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2024-12-01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精选4篇)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篇1

柏拉图与孔子思想之主要差异分析

在中西文化史上,柏拉图与孔子处在相似的.地位,二人皆具开山之功,影响深远.探究二者思想的差异,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意义重大.我们认为,二者思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形而上追求不同;价值关怀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理想境界不同.

作 者:韩晓东 作者单位:陕西教育学院政法系,陕西,西安,710061刊 名:陕西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19(3)分类号:B222 B08关键词:柏拉图 孔子 思想 差异

柏拉图的思想核心 篇2

摘要:柏拉图作为古希腊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对欧洲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理念论作为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既体现了古希腊哲学思考的传统,充分反映了柏拉图本人对“流动”与“永恒”的追问,同时又是他政治理论的基石。讨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有助于整体把握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了解西方政治思想之根源。

关键词: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理念论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对欧洲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研究西方哲学史不能回避的哲学家;作为西方政治哲学思想上极其重要的人物,柏拉图首次提出了政治学中政体的概念,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一家之政治思想,建构了包括政体、法制、教育等在内的“理想国”,虽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其政治思想不乏集权主义的特征。要讨论西方政治思想之根源,必然要讨论柏拉图的哲学思想,而要讨论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就要从其思想的核心——理念论开始。

一、柏拉图其人

柏拉图出生于公元前427年,他主要生活的年代正是经过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之后,雅典民主政治遭遇危机,整个古希腊的城邦制度走向衰落之时。“三十僭主”时期(公元前404年),因为有亲戚及朋友在统治集团中,柏拉图有了参政的机会,他所见的僭主们的暴政和内讧使得民主政治看来像黄金时代一般。恢复民主制度之后,柏拉图对民主政治格外宽容。但29岁的时候,他却看到他最尊敬的老师和朋友、他所认为雅典最高贵的人——苏格拉底,因一项荒谬的指控,被判处死刑。这件事情极大地影响了他后来的哲学生涯。

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开始游历,这期间他的所见所闻所思,很大部分组成了他今后的政治哲学思想。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古希腊英雄阿卡德穆的墓前建立学园(Academy)。

柏拉图对“理念”与“现象”的思考,承继了古希腊哲学对人类道德、社会美德中的“不变”与“流动”进行思考的传统,在其老师苏格拉底提出要在心灵中寻找外部世界永恒的内在原则、可以用对话的方式将人类的理智和其中潜在的真理引导出来的基础上,阐发了这种智慧到底存在于何处、这种永恒的是非观念的定义等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理念论”的思想。

二、理念论:三个比喻的哲学寓意

“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希

腊文将其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柏拉图则给“理念”赋予了特殊的涵义,即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存在。他将世界两分为可见世界(Visible)与可知世界(Intelligible)。可见世界是物质的、个别的“现在”,它总是在流动变化之中,人们不可能会对不断改变的事物产生真正的认识,而只能是对具体事物有意见(Opinion);而可知世界是理念的、一般的“现实”,它需要人们运用理智来了解,惟其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Knowledge)。可见世界是感觉世界,它变化、不稳定、有缺陷;可知世界是理念世界,它由事物的概念(Concept)组成,完美且恒定不变。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具体事物则是对这个范型的模仿,是完美理念不完美的影子。就像我们平时看到很多匹马,他们的毛色各有不同,或者其中还有缺少耳朵或者瘸腿的马,但我们都知道他们是马,因为在这些马的背后,都是一匹绝对完美的“理念的马”。

同样,存在于两种世界的两种认识也是有着错误与正确之分的。存在于可见世界中的意见,因认识主体与客体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变化性,这并非正确的认识;而可知世界中的知识,来源于人的理智,人的理智是相同的,知识也就是唯一的、恒定的、正确的。这也是柏拉图认为数学学科美丽之所在:数学的状态是永恒的、可正确认识的。

那么又要怎样获得真知呢?柏拉图将这种获取真知的方法论述为“灵魂回忆”或是“灵魂转向”。他描述了一个神话来讲述灵魂的故事:在诸神赴宴的途中因驭马者对拉载灵魂的马车失去控制,导致灵魂跌落地上折断翅膀,不能回到天上的理念领域,只能暂居于肉体。包含天赋知识的灵魂在肉体中醒来时,由于身体的干扰而忘记了所有理念,只有经过适当的训练、学习触动、提示或唤醒知识,使之明白地昭示与灵魂,并使灵魂产生一种回归本源的渴望,柏拉图称这种渴望为eros,也就是“爱”。

现象是感觉经验,理念才是思想灵魂的对象,只有通过灵魂转向,去思考理念的东西,才能获得真知。

柏拉图用线喻(The line simite)来说明两种世界、两种认识的区分。他说:“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的比例分割,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他们相对清晰和模糊的程度。”用形象化的图示表示即为:

(线喻图)

在柏拉图的认识当中,理念世界的构成也是有等次的,依其由低到高表现为:自然物、人造物、数学意义、范畴意义、道德审美、善。善是世界的本原,是最高的理念,“给知识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认知能力的实在,就是善的理念”,“善本身却不是一个是者,它的尊严和统摄力超过是者”。对他而言,自然界中

永恒不变的事物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永恒不变的事物是一体的两面,他用太阳比喻善(The sun simite)。太阳是肉眼视觉的源泉,善则是“心灵的眼睛”认识的源泉;太阳使可感事物显示出来,善使可知对象向心灵显示。

此后,柏拉图的思想形成了最著名洞喻(The hole simite),以此来说明其现实意义。

有一群囚徒世代被锁在漆黑的洞穴里,连脖颈都锁住,不能回头或是环顾,只能面对正前方的洞壁。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囚徒与火中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形生物举着高过墙头的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洞壁上,形成囚徒们终生所见的“皮影戏”。而囚徒就认为这些明明灭灭的影子是真实的事物,并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

囚徒们习惯这种生活,他们不觉悲惨。但是,一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回过头来,生平第一次看到影像以外的事物。耀眼的火光使他不能适应,眼睛刺痛,而连洞壁上的影子也看不清了。适应一会儿之后,他开始能分清影子与雕像,雕像比影子更为真实。他想办法越过矮墙,走过火堆,进入外面的世界的时候,阳光比火光更加耀眼,也使他更加痛苦。他慢慢适应着阳光的照耀,看到阴影,看到水中的倒影,再看到真实的事物,方知外界的事物比雕像更为真实;最后看到太阳本身,知道是太阳才是是万物生长、季节变换的源泉,就像火光造就影子一般。

对比三个比喻,我们可以再一次地用线喻的模型对应表示:

(对比线喻图)

三、理念论在政治哲学中的体现——哲学王与理想国

柏拉图“洞穴神话”其实还有一个结尾:获得自由的囚徒想到他的同胞还在洞穴的黑暗中生活,他回到洞中,视图说服其他人,使他们相信洞壁上所见的不过是真实事物的影像罢了。然而他们并不相信他,认为他在外面把眼睛弄坏了,他只有与他们争论幻觉和真理、偶像与原型,因此引发众怒,被他们处死。柏拉图用这个故事比喻苏格拉底的悲剧,同时也意识到在法律和道德堕落的现存政治中,人类的出路只能是由真正的哲学家掌握政权或是政治家成为哲学家。

如果说洞穴就是城邦世界,那个到洞外见过太阳的人就是哲学王,是在现实中到过理念世界真正见过“善”的人。只有让哲学王拥有权力才能免于被处死的惨剧,才能重塑城邦的精神,完成对现实城邦的改造。

于此同时,灵魂也分为三个等级,对应着不同的特征和美德,现实中的人据此被划分为三个等级承担城邦中不同的分工。只有按照这种构成模式,城邦方能实现正义:

(灵魂之图)

或许,可以将柏拉图的理念论做一个简单总结:世界两分为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在日常看到的现象之外,真相存在于理念;知识只能通过对理念的思考获得,认识是虚假的;善是世界的本原,是规定可知世界秩序的外在原因和原则;灵魂与理念领域相通。

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正是以此种信念为内核,形成了成熟的体系。

参考书目:

徐大同等:《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篇3

孔子①和柏拉图②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奴隶主贵族统治已经逐渐走向衰败,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虽然两者都处于奴隶社会,但是孔子当时生活的春秋末期鲁国实行分封制、世袭制,“礼”自然受到格外的重视。而柏拉图生活的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则是商品经济繁荣,商业贸易发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建立了民主政治,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重视。相应的,和古希腊民主政治相伴随发展的是在思想文化上着重对自然规律探求。而与此有鲜明对比的是,受长期社会奴隶制的影响,孔子形成的思想体系和人事、社会、伦理密不可分的。所以,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孔子与柏拉图形成了全乎不同的两种哲学体系:一个是以“仁义”为核心的人学哲学,另一个以“理念”为核心的神学哲学,他们在各自的哲学体系上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论。

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和主体的个人经历肯定是分不开的。孔子虽然是圣人后代,但是到他已经是家境贫寒,靠母亲劳作维持生计,十五岁才志于学,拜能师,虚心好学,持之以恒,最终成就了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柏拉图也是贵族之后,不同的是他从小就养尊处优,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又从师苏格拉底,经过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后,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不同的成长环境往往会使人形成不同的思想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就体现出平民性,而柏拉图提倡的则是贵族的教育。孔子和柏拉图都生活在乱世,目睹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他们都满怀救国意识,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出口。不同的是孔子看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强者为王,社会处于混乱之中,他一心想恢复周朝式的礼制社会。在孔子的心目中,一个理想的社会就像其在《礼记礼运》中所言的:“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指望通过正名、尊王、从周、复礼、德化的路径,建立一个大同社会。柏拉图则是融雅典的理性精神和斯巴达的勇士气概为一体,虚拟了“理想国”③。这个理想国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这个国家首先要具备智慧、勇敢、节制三个条件。为了实现各自的理想,他们一个周游列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个三下西西里,尽管就曾在政治上获得短暂的成就但是最后都化为乌有。就在屡遭打击,理想抱负不得实现的时候两位圣人都选择了教育。希望通过培养治国之才来实现他们各自的政治理想。为此,孔子创办私学,柏拉图则创办了学园。

可见,孔子和柏拉图生活在不同的国度,各自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也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但是他们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又有着相似的价值取向、性格命运,正是这些相同又不同的种种,形成了他们相似又相异的教育思想。

二、试论孔子与柏拉图论教育目的

上文已经提到孔子希望建立的是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在那样的大同社会中人们是要行大道的,从私人到大众再到整个社会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要达到孔子心中的理想要求就一定需要一群集优秀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内涵于一身的君子来构建。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而这个君子小到为身边人而服务,大到为国家而执政贡献。其实孔子的教育也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春秋末期,中国的现实让他深深的认识到人的真正作用,他希望君子的到来来统一社会。那么在孔子心目中到底对君子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在《论语》一书中不难看出,“女为君子懦,不为小人懦。”(《论语雍也》)这是孔子对子夏提出的培养要求,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教育目的是要把士培养成君子。孔子曾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在孔子的眼里,最高理想的“贤士”,是达到了“自知”、“自爱”、“自乐”的境界,从而与“天道”冥契无间、浑然一体的人。可见,在孔子心目中作为一名君子首先要具备的就是有颜回这样豁达的心理状态。因为在成就一番作为的过程当中势必会经历万千阻碍,也可能抱负得不到实现,所以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基础即豁达的心态。这是孔子对君子的基础要求,这已经是平常人很难做到的视名利为浮云,拿得起放得下。但是孔子心目中得君子绝不止步于此,在他心中仁、智、勇这三者是君子必须做到的,这在“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有所体现。其中最为重视的是君子的道德修养方面,注重“仁”,“礼”的培养。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除了要做到修己之外,还强调能够“安人”,“安百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达者兼济天下”(《论语雍也》)。孔子保持着以上的教育目的,引导着他的教育之路,在其私学中为各诸侯国培育了不少有用的治国之才,也会后人树立了不少学习的榜样。

柏拉图的最高教育目的则是要培养“哲学王”。如果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主体是人,他在政治上也主张人治,当然这存在着“人在政兴,人亡政息。”的弊端,那么柏拉图的教育主体是“理念”。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工具,培养哲学家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柏拉图高度估价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改造人性,陶冶德性,实现理想国的唯一手段。他认为,人们灵魂在理念世界中所获得的理性和美德,由于降生时和肉体结合受到剧烈刺激,出生后又为情欲所蒙蔽,因而失去了效用。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先天的理性和德性发展起来。所以,他在《理想国》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培养统治者和军人的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这两种人经过三十五年的的培养,又经过实际工作锻炼成为精英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哲学家。和孔子相同的是,柏拉图也把道德作为教育的重点,培养一个有德的哲学家也是他教育目的的归宿。柏拉图认为知识就是道德知识,也就是关于何谓美善、何谓正义、何谓勇敢、何谓智慧、何谓节制的知识。“……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关于正义等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的才是有用和有益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它,那么别的知识再多对我们也没有任何益处。”因此,柏拉图心目中的哲学王一定是理性的化身,有睿智的头脑,强烈的武士意志。但是柏拉图不把工、农、商列入教育的目标之中,因为他的教育目的致力于培养执政的哲学家,这点显然柏拉图带着个人的思想情感,相必这也跟他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导致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带有政治烙印。

孔子与柏拉图人治思想之比较 篇4

孔子与柏拉图人治思想之比较

理想的制度形式与理想的道德规范相一致,是孔子和柏拉图所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然而,由于历史文化渊源以及两位思想家个性的.不同,使得两者的“贤人政治”在东西方各具特色.孔子的人治观强调人际关系和道德的内化作用,最终难免会走向人治,而柏拉图的人治观则提倡理性的制约和知识的重要,它较之孔子的人治思想而言,更容易走向法治.

作 者:李耀玉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刊 名:西南政法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 LAW年,卷(期):5(6)分类号:B12关键词:孔子 柏拉图 贤人政治 人治

上一篇: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下一篇:浅谈城乡教育的均衡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