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理论

2024-06-20

空白理论(精选8篇)

空白理论 篇1

“空白理论”在艺术领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现实的指导作用, 长期以来被古今中外的学者和艺术家们所重视。如今, “空白理论”进入教育领域, 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运用“空白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有助于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1“空白理论”的阐释

“空白理论”始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绘画艺术, 体现了中国画的布局与智慧。其本意指在绘画创作中, 整体布局不宜太满, 应留有适当的空白, 使画面更具美感, 留给观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在西方, 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家沃夫尔冈·伊瑟尔首先在文学领域提出了“空白理论”。他在“召唤结构”的概念中指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 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构成的权力。”从此以后, 空白理论被频繁地应用在文学作品的创造与评论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 空白理论已广泛地应用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笔者认为, 课堂教学从广义上讲也是艺术形式的一种, 空白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恰当应用必然会给教育工作者带来更多启发, 获得更大收益。

2 英语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空白艺术的本质在于“意无所制”, 因此英语教学中的空白就要力求过度自然、分寸得当, 达到“不着痕迹, 尽显风流”的效果。那么, 如何将空白理论有效地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呢?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恰当地“留白”。笔者在此提供四种“留白”的技巧, 谨供各位参考:

2.1 在知识讲解中“留白”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灵活性很强, 涉猎范围很广, 如果用心研究, 应该是更容易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一门学科。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更恰当的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思维空间。

例如, 在讲解校本教材的Unit1 College时, 笔者发现课文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生活, Passage A的课文How They Dorms Abroad?主要介绍的是各个国家学生寝室的对比, 学生们很感兴趣, 而且涉及的课文也不难。因此, 笔者预设了两个段落让学生来讲, 让他们体会一下当老师的感觉。学生讲课完毕后, 笔者又安排了评课讨论的环节, 让大家讨论一下这堂课怎样讲解效果会更好, 讲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重点的词汇和语法应该是哪些等等, 学生们都十分兴奋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从他们的表情中笔者可以看出, 他们从被动的听课状态已转变成主动的思考, 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 已经抓住了课程的重点, 而且其中很多学生的观点也给笔者很大的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学会适当的“留白”, 不要事无巨细地说教, 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这样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利用学生的专业知识“留白”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人对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往往更愿意去探究、更有自信。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获取新知识的效果也更加明显。笔者目前所教授的是艺术类大学生, 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敏感, 创造力强, 但是普遍文化课基础知识较弱。根据这一特点, 笔者设计了一套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方案。

比如, 在给动画专业的学生讲解Unit 5 Science的时候, 考虑到艺术类学生对科普知识并不十分感兴趣, 而且里面涉及的科学术语和极地动物名称会成为他们阅读的障碍。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图片为他们介绍了几种典型极地动物的英语说法, 并对比展示了这些动物的一些著名动画形象。比如说北极熊的著名动画形象是“倒霉熊”, 企鹅的动画形象是“QQ企鹅”等等。看到一幅幅对比图片, 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 因为这些动画形象都是他们非常熟悉和喜欢的。然后笔者继续展示了一幅漂亮的北极狐图片, 并提问:“Do you know this animal?What is it?”学生大多能说出是fox, 但不知道北极狐怎么表述, 笔者借此介绍了“北极”这一词的英文。讲解之后, 笔者问:“Do you think it cute?”学生答:“Yes, very cute!”笔者启发学生:“We have known that a lot of polar animals have their famous cartoon characters.But the arctic fox doesn't have.As an animator, are you willing to design an animated character of an arctic fox?”这样笔者就给学生留下了作业, 要求他们自己设计一个北极狐的动画形象, 并用一段英文简单描述一下自己的设计特点。学生们对这样的作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作业完成的情况非常令人满意。通过作业练习, 学生在自主学习了相对复杂的英语知识的同时, 又锻炼了专业绘画能力, 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2.3 利用多媒体手段“留白”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变得易于理解, 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教师应学会在设计课件时适当地“留白”, 做到重点突出, 条理清晰, 并且兼具生动性和趣味性。比如, 笔者在讲解校本教材Unit 3 Culture的课文时, 觉得课文中对不同国家肢体语言习俗的介绍比较复杂, 而且学生也不易理解。于是把此段落涵盖的几种肢体语言用图片形式展示出来, 让学生判断图片中的人物行为是否得当, 学生很快就明白课文要说明的主要内容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利用多媒体手段留白并不意味着偷懒或取巧, 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有所放开, 使一些复杂的表达简单化, 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空白理论”教学的注意事项

3.1“留白”处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留白”之前首先要考虑好“留白”的目的和所达到的预期效果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留白”, 教师应选择难易适中、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的知识点“留白”。一旦目的达到, 不要无限制的发散学生的思维, 以免影响下一教学环节的进行。

3.2“留白”需掌握好时间尺度

“留白”的时间不宜过长, 要恰到好处, 点到为止。不能因为“留白”而喧宾夺主, 使整节课的重点不突出。教师应学会自然地“留白”, 自然地收场, 不着痕迹, 使整个教学环节进展得连贯有序。

3.3“留白”的广度和深度需拿捏得当

“留白”的内容要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文化背景而定, 如果“留白”处的范围过宽, 很容易跑题, 使课堂节奏不易掌控;如果“留白”的内容过深, 学生的水平无法达到预定要求, 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结果适得其反。

4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纷繁复杂, “空白理论”在教学中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虽然时间不长, 但其前景十分乐观, 它所展现的优势和良好的课堂效果也越来越受到中西方教育家们的重视。笔者在此仅是对其理论略探一二, 不成熟之处, 恳请各位学者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65.[1]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65.

[2]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背景: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2]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背景: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3]陈明辉.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冬季的有效方法[J].教育科研, 2010 (10) :1.[3]陈明辉.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冬季的有效方法[J].教育科研, 2010 (10) :1.

[4]戴海燕.空白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英语教育, 2010 (8) .[4]戴海燕.空白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英语教育, 2010 (8) .

让“空白”不再空白 篇2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空白”艺术 想象 评价 拓展

翻开小学语文课本,很多课文因为文章篇幅的限制,故事情节的安排,以及作者的个人爱好,在课文中留下了一些没有表达完全的话,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巧用“空白”, 对教材进行探究体验,让阅读教学中的“空白”成为课堂效益的增长点。

一、在“空白”中让学生充分想象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片段:师:“同学们,谁来把第四段课文读一读?”(生读课文)师:“大尖哥、水社姐吃尽了千辛万苦,披荆斩棘,翻过许多高山。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思考,不少学生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师:“或许遇见了树妖,或许遇见了泥潭,或许遇见了难以翻越的高山,或许大江大河拦在面前……”生1:“大尖哥、水社姐掉进了泥潭,幸亏他们俩抓住细长的树枝才爬上来。”生2:“他们遇见了树妖,被树妖死死缠住,于是就给树妖挠痒痒,树妖忍不住了,放了他们俩。”……

思考:在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想象中训练思维,在想象中尽享创造之乐。但是,很多学生在习作时平铺直叙,除了没有很好地留心周围的人事物之外,不会思考与想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教材中不乏指导学生想象的例子。教师应该善于捕捉文本中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感悟文本的真谛,与文章主人公和作者进行情感的沟通。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紧抓文本主人公所经历的“千辛万苦”这一“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当学生在想象中存在困难时,教师进行有效引导,学生豁然开朗。这样,在师生对话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也越发让学生感受到了大尖哥、水社姐降服恶龙、拯救日月的决心,让教学别有洞天。

二、在“空白”中让学生多元评价

《人类的“老师”》教学片段:师:“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这小节说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生读课文第三小节)生1:“人类仿照鸟儿发明了飞机,但是因为飞机速度不断提高,于是发生了事故,于是,又从蜻蜓的身上得到了启发,改进了设计,造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飞机。”师:“你能踊跃表达,非常好。大家看看,他的回答这么样?”生2:“我觉得他虽然说出了这一段的意思,但是有点?嗦。”师:“是呀,概括段意,需要简洁。还有谁说?”生3:“人类根据鸟儿设计了飞机,但是为了防止事故,又根据蜻蜓造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飞机。”生3:“还是有点?嗦,应该这样说:‘人类根据鸟儿发明了飞机,并根据蜻蜓提高了性能。’”……

思考:阅读教学应该从“一言堂”到“众议院”,这应该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然而,很多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要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要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审判式的评价。虽然在评价的时候,對评价的语言和语气方法等非常考究,但是,依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教师应该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评价自己,评价伙伴,评价老师,甚至评价教材。当然,这种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学生评价的权利,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该如何体现呢?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一改自己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评价同学。因为评价,学生更专注于同学的回答;因为评价,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交流。给学生评价的权利,他们会回报以精彩的点评。

三、在“空白”中让学生赏图拓展

《春笋》教学片段:师:“春笋被唤醒了,在阳光中欢笑着,在春雨中生长着。大家看屏幕(出示春笋图),看一个一个的春笋,多可爱啊!它们看到了什么?”生1:“它们看见了小树长出绿叶。”生2:“它们看到了草地上好看的花儿。”师:“真聪明,想得真好!还有吗? ”生3:“它们看到了小朋友都穿上了春天的衣服。”……师:“它们听到了什么呢?”生4:“它们听到了小蜜蜂在嗡嗡地叫着。”生5:“它们听到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着。”……

思考:很多的时候,教师在网上寻找图片,展示给学生欣赏阅读,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学生并未看明白图意,辅助学习的效果并不能很好体现出来。其实,不论翻开哪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图文并茂。这些插图是整个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画面体现了文本的主要内容;有画面展现了文本的主题思想;有的画面对文本未尽之意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很多教师重视这些插图,意识到这是直接可以用来帮助学生品味文字、促进表达的资源。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插图,单从插图中春笋那咧开嘴笑的样子,就能引导学生去想象去表达。此时,插图这一“空白”就已成了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素养提高的生发点。

空白理论 篇3

关键词:《巡回推销员之死》,伊瑟尔,“空白理论”

19世纪以来, 文本中不断增加的空白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亦是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显著特征。沃尔夫冈·伊瑟尔 (Wolfgang Iser) 是西方接受美学的奠基人, 也是在接受理论中提出空白的第一人。伊瑟尔在《本文中的读者》指出, 空白让读者“牵涉到事件中, 以提供未言部分的意义。所言部分只是作为未言部分的参考而有意义, 是意指而非陈述才使意义成形、有力。而未言部分在读者想象中成活, 所言部分也就‘扩大’了 , 比原先具有较多的含义”。[1]511 换句话说,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和丰富这些空白, 一旦空白消失, 隐含在所言部分中未言部分的含义就显现出来。

一、环境描写中的空白

环境描绘的是人物角色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气候 ;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环境描写中的空白对小说中人物塑造“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烘托人物的心情, 传达人物的感情, 推动情节发展并深化主题”。[2]

故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下午, 每次鲍曼把脑袋伸出灰尘斑斑的小车去查看路况, 太阳就探出长长的手臂压在他的头皮上, 热力直透帽子—像是常年在路上跑的老推销员在搞恶作剧, 一路上他不胜其烦。这越发让他生气而无奈。[3]186鲍曼本就心情欠佳, 炎热的气候让他更是生气, 环境中的空白在小说开篇就建立了悲凉的基调。发烧中的鲍曼身体虚弱, 神情恍惚。在鲍曼的梦中, 他想到祖母以寻求安慰。但是他唯一可以寻得安慰的人已驾鹤西去。由此可推断出, 鲍曼没有朋友, 没有妻子, 没有家庭。一个孤独的推销员形象在读者心中塑造起来了。“好一处荒凉的山地!看来他是走错路了—就像他在往回开, 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抬眼望去, 不见一户人家……”, [3]187鲍曼的处境更加悲惨, 如今他又迷了路, 又无人可以求助。悲凉的环境描写衬托出主人公的焦虑、无助与不幸, 也为鲍曼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二、人物塑造中的空白

小说在人物刻画上也留有空白, 如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和行为的描绘。这些刻画加强了人物性格, 突出了人物的心理特征, 引发了读者的想象。“他不习惯向陌生人问路, 这些人虽居住在大路边却压根儿不知道路通向何方 ;但此时, 他即使是想喊话问路也没有人能听见……虽说他一过去这些人便立即转过身去, 但他们远远的凝望却牢牢跟定了他, 像堵高墙无法冲破”。[3]188 尽管鲍曼迷了路, 但他并不打算向这些乡村人民求助, 鲍曼不理解乡村人民, 乡村人民也不理解鲍曼, 鲍曼和乡村人民之间的高墙更加深厚。这些空白让鲍曼的性格特征不断显现。一方面突出鲍曼瞧不起乡村人民, 另一方面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简短的所言部分让未言部分意义无穷。鲍曼的车陷入巨大的葡萄藤网后, 他不得不向一位妇人求助。鲍曼自动的估量女人的年龄, “他断定这妇人该有五十岁了”。[3]190 文中没有明确交代鲍曼这么做的动机, 此处的空白展现了鲍曼作为推销员的经验老到。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妇人的外貌, “她块头很大, 脸看起来饱经风霜却没有皱纹, 双唇紧绷着用好奇却光芒暗淡的眼神直视他的眼睛。”[3]190似乎有什么真相有待发掘。鲍曼和妇人开始对话, 但他们的对话并不成功。

“不知道您是否关心—”他再次努力说明, “出事了—我的车……”

她出声了, 声音低沉缥缈, 就像是从湖对面传过来的。“桑尼他不在。”

“桑尼?”

“桑尼这会儿不在家。”[3]191

鲍曼“再次努力尝试”说明鲍曼在不断地克服内心障碍, 他还是不适应向乡村人民求助。而妇人呢?面对一个不幸的人, 妇人显得异常冷漠。此外, 她还不是一个好的听众, 她说的话都是围绕桑尼。这是韦尔蒂设置的一个大空白。桑尼也许是这个妇人的家庭成员, 他们相依为命。

“我有一批很好的低价女鞋……”他说道。

但那妇人却回答说 :“桑尼会回家来。他壮实得很, 能把你的车给弄出来。”[3]192

鲍曼不知如何与老妇人话家常, 他只能通过推销来延续话题。一方面体现了鲍曼对乡村人民和生活的不解, 另一方面体现了鲍曼家庭生活的贫乏, 他没有父母, 没有妻儿。讽刺的是, 韦尔蒂笔下的推销员有着不应有的交流障碍。表面上, 妇人的回应消极, 对鲍曼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 妇人实则理解鲍曼的心急之情, 她说桑尼很壮实, 壮实代表着希望。妇人这番话的用意在于让鲍曼安心。

“在突发的敏感和焦灼情绪中, 鲍曼甚至希望不要提及那些他不认识的人或农场。”[3]193

鲍曼的潜意识里依然不愿意认识陌生人, 也许他自己还未认识到这一点。

“就只有你们俩住在这里吗?他那熟悉的声音一出, 先把自己吓了一跳 :为了推销鞋子而养成的随和、亲热、婉转的嗓音正在提问—问一件他甚至根本无意知道的事情。”

“对, 就我们俩。”

“她的回答方式令他吃惊 :她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说这句话, ”[3]193

为何妇人迟迟不回答呢?“alone”对鲍曼和妇人来说。意义不同。她们的交流再次失败。鲍曼所谓的“alone”指只有两个人住这儿, 妇人却不是很理解鲍曼的问题, 是只有两人还是两人孤独的住这儿?最后, 她明白了。

后来桑尼回来了, 把鲍曼的车也弄出来了。鲍曼提出用金钱来感谢桑尼夫妇。但桑尼显得尤为生气, 读者的想象活动得到触发。鲍曼认为用钱就可以表达他的谢意。然而, 桑尼做好事是出于善心, 并不期望得到回报, 相反, 金钱对桑尼来说是一种侮辱。鲍曼误解了淳朴的乡下人。鲍曼是现代的代表, 桑尼夫妇是传统的代表, 他们之间的交流障碍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的冲突, 表现了不断膨胀的资本主义制度对人们心灵的腐蚀。

“她并不是什么老妇人, 她年轻着呢, 依然年轻着呢, 不好说确切多少岁, 她和桑尼一样大, 是属于桑尼的……那被子上的图案动了动。”[3]202

妇人怀了孩子, 发现真相的鲍曼显得尤其嫉妒。生儿育女的婚姻本很平常, 对鲍曼却如此艰难, 所以鲍曼希望这孩子是他的。常年饱受孤独的鲍曼如今是多么的渴望家庭温暖。韦尔蒂设置的空白使鲍曼的形象饱满、深刻。

三、暗含意义上的空白

暗含意义是整个文学作品的核心。环境和人物刻画层面上的空白为暗含空白留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作品越成功, 暗含意义就越是多元化。

韦尔蒂用鲍曼的死来结束小说。鲍曼的死令人深思。为什么韦尔蒂在鲍曼认识这些淳朴的乡下人、他们深厚的爱之后再让他死去?死亡是韦尔蒂设置的最大空白, 鲍曼的离奇死亡使主题不断显现。桑尼与鲍曼, 一生一死, 一传统一现代, 他们之间的强烈对比反映了新型工业文明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摧残着人们的心灵。

总而言之, 韦尔蒂设置的空白帮助读者理解人物和主题。随着情节的发展, 鲍曼的心情此消彼长, 主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做了十四年的推销员, 鲍曼开始思索人生的意义。奔波劳累了许久, 他到底获得了什么呢?他依旧是孤家寡人一个。生命是短暂的, 人们应该多多关注家庭情感和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伊瑟尔.本文中的读者[A].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著选 (下) [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

[2]王瑞.伊瑟尔“空白理论”在小说艺术中的运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

[3]尤多拉·韦尔蒂.绿帘[M].吴新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2.

巧抓“空白”妙填补 篇4

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填补中得到巩固和深化

无论学生对课文的“空白”作怎样的填补、加工, 都得建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否则无从下笔。对课文的填补, 往往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物性格、透彻文章主旨、清晰文章思路, 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得到巩固和深化。如《穷人》这篇课文在写到桑娜掀开帐子处戛然而止, 渔夫的反应和渔家最后是否会收留西蒙的孩子, 这两个人们急于知道的信息就成了“空白”。教师组织学生续写课文, 对这一“空白”进行填补, 学生为了填补得连贯、合理, 首先就必须剖析渔夫的性格。联系上文, 学生不难知道渔夫与桑娜一样善良、一样富有同情心, 从而得出孩子必将有个好归宿这一结论。填补过程中, 桑娜与渔夫两位穷人善良的品格深深烙入了学生的脑海, 课文要表现的穷人高尚的精神学生也心领神会, 学生对《穷人》这篇课文的理解也随之异常深刻。

二.学生的个性思维在填补中得到放飞和张扬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对课文“空白”的填补往往也没有统一的答案。在填补过程中, 学生可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语言是自己的, 观点是自己的, 结论也是自己的。续写《狐狸和乌鸦》一文时, 学生对教师设置的“乌鸦叼着一片肉再次与狐狸相遇, 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一“空白”进行填补, 答案就是极其丰富的:有的认为乌鸦吸取了教训, 没有再上狐狸的当, 并设计惩罚了狐狸;有的说乌鸦受到狐狸更高级的“糖衣炮弹”的攻击, 再次中了计;有的想象乌鸦和狐狸仇人相见, 互相厮杀, 两败俱伤……学生各抒己见, 表达对“挫折”的不同理解, 创作热情极其高涨, 思维处于空前活跃的状态。

三.学生积淀的情感在填补中得到释放和升华

学习课文时, 学生会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当这种情感体验积聚到一定的程度时, 将之释放, 便会眩人耳目;反之, 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平息。对课文“空白”的填补, 恰恰给了学生一个释放感情的良机。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 可以将滚烫的情感付诸于语言, 将真切的体验宣泄于文字。《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中, 有这样一段话:“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 桑兰可以自己刷牙, 自己穿衣, 自己吃饭了。但有谁知道, 在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 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学习这段话时, 教师发现学生脸庞上写满了激动, 朗读时感情十分充沛, 知道教材虽然没有就桑兰刷牙、穿衣、吃饭的具体情况进行介绍, 但学生在了解了桑兰的不幸遭遇和坚强品格后, 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敬佩, 已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自觉地在头脑中对课文这一“空白”进行了填补和加工。此时, 教师让学生从桑兰刷牙、穿衣、吃饭中任选其一, 进行补叙, 自然水到渠成。学生全身心感受着桑兰的痛苦和坚强, 有位学生这样写到:“这天早晨, 桑兰请护士挤好牙膏, 拒绝了护士的帮忙, 开始刷牙。她忍着剧痛, 慢慢地一点一点地从床上撑起上半身, 用嘴叼起牙刷, 将牙刷的一端留在口中, 另一端安放在手肘处, 费力地刷起牙来。每刷一下, 她都会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刷着刷着, 她的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刷完, 桑兰也虚脱了, 但她仍微笑着, 安慰身边每一个关心她的人:‘没事, 我能行!’”写到这里, 他情不能已:“桑兰姐姐, 你是多么坚强啊, 面对人生这么大的不幸, 你都能微笑着坦然面对。我要向你学习, 不管遇到什么挫折, 都决不退缩!”补叙过程中, 学生的感情不仅得到了释放, 也得到了升华。

填补空白 生成精彩 篇5

一、填补文中字里行间留下的空白

辞藻的华丽、文笔的流畅是有限的, 想象则是无限的, 因此作者在创作时为了文章的精炼, 为了留给读者更多遐想, 往往会在字里行间留下许多空白。或描述到某一境界就不再做细细铺展, 或对文中人物的某一言行不究其动机, 或叙述到精彩之处便戛然而止。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开展合理的想象, 恰当地把空白填补, 就能使学生获得更加充实、深切的体验。

如《赤壁之战》中黄盖提议火烧曹船后有这么有一段: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 可是这一仗怎么打, 还得想个计策。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 向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听了非常满意, 叫他就这么办。至于怎么办?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使文章结构严密, 语言简洁, 引人入胜。学习时, 引导学生想象、讨论、交流, 具体说说这个计策是什么, 再看是否与文中描述一致。经此一举, 学生兴趣倍增, 教室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二、填补文中收尾处留下的空白

小学语文教材中, 好些课文在结尾处还留有余味。学生读完了课文, 但思维过程还在继续纵深推进, 可谓“言尽意存”。教师若能抓住这种机会, 让学生填补收尾处的空白, 让学生的思维、情感有延续的空间, 就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如《秋天的怀念》最后一段:又是秋天, 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 白色的花高洁,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泼泼洒洒, 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 要好好儿活……先让学生充分朗读, 再让他们续写结尾, 内容情真意切, 读来令人感动。

三、填补文中内容留下的空白

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 我让孩子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说说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读后交流, 通过追问了解学生的动机。如:我还想知道圆明园到底有多大。 (为什么你还想知道这一点?)

我还想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 清朝的军队到哪里去了。 (教师导语:是啊!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难道就没人把守吗?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老师这里有篇短文, 是课下整理出来的。它能解决你想知道的部分问题。接着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孩子默读《圆明园之最》。

1. 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

全园占地5200多亩, 方圆20多里, 范围相当于640多个足球场的大小。

2. 圆明园是世界上建筑景观最多的皇家园林。

全园在山环水绕之中, 分布着145处景观, 宫殿楼阁140多座, 桥廊、水榭、亭台、馆轩等更是难以历数。

3. 圆明园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兼有中西风格的皇家园林。

它继承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全部神韵, 也吸收了西方建筑艺术的优秀精华。

诠释“空白”,点亮精彩 篇6

关键词:文本,“空白”,诠释

文本中的“空白”, 是文本提供的想象和感悟空间, 是语言文字的画外之音, 弦外之意。每一个文本, 都包含无数的未定之处———空白, 无论有多少细节的详尽陈述, 都消弥不了其中的未定点。如果抓住文本“空白”进行感悟, 更能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的深处, 使情感得到有效延伸。这些看起来似乎“无”的空白之处, 其实渗透着极其丰富的“有”, 为学生的想象留有极大的空间。所以,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空白”进行个性填补, 激活他们的思维, 调动他们的想象, 建立起文本和读者沟通的桥梁, 能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无中生有”, 让学生有火花四射的瞬间, 享受无疆思维的快乐。

一、推想“空白”, 填补情节

故事有了引人入胜的情节, 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会更明显, 人物之间矛盾冲突的发展演变过程也会更清晰。但有时候, 作者由于构思炼意, 布局谋篇的需要, 常常在叙述事情发展时, 省略一些情节。而这些情节空白, 正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地方, 教师应在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补白, 充实情节内容, 丰满人物形象。

如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北风和小鱼》, 故事开头有三个重复的句式, 北风向草地、梧桐树、鸟儿吹一吹, 青草变了颜色、梧桐树落了叶、鸟儿躲进了窝, 那么这儿还可以对情节进行补充、推想, 北风还会向谁吹一吹, 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学生展开想象:北风向花儿吹一吹, 花儿枯萎了;北风向大雁吹一吹, 大雁飞到了南方;北风向灰熊吹一吹, 灰熊进洞冬眠了……学生把情节补充得很完整, 对于理解:“北风得意地说:‘大家都怕我。’”这句话, 就更有感受, 朗读也就更富有感情了。

又如《三顾茅庐》中, 讲刘备到诸葛亮的草堂拜访, 关羽、张飞在门口等着, 刘备在草堂的台阶下等, 等了一个时辰又一个时辰, 那么张飞、关羽会说什么, 会做什么, 这儿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情节的填补, 从而能更好地突现刘备的渴求贤才、尊重贤才。

二、揣摩“空白”, 明朗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语感非常重要, 这也是“授之以渔”的一个方面。语感力的发展直接表现为学生对文本中言语隐含意义的感知的发展。文本中的隐含意义, 就是指隐藏在“言”内的言外之意。我国古代诗人写作时很讲究含蓄和意境的创设, 有所谓“弦外之音, 言外之意, 韵外之致”之说。这种“贵在言外, 使之思而得之”的表达效果, 其实就是文本的意义空白, 也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得以明了文本意义的切入点。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 在伯父和“我”谈起《水浒传》时, “我”张冠李戴乱说一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 说:“哈哈, 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的话, “我”又羞又愧, 又悔恨, 比挨打还难受。这是为什么?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意义隐含的空白点。伯父的话表面上是在夸自己的记性好, 实际上是在委婉批评“我”读书不认真。揣摩到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才能体会到鲁迅对下一代的教育和体贴。

因此, 在教学时, 抓住有内涵的词句, 仔细揣摩, 就能避免仅限于表面的肤浅理解, 从而深入文章的中心, 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

三、品味“空白”, 深化内涵

在文本中还有许多标点符号, 它们的作用是表示语音停顿或表示语气语调, 但它们对文本意义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语气、语调传达出了文本的感情内涵, 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些富有情感的符号空白, 引导学生体验和填补, 在符号、学生、情感之间建立一种心理联结, 就会激发他们产生共鸣。

如在《天鹅的故事》中, 讲到“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 可是它并没有飞走, 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 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 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 第三次……”这儿其实是老天鹅在重复同一个动作, 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 每一次都是那么用力, 那么奋不顾身。好好体会, 我们可以带着学生们走进老天鹅的心里, 去了解老天鹅为了天鹅群而“舍己为鸟”的精神。

又如《荔枝》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一见荔枝, 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 你……”母亲见到儿子买回那么贵的荔枝, 批评儿子, 但作者使用了省略号替代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细细探究, 才理解此处省略号是为我们设置了一处“符号空白”, 其中蕴涵无穷意味。再读前文, 我们不难看出母亲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 她买的沙果每个带着疤, 有的还是烂了皮的, 每斤只要5分或1角。而儿子买的荔枝却要几元钱一斤。母亲自然会觉得儿子浪费, 但同时, 当她面对儿子的一片孝心, 她又怎能不感动!“此时无声胜有声”, 正是这个省略号所产生的巨大感染力, 学生们从中也可以获得深深的心理感受。

四、猜想“空白”, 明白心理

从一般叙事的行文规律来说, 应该是“察其言, 辨其色, 度其意, 观其行”, 但有时为了达到含蓄之效, 文本中却往往有所“缺失”。让学生结合语境对人物的神态、内心活动加以填补,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演绎和活化课文的丰富内涵。

如《月光曲》一文中, 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和她哥哥的对话时, “他推开门, 轻轻地走了进去”, 这时, 贝多芬心里想法是怎样的?当他弹了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后, 听了盲姑娘的赞美话, “他望了望站在她身边的穷兄妹俩, 按起琴键来。”此刻, 他又是怎样想的?针对这样的地方, 让学生进行补白练习,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悟, 而且能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让其积累语感。

五、创造“空白”, 点亮精彩

在有些文本中会不直接写要写的人或物, 而是通过其他的人或物来间接表现所写的人和物, 这就是所谓的侧面描写。《艺概》的作者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 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 须知睹影知竿乃妙。”

以旁面写正面, 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如在《秋天的怀念》中, 课文末尾有这样一段描写:“又是秋天, 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 白色的花高洁,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泼泼洒洒, 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段描写简笔勾勒了菊花的色彩, 造成了艺术空白, 给读者留下揣摩回味的余地。特级教师窦桂梅在上这段时, 引导学生对“简笔画”进行画面后的探索, 让学生从菊花想到生活。有的学生说, 黄色的花淡雅, 就是母亲希望儿子能平平淡淡地活着;有的说, 白色的花暗示要活得有尊严, 要高贵不卑贱;紫色的花意味着要对生活充满激情, 永远不在挫折面前爬不起来……学生通过对侧面景物的意象把握, 创造了景物的语言, 使作品中“好好活着”的意蕴具体化, 更为生动丰满, 从而对本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再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中有这么几句话:“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 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 虫类就怕它一天。”这些话表面上是在讲樟树的特性, 其实在以树喻人, 是讲宋庆龄的可贵精神、伟大的人格。

到处“留白”不空白 篇7

企业家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 顿了一下, 然后他告诉听众:“其实, 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 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 就像画个句号, 一定要留个缺口, 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有空白给他人, 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 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 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圆满, 它能够极大地调动别人的积极性。其实,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 数学教学也要讲究“留白”的艺术, 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数学中的“留白”, 就是指在数学教学中, 适当地留点空白, 给学生留下一点自觉思维的空隙和自觉内化的机会,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教与学双边活动有机地协调进行。

一般情况下, 学生的注意力每隔5至7分钟就要分散, 另外, 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回答问题, 应该有一个必要的思维活动空间, 一般需2至3分钟, 因此恰当的留点空白, 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提高思维的质量, 有利于缓和学生的紧张心理, 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在讲课时, 教师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和盘托出, 把思维的内存都表现在语言上, 有的内容可通过留白, 让学生自己思考, 心领神会。

首先从教学艺术上讲, 在教学过程中, 有分寸地运用“留白”, 使整个课堂节奏有快有慢、有张有弛、有断有续, 教师通过对教学节奏的控制,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次, 从教学的目的来看, 数学课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育人, 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的“留白”则可激发学生思考, 促使其进行发散思维, 提高其能力。

再次, 从心理学上讲, 人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集中于一点, 特别是儿童, 由于其年龄特点,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更短。教师适当的“留白”, 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恰当的留点空白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时间和空间, 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其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张扬其个性;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多维互动的有效生成, 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教学实践中, 可有以下几种“留白”:

1. 课始导入后的“留白”。

新课程实施以来, 老师们都认识到了数学教学首先应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课始的导入往往新奇巧妙, 有引人的故事导入, 有精致的课件导入等, 期待着把学生很快地带入到数学学习中, 实际也证实了这一做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然而, 很多时候课题一出来, 施教者往往就迫不及待地进入到预设的教学程序中, 根本不去考虑此时学生的思维状态。

如:最近听二年级的1~4的乘法口诀, 教师课前预计到很多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的口诀, 但是课题出示后, 教师还是开始了“喋喋不休”的课堂教学, 全然不顾下面的学生早已不耐烦了。正因为如此,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乘法口诀是如何编制的, 学生一知半解, 从而影响到后面乘法口诀的学习。所以, 笔者认为在课的开始, 应该留一点时间给学生, 对于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你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知道什么?如刚才的乘法口诀, 学生基本上能正确的背出1~4的乘法口诀,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应该把教学的重点转到乘法口诀的编制这一教学难点上, “很多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了, 可是你们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编出来的吗?它们可以计算哪些算式呢?”使学生明白虽然自己已经会背口诀了, 但是课堂上还有很多知识要学, 从而愿意静下心来学习。因此, 课始导入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给学生, 让学生思考一下, 对于今天的知识我已经知道了哪些?还有什么是不懂的?这样做, 既可以稳住学生可能出现的浮躁心情, 也有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正确定位教学重难点, 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预案, 实施教学过程。可见, 虽然“浪费”了那么一两分钟, 却对整堂课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对“错误资源”利用时的“留白”。

叶澜教授曾经提出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看到错误的价值, 辨清学生思维上的差异, 把它作为教学上有价值的资源加以综合利用。教师要针对这一错误资源, 留下空白, 暴露问题, 纠正学生思路, 发展思维能力, 把这种“错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如有这样一道题目: (1) 有两行桌子, 每行4张, 一共有多少张? (2) 有2行桌子, 一行4张, 另一行5张, 一共有多少张?

教师让学生独立练习后, 发现学生第 (2) 题出错, 有的列出5×4=20 (张) , 有的列出4×2=8 (张) 或5×2=10 (张) , 甚至还有的列出2+4+5=11 (张) 。很显然, 学生是受到乘法应用题的思维定势影响, 在没有读懂题意的情况下匆忙列式。这位教师把这四种错误的算式抄在黑板上, 笑吟吟地问学生:“这四种方法得数都不相同, 你觉得哪几种算法是错的?请指出理由。”于是, 学生们都认真地去读题, 画圆圈或线段图等表示题意, 找出了错误的原因, 还形成了共识:以后解决问题一定要多读题目, 理解题意后再列式。正是对这个“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正是在这里留下了一个空白, 学生在发现、剖析、解决问题的同时, 掌握了正确的列式方法, 使他们获得跨越障碍后的愉悦。

3. 课堂提问时的留白。

学问的关键在“问”。问是深入的阶梯, 长进的桥梁, 觉悟的契机。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基本方式, 它可以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情境, 疏通思考的渠道, 提供思考的时间。因此课堂提问要给学生留一点思维的“空间”, 把握好提问的最近发展区, 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通过设疑, 激发学生去思考, 去认识, 使其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之中。现在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对不对?好不好?”这些无价值、无须思考的问题对于课堂教学没有多大的意义, 于是“为什么”又开始在我们的课堂上漫天飞了, 很多的“为什么”同样的没有思考价值, 且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如2+3为什么等于5, 是因为2和3合起来是5吗?它们之间存在因和果的逻辑关系吗?因此, 教师提出的问题, 首先必须具有思考的价值。如, 在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后, 教师提问:“正方形的周长该怎么求呢?”学生刚认识长方形的周长, 知识还没有达到融会贯通, 因此, 很多学生并不能以此为基础思考正方形的周长。此时, 作为教师无须着急, 可以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 出示具体可操作的实例, 让学生在实际的计算中推导出最简洁的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这样的提问和探究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 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因此, 作为教师, 课堂提问不但要掌握难易程度, 更要掌握火候,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因为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回答问题应该有2至3分钟思维活动空间, 恰当的给学生留点空白, 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提高思维的质量, 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也就给了学生消化、吸收、发现、驰骋的广阔天地。平日教学里, 我们总是埋怨学生表现不够积极, 思维不够活跃, 许多自认为比较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可是, 为什么我们总是赶着学生走我们的路, 不留给他们一点自己思维的空间, 让他们自由地学习与倾诉呢?

4. 课后创新的“留白”。

给学生一支笔, 一张纸, 他们就能描绘出千姿百态的图画;教师给学生教授一定的心理知识、知识技能, 加上适当的启发和鼓励, 他们就能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课堂中, 不同的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会有很大的差异, 作为教师, 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 从学生思维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使讲授留有“空隙”, 使不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如:三年级认识分数后, 教师让学生在一张长方形纸上表示四分之一, 学生基本上都能通过上下对折两次或者左右对折两次, 取其中的一份涂色来表示四分之一, 但是发现有一位学生是通过画对角线的方法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 他也取了其中的一份涂色, 表示四分之一, 当他出示这一方法时, 很多学生都笑了, 大家异口同声, 认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是啊, 三年级的学生怎么可能理解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道理。然而, 不能生硬的把复杂的知识简单的塞给学生, 更不能轻易的把错误的判断丢给学生, 也不能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此时, 作为教师, 可以明确的告诉学生, 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但是如何来证明, 请大家课后用自己的方法来证明, 如果你有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可以把它说给你的好朋友听, 看看他是否能理解你的想法, 也可以写数学日记告诉老师。这样, 我们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又能发挥学有余力的同学通过自己的方法, 解决问题, 发展思维。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延伸到无限的课外学习中, 在课外知识探索的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力、理解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开放式结尾处的“留白”。

课堂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 是一堂课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 若留好白, 弹好“终曲”, 则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并获得“言犹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例如, 在教学“年、月、日”知识后, 教师作了如下延伸:你知道吗?为什么通常4年里有3个平年, 1个闰年, 这个闰年是怎样走出来的呢?我们所经过的一天时间, 是怎样定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课后多看课外读物, 了解更多知识, 相信大家一定会很快地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课堂结束语,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得新知, 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教学中的“留白”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是保证了思维的时空, 有助于学生思维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培养, 对优等生来讲有助于保证思维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促进思维的优化发展。因此, 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不妨潇洒地、有节律地、有目的地留出空白, 给学生更多自主的时间。

参考文献

[1]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注意阅读文本的空白 篇8

(1) 课前准备

首先语文阅读教学思想要跟上。其次, 预设“生成点”, 也就是预先种下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种子。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它的实质就是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课本, 更重要的是在利用课本。文本中没有说出来的空白部分, 那些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常常反而是至关重要的部分。所以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在教学的生成点上设计更具灵活性和变通性的教学计划。课堂上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展开, 才能为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和发展创设更大的空间。在教学中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教师对学生能够在哪些教学环节、文本的哪些段落生成问题、生成新的理解, 要有大致的把握、充分的预测并适时点拨、引导。引导读者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和想像。“生成空间”留得越大, 学生的思维训练就越有效。

(2) 课堂点拨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小说中的空白和生成点还是很多的。例如, 在教《祝福》时, 为了挖掘文本的空白, 加强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学生与文本间的交流, 课前让学生阅读这篇小说, 通过预习, 此时他们对小说还只是感性的了解, 不能对文本中未定性和空白处作深层的体悟, 不能更好地洞察作品的内涵。教学《祝福》时, 小说主人公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是她死了, 但怎么死的?文中并没有交代, 通过预设这个空白, 引发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师问: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死去, 她是怎么死的?是自然死亡还是意外死亡?是自杀还是他杀?

生1:穷死的。课本里有交代, 当我问那个短工, 祥林嫂“怎么死的”, 短工回答:“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

生2:我想她不是冻饿而死, 她是自杀而死。因为小说写祥林嫂临死前有三问:人死有无灵魂, 地狱是否存在, 家人能不能团聚。她在问过的当天夜里就死了, 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的缘故。

生3:我同意她是自杀。柳妈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 让她害怕, 她害怕在地狱与两个男人碰头, 阎王要把她锯成两半。

生4:我认为她是他杀, 凶手是鲁四老爷。祥林嫂初到鲁镇的时候, 他皱了皱眉, 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祥林嫂被婆家抢回, 他说:“可恶!然而……”虽然恨祥林嫂被抢这件事, 没有顾及他的脸面, 失掉了鲁家的身份, 但还是支持祥林嫂婆家的行动。祥林嫂再到鲁镇, 他说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 祝福时不让她插手, 就是她死了, 他还骂她是个“谬种”, 祥林嫂是被他一步步逼死的。

生5:我认为她是他杀, 四婶是帮凶。“你放着罢, 祥林嫂!”四婶的一声喝令, 把祥林嫂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勇气和希望都给粉碎了。

生6:还有卫老婆子、柳妈和祥林嫂的婆家人, 他们有意或无意的将祥林嫂推向死亡的边缘。

生7:是封建礼教。正是因为封建礼教毒害人太深, 鲁四老爷才会那么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地逼迫祥林嫂;正是因为封建礼教, 四婶才会不让祥林嫂沾手祝福, 让祥林嫂觉得自己是一个不洁的人;正是因为封建礼教, 让祥林嫂自己摆脱不了命运的绞索。

同学们众说纷纭, 依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填充文本的空白, 在积极主动的交流和相互启发、碰撞中, 全方位地解读了小说的主题:封建制度对祥林嫂肉体、精神、心理的重压和摧残, 一定会将她逼向绝路。

在讲《孔雀东南飞》时, 我对“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这句诗作了具体的探讨, 我认为开头这一句留有空白, 于是引导学生去理解。有的学生认为这句写得好, 好似一排鸿鹄徘徊在夕阳的斜晖下, 流连忘返;有的学生认为这句诗是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这样写是为了引出下面《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有的学生认为这两句诗为全诗定下一个悲凉的基调。在留白处发问, 学生紧紧抓住作品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 经过体验, 结合自己生活的经历, 填补了作品中的空白, 从而参与了作品意义的构成, 在原来作品的基础上生成了自己的见解。

上一篇:江西吉水下一篇: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