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区别

2024-06-02

柏拉图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区别(通用4篇)

柏拉图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区别 篇1

柏拉图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区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8级 080242008026 刘鹏博)

摘要:柏拉图与孔子分别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中西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两者教育思想形成背景、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思想各具特色,存在一定的区别。关键词:柏拉图 孔子 教育思想 区别

雅斯贝尔斯曾总结说:公元前6世纪前后,是一个“轴心时代”,那时世界各地曾出现了一系列伟大的宗教与哲学体系,为后来的人类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础。孔子和柏拉图正是这一轴心时代的东西方文化史上的两位巨匠,为后来的东西方人类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础,对东西方的文化影响不可估量。

两位思想巨人所处的时代虽然相差一个世纪,教育思想各具光辉,但孔子与柏拉图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有很多共同之处。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社会礼崩乐坏;同样,柏拉图目睹的也是混乱不堪的雅典政局。而自恃“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孔子和柏拉图,看到日暮西山的奴隶社会,不是扼腕叹息,而是奔走呼号,著书立说,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所以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孔子和柏拉图毕竟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中,自然在他们的学说中也存在着不少相异之处。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所长,本文从对两位先哲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分析出发,对他们教育思想中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比较,阐述两人教育思想上存在的区别。

一、教育思想背景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和柏拉图所处的雅典时代都是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虽然两者都处于奴隶社会,但中国春秋时期和古希腊民主制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特点。中国奴隶社会实行井田制、分封制,而希腊奴隶制城邦则建立了民主政治。因此,孔子和柏拉图在各自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哲学体系: 一个是以“仁”为核心的人学哲学,一个是以“理念”为核心的神学哲学。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形成,是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政治信仰分不开的。孔子虽为圣人之后,但到他时已家道中落,加上三岁丧父,靠母亲劳动维持生计,因此,孔子少年“贫而残”,没有上过政府办的官学,直到巧岁才通过私学, 拜能者为师,博习诗书礼乐,勤学好问,持之以恒,终于成就了他的博学多能。而柏拉图出身书门望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后又师从苏格拉底,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不同的成长经历影响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很显然,孔子的教育更具平民性,而柏拉图提倡的是贵族教育。

二、教育作用

在孔子和柏拉图看来,教育是培养治国人才之路,是实现理想社会的重要途径。孔子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除了“教化民众”外,还有培养统治者的功能。孔子希望教育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实现以德治国,以礼经世。柏拉图也认为教育是实现和维持理想社会的保证。他指出,理想国需要依靠教育培养未来的统治者—哲学王。而要成为集政权与智慈于一身的哲学王,单凭优异的天赋是不够的,优异的天赋只有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最终成为哲学王以实现理想国。

孔子和柏拉图都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他充分肯定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教育改变人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 凭借教育的启发、诱导,可以使人化恶为善、化愚为智。简单地说,好学能使人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而柏拉图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声称这三个等级的人是神分别用金、银、铜铁做成的。那些身含铜铁质的自由民子女都会被淘汰掉,只有身含金、银质的奴隶主阶级子女才会被挑选上并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在柏拉图看来,教育虽也有培养人才的功能,但它的主要功能是筛选、选拔,从公民中挑选、鉴定谁生来含有金子、银子或铜铁。可见柏拉图的教育观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三、教育目的

孔子和柏拉图都想通过教育来培养自己理想的人才。孔子的理想人才是“圣人”和“君子”,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还是培养“好礼、好义、好信”,能够使“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的君子。此外,教育还有“教民”的一面, 即用所谓的“礼乐”和“仁义”的道德对人民进行教化,他认为君子受了教育,可以修身安人与治人;而人民受了教育, 则成为顺民。而柏拉图的最高教育目标则是培养“哲学王”。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构筑了一个培养统治者和军人的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这两种人经过挑选,受过教育,有特权,他们是精英人才,是国家之栋梁,唯有他们才能过共产主义的生活。柏拉图认为理想的政治应该由优秀的哲学家来当国家的统治者,因为他们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培养“哲学王”正是柏拉图全部教育思想体系的归宿。

由此可见,在社会急剧变革、需要大量新型人才的时期,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目的都是培养巩固奴隶主政权的统治人才。为达到这一目的,两人提出了不同的选拔人才的途径。孔子提倡“任人唯贤”,提出“学而优则仕”的育人路线。柏拉图也提出了一套识别人才的措施:平时观察,考试,在实际中锻炼。虽然取才标准、方法不尽一致,但选才目的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孔子培养的是德才兼备,体恤百姓的治国之君,而柏拉图希望的是追求真理、充满理性的哲学王,这也反映了他们哲学思想和价值观的不同。

四、教育对象

孔子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为依据,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即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这一办学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但是,孔子主张的“无类”并非“全民教育”,在主张“有教无类”的同时,又把人分为上中下三等,认为可以受教育的是中人。上人是生而知之,无须受教,对于下愚之人,则只能用刑罚来管制他们。

而柏拉图主张“精英”教育,他认为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就给他们赋予不同的特点:含金质的人,理性发达,应成为上层社会的统治者;银质的人,意志坚强,好勇爱斗,应构成军人或中下层统治阶级;铁质的人,以贪欲为特征,命定成为劳动者。因此,教育的对象,应是那些金质和银质的中上层统治者,而下层的劳动者则应习惯于克制欲望,尽心尽力地为统治者服务。

很明显, 孔子的教育对象比柏拉图更具平民性。孔子把大多数人归为中人,认为他们有可能接受教育,把教育权下放到平民。而柏拉图的精英教育却剥夺了劳动者和平民受教育的权利,人为地制造了受教育权的贵贱之分。但另一方面,孔子反对女子受教,他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因此轻视妇女,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而柏拉图很重视女子教育,也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主张取消家庭,实行儿童公育,可见孔子在女子和儿童教育方面比起柏拉图略显不足。

五、教育内容

孔子继承西周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术、数,并吸纳有用学科加以充实调整,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两者在学习内容上有交叉有区别。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的培养,重视“礼”教,他强调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要求“克己”与“爱人”,推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柏拉图虽然也追求德性,但主张“德性即知识”。孔子和柏拉图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把它看作是道德教育的有效工具,对音乐在内容和曲调上都做了严格要求。他们都强调乐的道德标准,重视乐的社会效果。但与孔子不同的是,柏拉图所说的音乐教育,除了单纯的音乐与舞蹈之外,还包括读、写、算一类的文化学科。孔子教学往往从诗入手,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有着重要作用。而柏拉图却是否定诗的,并倡议把诗人赶出“理想国”。他们虽然都重视军事体育训练,但这方面,柏拉图比孔子的要求更为严格,他极力提倡“斯巴达式的苦练”,认为青少年的体育训练,应具有军事准备的性质。

此外,孔子和柏拉图在教学中各有侧重,孔子非常重视历史教育,他编定《尚书》、《春秋》作为历史教材。他认为历史对现实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寓褒贬,别善恶”,正名定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秩序。而在这一方面,柏拉图似乎不太重视,史诗作者荷马时常受到他的非难即是明证。柏拉图比孔子更注重数学教学。孔子也传授“数”,但学习的目的仅供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而柏拉图所教的算术,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对于理念世界中抽象、绝对、普遍真理的兴趣。“几何”是柏拉图规定的必修课目,他认为学习几何可以更好地理解理念世界的实质。

六、教育方法

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活动是在不同文化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使得他们的教育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孔子不仅注重自己教学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还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求温故知新,学而不厌,学思结合,积极实践等。而柏拉图在教学中多用演讲、交谈、对话、辩论来传授知识,教育中重思维的培养,理性的启发。在柏拉图的学园里大量应用的是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他关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论述远没有孔子论述的那么具体系统。

孔子和柏拉图在教学中都提倡启发诱导,但由于两者知识观的不同,意义是有差别的。孔子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要求教师在学生博学精思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启发诱导,做到“不愤不启, 不徘不发”,并且还注意因材施教。可见,孔子的启发教学是使学生主动从已知中探得新知识,新观点的过程。但柏拉图的启发不是为了传授现有的新知识,而在于唤起人的意识,唤醒人的记忆,促使他回忆起在头脑中本来就已经存在的真理。所以在教学中他更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以便能顺利地通过启发,回忆起被遗忘的知识。

除了上述六个方面以外,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同,如在办学形式上, 孔子采取的是“私学”,而柏拉图主张淤育由国家管理,由国家负责;在对待前面文化的态度,孔子采取的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而柏拉图则继承和发展了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体系;孔子的教育内容里无宗教,而柏拉图的教育里却充满了神学和宗教。

柏拉图与孔子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学者,两位哲人的教育思想,各具光辉,虽然对于真理的认识有别,但无高下之分。尽管他们的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区别,但都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两位思想巨人对教育事业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亚与西欧虽相隔万里,然而,凡是进步的伟大的人类文明都有相同相通之处。我们今日应发展、弘扬东西文化的相同之处,借鉴、吸纳东西方不同的营养, 以利现代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2】 刘臻 马天俊.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石峰.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Jul.2005 第25 卷第六期

【4】 陈祎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9,(02).【5】 陈桃兰.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J].管子学刊, 2004,(01).【6】 舒莉,孙渝红.试比较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10).

孔子的教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篇2

教育学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孔子所处春秋时期,在春秋之前,在当时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去读书,获得教育的权利的,“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合一”、“不官则无所授书”,教育、学术皆由“官府”世守,那时候的教育是“有类”的。到了春秋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下移,下层平民希望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孔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无论学生是怎样的身份、地位、民族都愿意去教他们,所以在孔子三千学生之中,来自当时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身份的人,绝大多数出身贫贱。孔子对自己弟子的教育方法不是那种一味的灌输式教育,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只管老师我说。孔子对每一位弟子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弟子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去接受教育,在因材施教的同时结合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要求学生达到“愤”和“悱”的心理状态,然后再施以“启发”的方法,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所以他的弟子当中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七十二贤士。他的这些思想在《侍坐》当中得以体现。

美学思想:孔子的学说中最重要的就是“仁”,所以的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仁”为中心,孔子强调善与美相联系。他认为美与善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的,甚至是善的同义词,如“里仁为美”(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这样才算是善的、好的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帮助和赞成别人做好事,不帮助和不赞同别人做坏事)等。这里所谓的“美”是和善、德一个意思,二者可以混同使用。在中国孔子是最早提出美育思想的人,孔子的美学思想以“诗”为基础,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在《侍坐》篇中可以看出他关注的是具体社会中的人。文质彬彬,是孔子典型的美学思想,它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与质的关系体现孔子所推崇的君子的的理想人格。这文与质的关系,礼与仁的关系都是孔子美育思想的体现。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并且有着自己的理论。苏格拉底一些教育思想与孔子极为相似。他没有建立自己的学校,他的课堂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对于学生如同孔子一样有教无类。无论是乞丐、农民、有钱人、贵族等等,都可以是他的学生。无论是谁只要去请教他,他都施教。当时智者施教是需要收取费用的,苏格拉底是不收取任何费用。苏格拉底教育目的是培育人才,这一点与孔子的目的相似,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苏格拉底倡导圣贤治国,认为群众缺乏理智和政治能力,治理国家只能依靠那些少数优秀人物。苏格拉底以培养造就有知识的治国人才为己任,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哲学和教育事业上。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治国人才。在教学方法上,苏格拉底采用“产婆术”,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这个方法在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中得以体现。他认为真理是潜在地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的,教师的任务不是灌输既成的知识,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谈和讨论,消除错误的见解,形成正确的认识。,他在教学中,常用设问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认识加以回答。如果回答错了,他就用暗示性的提问适时引导,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他认为这样可以检验青年人的心灵。

美学思想:在《大希庇阿斯》篇中,通过希庇阿斯和苏格拉底的对话,对美本质的讨论,区分美本身和具体美的事物,提出美本身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最后得出结论:美是难的。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被称为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号召人们把目光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苏格拉底从目的论和美德论出发,提出了他的美学思想,其核心观念就是美善同一说,是西方美学史上美善同一说的开拓者。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就是善,美与善是同一的。接着,他还谈及是美善同一的基础就是功用。“凡是我们用的东西如果被认为是美的和善的那就都是从同一个观点——它们的功用去看的”也就是说,美的和善的事物,应该很好地发挥其功能。功用不仅是美善同一的基础,也是判断事物美善的标准。同时他还对传统的和谐说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指出了和谐的合功用、合目的性基础,从而实现了和谐的客观规则向主观功用的转变。苏格拉底赋予了和谐说以目的性,并且也使和谐包含了主观性。

三、从苏格拉底和孔子探讨教育学和美学结合的意义与可能性

1、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二人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二人对于人才的培养都是一致的。美育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发展全面型人才。现在的教育都希望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育对其帮助很大。

2、教学方法的改革。二人都注重启发式教学,对于那种只注重灌输不管学生是否理解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这方面是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的。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能够突出学生自己的个性与特点,不会抹杀学生的天赋。

柏拉图教育思想 篇3

本文对柏拉图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指出这一思想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柏拉图;道德教育;启示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博大精深,他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并称为西方教育史上的三位大师。

柏拉图一生成就显著,著作颇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他使用了大量篇幅探讨教育问题,其中又蕴含了丰富的德育知识。

孔子的教育思想-简要 篇4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认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诲人不倦表明老师教育学生要有耐心,面对课堂上教育时的问题时要从自身出发,考虑自身的问题。

循循善诱是指教师要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而学生也应有更好的学习方法。

举一反三,指学生要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能够由此及彼。温故而知新指学生在学习时,要懂得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同时还要预习新的知识。

上一篇:学霸是怎么高效学习的?下一篇:对照检查材料有关要求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