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检查

2024-09-07

X线/CT检查(共12篇)

X线/CT检查 篇1

摘要:目的:降低X线、CT检查过程中患者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方法:在检查中遵循正当化、参数选择最优化以及合理防护的原则。结果:在把握好患者检查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 通过优化技术参数、有效防护, 完全能够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论:大量或额外的X线、CT检查势必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因此必须加强在检查过程中对患者及陪伴者的X线辐射防护。

关键词:X线,CT,辐射,剂量,防护

0 引言

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后, 这一伟大发现就给医学发展及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医学影像设备, 如:DR、X线机和CT机也发展迅速, 其高清晰的图像、快速的成像功能使得设备适用范围更广、普及率更高, 并有着其他检查设备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临床上挽救了越来越多患者的生命。然而, 在影像设备快速发展特别是多排螺旋CT的发展下, 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再加上现有的医疗环境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影响, 使得有些医生为了减少责任, 对一些不是特别需要检查的患者也进行X线、CT检查, 甚至多次重复检查, 致使广大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辐射, 严重影响了公众的健康, 下面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1 辐射的危害

最新的研究报告表明, 公众受照辐射剂量增加1 000 m Sv, 其癌症发生率就会增加4.1%[1],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 当今的放射学检查平均剂量已由当年的0.54 m Sv增加到3.2 m Sv。随着科技的发展, 先进的设备层出不穷, 它既方便了医疗, 但也给公众带来了潜在的危害。据研究, 医源性辐射剂量约占人造辐射剂量的98.2%[2], 其中CT是最大的辐射剂量源。我国早已成为X线机和CT机的应用大国, CT拥有量仅次于日本和美国, 因此我国公众接受辐射剂量是令人担忧的。我国卫生部早在1993年10月13日34号令《医用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中明确要求:放射科医技师必须注意采用适当的措施, 减少受检查者的受照剂量。

2 CT辐射的特点

CT是计算机与X线检查相结合的产物, 它在提供细节清晰的2D、3D图像的同时, 也带来了相当数量的X线辐射。虽然行CT检查对于单个患者单次引发癌症的长期风险较小, 但患者在短期内多次扫描, 甚至一天内几个部位行CT检查, 所积累的剂量是不可忽视的。美国一个部门宣称, 在公众接受的辐射剂量中, 具有10 m Sv有效剂量的成人腹部CT检查会增加致癌风险1/2 000[3], 因此过多的CT检查, 极易受到辐射的伤害。

3 降低辐射剂量的措施

正是由于辐射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所以我们在利用X线、CT检查时,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辐射[4]。因此在设备使用过程中, 应当根据检查者的适应证合理应用X线检查, 采取检查正当化、技术参数最优化及合理防护的原则, 以最小的代价和最小剂量来获得有价值的影像。

技术参数最优化即X线、CT检查参数的最优化, 也就是指以最小的剂量来获得有价值的影像, 进而进行正确诊断的全过程中所施行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5]。因此我们在行X线、CT检查时, 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前提下, 应大幅度降低受检者的X线照射剂量, 保护受检者, 做到X线检查的最优化。

有证据表明, 普通X线检查、胸透的辐射剂量比胸片要高一个数量级, 普通条件的胸片又要比高千伏胸片再高一个数量级, 因此在临床诊断和实际许可的情况下, 应尽可能地采用高管电压、低管电流、厚过滤、小照射野来进行摄影[6], 以减少辐射。

由于儿童活泼好动, 易重复检查, 造成不必要的辐射, 同时儿童也是辐射损伤的高危人群, 其接受的X线照射剂量越大, 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大, 且18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受到的伤害更大。因此儿童在行X线、CT检查时, 医务人员应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 让其配合, 如果实在不行, 应依医嘱给予镇静剂。

4 合理防护原则

X线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发生, 并将随机效应的发生率限制到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即在实践中采取正当性、剂量约束等安全防护原则。

防护的正当性是指辐射实践的正当性, 也就是要加强防护意识, 做到合理检查。做到确实需要进行X线、CT检查的才检查, 避免盲目的和不必要的检查照射。常规X线检查防护的基本方法是缩短受照时间、增大与射线源的距离, 对受检者检查部位及相邻近的敏感器官和组织特别是性腺、骨髓、女性乳腺、胎儿及儿童骨骼等敏感器官进行屏蔽防护。

CT防护原则: (1) 在CT扫描中, 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尽量缩小扫描野, 能少扫的不要多扫, 能厚扫的不要薄扫。 (2) 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曝光量, 以减少辐射剂量。 (3) 扫描时尽可能让陪伴人员离开, 对被检者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 (4) 尽可能取得患者的合作, 尽量不要重扫。 (5) 充分利用CT计算机后处理重建功能, 将厚层图像拆分成薄层图像。

5 决定辐射剂量的因素

辐射剂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包括X线管电压 (k V) 、管电流 (m A) 、曝光时间 (s) 、CT设备中的螺距 (pitch) 、扫描容积、扫描层厚、X线能量分布、准直器的大小、前置滤线器的结构以及重建算法等。

5.1 设备系统本身设计的影响

设备是实现低剂量扫描的基础, 厂家设计的球管、探测器、CT设备信号收集系统 (DAS) 中的电子噪声、准直器、前置滤线器的使用都对降低射线剂量有直接的影响。为此, 应选用先进的医疗设备, 避免使用不合格或即将淘汰的设备。

5.2 管电流的影响

管电流与辐射剂量呈线性关系, 降低管电流是减少辐射剂量比较有效的方法, 这对体型较小和高对比组织结构的脏器可用, 如低剂量CT在胸部、鼻窦、腹部高对比组织中的应用。常规胸部疾病通常是以普通X线来作诊断, 然而对胸部结节、肿瘤及炎症的诊断与鉴别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CT弥补了这一缺陷, 但CT是最大的辐射剂量源, 这就迫切要求降低CT的辐射剂量, 可是降低管电流会直接影响图像的信噪比, 使得图像细微结构显示困难。有研究认为, 在高对比组织脏器如胸部、鼻窦、腹部等行CT扫描时, 将管电流设在50 m A是一个稳定的低毫安界限值, 它与标准剂量对病变的检出率没有统计学意义, 也就是低剂量扫描完全能满足对病变的诊断要求, 同时又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但对低对比组织来说, 降低管电流就会造成分辨率下降, 如脑组织、肝脏。因此在临床上不是以降低管电流来降低辐射剂量作为绝对标准, 而是在保障图像质量的同时, 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体型对X线吸收差异的影响来制定扫描参数。

5.3 CT扫描层厚的影响

随着多排螺旋CT的出现, 为了获得更多的影像信息, 临床上CT扫描层厚越来越薄, 使得X线剂量也越来越大。在能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 适当地增加层厚,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排CT机扫描程序和先进软件的方法, 将厚层图像拆分成薄层图像, 这样既获得了更多的影像信息, 同时又降低了辐射剂量。

5.4 螺距的影响

螺距与X线剂量成反比关系。理论上, 在所有条件一致的情况下, 增加螺距可以降低辐射剂量。但在图像噪声一致时, 单层螺旋CT与多层螺旋CT使用螺距来降低辐射剂量的效果是不同的, 单层螺旋CT效果明显, 而多层螺旋CT增加螺距会自动增加管电流和噪声, 导致空间分辨率下降, 使得5 mm以下的结节检出率下降[7], 所以在使用螺距降低辐射剂量时需谨慎。为保证图像质量及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通常采取降低管电流的方法。

5.5 管电压的影响

X线剂量与X线管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即较小幅度的管电压变化可引起X线剂量较大的变化。同样, 降低管电压也会使图像噪声增加, 这是因为管电压降低了, X线穿透力也就下降了, 到达探测器上的X线光子数就减少, 噪声就增加, 因而影响图像质量。但是通常CT机上管电压是相对固定的, 可选范围较小。为此,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通过降低管电流的方法来降低X线剂量, 其比通过降低管电压来降低图像噪声的效果来的更显著。

6 结语

X线剂量和图像质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过多或滥用X线、CT检查无疑会给公众带来更多的X线辐射;但若不顾图像质量而一味地降低X线剂量, 也无助于医学影像的诊断。要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 增强其责任心, 充分把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 同时还要对公众开展辐射防护知识的科普教育, 让他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只有这样, 才能使X线、CT检查真正意义上成为公众健康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潘自强, 周永增, 周平坤, 等.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第103号出版物,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2007年建议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2008:50.

[2]皇军乔, 许世明.螺旋CT和传统CT辐射剂量的比较[J].中华放射杂志, 2007, 32:121-129.

[3]Golding S J, Shrimpton.PC Radiation dose in CT:are we meeting the challenge[J].Br J Radio, 2002, 75:1-4.

[4]张晖.自动剂量控制技术的讨论[J].医疗卫生装备, 2009, 30 (11) :108-109.

[5]连波.放射卫生防护[M].洛阳:黄河出版社, 1998:143-160.

[6]余建明.放射物理与防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7]同泽俊, 胡永胜.多层螺旋CT螺距、层厚和重建间隔关系对图像质量的影响[J].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8, 17 (1) :21-26.

X线/CT检查 篇2

放射科X线检查一般有X线透视、摄片、特殊检查等。

我单位(院、所)因条件所限一般进行X线透视和X线摄片,现仅述X线透视和X线摄影操作规程。

一、X线透视操作规程

1、透视前必须妥善对控制台上的各种仪表,如电源、电压稳定在200v,透视电压、电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2、了解病情及目的,请病人脱去外衣,拿掉一切可造成伪影的金属、膏药等。

3、透视检查应循一定顺序,射野大小适当,将受检部位靠近荧光屏或影像增强系统,以免影像放大。

4、透视应注意脚开关的断续、每数秒间隔一次,一般间断时间应长于曝光时间,以防X线管过热而受损,并减少医生眼睛的疲劳和病人医生不必要的照射量。一般集体胸部介体透视,平均每人30—60秒钟,疑难病人一次不超过5分钟为宜。

二、X线摄影操作规程

放射工作者必须掌握所用X线机特征,使其充分发挥没计效能,摄出较满意的X线照片:为保证机器的安全及延长其使用寿命,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X线机,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1、X线机的使用原则:

①首先对X线机有基本认识,了解机器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而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的使用安全。③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可粗枝大叶。④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防止过载:禁止曝光时转支调节器。

2、操作技术:

①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②X线管交换开关调至需用台次位置。

③根据检查方式进行技术选择,如一般摄片应将滤线器、体层、点片等,调至所需位置。④接通机器电源,调节电源调节器,使电源电压指示针在标准位置上。

⑤条件选择,可根据摄片位置,病人情况调节行状值(kvp)毫安值(mA)和曝光时间(s)。

⑥以上各部完毕,患者调照体位摆好,一切准备就绪,即可按下手闸进行曝光。⑦曝光完毕,切断电源,将电源调节到最低值。

X线/CT检查 篇3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广西河池547000)【摘要】目的:膀胱双对比造影诊断膀胱恶性肿瘤及在基层医院的的应用。方法:38例膀胱肿瘤患者均行膀胱双对比造影,方法为经尿道注入33.9%碘佛醇20ML,注入适量空气,使膀胱充盈。转动身体,使造影剂均匀涂抹膀胱内壁,在透视下不同体位点片;然后行CT扫描加三维重建。结果:22例肿瘤显示膀胱内软组织块影,16例显示膀胱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造影显示肿瘤不规则分叶状,表面造影剂不均匀残留征像,腔壁僵硬,假憩室形成等主要X线征像及CT征象。结论:在无大型设备的基层医院,膀胱双对比造影对诊断膀胱恶性肿瘤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关键词】膀胱双对比造影;膀胱恶性肿瘤;诊断;应用【中国分类号】R73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53-01 膀胱恶性肿瘤占泌尿系恶性病变发病率首位[1],通过利用膀胱双对比造影术诊断膀胱肿瘤的体会并复习2004年9月至2012年1月所做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或局部取活检证实的38例患者,以提高膀胱肿瘤的CT及X线早期诊断水平。1临床与资料结果膀胱恶性肿瘤患者大部分是无意中发现;肉眼全程或终末血尿,部分为无痛性血尿。服药可止住血尿,部分病例不服药也可自愈,但数日后复发且症状逐渐加重,伴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2]。病程区1周月至4年。

此组病例共38例(检查92次)其中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31——89岁,经手术治疗25例,其中17例术中显示肿瘤19个,肿瘤最大者为6*8*6.5厘米,最小者为0.4厘米,病理诊断1例前列腺癌膀胱转移,16例为移行上皮癌。复习17例造影所示,肿瘤显示18个,诊断符合率为94.73%,8例为腔壁不规则增厚或呈乳头状突起。在定位定性上与手术、病理诊断相符;13例因伴有其他病患或经济原因,不宜手术,但X线造影、CT扫描、B超、膀胱镜均有诊断依据,并且都有病理活检证实。2 CT及X线表现

CT及X线典型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影,乳头状突起,造影剂残留征像,腔壁僵硬,假憩室等。2.1软组织块影:肿瘤为一肿块状赘生物突入腔内,在造影剂及气体的衬托下显示出块状,本组病例中22例清楚可见25个软组织块影。2.2乳头状突起:肿瘤表现凹凸不平,造影剂附着瘤体表面厚薄不均,在双对比造影中,软组织块影立体感明显,本组病例中有27个有乳头状突起影。2.3造影剂残留征:38例肿瘤患者造影后31例进行了追踪摄片及CT扫描。膀胱内造影剂2-3日尚未排空者15例,空气2-10日残留者17例。2.4腔壁僵硬:19例表現为膀胱壁僵硬不规则,10例有块影并伴腔壁僵硬,失去正常形态。2.5假憩室形成:均在肿瘤旁或肿瘤侵犯的腔壁区内显示,1例显示憩室形态不规则,位置固定,憩室内造影剂难以排出。3讨论膀胱软组织块影为膀胱良性和恶性肿瘤共有的征像,凡突入腔内的赘生物在双对比造影片上都会有此征象。乳头状突起即瘤体边缘或表面不规则,凹凸不平而显示的大小不一的结节状突起,具有实体感,是在恶性软组织块影的基础上出现的病理改变[3]。分叶状为良恶性肿瘤的重要区分表现。腔壁僵硬为浸润型癌的X线表现,无实体感。配合多体位摄片,容易与乳头状突起征鉴别[4]。残留征是指注入膀胱内的造影剂和空气延迟排出体外而残留的影象。4例单个小憩室及6例膀胱肿瘤小于2.5厘米患者,造影术后2日内膀胱区平片上无造影剂和气体残留。当膀胱粘膜发生上皮肿瘤、尿道狭窄或阻塞、膀胱憩室和神经源性膀胱炎等病变时,就会出现下列有价值的残留征:1、凡膀胱内软组织块影追踪3日以上,瘤体上残留造影剂,都可诊断为恶性肿瘤,文中22例恶性肿瘤均有此改变,肿瘤均大于2.5厘米。经手术病理证实,肿瘤侵犯达肌层[5]。其中17例因肿块生长在尿道口附近或肿瘤波及尿道口区,或者膀胱肿瘤并发前列腺增生而导致空气残留。例如有一患者因膀胱挛缩容量减少,注入膀胱内的空气或造影剂约1/2排出体外,造成造影效果较差,片示膀胱内似见一软组织隆起影,无明显凹凸不平及分叶,经连续5日的仔细观察,片上均显示造影剂残留,经活检证实为恶性肿瘤。2、20例并有前列腺增生患者因尿道受压而狭窄,造影剂和气体都排空延迟,但以空气残留较显著。3、4例并有多发性或巨大膀胱憩室,以造影剂残留于憩室为主。4、3例并有神经源性膀胱炎,因排尿功能障碍,造影剂和气体都排空延迟,但空气残留较明显。5、1例伴有尿道新生物导致尿道不畅出现残留征。上述5种疾病均不同程度出现残留征,对各种疾病的诊断都有意义。膀胱恶性肿瘤除残留征外,一定要有软组织肿块影方可诊断,腔壁僵硬和假憩室形成均为膀胱恶性肿瘤侵达肌层的晚期X线表现[6]。软组织块影,乳头状突起、造影剂残留征,腔壁僵硬和假憩室形成在没有膀胱恶性肿瘤的患者是否也会出出?在2004年9月至2012年1月所做202例膀胱双对比造影中,除38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外无一例出现这5种X线征象。因此,上述5种X线象都是诊断膀胱恶性肿瘤的可靠征象,对正确诊断膀胱癌有较大的帮助。参考文献[1]陈颖敏.膀胱双对比造影初步报告[J],上海医学,1978,3(40):141-143.[2]邓又斌.膀胱双对比造影诊断膀胱肿瘤[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2,3(2):111-113.[3]王宏娟.膀胱恶性肿瘤28例临床诊治[J],临床放射学杂志,1987,3 (24):11-15. [4]张军.X线诊断学[M],1992,4(43):65-68.[5]汪静.X线征象分析[M],1995,1(22):75-77.[6]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1998,23(8):117-120.

X线/CT检查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01~2012-12来我院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5例, 女25例, 年龄21~65岁, 平均43岁, 病程2~6年, 平均3.5年。6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低热, 一般在午后37.6~38.5℃的低热, 咳嗽3周或以上, 伴痰血, 其中23例患者肺结核同时伴有支气管结核, 常有较剧烈的刺激性干咳, 12例患者呼吸困难同时伴有胸痛, 4例患者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 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结节性红斑、多发性关节痛。60例患者中23例经痰结核分枝杆菌涂片培养成阳性, 结核菌素试验 (PPD) 18例呈阳性, 8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阳性, 11例患者经淋巴结活检呈阳性, 所有患者均有结核中毒症状, 高度怀疑肺结核, 经CT扫描均证实为肺结核。60例患者通过抗结核试验性治疗, 病情得到缓解病变稳定。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我院采用Richer—ZQ型CT机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 患者取仰卧位, 扫描的顺序为胸锁乳突肌层面至双侧肋隔角层面, 扫描时间2S, 层距为15mm, 必要时对部分病灶2mm或5mm薄层扫描。部分患者需要明确查看纵隔内有无增大淋巴结者, 要进行60%泛影葡胺或静脉高压团注增强造影剂370mg/mL优维显 (Uhravist) 进行增强扫描。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以肺窗和纵隔窗显示为准, 特殊病历做增强扫描。收集并整理60例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 由3位医生同时会诊对所有患者的CT影像进行分析,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登记胸片正侧位的各种影像结果, 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 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观察者患者的漏诊率约为0%, 对照组患者的漏诊率约为16%,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多发于青年人中, 潜伏期4~8周。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染, 当肺结核患者在说话或咳嗽时, 单个结核菌为核心的飞沫核悬浮于空气中, 从而感染其他健康人。肺结核的发病部位80%都在肺部, 但随着病菌侵入人体也可经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皮肤等感染其他部位, 如颈淋巴、脑膜、腹膜、肠、骨骼等。肺结核的易感人群包括糖尿病、矽肺、肿瘤、器官移植的患者, 还包括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者皮质激素的患者。对于那些生活困难, 居住环境差以及营养不良的人也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在临床治疗中可将肺结核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4种类型。肺结核患者在患病初期一般肺部体征常不明显且没有特异性, 当病灶的面积不断扩大时, 患者的肺部会有相应的体征, 患者的肺部会出现明显的空洞或并发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细湿口罗音。肺结核患者的一般病变过程为增殖、渗出及干酪性坏死, 若急性发作的肺结核患者常表现为高热、恶寒、咳嗽、吐痰、胸痛、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现象。一般急性发作的患者病情会迅速恶化, 严重的患者可出现39℃以上的高烧和紫绀。肺结核的病变类型的患者会因为每个患者的体质、致病范围、及结核菌的毒性不同, 在影像学上有多种不同表现。目前针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主要是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细菌学检查 (涂片或培养) 、胸片检查等。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为细菌学检查, 但据相关资料显示,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痰菌阳性发现率均低于30%, 所以影像学检查作为诊断肺结核的一种的常用的手段具有重要意义[2]。胸部CT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和灵敏性, 能够发现患者体内微小结核病变, 通过影像能够准确的判断出病变范围的性质、并发症的存在, 在疗效观察及鉴别诊断方面要由于X线的诊断, 目前在临床上已作为诊断肺结核的首选方法。胸片CT在诊断中具有以下优点: (1) 能够准确确定肺内病变部位和分布, 一般X线检查不出来的隐匿性病灶, 通过CT平扫或HRCT扫描能检出。这样的病灶一般小于0.5伽, 且局限、密度偏低, 容易漏诊, 但通过CT扫描可以对隐蔽在肺尖、胸膜下、脊柱旁、心影后及纵隔内等病变部位, 能够明确的显示其形态及大小, 克服了重叠影像现象。 (2) 评价结核病变的性质肺结核的特点之一是往往渗出性病变、增殖性病变、酪样坏死性病变在同一患者肺部同时存在, 一个患者患有渗出性及增殖性病变的病变, 在病变的中央可能会出现少量干酪样坏死, 由于CT密度分辨力高, 通过CT扫面能够很准确的评价病变性质。CT在对结核病变内钙化、纵隔内淋巴结肿大、纵隔内淋巴结钙化及结核并发肺气肿肿大泡、气胸的显示等方面的影响显示明显优于普通X线检查, 为患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提供十分有用的信息。 (3) 微量积液的发现一般的肺结核患者在肺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液, 患者在侧卧时通过CT可以检出15~20mL少量胸腔积液, 而通过胸片检查至少250mL以上方能检出, 通过CT检查可以明显减少漏诊。 (4) 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临床上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并不少见, 其中90%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为腺癌, 通过CT扫面特别是增强CT扫描能够清晰对早期病变, 尤其是X线很难发现的重叠于结核病灶内的癌肿、腔内型肺癌及肺炎型肺癌有很好的显示, 对于临床上诊断肺癌与肺结核的进展恶化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5) CT对胸膜炎的诊断一般当肺结核患者的胸膜腔积液少于100~150mL时, X线很难在侧位胸片中显示肋膈角的变化, 很容造成误诊。CT由于分辨率高对少量胸腔积液敏感, 能够准确的显示患者胸膜腔积液的多少。X线对于局限、密度较低的病灶很难发现, 特别是只有局限性少量渗出的病灶, 而扫描明确显示局限性干性胸膜炎。

我们在临床诊断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情况肺结核病人有必要进行CT检查, (1) 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高度怀疑有有潜在的结核病变或通过X线发现有异常阴影但难以确诊的患者。 (2) 在通过涂片培养、X线检查仍不能确诊, 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范围及可能的并发症的患者。 (3) 鉴别诊断的需要对于肺部结节、肿块、肺段肺叶实变、、纵隔内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需要的患者要进行CT扫描。 (4) 对于胸膜广泛增厚的患者, 要对其进行胸膜增厚的程度、范围、有无钙及胸膜下肺内病变的检查需要进行CT扫描来了解有无残余积液。 (5) 当患者肺部有少量积液但难以取得积液样本进行检验时, 可通过CT扫面所获得的数值来;断积液的性质, 乳糜液为10Hu, 脓胸为30Hu, 血液为60~80Hu。 (6) 对于发现有胸内淋巴结核、肋骨或脊椎结核和包裹性积液的患者, 可通过CT扫描来对患者胸腔内的积液或肺部的病灶进行定性。 (7) 对于患者有肺门及纵隔多组淋巴结肿大, 通过检查仍不能排除肿瘤时, 应进行CT扫描来定性。 (8) 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抗结核治疗后, 可通过CT扫描了解治疗情况, 为调整用药提供依据。综上所述, CT扫描能够很好的判断肺结核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准确发现肺内隐蔽部位病变, 但CT联合X线对难以确诊或需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的患者更具有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兰涛, 林红雨, 王海燕, 等.HRCT与PET/CT联合诊断孤立性肺结节[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3, 29 (03) :425-428

放射科普通X线检查报告书写规范 篇5

普通x线报告单书写内容

普通x线报告单是根据普通x线检查所得到的全部信息,结合病史体征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诊断意见,供临床参考。它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必须认真书写。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普通x线报告单,各地区和各医院的报告单其大小和形式各不相同。尽管如此,其内容基本一致。一般情况下,一份规范的普通x线检查报告单书写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x线号、x线检查和报告日期、申请科室、门诊或住院号、病室和床号、和x线检查方法、投照部位、位置、照片张数、顺序等。以上项目应逐项详细完整填写。

(2)描述部分。应在按一定顺序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将x线检查所获得的全部信息,提取对诊断有价值的部分,对检查内容作简明扼要的描述记录。① 对描述内容分清主次,重点突出,先异常后正常,先主要疾患后一般病变。

病灶描述要“定位(发生部位),定性(特征性阳性和阴性征象)、定量(数目、大小)”。

② 应尽可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述,作到全面观察,详细记录,层次清楚,条

理明确。注意:对检查内容的观察要作到面面俱到,但报告书写除重点及异常征象外,只需 “点到为至”,切忌处处长篇大论。

③ 报告书写要做到字迹清楚、不涂改;语言精练、布局合理。这需要书写者有一

定的写作能力。

④ 影像术语运用确切。词语一定要使用影像术语,切忌使用病理术语,如肿瘤,溃疡等。

⑤ 不仅描述异常征象,应针对临床提出的问题,对与诊断有关的阴性征象加以必

要描述说明。如临床怀疑消化道穿孔,腹平片必须描述说明有无气腹征象;如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腹平片必须应描述说明双肾区及输尿管走行区有无异常高密度阴影。

⑥ 复查时,应与原片比较,重点针对与原片变化不同点加以描述,测量数据。⑦ 必要时绘以简图加以说明。将具有特征性的征象,绘制成线条图,加以说明,使临床医师一目了然。绘图的图形加以简单的注释,应在恰当部位写上字或打上英文字母表示;绘图比例恰当;绘出毗邻关系;画面布局合理;线条清晰;标出体位,上下前后左右。

(3)x线提示(x线诊断)。应在按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描述内容,以x线表现为依据,结合有关的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其它检查,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提出合乎客观的诊断意见。疾病尽可能做到“定位,定性、定量”。x线表现典型,具有特征者为“肯定诊断”;临床表现典型,x线表现缺乏特征,且可符合临床诊断者,为“符合临床诊断”;临床和x线表现均无特征而难以结论的,可提出建议。如同一患者有几种疾病可能,应把诊断明确的疾病放在首位。如同一患者同时有几种疾病,应把较严重的疾病放在首位。

(4)提出建议。通过x线检查,如有下列情况者应提出建议:

① 由于种种原因检查的脏器显示不清,建议复查;

② 暂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随访或观察;

③ 不能明确诊断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如发现一叶肺不张,为明确肺不张原因,建议作进一步作ct或支气管镜检查;

④ 其他一些原因。

(5)诊断医师签字。报告书写医师与上级审核医师均应用正楷签全名。

儿童X线检查中的防护 篇6

常规的X线检查儿科疾病诊治提供了依据,同时随着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X线对儿童的有害效应也引起了医技人员和家长的普遍关注在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前提下,为使儿童在检查中接受最小的X线照射剂量,得到最佳的诊断信息,笔者采取了些相应的方法,现与同道交流,报告如下。

1采用DR摄影技术取代常规胸部透视

胸透的照射量是胸片的20~30倍,透视焦片距(FSD)近,对皮肤照射损伤,又无影像记录,在广泛听取临床各学科医师意见后,取消常规透视,而在需要观察动态器官的活动时,采用“DR”补充电视透视的方法,满足临床需要。普通X线拍片因设备的技术限制加上儿童摄片的特殊性影响了图像质量和诊断水平的发展与提高。采用“DR”技术后,选用条件和高速感蓝片的kV值相同,而曝光量减半。其优点:(1)可减少曝光量和动态模糊,提高照片质量,极大降低了对患儿的X线辐射;(2)基本改变了因条件偏差所造成的重拍片,避免了患儿不必要的照射剂量;(3)在处理过程中根据诊断的需要做密度、边缘增强处理,满足了诊断要求,并提高了诊断水平。“DR”技术在我院已得到了患儿家属们的广泛认可。

2应用X线管窗滤过片,减少受照量,限制照射野,减少直接辐射危害

X线机球管窗口均有固定滤过装置,我们根据kV值的不同选用50~70kV/1.5mm铅滤过片,可使患儿皮肤照射量减少2/3,而到达探测板的量不变或变化较小。减少了无用的软射线对患儿的辐射量。同时利用准直遮线器装置限制照射野的大小,在投照中根据投照部位、焦片距离和胶片尺寸大小,将照射野严格控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最小范围内,每张诊断胶片边缘均有1cm以上的未感光区,以减少直接辐射的危害。

3对非诊断部位进行屏蔽防护,重点保护对射线敏感的部位

我们在拍摄髋关节、腰骶椎等部位时用铅橡皮遮盖胸部和上腹部,用特制的铅皮遮盖患儿睾丸(卵巢);在拍摄胸部时用铅橡皮遮盖中下腹部,用铅橡皮围脖、铅玻璃眼罩遮盖患儿颈部和眼部,以防止眼晶狀体、甲状腺、生殖腺受直接照射。同时注意体位防护,拍上肢各部位时常取侧坐位,使性腺器官避开直接照射;颅脑面颊部位尽量采用后前位投照,减少对晶状体的受照剂量。

4创造良好环境,争取患儿合作,避免患儿重复照射

“DR”应用后,重拍片的原因为患儿不合作所造成的体位不正、影像模糊,因此止动是重要环节。笔者在机房内挂上儿童画,放些玩具,检查床面允许铺自带的小被褥或毛巾被,夏冬季注意室温的调节,防止患儿受凉、受惊,并允许父母在旁陪伴,给患儿创造一原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取得患儿和家长的合作,从而减少了患儿因位置不正或止动失败引起的再度辐射。我们坚持曝光时机房内始终只有一个受检患儿,按顺序逐个拍片,最大程度地保护好每位患儿,避免遭受不必要的辐射,同时请家长穿好防护衣,合作完成摄片工作。

5提高技师工作责任心,增强辐射防护意识

摄片技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工作前要认真检查设备和有关物品的性能,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不能勉强使用,保证放射设备的优化运行,严格规章制度的执行,增强防护意识,培养对患儿的感情,积极训练患儿,使其密切配合。要钻研业务,练就过硬的投照技术,决不增加患儿不必要的照射剂量,坚持集体分析废片原因,并作为考核成绩之一。

笔者在儿童的X线辐射防护工作中遵循以上几点外,还采用相对高kV(70kV左右)、低毫安、短时间摄片,减少患儿照射剂量,既达到了止动的目的,同时又增加了胶片的黑化度,提高了影像的清晰度和锐利度,使胶片影像层次分明。

DR由于影像层次丰富、信息量大、辐射剂量低、采集速度快,并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会诊及通过图像存档与PACS系统等进行图像传输和数据交流。在普通放射技术中显示出明显优势。运用DR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如:灰阶变换、黑白反转、边缘增强、组织均衡等,并可对病变区选择显示范围和显示比例,可以更清楚的显示病变区域,其临床应用价值很大。今后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将为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X线/CT检查 篇7

关键词:食管入口病变,X线钡剂,CT检查,临床意义,分析

食管入口病变是现代的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之一, 然而临床中对于其进行研究的学者却非常少, 相关的报道也并不丰富。为了进一步研究并探讨诊断食管入口病变的最佳方式, 为了进一步分析食管入口病变的X线钡剂和CT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以提高我国食管入口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我院特以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食管入口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并对其进行了较为科学与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现将详细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项研究的研究资料主要为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食管入口病变的患者, 其中, 男性患者为62例, 女性患者为38例, 其年龄为38-7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4.5岁。在所有的100例食管入口病变的患者中, 原发于患者食管入口的肿瘤患者为49例, 食管入口括约肌肥厚的患者为9例, 食管入口憩室的患者为18例, 食管入口损伤的患者为24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吞咽不适、吞咽困难以及不能吞咽。

1.2 诊断方法

运用Siemens Sensation64层螺旋CT扫描仪为患者进行扫描。其扫描的主要参数为:120-130Kv, 120m As, 层厚为5mm, 窗位为800Hu, 骨窗的窗宽为1800Hu。100例患者均进行了CT检查, 其中的67例患者还进行了增强CT的检查, 33例患者仅进行了CT平扫。X线钡剂检查所运用的为Siemens和GE数字胃肠机, 运用200%的青岛东风化工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二型硫酸钡干混悬剂来为钡液对患者进行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所有的100例食管入口病变的患者中, 原发于患者食管入口的肿瘤患者为49例, 食管入口括约肌肥厚的患者为9例, 食管入口憩室的患者为18例, 食管入口损伤的患者为24例。所有的100例食管入口病变患者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吞咽障碍, 而对于食管入口癌中晚期的患者而言, 吞钡检查可以清晰的看见患者食管入口的粘膜破坏。肿瘤患者的早期CT检查征象并不明显, 中晚期患者在其食管的入口避中可以看见不规则的肿块或增厚。

3 讨论

首先, 食管的入口是下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 它也是食管的一个重要部分, 其位于距离人体门齿约15cm的地方。人体的食管入口处平时都是处于一种收缩的状态之中的, 只有在人们吞咽的时候, 他们才会短暂的开放, 在吞咽的东西迅速的通过之后, 其便会立刻的关闭。食管的入口处与其他部分的食管是一样的, 其管壁主要由粘膜层、肌层以及外层所构成, 即于此, 中晚期的肿瘤非常容易的通过机体的食管壁外圈的肌层以及由纤维结缔组织所构成的外层, 向机体的颈前组织以及间隙进行扩散和侵袭。

其次, 食管入口部位属于多科室交叉的部位, 多数医护人员都没能够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而导致了该项疾病在临床中经常会出现误诊的情况。对于食管入口病变的患者进行必要与科学的影像学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在本组研究对象中, 原发于患者食管入口的肿瘤患者为49例, 食管入口括约肌肥厚的患者为9例, 食管入口憩室的患者为18例, 食管入口损伤的患者为24例[1,2,3]。

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于食管入口病变患者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例如X线钡剂以及CT等不仅非常的简便易行、费用低廉, 且临床的诊断率较高, 不仅有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 更加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肿瘤患者的早期CT检查征象并不明显, 中晚期患者在其食管的入口避中可以看见不规则的肿块或增厚。本项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 X线钡剂对于食管人口憩室以及食管入口破裂的临床诊断均优于CT。而将两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即X线钡剂以及CT有效的结合起来, 不仅有助于及早的诊断食管入口病变患者, 且具有诊断率高、图像清晰、分析准确的特点, 不仅有助于患者食管入口的损伤以及并发症的诊断, 更加有助于食管入口病变的综合诊断, 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潘玉萍, 庄奇新, 顾一, 等.食管入口病变的X线钡剂和CT检查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 21 (8) :543-546.

[2]庄奇新, 顾一峰, 王皖等.肿瘤侵犯食管入口的影像学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 35 (2) :116-118.

X线/CT检查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患者病例,共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38~78岁,平均(56.7±12.9)岁;病程1个月~9年,平均(2.7±1.9)个月。均有不同程度吞咽障碍,大多数患者伴有胸骨后疼痛、暖气等,其中73例主诉有进行性咽下困难,7例只能进流食。其中Ⅰ期l0例,Ⅱ期40例,Ⅲ期22例,Ⅳ期8例。全部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1.2.1 X线钡餐

X线机采用日本岛津100m A型,常规在空腹时进行,造影前4h禁止一切饮食,若患者有明显吞咽困难,给予稀钡浆,以免发生梗阻,影响诊断,采用站立位、左右斜位多轴透视观察,从食管起始部一直观察到胃底部,透视时应注意食管的位置、形状、黏膜和功能的改变,常规作食管黏膜造影以及食管充盈像。

1.2.2 CT

CT机使用SOMATOM-SPIRIT螺旋CT扫描仪。扫描方法与条件:扫描前12h禁食,扫描前用1.5%泛影葡胺50ml吞服发泡剂,尽可能使食管充气扩张以利于对比观察;患者取仰卧位,连续扫描,层厚与层距均为5mm,螺距1.0,120k V、150m A;扫描范围自胸骨颈静脉切迹至食管胃交界。

1.3 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

根据食管壁增厚程度及是否外侵、有无远处转移,可将食管癌分为4期,Ⅰ期(即早期):腔内肿块或局限性食管壁厚(3~5mm);Ⅱ期:食管壁厚>5mm,但未侵及纵隔,也无远处转移;Ⅲ期:食管壁厚>5mm,侵犯周围组织,也可以有纵隔淋巴结肿大,但无远处转移;Ⅳ期:食管壁厚>5mm,不但侵犯周围组织,且有远处转移。

2 结果

2.1 X线钡餐检查

诊断食管癌48例;检查符合率56.25%(45/80),诊断Ⅰ期1例,Ⅱ期16例,Ⅲ期20例,Ⅳ期8例,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破坏、中断、管壁僵硬、充盈缺损、狭窄。

2.2 CT检查

发现食管癌68例,诊断符合率85.00%(68/80):诊断Ⅰ期2例,Ⅱ期16例,Ⅲ期22例,Ⅳ期8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管壁局限增厚,外侵为肿瘤与临近器官的脂肪间隙模糊或消失,3例左主支气管受压变形移位,肺部转移2例及肝脏转移3例。

3 讨论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各类恶性肿瘤死亡率统计中居前,食管癌是消化管癌中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病理上绝大多数是鳞状细胞癌,腺癌仅占少数,主要发生在食管下段,也就是食管一胃结合部。目前诊断食管癌方法有多种,各具特点,其中以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阳性检查率最高[2],同时可以选择食管镜检查,但患者检查时较痛苦,尤其但对老年衰竭和严重心、脑、肺部疾患者,吞咽困难,严重病变的远端观察,累及的深度估计受到明显限制[3]。

X线食管钡餐检查简便、易行,能良好的显示病变形态、大小,尤其是显示病变远端的状况,而且方法简单,患者痛苦小,费用少,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尤其是气钡双重对发现早期细小病,对腔内特征性改变提示清楚,易检出充盟缺损和溃疡型影。本文诊断食管癌48例;检查符合率56.25%(45/80),诊断Ⅰ期1例,Ⅱ期16例,Ⅲ期20例,Ⅳ期8例,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破坏、中断、管壁僵硬、充盈缺损、狭窄等。因此,X线钡餐是检查食管癌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尤其对早期食管癌仅黏膜改变的显示比较明显[4]。

食管缺少浆膜层,且引流淋巴异常丰富,因此易导致直接侵犯邻近脏器和淋巴转移,纵隔内的邻近结构如气管支气管、主动脉、心脏、纵隔胸膜等存在直接受侵的危险,因此食管癌对周围脏器浸润的正确术前评价,关系到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对于改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CT作为食管癌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虽然对于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不如X线钡餐,但CT检查为横断面图像,除了显示食管癌病变本身外,还能较清楚显示病变部位、大小、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更有助于评价肿瘤在纵隔内是否有侵犯,有无淋巴结转移肿大,同时观察有无胸部、双肺内转移灶[5]。因此,CT检查清晰显示食管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关系,有助于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正确的术前分期[6],特别是对一些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CT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开胸探查手术,而采取其他合理的治疗法。本文CT查诊断符合率85.00%,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管壁局限增厚,外侵为肿瘤与临近器官的脂肪间隙模糊或消失,3例左主支气管受压变形移位,1例肺转移及2例肝转移,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开胸手术。

总之,X线钡餐是食管最常用的检查方法,CT在食管癌诊断方面的作用近年来得到肯定,二者各有优势,同时其局限性也很明显:X线钡餐可清楚显示黏膜情况、食管腔狭窄程度、管壁蠕动功能等,但对肿瘤组织在食管壁内侵犯情况,周围脏器及淋巴结以及有无远处转移等不能明确,CT检查能较准确的判断癌肿的浸润深度及对周围脏器的侵犯情况,可根据CT扫描结果从而有效地判断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可行性,估计手术的难易程度,减少不必要的探查术。因此,对于食管癌分期的诊断,用X线钡餐造影加CT的联合检查,即可有相当高的诊断价值,而且操作简便、安全、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配合,可以为临床的治疗尤其是外科治疗提供相当可靠的依据,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7]。

摘要:目的探讨CT与X线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泸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80例食管癌患者X线钡餐和CT检查结果。结果X线钡餐检查诊断食管癌48例;检查符合率56.25%(45/80),诊断Ⅰ期1例,Ⅱ期16例,Ⅲ期20例,Ⅳ期8例,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破坏、中断、管壁僵硬、充盈缺损、狭窄;CT检查发现食管癌68例,诊断符合率85.00%(68/80):诊断Ⅰ期2例,Ⅱ期16例,Ⅲ期22例,Ⅳ期8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管壁局限增厚,外侵为肿瘤与临近器官的脂肪间隙模糊或消失,3例左主支气管受压变形移位,肺部转移2例及肝脏转移3例。结论X线钡餐是食管最常用的检查方法,CT在食管癌诊断肯定,二者各有优势,同时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应联合X线钡餐造影加CT检查,可以为临床的治疗尤其是外科治疗提供相当可靠的依据,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关键词:CT,X线检查,食管癌,诊断

参考文献

[1]赵守华,赫捷.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肿瘤[J].肿瘤,2008,28(2):l77-178.

[2]陈炽贤.实用放射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1-440.

[3]黎建,田歆.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与光学内镜检查对比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8,17(3):103-104.

[4]金东弼.X线诊断早期食管癌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4):85-86.

[5]李素娟,戴翠华.综合影像学检查对中晚期食管癌分期的意义[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5,17(5):333-334.

[6]王智卿,王立东,余炜伟.食管癌诊断方法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问题[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27(6):34-35.

X线/CT检查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脊椎爆裂骨折患者53例, 其中男35例, 女18例, 年龄20~72岁, 平均 (34.3±11.5) 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7例, 坠落伤26例, 重物砸伤7例, 其它伤3例。合并脊髓损伤34例, 无脊髓损伤19例。临床表现主要是损伤脊髓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或逐渐丧失。所有病例均有X线脊椎正侧位片、CT轴位及多平面重组图像。

1.2 检查方法

X线检查采用GE DR摄片机, 常规摄取损伤部位脊柱节段的正侧位平片。CT检查采用GE公司单排和64排2种螺旋CT机型, 对目标脊椎进行扫描, 常规行横断位扫描, 层厚3.0mm, 层距3.0mm。

1.3 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输入电脑建立EXCEL数据库,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 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爆裂骨折的分布

脊椎X线正侧位片和CT证实53例患者共有65个椎节爆裂骨折, 累及T6 2个椎节, T8 1个椎节, T1 14个椎节, T12 13个椎节, L1 25个椎节, L2 5个椎节, L3 5个椎节, L4 7个椎节, L5 3个椎节。其中多发爆裂骨折5例, 3例累及T12和L1, 1例累及L1和L5, 1例累及T11和L2。在65个椎节爆裂骨折中, 累及T12~L2者达46个椎节, 占总数的70.8%;而L1受累达31个椎节, 占总数的47.7%。

2.2 CT与X线诊断效果比较

对椎板骨折, X线平片未发现, CT发现15例;骨片突入椎管内, X线平片显示13例, CT显示26例;椎管内血肿, X线平片未显示, CT发现4例;脊髓或神经根受压, X线平片未显示, CT发现20例。CT与X线诊断诊断胸腰椎骨折与手术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4.7%和86.6%, 2组经χ2检验, 差异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0.01) , 表明CT诊断的正确率高于X线诊断, 结果见表1。

3 讨论

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往往发生于高处下坠、高速运行的车辆撞击以及重物挤压, 由于轴向压力加上不同程度屈曲和 (或) 旋转力作用于脊柱, 使椎间盘之髓核疝入椎体导致椎体内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椎体自内向外爆裂, 引起椎体后缘终板粉碎而形成的骨折, 多发生于胸腰段, 可导致局部疼痛及神经症状, 是临床常见外伤之一。一般会伴有骨折块后移突入椎管, 容易造成脊髓损伤, 约占胸腰段脊髓损伤的50%[2]。一旦脊柱骨折漏诊, 创伤性脊柱不稳定可导致不可逆性神经损伤后遗症[3]。准确诊断和评价胸腰椎骨折的类型、椎管狭窄、脊柱稳定性和脊髓损伤, 及时处理与疾病预后有直接关系。伤后6h内为“最佳时间”, 目的是阻止脊髓损伤病理改变的发展, 纠正畸形, 恢复脊椎的解剖关系, 维持脊椎稳定, 并通过椎管减压、脊髓探查的方法, 防止和减少脊髓充血、水肿, 进而防止早期死亡。爆裂性骨折如无后柱损伤属稳定性, 合并后柱损伤属不稳定性。本组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病人, 术中发现突入椎管的骨块主要来自椎体后部, 骨折片后移进入椎管是爆裂性骨折的特征, 也是合并脊神经损伤的重要原因。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X线和CT扫描。常规X线平片作为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 椎体骨折多能在平片上显示, 能有效观察脊柱的曲度、排列与椎间隙形态, 可确定损伤的节段和压缩程度, 对椎体和棘突骨折的检出率较高, 且价格便宜, 患者易于接受, 但有时难以确定骨折的实际范围, 容易漏诊附件骨折, 同时椎管受累显示不清, 在显示椎体后移骨片的位置及附件骨折方面与CT差别较大, 往往需做CT检查进行确诊[4]。

CT分辨率高, 可多轴位、多平面重建, 能直观显示胸腰椎骨折的病理解剖全貌, 清楚显示骨折细节, 特别是脊柱后部结构的骨折、移位的骨折片、观察椎管形态和狭窄程度[5]。矢状或冠状重建技术可显示脊柱的纵行排列、水平方向的骨折线、椎体压缩的高度、骨折片向椎管内移位的情况, 还可对邻近的软组织进行观察, 如椎间盘突出、硬膜外血肿等均可经1次扫描得出诊断。CT也能显示小关节的横断面, 判断小关节是否对称, 关节间隙是否增宽、变窄, 小关节是否脱位、绞锁等都能明确显示, 可为确定脊柱骨折稳定与否提供可靠依据[6], 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价值。

由于CT是轴位扫描, 对脊柱脱位, 后突及椎体压缩的程度的判断不及X线平片显示明确, 有时对水平走向而无移位的骨折线漏诊, 对于外伤性椎体滑脱的整体表现不如X线平片, CT在显示椎体高度, 椎体总体形状, 椎间隙有无狭窄及其程度上不如X线平片[7]。由此可见, X线与CT诊断胸腰椎骨折各有优缺点, X线检查普及性较高, 但诊断正确性不如CT检查,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损伤情况及医院设备条件, 将常规X线与CT扫描密切结合, 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提高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红卫, 方煌.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与脊髓损伤的关系[J].创伤外科杂志, 2004, 6 (6) :465~467.

[2]Vaccaro AR, Nachwalter RS, Klein GR, et al.The significance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canal size in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J].Spine, 2001, 26 (4) :371~377.

[3]黄参南, 黄松.脊柱骨折的X线和CT扫描影像对照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5, 16 (5) :301~303.

[4]周承涛, 张光辉, 刘旭林, 等.脊柱的CT与X线平片对照研究[J].医学影像杂志, 2007, 14 (7) :566.

[5]张秀英, 王琴.急性脊柱损伤CT扫描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0 (51) :966~967.

[6]刘东溟.腰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学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 2008, 10 (7) :1020~1022.

X线/CT检查 篇10

关键词:128层螺旋CT,常规X线,小儿,支气管异物

小儿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 其主要由于异物堵塞支气管, 小儿可能因窒息导致死亡[1,2]。早期对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小儿支气管异物病例影像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3月影像科诊治的小儿支气管异物病例3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其中男20例, 女10例, 年龄:3个月~5岁, 平均年龄 (2.2±1.1) 岁, 临床症状:患儿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和呛咳史, 其中肺部听诊异常者15例, 哮鸣音者10例。30例患儿家属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进行本项调查, 分别通过128层螺旋CT与常规X线检查。

1.2 方法

X线检查:患儿仰卧体位, 患儿家属扶正, 对其胸部透视, 且分别点胸部吸气、呼气相X线片。128层螺旋CT检查:采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28 CT机:调整扫描参数:电压120k V, 电流200~250m A, 矩阵为512×512, Pitch=1, 层厚1.0mm, 重建间隔0.7 5 m m。患儿仰卧体位, 患儿家属扶正, 从颈部开始到肺底部为止, 扫描结束后将图像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处理。通过多平面重组 (MPR) 、曲面重组 (CR) 和CT仿真支气管内镜成像技术 (CTVE) 对气管和支气管进行重组, 观察异物的所在位置, 大小、形态、数目及支气管狭窄程度, 同时对肺不张、肺气肿、纵膈移位情况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128层螺旋CT与常规X线检查和镜检结果符合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建立数据库, 通过卡方检验分析,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8层螺旋CT与常规X线检查和镜检结果符合情况 (如表1) 128层螺旋CT气管、左支气管、中间段支气管、右主支气管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X线检查符合率,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支气管异物主要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 由于患儿的喉返神经功能和咀嚼功能不是很完善, 很容易将异物呛入气管, 从而引起患儿咳嗽、气喘、发热、面色发绀、窒息等临床症状[3,4]。因小儿误吸入气管的异物和支气管肺炎相似, 且临床体征复杂多样, 给临床及时诊断带来较大难度。普通的X线胸片重叠较多, 并且分辨率较低, 对于肺透亮度改变不是十分敏感, 如果阻塞性肺气肿较轻, 容易出现漏诊[5]。128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可以更好的显示异物形态、大小, 其中MPR可以对支气管、气管在三维空间内任意方位进行有效的观察, 其扫描速度快, 其较强的图像处理技术, 可以更加清晰、直观、立体的显示异物。并且可以利用MPR将层面和气管保持在一个纵切面上, 使异物和所在气管的近段和远段显示在同一个层面上, 其中的旋转切线调节角度来显示异物的具体特点和支气管腔狭窄程度;CR可以把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气管、支气管重组在同一个平面上, 更好的显示异物和支气管腔的关系;CTVE重组计数可以对显微支气管镜观察效果进行模拟, 使支气管、气管腔内的异物显示更加直观, 为临床内窥镜取管腔异物的操作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本研究采取以支气管、气管为中心的冠状扫描, 其优点是对支气管树的连续性相对较好, 扫描的范围小, 时间短, 不会出现漏层, 图像清晰、全面, 对于患儿的辐射剂量相对较小。通过128层螺旋CT与常规X线检查符合率情况比较, 结果表明, 128层螺旋CT气管、左支气管、中间段支气管、右主支气管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X线检查符合率。提示128层螺旋CT扫描可以对气管、支气管异物显示直接征象, 同时对于气管、支气管异物阻塞引起病变侧呼气性阻塞性肺气肿、纵膈移位、阻塞性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能够准确的显示。

综上所述, 128层螺旋CT检查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准确率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承东, 卢彦.胸部X线和螺旋CT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1, 5 (21) :6508-6509.

[2]李玉林, 程凤燕, 于昭.多层螺旋CT多方法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1) :66-68.

[3]郭少华, 钟福兴, 廖志莹, 等.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 13 (5) :371.

[4]陆兴继, 邵燕惠, 多层螺旋CT三维重组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 2009, 18 (3) :256-260.

新生儿作X线检查有害吗 篇11

答高由流水读者:

希望你能放下这些年的担心。

首先,医学影像检查不论医院大小,其X线机均需相关部门的防护剂量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因此,从总体上来讲,不要因为是在小医院做检查而产生某种疑虑。

其次,对传统X线摄影来讲,其X线摄影剂量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剂量过大,其影像会因过高的x线剂量较多地穿过人体,致使到达胶片的剂量过大而成黑色:相反,如果剂量过小,其影像会因过低的X线剂量较少地穿过人体,致使到达胶片的剂量过小而成白色。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均不利于影像诊断。只有在剂量适中的范围内,才会获得1张优质的X线照片,这就如人们平时用胶卷摄影是同样的道理。如你所述,当时的医生为了孩子的安全而减少了X线摄影剂量,这对摄影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病人的X线防护提供了保证。

强化X线防护意识合理使用CT 篇12

关键词:X线,CT,防护

收集连续3 a的CT检查结果,对其阴性率进行了统计,并就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对合理应用X线CT检查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强化各级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减少X线对公众的危害。

1 材料

分别随机抽取2006—2008的检查结果共3 000份,每年1 000份,分别统计每年正常(阴性)结果。

2 结果

3 a的阴性率分别为:2006年32%(320/1 000);2007年45%(450/1 000);2008年49%(490/1 000),阴性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3 讨论

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最新研究结果估算[1],以一座1 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在X线摄影和CT检查比较普遍的日本,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中3.2%可能是由于这2种检查诱发的。新公布的美国卫生部权威报告,首次将X线列入已知致癌物的行列。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事业的迅速发展,接受CT检查者逐年增多,从以上统计来看,CT受检者阴性率逐年增加,这不符合《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中提出的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2],即:放射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的限制的原则。导致低阳性率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生诊断思维意识弱化,过多的依赖甚至轻率地滥用X线CT检查,并根据其检查结果来建立诊断,失去了临床医生诊断思维的主导作用。其次,在目前的医患纠纷中,影像学资料是医疗纠纷中的重要物证,很多医生为了规避责任,不论是否有适应症都滥行X线CT检查。

针对目前我国X线检查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应该加强临床医师辐射损伤及防护的教育,使其做到合理使用X线CT,提高就诊阳性率,减少人群不必要的照射。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法规和规章,加强对放射诊疗单位的监管力度,强化医务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使放射卫生防护工作落到实处。只有严格遵循正当化和最优化的放射防护原则,以患者本身健康的收益大于危害为前提,才能充分发挥CT检查设备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CT检查的社会经济双重效益。

参考文献

[1]郑颉,欧阳习.重视并做好放射受检者的辐射卫生防护[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4):112-113.

上一篇:关系维数下一篇:修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