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教育思想

2024-07-16

建筑教育思想(精选12篇)

建筑教育思想 篇1

1 引言

民国时期的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教育理论与建筑设计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卢树森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他的建筑生涯、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思想值得我们探究。

2 卢树森建筑生涯简介

卢树森 (图1) 字奉璋, 籍贯浙江桐乡, 1900年9月22日生于上海。1908年美国政府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以支持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及在中国开办预备学校。卢树森是留学生之一, 他于1923年秋至1926年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修建筑学, 获学士学位。一说为“因奉父命回国完婚, 肄业而归”。

1928年1月, 卢树森经赵深、庄俊介绍加入中国建筑师学会, 此时学会成立不到半年。1929年春, 卢树森受聘于中央大学建筑系, 任副教授兼事务长;1930年与刘敦桢对南京栖霞寺舍利塔进行维修;1930、1931年任中国银行建筑顾问。1929至1932年间他还任南京文德里生物研究所打样及监工工程师、南京铁道部建设委员会设计委员, 并开办南京永宁建筑师事务所。1932年, 卢树森离开中央大学建筑系, 赴北平铁道部任技正1。

1935年9月, 他与梁思成、刘敦桢、夏世昌等赴苏州调研测绘古建筑, 包括北宋罗汉院双塔、虎丘塔、南宋玄妙观三清殿、北寺瑞光二塔等2。

1936年4月12日, 中国建筑展览会在上海举行, 这是“堪称民国时期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对中国建筑业发展成果的宣传展示活动”。卢树森任展览会常务委员, 并与童寯一同“负责组织在展会期间举办建筑学术演讲会, 向参观者宣传建筑文化”3。同年, 他还任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1936年10月, 他设计的南京总理陵园中山陵藏经楼竣工, 这是卢树森最为著名的作品。

1937年11月, 卢树森回到此时迁至重庆的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授兼系主任;次年8月离系, 赴上海续办永宁建筑师事务所。1946年5月任台湾省民政处技正, 1946至1948年间, 在台湾修复了台湾大学学会、嘉义市农事实验楼及一些银行。1949年其任华东建筑设计公司总工程师及驻南京办事处主任。

1931年卢树森加入中国营造学社, 至1934年间任校理, 1935年至1937年为社员。

1955年, 55岁的卢树森在上海病逝。

纵观卢树森一生, 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方面都取得一定成就。以下卢树森的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部分, 着重介绍其留学及任教情况;他的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部分, 以藏经楼为例, 介绍当时社会背景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影响。

3 卢树森的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

3.1 卢树森建筑教育思想的形成

卢树森于1923年秋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

此时美国建筑教育受法国影响, 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艺术类课程比重大, 工程技术的培养有所放松。“ (宾大) 于1903年聘到巴黎艺术学院国授建筑师柯雷 (Paul Philippe Cret) 到校教建筑设计课…… (柯雷) 设计思想完全以艺术为纲, 到1920年建筑系就归艺术学院……在二十年代中, 派克尔讲结构构造课, 每逢快到交设计图的紧张关头, 已达无人上课的阶段, 考试更是马马虎虎。”4柯雷在宾大执教35年, 1923-1926年间是否教授卢树森设计课不得而知, 不过可以肯定, 身为美宾大学生的他, 个人的建筑教育观也必然受到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师是工匠的一种, 是不被重视的职业。甚至谈不上拥有建筑“教育”, 大多数工艺技术以师傅带学徒的方式相传。即便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出国留学建筑也带有很大自发性, 官方并未引导鼓励。然而随着近代中国被动或主动的开放, 来自西方的新思想新建筑逐渐增多, 留学生选择建筑系也是历史的必然。

与卢树森同样因庚款赴美宾大公费留学的还有范文照、朱彬、赵深、杨廷宝、陈植、梁思成、童寯、李扬安、过元熙、吴景奇、吴敬安、谭垣等。当时的学生经过严格考核才获此机会, 因此大多聪颖勤奋。他们回国后成为中国建筑师行业的中坚力量, 其中多人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3.2 卢树森的建筑教育实践

1929年春后, 卢树森于中央大学任副教授及事务长。当时颁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副教授需为“外国大学研究院研究若干年, 得有博士学位者”5, 教授需为“副教授完满二年以上之教务, 而有特别成绩者”6。因此, 副教授的职位对此时二十九岁的学士卢树森来说是极大的肯定。

同时期在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的还有留学美国的刘福泰、鲍鼎、谭垣、朱神康, 留学英国的李祖鸿, 留学日本的刘敦桢和留学德国的贝季眉等。当时美国的建筑教育偏重艺术, 日本德国的建筑教育偏重技术。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的老师在此聚集, 结合中国国情, 最终得出如表1所示, 较为合理的课程设置。

“卢树森任二年级‘设计’及‘西建史’等少量史论类课……技术类课程 (结构课除外) 由刘敦桢、卢树森、贝季眉三人分担”7。相对新一代建筑师的需求量来说, 教师稀缺, 而教师们深知自己肩负重任, 不可缩减课程, 因此分摊到每位教师的工作量异常繁重。“个人所担课时数都很多, 一般都不少于15小时/周……任课门数亦很多, 一般都在3~4门……还多兼有校、 (系) 科内其他事务”8。卢树森兼任事务长便不足为奇。

1932年6月的学潮使中央大学陷入混乱。这一年, 卢树森离开中央大学建筑系, 赴北平铁道部任技正。

1937年10月, 中央大学迁至重庆沙坪坝松林坡。11月复课时, 卢树森回系任教授及系主任。1938年8月他离系返回上海。

卢树森任教时间不到四年, 其师德却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卢树森) 学习勤奋, 基本功扎实, 在中国园林设计上有独到的实践经验。他作风细腻, 责任心强, 对学生善于循循善诱。”9其学生, 人民大会堂设计者张镈回忆道。

童寯谈到柯雷时写道“一个教师的力量, 就能改变一个建筑系的性质作风。”10姑且不去比较卢树森与柯雷的影响, 只说中国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一种舶来品, 在国外接受教育回国教授, 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卢树森将在美国学到的建筑学知识技能及建筑教育模式带回国内, 通过任教, 对中央大学建筑系产生深远影响, 成为推动中国建筑教育体系形成的早期留学生中的一员。

4 卢树森的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

4.1 卢树森建筑设计及维修作品

卢树森算不上多产建筑师, 如表2所示, 1930至1948年间, 其作品不到二十个。其中以南京总理陵园中山陵藏经楼影响最为深远, 因此是以下介绍的重点。

4.2 藏经楼的建造背景及其建造过程

1928年, 南京政府成立。1929年12月制定的南京首都计划对建筑形式有这样的要求, “要以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 而公署及公共建筑物尤当尽量采用。”因为“其一, 所以发扬光大本国固有之文化也。其二, 颜色之配用最为悦目也。其三, 光线空气最为充足也。其四, 具有伸缩之作用利于分期建造也。”11

深究这些条文的产生原因, 是“由于‘中国固有式’建筑具有‘发扬光大民族文化’的意义, 又具有‘崇体制’、‘树风声而坚社会之信仰’的政治作用……”12这不仅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被动开放的中国出现许多先进的西式建筑, 它们背后却是被侵略被殖民的屈辱。因此发扬“本国固有之文化”也是整个社会的愿望。

为纪念1925年逝世的孙中山先生, 国民政府决定建造中山陵建筑群。1926年3月12日, 中山陵奠基典礼举行。由吕彦直设计的主体工程于1929年春竣工。南京总理陵园中山陵藏经楼是中山陵建筑群的一部分, 由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捐, 目的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相关物品。藏经楼于1935年3月动工, 次年10月竣工。

“ (藏经楼) 从图纸的设计日期上看跨度较大, 从民国二十一年 (1933年) 三月到民国二十四年 (1935年) 六月……到民国二十四年三月修建藏经楼时, 该工程至少已做过四次方案修正。”13从这段话中可猜测, 多次方案修正, 是否从委托至建造时间较为充裕?或筹款需较长时间?抑或卢树森精益求精?还是政府对一开始的方案有不满之处?也可能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可以说, 两年零三个月中的四次改动设计图纸的藏经楼并非工期紧张压力下的偶然之作, 已达到发起者和设计者看来较为理想的状态。

4.3 藏经楼建筑特点

藏经楼建筑群由主楼, 僧房和碑廊组成, 总面积超过2600平方米。僧房居主楼正北, 与东西各二十五间碑廊围绕主楼成环抱之势。1934年12月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的《本会市政成绩报告》中有如下描述:“该楼之本身长一百零四呎 (英尺的旧称, 约为31.700米) , 宽七十一呎 (约为21.641米) , 共分三层:一层为讲堂, 并有夹楼听座;第二层为藏经、阅经及研究等室;第三层则纯为藏经室。楼之后进为宿舍、下房, 两翼有回廊及亭子二座, 备装镶三民主义石碑之用。”14

藏经楼主楼 (图2) 高26米, 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设计的确符合首度计划对建筑的要求。首先, “发扬光大本国固有之文化”。主楼为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 兼有喇嘛庙的特点, 即使外行人亦不会将其与西方建筑混淆。其二, “颜色之配用最为悦目”。屋顶覆绿琉璃瓦黄剪边, 中央置紫铜鎏金法轮华盖, 门窗及柱为红色, 梁檩枋椽柱头斗栱等以彩画装饰。其三, “光线空气最为充足”, 一层讲堂通过四面门窗采光, 八根柱呈八角形分布, 柱中围合区域与夹层通高, 设八边形莲花藻井。夹层斗栱攒间设小窗, 补充讲堂采光。二层四面开窗。三层屋顶阁楼本无法开窗, 却巧妙地突起一个歇山顶, 形成天窗, 有效改善了三层的采光通风。

藏经楼是中国建筑师传统复兴设计的杰出代表。正如潘谷西先生所说, “传统复兴式的风格很自然的成为西方折中主义在中国的一个新品种”。15藏经楼的设计与卢树森的留学背景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尝试不可分割。

“每个时代对建筑提出新的要求, 迫使它突破传统而有创新发展, 绝不会是传统的无条件的延续。”16社会进步推动新功能产生, 甚至同样的功能对建筑载体的要求也发生改变, 原有载体终有一天在使用层面上退出历史舞台。民国时期也不例外。建筑师们最终意识到, 这类建筑“纯采中国式样, 建筑费过昂, 且不尽合实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又迫使探索停止。然而作为史实的一个重要组成, 藏经楼这样的建筑具有永恒的价值。

5 结语

民国元年距今恰好一百年, 相对建筑的寿命来说并不长。现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地, 许多民国建筑还巍然屹立甚至每天被使用, 它们对城市景观乃至人们日常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民国时期是中国建筑承上启下的时期。研究以卢树森为代表的活跃在当时的建筑师, 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中国近代建筑以及近代建筑教育, 从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建筑教育思想 篇2

技术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

本文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形成的`历史概述,以及建筑理论界多种观点的比较和分析,抽象出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本内涵.进一步通过分析现代技术及其发展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形成中所起的作用,试图揭示技术对现代建筑在其空间、结构、形式、功能中的全面渗透,由此澄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技术本质.

作 者:邓波 罗丽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55刊 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年,卷(期):21(2)分类号:N031关键词:建筑 技术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

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究 篇3

关键词:问题;经济效益;以人为本;生产生活

一、新形势下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企业担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因此要适时的调整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和思想工作,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现状。但由于受到管理方式、人员构成及领导体制多方面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缺陷,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解决。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企业政治工作内部构成不合理

首先,建筑企业的党员队伍成分较为复杂,造成建筑企业内部党组织过于松散多年党龄退休下岗的老党员,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缺少社会阅历和党内锻炼,这种内部党组织的松散性,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开展。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正处于越做越强的关键阶段,企业应当精简部门人员,对企业的部门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使思想政治工作缺少必要的组织实施人员,影响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充分开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不健全

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遇到的问题大多数都是由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完善引起的。建筑企业的思政工作没有有效的法律基础,与地方的法律体系联系不够紧密;企业的党政部门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结构形式单一,活动资金不足,管理人才缺乏;建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定位不够明确,内容淡薄,效果差,无法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这些因素都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

(三)工作机制不成熟不完善

当前,建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处于不完善阶段,没有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企业战略地位的意识。企业内部,企业的决策者对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经费、场所、时间缺少支持和补充;外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模式和格局没有完全形成,上级部门指导检查作用的缺失、责任制的不落实使一部分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处于空白状态;企业党组织自身的负责人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任务、工作方式意识模糊,专业素养不够,思想意识不高,难以胜任思想政治工作正规化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路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将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构建和谐企业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的重要目标,把生产施工一线提升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创新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平台以实现增效,使其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企业生产管理的根本目标是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将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为此,企业的思政工作组织部门应当建立起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协调的思政工作模式[1],创造抓发展、抓机遇的良好氛围;不断为企业经营发展提出有效指导意见,为解决企业发展各阶段出现的思想政治问题出谋划策其次,企业各级政工部门要经常性深人基层和施工现场,及时将企业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信息反馈给职工,同时把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企业决策管理层,以实现企业的正确科学决策最后,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主体,各层次企业政工人员为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为党员所接受甚至欢迎,要在企业改革、发展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导向性

(二)构建和谐企业,做到以人为本

要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始终。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自然和生态资源[2],有效的协调好生产效益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奉行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其次,在管理方面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制度,通过制度化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且不断完善、发挥作用,使企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有机联系,互相协调然后,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健康进步的文化氛围,为企业培养各方面复合型人才,争取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企业文化建设做出详细的规划,在对外宣传、工程门头设计等制作上多下功夫,以实现企业能够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发挥企业品牌影响力,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三)生产生活中贯彻政治思想工作

建筑企业在生产管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施工现场逐步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因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上也要逐渐向着施工现场的方向转移,将企业的思政工作落实到日常的生产工作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重点要正式从工转移到农民工层面上来,作为施工生产的主要力量[3],农民工需要被维护好合法权益,被重视其工作价值。大力开展农民工工会的建设工作是必由之路。另外还要大力开展项目部支部的建设工作,做到生产经营工作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

三、结语

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开展,因此,要提升建筑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不仅要保证建筑企业制度和内容上有所创新,还要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的创新思路和方法,寻求最适合建筑企业发展的道路才能推动真正的发展,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上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曾志伟.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

建筑教育思想 篇4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是1932年创建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1938年勷勤大学建工系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抗战时期学校辗转迁移粤北,抗战胜利后迁回广州石牌。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建筑工程系调整入新成立的华南工学院,之后学校曾先后更名为广东工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1998年,建筑学院成立。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下文中在语境无歧义时简称为学院)自勷勤大学创立至今已历76周年,是我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的建筑院系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学院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现代建筑教育传统,对这一历史的整理和回顾,有助于今日我们明确学术传统、承传教育精神、继续创新发展。

根据不同的时代现实和主持教授们对建筑教育、学术研究、岭南建筑创作的思考和实践,本文将学院的学科发展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932年勷勤大学创立至1945年中山大学粤北时期结束为华南现代建筑教育的探索时期;中大复归石牌,建筑教学体系开始全面完善的1945年至恢复高考和正常本科招生的1977年,为华南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期及岭南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期,这里包含了文革期间的停滞阶段;1977年以来为华南建筑教育体系的成熟期和岭南建筑学派的成长期。

1. 华南现代建筑教育的探索时期(1932-1945)

陈济棠主粤时期,广东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伴随有大量的建设活动,产生了对建设人才的需求。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应时而生,为纪念广东国民党元老古应芬(字勷勤,1873-1931),在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的基础上于1932年创立,建筑工程系同时创办,为中国南方诸省工科大学之首。毕业于法国里昂建筑学院、曾随Tony Garnier工作的林克明为首任系主任、教授。1)1938年因日本侵华战争,勷勤大学裁撤,曾留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建筑史的胡德元受命于国难之际,将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完整带入中山大学并任系主任。自林克明和胡德元始,华南大地上实现了真正的建筑学教育,是为华南建筑学科的发端。

在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中,也有提倡新建筑和遵循巴黎艺术学院体系(Beaux-Art)两种思潮的并存,从主要教师的受教育背景中,可以看到这两种倾向的来源。勷勤大学本来以土木系为基础,从开系之初便有了技术主导的教学班底。除林克明、胡德元外,勷勤大学和中山大学前期的主要教师还包括获得MIT硕士的过元熙教授和罗明勷教授、毕业于密歇根大学的陈荣枝教授、先后就读北卡罗来纳大学和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谭天宋教授、毕业于巴黎土木工程大学的金泽光教授、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的杨金、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李卓、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的林荣润、曾协助美国建筑师茂飞(H.K.Murphy)制定南京“首都计划”的黄玉瑜教授等。2)

在当时中国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较强的正统性意识形态影响下,广州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具有中国传统样式的新建筑,例如中山纪念堂、中山图书馆等。但岭南地区素有开放、开明的商埠文化氛围,讲求建设实效、建造速度和技术质量,在客观上鼓励了对建筑新技术的运用,同时也呼唤建筑的新风格。社会发展的动力对建筑形式、速度和经济性的要求在这一时期的建筑教育中得到了响应。勷勤大学的建筑教育具有注重技术和实践等鲜明特点,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强烈兴趣和积极主动的追求,重视实用性技术课程,开始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现代建筑教育探索之路。3)在当时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这种追求(图1,2)。

1933年,林克明在《什么是摩登建筑》一文中系统介绍了他称之为“摩登建筑”的现代建筑运动的原因,以及现代建筑的本质和特点,他本人在创作实践中也一直尝试新建筑技术与传统建筑形式的结合。1936年10月,勷勤大学学生郑祖良、黎抡杰等创办《新建筑》,介绍西方现代建筑思潮,对传播现代建筑精神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刊物的外文以德文的“Neue Baukunst”为标题,体现了对当时席卷全球的德国现代主义建筑精神的向往。《新建筑》在创刊词中明确提出“反抗现存因袭地建筑样式,创造适合于机能性、目的性的新建筑”的现代建筑信念。4)(图3)

系中多位教授都有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或曾参与当时广州市工务局的事务,保持着高水平的实践,林克明教授是中山纪念堂的合作设计师和中山图书馆、勷勤大学校园建筑等一系列重要建筑的设计师,陈荣枝是爱群大厦的建筑师,过元熙后来应孙立人将军之邀设计了新一军公墓。

由一批留学法国、日本、美国的教授们创立的华南现代建筑教育事业,迅速与广东开放的文化风气结合,培养出了第一批学生投入到当时的教育和设计实践中。惜逢战乱,漂泊不定,但留下的现代建筑教育“火种”随着二战后教育环境的相对稳定,带来了华南建筑教育的新发展。

2. 华南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期及岭南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期(1945-1977)

1945年,中山大学从粤北迁回广州,教学归于稳定,随着夏昌世、龙庆忠、陈伯齐三位教授的先后到来,中山大学建筑工程系进入了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时期。在以三位教授为主的教学团队的带领下,坚持现代建筑的教育思想,坚持建筑创作中的技术理性态度和对现代性的追求,强调对地方历史文化和地域气候的关注,面对社会现实,探究经济、实用、美观、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创作策略。为华南教育开拓了岭南现代建筑创作、亚热带建筑科学研究、华南建筑史学研究等整体发展的学科建设道路。这一时期也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六十年代,华南开现代建筑创作风气之先,创作了一批具有现代主义精神的先锋作品: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建筑群、中山医学院教学楼群、华南工学院教学楼群等等。其中,1952年的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是教师的一次集体创作实践,(图4-7)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建筑现代性的理解,为当时的中国建筑学界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华南建筑教育的重要人物龙庆忠先生、陈伯齐先生、夏昌世先生及其教育、研究和创作活动对华南建筑学科的建设发展意义深远。值得我们将此精神永远铭记,发扬创新。

龙庆忠(非了)先生(1903-1996)1931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系,先后任教于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等高校,与中国营造学社诸君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紧密的联系,学术上与梁思成、刘敦桢等人的研究互为补充。他是华南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的开创者,创立了建筑防灾学和建筑文化学。龙先生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编写了《建筑制图》、《中外建筑史》、《建筑图解力学》和《中国建筑结构》等许多教科书,三十年代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发表了《开封之铁塔》(三卷四期,1933年)和《穴居杂考》(五卷一期,1934年),他的主要论文辑录于《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一书。龙先生提倡建筑学要有中国的建筑理论,提倡建筑师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以天下为己任。他提出应把我国传统建筑的防火、防洪、防震、防台风与城镇规划、园林、古建筑的三保(保护、保管和保修)等方面的经验继承下来,主张建立由防灾学、建筑、城镇、园林规划设计及建筑修缮保护构成的学科体系。龙先生以非凡的气魄和执着的精神,躬耕学术田野,在文革后成为我国第一批建筑史博士导师,培养了一大批建筑历史和理论人才。(图8)

陈伯齐先生(1903-1973)于1930年留日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学。1934年转德国柏林工业大学,1939年毕业,1940年回国。历任重庆大学首届系主任、同济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和华南工学院教授、系主任,1962年起任全国建筑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他是亚热带建筑研究和创作的开创者,倡导以亚热带地区建筑理论与建筑设计为中心的办学宗旨,强调在理论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陈先生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进行住宅热工和通风测试,奠定了亚热带建筑研究的基础。正是在他的主持和倡导之下,华南工学院的建筑热工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1978年曾获中国科学大会奖。陈伯齐先生将其在国外的阅历,运用到教学制度,学科设置和培养方式上。高年级开设建筑与经济、特种结构和形式等课程,设计课程高低年级混班学习,注重年轻教师参与设计实践,强调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的结合。由他主持设计的主要作品包括重庆浮图关体育场、广州女子师范学校规划及设计、华中工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和武汉测绘学校的校园总体规划、中山医学院校区总体规划、华南工学院总体规划及一号楼、化工楼设计等,他还参加过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广西桂林风景城市规划的设计。

夏昌世先生(1905-1996)于1928年毕业于德国卡斯鲁厄大学,1932年获得德国图宾根大学艺术史博士。曾先后任教国立艺专、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是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开拓者。

夏昌世先生大力提倡现代建筑思想,推行现代教育方法。重视建筑教育中的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强调设计动手能力。夏昌世先生自己绘制的教学楼施工图,图面美仑美奂,布局匀称,线条流畅,字体端正,交待详尽,堪称绝好的教学样图。另一方面,在战后重建中,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建筑实践,针对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从遮阳、通风、隔热等建筑的基本问题入手,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建筑作品,对其后岭南现代建筑的探索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的建筑创作集中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代表作品有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水产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改建、行政办公楼、三号和四号教学楼,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医学院生理生化楼、基础科楼、药物教学楼、病理学教研室,以及鼎湖山教工疗养所、广州华侨医院等。他还参加了桂林市风景城市-规划、漓江风景区设计和兴安灵渠风景区规划、带着研究生何镜堂设计了南海大会堂、广西医学院门诊部,1981年至1982年从侨居的德国回国指导设计广州华侨医院。(图11-14)

夏昌世先生还一直注重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1953年他和陈伯齐、龙庆忠、杜汝俭、陆元鼎等开展民居建筑研究,其后还成立民居研究所(夏昌世任所长,陈伯齐任副所长),研究岭南民居建筑的合理性,指导建筑创作。60年代开始,夏昌世先生研究重心转向园林建筑传统,并发表了《漫谈岭南庭院》(《建筑学报》1963年第3期)和《粤中庭院水石及其构图》(《园艺学报》1964.3卷2期)等文。而《园林述要》则是一部晚了三十年的著作,因为政治上的牵连,到1995才在学生们的努力之下得以出版。

夏昌世带领莫伯治、何镜堂(当时是夏先生的研究生)进行岭南庭园建筑的研究。夏先生对岭南庭园建筑的热爱、高超的设计水平以及务实节约的态度,给了后辈深刻影响。在莫伯治初踏入建筑设计领域时,有幸接受到夏昌世的言传身教。夏昌世对岭南园林建筑的研究对后期岭南现代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岭南现代建筑的主要创作团队“旅游设计组”5)在当时林西副市长的带领下,在1964-1983年间创作了白云山庄旅舍、广州新爱群大厦、广州宾馆、矿泉别墅、白云宾馆、中山温泉宾馆、白天鹅宾馆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优秀建筑作品,该小组的主要成员包括:莫伯治、佘畯南、林兆璋、陈伟廉、蔡德道、吴威亮、陈立言等,他们都受到华南教育传统深刻的影响。“旅游设计组”的重要成员莫伯治、吴威亮分别为中山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36年、50年毕业生,蔡德道、陈伟廉和林兆璋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建筑系48年、59年和62年的毕业生。(图15-19)

而何镜堂院士——当年是夏昌世先生唯一的研究生,也是文革前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唯一毕业的研究生,在就学期间深得师传。80年代后,回归华工的何镜堂院士带领建筑学院通过建筑创作和理论思考,延续了华南建筑教育的发展脉络,学院教育与设计创作的结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

龙庆忠、陈伯齐、夏昌世等教师们一道,将所接受的现代主义思想与南方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以技术理性、务实致用、问题分析为教学主导思想,形成了统一而清晰的教育方法和氛围,培养出了一代优秀的建筑专才和教学团队。这一时期的部分杰出毕业生包括杜汝俭、贺陈词、蔡德道、金振声、陆元鼎、罗宝钿、李允鉌、袁培煌、邓其生、饶维纯、陈伟廉、何镜堂、蔡健中、彭继文、黎佗芬、林兆彰、石安海等等。

文革期间教育事业停顿,老一辈教授皆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华南建筑教育亦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能以估量的损失。当时,只有建筑热工和剧院设计方面的研究还能继续进行。所幸的是,文革后活跃在华南建筑教育领域的著名教授皆是他们的学生,这使得现代建筑的教育传统得以延续,也为新时期岭南现代建筑创作和学科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了新一批优秀人才。

3.华南建筑教育体系的成熟期和岭南建筑学派的成长期。(1977年以来)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随着人才培养和教育学术平台的重新起步,华南的建筑学教育和研究逐步回复了元气,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凭着开放创新的精神,在原有学科基础上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迅速发展。

龙庆忠先生开拓的建筑史和理论方面,建筑与城市防灾研究、民居研究和地域传统建筑研究得到发扬光大(以陆元鼎教授、邓其生教授等为代表),龙先生文革后培养的博士硕士如吴庆洲教授、程建军教授等逐步成为了华南建筑史研究的主力。华南在建筑与城市防灾、建筑文化、民居研究和历史遗产保护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和论文,培养了三十余位博士,主持的古建筑修缮两度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为广东的遗产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陈伯齐先生创立的亚热带建筑研究得到继续发展,逐步形成了全面而系统的亚热带地域建筑学科架构。气候性建筑问题和建筑物理技术方面发展迅速(以林其标教授、孟庆林教授的研究为代表),吴硕贤院士带领的建筑技术科学在建筑声学、热工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岭南园林及庭院建筑研究硕果累累(以杜汝俭教授、刘管平教授、叶荣贵教授等代表),还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罗宝钿教授、张锡麟教授等)、居住建筑(金振声教授)及公共建筑(赵伯仁教授、林永祥教授、陶郅教授、孙一民教授等)诸方面都作出了具有影响力的成绩,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因为亚热带建筑研究的长期努力,2007年,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科技部批准进入建设阶段,成为国内建筑学科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由夏昌世先生开创的岭南现代建筑创作也呈现了多元化和繁荣发展的景象。1979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以一个系设计室的班底起步,逐步建成一个综合甲级资质的设计院。在创院之初以“研究”命名,强调“产、学、研”的结合,与学院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互动、融合。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创作研究,经历林克明、陈开庆两任院长的开创、夏昌世先生的顾问(指导广州华侨医院设计),又迎进了莫伯治、佘畯南教授,以及1983年何镜堂先生回归及至后来任院长主持工作,岭南建筑界的创作力量在80年代初得到汇聚,这是一个跨越两代岭南建筑人的汇聚,也是接近半个世纪对现代建筑探索力量的汇聚,更是一个时代机遇的整体氛围的汇聚。这种汇聚,重新带动了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整体发展。(图20)

一方面,以当年“旅游设计小组”成员为主体的的广州建筑创作力量,继续发挥着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英年早逝的陈伟廉先生(1935-1985),当年“旅游设计小组”的主力建筑师,后任珠江外资设计院副院长,其80年代创作的广州世贸大厦和金融大厦堪称难得的现代建筑佳作(图21,22)。也要看到,一些逐步远离华南学术主体的建筑师的作品,逐步丧失了其发展更新的精神根源,难免走入了“表现主义”、“手法主义”的“样式探索”道路。企图以岭南建筑的“风格”或“样式”作为地域建筑创作的出路,严重偏离了现代建筑精神,也恰恰是当年《新建筑》杂志创刊词所要反对的方向。

另一方面,以学院为依托,传承岭南现代建筑思想,强调与建筑教育和学术研究相结合来实现综合发展的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教授的带领下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了岭南当代建筑创作的主体力量,形成了理性、实干的创新理念与团队工作模式,完成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和摔跤馆等众多大型工程,高水平完成了200多个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一系列遍布大江南北的建筑作品引起了建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何镜堂院士在总结岭南现代建筑创作思想和学科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观三性”(即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建筑创作思想。正如当年三老创立的学科基础和整体发展模式一样,华南的建筑学科的整体发展为建筑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动力。(图23-24)

建筑学派的形成,须有其传统之承传、共同而独特之思想精神、高素质的建筑师群落和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纵观当代岭南建筑的发展: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步;五、六十年代岭南现代建筑思想系统形成并付诸实践,开拓了清晰的学术研究架构和建筑创作方向;七、八十年代延续和发展了这一方向,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九十年代学院以来整体发展,继续了对地域性建筑创作、改革建筑教育和扩展学术研究的探求,地域现代建筑创作精神得到了提升,并逐步形成了全国性的影响,一大批中青年建筑师和教师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各方面建筑创作和研究成绩突出,岭南建筑学派正处在成长时期。

中国建筑的发展需要超越流派,而发展出自己的学派,形成异彩纷呈的多个学派是实现中国建筑腾飞的必要条件,这也是岭南建筑学派进行积极探索的意义之所在。

摘要:本文综述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对其现代建筑教育和创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背景、动力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岭南现代建筑思想的来源及其对岭南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深刻影响。文章分阶段讨论了该学院建筑教育、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特点,并提出了岭南建筑学派正处于成长期的观点。

关键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

参考文献

[1].杜汝俭等编.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克明.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

[2].冯江.龙非了:一个建筑历史学者的学术历史.[J]建筑师,125期

[3].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赖德霖主编.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5].刘源.中国(大陆地区)建筑期刊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彭长歆.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土建通讯.第三卷第一期.1948

[8].钱锋、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0建筑学班团员思想汇报 篇5

在我们班干开展的课外活动中,我们班团员都能积极乐意的融入到这些活动中,因为这些活动可以促进我们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相互配合,在遇到烦恼的事情时,可以找到一个倾听自己心声的朋友。同时这些活动也是舒缓我们紧张神经的好时机,不会感觉到这样繁忙而充实的大学生活跟之前想象的有那么大的差别,从而产生转专业而想法。

相信我们10级建筑学(2)班的成员都可以继续时刻清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勇往直前的迈向目的地!

浅论建筑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以营造文化氛围、树立企业形象、弘扬企业精神为宗旨的一种“软实力”,是加强建筑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在把握和处理建筑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两者之关系时,应当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正确区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不同点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明显区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性质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优良传统。它以党的理论和领导人的论述为指导,依照党的纲领和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通过有组织、有意识地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具有鲜明的党性和思想性。企业文化是由“人化”,是企业通过长期的积淀形成的共同意识。是通过培育和树立共同的企业价值观、企业准则和企业精神,对企业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具有明显的自我管理性和约束性。

二是内涵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服务服从于企业的工作大局,紧扣石企业中心任务,着重于思想引导、政治教育、组织保障、舆论控制和精神鼓励,从而调动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具有较高的共性特征。

三是实现的方式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在企业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以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为依托,以关心人、鼓舞人、塑造人、引导人为基本职能,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一种体制,主要依靠系统教育、正面灌输、积极引导的方式予以实现。企业文化是在干部职工队伍中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并在文化背景下依靠广大干部职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体验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文化品牌和文化风尚,主要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以浓厚的文化氛围,培植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陶冶思想情操,推进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

二、科学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共同点

科学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共同点,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共同点有以下几点:

有共同的对象。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研究对象都是广大干部职工,都是做干部职工的工作,所强调的都是构建和谐的企业关系,所重视的都是培养干部职工的团队意识和精神,提高干部职工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把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重要任务。

有共同的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都要为企业大局服务,为企业的经济中心工作服务,为广大干部职工服务。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政治方向是完全一致的,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前进的方向,更代表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前进的方向,只有融入企业文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有共同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以解决思想问题、提供政治保证,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完成光荣使命的目的。

有相通的途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所采取的实现途径,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作环境,培育、树立和宣传石化企业队伍的先进典型等等,都是相通(或相同)的。

三、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一是表现形式要找准。企业文化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与先进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管理由业务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必然结果。企业文化所倡导和弘扬的精神,主要包括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等方面,能够为思想政治工作增添新的活力。同时,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还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为广泛的活动舞台,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贴近职工,容易为广大干部职工所认同和接受。

二是内容拓展要找准。实践中,有些建筑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仅停留在理论灌输、口头说服、讲大道理的层面,有“重说轻做”的工作定势。而且形式陈旧、内容枯燥,手段单一、载体落后,甚至是“一个方子包治百病”,模式僵化。企业文化却能够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教育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能够把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理念、文化元素和文化精髓,真正融入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因此,把企业文化融入石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不仅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和空间、丰富了内容和方法,而且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天地。

三是方向把握要找准。企业文化代表着建筑施工企业前进的方向,当然就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前进方向。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活动,能够在干部职工队伍中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在企业队伍中逐步形成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只有把企业文化真正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通过文化建设活动的有效载体,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灌输给每位干部职工,并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事业追求,以此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与行动,使管理系统、环境系统和人际关系达到和谐协调。

四、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改进内容、方式和方法,重点要将企业文化作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必要补充,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石化企业业务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全面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良性互动,相互推进。干部职工思想要有良好的“养料”补给。因为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素养并不能自发和茁壮成长,必须从外部进行灌输,并不断补充养分。否则就会“营养不良”,或损害思想“免疫系统”功能。

二是要讲究方法,科学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的系统工程,应拓宽渠道,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泼多样性。

三是要在发挥作用,示范引导。思想政治工作是发挥建筑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工作的目标任务确立后,如何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大家共同为之努力,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四是要强化领导、提升素质。领导干部尤其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能否将先进文化的成果和方法贯彻落实的各项工作的成败。为此,有针对性建立对领导干部、政工干部的理论学习机制和监督体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能力素质。使他们既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又能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教育好、引导好干部职工,从而带动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朝着共同的目标不懈奋斗。

结语

建筑教育思想 篇7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 大批农民工加入建筑行业, 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作为建筑行业中的一个群体, 农民工有其自身特点, 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 文化科技素质相对偏低, 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建筑工地从事单一的重体力活或简单的技术活, 且绝大多数为男性青壮年, 远离家人, 流动性大, 工作环境较差, 生活枯燥, 甚至压抑, 长期单调的工作和生活引发了建筑业民工的思想问题。如何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 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农民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建筑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破解之题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1 建筑业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缺乏, 与外界教育环境的融合性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基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建筑行业成了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领域之一。尽管近年来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加快, 但在城镇地区, 建筑业民工仍受到劳动就业、工资待遇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歧视, 使得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弱势地位, 其政治环境也令人担忧。建筑业民工长期在野外作业, 生活条件相对艰苦, 且大多为专门的劳务公司派遣到施工单位, 在相应的城市、单位或常驻社区, 他们参与各种政治和教育活动的机会较少, 就连最一般的文化素质和技能培训教育也很难保障。再者, 建筑业民工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 文化教育程度相对低, 从事的是市民们不愿意从事的体力活, 大多为干活挣钱, 而且工地远离文化生活场所, 繁重的强体力劳动也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文化活动, 更谈不上接受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 受传统劳动分工观念的影响, 市民对农民工容易产生歧视和偏见, 使民工与城市市民难以融合, 同时也享受不到城市文明及先进的生活、文化设施, 在某种程度上阻断了与社会文化和教育大环境的有效衔接, 造成了建筑业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生活的欠缺。

1.2 建筑业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表面化, 缺乏明确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传家宝, 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筑业民工来自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 因而也是我们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然而,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在追求经济效率和利益的观念下, 往往忽略了对建筑工人的文化和思想教育, 使得建筑业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了教育的薄弱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 然而现阶段对民工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未体现出这一目标, 而更多的是一些表面化的事例教育工作, 且建筑工地对民工的管理较为涣散, 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大多为一些简单的技术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只要不出事就行, 本着这样的教育目的, 对民工的教育工作也停留在“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或者“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的低层次层面上, 不能解决民工的思想实质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目标很难实现。

1.3 对建筑业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主动性, 内容与方式单一

近年来,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也制定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 其中强调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并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 如农业部、教育部等六部委出台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 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有理想、有道德、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建筑业民工这一群体也是建设者的生力军, 而且他们奋战在生产建设的第一线, 是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受传统观念和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 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停留在他们作为被动接受管理、被灌输他们自己都难以理解的教育内容的层面, 基本谈不上农民工个人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发挥, 对他们的自我发展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当前对建筑业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是最为传统、一般的填鸭式宣传说教方法, 内容多为一些工地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操作规定、安全知识等, 且只是一些条文规定, 并没有讲明其实质内涵。很少工地和建筑企业会通过各种媒体、广告牌、宣传册等形式对农民工进行城市文明规章制度、法律、道德等的宣传教育, 使建筑业民工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 这种被动适应、遵守, “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育方法不能有效地结合农民工自身特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很难起到教育的实效。

2 加强建筑业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筑业民工作为工作在艰苦地区, 流动在城市和农村边缘的一个特殊群体, 无疑是我们在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要对象。如何改善他们的待遇, 提高他们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素质, 使之更好地融入整个社会, 在远离家人的钢筋、水泥、砖瓦的环境中找到归属感, 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2.1 以人为本, 构建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体系

新的社会发展新模式下, 人民的幸福是最高目标之一, 党和国家在高度重视农民工对经济建设贡献的同时, 也高度重视他们作为人的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在教育目标定位上, 要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公平、正义、共享的核心价值观, 建立公平对待农民工的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体系, 与他们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用真诚和关爱去温暖、打动他们, 让他们对城市、对企业产生信任感和归属感。应以促进包括建筑业民工在内的全体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极大提高, 最终实现农民工全面自由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教育内容上, 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民工的自身特点, 从促进农民工能自由发展的角度出发, 以生动、浅显易懂的内容, 对建筑业民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情、形势与国家政策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基于民工法制意识相对淡薄的事实, 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结合市场经济和建筑行业的特点, 进行普法教育, 使他们认同法制社会, 认识自身在建设中肩负的责任, 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同时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三德”教育, 特别是社会公德教育, 必须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教育手段、方法选择中应注意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充分尊重建筑业民工, 平等对待他们, 避免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说教, 作为企业施工和管理单位, 要制定科学的管理体制来引导农民工加强学习、追求进步, 不断提高。

2.2 组织开展生产竞赛, 以榜样激发工作积极主动性

组织开展生产竞赛, 奖励先进, 是激励发掘人的潜能、推动工作的一种好形式。正确恰当的竞赛法是激励职工积极性、开创企业的施工生产新局面的有力措施之一。通过生产竞赛活动, 以生动的事例宣传竞赛中的优秀员工、展示员工自身的风采, 能有效调动参赛者的积极性, 鼓舞参赛者的斗志, 还能增强这些来自最基层的员工的自信心和集体的凝聚力, 从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员工自身的发展。先进典型是我们提倡的思想和精神的具体化、形象化, 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以典型事例激发建筑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好方法。树立典型要针对民工的特点, 必须全方位、多视角, 既要有代表性、榜样性、时代性, 更要有可学习性, 适合民工这一群体;要实事求是地总结宣传, 反对虚构情节、凭空拔高、贬低其他民工, 这样易于使民工们在思想上接受;宣传典型要有适度的深度和广度, 不要让人觉得是在走过场、搞形式, 否则起不到实效、甚至引起一线工人的反感;要注意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改革创新, 贴近民工的实际, 得到民工内心的认同, 让典型的亲身事例、工作和生活点滴, 自然感化身边的人, 以激发他们生产的积极性, 自觉养成良好的品德, 促进工作能力的提高, 以形成和谐的建筑工作环境和生产局面。

2.3 开展文体活动, 促进民工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

建筑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善于寓教育于各种文明健康的员工活动中, 坚持把文体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相互结合, 相互弥补, 相互渗透, 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建筑工地从生活和文化环境来讲,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单位应该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角度出发, 因地制宜, 购置必要的各种文体器材, 修建适当文化活动场地,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举办活动方面, 领导、项目负责人、班长等要带头上台, 也可以自编自演一些寓教于乐的小节目, 反映身边的好人好事, 温暖建筑业民工的心, 使他们看了感到亲切, 从而陶冶情操, 促进人心稳定, 增进民工身心健康, 促进工作实效。因建筑工地一般人员较多, 民工来自全国各地, 生活习性、个体差异很大, 在开展各种活动时, 要注意满足各类各层次人员的需要, 少搞大一统的活动, 多组织些灵活多样、符合不同区域, 不同习俗的小型活动, 让职工有选择性地参加, 通过主动参与的方式接受文化思想教育;要把握好丰富多彩的形式与严肃思想主题的统一, 建筑工地男性民工比例较大, 而且环境相对封闭, 危险性大, 部分人员存在压抑心理, 思想教育活动应该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 有助于引导民工调节释放心理压力, 同时也要突出教育的主题, 切不可开展内容低俗、取乐于民工的活动, 否则就失去了开展活动本身的意义, 甚至诱发不良行为的发生。

摘要: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 大批农民工加入建筑行业, 对于建筑行业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对建筑行业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建筑业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寇咏梅.新时期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8) .

[2]赵艳.如何做好建筑行业农民工思想教育工作[J].党史博采, 2008 (5) .

[3]谢章扬.浅谈当前建筑企业农民工思想道德现状和对策[J].科技信息, 2009 (34) .

[4]任娜.两代农民工思想现状的差异性比较[J].江海纵横, 2009 (5)

[5]方涛.对建筑工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J].晋中学院学报, 2012 (6) .

建筑教育思想 篇8

1. 建筑学院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随着就业方式多样化以及利益关系多样化, 深刻影响着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品德发展, 因此学生的思想状况普遍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首先, 建筑学院的教学宗旨是培养真正的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再加上建筑学院的特殊性以及价值观的影响下, 有些学生容易被迷信的东西所迷惑, 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产生出不理解的心理状态。

其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互联网已成为当前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 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生接受知识不再仅局限于教师和学校, 还有来自互联网与社会的影响。因此, 若对互联网工具使用不当, 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叛逆的逆反心理。

再次, 在建筑学院中不乏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 渴望在学校学到一技之长后早日步入社会。虽然树立了艰苦奋斗的榜样, 但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因此对于团结合作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较为淡化。另一方面, 因家庭条件的差距或对社会认知不同, 导致学生对社会有不同的心理期待, 这些都容易发生思想观念问题。

最后, 由于家庭、情感、就业等引发的心理问题已成为学校主要面临的教育难点。有些学生由于从小备受宠爱, 经常以自我为中心, 素质不够成熟, 在遇到挫折时就自暴自弃, 缺少坚强自信的精神, 这样也常常引发心理问题。

2. 建筑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尚未形成

由于建筑学院和其他的大学校园有本质的区别, 因此校内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更倾向于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 因此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的融合到各项工作之中,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政工干部的事, 与自己教学的科目无关, 所以教师只教书不育人, 导致学生在遇到思想方面的问题时, 不能找到相关的部门及时解决。

2.2 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够

建筑学院的课程大多是技术课或专业课,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与时代相脱节, 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不能及时解决学生思想方面的困惑。有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时只是根据书本的知识照搬, 缺少社会实践知识, 课堂气氛沉闷枯燥, 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2.3 对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关注不够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但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比, 专职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少之又少, 有的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 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简单化, 甚至有的班主任和辅导员担任起心理咨询教师工作, 对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关注不够, 不能及时开导学生以及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 增强建筑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3.1 确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

建筑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政工部门的工作, 同时也是学院各部门、各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 因此, 全校都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努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全面育人, 不断探索学校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渠道, 促使全社会共同关心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 利用学校的资源,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使每位教师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强调学校各部门要共同配合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学校不仅成为技术型人才, 还要养成健康的人格。

3.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首先, 要建立学生专职政工队伍, 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作用, 建立科学的班主任考评机制。其次, 要加强政工干部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定期组织学习和选举活动, 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最后, 提高政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尤其要求每个政工牢记自己的服务意识和作用, 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以个人的整体素质与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3.3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格外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起来, 不仅能够使学生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还能有效解决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思想问题。首先, 以教师为首, 建立一支优秀的心理咨询队伍, 同时加强心理咨询教师的培训, 持证上岗, 这样教师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入到教学中来, 并渗透到教育的每个环节中。其次,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并开展多彩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 增强建筑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这需要学校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 使每位教育工作者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充分渗透, 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建筑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迎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04) .

[2]杨建超.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04) .

建筑教育思想 篇9

一、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概况和学生群体特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一直存在。因此,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对于能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给予了大力支持, 高职教育迅速发展起来, 高职院校的数量和在校学生的数量都有了很大规模的增加,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国家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份文件, 旨在继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提高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 在国家适度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 建设领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建筑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从2009年开始, 各城市的商业地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11年和2012年国家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工程是1700多万套, 建筑工程任务艰巨, 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类人才的稀缺, 建筑类高职教育在近几年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建筑专业也俨然成为了当前就业最为热门的专业之一。

当前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群体年龄构成基本是90后, 据笔者调查, 该类院校的大学生具有同时代大学生的许多共同点:有活力有朝气, 处于叛逆躁动的青春期;思想活跃超前, 接收新事物的能力强;多为独生子女且生活环境优越;信息时代使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但是他们又具有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鲜明特点: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能力一般、高考成绩不理想;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较差, 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时更容易沉溺其中, 带来负面产物;周遭的环境相对缺乏积极向上的氛围, 同学的素质相对较差;家庭关系中或多或少有建筑类的工作者, 目前良好的就业形势和家庭的影响使他们自视清高, 认为自己即使学无所成也不难找到工作;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所采取的“2+1”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中相对不易控制和管理。这些特有的因素无形中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使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承担了更复杂的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才的光荣任务。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地位和意义

普通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 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必修课, 是建筑类主干专业课程之外的独立学课程, 虽然并不是主干课程, 但却是不可或缺的课程, 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在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建筑类行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输送技术和人格双重可靠的人才。同时, 高校又是思想文化交流最活跃、多元文化表现最集中的地方, 学生极易受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因此, 加强建筑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当前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普遍意义, 但是当前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1、固定的教学模式

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学中, 绝大多数院校采取的都是固定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缺乏新意和活力, 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自思想政治教材, 形式是课堂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称为填鸭式教育, 也就是“纯教学、非教育”。这种方式缺乏各类鲜活的活动, 无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没有形成教学互动, 从而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烦躁心理, 缺乏了对这门课的兴趣和热爱, 也就更谈不上认真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素养了。

2、传统的老教师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几乎全部是科班出身, 由国家的教师培养体系打造, 多终身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队伍绝大多数都是由有十几年甚至是二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组成, 年轻教师的数量少之又少, 他们所接触和所关心的仅仅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而并不真正涉及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的成长, 与学生的思想存在一定的代沟。

3、“一刀切”的思想政治教材

“一刀切”意味着全国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材是统一的, 它的使用不分专业、不分地域、不分群体, 具有普遍适用性。现在的教材体系可以说是主干茁壮——仅有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政治教材, 但枝叶非常稀疏——缺乏针对建筑类高职高专生的特色思想政治教材, 这容易导致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针对性, 学生很难在上学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己将来从事的行业究竟需要哪些素养, 对社会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并未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4、尴尬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社会环境下, 学生所面临的压力骤然增多, 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力、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健全的人格特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心理健康教育在绝大部分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只是一门选修课、考查课, 甚至在部分院校中根本没有设置。这让心理健康教育的处境极其尴尬, 作用无从发挥, 而事实上,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较普通院校学生更需要接受的。

5、两年校内学习一年校外实习的教育模式

据调查, 我国建筑类高职高专类院校普遍采取的是“2+1”的教育模式——即两年校内学习一年校外实习, 这种模式导致学校在学生第三年的顶岗实习中无法正常系统地开展思政教育, 这也导致了学生的不易控制和管理;而实习单位更重视的是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对其的思想素质往往没有较高的重视, 使得学生的思政教育出现了间断, 学生在没有切实搞清楚自己究竟应该如何做一个各方面都合格的“建筑者”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的“撞”进了建筑行业中, 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生涯, 这就造成了学生在毕业前最后一年的思政教育的一个难点。

四、如何提高建筑类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出优秀的建筑类人才

1、国家和相关院校应当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建筑类专业教育相结合给予高度重视

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 应当加大教研经费投入、给予政策支持、定期召开经验研讨交流会、借鉴国外建筑类院校的先进经验、促进两者结合的其他条件等等。大力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建筑类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新课题研究, 认真分析两者结合后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新问题, 随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对学生的群体和个体需求、思想活动影响因素变化、价值趋向多元化等方面的课题给予高度关注, 将研究尽快转化为成果, 丰富建筑类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堂。

2、打造多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专业拔尖、学生喜爱的思政教师队伍。2011年11月, 在第三届全国建设类高职院校书记院长论坛上, 连续三次获得“最受学生喜爱教师”称号的郑强教授发表感言说:一要有真才实学, 二要有爱生之心, 三要有沟通本领。在谈笑风生之间他还讲到一条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之道——即高职教育要追求特色, 不能趋同。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教育队伍应由思政专任教师、辅导员、建筑行业专家、学生社团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甚至更多相关教师和人员组成, 才能给学生提供完整的思政教育, 培养合格的人才。

3、营建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要建设包含课堂、公寓、网络、学生社团、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全方位思政阵地。丰富课堂互动教学内容, 增加实践教学手段, 与时俱进;加强公寓文化阵地建设, 学生社团进公寓、心理咨询进公寓、辅导员工作进公寓、网络管理进公寓, 将公寓发展成为主课堂外的第二课堂;加强管理和充分利用校园网络, 整合校园网络资源, 既能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 又可以发挥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积极发展和规范学生社团, 巩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发团体阵地, 积极倡导公益型社团, 建设职业道德培养等教育实践型社团;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缓调器作用, 使他们能够正视所面临的学习就业压力、感情问题, 懂得团结、友爱、互助、宽容、执着、自律;开展丰富多彩的政治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逐步在学生的思想中烙下深刻的教育印记。

4、编写和使用具有建筑类高职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材

思想政治教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最主要来源。我们需要将现有的思想政治教材体系向纵深发展,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与建筑类高职专业的特殊性相联系, 找到两者的交集点, 由点及面, 将交集点不断地发散、拓延、扩大, 形成思想政治教材总体系下的建筑类高职专业思政教材体系, 使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和实践性。

“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培养科学家、学者, 而是培养公民。现代公民素质包括:对社会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对国家具有责任感, 对他人富有爱心, 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遵守社会公共准则。我们要根据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 推进教育思想转变。”教育的任务是教书育人, 那么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的任务就是为事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类建筑行业培养和输出具有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高专业素质的建设类人才。因此, 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提高建筑类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势在必行。

摘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输送合格的建筑类人才是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在新时期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分析阐述了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近几年的发展概况和学生群体特点, 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类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研究了该类院校思政教育的普遍现状, 就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思政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并就如何提高思政教育水平发表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题,提高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调研领导小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建筑教育思想 篇10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也是教育,且是重要的素质教育,应当使其符合教育规律。而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站在教育者的立场,考虑我们要给学生什么,对于学生需要什么则考虑很少。在全面深刻认识这个问题之后,我院的一系列针对性工作着力凸显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大力推进以学校和学生共同构成我校学生工作与职业教育的主体为出发点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本位教育理念,各项工作实际开展卓有成效。

一、一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经验概述与总结

育人是全员工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形成工作合力。为达到有效的育人,育高素质的人,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各系统秉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按照相关职责开展工作,努力为学生多办实事,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学校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紧紧抓住育人这个中心,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认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结合职业学院的特点,突出教育的实用性,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具体的工作目标有:(1)以“保持底线、发展高线和突出特色线”为目标,建一流队伍,实现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2)加强学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3)校园文化活动树品牌出精品;(4)特困生工作建立长效助学机制;(5)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展开。

(一)在学生党团组织建设中宏扬思想政治教育

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吸纳优秀学生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大学生党员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具体做法有:(1)组织了高年级中入党较早的优秀学生代表给新生作报告、座谈,使新生对即将正式面对的大学生活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心理准备,舒解了心理压力,端正了心态。(2)通过集中培训促进了新生党员在班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了新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性价比”。(3)切实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在日常行政工作中贯彻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措施到位,是工作得以落实的关键。学工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部门,着力进行工作创新,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视野、务实的作风积极开展新尝试、新探索。

我校坚持培养学生而不是管学生,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管理模式下,高度重视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将学生与学校并列为日常行政工作的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并结合切实需要从专业素养、社交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满足了学生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培养民主精神、法制观念和团队精神,形成群体奋发向上氛围的主客观需求。这一制度的实行受到了广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一致欢迎和肯定。

具体做法有:学校积极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平台,高度发挥院系学生会的工作自主性,将学生活动的具体策划与操作权利最大程度下放,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自我理智的力量,为学生营造了自我教育的“场”。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宣传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着力突出主旋律,灵活采用新创意,将校园文化节、校庆文艺汇演从内容、形式上办成有学院特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学生参与的活动,迎新晚会、重要节日等庆祝活动要主题鲜明,将教育主题渗透于文艺节目之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之后作出总结与规划,得到深层次的全面成长。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演讲、汇演、联欢等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等活动。从新生开始,以军训为依托,利用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树立学生强烈的集体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

(三)在实习实践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注重用社会实践检查和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精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

利用所办精品专业的品牌优势,与社会力量多元合作,创造了良好的产学结合的氛围。同时,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对应关系,组织学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相近职业的培训。另外,牢固树立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强化思想政治素质,以过硬的实力和技能保证学生终生发展。

二、特色工作经验与做法详述

(一)突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础地位

当今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他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是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1、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的处世方式等,而这些都是大学生从小就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因此,要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适应时代变化,切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心理背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必须注重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成功地与他人交往,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相反,一个学生如果心理不健康,有人际交往障碍,那他就失去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条件。心理健康教育还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因为学生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更合适。就以大学生的恋爱为例,一些大学生因陷入单恋不能自拔而出现恋爱心理障碍,这种情况以往我们总是通过思想教育帮助他,教育学生把精力从单恋中放回到学习中;但由于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不是该不该恋爱,而是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所以以往的解决方法不能对症下药。应该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爱情观,并在恋爱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否则,一昧地批评他们过早恋爱,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还会给其带来不利的影响。

我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要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他们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既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又开展针对个体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3)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既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要组织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4)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5)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我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效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创新精神;(3)通过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多样化的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在开展每一项具体活动时,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创造条件给每一个人展现自我的机会,一旦学生的专长得以发挥,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激励会化为一种内驱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从而使思想健康教育融于思想教育全过程,进而帮助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完整的人格。

(二)充分利用校园网络阵地渗透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1.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正面效应

(1)网络使得思想教育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

(2)网络使我们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从而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特别是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们会乐于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讨论,这都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教师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这些网贴,从而找出对策。

2.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丰富,但良莠不齐,可能使一些大学生失去理性思维,迷失方向。不可否认,网络上大量的信息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开拓了人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大学生的“噪音”,影响了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不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正常吸收。

毋庸置疑,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及挑战。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本身的优势,变不利为有利。

追求归属感是一个人生存的内在需要,在现实社会如此,在网络的虚拟社会里同样如此。归属感的形成必然指向一个集体,网络世界中归属感指向的是一个虚拟的集体。和现实世界一样,这个虚拟集体的文化必然会对其中的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利用网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老师主动出击,抓住学生的归属感,构建网上集体,建立班级QQ群体,把现实生活中的学校教育所能覆盖到的学生集体以恰当的形式映射到网络中去,在形式上为广大学生追求网络中的归属感提供依据和核心,同时也有利于把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简单讲,就是要在网络上也把学生组织起来,让集体的教育和影响在网上也发挥作用。

目前,我校大学生思想教育进网络的措施刚刚起步,建筑学院的门户正在向着以下方向努力完善:

(1)占领文化主阵地。在网上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传播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导向。同时要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意识形态敏感问题、影响稳定大局的问题,旗帜鲜明的发表评论,进行积极的引导,对错误思潮敢于开展批评。

(2)传播介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使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使他们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宽视野。

(3)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网页制作竞赛,网络道德问题辩论,网上论坛,对重大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等等。

摘要:本文结合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日常学生工作实际,在深入领会党中央关于加强高职教育工作文件精神的前提下,回顾与总结了我校在日常学生工作中的具体做法与经验,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此,文章分一般工作和特色工作较为系统地进行了阐述。

建筑教育思想 篇11

作为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是在传统建筑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功能,以建筑性能和舒适性提高为目标,争取实现建筑资料的最大化使用,避免对于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研究的重要性

对于研究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学术意义,实践意义和社会意义三个角度去进行探析。具体来讲,其一,从理论角度来讲,我国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建筑领域的研究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样的形势下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局限性,仅仅将其局限于独立范围之内,没有完善的系统研究体系;其二,从实践角度来讲,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给予建筑设计工作打下基础,有效的处理了其信息内容,应用和特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建筑设计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其三,从社会角度来讲,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建筑资源的充分使用,最大化的规避其对于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现阶段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类型

1.性能评价工具

简单来讲,就是对于绿色建筑中节能性,节水性,减排性,生态环境性,经济性进行定量描述,以实现设计者的建筑设计理念,达到需求方的设计需求。性能评价工具已经日趋完善,各个国家都具备相应的性能评价体系。

2.信息处理工具

在建筑设计信息化背景下,设计者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原本的纸媒设计转变为计算机设计,不但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还实现了优化了信息质量。无论是软件应用,还是多平台应用,或者是环境能源模拟应用,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是现阶段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的一种。

3.信息资源工具

所谓信息资源工具,就是在建筑策划工具的基础上,梳理历史纹路,探析未来发展,挖掘工具信息,为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打下基础。这种方式同样是现阶段用于可持续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

现阶段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与应用思想的缺陷

从现阶段我国可持续建筑工具与应用实践来看,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具体来讲,其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建筑设计人员可持续意识淡薄

可持续设计工具的效能应该从建筑设计之初发挥出来,将其纳入到设计方案中去进行推敲。但是,现阶段很多建筑设计人员缺乏可持续设计观念,初期设计阶段的节能技术应用也不到位,使得设计工具对于建筑性能的评价和验证都是在建筑设计完成之后进行的,这不仅仅造成了极大的重复设计压力,还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和缺陷。

2.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体系不全

从整体来看,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种类多,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复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建筑设计人员对于各个设计工具属性不是很了解,实际操作经验不足,难以依据具体的建筑情况,去促进建筑设计工作体系的完善,从而使得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体系呈现出不健全的状态。

3.建筑设计人员业务综合素质不高

在进行可持续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建筑设计人员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建筑设计思维,还需要建筑设计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建筑设计工具的属性,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对于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实际上,建筑设计人员在此方面的理论知识不全,实践经验不足,难以做好建筑设计工作。

构建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体系

针对于上述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应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应该树立全局观念,积极构建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体系,为开展可持续建筑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简单来讲,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体系,以纵横线索为基础,分别形成过程是模块和关联式链接,在此基础上,使得设计程序,设计工具,设计思维,设计人员四者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树立可持续建筑设计观念

首先,应该积极去接受现代化建筑设计理念,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设计的理念,以营造良好的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氛围;其次,积极强化可持续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健全我国可持续建筑设计理论体系,为开展实践设计工作打下夯实基础;最后,积极接触国外先进的可持续建筑设计思维和方法,查缺补漏,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建筑设计流程中去。

2.注重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

建筑设计依赖于建筑设计人才。由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建筑设计人才培养工作。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积极将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运用实践和思维纳入到现阶段高校建筑专业课程体系中去,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建筑设计新思维;其二,积极开展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的培训活动,实现建筑设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便更好的开展建筑设计工作。

3.构建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体系

一方面,不断总结和归纳自身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缺陷和不足,查缺补漏;另外一方面,积极去接触国外先进的可持续建筑设计观念和方法,将其纳入到方案设计工程中去。由此,构建起来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体系,使得其朝着更加完善,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的应用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并且不断改善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以便实现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体系的完善。

(作者单位:洛阳雅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教育思想 篇12

一、生命的建筑——建筑美的本质界定

宗白华先生认为:“建筑之特点, 一方不离实用, 一方又为生命之表现。”[1]这句话是宗先生对建筑美本质的生命本体论界定, 也是他的建筑美学思想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他将建筑美的终极形态归结为一种生命活力, 一种生命的律动。宗白华认为, 美在于生命, 这生命的感性表现则是“动”, “动”显示生命的活力。他说:“大自然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力, 推动无机界以入于有机界, 从有机界以至于最高的生命、理性、情绪、感觉。这个活力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也是一切‘美’的源泉”[2]。生命的活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创造力, 他说:“我自己自幼的人生观是相信创造的活力是我们生命的根源”。[3]也就是说, 宗先生一方面认识到建筑不光是实用的, 它能够满足人类的居住, 更重要的是, 建筑还是人类生命的理想、情感、愿望等的具体表现。具体地说, 宗白华对建筑美的本质界定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 建筑物 (客体) 和建筑者、建筑欣赏者 (主体) 在互动共鸣当中形成一个生命的律动和气韵生动的空间。

建筑者的营构是一种创造, 建筑欣赏者的接受也是一种创造。建筑者在创造建筑时, 不管是实用的, 还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理念, 都是以建筑来彰显自己的生命活力, 显示着自己的存在。而对于建筑欣赏者来说, 欣赏建筑的过程就是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 也是和建筑者共鸣的过程。宗先生举例说:“在山明水秀的地方有一亭翼然, 此亭却为人工造的, 然而吾人偏能感觉其为自然。这是因为, 亭的线条姿式表现出山水的姿式。中国古代山水意匠深知每一种不同的山水, 均各有其特有之色、线、结构、灵魂, 造成它特殊的风格。伟大的建筑家能因山就水, 变其形式, 创造适合的建筑物, 以人为的建筑显示出山水的灵魂。”[4]宗先生认为, 建筑是一个小自然, 是人向大自然 (宇宙) 要的一个人为的空间。这个空间不是孤立的、封闭的, 而是和大自然相通的、浑然一体的, 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这种自然生命和人的生命是一体的, 是和人一样有感情的。

当然, 宗先生的这种生命论一方面得益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说。叔本华认为, 世界的本质为生命意志, 不仅人有意志, 整个自然界都有意志, 意志“呈现于一株或千百株橡树, 都是同样彻底的。”[5]另一方面还得益于歌德的泛神论美学观。泛神论认为, 自然本身就是有感情的, 它与人一样。人的生命和自然的生命是贯通的。宗白华在谈到歌德的人生时说:“当他纵身于宇宙生命的大海时, 他的小我扩张为大我, 他自己就是自然, 就是世界, 与万有为一体。”[6]所以, 宗先生很欣赏瑞士思想家阿米尔所说的一句话:“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世界。”[7]

在中国的建筑文化里, 建筑并没有客观存在的价值, 它的存在, 完全是为了完成主人的使命。除了居住的功能外, 建筑是一些符号, 代表了人对生命的期望。众所周知, 中国人在建筑住房和选择墓地时特别注重风水, 而风水的目的就是接纳生气, 排除煞气, 以求更好地为后世子孙带来幸福。因此, 建筑在这里差不多就成了求生的工具。没有建筑, 没有先人遗骸, 再好的风水宝地也发挥不了作用。这正如堪舆学的经典《黄帝内经》中所说:“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 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 感通天地。”建筑是人安身立命的空间, 是人栖居所托的一个基本点。它筑造在天之下、地之上, 在两者之间占了个特殊位置。所谓“感通天地”, 应理解为建于天地间供人依托的建筑, 将“天、地、人三才”贯通一气, 或者说, 它是天地自然和人之间具有生命活力的中介, 而不是人于天地自然之间死板的、无生命的封闭隔阂。因此, 中国人特别重视建筑的地势、方位、朝向和门窗。

中国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相处的, 人对自然有一种亲和感情。中国的居住建筑, 从来都是一个将自然景物与居住空间融为一体的环境。像北方四合院建筑以及南方带有私家花园的士大夫住宅, 都是由重重庭院组成的中国传统住宅。在进入建筑的主入口之后, 还包容了独属于房屋主人的一方天地。在住宅内, 天光、水色、山石、树木、花草、丛竹无一不与房屋主人起居、读书、休憩的空间相互交融贯通。还有, 所谓“城市山林”, 即在喧闹的城市中, 以天光水色、林木树石的自由来取得一方静谧的空间。而对整座城市而言, 由于建筑物并不高大, 街道两旁的树木与鳞次栉比的住宅院落中耸露出屋顶院墙的丛丛落落的树木枝冠, 使整座城市掩盖在大片的绿色浓荫之下, 充满了生机。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也在中国园林建筑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中国园林建筑更是巧妙地吸取自然的形式, 使建筑、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以石、木、池象征自然中的山、林、湖、海, 把自然引入院内, 意味着自然对人造环境的亲昵。巧于因借, 把自然的美景通过窗、阁、亭等引入建筑中, 即“借景”的手法。利用借景, 一个临江的楼阁可以出现“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 王勃:《滕王阁序》) 的美景;一个普通的草堂, 也可以引出“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 杜甫:《绝句》) 的空间感触。还是《园冶》中说得好, 通过借景可以“纳千顷之汪洋, 收四时之浪漫”。

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寓义于物, 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人们常把竹子的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和随遇而安的品格象征为美好的事物和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常把竹子拟人化。从竹子的人格化可以看出, 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 相反, 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 人们还将松、梅、兰、菊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二) 建筑艺术是表现的而非模仿的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为生命的表现, 艺术家用以表现其生命, 而给予欣赏家以生命的印象。……艺术品之表现, 为一种生命的表现。”[8]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物中, 大都是土木结构的, 砖石结构的很少, 就是有, 也只是把砖石用在陵墓、桥梁和纪念碑式的建筑上。中国人之所以不采用坚硬的砖石材料, 而偏偏采用质地偏软的木材, 不是中国人不会使用石材建造房屋, 而是他们认为, 建筑与人一样是有寿命的, 它随着主人的生命节拍而存在。因此使用容易腐朽的木材要比使用不会腐朽的石头更有生命的意义。中国人对于生命的感觉, 比起永恒还要重要。这种对于生命的感觉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周易》, 追溯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生生而有条理”、“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思想。而木材是向上生长的, 代表着生命。在汉代以后盛行的五行学说中, 木象征生气, 以青龙为标志, 方位为东。古建筑技术中, 中国人砌墙也不用石或砖, 而用夯土, 所以, 古代称建筑为土木。在五行学说中, “土”也是吉象, 居中央, 主方正。它与木相配合, 是相辅相成的。而石材, 其质地近金, 有肃杀之气。事实上, 木材的建筑是亲切近人的, 手触摸之有温暖的感觉, 而室内的柱子也暗示了森林之象。所以, 中国人在造屋选材上有意选择木材, 实是一种生命价值观的表现。这正如宗先生所说:“每一个伟大的时代, 伟大的文化, 都欲在实用生活之余裕, 或在社会的重要典礼, 以庄严的建筑、崇高的音乐、闳丽的舞蹈, 表达这生命的高潮、一代精神的最深节奏。 (北平天坛及祈年殿是象征中国古代宇宙观最伟大的建筑) 建筑形体的抽象结构、音乐的节律与和谐、舞蹈的线纹姿式, 乃最能表现吾人深心的情调与律动。”[9]

中国传统建筑不光用木材来表现建筑和人一样是有寿命的, 是随着主人的生命节拍而存在的, 还用独特的群体建筑布局来表现社会伦理等级尊卑秩序的精神功能。中国建筑对群体组合可谓情有独钟。在设计布局上, 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有机构成和端方正直, 着意于构筑群体组织有序的建筑之美。从群体到单体, 从整体到局部, 都十分注重尺度和体量的合理搭配, 讲究空间程度的巧妙组合, 营构出一种和谐圆融之美, 使组群既能在远观时给人以整体性的恢宏气势和魄力, 又能在近观时予人以局部的审美情趣与亲和感。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皇宫总是以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形体来加强和象征帝王权利。它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式体现了礼制性建筑的要求, 表现了帝王权威的精神感染作用。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群, 就形制而言一般为“前朝后寝”的格局。“前朝”, 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典, 朔望朝会, 召见群臣与外国使节, 接受百官朝贺的地方, 是皇权的象征。所以, 这一部分尤其要显示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和威势。

(三) 一方面认为美在“无穷的生命, 丰富的动力”, 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严整的秩序, 圆满的和谐”中。

宗先生十分注重美的形式, 他说:“美是丰富的生命在和谐的形式中。”[10]还说:“艺术家往往倾向于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 因为他们的使命是将生命表现于形式之中。”[11]形式是艺术的基本条件, 它不仅实现了美的价值, 而且还表达了生命的情调和意味。所以, 宗先生认为生命和形式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离开一定的形式, 生命不可存在;而如果形式是生命的形式, 当然离不开生命。生命的发扬、前进、必定体现为生命形式的变化。“一部生命的历史, 就是生活形式的创造和破坏。”[12]“世界上唯有最抽象的艺术形式……如建筑、音乐、舞蹈姿态、中国书法、中国戏面谱、钟鼎彝器的形态与花纹……乃最能象征人类不可言状的心灵姿式与生命的律动。”[13]

中国的传统建筑就具有优美、和谐的形式, 无论是单体建筑和谐单调之美, 还是建筑群平面布置的均衡之美, 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美特性。这均衡的建筑形象, 在审美视觉上给人以安稳、持重、冷静而又坦然之感。这和谐优美的建筑形式, 不仅给人均衡之美, 还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希望自己的统治像这种和谐、优美的建筑形式一样严整、有序、稳固和长久。

四合院是我国民居的典型形式和代表。它分为前、后两院, 两院之间由中门相通。前院用作门房、客房、客厅, 后院非请勿入。其中, 位于住宅中轴线上的堂屋规模形式之华美, 为全宅醒目之处。堂的左右耳房为长辈居室, 厢房为晚辈居室。生活在其中的人们, 都遵循着“男治外事, 女治内事, 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 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 (《事林广记》) 的原则。如此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使得四合院以其体现严格的封建宗法制度和空间安排, 成为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四合院体现了传统伦理观念中严肃冰冷的一面, 但它又反映了温馨和乐的人情关系。所谓“天伦之乐”, 四合院中追求的“四世同堂”是传统家庭大团圆的理想。四合院有效地培育了尊长爱幼、孝悌亲情的伦理美德。除此之外, 中国建筑还通过院落空间尺度对比变化产生不同的气势, 或通过精雕细琢的彩画产生富丽堂皇的气氛, 给人以享受和愉悦。它们所营造出的场面气氛, 已超出了建筑本身对实用和技术的要求, 目的也在于追求某种礼乐秩序。

这种艺术创造, 从本质上来说, 就是心灵如何最好地、最富有魅力地表现在形式之中。宗白华说:“心灵必须表现于形式之中, 而形式必须是心灵的节奏, 就同大宇宙的秩序定律与生命之流动演进不相违背, 而同为一体一样。”[14]这就是说, 艺术也是一个宇宙, 它如同大宇宙一样, 是生命与形式的统一。

艺术作品作为生命与形式的统一, 宗白华将它命名为“境界”。他说:“一个艺术品里形式的结构, 如点、线之神秘的组织, 色彩或音韵之奇妙的谐和, 与生命情绪的表现交融组合成一个‘境界’。每一座巍峨崇高的建筑里是表现一个‘境界’, 每一曲悠扬清妙的音乐里也启示一个‘境界’”[15]。“境界”本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 宗白华将它用到这里, 显然是将这一范畴国际化了, 或者说是对“境界”做新的解释, 使这一范畴不仅能解释中国古代艺术的现象, 而且能解释所有民族以及各个时代的艺术现象。在中国古典美学中, 境界侧重于心造的含义, 梁启超说:“境者, 心造也。”[16]唐代刘禹锡说“境生象外”, 基本上奠定了“境”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品格。这就是说, 与“象”相比, “境”比较空灵虚幻, 所谓“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境界在中国美学中本也包含有生命的含义, 它是情与景的统一, 但它这方面的含义只是作为题中应有之义, 并未加以强调。宗白华在将境界作为一个艺术学的最普遍范畴使用时, 则将这方面的含义突出地强调了。

不同的艺术作品有不同的形式结构, 正是这种形式结构, 使得艺术获得了不同于现实的美的品格, “使平凡的现实超入美境”。具体来说, 形式的作用有三项:一是美的形式组织所具有的“间隔”作用。宗白华认为, 美的对象之第一步需要间隔, 图画的框、雕像的石座、剧台的帘幕乃至观景的窗, 都起一种间隔作用。间隔在一定时空中的情景往往是美的, 甚至可以说, “美的境界都是由各种间隔作用造成”[17]。艺术的形式组织使一片自然或人生的内容自成一独立的有机体形象, 引动我们对它能有集中的注意和深入的体验。经过如此间隔的艺术尽管展现的生活场景亦如现实, 但实已与现实无功利关系, “艺术是要人静观领略, 不生欲心的。”它“超脱于实用关系之上, 自成一形式的境界, 自织成一个超然自在的有机体”[18]。二是艺术形式组织的“构图”作用。宗白华认为艺术的形式组织能使片景孤境组成一内在自足的境界, 无待于外而自成一意义丰满的小宇宙, 启示着宇宙人生更深一层的真实。三是艺术形式组织的“由美入真”的作用。宗白华认为这是形式最后与最深的作用。艺术形式不仅化实相为空灵, 为我们制造一个独立自足的小宇宙, 以独特的美的魅力陶醉我们, 而且它能让我们在美的欣赏与迷醉之中, 去深入领略“真”的伟力。

二、生命的流动——建筑意境美

“意境”范畴是宗白华先生在美学研究中时刻无法割舍而又终生乐此不疲的追求。宗先生晚年在回溯其学术生涯时, 曾经说他“终生情笃于艺境之追求。”感慨“人生有限, 而艺境之求索与创造无涯。”研究宗白华的建筑美学, 当然离不开他的“意境”情结。

何为意境?“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 它是通过特定的艺术形象 (符号) 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合[19]。它首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中, 王昌龄说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宋元明清 (近代以前) , 意境都是在中国诗论的话语中使用。及至晚清学者王国维, 完成了意境内涵的现代转换, 并将意境提升为艺术创造的首要追求。但王国维对意境的探讨基本上于诗学 (广义的诗学即文学) 中展开, 只是到宗白华美学中, 意境才成为名符其实的“艺术境界”, 才有“建筑意境”的位置。

宗白华认为:“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 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 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 创形象以为象征, 使人类最高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20]他进一步将意境分为三个层次:直观感相的渲染、生命活跃的传达、最高灵境的启示。他特别强调, 建筑意境“以非模仿自然境相表现人心中最深的不可名的意境”[21]。即是说, 建筑意境是主体情感、意志象征的深层境界。用科学的眼光, 建筑是人工和无生命的。但“任何东西, 不论其为木为石, 在审美的观点看来, 均有生命与精神的表现。”[22]宗白华推崇中国传统建筑的“飞动之美”。他认为, 中国建筑特有的“飞檐”起一种动态的作用, 而很早就趋向飞动之美了。“如斯翼, 如矢斯棘;如鸟斯革, 如斯飞” (《诗经·小雅·斯干》) 这些著名诗句, 是以鸟的飞势来形容中国古代飞檐的飞动之美。本来建筑物是以静态而存在的, 而这种反宇飞檐的匠心独创, 却使静态的建筑物化为动态的建筑物, 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显得轻盈俏丽, 翩翩欲飞。究其原因, 还是宗白华窥见出了飞动境界中所蕴涵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流动。

可见对建筑而言, 意境涉及到主观与客观两方面, 主观方面指的是创作者和鉴赏者能动的主观思维活动;客观方面指的是建筑的外在形象、空间序列和它表现出的艺术氛围。这也正是意境这一美学概念能引入建筑艺术的根本原因。从哲学观念上看意境, 它涉及主观与客观并表现为主客观的统一。从最终的目的上来看, “意境”是彰显生命的节奏。

郑板桥有一段关于建筑中“天井”的话, 有助于说明建筑的意境。他说:“十笏茅斋, 一方天井, 修竹数竿, 石笋数尺, 其地无多, 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 日中月中有影, 诗中酒中有情, 闲中闷中有伴, 非独我爱竹石, 即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 或游宦四方, 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 又一时不得即往, 何如一室小景, 有情有味, 历久弥新乎!对此画, 构此景, 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 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 (《板桥题画竹石》)

这段话的建筑实景不过就是茅斋竹石而已。从这段话来看, 人对环境的审美关系是:有声、有形、有情、有伴。这声、形起因于风雨日月, 那情与伴起因于诗酒闲闷。可见, 客观存在的环境不是最重要的。之所以说其存在意境是与主体存在中的活动息息相关, 是因为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艺术氛围, 可能因主体不同的心境在其中不同的活动产生不同的感受。

因此, 追求意境不能只看到“物”, 正如郑板桥所讲的竹石天井的意境, 就不单指茅斋竹石, 而在于这茅斋竹石倾注了设计者的匠心, 创造出了适合人们把酒吟诗的环境和氛围。欧阳修写《醉翁亭记》, 对亭子建筑自身, 也只提到“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寥寥数语, 连亭子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样的都看不出。他在醉翁亭所获得的意境感受主要是山水的朝暮、四时的景致。欧阳修明确表示“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不过欧阳修接着又说:“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与之酒也。”就是说, 意象虽不在酒, 实际上也“寓之酒”。同样, 我们可以说, 许多场合下的意境虽在乎山水之间, 实际上也关联着建筑, 醉翁亭在这个意境生成中是起着观景、点景作用的。就是这个醉翁亭给欧阳修营造了一个情绪氛围, 触发了他的情思。由此可见, 建筑艺术中的意境创造不能单从创作者的主观意愿出发, 而要充分考虑进入其中的人的活动, 为人们提供一个方便使用的空间, 展示为一定的艺术形象, 并表现出一定的艺术情趣和艺术氛围, 来触发观赏者丰富的联想和幻想。可以说, 意境是审美对象与审美心境的统一, 具体境像与深遂情思的统一。以有形表现无形, 以实境表现虚境, 以有限再现无限, 沿着感情的轨迹, 不仅在于对客观景物的提炼, 还在于对生活内蕴的摄取。

三、生命的节奏——建筑是空间的艺术

建筑是空间的艺术这个观点, 现在理解起来已没有多大的困难了, 多数人也都接受了。但宗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在一系列论文中, 提出空间是建筑艺术首要特质, 且为建筑下定义:“建筑为自由空间中隔出若干小空间而又联络若干小间而成一大空间之艺术”[23]。宗先生对建筑空间理论的卓越建树, 只有从建筑史的角度追溯建筑空间论的发展线索, 才能充分认识。19世纪以前, 欧洲尚没有将“空间”作为建筑的一个基本要素。从19世纪开始, 德国美学家如黑格尔, 沃尔夫林, 才在现代意义上使用“空间”这一术语。而将空间视作建筑构成的首要品质的观念, 已是20世纪的事。也就是说, 宗白华对建筑空间的强调, 与欧洲现代运动引进新的空间观念大体同步。但是, 宗先生对建筑空间理论的认识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 有其独特的看法。

宗白华对建筑空间的认识, 是植根于生命美学观的。他认为:建筑为制造空间之艺术, 最初之目的为“应用”, 由此表现其理想。空间最深层的价值, 是深深地表达生命的情调与意味[24]。他举例说:人生处处不能离开空间, 但一空间有一空间的环境, 使你生命情绪大不同, 如立于高山之望远, 与立于海滨之望远, 景况大不相同, 故空间的情绪, 可生出心理差别也[25]。宗白华的生命空间论与欧洲现代运动中强调空间的几何性, 有明显的区别。关于这个差别, 宗先生在《美学散步》中结合着绘画、书法和建筑, 集中、反复地总结出中西空间意识的不同。宗先生认为, 中国人是飘在虚空中观察对象, 而西方人则是立在实地上观察对象, “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不是像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 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觉的墓中的直线甬道, 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 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易经》上说:‘无往不复, 天地际也。’这正是中国人的空间意识!这种空间意识是音乐性的 (不是科学的算学的建筑性的) 。它不是用几何、三角测算来的, 而是由音乐舞蹈体验来的。”[26]

宗先生在这里指出了西方人的空间是由几何、三角测算所构成的透视学的空间, 这种透视法要求艺术家由固定的角度来营构他们的审美空间, 固守着心物对立的观照立场。正因为人固定了, 审美对象应有的尺度范围也就固定了, 因而图画的意蕴也就有了固定性, 不再是流动的、变幻的。西洋画的这种“一远”境界的透视空间是一个几何学的科学性的透视空间, 也是一个死的物理的空间间架。这种空间意识是西方文化自觉追求艺术与科学相一致的产物, 体现了西方传统的科学精神。西方的建筑、雕刻和油画同属这一境界。

中国艺术追求虚实结合、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模仿自然的“应物象形”与形式和谐的“经营位置”并不占首要地位。这就决定了他们“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俯仰往环、远近取与的独特的观照法。 (《周易》) “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了一个透视的焦点, 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 一目千里, 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 高下起伏的节奏”[27]。这种节奏化的律动所构成的空间便不再是几何学的静的透视空间, 而是一个流动的诗意的创造性的艺术空间。“俯仰往环, 远近取与”的流动观照并非只是简单的观上看下, 而是服从于艺术原理上的“以大观小”。由这种观照法所形成的艺术空间是一个“三远” (高远、深远、平远) 境界的艺术空间, 集合了数层与多方视点, 是虚灵的、流动的、物我浑融的。既有空间, 亦有时间, 时间融合着空间, 空间融合着时间;时间渗透着空间, 空间渗透着时间。对中国人而言, “空间和时间是不能分割的。春夏秋冬配合着东西南北。这个意识表现在秦汉的哲学思想里。时间的节奏 (一岁十二月二十四节) 率领着空间方位 (东西南北等) 以构成我们的宇宙。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乐化了!画家在画面所欲表现的不只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宇’而须同时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宙’。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 (时空合一体) 是中国画家和诗人的艺术境界。”[28]中国的诗、书和画同属这一境界。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北京的紫禁城就是一个很好的处理空间的艺术。在明清北京城的规划中, 表现为从大明 (清) 门到太和门, 由六个主次分明的闭合空间构成脉络清晰、高潮迭起、气势磅礴的时空交响曲。

进入大明 (清) 门, 两侧的千步廊夹持出一个狭长逼仄的空间, 到天安门前扩展为宽阔的横向广场, 空间对比相当强烈;晶莹的汉白玉勾栏, 与暗红的门楼基座、金碧辉煌的门楼, 色彩对比十分鲜明, 形成第一个高潮。天安门与端门之间是一个方形的小庭院, 空间感觉顿为收敛;过端门之后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 尽端是森严肃杀的午门, “其效果是一种压倒性的壮丽和令人呼吸为之屏息的美”[29], 形成第二个高潮。午门和太和门之间是一个横向的大庭院, 空间感觉舒展开阔。进入太和门, 尺度巨大、规格严整的殿前广场与巍峨壮丽、形制至尊的太和殿交相辉映, 营造出至高无上的恢宏气度, 形成第三个高潮。由此可以看出, 整个北京城的规划就是以空间序列的大小变化和建筑体量的合理搭配来表现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艺术世界。

中国的园林艺术也是组织空间和创造空间的艺术, 是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空间。中国的园林富有象征性, 它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 曲径通幽, 意境无穷。宗先生一再强调中国园林建筑“注重布置空间、处理空间……以虚带实、以实带虚, 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 强调中国园林建筑要“有隔有通, 也就是实中有虚”, 还说“中国人要求明亮, 要求与外面广大世界相交通。如山西晋祠, 一座大殿完全是透空的。《汉书》记载武帝建元元年有学者名公玉带, 上黄帝时期明堂图, 谓明堂中有四殿, 四面无壁, 水环宫垣, 古语‘堂’, 即四面无墙的房子。这说明《离卦》的美学思想乃是虚实相生的美学, 乃是内外通透的美学。”[30]如何实现内外通透, 虚实结合?这就需要窗子, 需要栏杆。宗先生说:“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有了窗子, 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 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 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 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 面向湖景, 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 (李渔所谓‘尺幅画’‘无心画’) 。而且同一个窗子, 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 景色都不相同。这样, 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31]宗先生还指出“不仅走廊、窗子, 而且一切楼、台、亭、阁, 都是为了‘望’, 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还举例说, 颐和园有一个“山色湖光共一楼”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还有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 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与时间。这些都是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 以小见大, 浑然一体的具体表现。明代造园家计成的《园冶》所谓“轩楹高爽, 窗户邻虚, 纳千顷之汪洋, 收四时之烂漫”, 说的就是窗户的内外疏通作用。

宗先生为了说明建筑是空间的艺术, 还在继承中国古典美学“借景”理论的基础上, 在《美学散步》中随意举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园林建筑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的手法, 并加以发挥。他谈到北京的颐和园可以远借玉泉山的塔, 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是为远借;拙政园靠墙的假山上建“两宜亭”, 把隔墙的景色尽收眼底——是为邻借;王维的诗句“隔窗云雾生衣上, 卷幔山泉入镜中”, 叶令仪的诗句“帆影都从窗隙过, 溪光合向镜中看”——此可谓镜借, 等等。宗先生指出,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和创造空间, 进而扩大空间的种种手法, 目的在于丰富美的感受, 创造艺术意境。

在宗白华美学中, 空间既是老庄美学中那种流动的宇宙生命的载体, 更是主体意志和理想的表现。他更多以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来界定“空间”的内蕴, 使其充满流动的、生命的气韵。当代建筑理论界企图以“场所”取代“空间”的权威话语, 如果我们能认识其实质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皈依, 那么就见出宗白华早已登上了这一思想高原。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宗先生对建筑美的生命体验是建立在他的生命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体现, 是他对人的生命律动的充分重视和体现。宗先生的远见卓识, 值得我们好好地体味和借鉴。

参考文献

[1][8][22][23][24][25]宗白华.宗白华文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536页、560页、530页、539页、537页、585页

[2][6][10][11][12][13][14][15][17][18][20]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56页、71页、113页、108页、73页、125页、109页、114页、149页、116页、210页

[3][21][26][27][28][30][3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79页、70页、98页、97页、106页、102页、64—65页

[4]宗白华.宗白华文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185页

[5]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2.189页

[7]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70页

[9]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149页

[16]梁启超.自由书.惟心

[19]浦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22页

[29]美国现代建筑师摩尔菲 (Murphy) 语, 转引自李允.华夏意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40页

[1]朱永春.宗白华建筑思想初探[J].建筑学报, 2002 (11)

上一篇:农村金融发展探究下一篇:MRI影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