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运用论文

2024-07-17

空白运用论文(精选9篇)

空白运用论文 篇1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 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给人以美的享受。高明的画家作画, 总要留有“空白”, 让观众去欣赏、遐想, 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去填补“空白”。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上运用 “空白”艺术进行教学, 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孔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愤”即心求通而未得, “悱”即口欲言而未达。“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空白”。这种“空白”状态运用在语文教学中, 使课堂节奏鲜明, 学生思维活跃, 课堂流程跌宕多姿、妙趣横生。那么, 在具体的课堂中怎样实施“空白”艺术呢?

一、设置导入, 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 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 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创设情境等作用。课堂导语是一堂课的“序言”, 要用它来创造气氛, 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角色。课前可以用一张有趣的图片、一个精彩的镜头或一组生动形象的语言作“引子”, 将学生带入情境;也可以用一个小故事、一首诗等导入。导语就是极其重要的“留白”环节, 它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第一笔。燎原之火是否燃得起来, 就看开头这三五分钟的星星之火了。

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中, 我首先抓住课题这个训练点, 并结合一些优美的图片, 创设情境, 形成“空白”, 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体味, 并适时提出一个问题:都说“诗情画意”, 这么美的画面, 谁能给配上几句诗呢?此时, 教室里一片寂静, 但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不到一分钟, 就有许多同学举手了。“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等学过的名家诗句都一一地回忆起来了, 而且与画面的意境也能吻合。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相修正,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就趁机引导:我们今天就到这么美、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去游览一番吧!这一导入,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讨论主题, 发散思维

语文课上, 对于课文主题的理解, 有时我们总习惯于给学生讲解得十分具体, 分析得十分透彻。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留给读者许多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作为语文老师, 也不应在作品和学生之间做一个说破道尽的“媒婆”, 而应当运用一点“空白”艺术, 与学生一道去品味、感悟、探寻作品的艺术魅力。

如我在教《愚公移山》时, 发现有些学生赞同愚公移山的做法, 认为其精神是大可提倡的, 而一部分同学却反驳道:愚公移山是因为“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那么搬家不是更讲求经济效益吗?而对学生的不同观点, 我相机诱导, 双方就此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

持“移山”观点一方认为: “山”象征着压迫、困难。“移山”表现了目标坚定、意志坚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小到个人的学习, 大到国家的建设, 这种精神无不起着积极的作用。而“搬家”则是畏惧困难、逃避困难的懦夫的表现。持“搬家”观点一方则认为: “移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蛮干, 是思想僵化、不讲效益的表现;“搬家”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巧干, 是思想解放、讲究实效的表现。“搬家”既可“留得青山在”, 又可把“移山”所耗费的精力投入重建家园的事业中, 何乐而不为呢?他们甚至认为, 若真的出现许多“愚公”, 动不动就要“移山”, 且“固不可彻”, 岂不糟蹋了生态环境, 殃及人类?

这些话讲得多么有理。虽然他们羽毛未丰, 还有不少稚气, 但是他们善思考, 有主见, 比起不动脑筋、只听教师讲解的人要强多了。可见, 在语文课堂中创设“空白”, 营造自由讨论的氛围,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填补情节, 妙趣横生

有些文学作品结尾令人遐想, 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如《孔乙己》的结尾: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学过程中, 我在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小说的结局时, 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他死了吗?他是怎么死的?这里我启发学生联系上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去思考。这样学生想象的翅膀已展开, 并各抒己见, 解说这一“空白”:有的说孔乙己在冰天雪地中冻死;有的说他没钱医治, 活活痛死;有的说他饿死;也有的学生说孔乙己没有死, 他借钱治好了腿, 后来还中了举, 也像丁举人一样淫威乡里……如果作者写出了结局, 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争论, 就会缩小读者思考的空间, 作品的余味也会降低。“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都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 这不是很好吗?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 这样的“空白”还有很多。譬如:《故乡》中的宏儿和水生二十年以后的友谊是否如“我”和中年闰土的友谊发展一样, 充满隔膜?《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在游行完毕回宫后, 想了些什么, 做了些什么?《我的叔叔于勒》中假如“我”的父母和于勒见面了, 会发生些什么?

当然, 教学中要避免教学中使用“空白”艺术可能进入的误区:一是布白不宜过多。对于整堂课而言, 布白只能占极小的活动空间, 教师不能无休止地给学生营造“空白”, 否则就会使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支离破碎, 过于空洞。 二是“空白”艺术应与前后知识体系、教学环节紧密相扣, 使学生能够通过联想, 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填补“空白”。

总之, 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空白”艺术,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情感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 使教学不仅达到教育的目的, 也创设一种审美的艺术境界,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

谈语文教学运用“空白”的艺术 篇2

一、导入意境留空白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并能在学生进入意境后恰当的运用好空白艺术,将“意境”久久留住。笔者在一次阅读教学观摩课上,听了一位老师执教了《悲壮的一幕》一课,她从开头播放凄婉、悲凉的音乐入手,让学生在音乐声里默读、轻声读感悟课文。王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读与苍凉、悲仓的音乐浑然一体,那沉痛而略带颤抖的语调、那缓慢而稍显悲痛的语速、那庄严肃穆的表情……使得台上台下的师生们都凝神入境,也随之黯然神伤。尤为可贵的是当学生眼中噙着泪花在音乐声中尽情齐声诵读完毕后,还沉浸在悲壮的意境里时,王老师没有迅速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是留下了一段空白,师生们久久在洋溢情意的氛围里回味咀嚼,这一短暂的空白,大有“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学生不仅得到了应有的美感享受,而且在理解文本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讨论中补空白

在课文叙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白之处,是引导学生讨论补白的有利时机。苏教版第九册第七课《天鹅的故事》描写一群天鹅为了生存用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场面,读罢令人为之一震。文中三次写到天鹅的叫声。第一次是破冰前: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啼叫声:“克噜一克哩!”联系下文的句子,这声音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第二次是整群天鹅破冰时:湖面上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第三次是破冰后的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而课文没有与前两次一样,写出天鹅声音的含义,这样的空白给学生的讨论提供了契机。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欢呼的是“我们终于成功了!”这是最直接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是“这下我们不用饿肚子了,尽情地吃吧!”这是从生存角度思考;有的学生认为是“团结可以战胜一切困难!”这是从精神意义上思考;有的学生认为是“敢想敢做,一定成功!”这样的诠释又与众不同。讨论激活学生思维,体现了语文学习“虚中见实”的审美特性。

三、结束全篇悟空白

一堂课的结尾部分十分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教学活动完结之时,设置一定的空白给学生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的时间,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的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望心理。课虽结束,但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在继续,可达到言已尽而味不止的效果。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写到“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小女孩死了,在大年夜冻死了——她曾经多么幸福……”作品的“空白”处留给读者更多的联想思索的空间,所谓“空白示人意更丰”。这个结尾,读来平淡却包含着许多凄恻,令人回味起来感伤不已,更富有感人的艺术力量。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们的冷漠麻木,尽在不言之中。文章中的空白,就好像音乐中的休止,电影中的空镜头,能给人不尽的想象。在此精心设计了一个“空白”:“小女孩心中的幸福是什么?”如此留下空白,引起学生阅读和探索的兴趣,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激活了思维。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促使学生自己去理解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内容——对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底层的穷苦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沙皇统治下黑暗的社会制度的强烈愤慨。

空白运用论文 篇3

1“空白理论”的阐释

“空白理论”始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绘画艺术, 体现了中国画的布局与智慧。其本意指在绘画创作中, 整体布局不宜太满, 应留有适当的空白, 使画面更具美感, 留给观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在西方, 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家沃夫尔冈·伊瑟尔首先在文学领域提出了“空白理论”。他在“召唤结构”的概念中指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 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构成的权力。”从此以后, 空白理论被频繁地应用在文学作品的创造与评论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 空白理论已广泛地应用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笔者认为, 课堂教学从广义上讲也是艺术形式的一种, 空白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恰当应用必然会给教育工作者带来更多启发, 获得更大收益。

2 英语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空白艺术的本质在于“意无所制”, 因此英语教学中的空白就要力求过度自然、分寸得当, 达到“不着痕迹, 尽显风流”的效果。那么, 如何将空白理论有效地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呢?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恰当地“留白”。笔者在此提供四种“留白”的技巧, 谨供各位参考:

2.1 在知识讲解中“留白”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灵活性很强, 涉猎范围很广, 如果用心研究, 应该是更容易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一门学科。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更恰当的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思维空间。

例如, 在讲解校本教材的Unit1 College时, 笔者发现课文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生活, Passage A的课文How They Dorms Abroad?主要介绍的是各个国家学生寝室的对比, 学生们很感兴趣, 而且涉及的课文也不难。因此, 笔者预设了两个段落让学生来讲, 让他们体会一下当老师的感觉。学生讲课完毕后, 笔者又安排了评课讨论的环节, 让大家讨论一下这堂课怎样讲解效果会更好, 讲课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重点的词汇和语法应该是哪些等等, 学生们都十分兴奋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从他们的表情中笔者可以看出, 他们从被动的听课状态已转变成主动的思考, 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 已经抓住了课程的重点, 而且其中很多学生的观点也给笔者很大的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学会适当的“留白”, 不要事无巨细地说教, 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这样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利用学生的专业知识“留白”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人对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往往更愿意去探究、更有自信。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获取新知识的效果也更加明显。笔者目前所教授的是艺术类大学生, 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敏感, 创造力强, 但是普遍文化课基础知识较弱。根据这一特点, 笔者设计了一套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方案。

比如, 在给动画专业的学生讲解Unit 5 Science的时候, 考虑到艺术类学生对科普知识并不十分感兴趣, 而且里面涉及的科学术语和极地动物名称会成为他们阅读的障碍。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图片为他们介绍了几种典型极地动物的英语说法, 并对比展示了这些动物的一些著名动画形象。比如说北极熊的著名动画形象是“倒霉熊”, 企鹅的动画形象是“QQ企鹅”等等。看到一幅幅对比图片, 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 因为这些动画形象都是他们非常熟悉和喜欢的。然后笔者继续展示了一幅漂亮的北极狐图片, 并提问:“Do you know this animal?What is it?”学生大多能说出是fox, 但不知道北极狐怎么表述, 笔者借此介绍了“北极”这一词的英文。讲解之后, 笔者问:“Do you think it cute?”学生答:“Yes, very cute!”笔者启发学生:“We have known that a lot of polar animals have their famous cartoon characters.But the arctic fox doesn't have.As an animator, are you willing to design an animated character of an arctic fox?”这样笔者就给学生留下了作业, 要求他们自己设计一个北极狐的动画形象, 并用一段英文简单描述一下自己的设计特点。学生们对这样的作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作业完成的情况非常令人满意。通过作业练习, 学生在自主学习了相对复杂的英语知识的同时, 又锻炼了专业绘画能力, 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2.3 利用多媒体手段“留白”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变得易于理解, 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教师应学会在设计课件时适当地“留白”, 做到重点突出, 条理清晰, 并且兼具生动性和趣味性。比如, 笔者在讲解校本教材Unit 3 Culture的课文时, 觉得课文中对不同国家肢体语言习俗的介绍比较复杂, 而且学生也不易理解。于是把此段落涵盖的几种肢体语言用图片形式展示出来, 让学生判断图片中的人物行为是否得当, 学生很快就明白课文要说明的主要内容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利用多媒体手段留白并不意味着偷懒或取巧, 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有所放开, 使一些复杂的表达简单化, 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空白理论”教学的注意事项

3.1“留白”处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留白”之前首先要考虑好“留白”的目的和所达到的预期效果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留白”, 教师应选择难易适中、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的知识点“留白”。一旦目的达到, 不要无限制的发散学生的思维, 以免影响下一教学环节的进行。

3.2“留白”需掌握好时间尺度

“留白”的时间不宜过长, 要恰到好处, 点到为止。不能因为“留白”而喧宾夺主, 使整节课的重点不突出。教师应学会自然地“留白”, 自然地收场, 不着痕迹, 使整个教学环节进展得连贯有序。

3.3“留白”的广度和深度需拿捏得当

“留白”的内容要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文化背景而定, 如果“留白”处的范围过宽, 很容易跑题, 使课堂节奏不易掌控;如果“留白”的内容过深, 学生的水平无法达到预定要求, 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结果适得其反。

4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纷繁复杂, “空白理论”在教学中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虽然时间不长, 但其前景十分乐观, 它所展现的优势和良好的课堂效果也越来越受到中西方教育家们的重视。笔者在此仅是对其理论略探一二, 不成熟之处, 恳请各位学者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65.[1]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65.

[2]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背景: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2]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背景: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3]陈明辉.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冬季的有效方法[J].教育科研, 2010 (10) :1.[3]陈明辉.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冬季的有效方法[J].教育科研, 2010 (10) :1.

空白运用论文 篇4

[关键词] 传统绘画 空白 中国电影

尽管中国电影和中国传统绘画属于两种独立的艺术门类,但作为中国历史、思想、文化的共同产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却难以隔断。考察中国电影历史,中国传统绘画中,诸如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以远取象的构图布局、气韵生动的意境经营等表现形式和美学观念都给中国电影以深深滋养。而其中承担着重要图式意义和象征意义的“空白”观念,对中国电影民族风格的建构和东方文化旨趣的形成更是影响深远。

一、传统绘画“空白”观念及其美学意义

与西方绘画相比,“空白”是中国传统绘画独有的美学现象。西方造型理论里只谈空间,不谈“空白”,认为“空白”在自然环境中是不存在的。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白”却被提升到美学的高度,成为空间建构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宋元以来的文人画,“空白”与物象之间的虚实结合,更是造就了中国画空灵、简洁、虚静的艺术境界。

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而言,“空白”就是中国画中笔墨未涉及到的空间,即五笔墨处。但是,“空白”虽然无笔无墨,却并不代表“没有”,而是同其他构成元素一样,是画面特殊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清张式《画谭》所云:“烟云渲染为画中流行之气,故曰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有笔墨处是画,无笔墨处也是画,有笔墨处可以笔墨相连,相互生发,而无笔墨处却因其“无象”而难以描画。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亦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观。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无画处”即是“空白”,它虽然“无象”,却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空白”能产生如此高妙的境界,是与中国道家哲学思想“道”的传承和发展密不可分的。

老庄认为,“道”的存在形式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原始状态,不能为肉眼所见,也不为感官所感知。即老子所谓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庄子所谓“不可闻,闻而非也”:“不可见,见而非也”;“不可言,言而非也”。既然“道”无形无迹,所以只能通过无形象的地方去玄想和体会:万物因为有形象,所以可以通过其形象去把握它的具体存在。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即是“无”,即是“虚”,即是“空白”。

与“道”相通,“空白”正是利用其无形这一属性才形成了超越现实万物的最广阔的内涵。正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空白”成了最大、最复杂、最深远的形象。正因为无限多样,“空白”具有了无限丰富的意韵,产生了变化无穷的“象外之意”、“景外之景”,也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高妙之所在。

“空白”观念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承载了重要的美学意义。其一,“空白”是虚,是虚实相生的根本。它不仅衬托了画面的主体,同时也扩大了画面的意境,形成可视形象的外延联想。正如清蒋和《学画杂论》里言:“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艺术至境之得来全在于“虚”,正所谓“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其二,“空白”即“空纳万物”。“空白”包含着一切可能存在的信息。正因为什么都不是,所以什么都可以是。中国画中的某些空白可以看作天、地、云、烟、水……,即说明空白有象,其象无限。第三,“空白,乃“无中生有”。“空白”并非空无一物,它成为具有模糊指向的画面因素。是一种实体的虚化。是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理论在艺术作品中的反映。在传统绘画中,不画水,而觉鱼虾游其中;不画云,而山间云雾飘渺。郑板桥瘦石竹影间的星点留白,齐白石嬸戏游鱼间的一纸白素等,都在空白中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性。正是因为“空白”的这种假定和虚拟使其具有了象征和想象的功能,画家可以充分利用它象征变化万千的自然形象,虚无飘渺的水气云霞,错综复杂的时空状态,从而使观者想象无穷,神游于其中。

二、传统绘画“空白”观念在中国电影镜语中的运用与转换

中国电影人在创作实践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空白”观念的浸淫和熏陶,并通过节制含蓄的情感表达、空镜头的运用,以及意象时空的处理等对其进行会通与转换,从而把其“虚实相生”、“空纳万物”、“无中生有”的哲学蕴义体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中国民族影像独特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画外之景”。

1、“虚实相生”:空白与情感表达方式

“虚实相生”:“空白”与中国电影情感表达与西方人饱满、外露、狂放的情感表达方式相比,中国人在民族文化传统的浸淫下,形成了中庸为度、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尤其是在中国诗情电影里,这种中国式情感的表达尤为明显。中国电影人用影像去表现人物和场景,而对于蕴涵其中的理性和情感的表露,却象画家作画一样,“因心造境。以手运心”,用虚写的笔触表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情感。这一虚写的情感表达方式。暗合了中国人内倾型气质和性格特点,以及讲求天人合一、含蓄内蕴的精神境界,与传统绘画“空白”的美学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1948年费穆拍摄的《小城之春》。其呈现的一唱三叹、耐人寻味的爱情故事,其欲说还休的爱情絮语和躲躲闪闪的交流方式成为中国式情感表达的标志,被人们反复玩味和研究。影片以章、周之间的感情为主线,但却用虚写的笔触描绘了这条主线。章、周在戴家相遇,二人之间既没有热烈的表白也没有浓墨淡彩的渲染;章、周两人单独相处,既没有肢体的接触也没有情感的外露,有的只是偶然的眼光碰触和简洁平淡的话语。然而在这看似平淡的交流中却流露着强烈的感情气息和更多的深意。

这种“留白”的表现方式,使费穆的《小城之春》成为东方情感表达的经典之作,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并深深影响了其后中国电影人创作手段的选择。他们本着“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所创造的画面意境,以及对“少则多,多则惑”的辨证认识,使传统绘画中“空白”观念在电影中得到恰如其分地转换运用,从而很好地表达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审美情感,体现了东方电影所特有的文化意趣。在陈凯歌的《黄土地》中,导演除了以写意的笔触展现了高原庄稼汉们的形象之外,几乎没有给他们设计具体意义的对

白,而他们表达感情和思想的语言仅仅是“噢噢”的默许和“吃咧、喝咧”的短暂语句,这种语言上的“空白”,正贴切的表现了黄土地上人的木讷和无喜无悲。而在台湾新新电影的代表蔡明亮的电影里,表达情感的语言交流更是惜字如金。《爱情万岁》中,杨贵媚、李康生、陈昭荣,一个卖房子、一个卖灵骨塔、一个摆地摊,各有一份靠说话推销的工作,但总共的对白却只有一百句,而说的最流利的话都是商业上的用语,除掉这些话,只剩寥寥无几的对白,其中没有一句是用来感情交流、人际沟通的。但尽管如此,这份“空白”并没有削弱他的影片的表现力。相反,对白的零度、简单的、视觉化的电影语言,反而更好地传达了影片人物内心的寂寥和情感的无所皈依。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电影镜语中的“空白”与西方电影理论中的“省略”不同。马赛尔,马尔丹说“电影是省略法的艺术……一个电影工作者……应当去运用暗示,让人通过片言只语去理解全意”。有人将“片言只语”等同于中国电影镜语中的“空白”。其实,“省略”强调的是“选择”,所要省略的是电影的构成元素;而“空白”则意味着“无象”,在“无象”中传达“意象”的内容。

2、“空纳万物”:“空白”与空镜头

相对于人物镜头而言的,空镜头指那些没有人物而只有景物的画面,比如高山、流水、天空、白云、……以及任何一种负有艺术使命的大物小件。从形式上来看,空镜头因为没有人物形象的存在而呈“空态”,但实际上它并不空,正如法国老一代电影导演阿尔贝特·冈斯(1889-1981)说言,“每幅画面,每个镜头都有内核——灵魂。”中国电影中的空镜头如同传统绘画中的“空白”一样,它是一种写意的虚笔,包含着无限的可能。

蔡楚生、郑君里拍摄于1947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多次运用的月亮的空镜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主人公在“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年代里浮沉飘零。创作者用六次出现的“月亮”空镜头,将人物在不同时空的心理情感外化为月夜的阴晴圆缺。悬在夜空中的月亮,开始见证了忠良和素芬情意绵绵的海誓山盟,也目送了忠良大义凛然地离去,后来还亲眼目睹了留在乡下的素芬一家从充满希冀的隐忍守候到生不如死的苦苦支撑:而另一边,却是忠良在上流社会的醉生梦死。在这里,空镜头中的月亮不仅是情景交融的道具,而且还是导演于冷静中透出的批判与悲悯的载体。正如片中插曲所唱:“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同一片月空下,纸醉金迷的重庆、上海和水深火热的北方农村进行了比照,平行叙事之间褒贬立判,这就是空镜头所蕴藏的力量。张艺谋《红高粱》中也出现了月亮的空镜头。滤镜拍摄的泛着幽幽绿光的月亮,它不象《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月亮有着见景生情,借物抒怀的意味。而是传达着那个年代有点儿悠远、有点儿神秘的气息。再如高粱的空镜头。吴永刚的《壮志凌云》中,以河南开封的农村为环境,低机位拍摄的以天空白云作背景画框框入在镜前不断晃动的饱满高粱穗的空镜头和张艺谋《红高粱》中随风摇曳、翻波滚浪的高粱的空镜头,两者的意味是不相同的,前者反映的是农村田野的肥美、丰饶、自然、清新,和影片“生存唯有战”的题旨相吻合,而后者则象征着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旺盛的生命活力。同样,影片《城南旧事》结尾处的红叶空镜头渲染的是离情;《游园惊梦》中反复出现的红叶的空镜头则意味着岁月的变迁和记忆的朦胧。无论是月亮、高粱、红叶,或者是其他的空镜头,在电影里,相比于有人物出现的叙事镜头,它都是意念的、心理的和虚空的,在不同的叙事环境里反映着不同的情绪,传达着不同的意象。就象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纸白素可以是水、可以是云、可以是天空一样。

中国电影中对空镜头的使用率很高。除了纯技术性功能的空镜头画面(如以具体而逼真的视觉意象去表明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日出代表清晨,新月代表农历月初,鲜花代表春天,冰雪代表冬天等)之外,大部分空镜头都暗含着中国传统绘画“空白”空而不空、空纳万物的美学观念。比如《渔光曲》中的山光水色;《浪淘沙》中的荒岛、海水、裸岩《小城之春》中的残墙、荒草、废园《巴山夜雨》中江水、迷雾《黄土地》中的黄土地、黄河水《孩子王》中的烧焦的树桩等。“空”是“实”之所藏,“虚而万景入”,中国电影中空镜头的频繁运用反映的正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空白”观念。

对于绘画而言,“虚空”、“空白”体现的是宇宙元气的流行跃动、气的灌注、生命的潜流、艺术家形上追求的理想皈依。对于中国电影来说,空镜头的作用也是如此。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曾说:“人言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人者,不能绘其情;此数虚者,不可以形求也。不知实者逼肖,虚者自出,故画北风图则生凉,画云汉图则生热,画水于壁,则夜闻水声。谓为不能者,固不知画者也。”其意是说绘画是诉诸视觉的艺术,有形的实体事物易于表现,无形的虚神则难以化为视觉形象。同理,中国电影要传情达意,只靠人物叙事镜头或者语言字幕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层、更深邃的韵味还靠寓情于内的空镜头。

以陈凯歌的《黄土地》和《孩子王》为例。沉重忧思的文化空镜头在这两部影片里一再出现。不论是《黄土地》中不断叠化的黄土高原,还是《孩子王》结尾触目惊心的烧焦的树桩,都蕴涵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这里,凝重深沉的文化哲思并不是通过戏剧性的叙事情节来表达,而是通过空镜头来充分挖掘景物本身的造型元素,以富有象征色彩的手法来加以表现。空镜头成为导演进行思考和书写的工具。《黄土地》中,20多个表现黄土地、黄河的空镜头,其奇崛的构图和浑茫的色彩压得人们透不过气。导演通过这些空镜头所表达的,是对黄土高原贫瘠封闭的生态格局和中国传统封闭落后的文化结构的忧思。《孩子王》中的空镜头没有了《黄土地》中刻意的强调与渲染,反而显得更加沉静深邃。开头,几个空镜头缓缓地叠化出一处始终蒙着层细雾的僻远山区,这秀美的景色却无端地给人一种蛮荒和蒙昧的感觉。接下来一些表现教室里简陋桌椅的空镜头也隐隐地承载了导演的另一种忧虑:比自然环境的蛮荒偏僻更可怕的是孩子心灵的荒芜蒙昧。而在影片结尾那几个空茫的空镜头中,烧焦的小树桩和没有读书的放牛娃幻化得不分彼此,似乎都在向山川大地无言地诉说些什么。

清代恽寿平在《瓯香馆集·画跋》中说:“……虚则意灵,灵则无滞,迹不滞则神气浑然,神气浑然则天工在是矣。夫笔尽而意无穷,虚之谓也。”中国电影中的空镜头正是在一片虚空中体现出“雪之清、月之明、花之馨、人之情”,以及创作者所要传达的人格理想、个性追求、品性习尚、人生态度等生命情怀的“意无穷”。

3、“无中生有”:“空白”与叙事时空

“无中生有”是中国传统绘画“空白”观

念的另一种内涵。中国电影叙事手法对这一内涵的运用,不仅体现在叙事时间上,而且也体现在叙事空间上。

叙事时间链上的“空白”,是创作者有意为之的删减掉一些情节而创造出一种意境的“空白”。它与蒙太奇镜头组接产生的“间隔”是两个概念。有论者这样说:“电影镜头的连接所表现的运动进程,如按实际的生活流程全盘组接,那将成为流水帐,没有艺术提炼和构思可言,100分钟左右的影片所能描绘和展现的生活内容也就极其有限。因此,电影镜头的艺术组接,意味着将删除生活流程中许多庞杂的枝节以及剧情中软弱无力的情节因素。这就必然构成时间衔接上的间隔。这是电影时间间隔最初便出现的一种基本状态。……”这里所述的“间隔”略等于马赛尔·马尔旦《电影语言》中的“省略”概念,它是电影作为叙事艺术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电影叙事中的基本现象,并不能称为一种“空白”。

此处所论及的中国电影叙事时间中的“空白”,是让人能够在“空白”的、“无”的时间中生发成千上万的联想,具有美学意味的“空白”。比如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在影片的回忆部分里,对母亲与父亲的爱情的叙述还没有展开,影片就叙述到父亲的死。在表现母亲那昏天暗地、死去活来的爱时,也仅仅用了母亲穿着大红棉袄,站在雪地里痴痴地等“腊月初八一定回来”的父亲和冻病发烧几个境头,其余的情节全是空白。然而,就是这部情节简单的电影却深刻地歌颂了爱情的纯洁、真挚和崇高,赞颂了平凡而伟大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这种省略中间、只拍两头的“留白”方式,是创造者有意为主的结果。张艺谋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什么是爱情?如果说从两个人过电的一刹那,四目相对的一刹那,这是‘第一’,到两个人白头到老,相濡以沫走完人生旅程,这是‘一百’。……我们这一次呢,选了两头。……在处理上,从‘一’一开始我们就打住了。……中间的部分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有可能经历的部分。在国画的处理中叫留白或者叫空白,是一种韵味。……要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就不能再要情节了,如果再要情节,就破坏了这样一个美学的构思。”这个中间部分的“空白”就是诗意的进发处。

相同的处理方式还可见于霍建起的影片《暖》,在这部影像时空跨越10年前和10年后的影片中,创作者把故事的重点放在了10年前,城市部分一直处于缺席状态。叙事链中城市空白的存在,蕴涵着深层的意味,“与其说这是一种情节设置,倒不如说是导演有意而为主的现代性隐喻:在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的城市生活中,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成为城市人新的向往。”叙事时间上的“空白”使影片表现出更为深邃的涵义。

同样,“空白”的“无中生有”在中国电影叙事空间的处理上也得到了多层次的体现。具体形式有:其一,为远景镜头所展现的空白。如,影片《黄土地》中那些远景镜头:整个画面上,天空所占比例很大,地平线非常低,人物变得很小,看上去,人几乎像一颗微粒融入苍茫的天与地之间,让观众感到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可是不管怎样渺小,怎样无奈,他们仍然在苦苦地奋争着——影片中的求雨也罢,腰鼓阵也罢,都以不同形式寓意着人们向大自然抗争的精神,这里的“空白”(空间)体现着某种巨大的不可征服的力。其二,则是画面的静止所产生的时间的“顿歇”式的空白。比如影片《秋菊打官司》最后秋菊的特写镜头,茫然若失的,既惊讶又懊悔的复杂的表情,给她自己,也给观众留下极大的回味和思考的空间。其三,则是人物形象的空白。《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老爷陈佐千的形象不是以背影的形式出现,就是被安排在纵深镜头的最远处,整个人物形象的虚化,使观众对这一形象浮想联翩,尽管这一人物本身指代“陈佐千”一人,但形象的虚化使他超越了单纯的一个人物本身,而成为整个封建礼教的象征。这里“空白”流露出更深邃的意味。再比如,陈国富导演的电影《征婚启事》。信影片整个故事几乎都是由主人公杜小姐和应征对象见面、交谈的情节组成,但情节的重复并没有给观影制造出难以忍受的单调感。创作者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打破了情节的单一。在杜小姐和一个配音员见面的场景里,只有杜小姐一个人在对着镜头的方向说话、做出各种表情和手势,对方的形象被置于镜头之后,只有声音可以听见。在这个镜头保持了很长时间之后,摄影机后移,露出配音员的背影,同时,创作者又有意的用配音员的身影挡住了杜小姐的脸。整个画面都处于一种“空白”状态,只有声音在空间中延续。这里,“空白”有两种意味。一种是与配音员的职业相配合,隐藏面容,突出声音:另一种则引申到现代社会的人们,除了戴着面具之外,连声音都是经过修饰和演绎的,一切都是演出和游戏。

由此可见,在中国电影中,“空白”的留出,是意象传达重要的表现手法,它所造成的“虚境”与有形有象的部分相互生发,构成了一个更完整的形象体系和艺术意境。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说,无论是情感表达的“含蓄”、空镜头的“空纳万物”,亦或是电影叙事时空的“无中生有”,这些“空白”的运用,都能使人体会到“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三、中国传统绘画“空白”观念的运用和转换对中国电影民族化的意义

当前,随着全球电影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电影民族化”问题成为电影界所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一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电影民族化既在内容,又在形式,更在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中。”对于中国电影内容的民族化问题不难理解,诚如有学者所言,只要“反映了民族生活,表现了民族的精神、心理、感情和风俗习惯”,中国电影的内容必然具有民族特色。在创作实践中,中国民族文化中所积淀的含蓄节制的情感表达方式、“礼乐、仁义”的儒家文化传统、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心理都一直融注在中国民族电影的创作中。而对于中国电影中艺术形式的民族化问题,笔者认为从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思想与表现形式中汲取养分,对于建立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

综观中国电影史上获得世界性成功的电影人,其作品艺术形式的表现或多或少都包含有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元素。电影大师胡金铨颇具代表性。西班牙学者埃克托尔,罗德里格斯这样评价胡金铨:“他是一位立足在香港和台湾的导演,他的电影经常从中国的绘画、戏剧和文学中汲取主题和准则。”胡金铨在描述自己的拍片方式时也曾经说:“和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绘画中没有对自然现象做现实主义式的摹拟。”在他1979年拍摄的影片《空山灵雨》中,其场面调度采用写意性表现方式。尤其是女飞贼及其助手到藏经阁盗取经卷一场戏,胡金铨不但虚写飞贼的行动路线,甚至连整个寺庙的布局都不予呈现,整个段落都是以不相连贯的大幅度跳接画面构成。这一表现方式虽然没有逼真再现人物行动路线和寺院空间布局,但却更集中概括地表现出寺院之神秘和人心之诡谲。这

一非西方化的蒙太奇与场面调度手段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空白”的空间形式和美感。

另一位大师级的电影创作者李翰祥也将影片造景造境的美学方法和艺术形式与传统绘画的美学思想和表现手法联系在一起。学者陈炜智这样评价他影片中的画韵布局:“身为一个‘电影作者’,李氏近百部作品为自己勾勒出的‘作家身影’是充满古典中国画韵诗情的。他把摄影机镜头当成题字的笔、作画的笔,笔下的文章既有丰富的故事人情,更有洒脱气派的字迹,佐以工笔画、文人水墨画,乃至肖像画、春宫画式的景观经营,李氏作品在‘造景造境’上正如同中国园林艺术一般,将源自文学绘画的美感和具体生活经验结合,打造出一个在文化上左右逢源,周延自足的生活空间。”

从胡金铨和李翰祥的电影艺术思想与实践中。不难看到,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思想和表现形式对中国电影的深远影响。这在取得世界性成功的李安、张艺谋、侯孝贤等导演的电影中再次得到印证。埃克托尔,罗德里格斯说,学术界“对于中国美学的学术上的兴趣通常集中在京剧表演的程式化的标记和山水画的方式上,后者对线条的注重甚于颜色,把一幅画的空白视为构图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创造了多焦点、无焦点以及不连贯等透视画法。体现在土生土长的艺术实践中的那种对空间的非现实主义甚或反现实主义的感受——他们的空间意识——成了判断中国艺术的“中国特色”的一条标准。

另外,中国传统绘画“空白”的观念以及写意的手法作为中国民族电影表现形式的重要元素,对于提升中国电影的审美品格有着积极意义。德国艺术史家沃林格《论艺术的超验性和内在性》一文中断言:“一切艺术创造和艺术享受都伴随着心灵内在地被提高的状态”。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一切作为感性存在物的艺术,事实上都包含着某种超验的或超感性的成分。这种超验或超感性的成分既是艺术本身的规定和要求,同时也是艺术与技艺、技术相区分的根本标志。中国电影也不例外。它不仅要提供观众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且要给人以“深致和美”的感受,启发人“形而上”的思索。

空白运用论文 篇5

关键词:《巡回推销员之死》,伊瑟尔,“空白理论”

19世纪以来, 文本中不断增加的空白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亦是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显著特征。沃尔夫冈·伊瑟尔 (Wolfgang Iser) 是西方接受美学的奠基人, 也是在接受理论中提出空白的第一人。伊瑟尔在《本文中的读者》指出, 空白让读者“牵涉到事件中, 以提供未言部分的意义。所言部分只是作为未言部分的参考而有意义, 是意指而非陈述才使意义成形、有力。而未言部分在读者想象中成活, 所言部分也就‘扩大’了 , 比原先具有较多的含义”。[1]511 换句话说,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和丰富这些空白, 一旦空白消失, 隐含在所言部分中未言部分的含义就显现出来。

一、环境描写中的空白

环境描绘的是人物角色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气候 ;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环境描写中的空白对小说中人物塑造“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烘托人物的心情, 传达人物的感情, 推动情节发展并深化主题”。[2]

故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下午, 每次鲍曼把脑袋伸出灰尘斑斑的小车去查看路况, 太阳就探出长长的手臂压在他的头皮上, 热力直透帽子—像是常年在路上跑的老推销员在搞恶作剧, 一路上他不胜其烦。这越发让他生气而无奈。[3]186鲍曼本就心情欠佳, 炎热的气候让他更是生气, 环境中的空白在小说开篇就建立了悲凉的基调。发烧中的鲍曼身体虚弱, 神情恍惚。在鲍曼的梦中, 他想到祖母以寻求安慰。但是他唯一可以寻得安慰的人已驾鹤西去。由此可推断出, 鲍曼没有朋友, 没有妻子, 没有家庭。一个孤独的推销员形象在读者心中塑造起来了。“好一处荒凉的山地!看来他是走错路了—就像他在往回开, 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抬眼望去, 不见一户人家……”, [3]187鲍曼的处境更加悲惨, 如今他又迷了路, 又无人可以求助。悲凉的环境描写衬托出主人公的焦虑、无助与不幸, 也为鲍曼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二、人物塑造中的空白

小说在人物刻画上也留有空白, 如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和行为的描绘。这些刻画加强了人物性格, 突出了人物的心理特征, 引发了读者的想象。“他不习惯向陌生人问路, 这些人虽居住在大路边却压根儿不知道路通向何方 ;但此时, 他即使是想喊话问路也没有人能听见……虽说他一过去这些人便立即转过身去, 但他们远远的凝望却牢牢跟定了他, 像堵高墙无法冲破”。[3]188 尽管鲍曼迷了路, 但他并不打算向这些乡村人民求助, 鲍曼不理解乡村人民, 乡村人民也不理解鲍曼, 鲍曼和乡村人民之间的高墙更加深厚。这些空白让鲍曼的性格特征不断显现。一方面突出鲍曼瞧不起乡村人民, 另一方面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简短的所言部分让未言部分意义无穷。鲍曼的车陷入巨大的葡萄藤网后, 他不得不向一位妇人求助。鲍曼自动的估量女人的年龄, “他断定这妇人该有五十岁了”。[3]190 文中没有明确交代鲍曼这么做的动机, 此处的空白展现了鲍曼作为推销员的经验老到。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妇人的外貌, “她块头很大, 脸看起来饱经风霜却没有皱纹, 双唇紧绷着用好奇却光芒暗淡的眼神直视他的眼睛。”[3]190似乎有什么真相有待发掘。鲍曼和妇人开始对话, 但他们的对话并不成功。

“不知道您是否关心—”他再次努力说明, “出事了—我的车……”

她出声了, 声音低沉缥缈, 就像是从湖对面传过来的。“桑尼他不在。”

“桑尼?”

“桑尼这会儿不在家。”[3]191

鲍曼“再次努力尝试”说明鲍曼在不断地克服内心障碍, 他还是不适应向乡村人民求助。而妇人呢?面对一个不幸的人, 妇人显得异常冷漠。此外, 她还不是一个好的听众, 她说的话都是围绕桑尼。这是韦尔蒂设置的一个大空白。桑尼也许是这个妇人的家庭成员, 他们相依为命。

“我有一批很好的低价女鞋……”他说道。

但那妇人却回答说 :“桑尼会回家来。他壮实得很, 能把你的车给弄出来。”[3]192

鲍曼不知如何与老妇人话家常, 他只能通过推销来延续话题。一方面体现了鲍曼对乡村人民和生活的不解, 另一方面体现了鲍曼家庭生活的贫乏, 他没有父母, 没有妻儿。讽刺的是, 韦尔蒂笔下的推销员有着不应有的交流障碍。表面上, 妇人的回应消极, 对鲍曼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 妇人实则理解鲍曼的心急之情, 她说桑尼很壮实, 壮实代表着希望。妇人这番话的用意在于让鲍曼安心。

“在突发的敏感和焦灼情绪中, 鲍曼甚至希望不要提及那些他不认识的人或农场。”[3]193

鲍曼的潜意识里依然不愿意认识陌生人, 也许他自己还未认识到这一点。

“就只有你们俩住在这里吗?他那熟悉的声音一出, 先把自己吓了一跳 :为了推销鞋子而养成的随和、亲热、婉转的嗓音正在提问—问一件他甚至根本无意知道的事情。”

“对, 就我们俩。”

“她的回答方式令他吃惊 :她花了很长的时间来说这句话, ”[3]193

为何妇人迟迟不回答呢?“alone”对鲍曼和妇人来说。意义不同。她们的交流再次失败。鲍曼所谓的“alone”指只有两个人住这儿, 妇人却不是很理解鲍曼的问题, 是只有两人还是两人孤独的住这儿?最后, 她明白了。

后来桑尼回来了, 把鲍曼的车也弄出来了。鲍曼提出用金钱来感谢桑尼夫妇。但桑尼显得尤为生气, 读者的想象活动得到触发。鲍曼认为用钱就可以表达他的谢意。然而, 桑尼做好事是出于善心, 并不期望得到回报, 相反, 金钱对桑尼来说是一种侮辱。鲍曼误解了淳朴的乡下人。鲍曼是现代的代表, 桑尼夫妇是传统的代表, 他们之间的交流障碍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的冲突, 表现了不断膨胀的资本主义制度对人们心灵的腐蚀。

“她并不是什么老妇人, 她年轻着呢, 依然年轻着呢, 不好说确切多少岁, 她和桑尼一样大, 是属于桑尼的……那被子上的图案动了动。”[3]202

妇人怀了孩子, 发现真相的鲍曼显得尤其嫉妒。生儿育女的婚姻本很平常, 对鲍曼却如此艰难, 所以鲍曼希望这孩子是他的。常年饱受孤独的鲍曼如今是多么的渴望家庭温暖。韦尔蒂设置的空白使鲍曼的形象饱满、深刻。

三、暗含意义上的空白

暗含意义是整个文学作品的核心。环境和人物刻画层面上的空白为暗含空白留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作品越成功, 暗含意义就越是多元化。

韦尔蒂用鲍曼的死来结束小说。鲍曼的死令人深思。为什么韦尔蒂在鲍曼认识这些淳朴的乡下人、他们深厚的爱之后再让他死去?死亡是韦尔蒂设置的最大空白, 鲍曼的离奇死亡使主题不断显现。桑尼与鲍曼, 一生一死, 一传统一现代, 他们之间的强烈对比反映了新型工业文明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摧残着人们的心灵。

总而言之, 韦尔蒂设置的空白帮助读者理解人物和主题。随着情节的发展, 鲍曼的心情此消彼长, 主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做了十四年的推销员, 鲍曼开始思索人生的意义。奔波劳累了许久, 他到底获得了什么呢?他依旧是孤家寡人一个。生命是短暂的, 人们应该多多关注家庭情感和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伊瑟尔.本文中的读者[A].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著选 (下) [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

[2]王瑞.伊瑟尔“空白理论”在小说艺术中的运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

[3]尤多拉·韦尔蒂.绿帘[M].吴新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2.

空白运用论文 篇6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就是行文时运用含蓄精练的语言描写人、事、景物等, 给人留下更多想象联想的空间, 达到言简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1]。《静女》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空白艺术“的运用, 用寥寥数笔给我们呈现出了性格饱满的人物形象;用简约的文辞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用含蓄的诗句给了我们一双放飞思维的翅膀。我们甚至可以根据人物性格还原当时场景, 这一场景是那样富有戏剧性和生活气息。以下是教学文本后的一点感受, 希望能给同行鉴赏教学之余提供有益参考。

一、充分联想, 还原文本场景

《静女》虽短小但不乏情趣 , 情趣体现在情节或场景中。诗歌表面上只写了几个动作, 却给我们鉴赏诗歌留下了大量“空白”。把握诗歌思想内容, 我们需要放大思维, 有效联想, 再现情节, 还原场景。运用联想即填充“空白”的过程, 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思维, 活跃课堂, 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还可以拓宽文本教研的深度和广度。

如在文本第二、三两章, 可以这样还原, 这两章是写女子心疼男子, 不忍心让他久等, 终于露面了, 先送彤管给男子, 问他是否喜欢, 男子连声赞叹。女子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送给男子, 问他更喜欢哪件礼物, 男子心领神会, 爱人及物, 惊叹小草“洵美且异”, 因为是“美人之贻”, 在问答中传达心声。也可以这样想象, 第二章“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写男子回忆往日约会, 他一边继续等待女子, 一边回忆女子赠送彤管的情景, 于是, 男子顺手从怀中取出彤管咏赞道:“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并情不自禁地吹起笛子, 女子被悠扬的笛声打动了, 终于走出来, 并把从野外采来的荑草送给了男子, 男子惊喜不已, 连声赞叹荑草美得出奇, 因为它是“美人之贻”精练的语言在想象的催化下, 呈现了一幅清新自然、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画面, 演绎了一曲悦耳的爱情交响乐。

二、深度辐射, 再现人物形象

《静女》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爱情诗 , 它的脍炙人口之处就在于诗歌本身呈现出来的打动人心的爱情美, 在于诗歌中呈现出来的饱满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不能仅局限于男子的憨态可掬、女子的温婉美丽。还应放飞思绪, 在体会男女相知、相亲、相爱的过程中重塑诗歌中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如“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首先交代女子的娴静、温婉美丽, 这可以认为是女子的总体性格。其次, 女子的心思细腻委婉含蓄、活泼机灵、富有智慧更是可窥一斑。诗歌中, 女子约男子在城角相见, 但女子隐藏起来迟迟不出来相见, 即“爱而不见”, 女子“爱而不见”的原因可能有三种:一是女子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 观察当时有没有异常情况, 是否适合约会。二是女子想通过隐藏一段时间考验男子, 看看赴约的男子有没有耐心等她, 值不值得自己付出, 值得就赴约。三是女子想故意捉弄男子。“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青年男女在表达心声显示心迹、传达绵绵情意时, 不是用直白的语言, 因为那些直白的语言在此时显得苍白无力。女子对男子的含蓄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女子与男子的形象在深度辐射中愈发显得血肉丰满。只有这样充分想象, 才能把人物形象还原成生活中真正意义上的人, 有情有义、有灵魂、有肉体的现实中的个体。

三、放大视角, 涵泳文本情感

涵泳诗歌情感, 我们需要抓住文本情感的生发点和落脚点。古代诗歌中直接抒情的不多, 一般借助具体事物表达情感。《静女》一诗, 女子表达情感的基点就是“彤管”和“荑草”为获得更好的审美感受, 体验文本传递的情感, 我们需要放大视角, 听听它的声音, 掂掂它的分量, 辨辨它的色彩, 摸摸它的温度。因为点点滴滴总含情。

“静女其娈 , 贻我彤管”中的“彤管”是民间用 “荑草”制作出来的红色的土乐器, 即红管。也就是说彤管可以吹奏, 未加工的荑草只能是一件不起眼的装饰品。但《静女》中的男子还是有厚荑草薄彤管之嫌。因为这当中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一是荑草虽普通但寄予了姑娘的一片真心, 是女子表达真心的定情信物。在《诗经》时代, 女子送给男子的定情信物有一类就是鲜花香草[2]。二是对花草的赞美亦是对它传送的那份特定内容的真情体验, 就是说他们的爱情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 而进入到了追求内心世界和谐的高层次爱情境界。所以, 男子接受荑草, 就等于接受了姑娘的真情, 接受了荑草就意味着对爱情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从不同视角解读诗歌中的爱情, 那爱情是用别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放大视角, 情感体验才会别有洞天;放大视角, 文本的深层内涵才能触摸到;放大视角, 才能超越时空, 与古人对话。

海明威有一个著名的“冰山原则”, 即“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 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 文字和形象即所谓的“八分之一”, 情感和思想即所谓的“八分之七”。海明威认为前者是具体可见的, 是露出水面的部分, 后者是水下的部分, 应该通过文本提示让读者想象[3]。“冰山原则”对诗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静女》鉴赏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发挥想象填充文本的空白, 探索冰山下的“八分之七”, 在神思飞扬中, 实现与诗歌的沟通和对话, 从而实现文本价值意义的升华。

参考文献

[1]李殿林.静女的空白艺术[J].新语文学习 (教师版) , 2008 (1) .

[2]孙小金.诗经定情信物初探[J].学术论坛, 2010, 4.

填补空白 生成精彩 篇7

一、填补文中字里行间留下的空白

辞藻的华丽、文笔的流畅是有限的, 想象则是无限的, 因此作者在创作时为了文章的精炼, 为了留给读者更多遐想, 往往会在字里行间留下许多空白。或描述到某一境界就不再做细细铺展, 或对文中人物的某一言行不究其动机, 或叙述到精彩之处便戛然而止。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开展合理的想象, 恰当地把空白填补, 就能使学生获得更加充实、深切的体验。

如《赤壁之战》中黄盖提议火烧曹船后有这么有一段: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 可是这一仗怎么打, 还得想个计策。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 向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听了非常满意, 叫他就这么办。至于怎么办?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使文章结构严密, 语言简洁, 引人入胜。学习时, 引导学生想象、讨论、交流, 具体说说这个计策是什么, 再看是否与文中描述一致。经此一举, 学生兴趣倍增, 教室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二、填补文中收尾处留下的空白

小学语文教材中, 好些课文在结尾处还留有余味。学生读完了课文, 但思维过程还在继续纵深推进, 可谓“言尽意存”。教师若能抓住这种机会, 让学生填补收尾处的空白, 让学生的思维、情感有延续的空间, 就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如《秋天的怀念》最后一段:又是秋天, 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 白色的花高洁,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泼泼洒洒, 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 要好好儿活……先让学生充分朗读, 再让他们续写结尾, 内容情真意切, 读来令人感动。

三、填补文中内容留下的空白

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 我让孩子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说说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读后交流, 通过追问了解学生的动机。如:我还想知道圆明园到底有多大。 (为什么你还想知道这一点?)

我还想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 清朝的军队到哪里去了。 (教师导语:是啊!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难道就没人把守吗?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老师这里有篇短文, 是课下整理出来的。它能解决你想知道的部分问题。接着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孩子默读《圆明园之最》。

1. 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

全园占地5200多亩, 方圆20多里, 范围相当于640多个足球场的大小。

2. 圆明园是世界上建筑景观最多的皇家园林。

全园在山环水绕之中, 分布着145处景观, 宫殿楼阁140多座, 桥廊、水榭、亭台、馆轩等更是难以历数。

3. 圆明园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兼有中西风格的皇家园林。

它继承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全部神韵, 也吸收了西方建筑艺术的优秀精华。

空白票据制度浅析 篇8

(一) 空白票据的概念与意义

空白票据, 又称空白授权票据, 指票据行为人依据法律规定仅须在票据上签章, 无须在票据上记载某些法定必要记载事项, 而容许经票据行为人授权由持票人补充记载该事项的票据。

票据为要式证券、文义证券, 其记载事项原应符合严格的法定要求, 以明确票据关系之主体与内容。欠缺法定必要记载事项之票据, 本应为无效, 然就现实交易而言, 出票人之出票行为于进行时, 可能尚无法确定某些应记载之事项, 而客观上该票据又必须作出, 因此在现代, 多数国家的票据法均例外的允许空白票据的存在, 肯定其效力。[1]空白票据, 乃为满足现实需要, 应运而生。

(二) 空白票据的成立要件

空白票据之成立, 一般须具备以下要件[2]:

1. 须有出票人的签章。

依票据的文义性, 唯有于票据上签章者, 方承担票据责任。故欲使空白票据成立, 须有出票人签章于其上, 否则票据行为无从谈起。而若未亲自为签章而授权第三人作成票据者, 则可能构成票据代理。

2. 须有票据必要记载事项之全部或一部有所欠缺。

空白票据系指必要记载事项之全部或一部有所欠缺。依学理上之一般通说, 绝对必要记载事项之欠缺, 固为空白票据, 相对必要记载事项之欠缺, 亦为空白票据。然相对必要记载事项之欠缺, 纵未加补充, 票据仍为有效, 而由法律推定其所欠缺事项, 于实务操作中甚为便捷, 无须过多讨论。本文中所讨论的空白票据, 系指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欠缺者而言。至于所欠缺的程度或样态如何, 则在所不问。

3. 须有补充权之授予。

空白票据之成立, 须有出票人将所欠缺之记载事项预留由持票人日后补充, 依明示或默示授权持票人补充未记载事项, 以完成票据。此即所谓空白补充权之授予。若无空白补充权之授予, 欠缺必要记载事项之票据则为无效, 而非为空白票据。

空白补充权授予之认定标准, 有主观说、客观说与折中说三种学说。主观说认为是否有补充权之授予, 应就出票人是否有授予补充权之意思而定;客观说认为签章之空白票据的外观存在, 足以认定出票人有由持票人将之补充为完全票据之期待可能性, 而无须考虑出票人是否有补充权授予之意思;折中说则认为采主观说或客观说, 须依情况视之。

各国票据立法常对补充权之行使设有期限, 以避免权利行使的迟延, 亦令票据权利状态得以迅为明确。

4. 须有空白票据之交付。

一般票据行为之有效成立, 须以票据之交付为要, 空白票据之出票, 亦须出票人将空白票据交付于持票人后方成立。如未记载完全之签章票据, 未经交付而非因出票人之意思而丧失占有, 为他人取得者, 则非为空白票据, 惟经补充后流通于善意第三人之手, 为保护票据流通及交易安全, 由出票人依票据文义承担票据责任。

至于交付完成与否之认定, 应不同于民法上关于交付之一般规定, 而概以收款人是否已实际取得票据为准, 因唯有收款人有补充权, 其未取得票据时, 空白票据自不能谓有票据法上之效力。而持有空白票据者, 推定为经过有效之交付, 乃为票据法上权利推定之一般规则, 自不待言。出票人亦不得以欠缺有效的交付为抗辩事由, 对抗善意持票人。[3]

二、空白票据的法律效力

空白票据为特殊的票据, 其法律效力较之一般票据, 当有不同。空白票据的效力, 可依补记完成前、补记完成后以及补充权被滥用三种情形讨论之。空白票据之效力, 尚包括票据丧失后的救济, 然在失票救济的途径上, 各国不尽相同, 而空白票据的特殊性使其未必适用该国的一切救济方式, 其失票救济当在本国框架下依公平合理的方式适当为之, 自不待言, 在此不赘。下文所述者, 为上述三种情形。

(一) 空白票据在补记完成前的效力

空白票据的持票人依法有空白补充权, 对于欠缺事项, 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以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加以补充记载, 已如前所述。空白票据于补记完成前, 其必要记载事项仍为欠缺, 其票据处于未完成状态, 票据权利义务亦无法确定, 而依票据的文义性, 此时票据权利的行使自无从谈起。故于补记完成前, 持票人无法以空白票据请求付款, 被拒绝付款时也无追索权之行使。此为各国票据立法之共识, 亦合乎票据法原理, 自不待言。

而至于在补记前得否承兑、保证、转让, 尤其之于空白票据之转让 (流通) , 各国立法未尽一致, 学者观点亦有分歧, 有以空白票据未臻完成, 票据上权利尚未发生, 持票人不得将之转让者[4];亦有认为出于票据流通需要, 可将空白补充权随空白票据一并转让者, [5]至于空白票据之承兑、保证, 也不妨为之, 至票据补记完毕, 始生效力[6]。

笔者认为, 为满足票据之商业流通需要以及便捷之用, 原则上应肯定空白票据于补记完成前得为承兑、保证、转让。然而也应看到, 于补记完成前, 空白票据上的权利义务状态殊不确定, 许于此时为承兑、保证、转让, 将加重票据债务人之风险。票据法为商事法律, 虽重于交易便捷, 然当事人间之利益平衡, 也不可不考量。然于承兑与保证, 虽承兑人、保证人于补记完成前可能存在巨大风险, 然其为承兑、保证行为时当可清楚预见, 其仍为承兑、保证者, 当许其意思自治, 自无不可。但于补记前转让, 或背书转让, 或依直接交付转让, 显然加重出票人与付款人之风险, 且不受其控制, 故空白票据得否背书转让, 当视具体情形定之, 笔者以为应考察者有二:一为所欠缺之记载事项。倘为收款人、出票日、付款日等项空缺, 则票据债务人须给付之数额究为确定, 唯对给付之时日、对象等不确定, 其风险毕竟较小, 为交易之便利, 一般应许其为转让, 由受让人取得空白票据连同补充权;而若为票载金额空缺, 或金额项与他项一并空缺, 于补记完成前转让, 票据债务人之风险巨大, 难认应为交易便利而置票据债务人于此险地, 于此情形, 因依出票人授权之意思而定, 容于下文详述。所应考察之二者, 乃为出票人授权之范围及意思。空白票据的作成, 须有补充权之授予, 已由前述。此种补充权之授予, 乃出于出票人之意思表示, 其补充权之效力, 自应依其授权的范围与意思而定。出票人授权之意思, 有为明示者, 如作成空白票据时一并出具授权文书, 并于票据上注明补充权之行使, 受授权文书之限制, 此时若授权文书对补记前之背书转让、承兑、保证有约定者, 自应从之;有为默示者, 即虽无授权文书表彰其意思, 然依授权之情势与空缺之事项, 对出票人授权之意思, 可得而知者, 此实为推定之意思, 如委托持票人发布悬赏广告而开具记载悬赏金额之票据, 仅在收款人处空缺, 则可推知出票人对收款人为何者, 视之并无差别, 持票人纵不为补记而径将空白票据并同补充权转让于来人, 亦不违出票人授权之意思, 而若委持票人处理特定事项而开立金额空缺或金额与他项一并空缺之空白票据, 则依其意思应可推知, 持票人之补充权仅限于在其受托事项开支之范围内完成补记, 而无权不经补记而为转让。若无授权文书之明示或特别情势可资判别, 一般应就空缺之事项而推定其意思:于承兑、保证, 无论何事项为空缺, 一般应推定为其无禁止之意思, 以资票据流通之便利, 于出票人也无特别之风险;于背书转让, 倘非金额之空缺, 无特别情势下应推定其许可补记前之转让, 以促进票据流通, 而若为金额之空缺, 无特别情势下一般应推定其禁止为补记前之转让, 因此种转让须连同金额补充权一并让与, 而金额之补充权内容与授权之基础关系密切相关, 且金额补充权极易被滥用, 此种授权有赖于相对人间之信任关系, 如许其让与则将有违其意思。当然, 与其授权相违背的抗辩仅能对相对人及恶意第三人作出, 而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盖因票据之文义性, 自不待言。

(二) 空白票据在补记完成后的效力

空白票据一经补记完成, 则具备了完全的效力, 之前在票据上所为的记载、签章、背书、承兑、保证等均发生票据法上的效力, 此时其与普通票据并无差别, 持票人可依法行使其票据权利, 自不待言。至于空白票据的补记是否有溯及力, 亦即补记前于票据上所为的记载及票据行为是否因补记的完成而溯及地有效, 似不能一概而论, 而仍应依票据的文义性判别之。具体而言, 在所补记事项非涉及为票据行为时之期日时, 一经补记, 票据具有完全的效力, 其上所记载的事项及票据行为自当自其所载期日起发生效力, 即所谓溯及票据行为当时的发生效力;而当空白票据所欠缺之事项涉及期日者, 如出票日期、承兑日期等的欠缺, 其所补记之期日不同于为票据行为当时的, 则自当以补记之期日为准, 自该期日起, 相关票据行为始发生效力。换言之, 补记完成后的空白票据上的相关事项自何时起发生效力, 依票据上的记载定之即可, 并不存在补记的溯及力问题。

当注意者, 此处所称补记, 乃为正当行使补充权而为之补记, 至于补充权被滥用而为补记的情形, 容于下文详述。

(三) 空白补充权被滥用时的效力

如前所述, 空白补充权之行使, 应依出票人授权时之意思及授权范围, 以适当的方式为之。然而在现实中, 持票人滥用其补充权对空白票据为补记的情形, 并不鲜见, 其主要表现为超过授权所允许之数额对票载金额为补记。[7]于此情形, 出票人对于滥用补充权之持票人, 不负票载金额之票据责任, 而依授权的基础关系定其权利义务。此与票据关系当事人间的直接抗辩阻却票据权利的行使不同:存在直接抗辩的情形, 票据权利为现实存在, 唯其实现受当事人间之法律关系所限;而于补充权被滥用之情形, 因补充权的行使有违出票人意思而有瑕疵, 补记后的票据本身亦有瑕疵, 而对于直接当事人而言, 根本不发生票据权利与票据债务。而对于善意取得经不当补记的空白票据的第三人, 则不受补记权滥用的影响, 仍得依票载金额主张票据权利, 此亦非为票据抗辩的切断, 乃为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而无论其性质如何, 其规则表现为: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补充权行使超出授权范围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 此仍是基于票据的文义性保护对其外观的信赖, 以维护票据交易安全。

三、各国立法对空白票据之规定

现代各国票据立法多承认空白票据, 其具体规则在体系上则表现为英美法与大陆法两大法系的不同。下分述之。

(一) 英美法上的空白票据

在英美法上, 空白票据被称为未完成票据 (incomplete instrument) 。英国法与美国法对空白票据的规定, 不尽相同。

英国早在1882年《汇票与本票法》第20条即对空白票据作出了详尽的规定。其不仅明确承认了空白票据的效力, 还拓展了其形式, 规定一张仅有签名的白纸交由他人补全成为一张票据, 亦属空白票据。空白票据可为任一记载事项的欠缺, 其持票人在无相反证据时被推定为补充权人。补充权行使应有合理期限, 标准依个案定之。而善意取得补记后的票据的人不受补记瑕疵的影响, 依法受正当持票人规则的保护。[8]

美国《统一商法典》对空白票据做了规定, 在立法上肯定了空白票据授权补充记载的合法性, 而将授权与非授权的补记作区分, 非授权的补记视为票据的变造, 但一经补记完成, 二者效力对善意持票人的保护并无不同, 适用正当持票人规则。滥用补充权者, 在授权双方当事人之间, 无论票据上记载, 仍依授权的意思确定权利义务关系, 而对善意持票人, 则依文义发生效力。[9]

(二) 大陆法上的空白票据

大陆法对空白票据的规定, 基本遵从了了日内瓦统一票据立法的规则。日内瓦规则下的空白票据立法体现在《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第10条与《日内瓦统一支票法》第13条。在此规则下, 承认绝对应记载事项欠缺的授权补记, 补记完成后成为一张完全票据, 与自始完全记载的票据有同一效力。如被不当补记, 出票人对相对人可依此抗辩, 对善意第三人则须依文义负责, 遗失或被盗后的不当补记亦同。持票人的恶意或重大过失, 举证责任在票据债务人。[10]

日内瓦规则下的空白票据立法, 《德国票据法》与《日本票据法》第10条、《德国支票法》与《日本支票法》第13条等都作了完全相同的规定。[11]

(三) 我国空白票据立法现状

在我国, 依《票据法》第86条、第87条的规定, 立法仅承认空白支票而不承认空白汇票与空白本票, 且可欠缺记载事项限于收款人名称与金额。在补记完成前, 空白支票不得使用, 依体系解释, 应包括不得提示付款、承兑、保证、背书转让等。另外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的规定, 空白支票丧失后可依公示催告程序救济。可以看出, 同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的空白票据制度是极不发达的。

四、我国空白票据制度之完善

我国的空白票据制度之所以有欠发达, 非为我国无使用空白票据之现实需要, 亦非为我国立法者观念上无法接受, 否则根本不会有空白支票之规定。其主要原因在于, 我国的社会现状造成我国的票据立法与实务本身欠发达, 票据在实务中之应用尚且有限, 遑论票据立法与空白票据制度之发达?故言及我国空白票据立法的完善, 断不是将外国票据立法与国际条约中对空白票据之普遍规定全盘照搬就万事大吉的。例如, 欲引进空白汇票与空白本票制度, 首先需引入和完善商业汇票与商业本票制度并使其在实务中广为使用, 才有空白汇票与空白本票使用的必要, 而在现行社会环境下, 空白银行汇票与银行本票不仅无必要, 甚至可能会影响金融安全;而在支票信用远无法得到社会认可, 开具空头支票现象屡见不鲜的当下, 空白支票制度的发达亦是无法想像的。因此, 当下并不具备建立起完备的空白票据制度的条件, 空白票据应随我国票据制度一同发展, 唯有先提高我国的商业信用水平, 改善票据流通环境, 建立起完善的票据体系和制度, 空白票据在我国才能得到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在当前, 须完善者, 唯有空白票据的失票救济制度。

而就当前而言, 既已肯定空白支票的合法性, 则对权利人给予完善的保护与救济, 当属必须。如前所述, 我国仅在司法解释中的了空白票据失票, 可适用公示催告程序, 其应如何适用, 以及能否适用我国票据法规定的其他救济程序, 如挂失止付、提起诉讼, 则无明文规定。笔者以为, 就挂失止付而言, 其目的在于使票据付款人停止支付票载金额以避免他人冒领的损失, 我国既无付款人空白的票据, 则付款人在任何情形均属明确, 适用挂失止付当无问题, 虽有特定记载事项的空缺, 但只要能向付款人描述足以判别所失票据的特征和事项即可。而于公示催告, 其最终目的在于使法院作出除权判决, 因而有学者认为, 空白票据上既尚无票据权利, 何以有除权判决, 而据此认为空白票据不得适用公示催告程序。而笔者认为, 空白票据的持票人, 依法享有补充权, 补充权的行使将导致票据权利的产生, 其补记前的权利虽不属票据权利, 也与票据紧密相关, 准用票据权利的救济, 并无不可, 法院将足以判别票据的特征进行公示, 以敦促相关权利人申报权利, 明确当事人间法律关系, 避免他人不当补记而冒领票据权利, 于权利人的保护, 不可谓不必要。至于提起诉讼, 依票据法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失票的权利人在提供担保的情况下可以请求出票人补发票据, 也可以请求票据债务人直接付款。空白票据的失票人, 其向出票人请求补发同样的空白票据的权利, 应予肯定, 然其于补记前, 并无权请求付款, 而其票据丢失, 补充权也无从行使, 故显然不得直接请求付款。因此, 综上所述, 我国应于票据法上明确规定空白票据的失票人应可提请法院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或请求出票人补发同样的空白票据, 以保护空白票据上的权利人。

参考文献

[1][3]孙应征.票据法理论与实证解析[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247, 252—255.

[2][6]刘兴善、王志诚.现代票据法[M].台北:台湾三民书局, 2007.57—60, 61.

[4]施文森.票据法论——兼析联合国国际票据公约[M].台北:台湾三民书局, 2005.51.

[5][11]谢石松.票据法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08, 104.

[7]梁宇贤.票据法理论与实用 (上) [M].台中: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 1980.67.

到处“留白”不空白 篇9

企业家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 顿了一下, 然后他告诉听众:“其实, 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 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 就像画个句号, 一定要留个缺口, 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有空白给他人, 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 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 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圆满, 它能够极大地调动别人的积极性。其实,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 数学教学也要讲究“留白”的艺术, 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数学中的“留白”, 就是指在数学教学中, 适当地留点空白, 给学生留下一点自觉思维的空隙和自觉内化的机会,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教与学双边活动有机地协调进行。

一般情况下, 学生的注意力每隔5至7分钟就要分散, 另外, 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回答问题, 应该有一个必要的思维活动空间, 一般需2至3分钟, 因此恰当的留点空白, 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提高思维的质量, 有利于缓和学生的紧张心理, 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在讲课时, 教师不能将所有的知识都和盘托出, 把思维的内存都表现在语言上, 有的内容可通过留白, 让学生自己思考, 心领神会。

首先从教学艺术上讲, 在教学过程中, 有分寸地运用“留白”, 使整个课堂节奏有快有慢、有张有弛、有断有续, 教师通过对教学节奏的控制,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次, 从教学的目的来看, 数学课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育人, 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的“留白”则可激发学生思考, 促使其进行发散思维, 提高其能力。

再次, 从心理学上讲, 人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集中于一点, 特别是儿童, 由于其年龄特点,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更短。教师适当的“留白”, 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恰当的留点空白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时间和空间, 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其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张扬其个性;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多维互动的有效生成, 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教学实践中, 可有以下几种“留白”:

1. 课始导入后的“留白”。

新课程实施以来, 老师们都认识到了数学教学首先应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课始的导入往往新奇巧妙, 有引人的故事导入, 有精致的课件导入等, 期待着把学生很快地带入到数学学习中, 实际也证实了这一做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然而, 很多时候课题一出来, 施教者往往就迫不及待地进入到预设的教学程序中, 根本不去考虑此时学生的思维状态。

如:最近听二年级的1~4的乘法口诀, 教师课前预计到很多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的口诀, 但是课题出示后, 教师还是开始了“喋喋不休”的课堂教学, 全然不顾下面的学生早已不耐烦了。正因为如此,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乘法口诀是如何编制的, 学生一知半解, 从而影响到后面乘法口诀的学习。所以, 笔者认为在课的开始, 应该留一点时间给学生, 对于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你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知道什么?如刚才的乘法口诀, 学生基本上能正确的背出1~4的乘法口诀,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应该把教学的重点转到乘法口诀的编制这一教学难点上, “很多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了, 可是你们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编出来的吗?它们可以计算哪些算式呢?”使学生明白虽然自己已经会背口诀了, 但是课堂上还有很多知识要学, 从而愿意静下心来学习。因此, 课始导入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给学生, 让学生思考一下, 对于今天的知识我已经知道了哪些?还有什么是不懂的?这样做, 既可以稳住学生可能出现的浮躁心情, 也有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正确定位教学重难点, 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教学预案, 实施教学过程。可见, 虽然“浪费”了那么一两分钟, 却对整堂课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对“错误资源”利用时的“留白”。

叶澜教授曾经提出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看到错误的价值, 辨清学生思维上的差异, 把它作为教学上有价值的资源加以综合利用。教师要针对这一错误资源, 留下空白, 暴露问题, 纠正学生思路, 发展思维能力, 把这种“错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如有这样一道题目: (1) 有两行桌子, 每行4张, 一共有多少张? (2) 有2行桌子, 一行4张, 另一行5张, 一共有多少张?

教师让学生独立练习后, 发现学生第 (2) 题出错, 有的列出5×4=20 (张) , 有的列出4×2=8 (张) 或5×2=10 (张) , 甚至还有的列出2+4+5=11 (张) 。很显然, 学生是受到乘法应用题的思维定势影响, 在没有读懂题意的情况下匆忙列式。这位教师把这四种错误的算式抄在黑板上, 笑吟吟地问学生:“这四种方法得数都不相同, 你觉得哪几种算法是错的?请指出理由。”于是, 学生们都认真地去读题, 画圆圈或线段图等表示题意, 找出了错误的原因, 还形成了共识:以后解决问题一定要多读题目, 理解题意后再列式。正是对这个“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正是在这里留下了一个空白, 学生在发现、剖析、解决问题的同时, 掌握了正确的列式方法, 使他们获得跨越障碍后的愉悦。

3. 课堂提问时的留白。

学问的关键在“问”。问是深入的阶梯, 长进的桥梁, 觉悟的契机。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基本方式, 它可以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情境, 疏通思考的渠道, 提供思考的时间。因此课堂提问要给学生留一点思维的“空间”, 把握好提问的最近发展区, 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通过设疑, 激发学生去思考, 去认识, 使其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之中。现在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对不对?好不好?”这些无价值、无须思考的问题对于课堂教学没有多大的意义, 于是“为什么”又开始在我们的课堂上漫天飞了, 很多的“为什么”同样的没有思考价值, 且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如2+3为什么等于5, 是因为2和3合起来是5吗?它们之间存在因和果的逻辑关系吗?因此, 教师提出的问题, 首先必须具有思考的价值。如, 在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后, 教师提问:“正方形的周长该怎么求呢?”学生刚认识长方形的周长, 知识还没有达到融会贯通, 因此, 很多学生并不能以此为基础思考正方形的周长。此时, 作为教师无须着急, 可以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 出示具体可操作的实例, 让学生在实际的计算中推导出最简洁的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这样的提问和探究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 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因此, 作为教师, 课堂提问不但要掌握难易程度, 更要掌握火候,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因为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回答问题应该有2至3分钟思维活动空间, 恰当的给学生留点空白, 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提高思维的质量, 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也就给了学生消化、吸收、发现、驰骋的广阔天地。平日教学里, 我们总是埋怨学生表现不够积极, 思维不够活跃, 许多自认为比较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可是, 为什么我们总是赶着学生走我们的路, 不留给他们一点自己思维的空间, 让他们自由地学习与倾诉呢?

4. 课后创新的“留白”。

给学生一支笔, 一张纸, 他们就能描绘出千姿百态的图画;教师给学生教授一定的心理知识、知识技能, 加上适当的启发和鼓励, 他们就能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课堂中, 不同的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会有很大的差异, 作为教师, 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 从学生思维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使讲授留有“空隙”, 使不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如:三年级认识分数后, 教师让学生在一张长方形纸上表示四分之一, 学生基本上都能通过上下对折两次或者左右对折两次, 取其中的一份涂色来表示四分之一, 但是发现有一位学生是通过画对角线的方法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 他也取了其中的一份涂色, 表示四分之一, 当他出示这一方法时, 很多学生都笑了, 大家异口同声, 认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是啊, 三年级的学生怎么可能理解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道理。然而, 不能生硬的把复杂的知识简单的塞给学生, 更不能轻易的把错误的判断丢给学生, 也不能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此时, 作为教师, 可以明确的告诉学生, 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但是如何来证明, 请大家课后用自己的方法来证明, 如果你有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可以把它说给你的好朋友听, 看看他是否能理解你的想法, 也可以写数学日记告诉老师。这样, 我们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又能发挥学有余力的同学通过自己的方法, 解决问题, 发展思维。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延伸到无限的课外学习中, 在课外知识探索的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力、理解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开放式结尾处的“留白”。

课堂结尾是一堂课的“终曲”, 是一堂课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 若留好白, 弹好“终曲”, 则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并获得“言犹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例如, 在教学“年、月、日”知识后, 教师作了如下延伸:你知道吗?为什么通常4年里有3个平年, 1个闰年, 这个闰年是怎样走出来的呢?我们所经过的一天时间, 是怎样定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课后多看课外读物, 了解更多知识, 相信大家一定会很快地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课堂结束语,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得新知, 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教学中的“留白”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是保证了思维的时空, 有助于学生思维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培养, 对优等生来讲有助于保证思维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促进思维的优化发展。因此, 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不妨潇洒地、有节律地、有目的地留出空白, 给学生更多自主的时间。

参考文献

[1]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关节置换手术下一篇:光子晶体带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