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艺术思想

2024-09-09

柏拉图的艺术思想(共12篇)

柏拉图的艺术思想 篇1

摘要:柏拉图对模仿艺术的抨击是建立在其划定“理念—现实—艺术”三重范畴中论证的, 认为艺术只是对影像的模仿, 是不真实的, 艺术只制造视觉幻象, 具有欺骗性, 这样的模仿艺术与“理念”的真实隔着两层;但他也看到艺术自身的价值, 艺术可以创造出比自然更完美形象, 甚至将理想城邦的建立比作画家作画。

关键词:柏拉图,模仿艺术,抨击与认可

模仿说是古希腊文艺理论的起点, 柏拉图关于模仿说的观点影响深远, 作为其理论核心是对模仿艺术的抨击, 艺术是对理念世界的影像模仿, 与真理隔着两层, 如果以此判断柏拉图是反艺术, 可能太过片面。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虽对模仿艺术百般刁难, 但他也看到艺术的价值, 艺术可以对自然的瑕疵作出改进, 创造出完美的形象, 曾将理想城邦的建立比作画家作画。

一、柏拉图模仿艺术的抨击

柏拉图在《理想国》卷十开头就说:“拒绝任何模仿”, 因艺术是对“理念”的模仿, 是不真实的, 他认为“在凡是我们能用同一名称称呼多种事物的场合, 我们都假定它们只有一个形式或理念。”1柏拉图抨击模仿艺术是在“理念—现实—艺术”三重范畴中展开的, 他用“理念”真实作为评判艺术的主要标准, 而“理念”是其假定预先存在, 是神创造的事物原型, 艺术的形象是不真实的。柏拉图三种床是三重范畴最好的解释, 神创造理念世界的床、木匠根据理念制造的床, 画家画出的床, 是对木匠制造床的模仿, 与“真理”隔着两层。

1. 艺术是对影像的模仿

艺术家作画时, 柏拉图认为有种更为容易的方法:“如果你愿意拿一面镜子到处照的话, 你就能最快地做到这一点, 你能很快地制作出太阳和天空中的一切, 很快地制作出大地和你自已, 以及别的动物、用具、植物和我们刚才谈到的那些东西。”2镜子所成影像是对事物机械地反映, 不是真实地存在, 柏拉图认为画家作画和镜子所成影像是一样, 画家画出的图像也不是真实存在, 只能描绘出像实在的东西, 与事物的本质相距甚远。

柏拉图拿镜子成像类比画家作画而推演出艺术的性质, 认为艺术的模仿如镜子成像一样, 是不真实的, 是因他轻视艺术的作用, 忽视艺术家的创作性和个性, 绘画中的形象都是艺术家经过精心选取, 而非不加选择地如镜子四处照照所成的影像。

2. 艺术制造视觉幻象, 具有视觉欺骗性

柏拉图反对模仿艺术, 不仅因艺术只能模仿表象世界, 还因模仿艺术制造视觉幻象, 具有欺骗性, 因其了解肉眼会产生很多错觉, 使他更加憎恶模仿艺术。“一个同样大小的东西远看和近看在人的眼睛里显得不一样大, ……同一事物在水里看和不在水里看曲直是不同的。由于同样的视觉错误同一事物外表面的凹凸看起来也不是不同的。并且显然, 我们的心灵里有种种诸如此类的混乱。绘画所以能发挥其魅力正是利用了我们天性中的这一弱点, 魔术师和许多别的诸如此类的艺人也是利用我们这一弱点。”3柏拉图眼里不同的色彩, 使图像看上去凹凸不平, 让观者产生很多幻觉, 容易形成幻象, 欺骗观者的眼睛。“因为艺术家创作的不是事物自身, 仅仅是伪造品, 仅仅是幻觉或错觉。艺术家就像个诡辩家, 让别人心中浮现出跟现实不符的印象, 艺术所创造的相似性仅仅存在与我们的想象之中”。4艺术描绘的图画只是乞灵于心灵低贱的部分, 乞灵我们的想象而非理性。

柏拉图不懂透视规律和光的折射现象, 仅从视觉角度解释现实中出现的偏差以此类比艺术, 认为艺术是虚假的, 菲迪亚斯的《雅典娜》神像, 是柏拉图憎恶虚假艺术的典型例证。雕刻家考虑到实际安放地点, 为了使高度的雕像从远处看上去更真实, 会有意加大雕像的比例。菲迪亚斯从视觉和几何学角度考虑, 放弃了真实再现的追求, 他完全明白:“置于高处的物体的尺寸会发生明显短缩, 并因此赋予雅典娜神像客观上不正确的比例, 而恰恰是由于这点, 他胜过了阿尔卡姆内斯, 在柏拉图看来, 这件作品可能就是那种虚假艺术的一个标准例证, 他在指责遵从透视法变形, 无视实际比例而只按照那些悦目的比例的做法时, 几乎就是在特指菲迪亚斯这尊雕像。”5这样的作品运用虚假的比例, 只为满足视觉上好看, 放弃柏拉图最看重理性“实在”, 远离“真实”“自然”的理念世界, 这是他最憎恶的地方。

柏拉图对模仿艺术的抨击, 建立在“理念”基础上, 他用根本不存在的“理念”评判艺术的价值, 因而他看不到艺术家的创造性, 认为艺术即使是对可感现实准确无误的模仿, 也是一种无意义、无价值的复制。艺术家凭借错觉, 误导我们的眼睛, 在我们的心灵中增加混乱, 其真实性甚至不及工匠制作的东西, 因此, 柏拉图非常憎恶模仿艺术。但同时, 他在治理理想城邦的时候, 又看到艺术的创造性, 可以呈现出完美的典范。

二、柏拉图对模仿艺术的认可

柏拉图忽视艺术家的创造性, 认为模仿艺术和镜子成像一样, 与理性实在相距甚远, 无法真实地再现出事物的本质, 又认为艺术易于制造幻象, 造成视觉欺骗性而抨击艺术, 因此,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柏拉图是反艺术, 艺术在其哲学体系中是无价值, 这种观点往往是很片面的。柏拉图从自已的立场出发, 严格界定艺术现象的范围内, 即使在这个狭窄的范围, 艺术在他看来仍然具有价值。

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将理想城邦的范型比作画家作画, “如果哪一个城邦不是经过艺术家按照神圣的原型加以描画, 它是永远不可能幸福的。”6柏拉图了解作画过程, 画家可以对自然原型进行加工, 直到作品中呈现出比自然更最完美的形象。理想城邦的范型和画家作画一样, 而且是优秀的画家, 虽然他所设立的理想城邦实际上并不存在, 但至少说明柏拉图明白, 艺术家在形象创造的过程中, 可以进行不断地调整, 创造出比自然更完美的作品。

菲迪亚斯之手的《宙斯》神像, 是柏拉图和新柏拉图主义认为艺术具有完美创造性的典型例证。艺术不再是影像的模仿, 不再是无意义、无价值, 而是超越了人类的一切追求, 并与理念本身紧密相连, 不再是前面所讲的, 与“理念”的真实隔着两层。

柏拉图根据绘画的手法, 将艺术家分为两类, 一类是备受责难的完全靠感官模仿物质世界的东西;另一类是“创造性”的画家, 他们不是对物质世界简单模仿, 而是创造出物质世界中不存在的模仿对象。这些艺术家在创作时, 精心准备画板, 制作草图, 反复调整, 用柏拉图的话来说:“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大概会不时地向两个方向看望, 向一个方向看绝对正义、美、理性和节制, 向另一个方向看他们在人类之中的体现;他们融合此二者, 在荷马的指引下, 根据他所描述的、神灵在人类中愿意显现的形象, 用各种材料创造人像。”7此处柏拉图未指明是哪位艺术家, 但在文章的另一处, 他认为菲迪亚斯是“杰出的艺术家”。菲迪亚斯创造的《宙斯》形象, 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柏拉图认为菲迪亚斯是根据荷马史诗中的描述, 加上“神灵在人类愿意显现的样子”创造出来的形象。这里所指的神灵显现, 其实是艺术家根据诗人的叙述, 构思出来一种现实生活不存在, 但又与人相似的一种完美形象, 这一形象实际上无限接近于和柏拉图所说的“理念”。

柏拉图原来用“理念”的真将艺术家降格到连工匠都不如的地位, 现在又将菲迪亚斯创造的《宙斯》形象上升到“神创造的自然”的地位, 与他假定永恒存在的“理念”相同的地位, 甚至这种创造可以超越自然。后世的新柏拉图主义也曾说过:“不能由于艺术是通过模仿而创造自然事物就轻视艺术。因为……我们必须明白, 艺术并非简单再现所见之物, 而是回到自然也是源自其中的理式中去, 并且大多数艺术作品都是属于自己的;他们是美的拥有者, 并能弥补自然的缺陷。因此菲迪亚斯在创作宙斯肖像时, 并没有任何来自理念事物的原形, 而是通过揣测应以什么形式使宙斯呈现于视觉之前。”8艺术不再如镜子一样, 对事物影像的模仿, 更不再制造幻象, 产生视觉欺骗性, 而可以对自然的瑕疵作出改进, 创造出比自然更完美的形象。

柏拉图一方面抨击模仿艺术, 用不存在的理念真实来衡量艺术的成就, 模仿艺术在其哲学体系中, 不仅不如工匠的地位, 还被认为是低贱父母所生的孩子。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艺术自身的价值, 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 并非像镜子不加选择地四处乱照所得的成像, 而是有所选择, 在头脑中进行构思, 反复调整, 甚至可以对自然原型进行加工, 创造出比自然更美的形象。如果因此就判断, 柏拉图是站立反艺术的立场, 或者说他的模仿说观点是矛盾, 可能那过于片面。柏拉图虽认识到艺术的价值, 但他对模仿艺术的认可, 是站在其严格界定的艺术现象的范围内, “艺术作品中要尽可能恰当地表现出‘理念’, 他们的工作甚至可以作为立法者的范例。”9柏拉图的一生的梦想就建立他想象中理想的城邦, 艺术在他勾勒的理想城邦中, 要尽量表现出“理念”, “理念”的最终目的是为建立理想的城邦, 如前提到的菲迪亚斯《宙斯》形象的创造, 就是艺术家按照神灵愿意显现的样子创造出来的, 神灵的现象已经无限接近于柏拉图的“理念”, 而对《雅典娜》的责难只因远离他所建构的“理念”。

注释

11.2.3.4.7.8. (古希腊) 柏拉图著.《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88页、第386页, 第396页, 第399-400页, 第386页, 第253页, 第254页.

25. (英) E.H.贡布里希著.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艺术与错觉》浙江摄影出版社, 1987年11月.第227页.6.40.潘诺夫斯基撰.高士明译.《理念》收于《美术史与观念史》ⅱ, 范景中、曹意强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567-568页.第565页.

39. (美) M.H.艾布拉姆斯.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45页.

柏拉图的艺术思想 篇2

摘要:柏拉图作为古希腊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对欧洲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理念论作为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既体现了古希腊哲学思考的传统,充分反映了柏拉图本人对“流动”与“永恒”的追问,同时又是他政治理论的基石。讨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有助于整体把握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了解西方政治思想之根源。

关键词: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理念论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对欧洲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研究西方哲学史不能回避的哲学家;作为西方政治哲学思想上极其重要的人物,柏拉图首次提出了政治学中政体的概念,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一家之政治思想,建构了包括政体、法制、教育等在内的“理想国”,虽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其政治思想不乏集权主义的特征。要讨论西方政治思想之根源,必然要讨论柏拉图的哲学思想,而要讨论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就要从其思想的核心——理念论开始。

一、柏拉图其人

柏拉图出生于公元前427年,他主要生活的年代正是经过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之后,雅典民主政治遭遇危机,整个古希腊的城邦制度走向衰落之时。“三十僭主”时期(公元前404年),因为有亲戚及朋友在统治集团中,柏拉图有了参政的机会,他所见的僭主们的暴政和内讧使得民主政治看来像黄金时代一般。恢复民主制度之后,柏拉图对民主政治格外宽容。但29岁的时候,他却看到他最尊敬的老师和朋友、他所认为雅典最高贵的人——苏格拉底,因一项荒谬的指控,被判处死刑。这件事情极大地影响了他后来的哲学生涯。

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开始游历,这期间他的所见所闻所思,很大部分组成了他今后的政治哲学思想。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古希腊英雄阿卡德穆的墓前建立学园(Academy)。

柏拉图对“理念”与“现象”的思考,承继了古希腊哲学对人类道德、社会美德中的“不变”与“流动”进行思考的传统,在其老师苏格拉底提出要在心灵中寻找外部世界永恒的内在原则、可以用对话的方式将人类的理智和其中潜在的真理引导出来的基础上,阐发了这种智慧到底存在于何处、这种永恒的是非观念的定义等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理念论”的思想。

二、理念论:三个比喻的哲学寓意

“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希

腊文将其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柏拉图则给“理念”赋予了特殊的涵义,即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存在。他将世界两分为可见世界(Visible)与可知世界(Intelligible)。可见世界是物质的、个别的“现在”,它总是在流动变化之中,人们不可能会对不断改变的事物产生真正的认识,而只能是对具体事物有意见(Opinion);而可知世界是理念的、一般的“现实”,它需要人们运用理智来了解,惟其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Knowledge)。可见世界是感觉世界,它变化、不稳定、有缺陷;可知世界是理念世界,它由事物的概念(Concept)组成,完美且恒定不变。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具体事物则是对这个范型的模仿,是完美理念不完美的影子。就像我们平时看到很多匹马,他们的毛色各有不同,或者其中还有缺少耳朵或者瘸腿的马,但我们都知道他们是马,因为在这些马的背后,都是一匹绝对完美的“理念的马”。

同样,存在于两种世界的两种认识也是有着错误与正确之分的。存在于可见世界中的意见,因认识主体与客体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变化性,这并非正确的认识;而可知世界中的知识,来源于人的理智,人的理智是相同的,知识也就是唯一的、恒定的、正确的。这也是柏拉图认为数学学科美丽之所在:数学的状态是永恒的、可正确认识的。

那么又要怎样获得真知呢?柏拉图将这种获取真知的方法论述为“灵魂回忆”或是“灵魂转向”。他描述了一个神话来讲述灵魂的故事:在诸神赴宴的途中因驭马者对拉载灵魂的马车失去控制,导致灵魂跌落地上折断翅膀,不能回到天上的理念领域,只能暂居于肉体。包含天赋知识的灵魂在肉体中醒来时,由于身体的干扰而忘记了所有理念,只有经过适当的训练、学习触动、提示或唤醒知识,使之明白地昭示与灵魂,并使灵魂产生一种回归本源的渴望,柏拉图称这种渴望为eros,也就是“爱”。

现象是感觉经验,理念才是思想灵魂的对象,只有通过灵魂转向,去思考理念的东西,才能获得真知。

柏拉图用线喻(The line simite)来说明两种世界、两种认识的区分。他说:“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的比例分割,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他们相对清晰和模糊的程度。”用形象化的图示表示即为:

(线喻图)

在柏拉图的认识当中,理念世界的构成也是有等次的,依其由低到高表现为:自然物、人造物、数学意义、范畴意义、道德审美、善。善是世界的本原,是最高的理念,“给知识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认知能力的实在,就是善的理念”,“善本身却不是一个是者,它的尊严和统摄力超过是者”。对他而言,自然界中

永恒不变的事物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永恒不变的事物是一体的两面,他用太阳比喻善(The sun simite)。太阳是肉眼视觉的源泉,善则是“心灵的眼睛”认识的源泉;太阳使可感事物显示出来,善使可知对象向心灵显示。

此后,柏拉图的思想形成了最著名洞喻(The hole simite),以此来说明其现实意义。

有一群囚徒世代被锁在漆黑的洞穴里,连脖颈都锁住,不能回头或是环顾,只能面对正前方的洞壁。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囚徒与火中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形生物举着高过墙头的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洞壁上,形成囚徒们终生所见的“皮影戏”。而囚徒就认为这些明明灭灭的影子是真实的事物,并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

囚徒们习惯这种生活,他们不觉悲惨。但是,一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回过头来,生平第一次看到影像以外的事物。耀眼的火光使他不能适应,眼睛刺痛,而连洞壁上的影子也看不清了。适应一会儿之后,他开始能分清影子与雕像,雕像比影子更为真实。他想办法越过矮墙,走过火堆,进入外面的世界的时候,阳光比火光更加耀眼,也使他更加痛苦。他慢慢适应着阳光的照耀,看到阴影,看到水中的倒影,再看到真实的事物,方知外界的事物比雕像更为真实;最后看到太阳本身,知道是太阳才是是万物生长、季节变换的源泉,就像火光造就影子一般。

对比三个比喻,我们可以再一次地用线喻的模型对应表示:

(对比线喻图)

三、理念论在政治哲学中的体现——哲学王与理想国

柏拉图“洞穴神话”其实还有一个结尾:获得自由的囚徒想到他的同胞还在洞穴的黑暗中生活,他回到洞中,视图说服其他人,使他们相信洞壁上所见的不过是真实事物的影像罢了。然而他们并不相信他,认为他在外面把眼睛弄坏了,他只有与他们争论幻觉和真理、偶像与原型,因此引发众怒,被他们处死。柏拉图用这个故事比喻苏格拉底的悲剧,同时也意识到在法律和道德堕落的现存政治中,人类的出路只能是由真正的哲学家掌握政权或是政治家成为哲学家。

如果说洞穴就是城邦世界,那个到洞外见过太阳的人就是哲学王,是在现实中到过理念世界真正见过“善”的人。只有让哲学王拥有权力才能免于被处死的惨剧,才能重塑城邦的精神,完成对现实城邦的改造。

于此同时,灵魂也分为三个等级,对应着不同的特征和美德,现实中的人据此被划分为三个等级承担城邦中不同的分工。只有按照这种构成模式,城邦方能实现正义:

(灵魂之图)

或许,可以将柏拉图的理念论做一个简单总结:世界两分为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在日常看到的现象之外,真相存在于理念;知识只能通过对理念的思考获得,认识是虚假的;善是世界的本原,是规定可知世界秩序的外在原因和原则;灵魂与理念领域相通。

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正是以此种信念为内核,形成了成熟的体系。

参考书目:

徐大同等:《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柏拉图的人道主义思想解读 篇3

关键词:人道主义思想  查尔斯·狄更斯  《双城记》  法国大革命

作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查尔斯·狄更斯在表现人物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双城记》这部作品一开始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也是狄更斯在晚年的一大力作。这部小说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对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同时对下层人们的悲惨生活表示深切的同情,具有人道主义精神。作品塑造了多个不同人物形象,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狄更斯在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了他对社会下层人们生活的关注,这在当时社会是十分难得的。

一  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

《双城记》创作于一个特殊的时代。工业革命的到来,对英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工人阶级的生存状态极为窘迫,不仅工资制度未能得到改善,同时还要遭受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长期处于压迫下的工人阶级终于奋起反抗,尽管未能达到工人运动的最终目的,但是其反映的社会问题以及下层人们的强烈愤懑对当时的社会也造成了一定的思想冲击。狄更斯出身贫寒,在他幼年时期,父亲就因负债过重入狱,家庭的贫困,使狄更斯未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习时断时续,在他11岁的时候,便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学习基本上开始靠自学。饱受人生的苦难与艰辛,狄更斯与同龄人相比,他的思想也更为成熟,看尽了社会的种种罪恶与黑暗,他对下层人们的生活状况深表同情,这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響。同时也使他成为一名更具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

二  《双城记》中人道主义思想体现

1  对封建贵族的强烈批判

在《双城记》这部作品中,作者对封建贵族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鞭挞,同时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下层劳动人们备受压迫,生存格外艰难,而这一切都归因于封建贵族的残酷剥削。为了真实地反映这种社会现状,作者刻画了厄弗里蒙地兄弟这两个封建贵族形象,将他们的残忍与丑恶嘴脸一一揭露出来。对于他们来说,下层人民的生命是卑贱的,不值得珍惜的,因此,当他们碾死幼儿的时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没有任何心理的起伏与波澜,只是扔下一枚金币,便大步走开,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性。同时厄弗里蒙地两兄弟又是好色之徒,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不惜去霸占良家妇女,甚至残杀人命。这一切被梅尼特医生尽收眼底,梅尼特医生愤怒地将其告发,然而这些对于厄弗里蒙地兄弟来说,似乎没有任何威慑力,他们不仅未能得到制裁,相反又设法将梅尼特医生送入监狱。梅尼特医生在狱中遭受了巨大的身体摧残与内心折磨,导致精神失常,这对他的妻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最终对生活感到绝望,离开人世。封建贵族的残酷与罪恶使人们的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愤恨。作者在小说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对封建贵族的鞭挞与厌恶,同时,在情节上设置上,作者又使厄弗里蒙地两兄弟遭到了报应,这无不体现着狄更斯内心深处的人道主义思想。

2  对复仇者德伐日太太的同情与否定

《双城记》中,作者着重对德伐日太太一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首先,她的姐姐遭受了封建贵族的残忍虐待,丧失了性命,姐夫无法忍受心中的怒火,与之理论,也被活活折磨而死,同时,德伐日太太还亲眼见证了梅尼特医生在监狱遭受的折磨与摧残,她的内心充满了仇恨,作为下层劳动妇女,她的身上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色彩。不得不说,德伐日太太是一个充满智慧、明辨是非的智慧女性,她不仅充满谋略,而且具有胆识,她能够组织一大批妇女走上战场,并指挥她们作战。然而,当大革命达到一个高潮之时,德伐日太太已经成为一个完全被仇恨充斥的恐怖杀人狂魔,她内心的仇恨与日俱增,她活着的目的就是报仇。当她手刃仇人,杀死代尔那的时候,她的内心是无比快慰的,她甚至要将代尔那的妻子儿女全部杀掉,这似乎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德伐日太太的家庭被封建贵族迫害的家破人亡,她所表现出来的愤恨与暴力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她后来陷入了疯狂杀人的暴力深渊,完全丧失了最初的人性,这在作者看来是持否定态度的。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作者对德伐日太太的残暴与仇恨心理进行了深入刻画,同时,对她的这一行为进行批判。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德伐日太太由最初的同情逐渐转化为不满。这同样是作者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

3  对仁爱之士卡尔登的赞扬

卡尔登在《双城记》这部作品中,散发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同时他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之一。卡尔登博学多才,拥有极高的才华,但是他的内心是孤僻的,再加上律师的身份,他对人的态度就显得冷淡。而路茜的出现使他性情大变,他开始活泼起来。他对路茜充满了满满的爱意,愿意为了路茜做任何事情,而路茜与代尔那却情投意合。尽管如此,卡尔登并未表现出妒忌与愤恨,他默默无闻地帮助路茜、关心路茜,发自内心希望路茜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这种胸怀与度量是常人难以达到的。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代尔那被判处死刑后,卡尔登非但没有趁机使路茜回到自己身边,还自愿代替代尔那受刑,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来使路茜的家庭得以完整,这种爱已经超越了生死,是一种纯粹的、无私的爱。读者在读到这部分时,常常会为卡尔登的行为所触动。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着狄更斯的人道主义色彩。

4  对善良女神路茜的歌颂

路茜是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着重刻画的一个重要人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与德伐日太太有着相似的经历。她的家庭也被厄弗里蒙地兄弟迫害,内心也遭受了极大的痛苦。然而与德伐日太太不同的是,路茜没有陷入仇恨中无法自拔,而是充满大爱,将家庭之间的矛盾与仇恨一一化解。她自小便与父亲分割两地,没有享受过父爱,在她知道父亲还活在世上的时候,她的内心是激动的,她的爱与善良感化了父亲,使父亲能够重新振作起来,她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父亲走出痛苦,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同时,路茜又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无论遭遇多大的家庭变故,她都能将家庭打理得完整有序,为这个家默默付出。作为一个母亲,她尽到了对子女的教育的责任;作为一个妻子,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来解救自己的丈夫。甚至对于外人,路茜也表现出来她的博爱,她为别人当证人,企图让别人能够脱离危险,还为一些对他人不利的证词感到难过,可见她的内心是善良、博爱的,从路茜身上,无不散发着人道主义的光辉。

三  《双城记》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多重表现

1  进步性

在《双城记》中,狄更斯用了很多的篇幅对于法国大革命进行描写,包括了整个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起因、过程和最后的结果。狄更斯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深刻地揭露了贵族阶级的残暴专横、纵欲奢靡的生活,以及在其统治之下平民生活的艰辛困苦。普通百姓地位卑微,甚至连一些生活的基本权利也很难享有,很多人因为冒犯贵族尔含冤入狱,作者通过贵族与平民之间强烈的反差对比,描写了当时法国社会中存在的激烈矛盾,也揭示了法国大革命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压迫与专横的统治下反抗也就成为了必然,作者表达出对于法国普通平民的怜悯与同情以及对贵族阶级的憎恨与厌恶,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正义性。法国人民群众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结果,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通过革命推翻贵族的统治具有推动历史进程的深刻意义。作者赞扬人民的力量、歌颂革命的成功,展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作者通过对法国大革命整个过程的描写,也是为英国19世纪中期的社会现状所忧虑,表面的繁华,也难以掩盖当时英国社会的腐朽与堕落。作者狄更斯建议英国当权者以史为鉴,展现了超前的思想性。

2  局限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狄更斯对于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是、狄更斯對法国大革命认识的主要来源,而卡莱尔对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充分认识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进步性和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在《双城记》中,狄更斯虽然通过法国大革命来影射英国的当前社会,警告英国的当权阶级,但是其中对于革命暴力的场面描写也对抵抗的人民发出警告,将革命的原因归咎为人民的报复行动,而暴力只会带来新的灾难与杀戮。狄更斯个人对于革命带来的恐怖状态和杀戮情景是难以接受的。他承认革命能够对暴力罪行予以制止,但对于无辜百姓的生命依然难以保障,新的暴力依然无法消除。但是法国大革命具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还带来了新的社会变革,破坏了原来有的腐朽社会制度而建立了新的政权。狄更斯对于法国大革命暴力行动的理解是扭曲的,他误解了人们疯狂而盲目的付出行为,使其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  幻想性

从狄更斯的其他作品中也可以看出狄更斯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人道主义者,因此人道主义精神也成为其处理问题的重要方式。狄更斯虽然认为法国的贵族阶级荒淫暴戾、冷酷残忍,难以被原谅,但是通过暴力革命,以威胁无辜百姓的生命为代价来换取个人的利益也是不可取的。他主张的更多的是以宽恕仁爱的精神,通过精神的感化和自我的牺牲来缓解矛盾、消除仇恨,引领社会的变革,进而拯救整个社会。狄更斯的思想固然寄托着其个人的美好愿望,也展现了其和平、仁爱的救世主张,但是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所处的历史环境,这种思想和观念明显是不现实的,这种美好和真诚的人道主义带有太多的幻想性。

四  结语

《双城记》这部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它对后世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借鉴,同时这部作品也使狄更斯在英国文坛上的地位进一步确立,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引领了英国文学的思潮,同时他的喜剧化手法以及夸张、讽刺的运用,也使《双城记》这部作品具有了极强的艺术价值与感染力,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伍笑颜:《试论〈双城记〉中的“善与恶”》,《作家》(下半月),2015年第6期。

[2] 张楠:《解读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3] 韩睿:《论〈双城记〉中的人物形象所折射的人道主义精神》,《青春岁月》,2014年第5期。

[4] 刘雨、薛晶晶:《评析〈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芒种》,2014年第12期。

[5] 邱细平、王桃花、何素芳:《〈双城记〉中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解读》,《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6] 刘斐:《谈〈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7] 白杨:《〈双城记〉人物形象折射出的人道主义精神》,《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8] 刘芳、王禄芳:《〈双城记〉中的极端人物形象及其“圆圈”结局——再论狄更斯的人道主义》,《作家》(下半月),2015年第8期。

关于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研究 篇4

关键词:柏拉图,教育思想,理想国,善,哲学王

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当之无愧的鼻祖式人物, 他的思想渗透于西方思想的血脉中, 从未断绝。而且, 他一生著作颇丰, 四十多篇对话集历经两千五百多年流传至今, 而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理想国》了。

《理想国》一书以理念论为基础, 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蓝图。全书共十卷, 书中探讨了教育、伦理、文艺、哲学等诸多问题。在《理想国》里, 柏拉图用大量的篇幅谈论了他的教育主张, 并提出了他认为最理想的国家公民教育体制构想, 他的教育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影响巨大, 且在当下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价值。

1、早期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早期儿童教育尤其重要, 因为“凡事开头最重要……在幼小柔嫩的阶段, 最容易接受陶冶, 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 就能塑成什么型式。”“为了培养美德, 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优美高尚的故事。”在柏拉图看来, “一个儿童从小受到了好的教育, 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 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 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到了坏的教育, 结果就会相反。”

他倡导孩子应该从小实地见习战争, “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孩子骑着马到战场上去看打仗, 在安全的地方则让他们靠近前沿……”要给孩子们讲授一些规矩:“年轻人看到年长者来到应该肃静;要起立让座以示敬意;对父母要尽孝道;还要注意发式、袍服、鞋履;总之体态举止, 以及其他诸如此类, 都要注意。”同时要让“孩子们从一开始做游戏起就能借助于音乐养成遵守法律的精神”。

柏拉图应该是“寓教于乐”的最早倡导者, 他说, “请不要强迫孩子们学习, 要用做游戏的方法。你可以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到他们每个人的天性”。“因为, 身体上的被迫劳累对身体无害, 但, 被迫进行的学习确是不能在心灵生根的。”他的这番话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现代教育对孩子的强迫性与压制性。

2、终身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 首先要用五年的时间进行“相应的体操训练”, 并“坚持不断地专心致志地学习辩证法”[1];之后, 再用十五年“派他再下到地洞里去, 强迫他们负责指挥战争或其它适合青年人干的公务, 看他们是否能在各种诱惑面前而坚定不移, 或者, 看他们是否会畏缩、出轨”;“到五十岁以上, 那些在一切方面都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他们得用大部分时间来研究哲学;但是在轮到值班时, 他们每个人都要不辞辛苦管理繁冗的政治事务, 为了城邦而走上统治者的岗位———不是为了光荣而是考虑到必要。”[12]而这, 也正是柏拉图所建构的理想教育体制的最终目的, 即培养担负国家大任的“哲学王”。

从柏拉图的终身教育思想中, 我们不难发现, 教育应该是贯穿于人一生的工作, 不应当仅限于在学校的时间。即便是那些至善至美优秀能干的治国人才, 也只有当他们培养和选拔出合格的继承人, 他们才可以辞官离去。

3、音乐和体育教育思想

柏拉图吸收了雅典的传统教育经验, 特别重视音乐和体育教育, 认为二者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更把它们作为早期初等教育的主要内容。

柏拉图认为, “这种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 用音乐来陶冶心灵”, 并“把故事包括在音乐里”。同时, 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二者缺一不可, 因为“那些专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度粗暴, 那些专搞音乐文艺的人又不免变得过度软弱”。但是, “天性中的激情部分的确会产生野蛮;如果加以适当训练就可能成为勇敢”;温文是“人性中爱智部分的一种性质”, 这种性质如“培养适当就能变得温文而秩序井然”。所以, 只有音乐教育与体育教育适当结合, 从而“使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 达到和谐”, 才能成为温文与勇敢两种品质和谐存在的人。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的护卫者必须在音乐里“布防设哨”, “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 违犯了固有的秩序”。因为这么做“别的害处是没有, 只是它一点点地渗透, 悄悄地流入人的性格和习惯, 再以渐大的力量由此流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再由人与人的关系肆无忌惮地流向法律和政治制度”, 以致“破坏了公私方面的一切”。

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 柏拉图把对善理念的学习视为“最高的知识”, 但音乐和体育教育是无法达到善的。“体操关心的是生灭事物;因为它影响身体的增强与衰弱。”音乐“以音调培养某种精神和谐 (不是知识) , 以韵律培养优雅得体, 还以故事 (或纯系传说的或较为真实的) 的语言培养与此相近的品质。”可是这些途径并不能通向柏拉图所寻求的“善”。所以在书中, 柏拉图又接着一一阐述了学习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谐音学、辩证法这几门课程在心灵转向过程中的作用, 在他看来, “全部这一学习过程能够引导灵魂的最善部分上升到看见实在的最善的部分”。

4、男女教育平等思想

柏拉图应该是西方“男女平等”教育思想的首创者。在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 不仅十分重视对男子的教育问题, 而且主张女子应该享有教育的权利, 他明确表达了关于女性教育的观点。柏拉图并不否认男人和女人在性别上不同, 但同时申明:性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本质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更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接受教育的决定性因素。在他看来, “同样的禀赋应该给同样职务”, “没有任何一项管理国家的工作, 因为女人在干而专属于女性, 或者因为男人在干而专属于男性。各种的天赋才能同样分布于男女两性。”所以, “我们一向是以音乐和体操教育男子的”, “那么, 为了同样地使用女子, 我们一定要同样地用两门功课来教育女子, 并且还给他要给他们军事教育。”而“一个国家能够造就这些出类拔萃的女人和男人, 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好的吗?”

可以说, 柏拉图积极倡导男女教育平等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具挑战性的, 但他坚决认为, “关于女子体育和文艺教育的改革, 尤其是关于女子要受军事训练, 如携带兵器和骑马等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既然开始讨论的, 就得坚持下去。文人雅士们的俏皮话, 挖苦话我们是必定会听到的, 千万不要怕。”这种敢于与世俗偏见进行抗争的精神至今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5、国家教育思想

柏拉图所有的教育思想都是为其所构建的理想国服务的, 他的教育思想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立足于国家。柏拉图认为, 教育能引导人们拥有道德, 以实现善的理念。他认为每一个灵魂都会追求善, 并以此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但是大多数人是不自觉的, 缺乏对善的理念, 只有哲学家才具备这一点。因此, 在他看来,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培养具有最高知识、爱智慧且深明事理的哲学家即哲学王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从而建立一个和谐有序、人民幸福的正义国家。所以, 《理想国》的中译者张竹明先生在解读柏拉图的国家学说时总结道:“国家的大治取决于少数精英人物, 精英又取决于理性在他们心灵里的主导作用;理性又取决于它对善理念的把握;而善理念的把握又取决于辩证法的学习, 归根到底国家的大治取决于正确的教育”。

由于上述原因, 在教育的组织管理上, 柏拉图主张国家控制教育, 要采取公养公育的方法培养人才, 教师要由国家聘请, 教授的内容必须要国家审定。他认为, “最好的男人”与“最好的女人”结合生下的“优秀者的孩子”, 要“带到托儿所去, 交给媬姆抚养”, “用自己制定的习惯和法律培养他们成人”, “从童年、青年以至成年经过考验, 无懈可击”, 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和护卫者, “这是我们所述及的国家和制度藉以建立起来, 得到繁荣昌盛, 并给人民带来最大福利的最便捷的途径。”

六.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 柏拉图确是第一个创立相对完备教育体系的人。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我们无法一一叙及, 但他的教育思想的很多特点, 对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颇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同时其消极的一面, 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柏拉图提倡早期教育, 也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 他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愈早愈好, 而且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这一教育思想在当下非但没有落伍, 而且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正逐步提升, 从家庭到社会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大家尽一切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以便将来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但现今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确乎有些畸形, 从奥数班、心算班到舞蹈班、游泳班, 很多家长没有选择性、跟风似地给孩子报班, 恨不得小孩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而且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可以多学习柏拉图的教育精华。

同时, 柏拉图应是倡导寓教于乐的第一人。他主张用做游戏的方法来学习, 这对我们也很有启发性。所以国内著名柏拉图学者陈康先生才会有这样的评价:“教育之任务不在注入, 乃在引导学子使其自求知识, 西洋启发式教育之始祖非他, 乃柏拉图之教育思想也。”可以说, 现在西方国家各高校所践行的教育理念正是柏拉图所推崇的教育观念, 而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强调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教育思想与其一致, 这正是值得我们现代教育者好好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认为教授给儿童的故事、诗歌、绘画等内容必须严格审查, 只能选取美好的一面, 他要求诗人只能在诗篇里培植良好品格的形象, 而其他的艺人在绘画或雕刻作品中也不能描绘罪恶的形象, 要让孩子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美的熏陶, 否则宁可不要。这一观点当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但同时是否也具有明显片面性和局限性呢?以我们自身的成长教育经历为例,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一种如沐春风般的教育思想下长大的。从小老师和家长就教育我们要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等, 这是一个好孩子的必备品德。但随着慢慢成长, 特别是踏入社会以后, 我们开始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奉行的教育理念处处碰壁, 同时, 又有一套新的教育规则出现:防人之心不可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于是, 我们彻底困惑、迷茫了:到底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什么是对, 什么又是错?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 还是整个教育体系出现裂缝?我们是否该从头反思, 不能把自己认为好和对的东西截取一部分, 然后写成一本专给孩子看的书, 因为事实上我们根本无从知晓童年期究竟是什么时候结束, 而成人期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因为它们从来都是相互连接、浑然一体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终身教育的思想也是柏拉图的一大贡献。这一思想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信息泛滥、知识混杂多元化的社会, 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 让自己的知识尽可能完备丰富, 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而学习也是丰富身心, 提升自我的最好方式。作为如此伟大的一个教育家, 柏拉图在提倡男女教育平等这一教育思想创举的同时, 却主张剥夺第三等级民众的受教育权。可以说, 柏拉图的这种想法过于绝对, 过分看重了先天因素, 而完全忽略了后天的因素, 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理想的国家必定要有理想的教育作为支撑。总之, 柏拉图的《理想国》精心构建了一个理想完整的教育体系, 至广大, 尽精微。正如陈康先生所说:“柏拉图的《国家篇》不仅是集以前教育思想之大成, 而且成为以后希腊教育思想的源泉。1000余年的西洋古代思想史关于教育方面在这里达到他的最高峰。”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2]张竹明译:《理想国》[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3]李永忠吴和庆《柏拉图的教育哲学》[J].《益阳师专学报》, 2000年 (2) :第111页。

柏拉图的故事思想400字 篇5

柏拉图是古希腊文化巨擘,古希腊三哲之一,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其思想研究广泛涉及哲学,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文艺学等众多领域,并在这些学术领域中做出了开拓性的历史贡献.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独具特色的故事教育思想,对当代故事教育具有重大启发意义.作为柏拉图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教育建立在其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哲学观,以实现国家与个人正义为旨趣的正义论道德观以及维护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的国家主义政治观理论基础之上.

根据以理念论为重要始基的学习即回忆说与灵魂转向说,柏拉图认为人既有为善的可能又有作恶的可能,故事教育应有助于使具有成为护卫者天性的儿童认识到神性不变从而远离道德冲突困境,观照稳定性与单一性,使其从善避恶,为掌握关于理念世界的理性知识打下坚实基础.立足于正义论道德观,柏拉图主张对儿童进行旨趣纯正,文质兼美的故事教育,使儿童听到优美高尚的故事内容,以求受教育者心灵正义之实现与美好德性之养成.植根于国家主义政治观,柏拉图强调故事编者应按照城邦缔造者的要求与整个国家的利益来编写故事,而不应写出不合规范的故事.柏拉图故事教育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故事教育的目的,故事的审查,故事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等诸方面的内容.

柏拉图的艺术思想 篇6

关键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B502.2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026—02

古希腊的动荡年代,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家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迸发出了无限瑰丽的思想火花,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财富。亚里士多德师承于柏拉图,因此两人的学说有相同的内容,但也存在诸多差异:

一、关于国家的起源

柏拉图认为个人才能的片面性与生活需要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工,而这种分工最终导致了人们的共同生活和分工合作,而国家就是这种社会分工的产物。这种分工合作、各求所需、各尽其能的原则就是柏拉图立国的基础。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自然生成论”是其国家起源观的核心。他指出,自然赋予人类的目的是过优良的生活,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在于他的合群性,恰恰这一合群性是人类生存和过优良生活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人类就可以结成社会,组成城邦,过有组织的生活。因此“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凡脱离城邦的人“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无论是两性的结合、家庭的出现,还是村坊的产生、国家的形成,自始至終都贯穿着“自然”的精神,而国家则是这种自然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人类本性的完成。

关于国家起源的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各不相同的政治风格。一个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严格的社会分工,一个把国家的起源规定为社团的自然发展。由严格的社会分工所产生的国家,必然使国家带有分工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因此,社会的等级井然、国民生活的千篇一律、整个国家的整齐划一就成为国家的突出特色。相反,由社团的自然发展所产生的国家必然处处体现出“自然生成”的特色,一切依照自然、顺应自然。因此,这样的国家更加适应人的本质的发展,多角度发展、多层次需求、多阶层杂容并存就成为这种国家应有的特色。

同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相比较,亚里士多德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同其师柏拉图一样,把社会与国家混为一谈,而是明确地把两者区别开来,认为国家是“至善”的社会团体,从而突出了国家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到国家不像柏拉图所言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思想撇开了国家产生的空想性,从而向科学性、唯物论又迈进了一步。这是柏拉图所不及的。

二、关于国家的伦理基础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均被称为正义论的国家观和法律观,正义的观点贯穿两人的学说之中。柏拉图所做《理想国》一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什么是正义或公正的问题展开的。在柏拉图那里,所谓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实现或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从传统的城邦主义出发,得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认为人的最高生活中只有在城邦之内才是可能的,但城邦就是政治,因此政治生活是第一位的。正像任何原型都有目的性一样,国家原型以实现人的幸福为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的中心内容是讲善、美德和正义。正义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产生的一种美德。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就是建立在这种正义论的基础上的,整体的标准都要符合正义和美德的要求。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观念直接来源于柏拉图的思想,并进一步深入加以发挥。

三、关于国家阶级构成

柏拉图认为,人与人是不同的,进而提出把人划分开来。从天性上划分,对应智慧的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其天赋职能是以才智管理国家;对应勇敢的是护卫者、军人,其天赋职能是保卫国家;对应节制的是劳动者,其天赋职能是安分守己地为自己为国家进行生产劳动。从自然本性上划分,柏拉图认为人天生有三种质,一种人是用金子做成的,富于天才和智慧,即统治者;另一种人是用银子做成的,他们天生忠实于统治者,勇敢善战、不怕牺牲,是社会秩序、国家安全的维护者,即护卫者;第三种人是用铜铁做成的,他们应该从事生产劳动以供养社会,即劳动者。柏拉图从各个不同角度论证了人类天生的不平等性和等级差别的客观性,由此构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自由人的自治团体,不是主人与奴隶的结合地。他完全否定了柏拉图的阶级划分,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不平等的天性。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中,社会结构的组合、阶级的划分、人们在国家中的责任和义务等等,都遵循着自然发展的规律,顺应着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国家中,自然的和谐代替了城邦的划一,社会的宽松代替了等级的森严,个性的发展代替了自我的泯灭,政治的民主代替了治国的独裁,整个国家向着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发展。但不得不看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概念包含着很深的公民偏见。它完全否定了奴隶、外邦人和妇女的政治权利。因此,他的民主观念是十分狭隘的。

四、关于所有制

柏拉图认为,一个社会是否合乎正义与公道,衡量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的贫富悬殊是否过大。他谴责私有财产,认为私产之下无好执政者甚至会毁灭社会,而理想国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为此,他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具体办法。他说,在第一、第二等级内实行“共产制”,使他们以国家利益为至上利益,过一种简朴的禁欲主义生活,而生产者等级却可以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在当时奴隶制社会江河日下的状况下,这种理想的社会模式最终无法得以实现。最后就连柏拉图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其理论的空想性。在《法律篇》中,柏拉图重新肯定了私有制,否定了“共产制”。亚里士多德的整体主义是比较温和的,他批判柏拉图过分追求城邦统一的努力,认为这种“共产制”不符合人的本性,反而会造成事事无人问津的后果。亚里士多德提倡的是一种有限制的私有制,他称之为“私有公用”。即成人财产私有,但要保障它用于公共的目的。他的基本原则是在承认个人利益,划清各个人所有利益的范围的基础上,实现城邦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统一。

五、关于治国方略

哲学家治国被柏拉图认为是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最高权力的结合。哲学家对于国家理念有深刻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家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根据社会分工理论,治国也是一项专业技术,只有哲学家才真正掌握它,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执政。柏拉图依据这种逻辑,自然而然地否定了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用人治来代替法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柏拉图逐渐认识到自己理论的局限性,在《法律篇》中他强调了法律的作用。然而,他认为一旦有能力的统治者出现,人类便无须由法律统治了,因为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因此,归根到底,即使在其晚年所描绘的第二等好的国家中,柏拉图还是崇尚哲学王的最高统治,在其思想的深处还是对法律或习俗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而亚里士多德则始终坚持法治而反对人治,他认为的法治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其二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全体人民,包括统治者应一律服从,否则法治无法实现。他指出,法治优于人治的地方在于:第一,人治容易尚私,而法治则可秉公。因为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法律恰恰正是全没有感情的”,现实许多政治家往往在制定措施时感情用事,法律恰恰正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第二,法律是由多数人制定的,因而具有更大的可取性。因为“许多人出资举办的宴会可以胜过一个人独办的酒席;相似地,在许多事例上,群众比任何一人又可能作较好的裁断,而且多数人也不易腐败。”第三,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尤其是世袭制更加如此。亚里士多德指出,如果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个人的欲望、自私的情感被带入国家政治,必将贻误国家、祸害人民。总之,“在我们今日,谁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

有关国家治理的论道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可谓各执一端。一个信奉贤人政治,一个坚持以法治国,两者政治哲学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六、关于政体分类

柏拉图提出划分政体的两个标志:1.根据执政人数的多少;2.内在精神和原则。他把政体分为五种:贤人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亚里士多德划分政体的标准与柏拉图基本相同,但他强调看统治者的目的是否旨在照顾全部城邦共同的利益。他把政体分为两类六种:1.正宗政体,包括君主、贵族和共和三种政体;2.变态政体,包括僭主、寡头和平民三种政体。这种分类是建立在柏拉图的基础上并加以发展了的。

小结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对师徒的思想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的新篇章。柏拉图是第一个有系统哲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而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甚至对老师的许多观点进行了批判,正如他所遵循的“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们的思想为后世政治思想家提供了无尽的思想宝库和灵感源泉。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比较研究[J].政治学研究,2001,(4).

简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篇7

柏拉图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 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他出生在雅典一个贵族家庭, 此时的雅典正值奴隶制城邦日渐衰败的时期, 政治环境动荡不安。公元前427—公元前399是他的青少年时期, 这一时期的柏拉图学习文学, 而且创作出一些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公元前399—公元前387是柏拉图跟随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习的8年。在苏格拉底去世之后, 他开始外出游历。前387年, 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阿卡德米”学园, 开始接收徒弟和讲授知识, 培养了包括亚里士多德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学生。他所提倡的教育思想是想通过教育培养公民的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品德, 使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公民都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这样就会使整个国家达到正义、公平、友善、和谐的理想生存状态。

二、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在《理想国》等一些哲学著作中有所体现。柏拉图通过辩证法和国家学说等一系列的思想体系, 具体地提出了大量与教育相关的问题, 他构建的思想体系在当时是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理论。柏拉图希望通过这些教育培养出建立和管理及会统治所谓的理想城邦国急需的各类人才, 以此真正实现他的理想。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理性教育思想、国家教育思想、学前教育思想和全面、平等发展教育等思想, 这四方面内容较完整地构成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系。

(一) 理性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理性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发展的高级阶段。他认为人类的心灵应该是由理性、激情和欲望这三个要素构成。人们用来学习、用以思考和推理的过程是人类心灵中最为高贵的理性部分, 这说明人类是具有思维能力的, 有别于其他生物。为了取得名利的胜利, 不惜一切代价付出足以体现出人类所充满的激情部分, 也可以称为爱胜表现。激情和欲望是不无联系的, 然而激情又比欲望部分更要高级些。欲望是感性而没有理性的, 是心灵当中最低级的要素, 可以表现为感官的需要, 例如对物质的追求、精神的追求及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的情感追求, 而“金钱是满足这类欲望的主要手段”这一点, 可以称为爱利部分[1]165。

柏拉图认为, 理性教育是通过对理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人类心灵能力发展程度相结合的过程。理性的培养基础是知识, 同时也是开启智慧、启迪心灵的理性基础。所以柏拉图高度重视天文、数学几何等自然学科知识的传授, 这对培养造就人类的理性是至关重要的。他进一步指出, 仅仅学习这些理论课程是不够的, 远没有达到哲学所要求的高度和深度, 不能完全掌握绝对普遍的东西, 为此柏拉图要求自己必须向老师苏格拉底学习“即使在一个人对所谈论事物的什么一无所知时也能确立相对论断的技能”[2], 这就是后来哲学家们所说的辩证法。因为辩证法是通过推理、演绎的过程, 从这个理论到另外一个理论, 真实地揭露出为追求真理而议论和争论的矛盾双方的表现, 进而达到理性中“善”的方法。在辩证法的指引下, 人们在接受完整的理性教育的全过程中, 不断充实自己, 掌握真理, 最后达到理性教育中最高的层次, 那就是要求做到善的表现。

(二) 国家教育思想

柏拉图不仅仅是一位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做学问、到处讲学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还十分关注自己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整个人类的未来发展, 集中体现在他是古代西方哲学史上将国家教育与国家政治密切相连的第一位教育家、哲学家。他十分重视国家和社会中教育所占有的地位和表现出来的作用, 并把这两者紧密联系起来。教育不仅要为国家培养输送栋梁人才, 而且要发掘人才、利用好人才、通过人才保证国家政治大环境的稳定, 进而保障国家的繁荣昌盛。

同时柏拉图也认为, 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具有和谐安定、文明富强、公正法治、人民平等幸福的充满正义感的民主国家, 最核心的是体现在国家的统治者是否真正关心国家利益, 关注国家人民。柏拉图是头脑中充盈着智慧和具有保家卫国能力的哲学家、思想家, 他指出, 要通过对人们的教育培养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这是对国家负责的表现。哲学王是能够给国家带来光明和正义的, 通过哲学王的治理, 能够完美地改善国家政治的不正义的局面, 从而使国家走上正义的道路。柏拉图认为, 哲学王治理国家是需要有坚定的爱国信念的, 是需要有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高尚思想道德品质的, 是需要有果敢坚强、品性温和、充满公平正义等优良品性的。可是这些优良的品性不会自然产生, 也不会自然灭亡, 而是经过有意识的能力培养和塑造才得以形成的。教育是实现和保障理想国的必要途径和根本手段, 这很好地体现了柏拉图的国家教育观点。他认为, 国家的教育事业应该摆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上, 要作为国家发展的头等要事来抓。建立公共教育机构场所, 从育婴所一直到高等学府, 国家不但要制定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 还要提供充足的教育经费和有利于发展国家教育的政策。柏拉图国家教育思想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对人们的教育建立心中完美的正义之国, 进而使真正的理想国愿望得以实现。在这个终极目标的指引和导向下, 柏拉图确立了他所认为的教育的主要目的, 即要培养爱学习、懂真理的理想城邦国的统治者, 培养具有崇高道德品质、爱国家爱国民、始终如一地忠诚于国家的保卫者。通过国家教育的培养, 国家的管理者拥有智慧、勇敢和正义等美德, 促使每个人自由发展达到心中的善念, 进而使国家管理者领导国家走向成功。

(三) 学前教育思想

柏拉图主张:“教育应该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 凡事开头最重要, 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 最容易受到陶冶。”[3]71“孩子一生下来, 在三岁之前, 要由政府管理这方面事务的官员带到国家育婴所, 由国家安排的专职人员负责抚育。”[3]194而教育则是由国家安排最优秀的公民监督实施。“3-6岁的学龄前儿童都要集中送到神庙附近的儿童游戏场上, 由国家委派的公民监督实施教育, 饮食起居则由委派的公民负责”[4]71。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柏拉图非常重视对幼儿的教育, 他要求讲给幼儿的故事必须经过仔细挑选, 除去那些不健康的, 并禁止传授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害的内容。不要暴怒责罚儿童, 也不要激怒他们, 不要让他们失去体面, 要用幼儿最能听懂的和最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所选择出来的激发幼儿勇敢、正义和高尚品德的故事。这样做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幼儿从小得到熏陶, 想象力得到充分启发。

(四) 全面发展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 教育应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在全面教育学习的过程中个人的天赋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有着改造个人的功能, “一个人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 就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5]140。然而每个人的天赋又不相同, 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后天的职业性质及社会地位。天赋固然很重要, 但是“如果所得到的是不适合的培养, 那么最好的天赋就会比差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更坏”[4]140。为了社会、国家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柏拉图提出用和谐的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用全面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从而提出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论断。

基于教育的全面性发展, 柏拉图所提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 提倡教育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不能妄想把没有灵魂的东西灌输到有灵魂的东西中。在西方教育发展的过程中, 柏拉图最先提出有关男女在接受教育平等方面的问题, 主张男孩和女孩的天赋能力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不论男女都应该受到同样的全面教育, 使身体和身心健康都全面发展。所谓全面教育, 正如他提出的应当在全体公民当中实施全面的社会发展教育, 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文法、体育、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修辞学及辩证法等知识。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 教育理念应该贯穿始终。柏拉图相信通过学习以上所列出的这些知识都能够使每个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使全部公民都根据自身的天赋能力为国家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对其评价

柏拉图作为古代西方教育历史上系统提出教育理论的第一人。他所提倡的有关教育理论等的一系列思想涵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每一个发展阶段, 以及从理性教育到全面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理想国》的横空出世, 标志着柏拉图所认为的理想国应该是一个崇尚教育并懂得如果教育国民的理想城邦国家, 并且把教育看做是使人类灵魂达到心灵理念最高境界的唯一方式。柏拉图根据历史经验并结合自己对理想国家的伟大设想, 在《理想国》中不仅为理想国家设计了一套理想的社会制度和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 而且设计出了对教育培养国民的理想的教育课程, 更依据灵魂的阶段性提升指出了理想国的组成构架。他希望通过这些课程的阶段性学习和拓展示训练, 把政治和哲学相结合, 将抽象与具体相融合, 培养出能够真正获得真、善、美等理论知识及能够建立、管理和统治理想城邦国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有其目的性和局限性,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也不例外, 某种程度上来讲或许存在一些局限性, 他的教育思想是为所谓的理想城邦国服务的, 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为管理和统治国家所服务的, 对人才的培养是有等级区分的。虽然提出了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享有教育, 因此带有一定的阶级色彩。尽管如此, 纵观历史,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整个西方的教育理论和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影响力也很巨大。

摘要:在古代西方的教育历史上, 柏拉图是第一位系统而又全面阐述教育思想和相关教育理论的教育家, 其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深刻、经久不衰, 其教育理论的系统化和全面化对后人具有深远的意义和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柏拉图,教育思想,理性教育,国家教育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柏拉图[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

[3]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4]柏拉图.柏拉图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8.

论柏拉图的主体性思想 篇8

一般认为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是主体主义哲学确立的标志。然而主体性思想作为西方哲学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 在柏拉图甚至更早的时期已经萌芽, 并且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了西方社会长达几千年。

柏拉图以“理式”为核心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大厦。他的相有以下几个特点:1) 相是事物的本源, 具体事物是它的摹本;2) 相是有等级的、最高的理念是“善”;3) 相是看不见的, 它是人的一种假设;4) 相的美是绝对的、完美的, 具体事物的美则是相对的。

柏拉图以相为基础的主体性思想一方面吸收了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将自我主体作为评判知识的标准的价值取向, 而普罗泰戈拉的自我评判标准的相对主义危险倾向则被相之永恒性所克服;另一方面也吸取了苏格拉底在主张“认识你自己”时所坚持的将人自身作为哲学关注的基点的做法及其在运用知识助产术中对探求知识普遍性所作的努力, 苏格拉底关于事物的一般化的定义被柏拉图实体化, 并以之作为实物的本源。“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 乃是因为美出现于它之上或者它分有。[1]”

柏拉图的相论对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思想的扬弃在两个方面做出了贡献:首先是解决了知识确定性问题。在柏拉图之前赫拉克利特的“一切皆流”的思想有了相当的影响, 但是在一个变动不居的世界中, 一切都难以认识和把握, 人何以找到生存的依据, 这一问题不解决, 人类便永远生存在惶惶不可终日中。正是在这种确定性的追求中柏拉图找到了相。相不是一种外在的事物, 它原本就是被人所假定的, “相应于每一组这些多个的东西, 我们都假定一个单一的理念, 假定它是一个统一体而称它为真正的实在。[1]”“还是求援于心灵的世界, 并且在那里去寻找存在的真理好些。[1]”“这种向内心寻找普遍必然性的, 在主观性 (主体性) 中建构客观性 (主体间意义上的普遍有效性) 的思路, 正是笛卡儿的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主旋律。[2]”

其次, 柏拉图完成了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长期以来对于“相”一词在希腊文中应该怎么翻译的问题历来争论不休, 而叶秀山认为柏拉图的原本意思很清楚, “理念即万物‘原型’的意思, 此种‘原型’, 不在‘万物’自身, 而只能在‘思想’中, 在‘主体’之‘设计’中, ‘万物’正是据此种种之原型‘制作’出来的。[3]”由此他认为在柏拉图看来, 这个世界是制作出来的, 而传统的观点则认为世界是生长出来的, 生长是一客观过程, 而制作则是一个主观过程。由“生长”的观念到“制作”的观念转变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制作”的思想正是一种早期的主体性思想。然而柏拉图的制作思想有一个蜕变的过程, 他的主体性思想最终没有摆脱本体论哲学这个大背景的制约。做一个通俗的比喻, 柏拉图的相的产生就好比一个做神像的泥塑匠, 泥塑匠在塑神像的过程中, 他知道这是一个自己的创造过程, 自己是有着一定的自由的。但是当神像做成以后, 它就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 成了一个外在的、异化的东西。理念也是这样, 它最初存在于人心, 而最后却成了一个外在的, 统治人的东西。

2 主体性思想与城邦社会

希腊的城邦制是一种独特的国家形态, 当时希腊周围的国家已经大多实行了疆域性的集权主义, 而希腊的城邦制则是以卫城为中心建立起的一套国家体系。而且在长期面临周围的强大国家的入侵的处境中, 希腊地区大大小小为数众多的城邦也没有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强大的政权, 反而继续保持着各自的相对独立性。这其中有着众多的原因。

早期的国家由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部落发展而来, 在由氏族向国家的转变中, 公共仪式、神的故事逐渐由成员的共同事务转变为部分成员的特权。于是那些掌握了这种特权的人垄断了神意的解释权并在事实上成为权力的垄断者。但是希腊的关于神的故事不仅保存在神庙与王宫之中, 而且流传于民间。因此希腊人保持着特有的自由与相对的权力, 因为他们都能分享到神的荣光。希腊人用群体的力量、各自独立的叙事方式信仰着自己城邦的守护神, 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城邦政治, 这种政治的核心不在庙堂, 而在广场。公共领域的存在是城邦存在的重要条件。

城邦政治的本质就是运用人的理性, 通过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 从而决定公共事务, 任何未经讨论的权力 (僭主) 都是非法的。因此讨论所凭借的话语 (包括能够表达自己意见的各种手段, 如投票) 就成为城邦公民所必备的一项特权, 也是区分公民身份和非公民身份的主要标志。这种公共领域的存在和公民对自己理性的运用正是柏拉图建构自己主体性思想的现实基础。奴隶不属于公民行列, 因为他们没有权力参加城邦事务, 无法体现自己的理性, 因而是不自由的。

在柏拉图时期, 伯罗奔尼撒战争破坏了希腊的民主政制, 随之而来的僭主专制极权造成了社会的空前混乱和人们的价值危机。正是在这个时候柏拉图提出了理式说, 以这种可以自明、能够确证的“理式”来挽救这场危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柏拉图的“制作”思想取代“生长”思想有了更大合理性。生长的思维方式认为事物是自然而然出现的, 如同一颗种子长成大树, 其成长的过程本身说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制作的思维方式认为事物不是自然出现的, 它是人们根据某一摹本制作出来的, 而且这个摹本原就在自己的心中, 就是“理想国”, 现实的国家是不够合理的, 需要人们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去设计和制作理想之国, 对不合理现实的改造和对理想之国度重建都要特别倚重于人的主体性思想的发挥。既是制作, 便难免有误差, 于是需要不断地修正。这种修正过程是人的主体性发挥的主要表现。

3 主体性思想与合格公民

在理想之国, 政治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处理城邦事务, 而且要在这些活动中使公民得到教化, 将城邦精神内化于公民的心中。柏拉图关于金银铜三等人的划分可以视作每个公民依据自己的本性而做出的不同的职业分工, 每一类人如果都能各安其份, 各守其职, 便可以得到不同内容的幸福。手工业者享受家庭之乐, 城邦保卫者可以拥有荣誉, 而哲学王则可以据有权力。这并不是一套等级制的划分, 如拥有权力的哲学王的理性必须处于完美的理想状态, 否则公民便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性对其不断的“制作”, 使之得到规范的运行。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 三类人的划分是依据各自的天性不同而作出的, 不同天性的人从事不同的职业, 各不逾越。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和谐。而这种天性不是由出身决定的, 而是有关职业的本身要求决定的, 也就是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特征去从事相应的工作。每个人的天性不是生长出来的, 而是制作、即教育的结果。每个人的天性必须在教育中发现。教育不能采取强迫的方式, 因为在强迫之下是什么也学不到的。在教育中每个人学到了一些本领同时也放弃了另外一些本领, 于是他们便被自然的分流到相应的职业中去。

既然人的天性不是“生长 (先天注定) ”出来的, 而是与教育有关, 那么人人都有即凡而圣的可能。教育者应该利用合理的手段, 创造有利的条件, 使受教育者尽可能发挥自己的趋近至善的潜能, 而作为受教育者也应该积极努力, 展现自己的天性, 以便将来从事与自己能力相应的职业。这是一个主体性双向发挥的过程。

在柏拉图的这种构想中, 一个人应该或勇敢坚强, 或沉着冷静完全是根据其所从事的职业的需要, 勇敢在此不仅指对真理的坚持, 对城邦的忠诚, 同时也是一种坚定果敢、勇往直前的品格。人的品格是人的一种潜力, 是通过培养发掘出来的。而培养的主要标准就是理念, 理念实际上就是要符合国家的最高利益。作为卫士要勇敢, 作为国王要沉着冷静, 而这些都是国家教育的结果, 是培养的结果, 也就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而具备什么样的气质, 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则是运用个人的主体性对自我按照某种理念“制作”的结果。

除了教育, 另外一个影响合格公民形成的重要社会途径就是公共领域, 任何不符合理念的东西都需要通过在公共领域得到不断的修正和再制作。制作的依据仍然是要符合理念, 并最终是符合城邦的利益, 一个人作为城邦守卫者是否勇敢, 作为手工业者是否有逾越的念头等等。教育主要是国家的职责, 而广场作为公共领域则是每一个公民参与的领地。这两个方面一起对一个人的品格的形成和保持发挥作用。一个公民如果要成为城邦守卫者, 就必须勇敢、坚强, 要成为国王 (如果可以的话) , 那么就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和冷静。然而一个人的品格是否符合其所对应的理念, 要在广场的辩论中得到检验, 勇士要有勇士的话语, 国王有国王的话语, 失去话语权就意味者失去合理性。话语权的彻底丧失意味着公民权的丧失。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 一个人的品格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制作的, 但是一旦在职业划分中有了归属以后, 一个人便又必须保持相应职业所应有某种品格。这种变与不变共存, 同与异共在的双重结构的交叉点便是一个人的应有位置。

在这种二元框架中, 理式一方面召唤着公民行使自己的主体性, 另一方, 它又限制了公民主体性的发挥, 从而成为人的异己力量的存在。这种矛盾是柏拉图相论本身的矛盾所导致的。一方面, 他试图用人的主体性来解决人的知识自明性问题, 以便使人在自身内部找到自己存在的依据;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人的个体差异所带来的相对主义危险, 使得知识具有普遍性, 他又强化了理式的绝对性, 最终使得理式成为一种人的异己力量。而这种矛盾正显示了柏拉图对本体论哲学反思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斐多篇.古希腊罗马哲学[M].三联书店, 1957.

[2]高秉江.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3]叶秀山.哲学作为创造的智慧——叶秀山西方哲学论集[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4]柏拉图.柏拉图全集卷二[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朱熹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篇9

柏拉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治理和保卫者。柏拉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维护城邦、治理国家的哲学王。《理想国》中记载, “学园”的办学目的是培养政治家。柏拉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尽忠的政治家, 建设他心中完美的正义和理想之国。

朱熹的教学目的是培养“明人伦”的“圣人”。朱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圣人”, 朱熹心中的人伦是:“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这里的圣人是能够自觉修身养性, 遵循道的天理的人。朱熹明确说明教学的目的是使人“变化气质”, 培养出“圣人”。

从朱熹和柏拉图的教学目的相比较可以看出:柏拉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自己所创造的人才输入到国家中, 在国家的高级岗位或是低级岗位中担任职务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然朱熹的教学目的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性, 他的教育更多的是围绕自己的理念“存天理, 灭人欲”来培养“圣人”。

2.教学对象:“全面教学”与“小学”和“大学”

柏拉图的教学对象相对比较全面。对3~6岁的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对6~10岁的少年进行初等教育, 主要学习音乐和体育, 包括算术、几何和天文。10~17岁是中等教育阶段, 在17或18岁前后, 为所在城邦履行2年至3年“强制性军事义务”。20~30岁的青年, 挑选一部分有才能的人学习算术, 研究数理。30岁的时候再选拔一些被认为坚定不移、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人学习5年辩证法, 懂得治国之道。30~50岁时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践中, 担任各种低级职务, 提高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到了50岁之后, 从事哲学研究, 一旦轮到他们担任统治者, 就可以走上统治地位, 成为哲学王——国王。

朱熹教学对象相对清晰明了, 朱熹根据人的年龄和心理状况将其分为“小学”和“大学”。朱熹认为:“人生八岁, 则自王公以下, 至于庶人之子弟, 皆入小学”。而这里所指的“庶人”, 是没有爵位和律禄的地主和商人。所以他的由王公至庶人“皆入小学”的设想决非普及小学教育的设想。

由上可以看出, 柏拉图的教学体系从时间上来看是活到老学到老, 贯穿于从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而朱熹的教育对象则有所不同,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到的贫苦农工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是无法接受教育的, 他们没有接受教育的条件。

3.教育内容:“四科”为主和“规矩”为主

柏拉图的教学内容以“四科”为主。柏拉图认为:“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 用音乐来陶冶心灵。”体育和音乐教育是两项基本教育。一个人如果自幼受到好的音乐文艺教育, “并从中吸取营养, 使自己的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除了音乐与体育外, 还有几何和天文, 这四门也就是柏拉图的“四科”。这里的几何与数学是有相似的部分, 通过几何的学习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计算水平, 为后期的国家贡献做好铺垫。而天文知识的学习在于了解天气的情况, 以此来指导人们的劳作作息。

朱熹的教育内容以“规矩”为主。他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讲述了相应的教育内容, 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他认为小学阶段是基础, “小学是事, 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主要是教他依照什么样的规矩去为人处世。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人在年幼时, 通过教育逐渐懂得了敬长、尊师之道, 这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打下基础。到了大学阶段, 只要增加一些“知见”就可以了。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的教育是对小学教育的一种补充与深化。但最终还是学习“礼”。

朱熹根据小学和大学受教育的对象不同, 编写不同的教材供他们学习和参考。柏拉图并未特意为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编纂课本, 而是以“四科”为主, 学习和巩固已有的知识并在这个基础上治理国家, 这也体现了柏拉图的理性教育思想。

4.总结

柏拉图与朱熹两位著名的教育大家, 他们将教育与国家的兴衰相联系。柏拉图与朱熹的教育内容虽不尽相同, 但他们都会根据学生条件而设立课程,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现实实际思想状况而转变,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思想和素质相结合。柏拉图与朱熹的教育方法都具有多样性, 他们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学习, 可见教学方法要富有多样性和创造性。

摘要:中西教育思想有同有异, 本文以朱熹与柏拉图为例阐述中西教育思想的异同。两者在教育方面都有突出的造诣,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教育目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育方法上, 将朱熹与柏拉图的教学思想进行比较, 从而指出其异同, 并加以总结。

浅析《伊翁》中柏拉图的诗教思想 篇10

一、诗教的传统

古希腊的文学作品类型主要有史诗和戏剧。史诗由诵诗人在祭典和宴会场合朗诵, 而戏剧则由演员们在剧场上表演。古希腊的比赛和宗教活动颇多, 二者常常合二为一, 而观看及参与这些赛会是希腊民众的主要娱乐游戏, 因此这些赛会和宗教活动不仅有感召城邦的精神力量, 同时也是城邦教育的主要渠道。由此看来诗在雅典民主制生活中起着重要的社会政治作用。

在柏拉图之前的时代, 荷马史诗就已经在希腊的文化, 教育和政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学者说:“荷马史诗是希腊社会知识的宝藏、伦理、政治、历史以及技术的百科全书”。[1]由此看来诗教的传统很久前就已经存在了。经研究者研究发现:“柏拉图的时代, 思考诗教问题的并非柏拉图一人, 和他同时代但略早一些的阿里斯托芬, 在其喜剧《阿卡奈人》《地母节妇女》, 《蛙》, 等喜剧中均涉及诗教问题。由此看来, 诗教问题在柏拉图的时代并非陌生, 而且已经被很多的诗人所关注。

二、诗教的原则

对于传统的接续来讲, 诵诗人承担解释、传承、质疑、评判和捍卫传统思想的作用, 以及教育城邦民众之职。因此, 在古希腊史诗是智慧和卓越的承载体, 同时引领城邦群众向上。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诵诗人应当不仅能够背诵和表演史诗, 更重要的是可以理解和解释史诗, 因为诗教是一个吸引人接受正确指导的过程。诗教是一种吸引, 这种可以陶冶灵魂, 使之转向对真正美好生活的沉思《王制》376e_377c我们渴望过幸福的生活, 却未必懂得什么才是幸福以及如何才能生活地幸福。所以我们需要教育, 需要来自高于我们的诗人的声音, 如此, 灵魂才能在意见的泥淖中举目向上。

诵诗人不只提供民众喜欢的, 而是提供他们需要的。《法义》中的雅典来客与克里特人谈到教育时指出, 判断一种音乐, 戏剧或诵诗是否有益于城邦, “不能随波逐流, 顺从听众, 判断者不是向群众学习, 而是教育群众, 反对那些以错误的, 不恰当的方式给听众提供快乐的表演者, 把事情交给大多数听众来裁决, 根据他们的投票来决定胜利者。这种做法既腐蚀了诗人, 也腐蚀了观众的嗜好。

三、诗教的作用

在古希腊的社会中, 诗受到高度的关注。因为它在传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希腊两位著名的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和欧里庇得斯都认为, 诗能将人“训练成为好公民”, 其中埃斯库罗斯曾说:“试看自古以来, 那些高贵的诗人是多么有用啊。俄尔普斯把秘密的教仪传给我们, 教我们不可杀生, 穆塞尔斯传授医术和神示;赫西俄德传授农作术, 耕种的时令, 收获的季节;而神圣的荷马之所以获得光荣, 受人尊重, 难道不是因为他给了我们有益的教诲, 教我们怎样列阵, 怎样鼓舞士气, 怎样武装我们的军队吗? (《蛙》1030——35) [2]。在古希腊正是史诗教会了人民如何做事和做人以及如何生活和生存。

另外古希腊人非常重视城邦集体的利益。而史诗是古希腊人古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学者研究发现, “古典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作为城邦公民的一种精神, 以及对于共同体的自豪与忠诚, 提升人心灵的卓越与高贵。”[3]诗教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力量。

优秀的史诗尤其是悲剧对人的心灵起着净化的作用, 能使人的灵魂更加的向善。锡德尼就认为, 诗通过用自己创作的形象来服务于德性, 而且诗比一般认为能导致德行的哲学和历史更为优越, 因为哲学箴言, 规劝, 推理和定义在人们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之前会黯然无光, 不能打动人们的灵魂, 而诗人却能做到以虚构人物和场景感动人们去践行德性。他说:“任何人只要去读读柏拉图自己的书就可以知道他的意思;他的叫做《伊翁》的对话录中, 就给诗以崇高的和真正的赞美, 他认为诗是一种神力感染, 远远超过了人的才智。”[4]由此我们可以推知, 史诗的教育作用不仅得到了苏格拉底而且得到了后人的广泛认可和重视。

总之, 从古到今诗教一直都被人们给予广泛的关注, 诗教问题既是传统问题, 也是现今问题。再次对话中苏格拉底告诉我们, 诗教是心性教育而不是技艺教育, 即是教养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诗传达的不仅是文化还有文明。诗, 既不是智术师们修辞和辩论的工具, 也不是伊翁们取悦观众的技艺, 而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导师。

摘要:诗一直都在古希腊的传统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本篇对话中, 苏格拉底暗讽以伊翁为代表的诵诗人只会取悦城邦公民, 他认为真正的诗应该对民众的灵魂有提升作用。下面我们就对苏格拉底的诗教思想做进一步的探析。

关键词:诗教,诗人,城邦,灵魂

参考文献

[1]Eric A.Havelock.Preface to Plato M.1963, 页61——86.转引自王双洪译疏.刘小枫, 陈少明主编.《经典与解释:伊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阿里斯托芬.《蛙》.见《罗念生全集》, 卷四.《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 第445页.转引自同上.

[3]马鲁.《教育与修辞》.见芬利主编《希腊的遗产》.张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第205页.

柏拉图音乐思想初探 篇11

关键词:柏拉图;音乐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095-02

一、古希腊时代音乐背景与柏拉图的音乐思想

我们大致可以从古希腊时代音乐的三个方面分析柏拉图音乐思想的起源和背景。

1、调式

古希腊调式是以其从出的地区而得名,类似古代的“郑声”、“秦声”、“楚声”的叫法。每一地区的音乐往往有它特殊的风格和特殊的伦理性质(即ethos)。希腊音乐约分四种:一是吕底亚调式。吕底亚在小亚细亚,这地方的音乐柔缓悲婉。二是伊奥利亚调式。伊奥利亚在小亚细亚西海岸,这地方的音乐柔缓缠绵。三是多利亚调式。多利亚在希腊北部,这地方的音乐简单、严肃、激昂。四是佛里吉亚调式。佛里吉亚也在小亚细亚,音乐发达较早,对希腊音乐的影响也最大,它的特点是战斗意味很强。[1]57

柏拉图认为吕底亚调式太过悲哀,而伊奥利亚调式则是靡靡之音,他排斥这两种调式。他赞同的调式是多利亚和佛里吉亚两种,因为这两种调式有为他所肯定的伦理性质:“我但愿有一种调式可以适当地模仿勇敢的人,模仿他们沉着应战,奋不顾身,经风雨,冒万难,履险如夷视死如归。我还愿再有一种调式,模仿在平时工作的人,模仿他们出乎自愿,不受强迫或者正在尽力劝说、祈求别人,或者正在听取别人的祈求、劝告或批评,只要是好话,就从善如流,毫不骄傲,谦虚谨慎,顺受其正。就让我们有这两种调式吧。它们一刚一柔,能恰当地模仿人们成功与失败、节制与勇敢的声音。”[1]104他更多的是从伦理的角度来考虑调式。这种调式性格论,按现在的说法,是一种内容美学,属于音乐的“他律论”范畴。因为它认为音乐含有内容,并从音乐对人的作用,即内容方面来为音乐定性。

2、节奏

关于节奏,柏拉图认为也应该遵循同样的,避免繁复,不应该有许多种音节。应该找到那些能够表现勇敢和聪慧生活的节奏,然后与调式一起配合歌词。在这里柏拉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这就是,应该使节奏和调式符合歌词,而不是让歌词迁就节奏和调式。他认为音乐的美与不美要看节奏的好坏,节奏的好坏要看语文风格的好坏,语文风格的好坏要看心灵的好坏。从这句话的顺序来看是一个逐层递进关系,反过来看,却是一个由内向外一个决定一个的关系,即心灵美决定语文美,语文美决定节奏美,节奏美决定音乐美。在这个关系系列之中,音乐没有它的独立价值(美),它的价值在于表现心灵,音乐仅仅是一种手段,它的美是由被表现的东西,即心灵和歌词(语文)所决定的,而它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美与不美。这是一个典型的音乐表现论,它构成了柏拉图“歌词中心主义”音乐概念的内涵。显然,在节奏的教育方面,柏拉图同样强调的是心灵性,而不是技术性。

3、乐器

这方面,柏拉图排斥一切多弦多音阶的乐器进入城邦,例如,铜弦琴,三角琴,还有奥洛斯笛,以及仿奥洛斯笛造成的其他多音阶乐器。他认为应该选择弦子较少,音阶简单不复杂的乐器,例如,竖琴和台琴。[2]58-59至于为什么排斥音阶复杂的乐器,而采用音阶简单的乐器,柏拉图没有作出解释。在此,我们只能循着他的思路作一些分析,引出其中所蕴含的意思。一般来说,一件乐器的音阶一多,演奏的技术就会复杂,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的艰苦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它。在这个长时间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忘记演奏乐器的本来目的,即表现,而沉溺在技术的玩弄之中;心中惦记的不再是如何很好地伴奏歌唱和表现音乐的内容,而是操心于演奏技术玩得好不好,将手段和目的来了一个颠倒,而导致异化。

二、柏拉图音乐思想之我见

因为柏拉图没有一篇专门的对话来研究音乐,也就更加没有一篇专门的对话来阐述他的音乐思想,我们只能在柏拉图诸多著作中提炼出一些有其音乐思想价值的观点,来试图接近他的音乐思想。在此,我们大致区分了他三种音乐思想:一是在《会饮》篇中,柏拉图借着厄里什马克医生的口说:“音乐也可以说是研究和谐与节奏范围之内的爱情现象的科学。”[3]235这里需要对“爱情现象”作一番解释。《会饮》是一篇讨论爱的对话,厄里什马克所说的“爱情现象”指的是一种“爱欲(eros)”,是相反因素之间的协调融合,因此,“和谐与节奏范围之内的爱情现象”就是指声音的高、低之间的协调融合、节奏快、慢之间的协调融合,音乐就是研究这些现象的科学。二是音乐是关于旋律创作的艺术,这是柏拉图在《高尔基亚篇》里借着苏格拉底之口说出对音乐的第二个定义,这个定义反映了古希腊音乐的一般情况,即单音音乐,这就是它只有旋律而没有意义上的和声,所以说,音乐是关于旋律创作的艺术。三是“当声音渗透到灵魂里的时候,我们把这看作是美德教育,我们试用音乐这个词来描述它。”[4]59虽然这不是一个直接了当的关于音乐的定义,但是它仍旧在告诉我们音乐是什么,这就是,音乐是关于美德教育的。

既然音乐或音乐美的判断的标准在柏拉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他是这样提出来的:“凡是美的事物不是对于我们一切人都同样是美吗?还是它们本身就同样美,不是按照我们的意见才是同样美?没有人会承认在舞蹈里表现罪恶的形式比表现德性的形式还更美,或是会承认他自己喜爱表现罪恶的形式而旁人却喜爱另样的形式。但是多数人都说,音乐的好处在使我们心灵得到快感。”柏拉图说,假定我们安排一场艺术比赛,把全国居民都召集起来作为评判者,任何想获奖的都来参加,就给我们以快感进行比赛,这是唯一的标准。谁给与最大的快感,谁就获胜得奖。至于参赛者表演什么,他完全有自己的自由,不作限制。因此,参赛者中有演出荷马史诗的,有唱配乐抒情诗的,有演悲剧的,有演喜剧的,还有演傀儡戏的。柏拉图说,在评判时,如果将决定权交给婴幼儿,他们一定会选木偶操纵者(即傀儡戏);如果决定权交给较大一点的儿童,他们会选择喜剧;如果是由有教养的年轻人来做选择,他们一定会选择悲剧;而老年人则会喜欢《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这样一来,就不会有最终的结果,因为主观的东西必然是相对的。但是,柏拉图自己还是做出了一种最终的选择,这就是,他认为,老年人选出的结果就是最终的获胜者,在这里也可以看出,柏拉图通过音乐表达出政治权利分配的观点。

三、音乐教育的目的

音乐的最终目的体现在音乐教育上,而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这里有两点要注意,第一是美,第二是爱。

柏拉图这里所说的美,决不是我们常人所以为的声音美或美的声音,而是“美本身”。在西方,是柏拉图第一个区分了“美的事物”和“美本身”。他说:“一种人是声音的爱好者,喜欢美的声调、美的色彩、美的形状以及一切由此而组成的作品。但是他们的思想不能认识并喜爱美本身。另一种人能够理解美本身,就美本身领会到美本身,这种人不是很少吗?” [1]218美本身是理性认识的对象,而美的声调则是感性的对象。音乐的美本身是什么样的呢?柏拉图先举了一个例子,说正如学习阅读语文,先要学会认识那些字母本身,然后不管它们散在什么样的句子里,都能辨别出来,无论字体大小,都不忽视它们,心里明白没有到做这步功夫,就不能算是识字。紧接着,他说了一段关于音乐美本身的话:“老天爷,音乐教育不是一样的道理么?我们自己和我们所要教育的保卫者们都不能算懂音乐,除非我们认识了节制、勇敢、宽宏、高远之类品质的形相以及和它们相反的品质的形相,无论它们散在什么地方,无论是它们本体或是它们的影像,一眼看到,就能辨别出来;无论它们表现在大处或是表现在小处,都不忽视它们,心里明白辨别本体和影像所需要的能力和训练是一样的。”[2]63-64这里所谓的“本体”就是“美本身”,音乐的美本身就是“节制、勇敢、宽宏、高远”这些品质。爱这些品质就是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显然,柏拉图的审美理论是一种理性主义的认识论,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建立在理性认识基础之上的审美理论。所谓节制,勇敢,宽宏,高远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形式。因此,可以说柏拉图的审美理论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形式主义。

我们再来看他所说的“爱”。柏拉图这里所说的“爱”,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而是用“音乐的精神”去爱,他说:“真正的爱只是用有节制的音乐的精神去爱凡是美的和有秩序的,是不是?”[2]65可惜柏拉图这里没有说明什么是“有节制的音乐的精神”。这里不便妄作推测,因为没有可作推测的线索。但是,我们要记住,柏拉图提出了“音乐的精神”这个概念,并且要用音乐的精神去爱那美本身。

综上,柏拉图的音乐思想从其理论的性质来说,它是一种理想主义的音乐思想,没有规定的体系排列,更多的理论存在于他的著作中的一些只言片语中,更多都是借着他人的口表达。从其现实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注重实践的音乐思想,他试图通过音乐的教化,而使城邦公民达到对美的热爱,这又体现出其理论中现实的政治意义。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柏拉图.理想国[C]//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3.

[3]柏拉图.会饮篇[C]//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3.

[4]柏拉图.高尔吉亚[EB/OL].宋祥瑞,译.http://classics.mit.edu/plato/

gorgias.html.

[5]周友华,杨鑫铭.名歌赏析精编[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4.

[6]杜光.基础乐理[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柏拉图的艺术思想 篇12

1 心灵与肉体的和谐

柏拉图认为人是心灵和肉体的统一体, 一个完善的人必定是心灵既美且善, 身体强壮无比的。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认为只有人的心灵充满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有智慧, 才能成为城邦所需要的真正护卫者。柏拉图眼光深邃, 在继承先师苏格拉底的基础上, 进一步将苏格拉底的思想发展, 认为只有心灵和肉体的和谐教育才能培养城邦的护卫者。而要达到心灵和肉体的和谐, 柏拉图认为最好的教育方法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 用音乐来陶冶心灵。”他认为音乐教育可以达到心灵的至美至善;体育锻炼的目的在于锻炼健康的身体和训练勇敢的品质;通过音乐和体育教育, 从而达到心灵与肉体的和谐状态。

柏拉图认为“在教体操之前先教音乐”, 因为音乐能“照顾人的心灵”, 年轻人只有接受了音乐的陶冶后才能培养良好的德性。柏拉图的音乐教育包括故事、文学、艺术等。而音乐教育中, 最主要的又是故事教育, 在柏拉图看来“故事是包括在音乐里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讲给孩子听的, 柏拉图呼吁“我们不应该放任地让儿童听不相干的故事”, 因为“在幼小的阶段, 最容易接受陶冶, 你要把它塑造成什么型式, 就能塑造成什么型式。”为了培养美德, 柏拉图主张建立故事审查制度, 接受好的故事, 而拒绝坏的故事。因为, 这些坏的故事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恐慌, 使他们变成懦夫, 造成心灵的软弱, 会引起年轻人犯罪作恶的念头, 这些荒诞的言行, 对于听者是有害无益的。因此, 柏拉图建议要给孩子们讲审核过的故事, 认为这些审核过的故事可以铸造他们的心灵。同时柏拉图还呼吁当时的统治者应该加强对故事编写者的监督, 让故事的写作者写出和乎规范的东西。

除此之外, 柏拉图认为还应该通过“净化”护卫者的感官直觉来“纯化”人的心灵。柏拉图认为, 要阻止艺人在绘画、雕刻、建筑等艺术作品中描绘邪恶、龌龊的东西。避免青少年, 沾染不良的东西, 酿成大错。柏拉图认为, 要想使我们的年轻人心灵美, 就必须让年轻人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好的、美的、善的。这样才能达到心灵的真、善、美, 做到“心灵美好公正, 判断正确, 对于坏人坏事毫不沾边, 毫无往返”。

柏拉图认为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成就的最大保障, 身体如果失去健康, 就会使自己变得神智不清, 以致会丧失殆尽已获得的知识, 只有身体健康, 才能获得有益的结果。因此, 要用体操来训练身体。柏拉图说的体育包括骑马、弓箭、舞蹈、掷弹、军事训练等。城邦的护卫者必须从童年期就接受严格的训练, 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体质。在柏拉图看来, 护卫者必须是戒除酗酒的, 吃生肉, 不吃甜食, 视觉听觉极端敏锐, 能克服各种条件下的困难等良好的品质。柏拉图认为, 护卫者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因为“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健康”, 而且还能训练“勇敢”等心理品质。柏拉图认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是不需要医生的, 在柏拉图看来每个护卫者“既是好战士, 又是好医生”, “受伤以后敷这么一层草药就够了”。

在柏拉图设想的教育理念中, 心灵和肉体是相促进相互依存的, 心灵需要肉体保障, 使心灵免遭外部痛苦的影响;肉体需要心灵来支撑, 心灵能医治肉体;心灵和肉体的和谐统一, 正是柏拉图所理解的“完美人”。当前,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 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培养的青少年不但在身体上要健康, 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另外, 我们作为教育者, 不能只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忽略学生心理方面的发展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应该关注学生心灵和肉体的和谐统一, 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2 激情与理性的和谐

柏拉图认为激情 (即意气和欲望) 是人天性中存在着的, 是人心灵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如果不加控制, 这种激情就会变得粗暴和野蛮, 因此必须要用理性来对激情进行引导, 使护卫者不但是身体强壮充满激情, 还是一个具有勇敢、节制、智慧、正义的理性人。

柏拉图认为, 人的心灵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其中“一部分是人用来学习的。另一部分是人用来发怒的 (即激情) 。还有第三个部分……因而称它为‘爱钱’部分。”在柏拉图看来激情部分是永远完全地为了优越、胜利和名誉的, 因而也可以称之为“爱胜”部分或“爱敬”部分。正因为激情是为了优越、胜利和名誉, 所以很多时候公民会为了自身的胜利和名誉而做出违背理性的事来, 正如柏拉图所说, 人天性中的激情部分可能会产生野蛮, 但训练适当就会成为勇敢, 过了头就会变成粗暴, 就会像野兽一样粗暴蛮干, 不和谐不礼貌。“结果成了一个爱同人吵架, 爱发脾气的喜怒无常性情乖张的人”。因此必须要对激情用理性加以引导。

如何引导人心灵中的激情部分使之变得有理性?柏拉图认为, 首先要处理好音乐和体育的关系, 因为音乐和体育是为人的“智”和“激情”服务的。但柏拉图反对公民专搞体育或音乐, 在他看来专搞体育或音乐的人是不完整的, 因为“我注意到那些专搞体育锻炼的人往往变得过度粗暴, 那些专搞音乐文艺的人又不免变得过度软弱。”在柏拉图看来如果专注体育而不学习音乐就会变得野蛮与粗暴, 若专注音乐而忽略体育就会变得柔弱与柔顺, 而城邦的护卫者所需要的是这两种品质兼有之, 只有具备了这两种品质, 他才能变得温文而又勇敢, 否则便是既怯懦而又粗野。

其次, 柏拉图认为要想把激情引向节制、勇敢、正义的理性方向, 就必须通过学习一系列知识来培养, 因为知识是启发智慧和培养理性的基础。他认为数学、天文、几何等学科教学不仅能使人具有智慧, 变得聪明。柏拉图尤其强调学习辩证法, 他认为辩证法可以把人的灵魂引向真理。”通过辩证法的学习, 使人至善至美, 洞察理念, 掌握真理, 富于理性, 柏拉图的理性教育才算结束。

通过对人的天性中的激情加以理性的控制, 使城邦公民不但具有不惧危险牺牲不怕困难的勇敢品质,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又不失“温文柔雅”的气质, 从而达到激情和理性的统一。其关于激情和理性的和谐教育思想为洛克、弥尔顿等人继承和发展为绅士教育理论, 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勇敢、节制、正义、智慧, 正是柏拉图口中完美的人, 这些古希腊时代的高尚品德对今天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 我们感叹社会道德滑坡, 社会正义缺失;物质上富有, 但精神懈怠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 学习柏拉图激情与理性相和谐的思想,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 是我们当前紧要的任务。

3 德与智相和谐

柏拉图理想的城邦居民不仅是充满激情, 富于理性, 还是德性和智慧的统一体。柏拉图在《理想国》中, 将世上的人分为三等:统治者、军人、平民, 上天分别在他们身上加入了黄金、白银、铜和铁不同金属。正是因为上天在不同的人身上注入了不同质的金属, 所以他们所需要的德性和知识也不相同, 只有这三个阶级的人各司其职, 即执政者用智慧管理国家, 军人用勇敢精神保卫国家, 平民用节制服从统治者的意志, 国家和人民就是正义和幸福的。

柏拉图认为, 上天在统治者身上注入的是黄金, 因而他们需要的品德是智慧, 是最有智慧的人, 是智慧的化身。要如何变得有智慧呢?在柏拉图看来统治者除了学习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外, 最重要的就是研习辩证法。辩证法作为一个哲学体系, 柏拉图认为它是最高深的学问。在通过了音乐、算术、几何、天文学习后, 人们基本具备了作为城邦公民或护卫者的知识, 大多数人被分配去担任政府官吏, 其中极少数出类拔萃、“身上加了黄金”的人 (即未来统治者) 将继续学习, 精研辩证法。辩证法有何种能力?柏拉图认为“只有辩证法有能力让人看到实在”“能够不用假设而一直上升到第一原理本身”, 所以在柏拉图看来只有接受过辩证法教育并通过最后考验的人, 才能成为“哲学王”, 即真正的统治者。

在身上注入了白银的人就是军人, 勇敢是其主要的品德, 只有具有勇敢品德的人, 才能护卫城邦。如何培养勇敢的美德呢?在柏拉图看来就必须学习相关的知识, 才有信心、勇气和智慧来对付入侵的敌人。这些知识包括算术、几何、天文等。对于算术, 柏拉图认为是城邦的护卫者都应该学习的, 它是技术、思想和科学知识都要用到的。为什么要学习算数和算学呢, 柏拉图认为“这个学科看来能把人的灵魂引向真理”“能迫使灵魂使用纯粹理性通向真理本身。”因此, 军人必须学会它, 才能统帅军队;哲学家也应该学会它, 才能把握真理。柏拉图认为, 学习算术, 不是马马虎虎地学, 他要求护卫者必须深入地学下去, 目的是为了战争和便于将灵魂从变化的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对于几何, 柏拉图认为它的用途主要是在军事上, 指挥官精通几何就能在战争中安营扎寨, 排兵步列;同时, 柏拉图认为几何可以把人的灵魂引向真理。所以城邦公民要重视几何学习。对于学习天文, 柏拉图认为:“凡是抬起头来仰望天花藻井的, 都是在用灵魂而费用眼睛学习。”在这里, 柏拉图认为在学习天文学时, 可以把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可见世界由无数事物构成, 是现象, 虽然可以通过目力感知, 但不是真实的知识, 可见的事物都是虚假的;只有无数理念构成的, 被理性和思考所把握的可知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 才能领悟真、善、美的本质。

对于在身上注入了铜和铁的人, 主要是指下层被统治者, 他们灵魂中固有的东西是欲望, 他们是被欲望占有的人。因此, 他们所要培养的品质就是节制, 即服从统治者的统治, 服从奴隶主所制定的社会规范。如何节制这些下等人的欲望呢?柏拉图认为只有“让他们集中精力专搞一门”, 即让这些人专搞一门技艺, 以此来消磨下层平民的意志, 使得这些人只知道生产财富, 而不会威胁奴隶主的统治。因此, 柏拉图认为他们要学的不是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辩证法等知识 (因为这些人有了知识和智慧会威胁到奴隶主的统治) , 而是技艺, 用这些技艺为城邦创造财富。因而, 他们所学习的东西是要知道如何生产粮食、怎样建造房子、如何做衣服、如何经商等技艺就可以了。

德与智, 是人类教育永恒的话题, 柏拉图对培养美德探求知识的论述, 实际上体现了他关于德育和智育的思想。后世的教育家们大多继承了这一思想。但也应看到,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为奴隶贵族统治者服务的, 作为身上加了“废铜烂铁”的奴隶是没有教育权利的。德与智相和谐, 古希腊人主张对人进行和谐全面教育的萌芽。当前,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是我们当前的目标。因此, 我们不能把德与智相割裂开来, 德是智的基础, 德决定智, 指导智。因此, 我们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 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柏拉图《理想国》的最高理念是建立一个“正义”的理想国家, 他认为和谐的教育就是达到这一理想国家的方式。柏拉图不仅为建立一个“理想国”设定了比较完善的教育制度, 也为培养什么样的人设计了学习的课程。通过心灵与肉体、激情与理性、德与智的和谐教育, 并最终获得真、善、美的知识, 建立正义国家。当然,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有糟粕的部分, 但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我们应学习柏拉图教育思想中的合理部分, 并与我们的实际相结合起来, 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目标。

摘要:“和谐”是《理想国》中反复论述的重要概念, 贯穿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心灵与肉体、激情与理性、德与智的和谐是《理想国》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柏拉图,和谐教育,理想国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 张竹明, 译.商务印书馆, 2011.3.

[2]张发琨选编.古希腊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12.

[3]余纪元.《理想国》演讲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

上一篇:海洋生物技术发展展望下一篇:预防甲型肝炎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