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语言观(共9篇)
柏拉图的语言观 篇1
一
在《斐德若篇》中, 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讲述的故事对文字的作用予以贬低。他认为, 文字作为外在的符号, “只能医再认, 不能医记忆。”它会使人们善忘, 因为“借助文字的帮助, 他们可无须教练就可以吞下许多知识, 好像无所不知, 而实际上却一无所知”。在这里, 柏拉图贬低了文字的地位与作用, 对文字保持着警惕的态度, 这一观点为西方两千年的形而上学传统所继承, 乃致被德里达视为统治西方哲学史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从而祭起解构的快刀。本文将对柏拉图的这一语言观加以分析。
在《斐德若篇》中, 苏格拉底讲述了一个故事, 图提将他的发明向塔穆斯国王进献, 建议向全国推广。当涉及到文字时, 图提认为文字是医治教育和记忆力的良药, 可以使埃及人受更多的教育有更好的记忆力。然而国王说, 文字会使学会它的人善忘, 因为他们就信任文书, 只凭外在的符号再认, 并非凭内在的脑力回忆。因此, 文字只能医再认, 不能医记忆。而通过文字进行的教育使人们学到的只是真实界的形似, 而不是真实界本身。借助文字的帮助, 人们虽可以吞下许多知识, 实际却一无所知。
要理解柏拉图这一观点, 必须联系柏拉图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与文艺思想来理解。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柏拉图的思想体系:
1.理念论的哲学本体论
理念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的理论基石, 是其哲学本体。柏拉图认为, 我们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 因而都是不真实的, 而真正实在的东西应当是不动不变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苏格拉底所讲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这种实在就是柏拉图所称的“理念”, 所有的理念构成了一个客观独立的世界即理念世界, 这是唯一真实的世界。理念不依存与物质存在, 也不是人的意识, 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 这种本体是一种由底向高的体系, 最高的、最完美的理念是善, 善是真、善、美的统一, 是神的化身。
从理念论出发, 柏拉图否定了现实世界的可靠性, 这样, 在柏拉图那里, 作为真实世界的理念与作为个别事物的现实之间就出现了对立, 而理念世界则具有至高的地位, 是世界的根源之所在。
2.文艺的摹仿说
从理念论出发, 柏拉图对古希腊早期流行的摹仿说进行了改造, 形成其唯心主义摹仿说。
在《理想国》卷十中, 柏拉图以床为例说明其他的观点。他认为, 现实的床是对理念的床的模本和影子, 而画家画的床是对现实的床的摹本和影子, 即画家画的床是对理念的“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因而和真理隔了三层。
可以看出, 在柏拉图理论中有三种世界:理念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理念世界是第一位的, 自然是第二性的, 而文艺所摹仿的现实只能是摹仿理念的摹本, 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象, 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
因此, 柏拉图把文艺创作中对自然的摹仿贬之为照镜子, 在他看来, 就像镜子照物一样, 只是客观事物的外貌复现, 不能体现理念世界的本质。这就否定了文艺作品的价值, 否定了文艺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
3.文艺创作的灵感说
柏拉图从理念论出发, 否定了文艺的价值。然而另一方面, 柏拉图也承认有一类文章“可以给人教益, 而且以给人教益为目标”, “把真善美的东西写到读者心灵里去”, 他也承认对荷马这样的伟大诗人是满心景仰的, 在《对话集》中柏拉图也不止一次地流露出对诗的喜爱。这是因为在柏拉图那里, 伟大的诗篇的创作者不是他所说的摹仿者, 而是“爱智慧、爱美者、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 这种伟大诗人与摹仿者是根本不同的, 因为伟大诗篇的吟诵所依靠的不是摹仿的本领, 而是灵感的赐予。
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 在柏拉图那里, 理念始终是其理论基石, 处于第一性的位置。而人们要把握理念世界, 就要依靠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依靠神灵凭附陷入迷狂, 而不能依靠文字。因为文字只能帮助再认, 无助于“凭内在脑力的回忆”。
柏拉图这一观点为亚里士多德所继承, 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说“口说的话是内心经验的表征, 书写的话是说的话的表征”, 书写乃是内心经验的表征之表征。这一观念同样见于后世诸多哲学家。如索绪尔所说“语言和文字是符号的两个不同的系统, 后者唯一存在的理由在于表征前者。语言学的对象不是书写的词和口说的词的结合, 而是由后者单独构成”。
二
德里达在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批判和解构的同时, 认为非拼音文字的汉语是“发展在一切逻各斯中心倾向之外的强大文明运动的证明”。诚然, 中国古代文论没有将言说与书面文字加以绝对清晰的分界, 然而对于语言与思想的断裂, 古人也是早有觉察, 早在孔子著述中便有类似柏拉图的焦虑。
《论语阳货》载: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 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对于竭力推行“仁”、“礼”的孔子来说, 对弟子的道德教化, 对仁政的宣扬, 应当就像天地万物一样, 以自然流动的方式昭示人们。他讲的“无言”便是如同四季运行、万物生发一样, 以一种完全自然的形态教化弟子。显然, 这正是一位精神导师和哲学家的梦想:梦想知识和道德在传授中能够不失其纯真, 不经过词语的过滤, 也无须乎一再的解释;梦想整个文化的传承无须乎借助语言;梦想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隔在思想和思想的实现之间。而这正是中西很多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
如同柏拉图担心文字遭到不同的人们的误解一样, 孔子也意识到了话语言说要注意适当的对象。“可与言而不与之言, 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 亦不失言。”柏拉图的担心同样困扰着孔子, 即担心言说一旦外化为文字, 无选择地落到每一个人面前时, 可能会遭到误解与扭曲。这似乎可以从一个方面来解释为什么孔子没有留下著作而是通过其弟子的记录——如同柏拉图记录苏格拉底的对话一样——传流后世, 这个事实似乎显示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对文字的怀疑。
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 孔子面对这一困境的策略是“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于是, 我们在《论语》中看到的孔子完全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对话者, 而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训导者。与柏拉图一样, 孔子采取了对话语录体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地克服言说与思想的紧张关系。
应当说, 虽然柏拉图没有专门论述语言问题, 但作为古希腊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奠基人物, 其语言观值得我们重视。本文所作的, 只是一个尚不成熟的浅探。不过我们可以说, 柏拉图的这一思想在后世许多哲学家那里都看得到影子, 为后世所发挥、继承。因此, 我们应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重视。
摘要:从两个方面, 对柏拉图所持的语言观进行初步分析。第一部分, 结合柏拉图的哲学体系阐述其语言观;第二部分, 则将柏拉图语言观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哲学本体论,文艺的摹仿,语言学,语言观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斐德若篇.
[2]陆扬.德里达——解构之维.华中师大出版社, 1996.
[3]张隆溪.道与逻各斯.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柏拉图的语言观 篇2
【摘要】《理想国》是柏拉图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主要论及了柏拉图关于理想城邦的构建。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他的哲学家治国的思想,正是如此,很多人认为柏拉图在本质上是反民主的。《理想国》并未有专门的篇幅论述民主,但是根据整个文章的思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分析出柏拉图对于民主的态度,既有一定的反民主倾向,又有一定的精英民主倾向。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民主;精英民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4-247-02
谈及柏拉图对民主的态度,很多学者都认为柏拉图对民主是持反对的态度的。一方面,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正是由于“民主”而失去生命。另一方面,柏拉图也从未在他的著作中赞颂过民主。但是,通过仔细阅读《理想国》可以发现,柏拉图对待民主其实也并非绝对的否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表露出了其“精英民主”的倾向,而充分理解柏拉图对待民主的态度需要从不同的层面去分析。
一、柏拉图的反民主倾向
首先,柏拉图的反民主倾向是建立在他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尽管柏拉图并未直接表明他是“性恶论”的支持者,但从他的字里行间中反映了他对人性的不信任,这种对人性本身的质疑也就成为了柏拉图反民主的前提假设。我们赞扬民主,很大程度上是在于我们不自觉地采用了功利主义的原则:即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我们信奉民主是因为我们认为民主能反映人民的真实意愿,这样最能体现人民的共同利益,至少保障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然而我们所忽略了民主适用的前提,在我看来就是人的理性。在绝大多数人具备足够的理性的时候,民主自然能反映大多数的真实意愿,但在理性缺失的时候民主只会造成更大的“恶”。希特勒正是打着“人民同意”的旗号公然进行法西斯侵略。同样的,柏拉图的反民主倾向也正是缘于他认为在他所处的时代,理性并非为大多数人所拥有,在非理性的人中采用民主原则无非是“民主的暴政”。柏拉图认为在这样城邦里,如果把“群众的好恶认作为就是智慧,超乎必要地把这多数人看做权威,那他就会陷入那有名的狄奥梅狄的强制中,后者将强迫他去做一切凡是为他们所赞许的事。”
尽管柏拉图并未直接使用理性这个概念,但是可以认为理性在《理想国》中被柏拉图以“克制”的概念表现出来。他认为人性中“那较好的部分是统治着那较差的部分的,这个东西就该被称为是克制的。”尽管这种克制并不能完全体现的理性的概念,但在一定程度却能反映理性的含义。而这种克制在柏拉图眼中并非具有普遍性。因为在城邦中,“为数众多的质地较差的人们的欲望是由为数较少但较为优秀的人们的欲望和智力所控制。”这种通过少数人的理性来控制多数人的欲望无疑就否定了个人克制的普遍存在。在柏拉图眼中,大多数人都是由欲望主导而缺失理性的,必须通过一定的外在方式来控制他们的欲望。比如对于守城的卫士来说,他们不能拥有私人财产,他们的薪金应该为领取必需品,吃饭也是集体用餐,不允许接触金银。一旦护卫者们背离上述规则而取得了私有财产,那么他们将不再是护卫者而成了暴君,城邦距离毁灭也就不远了。这里极大反映了柏拉图对人性的不信任,他认为欲望会是个人的主导,只有通过禁欲才能实现城邦的救赎,而禁欲也绝非个人禁欲,而是通过一定的统治安排所产生的强制禁欲,是通过部分人的理智来“禁”多数人的欲望。因此,民主在柏拉图眼中是不可能产生“善”的城邦的,大多数人的意愿只会是对欲望的愈加追求。
在柏拉图眼中,民主政制“对成为尽可能地最大的富有者的无厌足的追求”,“当穷人们取得了胜利,就成立了民主政治…平等地享有政权和官职,而这些官职的分配一般都是用抽签拈阄的方式决定的。”民主政制式的人的灵魂中,不必要的欲望占据上风,“这些欲望就终于攻克了这个年轻人灵魂中的那一座卫城,因为他们看到,这个卫城是空空的,其中既无学问,也无高尚的工作和事业,也无真实的议论。”柏拉图的语句表明了欲望的无时不在,强大的欲望会导致民主政体流于对私欲的满足,那会导致一个没有真正的自由和快乐的城邦。因此柏拉图才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民主政体。一方面,柏拉图很好的看到民主制度的弊端,但是另一方面,他却过于夸大的了民主的负面效应,过于夸大了个人欲望而忽视同样作为“克制”的理性的存在。
其次,柏拉图之所以反对民主更因为他反对的是民主的基础――平等,他所反对的民主政体更确切的来说是一种平民政体。在这种政体下,人与人之间是绝对的平等,个人之间无论知识能力的差异都有着在民主决策中占相同份量的决定能力,而这种不分个人能力的平等可能会产生“民主的暴政”。受制于时代,柏拉图不可能认识到平等的重要性。古希腊的等级思想他眼中已根深蒂固,因此柏拉图认为神在创造人类的时候,有的人被注入了金子,有的被注入了银,还有的被注入了铜和铁。而注入金的人适合做统治者,被注入银的人适合做护卫者,而被注入铜铁的人则是应该成为生产者。这就无形中给人进行了等级区分,当然这种划分奠定了《理想国》中城邦正义的基础:各司其职。柏拉图认为“人人天性有别,不同的人适于不同的事。”而正义就是“每个人照管和践履城邦中最适合其天性的那份事务。”但这种分类恰恰又违背了民主的基本精神:平等。托克维尔认为,民主与平等是密切相关的,不仅民主以平等为基础,而且民主本身也意味着平等。而亚里士多德也有著名的论断: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参与人的本性,但柏拉图却以天性决定论来否认这种观点。确切来讲,这是建立在柏拉图对人性的前提假设之上,他不相信所有人都能为理想的城邦而奋斗,而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的治国之人。
因此对柏拉图反民主倾向的分析的立足点还是在于人性,人性的差异造就了对人三六九等的划分,这种划分导致了众人不可能在一个平台上参政议政。当然,柏拉图也并非绝对反对民主,在他看来,这种民主只是不适合当时的希腊城邦。在柏拉图所生活的年代,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遭遇失败,民主制度遭遇危机,整个社会的风气败坏,产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分裂,整个希腊城邦制度也在走向衰落。因此,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立法者不应当把离弃花在法律和政制上。”这里可以看到当时的雅典在柏拉图的眼中只是一种政治秩序不良的国家,在这种政治秩序不良的国家里,很难有着真正工作的立法,因此民主形式很难立足。但这里是否又隐含了民主在将来实施的可能性?在《理想国》中,有很大的篇幅是关于教育的思想的,各方面的教育是培养哲学家的重要途径,这种育人的思想能够更多的培养出有能力的人,培养出更多的哲学家。那我们假设当教育使得大多数都具有足够的能力的时候,能否应该通过民主进行选拔?柏拉图并未明说,但也许这是一种隐喻。
二、柏拉图的精英民主倾向
因此,柏拉图的反民主倾向实际上是对人民民主的一种否定,但这又间接表明了他的精英民主倾向。韦伯认为,民主并非人民的统治,而是政治精英的统治,是职业政治家集团的统治,现代代议制民主只不过是一种“公民投票的领袖民主”,其主要功能就在于选举政治领袖。柏拉图的观念与此类似,他认为理想城邦的形式只有一种,但或许有两种名称:君主制和贵族制。无论君主制还是贵族制,无不反映了一种政治精英治国的理念。而《理想国》最大的特色没莫过于“哲学王”思想,这种哲学家治国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精英治国理念,只是在现当代学者看来,精英民主的实质是精英治国,但是同时具备人民选举的法律效应,这反映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合法性来源。熊彼特提出过关于民主的现代定义:“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作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的选票取得作决定的权力。”无疑,人民的选票产生了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但是在柏拉图那里,只有精英治国的实质却忽视了人民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一方面,这不意味着柏拉图认为精英统治的目的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认为民主存在的必要性是因为它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柏拉图眼中的精英治国亦是如此。在《理想国》的文本中,苏格拉底也把统治者的最终任务归结为被统治者的幸福,虽然这种看法受到其他人的质疑,因为如何使统治者心甘情愿为了被统治者的幸福而统治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但是他给出的答案是精英若不治国,那么“最大的惩罚却是:除非自己去进行统治,就要被比自己更差的人统治。…那些干练明达的人,每当他们进行统治时,正是由于惧怕这样的惩罚才统治的。”这里基本上可以看出柏拉图对政治统治合法性来源的看法,精英统治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因为不能让没有才干的人进行统治。在另一方面,精英治国也并不意味着柏拉图是一个精英独裁的统治的支持者,在论及哲学家统治城邦的时候,柏拉图也有反独裁的一面。现代民主一方面体现了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通过民主程序可以使政治统治集团变得可轮替性。这完全不同于霍布斯的“利维坦”,霍布斯认为人民与君主一旦缔结协约,君主拥有的是绝对权力,人民是无法反悔的,这有违现代民主的可轮替精神。民主程序的存在不仅仅是在于它所发挥的一次效力,而更重要的是发挥它的长期作用来保证执政精英始终能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统治,定期选举是制约统治精英的一个重要手段。柏拉图也认为,“有的时候可以由金子的父亲生育出银子的儿子,或由银子的父亲生育出金子的儿子,以及其他的一切,也都可以这样的相互产生。”这就直接表明了哲学家的可替代性与流动性,哲学家并非一成不变的。因此,哲学家的统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哲学家经过后天培养提高自身的能力,最有能力者当成为统治城邦的人。只是柏拉图空有这样的设计,却无法得到一个量化的评判哲学家治国能力的标准,如何选出最有能力的哲学家来治国,这是最大的难题,柏拉图并没有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这自然也是“理想国”的空想之所在。因此,“哲学王”思想在这里一方面虽然包含了民主制下轮替的思想,却又缺乏通过民主来选拔的理念。
三、结语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的确有反民主的一面,但是这种反民主倾向可以说并不是对民主本身的憎恶,而是对于民主适用性的怀疑。不是所有的社会都适合民主,但是民主却是政治发展的目的。柏拉图的这种精英民主倾向实质上是符合很多现代学者对执政精英群体的看法的,无非在柏拉图那里缺乏一个选拔精英的方式。可以说柏拉图是一个反人民民主的精英民主者。
参考文献: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观初探 篇3
一、正义是什么
卷中通过克法洛斯之口将正义表述为欠债还债。对于这种流于习俗缺少理性而合乎礼仪的观点,柏拉图并没有完全予以否定,而是先妥协后攻击。柏拉图认为此观点不具有普遍意义并会产生有时是正义,有时不是正义的问题。他说当朋友头脑清醒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了你,他清醒的时候向你索要,你应该归还,但是反之则不然,当朋友发疯的时候,还债势必造成伤害,适得其反。这种欠债就是不正义。这个时候就出现债什么时候还、还给谁才是正义的难题,即正义的基础是什么,正如医术所给的恰如其分的报答是把药品、食物、饮料给予人的身体。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柏拉图认为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对朋友、敌人下好定义。朋友只是表面的朋友,实际是敌人,以善报友,正义就无法成立,因为实际上是以善报敌,无正义可言。朋友不是看起来可靠的人,而是真正可靠的人;关于敌人,理应如此。柏拉图得到结论:假使朋友真是好人,当待之以善,假如敌人是真坏人,当待之以恶,这才算是正义。正义的人不可能用正义这种德行使人变得不正义,这不是正义的功能,而是正义相反的功能。
诡辩学派的色拉叙马霍斯说每个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他们制定了法律明告大家:凡对政府有利的就是对老百姓有用的;谁不遵守,他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因此,在任何国家里,所谓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后来他又对强者做了界定:统治者真是统治者的时候,是没有错误的。色拉叙马霍斯把统治者限定在名副其实的范围内,认为这样的统治者不可能犯错误。柏拉图没有被表面论证所折服,他认为技术本身完美无缺,其除了寻求对象的利益以外,不寻求其他的利益。
二、国家正义
柏拉图的正义观中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的国家正义;一个是微观的个人正义。在论述国家正义之前,柏拉图讲了城邦的建立,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这就是城邦产生的根源,根源于人的非自足性。我们先明确一点,柏拉图要建立的城邦(国家)应该是一个能平稳运行、井然有序的理想国,并非希腊当时现实中的城邦。首先柏拉图为城邦设立了总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从社会组织结构层面分为三个:统治者、护卫者、劳动者。统治者拥有高超智慧和能力,是城邦中极少的一部分人和这个部分中的最小一部分。护卫者主要从事战争、保卫国家,他要具备勇敢的品质方能胜任。劳动者阶层,是从事具体劳动工作的匠人、农夫和商人等。这些人占大多数,地位低下,从事艰苦的劳动,接受统治者的领导。统治者要运用他独具的智慧定纷止争,处理好国家的内政外交,这是正义国家必备的政治基础;护卫者要秉承自己的勇敢品质反击敌人、保卫国家,使国家处于独立安宁的状态,这是正义国家必须具备的军事基础;劳动者要运用他们自身的技艺进行具体的生产活动,使国家物质丰富,这是正义国家必须具备的经济基础。当所有的阶层都从事自己应该从事的事务,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
三、个人正义
柏拉图认为找到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行其事后,通过由大见小的方法就可以找寻到个人正义的真谛。我们以什么根据承认国家是正义的,我们也将以同样的根据承认个人是正义的。正如国家由三等人:生意人、辅助者和谋划者组成一样,在灵魂里也一样,我们也可以假定个人在自己的灵魂里具有和城邦里所发现的同样的组成部分,并且有理由希望个人因这些与国家里的相同的组成部分的情感而得到相同的名称。即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组成。理性是对事物做思考和判断的部分。欲望是感受爱、饿、渴等感官感受的部分。激情是藉以愤怒的部分,愤怒有时作为欲望之外的一个东西和欲望发生冲突。个人在自己的灵魂里具有和城邦里发现的同样的组成部分,同样的组成部是指智慧、勇敢、节制。这三者也是个人自身的内在组成部分,个人的正义是指人的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各起各的作用,达到一种协调与和谐的状态。一个正义的人,其理性部分是智慧的,是为整个心灵的利益而谋划的,领导着激情和欲望;激情是勇敢的,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谨记理性多教导的内容,在本性上是理性的盟友;如果一个人的激情无论在快乐还是苦恼中都保持不忘理智所教给的关于什么应当惧怕的信条,那么我们就因他的激情部分而称每个这样的人为勇敢的人。欲望在理性和激情的教化和训练下,远离贪婪,这就是节制的。当人的三个部分彼此友好和谐,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个人正义就实现了。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王宏文,宋洁人.柏拉图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3]金大陆.人类第一梦——柏拉图《理想国》精粹[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单位:涂靖章,西南大学文学院】
论柏拉图的诗学观 篇4
一、诗与真之远
柏拉图认为诗歌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 而现实世界是对“理式”的摹仿, 所以诗歌与真理 (即“相”、“理式”) 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 所以诗歌并不具备真实性, 因为诗歌描绘的都是虚假的影像, 是对真理和知识的偏离。同时,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并不占有主导地位, 而是收神灵依附, 继而陷入迷狂状态创作出诗歌, 所以诗人自然也没有对其所创作的诗歌内容有清晰理性的认识, 也无法掌握关于事物之间本质的关系。所以柏拉图在其对话录中对诗和诗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在《伊安》篇中, 柏拉图认为伊安解说荷马是因为有神力的帮助, 是神灵在起作用, 而荷马这类创作诗人也是受神的指派, 而不是真正掌握了诗歌的技艺“只有在灵感的激励下超越自我, 离开理智, 才能创作诗歌”[1]所以真正说话的是神而不是诗人, 因此柏拉图认为诗人和诵诗人是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创作的, 因此他们自身并不知晓诗歌的内容, 他们是“无知”的, 但是伊安不明白自己的处境, 不承认自己的无知, 他认为自己是理智的是理解荷马知晓真知的, 因此, 在柏拉图看来, 伊安比荷马更无知, 这一切都让柏拉图很失望。
接着, 柏拉图又在《理想国》第十卷中继续对诗歌进行批判, 不仅认为“诗人除了知道如何模仿外一无所知”[2], 而且更重要的是诗歌虚假的本性容易迷惑人心, 激发人性中不理性的低劣的部分, 激情和欲望等, 使人偏离真理和正义, 他说道:“他会把灵魂的低劣成分激发、培育起来, 而灵魂低劣成分的强化会导致理性部分的毁灭”。诗歌可以愉悦人, 但它的作用绝不仅限于愉悦, 更不应该用形式遮蔽真理。柏拉图发现, 诗歌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还未达到效果。出于对城邦的考虑, 使柏拉图不得不把诗人赶出理想国, 柏拉图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哲学家, 因此他不得不对诗歌作出严厉的评判。
二、诗与哲之争
但是作为诗人哲学家, 柏拉图是不是从此就对诗歌紧闭大门呢, 诗歌与哲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诗歌与哲学的纷争该怎么解决呢?我们要来找寻柏拉图自己的解决方法:柏拉图在给诗歌关上了理想国的大门之后, 又给诗歌开了扇窗, 那么这扇窗户是什么呢?他说道:“只有歌颂神明和赞扬好人的颂歌才被允许进入我们的城邦”, [3]柏拉图认为只有能够给人的灵魂带来良好影响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 才是正义的诗歌, 在这里, 柏拉图也是看到了诗歌中也有另外一面, 即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 因为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城邦有很深的影响, 所以如果诗歌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和正义的, 那么这样的诗歌的功用则是巨大的。柏拉图深知诗歌的影响力, 他认为, 诗歌也是理想城邦需要的教育方式, 他知道“讲故事”的方式比哲学式的理性论述更能轻易地靠近真理。故事的内容是虚构的, 但它能以想象的故事, 促进人的思考能力, 助长人的道德热情, 有益于少年的身心健康, 受哲学家合理引导的诗歌有助于哲学思想的传播, 有助于城邦中正义的建立。柏拉图赞美诗歌的魅力, 就是认同诗歌在道德教育上的价值, 承认诗歌的哲学内涵, 也就承认了诗歌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正面意义。
但在柏拉图看来, 诗和哲学往往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相反还经常陷入彼此纷争的局面。诗人因为自身的无知而只能偏离真理, 而不能达到和哲学家一样的高度, 哲学界可以追求永恒的真理并尽可能地靠近真理, 很多诗人在柏拉图看来都是无法做到的。所以, 其实也是表达了柏拉图对诗人和诗歌的一种期望, 他希望诗歌能达到和哲学一样的高度, 尽管诗歌表达的是“影子的影子”, 但是如果有哲学哲学不能解决的问题, 也可以借助诗歌来达到相同的效果。
柏拉图既不愿诗歌在城邦中失去一席之地, 他又看重哲学, 哲学所具有的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是和柏拉图的道德理想相契合的, 和诗歌相比, 他显然更看重哲学, 认为它更有资格担负心魂教育的重任。在他看来, 只有在智慧的哲学家的统治下, 各阶层才能各司其职, 各尽其责, 个人德性和城邦体系协调完美, 使个人和城邦都保持正义。但哲学与诗的纷争并不是无法消除的, 在柏拉图的理论体系里, 诗与哲学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既矛盾又融合的复杂关系, 柏拉图批评诗歌的效果功用, 并不是否定诗歌本身, 而是出于他的政治理想。所以, 诗与哲学能够共同服务于城邦就是最好的结果, 也是柏拉图的理想。城邦利益始终是他关注的中心, 所以说柏拉图的诗学观是从道德原则出发为其政治理想服务的, 他希望诗与哲学应该统一起来, 这也就不难理解其对诗和诗人的矛盾性问题了。
摘要:柏拉图从他的“相”论 (理式) 出发对诗人进行了批判, 扬言要把诗人驱逐出城邦, 同时他又认同诗人的灵感同诗歌的影响, 认为诗和哲学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希望诗能和哲学进行协调, 维护城邦的利益。因此柏拉图的诗学思想是矛盾的, 但是这矛盾正是他坚持追求真理的合理显现。
关键词:柏拉图,诗歌,哲学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2]陈中梅.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3][美]罗森.诗与哲学之争[M].张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1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第305页
[2][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第621页
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观 篇5
一、对政体本身的不同看法
柏拉图对政体的描述首先能在《理想国》一书中追溯到他的足迹。柏拉图认为城邦的存在首先是因为人们的需要,这是城邦存在的根本原因所在。他认为,每个人无论是正义的还是不正义的,理想国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最基本需要。在这里可以简单地认为柏拉图在谈及城邦的存在时仅仅是从人的生理需求角度出发的,在我们看来不免有些片面。柏拉曾说过“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在城邦内部,我们彼此交换个人所制造的东西,这种交换产品正是我们合作建立城邦的目的。”从整体上来说柏拉图认为城邦的存在,其重要原因在于人们肉体的需要或者说是生理方面的需要,并且城邦之中交换很重要。
二、对政体不同的发展性认识
柏拉图作为自己理论的实验者,由于自己过于理想的政体观点受到了现实的严峻考验并且结果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他的政体观也随着实验结果而变化着。
柏拉图也承认现实中存在着四种变态政体,这是柏拉图第一次对现实政体的分类。一是军阀政体,这种政体下统治者喜欢战争,崇尚荣誉并富于野心;二是富豪政体,统治者们对利益的过度崇尚,贫富的不均衡甚至达到历史的最顶峰,这样就理所当然导致了寡头统治;三是平民政体,这是因为平民把政府颠覆后导致的后果,普遍来讲由于公民不愿意让法律来约束自己,结局可能会导致少数的野心家去管理与统领;四是专制政体,这种政体极其崇尚暴力。柏拉图认为这四种政体是相互循环的。柏拉图认为对荣誉、利益和暴力的不同崇尚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而导致这四种政体都是变态的,有悖于自己的哲学统治的预期设计。
但是后来最优国方案的实验失败让柏拉图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政体的看法。柏拉图认识到,由一个人来掌握权力的政体并且依照法律来实行统治,这样的局面会演变为历史上最佳的政体;不过,如果我们不能参照法律去统治的政体也很有可能演化成最坏的政体。柏拉图后期重视法律对政体的作用,在《法律篇》中他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是哲学家的话,用法治比用人治好得多,此时我们一定要重新来看待法律的作用。作为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讲,在品德和行为当中,通常都被别人看成“善良”和“邪恶”两个方面,倘若“善良”的部分占据思想中的大部分,我们会根据理性的思维做事,于是就会有正义,此时法律就无用武之地;可是,每个人思想中都难免有“邪恶”的欲望膨胀着,只有外在的权威的力量才能够约束它。柏拉图的观点是法律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外在的用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规则,当人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根本无法用“道德正义”来支配的时候,那么就要依靠外在的法律即“诉讼正义”进行调整。可能受到实践遭到的挫败,对于谨慎的柏拉图来说,他就又开始怀疑法律对政体的影响,于是后期他又认为首先法律是国家机关制定的规则,法律远不能同哲学家的智慧相比,由此看来并不是正义的化身都由强者演变的,化身有的时候只是幻想,是虚无缥缈的。柏拉图觉得法律很刻板,任何方式都不能加速人们拟制出一种应付千变万化的法律。
相对而言,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分类认识比较稳定,毕竟自己的观点理论基础是在先师柏拉图的基础上的一个新的认识。他把政体分为变态政体和正常整体。变态政体又称为不正常或者腐败政体,是介于三种正常政体之间并且吸收了三种正常政体优点的“中间型政体”,或者称为“中间性质的混合形式政体”。而正常政体的意思就是该政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一个城邦的发展而组成的共同的善并有效能的政体。在他看来,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有度的,不适度的行为都是恶性的表现,反之就是美德的体现,人们之间的纷争最少,所以中间形式的政体最为稳定,才有利于实现法治。
三、对正常政体和变态政体的不同认识
柏拉图在后期的《政治家篇》中修正自己对人治的看法,引入法律到政体观中,即根据统治的政体是否依据法律分为正常政体和变态政体。正常政体就是依据法律统治的政体,反之不依据法律统治的政体就是变态政体,对比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观,亚里士多德认为正常政体和变态政体的分类标准就是根据政体的存在是否为了城邦政体的共同善而组成并能有效能的政体。柏拉图的分类标准就是统治的政体是否依据法律,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标准就是政体的统治是否为了城邦整体的共同的善而组成并且有效能。
二人对正常政体和变态政体不同分类标准主要是源于对正义的不同认识造成的。这里先谈谈亚里士多德对善的认识。他觉得如果从伦理学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每个人要具备善、美德和正义三种品质,三点中善是最基本的,美德和正义是围绕善而展开的,是善的具体表现。不过关于善的定义,他并没有进行说明和解释,只是亚里士多德大体上认为善和快乐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善良的人当然就会得到愉悦的感觉;美德是说人可以挣脱掉各种七情六欲,而正义则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一种美德。故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二人对正义的不同看法,驱使二人在朝向更加合理的政体目标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些交集,但是主要思想还是有所不同的。正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的体现主要是在对城邦整体利益方面,而其师傅柏拉图则认为正义是在负责关系之中的一种和谐,正是由于二人不同的正义观,所以在面对正常政体和变态政体时,一个是依据是否依靠法律统治,一个认为统治是否代表城邦的整体的善并且有着效能。
柏拉图一些观点从伦理学的角度看表现为正义论或称为“善”论,通常国家法律的最高原则是正义论。柏拉图在谈到正义一词的解释方式时根据不同的问题他的说法却如出一辙,总体上来讲他更加侧重把正义看作是国家与个人之间所积累出来的善良品德。柏拉图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种品性,三者当中的理性是控制自己行为的一种能力,意志则能够让人发怒,欲望如果接受理性的支配,就表现为节制。如果更深刻的来讲,他认为国家正义存在于社会有机体的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之中,如果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能够专心致志地管理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任务,不去分心于其他的事情,甚至不去扰乱和影响其他人的正常生活,假设真正做到了,那么这就叫作正义。反过来说,从正义论的角度出发,他认为法律和正义基本上是趋于等同的,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维护法律就是维护正义,遵守法律就是服从了正义。总而言之,为了展现出对于正义的追求和实现,一个国家在制定出法律的同时,要尊重客观规律,以正义为准则和操守,正如所形容的那样:法律是正义之剑,正义是法律之魂。
参考文献
教学模式下略论柏拉图的正义观 篇6
一、什么是“正义”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把社会伦理集中归结为社会正义, 并把正义作为立国的原则、基础和价值目标。正义是国家学说的出发点, 又以追求正义目标的实现作为国家和人生的归宿。
《国家篇》开篇就力求给正义 (δκ?loσúυη) (justice) 下个定义, 并要求这个定义不是对某一个正义行为的描述而是要找到正义的普遍的合法的标准。“说真话和偿还债务作为正义的定义遭到拒绝, 这不仅因为有时不说真话或不偿还所借之物是对的, 而且因为没有一类行为能够满足柏拉图的要求。他要知道的是:是什么导致我们称某个行为或某类行为是正义的。他并不想要正义行为的一览表, 而上要一个可以将什么作为行为包括这个一览表中, 或排除在这个一览表之外的标准。”同时他还反对苏格拉底给正义下的定义——“就是与应当履行的、有用的、有好处的、有利的或有益的东西相当的东西。”就是说这一定义不能找一个相当的词来代替。
柏拉图从国家结构和个人灵魂两方面来说明什么是正义。
柏拉图勾画了一个国家的轮廓。国家中有三个等级的公民:1.哲学家和统治阶级。他们是理性的代表, 他们善于思考热爱智慧, 所以拥有智慧的美德。2.武士。他们拥有勇敢的德性, 他们的职责则是保卫国家的安全。3.普通劳动人民。他们渴望满足低级的欲望和对金钱美色的独忠, 因此他们要通过劳动生产产品满足社会的需要。“正义”就是每一个人清楚自己的所在的位置, 认识自己的职责和权利, 并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各行其是, 莫扰乱别人的秩序。在这一要求下统治阶级遵守其智慧的德性, 负其管理的职责;卫士担负起保卫国家的任务;下层人民担负起劳动的任务, 各行各业秩序有条不紊。各个阶层的人民安分守己, 社会就可以达到一个理想的和谐稳定的状态。柏拉图曾说:“国家三个等级公民的人如果都能各专其职, 则说明此国家合乎公正。正义对国家而言就是使社会内在的和谐完美的社会自觉。”
柏拉图认为人是由灵魂和肉体两部分组成, 人的灵魂是不死的永恒的。灵魂有理智、激情、欲望三部分组成, 相应的, 人有三种德性:智慧、勇敢和节制。当一个人的理智部分控制了欲望时, 个人就表现出智慧的德性;当激情占据了统治地位, 个人就表现出勇敢;当灵魂中的欲望在三者中占突出的位置时, 个人就表现出节制的美德。因此就个人而言, 灵魂中的正义即是灵魂中的三部分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 个人的正义就是各部分各就其位, 各司其职。从灵魂出发考察正义, 正义就是智慧、勇敢、节制这些美德的和谐一致。这是内部的分工与和谐, 不是外在的“各做各的事”。所以正义在柏拉图的心里处于智慧、勇敢之上的、仅次于“善”的伦理范畴。
二、正义论的根据
柏拉图的正义论的根据是其灵魂说以及个人和国家的同构说。
1. 柏拉图吸收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观, 认为灵魂是在人的肉身之外的永恒。
人的灵魂由激情、理智和欲望这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具有自己独特各异的德性, 勇敢是激情部分德性的体现;智慧是理智部分德性的体现;而节制是欲望部分的德性体现。由于理智在对真理的追求过程中必须约束激情的欲望, 因此勇敢, 智慧和节制这三个灵魂部分德性的正常发挥必须具备被支配关系和支配关系这两个条件, 理性力量在激情、理智和欲望这三部分中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关于灵魂中正义德性的拥有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成为一个正义之人, 这也是通过发挥勇敢, 智慧和节制这三个德性时灵魂的和谐统一实现的。柏拉图所说的正义是一种理念并非是具体的正义行为。因此理念也被叫做“存在本身”, “本真存在”, (ontoson=真实存在) 。它可以在众多现象世界中捕捉到, 它的存在方式是超越人想象、思维和臆见的。“善的理念”就是理念的世界最高的理念, 是善的世界存在的根据, 是一切存在的根据和终极目标, 也就是正义的原因。
2. 柏拉图认为, 国家由个人组成, 个人是缩小的城邦, 城邦是扩大的个人, 国家和个人是同构的。
根据柏拉图神赋说:神遵循着把“金、银、铜、铁”四种不同的贵贱属性分别赋予不同人灵魂的原则进行造人的工作。因此, 出生后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灵魂属性皆不同, 这主要表现在各自天赋上的差异。具备较高天赋的人说明了神赋予他们的是“金、银”属性, 具备较低天赋的人则是神赋予他们“铜、铁”属性的结果。这也是出生后的每个人本身就存在区别的原因所在, 他们自身所在的阶层也源于属性的赋予问题。一个人成为哪一个等级的成员是由他的灵魂决定的, 而灵魂又是天生注定的。理智通过进行人之为人德性知识的探索实现对人行为的指导, 它可以限制人的激情与欲望, 最终达到使人成为一个正义之人的目标, 实现人的勇敢、节制美德及智慧的统一协调。一个城邦是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统治, 各个阶级各行其是成为一个和谐秩序的社会。 (他赋予城邦以人的德行和品质) 只要各个阶层各尽其职不相互干扰, 国家的和谐与个人的和谐一致就可实现理想的社会。拉法格说:“一个正义国家实现的关键在于护国者、辅助者及生意人这三类人能够在国家中各司其职, 互不干扰。”
拉法格所认为的正义就是一种最完美的德与善, 而探索追求这种至美的德与善乃城邦生活最根本的目的所在。就是不要破坏天平盘上的平衡。
三、正义的本质
正义现象能够成为其自身离不开正义最高存在形式正义理念的作用, 这一理念也是现实世界一切事物具有正义性质及一切事物成为正义者的最根本依据, 它作为最本质最完善的正义存在方式, 现象世界中的所有正义现象和正义关系都来源于正义理念, 由于现象世界中的正义具有永恒变动的不真实性。所以正义理念是度量国家正义和公民个人正义的唯一标尺, 也是国家正义和公民个人正义的共同发展方向及最终归宿, 这两者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正义理念的蓝本指导作用。从个人正义和城邦正义来看, 正义是理念中的东西, 它不是实际存在着的可视可触的东西。它存在与人的意识以及人的灵魂和社会的结构中, 他是柏拉图构想的社会存在状态。在柏拉图的概念里正义是一种和谐的秩序, 无论是在人的内心灵魂的各个部分的安分守己, 还是各个阶层的各司其职, 实际上都是一种和谐正义秩序的直接体现, 同时表现出的是一种内外和谐一致。灵魂中的理智欲望和激情的和谐构成了灵魂的和谐。灵魂的和谐构成了个人个人的和谐, 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 社会各个阶层的和谐构建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和谐, 那么社会整体就会真正成为一个和谐融融秩序的大家园。也可以说只有在正义的国家中才由正义的个人, 在不正义的国家中也会存在不正义的人。由此可以看出, 柏拉图所认为的正义与公民个人及国家的正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互相依存, 不可分割, 正义的实现离不开公民个人及国家正义的实现。同时, 国家正义的实现与个人正义的实现也是相互促进的同一关系, 是互为条件和前提的。
四、对柏拉图正义观点的分析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于两千多年前就对正义进行了如此突破性和深刻的探讨, 虽然说他的政治哲学带有极大阶级局限性和空想性, 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些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柏拉图是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正义问题的思想家。最具有价值的是他提出实现正义要有一个正义的外部环境。国家这一大的环境是实现正义的条件, 没有国家个人的正义就得不到保障。柏拉图从人的灵魂来界定人的德性, 他试图从人的内心来找正义的根据再把国家与人同构, 这一构想的理论根据也是柏拉图式的。他比较偏于对正义原则的抽象研究, 但实现正义的过程是立足于具体现实中的, 是充满搏斗和个性的。正义的本质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 不在于高深理论的研究。基于个体的角度分析, 正义也许就是事关他们正常生存的重要因素。正义问题的研究关乎历史性的研究, 因此柏拉图的正义观具有历史性。在成邦社会的古希腊, 奴隶制是其国家制度, 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乃是其国家的本质。柏拉图所说的正义并不等于所有公正平等的实现。柏拉图以公正平等的阶级统治制度为前提, 统治阶级应天生站在支配的地位, 被统治阶级天生接受统治阶级的统治才是正义的。因此, 他的正义观点带有阶级历史色彩。在马克思主义中, 不同时代和阶级对公正的理解受具体而历史的范畴所限制。例如:虽然罗马人和希腊人都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 但1789年资产阶级则认为非常是不公平的封建制度。”
所以社会公正通常是指社会对人们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所做的一种在社会范围内的正直、公平、没有偏私行为和原则体现的评价, 即“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按照道德标准所应当做的事”。它的作用在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使之与无偏见的原则相一致。恩格斯认为:国家或社会的一切成员, 一切人都应该享有公正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 这是基于人这种作为人而言的平等共性出发的。
这就要求一般公民应当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 以实际行动投身于自己该做的事情中。
柏拉图的语言观 篇7
一、柏拉图的图文观
图像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 它大致包括新闻图片、书画、广告招贴、符号等。绪论中所提到的“图像”就属于新闻图片的范畴, 而新闻图片又有新闻摄影、图标、新闻地图、漫画等的区别。可见图像的含义并不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那么狭隘。
柏拉图的图文观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关系, 没有各类图像的细分。他在《理想国》第二十四章《知识的四个阶段界限》中所阐述的“线段之喻”可作为考察其图文关系的起点。在“线段之喻”中, 柏拉图将整个世界即客体世界分割为可知世界和现象世界两部分, 现象世界即我们通常所表述的可见世界。他又将可见世界分为两部分, 较低层次的部分叫做影像, 较高层次的部分叫做实物, 即可见的、可触摸的东西。其中较低层次的影像是对较高层次的实物的摹仿。可知世界也被柏拉图分为两个部分, 较高层次的部分是理念, 较低层次的部分是可见世界中的实物。其中较低层次的实物是对较高层次理念的摹仿。事实上, 柏拉图的这一观点将世界看成是理念、实物、影像的组合, 它们之间是用“摹仿”相互联系的:实物是对理念的摹仿而产生的, 影像则是对实物的摹仿。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三十五章《艺术的表现与真理的关系》中用“床”的例子解释了他的这一观点:“我们设有三种床, 一种是自然的床 (即本质的床、床的理念) , 我想我们大概说它是神造的。其次一种是木匠造的床。再一种是画家画的床。”[1]按照对“线段之喻”的理解, 我们可以将柏拉图的这一例子解释为:木匠因为对床的理念的摹仿而造出了真实存在的床的实物, 而画家根据对木匠所造的床的摹仿画出了床的影像。“柏拉图的这一理论向我们曲折地证明:图文关系应该也必然是和谐一致的, 因为它们都一致指向被摹仿的对象。”[2]
柏拉图的这一理论后来被无数学者所发展, 例如本·琼生说:“诗与画本属同一类艺术, 两者都以摹仿为手法。……头脑中的想法是事物的图画, 口舌 (语言) 则是这些图画的阐释者。”[3]这与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即诗与画都是对客体实物的摹仿, 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仅仅是方法和工具的不同。文字解释图像, 图像辅助文字, 图像和文字结合起来表达了人们对某一客观实物的认知。在这个意义上, 图、文、物是相互统一的, 图与文也是相互统一的。
柏拉图的图文观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字解释图像, 图像辅助文字”这一观点主导着我们对图文关系的认识。我们在看书读报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一幅图像, 还没来得及对图像进行思考就迅速查找图像周围有没有说明的文字, 如果图像周围没有对其进行说明的文字, 我们会很自然的认为这幅图像是对上下文内容的补充, 是与上下文内容相一致的。所以, 我们都有了这样的刻板印象:“图文在时空方面共存, 在意义方面一致, 图胜于文”。[4]当然, 这一观点也可以表述为“文胜于图”。但是, 无论是“图胜于文”还是“文胜于图”都没有摆脱“摹仿理论”的范畴。“文图一致”依然是主导今天大多数人的观点。
二、对“图文一致”观点的质疑
柏拉图的图文观并不是没有遭到质疑。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符号学理论就对柏拉图的图文观提出了批评。索绪尔认为, 一个“词”只有在它所属的语言符号系统内才具有意义, 这个语言符号系统是封闭的, 不能与其他系统共用。比如对客观物体“树”的表达, 言语中用“树”这个符号, 而英语中则用“tree”这个符号, 虽然它们都表示那个客观的物体“树”, 但若是把“tree”放入了汉语的语言符号系统, 它的意义则没有人能了解。是故, 这种能指与所指的组合实际上是具有随意性、偶然性的, 并不存在必然。这也就是说, 实物是实物, 文字是文字 (符号是符号) , 实物与文字之间是分离的, 并不存在绝对的一致。因为它们共同的特点——对客观事物的摹仿已经变得不那么明确了。我们固然无法否定画家画板上的“树”是对客观世界“树”这个实体的摹仿, 但是我们无法认定表示“树”的这个文字 (符号) 就必然和“树”的实体有唯一的对应关系, 无法确定“树”这个符号的产生就是对实体“树”的摹仿。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玛格丽特的画作《形象的叛逆》, 看到它的人都清楚的知道画中所描绘的明明就是一只烟斗, 但作者对画的解释却是“这不是一只烟斗”。那么该怎么理解这幅画中的图文对应关系呢?我们只能说, 在这幅画中图与文是分离的, 图在图的领域里表达其意义, 文在文的系统里表达其意义, 更加凸显了图与文作为符号的意义。而柏拉图的观点由于对“摹仿”的过度关注而忽视了这一方面。
但是,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我们无法改变既有语言符号系统中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 因为它们的组合具有约定俗成性, 是使用这一语言符号系统的人所共同接受并认可的。
三、图文关系在现实中的表现
柏拉图和索绪尔的理论是分析图文关系的理论基础, 对它们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当今图文关系的分析。他们的理论向我们提供了审视图文关系的不同视角。目前对图文关系的考察也是建立在这两种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图文关系在实际传播中的应用也脱离不了两种理论基础, 并且在它们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下面, 我们将着重谈一谈基于这两种理论的图文关系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 图与文的隶属关系
隶属关系属于“图文一致”的范畴, 是以一方为主而另一方进行解释、说明、补充的关系, 一方对另一方起辅助作用。是图与文最为普遍的关系之一。
这一关系大多表现为文本对图像的解释说明, 在画展和摄影作品展中最为常见。在观赏画作的时候, 我们往往需要通过画作下方文字的辅助来了解画家作画的意图以便更好地理解画作的内容和意义。摄影作品展也一样, 摄影师往往在作品下附注对照片内容的描述、摄影地点、时间、拍摄意图等内容以帮助观赏者对作品的理解。
(二) 图与文的互补关系
它也属于“图文一致”的范畴。图与文相互补充、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对某一事物的表达。两者在对同一事物的表达中缺一不可。
我们最常见的新闻摄影图片就属于这一关系的范畴。在新闻报道中插入相关新闻的图片, 是证明新闻事件真实的重要依据, 同时新闻报道也对新闻图片做出详细解释, 两者结合起来有助于读者全面地、客观地、真实地认识该事件。
这种互补关系是相互的, 并不是以一方为主另一方为辅。图与文是处于同等地位相互协作, 文字在说明图像的同时图像也在说明文字。
此外, 这种互补关系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文字有时可以表达图像所不能表达的内容
有些书籍虽然以图像为主, 但图像并不能表达一切。比如具体的时间、角色间的对话、歌声、人物的心理活动、惊叹词等, 这些都不能用图像直接表达, 需要与文字结合才能让读者理解。
2. 文字规定图像的意义
图像的意义有时并不是唯一的, 它具有多义性。这就需要文字对图像的意义进行限定, 指引读者按作者的意图对图像进行解读。
(三) 图与文各不相关
这种关系是对当今人们普遍接受的“图文一致”观点的质疑, 是图像与文字的相互分离、排斥。文字否定、排斥图像的内容, 而图像又不接受文字对它的解释。最好的例子就是上文中举出的玛格丽特的《形象的叛逆》。
四、图与文的内在结合:文字图像化简析
无论是“图文一致”或是“图文分离”, 都是将图与文看作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归属, 当一方需要另一方时才会有短暂的结合。但“文字图像化”将图文视作一体, 打破了两者之间的隔阂。
中国自古以来都认为“书画同源”, 苏轼就曾称赞王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说明古代诗歌的写作具有一定的图像化作用, 读一首诗词就像看一幅画, 引人入胜。这就是所谓的“文字图像化”:文字无法脱离图像而单独存在, 以求利用文字的表达在读者脑中产生相应的图像, 用语言文字形成视觉效果, 继续帮助读者理解文本, 是一种视觉化的写作。
这种写作方法多借鉴电影的蒙太奇手法, 在文学创作中利用跳接、回闪、倒叙、插叙等蒙太奇手法, 使文学作品场景更立体、故事情节更紧凑、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如今, 这种视觉化的写作方法已经是一种被广大作者普遍接受的书写技巧。
同样的, 这种文字图像化也不是单方面的:文字在图像化的过程中图像也在被文字解读, 尽管这一图像存在于读者的脑海中。同一个图像, 放在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语言符号系统中, 人们对它的解读是不一样的。例如:“红色”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代表吉祥、朝气, 但是在美国文化的语境下却代表着战争、血腥。所以, 我们也可以说对图像的解读也离不开一定的语言文化背景, 只有将图像放入适当的背景中, 读者才能很好地解读。
另外, 我们可以将今天很多广告的创作都归结为文字图像化的结果, 只不过它的文字图像化过程由广告的创作者来完成, 再由广告创作者将自己的理解变为可视性的图像传播给受众, 规定读者对广告文本的理解, 以达到宣传效果。不可否认, 这一做法限制了读者对广告文本的解读, 强迫读者只能接受那个唯一的视觉化的图像。
五、结语
以上是从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对图文关系的解析。我们不难发现, 无论时代怎么改变, 科技如何发展, 图与文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尽管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图像在生活中出现的比重越占越大, 我们也越来越擅长对图像进行解读, 被图像直观的视觉冲击和意义的直接传达所吸引, 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图像可以代表文字而表达一切。上文中也叙述了图像也有爱莫能助的时候。而图像一旦脱离了与它相应的语言文化背景, 就不再被受众所理解。所以, 读图时代并不认为文字的终结, 图像也不可能离开文字而独立存在。
摘要:柏拉图的图文观一直是分析图文关系的起点和基础。本文也是以柏拉图的“图文一致”的观点为基础, 介绍其理论并进行分析。在对其理论肯定和质疑的基础上结合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 阐述图文关系的演变发展以及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图文关系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读图时代,柏拉图,图文关系,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传东.摄影基础教程[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2].谢宏声.图像与观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廖宏勇, 张小纲.信息编排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柏拉图的语言观 篇8
虽然柏拉图在政治上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一样, 极力反对民主制, 但公平正义的社会景象依然为其所忠爱, 因此, 从柏拉图关于正义的论述中, 我们依然可以借鉴有益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分。
一:柏拉图关于“正义”的含义
“正义”包含着公正、正当与合法等意思。在柏拉图看来, 正义是一条总的原则, 要求“每个人在城邦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各尽所能”。柏拉图认为, 按天性人只能擅长一种职业, 从事自己不精通的工作是有损城邦利益的。在一个政治修明的城邦里, “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 在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扰时, 便有了公正, 从而也就使城邦成为正义的城邦了”。这种正义不是单靠法律来规定和维系的, 而是与智慧、勇敢和节制等三种德性彼此互动、相互依赖的。理智起领导作用, 激情和欲望一致赞成由它领导而不反叛。正义就是各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根据其天然各就其位, 各司其职, 各尽其能。换言之, 有了智慧、勇敢和节制这三种德性, 也就有了正义, 反之亦然。
二:正义的实质是节制, 自我节制。
节制首先是作为灵魂或国家成分中的第三等级, 即欲望应该有的美德。欲望占据了人的灵魂的绝大部分, 欲望的本质就是渴望无限地占有和满足的快乐, 这是人的自然的动力, 是不合理性的、原始的、野蛮的洪水, 它企图取得灵魂或国家的领导权, 但它的领导意味着生命的毁灭和世界的虚无化。节制首先必须是欲望的节制, 这种节制是生命存在基础。
激情同样需要节制。作为理智的天然盟友, 激情的勇敢是智慧的辅助者和保卫者, 它把智慧的法律赋予欲望并保证其贯彻执行。激情的节制不仅表现在通过它把智慧的法律即节制命令贯彻执行, 而且表现在对激情自身的节制, 因为他可能哗变为欲望那个的同谋。
理智是节制的根源, 节制是智慧整体意义的体现, 是正义秩序的制定者和颁布者。不过。理智本身也需要节制, 需要限定, 需要自我牺牲。换言之, 哲学家必须通过自我牺牲和自我限定以成就灵魂整体和城邦整体的和谐与幸福。这表明整体是一种责任。哲学家必须从理念的高度下降到洞穴, 必须担负起世界的责任, 为天地立心, 为生命立命的形而上学的的责任和使命。
可以说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正义, 只有调和、协调的正义, 或者说, 正义本就是通过彼此限定、节制所达致的整体和谐, 不存在任何部分的绝对的自由, 无论是欲望的自由、激情的自由, 还是理智的自由。自由只能通过各自的节制和整体的秩序来实现和保证。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容与重要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容是权力的公平, 机会的均等, 分配的公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但现阶段的基本矛盾, 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 贫富差距、东西部区域差距有拉大的趋势。这都要求我们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 应当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尽力消除不公正的现象。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 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也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在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 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 才能取得社会各个阶层的共识和认同, 使出台的措施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 从而得以顺利实施。
四:柏拉图的“正义”之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柏拉图首先认为正义是社会或国家三个阶层各司其职, 各守其事。并且认为如果一个人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去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 会遭到应有的惩罚甚至国家毁灭。这对于社会主义的启示是要求广大劳动人民“术业有专攻”放在人才的角度, 实质是要求人们必有一技之长, 方可立足社会。虽然柏拉图式分工所涉及的工作并不是我们今天所涉及的工作, (这是一个涉及神学的概念, 工作是柏拉图式造物主安排的结果, 被表述为人的天性) , 但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其有利的一面。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辈岂是蓬蒿人”。许多人没有发挥出其内在功力, 往往都是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 由此带来的是个性的压抑, 社会的抱怨甚至是危害。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能力评估机制以及合理的单位用人机制。
柏拉图认为为了实现国家的存在目的—全体人民的幸福, 必须消灭私有制。要消灭私有制, 就不允许存在私人财产。无独有偶, 共产主义所谓的“共产”并不剥夺小农或小生产者凭自己的劳动创造的财富,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这种个体生产早已被社会化生产取代, 生产资料已集中在极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资本主义是少数人掠夺多数人的财富, 而共产主义是绝大多数无产者剥夺极少数掠夺者的财富。但是, 私有制的灭亡只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只有在生产方式本身已经高度社会化的前提下才可能消灭私有制, 实现真正的全民所有的共产主义制度。在现阶段经济发展远远无法达到这一要求时, 就必须有合理的分配制度进行过渡。
对整体的关注是智慧的第一原则。柏拉图首先强调的就是对整体的关注, 任何特定的、局部的关注都代替不了哲学的这一特质。智慧的整体性要求实际上奠定了正义的基础, 正义必然是整体的正义, 而非单单某个部分的正义, 任何孤立部分的特殊要求都不能上升为整体的要求, 任何个别的意志都不能成为整体的意志。那么正义指向的必然是个部分之间的调和、协调、和谐。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也提到整体居于主导地位, 整体“统率”着部分, 要统筹全局, 运筹帷幄, 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整体上着眼, 这是由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
综上所述, 柏拉图的正义观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 但之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我们不是“理想国”的公民, 必定在理解古典正义观上有所不足, 特别是在当下物欲横流的时期, 人们的正义观正变得肤浅, 功利, 模糊不清, 甚至有人像色拉叙马霍斯那样, 指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但历史的车轮正在缓缓前进, 人们心灵深处那个正义之剑必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越磨越厉, 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理想国》的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1日
[2]《理念与神》赵广明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9-1
柏拉图的语言观 篇9
一、“男女平等”观的理论基础
柏拉图的“理想国”实现关键的根本制度性“三大立法”男女平等、公有制、哲学家治国,作为“三大怪论”、“三大险恶浪潮”之“第一怪论”、“第一险恶浪潮”的“男女平等”,是柏拉图“理想国”构想中第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社会制度,是理想国实现的关键性立法的重要环节。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在自然秉赋上有所不同,“对不同样的秉赋给以不同样的职业,对同样的秉赋给以同样的职业”。所以在男性和女性之间,除了生理及其生育子女的区别外,男女在社会其他一切方面都应该平等。
二、柏拉图的“男女平等”观思想
柏拉图的女性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男女平等”教育的理念。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承认男女天赋相同;赋予女性与男性平等的教育权利;主张对女性实施与男性同样的教育内容;提出女童应接受与男童一样的早期教育;指出男女可以担任同样的社会职务等重要思想。
(一)承认男女天赋相同是男女平等教育的前提。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没有任何一项管理国家的工作,因为女人在干而专属于女性,或者因为男人在干而专属于男性。各种的天赋才能同样分布于男女两性。”另一方面,柏拉图指出:“我们所说的禀赋的同异是关连到行业的同异。人的天赋能力有所差别指的是人与人之间而不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别。”
(二)赋予女性与男性平等的教育权利“男女平等”观的核心价值。
柏拉图基于上述男女具有相同天赋的理念,提出男女平等教育的主张,并赋予女性与男性平等教育的权利。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培养城邦的护卫者,而统治者,即哲学王,则是护卫者中最好的、最善于护卫国家和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为了培养护卫者,应对女子和男子采用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因为不论女性男性,我们所提供的天然禀赋是一样的。
(三)主张对女性实施与男性同样的教育内容是“男女平等”观的实施。
柏拉图指出对女性教育要采取像男性一样的教育内容,给妇女以同样的培养和训练,即进行音乐和体育教育,这样女子才能与男子一起担任起护卫国家的使命。“我们一向是用音乐和体操教育男子的。那么,为了同样地使用女子,我们一定要同样地用两门功课来教育女子,并且还要给他们军事教育”。
(四)提出女童应接受与男童一样的早期教育是“男女平等”观的体现。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儿童出生后由国家派专人抚养和教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男女相同,并且符合儿童的天性。对儿童先讲故事,但故事是有所选择的。同时,他还注重对儿童的实践教育。他认为女子和男子整队出征要带上身强力壮的孩子,要他们见识一下将来长大了要做的事。
(五)指出男女应承担相同的职务是“男女平等”教育的社会价值。
柏拉图认为:“一个国家里能够造就这些出类拔萃的女人和男人,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好的吗?”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柏拉图基于他的男女天赋相同并接受平等教育的观点,主张男女就应该共同担任同样的职务,共同做城邦优秀的男女护卫者。
柏拉图的女性教育思想并不是空穴来风的也不是盲目的空想和幻想。在他的《理想国》中,我们可以看到斯巴达女性的影子,因为在斯巴达,女性与男性一样接受教育并一起出征。所以我们可以说柏拉图的女性教育思想是来源于现实,并服务于现实的。柏拉图在女性教育方面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理论家,而且是一位积极的实践者。但我们在读他的《理想国》的过程中也会感觉到他的女性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一是他的男女平等教育只局限于社会的第一、二等级,更不包括奴隶在内,也就是说他的女性教育观是建立在精英教育基础上的,并非指普通教育而言;二是那些禀赋好的女性经过与男性同样的教育后成为优秀的护卫者,为了保持治理者品种纯洁,理想城邦里的护卫者中间妇女儿童应归为公有;三是他的男女平等教育实现的前提是女性的男性化。
三、柏拉图:“男女平等”观之现实意义
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柏拉图的“男女平等”观是不符合实际、根本不能实现的。但是这不妨碍柏拉图“男女平等”观的远见卓识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
男女平等是对男女不平等的否定。但是柏拉图哲学的立足点的高度和视野是极其有限的,他还远没有发现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辩证法。在奴隶制刚刚诞生不久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柏拉图就要消灭它们,尽管其出发点是良好的,但也仅仅是美好的理想与空想。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消灭了一切私有制,人们的思想觉悟极高尚,柏拉图男女平等的理想才会完全转化为现实。
男女平等开发了新的生产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柏拉图男女平等理想如果得以实施,从社会生产力资源、社会人力资源的角度看,他发现并提出要开发妇女这一新的生产力和人力资源,所以即便在今天仍然是进步性思想,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男女平等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举措和标志。在柏拉图的理想国设计中,理想的国家是正义的国家,正义的国家是是至善的国家,至善的国家是和谐的国家。这一思想,在柏拉图时代,只能是理想、空想不可能实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柏拉图的男女平等观,提出了一个超越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任务,它自身也不完善,存在着局限与弊端。在男女不平等刚取代原始男女平等、奴隶制刚取代原始公有制不久的时代,就要恢复男女平等,确实如马克思所说,是一种向原始种性制度的倒退、由文明向野蛮的倒退。
摘要:“男女平等”是柏拉图《理想国》构想中三大根本立法制度之一;柏拉图提出了男女平等观, 主张男女应受同等教育, 男女应担任同样职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男女平等”观
参考文献
[1]郭斌, 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6, 8:18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3.
[3]燕宏远, 梁小燕.柏拉图:西方“女性主义”的先驱者[J].哲学动态.
[4]孔令来.柏拉图《理想国》的男女平等观[J].哲学百家.
[5]张莅颖, 邵彩玲.柏拉图《理想国》的女性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哲学百家.
【柏拉图的语言观】推荐阅读:
柏拉图的偏爱09-14
柏拉图的艺术思想09-09
柏拉图的主体性思想07-14
柏拉图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区别06-02
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的认识07-06
正义的幻象——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10-05
读柏拉图的《理想国》给我的启示05-19
柏拉图教育思想05-19
柏拉图理念论07-30
浅析柏拉图的人性论与制度设计论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