinosinusitis sinusitis, AFRS) 是真菌性鼻窦炎中较为特殊且认识最晚的一种类型, 属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 目前认为它是免疫性疾病, 而非感染性疾病。早期的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易误诊为急性鼻窦炎或鼻息肉, 但若诊断有误, 则可延误治疗, 导致病变进展, 可能出现鼻部畸形、眼球移位等, 将AFRS与慢性鼻窦炎或其他类型的真菌性鼻窦炎相鉴别的目的在于能够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 从而预防其并发症的出现。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 CT能够较准确的反映出病变鼻腔及鼻窦的范围及异常的鼻腔结构, 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意义重大。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8月~2013年5月经临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3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资料,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3例患者中, 男15例, 女18例, 年龄17~50岁, 平均年龄35.5岁, 病程5~10年。33例患者中, 28例有过敏性鼻炎及鼻息肉, 5例有哮喘病史。临床表现:流脓涕者28例, 其中涕中带血23例;鼻阻塞感33例, 头面部疼痛30例, 失嗅4例, 突眼2例, 视力减退1例。前鼻镜检查见:钩突肥大伴息肉样变28例, 鼻腔可见息肉28例, 鼻中隔偏曲5例, 泡状中甲5例, 中鼻道内可见脓涕伴有臭味者28例, 鼻腔外侧壁移位3例。

1.2 检查方法

33例患者均行鼻窦CT冠状位及轴位扫描, 未作增强扫描, 本院采用飞利浦64排CT扫描。轴位扫描基线为听眶线, 扫描范围从额窦至上颌窦底。冠状位扫描基线为听眦线的垂线, 扫描范围从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层厚5 mm, 层距5 mm。软组织窗及骨窗同时显示。

2 结果

2.1 CT表现

33例患者鼻窦表现为部分或完全的软组织密度影, 且部分窦腔可见密度不均匀, 其中累及全组鼻窦者28例, 累及半组鼻窦者5例。有的伴有多发条状、斑片状高密度影, 边界清楚, 有的伴有云雾状高密度影, 边界模糊。受累鼻窦膨胀27例, 窦壁骨质变薄26例, 窦壁骨质侵蚀5例, 5例病变延伸到临近结构。

2.2 术前诊断

33例患者, 术前考虑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28例, 考虑为鼻息肉伴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25例, 考虑鼻窦肿瘤5例。

2.3 术中情况

33例患者全部在鼻内镜下行鼻窦开放术, 并探查窦腔, 见窦腔黏膜水肿, 息肉样变, 并可见少量脓液及大量灰褐色及黄褐色干酪样团块。

2.4 病理检查

术后33例均行病理检查, 均可见变应性黏蛋白、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真菌菌丝, 其中28例可见charoct-leyden结晶;术中分泌物涂片及真菌培养均为阳性。

3 讨论

真菌性鼻窦炎是鼻腔及鼻窦内积聚干酪状团块, 日久侵蚀周围组织和骨质, 严重者可发生鼻部畸形, 多为单侧发病。近年来认为真菌性鼻窦炎是慢性鼻-鼻窦炎的一个亚类[1]。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属于非侵袭性, 镜下特征为可见嗜酸性或嗜碱性黏蛋白, 以及在其中分布的charoct-leyden结晶, 嗜酸性粒细胞散在分布或簇状聚集, 病变组织可见大量真菌菌丝分布。近年来认为AFRS属于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2], 是由慢性炎性反应导致的黏膜肥厚性鼻窦疾病, 是一类由真菌引发并由Ig E和Ig G介导的免疫性疾病。目前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在鼻内镜下开放鼻窦并彻底清除干酪样物, 并矫正鼻腔结构异常, 改善鼻窦引流, 是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手段, 疗效肯定[3]。

虽然本病术后预后较好, 但它的术前确诊率并不高。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但CT在其术前诊断中的参考价值不容忽视, 它能够较满意的显示出鼻窦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 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意义重大。国内外认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有其特殊性, 表现为[4,5]:窦腔及鼻腔全部或大部分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 可有骨质增生及破坏, 病变中存在高密度钙化点或斑。本组病例中累及全组鼻窦者28例, 累及半组鼻窦者5例, 病变窦腔内CT表现可见密度不均匀增高的软组织影且多累及同侧鼻腔, 大多病灶内可见点状高密度钙化影, 少数窦腔密度均匀。总之, 鼻窦CT检查发现为单个鼻窦的软组织密度影, 患者伴有鼻塞、血涕等症状者, 应考虑本病, 应认真观察CT, 了解病变范围及有无鼻腔结构异常, 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意义重大。

33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 有8例术前未明确诊断, 其最后的确诊依据术后的病理, 回顾性分析了33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 认为临床高度怀疑真菌性鼻窦炎的病例必须进行病理检查。作者认为在临床上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确诊仅仅依靠CT检查结果而明确诊断是困难的, 但CT检查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33例患者术前初诊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25例, 发现鼻窦柯瓦氏片, 由于头面部骨性结构重叠, 不能清楚的显示病变;MRI信号有时难以与窦内气体信号鉴别, 可能低估鼻窦受累的范围, 而CT它能够较满意的显示出鼻窦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 其明显优于柯瓦氏位平片及MRI。因此单侧进行性鼻塞伴涕中带血时, 患者可行CT检查, 它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术前诊断及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Ebbens FA, Georgalas C, Rinia AB, et al.The fungal debate:where do we stand today?Rhinology, 2007, 45 (3) :178-189.

[2]Ferguson BJ.Categorization of 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4, 12 (3) :237-242.

[3]肖建新, 刘悦胜.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中国内镜杂志, 2001, 7 (5) :97-98.

[4]罗晶, 孙树岩, 宋伟, 等.鼻窦真菌病CT表现及菌团阴离子测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1, 8 (5) :267-269.

术前CT检查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6月之间我院收诊的17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直肠癌) , 所有患者均行CT动态增强扫描。其中男性114例, 占总患者数的64.04%, 女性患者为64例, 占总患者数的35.96%;年龄在24~7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47.12±9.03) 岁;患者的肿瘤部位见表1;病理诊断的肿瘤类型见表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肠梗阻、便血等;所有患者除直肠外其他部位均无原发癌症。

1.2 分期方法

本文中, 直肠癌患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期时参考直肠癌的TNM分期标准) [6]。T1~T2期:病变部位的肠壁增厚大于0.5 cm, 病灶在内层且有明显的强化, 外缘光滑, 外周附属的脂肪比较清晰, 且肠腔未有明显狭窄。T3期:病变部位的肠壁增厚大于0.5cm, 外缘粗糙, 呈结节状突向外侧或者凸凹不平, 肿瘤侵润外层, 肠腔出现狭窄。T4期:病变部位穿破肠壁的外层, 且肠壁出现明显的增厚变形, 或者肠腔狭窄, 病变部位与周围器官组织之间的脂肪间隙消失。N0期:无可视的区域淋巴结, 或可见出现淋巴结肿大却无明显的强化。N1期:有区域淋巴结且强化明显, 直径不小于8mm, 。M0期:无远处组织的转移。M1期:发现病灶转移到腹盆腔、肝脏、肺或者其他远处的器官组织。直肠癌的病理学诊断分期参考TNM分期标准参考国际抗癌联盟 (UICC) 以及美国癌症联合会 (AJCC) 于2002年所拟定的标准[7]。T1期:病灶侵及到肠壁黏膜的下层;T2期:病灶侵及到肠壁的固有肌层;T3期:病灶穿透肠壁的固有肌层;T4期肿:病灶穿透浆膜或者直接侵润其他脏器;N0期:没有局部淋巴结转移;N1期:有2个淋巴结转移;N2期:有不少于4个直肠周围的淋巴结转移;M0期:没有远处组织转移;M1期:有远处组织转移。

1.3 影像学检查

1.3.1 检查前准备在行检查之前的1周之内, 所有患者均禁止

行钡剂造影, 检查前的2天内尽量饮流质食物, 前1天禁食, 扫描之前做好常规的肠道准备工作, 在扫描前的3h和0.5h时分别空腹口服1%的泛影葡胺溶液, 在患者耐受情况下口服量尽可能越多越好, 一般至少500ml, 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适当的调整时间, 使病变区达到最佳充盈状态。并且行CT检查前肌注15ml左右的山莨菪碱, 以抑制肠蠕动, 肠腔扩张良好。

1.3.2 影像学检查本院行CT扫描检查时使用的机器为Siemens spirit双排螺旋CT扫描机, 扫描参数为:

管电压120KV, 管电压220m As, 层厚8~10mm, 重建间隔10mm。病变区加用层厚5mm间隔5mm薄层扫描。扫描的范围为:从膈顶到耻骨联合水平。需多方向观察病变部位, 将扫描的数据传送至图像工作站进行处理。CT的检查结果由本科两名资深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术前分期, 必要时采用多平面容积重建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输入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处理, 计算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检验标准ɑ=0.05, 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直肠癌患者T分期各期的具体结果

所有患者行CT检查过程顺利, 直肠癌患者的术前CT分期与手术中所取病灶的病理诊断各期对比结果:直肠癌患者TNM分期总准确率为74.5%;T期、N期和M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4.8%、89.9%、97.9%。具体结果见表3。

2.2 直肠癌患者N分期各期的具体结果

见表4。

2.3 远处转移M分期判断的准确率

在判断远处转移M分期的过程中, 病理诊断判断直肠癌患者远处转移的为98例, 而行CT判断为96例, CT对M期的判断的准确率为97.9%。

3 讨论

直肠癌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临床治疗一般以手术为主[8,9], 而CT扫描可以在肿瘤各期扫描中显示不同信息[10], 在手术之前对直肠癌患者进行CT分期可以为临床上患者手术方案的确定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CT能否准确地对直肠癌患者进行T分期, 关键在于能否探查清楚肠壁各层、浆膜以及周围邻近组织和器官受肿瘤侵袭的情况, 而CT扫描的缺点是不能清楚的显示肠壁各层组织, 因此本文中CT对直肠癌患者T分期进行判断时, 由于肠壁属于单层结构, 若肿瘤部位仅局限在肠壁则不能准确探查, 所以T1分期准确率比较低, 故临床上常以肿瘤组织的外缘清楚以及光整程度作为诊断T1或T2的标准, 以肿瘤外缘出现的不正常形态组织或者周围附属脂肪是否有间隙作为诊断浆膜外是否有侵犯的标准;而在T分期的判断中, 以可见的淋巴结的直径不小于8cm为标准, 来判断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标准, 但对于较小的淋巴结不能准确的判断, 故术前N0分期的判断还是有一定的失误及局限性, 准确率较低;文中CT对M期的分期判断准确率相对比较高, 仅有2例判断失误, 准确率高达97.9%, 故CT对于判断是否出现远端转移的具有相对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 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比较准确的判断直肠癌的TNM分期, 从而对于直肠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判断以及指导意义, 因此, 利用CT对直肠癌进行术前分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多层螺旋CT对直肠癌患者评价术前分期及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和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收诊的178例直肠癌患者在手术之前分别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 由2名以上的放射科资深医师对所有扫描结果进行分期, 并与术前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行CT检查过程顺利, 直肠癌患者的术前CT分期与手术病理诊断各期对比结果:T期、N期和M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4.8%、89.9%、97.9%。结论:可以认为多层螺旋CT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估直肠癌的术前分期, 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 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直肠癌,多层螺旋CT,术前分期

参考文献

[1]赵宝忠.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9 (10) :148~149

[2]万德森.结直肠癌流行病学与预防[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17 (1) :3~7

[3]罗娅红, 于韬, 何翠菊, 等.MRI、MSCT、TRUS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上的应用研究[J].中国肿瘤影像学, 2010;16 (8) :51~57

[4]王亚宁, 时高峰, 杜煜.螺旋CT与磁共振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比较研究[J].临床荟萃, 2010;25 (21) :1859~1863

[5]Pomerri F, Pucciarelli I, Maretto M, et al.P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imaging after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for rectal cancer[J].Surgery, 2011;149 (1) :56~64

[6]Theoni RF.Colorectal cancer:cross-sectional imaging for staging of primarytumor and detection of local recurrence[J].AJR, 1991;156:909~915

[7]Greene FL, Page DL, Fleming ID, et al.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M].New York:SpringerVerlag.2002, 113~124

[8]Wang JJ, Yuan HS, Li JN, et al.CT-guided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 for recurrentrectal carcinoma after multiple therapy[J].Med Oncol, 2010;27 (2) :421~429

[9]卫生部医政司.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2010年版) [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 , 2011;3 (6) :130~146

术前CT检查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 在汕头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胃癌患者145例。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学证实为胃癌, 并于术前行64层螺旋CT全腹增强扫描。145例患者中男性98例, 女性47例, 年龄37~84岁, 平均年龄63.6岁。

1.2 设备及扫描参数

采用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机。扫面前患者禁食8h以上。检查前30min饮水1000~1200m L, 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以利于胃充盈扩张。常规仰卧位, 扫描区域自膈顶至骨盆上缘。一次闭气完成扫描。以自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对比剂优维显 (Ultravist) 或欧乃派克 (Omnipaque) 。所有患者均行平扫、动脉期扫描 (延迟时间为35~40s) 、静脉期扫描 (延迟时间70~80s) 。对原始数据行层厚1~2mm的重建, 在工作站上进行多平面重建。

1.3 观察指标

由汕头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医师进行单盲法阅片。观察内容包括: (1) 肿瘤部位和大小; (2) 侵犯范围; (3) 强化特征; (4) 有无中大、强化淋巴结; (5) 淋巴结数目和大小; (6) 肝脏、腹盆腔及腹膜后有无转移灶等。分期标准参照国际抗癌联盟[7]:T分期:T0期胃壁无改变;T1期无论是单层或多层结构胃壁中, 病灶在胃壁内层呈局灶性明显强化, 伴有或不伴有低密度的黏膜下层;T2期局灶性或弥散性胃壁增厚外层不受影响;T3期胃壁明显增厚, 肿瘤外层模糊, 与周围脏器间脂肪层清晰;T4期肿瘤有明显强化, 侵犯肌层、浆膜层及浆膜外层, 周围脂肪层模糊消失, 并侵及邻近结构。N分期 (区域性淋巴结) :N0期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期有1~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期有7~15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3期有>15个区域淋巴结转移。M分期 (远处转移) :M0期无远处转移;M1期有远处转移。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6.0软件处理。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诊断价值的评价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表示。

2 结果

2.1 术前CT-T分期与术后病理学T分期的比较

MSCT术前T分期的准确度为86.21% (125/145) , 其中, T1~2、T3、T4的准确度依次为94.48%、86.20%和91.72%, 见表1。

2.2 术前CT-N分期与术后病理学N分期的比较

本组有110例患者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 (p N0~p N3) , MSCT术前诊断一致117例, 总准确度为80.69% (117/145) 。其中, N0、N1、N2、N3的准确度依次为90.34%、83.45%、89.66%和97.93%, 见表2。

2.3 术前CT-M分期与术后病理学M分期的比较

本组有51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 MSCT术前诊断一致141例, 过高估计1例, 过低估计3例, 总准确度为97.24%% (141/145) , 见表3。

2.4 术前CT-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学TNM分期的比较

MSCT术前诊断一致113例, 总准确度为77.93% (113/145) 。其中, T期准确度86.21% (125/145) ;N期准确度80.69% (117/145) ;M期准确度97.24% (141/145) 。

3 讨论

胃癌的传统诊断方法是纤维胃镜、消化道钡餐造影, 但在评价胃癌分期时存在一定局限性[8,9]。如钡餐造影不能从腔内观察和准确判断胃壁黏膜病变及癌肿浸润浆膜程度。纤维胃镜检查对病变范围的估计仅限于目测胃内壁受侵面积及直径等指标。此两种方法对胃壁浆膜、邻近脏器受侵、远处脏器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判断, 而这些影像信息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CT对胃癌远处转移判断的准确性较高, 本研究中高达97.24%, 但其对术前T、N分期的判断价值存在较大的争议。MSCT技术扫描速度快, 可对靶器官行多期扫描, 并且可对容积扫描数据进行多层面重建 (multiplanar reformation, MPR) , 甚至可实现CT仿真胃镜检查[10], 从而对胃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并有可能代替纤维内镜成为胃癌术前分期的首选方法[11]。本研究中应用64层螺旋CT, 全面地观察胃壁内外及病灶血供特点, 并能显示胃邻近脏器及周围大血管的关系。图像后处理数据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多平面、部位及癌肿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远处器官转移等情况, 对胃癌TN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达到了84.14%、80.69%和97.24%, 弥补了其他检查方法对胃癌诊断及术前分期定位的局限性。

早期胃癌胃壁增厚不明显, 且范围较小, 故不易发现。MSCT采取动态增强和容积扫描, 不仅依靠胃壁的厚度变化来显示有无异常, 而且可结合胃壁的异常变化加以判断[12]。本研究中, 64层螺旋CT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显示了较好的准确度, T1~2的准确度达到94.48%,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0%和96.46%。但是MSCT无法准确鉴别黏膜癌和黏膜下癌, 其判断早期胃癌分期并不具优势[13]。

进展期胃癌常侵犯胃壁全层, 并突破浆膜层侵及邻近组织和器官。Dong等[14]认为, 螺旋CT所见浆膜面的光滑与否是判断病理所见浆膜是否被癌肿穿透的直接征象, 癌肿浆膜面结节状外凸征象, 可以作为确定螺旋CT诊断癌肿穿透浆膜的重要指征。本组MSCT诊断癌肿侵犯浆膜并突破浆膜者61例 (T3期) , 准确度达86.20%,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1%和88.10%;诊断胃癌肿块突破浆膜并侵犯邻近结构52例 (T4期) , 准确度达91.72%,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46%和93.50%。

胃癌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是胃癌预后的关键因素。淋巴结转移的检查对于胃癌临床治疗相当重要。MSCT可区别强化方式不同的血管与淋巴结特异性较高, 特别是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对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更具优势[13]。轴位CT增强扫描和MPR重建图像上可进一步提高解剖结构的分辨能力, 由此提高淋巴结的诊断率, 本研究中的诊断准确度达80.69%。并且轴位CT增强扫描和MPR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脏器血行转移、直接侵犯, 使得MSCT对脏器转移判断准确度高达97.24%。

对胃癌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分期, 将有利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 MSCT行术前分期与病理TNM总分期、T分期、N分期、M分期的诊断准确度均较高, 表明MSCT对胃癌术前分期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行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度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术前行全腹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的患者, 分析CT影像在确定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方面的特点, 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对胃癌T分期、N分期、M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84.14% (122/145) 、80.69% (117/145) 、97.24% (141/145) , 对胃癌TNM分期总准确度为77.93%。结论 利用64层螺旋CT腹部平扫、增强技术, 能够较为准确地进行胃癌术前分期, 有助于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和制定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

术前CT检查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胃癌患者中, 男56例, 女28例, 年龄28~68岁, 平均年龄 (52.64±8.6) 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不适, 腹痛、嗳气、食欲减退及轻度贫血等症, 其中有15例患者明显消瘦, 18例患者有黑便, 4例患者有呕血症状。上述患者均经螺旋CT扫描和病理学检查证实。

1.2 检查方法

本文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16排螺旋CT机进行检查, 在检查前嘱患者禁食8 h以上, 并大量饮水800~1000 ml, 使胃腔充盈后进行扫描。患者取平卧位, 行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 延时时间选择为静脉期70~75 s, 动脉期28~30 s, 平衡期150~180 s。选择碘海醇或碘氟醇注射液为增强剂, 剂量为80~100 ml, 注射速度为2.8~3.0 ml/s。扫描参数设定为电压120 k V, 电流设定为200~300 m A, 层厚为5.0 mm, 窗宽 (W) 设定为250 HU, 窗位 (L) 设定为50 HU。本文扫描范围为全腹部, 扫描上界为膈肌顶, 下界为耻骨联合[4]。

1.3 TNM分期标准

(1) T分期标准:T1期为胃壁局部线性强化或伴胃壁增厚, 黏膜下层有低密度影像带。T2期为胃壁局灶性增厚, 外缘光滑平整。T3期为胃壁增厚, 在浆膜面有不规则高密度阴影。T4期胃壁增厚并侵犯周围的内脏器官。 (2) 区域淋巴结转移分期标准:N1期为区域淋巴结有1~2个转移。N2期有3~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3期有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3) 远处转移淋巴结为M, 检查中有12组以上淋巴结转移, 并伴有腹水或肝脏转移等均为远处转移。

2 结果

在本组84例患者中, 螺旋CT诊断为早期胃癌12例 (14.29%) ;进展期胃癌72例 (85.71%) 。其中贲门癌22例 (26.19%) , 胃窦癌35例 (41.67%) , 胃体癌18例 (21.43%) , 全胃癌8例 (9.52%) 。仅1例误诊, 螺旋CT诊断率为98.81%;螺旋CT诊断与病理一致有66例, 诊断符合率为78.57%, 在TNM分期中, T3、T4分期诊断符合率最高, 其中T3分期30例, CT诊断25例, CT诊断符合率为83.33%, T4分期26例, CT诊断22例, CT诊断符合率为84.6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存压力的增大, 胃癌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 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对于胃癌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外因包括地域环境、职业、饮食生活习惯等;内因有种族、血型、遗传等;其中遗传和基因及饮食生活习惯最为重要。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已知重要的发病因素。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等更易发生胃癌。胃癌可发生在胃的任何部位, 最多见于胃窦, 其次为贲门胃底部、胃小弯、前壁和胃的大弯部。临床又把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5]。虽然传统的胃镜、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已应用多年, 但不能准确评估胃癌的分期、病灶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远处转移的病灶。特别在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螺旋CT检查技术也逐渐成熟, 并能准确判断胃癌病灶的部位、大小、浸润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等, 为胃癌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 随着螺旋CT、磁共振和内镜超声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 已使胃癌术前TNM分期准确性有明显的提高。但胃镜或钡透检查在病灶观察与术前分期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6]。本文选择多排螺旋CT进行动态增强扫描, 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患者腹部动脉期、门静脉期以及延时期扫描过程, 实现容积扫描减少呼吸所造成伪阴影, 获取了较丰富的数据信息完成模型重建, 并能准确显示胃腔体以及病灶位置。

总之, 选择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对胃癌的浸润深度、区域的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明确诊断, 特别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 能准确掌握增强扫描时机, 显示病灶位置, 有效把握增强强化的高峰时间, 为胃癌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8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螺旋CT诊断为早期胃癌12例, 进展期胃癌72例;其中贲门癌22例, 胃窦癌35例, 胃体癌18例, 全胃癌8例, 仅1例误诊, 螺旋CT诊断率为98.81%。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能有效诊断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 特别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有较高诊断作用, 能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螺旋CT,增强扫描,胃癌术前诊断

参考文献

[1]陈志烈, 王晓洲, 李晓惠, 等.低张水充盈法16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3, 24 (12) :858-860.

[2]邱国和, 杨凤云, 林君, 等.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诊断和TNM分期的评估价值.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2, 19 (12) :60-61.

[3]颜显杰, 朱志强, 连永伟, 等.MSCT结合胃镜对胃癌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对照研究.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 24 (2) :250-253.

[4]郭丹阳, 程文, 周洋, 等.胃窗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及两者联合诊断胃癌的价值比较.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2, 23 (11) :789-792.

[5]李祎, 刘坤, 孙上也, 等.64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对胃癌的诊断及术前T分期的价值.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28) :3595-3598.

术前CT检查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37~78岁,其中55~70岁12例。主要症状为便血及大便形状、排便习惯的改变,部分伴肛门坠胀、消瘦、贫血、慢性肠梗阻。其中:便血18例,排便习惯及大便形状改变、便次增多、便不尽13例,伴中度贫血、消瘦、乏力5例,3例同时伴慢性肠梗阻,3例同时伴有腰骶部疼痛。病程4周~1 a,平均6个月。

1.2 检查方法

清洁肠道后用充气法或用低张生理盐水作为对比剂保留灌肠,同时膀胱呈充盈状态。应用GE Hispeed Nx/i双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范围从髂嵴至耻骨联合下缘水平,平扫结束后大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扫描参数为120 kV,220~250 mAs,球管旋转时间0.8~1 s,层厚3~7 mm,进床速度1∶1.5或1∶3连续扫描。对比剂为碘质量浓度=300 g/L的碘海醇100 mL,注射速率为3.5 mL/s,动脉期延迟时间20~30 s,静脉期延迟时间50~70 s,回顾性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重建。

1.3 CT分期

所有CT检查结果以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1]所述标准进行分期:Ⅰ期:腔内肿块,无腔壁增厚;Ⅱ期:肠壁增厚(>0.6 cm),伴肠外肿块,无盆腔侧壁的侵犯;Ⅲa期:肠壁增厚伴肠外肿块,有邻近结构侵犯,但未达盆腔侧壁或腹壁,Ⅲb期:肠壁增厚伴肠外肿块,盆腔侧壁或腹壁侵犯,无远处转移;Ⅳ期:远处转移。

2 结果

2.1 肠壁与肠腔改变

a)单纯肠腔内息肉状肿块3例,肿块密度与邻近肌肉接近,轮廓完整,长径约2.5~3.5 cm,肿块中等强化,坏死区无强化(见图1)。b)肠壁增厚、肠腔狭窄15例,其中3例为肠壁局限性增厚,肿瘤向肠腔内隆起,肠壁的增厚不规则(见图2);7例为肠壁环形或不对称性增厚,致肠腔狭窄,厚度大于0.6 cm(见图3)。5例肠壁增厚达1.5 cm以上,肠腔闭塞(见图4)。

2.2 肠壁周围浸润

9例见直肠周围浸润:肠壁浆膜层毛糙、模糊,肠周脂肪层密度升高,见条索状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呈中等强化(见图5)。

2.3 邻近组织、脏器受侵

本组发现7例,其中膀胱2例,子宫2例,前列腺2例,膀胱、前列腺及精囊均受浸润1例,骶尾骨溶骨性破坏1例(见图6)。

2.4 肠旁淋巴结转移

参照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的标准[2],以直径大于1.0 cm的淋巴结为转移性淋巴结,6例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见图7)。术后病理发现1例假阴性,为炎性肿大淋巴结。1例假阳性(直径未超过1.0 cm但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移)。

2.5 直肠癌CT分期

Ⅰ期2例,Ⅱ期4例,Ⅲa期5例,Ⅲb期5例,Ⅳ期2例。本组18例有3例分期错误,分期准确率为83.3%。

3 讨论

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直肠息肉、慢性炎症及遗传因素有关。根据病理改变可分为浸润型、溃疡型和菜花样型。组织学分类极大部分为腺癌,其转移途径为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及腹腔种植。临床症状主要是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晚期癌肿侵犯周围脏器可出现相应的泌尿系统及腰骶部疼痛等症状。由于直肠癌生长较缓慢,且大多数癌开始于良性腺瘤,所以直肠癌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直肠癌临床诊断以直肠指检、镜检、钡剂灌肠为主要手段,但对于早期直肠癌则需要强调检查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由于CT扫描是以其独特横断面图像、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及高密度分辨率来显示肿瘤的形态、部位、大小,了解癌肿对周围组织器官有无侵犯及侵犯的范围、程度,了解有无淋巴结肿大转移,从而能对直肠癌作出较准确术前分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及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较可靠的依据,为预后作出评估。可见,CT的这些优势是其他检查方法所不能比拟的。直肠癌的CT表现主要为肠壁增厚、肠腔内肿块、肠腔狭窄、肠周浸润、淋巴结转移等。

正确的检查技术对直肠癌的诊断、准确分期至关重要。要求肠道必须排空,肠腔需要适度扩张,肠腔与肠壁应有适宜的对比度,本组病例清洁肠道后采用低张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扫描,并进行增强扫描,充分应用多平面重建(见图8)、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重建等后处理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诊断符合率100%,分期准确率83.3%。

依据CT表现在术前对直肠癌进行分期,对病变的严重程度作出初步判断,设计合理的手术和治疗计划,估计预后,是CT检查技术的临床价值所在。a)对局限于肠壁内的直肠癌病变CT均显示为肠壁略增厚,肠外壁光滑,但CT不能区分肠壁各层组织,也就不能判断肿瘤属于T1或T2期,说明CT分期与术后TNM病理分期存在差异,目前一般认为CT对Ⅰ、Ⅱ期的估计不及对Ⅲ、Ⅵ期的准确[3]。早期直肠癌应从腔内息肉着手,大量文献表明息肉的大小是判断病变良恶性的最重要标准,大于2.0 cm者50%有恶性可能,恶性息肉生长较良性者快,临床工作中应特别重视。b)肠周脂肪受侵的一些早期征象,肠壁轮廓模糊,边缘线破裂,直肠与周围相邻脏器脂肪间隙模糊、消失,是判断癌肿扩散至肠周及相邻脏器的主要征象,但并不完全可靠,因炎性反应,腹膜液渗出及放疗后变化均可出现相似改变,诊断中应区别。c)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的大小不是判断是否转移的唯一条件,正常大小的淋巴结可有转移,而肿大的淋巴结也可能为炎性反应性改变;此外盆腔内的血管影,扭曲的肠影可被误认为是增大的淋巴结[4],本组2例错判,其中1例为炎性淋巴结肿大,1例为假阳性(术后证实为正常大小淋巴结已有转移)。因此,在判定有无淋巴结转移时,不应仅要注意淋巴结大小,还应结合其他影像学表现综合考虑。此外,增强扫描对判断淋巴结转移是有帮助的,对于不强化的圆形软组织影要考虑为恶性的。d)关于CT分期:准确的CT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是有价值的,早期报道的分期准确率达90%,而后期报道只有48%~74%[5],这可能与早期研究的病例以晚期居多有关。对于直肠癌远处转移的判定,宜采用胸部+腹部CT检查[6]。本组病例分期准确率为83.3%,我们认为与本组病例以Ⅲ、Ⅳ期居多有关。

鉴别诊断:本病要与良性腺瘤和炎性病变鉴别,良性腺瘤CT表现为肠腔内或肠壁上小结节肿块,外形光整偏心性低密度影,CT值小于10 HU,并无明显强化改变,鉴别不难;炎性病灶肠壁增厚在CT上显示特异性“双晕征”,炎症累及肠周,病变内有气体影,则提示炎性窦道或瘘管形成。此外,还应与直肠部腺瘤性息肉、淋巴瘤、血管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作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 分析直肠癌的CT特征,并评价其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直肠癌病例的临床与CT资料,并依据CT表现对18例直肠癌病变进行了术前CT分期。结果 直肠癌的CT表现主要为肠壁增厚,肠腔内肿块,肠腔狭窄,肠周浸润,淋巴结转移。术前CT正确分期15例(83.3%)。结论 直肠癌术前CT检查对病变的严重程度的判断,设计合理的治疗和手术计划以及预后的估计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直肠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术前CT分期

参考文献

[1]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32-1042.

[2]周康荣.螺旋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1998:203-205.

[3]彭为军,周康荣.胃肠对比剂对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6,15(1):55-57.

[4]庄敏,周慧,许惠利,等.直肠癌多种CT扫描法优化术前分期分型[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7(2):7-10.

[5]周康荣.腹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52.

术前CT检查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08~2011-10甘肃省人民医院行CT灌注扫描的67例胃癌患者中,男47例,女20例;年龄35~70岁,平均(50.1±16.2)岁。根据病理组织学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高分化组包括高分化及中分化腺癌,低分化组包括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与黏液腺癌。根据病理分期分为早期(包括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胃壁的深度仅局限于黏膜内或黏膜下层的癌)与中晚期。根据TNM分期分为Ⅰ组(包括T1N0M0、T1N1M0、T2N0M0)、Ⅱ+Ⅲa组和Ⅲb+Ⅳ组。根据生长部位分为胃窦幽门、胃体、胃底贲门3组。纳入标准:(1)检查前均由胃镜活检证实,并在1周内接受手术,未接受任何放疗与化疗;(2)胃腔充盈好,呼吸波动少,图像质量好;(3)无碘过敏、青光眼及前列腺炎等。

1.2 仪器与方法

患者禁食8~12h,检查前约10min口服2.5%等渗甘露醇400~600ml,临近检查时再口服2.5%等渗甘露醇500~600ml,使胃充分充盈。于检查前10~15min肌注山莨菪碱20mg,扎腹带,患者取仰卧位,根据患者情况训练呼吸。采用GE Light Speed 64 VCT,先行上腹部平扫,确定灌注扫描的靶层面。灌注扫描方式:轴位扫描,采用shuttle mode,以病灶最大层面为中心,扫描范围共选8cm,120k V,200m A,0.4s/r,准直器宽度0.625×64,曝光时间约16.8s,总扫描时间(闭气时间)约50s。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300mg I/ml,速度4.5ml/s,用量48~50ml。注射开始后7s进行扫描。

1.3 灌注分析

将原始图像传到ADW 4.4工作站,运用CT Perfusion 4软件处理分析,采用胰腺灌注模式,域值范围选定在0~140之间,选择腹腔干水平腹主动脉为输入动脉,生成腹主动脉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在原始图像上选择图像质量好的肿瘤最大层面,选择2~6个ROI,获得灌注图像及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用Levene法。方差齐者用LSD法进行均数间多重比较,方差不齐采用Games-Howell法;淋巴结转移与胃癌原发灶灌注参数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患者灌注参数比较

高分化组BV、BF、MTT与低分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8、-1.618、1.437,P>0.05),两组P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5,P<0.05);早期BF、PS较中晚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1、-2.094,P<0.05);淋巴结转移组PS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7,P<0.05)。淋巴结转移组BV、BF、MTT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1、0.703、1.079,P>0.05);远处转移组PS较无远处转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1,P<0.05),而远处转移组BV、BF、MTT与无远处转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3、-1.441、0.985,P>0.05)。见表1。

注:(1)组间比较,P<0.05。BF:血流量;BV:血容量;MTT:平均通过时间;PS:表面通透性

2.2 TNM分期及生长部位组各灌注参数比较

Ⅰ期PS较Ⅱ、Ⅲa期及Ⅲb、Ⅳ期低,Ⅱ、Ⅲa期PS较Ⅲb、Ⅳ期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BF较Ⅱ、Ⅲa期及Ⅲb、Ⅳ期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BV较Ⅲb、Ⅳ期低,Ⅱ、Ⅲa期BV较Ⅲb、Ⅳ期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图2~5示Ⅲa期胃窦癌呈伪彩色,提示PS、BV、BF较高。而3组间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窦幽门组、胃体组、胃底贲门3组间PS、BV、BF、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胃癌转移淋巴结与胃癌原发灶灌注参数的相关性

胃癌转移淋巴结组BV、BF与胃癌原发灶组呈正相关(r=0.609、0.805,P<0.05),而胃癌转移淋巴结组MTT、PS与胃癌原发灶组无显著相关性(r=0.394、0.394,P>0.05)。见表3。

注:(1)与Ⅰa+Ⅰb比较,P<0.05;(2)与Ⅱ+Ⅲa比较,P<0.05。BF:血流量;BV:血容量;MTT:平均通过时间;PS:表面通透性

注:BF:血流量;BV:血容量;MTT:平均通过时间;PS:表面通透性

3 讨论

3.1 CT灌注成像原理

CT灌注成像是在注射造影剂的同时对选定的层面连续动态扫描,获得该层面内每一像素的TDC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项灌注参数,能反映局部组织的血流灌注状态,从组织细胞和微循环水平揭示局部微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根据数学模型计算靶组织的各个参数值,目前的数学模型主要是非去卷积模型和去卷积模型,前者概念相对简单,便于理解,但易低估BF,对比剂注射流率大;后者注射速度要求不高,计算原理更接近组织的实际灌注状况。本研究采用后者,以使灌注值更准确。

3.2 CT灌注成像评价胃癌的价值

本研究发现,低分化胃癌组PS值明显高于高分化组,肿瘤Ⅱ、Ⅲa期PS值高于Ⅰ期,Ⅲb、Ⅳ期PS值高于Ⅱ、Ⅲa,中晚期胃癌PS值高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组PS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远处转移组PS值高于无远处转移组,其原因可能为胃癌组织中有大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疏松,基膜发育不完全,内皮细胞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加,更容易渗透大颗粒,肿瘤细胞更容易向深层浸润,通过血管、淋巴结转移,这整个过程中还时常发生加速通透性改变的炎症反应[9],PS能反映肿瘤血管的上述特点。因此,肿瘤浸润程度越高、分化程度越差、TNM分期越高,局部肿瘤新生血管的数量就越多,通透性越大,胃癌灌注PS值越大。康秀梅[10]研究指出,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准确反映胃癌灌注参数的改变,PS值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远处转移、浆膜浸润、患者年龄、性别无关。而本研究发现肿瘤PS在有无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为PS高胃癌的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肿瘤细胞更容易通过血管、淋巴管向远处转移。因此,PS可以为胃癌术前分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本研究结果显示,BF在Ⅰ期与Ⅱ+Ⅲa期间、Ⅰ期与Ⅲb+Ⅳ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V在Ⅰ期与Ⅲb+Ⅳ期间、Ⅱ+Ⅲa期与Ⅲb+Ⅳ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为肿瘤血管的血液供应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必要条件,随着肿瘤浸润进展,BV、BF随之变化。Bellomi等[6]的研究认为,肿瘤血管动静脉分流的形成可影响BF,新血管增生导致BV增加。Yao等[8]认为胃癌BV显著提高与动静脉分流和新毛细血管2个因素有关,后者占主导地位。BF与肿瘤浸润程度、腹膜转移、TNM分期及分化程度之间有显著关系[11]。本研究中也显示了BF在Ⅰ期与Ⅱ、Ⅲa比较,Ⅰ期与Ⅲb、Ⅳ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V在Ⅰ期与Ⅲb、Ⅳ期比较,Ⅱ、Ⅲa期与Ⅲb、Ⅳ期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

胃癌的预后与淋巴结转移、手术时淋巴结是否彻底清扫明显相关,因此,术前正确评估胃癌淋巴结对手术和预后有指导意义。传统方法一般根据淋巴结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转移。胡荣剑等[12]认为胃癌大淋巴结也可以是反应性增生引起,小淋巴结也有较高的转移率,若切除则降低了患者术后的抵抗力。本研究通过灌注成像分析显示,胃癌转移淋巴结与胃癌原发灶灌注参数值BV、BF呈正相关,指出胃癌原发灶与胃癌转移淋巴结具有相似的灌注现象,因此术前可对淋巴结灌注参数值与胃癌原发灶进行分析,若参数有相似,提示转移性淋巴结;否则考虑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故对胃癌原发灶及淋巴结的灌注参数分析有助于胃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而不是传统方法依靠淋巴结的大小来判断是否转移,对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

MSCT灌注成像在胃癌评估中能发现和量化血管生成区的生理变化,在肿瘤的定量及定性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3],但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功能成像的图像清晰度和分辨率较常规轴位CT图像低很多,对于一些细微病变的显示也要结合常规CT图像。需要患者长时间闭气仍是阻碍灌注成像发展的瓶颈。部分患者胃腔充盈欠佳时,在气-液交界面产生伪影。CT灌注成像辐射剂量是一直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中采用轴位扫描,shuttle mode,间隔扫描,转速0.4s/r,不但增大了灌注范围,而且降低了曝光时间,整个过程仅需要十几秒的曝光时间,减少了辐射剂量。本研究发现,胃癌灌注参数BV、BF、PS对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病理分级、转移淋巴结的灌注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提供准确和丰富的术前诊断信息。随着MSCT的广泛应用和灌注软件的不断改进,胃灌注成像技术和方法会不断完善,CT灌注成像将会在胃癌的血流动力学评估、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进行胃癌灌注成像的可行性,评价其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67例经胃镜证实的胃癌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扫描,计算肿瘤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分析胃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转移部位与各灌注参数的关系。结果 PS值在胃癌不同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值在胃癌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F、BV在不同TNM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在病理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能反映胃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胃癌的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边界数学分析下一篇:江苏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