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CT检查(共7篇)
鼻窦CT检查 篇1
副鼻窦冠状位CT扫描为目前临床鼻窦检查的常用方法。2008年6月~2009年5月我院对26例患者进行直接冠状位扫描,并运用多层面重建(MPR)技术得到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多平面重建图像,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副鼻窦检查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26例副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14~71岁,平均36.1岁。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
1.2 方法
采用美国GE双排螺旋CT机进行CT扫描。轴位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下颌至额窦上方。扫描条件为120 kV, 80 mA,层厚5 mm,螺距0.75,先做标准横轴位重建,再进行冠状位、矢状位重建,观察窦腔、窦口及周围软组织,窦壁骨质情况。重建层厚、间隔为3 mm。软组织窗位35、窗宽400,骨窗窗位400、窗宽200。直接冠状位扫描时,用冠状位头托,患者头过伸后仰,条件120 kV, 80 mA,层厚5 mm,层间距5 mm,倾斜角度为15°~25°,显示图像用软组织窗观察窦腔、窦口及周围软组织,用骨窗观察窦壁骨质情况。
2 结果
本组26例中,副鼻窦炎19例,上颌窦息肉4例,未发现异常3例。单纯横断面扫描难以满足临床诊治需要,特别是需了解病变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时,不仅需要轴位图像,更需要冠状位图像。MPR是一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得到标准冠状位及斜冠状位、矢状位图像,清楚显示各鼻窦窦口及窦壁情况,可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尤其适用于儿童、年老体弱以及颈椎病患者。MPR图像能从不同切面显示鼻、鼻咽及副鼻窦解剖结构,从多方位观察病灶部位、范围,并能从多方位判断气道受压、阻塞及狭窄程度。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在副鼻窦疾病广泛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以来,副鼻窦CT检查显得越来越重要。副鼻窦冠状位CT扫描能清晰显示解剖结构和副鼻窦各窦口通畅情况,是目前常用的鼻窦检查方法[1,2]。但冠状位扫描时需要将机架倾斜15°~25°,得到的图像往往是斜冠状位,难以得到标准冠状位图像,特别是扫描时需用冠状位头托,头后仰,对于儿童、老年人、脊柱畸形患者、颈椎病及内耳眩晕患者这种特殊体位难以忍受,配合困难,难以保证图像质量。MSCT多平面(MPR)重建技术能从各个角度观察腔窦壁及腔窦内的解剖结构、解剖变异,不仅能够多方向观察病变累及副鼻窦范围及程度,也能显示鼻中隔,以及窦口-鼻道复合体区的解剖结构、解剖变异,副鼻窦开口,能为鼻内镜手术提供清晰图像,而且可以根据窦口、窦腔情况任意重建鼻内镜需要的图像[3]。MPR图像是在轴位扫描的基础上经过重建技术产生,轴位扫描时患者仰卧位,平躺,体位比较舒适,适用于各种人群检查[4]。通过本组病例观察表明,MPR能得到标准冠状位及斜冠状位、矢状位图像,清楚显示各鼻窦窦口及窦壁情况,可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其解剖结构和病变的范围。单纯横轴位、矢状位或冠状位图像显示副鼻窦结构空间定位、鼻窦病变范围和程度欠准确,而多平面重建得到的MPR图像克服了这一局限性,可全面地显示窦腔结构中的解剖结构与变异,因此,重组冠状位图像可获得与直接冠状位扫描相同的图像效果,可以取代直接冠状位扫描,为鼻副窦炎及其原因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另外扫描时患者体位舒适,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
总之,CT扫描副鼻窦多平面重建图像在许多方面优于直接冠状位扫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副鼻窦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副鼻窦炎患者, 均行副鼻窦轴位及冠状位扫描, 利用多平面重建 (MPR) 技术得到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多平面重建图像, 观察鼻副窦结构及病变范围, 对图像资料进行影像分析。结果:螺旋CT多平面重建图像从各种角度、多切面地显示副鼻窦的解剖、病变部位、范围及气道情况, 清楚显示各鼻窦及窦口。结论:重组冠状位图像可获得与直接冠状位扫描相同的图像效果, 可以取代直接冠状位扫描, 为鼻副窦炎及其原因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关键词:副鼻窦,多平面重建,CT扫描
参考文献
[1]张跃珍, 李睿.副鼻窦CT两种扫描方法的比较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2, 9 (5) :324.
[2]周康荣.胸颈面部CT[M].上海:上海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317.
[3]萧璧军, 郎军添, 王海青, 等.冠状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鼻科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 (10) :439-441.
[4]李院华, 胡爱生, 康红祥.螺旋CT多平面重组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 2004, 19 (12) :899-900.
[5]项晓俊, 文建军.212例副鼻窦CT影像中鼻道窦口复合体常见解剖变异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34) :77-78.
鼻窦CT检查 篇2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0例, 其中男12例, 女8例, 年龄20~40岁。采用西门子欢悦增强型螺旋CT。轴位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 头先进。扫描线:以OM线为基线, 下自齿槽层面, 上自额窦上方。扫描条件:120KV, 80m A, 层厚5mm, 螺距0.75, 连续扫描13~18层, 标准重建模式;得到横轴位图像资料后, 再进行层厚5mm, 层间距1mm的后处理重组。以重建后所得资料进行多平面重组, 获取副鼻窦冠状位、矢状位图像。冠状扫描:用冠状位头托, 头后仰, 倾斜角度15~20°, 扫描条件:120KV, 80m A, 层厚5mm, 层间距5mm, 扫描13~16层面。用软组织窗观察窦腔、窦口及周围软组织, 用骨窗观察窦壁骨质情况。
2 结果
本组20例, 其中鼻窦炎15例, 上颌窦息肉2例, 未发现异常3例。5mm层厚的多平面重组冠状位图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定成像层面成像, 能得到标准冠状位及斜冠状位、矢状位图像, 清楚显示各鼻窦窦口及窦壁情况。冠状位扫描图像除1例患者图像效果不佳外, 其余均能清楚显示各鼻窦窦口及窦壁情况。MPR能得到标准冠状位、矢状位图像, 可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 尤其适应于年老体弱以及颈椎病患者。
3 讨论
副鼻窦炎症、肿瘤是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 以年轻患者居多。常规冠状位扫描由于机架倾斜角度有限, 得到的图像往往是斜冠状位, 难以取得比较标准的冠状位图像, 特别是对于有颈椎病及内耳眩晕的患者, 后仰头部幅度过大, 患者难以忍受, 配合困难, 很难得到满意的CT图像。本组2例患者因头部后仰致不自主抖动, 图像效果不佳。
轴位扫描对窦口的观察并不满意。本院在使用螺旋CT对副鼻窦病例进行轴位及冠状位扫描, 由于机架倾斜角度有限以及患者体位不适, 往往得不到满意的图像。李清水等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组从多方位观察脑外伤患者颅内情况, 获得满意效果, 为此, 笔者尝试引入二维重组技术来帮助诊断。引入重组技术后, 由于可以在冠状位、矢状位上观察, 大大增加了信息量, 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显示窦口、窦腔最好的层面成像, 这是常规冠状扫描无法做到的。该技术不仅能得到标准的冠状位图像, 避免了患者头部后仰造成的不适, 患者容易接受;同时由于使用低毫安扫描, 可以减少球管损耗, 降低辐射, 节约开支,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文荣, 吴兰琴, 孙建新, 等.CT扫描图像的重建技术与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3, 19 (1) :91~99.
鼻窦CT检查 篇3
关键词:鼻窦炎,真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allergic fungal rhinosinusitis sinusitis, AFRS) 是真菌性鼻窦炎中较为特殊且认识最晚的一种类型, 属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 目前认为它是免疫性疾病, 而非感染性疾病。早期的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易误诊为急性鼻窦炎或鼻息肉, 但若诊断有误, 则可延误治疗, 导致病变进展, 可能出现鼻部畸形、眼球移位等, 将AFRS与慢性鼻窦炎或其他类型的真菌性鼻窦炎相鉴别的目的在于能够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 从而预防其并发症的出现。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 CT能够较准确的反映出病变鼻腔及鼻窦的范围及异常的鼻腔结构, 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意义重大。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8月~2013年5月经临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3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CT资料,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3例患者中, 男15例, 女18例, 年龄17~50岁, 平均年龄35.5岁, 病程5~10年。33例患者中, 28例有过敏性鼻炎及鼻息肉, 5例有哮喘病史。临床表现:流脓涕者28例, 其中涕中带血23例;鼻阻塞感33例, 头面部疼痛30例, 失嗅4例, 突眼2例, 视力减退1例。前鼻镜检查见:钩突肥大伴息肉样变28例, 鼻腔可见息肉28例, 鼻中隔偏曲5例, 泡状中甲5例, 中鼻道内可见脓涕伴有臭味者28例, 鼻腔外侧壁移位3例。
1.2 检查方法
33例患者均行鼻窦CT冠状位及轴位扫描, 未作增强扫描, 本院采用飞利浦64排CT扫描。轴位扫描基线为听眶线, 扫描范围从额窦至上颌窦底。冠状位扫描基线为听眦线的垂线, 扫描范围从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层厚5 mm, 层距5 mm。软组织窗及骨窗同时显示。
2 结果
2.1 CT表现
33例患者鼻窦表现为部分或完全的软组织密度影, 且部分窦腔可见密度不均匀, 其中累及全组鼻窦者28例, 累及半组鼻窦者5例。有的伴有多发条状、斑片状高密度影, 边界清楚, 有的伴有云雾状高密度影, 边界模糊。受累鼻窦膨胀27例, 窦壁骨质变薄26例, 窦壁骨质侵蚀5例, 5例病变延伸到临近结构。
2.2 术前诊断
33例患者, 术前考虑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28例, 考虑为鼻息肉伴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25例, 考虑鼻窦肿瘤5例。
2.3 术中情况
33例患者全部在鼻内镜下行鼻窦开放术, 并探查窦腔, 见窦腔黏膜水肿, 息肉样变, 并可见少量脓液及大量灰褐色及黄褐色干酪样团块。
2.4 病理检查
术后33例均行病理检查, 均可见变应性黏蛋白、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真菌菌丝, 其中28例可见charoct-leyden结晶;术中分泌物涂片及真菌培养均为阳性。
3 讨论
真菌性鼻窦炎是鼻腔及鼻窦内积聚干酪状团块, 日久侵蚀周围组织和骨质, 严重者可发生鼻部畸形, 多为单侧发病。近年来认为真菌性鼻窦炎是慢性鼻-鼻窦炎的一个亚类[1]。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属于非侵袭性, 镜下特征为可见嗜酸性或嗜碱性黏蛋白, 以及在其中分布的charoct-leyden结晶, 嗜酸性粒细胞散在分布或簇状聚集, 病变组织可见大量真菌菌丝分布。近年来认为AFRS属于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2], 是由慢性炎性反应导致的黏膜肥厚性鼻窦疾病, 是一类由真菌引发并由Ig E和Ig G介导的免疫性疾病。目前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在鼻内镜下开放鼻窦并彻底清除干酪样物, 并矫正鼻腔结构异常, 改善鼻窦引流, 是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手段, 疗效肯定[3]。
虽然本病术后预后较好, 但它的术前确诊率并不高。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但CT在其术前诊断中的参考价值不容忽视, 它能够较满意的显示出鼻窦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 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意义重大。国内外认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有其特殊性, 表现为[4,5]:窦腔及鼻腔全部或大部分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 可有骨质增生及破坏, 病变中存在高密度钙化点或斑。本组病例中累及全组鼻窦者28例, 累及半组鼻窦者5例, 病变窦腔内CT表现可见密度不均匀增高的软组织影且多累及同侧鼻腔, 大多病灶内可见点状高密度钙化影, 少数窦腔密度均匀。总之, 鼻窦CT检查发现为单个鼻窦的软组织密度影, 患者伴有鼻塞、血涕等症状者, 应考虑本病, 应认真观察CT, 了解病变范围及有无鼻腔结构异常, 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意义重大。
33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 有8例术前未明确诊断, 其最后的确诊依据术后的病理, 回顾性分析了33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 认为临床高度怀疑真菌性鼻窦炎的病例必须进行病理检查。作者认为在临床上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确诊仅仅依靠CT检查结果而明确诊断是困难的, 但CT检查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前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33例患者术前初诊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25例, 发现鼻窦柯瓦氏片, 由于头面部骨性结构重叠, 不能清楚的显示病变;MRI信号有时难以与窦内气体信号鉴别, 可能低估鼻窦受累的范围, 而CT它能够较满意的显示出鼻窦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 其明显优于柯瓦氏位平片及MRI。因此单侧进行性鼻塞伴涕中带血时, 患者可行CT检查, 它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术前诊断及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Ebbens FA, Georgalas C, Rinia AB, et al.The fungal debate:where do we stand today?Rhinology, 2007, 45 (3) :178-189.
[2]Ferguson BJ.Categorization of 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4, 12 (3) :237-242.
[3]肖建新, 刘悦胜.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中国内镜杂志, 2001, 7 (5) :97-98.
[4]罗晶, 孙树岩, 宋伟, 等.鼻窦真菌病CT表现及菌团阴离子测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1, 8 (5) :267-269.
儿童鼻窦和鼻窦炎的CT表现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61例进行儿童副鼻窦低剂量CT扫描资料, 其中男36例, 女25例;年龄1~14岁, 其中3~5岁共37例。
1.2 方法
CT扫描机器为philips auro, 层厚3mm, 层距3mm, kv120mas40, 以平行于眶耳线为基线, 扫描范围从上颌骨齿槽突开始, 止于额窦上方。
2 结果
2.1 鼻窦低剂量CT扫描结果
能清晰地显示黏膜增生, 肥厚窦腔内的软组织影及气液平面影等。对病变形态的显示均能表现为规则不规则、边缘光整不光整、密度均匀不均匀, 能够很好的观察窦壁。
2.2 鼻窦气化结果
上颌窦61/61气化;筛窦61/61气化;额窦13岁以上4/4气化 (其中3例少量气化, 1例气化较好) , 13以下4例少量气化4/57, 余未见气化, 最小气化者8岁;蝶窦24/61例未气化, 6岁以上全部有气化, 最小气化者3岁。
3 病变显示
61例中13例正常, 48例有副鼻窦炎症 (77.7%) 。正常鼻窦表现窦壁完整, 窦腔粘膜CT不能显示。副鼻窦炎症表现为窦壁粘膜增厚, 窦腔积液, 窦腔闭塞, 窦壁增厚等。在48例副鼻窦炎症病例中, 有上颌窦炎症为45例 (93.8%) , 筛窦炎症42例 (86%) , 额窦炎症3例, 蝶窦炎症22例;4组鼻窦皆有病变出现在13岁以后。单纯性筛窦炎症2例。4例单侧性上颌窦炎症。数据统计如表1。
4 讨论
4.1 低剂量的运用
鼻窦CT扫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经过眼球, 而晶体对放射学非常敏感。研究发现单纯降低m A值的条件, 受检者所接收的射线剂量明显减少, 虽然图像噪声有所增加, 但图像仍然保持较好的诊断质量[1]。本组中所有的病例, 皆用kv120、mas40的低剂量扫描方法, 结果正常鼻窦结果能够较好的显示, 病变组能清晰地显示黏膜增厚, 肥厚窦腔内的软组织影及气液平面影等。对病变形态的显示均能表现为规则不规则、边缘光整不光整、密度均匀不均匀, 能够很好的观察窦壁。
4.2 儿童副鼻窦炎症CT分析。
小儿鼻粘膜柔嫩易充血肿胀, 窦腔开口较大且常有腺样体肥大, 故易患鼻窦炎。由于小儿鼻窦发育不成熟, 镜检有较大风险, 小儿鼻窦炎症状不典型, 其影像学诊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鼻窦CT扫描对儿童鼻窦炎病变的诊断优势包括[2]: (1) 有较高的检出率。 (2) 病变如在后组筛窦蝶窦的显示有明显优势。 (3) 可以明确病变的范围、程度以及观察周围骨质的变化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 CT可发现鼻窦邻近组织异常。 (5) 为无创性检查患儿易于接受。
儿童副鼻窦炎症各窦发病率与其发育先后不同有关[3], 上颌窦一般于2月开始呈三角形, 位于上颌窦的内上角, 2岁开始迅速向外下方增大, 筛窦气房在出生时已形成, 本组最小2岁患儿即见上颌窦炎和筛窦炎症;额窦到1岁末才开始发生, 2岁后开始进入额骨水平部, 6岁时只有豌豆大小, 直到11岁生长很慢, 本组额窦在13岁以上4例气化者中3例有病变。关于蝶窦气化, 一般认为在3岁时出现甚小的窦腔向后扩大, 蝶窦炎只发生在10岁以后, 文献报道[1]MRI观察蝶窦气腔形成, 轴位可早到2个月, 矢状位可早到4个月, 在一些病例, 即使小于2岁, 蝶窦的大小也有显著伸展, 蝶窦炎可发生较小的儿童;从本组病例中看出, 蝶窦气化在3岁即可看到, 蝶窦炎最小在3岁即可出现。
儿童副鼻窦炎症以上颌窦和筛窦炎症为主, 有上颌窦炎症占病变组93.8% (45/48) , 上颌窦炎症主要表现为双侧病变88.9% (40/45) , 且主要表现为粘膜增厚, 儿童鼻腔和鼻窦黏膜嫩弱淋巴管和血管丰富一旦感染致黏膜肿胀较异常改变更为明显;有筛窦炎症占病变组86% (42/48) , 筛窦炎症中以全组筛窦炎症为多见 (69.1%, 29/42) 。由于鼻窦发育的原因, 4组鼻窦皆有病变出现在13岁以后。
总之, CT能够很好的显示儿童鼻窦的发育的程度和鼻窦炎症的部位程度。
参考文献
[1]周阳泱, 韩萍, 冯敢生, 等.鼻窦低剂量CT扫描对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 (3) :239~243.
[2]黄赛瑜.儿童鼻窦炎性疾患的鼻窦CT影像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 13 (4) :209~210.
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患者, 男4例, 女5例, 年龄43岁~73岁, 平均年龄56岁;病程1个月~3年。均有抗炎治疗无好转病史, 临床主要症状有鼻塞、头昏头痛、脓涕、血涕、回吸涕中带血等。
1.2 CT扫描及治疗
使用GE公司Pro Speed FⅡ螺旋CT机, 行轴位扫描, 层厚5 mm, 层距5 mm, 基线平行于硬腭, 扫描范围包括全副鼻窦, 用软组织窗及骨窗观察。均行上颌窦根治术。
2 结果
9例均为单侧发病, 其中右侧上颌窦5例, 左侧上颌窦3例, 左侧蝶窦1例。所有病例窦腔内均可见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 CT值21~79 Hu, 其中2例窦腔内含气体密度。5例窦腔软组织内可见斑点状、条絮状钙化 (见封三图1~2) 。所有病例窦壁骨质不同程度增厚硬化 (见封三图1~4) , 其中4例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变薄、部分吸收, 软组织密度突向鼻腔。病理示黏膜组织慢性炎症, 可见霉菌菌落。
3讨论
霉菌是条件致病菌, 可在健康人群的鼻腔黏膜表面作为正常菌群长期存在, 当各种原因导致鼻道引流不畅时, 使寄生于鼻窦内的霉菌得以生长繁殖, 长期使用抗生索、皮质激素或机体免疫力下降等诱因下可导致发病。国内临床上根据起病急缓和有无骨质破坏及周围结构侵犯, 将霉菌性鼻窦炎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个类型, 以后者多见。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常局限于窦内黏膜下, 产生黏膜水肿及化脓性炎症, 形成炎性肉芽肿, 临床可无症状, 或有鼻塞、脓涕或血涕, 预后良好。
分析本组病例的CT表现:均为单侧发病, 89%为上颌窦, 符合文献报道;本组所有病例窦腔内均可见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 与文献报道一致;本组病例有56%窦腔软组织内可见钙化, 符合文献报道的霉菌性鼻窦炎特征性表现;本组所有病例窦壁骨质不同程度增生硬化的表现在以往国内文献中并未强调, Blitzer A等认为受累窦腔骨壁全部增厚或单侧骨壁增厚使窦腔缩小、增厚, 骨壁伴有破坏为霉菌性鼻旁窦炎的另一特征[2]。钱雯等报道的103例鼻窦真菌病患者中, 窦壁骨质增厚和硬化的出现率为100%, 骨壁被侵蚀者占4.4%[3]。本组4例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变薄、部分吸收, 无虫蚀样边缘改变, 应为窦腔内炎性组织和霉菌团压迫所致。
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主要应与细菌性鼻窦炎相鉴别, 细菌性鼻窦炎常为多发性 (多窦、双侧) , 窦腔黏膜增厚光滑, 有时可见液气平面, 窦腔黏膜密度均匀一致, 少见钙化, 窦壁偶见骨质硬化, 但程度较轻, 无骨质破坏[4]。二者的鉴别并非十分困难。
综上所述, 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要点除了单发、上颌窦多见、窦腔内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及特征性的窦腔软组织内钙化外, 窦壁的骨质增厚硬化也是很重要的征象。当窦腔内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内未发现钙化, 但窦壁可见骨质增厚硬化, 此时仍要首先考虑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
参考文献
[1]张文, 宋斌, 齐敏.霉菌性鼻窦炎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7, 23 (9) :1170-1172.
[2]BlitzerA, LawsonW.Fungalinfectionsofthenoseandparanasalsinuses[J].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 1993, 26 (4) :1007-1013.
[3]钱雯, 罗行中, 宋济昌, 等.鼻窦真菌病的CT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0, 6 (2) :88-90.
鼻窦CT检查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中男性16例, 女性19例。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47岁。病程约4个月至6年。主要临床症状为鼻塞、脓涕、间歇性鼻涕带血、偶带干酪样物, 头痛及面部疼痛等。2例患者有过敏性鼻炎史, 1例患者有哮喘史, 4例患者有鼻窦穿刺冲洗史。鼻腔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 鼻腔内新生物及鼻腔发育异常等。其中3例伴有鼻腔新生物, 12例伴有鼻甲肥大, 15例伴有鼻中隔偏曲。全部患者均行CT扫描检查。
1.2 检查方法:
35例均使用Philips 16排螺旋CT、Aquilion 16排螺旋CT扫描机。行鼻窦CT轴位或冠状位做连续扫描。扫描范围轴位由上颌窦下壁至眶上壁, 冠状位由额窦前壁至蝶窦。层厚5 mm, 层距5 mm, 矩阵512×512, 应用骨窗和软组织窗同时显示骨质结构和软组织病变, 均做普通扫描, 未进行增强扫描。
其中4例患者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 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 Excite 1.5T MRI系统, 头颈联合8通道相控阵线圈。常规MRI包括:横断面和冠状面FRFSE序列 (T2WI TR 4 000~4 500 ms, TE 85~100ms) ;矢状面和冠状面SE序列 (T1WI TR 400~600ms, TE 15~20 ms) ;层厚/层间距=5.0~6.0 mm/0.5~2.0 mm, 矩阵128×128~320×256, 视野 (FOV) 24 cm×24 cm。MRI增强行T1WI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成像, 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 (Gd-DTPA) , 剂量为10 ml (0.1 mmol/kg体质量) 。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
35例中21例病变累及单侧上颌窦, 7例病变累及单侧上颌窦和同侧鼻腔, 5例病变累及单侧蝶窦, 2例累及上颌窦及同侧鼻腔、筛窦。
2.2 CT表现:
全部病例中无一例累及眼眶和颅内及面部软组织肿胀改变。所有受累的窦腔黏膜均增厚。病变鼻腔内见密度不均匀性增高的软组织影31例 (图1, 2) , CT值38~85 Hu, 其内可见斑点状、云絮状或条带状高密度钙化影, CT值120~260 Hu。钙化灶位于窦腔中央者27例, 钙化灶位于窦壁边缘者4例。病变鼻腔内见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充填4例。病变窦壁骨质破坏3例, 骨质增生26例。
2.3 MRI表现:
4例中病变位于蝶窦3例, 上颌窦1例。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信号, T2WI呈低信号, 周围增厚黏膜T1WI低信号, 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 病变中心不强化, 周围增厚黏膜明显强化 (图3) 。
图1左侧上颌窦真菌性鼻窦炎:左侧上颌窦内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呈膨胀性生长, 其内见多发斑点状钙化影, 左侧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受压、吸收, 外侧壁及前壁增生、硬化 (a:CT轴位软组织窗;b:骨窗)
图2 CT冠状位左侧蝶窦真菌性鼻窦炎:左侧蝶窦见软组织密度影, 其内见点状钙化
图3左侧蝶窦真菌性鼻窦炎MRI表现 (a:冠状位T1WI示病变中心呈等信号, 周围增厚黏膜呈低信号;b:冠状位T2WI示病变中心呈低信号, 周围增厚黏膜呈高信号;c:增强T1WI示病变中心不强化, 周围增厚黏膜明显强化)
2.4 手术及病理所见:
术中见窦腔黏膜水肿, 息肉样变或肉芽形成, 黏膜呈暗红色, 窦腔内可见黑褐色干酪样物。镜下见黏膜水肿、充血, 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部分可见不同形态钙化点, 干酪样物中见大量真菌菌丝。
3 讨论
3.1 真菌性鼻窦炎的病因:
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因地区气候不同而差异较大, 约占鼻窦炎的13%~29%[2]。Taxy[3]根据Dufour等[4]建立的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兔实验模型, 推断鼻阻塞是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的关键因素。当某些诱因如:抗生素滥用、免疫抑制剂和皮质激素的使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继发真菌感染[5]。
3.2 真菌性鼻窦炎的分型:
目前真菌性鼻窦炎的分型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 (黏膜是否受侵及黏膜的反映状态) 、治疗方案及预后分为以下4种类型[6]:①急性侵袭型鼻窦炎;②慢性侵袭性鼻窦炎;③真菌球;④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3.3 鼻窦真菌球的临床表现:
鼻窦真菌球是真菌性鼻窦炎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多见于老年人, 平均64岁, 女性患者约占64%[7]。本组平均年龄47岁, 女性占57%, 略低于文献[7]报道。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流脓涕、鼻分泌物恶臭味、面部疼痛等[7]。李楠等[8]研究认为疼痛为真菌性鼻-鼻窦炎最显著的临床症状, 可表现为额部痛、眶部痛、牙痛等。抗生素、血管收缩剂及上颌窦穿刺冲洗等保守治疗疗效不理想。
3.4 鼻窦真菌球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鼻窦真菌球的主要CT影像学特点:①病变鼻窦部位:多为单侧上颌窦 (28/35) , 蝶窦次之 (5/35) , 筛窦和上颌窦同时受累再次 (2/35) 。其原因可能与该病的发病原因及鼻窦的生理解剖结构有关。文献[6]报道94%为单一鼻窦发病, 少数也可逐渐累及一侧多个鼻窦, 双侧受累罕见。②病变窦腔的密度:多数病变窦腔内可见密度不均匀增高的软组织影 (31/35) , 少数窦腔密度均匀 (4/35) , 部分常膨入同侧鼻腔 (7/35) 。病变窦腔内不均匀软组织影的病理基础是炎性细胞浸润, 炎性肉芽组织及大量菌丝而成。③钙化:大多数病灶内可见斑点状、絮状及条带状高密度钙化影 (31/35) , 且多为中央性分布 (27/31) 。病变内的钙化点或钙化斑被认为是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1,2,5,6,7]。文献[9]报道钙化出现率占51%~90%, 本组病例占89%。钙化多位于窦腔中央 (27/31) , 少数位于窦壁边缘 (4/31) 。钙化产生机制[10]目前多认为空气中的曲霉菌孢子被吸入鼻窦, 霉菌代谢物或霉菌球钙化形成的, 其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硫酸钙。④病变窦壁可见骨质增生 (26/35) 及骨质破坏 (3/35) 。骨质增生是由于长期炎性刺激所致, CT能清晰准确显示窦壁骨质改变, 除了显示窦壁骨质增生外, 还可显示窦壁骨质破坏, 骨质破坏多为局限压迫性吸收, 本组3例局限性骨质破坏均位于上颌窦内侧壁。
由于真菌病变内钙化物中含有镁、锰、铁等金属离子, 具有副磁性, 可因T2缩短以致MRI上T2WI信号减低[6], 故鼻窦真菌球在T2WI上呈低信号, 具有特征性。MRI对钙化显示不及CT敏感, 但对病变腔外侵犯的显示及在鼻窦炎与肿瘤的鉴别上优于CT。
CT能较准确反映出鼻窦真菌感染的范围及骨质改变, 根据其典型的CT表现, 一般能作出正确诊断, 但有时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与有钙化的慢性细菌性鼻窦炎鉴别:文献[10]报道非真菌性鼻窦炎的钙化率仅有3%, 并以周围性分布为主, 且形态多呈圆形或蛋壳样钙化;而真菌性鼻窦炎的钙化多位于病变中央。②与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鉴别: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常有家族过敏史, 多伴有鼻息肉, 半组或全组鼻窦充满软组织影, 伴有多发典型的高密度影是诊断本病的特征性CT征象[11];而鼻窦真菌球多发于1个鼻窦, CT表现为实变的窦腔中央伴斑点状钙化, 多数不伴有鼻息肉。③与出血坏死性鼻息肉鉴别:出血坏死性鼻息肉多单侧发病, 好发于上颌窦, 以青壮年居多, CT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影, 其边缘或内部可见高密度影, 邻近骨质均呈压迫吸收改变, 以上颌窦内壁最易受累, 增强扫描呈结节状或斑片状强化[12];而鼻窦真菌球多见于老年人, 增强扫描不强化, 周围黏膜增厚强化。④与上颌窦癌鉴别:上颌窦癌病变为实质性, 密度较均匀, 窦壁骨质广泛溶骨性破坏, 常为包括内壁的多壁同时破坏, 窦腔形态、轮廓不清[13], CT增强示上颌窦癌可有轻度强化, 而鼻窦真菌球不强化。
鼻窦CT检查 篇7
1.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NPOF 12例。其中, 男8例, 女4例;年龄13~48岁, 平均年龄23.2岁。病程8个月至9年。主要临床症状:眼球突出7例, 鼻塞、流涕6例, 嗅觉下降1例, 头痛2例和视力下降1例。
1.2 检查方法
检查采用GE Sytec 4000iCT扫描仪, 扫描参数:120kV, 300mAs, 矩阵512×512, 层厚2mm或3mm, 层间距5mm。
2.结果
2.1 病变部位
12例病变均为单侧, 其中右侧8例, 左侧5例;起源于筛窦9例、额窦2例和蝶窦1例。病变大小:12例病变中最大者为3.5cm×5.8cm, 最小者为2.6cm×2.9cm。邻近结构受累:累及眼眶10例, 其中眼球前突7例;鼻中隔、鼻甲受压9例;侵入颅内, 造成脑组织不同程度受压改变8例。病变边缘、形态:病变边界清楚12例;形态较规则, 呈卵圆形10例;形态不规则2例。伴随表现:伴阻塞性鼻窦炎10例。
2.2 CT表现
12例病变均呈密度不均匀的“磨玻璃”样高密度影 (与脑实质比较) (图1~6) , 内部均可见大小不等的囊变区, 9例伴点、片状更高密度影 (图1~4) , 10例病变周边可见“蛋壳样”骨壳形成, 其中8例于其内侧可见弧线形低密度影 (图1、2、5、6) , 所有受累骨壁均呈压迫、吸收改变。
2.3 术中所见
肿瘤边界清晰, 血供丰富, 呈砂粒样外观。
3.讨论
3.1 病因、病理
SNPOF的组织发生和病因不明, 可能与牙周韧带或牙周膜有关。也有人认为来自骨膜或骨小梁旁未分化的间叶细胞, 亦曾发现SNPOF患者有染色体异常[1]。
肿瘤肉眼所见呈灰白色, 边界清, 常有包膜, 质地呈沙砾样且硬韧, 部分肿瘤周边可形成骨壳, 内部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镜下主要由富于细胞的纤维组织和骨组织构成, 细胞丰富程度差异较大, 其间可见不规则的骨样组织和未成熟的骨小梁, 砂粒体性骨化性纤维瘤则有大量小块状或类圆形的砂粒体 (砂粒样骨组织) , 其中板层状骨小梁周围可见有骨母细胞镶边现象是与骨纤维异常增生症鉴别的要点[1], 可发生出血及局灶性黏液变性。
3.2 临床特点
砂粒型骨化性纤维瘤为骨化性纤维瘤的一种组织学变异型, 也称作青少年骨化性纤维瘤 (juvenile psammomatoid ossifying fibroma, JPOF) 、牙骨质性骨化性纤维瘤等, 生长缓慢[2]。临床上多好发于青少年, 国内外文献在性别倾向方面并不统一[3,4], 本组病例多为男性, 男女比例为2∶1, 该病可累及任一颅面骨, 多见于下颌骨, 发生于鼻窦者以筛窦多见。当肿瘤较大时, 常压迫周围结构, 引起鼻塞、眼球突出伴疼痛、视力障碍、颜面部畸形、鼻出血等症状。
3.3 SNPOF的CT表现特点
SNPOF多位于筛窦, 呈膨胀性生长, 形态较为规整, 边界清晰, CT上呈“磨玻璃”样高密度影, 内部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 囊腔的形成应该与病变内部的黏液变性及出血有一定的关系, 典型病变周边有“壳样”骨壳围绕, 其内侧可见弧形低密度影, 当病变较大时会对周围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压迫, 相邻骨质受压变薄甚至吸收缺损, 而非骨质破坏表现。本组12例中, 9例见到点状及小片状更高密度影, 与肿瘤内部的砂粒样骨组织相应, 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3.4 鉴别诊断
需与SNPOF相鉴别的疾病包括骨瘤、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成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黏液囊肿等。①骨瘤:多位于额筛区, 多见于成年男性, 致密型骨瘤CT表现为骨性致密影, 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但有时松质型和混合型骨瘤与骨化性纤维瘤不易鉴别。②骨纤维异常增生症:CT表现也呈“磨玻璃”样密度改变, 多骨受累常见, 边界不清, 沿骨轮廓生长。③成骨细胞瘤:较为少见, CT上肿瘤周边可见到薄厚不一的骨壳, 内部可见形态各异的钙化[5], 有时二者很难鉴别。
3.5 SNPOF的治疗
SNPOF的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外科手术治疗[6], 术后病变一般不易复发。
CT检查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能观察病变范围, 而且对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图1轴位和图2冠状位CT平扫示病变呈“磨玻璃样”高密度影, 边缘可见不完整的“蛋壳样”骨壳, 内侧可见弧线形低密度影, 内部可见小囊变区及点状高密度影, 邻近结构及骨质呈压迫性改变, 同时鼻窦内可见软组织影
图3轴位和图4冠状位CT平扫示病变形态不规整, 呈密度不均匀的“磨玻璃样”混杂密度影, 内可见片状略高密度影及大片囊变区, 边缘可见蛋壳样骨壳, 周围邻近结构、骨质压迫改变。
图5轴位和图6冠状位CT平扫示病变呈“磨玻璃样”略高密度影, 内部可见囊变区, 周边也可见“蛋壳样”骨壳围绕, 骨壳内侧可见弧线形低密度影, 病变压迫邻近结构伴阻塞性鼻窦炎
关键词:鼻肿瘤, 纤维瘤骨化性,一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参考文献
[1]卢志达, 李艳梅, 张盛忠, 等.鼻耳部砂粒性骨化性纤维瘤.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 33 (2) :100
[2]李雪, 韩一丁, 杜江, 等.鼻腔鼻窦砂粒体性骨化性纤维瘤与砂粒体型脑膜瘤的临床病理观察.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8, 18 (2) :280
[3]Marvel JB, Marsh MA, Catlin FI.Ossifying fibroma the mid-face and paranasal sinuses: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onsiderations.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91, 104:803
[4]Bertrand B, Eloy P, Cornelis JP, et al.Juvenile aggres-sive cemento-ossifying fibroma:case report and reviewof the literature.Laryngoscope, 1993, 103:1385
[5]杨本涛, 王振常, 刘莎, 等.鼻窦和颞骨成骨细胞瘤CT和MRI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40 (4)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