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法律思想

2024-09-08

柏拉图法律思想(共12篇)

柏拉图法律思想 篇1

孔子与柏拉图不仅塑造了不同历史类型的文化体系, 也影响着现代文化基调, 并将决定两种文化的未来走向。本文从二者思想产生的历史、自然环境分析, 对其法思想的异同进行研究, 希望能更进一步理解两种文化差异的根源之所在。

一、柏拉图、孔子法律思想的暗合与差异

(一) 柏拉图、孔子法律思想的暗合

如上所述, 柏拉图与孔子处于不同的文化领域, 但都处在奴隶制社会时期, 都面临着地方政权的割据等问题。基于此共同的问题, 他们二人的思想便有了相通, 即暗合之处。

1. 都主张贤人治国的人治论。

柏拉图与孔子都主张由贤能的人来治理国家。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理想。他认为, 理想的统治者只能是哲学家, 并提出了他对哲学家的界定, 以及如何将一个气质适宜的男女青年培养成哲学家。在他看来, 国家的命运全系优秀人物之身, 这是典型的人治模型。孔子同样主张人治, 他警告统治者:“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1) 当一国之主为昏君时, 则是国家的不幸, 是人民的灾难。统治者要效法圣人之举, 克已奉礼, 内圣而外王。

2. 都主张人有等级差别。

在柏拉图、孔子的视野里, 人不是平等的, 而是有等级差别的, 在政治地位上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有天然的合理性, 也正是这种人际间的不平等, 才实现了社会的长治久安。柏拉图的等级思想表现在他的《理想国》之中, 他认为, 一个理想的国家, 应该是由三种不同身份、不同等级的人组合而成。这三种不同等级的人分别是:

(1) 具有能力而适宜担任统治者、专门从事领导国家的人组成。这是第一等级的人, 这种人地位最尊贵, 他们是上帝用金子铸造而成的。

(2) 其次, 便是军人阶层。他们专门承担保卫国家安全、抵抗外国侵略的任务, 上帝用银子铸了他们。

(3) 最后一个阶层是劳动者, 这一阶层专门从事体力生产劳动。上帝用铜和铁铸造而成的。

以上三个阶层的人, 社会地位不一样, 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也有很大的差别。很明显, 第一阶层是领导者, 第二阶级是第一阶层的后盾, 第三阶层地位最低, 受第一阶层的领导与统治。

孔子也认为人是有尊卑贵贱等级差别的, 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应该有严格的等级、森严的序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地位, 也必须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 不能僭越, 不能反抗。“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2) 子女没有独立的人格。就是婚姻大事, 也只能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父子关系, 也完全处于非平等地位。夫妻关系中, 夫为妻纲, 男尊女卑, 女子完全依附于男子。在孔子看来, 明确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 社会自然会和谐有序, 也就根本不需要法律的介入。

3. 都轻视、忽略法律的作用。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孔子, 他们都轻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重视人治。

柏拉图认为国家的治理, 应该是由哲学家来完成的。因为只有哲学家才是最完美、最智慧、最理想的人选, 只有他们才能用最完美的策略来治理国家。因此, 法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因为法律总是滞后的, 甚至可能是维护恶的统治的。同样, 孔子也轻视法的作用。在他看来, 礼就是完美的, 它具有“经国家, 定社稷, 序民人, 利后嗣” (3) 的功能。“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4) 礼与法, 都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所不同的是, 礼的作用更大, 更具有根本性, 能铲除人的为恶之心, 使人向善。而法只具有外部功效, 它只能使人不敢为恶, 只能迫使人们守法, 而无法使人内心向善。

(二) 柏拉图、孔子法律思想的差异

柏拉图、孔子思想虽有诸多的暗合之处, 但其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1. 关于贤人治国的差异:柏拉图推崇哲人治国, 孔子倡导圣人治国。

柏拉图的哲人, 更具有普通民众的气质。通过外部努力, 用现有的知识完全可以把气质相宜的男女青年教育成哲学家。哲学家不是天生的, 他具有世俗性。在向哲人转变的过程中, 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孔子推崇的圣人具有神秘性、先天性。他所说的圣人, 与其说是人, 不如说是神。如何做如孔子所言之圣人?要“修身”, 要有“德”, 但何为“修身”, 何为有“德”?孔子则语焉不详, 不具有可操作性。这就使圣人如“普罗米修斯的脸”, 一人一个结论。这种不易操作也无法操作的为圣人之路, 最终往往蜕变成欺世盗名的虚妄之辞。

2. 关于等级差异的区别:柏拉图所言之差异, 实乃社会职业之差异;孔子所言之差异, 实乃宗法等级之差异。

柏拉图认为, 雅典社会的三个等级, 是源于其职业的不同。雅典是一个小城邦, 该城邦商业发达。商业的繁荣, 交易的发达, 必须突破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 催生出平等与民主来, 雅典就是这样的。在雅典,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 取决于自己的社会职业, 而非取决于血缘关系。而孔子所言的等级差别乃是天生的, 非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君臣、父子、夫妇、男女、长幼、上下”等等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以血缘宗法关系为基础。卑贱者恒卑, 尊贵者恒贵。天子为大宗, 诸侯为小宗, 大宗爱护小宗, 小宗服从大宗。卑下者要永远服从尊贵者, 否则就是犯上作乱, 就是大逆不道。孔子所说的等级, 是适应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的, 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意识反映。

3. 对法律态度前后变化的差异:

柏拉图早年完全否定法律的作用, 推崇人治, 但晚年认识到法的作用。孔子则是自始至终重视礼治、德治的作用, 轻视法治。

柏拉图早年对哲学家治国推崇备至, 对法律持虚无的态度, 其晚年的《政治学》与《法律篇》中则一改先前的态度, 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中的作用。他认为, 如果“国家的统治者不是哲学家, 而且在较短的时间里又没有较好办法使统治者变为一个哲学家, 则法治仍然要比人治要好, 实行法治的国家虽然不能称为最好的政治, 但却可以称为‘第二等好的’政治。” (5) 对于法治, 柏拉图采取了一种较为灵活的态度, 他在《政治学》一书中这样总结:“一个专制的政府, 如果根据好的成文法律来统治, 就是六种政体中最好的一种, 但是, 如果他不是根据法律, 那就是最无情的, 对他的臣民的压迫, 也是最厉害的。” (6) 柏拉图对法律的认识, 在其晚年有颠覆性的变化。

孔子的一生, 志在恢复周礼, “克已复礼为仁, 仁者爱人。”他一直过分夸大礼的“内圣”作用, 希图通过礼的内圣作用, 达到使人人皆有廉耻之心, 耻于犯罪, 以达治国之理想, 而非施行刑法惩罚, 使人有畏惧之心, 而不至于犯罪。孔子的这种思想, 终其一生, 未有变化。

二、制约柏拉图、孔子法律思想的物质原因

任何思想的产生或消亡, 都有物质原因, 柏拉图、孔子的法律思想产生亦是如此。

(一) 柏拉图、孔子法律思想物质原因

1. 政治环境。

柏拉图生活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前四世纪之间, 处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他生活的希腊半岛, 有一百多个城邦国家, 各个城邦互不隶属, 处于一种分裂割据的政治状态。孔子生活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之间, 正是井田制遭受空前破坏, 礼制受到严重冲击的时代。当时周王室衰微, 各诸侯国相继称雄。因此, 柏拉图与孔子, 虽然分处东西两大文化体系之中, 却处在相同的政治历史环境之中, 都面临着相同的政治困境。

2. 思想文化。

在柏拉图时代之前, 文化启蒙的先知们已经开始思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等命题, 形成了法文化的初步繁荣。柏拉图的思想, 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孔子毕生所倡导的“礼仪”“仁爱”等, 便是受“礼”的影响。孔子所言“十有五而志于学”, (7) 青年孔子, 就在不断地学习“周礼”。孔子所倡之礼, 绝非孔子所创, 它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种礼也是远古时代先人们在生产、生活祭祀中不断积累升华而成的。

3. 阶级利益。

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孔子, 其思想总是打上了阶级利益的烙印, 谁都无法摆脱。两位思想家都有或者曾经有过显赫的家庭, 殷实的家资, 都属于上流社会当中的一员。柏拉图 (Platon, 公元前427-前347年) 出生于雅典一个富有的奴隶贵族家庭, 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阿里斯同是雅典王室的后裔, 母亲则与梭伦 (Solon, 约公元前638-前559年) 有亲戚关系。柏拉图的亲属里底亚是30僭主贵族寡头政变的首领。柏拉图与30僭主统治时期的许多重要人物都有关系。因此, 柏拉图的思想亦是从维护奴隶制, 维护当权派的利益出发, 未超越其阶级利益的范畴。孔子家世系宋国权贵, 因避内讧才逃到了鲁国。纵使孔子“少也贫贱”, 但孔子毕竟属于“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之一”, 曾经有过显赫的家势。他对于当时的种种变革深感不满。对晋国赵鞅、荀寅“铸刑鼎”之举, 孔子痛心疾首, 痛斥道:“晋其亡乎, 失其度矣……今弃是度也, 而为刑鼎, 民在鼎矣, 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 何以为国……” (8)

(二) 柏拉图、孔子法律思想差异的物质原因

柏拉图与孔子, 其思想既有暗合之处, 亦有差异之地。恰恰是这种差异, 造就了两大文化体系的差异。

1. 地理环境的差异。

从地理上来看, 柏拉图所活动的雅典与孔子所活动的黄河流域, 分属两种不同的地理环境。柏拉图生活在雅典城邦内, 而雅典城邦当时属于希腊半岛上一百二十多个国家之一, 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 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沿海地带。因此便产生了一种深邃的、理性的、探索性的开放型文化与开放型法律思想。孔子生活在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北有崇山与荒漠, 西有流沙, 南有天堑与烟瘴之气, 东有浩淼之大海, 唯有黄河流域, 滋润万物, 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与四面隔绝联系的地带, 形成了安于固守的黄河文明, 国人以黄河流域为天下之中心。这种地理环境的封闭性, 决定了文化上的自封性。

2. 生产方式的差异。

柏拉图所生活的雅典有许多天然的优质海港。地中海各地商贾皆云集于此, 因此, 在雅典文明的萌芽阶段, 就和商品经济结下了深刻的姻缘。马克思说过, 商品是天然的等价派。要进行广泛的商品贸易, 就要求从事商品交易的双方在法律地位上平等。而孔子所生活的东方文明则与上述不同, 黄河流域适宜耕作, 先民们很早就利用河水灌溉, 培育了农作物, 形成了发达的农耕文明, 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重人伦, 重血缘关系, 最后, 就形成了“亲亲、尊尊、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宗法礼治社会, 产生了“子为父隐, 父为子隐, 直在其中”的伦理观。

三、结语

柏拉图与孔子, 为同时代两大文化体系的杰出代表者。他们的思想既有其暗合之处, 这源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背景、历史机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又有着差异之处, 此源于产生其思想的地理环境, 又有其各自的特点。总之, 两人思想的暗合与差异, 都反映出了各自的物质对特定意识的决定作用, 并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东西方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蔡尚思著.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年6月, 第1版.

[2]第宏生, 谷春德著.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4月, 第2版.

[3] (英) 约翰·索利 (著) , 王琼淑 (译) .雅典的民主.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年1月, 第1版.

[4]蒲坚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 第1版.

柏拉图法律思想 篇2

本文对柏拉图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指出这一思想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柏拉图;道德教育;启示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博大精深,他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并称为西方教育史上的三位大师。

柏拉图一生成就显著,著作颇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他使用了大量篇幅探讨教育问题,其中又蕴含了丰富的德育知识。

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比较 篇3

【关键词】美育;理式;诗;礼;乐

美育或曰审美教育,是一种现实的教育活动和方式。艺术教育的目的都是将人从粗野而凡庸的生存之域提升至尽善尽美的理想之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了“美育”一词的产生。美育作为一种现实的教育活动和方式,无论中外都是古今有之的事情。无论是古希腊的柏拉图还是中国的孔子,他们都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承认美育的功利性。

一、孔子与柏拉图美育实现的步骤

柏拉图和孔子都认识到审美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柏拉图在《会饮》篇里把这个过程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应从只爱某一个美的形体开始,凭这美的形体孕育美妙的道理。第二步“是要在许多个别美的形体中见出形体美的形式。”并且把“爱推广到一切美的形体,而不再把过烈的热情专注于某一美的形体。”第三步,“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比形体的美更加珍贵,如果遇见一个美的心灵;纵然他在形体上不甚美观,也应该对他起爱慕,凭他来孕育最适宜于年青人得益的道理”。第四步,“应该学会见到行为和制度的美,看出这种美也是到处贯通的,因此把形体的美看得比较微末”。最后一个步骤是“应该受问导的指引,进到各门学问知识,看出他们的美。于是放眼一看这已经走过了广大美的领域,他从此就不再像一个卑微的奴隶,把爱情专注干某一个个别的美的对象。”在这个美的最高境界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美的“理式”,它是抽象一切美的事物而来的,美的事物之所以为美的始因。

二、孔子与伯拉图美育实现的目标

柏拉图认为,美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们认识这“美本身”。这个目标现在看来与美育的本质并不相符,它只是柏拉图哲学认识论的一个方面。柏拉图最高的理想人格是“哲学王”。他认为要想培养“理智”、“勇敢”、“节制”相统一的正义的人,即“理想人”——“哲学王”,使他们不受民主思想的感染和影响,必须对理想国里的文艺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不符合他的培养目标的文艺作品要坚决采取排斥态度,毫不留情地把它驱逐出“理想国”,不能让它有任何立足之地。

孔子继承了周代的文化传统,他所倡导的哲学思想是有利于政治秩序的安定,美育的目标是培育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序的个人。因此,孔子的美育落实到具体感性的个体生命。对于个人来说,美育的目标是“里仁為美”。“仁”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仁”者“爱人”,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和亲合关系,强调源于氏族情感的社会伦理和群体规范对于个体存在的优先性,把个人消融在与社会群体无矛盾的和谐统一之中。“仁”的第二个方面的含义是社会等级,地位尊卑的不可移易性,承认爱是有等级的。从这两个方面结合来看,“里仁为美”要求个体的审美情感流露出内心的“善”,这种“善”包含的是社会伦理教化的内容。孔子美育的目标就是要培育把社会伦理内化为个人品德的人。当人有了这样的自我意识,就会“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仁是礼乐的根本,没有仁爱之心,外在的礼是无法约束人的。

虽然柏拉图重理智认知,其目标是造就哲人式的统治者;而孔子重经验感悟,其目的是培育有利于政治的顺民。但是,柏拉图与孔子都是致力于培养完美的人、和谐的人、至善的人。

三、孔子与伯拉图美育实施途径

在孔子的美育过程中,他首先重视“知”的方面的教育。孔子认为,一个完整的美育过程应该是一个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教育的过程,但仅限于“知”的方面还是不够的。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安排六艺来全面培养人,集中美育特点的“乐”与德、识、技、体等方面并列交织,见出美育思想的自觉。在谈到君子如何培养自己成为完满发展的人时,孔子提出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礼,游于艺”。“游于艺”中的“艺”,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和各种技艺活动,人不仅只是对“道”、“德”、“仁”有掌握,还需要掌握各种技术、艺术。

柏拉图也是严格地按照知、情、意的这一认知过程对其理想人格进行美育教育的。柏拉图是深知艺术的强大感染力的,经过他的再三审查,他慎重地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方案,要求对之进行体育和音乐教育。他说:“为了身体的健康而实施体育,为了灵魂的美善而实施音乐教育。”柏拉图将其美育过程看作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循序渐进并最后达到庄严华美的最高境界过程。其美育教育便是严格地按照这一过程来进行的。这一点同于孔子,都具有其合理的和积极的。

四、结语

通过对中西两位先贤的美育思想的解读,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孔子与柏拉图都赞成循序渐进的实现美育,都旨在培养完美的人、和谐的人、至善的人。美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参考文献:

[1]谭好哲.美育的意义[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柏拉图法律思想 篇4

可见, 理想国的最终构建完全在于哲人王的存在与否, 而当人们问及这个问题时, 柏拉图自身也认识到理想国的神话与虚幻, 他说:“或许天上边有它的一个原型, 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看到自己在那里定居下来, 至于它是现在存在还是将来才能存在, 都没有关系。”足见柏拉图是意识到了理想国是不切实际的, 在人间无法实现。基于这种认识, 柏拉图在晚年的《法律篇》中设计了新的理想国蓝图, 他称之为“第二好的国家”。

《法律篇》似乎可以看作柏拉图关于政治国家法律更为实用的途径, 似乎提供了一种与其纯粹的理想主义智识的妥协, 被认为是有关一个实际社会如何成功构建的可行性建议了。在法律篇里面, 柏拉图把政体分为了君主制和民主制, 而根据其学生亚里士多德的分析, 柏拉图实际上倾向于民主政体和寡头政体的相结合, 而且更偏重于寡头政体。在法律权威方面, 柏拉图指出法律应当局有权威, 法律的权威至高无上是新理想国的最重要的特征。在阶级结构上, 他又主张将人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级是公民, 第二等级是工匠和商人, 第三等级是奴隶。财产和婚姻制度上, 柏拉图坚持了国有, 所有权在国家而使用权则在个人, 也放弃了群婚的制度设想。总之, 在新的理想国里, 柏拉图力图用各种具体的法律制度去规范人们的一切行为。

从上面关于《理想国》和《法律篇》的概述及抽象出来的柏拉图关于政治城邦与法律的关系, 不难发现柏拉图前后的观点有较大的差距。但其间的差距如果用后来中世纪哲学学院派圣托马斯·阿奎那的关于法的分类来分析, 则我们或许不难看出柏拉图法律思想的演进正是代表了自然法学的发展路径。阿奎那关于自然法的观点是以人性的神学观点为前提的。人自然要追求某些目的, 幸福存在于目的或者目标的实现之中。这是托马斯论人的目的和自然法的基调。而阿奎那又进一步将法分为了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永恒法是“宇宙的统治者即上帝管理万物的观念便具有法的性质。既然神圣理性对于万物的支配的观念并不随时间变化, 它是永恒的。因此我们把它叫做永恒法” (《神学大全》) 。自然法是永恒法涉及到人的那一部分,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 不能认识到上帝的全部计划, 但人的理性又能使他分享永恒理性, 所以自然法不过是理性生物对永恒法的参与。人法即国家的制定法或人法, 应当是源于自然法的一般律令。神法是指导人们在世俗的幸福之外去追求永恒的幸福的法, 是超自然目的的, 获得美德的途径。

现在笔者通过阿奎那关于法的分层这一视角来分析柏拉图从《理想国》到《法律篇》其法律思想的演进。

理想国里, 正如前面所述, 柏拉图追求的是超自然的, 不可能存在的———哲人王的精英统治, 城邦的建立并不是民主的, 而是超自然。这跟阿奎那分析的上帝的计划与安排所构成的永恒法是相吻合的, 两者都是通过将法诉求于神, 从而建立起具有神秘色彩的国家制度。阿奎那强调永恒法是理性人所不能够完全了解到和掌握的, 而柏拉图也说理想国只存在于“天上边”, 可见他们都强调了永恒法和理想国的不可知性与现实存在性, 以及又能够部分被人了解的矛盾性。哲人王统治下的理想国其构建形态跟阿奎那的永恒法创造的国家也存在很多相同之处。对比两者的相同点, 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在阿奎那的分析就是永恒法的化身, 只不过称呼不同而已了。然后, 再来看《法律篇》跟人法的关系。法律篇创制的是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制度, 用以创建和规范城邦生活, 而这些制度都是由柏拉图切实地构想出来的。所以法律篇是可知的, 可实现的。而阿奎那也强调人法是源于自然法的一部分, 是国家制定法。人法归根结底是人通过对永恒法和自然法的理性认识才获得的。可见柏拉图法律篇的法律跟阿奎那的人法又是相吻合的。

通过用阿奎那关于法的分类来分析柏拉图的法律思想演变, 不难分析出柏拉图跟所有西方法哲学家一样, 最终关注的还是自然法的理论, 而且柏拉图的自然法理论从最初将其与神联系起来, 即阿奎那认为的永恒法———理想国, 哲人王———普通人类是不可能达致的。到最后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即阿奎那认为的人法———法律篇一些列规范制度的构建———普通人类可以通过实践达致。柏拉图的法律思想演进, 表现了自然法反映的人与神的关系, 由最早的自然法居于最高层次到足见破除了自然神秘色彩, 为人所逐渐创制的人法。或许, 我们通过这样子的分析, 不仅可以看到柏拉图关于自然法的思想演进, 而且也不难了解到和理解为什么随着对自然法神秘的破除和认识的加深, 自然法理论逐渐失去独立存在的地位, 最终在资产阶级壮大, 古典自然法学派兴起前, 自然法的一次长时间的沉默。

摘要:从《理想国》到《法律篇》贯穿着柏拉图法律思想, 同时也存在着细微的变化, 在阿奎那看来, 其对法治的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法律,正义,权力

参考文献

柏拉图的思想核心 篇5

摘要:柏拉图作为古希腊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对欧洲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理念论作为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既体现了古希腊哲学思考的传统,充分反映了柏拉图本人对“流动”与“永恒”的追问,同时又是他政治理论的基石。讨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有助于整体把握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了解西方政治思想之根源。

关键词: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理念论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对欧洲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研究西方哲学史不能回避的哲学家;作为西方政治哲学思想上极其重要的人物,柏拉图首次提出了政治学中政体的概念,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一家之政治思想,建构了包括政体、法制、教育等在内的“理想国”,虽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其政治思想不乏集权主义的特征。要讨论西方政治思想之根源,必然要讨论柏拉图的哲学思想,而要讨论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就要从其思想的核心——理念论开始。

一、柏拉图其人

柏拉图出生于公元前427年,他主要生活的年代正是经过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之后,雅典民主政治遭遇危机,整个古希腊的城邦制度走向衰落之时。“三十僭主”时期(公元前404年),因为有亲戚及朋友在统治集团中,柏拉图有了参政的机会,他所见的僭主们的暴政和内讧使得民主政治看来像黄金时代一般。恢复民主制度之后,柏拉图对民主政治格外宽容。但29岁的时候,他却看到他最尊敬的老师和朋友、他所认为雅典最高贵的人——苏格拉底,因一项荒谬的指控,被判处死刑。这件事情极大地影响了他后来的哲学生涯。

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开始游历,这期间他的所见所闻所思,很大部分组成了他今后的政治哲学思想。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古希腊英雄阿卡德穆的墓前建立学园(Academy)。

柏拉图对“理念”与“现象”的思考,承继了古希腊哲学对人类道德、社会美德中的“不变”与“流动”进行思考的传统,在其老师苏格拉底提出要在心灵中寻找外部世界永恒的内在原则、可以用对话的方式将人类的理智和其中潜在的真理引导出来的基础上,阐发了这种智慧到底存在于何处、这种永恒的是非观念的定义等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理念论”的思想。

二、理念论:三个比喻的哲学寓意

“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希

腊文将其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柏拉图则给“理念”赋予了特殊的涵义,即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存在。他将世界两分为可见世界(Visible)与可知世界(Intelligible)。可见世界是物质的、个别的“现在”,它总是在流动变化之中,人们不可能会对不断改变的事物产生真正的认识,而只能是对具体事物有意见(Opinion);而可知世界是理念的、一般的“现实”,它需要人们运用理智来了解,惟其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Knowledge)。可见世界是感觉世界,它变化、不稳定、有缺陷;可知世界是理念世界,它由事物的概念(Concept)组成,完美且恒定不变。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具体事物则是对这个范型的模仿,是完美理念不完美的影子。就像我们平时看到很多匹马,他们的毛色各有不同,或者其中还有缺少耳朵或者瘸腿的马,但我们都知道他们是马,因为在这些马的背后,都是一匹绝对完美的“理念的马”。

同样,存在于两种世界的两种认识也是有着错误与正确之分的。存在于可见世界中的意见,因认识主体与客体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变化性,这并非正确的认识;而可知世界中的知识,来源于人的理智,人的理智是相同的,知识也就是唯一的、恒定的、正确的。这也是柏拉图认为数学学科美丽之所在:数学的状态是永恒的、可正确认识的。

那么又要怎样获得真知呢?柏拉图将这种获取真知的方法论述为“灵魂回忆”或是“灵魂转向”。他描述了一个神话来讲述灵魂的故事:在诸神赴宴的途中因驭马者对拉载灵魂的马车失去控制,导致灵魂跌落地上折断翅膀,不能回到天上的理念领域,只能暂居于肉体。包含天赋知识的灵魂在肉体中醒来时,由于身体的干扰而忘记了所有理念,只有经过适当的训练、学习触动、提示或唤醒知识,使之明白地昭示与灵魂,并使灵魂产生一种回归本源的渴望,柏拉图称这种渴望为eros,也就是“爱”。

现象是感觉经验,理念才是思想灵魂的对象,只有通过灵魂转向,去思考理念的东西,才能获得真知。

柏拉图用线喻(The line simite)来说明两种世界、两种认识的区分。他说:“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同样的比例分割,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比例表示他们相对清晰和模糊的程度。”用形象化的图示表示即为:

(线喻图)

在柏拉图的认识当中,理念世界的构成也是有等次的,依其由低到高表现为:自然物、人造物、数学意义、范畴意义、道德审美、善。善是世界的本原,是最高的理念,“给知识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认知能力的实在,就是善的理念”,“善本身却不是一个是者,它的尊严和统摄力超过是者”。对他而言,自然界中

永恒不变的事物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永恒不变的事物是一体的两面,他用太阳比喻善(The sun simite)。太阳是肉眼视觉的源泉,善则是“心灵的眼睛”认识的源泉;太阳使可感事物显示出来,善使可知对象向心灵显示。

此后,柏拉图的思想形成了最著名洞喻(The hole simite),以此来说明其现实意义。

有一群囚徒世代被锁在漆黑的洞穴里,连脖颈都锁住,不能回头或是环顾,只能面对正前方的洞壁。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囚徒与火中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形生物举着高过墙头的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洞壁上,形成囚徒们终生所见的“皮影戏”。而囚徒就认为这些明明灭灭的影子是真实的事物,并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

囚徒们习惯这种生活,他们不觉悲惨。但是,一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回过头来,生平第一次看到影像以外的事物。耀眼的火光使他不能适应,眼睛刺痛,而连洞壁上的影子也看不清了。适应一会儿之后,他开始能分清影子与雕像,雕像比影子更为真实。他想办法越过矮墙,走过火堆,进入外面的世界的时候,阳光比火光更加耀眼,也使他更加痛苦。他慢慢适应着阳光的照耀,看到阴影,看到水中的倒影,再看到真实的事物,方知外界的事物比雕像更为真实;最后看到太阳本身,知道是太阳才是是万物生长、季节变换的源泉,就像火光造就影子一般。

对比三个比喻,我们可以再一次地用线喻的模型对应表示:

(对比线喻图)

三、理念论在政治哲学中的体现——哲学王与理想国

柏拉图“洞穴神话”其实还有一个结尾:获得自由的囚徒想到他的同胞还在洞穴的黑暗中生活,他回到洞中,视图说服其他人,使他们相信洞壁上所见的不过是真实事物的影像罢了。然而他们并不相信他,认为他在外面把眼睛弄坏了,他只有与他们争论幻觉和真理、偶像与原型,因此引发众怒,被他们处死。柏拉图用这个故事比喻苏格拉底的悲剧,同时也意识到在法律和道德堕落的现存政治中,人类的出路只能是由真正的哲学家掌握政权或是政治家成为哲学家。

如果说洞穴就是城邦世界,那个到洞外见过太阳的人就是哲学王,是在现实中到过理念世界真正见过“善”的人。只有让哲学王拥有权力才能免于被处死的惨剧,才能重塑城邦的精神,完成对现实城邦的改造。

于此同时,灵魂也分为三个等级,对应着不同的特征和美德,现实中的人据此被划分为三个等级承担城邦中不同的分工。只有按照这种构成模式,城邦方能实现正义:

(灵魂之图)

或许,可以将柏拉图的理念论做一个简单总结:世界两分为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在日常看到的现象之外,真相存在于理念;知识只能通过对理念的思考获得,认识是虚假的;善是世界的本原,是规定可知世界秩序的外在原因和原则;灵魂与理念领域相通。

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正是以此种信念为内核,形成了成熟的体系。

参考书目:

徐大同等:《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孔子和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比较 篇6

关键词:音乐美学思想 孔子 柏拉图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一 孔子、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也就是现代的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文化家和思想家,被尊称为“万圣师表”,特别是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社会的正统主流思想。相传孔子有三千名学生,很多人日后成就都很大。孔子对《诗》、《书》、《礼》、《乐》的编撰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论语》,这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们记录孔子言行的集录,其中体现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教育原则、艺术审美等诸多内容,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不但是在中国,孔子在全世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建立孔子文化学院,宣传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孔子的音乐美学观念多见于他的一些政治、伦理和道德论述中。经过总结可以看出,孔子将“仁、礼”看作是音乐美的核心因素,能够体现出“礼”和“仁”的,就是美的音乐,甚至可以说音乐是“礼”和“仁”的表达手段。在音乐教育方面,他有着“立于礼,兴于诗,成于乐”的主张,认为音乐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在音乐审美评价上,如果满足了“礼”和“仁”的要求,他的评价标准还是十分宽容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推动了音乐艺术的发展。

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他的母亲是雅典立法者的后裔。青年时期,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跟随他学习了十年,在苏格拉底死后,开始游历欧洲各国,曾到埃及、意大利等地进行政治活动,但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返回雅典的途中,还被卖为了奴隶。几经折难回到雅典后,柏拉图便开办了一所学院,一边教学,一边整理自己的著述,后来这个学园成为了雅典重要的科学研究机构,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弟子,这其中就包括亚里士多德。他的著述《理想国》和《法律篇》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也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以及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最伟大的三位哲学家。

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大希庇亚篇》、《会饮篇》、《斐莱布》篇,对其音乐美学思想进行梳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音乐本体论,柏拉图是哲学上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的音乐本体论也是形而上的音乐本体论。在他看来,音乐的美是天生的,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其次是对音乐美学的核心理念,柏拉图认为音乐和音乐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富于哲理的人的培养。最后是他的音乐教育观,他认为音乐能够帮助人的心灵达到和谐,人经常学习和倾听和谐的音乐,内心也会变得和谐,同时也会成为一个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够看透事物本质属性的哲人。

二 孔子和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的比较

1 关于音乐功能的比较

孔子认为音乐有着强烈的育人功能,在今天山东的曲阜市,有一座“六艺城”,六艺是孔子提出的“射、书、礼、乐、数、御”,他认为这是一个人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这其中的“乐”就是音乐。后来他又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说对于礼仪的学习,能够让人尽快的自立;对于诗歌的学习,能够让人感受到文学艺术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愉悦;对于音乐的学习,则是一个人完全成熟的必备过程和标志。其次是音乐的社会功用,在孔子看来,“礼”和“乐”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方面,通过“礼”可以规范人们的道德和行为,音乐是这种规范方式的最佳载体;另一方面,通过音乐对礼的宣传,则可以让等级观念得到协调,社会的矛盾得到弱化。他将音乐赋予了浓郁的政治功能色彩。所以说,无论是音乐的育人功能,还是音乐的社会功能,孔子都是十分看重的。

柏拉图认为:“音乐不是一种无谓的消遣和享乐,其使命是教育人们达到精神上的和谐,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陶冶人们的情感。”在他的雅典学园中,音乐教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并且在他的理想国中指出:“儿童阶段如果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节奏和和谐侵入了他的灵魂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在音乐的社会功用方面,柏拉图认为音乐应当服务于政治,服务于贵族当政的城邦国家,音乐的形式和内容甚至都应当是固定不变的,只能是单纯的叙述,不能加入丝毫的道德判断。只有为最好的和受过最好教育的人所喜欢的音乐,才是最好的音乐。”而“最好的”、“受过最好教育的”正是统治阶级,他是站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立场上进行阐述的。

从孔子和柏拉图对音乐功能的认识来看,他们的看法无疑是有着较强的社会政治功利色彩的,这和他们当时的身份和时代背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孔子本身是一位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所处的春秋后期,是一个历史大变革的时期,因此他提出了“礼”的主张,想通过“礼”来对各方面进行约束,音乐在诸多宣传手段中,是最有效,最能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利用音乐,让人们学会“礼”,完成一种个人的成长和体验,每个人都有“礼”了,整个世界就会变得太平和美好,所以孔子是从个人完善的角度出发的。柏拉图也同样,他很明确地提出音乐要有利于他的理想国中第一和第二等级的人,即统治者和保卫者,全体公民都要安分守己,服从统治。两者的音乐美学观虽然都有着浓重的政治色彩,但是在最终的目的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认识“美本身”的人,这种人是具有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够看透事物本质属性的哲人。要利用音乐的手段,集中力量培养出一批具有理性认识和哲学思想的人才,在他们的带动和普及下,最终完成全民的教育。两者殊途同归。

2 关于音乐评价标准的比较

孔子并没有专门的美学著作,我们今天对于孔子音乐学思想的归纳,都是来源于他著述中对于音乐的看法和认识。既然是摘录式的观点,那么整个观点自然就和原文中的内容和大观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将孔子这些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放回到原作中去,则可以发现,孔子对于音乐美的评价标准,总是和思想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他提出的:“里仁为美”、“先王之道斯为美”都是从道德和伦理观念出发的,而并非是直接来评价音乐的。在他看来,只要是合乎“礼”、“仁”、“善”的标准的,就都是美的音乐。例如,他曾经把《诗经》这部我国最早的歌词集由两千多首删除到了三百多首,因为这三百多首最合乎“礼”、“仁”、“善”的标准,因而是美的音乐。其次是孔子十分重视音乐的使用规范。音乐的使用有着明确的程式和级别要求,只有符合这种要求的,才是美的音乐。《论语·八佾》曰:“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意思是说,有一个人叫季氏,是一名士大夫,按照“礼”的规定,他只能用四佾的音乐,也就是4列32人。但他却常用八佾,8列64人,然而八佾是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如果连这样的事情都能容忍,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因为季氏违反了“礼”的约束,所以这样的音乐就是“丑”的音乐。最后是对音乐最高标准的认识,孔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韶乐”,史称“舜乐”,之所以认为韶乐是最美的音乐,是因为音乐表现的是皇帝舜因为品德高尚,乐善好施,主动将自己的王位传给了禹,从而避免了战乱和纷争,所以他将这种音乐看作是最美的音乐。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对他心目中的好的音乐在歌词、曲调和节奏上都做出了详细的评价标准。首先是歌词方面,他赞同歌颂善本质和善行为的诗歌,反对在歌词中出现恶劣、丑恶的内容,只有神能够具有善的本质和善的行为,只有神才能够尽善尽美。其次是曲调,柏拉图尤其推崇弗里吉亚调式,这种调式能够模仿和体现出沉着应战、视死如归的品质和精神。最后在节奏方面,也要体现出虔诚、智慧、顺从、理智等特点。总而言之,他反对作曲家用复杂多变的节奏和曲调进行音乐创作,他认为这种复杂会导致心智的紊乱,使非理性的狂暴占据心灵,作出不理智的事情,最终无益于和谐政治秩序的建立。在确立音乐评价标准之后,他甚至要将这些标准编制成法律。有的音乐家在诗歌的韵律、曲调中添加了自己主观的思想,破坏了音乐原有的规则,这是一种不和谐的行为。只有通过法律才能让以后的音乐家永远都受到这些形式的限制,才能让音乐永远的净化公民的心灵,从而构建出理想的城邦。

尽管孔子的音乐评价标准是和“礼”密切相关的,柏拉图更是将心中的理想音乐进行了严格的标准界定,并且要通过立法来保证其长久性,两者都呈现出强烈的功利性色彩。但是相比之下,孔子的音乐评价标准比之柏拉图的音乐评价标准还是相对宽容的,孔子这种宽容来源于孔子对于音乐美的特殊认识,甚至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如《诗经》中,一些反映男女爱情的歌词,都被孔子保留了下来,甚至还做出了“思无邪”的评价,意思是说没有什么不好的内容和思想,是健康正统的。只要音乐能够符合当时的道德观念和礼仪观念,就是好的音乐。除了这种和“礼”密切结合的评价观之外,能够看出孔子对于作者的创作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能够通过作品内容看到作品真正的艺术性,也反映出了孔子的深邃和宽容。而柏拉图认为只有神的不变真理才是最高的美,这是一种抽象的、没有实际评价标准的美,超出了艺术美学的范畴,进入了哲学的范畴,这种以哲学代替美学的做法,直接导致了美学对哲学的从属地位,不利于艺术美学的独立发展。

3 关于音乐教育的比较

首先,从音乐教育的过程上来看,可以用孔子的“兴于诗,成于礼,立于乐”来看,先是学习诗歌,能够激发起自己对艺术的学习兴趣,然后学习礼节,完成一个人所应当具备的道德规范,在这两个基础上学习音乐,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在教育内容上,只有“思无邪”的内容才可以作为音乐教育的内容,他将《诗经》删除到了三百多首,认为高尚谦让的韶乐要优于争夺和杀戮的武乐,因而褒韶乐贬武乐。从最终的教育目标看,孔子认为音乐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完成“礼”和“仁”的确立,由一个人带动整个世界的人,最终达到一个天下大治的目的。人有了这种伦理品德,就会达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柏拉图将音乐教育的步骤分为五步:第一步是要爱上一个美的形体;第二步是从一个美的形体的基础上爱上所有美的形体;第三步是要认识到心灵美比形体美更为珍贵;第四步是学会认知制度美和行为美;第五步是看到各种学问和知识的美,不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美的程式。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必须用严肃和刚性的艺术来培养受教育者的坚韧意志,所有用来作为教学内容的音乐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只有具备严肃、勇敢、智慧、温和、坚韧、顺从等特征的音乐才能被引用。在教育目标上,是要培养和塑造具有逻辑思维的,能够看透事物本质属性的哲人,这些哲人能够更好地维护和建设他的理想王国。

综上所述,孔子与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文化状况以及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的下产生的。虽然孔子与柏拉图都生活在奴隶制社会,但中国春秋时期的奴隶制社会和古希腊民主制时代的奴隶制社会有着巨大差异。所以,两者的音乐美学思想并无对错之分,两人的音乐美学思想无疑是人类思想文化历史宝库中的奇葩,我们今天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就是为了汲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天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的开展和进行。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论孔子的美学思想》,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2] 李叔华:《试论孔子对传统礼乐文化的贡献》,《孔子研究》,1994年第4期。

[3] [古希腊]柏拉图,张智仁、何勤华译:《法律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浅论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篇7

一、艺术本质论——“摹仿说”

就文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古希腊流行的是摹仿说, 即把客观现实世界看作文艺的蓝本, 文艺是摹仿现实世界的。在柏拉图的《理想国》卷十中, 柏拉图却改变了这种普遍流行的摹仿说原来的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涵义, 把这个观点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理念之上。在柏拉图看来, 我们所理解的客观现实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 只有理式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而客观现实世界只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影子”, 因此摹仿现实世界的艺术也只能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和真理隔着三层”。柏拉图以床为例解释了他的理论。他认为床有三种:第一是床之所以为床的那个“理式”;第二是木匠依床的理式所制造出来的个别的床;第三是画家摹仿个别的床所画的床。[1]在柏拉图的哲学范畴中, 床的“理式”也就是床之所以为床的道理或规律, 是作为事物的典范和标准而先验存在的、绝对真实的客观实体。木匠虽根据床的理式制造出个别的床, 却只能摹仿到床的理式的某些方面, 受到时间、空间等有限事物的限制。床与床不同, 适合于一张床的未必适合另一张床, 所以这种床没有永恒性和普遍性, 不是真实的, 只是一种“摹本”或“幻相”。而画家所画的床是根据木匠的床所作的摹仿, 只是从某一个角度看到的床的外形, 不是床的实体, 所以更不真实, 只能算是“摹本的摹本”, “影子的影子”, “和真实隔着三层”。

由此可以看出, 柏拉图将世界分为三个层次:理式世界, 感性的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理式世界是由事物的理式构成, 是绝对的真实存在、永恒不变、尽善尽美。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影像, 是可见世界中的万千事物, 包括自然造物 (如山水花树) 和人工造物 (如工匠的制造) , 它只是理式世界的不完善摹本。艺术世界即虚幻世界, 是现实世界的影像, 是摹仿的艺术, 如绘画、雕刻、模仿诗等, 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 因此双重地远离真实, 远离绝对的美。

柏拉图认为理式是由神创造的, 是第一性的;真实世界依附于理式世界, 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双重的远离理式世界, 则是第三性的。因此他断言:“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摹仿者, 无论摹仿德行, 或是摹仿他们所写的一切题材, 都只得到影像, 并不曾抓住真理。”[1]P76显然, 柏拉图瞧不起摹仿者, 把他们看成是制造假象、迷惑众人的诈骗者, 是无法认识真理的浅薄无知的低劣者。在《斐德若》中他把人分为九等, 在这九等人中, “诗人和其他摹仿的艺术家”列在第六等, 地位在医卜星相之下。柏拉图认为, 诗人或一切“摹仿的艺术家”对于所摹仿的事物并没有有价值的真知识。因为“他如果对于所摹仿的事物有真知识, 他就不愿摹仿它们, 而宁愿制造它们, 留下许多丰功伟绩, 供后人纪念, 他会做诗人所歌颂的英雄, 而不愿做歌颂英雄的诗人”。[1]P73也正因为如此, 柏拉图说, 斯巴达的立法者莱科勾和雅典的立法者梭伦才是伟大的诗人, 他们所制定的法律才是伟大的诗, 荷马尽管伟大, 却远比不上他们。相反, 诗人还调动、激发人们的情欲, 宣泄人性中下流低劣的部分, 满足人们的哀怜癖和感伤癖, 并没有给人们真知识, 却“有伤风化”, 败坏伦理, 于理想社会无益, 必须将他们驱逐出理想国。

柏拉图的艺术“摹仿说”把抽象的精神理念作为文艺的根源, 对艺术真实的理解也终究是唯心主义的。他没有看到艺术是时代和人民的产物, 不理解艺术不仅是摹仿, 而且是创造。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和贵族阶级的立场造成了他的“摹仿说”真理与谬误并存, 对后世文艺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且, 我们应看到的是, 柏拉图关于“文艺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这一看法作为理解文艺本质的一种基本观点, 经过亚里士多德的努力深入人心。[3]P2

二、艺术功能论——“效用说”

柏拉图攻击文艺并非因为他不懂文艺, 恰恰相反, 柏拉图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 他深刻地了解文艺和诗, 对其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从一个特定的历史角度去要求文艺, 提出了著名的“效用说”。

正因为认识到诗和艺术的深刻影响, 所以在制定理想国计划时, 柏拉图非常重视并严肃对待这种影响。在理想国中,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种理想的“保卫城邦”的人, 一种他所谓的有“正义”的人。理想国的理想是“正义”, 所谓“正义”就是城邦里各个阶级都站在他们应站的岗位, 应统治的统治, 应服从的服从, 形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柏拉图把理想国的公民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的是哲学家, 其次是战士, 最低的是农工商。后两个等级应听从于哲学家, 国家才能有“正义”。柏拉图还把这种等级划分应用到人身上去:人的性格中也有三个等级, 相当于哲学家的是理智, 相当于战士的是意志, 相当于农工商的是情欲。[2]P52因此, 人的性格要达到“正义”, 意志和情欲也就要受理智的统治。文艺要有益于培养哲学家和人的理智, 也就是说, 文艺要有益于培养“理想国”的统治人才, 使各个等级安分守己, 以达到“理想国”的“正义”。

柏拉图之所以如此重视文艺的社会效用, 是因为他认识到文艺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他在《理想国》中认为文艺的特点是“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人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 他们就拿来浸润心灵”。[1]P62他把文艺的这种“浸润心灵”的作用称作是“诗的魔力”, 认为如果青年们“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秀的作品, 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 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 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1]P62这说明, 柏拉图已经十分深刻地看到了文艺特有的对人从情感上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柏拉图深刻地认识到了文艺领域存在的问题, 考察了当时流行的文艺作品。他发现荷马和悲剧诗人们把神和英雄们描写得和平常人一样满身是毛病, 互相争吵、欺骗、陷害;贪图酒食享乐, 既爱财, 又怕死, 遇到灾难就哀哭, 甚至奸淫掳掠, 无所不为。在柏拉图看来, 这样的榜样绝不能使青年人学会真诚、勇敢、镇静、有节制, 绝不能培养成理想国的“保卫者”。他还考察了当时文艺作品的社会心理作用, 认为当时是诗歌和一切的“摹仿的艺术”都逢迎了“人性中低劣的部分”, [1]P84即情欲。表现在悲剧通过人物“哀述一番”来激起听众同情的“哀怜癖”, 喜剧则是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的欲念”, 使人于“无意中染上小丑的习气”。[1]P86柏拉图认为, 文艺如果迎合人的情欲, 放纵人的一切欲念, 使人失去理智的控制, 就在人的心理、性格上破坏了“正义”。

有鉴于文艺的社会效用, 柏拉图提出了以政治效用作为衡量文艺标准的人, 他的基本态度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文艺必须对人类社会有用, 必须服务于政治, 文艺的好坏必须首先从政治标准来衡量;如果从政治标准看, 一件文艺作品的影响是坏的, 那么, 无论它的艺术性多么高, 对人的引诱力多么大, 哪怕它的作者是古今崇敬的荷马, 也须毫不留情地把它清洗掉。在西方美学史上, 柏拉图是最早明确提出以政治效用作为衡量文艺标准的人, 这一点直接影响了后世卢梭和托尔斯泰的艺术观点。柏拉图十分重视文艺对国家对人生的积极作用, 力图消除文艺的消极作用, 这从文艺社会学角度看是十分合理的。但是, 他的“效用说”的具体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教育奴隶主贵族的继承人团结一致维护贵族统治的反动秩序, 他的所谓对国家对人生有益实际也不过是把文艺作为实现奴隶主贵族统治的一种工具, 因而文艺成为了他狭隘政治观的传声筒, 成为政治和道德的奴仆。此外, 他不知道文艺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 有广泛描写真善美、假丑恶的权利, 而把文艺视为少数人所有, 将文艺纳入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政治轨道, 这必将束缚文艺的发展, 使文艺失去它丰富的美学含义。因此可以说, 他的“效用说”是极具有功利性和阶级性的。[4]P2

三、文艺源泉论——灵感说

“灵感说”并不始于柏拉图, 在他之前的德谟克里特等人就认为诗歌创作来自灵感, 但柏拉图却是第一位将其理论化、系统化的美学家。[5]P2

柏拉图的灵感说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神灵凭附到诗人或艺术家身上, 使他处在迷狂状态, 把灵感输送给他, 暗中操纵着他去创作。[2]P56柏拉图认为杰出的诗歌作品与其说是人的作品, 还不如看成是神的一种诏谕, 一个伟大的诗人就像一个占卜者和预言家那样, 都是神的代言人。神输送给诗人灵感, 又由诗人辗转输送给无数的听众, 正如磁石吸铁一样。因此无论是荷马还是其他的诗人, 尽管在歌咏战争, 却没有军事的专门知识;尽管在描写鞋匠, 却没有鞋匠的专门知识。他们全是凭借诗神所赐予的灵感才能创作出伟大的诗篇的。

第二种解释是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2]P57在《斐德若》中, 柏拉图提出, 灵魂依附肉体只是暂时的现象, 而且是罪孽的惩罚。依附了肉体, 灵魂就蒙上了一层障, 失去了原来的本色, 认识真善美的能力就削弱了。但是灵魂在本质上是积极向上的, 脱离了肉体后, 它还要飞升到天上神的世界, 即真纯心灵的世界。在那里, 它扫除了一切尘障, 如其本然地观照真实本体, 即尽善尽美、永恒普遍的“理式”世界。待到它再度依附肉体, 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使它隐约记得在理式世界见到了景象, 并且还隐约追忆到生前观照那美的景象时所引起的高度喜悦, 对这“理式”的影子欣喜若狂, 油然起眷恋爱慕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一种“迷狂”状态, 也就是“灵感”的征候。在这种状态中, 灵魂会驱使肉体进行创作, 以最大限度摹仿所回忆起的“理式”影像。在柏拉图看来, 惟其如痴如醉的迷狂, 才能使诗人的动作、表情、语言不为本人所能言传, 也不为他人所能理解, 而此时所写的诗才是最有魔力的诗, 即使是一个最没有才华的诗人, 只要获得神的感发, 进入灵感迷狂状态中, 也能写出最卓绝崇高的诗行。因此, 柏拉图认为, 诗神所赋灵感是诗人创造艺术的源泉和动力。

柏拉图的“灵感说”的基本思想是神秘的反理性主义, 他的视线不是去关注丰富生动、多姿多彩的人寰, 而是射向那飘渺无垠、神秘莫测的“彼岸世界”。他贬低了现实生活中人的伟大的创造力量, 认为文艺创作是一种超人力量的行为, 这与他的“理念论”同样是十分荒谬的。事实上, 作为服务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形式之一的文学艺术, 是一定的客观现实生活在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 就根本不可能创造出文艺作品来。诚然, 我们并不能完全否认灵感现象在文艺创作中的存在, 然而灵感的产生, 往往是以艺术家一定的实践积累和创作经验为基础和依据的。事实上, 诗人、艺术家离开了生活实践, 只凭魔力给予灵感去创造, 只不过是空谈而已。

柏拉图看到了单凭理智不能创造文艺, 文艺创造活动和抽象的逻辑思考有所不同, 但是他错误地把理智和灵感完全对立起来, 即形而上学地否定理智的作用, 又对灵感加以不科学的解释。他也看到单凭技艺知识不能创造文艺, 于是把天才和灵感等同起来, 又形而上学地否定技艺训练的作用, 这是和他鄙视劳动人民和生产实践的基本态度分不开的。柏拉图把艺术的感染力的来源摆在灵感上, 而不摆在人民大众的实践生活, 以及作品内容的真实性和艺术性上, 这也说明了他对艺术本质的认识根本是错误的。

四、结语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 针对文艺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文艺对现实世界的关系来说, 他肯定了文艺摹仿现实世界, 但却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因而否定了文艺的真实性, 这也就是否定了文艺的认识作用, 是反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想。就文艺的社会功用, 柏拉图肯定了文艺要为社会服务, 要用政治标准来评价。他要文艺服务于反动政治。因为他要强调政治标准, 就抹煞了艺术标准。另外, 他要使理智处于绝对统治地位, , 不惜压抑情感, 因而他理想中的文艺是起畸形发展的作用, 即摧残情感去片面地发扬理智。就文艺创作的原动力来说, 柏拉图的灵感说抹煞了文艺的社会源泉。他只见出艺术的社会功用而没有见出文艺的社会源泉, 不能算真正认识到文艺与社会生活的血肉关系。

由于受阶级和历史条件的限制, 柏拉图的许多文艺思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但是他的理论却给后来的哲学家和美学家奠定了基础, 对现代美学思想的成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3]刁克利.柏拉图对西方作家理论的奠基.外语研究, 2005, No.1.

[4]李忠荣.柏拉图文艺思想三题.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Vol.27, No.1.

简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篇8

柏拉图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 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他出生在雅典一个贵族家庭, 此时的雅典正值奴隶制城邦日渐衰败的时期, 政治环境动荡不安。公元前427—公元前399是他的青少年时期, 这一时期的柏拉图学习文学, 而且创作出一些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公元前399—公元前387是柏拉图跟随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习的8年。在苏格拉底去世之后, 他开始外出游历。前387年, 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阿卡德米”学园, 开始接收徒弟和讲授知识, 培养了包括亚里士多德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学生。他所提倡的教育思想是想通过教育培养公民的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品德, 使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公民都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这样就会使整个国家达到正义、公平、友善、和谐的理想生存状态。

二、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在《理想国》等一些哲学著作中有所体现。柏拉图通过辩证法和国家学说等一系列的思想体系, 具体地提出了大量与教育相关的问题, 他构建的思想体系在当时是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理论。柏拉图希望通过这些教育培养出建立和管理及会统治所谓的理想城邦国急需的各类人才, 以此真正实现他的理想。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理性教育思想、国家教育思想、学前教育思想和全面、平等发展教育等思想, 这四方面内容较完整地构成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系。

(一) 理性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理性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发展的高级阶段。他认为人类的心灵应该是由理性、激情和欲望这三个要素构成。人们用来学习、用以思考和推理的过程是人类心灵中最为高贵的理性部分, 这说明人类是具有思维能力的, 有别于其他生物。为了取得名利的胜利, 不惜一切代价付出足以体现出人类所充满的激情部分, 也可以称为爱胜表现。激情和欲望是不无联系的, 然而激情又比欲望部分更要高级些。欲望是感性而没有理性的, 是心灵当中最低级的要素, 可以表现为感官的需要, 例如对物质的追求、精神的追求及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的情感追求, 而“金钱是满足这类欲望的主要手段”这一点, 可以称为爱利部分[1]165。

柏拉图认为, 理性教育是通过对理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人类心灵能力发展程度相结合的过程。理性的培养基础是知识, 同时也是开启智慧、启迪心灵的理性基础。所以柏拉图高度重视天文、数学几何等自然学科知识的传授, 这对培养造就人类的理性是至关重要的。他进一步指出, 仅仅学习这些理论课程是不够的, 远没有达到哲学所要求的高度和深度, 不能完全掌握绝对普遍的东西, 为此柏拉图要求自己必须向老师苏格拉底学习“即使在一个人对所谈论事物的什么一无所知时也能确立相对论断的技能”[2], 这就是后来哲学家们所说的辩证法。因为辩证法是通过推理、演绎的过程, 从这个理论到另外一个理论, 真实地揭露出为追求真理而议论和争论的矛盾双方的表现, 进而达到理性中“善”的方法。在辩证法的指引下, 人们在接受完整的理性教育的全过程中, 不断充实自己, 掌握真理, 最后达到理性教育中最高的层次, 那就是要求做到善的表现。

(二) 国家教育思想

柏拉图不仅仅是一位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做学问、到处讲学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还十分关注自己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整个人类的未来发展, 集中体现在他是古代西方哲学史上将国家教育与国家政治密切相连的第一位教育家、哲学家。他十分重视国家和社会中教育所占有的地位和表现出来的作用, 并把这两者紧密联系起来。教育不仅要为国家培养输送栋梁人才, 而且要发掘人才、利用好人才、通过人才保证国家政治大环境的稳定, 进而保障国家的繁荣昌盛。

同时柏拉图也认为, 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具有和谐安定、文明富强、公正法治、人民平等幸福的充满正义感的民主国家, 最核心的是体现在国家的统治者是否真正关心国家利益, 关注国家人民。柏拉图是头脑中充盈着智慧和具有保家卫国能力的哲学家、思想家, 他指出, 要通过对人们的教育培养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这是对国家负责的表现。哲学王是能够给国家带来光明和正义的, 通过哲学王的治理, 能够完美地改善国家政治的不正义的局面, 从而使国家走上正义的道路。柏拉图认为, 哲学王治理国家是需要有坚定的爱国信念的, 是需要有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高尚思想道德品质的, 是需要有果敢坚强、品性温和、充满公平正义等优良品性的。可是这些优良的品性不会自然产生, 也不会自然灭亡, 而是经过有意识的能力培养和塑造才得以形成的。教育是实现和保障理想国的必要途径和根本手段, 这很好地体现了柏拉图的国家教育观点。他认为, 国家的教育事业应该摆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上, 要作为国家发展的头等要事来抓。建立公共教育机构场所, 从育婴所一直到高等学府, 国家不但要制定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 还要提供充足的教育经费和有利于发展国家教育的政策。柏拉图国家教育思想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对人们的教育建立心中完美的正义之国, 进而使真正的理想国愿望得以实现。在这个终极目标的指引和导向下, 柏拉图确立了他所认为的教育的主要目的, 即要培养爱学习、懂真理的理想城邦国的统治者, 培养具有崇高道德品质、爱国家爱国民、始终如一地忠诚于国家的保卫者。通过国家教育的培养, 国家的管理者拥有智慧、勇敢和正义等美德, 促使每个人自由发展达到心中的善念, 进而使国家管理者领导国家走向成功。

(三) 学前教育思想

柏拉图主张:“教育应该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 凡事开头最重要, 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 最容易受到陶冶。”[3]71“孩子一生下来, 在三岁之前, 要由政府管理这方面事务的官员带到国家育婴所, 由国家安排的专职人员负责抚育。”[3]194而教育则是由国家安排最优秀的公民监督实施。“3-6岁的学龄前儿童都要集中送到神庙附近的儿童游戏场上, 由国家委派的公民监督实施教育, 饮食起居则由委派的公民负责”[4]71。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柏拉图非常重视对幼儿的教育, 他要求讲给幼儿的故事必须经过仔细挑选, 除去那些不健康的, 并禁止传授对儿童身心健康有害的内容。不要暴怒责罚儿童, 也不要激怒他们, 不要让他们失去体面, 要用幼儿最能听懂的和最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所选择出来的激发幼儿勇敢、正义和高尚品德的故事。这样做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幼儿从小得到熏陶, 想象力得到充分启发。

(四) 全面发展教育思想

柏拉图认为, 教育应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在全面教育学习的过程中个人的天赋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有着改造个人的功能, “一个人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 就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5]140。然而每个人的天赋又不相同, 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后天的职业性质及社会地位。天赋固然很重要, 但是“如果所得到的是不适合的培养, 那么最好的天赋就会比差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更坏”[4]140。为了社会、国家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柏拉图提出用和谐的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用全面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从而提出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论断。

基于教育的全面性发展, 柏拉图所提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 提倡教育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不能妄想把没有灵魂的东西灌输到有灵魂的东西中。在西方教育发展的过程中, 柏拉图最先提出有关男女在接受教育平等方面的问题, 主张男孩和女孩的天赋能力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不论男女都应该受到同样的全面教育, 使身体和身心健康都全面发展。所谓全面教育, 正如他提出的应当在全体公民当中实施全面的社会发展教育, 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文法、体育、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修辞学及辩证法等知识。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 教育理念应该贯穿始终。柏拉图相信通过学习以上所列出的这些知识都能够使每个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使全部公民都根据自身的天赋能力为国家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对其评价

柏拉图作为古代西方教育历史上系统提出教育理论的第一人。他所提倡的有关教育理论等的一系列思想涵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每一个发展阶段, 以及从理性教育到全面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理想国》的横空出世, 标志着柏拉图所认为的理想国应该是一个崇尚教育并懂得如果教育国民的理想城邦国家, 并且把教育看做是使人类灵魂达到心灵理念最高境界的唯一方式。柏拉图根据历史经验并结合自己对理想国家的伟大设想, 在《理想国》中不仅为理想国家设计了一套理想的社会制度和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 而且设计出了对教育培养国民的理想的教育课程, 更依据灵魂的阶段性提升指出了理想国的组成构架。他希望通过这些课程的阶段性学习和拓展示训练, 把政治和哲学相结合, 将抽象与具体相融合, 培养出能够真正获得真、善、美等理论知识及能够建立、管理和统治理想城邦国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有其目的性和局限性,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也不例外, 某种程度上来讲或许存在一些局限性, 他的教育思想是为所谓的理想城邦国服务的, 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为管理和统治国家所服务的, 对人才的培养是有等级区分的。虽然提出了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享有教育, 因此带有一定的阶级色彩。尽管如此, 纵观历史,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整个西方的教育理论和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影响力也很巨大。

摘要:在古代西方的教育历史上, 柏拉图是第一位系统而又全面阐述教育思想和相关教育理论的教育家, 其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深刻、经久不衰, 其教育理论的系统化和全面化对后人具有深远的意义和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柏拉图,教育思想,理性教育,国家教育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柏拉图[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

[3]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

[4]柏拉图.柏拉图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8.

柏拉图与孔子教育思想之对比 篇9

1 教学目标

孔子认为, 教育至关重要, 国家可以通过对个体实施教育来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他将培养“君子儒”作为教育的目标, 认为如果人人都能主动地知礼行礼, 那么国家将有秩有序。 (1) 孔子在其一生中, 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游学, 主张学而无类, 愿意接收不同阶层的人作为他的弟子。在孔子看来, 人口、教育以及财富是构成一个国家的三大要素。据《论语》记载, 在孔子所教授的众多科目中, “仁”与“礼”是最受欢迎的, 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孔子将“仁”推崇至最高的地位, 因而“仁”也是中国道德体系中最主要的美德。“仁”即是爱。“仁”与“礼”紧密相连, 如克己礼仁, “一日克己礼, 天下仁焉”。 (2) “仁”包含了人类几乎所有的美德, 它是个人保持自我独特性的前提与保证。仁爱、智慧以及勇气被视为绅士所应具有的三种基本美德, 也是个人理想人格形成的重要保证。在个人发展中, 人人应以“仁”为核心, 以以上三种美德为个人发展方向, 全面发展。

柏拉图作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一生著作颇丰。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他认为, 世界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为可以被认知推理的理念, 即可知世界, 另一部分为可感世界。那些只爱好具体事物, 如美的声调或形象的人, 只有意见而无知识, 而那些认同“美自身即美”的理念的人, 他们能将理念与具体事物区分开并不相混淆, 这些人在柏拉图眼里才是真正有知识的人。 (3) 教育即灵魂专向的过程。人的灵魂是不朽的, 是永不磨灭的。在人类接触物质世界之前, 人类的灵魂具有收集真理的能力。我们通过感知所认知的世界拥有众多影像, 通过影像我们可以看到永恒的真理与本质, 从而完成灵魂转向的过程。教育可以引领人们进行灵魂的转向, 培养人们的认知能力, 即培养人们认知事物本质与真理的能力与过程。

其次, 柏拉图认为, 教育即培养“哲学王”。 (4) 他将人分为三个等级, 其一是统治者, 他们拥有智慧, 能够治理整个国家;其次是护卫者, 他们充满勇气, 能够帮助和扶持统治者;再次是农民、工人和商人。柏拉图认为, 哲学家应该是国家的统治者, 而国家的统治者也必定是哲学家, 因为哲学家能够认知事物的本质与真理。总之,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至高目标在于培养人们对智慧的追求, 即对真理的追求。

2 教学内容

司马迁曾说道,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 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5) “六艺”包含了两个体系, 一是理论知识教育, 即《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另一个是技能与社会实践的学习, 即《礼》、《乐》、《射》、《御》、《书》和《数》。这些都是培养仁者所必须的根本技能与知识。教育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 还要教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学习相应的技能。《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 文, 行, 忠, 信。 (6) “忠”和“信”属于道德规范, 是思想道德方面的课程。可见, 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现的是人本主义课程观, 既强调了知识教育的重要性, 又注重道德教育。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其中道德教育被视为教育的核心。个人应德才兼备, 不断完善自我, 提高自我, 以达到“仁”的境界。

柏拉图的教育体系呈金字塔结构。教学内容可大体分为七科, 即诗乐, 体操, 数学, 几何学, 天文学, 数学和辩证法。与孔子相同的是, 柏拉图也强调了诗乐的重要性, 将其作为众多科目中的重中之重。相对于孔子的教育体系, 柏拉图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教授不同的课程。在儿童早期 (3岁~6岁) , 教授内容应该以儿童诗乐为主, 让儿童懂得欣赏音乐与诗篇。为儿童选择的诗乐应该是健康的, 积极向上的并具有一定的道德指导意义。

3 教学方法

3.1 孔子的教学方法

3.1.1 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不同, 选择适合学生本人的方式进行教学, 只有这样, 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互动, 教师应该首先抓住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 了解其基本情况, 这对于随后的因材施教至关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可通过学生的行为了解其所思所想, 把握学生的思维特性。个人的自我需求, 自我能力以及生活条件因人而异。所以,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 为了达到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 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

3.1.2 学思并行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在个人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应该边学习边思考。只注重读书而不思考, 学习者就会迷惑, 失去自己的主见, 一味地思考而不读书, 那只是空想。只有将思考与读书结合起来才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学习者通过“学”可以获得感性知识, 而通过“思”可以习得相应的理性知识。事实上, “思”与“学”是辩证的统一体。“思”与“学”二者在学习过程中并重, 缺一不可, “学”是“思”的基础, 而“思”是“学”的进一步升华。在个人学习过程中, 人们只有不断思考, 才能将感性知识升华为理性知识, 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3.1.3 循序渐进

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强调循序渐进地学习。他的学生顔渊曾评论道, 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总是带领学生步步深入, 逐步打开学生的思维, 增长学生的见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有耐心, 善于鼓励学生思考问题与提出问题。

3.2 柏拉图的教学方法

3.2.1 启发式教学法

苏格拉底将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 他认为, 教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承认自己的无知, 继而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 然后助产学生归纳, 总结以及明确定义和概念等知识。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柏拉图在其教学方法上, 师承苏格拉底, 他认为,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应该提倡问答形式,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辩证地思考问题, 分析问题的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 继而反驳错误观点追寻真理。他反对强制性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提倡学生通过提问与反思, 举一反三。

3.2.2 教研并行

柏拉图在其晚年结束了游学生涯, 创立了被后人视为西方文明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即阿卡德米学院。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柏拉图以讲座和对话的形式向学生教授数学和哲学课程。学校的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还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 即教研并行。事实上, 柏拉图本人也是教学科研两手抓的一个典型。他不仅是一位著作颇丰的教育家, 而且是一位成功的一线教师。

3.2.3 寓教于乐

柏拉图在其游学过程中极力倡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他反对生硬刻板的传统教学方式, 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 进而实行兴趣化教学。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西方国家很受欢迎。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培养自己的学生以一种快乐的方式进行学习, 而不是强压学习。学生的性格因人而异, 教学不能硬性地尝试改变学生的性格, 因为学生具有独立的性格, 不应受任何压迫与抑制。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鼓励学生创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保持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4 结论

文化的传承依赖于教育, 而教育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继承了西周的传统, 教予学生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等众多技能。他提倡有教无类, 对待所有的教育对象, 教师应该一视同仁, 这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平等思想的萌芽。相比之下, 柏拉图认为, 人应该有不同的社会等级。教育应该根据人的等级而实施, 即黄金贵族应该接受最高一等的教育, 所以柏拉图被认为是一位教育等级论者。

从教学目标来看, 孔子以“仁义”作为教育核心, 而柏拉图以“理念”为核心。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递知识, 而且在于塑造人格。孔子认为理想的人即“仁者”“君子儒”而柏拉图认为, 教育应该培养“哲学王”。

尽管柏拉图与孔子的教学实践是在很多年以前, 但他们所提倡的教学方法对当代教学仍有指导意义。孔子提倡, 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中应循序渐进, 由易而难, 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应该勤于思考, 做到学思并行。柏拉图提倡对话教学法, 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组织各种教学活动, 做到寓教于乐, 不仅教会学生知识, 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相比之下, 柏拉图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

在当代教学中,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创新能力。在全面实施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 我们不应该只注重考试模式, 招生录取模式的改变, 更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教学内容的完善。

摘要:孔子与柏拉图分别为中国和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与教育家。他们见证了社会制度的转型以及中西方文化的繁荣。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对两位知名哲学家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指出在当今中国教育改革中, 二者的教育思想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孔子,柏拉图

注释

1来可泓.论语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34) .

2Ibid.38.

3Melling, DavidJ.Understanding Plato[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1987.

4王雪峰, 高畅.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4) .

柏拉图初等教育思想的启迪 篇10

虽然柏拉图强调精英教育, 但是柏拉图也认为要使理想城邦的梦想实现, 除了有“哲学王”的施政, 还必须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配合。柏拉图主张给予城邦里的全体公民从小以合适的教育, 使他们有美的心灵, 善的理念, 强壮的体魄, 成年以后从事符合各自天生禀赋的工作, 各尽其责。这样, 和谐而美好的社会就会形成。

柏拉图的精英教育是针对很少的一部分人, 他们出身高贵, 敏于学习, 强于记忆, 勇敢而大度, 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腐蚀, 经过各个阶段的学习, 才能成为城邦的守护者, 推行类似于孔子所主张的“仁治”。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是针对所有的公民, 无论男女都平等地接受教育。他的教育目标是使人的理性、激情和欲望互相协调, 这样人才能是正义的, 智慧的, 勇敢的, 节制的。

柏拉图对教育划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二十岁, 是所有公民都要接受的初等教育, 包括文艺和体育教育。人在婴孩和儿童时代, 纯洁无瑕, 将来的气质、修养、道德、学识、人生道路将极大地取决于这个时期父母, 老师, 社会的引导。探讨这一阶段的教育, 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变迁, 现代的初等教育和柏拉图的理想已相去甚远。但他的思想依然具有魅力, 为教育者带来启迪。

一、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影响人的一生的事情。教育者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要让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的父母会说希望将来孩子能成为工程师, 也有的父母会希望孩子成为音乐家, 但是似乎现在这个社会更多父母会希望孩子将来可以赚很多钱, 不管是成为工程师还是成为音乐家。现在, 实际利益的追求比某种抽象的追求更吸引人。

教育的目的是一种务实的期望和培养谋生的技能。这种现状使教育失去了美感,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 学习不再是一种愉悦身心的活动, 而是变成了一种负担, 在和同龄人的比较竞争之中喘不过气来。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思考更加普遍和恒定的问题, 除了柏拉图, 历史上很多的思想家都阐述过怎样去培养“人”。

例如, 孔子要培养的“君子”, 是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卢梭的“自然人”, 追求个人的自由完整的发展, 以及个人和他者与世界的和谐共处;康德认为教育要发展各人的自然禀赋, 等等。

这些说法虽然各不相同, 但都注重于人的个体的发展, 而不是注重某种世俗的目的。

二、教育的环境

柏拉图对于教什么给小孩子非常的重视。他认为人在幼小阶段是非常柔嫩的, 最容易接受熏陶, 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就会被塑造成相应的样子。在进行文艺教育的时候, 对于讲什么样的故事, 演奏什么样的音乐给小孩子听要非常的慎重, 因为这些都可以影响儿童的心灵。

柏拉图认为儿童应该听经过审定的, 最善最美的故事。即使一些被公认为伟大的作品如《荷马史诗》, 由于里面一些故事的内容涉及明争暗斗、勾心斗角而不适宜于讲给儿童听。

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的时代, 没有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介, 跟现代社会相比, 社会传播的信息是非常少的。即使如此, 柏拉图对于教育材料的选择已经如此的挑剔, 可以想象, 要是柏拉图生活在当代, 他将是如何的忧心忡忡!在信息爆炸的年代, 究竟哪些东西是适宜于儿童的, 哪些是“儿童不宜的”?如果柏拉图认为《荷马史诗》都是儿童不宜的话, 那现在媒体里面有多少是儿童适宜的呢?柏拉图所主张的这种教育环境的纯洁在现代社会是肯定不能达到的, 那是否意味着现代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注定不能获得最好的教育呢?也许是, 现在的孩子很容易就可以接触到一些“有害”的信息, 但或许柏拉图有点杞人忧天, 他所主张的纯洁的教育环境也许有他的缺陷所在。儿童在百分之百纯的环境里成长也许不能够产生“免疫力”, 在进入艰险的成年社会的时候, 会显得无所适从。

在讲求竞争的现实社会的游戏规则下, 无法进行博弈, 即使有高尚的理想, 也难于用有效的手段去实现。如果从积极的方面去看, 现在儿童可以接收大量信息的现状, 它可以较大地拓宽儿童的视野和圈子, 使儿童有多重的感受, 形成多元化的认识, 有利于将来在复杂的社会里面进行竞争。但是即使是这样, 柏拉图的想法也为初等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在美和善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才有可能陶冶出高尚的品格。人类文明社会不正是要追求这样的东西吗?现代人拥有更多的知识, 更强的算计利益关系的能力, 但却少了古人的英雄气概, 少了对个人的品德荣誉的追求。而古希腊人对于这些东西看得比生命还重, 他们的理想是多么的令人叹为观止。

三、音乐教育

柏拉图对于音乐的教育非常重视, 他认为对儿童首先要进行的是音乐的教育。音乐能渗入人的心灵深处, 儿童受到合适的音乐的教育, 就会对美的东西赞赏, 对丑的东西反感。当长大成年, 理性来临的时候, 这种教养就会和理性同声相应。

对于音乐的教育功能, 中国圣贤孔子也说“广博易良, 乐教也”, 提倡用音乐去陶冶人的性情, 养成温文尔雅的君子风度。从圣贤们类似的看法中可以看出音乐对于人心教养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的教育, 特别是在学校的教育里, 对于能深深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情的音乐教育的重视是不够的。正因为音乐的重要性, 柏拉图对于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教育儿童也非常的谨慎, 他认为应尽量用单一的叙述, 单一的声调, 单一的节奏。曲调应该是模仿勇敢者的声调, 节奏应该是勇敢者的生活节奏, 音调和节奏适合勇敢者生活的言词。如果任由人听各种音乐会使人萎靡不振。

在现代社会, 孩子们接触到的音乐绝不是单一的, 而是有多样的节奏和韵律。是让孩子们听柏拉图所倡导的经过筛选的单一的声调, 还是应该无所拘束呢?音乐可以感染人的情绪, 有些音乐能让人闻歌起舞, 有些能令人静心聆听, 有些会使人躁动不安。反过来也一样, 当人处于某种心境的时候, 会愿意聆听与之相符的音乐。孩子们的心里都有一根弦, 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能将它拨动。

创作音乐的人是用音乐来传达他的心绪, 聆听音乐的人自然会接受这种心绪的感染。要使孩子产生健康向上的, 愉快的心情, 音乐也必须是积极向上的。音乐的表达有多种形式, 只要表达的情绪是健康的, 形式也许不必那样单调。柏拉图认为乐器只需要里拉琴, 基萨拉琴和短笛, 但是如今孩子们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乐器, 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多样的音色和悦耳的曲调, 能使孩子们有更愉悦的体验。节奏也一样, 不必是单一的, 雄壮的节奏使孩子们积极向上, 轻快的节奏使孩子们轻松愉悦, 舒缓的节奏使孩子们甜蜜安静, 这种多样性可以使孩子们在音乐里获得全面的积极的感受。

四、体育教育

音乐可以陶冶人性情, 但是柏拉图认为若是教育只有音乐, 将会使人的个性过于软弱和柔顺。在接受音乐教育之后, 必须接受身体的教育, 体育锻炼不仅强壮体魄, 而且还可以使心灵充满激情, 变得比原来更勇敢, 音乐服务于心灵的爱智部分, 体育则服务于心灵的激情部分。

孔子也主张:“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即强调武事的教育, 社会要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柏拉图注重尚武精神, 他认为体育锻炼要适合备战而进行锻炼, 女孩子跟男孩子一样接受体育的锻炼。

现代社会体育教育作为军事目的已被淡化, 更多的是作为强身健体以及娱乐的活动。但是在现在的教育实践中, 体育的教育被降低了地位。在应试教育的现实中, 文体的课时经常被所谓的主课霸占, 学生整天呆在教室里读书写字, 体质越来越差, 带眼镜的小孩子越来越多, 身体缺乏匀称。这与古希腊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古希腊, 人们崇尚人体的美, 人们赤身裸体在竞技场上进行竞技, 以运动的成就作为个人最大的荣誉, 如果在竞技场上获胜, 会受到人们的爱戴。大量的艺术品都以人体为主题, 匀称的比例, 蜿转柔和的线条, 充满张力的肌肉, 无不体现出力的美, 这种美是肉体和精神的高度和谐, 是过分理性的现代人所缺乏的。现代教育失去了平衡, 偏重于知识的灌输使孩子的脑袋过分的复杂, 看轻体育使孩子的身体过分的柔弱。这种失衡也使人的性格缺少一种“气概”, 遇事不敢挺身而出, 更谈不上拔刀相助了。

五、结语

音乐和体育的教育, 是为了使人成为完整的人, 富于智慧, 勇敢节制。正如柏拉图所说的音乐和体育的教育可以使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 达到和谐。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 需要考虑到现在的社会和两千多年前的社会已经完全的不一样。

现在的社会更加的纷繁复杂, 人怎么样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 找到自己的幸福呢?

比较视阈下的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 篇11

【关键词】柏拉图;孔子;孟子

1 柏拉图政治哲学与中国先贤

对理想世界的设想与勾画,其实在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国很早就有,古代的老子、陶渊明等也在文章中提出"理想国"的设想。中国哲人、文人的"理想国"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有着很多区别与联系。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想的是集权制政体。他把人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哲学王统治者、第二等级是辅助者武士、第三等级是农民、工匠、商人、佣工。柏拉图认为,统治阶级在国家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是神用金子做成的,只有他们才能拥有智慧和理性。他们是从辅助者第二等级中挑选出来进行精心培养和教育的结果。柏拉图认为第三等级的农夫和手艺人是神用铜和铁做成的。他们服从统治阶级的统治、做粗鄙的体力劳动是神的安排,是命中注定的。柏拉图还主张统治阶级在维护"秩序"的借口下,可以采取一切的措施无情镇压一切"犯上作乱"的人,主张推行文化专制主义,鼓励互相告密、恐怖统治。柏拉图的这些主张都是为奴隶主贵族的独裁集权统治服务的,其组织形式是专制集权制。而老子与陶渊明设想的理想世界是一个无政府、无压迫、无剥削的原始大同世界,与柏拉图的专制集权制组织形式有着根本的区别(老子在《道德经》中设想的“理想国”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中的渴望,也是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众的梦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理想国”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显示出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对社会(或者说是政治环境)的不同设想。

我们再来看看柏拉图的正义论与孔子、孟子正义论的区别、联系之处。在柏拉图看来 ,个人的正义就是合理地安排自己灵魂中的理性、欲望和激情;而孔孟从“仁、义、礼、智、信 ”角度强调一个有德性的人之行为应如君子之举 ,义乃君子之本 ,也是做君子的条件和基础 ,执政者要遵循正道 ,以“正身、正名 ”,做人应有正直感 ,人应维持一种至中之和的本体状态。可见 ,他们都从人性的角度看到了人作为社会的主体 ,作为社会正义的实行者和承担者应从最根本上建立正义的观念 ,将自身诉诸正义。但在这之后就迅速出现了不同,柏拉图及西方哲人普遍认为,“正义的实在性和真理性之表现在国家里”,而孔子、孟子则认为只有正义在个体身上得以彰显 ,我们才能期望整个社会的正义。

其次 ,我们认识到 ,从宏观角度讲 ,二者的正义观起初有着一定的共性 ,但他们在发展中却由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 ,形成了各自的特征。柏拉图的正义与法走到了一起 ,而孔孟的正义则一直与道德为伴。

在柏拉图的哲学王侧重“智慧”(哲学)而不强调“人伦”,这与中国传统的“重人伦”思想不同。究其原因,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啊才能参透城邦中的弊病,带有贵族倾向,而荀子就认为圣人与凡人都是人,都具有共同的人性,凡人可以通过持之以恒的进德修业而成为圣人。其内在根据就是圣人与凡人都有相同的人性,其间并没有任何的等级或质的不同。

2 柏拉图政治哲学与社会治理

和谐思想贯穿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和现实关怀,不管时代如何进步,人类面临的生存的基本问题从未改变,柏拉图的智慧之光穿越千年从遥远的雅典投射过来,带给我们其实的光芒,如星辰闪烁夜空。

柏拉图的和谐思想立意高远,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给人们展现了一个由具备完美道德性的哲学王治理的理想王国,认为哲学王不仅具备正义、勇敢、节制和智慧,而且将自身的注意力放在“秩序”、“正义”等永恒不变的事物上,竭力模仿这些“按照理性的要求有秩序的活动着的”事物,倾向于依靠人治的手段和人的主体德性来维护城邦的良好秩序,实现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无论是人治、法治还是德治,都是由人和人的交往构成的。看看人类的历史:人治,有君主专制下的盛世;法治,有过法制盛世;德治,有过礼乐盛世!所以,社会和谐与否,关键看矛盾是否尖锐,千规律万规律,矛盾的尖锐与否最终还是由人的行为体现出来,而人是有意识支配的动物。所以,我们要看到,柏拉图和谐的理想王国,关键不在于他的人治。柏拉图之所以倾向于人治,是因为只有人才能作为智慧的载体,只有人,才能被教育知识被训练道德。归根到底,柏拉图之所以在理想国中构建一个哲学王,构建一个倾向于人治的政治体系,不是为了使哲学家掌握统治权,而是要让理性、智慧、善统治一切。

3 小结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比较 篇12

关键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说

一、不同的时代背景

在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进行阐述之前, 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他们的生活的时代背景, 以及一些重要的思想源泉进行简略的说明, 以便更好地理解掌握他们的美学思想。

黑格尔曾说:“柏拉图并不是一个玩弄抽象理论和抽象原则的人, 他的真实精神, 不能是别的, 而只能是他生活与其中的真实事物。”柏拉图于雅典的一个门第显赫的富贵之家, 父母均为贵族后裔, 他的贵族思想倾向非常明显。在雅典, 奴隶制社会面临着深刻的政治危机, 最后贵族派失势了, 民主派当权了, 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被民主制判处了死刑, 这对于始终站在贵族阶级立场上维护贵族集团利益的柏拉图来说, 不啻为一个沉重的打击, 为了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势力, 柏拉图猛烈抨击民主政治, 竭力要求按古希腊城邦的社会规范来改革政治, 治理社会。“他把奴隶主贵族中的上层人物比成哲学家, 使哲学家获得政治, 成为政治家, 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 否则人类的灾祸是无法避免的”。为了这一至上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抬高哲学和哲学家, 将其他的学术 (包括艺术各门类) 与技艺混同起来, 并把艺术当作政治王国的工具, 贬低艺术和艺术家的地位, 忽视艺术自身的独特性, 把政治效果当作衡量艺术好坏的标准。《理想国》更是把哲学、伦理思想说成是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而且不成熟的雅典民主制给雅典人民带来一定的灾难。这一切使柏拉图更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同时也影响了他对艺术的正确认识。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雅典民主制较成熟的时代, 其父亲是马其顿王的御医, 他自己做过亚历山大的老师, 然而,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不同, 他并不热衷于政治, 也没有复兴奴隶主贵族制的重任, 亚里士多德只是从他的社会哲学概念出发, 认为:“共和政体, 即温和的民主政体, 乃是对雅典最良好的政治制度。”政治上的低调, 使他在哲学、美学等其他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纪, 他的治学观不会受到传统的百科全书式的荷马文化和巴门尼德、恩培多克勒等习惯于泛谈一切 (包括玄学) 的学问家们 (包括柏拉图) 的带有严重诗化倾向 (巴、恩二氏均用诗体写作) 的泛哲学的影响, 尤其是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使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更为成熟。亚里士多德在美学上着重批评柏拉图的“理念论”、“灵感说”, 对艺术进行较全面的阐述, 对艺术的作用给予较公允的评价, 形成自己的诗学体系。

此外,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的民主制最兴盛, 兴建大型剧场, 发放观戏津贴, 组织戏剧竞赛, 戏剧成为一种民主政体用以实现政治、道德教育任务的文艺活动, 戏剧演出活动成为雅典公民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可以说古希腊戏剧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产物, 这种现象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文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文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是整个文艺理论的根本问题, 在古希腊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也只有从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 转向研究人和社会的过程, 从而率先引起苏格拉底的注意, 而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相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从各自的理性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 以模仿说来解释和论证文艺和现实的关系。

“模仿”的希腊语是“mimesis”。它有两项主要含义:

1.模仿, 原型 (模特儿) 的复制;

2.凭借艺术的表现、再现。

英语系统研究模仿说的学者, 往往也相应以这两项含义来理解模仿。

1.“imitation” (“模仿”) 。模仿的行为或事例;复制品, 仿造的相似物;模仿某一作家的风格或文体的作品或文章;

2.“representation” (“表现”, “再现”) 。表现物, 如艺术作品、戏剧的扮演或演出、表现的行动或动作、被表现的状态;以可见的形象或形式来表现, 例如用描画或描写;再现, 重新表现。

由此可见, 必须注意希腊语的mimesis有双重的含义, 否则容易引起误解。不同的哲学家在阐述各自的模仿说时, 或者强调其中某一重含义, 或者兼而有之, 所以切勿以汉语的“模仿”而望文生义, 从而发生误解。

(一) 两种对立的模仿说

以模仿说来解释事物, 希腊古已有之, 最早出现在巫术观念里, 以后早期哲学家们也以此阐述其学说。

也只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才以模仿说来具体、系统地阐述各自的文艺理论, 但他们两人的模仿说的哲学上的理论依据是根本对立的。

柏拉图模仿说的哲学理论依据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念论。他将客观的、永恒的、不变不动的理念看作是万物的本原、目的, 可感事物之所以被派生出来, 是由于模仿同名的理念。他的模仿的意义是确定的, 必须有三种东西: (1) 作为存在在先的模仿的对象的模型 (理念) ; (2) 体现这种模仿的“穆德革” (demiourgos) , 即制造者, 在文学艺术中即是指文学艺术家; (3) 模仿的产品。循此, 他认为可感的客观世界处于变异之中, 原本是不实在的, 它是由模仿理念而派生出来的。而作为诗、画、雕塑等艺术品, 则是作者模仿事物的产物, 所以是“模仿的模仿”, 因而同神所创造的理念“真实体隔着三层”, 或和“真理隔着三层”。并因此而得出从根本上否定文学艺术的普遍结论:模仿者 (可以泛指文学艺术家) 的灵魂是非理性的, 模范的作品是低劣的, 是虚幻的幻影。

从根本上讲, 柏拉图的模仿说, 即他解释文艺与现实关系上的哲学观点的出发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将文学艺术作品理解为被动的、消极的仿制品。正因为这样, 柏拉图是西方美学史上极端否定文学艺术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深刻地影响了中世纪的美学理论, 从而也间接地导致文学艺术的衰落。

实质上, 柏拉图的美学观正是纯思辨的, 而他的文艺观, 不是从一般贵族奴隶主, 而是从上层贵族奴隶主为首的哲学王立场出发, 并认为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从属于维护上层贵族奴隶主的理想国的利益, 文艺既无独立存在的价值, 又根本不考虑一般公民的实践生活。亚里士多德在讨论第一哲学时确也是纯思辨的, 但是在具体讨论到文艺时, 却是现实主义的, 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 并强调和重视文艺对公民们的世俗的需要, 肯定文艺是自律的, 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

柏拉图的美学观及其模仿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的认识论基础是唯物主义的, 因而也是现实主义的。亚里士多德的作为解释文艺和现实的关系的核心理论的模仿说, 从其开始讨论文艺起源的观点来看, 就渗透着唯物主义的, 即现实主义的精神, 强调文艺起源于对自然, 对客观世界的模仿, 诸如对存在于自然中的音调和节奏的模仿, 而这种模仿活动是人的本性使然。在这种模仿活动中, 在鉴赏模仿再现的文艺作品中, 艺术家和鉴赏者都可以因此而获得快感。贯彻在这种文艺模仿起源说中的是认知, 将文艺的起源同知识的起源相互联系起来, 并自始至终将艺术的起源、创作和发展同人的认识活动联系起来, 从而从一开始就排除了神秘主义的、非理性的因素, 渗透着理性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渗透在他的整个文艺理论中。

艺术起源于模仿, 这个观点并非是亚里士多德的独创, 他的创造性贡献在于, 用知识的发生学方法, 或结合人类认识的发生来论证这种文艺起源模仿说。表面上看来,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之间并无根本上的区别, 实际上区别在于, 柏拉图认为这种由于模仿而产生的文艺, 与真理实在“隔三层”, 是与知识对立的, 它仅仅是虚幻的幻影,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 人类模仿自然的同时, 也就是获得知识。正是在这一点上, 他们两人是对立的。

三、文艺的社会功能

柏拉图对传统的文艺持强烈的批判态度, 但他又高度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柏拉图认为智慧和理性是最高的, 只有哲学家才懂得真正的快乐和利益, 所以应该由哲学家统治城邦, 正确地引导和教育人民。柏拉图正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 不准诗人闯入理想国的城邦。声称, 诗人和画家一样, 他们的模仿品对于真理没有多大的价值, 所以“拒绝他进到一个政治修明的国家里来”。正是由于诗人逢迎灵魂中低劣的部分, 以影响别人, 连好人们除掉少数例外, 也受到它的坏影响, 因此, 即使是人们所崇拜的荷马, 也在排斥之列。柏拉图之所以对传统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持否定态度, 另一重要依据是, 这些文艺的内容是亵渎神的。他主张把一切美好的属性都归诸神, 而荷马和赫西奥德等诗人虚构了一些故事, 讲给别人听, “没有能用言词描绘出诸神与英雄的真正本性来。就等于一个画家没有画出他所要画的对象一样”。柏拉图清楚地认识到文艺在培育人的灵魂过程中, 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由于传统的文艺仅仅停留在远离真实的本体, 即他所谓的与真理隔三层, 加之又亵渎神明, 败坏社会各等级的天赋本性及其德性, 从而对此持剧烈批判态度。但他最后之所以持极端的立场, 坚持要将诗人逐出理想国, 最根本原因在于以《荷马史诗》等为代表的传统文艺, 出于其模仿的本性, 从而破坏了理想国的立国之本——分工的原则。但在晚期, 柏拉图的观点有了变化, 对模仿采取了分析的态度:有条件地肯定史诗、悲剧和喜剧, 提倡依法治理文艺。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讨论了文艺的社会功能, 但他们的观点分歧很大。

亚里士多德从其第一哲学及认识学说出发, 肯定文艺是模仿, 而模仿是人的天赋本性, 它不仅能予人以快乐, 而且有其固有的独立的认识功能。从其伦理学出发, 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 与快乐有关的本能、欲望、情感等心理功能是人性中所固有, 通过净化不仅可以得到满足而且可以得到宣泄。从其政治学说出发, 肯定审美教育在培育青少年缔造理想城邦的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他在积极肯定文艺的自律的独立地位的同时, 高度重视文艺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功能。亚里士多德明确主张, 作为文艺的音乐和绘画, 本身并无实用或求知等的目的, 也不从属于政治, 而是自身有它们固有的作用, 起到在闲暇消遣中获得审美快感的作用。亚里士多德除了肯定文艺的心理和闲暇消遣功能外, 与心理和闲暇消遣功能交织在一起, 还揭示和论证了文艺的社会教育功能。第一, 文艺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 文艺教育要符合特定政治的精神和宗旨;第三, 包括文艺在内的教育, 是城邦的共同责任。总之, 亚里士多德较之柏拉图, 更强调文艺的固有的独立的作用, 肯定文艺给人以审美快感, 愉悦人的心灵, 在闲暇消遣过程中获得享受, 从而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 得到宣泄和陶冶, 并以此教育儿童, 培养未来公民的理想人格。所以在缔造理想城邦的过程中, 立法家要注意以立法的手段重视对儿童的包括诗歌、音乐、绘画在内的文艺教育。由此可见, 亚里士多德重视的是“寓教于乐”, 认为文艺对政治的作用是间接的, 文艺有它固有的独立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外, 文艺还有无可替代的巨大认识作用。正因为这样, 亚里士多德是高度重视文艺的, 文艺在他设想的理想城邦中将得到高度重视, 并达到高度的繁荣昌盛。

四、结语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共同完成了“理念的哲学”, 即承认有普遍的必然的理性知识, 这是哲学的对象。但他们彼此又有不同, 柏拉图只承认普遍的理念而忽视世界中的个别事物,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普遍知识只能从个别事物中获得, 所以他重视个别事物, 重视经验事实。可见, 亚里士多德确实是深受柏拉图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第2卷) [M].商务印书馆, 1981.

[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3]亚里士多德.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4]范明生.西方美学通史 (第一卷) 古希腊罗马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上一篇:规模化养鸡的管理技术下一篇: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