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空白艺术

2024-09-20

思想教育空白艺术(精选12篇)

思想教育空白艺术 篇1

摘要:“空白”, 即于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 或预习复习, 或归纳演绎。

关键词:空白艺术,教学,主体

一、“空白”的意义

(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空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 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 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空白”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 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在“空白”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 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析概念、归纳原理, 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空白”艺术的特点是:教师指导, 学生操作。在“空白”中, 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 或“悟”, 或“做”, 或“记”, 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 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处, 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和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空白”的操作

(一) 在“空白”中“悟”

“悟”是领会, 是理解, 是温故知新, 是由感知到思辨的升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强, 一些概念、原理十分抽象, 单凭教师分析讲解显然不够, 至于希望通过“讲得多、讲得细、讲得深”达到学生的透彻把握更是缘木求鱼。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 就是“悟”。

(二) 在“空白”中“做”

“悟”的结果是懂, 但懂的仅仅是理论。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 这就要求学生去实践, 去“做”。常言道, 听一百次不如做一次, “做”能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做”也就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有时还需要把课堂上的“空白”延伸到课后, 要求学生走出校门, 到农村、工厂去调查研究, 把理论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做”是学习的根本, 是学习的捷径, 只有“做”得出色才算是真正领会, 才能把书本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

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利用“空白”让学生记忆那些该记的内容, 不要把“记”留到课后, 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遵循教学规律, 趁热打铁。

三、“空白”的原则

(一) 求实原则

具体概念或具体原理的新授与复习, 留不留“空白”, 留下的“空白”是“悟”, 是“做”, 还是“记”, 没有固定的模式, 应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譬如, 哲学要多“悟”, 政治学要多“记”, 而这两门课都要多“做”。至于经济学, 最好走向社会、走向市场, 多了解些实际知识, 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二) 适度原则

提倡“空白”, 讲究“空白”艺术, 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课堂效率, 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空白”艺术依赖于教师的指导, 没有导演的高屋建瓴, 就不可能有演员的精彩表演。如果一味“空白”, 面对新知旧知, 教师什么都不讲, 什么都不说, 甚至将整节课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 则是放任自流, 违背教与学的基本规律。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白”, 更谈不上什么“空白艺术”。教师绝不可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 该讲则讲, 该空则空, 讲空结合, 这才是“空白”艺术的要义。

(三) 科学性原则

“空白”作为教学过程的艺术, 是一种方法, 是一种手段, 肯定不是教学科学的全部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勇于探索、勇于革新;一方面要不断丰富“空白”的内容, 提高“空白”的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拓宽自己的视野, 探求更新更好更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 形成互补, 互相促进。这样, “空白”艺术才能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真正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空白”是思想政治课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 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它是教学过程的深化, 而不是教学过程的中断, “此时无声胜有声”,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空白”艺术。

思想教育空白艺术 篇2

武进区礼嘉中学

潘少波

2005年9月15日

学习目标:

1、合理运用虚实关系,进行写作训练。

2、掌握空白艺术运用的规律,形成自己写作技能、技巧。

学习难点:

1、弄清虚实的联系。

2、空白艺术规律的提取。

训练方法:

材料----研讨----小结----练笔相结合。

一、导入

有三位画家都非常擅长丹青。他们聚集到一起,讨论画技时,总是争执不下,谁也看不起谁,都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于是他们去找一位艺术大师,请大师评判。大师让他们各以龙为题材画一幅画。他们很快就画好了:第一位画家画的是一条龙在空中翻舞,栩栩如生;第二画家画的是一条龙的首和尾,这条龙在林间穿梭,活灵活现;第三位画家画的是龙的头部,这条龙在云中叱咤,惟妙惟肖。请问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位大师,你认为哪一幅画最好呢?(生答:第三幅),很好!你们就是大师,不过,老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会选第三幅?

(生答)

说得都很好!这就是虚实相生的妙处,画家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思考空间,留下了一个空白,我们把这个空白称之为空白艺术。能不能从我们的知识库中找相关的材料说明?(生答),如果我们在写作时也学会运用该方法,我们的作文一定能升格。

二、方法技巧

材料1:《祝福》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祥林嫂被婆家抓走之后,鲁四老爷有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可恶„..,然而 „„

请同学们用恰当的内容填写完整。

交流:

生1:。。。

生2:。。。不过请大家比较一下,你们的扩充好还是鲁迅的简笔好?

生1。。。

生2。。。

说得非常好,虽然内容有了,可是意蕴没有了,为什么呢?没有空白了,也就是没有艺术了。

材料2:再请大家阅读《洗澡》,思考是哪些地方让你深思?

生1:。。。

生2:。。。

我们能不能归纳一下写作中空白艺术的第一个方法或技巧:人物描写藏语言

材料3:《项链》

请一位同学复述《项链》的故事情节。

生:借————丢--————赔————识

思考:如果课文开始就明示项链是假的,原文的味道会怎样?

生1:。。。

生2:。。。。

现在请大家揣摩揣摩老师提这个问题的目的好吗?

生:(略)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好吗?我们再看一则材料吧。

材料4:《有种水果叫香蕉》

阅读后思考,是什么吸引了你?

生:(略)

请结合上一则材料,仔细考虑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之处?我们剖析一下空白艺术是如何运用的?我们得出了空白艺术运用的第二个技巧:场面描写藏情节。

三 练笔:

以“意外”为话题,描写一个场面片段,注意语言和情节等的隐藏,体现空白艺术的得体运用,300字左右。

讨论:学生分组交流自己的作文,师生共同品评。

四、课堂小结

在法国卢浮宫,有一面空墙,每天游览的人络绎不绝,因为那儿曾经挂过蒙娜丽莎的画像,后来画别偷盗了。人们面对空墙时,各种情感都有。而且现在创造出的经济效益是以前的几十倍,如果我们在作文中也能得体地运用空白艺术,我们的作文也会比以前高出几十倍。

五、课后作文

《静女》的“空白”艺术 篇3

《静女》很讲究“空白”艺术的运用。

诗短小但不乏情趣。三小节诗表面上只写了几个动作,可在具体欣赏诗的时候,却不能局限于这个小范围,要调动想象填补其留下的大量“空白”,如此,这三小节就发展成了三幕小短剧。

幕一(开头四句):男子想和一个腼腆文静的漂亮女子幽会,问她幽会的地点在哪?女子笑而不答。后来女子悄悄打发一个小丫鬟(或她的弟弟妹妹)告诉男子:“在城角儿。”因为那里人少又僻静。听到这个消息,男子兴奋得饭也吃不下了。好不容易挨到日暮,便飞一般地奔到城南的角楼。“咦,怎么没有她的身影,难道失约了不成?”再细一看,大喜过望,她来了,瞧!那角楼边儿不是放着她答應送我的彤管吗?她一定是藏在哪里故意让我着急。男子找哇找,找遍了角角落落就是没有找到,急得在角楼四周走来走去,抓耳挠腮。

幕二(中间四句):找哇找,男子又急又气地蹲在了墙角一言不发,拿起彤管吹起了那首曾经让她心动的乐曲。果然,不知什么时候,女子悄悄地走到他的身边,静静地站在那儿入神地听着。一曲完了,两人见面,分外高兴。女子说:“真好听。”男子说:“那是因为你送的彤管好。”

幕三(结尾):转眼春天来了,大地吐绿,碧草如茵。一对男女的爱情也在滋润成长,他们打算订立婚约了。又是一个春风和煦的傍晚,依然在初次见面的城楼边。姑娘已消去了初恋时的腼腆,手持一束洁白的茅草芽和几支野花儿,亭亭玉立,等在那里。这洁白的茅草是爱情的定情物,她在姑娘的手中是那样的纯洁美丽,如天边的白云。在小伙子眼中,茅草芽儿已经和美丽的姑娘融为了一体,他接过了茅草芽,也就接过了姑娘的心。

思想教育空白艺术 篇4

一、课堂导入要“留白”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一节好的思想品德课, 开头是非常重要的。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 如果能用一个熟悉的问题引入新课, 并再适当留白就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怎样对待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教学内容时, 我曾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一个苹果如果存放的时间长了会怎么样?”学生们大声地回答:“会慢慢地腐烂。”我接着问:“那我们对腐烂了一部分的苹果该怎样处理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然后大声地说:“把坏的部分去掉, 把好的部分留着吃了。”我说:“是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是这样来处理的, 把坏掉的部分挖掉, 把好的部分留着利用。如果我们把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比喻为苹果的话, 那么, 我们又该如何对待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呢?”话音一落, 学生们又讨论起来, 一会儿工夫, 学生们就明白了该如何对待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我高兴地接着说:“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这样的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进而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课堂反思要“留白”

在课堂探究教学过程中, 学生会因为自身的直觉或思维定势的影响, 而产生自认为正确而实际上是错误的观点。所以, 为了发挥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师要适当地留白, 制造课堂冷场, 为学生提供反思的空间, 使学生自己察觉到原先观点的错误之处。

例如:我在教学完《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后, 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李某下班后骑车回家, 看见一个老太太坐在路边呻吟。他停下车, 发现老太太跌伤了。于是, 他毫不犹豫地打车送她去医院。在医院, 李某忙前忙后, 直到打电话找来老太太家属。当他准备回家时万万没料到, 老太太的儿女一下拦住他:“你把人撞倒这就想溜了?”他赶紧向老太太求证, 老太太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说:“我只知道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倒我, 当时也顾不过来看人了。”李某傻眼了:“好心都没有好报啊!”我发出了一声感叹。一些学生马上就回答:“对。”这时我没有评价, 而是静静地看着学生, 个别反应快的学生马上举起了手, 说出想法, 其他学生也恍然大悟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过程中, 学生能解决的问题, 一定要给他们时间去想、去验证, 教师不要急于作答, 否则会使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 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失去反思的效果。

三、课堂结尾时留白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教师的课堂结尾则恰似一首乐曲的“终曲”, 如果能做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则令学生感到课已下而兴未尽, 那么它便为这节思想品德课增添了一份精彩。所以,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结尾处设置一定的空白, 给学生回顾与升华所学知识的时间, 让他们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望心理。

例如我在七年级“个人与集体”内容结束时, 我讲述了《水珠和大海》这个寓言故事。正当学生听得兴趣盎然时, 我提问:“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问题?”一段沉静之后, 学生体会出了:“个人离不开集体,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沃土。只有融入团结的集体之中, 才能享受快乐;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茁壮成长、焕发生机……”这种“尾声”的空白, 是教师结合教材内容, 运用教学情境,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最大限度地利用时空, 以有限展现无限, 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

四、课堂拓展要“留白”

现在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 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将视野扩展到社会大课堂, 进一步拓展生活, 汲取生活养料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在讲解“生命的家园”时, 我通过“体验生命价值”、“感知生命价值”、“反思脆弱生命”等教学活动, 让学生初步树立了热爱生命、亲近自然、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课近尾声, 我布置了课外探究题:请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 做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 观察每个物种及每种生命的特性, 写一篇简短的调查报告。关爱生命不能仅停留在认识上, 而应在生活中付诸行动,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且教学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

思想教育空白艺术 篇5

动的通知

各班级

近年来,溺水一直是造成我县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这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给学生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伤痛和无法弥补的损失,也给学校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学校决定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二、活动时间

2017年5月8日至5月12日。

三、活动对象

全校在校师生及家长。

四、活动内容

1.召开全校防溺水专题教育启动仪式大会。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亲自参加,并作强调讲话,要安排学生代表作表态发言。

2.组织开展“防溺水教育主题班会”;开展一次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班队活动。以近年来市内外学生溺水死亡的典型事例进行教育,使学生情感上有触动,避免空洞说教。

3.签订家校防溺水安全承诺书。安全承诺书(见附件)一式两份,学生及家长留存一份,学校存档一份。承诺书的签订率要求达到100%。各班接此通知后要迅速研究、立即部署,积极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并在5月19日前将活动总结书面报学校安全办。

阅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篇6

一、小说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总是给读者留下众多不确定因素。越是伟大的作品,留下的空白也越大,给我们的想象空间就越大。因此,对一些作品,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独到的自我解读、自我阐释,教师不能包办一切。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老师是转述真理,好的老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

如莫泊桑《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夫人,当其历尽艰辛终于还清债务时,却意外得知女友弗来思节夫人借给她的那串项链原来是假的!结局出人意料,别具匠心。这个结尾把故事推向高潮,不但给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以致命的一击,而且给这个女主人公的命运涂上悲剧的色彩。以此结局,真让人回味无穷。教师可让学生自由发挥,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续写故事。如学生可能想到:玛蒂尔德得知借给她的项链是假的,顿时惊呆,昏倒在地;玛蒂尔德立即跟弗来思节夫人大吵大闹,并诉诸法庭,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玛蒂尔德从此喜怒无常,精神彻底崩溃;玛蒂尔德喜出望外,讨回了三万五千法郎,开始了新的生活;玛蒂尔德平静地承受了这种结局,因为它让自己找回了原本的自己;其丈夫早已从其女友口中获悉项链是假的,但为了矫治她的虚荣心,一直隐瞒事实等等。

在这里,我们要鼓励学生合理想像,重视自己在欣赏中的参与作用,进行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再创造,利用作品中的空白,如语言、情节、思想活动等来拓展,让自己的心灵参与作品,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领略到文学的魅力。对作品的这种空白,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用自己的解读去代替学生的解读,要尊重学生作品的再创造。

二、诗歌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的语言短小精悍,意蕴丰富,特别讲究“留白”艺术。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言诗歌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诗歌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尤其是我国古典诗歌追求的艺术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它具有言外之意、景外之韵的艺术境界,只有欣赏者通过吟诵涵咏,展开想象,才能体验其中的空白艺术。

如李白《行路难》中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学生在阅读中可能感知,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抒写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而更是隐喻诗人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曲折,反映了诗人内心强烈的苦闷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后两句:“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字面上是写梅花被风吹遍关山处处,实际上是写《梅花落》的笛子曲传遍了关山处处,反映了边塞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情绪。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均有异曲同工之妙,韵味十足,想象的空间很大,这些都值得让学生充分领悟作品的空白艺术魅力。

诗歌语言的精粹和意境的丰富,使它留下许多空白召唤读者去填补。正是这些空白,使读者能发挥想象,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填补,由此增加美的体验。伴随着所有这些对作品进行感知、体验、思考、理解、想象、补充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进行,审美创造的主动性发挥了,阅读者在审美观照中,从作品的意象中去阅读作品,欣赏作品,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在不断填补作品空白的同时,达到浮想联翩、意犹未尽的艺术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中要讲究留白艺术,当然它既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无所作为,也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靠老师独具匠心,智慧地选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政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篇7

一、政治教学中的“空白”艺术简介

所谓“空白”,又叫“留白”,原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空白”讲究的是“卷有尽而意无穷”。后来,人们将这种手法广泛应用到其它领域。本文讲述的就是“空白”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所谓政治教学节奏控制中的“空白”艺术,就是以学生的思维和教学规律为基准,有意识地给学生去设定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表达对政治教学的所感和所想,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政治教学中“空白”艺术应用的相关要求

在政治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政治的精神感受和思维感受,尽量地多给学生留“空白”。同时,可以适当地增加课堂知识的难度以及容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随时启发他们的思维。在学生的思维发生阻断的情况下,教师要调整课堂节奏,利用“空白”艺术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学生思维顺畅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推进,所以,“空白”艺术的应用使课堂氛围和谐,教学效果显著。因此,政治教学中“空白”艺术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调整作用。经过实践证明,适度的课堂节奏,理论与探讨的结合,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收效。这就告诉我们,在应用“空白”艺术的同时,不能为了追求“空白”艺术而影响了基本的教学节奏。所以,在政治教学节奏控制的基础上,要注意应用“空白”艺术原则上的适度和求实性,不能因为追求形式,而脱离了教学目标。

“空白”艺术的求实性和适度性原则,就是要在保证课堂教学节奏良好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方法,结合教材内容,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求教师在应用“空白”艺术的同时要结合教材,不可以凭空捏造。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不参照教学大纲,也不注意知识的回顾,而是一味地引用一些脱离教材的东西,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在运用“空白”艺术的过程中,不可以天马行空,滥用“空白”。在课堂教学的设置上,一定要保持适度性,做到难易适中,并对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课堂教学“空白”不可以太多,也不能没有“空白”,如果太多则导致课堂松懈,如果缺乏“空白”课堂则会太过于沉闷。因此,政治教学节奏控制中,一定要注意“空白”艺术的适度性和求实性的应用。

三、“空白”艺术在政治教学节奏控制中的巧妙应用

根据学生情绪巧设“空白”。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是决定课堂节奏的决定性因素,通常情况下是不稳定的,时而积极热情,时而沉闷低落。因此,要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一定要能够驾驭学生情绪。对于学生情绪上的埋怨、抵触等不良情绪,教师就要给学生设置“空白”,收集他们的不正确观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他们正确及时的引导,从而做到思想的正确引导。

根据教学时间巧设“空白”。教师进行新课程的教学时,要将学生原有的知识合理地过渡到新知识方面,设置悬念,留下“空白”,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对新知识的研究和探索。在“空白”处理的基础上,一些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可以进行独立思考,而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就可以利用“空白”把相关知识链接起来。在新的课程展开之后,教师也不要过于细致地分析课堂内容,教师可以在关健环节,设置“空白”,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当然在课堂教学的结尾,也要设置“空白”,这时课堂才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

根据教材内容巧设“空白”。上面我们提到了“空白”艺术的应用要讲究求实性,所以,我们就要根据教材来设置“空白”,教师从教材基础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大胆调整,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实践证明,不是老师讲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得出结论。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揭示了“空白”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当依据教材调整课堂节奏,巧设“空白”,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浅谈文学空白艺术的建构 篇8

其一,在文学作品中以 “不言”或“少言”的方式营造语义上的朦胧与模糊来进行空白艺术的建构。譬如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这样 描写“东 家之子” 的美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文中虽不着一“美”字,却尽得风流,此谓无言之美,意在言外。东家之子的美被空白艺术渲染得如真如幻。可是他到底有多长多短?著粉施朱后 又是多白 多赤 ?———空白。这种空白自然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结句为“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留有一处朦朦胧胧的空白,即白居易何以对琵琶女如此动情?诗人没有说下去,行文到处戛然而止。借助联想和回味,我们明了有这么几个原因。从名噪一时的长安歌女,冷落于萧瑟秋风、茫茫孤舟之中到昔日才冠京华的长安诗人,亦流泊于荒凉偏僻的黄芦苦竹之中,卧病于杜鹃啼血、清猿哀鸣声里,真可谓同病相怜。此乃一。诗人从担当恩宠优渥的太子左赞善大夫,骤然贬落为身着青衫的九品江州司马,抚今追昔岂不怆然而涕下!此乃二。作为低级官阶标志的青衫,是谪贬的标志,是受辱的印记,触目伤怀,青衫是那样地刺痛了江州司马的泪眼,刺痛了江州司马的心!此乃三。如此空白艺术的建构,加深和拓宽了语言所涵蕴的内容,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相信读者读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也许会落下一掬同情之泪吧。又如伏契克的《二六七号牢房》。其开头为:“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这句话读来好像空空如也,但其中“七步”却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可以想到牢房是怎样的狭小,仅有七步;伏契克就是在如此窄小的牢笼里熬过那日日夜夜。我们仿佛看到伏契克不住地徘徊,就在这七步之间。这里的空白艺术建构突破了语言的限制,取得了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甚至无中生有的效果。

其二,利用作品情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停顿和静止来进行空白艺术的建构。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写完琵琶女演奏的精湛乐曲之后,有一处情节发展的停顿,即:“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空白艺术的建构,从侧面写听众的反应:乐曲结束了,大家仍陶醉在对音乐的艺术享受之中,似乎还在品嚼回味妙曲的余韵,大家听得入了神,达到忘我境地,直到演奏告终才如梦初醒,抬眼望外,看到江上皎洁似雪的月光。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这里的空白艺术建构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卓绝,并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再如鲁迅的《药》结尾处的描写。上完坟,“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双翅,一挫身,直向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两位母亲的悲惨情状,可以想见;读者对受害者的同情、哀悼,更加深了一层。这一“空白”加强了悲剧气氛,亦更能引起人们的反思,穷苦的城市贫民竟以革命者的鲜血作为治病的良药,何等的愚昧啊,革命者发动群众,才是推翻黑暗社会的一剂良药!再如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当写“乡亲”粜米回来,“会饮在同一的河上”,发泄满腹不平。其中一个人反驳另一个人的话:“你翻什么隔年旧历本?上海东洋人打仗,好多的厂关了门。小王在那里做叫化子了,你还不知道?”被反驳的人并没有回话,作者就此利用情节发展过程中的静止布置了一处空白艺术。他写道:“路路断绝,一时大家沉默了。酱赤的脸受着太阳光又加上酒力,个个难看不过,像就会有鲜红的血从皮肤里迸出来似的。”这一“空白”,一方面令读者凭着想象和回味,能洞悉贫苦农民的内心隐痛和怒不可遏的心情。另一方面它使情节有起有落,或张或弛;还为下文发泄更强烈的反抗情绪作了铺垫,收到了一石三鸟之效。又例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当写到陈伊玲复试成绩糟糕,苏林教授大为生气,文章的气氛陡然紧张时,作者却匠心独具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画面:“他生气地侧过头去望着窗外。这个城市刚刚受到一次严重的台风袭击,窗外断枝残叶狼藉满地,整排竹篱倾倒在满是积水的地上,一片惨淡的景象。”这一空白艺术的建构既映衬了苏林教授此时的复杂心情和周密思考;又缓和了紧张气氛,还为下文陈伊玲的救火而影响了嗓子作了巧妙的伏笔。这一“空白”委实不可多得,令人击节叫好!

其三,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某种程度的空缺来进行空白艺术的建构。包括有人物而不言声和人物不出场两种,比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五回。写严监生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弥留之际,他伸着两个指头,又摇头又瞪眼,始终不肯断气,当赵氏明白了他的意思,挑去了油灯里的一茎灯草,他才如愿地死了。这里作者利用动作这种无声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财迷精、吝啬鬼的形象,含蓄而深刻,入木三分,起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作用。又如方纪的《挥手之间》写整个送别过程中,主席没讲一句话,当主席走到飞机舱口回转身时,作者安排了一处不言声的空白:“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了。”主席的千言万语,尽在这无声的语言之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领袖与群众的鱼水深情;可以看出主席在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力挽狂澜的统帅风度;还可以看出主席为了顾全大局而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大义大勇。这里的空白艺术建构得多么有深度!人物不出场的空白艺术如冰心的《小桔灯》。其中的胡大夫是一个着墨极少而且始终未出场的人物。她引发了细心读者的疑问。为什么在小姑娘一家贫病交困的情况下,给胡大夫打一电话,“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胡大夫和小姑娘一家究竟是什么关系?作者写胡大夫的意图何在?循着这些疑问,读者会满腔热情地到文中去搜寻答案。原来胡大夫也是革命者,她多次到小姑娘家里来,一是为了给妈妈治病,二是从精神上安慰鼓舞小姑娘一家,三是或许要继续王春林的工作。从中亦可表现出革命者之间纯洁而深厚的阶级情谊。一番解疑释难之后,读者定能享受到非同一般的身心共鸣,不仅精神得到升华,而且对作者的绝妙匠心刻骨铭记。这里的空白艺术建构得多么含蓄啊!

其四,利用语法某种程度的省略造成空白艺术。这在古诗词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如张志和的《渔歌子》中的“青箬笠,绿蓑衣”,中间缺少语法联系,但我们可以想见一位戴着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的渔翁形象。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胡琴琵琶与羌笛”,三种乐器的语法关系和逻辑关系并未指明,但我们仍能领略到饯别的筵宴上演奏这几种乐器助兴饮酒时的那种独具特色的民族风味和撩人心弦的乐曲旋律。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的“水村山郭酒旗风”使我们联想出一幅繁复明丽的江南画卷:临水的村庄和傍山的城郭,都可见一面面的酒旗儿高高挑起,在空中猎猎飘动。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着一个动词,却能勾勒出春寒料峭的山村晨景画面:月亮下,听到茅店传来雄鸡破晓的啼声;板桥上,看见薄霜留下行人走过的脚印。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其中逻辑关系处于浮动状态,形象密度增加,很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力。明月的清辉倾泻在树枝上,惊醒了栖息的鸟鹊,半夜的清冷之风应和着蝉唱。陆游的《书愤》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不用动词、虚字,又错动词序,而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一位横戈跃马、登高长啸的勇武奇男子的形象却能呼之欲出。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使我们不禁联想起遭受国破夫丧、故土难回的女词人那求觅无着的痛苦神情以及使她陷入凄惨、悲戚境地的冷清的氛围。这七对叠字,一则精练,二则诗意耐人寻味。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是意象和意绪的直接拼合,语法因素很少,但心理能量的蕴含却很足。它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语言就是因着语法的某种“空白”,而笔墨经济,音节和谐,想象空间为之广阔,内容为之更加丰富。

空白艺术予摄影中的作用 篇9

中国古代以来字画画面中都常留有大量的空白, 相信他们不是惜墨如金, 而是通过“空白”来达到一种至美、至境的艺术感受。“空白”这一简洁、内秀的中国元素与中国传统的人格魅力分不开, 那就是含蓄, 是一种精神素养, 一种借物抒情, 更体现了中国古人善于思考, 智慧表达的思维习惯。尤其是宋元以来的文人画墨, 奕奕草草, 一山一水, 一鸟一枝, 一果一实, 将大自然的生命呈现在一片虚白之上, 营造了一种特有的空灵, 虚远, 安静的艺术境界;还有白石绘画高人的“虾”, 除了宣纸上轻描淡写的几笔轮廓外, 别无他物, 但却令人感觉满幅是水, 急要溢出, 意趣盎然, 这正是利用了“空白”这一特有的表现手段。

自古以来绘画和摄影是分不开的, 两者都是平面艺术, 绘画称为“构图”而摄影称之为“取景”, 空白艺术便在此产生了, 将绘画中留白的概念引入摄影中其实相当于“做减法”。因为摄影艺术在意境中与绘画是共通的。在摄影画面中, 除了兴趣中心外, 还要有一些空白部分, 当然这一部分可以是色调单一的天空、沙漠、草原、水面等等, 这些元素是用来衬托被摄主体的, 在画面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是沟通画面上各类信息的桥梁, 它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 画面中留有合适的空白有利于突出被摄主体, 使观众一目了然。因为人们在欣赏画面或是物体时是需要有空间的, 这样就加深了对主体物的思考程度, 防止凌乱的配体分散人的视觉注意力, 让主体尽情的释放自己的光芒, 比如在拍摄荷花时, 将主体物放置在单一简洁的空间中, 会很好的突出荷花这一美妙绝伦的客观景物, 让读者去欣赏它的孤芳、纯洁、婀娜, 如果将主体物叠加在凌乱的背景中, 效果可想而知, 主体物不能很好的突出, 同时画面也谈不上形式美观了, 就不能称作是一幅很好的作品了, 这一点我们在摄影技术上很容易克服, 首先是选择一个较干净的“空间”, 然后用大光圈来虚化背景, 让背景看起来更加统一。

第二, 画面中留有合适的空白会使照片看起来更加透气, 更有延展性。俗话说“画留三分空, 生气随之发。”只要空白留取得当, 便会使画面生动活泼, 空白处, 常常洋溢着作者的感情, 观众的思绪, 作品的境界也能得到升华。比如我们在拍摄人像时, 一般将空白留在人物面部的前方或是视觉的前方, 作者借人物眼神的延伸向读者诉说着自己的情怀, 使拍摄主体人物眼神更加传神, 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动着读者。同时空白的留取也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系:一个向前行进的人, 一辆飞驰的汽车等, “空白”要放在这些对象的前面, 使运动中的物体有伸展的余地, 观众心理上也觉非常的通畅, 也明确物体的运动方向, 增强对物体运动的视觉感受。当然创作中有例外, 假如运动的物体走到取景框的边缘时恰逢回眸, 大部分的内容在主体的后方, 这时就要将“空白”放置在画中对象的后面, 总之, 要善于灵活地、具有独创性地运用空白。

第三, 画面中留有合适的空白, 能够营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尤其是在山水风光摄影中画面意境的深远、妖娆, 无不与空白的运用息息相关。很多摄影朋友在碰到迷人的山景, 水景时, 习惯把“它们”作为画面的主体物, 充斥着整个画幅, 甚至有种“顶天立地”之感, 虽有主体明确之说, 但是缺少意境, 给人一种饱满、压抑的视觉感受, 颠覆了山水美景应该有的视觉美感,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身处同地同时去拍摄, 确出现天壤差异的原因之一吧。在风光摄影中“云雾”, 这一十分容易构造空白元素的景观, 是很多摄影师的尤物, 看那叠峦起伏的山群在云雾里若隐若现, 由远及近, 由深及浅, 虚实相生, 既有雄山的壮美之气魄, 又有云雾缭绕的隽永秀美, 貌似一幅意境幽远的山水泼墨画卷, 触发了感情上的共鸣。所以处理好画面上的空白, 可使作品达到画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第四, 画面中留有合适的空白能使其中各个元素得以呼应, 在这里的“呼应”是指构成画面的物体在保持合理化的距离时, 就某种因素能够达成一致, 共同为作品的主题服务, 这种因素是指色彩的统一或对比, 影调的统一或对比, 甚至内容的统一或是对比等等。正是空白的存在才产生了距离, 有这样一幅作品, 在一片汪洋大海里有一艘小帆迎风而行, 对面不远处有一座堡礁, 两者中间约有占画面1/3的空间距离, 恰巧风帆的线性与堡礁的造型呼应起来, 仿佛它俩在对话, 正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一种对话、一种交流, 逆向思考一下, 假如两者没有这种留白, 而是相切或是重叠, 就失去了这样一种自然状态带给我们的深思与遐想。因此在摄影取景中, 除了会安排空间这一技巧外还要仔细观察物体的方向性。古代画论说, 画面应当做到“人有向背, 物有朝揖”。指的就是画面中的对象之间要有的这种多层次的联系与呼应, 这是靠合适的空白留取、安置来营造的。

空白的功能如此强大, 怎么去运用好它呢?关键是取景时要观察, 注意空白和物体的比例关系, 避免两者在画面上总面积大小相等, 否则会给人一种呆板乏味之感, 影响了画面的形式美感, 也就更谈不上内容深刻了, 古语有:“疏可走马, 密不通风。”在摄影构图中, 为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可以创造性的运用“空白”, 打破传统的条框与束缚, 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条摄影之路, 因为艺术贵在创造与用心。

摘要:何为“空白”, 是一张干净泛黄的油画布, 是一张标准尺寸的亮白纸张, 还是一张绒面精致的伊尔福相纸?这里所说的空白, 指的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是作品未明确展示的部分, 即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 运用空白手法, 可使艺术品虚实相映, 形神兼备, 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诗人称“空白”为“含蓄”, 书法家叫它为“飞白”, 画家称它为“留白”, 音乐家叫它为“煞声”, 摄影家叫“空间”, 目的都是把绝妙的东西和深刻的内涵留给观众和读者, 给他们留下遐想和创造的空间。因此空白也是艺术家在创作时候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思想教育空白艺术 篇10

一、设置导入, 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 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 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创设情境等作用。课堂导语是一堂课的“序言”, 要用它来创造气氛, 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角色。课前可以用一张有趣的图片、一个精彩的镜头或一组生动形象的语言作“引子”, 将学生带入情境;也可以用一个小故事、一首诗等导入。导语就是极其重要的“留白”环节, 它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第一笔。燎原之火是否燃得起来, 就看开头这三五分钟的星星之火了。

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中, 我首先抓住课题这个训练点, 并结合一些优美的图片, 创设情境, 形成“空白”, 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体味, 并适时提出一个问题:都说“诗情画意”, 这么美的画面, 谁能给配上几句诗呢?此时, 教室里一片寂静, 但学生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不到一分钟, 就有许多同学举手了。“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等学过的名家诗句都一一地回忆起来了, 而且与画面的意境也能吻合。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相修正,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就趁机引导:我们今天就到这么美、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去游览一番吧!这一导入,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讨论主题, 发散思维

语文课上, 对于课文主题的理解, 有时我们总习惯于给学生讲解得十分具体, 分析得十分透彻。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留给读者许多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作为语文老师, 也不应在作品和学生之间做一个说破道尽的“媒婆”, 而应当运用一点“空白”艺术, 与学生一道去品味、感悟、探寻作品的艺术魅力。

如我在教《愚公移山》时, 发现有些学生赞同愚公移山的做法, 认为其精神是大可提倡的, 而一部分同学却反驳道:愚公移山是因为“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那么搬家不是更讲求经济效益吗?而对学生的不同观点, 我相机诱导, 双方就此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

持“移山”观点一方认为: “山”象征着压迫、困难。“移山”表现了目标坚定、意志坚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小到个人的学习, 大到国家的建设, 这种精神无不起着积极的作用。而“搬家”则是畏惧困难、逃避困难的懦夫的表现。持“搬家”观点一方则认为: “移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蛮干, 是思想僵化、不讲效益的表现;“搬家”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巧干, 是思想解放、讲究实效的表现。“搬家”既可“留得青山在”, 又可把“移山”所耗费的精力投入重建家园的事业中, 何乐而不为呢?他们甚至认为, 若真的出现许多“愚公”, 动不动就要“移山”, 且“固不可彻”, 岂不糟蹋了生态环境, 殃及人类?

这些话讲得多么有理。虽然他们羽毛未丰, 还有不少稚气, 但是他们善思考, 有主见, 比起不动脑筋、只听教师讲解的人要强多了。可见, 在语文课堂中创设“空白”, 营造自由讨论的氛围,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填补情节, 妙趣横生

有些文学作品结尾令人遐想, 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如《孔乙己》的结尾: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学过程中, 我在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小说的结局时, 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他死了吗?他是怎么死的?这里我启发学生联系上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去思考。这样学生想象的翅膀已展开, 并各抒己见, 解说这一“空白”:有的说孔乙己在冰天雪地中冻死;有的说他没钱医治, 活活痛死;有的说他饿死;也有的学生说孔乙己没有死, 他借钱治好了腿, 后来还中了举, 也像丁举人一样淫威乡里……如果作者写出了结局, 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争论, 就会缩小读者思考的空间, 作品的余味也会降低。“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都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 这不是很好吗?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 这样的“空白”还有很多。譬如:《故乡》中的宏儿和水生二十年以后的友谊是否如“我”和中年闰土的友谊发展一样, 充满隔膜?《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在游行完毕回宫后, 想了些什么, 做了些什么?《我的叔叔于勒》中假如“我”的父母和于勒见面了, 会发生些什么?

当然, 教学中要避免教学中使用“空白”艺术可能进入的误区:一是布白不宜过多。对于整堂课而言, 布白只能占极小的活动空间, 教师不能无休止地给学生营造“空白”, 否则就会使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支离破碎, 过于空洞。 二是“空白”艺术应与前后知识体系、教学环节紧密相扣, 使学生能够通过联想, 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填补“空白”。

《阿长与〈山海经〉》的艺术空白 篇11

本文的主人公是长妈妈,文章主要表现的是作者对这位儿时保姆的深切怀念之情。然而,长妈妈姓甚名谁,作者却并不知道,甚至直至她辞世三十年后,作者写作本文时仍不能知晓。对于写人的叙事散文,这一点应首先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注意,值得我们去深入地加以探讨。

文中第2节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长妈妈”的这个称号原来是顶替了“我”家先前一个女工的绰号而来。《教学参考书》将她与孔乙己进行对比,揭示了她社会地位的卑微和做人权利的缺失。最后指出:“连姓名都被人忘却的长妈妈正是千千万万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应该说,这可以作为对这一空白的解读。但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补充介绍一些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待遇,如裹脚,受到三从四德的礼教束缚等等,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才会更加深透。

本文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就是叙述人——作者自己,但这个“自己”一方面是儿时的自己,另一方面又是写作本文时四十多岁的自己。正是这样一个角色,作者在把自己当年对长妈妈那种厌烦、敬重的感情表达得生动真切的同时,也把现在自己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和对世事的认识理解表现得曲折隐晦。可以说,这篇散文也具有多声部的复调这样的特点。

在《朝花夕拾》中,共有三篇写人的文章,《藤野先生》和《范爱农》都是以人名为题,本篇为何不单以“阿长”为题?“阿长”是作者在憎恶长妈妈时才这样叫的,到写作本文时作者对长妈妈已经是满怀敬重和感激了。他为什么还要选择一个他憎恶时才叫的称呼放在题目中呢?作者在文中写了长妈妈的很多的事情,为什么独独选择一个“山海经”放在题目中呢?

《教学参考书》从叙事线索的角度对此作了合理的解释。但我以为这种说法不够深刻。我们知道,文章的题目往往也称作文眼,它常常是文章中心内容的提炼与概括。本文在感情变化这条线索的表象下,所叙述的究竟隐含着什么样的深意呢?如前所述,“阿长”是千千万万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那么《山海经》呢?课文的注释体现了《山海经》的两个特点,一是产生时间早,二是它是一部蕴含着丰富知识和故事的作品集,前者类似于一个作家创作积累的童年时代,后者则象征着长妈妈给我们传授的道理和知识。1926年,四十五岁的作者在厦门大学结集《朝花夕拾》时,心情一定是万端感慨的,想当年,正是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做了别人做不来、也不愿做的事情,才开启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奠定了其创作的根基。作者之所以有今天的文学成就,与长妈妈当年的教养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文章最后几节不厌其烦地叙写那四本书的简陋,以及其后自己对绘图书籍的搜集和保管,正体现了作者这种感激的心情,也体现了本文创作的动机。另外,题目中“阿长”和“山海经”之间用了一个“与”字,大概也许有一点这样的意思吧!

文章两个部分的开头一句,作者都预先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了本部分的感情基调。全文开头一句中的“已经说过”,指的是作者已在《朝花夕拾》的首篇《狗·猫·鼠》中提到过长妈妈,那是一个害死隐鼠而又以谎言欺骗小主人的女工,给人的印象似乎并不太好,所以文章开篇,作者就在不经意间暗示了曾经有过的对长妈妈的不满情绪。第二部分开头和描绘长妈妈新年祈福之前都用一句话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感情,预示着下文将要记叙的事情的色彩。

文章第二部分的开头,作者介绍“长毛”时说:“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的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说“除却革命党”?既然“那时还没有”,说“除却”它,不显得多余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革命党?“那时”是指什么时候?“长毛”的真正所指是什么?尤其是革命党和作者有什么样的关联,以及《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再联系作者写文章时,经常会给对手顺手一击的风格,我们认为,这里作者通过表现长毛的所作所为,一方面揭露了中外一切反动派的凶残卑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像阿长一类愚弱的中国广大农民的悲惨命运。多余的一句则凸显了对当年王金发之流蜕变的失望和愤慨。

我们知道,标点符号,尤其是省略号、破折号等是鲁迅先生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文这种有形的省略之中,最值得玩味的是母亲告诫长妈妈不要挤占“我”床铺的话:“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吧?晚上的睡相恐怕不见得很好吧?……”这两句话表现了说话人的含蓄与教养,省略号使说话者的神态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文章在写长妈妈送给“我”《山海经》的画册时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我还很记得”,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副词是不能修饰动词的,但这里为什么用“很”修饰“记得”呢?二是“山海经”为什么说成了“三哼经”?

原来,这里的“很”有“清清楚楚地”的意思,作者故意用“很”,一方面是为了强调“记得”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在江浙方言中,S和SH不分,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则有力地反衬了长妈妈这样一个连书名都不懂的农村妇女的伟大神力。

当然,这篇课文的文本空白并不止以上这些,本文只是述其一些主要的显而易见的个例。更多的空白有待诸位同仁和同学共同去挖掘。只有把空白发现之后,对话方可顺利进行。

浅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篇12

二段空白, 让回答问题的学生有稍作反思的时间, 对于其他学生也拥有对照、鉴定的时间, 对于教师来讲, 延迟评价有搜集反馈信息和做出正确处理的时间。

2.巧布时间空白, 培养个性。在教学过程中, 授课节奏犹如故事情节发展, 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在教学时间要素上给学生布下几段空白, 留给学生一些思考、想象和表现自己个性的机会, 学生的独立人格得到尊重, 有力于学生个性的完善。在一次公开课中介绍鱼类知识时, 我提出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 它有哪些特点是适于水中生活的?”这时张宏同学由于紧张一时卡壳不知从何说起, 此时其他同学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欲代其答之, 但我示意制止, 片刻的

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空白”后, 他终于回答出来了, 尽管不十分流利, 我用掌声给他

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探究和创造的火药, 只有教育者的思想、智慧才能点燃它。”课堂教学中空白手法的运用, 正是为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的想象, 培养其个性, 教师故意留给学生的空间和余地。下面本人从生物课堂教学的导课、授课过程、板书设计、结课四个方面浅谈运用“空白”艺术的点滴体会:

一、借助空白导课, 激趣益智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导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它是整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然而恰当的导课不仅在于承上启下、由旧入新, 搭起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桥梁, 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活跃课堂气氛, 使新课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课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基石, 因此, 精心设计这一环节, 对于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空白这一手法运用于导课环节中, 恰好能适合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借助空白导课, 从一堂课的开始便设置悬念, 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其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开启学生思维, 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例如在讲述鸟类知识时, 我设疑:“同学们一定认为鸟有翅膀可以自由的飞翔, 假如给你安上一对人工翅膀你能飞吗?”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思维活跃, 急于揭开微妙, 从而使学生对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点的认识水到渠成。

二、教学过程中巧设空白

1. 质疑问难空白、启发思维。

上课一段时间后, 学生的兴趣逐渐减退、注意力分散, 而此时又是一节课重点、难点的讲解阶段, 如果仍用讲解的手段, 无法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基于学生存在着好奇和探究的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质疑问难, 就能一直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提问是常用的教学艺术手法之一, 提问得当, 鼓励。课后, 他给我写了一封信, 信中这样写到:“是您给了我展现自我的机会, 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谢谢您老师!短短的空白却令学生终生难忘!”

三、板书巧置空白, 互动合作

板书是教师施展才华的重要天地, 板书艺术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布局合理、中心突出、立意新颖的板书是知识的高度凝聚与集中, 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和浓缩。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黑板这个舞台, 将有些内容故意隐去形成空白, 给学生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和学生互动合作共同完成空白内容。如在学习血液循环内容时, 我将体循环、肺循环路线图画在黑板上, 将循环路线内容隐去, 在板书上即使造成形式上的空白又造成内容上的空白, 之后让学生完成。巩固练习反馈效果很好。

四、借助空白结课, 意犹未尽

结课是一堂有艺术魅力好课的“终曲”, 课堂教学的结尾也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 成功的结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念、提炼升华的作用, 而且还能延伸、拓宽课堂内容, 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取得“课虽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设置“空白”弹好“终曲”非常必要。例如:在讲述鸟类相关知识时, 结课时给同学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感人的故事牵动着同学们的心, 听闻女孩为救丹顶鹤献出年轻的生命时很多同学热泪盈眶, 片刻空白后我抓住时机及时提问:“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鸟类?”问题一出, 学生争着发言, 结课前形成一个小高潮, 这样不仅能以问激趣而且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思维的延伸, 同时又很好地渗透了德育教育, 如此一石三鸟之举, 何乐而不为呢?

教学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学生不喜欢那种不留余地的教学, 因此, 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一片天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将其内在的潜能挖掘出来, 使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在

能启迪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智力、活跃教学气氛。“沉睡”, 课堂教学中巧设“空白”, 能有利的开启学生心智、完善

在讲述艾滋病病毒的内容时, 为拓展知识, 我有意识设疑:“你知道红丝带吗?”问题一提出, 立即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引起学生积极地思维和纷纷的争论。这时我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 待同学回答完毕后, 我并不急于肯定或补充, 而是有意识的形成第个性、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贯彻新课改理念, 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当然, 空白要适时、适度, 否则过多的空白将会使学生茫然。

上一篇:储罐拱顶下一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