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检测

2024-10-14

检查检测(精选10篇)

检查检测 篇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由行政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质量检测机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承包单位 (施工单位或总承包单位) 、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等组成的, 构成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责任的主体和质量检查与验收的责任主体。而他们之间往往是委托与被委托的经济合同关系, 由于各自所处的地位和追求的目标宏观上讲是相同的, 微观上有不完全相同的利益关系, 某种程度上讲是矛盾的对立方, 本能地对建设项目的投资、进度和质量控制目标或明或暗地采取不同的态度和对策。这就决定了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 监理单位的地位

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是国家建设工程五项基本制度之一, 也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建筑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 国务院可以规定实行建筑工程范围”。《建设工程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了建设工程实施监理的范围。为了贯彻和落实此规定, 建设部又发布了《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建设部第86号令) 。工程质量控制包括业主质量控制、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和政府质量控制, 实行建设监理制后, 业主和政府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分别作为社会监理和政府监理进行质量控制。社会监理质量控制指由监理单位代替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具体质量控制。政府监理质量控制以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为重点, 社会监理则以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为重点。政府监理是一种政府行为, 是纵向质量控制;社会监理是一种企业行为, 是横向质量控制。

建设监理是授权性控制和协调技术服务。IGRA-1980PM文件是用于监理工程师与建设单位订立委托监理合同的国际通用合同文件, 该文件明确指出监理工程师的根本任务是进行项目管理。建设工程管理的实质是委托建设监理进行具体内容的管理 (建设监理属于业主管理的范畴) 。建设监理制度的推行形成了由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和建设监理直接参与的三方建设体制, 建设监理作为建筑主体之一, 对工程质量控制起着积极的作用。2003年《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的颁发, 促进了项目管理的发展, 目前有好多监理公司向项目管理公司转变, 必将对我国的建设工程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

2 与其它建设参与方的关系

建设监理与建设单位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合同关系, 同时要接受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 监理单位同勘察设计和承包单位是工作关系 (监理和被监理关系) , 是发生在建设工程组织系统内部的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横向管理活动。在勘察设计阶段, 勘察设计监理主要对建设项目勘察设计进行质量控制, 建设单位与勘察设计单位签订勘察设计合同, 作为该合同关系的两个主体, 由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工程师 (工程咨询机构) 对勘察设计实际质量进行监控, 这种模式在深圳、南京地铁设计阶段得以应用, 勘察监理业务在青藏铁路二期曾采用过。

在FIDIC合同模式下, 监理单位处于核心地位, 其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签订的合同通过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单位进行管理, 监理单位处在一种特定的地位, 一方面与业主只有委托合同关系, 必须按与业主签订的服务合同行事, 另一方面又由于法律赋予监理单位处于工作上的独立性 (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 , 这种独立性要求监理单位公正、独立地判断和处理问题维护承包合同和当事人的权利。

3 设计监理

3.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监理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监理的核心任务是进行项目目标控制, 其基本理论与施工阶段基本相同, 而不同点是由设计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目前, 我国的地铁设计监理有三种模式:一是业主全权委托监理单位组建项目机构的模式, 即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直接对业主负责, 行使业主委托的全部监理权利, 对设计全过程进行控制;二是业主成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由业主指派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其办事机构领导下, 按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开展工作;三是业主委托监理单位组建项目监理机构, 开展监理工作, 这时监理单位成为业主的咨询机构。这三种模式中第一种较规范, 是我们重点推荐的对象。这是因为地铁工程是一项多学科、多专业和多工种的综合系统工程, 对设计和监理单位要求很高, 只有具备高效、精干、专业齐全、经验丰富的监理队伍才能胜任这一工作, 同时这种做法符合建设监理发展的方向, 符合国际上100多年的经验总结。

3.2 提高设计阶段质量的建议

在初步设计、技术设计阶段引入设计监理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根据我国的现实特点一种方法是可参照美国对设计阶段的控制方法在设计过程中组织专家评审, 及时发现问题并对设计方案优化 (美国的设计评审分为两种情况:一种要求组织评审, 一般在设计完成的10%, 30%, 60%是分别进行评审, 另一种设计单位组织内部评审) 。另一种解决方法是按照FIDIC条件规定由承包商承担施工图设计, 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监理。实行设计总承包设计单位应推行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 设计单位必须做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运作, 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项目管理人才, 而且企业具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必须要有良好的建筑市场秩序;政府监督管理机制比较完善, 法制比较健全;设计总承包单位原则上不应有自己的施工单位参与。总之,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搞设计监理, 应借鉴国外和铁路行业的经验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自身的特点, 从源头抓起 (初步阶段或更早) , 逐步完善我国的工程管理体制。

4 施工监理

我国在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体系比较完善, 建立了相对管理顺畅的小业主大监理模式。在FIDIC模式下监理单位在该阶段已成为工程建设的组织者、调控者。监理机构运作的最高标志是按预先指定的科学管理程序和工作制度进行运转, 也就是监理工作必须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这就对监理工作提出要求:

(1) 监理单位应按《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开展监理工作, 按科学的程序办事, 确保监理工作质量。监理人员办事公正是监理机构正常运转的基础。

(2) 监理机构与外部条件的协调也是保证有效运转的重要方面。所谓的“外部条件”主要指业主、承包商、有时还应包括设计单位和设备供应单位。

(3) 监理单位与业主建立正常的协调一致的工作关系。

摘要: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检查检测体系。主要论述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质量形成的监理单位在质量各个环节中的作用。

关键词: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项目管理,建设监理

参考文献

[1]陆佑相.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管理实践[J].建筑经济, 2006 (1) :6~10.

[2]朱宇.打造国际化的建筑企业[J].建筑经济, 2006 (1) :70~72.

[3]陈学析.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初探[J].安装, 2005 (2) :14~16.

检查检测 篇2

从检查中可以看出,小学部的全体教师工作态度严肃认真。作业的种类多,题目设计合理,作业量符合要求,大部分教师全批全改,作业评价中不但有等级评价,而且有指导性评语和激励性评语。在批改作业中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

值得一提的还有全校的教师注重让学生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每次作业中学生做错的题,教师都能够认真、准确的指出,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订正。这样,学生能及时订正错误,使学生更扎实的学好知识。

教师们在批改作业中有许多亮点:如葛老师用到红花、笑脸等简笔画进行评价,这种方法是比较符合新理念下的教学评价的;潘老师的语文作业从工整、整洁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更加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还有许多老师的作文作业分为大作文和小练笔,这样用多种方法进行作文训练,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在单元检测中,从试题的选择,到教师的批改,都倾注了教师们的心血。在选择试题时,能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试题;批改时能做到认真,改错及时,并能进行强化训练。

在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作业批改不够规范,应采用优、良、及格、不及格的等级评价方法。

2、有些作文批改只有总评,没有眉批、甚至连总评都没有,只有等级评价。

检查检测 篇3

[关键词]规范化;产前超声;胎儿缺陷;检测率;影响

胎儿期超声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检测胎儿缺陷的手段之一,作为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二级预防措施,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目前并没有一个完善的原则和指南来指导超声的筛查,且各地医院检查项目五花八门,相差甚远,导致超声检查在诊断胎儿畸形或异常上容易出现漏诊误诊,限制临床发展。因此如何制定规范化产前超声检查是提高胎儿畸形诊断的关键。本文对我院孕妇进行规范化产前超声检查,观察规范化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进行的检测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2488例2013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妊娠12周至足月分娩的孕妇,其中2013年4月~2014年2月期间未实施规范化产前超声,共采用超声检查孕妇1061例,孕妇年龄20~38岁,平均(29.6±4.2)岁。孕周12~41周,平均(28.4±4.3)周。经产妇412例,初产妇649例。2014年3月~2015年8月期间实施规范化产前超声,共采用超声检查孕妇1427例,孕妇年龄20~40岁,平均(29.9±4.1)岁。孕周12~42周,平均(28.8±4.1)周。经产妇642例,初产妇785例。规范化超声实施前后两组孕妇上述资料(年龄、孕周、生育情况)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2月期间未实施规范化产前超声,2014年3月~2015年8月实施规范化产前超声,(1)分工要求:我们将超声科医师分成三组,第一组:可从事中、晚期的妊娠常规及系统胎儿超声检查(Ⅱ~Ⅲ级产前超声检查)的医师,条件是有执业医师及彩超上岗资格的超声科医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从事产前超声检查5年以上的医师,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系统培训的;第二组:可从事中、晚期的妊娠常规胎儿超声检查(Ⅱ级产前超声检查)医师,条件是有执业医师及彩超上岗资格的超声科医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从事产前超声检查5年以上的医师,未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系统培训的;第三组:有执业医师资格无彩超上岗资格的超声科医师,又不具备以上条件的,可从事中、晚期的妊娠一般产前超声检查(Ⅰ级产前超声检查)。(2)培训目标:分组、分层次进行培训,第一组成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根据本地区胎儿畸形发病特点,针对胎儿多发病及复杂病靶器官的解剖、病理解剖、胎儿生长发育及病理生理等进行更系统详细的理论学习,对胎儿这些器官做更细致的超声检查操作训练,目标是最终成为本地区胎儿畸形产前超声筛查工作的技术骨干。第二组成员:进行产前超声筛查关键技术(包含产科超声检查的适应征、检查方法及检查内容;产科超声检查的标准;胎儿出生缺陷超声检查的形态学基础;妊娠期胎儿正常及异常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等)的理论学习,在加强Ⅱ级产前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操作训练,目标是能熟练地掌握胎儿畸形产前超声筛查技术,能从事中、晚期的妊娠常规及系统胎儿超声检查(Ⅱ~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工作。第三组成员:进行人体解剖、病理解剖、胎儿生长发育、病理生理等的基础知识及产科、心血管、神经科、围产儿等多学科临床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进行产前超声操作手法技巧和分析思维能力训练;进行胎儿各个系统和器官的标准切面操作训练,目标是能掌握中、晚期的妊娠常规及系统胎儿超声检查(Ⅱ~Ⅲ级产前超声检查)技术,为将来从事中、晚期的妊娠常规及系统胎儿超声检查(Ⅱ~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工作打下基础。(3)培训计划:使用谢红宁编写的《产科超声检查手册》及李胜利主编的《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为培训教材,2009年1~3月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训,2009年4月~2010年3月开始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科内定期进行病例讨论,根据分组及进展情况参加与产前诊断有关的院内外专题讲座、新技术讲座课程,开拓视野的同时使理论更好地贯穿临床实践。具体实施要求:每天坚持半小时理论学习时间。第一组成员:每月能独立上机,规范化地操作完成200例以上正常和异常中、晚期的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第二组成员:每月能独立上机,规范化地操作完成100例以上正常和异常中、晚期的妊娠常规胎儿超声检查,在第一组成员带教下完成30例以上正常和异常中、晚期的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第三组成员:每月能独立上机,规范化地操作完成500例以上正常和异常中、晚期的妊娠一般胎儿超声检查。每月分组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按标准切面进行操作评价。全科每月进行8次疑难病例的讨论会诊,在记录本详细记录每次所检查的异常胎儿情况并附有上级医生的签名。

1.3观察指标

观察规范化产前超声实施前后对胎儿缺陷检测率的诊断情况。胎儿缺陷的诊断:超声检查发现异常,羊水、脐血检查染色体异常,病史及血清提示胎儿出生预后不良。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孕周超声检查情况比较

实施规范化产前超声后不同孕周检出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1。

2.2两组孕妇胎儿畸形类别诊断情况比较

实施后不同畸形类别漏诊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肢体畸形漏诊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别,P<0.05。见表2。

3讨论

先天性畸形是胎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由于胎儿先天发育异常而引起,既往无有效预防措施。随着影响学的不断发展,超声的出现为胎儿畸形及胎儿缺陷的预防起到重要作用。超声仪器不仅具有高分辨率,且对胎儿的器官等解剖结构和发育情况显示清楚,能清晰显示各断面的影像,从而对胎儿畸形起到诊断作用。随后,产前超声成为预防胎儿畸形的重要检查,其凭借无创性、无致畸性、安全性高等优势,在对胎儿畸形的检测中起到极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产前超声是目前临床上运用最广泛的非侵入性产前检查手段,随着二维超声、三维超声的发展和进步,结合立体成像技术对胎儿畸形诊断率进一步提高。但研究发现,产前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率依然较低,这是由于在我国目前并无统一的检查标准以及规范,杂乱的检查项目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诊断率,因此如何规范化进行产前诊断尤为重要。

在众多学者研究中发现,虽然超声能诊断大部分胎儿畸形,但超声仍有局限性,不能检查出所有胎儿畸形,部分小部位畸形不易被超声发现。在国内学者研究中显示,对于小儿肢体畸形采用超声诊断较为难以辨认,尤其是检查时候若胎儿处于握拳状态,对于手指畸形的检查则较为困难。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发现,统一的模式以及规定在超声检查上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产前超声的诊断率,我院在2014年期间实施规范化产前超声培训,结果显示,实施规范化产前超声后不同孕周检出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不同畸形类别漏诊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肢体畸形漏诊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别(P<0.05)。结果提示,规范化产前超声进一步提高了胎儿进行的诊断率,减少漏诊率。而在规范化产前超声实施前检查急性类别时发现,肢体畸形漏诊率高达75.00%;虽然实施规范化产前超声后肢体畸形漏诊率有明显下降,但对比其他畸形类别,仍然较高,达到33.33%,由此可见,超声在肢体畸形的检测中确实存在不足,与目前研究相符。

检查检测 篇4

1.1 我国桥梁结构的检查与检测现状

“七五”期间我国交通部开展对桥梁的管理系统进行开发, 形成国内桥梁的管理系统。该技术以现有的桥梁为对象, 依靠桥梁工程师对其作出定期检查, 将结果根据不同结构或者构建权重来打分,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就能知道桥梁现状等级。该技术能够提升对桥梁信息准确度, 并增强对桥梁的监控, 对桥梁发生的各种问题, 制定有针对性的养护与加固对策。2004年, 国家重修关于公路桥涵的养护规范, 在新规范中详细规定经常、定期和特殊三种不同检测间隔时间, 检测的内容与方法, 结合桥梁构建损毁程度, 该损毁对其结构功能影响程度与损毁发展等三方面, 综合考虑与分析所有构件损毁给其整体结构带来的影响, 提出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评定方法, 结合该方法中的评分情况, 把桥梁分成五个等级, 再结合不同级别提出合理的养护措施。

1.2 国外桥梁的结构检查与检测现状

1987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座公路桥建造失败了, 该州交通部对失败原因进行系统评估, 对桥梁制定一套综合性的管理与安全体系, 首次对塌桥原因作出系统评估。该体系组成了该州交通局制定的政策, 确保桥梁安全与管理决策的重要举措。

2 桥梁检查与其结构的检测

2.1 桥梁结构的检查

桥梁检查有日常巡查与定期检查两种, 日常巡查是一月一次, 日常巡查时能够较好的掌握桥梁的结构情况, 发现问题时能够采取针对性措施, 保证桥梁结构的功能是正常的, 巡查人员是公路养护人员或者桥梁管理人员。定期检查, 每隔3年到5年进行一次, 对桥梁结构的技术情况进行定期的动态数据采集, 并列入管理系统, 对评定桥梁功能、制定具体的维修计划给出基础数据 (让那些有检查经验, 受过专门培训、熟悉桥梁设计等其他方面知识养护人员负责) 。

2.2 桥梁的结构检测

结构检测以桥梁检查为基础, 通过对其结构变形、动力参量、裂缝与损害等方面检测, 验证桥梁的强度、刚度、耐久性与动力性等方面是否达到安全运营要求。桥梁检测和评估有很大实际意义, 桥梁建设是很复杂的工程, 耗时耗材, 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大检测与维护力度, 使其使用年限不断增加。桥梁现场检测时要做到全面、细致和深入, 了解与掌握它的使用现状、缺陷和损伤, 并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深入了解缺陷与损伤性质、部位、严重程度和趋势等其他情况, 方便找出缺陷和损伤的部位与原因, 进一步评价缺陷和损伤给桥梁性能与承载力造成影响作出预测, 这也给桥梁维护和加固提供及时和科学的数据资料。对桥梁进行全面检测, 还能准确和系统性地收集桥梁的技术数据, 作为其档案的内容, 有效充实其数据库, 给桥梁管理提供所需的理论与数据支持。此外, 通过使用科学的检测方法, 在重要的位置与时间段设置长期的检测设备来确保桥梁检测系统的有效建立, 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营, 从而实现在确保行车质量前提下, 尽可能发挥桥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3 桥梁检测依据

桥梁检测是桥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在桥梁建设中有重要作用, 也是保障桥梁质量的前提与基础, 所以应该适用检测依据。现在应该建立健全检测方面法律体系, 这样给桥梁质量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政府始终对桥梁检测都很重视, 颁布多个检测标准与规范, 给国内桥梁检测提供重要依据。现在用的较多的标准与规范包括《公路技术规范》《大跨径桥梁试验》《桥涵养护规范》《公路鉴定办法》等。

2.4 检测主要内容

结构检测, 除了日常外观检测外, 定期对桥梁状况进行检测。和桥梁检查不同, 这是要由专业人员选择专门的仪器设备来完成, 要求采取无破损检测方法对桥梁作出全面检测, 并准确记录数据, 检测完找出损毁部位与损毁程度, 准确评估损坏引起的后果和其耐久性与承载力, 使用科学计算与预测隐藏的缺陷给桥梁结构造成的危害。同时, 选定较好的维修方案。特殊情况检测桥梁的特殊检测内容有这几个方面内容, 不能找出桥梁的病害原因与承载力时需要对其作出特殊检测。对于找到病害桥梁在加固维修前, 也要进行技术上的检测, 通过获得有关数据作为维修时的依据。此外, 受到自然灾害以后要对桥梁实施碱性的技术检测, 利用检测结果评估它的损害程度以方便根据相应检测内容及时做好桥梁的维修与加固。

3 对桥梁进行荷载试验方式检测

需要的荷载试验项目, 荷载试验对混凝土桥梁有针对性, 大多被用来对其检测。混凝土桥梁荷载试验有对新建大跨度桥, 尤其是采用新结构与新材料、新工艺的桥梁, 要及时对其实施荷载试验。其次有特种车辆的检测中, 为检测按轮位与轴重实施模拟试验的检测。此外, 对于修复、改建或者加固旧桥作出荷载检测, 用这种方法检验桥梁工程效果。荷载试验分类有两种:静载试验与动力试验, 主要是根据荷载性质来分的。来分的。同时结合加载数量和标准荷载比值可以分成基本荷载、重荷载与轻荷载三种荷载试验。荷载试验准备。试验前尽量收集桥梁设计和施工资料, 这些数据对鉴别桥梁情况和选择试验荷载、安排测点等有重要意义, 原始数据对于测试数据是对比分析时的基准数, 所以试验前要认真做准备。

4 结语

桥梁建设迅速发展,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桥梁质量事故每年都在增加, 这对人们敲响了警钟, 桥梁检查与桥梁结构检测水平迫切需要提高。为使桥梁能够安全使用, 一定要重视对其进行检测和检查, 提高对桥梁的管理水平, 掌握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通过检测程序、项目和方法达到对桥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鹏.浅谈桥梁检查与桥梁结构检测[J].工程技术, 2011 (22) :64-65.

铁路线路动静态检查、检测技术 篇5

第一章

轨道动静态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1 第二章

当前轨道动静态检测技术、手段 ………………………1 第三章 存在的问题 ………………………………………………2 3.1高低不平顺病害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3 3.2轨距病害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3 3.3轨向病害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4 3.4水平病害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4 3.5三角坑病害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5 第四章 解决问题的思路 …………………………………………5

铁路线路动静态检查、检测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及铁路六次大提速,我国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铁路线路动静态检查检测、维修养护管理系统,有效地保障了铁路轨道养护的科学合理性。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铁路线路检查数据采集手段比较落后,检查技术比较传统,干扰铁路运输,其中检查数据的精确度也有待考证。随着我国轨道检测技术手段的进步,依照“科学指导、精细管理”的原则,使得在铁路线路工务检查中,轨道动静态检测成为了有效控制线路动静态变化的检测手段。另外,我们还需要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进一步提高铁轨的动静态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工务检测、动静态轨道病害、解决思路

一、轨道动静态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铁轨运输设备一直常年处于自然环境中,受到自然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重载列车的运行,使得轨道常常出现变形,铁轨路基和道床及其容易发生变化,铁轨上的零件以及铁轨线路出现摩擦损坏,对铁路运输产生了不良影响。这就需要通过工务检查,及时的发现铁路运输线路上的问题,并及时的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线路进行养护和维修,确保线路的良好运行,保障运输的安全。

在工务检测过程中,最重要的检测手段就是轨道动静态检测,能对每一段路线进行详细的检查,在检查期间,铁轨媒体受到列车的荷载,利用检测工具和检测设备对轨道进行检查,铁轨检查负责人需要对各个路段进行负责,重点检查铁轨的薄弱环节,保证路线检测的精确程度。

二、当前线路轨道设备动静态检查检测技术及手段

当前的轨道动静态检测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检测机构是轨检车和探伤小车,可以收集轨道的变化数据,方便简洁,能够提高检测水平。探伤小车主要运用在探伤作业中,方便对探头做出维修和调整。两种检测设备的配合应用,大幅度提升了线路设备轨道检测的效率。通过强大的计算机处理功能,对现场进行指导,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铁轨线路的安全隐患问题。维修人员的日常检查工作可以直接影响到铁轨线路的安全,需要每个检查人员积极主动的工作,提高工作责任感,避免轨道出现问题,相关部门需要采取手段,提高铁轨检查人员以及维修作业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最大限度的避免铁轨线路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在铁轨安全问题检测上,可以分为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主要为轨道几何尺寸检测及钢轨状态检测。根据具体的铁轨呈现形式进行定期检测,并通过维修验收与回检工程,确保铁轨线路的质量。

三、主要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轨道结构已经逐渐的应用的是无碴轨道结构,这种轨道结构形式具有耐久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往往被人称之为“省维修”轨道,但是不能不维修。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的重载铁路得到了迅猛发展,轴重的增大使得铁轨路基结构往往会变形,使得铁轨的线路结构发生变化,轨道产生变形,这就更加需要提高线路设备的安全性。就高速铁路而言,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运输工具,在运用上往往要求速度高、密度大,对维修的要求性对比较高,使得我国铁路线路检测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工务检查部门主要运用的是人工检测,应用性不强,并不能真正适应于现当代的铁路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

1.高低病害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轨道高低不平顺,危害较大。列车通过病害所在钢轨时,由于冲击力瞬间增大,产生车体垂向加速度,加快道床及轨道结构的变形,再加上道床坍白、翻浆冒泥、轨枕空吊等其他因素,从而又进一步扩大高低不平顺,导致发生恶性循环。另外,对车辆设备及行车安全也会构成危害。

由大轨缝、钢轨焊接质量不良造成焊缝低扣及钢轨掉块、钢轨擦伤等因素导致的高低病害,其幅值较小,但变化率较大,对车轮的作用力也较大,容易产生很大的轴箱垂直振动加速度;发生在道口、涵洞、桥头、隧道、道床翻浆地段等软硬接合部地段的高低病害,现场较为常见,这种类型的高低一般容易使车体产生沉浮振动。

2.轨距病害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在其他病害综合因素作用下,轨距病害峰值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会引起列车脱轨,例如由于钢轨肥边、硬弯、曲线不均匀侧磨、轨枕失效造成的轨道结构不良,由于轨距超限、轨距递减不顺、轨底大胶垫压溃、连续大量偏斜等造成的几何尺寸不良,由于扣件扣压力不足造成的框架刚度减弱,以及轨距加宽值设置差异等。

3.轨向病害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轨向不良容易产生水平加速度,使列车车轮受到横向冲击,引起车辆左右晃动和车体摇摆振动,导致曲线地段轨距扩大、上股钢轨磨耗严重,加快轨道结构和道床的变形,对列车运行的平稳度和旅客感觉舒适度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主要是由几何尺寸不良(如直线地段方向不好、曲线正矢超限)、轨道结构不良(如钢轨硬弯、不均匀磨耗、轨枕失效、尼龙挡肩破损)及框架刚度减弱(扣件扣压力不足、轨道弹性不均匀挤开)等因素引起。

4.水平病害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水平病害偏差值过大时,将导致车辆产生倾斜侧滚,病害长度较短时,容易产生车体横向晃动及导致三角坑病害发生。影响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

(1)两股钢轨下沉量不一致。(2)其中一股钢轨有暗坑或空吊。(3)缓和曲线超高顺坡不良。5.三角坑病害的危害及成因分析

三角坑病害偏差值过大时,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度,造成车体晃动甚至成为列车脱轨的诱因之一。焊缝质量不良、轨缝过大、接头螺栓松动及夹板磨耗、轨顶面檫伤等造成道床软硬不匀、坍白、翻浆及线路设备养护不及时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水平的不平顺,进而导致三角坑病害的出现。另外,轨枕空吊、缓和曲线超高顺坡不良等都能导致三角坑偏差出现。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平时检查维修养护过程中,工务系统要根据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检查。特别是针对铁路运输中,对铁道路线的几何状态检查方面,单纯的依靠人力是不可能全面的检查线路的几何状态的,需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技术全面科学的将日常检查中检查不出的问题,实现工务管理的经验化向信息化转变,由原来的人工检查向运用科学技术进行检查,不断的建立适应于当代技术的工务维修手段进行管理,养护好铁路线路,在铁路线路动态检查中确保旅客列车及货运重载安全高效运营。下面就列出几种针对铁路线路动态检查、检测中比较常见的运用方式:

1.图像处理技术

在日常检测过程中,需要在铁路线路处于动静态的状态下,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处理检测,及时的发现轨道出现不平顺问题,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将检测轨道部件的状态,避免轨道的部件出现脱轨现象,如轨道的鱼尾板折损、钢轨磨损、道床路基出现塌落的现象,全面的对铁路线路进行检测,提高铁路线路设备的质量。

2.激光光电检测技术

在轨道线路处于动静态状态中,可以运用激光光电检测技术,能够全面科学的测量轨道的几何形状位置是否出现变化,并及时的检查出轨道的宽度是否产生变化,运用激光原理,将激光器材发出的激光直射在铁轨线路上,经过反射,可以通过铁轨线路反射出的光在线性扫描议上,从而能够确定光点的位置,确定出铁轨线路的位置是否出现故障。

3.计算机技术

在铁路线路动静态检查中,大量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大大地提高了轨道检测技术的水平。就目前来看,我国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能够有效的进行铁路线路动静态检查,也增加了检测项目,使得检测效果大大提升,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使得检查精确度越来越高,提升了计算机检查水平。将传感器上的数据进行模拟处理,通过系统的统一处理构成统一的模拟数字混合处理检测系统,从而完成轨道的检测。通过检测结果进行专业分析,并给出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案。

4.超声波探伤技术

在铁路线路动静态检查中,我们还能通过超声波探伤技术对钢轨

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利用超声波在异质界面上可以产生反射、折射和波形转换,能够准确的检查出钢轨上的一些问题。通过超声波探伤技术,通过设备发射出的高频声波,通过声波在铁道之间的传播,通过空气界面能够发现钢轨中出现的裂纹,并通过声波反射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中,通过数据显示,根据接受的信号波度来检测铁轨是否出现缺陷以及出现缺陷的准确位置。

参考文献:

检查检测 篇6

目前在全球市场的数据统计分析上看,物联网成为未来10年发展迅猛的行业。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ester预测 ,到2020年 ,世界上“物物互连”的应用业 务, 跟人与人之间通信的业务相比, 前者是后者的30倍,仅在智能电网和机场入侵检测系统方面的市场就有上千亿美元。因此“物联网”必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美元级的信息技术产业。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各国齐头并进,相继推出物联网区域战略规划。当前,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基本都处于技术研究与试验阶段,美、日、韩、欧盟等都正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互联网在现实世界的延伸。随着应用的不断扩展,物联网一旦发生安全问题,极有可能在现实世界造成电力中断、金融瘫痪、社会混乱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甚至将危及国家安全。由于物联网感知节点和传输设备具有能量低、计算能力差、运行环境恶劣、通信协议庞杂等特点,使得传统安全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物联网,由此引发众物联网特有的安全问题。

物联网安全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严重阻碍物联网产业发展。目前物联网安全技术和安全状况缺乏有效的检测和评价手段,已有的物联网应用急需对其安全性能的检测和技术支持。所以,对物联网安全检测与检查方法的研究是解决物联网安全问题必不可少的关键工作。

2 物联网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从安全测评的角度来看,物联网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三层,即智能感知层、接入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来自这三个层次。

由于网络环境的不确定性,感知节点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感知节点本身就是用于监测和控制各种感知设备。节点对各种检测对象进行监测,从而提供感知设备传输的数据信息来监控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这些智能传感器节点是暴露在攻击者面前的,最容易被攻击。因此,与传统的IP网络比较,所有的监控措施、安全防范策略不仅面临着更复杂的网络环境,而且还有更高的实时性要求。物联网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有几个方面。

(1) 安全隐私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用于物联网系统中,RFID标签可能被嵌入到任何物体中,例如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用品。但是这些物品的拥有者不一定能够了解相关情况, 会导致该对象的拥有者被随意地扫描、定位和追踪。

(2)伪造攻击与传统IP网络相比 ,传感设备和电子标签都是裸露在攻击者面前的。与此同时,接入传输网络中有一部分是无线网络,窜扰问题在传感网络和无线网络中是普遍存在的,而无线安全研究方面也显得非常棘手。因此,在网络中这些方面面临的伪造节点攻击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传感器节点的安全,从而影响整个物联网安全。

(3) 恶意代码攻击恶意代码在接入传输层和传感层中都可以找到很多可以攻击的突破口。对攻击者而言 只要进入到网络,通过传输网络进行病毒传播就变得轻车熟路,而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这一点与有线网络相比就更加难以防御。例如类似蠕虫这样的恶意代码,本身又不需要寄生文件,在这种环境中检测发现和清除恶意代码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4)拒绝服务攻击这种被熟悉的攻击方式,一般发生在感知层与接入传输层衔接位置的概率是非常大的。由于物联网中感知节点数量庞大,而且多数是以集群的方式存在,因此信息在网络中传输时,海量的感知节点信息传递转发请求会导致网络拥塞,产生拒绝服务攻击的效果。

(5)信息安全感知节点一般都具有功能单一、信息处理能力低的特点。 因此,感知节点不可能具有高强度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因为感知层节点的多样化,采集的数据、传输的信息也就不会有统一的格式,所以提供统一的安全防范策略和安全体系架构是很难做到的。

(6) 接入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的安全隐患在物联网系统的接入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除了面临传统有线网络的所有安全威胁的同时,还因为物联网在感知层所采集数据格式的不统一,来自不同类型感知节点的数据信息是无法想象的、并且是多源异构数据,所以接入层和业务应用层的安全问题也就更加繁杂。

通过对各行业物联网建设方面的调查发现,当前已有的物联网应用对其安全性能的检测和技术支持需求十分迫切,例如移动系统与行业网的接入安全性评估和检测、社会公共安全的视频采集系统的接入安全检测、基于RFID和车牌识别的智能车辆管控系统安全性评估等检测业务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看出,物联网安全检测和检查方法研究需求迫切。

为了把物联网系统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应该做到系统建设与检测检查同步进行,且检测检查过程中要技术与管理并重。本文将从物联网系统安全检测、物联网系统风险评估和物联网集成化安全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检 测、检查的方法研究。

3 物联网系统安全检测

安全检测是以系统检测方式对物联网系统三层架构的各个层面进行安全符合性和有效性检测。

(1)智能感知层应该对访问控制策略配置、身份认证策略配置、数据完整性保护策略配置、数据保密性保护策略配置、感知节点抗攻击性、安全审计策略配置和 物理安全进行符合性测试。

(2) 接入传输层检测应该对AKA机制的一致性或兼容性、跨域认证和跨网络认证、视频传输协议转换前后的安全性;传统认证和数据交换安全、无线认证网关安全、无线传输协议、身份认证安全等进行符合性和有效性检测。

(3)业务应用层应该对数据库安全、应用系统和网站安全、应用系统稳定性、业务连续性以及应用模拟等进行符合性和有效性检测。

下面从物联网系统检测规则和检测工具两个方面研究物联网系统安全检测方法。

物联网系统检测规则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智能感知层规则、接入传输层规则和业务应用层规则。

(1)智能感知层规则主要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保护、数据保密性保护、抗攻击、安全审计以及物理安全等安全规则。

(2) 接入传输层规则包括数字接入系统中接入业务可管理性、可控性、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规则要求,视频接入系统实现外部视频资源单向传输至内网, 视频控制信令和数据的会话终止于应用服务区, 包含对视频信令格式进行检查及内容过滤、合法的协议和数据通过、视频数据和视频控制信令安全传输等方面的规则, 无线接入系统接入内网, 需要与内网的各种信息系统交互信息,包含敏感信息、数据完整性保护、数据保密性保护、抗攻击、安全审计以及物理安全等方面的规则。

(3)业务应用层规则一般包括访问控制、用户身份鉴别、资源控制、安全漏洞、安全审计以及数据备份等安全规则。

检测工具是包含物联网系统安全检测中所有测试工具、测试样本数据的集合。检测工具根据其应用范围可以划分为三类。

(1)智能感知层检测工具 :主要包括对感知操作安全项目进行检测所用到的软硬件工具和测试样本数据; 感知数据处理安全检测工具包括对感知数据处理安全项目进行检测所用到的工具;感知数据存储安全检测工具主要包括感知数据存储安全项目进行检测所用到的工具和测试样本数据;感知节点设备安全检测工具主要包括漏洞扫描工具、自动化攻击工具以及自身所建立的漏洞补丁知识库,根据被测设备的操作系统、功能组件, 查询漏洞补丁知识库,可以发现漏洞扫描类工具无法直接探测的隐藏漏洞。

(2)接入传输层检测工具 :主要包括脆弱性扫描与管理工具、网络协议分析工具、主机配置检测工具、网络边界检测工具等。

(3)业务应用层检测工具:主要包括Web应用系统及网站安全检测工具、数据库脆弱性检测工具和网络终端安全检测工具等。

4 物联网系统风险评估

物联网系统风险评估主要针对物联网智能感知层、接入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中所包含的各个组成部分。开展物联网系统风险评估工作,需要构建物联网系统风险评估平台,对物联网可能遭受到的威胁和脆弱性进行安全分析,然后根据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计算出风险值、对安全事件进行风险等级定级, 最后结合安全事件所涉及的资产价值来判断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对物联网系统造成的影响。

下面从物联网系统风险评估知识库和风险评估工具两方面来研究物联网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知识库应该包含威胁库、脆弱性库、风险分析方法和评估案例等。物联网系统风险评估服务威胁库包括智能感知层威胁库、接入传输层威胁库和业务应 用层威胁库: 智能感知层威胁有RFID安全隐私、RFID标签复制、传感网安全路由、感知节点逐跳加密安全等; 接入传输层威胁有海量数据融合信息窃取、海量数据传输安全、三网融合面临的新威胁等;业务应用层威胁有位置信息泄露、数据融合后机密信息泄露、应用系统漏洞等。脆弱性库,脆弱性识别时的数据应来自于资产的所有者、使用者,以及相关业务领域和软硬件方面的专业人员等。风险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层次分析方法、基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模糊数学方法,这些方法或是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已识别风险, 提高风险结果可信度,或是融入风险评估过程中,使评估过程更科学、更合理。

如果物联网系统风险评估案例库建立实际风险评估案例,能够给出风险分析方法、风险分析过程。系统整体风险评估结果就能一目了然,也为物联网系统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案例。

根据在风险评估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原理的不同, 风险评估工具可以分成风险评估与管理工具、系统基础平台风险评估工具和风险评估辅助工具三类。

(1)风险评估与管理工具应该是一套集成风险评估各类知识和判定依据的管理信息系统,以规范风险评估的过程和操作方法,或者用于收集评估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基于专家总结的经验,对输人输出进行自动化的模型分析。

(2)系统基础平台风险评估工具主要用于对信息系统的主要部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设备等) 的脆弱性进行分析,或实施基于脆弱性的攻击。

(3)风险评估辅助工具则实现对数据的采集、现状分析和趋势分析等单项功能, 为风险评估各要素的赋值、定级提供依据。

5 物联网集成化安全管理检查

目前监管体系对不同的物联网系统的防护管理要求存在没有差异和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因此,物联网集成化安全管理势在必行。根据物联网的技术特点,针对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应该构建和完善物联网的监管体系,从防范阻止、检测发现、应急处置、审计追查和集中管控五个方面,对物联网系统感知层、接入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进行安全防护管理。

(1)防范阻止主要指物联网系统应该具有安全防护和阻止信息安全威胁影响的措施,从而有效防范本文中提到的安全威胁。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而言,物联网除了面对TCP/IP网络、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等传统网络安全问题之外, 还存在着大量自身的特殊安全问题。因此数据完整性和保密性保护、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方面的安全措施必不可少。

(2)检测发现主要是指物联网系统应该能够检测发现物联网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其中包括感知层检测、接入传输层检测和业务应用层检测,在感知层应能检测发现感知设备伪造攻击。由于感知设备是“裸露”在攻击者面前的, 那么攻击者就可以轻易地接触到这些设备,从而对它们造成破坏,甚至通过本地操作更换机器的软硬件。接入传输层应包括边界接入系统、视频接入系统和无线接入系统三类接入传输系统的安全管理要求。 业务应用层应能检测发现业务应用中的安全隐患, 因为TCP/IP网络的所有安全隐患都同样适用于物联网。同时应能针对物联网感知层、接入传输层、业务应用层三个层次进行风险威胁分析,形成反映物联网系统安全态势的总体视图。因为安全系统从隐患到影响是一个态势变化的过程,因此对物联网系统态势的分析与威胁防范同样重要。

(3)应急处置主要是指应该能够具有高效指导系统维护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措施,应制定物联网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物联网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做出相应修订。应明确现场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各应急行动小组在应急救援整个 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应明确完成应急救援任务应该包含的所有应急程序,以及对各应急程序能否安全可靠地完成对应的某项应急救援任务进行确认。应急预案应具备实用性、可操作性、完整性和可读性的特点。

(4)审计追查主要是指应该能够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物联网系统安全事件倒查的措施, 包括日志采集、查询、分析和追查。其中采集应能对分布在感知层、接入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各个部分的用户和管理员操作日志 进行采集。查询应能对物联网信息系统日志进行查询, 包括常规查询、条件查询和权限控制查询。分析应能根据统计需求,对物联网信息系统日志进行统计分析。追查应能根据追查安全事件需求,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安全事(案)件的倒查手段。

(5)集中管控主要是指应该能够为物联网系统自身安全管理和控制提供技术手段。它们包括集中监控、策略管理、运行监控、异常和用户监控,其中集中监控应能通过监控中心对物联网系统进行集中管控,包括系统安全管理和监控。策略管理应能对感知层、接入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的安全策略进行集中管理,支持管理感知节点的备份与恢复。运行管控应能对感知层终端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对物联网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异常和用户监控应能对业务应用层异常进行监控,能对系统用户的操作进行监控。

6 结束语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所以安全作为物联网领域的核心问题,没有完善的安全保护和测评措施,物联网就无法被广泛地应用,这就会对物联网优势的发挥产生严重的影响。

检查检测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选择了120例宫颈疾病患者, 年龄为28~64岁。其中宫颈癌患者15例、宫颈上皮瘤变患者3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75例。本文中所选择的这些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选择在患者非月经期采集样本, 并立即送检。通过抗体对信号的捕获和化学发光的作用, 分别检测所选宫颈病变患者的HPV-DNA表达。

1.3 统计方法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 所有组间数据应用χ2检验, 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2 结果

宫颈癌患者以及Ⅰ、Ⅱ、Ⅲ级宫颈上皮瘤变患者的HPV-DNA表达分别是93.3% (14/15) 、66.7% (6/9) 、81.8% (9/11) 、86.7% (1315) ,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HPV-DNA表达率是30.7% (23/75) , 明显低于其他病症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此外还可以看出宫颈病变程度越严重, HPV-DNA的阳性表达就越高。

3 讨论

在女性患者当中宫颈疾病是一种常见病, 且发病率很高。在通常情况下, 宫颈的防御功能有很多, 是为了阻止上生殖道受下生殖道病原体的入侵, 但是宫颈也非常容易受到空腔操作造成的损伤及感染、性交以及分娩等因素影响进而产生病变。宫颈治病主要包括了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炎症以及宫颈癌等。在宫颈上皮瘤变当中有将近90%是由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造成的, 在有性生活的妇女当中有大约20%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当持续存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时, 其就会成为导致宫颈癌产生的主要因素。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液基细胞学这一检查方式,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在液基细胞学检查时减少假阴性结果, 使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得到提高, 对于宫颈出现的高级别以上病变有着比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宫颈癌发病的过程当中人乳头瘤病毒及DNA的表达极有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也就证明宫颈癌的发病有可能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着密切关联。200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对于人乳头瘤病毒提出这一个观点:作为鳞癌以及宫颈上皮瘤变发生的必要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如果没有出现持续性的情况, 那么一定不会有宫颈癌发生;对于人乳头瘤病毒进行的检测是一种可行的以及有效的筛查、管理及追踪宫颈癌的方法。当今普遍认为, 作为一种DNA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具有部位特异性特点, 其复制繁殖是在黏膜以及上皮的表面进行的[5]。人乳头瘤病毒的易感部位位于宫颈的柱状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连接的位置。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到宿主细胞之后, 在宿主细胞当中处于游离状态, 或者是细胞染色体相整合, 在宿主细胞当中处于整合的状态。HVPl6以及HVPl8的DNA在宫颈上皮瘤变细胞当中绝大多数会呈现出整合的形式, 而其以整合以及游离形式共存于浸润型宫颈癌之中。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当中, 转化蛋白主要是由E6、E7完成的, 它们与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以及P53相互作用, 使正常的细胞产生恶性转化情况[6]。其能够与宿主基因组进行整合, 开放E2的读码框失活并且使其失去阻遏E6、E7转录这一功能, 多种基因发生的改变不断积累产生作用就会导致癌症发生。大多数人如果免疫系统正常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之后可以自行清除病毒并且不会发病, 但是病毒一旦持续感染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诱发人体产生宫颈疾病突变。

对于宫颈癌而言, 早期控制与预防最好的方法就是筛查。此时的宫颈暴露较为容易, 这有利于对其进行观察、取材等, 若在前驱病变阶段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治疗, 其治疗效果较中、晚期相比要好很多。由此可见, 广泛采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早对患者病情进行确诊并及时治疗, 对减少宫颈癌患者人数及降低死亡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HPV-DNA检测有助于宫颈疾病早期的检查, 对该病的防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1.Estimating the world cancer burden:Globocan2000[J].Int J cancer, 2001, 94 (2) :153-156.

[2]李从铸, 翟王霞.宫颈癌年轻化及其治疗模式的临床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2005, 21 (1) :36-38.

[3]耿建祥, 王旭波.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28-448.

[4]Steben M, Duarte-Franco E.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epi-dem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J].Gynecol Oncol, 2007, 107 (2Suppl1) :S2-5.

[5]张盛茹, 张学海, 李勇, 等.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泰来肽对感染HBV孕妇血清和初乳HBV—DNA含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 (22) :1879.

检查检测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的1 998例需输血患者中, 男性1 048例, 女性950例, 年龄最小7岁, 最大74岁, 平均44.5岁。

1.2 方法

1.2.1 样本抽取方法

采用一次性真空管对每位患者采集静脉血样品4m L, 所有样品采集时间均为病人晨起空腹时。然后分离血液血清并及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庚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检测。

1.2.2 试剂与检测方法

乙型肝炎五项、抗HCV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抗-HGV试剂由北京金豪公司提供。检测方法为酶标法, 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方法进行操作。

1.2.3 质量控制

选用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的质控品, 保证质控品及试剂盒等均在有效期限内使用。阳性标本均须重复2次试验。

1.3 判定标准

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对HBs Ag、抗-HCV、抗-HCV等结果进行判定:S/CO<1即为阴性, S/CO>1即为阳性, S/CO在1附近时须复查。

2 结果

2.1 肝炎病毒检测结果

经检测发现, 血液样本中有483例阳性标本, 占患者总数的24.17%, 即输血前患者的总的肝炎病毒感染率为24.17%, 其中330例标本HBs Ag显阳性, 乙型肝炎感染率为15.52%;130例标本抗-HCV阳性, HCV感染率为5.51%;63例抗HGV阳性, 占3.15%。同时存在乙型合并丙型肝炎20例, 合并感染率约为1.00%。

3 讨论

对输血者做好输血前的临床检测十分重要。此次检测结果显示, 1 998例患者输血前的血液样本中有483例阳性标本, 占患者总数的24.17%, 即输血前患者的总的肝炎病毒感染率为24.17%, 其中330例标本HBs Ag显阳性, 乙型肝炎感染率为15.52%;130例标本抗-HCV阳性, HCV感染率为5.51%;63例抗HGV阳性, 占3.15%。同时存在乙型合并丙型肝炎20例, 合并感染率约为1.00%。这就进一步说明, 部分患者在输血前已经存在不同类型的病毒感染, 这就一方面使医院和患者本人对输血前病人的传染病情况有了明确的了解, 一定程度上帮助病人及时发现了疾病, 另一方面也为输血后医疗事故鉴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有利于保护双方自身利益, 避免不必要医疗纠纷的发生。另外, 输血前进行患者肝炎病毒检测与卫生检查对其他住院患者及医护人员也具有重要意义。对输血患者进行肝炎病毒检测后, 医务人员就会对结果阳性患者格外注意, 在对其进行接触和操作过程中会格外小心, 对其使用过的医疗器械机一次性用品等也会小心放置和处理、增加器械消毒灭菌力度, 加强卫生检查, 以避免将肝炎病毒传播给其他病人或医务人员。

关键词:输血,肝炎病毒检测,卫生检查

参考文献

[1]史春林.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进行肝炎病毒检测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09 (34) :156-157.

[2]申春喜.238例手术患者输血前传染性免疫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淮海医药, 2010, 28 (6) :552-553.

检查检测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孕周在10~22周的孕妇863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37岁, 平均 (27.5±6.7) 岁。所入选产妇均同意参加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空腹抽取静脉血4~5 ml并分离血清, 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 进行检测[2]。HBs Ag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抗-HCV、抗-HIV及抗-TP试剂盒由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TORCH-Ig M抗体检测试剂盒由德国维润赛润公司提供。严格按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 并在仪器上判断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63例孕产妇中, 总阳性率为18.19%。其中HBV感染率显著高于HCV感染率 (P<0.05) ;TP感染率显著高于HIV感染率 (P<0.05) ;RV感染率显著高于TOX、CMV、HSV感染率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梅毒 (TP) 及艾滋病病毒 (HIV) 的主要传播方式为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如果感染这些病毒, 就很容易导致婴儿感染, 从而出现习惯性流产、死胎以及胎儿先天缺陷或发育异常, 甚至导致死亡, 严重影响优生优育率。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 这些疾病的发展也在加速。因此, 为了母婴健康, 进一步提高优生优育率, 对孕产妇妊娠期进行以上四项传染性血清标志物免疫检测就显得格外重要。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在我国相当高, 感染人群约1.3亿, 母婴垂直传播是除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之外的又一主要传播途径。报道显示约40%~50%的HBV携带者由母婴垂直传播引起, 我国每年约有80万儿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3]。文献[4]报道我国人群HBs Ag携带率为10.1%, 本研究显示HBs Ag携带率为13.21%, 结果表明本地区孕产妇对HBs Ag有较高的携带率。因此, 临床医生应常规进行HBV筛查, HBs Ag携带者采取加强婴儿免疫接种, 指导哺乳或人工喂养等多项措施, 以降低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进而提高优生率。

丙型肝炎病毒在临床上的感染比例不高, 研究显示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婴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 则传播的危险性更高。因此, 对发现HCV-RNA阳性的孕产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 尽量缩短分娩时间, 保证胎盘的完整性, 从而减少婴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 降低感染率。另外, 由于HCV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接种措施, 因此, 产后应实行母婴隔离, 人工喂养等措施降低婴儿感染率, 以提高优生优育水平。

艾滋病是一种可以预防但难以治疗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母婴垂直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受HIV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的脐带血将病毒传染给胎儿, 也可以在分娩时传染给婴儿。有调查显示, 艾滋病感染的儿童中有90%是通过母婴传播[5]。本研究发现2例孕妇感染HIV, 感染率0.23%, 与文献报道相符。因此, 在围产期有必要对HIV进行常规筛查, 对发现感染HIV者可进行终止妊娠等措施以提高优生率。

梅毒主要是通过性传播引起的一种传播疾病, 对孕妇身体健康造成很大损害, 如出现梅毒性关节炎、骨髓炎、心血管梅毒及神经梅毒;另外, 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播, 造成流产、早产或死胎, 分娩后可出现先天梅毒儿。因此, 在妊娠早期对产妇进行梅毒检测,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有效控制孕妇病情, 阻断母婴传播, 降低梅毒传播给胎儿和新生儿的概率。报道显示, 早发现早治疗可大大降低对胎儿的损害程度, 可减少18%的先天性梅毒发生[6]。本研究中梅毒的阳性率为1.04%, 大大高于文献[7]报道水平。结果表明本地区产妇梅毒发病率较高, 应该争取对每位孕产妇进行梅毒检测, 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以减少对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弓形虫 (TOX) 、风疹病毒 (RV) 、巨细胞病毒 (CMV) 、单纯疱疹病毒 (HSV) Ⅰ、Ⅱ型, 统称为TORCH, 上述病毒感染称为TORCH感染, 其检测习惯上称为TORCH检测[8]。其特点是感染呈世界性分布, 具普遍性, 产妇如果感染风疹病毒可导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耳聋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如果感染CMV, 可致胎儿智力低下、溶血性贫血、小头畸形、无脑儿等症;如果感染HSV, 则可诱发早产、死胎等症, 如果孕妇接触猫、犬等观赏动物, 或进食了含有弓形体的食物, 有可能发生弓形体感染, 可出现小头畸形、脑瘫、失明等神经及视力障碍等。因此, 妊娠期对产妇进行TORCH检测十分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 TORCH中, RV感染率显著高于TOX、CMV、HSV感染率 (P<0.05) , 结果表明在妊娠期应重视对TORCH的检测, 并加强对风疹病毒的防治。

综上所述, HBV、HCV、HIV、TP、TOX、RV、CMV、HSV此8种病原体可通过母婴传播、宫内感染、产道感染和母乳喂养等方式感染, 感染后对产妇和胎儿均可造成严重影响。因此, 应该建议孕产妇围产期对上述病毒进行常规免疫检测, 以便早期发现, 进行针对性的阻断、治疗或者终止妊娠, 以保证母婴健康, 提高优生优育率。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常规检查免疫检测项目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孕周在1022周的863例孕产妇进行HBV、HCV、HIV、TP、TOX、RV、CMV、HSV进行检测, 统计感染阳性率。结果:863例孕产妇中, 总阳性率为18.19%。其中, HBs Ag、抗-HCV、抗-HIV、TP-Ig M、TOX-Ig M、RV-Ig M、CMV-Ig M、HSV-1-Ig M、HSV-2-Ig M的阳性率分别为13.21%、0.46%、0.23%、1.04%、0.69%、1.51%、0.23%、0.23%、0.58%, HBV感染率显著高于HCV感染率 (P<0.05) ;RPR感染率显著高于HIV感染率 (P<0.05) ;RV感染率显著高于TOX、CMV、HSV感染率 (P<0.05) 。结论:通过对孕产妇进行常规免疫项目检测, 以便早期发现, 进行针对性的阻断、治疗或者终止妊娠, 以保证母婴健康, 提高优生优育率。

关键词:产前常规免疫检测,优生优育

参考文献

[1]陆居文, 徐艳红, 欧阳辉妹, 等.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 5 (5) :197-198.

[2]颛佳, 辛虹.产前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 20l2, 21 (2) :184-185.

[3]孟钊, 肖小敏, 何明娇, 等.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 13 (9) :49-51.

[4]陈远平, 黎金凤, 徐云芳.5851例孕产妇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 (15) :1561-1562.

[5]王临虹, 王爱玲, 方利文, 等.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流行状况与预防[J].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 (3) :350-352.

[6]姚红霞, 顾伟鸣.产前检查孕妇梅毒感染趋势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 2002, 14 (2) :71.

[7]庞翠红, 梁彤, 李红, 等.2010年玉林市94898名孕产妇梅毒检测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 (11) :54.

检查检测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0年10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1 332例。

1.2 材料

北京青元盛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唾液酸酶测定试剂盒,产品注册号:京药监械(准)字2010第2400536号。潍坊康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快速革兰染液,产品注册号:鲁潍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1420051号。奥林巴斯显微镜。

1.3 方法

1.3.1 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前24 h,患者不能进行阴道冲洗或使用阴道栓剂。

1.3.2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无菌生理盐水,用无菌棉拭子取患者阴道分泌物,均匀涂于盐水内,立即用显微镜镜检,找霉菌、滴虫、线索细胞。此片干后,可作革兰染色镜检。另用唾液酸酶测定试剂盒内的专用棉拭子,收集患者阴道侧壁分泌物标本,将棉拭子插入反应小瓶中,37℃温育20 min。

1.4 结果判定

1.4.1 判断霉菌、滴虫、线索细胞,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标准[6]。

1.4.2 唾液酸酶测定结果20 min内棉签变色(蓝灰色至褐色)为阳性,20 min内棉签不变色为阴性。

1.4.3 革兰染色结果:霉菌呈发芽树枝状,穿插于上皮细胞中,菌丝染淡紫色,孢子深紫红色,一大一小相连出现,一头圆钝,一头尖锐。滴虫呈梨形,核嗜紫色,浆淡红,为白细胞的1~3倍大,有时可见到鞭毛。线索细胞呈紫红色,被表面的细菌覆盖,丝绒球状。同时可见大量革兰阴性球杆菌,无或偶见乳酸杆菌为BV阳性[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配对四格表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332例白带检测结果见表1、2。滴虫和霉菌同时感染12例,占0.9%;滴虫和BV同时阳性54例,占4.1%;霉菌和BV同时阳性84例,占6.3%。除去合并感染例数,总感染人数774例,占总例数的58.1%。

注:与革兰染色比较,χ2=2.12,*P>0.05;χ2=5.52,#P<0.05;χ2=50.54,&P<0.001Note:compared with the Gram's staining,χ2=2.12,*P>0.05;χ2=5.52,#P<0.05;χ2=50.54,&P<0.001

3 讨论

阴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达58.1%,可能与所检对象为有不适症状者,而非随机抽取人群有关。霉菌和滴虫感染率高于文献[1]中感染率,与文献[4]、[7]中结果相符,可能存在地区差异。BV感染率占31.5%,这与文献[2]中分析结果相符。

白带湿片检测结果阴性者,革兰染色涂片还可以检出滴虫和霉菌,这可能因白带湿片背景不及染色涂片易观察之故,这与文献[8-9]结果一致。

如果白带湿片找到少量线索细胞≤20%时,而唾液酸酶结果阳性,我们就重点注意革兰染色涂片情况,结果革兰染色与白带湿片查线索细胞阳性检出率差异显著;革兰染色与唾液酸酶法判断BV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唾液酸酶法可以单独作为BV筛查试验。

注:与革兰染色法比较,χ2=0.32,*P>0.05Note:compared with the Gram's staining,χ2=0.32,*P>0.05

健康女性阴道有自净作用,其阴道pH值在4.0~4.5之间。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或自身免疫力下降,导致菌群失调,霉菌繁殖加快,引起霉菌性阴道炎。滴虫寄生阴道后,阻碍了乳酸杆菌的酵解作用,使阴道pH值变为中性或碱性,有利于厌氧菌的大量繁殖,更能引起BV的发生。本次研究也证实滴虫和霉菌及BV之间有交叉感染的现象,注意不要漏诊。

妇女阴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某些方法检测所需时间长,不利于对患者及时诊治。而随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经验用药,易失败,盲目加大剂量用药,易出现药物的毒副作用。以上3种方法交叉互检,可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快速而准确地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袁小松,邵秋琴,蒋丽霞,等.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在阴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4):575-576.

[2]丁环宇,周建华.唾液酸酶测定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2):84.

[3]陈柳英,林燕,王宁,等.检测唾液酸酶活性对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4):2003-2004.

[4]潘庆珍,陈茹,华世文.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的结果和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8):1095-1096.

[5]杨小猛,赵丹,陈丽娟.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盒方法学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3):1997-1998.

[6]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24.

[7]林楚怀,郭初.1 334例阴道分泌物标本综合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9):37-38.

[8]张新民,石神开.悬浮法和革兰染色法对阴道分泌物检出率的比较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5):581-582.

上一篇:留白不空白无声胜有声下一篇:节能建筑热工设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