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不空白无声胜有声

2024-10-14

留白不空白无声胜有声(共6篇)

留白不空白无声胜有声 篇1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往往非常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不论是导入阶段, 还是教学的结尾, 都希望能做到滴水不漏、尽善尽美。然而, 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 而在于相机引导”, 应该留一些时间, 一些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体验与构建。“留白”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 只要我们恰当的运用, 英语课堂就会展现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应。

一、在疑难出存疑留白,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格林塔心理学理论认为, 个体在观看一个不完美即有“缺陷”或“空白”的时, 就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产生一种“动力”, 并促使大脑积极的思考, 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空白”。所以,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感受、观察、分析、思考, 掌握知识发展变化的规律, 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因此, 教师要转变观念, 掌握教学的技巧。例如:在教学There be句型时提问:There be句型的将来时态的怎么表达时, 很多学生都会回答:There is/are going to be.答案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当我们把它用到具体的句子中, 如“There is going to be a party this evening.”时, 很多学生怎么也搞不清为什么是There is going to be a party而不是There is going to have a party.因为我们学到的词语是have a party而非be a party.或者虽然暂时理解, 但很快就会犯错。因此, 每当学生遇到难点又一时无法解决, 不妨先放一放, 存疑留白, 这样往往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能帮助他们自主学习, 静心思考, 让他们更好的去掌握、理解和记忆重点与难点。

二、在重难点处留白, 起到欲擒故纵作用

突破重点难点单词、短语和句型, 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 能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激发学生, 使之产生多方面联想而有所感悟。教学方式的选择既可以是教低年级学生时常用的游戏教学法, 也可以是适合高年级学生的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交际法、合作学习法。但无论是哪中教学方法, 都要做适当的“留白”, 让学生自己比较、分析、纠正、归纳, 使其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记忆如football, basketball, volleyball, table tennis, tennis, swimming, skat-ing, skiing, running, high jump等的词, 教师选用全身反应法, 要求学生一边大声朗读这些单词, 一边表演动作且互相观摩。然后“留白”趁热打铁记单词, 再推选个别学生面对全班学生表演出其他学生合上书还能记住的单词。最后再请擅长表演的同学逼真表现动作, 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展开拼读单词比赛。竞赛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很快地掌握相关的单词。

三、在教学结尾处留白,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励的作用是无穷的, 对于初中生来说更是如此。激励式结尾不仅能够让学生更自信, 也更能够激发他们保持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长期坚持这样做, 那么, 保持了兴趣的学生则能从低级的学习需要过渡到高级的学习向往, 最终把学生带进美丽的英语殿堂。激励式结尾可从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程度方面进行。例如:在学习了牛津8B Unit 2后, 有个后进生一下子就正确而流利地翻译了两个句子, 这两个句子是:1、Who did you go to Disney land with? (你和谁一起去迪士尼乐园的?) 2、Today, we spent the whole day in Hong Kong Disneyland, (今天我们在香港迪士尼乐园度过了一整天。) 在课堂结尾时给予了鼓励, 用英语称赞他:“好样的, 你能这样的认真, 相信很快就有可喜的进步。”又如, 对现在完成时由“助动词have/h。s+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 有个学生当堂就较好地掌握了这种用法, 而且对于现在完成时常与already, just, ever, yet, never, recently等副词连用也记得较牢, 就及时的表扬了他超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四、延伸新学过的知识, 拓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学习新知识后, 应引导学生们做进一步的探讨, 把问题想深想透, 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的知识。为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打好基础。因此, 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查找一些与本课有关的知识, 然后与同学分享。也可以让他们就本单元所学内容, 做一个调查报告, 让他们对于这课所涉及的知识, 有更深的了解。当然, 也可以让他们就某一个话题, 写一篇短文。这样对于他们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7A Unit1 This is me!后, 就这样设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认识了许多书上的新朋友, 那么, 你们通过几天的相处和学习, 交到新朋友了吗?学生都笑眯眯的点头。“那么, 你们都有了新朋友, 你能用英语描述一下你朋友的特征吗?你还能用英语说一说你朋友的爱好吗?如果可以, 那挑一个自己最好的朋友, 来写一写他, 一定要写出他的特征和爱好, 但是不要写他的名字, 明天我们来一起读你们的小作文, 让大家猜一猜你写的是谁?”学生们听了特别感兴趣, 本来不愿意写作文的学生, 兴趣也被调动了起来。用这样的方式结尾, 既巩固了他们已学过的知识, 又拓宽了思路, 还培养了他们观察能力。

总之, “留白”是英语课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 利用“留白”艺术激活课堂, 开启学生智慧, 培养创新思维, 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学也能象绘画艺术一样, 巧妙运用“留白”技法, 就能给学生留出想象时间和创造的空间, 从而让学生走上乐学之路。

摘要:教学艺术需要想象的空间与创造的时间, 就像绘画中“留白”艺术一样。英语教学中的留白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探究问题而有意识地留出思考的余地。“空白”的魅力就是在于留给学生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从而取得“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考,空间,留白

参考文献

[1]姜发兵.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场提问[J].中学教学参考, 2011, (11) .

[2]张美玲.浅谈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创新[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9 (9) .

[3]余月娥.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积极情感激励的方法探讨[J].文科爱好者 (教育教学版) 2012, (9) .

留白不空白无声胜有声 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留白,艺术研究

留白最初用于艺术创作, 是绘画艺术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留下空白, 引人遐想, 于“无”中生“有”, “虚”处见“实”。留白并非空无一物, 而是求其空灵, 讲究虚实统一, 从而使艺术作品达到“形神兼备, 虚实相映”、“有无相生, 于无画处皆成妙境”、“以无胜有, 意到笔不到”的艺术效果。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是艺术的熏染, 情感的陶冶, 因此,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讲究留白艺术, 利用文本中的那些“未定点”, 适当留白, 营造意味深长的课堂, 给学生以无限想象空间, 让学生在留白处放飞思绪, 放飞心灵, 驰骋想象, 自由翱翔,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陶冶学生情操,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对此,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进行了探讨。

一、借插图想留白, 驰骋想象

插图是指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或照片, 是对文字的视觉形象阐释, 旨在对文本内容进行解释、补充、说明, 具有形象性、艺术性、趣味性、思想性、启发性等特点, 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图文并茂, 配有许多插图, 这些插图渗透着作者们的审美情趣和对作品的理解, 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 陶冶学生情性,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这一重要资源, 借助课文插图, 巧妙地设置留白, 引导学生放飞想象, 大胆联想, 自由驰骋, 进而领会文本的深层意蕴, 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 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自然景象: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零星点缀着的白花、缕缕的荷香、脉脉的流水、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等, 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学习时, 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中的两幅插图, 让学生欣赏, 引导学生想象、联想, 感受“虚实结合, 如梦如幻”般的意境, 并联系上下文, 图文对照, 设置留白:作者一个人在这月夜, 能够如此细致地欣赏这样的美景, 他的心情如何?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这样化静为动, 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 体会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

二、找标点补留白, 联想回味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它配合文字来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 是文章表情达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标点符号的多样性为文章增添了许多丰富的内涵, 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补白, 它以有限的语言, 传无穷之意, 含蕴隽永, 意味无穷, 往往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标点符号这一“未定点”, 让学生填补留白, 想象联想, 进行艺术创造, 将一个个静止的符号变成思维的火花, 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引导学生思考标点符号背后蕴含的深层意蕴,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

如鲁迅《祝福》中“我”在听了祥林嫂询问是否有地狱时, 是这样回答的:“啊!地狱?”我很吃惊, 只得支吾者, “地狱?———论理, 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 ……谁来管这等事……。”短短一段话, 运用了五种标点, 每个标点都值得学生去探究分析。于是, 我利用这些标点符号, 创设留白:“我”当时听了祥林嫂的话为什么会吃惊?感叹号和疑问号说明了什么?破折号和省略号在在这里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在每个标点处各补上相应的内容, 反映“我”当时的心情。这样通过空白填补, 想象创造, 使学生从中体会人物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于结尾设留白, 余音绕梁

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成功的课堂教学, 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端, 又要意犹未尽的结尾, 一曲弹罢,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此为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在课堂结尾时巧设留白, 将广阔的想象创造空间延伸到课外, 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并使课堂结尾收到“曲终人不散, 余音犹绕梁”的艺术效果。

如《项脊轩志》的结尾处作者这样写道:“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栽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看似平常之语, 实则托物寄情, 意蕴深远, 语语动情, 余韵徐歇, 在戛然而止, 欲语不语中留下了无限的文本空白, 正如王锡爵所说的“无意于感人, 而难愉惨怛之思溢于言表。”此时, 教师可在学生理解掌握的基础上, 设计“留白式”写作练习:借鉴《项脊轩志》的传情手法, 写一写自己的亲人或其他熟悉的人物。又如学习完《罗密欧与朱丽叶》后, 设计了这样的留白:“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中西民族的共同心理。《西厢记》中张生最终高中状元, 与崔莺莺成眷属。《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相爱甚深, 但双双却以殉情告白天下, 同属于反封建题材, 一个结局美满, 一个结局悲怆, 迵然不同, 你如何理解这种现象?这样的结尾处理, 从旧知中引出新知, 通过知识迁移, 对比分析, 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推向更深层次, 既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同时也给人“言尽而意无穷”的享受。

总之, 留白是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 教师要加以重视。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要少着墨, 多留白, 让“无语之处皆成妙境”;少精讲, 巧留白, “于无声处听惊雷”。

参考文献

[1]朱雨楠.空白艺术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杨军芳.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D].苏州大学, 2008

[3]郭毅.诗歌空白结构的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 2008

[4]温秋琰.中学语文教学空白艺术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留白不空白无声胜有声 篇3

一、在问题提出后留白———点燃 学生探究热情

1.课 前 留白———预 习 介 入 , 引 发 关注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中, 有很多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课前有一定的生活体验, 若教师课前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问题, 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选择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并提前实践, 课始时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 让学生秀一秀, 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和认识上的难点, 有的放矢地都教学, 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执教《千克的认识》时, 教师可课前提问:1.你知道1千克有多重? 2.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是1千克?课始, 老师问: 课前提的问题你们都思考了吗? 学生都说思考过了。于是教师留出5分钟时间, 请不同层次的学生上来谈谈对1千克的认识。老师就在一旁静静地倾听: 两瓶矿泉水重约1千克; 两袋500克的盐是1千克;20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1千克就是1000克, 是两斤……

仅靠课堂短短40分钟的学习, 学生对1千克的认识和感受是不深刻的, 可见在新课前预习介入留出思考时间和空间, 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问题到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去实践、去探索、去感悟, 积累感性的生活经验, 为新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生活基础。

2.课 始 留白 ———问 题 导 学 , 点 燃 学习热情

课的导入就如乐曲的前奏, 好的前奏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 通过精心设计, 课始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并在提问后微笑着等一等, 留出片刻的白, 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与激情,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执教《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时, 导入环节我这样设计: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个成语, 你知道他们是数学中的什么吗? 接着课件出示成语:有始有终、有头无尾、无始无终。这时每个学生的眼睛都盯着屏幕, 教室出现从未有的安静, 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状态, 1分钟后马上有学生回答, 并且表达得非常清楚:有始有终是线段, 有头无尾是射线, 无始无终是直线。“真是太精彩了! ”我即时表扬学生, “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

通过导入环节提问后的等待, 我把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 学生思维进入积极思考状态, 为后续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探究规律时留白———激活 思维求异创新

1.在 独 立 思 考 时 留 白 ———激 活 思维火花

独立思考时留白, 就是留一定时间, 根据每个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学中, 我们要关注学生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尽量创造条件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 从而真正体验到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

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 揭示课题后, 我请学生用自己需要的工具来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 把发现填在报告单里, 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同桌讨论, 也可以自己看书。结果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自主探究中绽放:孩子报告单上赫然写着“用直尺上的直角和长方形的直角比较, 发现长方形有4个直角”“通过度量和折一折, 发现长方形有四条边, 上下和左右两条对边相等”“长方形长的边叫长, 短的边叫宽”……总结找到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数一数, 量一量, 折一折。

教师并没有规定学生用什么方法、用什么工具去研究, 而是留足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 去发现长方形的特征。当教师发现学生已发现长方形所有特征后, 再请学生交流发现, 展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 整个过程做到大胆放手让 学生独立 探究, 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 让学生独立思考时留白, 可以激活和发散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2.在 质 疑 、争辩处留白———激 发 探究激情

“疑”是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 是增长智慧的阶梯, 是创新思维的启蒙。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 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 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时, 我先让学生尝试计算502-315, 学生有两种答案, 教师把答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197和187) , 有的认为197正确, 有的认为187正确, 老师做了一个停止手势说:“到底谁正确?我给你们5分钟时间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进入讨论状态, 教师巡视各组讨论情况, 有些借助计数器帮助理解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一, 十位是0要向百位借一, 百位是1表示1个百就是10个十, 10个十被个位借走1就剩9个十, 个位2加上借来的10就是12, 所以是187。有的孩子根据上一节课连续退位减法的方法利用知识迁移直接说出算法。

两种思路在学生的相互补充甚至适当争辩后脱颖而出, 而老师在让学生充分表达、思维碰撞后再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孩子理解每一步竖式的含义。 在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后, 老师给足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起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3.在 困 境 中 留 白 ———挖 掘 思 维 潜能

困境中留白就是教师设计思维层次较高的问题, 稍等片刻学生思考不出来, 教师不急着讲解, 而是再给学生时间, 让学生静静思考, 直至得出结论或想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样的留白设计主要针对学习能力强、思维水平高, 但又不肯深入思考的学生。笔者认为, 深入思考是现在大部分学生所欠缺的,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思维层次高的问题, 让学生先碰壁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很有必要。

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中, 有这样一道题目:我先请学生独立思考, 1分钟以后马上有学生叫出来: “老师, 这道题做不来。”“真的不能做吗? 请不要急, 老师再给你们一点时间。”于是学生都静下来, 进入深思状态, 有些在观察数据特点, 有些先确定三角形三个角上的数, 再算出一条边上的积, 逐个进行尝试。2分钟以后有学生欣喜地叫出来:“张老师, 我做出来了!”“噢, 你做出了一种, 再想想看, 还有别的做法吗?”学生再次进入思考状态, 教师继续巡视, 发现有部分学生两种都做出来, 于是我请学生停下来, 暗自高兴地说:“刚才说做不出, 现在又说能做,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妙?”学生跃跃欲试, 小手高高举起, 从学生的回答情况看, 很多孩子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现在的学生稍作思考觉得题目做不出, 第一反应就是不会, 不肯深入思考, 智慧的教师要摸透学生的心理, 请学生再看一看、想一想, 多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的思维潜能就会被挖掘出来。

三、在评价时留白, 拓展学生发 散思维

1.在 即 时 性 评 价 时 留白 ——— 启 迪思维畅所欲言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 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上的发展必然存在差异, 尤其是在课堂上, 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 听觉思维能力强、反应敏捷的学生马上就会举手回答问题, 这时老师千万不能急着评价, 不然中下游学生就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当潜力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他, 把热情的鼓励送给他, 给他以充足的时间, 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展示思维过程, 教师若能每节课都做到这一点, 每一位学生都会变得大胆、自信, 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精于分析、巧于解决问题。

2. 在 作 业 评 价 时 留白 ———自 由 选择放飞想象

平时, 教师在作业布置时都要求学生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内容, 希望达到一样的教学目标, 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 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些孩子学习能力强、动作快, 有些孩子学习能力弱、动作慢, 动作慢的孩子还是要教师耐心去等待, 用信心去期望。教师应设计一些多层次、弹性大、操作性强的作业,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 在练习的数量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选择,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留白不空白无声胜有声 篇4

大量的口头练习和频繁的交际互动确实是语言学科——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实际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往往走向了一个极端——满堂灌、满堂问,其主要表现就是“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问你答,我讲你记”。英语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是配角,是缺乏主动性、能动性的被动接收知识信息的容器。造成的结果是,课堂死板枯燥,学生兴趣缺乏,思维积极性不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而是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发新的知识经验。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应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美国著名数学家乔治·波利亚也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留有“余地”,给学生的思考、想象、讨论、交流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即有效运用所谓的“留白”艺术,这样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活他们的想象与思维,使课堂更加精彩。因为:人们在面对一种不完满或有空白的格式塔刺激物时,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填补“空缺”使之完满的趋向,这个补充为完形的知觉过程激起了大脑的冲动力和知觉的兴奋,引起一种进取、追求的充满紧张感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会驱动人们积极主动地去“填补”和“完善”所知觉到的非完形刺激。这种对“完形”结构追求的实现会让人达到内心的平衡和体会到一种身心的愉悦感受。英语课堂教学中巧妙而有效留“白”,易于激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索,使他们学有所思,思有所得,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二、运用留白艺术激活学生思维的课堂实践

(一)于教学关键处适时留白

所谓“教学关键处”,是指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是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讲到重点、难点处时,教师运用熟练的英语进行讲解,甚至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固然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会引发其学习兴趣,但是,外部信息如果没有经过学生内部的充分消化、吸收,不能形成深刻记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教师有意识地停顿,故意将某些内容留着不讲,造成“缺口”,留给学生思考、消化、吸收的时间,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反而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种内驱力,吊起学生的胃口,调动其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他们去思考、探索、尝试,去填空、完形、补白,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8 I’d like some noodles时,用would like表达请求和给出回答既是本课重点也是难点。在While-task环节,教师先安排一定的时间,以小组合作表演对话的形式操练这两个句型: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稍作评价、纠正、引导后,再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的实物图片,将noodles换成自己感兴趣的食物名词继续练习。

(二)在教师提问后及叫学生回答时有效留白

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腾喜博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国内有的学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课堂提问的艺术”。可谓无问不成课。“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言,是觉悟的契机。”(巴尔扎克语)但并不在于问得多、问得频繁,而在于问得合适合理、问得得法有效。姚利民的研究发现,教师在提问后留候答时间方面做得不很理想。许多低效教师在提问之后和叫学生回答之间的暂停不超过1秒钟,而多数有效教师在提问之后和叫学生回答之间的暂停,根据不同问题类型有3到10秒钟。对候答时间的研究表明,那些3到10秒钟的暂停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和重要的结果:学生回答的内容更富逻辑性、更深刻;学生回答的认知水平更高(如他们展现出更多的分析、综合和评价);学生自愿用更多的信息来支持他们的答案;学生对他们所作回答的信心更高。因此,在教师提问后及叫学生回答时有效使用等待回答的时间至关重要。如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6 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中,谈论了双胞胎Liu Ying和Liu Li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分析这篇文章之前,先设置几个有关双胞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问题及对她们俩的评价问题,根据不同问题类型给予不同的待答时间。如:Do they have black eyes and black hair?Do they like sports?Whose hair is shorter?What are their favorite subjects?Do they enjoy going to parties?Who do you like better?Why?在这7个问题中,前五个比较简单,属于低层次的问题,教师只需给学生3—5秒时间思考即可;后一个问题是开放性的,属于高层次的问题,教师需留出至少15秒的时间,以让学生充分思考、表达及自我修正。

(三)在学生有疑问争议时充分留白

清之学者陈宪章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设疑、释疑是学生增知提能的有效途径。教师若能在学生们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在学生们有异议、争议之处,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运用英语知识思疑、析疑,辩论、交流,则会促使他们去思考、想象、判断、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学生学习第二语言,宽松民主的环境氛围至关重要,而营造这种氛围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充裕的时间思考、表达。否则因思考、交流的时间不充足,容易造成紧张感,使思路受阻,学生往往会因语言组织不好而放弃回答,从而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于学生出现心理疲劳时及时留白

英语教学中严格的管束、高强度的灌输,容易使学生感到疲惫,感到透不过气来,产生“审美疲劳”,进而出现心理疲劳:兴趣丧失,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无精打采,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效率。为今之计,英语教师应当多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和自主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填“空”、补“白”。课堂教学从热身(Warming up)到复习要点(Check point),从听说到读写等各个环节,不应排得“密不透风”,而应留有余地,让学生有自主发挥的时间与空间。教师需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是充满智慧、富有想象力、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他们的爱好兴趣、需求想法应该得到尊重;应提倡开放式教学,将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读的时间留给学生,讲的机会让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才会更有魅力,学生的学习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如密,孙龙存.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J].教育科学,2003(1).

[2]王德勋.课堂提问时机及提问方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8(8).

[3]傅道春.教师技术行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洪松舟,卢正芝.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社会学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0(1).

留白不空白无声胜有声 篇5

1. 通过设疑留白,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因为小学生人生阅历比较少, 所以对于任何事情都感觉好奇, 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就可以设置问题或是悬念,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时, 就可以采取以下模式:

老师:同学们, 看到“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个题目, 你们能想到什么?

学生:下雪了, 雪地里有几个小画家在画画。

老师:那到底你们回答的对不对呢?大家可以打开课本看一下, 到底是谁在雪地里画画。

当老师提问题时, 学生就会产生好奇心, 从而进入学习状态, 当学生认真地读完课文后, 就会发现小画家分别是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等动物, 老师通过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 并留给学生相应的思考时间, 可以使得学生充分地融入对课文的阅读中, 从而理解课文的真正含义, 也使得课堂氛围更加轻松。

2. 通过实践留白,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因为语文教学本来就是比较基础的学科, 所以在课文中也会涉及自然、文化、社会等不同方面的知识, 在对自然、社会这类文章进行学习时, 部分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感觉并不能学到知识, 对于这一现象老师就可以采用设置实践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老师在讲解《一次有趣的观察》这篇课文时, 就可采取以下模式:

老师:通过课文的阅读, 课文上边说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生长的, 同学们相不相信呢?

学生:相信, 不相信。

老师:不管相不相信, 我们可以去亲自验证一下。

老师可以带学生去植物园观察, 观察扁豆蔓儿到底是怎样的生长, 通过这种留白方式, 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兴趣, 同时可以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3. 通过给学生的思考留白,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因为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免不了要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学生只有通过充分思考, 才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 但是部分老师提出问题, 只留给学生一两分钟的时间进行思考, 学生回答不出来, 老师就自己说出答案, 这种教学方式是毫无效果的, 对于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一种打击。所以老师要学会给学生的思考留白, 比如在进行《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的学习时, 老师提问:“课文中的学生为什么都沉默了呢?”老师在提出这一问题后, 就可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也可让学生先自己对课文进行阅读,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最后总结出小组学生都认为对的答案, 采用留白的方式, 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 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小组协作精神。

4. 通过留白的扩展, 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逻辑

小学语文教学都是围绕课本教学内容进行的, 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以课本内容为主线, 在此过程中寻找课文内容的空间, 通过这一空间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 发现部分文章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所以老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 对文本的留白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展, 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上文提到的人教版《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 文章的最后“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学生肯定就会思考其他动物都在画画, 为什么青蛙要在洞里睡觉呢, 所以这一问题就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老师可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 也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最后让学生举手进行回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 扩宽思维。

本文研究分析了留白艺术在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应用, 提出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几种方法, 如在课堂初始设置问题或是悬念, 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留白的方式,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通过给学生的思考留白,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文本的留白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展, 从而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逻辑等,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升其自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 留白艺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老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方式, 将留白艺术与教学方法相结合, 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知识,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对留白艺术进行相关分析, 并提出将留白艺术应用到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留白艺术

参考文献

[1]李秀芹.语文课堂教学“陶冶场”的建构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3.

留白不空白无声胜有声 篇6

一、在问题提出后留白, 点燃学生探究热情

1.课前留白, 预习介入, 做好高效铺垫。英语课堂教学中, 有很多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课前进行了解, 若教师课前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预习, 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并提前实践, 课始时留3-5分钟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 或者上台展示, 这样有的放矢地教学, 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始留白, 问题导学, 点燃学习热情。课的导入就如乐曲的前奏, 好的前奏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我在执教5B《Hobbies》的时候, 导入环节我这样设计:I like swimming. What do you like doing??我边说边作出动作, 教室这是有了片刻的安静, 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状态, 不到半分钟后马上有许多学生举手回答:I like dancing. I like running. I like skating...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通过导入环节提问后的等待, 我把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 学生思维进入积极思考状态, 为后续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探究规律时留白, 激活学生思维

1.在独立思考时留白, 激活思维火花。独立思考时留白, 就是留一定时间, 根据每个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发现英语中的一些语法规律。

例如:在教学到6A 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Grammar time的时候, 我让同学们自己读完动词的过去式之后自己总结动词的过去式的分类, 结果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自主探究中绽放。有的孩子总结说有的直接在动词后面加ed, 有的以e结尾的单词只要加d, 还有的是特殊变化... 老师并没有规定学生用什么方法, 而是留足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 去发现这些动词过去式的规律。当教师发现学生已发现动词过去式的加法的规律之后, 再请学生交流发现, 展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 整个过程做到大胆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 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 让学生独立思考时留白, 可以激活和发散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在质疑处留白, 拓展学生思维。“疑”是打开学习之门的钥匙, 是增长智慧的阶梯, 是创新思维的启蒙。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 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在巩固There be结构的句子时, 我先让学生做了这样的练习:用正确的be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There a pen and two rubbers on the desk. 2. There some books and a TV in the study.3. There some juice and an apple in the fridge just now.学生尝试着完成了, 有的认为都是用are, 有的认为第1题用is, 第2题用are.第3题用is。同学们各抒己见。那到底哪一个对呢?小组合作进行交流之后得到:在There be结构中, 离be动词最近的是单数, 就用There is, 离be动词最近的是复数就用There are.但是第3题是过去式, 因此is要变成was。顿时, 班级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3.在困境中留白, 挖掘思维潜能。困境中留白就是教师设计思维层次较高的问题, 稍等片刻学生思考不出来, 教师不急着讲解, 而是再给学生时间, 让学生静静思考, 直至得出结论或想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样的留白设计主要想让那些不肯深入思考的学生也能够积极的参与, 积极的开动脑筋。

三、在评价时留白, 激励学生共同进步

1.在即时性评价时留白, 启迪思维畅所欲言。特别是当潜力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他, 把热情的鼓励送给他, 给他以充足的时间, 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展示思维过程, 教师若能每节课都做到这一点, 每一位学生都会变得大胆、自信, 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精于分析、巧于解决问题。

2.在作业评价时留白, 自由选择放飞想象。教师应设计一些多层次、弹性大、操作性强的作业,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 在练习的数量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选择,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水墨留白, 可以绘出美丽的画卷;欣赏美文, 常陶醉于字外的畅想;聆听佳曲, 最沉迷于曲罢的流韵。“留白天地宽”这传统的水墨技法不但将画的境界挥洒得淋漓尽致、精彩绝伦, 也透露出一种教育者工作的理念。实践证明, 在英语课堂上适当留白, 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活动空间, 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激活学生思维, 启迪学生智慧, 发挥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想象力。这就是所谓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吧!

摘要:留白是一种高超的技艺, 是智慧的象征。英语课堂教学中, 在问题提出后留白、在探究活动时留白、在评价时留白, 可以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 更多表达的机会,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碰撞思维的火花, 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上一篇:作文仿写教学下一篇:检查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