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教育论文(精选12篇)
建筑工程教育论文 篇1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是工程教育大国, 本文就我国如何走向工程教育强国作了一些探索, 指明了培养专业的工程教育教师是保障工程教育质量和走向工程教育强国之路的关键, 提出了建立工程教育学系来解决工程教育教师“非工化”和“非师范”的倾向, 并就国家、企业、高校在工程教育师资的建设中所承担的责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工程教育,影响因素,教师培养
工程教育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在国家经济建设的不同阶段,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包括: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工学学士的培养。截至2003年,中国设有工科专业的院校达到了1303所,其中工科学生达到369.34万人,根据拟定中的《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程教育在学人数应该为1000万左右,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工程教育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并已成为了工程教育大国[1]。然而,工程教育大国并不等同于工程教育强国,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每年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我国2007年劳动力市场可获得合格工程师(qualified engineers available)数量的排名如表1所示,中国在55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排名53位,可见我国要想从工程教育大国真正走向工程教育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据来源:瑞士洛桑排名《世界竞争力报告》http://www.worldcompetitiveness.com/OnLine/App/Index.htm
一、影响我国成为工程教育强国的因素
1. 国家对工程教育重视不足。
20世纪,工程教育在我国曾经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90年代以来,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文、法、经、管等方面的教育受到国家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大规模扩招和高校间的合并,原有的工科院校被并入了综合大学,原有的工程教育体系被彻底打乱和削弱,这对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工程教育是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支持,才能提升我国工程教育质量。
2. 工程教育的影响力不足。
目前工科学生在我国全日制本专科生中占35%以上,远远高于日本、德国、英国和美国,但工程教育对广大民众的吸引力明显不足,我国中学生对工程学科知之甚少。高校缺乏对工科学生职业和人生规划方面的训练,导致学生对作为工程师职业缺乏自豪感,使得大量学生流失到非工程职业领域。工程教育生源减少,进一步影响工程教育质量。
3. 工科教师队伍的非工化、非师范趋向严重,影响工程教育质量。
在我国,文、理各科都有师范大学专门培养教师,甚至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有专门机构在培养,而工科虽然长期属于规模最为庞大的学科门类,却没有专门的机构为工科教育输送教师,这已成为制约工科教育应对挑战、提高质量的瓶颈。
我国工程教育正处于质量与规模发展不协调阶段,高等学校工程类专业的师资主要由各类学校工程类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承担,学历虽高,工程实践经验却相当缺乏,难以胜任综合性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长年从事理论教学的老教师与现代工程实践脱节,使得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足,“非工化”趋向日益突出。工程教育教师,只懂工程,不懂教育,缺少对教育学原理、教育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方面的了解,“非师范”性日渐显露。
鉴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在一系列工程教育问题中,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工程教育师资问题,需从国家、高校和社会三方构建的机制入手。
二、政府应大力支持工程教育教师培养
工程教育事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局,对于工程教育师资的培养,政府始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政策上引导和规范我国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近年来,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认可,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教师教育的共同趋势。为了适应这种趋势,更为了解决工程教育质量等诸多现实问题,国际知名工科大学已经推出“成立工程教育委员会”、“设立工程教育系”等举措,探索工程教师培养新模式。
2004年4月9日,美国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董事会决定创建一个全新的学术部门———工程教育学系(Departme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这是美国大学中设置的第一个工程教育学系。2004年4月12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工程基础部(Division of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也宣布更名为工程教育学系(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并公布了包括提供工程教育研究生课程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3]。而美国其他的大学,如MIT、哈佛都设立了工学院等,也正在研究如何进行改革以应对工程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在法国,工程教育一直由综合性大学和工程师学校承担。工程师学校不仅划归国家,而且隶属于技术性部门,享受政府全额拨款。作为享誉全球的巴黎高科成员,法国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 (ENSTA) 非常重视通识教育,正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种“全科工程师教育”课程,而不再是培养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工程师,职业工程师已不是该校的培养目标。
1. 以政府为主导,从宏观政策上支持、引导,积极推进设立“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学位点(硕士、博士)工作,专门致力于培养工科教师。
(1)培训工程院有意留校任教的研究生。这些学生担任助教,必须按规定合格地修完一门教育学类的课程。(这些人的成长,不能仅仅限于目前跟着教研室学或去听专业课的状况,而应组织力量,系统讲授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研究学生心理与教育问题。)
(2)组织力量对工科学生讲授工科平台的专业课,如工程发展史、工程哲学、工程思维、工程方法论等课程。
(3)高校工科专业教师队伍中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或工程师。作为工科教师,他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和工程学方面的知识,但作为教师,他们缺乏教育学知识,学校管理者可以按照即将建立的“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培养目标,对其进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为: (1) 专业教育课程,主要讲授教育哲学、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理论课,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2) 教学方法课程,主要指导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怎样提高教学艺术等。 (3) 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课程。 (4) 学术课程。培训现代科技和文化发展的新内容[4]。将他们培养成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很好把握教学规律和教学技能的教师,使其加入到高等工程教育师资的队伍中来。
2. 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工程教育的积极性。
工程教育具有明显的社会实践性,政府要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财政资助,加紧制定相关法律政策,鼓励企业和高校合作,如:税收激励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明确规定为大学工科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机会的企业拥有的相关权利和义务,在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规范的高校工科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基地,使得企业和高校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
3. 推进工程教育学系的建设,作为教师教育的必要补充,(补充师范大学在工程教育教师培训方面之不足)大力打造国家基地,鼓励条件成熟的师范高校成立工程教育学系。
工程师范系不同于师范大学(以培养文理学科教师为主),而是师范院校的必要补充,要承担现有师范院校难以承担的职能,其使命与目标主要有:提高工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工程思维、工程方法、工程文化[6]。开展工程教育的研究与普及,强化工程教育的“草根”影响,培养专门研究工程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型人才。
三、高校内部对工程教育教师的培养机制
学校担负着工程教育的神圣使命,优秀的工程教育教师是高等工程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从高校层面看,建设好高校培养工程教育的新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完善工程教育师资管理运行机制。
当前高校的师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仍具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如:教师难以自由和合理流动,师资管理封闭,使得整个教师队伍缺乏应有的活力,师资优化配置难以实现。应构建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社会化管理体制,把师资管理交由学校自主管理和市场“无形的手”进行自我调解。
2. 培养“双师型”的工程教育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系统的相应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4]。首先,应科学制定有利于教师优化并建立“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的评价标准,规范“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和选拔工作。其次,要建立有助于教师通过优化知识结构脱颖而出成为“双师型”教师的机制,包括职称评审制度等。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应建立对“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机制,在工资待遇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4]
3. 提高高等工程教育教师的素质,建立高等工程教育教师激励和评价机制。
工程教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应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实践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工程教师的教学能力[7]。高等工程教育应该是多层次、多类别的,相应的工程教育教师应是多层次的,评价也应是多层次的,应建立高等工程教育教师激励和评价机制。
总之,要想成为工程教育强国,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国家、社会及高校三方要从制度上保证工程教育教师培养的专业化,建立工程教育学系。只有全社会都重视工科教师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走上高等工程教育强国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启迪.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已从大国走向强国.光明日报, 2007.10.22.
[2]shttps://www.worldcompetitiveness.com/OnLine/App/Index.htm2007瑞士洛桑《世界竞争力报告》.
[3]涂善东, 潘艺林.时代需要“全面工程教育”.光明日报, 2007.8.14.
[4]潘艺林.呼之欲出的“工程教育学”.
[5]陈彬.普渡大学工程教育学系的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6]涂善东.全面工程教育的兴起与实践[R].“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报告集[C].中国上海, 2007-9-24.
[7]孙平.“双师型”工程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发展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5.
[8]李志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思与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2.
[9]陈劲, 胡建雄.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6.12.
建筑工程教育论文 篇2
1、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按照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认真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各层次从业人员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生产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业务水平和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增强安全防护能力,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2、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和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编制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3、新工人进入施工场地时必须要经过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教育培训分别不少于15学时、15学时、20学时。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场地上岗作业。
4、加强电工、电焊工、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爆破作业人员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5、待岗复工、转岗、换岗等从业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培训。教育培训不少于20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准许上岗。
6、企业法定代表人、生产经营负责人、项目经理不少于30学时,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40学时。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少于20学时,其他从业人员不少于15学时。
7、开展的各类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必须认真做好学习培训记录、签名、考核工作,并完善保存学习培训的相关资料。
8、凡是从业人员都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不合格者通过培训或自学进行补考,补考还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录用。
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程教育 篇3
一、化学工程学及其与化学的关系
化学工程学是直接服务于化工生产及化工技术进步的一门近代工程科学。它诞生于20世纪初,已历经近一百年的发展演变。从诞生至今,化学工程学一直与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泛化学工业密切联系,极大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自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铜、铁、水泥、石油化工和高分子工业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振兴,其后多晶硅、有机硅产业、生物化工产业和纳米材料合成技术持续支撑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即使是在后工业化社会的美国,泛化学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1世纪世界进入资源稀缺时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能源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环境和生态污染的源头防治,这些过程产业化都是以化学工程学为中心学科才有可能发展起来。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虽然分属于理科与工科,但却是紧密相关的两个学科。当代化学家研究原子或单个分子在反应中的细节,可以在化学键断裂或成键的飞秒(10-15秒)量级内,对化学反应选择性进行解释和控制,研究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物质的相态、性能变化和相互作用,可为化学工程师提供有关化学反应的机理性解释。不仅如此,化学家已突破分子层次藩篱,向高分子、大分子组装迈进,对信息化学的探究也正向产业化延伸。化学工程学家研发大规模合成新物质的过程,对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巨系统进行解析和优化设计与控制。当代化学工程学家需要了解物质微观结构和合成反应的瞬态过程,从市场需求出发,设定即将开发产品的特性,根据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寻找合成的目标产物,使化工研究向更为机理与实用的双方向延伸,将化学家的重要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化学与化学工程学的贯通和相互作用是新时代的需要。化学与化工学科领域的交叉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融合从分子水平的化学到大规模制备工程科学的宽阔视野和能力。
二、化学工程学的学科范式
对学科范式(Paradigm)的讨论十分重要,它决定着学科的价值观和内涵,关系到学科创新方向、新的生长点和交叉扩张,影响到学科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关系到核心课程、辅助课程和延伸课程之间的配置,其内容深度、广度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等,还会影响教学手段的组织和运用。
1.1915年,美国学者Little提出“单元操作”概念。192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组建世界第一个化工系,决定把机械系的流体力学、传热学和化学系的热力学、动力学、扩散、混合等核心内容加合,确立了“化工单元操作”课程的理论体系。从此化学知识向工程延伸得以完成,标志着化学工程学科的诞生。这是化学工程学范式的第一阶段,可称为单元操作阶段。
2.1957年欧洲第一届化学反应工程学会议界定了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学科范畴、研究方法等,完成了化学工程科学向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和反应工程即“三传一反”的新范式演变,为20世纪60—70年代石油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可称为化学工程学范式的第二阶段。
3.自20世纪中叶以来,化学工业规模迅速扩大,计算机技术的融入使多变量、强耦合的大系统分析在化工中大量使用,生物化工等学科边界不断扩展,孕育出多种具有突破意义的化学工程学新范式。第三阶段范式有如下几种不同表达方式:
(1)“产品工程”范式:美国韦潜光教授提出第三阶段范式应跳出原有“过程工程”的藩篱,定义为“产品工程”,以产品性能和物质结构的关系及其产品设计和制造作为主要特征。把“过程工程”与“产品工程”相结合,作为范式似乎是更为全面的创新思路,但从形式上比较,与第一、第二阶段范式的延续性较差。
(2)“三传一反+X”范式: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慕孙教授建议保留新范式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范式概念的延续性,提出第三阶段范式应是“三传一反+X”,其中X是待定的、可变的和形成中的要素。
(3)“三传三转”范式:清华大学根据化工的研究对象已涉及“物质-能量-信息”三要素的相互作用,提出以“物质传递与转化”,“能量传递与转化”和“信息传递与转化”的“三传三转”为新范式。物质传递包括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及流体流动等过程,物质转化包括分子水平的化学反应、超分子间结构的构造与转化、生物分子的代谢与融合等过程。能量传递包括动能传递、热能传递及各种形式能量(如光能、微波、超声、等离子化等)的引入与输出,能量转化包括不同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信息传递包括化工操作中多变量的信息收集、筛选和剔除,信息转化包括各种物流参数的处理、优化、信息反馈等。信息传递与转化同物质和能量传递与转化的优化过程密切关联。以“物质-能量-信息”三要素相互作用为化学工程科学的基础,是化学工程学区别于其他工程科学的本质特征。
三、化学工程教育现状
在明确了化学工程学的范式以后,可以看出,化学工程教育能够激励学生们的事业心,因为化工是人们衣、食、住、行、视、听、享受生活的各方面须臾不可离开的,是可以成就大事业、创造巨大财富的宽阔领域。化学工程教育也可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对有志于学问的年轻人,可以介入最前沿学科,在生物化工、纳米化工技术、再生能源技术、新一代信息材料、非平衡非线性巨系统的数学应用等科技领域有所作为。
德国化学工业协会(DECHEMA)对几十个国家的大量化工专业人员调查统计显示,美国认为学习化工有很高愉悦度的人占95%,而在中国认为学习化工不愉悦的人却高达33%。这一调查结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不少中国家长和学生对化学工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认知的妖魔化和对虚体经济的盲目追求,严重妨碍了最优素质的中学生进入这些领域。这种错误认识必须澄清,才能防止长此以往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我国的化学工程教育呈现出与工程渐行渐远的态势。其根本原因有两点:其一,教师工程背景削弱。大量青年博士和硕士进入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许多青年工科教师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经验,在SCI论文、引用因子等适用于理科的评价指标的指挥下,大量工科教师的科研选题容易偏向于基础理论、偏向于软课题,实践性、工程性研究课题数量显著下降,而他们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又难于找到工程应用转化的机会。其二,工程教育体系弱化。由于实习经费、安全等原因,化工学科学生的工厂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越来越流于表面形式,有的甚至被大幅度压缩或砍掉,促使“工程教育”与“工程实践”渐行渐远。急需建立一种机制,使这一现象得到实质改变。
四、以跨学科教育思维构建化学工程学科的教育体系
著名的哈佛大学一贯的教学理念是着力于培养引领世界、具有国际视野的各界领袖人物。但是在哈佛大学越来越有名气的同时,校方却感到他们的学生越来越失
去灵魂作用。其自省的结果是哈佛大学自从20世纪70年代起执行的核心课程制过于集中于学术专论,忽视现实问题,致使专业设置内容越来越趋向专门化,而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却是要应对越来越宽泛、综合、涉及多种领域的复杂的命题。前车之鉴,后车之缘。为了彻底扭转我国当前化学工程教育远离工程、化工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低的现状,我们主张在对人的培养理念上坚持“综合性、选择性、基础性、灵活性”原则,在广泛普及化学工程学科内涵及作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以跨学科教育思维构建新的化学工程学科教育体系,并给予足够的政策保障。
当前振兴化学工程教育的根本是扭转中国社会对化工的不正确认识,说明它的学科基础是根植于化学、物理、生物的交叉部,研究涉及“物质一能量一信息”这三个重要元素,它是在人类社会进入自然资源稀缺时代、面临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对解决资源、能源、环境问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为之可作出最大贡献的学科之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交叉组合作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模式,可打破学科间隔绝和壁垒,从不同学科视角,研究阐明某一课题的全貌,才能克服基础知识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化学工程学科辐射到炼油、化工、冶金、建材、制药、生物化工等许许多多工业领域,跨学科教育更有着关键的作用。
关于跨学科课程设置,密歇根大学曾提出以下形式:(1)合作课程: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共同选题、组织和讲授同一命题的不同侧面;(2)整合讲授:通过顶层策划、协调不同的课程以相互贯通的思路分工讲授;(3)协同式课程:两门或以上的独立但相关课程同步讲授,不同视角,定期共同研讨、整合、交流;(4)阶梯式课程:深度不同,可能是相互为先导课程,可以分时段讲授,达到整体跃升;(5)综合式课程:设计可供有共同兴趣的不同系、不同专业采用的选修课,也可通过研讨式授课。使学生关注社会、国家和国际面临的迫切课题,具有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分析和论证实际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借鉴国际做法并加以创新,清华大学化工系开设了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资源·能源·环境·社会”选修课,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和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Arons共同主讲,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多学科出发,研究资源、能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问题,探讨化工与其他学科合作所可能提供的解决方案,既与现实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又有一定的基础科学深度。一反传统的“单学科理论演绎式”教育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多学科问题分析式”的教育,关注学科之间的非线性强交联,注重向学生展示基础资料,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归纳出其中的问题并探讨不同的解决途径,而不是给出标准答案。将学生直接置于宏大的科学、工程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直接感受一流工程科学家的眼界、胸襟与智慧,这对于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化工志趣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解决前面的化工教育困境的有效方式。事实上,该课程的设立对于宣传现代化工、促进学科交叉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其中近半数的学生来自除化工外的理、工、社科等多个专业,是学科交叉教育模式的一个尝试。
21世纪世界进入资源、能源短缺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化学与化工学科的发展才能解决由国家提出的节约资源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任务。为此,化工教育首先要端正学生和家长对化工产生的片面认识。现代化学工程教育内容既应跨越和涵盖整个化学和化工领域,融合从分子水平的化学到大规模制各工程科学的宽阔视野,也仍要重视工程教育的特征,强化工程实践环节;正确认识化学工程的学科范式和内涵,探讨化工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交叉,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完成化学工程教育的历史任务。
建筑工程教育论文 篇4
1. 地域背景
中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包括陕西、内蒙、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甘肃、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12个省、市、自治区。国土面积约685万km2,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占全国的28.8%。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基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学校布局按照地域空间的分布,从人才到财物等各种资源按照国家统一的计划分配、调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差距有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经济的逐步推行,加上历史、社会与自然等原因,我国东、西部地域经济发展差距明显显现,并且这一差距还在逐渐加大。建筑教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首先从学校数量上看(图1),目前西部地区开设建筑学专业的各类院校共28所,仅占全国总数的21.1%(图2);通过国家建设部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的院校共4所,仅占全国通过评估院校总数的13.3%(图3),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其次,从教学条件、教学经费等方面也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院校;第三,从教师待遇、师资质量方面来看也与东部院校有着巨大的差距,并且很多学校还面临着师资流失的窘境;第四,在对外交流、学术研究等方面西部院校于东部院校也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环境严苛与东部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就要求西部的建筑院校必须立足于西部,发展具有西部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及建筑教育。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就更使得我们这些站在西部建筑教育前沿的院校必须肩负起西部地区的培养建设人才的历史使命。
2. 全球化背景
在当今建筑思潮多元化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建筑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新建筑运动开始,建筑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筑教育从单一的古典教育体系——鲍扎体系发展到包豪斯体系,建筑教育从单纯强调技法的美术教育体系中脱离出来,突出了建筑的技术性与空间的创造性。在上世纪50~60年代建筑教育思想开始分化,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建筑教育模式,如:苏黎世工业大学教育模式、AA联盟模式、普兹茅斯模式、库珀联盟、德州骑警(Texas Rangers)等。在这些教育模式中更加注重建筑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传授和对建筑问题的思索与解答,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进入21世纪,建筑学科的发展也对建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北京宪章》中提出:“建筑教育要重视创造性地扩大的视野,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既有科学的训练,又有人文的素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随时能吸取新思想,运用新的科学成就,发展、整合专业思想,创造新事物。”这也是这一时代对建筑教育的共识,针对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全世界都在积极地进行着探索。我国的建筑教育从传统的师徒相传和早期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体系至今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众多高校始终不断地探索着自己的建筑教育模式和方法。当前国家提出了创建创新型社会的发展思路,这也为当前的建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知识迅速膨胀,注重创新和素质教育,强调文化与个性培养的今天,我国的建筑教育如何发展已经成为了师生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开放空间——建筑广场——建筑教育“场”
面对国际、国内这两大背景环境,建筑学教育的出路在何方?如何能够在当前的形势下发展和继续西部建筑教育事业,如何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教育成为了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提出了“集约资源、师生互动、促进交流、开放办学、百家争鸣”的构想。
1. 开放空间——建筑广场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全国各高校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这使得我校建筑学院原本就十分有限的教学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将有限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并发挥最大的效益成为了我们要解决的最大问题。2005年在建筑学院东楼的改造过程中,我们将教学空间等重新整合,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开放空间,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教学空间整合之后,在东楼二楼,将原先一些教研室的空间开放,形成能提供教师交流、研讨、评图、授课等活动的自由空间。特别在建筑学院四楼利用加建形成的大空间将原先的展厅、报告厅、资料室等重新布局,融入自习空间、建筑博物馆、咖啡厅等内容,并设置投影屏幕、展板等设施,形成了集教学、自习、展览展示、阅览、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多元开放的教学空间——建筑广场。建筑广场、自由空间等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空间的使用效率,更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轻松、自由交流的平台,为促成建筑教学的师生互动、多学科交叉、多元思想的碰撞提供了硬件基础(图4)。
2. 建筑广场——建筑教育“场”
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固然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例如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虽然条件极为艰苦,但培养出了杨振宁、李政道等大量优秀的人才;德国的包豪斯学院在成立之初,教学条件也极为有限,但是却奠定了现代建筑教育的基石,在包豪斯的师生中走出了格罗皮乌斯、密斯、布劳耶等现代建筑大师。不可否认,在这些学校中大师是保证高水平、高质量教学的最重要的因素,但在这些学校中师生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对教育的投入、广泛深入的交流、开放的思想以及平等和谐的学术环境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也是其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目前办学经费、办学条件和教师资源均十分紧张的形势下,如何能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并使其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教学的动力应当是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其次,如何在当前社会快节奏、多变化、娱乐性时代里让学生们能够被学科所吸引,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则是我们思索的另一个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们意识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浓郁学习气氛的创造,形成教学氛围与学生学习间的良性循环,最终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教学与科研的相长,进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围绕以上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建筑教育“场”的概念。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广泛的交流环境就如同一个影响着教学与学科发展的“场”,在这个开放的“场”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碰撞,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强烈的“场效应”。“场效应”的加强不仅仅使学生获得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强化的“场效应”对于教师、学生及外界的吸引,为稳定教师队伍、引进人才、提高学生素质起到巨大的作用,也为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互访,扩大学科影响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学科的发展并推动其步入良性循环(图5、6)。
三、建筑教育“场”建设的理念与原则
建筑教育“场”不仅仅是知识的更新与教学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我们对多年来我院建筑教育理念、方法及对未来发展的总结和理论提升。当今的建筑思潮异彩纷呈,教育的探索与发展也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面向21世纪,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北京宪章》对建筑的发展提出了“一致百虑、殊途同归”的基本结论,并且指明了建筑教育的基本理念。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也正是本着这一基本理念进行的探索与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研究了国外诸多的建筑教育模式,如包豪斯教育体系、AA联盟教育、德州骑警、库珀联盟、苏黎世工业大学等教育模式;调研了国内著名学府如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同时不断地与同仁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对自身建筑教育的总结与理论提升,形成了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的理念与原则。
1.“场”内涵的多元化
人员的构成:一方面,建筑教育的“场”不能只包含建筑学专业方面的教师与学生,还应当广泛地吸收建筑师、规划师、各方面的学者、专家等;另一方面,构成建筑教育“场”的人员也不应当是一个单位或团体的成员,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与思维的多元化。
知识构成:在以建筑学的知识领域为主体的同时广泛吸取各方面的知识与思想,丰富知识构成。
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建筑教育的“场”不应只一言堂,应以宽容的态度包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形成百家争鸣的格局。
2.“场”外延的开放性
建筑教育应当是一种开放的教育体系,UIA《北京宪章》中明确地提出了“建筑教育要重视创造性地扩大的视野,建立开放的知识体系(既有科学的训练,又有人文的素养)……随时能吸取新思想。”因此在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中,建筑教育的“场”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不能只仅仅局限于建筑教育的范畴,必须不断吸纳各种知识体系及新的思想和观念,拓展学生与教师的眼界,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3. 硬件与软件的同步建设
建筑教育“场”的建立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开放的可供交流的空间场所,也不是单是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合改革就可以建立的。硬件平台——教学空间和软件的环境——教学观念与模式的建设必须同步进行,硬件的调整以软件的需求为基础,硬件环境的变化又对软件的教学环境做出新的启示,形成互动发展,螺旋上升的态势。
4. 充分发掘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的紧缺是当今大多数学校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教育建设也不是不计代价的投入,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建立和推动建筑教育的“场效应”,并且通过“场效应”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优势。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让所有教师和学生尽可能地发挥出其潜能,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及成绩都成为推动建筑教育“场效应”建设和强化的持续动力。
5. 建筑教育“场”中的平等性
学术交流中交流各方的地位也应当是平等的,学术的思想也不应因人地位高低区别对待。在建筑教育“场效应”的建设中,无论是教师、学生、学者还是其他参与者在这一环境中都应是平等的,这样才能吸引各方面的人员更多地参与和投入,形成平等互动的教学、研究气氛(图7)。
四、建筑教育“场”建设与实践
在这一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对“硬件”——教学空间(建于1956年的建筑学院东楼)的改造与更新;并对“软件”——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并付诸实践,初步形成了建筑教育“场效应”的教学模式。
1. 硬件建设——建筑学院教学空间的改造
我校建筑学院的教学楼建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我们建筑教育理念的转变,其空间已经难以适合当前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对建筑学院教学楼——东楼进行了空间的改造,分别在二、三、四层形成小、中、大不同等级的多元化开放空间。并且充分利用建筑学院周边的环境形成了丰富的室外教学空间,为建筑教学提供了多元的场所。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1)在设计课程的改革中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口手相授的教学方法,强调了交流与实践的环节,通过课堂指导、分班讲评、合班点评、公开展评等方式对学生设计的各个阶段进行指导,促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元的交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观念与见解,在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中让师生获得最大的收益。设计课程的题目尽量与实际结合,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和实践,从而加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
(2)在建筑设计理论课程中,尝试进行了挂牌教学,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同时授课,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思想和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单一的课堂理论讲授的方式,通过调研、分析将理论知识与设计和实践相结合;增加研究报告答辩和交流的环节,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平等互动的学术思想,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与投入。
(3)在一门课程中强调不同专业教师的介入与合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关注相关学科的渗透和知识的交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使得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和完善(图8)。
3. 课程合作与交流
我校地处西北内陆,与国内外的交流远远少于东部地区。西北地区独特的地域特点及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为我校与其它院校的交流提供了众多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也为对外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我们拓展和深化每一次的对外交流机会,为师生与国内外其它院校和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校与挪威科技大学、丹麦建筑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美国弗罗里达大学、以色列海法大学等学校进行了联合教学与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9)。其中与丹麦文化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联合完成的研究项目获得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金狮奖;本科“注重文脉的建筑设计”课程与挪威科技大学进行联和授课也持续了多年。所有这些深入的交流也使交流的双方更加融入建筑教育的“场”,并将“场效应”不断强化。
在对内的交流方面,我们更是本着开放和包容的原则迎接每一位“场效应”的参与者。在建筑广场建成后,参与其中的不仅仅是建筑学院的师生,艺术学院、土木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等其它院系的师生也时常出入于建筑广场、自由空间,甚至其它学校的学生和教师也时常参与其中。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背景式的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给建筑教育“场”效应带来一份新的内容,使“场”的外延不断扩展,建筑教育的“场效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持续增长(图10)。
4. 激发多元的学生活动
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学科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热情,这种激情无疑是专业学习最好的动力。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鼓励学生多种自发的活动,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专业的热情。例如,每年一届的实体空间搭建竞赛今年已开始举办第四期,参加者已不单是本校的学生,扩展到了西安地区各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在这些自发的活动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建筑教育的“场”也随着多元的学生活动而不断加强(图11、12)。
五、结语
建筑教育“场”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体系,“场”的强化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之前的实践中我们也深深身体会到建筑教育“场”的强化过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也督促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还要认真总结经验,始终保持建筑教育“场”的能量与活力,海纳百川,在平等、多元、争鸣、和谐中将建筑教育“场”的效应不断强化。
图片来源
图1~3引自:陈静,李岳岩.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教育之路——从中国西部建筑教育谈起.建筑与文化,2007,6:P57-P58.图4,7,10李岳岩摄
图8,9,11,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学办公室
参考文献
[1]世界建筑师协会(UIA)《北京宪章》
[2]Jeannine Fiedler and Peter Feierabend,BAUHAUS Konemann Verlagsgesellschaft mbH,2000.
北邮网络教育建筑工程概论习题1 篇5
1.空心砖较烧结普通砖有以下优点()
2.1.强度高 2.自重轻 3.保温好 4.隔声好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标准答案: [B;C;D;]
案:
B;C;D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3.玻璃表面镀有金属氧化物的称为镀膜玻璃,包含以下哪几种玻璃:(4.1.热反射玻璃 2.低辐射玻璃 3.吸热玻璃 4.光致变色玻璃 5.夹层玻璃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
标准答案: [A;B;C;D;]
案:
A;B;C;D
得分: [10]
试题分
值:
10.0
5.(错误))6.天然石材具有以下特点()
7.1.坚固耐久 2.不褪色 3.造价低 4.洁净光滑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案: [A;C;]
得分: [0]
8.(错误)
9.建筑施工图包括:()
10.1.总平面图 2.建筑平面图 3.建筑立面图 4.建筑剖面图 5.建筑详图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案: [A;B;C;D;]
得分: [0]
11.标准答
案:
A;B;D
试题分
值:
10.0
标准答
案:
A;B;C;D;E试题分
值:
10.0
(错误)
12.以下属于建筑外围材料所具备的的物理性能有()
13.1.2.3.4.5.硬度 耐久性 保温隔热 隔声 防水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A;B;C;D;E;] 案: 得分:
标准答
C;D;E
案:
试题分
10.0
值: [0]
二、单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50.0分)
1.(错误)
2.常用的保温隔热材料有纤维状材料、多孔装材料、颗粒材料等,一般它们的导热系数不大于:()
3.1.2.3.4.0.02W/m•K 0.2W/m•K 0.03W/m•K 0.3W/m•K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D;] 案: 得分: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10.0
值: [0] 4.建筑立面图的识图方法:()
5.1.看房屋的层数、总高度、各部位标高、看建筑物立面上的整个外形、看立面装饰做法
2.看图名及比例、看房屋的层数、总高度、各部位标高、看建筑物立面上的整个外形、看立面装饰做法
3.看图名及比例、总高度、各部位标高、看建筑物立面上的整个外形、看立面装饰做法
4.总高度、各部位标高、看建筑物立面上的整个外形、看立面装饰做法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B;] 案: 得分:
标准答
B
案:
试题分
10.0
值: [10]
6.房屋建筑工程图的编排顺序:()
7.1.2.3.4.建筑施工图、图纸目录、设计总说明、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 设计总说明、图纸目录、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 图纸目录、设计总说明、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 结构施工图、图纸目录、建筑施工图、设备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C;] 案: 得分:
标准答
C
案:
试题分
10.0
值: [10]
8.尺寸标注的组成:()9.1.2.3.4.由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符号、尺寸数字组成 由尺寸线、尺寸起止符号、尺寸数字组成 由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数字组成 由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符号组成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案: [A;]
得分: [10]
10.()11.1.曲线 2.曲面 3.直线
4.曲线或直线
知识点: 阶段作业一 学生答案: [D;]
得分: [10]
标准答
案:
试题分
值:
标准答
案:
试题分
值:
A
10.0
D
10.0
建筑工程教育论文 篇6
项目资助:常州大学2014年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资助;项目名称: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教育探索(GJY2014010)
摘 要:在给水排水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下,针对当前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Education exploration for excellent 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s training mode
Wei Yong, Dong Liangfei,Zhang feng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engineering , Changzhou University, 21316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raining model of excellent 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 education and some disadvantages that exist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methods, It will be proposed appropriate measures and advices, which include establishing training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nhancing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Water and wastewater engineering; Excellent engineers; Practice Teach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教育部率先启动了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我国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从1952年正式命名,至今已经在高校开设了60年,为水行业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多年以来,从传统意义上的水量输送,到以水质为核心的水工业概念的提出,该学科研究的对象和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该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新形势下社会的需求,响应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出高质量的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人才,是给排水学科需要考虑的紧迫问题。
1 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按照给排水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的阶段要求,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课程实践和工程实践两种类型,其中课程实践一般包括教学实验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3种类型,围绕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展开,其主要目的在与强化理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具体知识节点的掌握和实际运用;工程实践则以本专业涉及的实际工程为内容,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背景下的工程实现,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初步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的形式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与课程实践相比较,工程实践更多地强调了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原有给排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比,“卓越工程师”计划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1.1 工程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侧重于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由于实习经费紧张,导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困难,一般来说,一个企业作为高校的实习基地特別是对于和给水排水相关的企业单位,例如给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并不会带来什么效益,因此企业对于成为高校实习基地没什么积极性。许多企业之所以同意接纳高校学生到单位进行实习活动,常常是出于企业负责人和高校教师之间的个人关系。当企业或者高校因人事变动而影响到这种联系时,就会给后续的实践教学带来很大不便。
1.2 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环节相对薄弱
从本科生培养来说,目前针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的教学,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一般比较完善,但对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由于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本身就不高,学生接触工程实践的机会也很少,即使到生产单位进行实习,也多为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出于安全等多种因素的考虑,企业很少给在校学生提供实战的机会,这些都限制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对学生的培养采用双导师制,这就对企业方的指导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内不乏具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但在对于如何教育学生方面,却没有多少经验。另外,企业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要付出很多辛劳,相应的费用和报酬问题如何解决还有待于落实。
1.3 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有限
许多教师由于本身工程实践经验匮乏,对于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中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了解不多,影响了对学生的指导。特别是青年教师,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尤为欠缺。目前,大多数高校要求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单位人才的进入。早年进入高校的企业人员,经过在学校的教学工作后,既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又具有教学经验,但是这方面的人才在高校内十分少见。并且,由于行业的生产技术日新月异,曾经在企业工作过的教师,由于教学和科研的压力,多年不再和原行业接触,难免对行业最新工程技术了解得不够全面。没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上课容易照本宣科,使得学生兴趣不大。endprint
2 卓越工程师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是针对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借鉴其他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通过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以實际工程为背景,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种类型优秀工程师。
2.1企业参与制定专业标准和培养方案
给水排水专业建设核心目标,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建设及课程设置建设过程中,注重经济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变化,采用到用人单位调研共议、毕业生意见反馈调查等方法,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为标准,进行已有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制定和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3,4]。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承担课程教学、开设系列讲座、指导毕业设计、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企业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相关研究课题,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导师团队,指导大学生以创新训练课题的方式开展科技攻关。不但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可提高教师的实际工程和研发能力,增加教师实际工程经验,同时更进一步加强、深化和密切校企联盟。
2.2完善课程建设
通过课程的精心设计,借助于电教中心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减少课程理论教学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专业核心课程要尽可能安排实验内容,并设置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由企业工程师参与设置前沿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专题讨论课程。立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强调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主战场作用[5]。在教学中,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依托企业优势和科学研究,坚持教学、科研与产业化相结合。将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与水环境系统理论和最优化方法、水污染控制技术和污水资源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时地充实于教学过程中,更新落后的教学内容。
2.3强化实践教学并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鼓励学生以毕业设计课题研究的形式参与企业运行中去。选派和从企业聘请有工程经验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联合毕业设计(论文),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具体见下图1,2),探索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新途径[6]。
图1 校企人力资源分析
图2 大学生人才成长过程
从图1校企业人力资源构成可以看出,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理念指导下成立校企联合培养,学校可以聘任企业优秀工程师为兼职教师,补充学校工程教育所需“双师型”师资;企业通过聘请学校教师担任兼职工程师,同时补充大学生作为机动研究人员,扩充了企业的研发队伍。通过这种形式,校企双方人力资源实现了互补双赢。从图2大学生毕业—就业—成才的人才成长过程可以看到,传统模式中,大学生毕业后经过企业招聘进入企业,一般需要较长的适应期,一部分适应企业文化及环境的学生成长为企业骨干人才,一部分不适应企业的学生转岗分流或离开企业。通过实施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在大学生毕业前介入培养环节,通过在企业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际工作环境考察学生,通过选聘代替招聘吸纳优秀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学生在企业的适应期大大缩短,绝大部分学生可以成长为企业骨干人才。
3 结束语
培养出高质量的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人才,不仅是给水排水工程学科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也是整个给水排水工程行业肩负的重要责任。通过校企通力合作,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做好本学科体系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障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后备工程师,为国家和地方的建设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R].教高函[2010]7 号
[2] 陈启元.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6.
[3]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4]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5]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6] 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建筑工程教育论文 篇7
托马斯教授(Thomas Schmid)是1940年代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ETH)建筑系的毕业生,曾在美国、德国和中国任教,在慕尼黑工业大学任终身教授30年。 在德国退休前后作为外籍教授来到中国,托马斯教授曾分别于1987~1988年在华中理工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及1994~1996年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当时正值中国建筑教育的国际化交流刚刚启动,在教育资源和共识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教授在中国更像是“扶贫志愿者”,对中国建筑教育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精力,用心良苦。教授的中国经历,影响和教育了一批年轻老师和学生,为中国建筑教育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启发。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梳理,为日益多元化的中国建筑教育提供参考。
本次专题邀请了几位受过教授培养的学者建筑师,从不同角度对托马斯教授的教学经验给予分析理解,希望带给大家有益的思考。也恰逢老先生今年90寿辰, 以此为贺!
托马斯教授近照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篇8
1 我与建筑杂志
专业杂志对我的建筑学涯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内蒙古到东北,再到华南,各种建筑杂志始终伴随我。30年前,我的建筑学习刚刚开始,那时中国的建筑杂志并不多见。大学报到时,从呼和浩特前往哈尔滨的火车上,1981年第8期的《建筑学报》握在手里,杂志里报道着贝聿铭设计的东馆开馆的消息,似懂非懂的捧着,开始了我毕生的建筑之旅。
1980年代初期,建筑杂志并不多见,资料室里主要是《建筑学报》、《建筑师》和《世界建筑》,《南方建筑》没有几本,而《新建筑》创刊都是我们高年级后的事了。学校那时的“外文过期期刊室”是我们本科生可以进入的地方,外文现刊室是老师和研究生的领地。多少个设计课结束后的下午,我们埋在期刊丛中又描又画,收集设计资料,杂志成为学习的重要途径。
1988年,无忧无虑硕士学习的日子突然远去,我开始了博士学习。作为母校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的第一个博士生,前无学长,对我来说,怎样完成建筑学博士论文,是心里最没底的事情,压力极大。读书准备之余,特别希望参加学术界的活动,希望尽快了解学术界的状况和动态,以期对博士论文选题有所帮助。所以,我的相当一部分时间的学习,是与文章写作以及专业杂志密切相连的。
1989年初,“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举办“新文化与中国建筑与城市”论文竞赛,我刚刚寄出第一篇学习之文,《建筑学报》举办的“建国40年建筑创作”征文又开始了。伴随着那一年不平静的春夏,我的两篇参选文章,都获得了不错的结果:先是获得了“新文化与中国建筑与城市”征文的一等奖,虽然原定的颁奖大会取消啦,“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也消失了,但获奖证书还是悄悄寄到了手上,最高兴的是初战顺利的幸福。而庄重严肃的《建筑学报》征文入选则更有戏剧性,悄无声息的,我的应征论文居然在1989年第10期的《建筑学报》国庆号上刊出,道林纸版的杂志放在手里我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一年年底,《建筑学报》在杭州召开“建国40年建筑创作评论交流会”,同时召开“中国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西子湖畔作为作者参会的我,不仅仰见了几乎所有建筑界的前辈和师长,还邂逅了伍江、支文军、卢永毅、徐苏斌等同龄青年学子,也认识了后来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同事的陶郅院长。
也许是因此对杂志和征文产生了特殊感情,而两次成功使自我感觉颇好,1990年《南方建筑》的征文就成了“轻松自如”的“拈来之作”。等到刊出结果时,我看着三等奖的排列,开始后悔,恨自己当初该再认真一些,甚至心里多了一丝还不如不上榜的惆怅。今天想来,不禁失笑。而回首这30多年的建筑时光,建筑杂志带给我的确实是桩桩件件的美好和新意!
今年,国家博士教育的年头也是30有余。记得2009年清华大学的全国博士论坛的大会发言里,我曾感叹过,历经多年,我们的博士培养方式,依然因校、因导师而异。许多迷茫与困惑依然,就像我们的专业期刊一样,有那么多差异,又那么多雷同,又有那么多的基础需要明晰,还有那么多空间可以发展
2 华南与建筑杂志
今年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80周年的日子,回顾与学习华南建筑学科久远、密实的历史,几乎与学科同时诞生的《新建筑》杂志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1930年代的华南建筑人,早在1936就创办了《新建筑》杂志,不仅国内建筑界不甚了了,身居华南的建筑人也知之不多。至今,关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传播尚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与见解,但《新建筑》在创始宣言里就明确提出了“我们共同的信念:反抗现存因袭的建筑样式,创造适合于机能性、目的性的新建筑!”,这不仅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声音,也为1945年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教授齐聚华南埋下了思想的伏笔。
将近50年后的1981年,勷勤建筑学科的创始人林克明先生与当年《新建筑》的执笔人郑祖良先生,倡议发起了《南方建筑》。也许是经过1950年代轴心媒体对华南建筑的批判、也许是建筑主流学界对华南长期的忽略,反正华南建筑杂志的这次再创办,已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连究竟能够走多久都没有充足的信心了。没有用回当年引领时代的《新建筑》的期刊名称,改而选择了地域性的名称《南方建筑》,不能不说令人遗憾。今天看来,这一似乎有些无奈的取名,没有影响《南方建筑》对华南学人建筑理想与信念的传承,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南方建筑》拜郑振纮先生苦撑向前,独树南国。
2007年,在何镜堂院士的主导下,《南方建筑》来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开始了新的尝试。此前的数十年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老师们曾经为拥有自己的建筑杂志,坚持不懈,1953年就创办过《建筑理论与实践》、1981年还创办过《华南土建》,直到2008年新版《南方建筑》的出版,才圆了华南建筑学人自勷勤大学《新建筑》之后,半个世纪的建筑杂志之梦。
3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建筑学院办杂志、建筑设计院办杂志、学会协会出版社办杂志,在今天已是时尚。究竟是什么目的,其实各有不同:有图着挣钱的!有为了宣传花钱的!有希望发文章的!有莫名其妙凑热闹的!还有官气十足自以为是的!其实,杂志是个舞台,展现着主办者的思想、品味、志趣和素质,甚至管理能力、财务实力。今天的现实里,由于思想性的同质化,导致了杂志面貌的雷同,所谓的差异又走回到了地域、经营和财力的不同。不能不说,在建筑思想混乱的今天,我们的建筑专业杂志,缺乏理想与创新的激情,总体格局是沉闷的。
作为培养人的机构,建筑学院主持的专业杂志应该是什么样的定位,不同的学校有自己的理解。个人认为,学院的建筑专业杂志,首先应该是建筑教育的手段,建筑思想的载体。建筑教育包括了技能、技巧,应更包含理念、思想!长期以来,我们的建筑教育在技能方面是扎实的,成功的。但相应不足的,是思想上的平稳保守,理念上的苍白孤立。多少优秀的学生,满腹激情,怀揣绝技,却在毕业后几年的强力输出性设计经历后,建筑创新痛苦的“思想性夭折”了,成为教育的遗憾。
今天,当大家都在关注国内建筑学院特色日渐趋同时候,建筑学院的建筑杂志,应该可以起到凝炼学术思想、宣讲科学理性,成为每个学院建筑学术思想的圣地。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全的好公民,大学应该具备和保持自觉、自由、批判的人文精神。建筑学院所倡导的,应该是独立、自由的建筑思想,而不是针对设计院的职业技术培训。这里,杂志就成为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工具。在回首《南方建筑》30年,乃至华南建筑80年的时候,衷心祝福《南方建筑》,在经过5年的稳定发展之后,《南方建筑》到了承担更多社会教育责任的时候。
希望《南方建筑》:
坚持建筑基础教育的理念启蒙;
培育独立创新的技术理性精神;
促进严谨务实的建筑科学研究:
弘扬建筑的自由思想与城市的公民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振纮.祝《南方建筑》走向新岸[J].南方建筑,2008(1):94-95.
[2]肖毅强.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现代性”思考[J].新建筑,2008(5):8-11.
建筑工程教育第一人——华南圭 篇9
一、清末民国时期建筑工程教育第一人———华南圭
华南圭先生诞生于1875年的苏州与无锡, 华南奎早年在家乡无锡中秀才, 曾经在苏州沧浪亭中西学堂 (即江苏高等学堂) 上学, 在那里他学会了法文。由于对历史具有很大的兴趣, 于是他在学习期间又翻译了《罗马史》, 该书由中国最早用石印印书的出版机构———上海点石斋印制[1]。华先生在1902年底考入了京师大学堂, 过了一年后被官派去法国巴黎公益工程大学学习土木工程, 并成为该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当时, 工程师与建筑师之间没有分开, 因而教学的课程具有很大的知识跨度[2]。所以, 在毕业之后, 华先生不仅是一名铁路和市政工程师, 并且在建筑方面也很精通, 后来他在建筑工程实施指导以及建筑工程教育上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
1910年, 华先生留学学成后回国, 并在留学生毕业归国考试中取得最优异的成绩, 从而被人们称之为“洋进士”。第一份工作是担任京汉铁路的工程师, 因为具有出众的能力, 华先生很快便入了交通系统决策层, 成为当时留学归来的工程师群体中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在1910年到1937年的二十几年中, 华先生从任职交通部总工程师, 到京汉铁路总工程师, 再到北宁铁路总工程师, 以及后来的北平特别市工务局局长等, 在建筑工程方面取得不菲的成就;同时在土木工程教育上, 他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在1913年到1916年, 他担任北京交通传习所 (北京交通大学前身) 的教务主任, 并为该所创办了土木工程系;而后在1933年到1937年, 他又在天津工商学院担任院长 (其中, 沈理源与侯仁之等在该校曾任过教) [3]。此外, 在1913年, 华先生还辅助詹天佑共同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科技社团———中华工程师学会, 作为该会的骨干成员, 他曾多次任过副会长的职务。由中国当时一批优秀的工程师组成的中华工程师学会 (当今建筑界熟知的庄俊先生便是其中的会员之一) , 其在1914年到1930年发行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提供科技学术交流平台的期刊———《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 该报是对中国现代建设奠基时期珍贵史料的记载。
1938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 华南圭先生被迫离开祖国而漂泊到法国, 在抗战胜利后回国, 并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担任了北京市人民政府都市计划委员会总工程师, 将柏油铺上了北京胡同的土路, 并整理了玉泉水洗, 同时还修建了官厅水库等。直到1961年华南圭先生因肺病去世, 在西山万安公墓安葬。
二、华南圭与清末民国时期建筑工程教育
华南圭的一生主要放在铁路工程及市政工程之上, 同时他的事业对建筑工程也一直都有涉及。1916年, 华先生发表了他编写的中国第一部自己编写的铁路工程教材———《铁路》, 又继1910年张英绪编写的中国第一部西法建筑工程教科书后, 从1919年开始出版《房屋工程》系列[4]。而后华先生又在1928年的《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上发表了“中西建筑贯通”, 其中主要建立在西方建筑学的结构力学视角, 分析并探讨中国古代建筑, “中西建筑贯通”对宋代《李仲明营造法式》和清代《工程做法则例》均有涉及, 偏理论性, 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同年, 他又将中国古代营建以及他对木质顶棚的计算方法等纳入了他编写的《房屋工程》第二部分内。
在对中西建筑进行比较时, 华南圭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屋面的帐篷式比较雅观, 但老式的柁架却不再使用, 如果要想通过改良柁架的方式来保留帐篷式建筑, 则可采用折叠式和博龙索等, 并且鉴于斜柁非直线, 所以在斜柁上进行结点时, 必须要将死结改变成活结。这种变相的折叠式和博龙索式建筑, 还需同时用上须木和铁等。此外, 他还对当今也适用的“假古董”做了表态说, 有些人效仿西法来建造房屋, 然而又为了保留古式而用假柱和假梁, 既不像保留古式, 又不像仿造古式, 所以是画蛇添足的做法。并且他还热心参与朱启钤先生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 多年被评议为第一 (这在他曾经于个人履历中所写的一段话中可以看到) 。
1914年, 华南圭开始协助朱启钤创建中山公园 (早期被称为中英公园) 。从民国时期出版的名叫中央公园纪念刊中可知, 从1915年到1938年该公园由建设到成型以及后来的修正过程中, 华南圭先生始终参与其中, 并且与其他人一般均是出于无报酬的义务。在1928年他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对自己在中山公园水榭扩建后设计的一座桥梁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在建造中山公园之前, 即1913年, 华南圭先生曾经在北京东城区的无量大人胡同给自家设计了一个中西合暨的花园宅邸。该花园包括假山和月亮门, 有一所最大的八角形房、锅炉房以及暖气等, 并采取中式的合瓦作为屋脊。
同时华南圭先生还设计过小洋房、改良过四合院。华先生一位留法工程师的老同事关肇业曾经对此做过叙述说, 华先生认为大宅很不实用, 于是便取消了四合院的九间“勾连搭”房的两排柱子, 用大跨架构代替, 形成一个大厅;又用玻璃将后院一圈抄手游廊隔断, 并将两套新式卫生间安装于厢房之间。这种中西建筑思考在当时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极为罕见。
华南圭先生的建筑理念主要是考虑到居住舒适度、健康以及优化使用功能等, 他曾经在《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上所写的“房屋天然气法和戏园通气法”中, 对房间内改善空气流通的道理做了详细的说明;并在1920年所写的“建筑住屋须知”中对需要排湿的场所做了详细的阐述, 说排湿之地需要将地基填高, 用洗净的蚌壳覆盖在掘通的阴沟地下板上, 并在室内设置多个窗户, 以方便随时开启通风。他在1917年所写的“御震房屋”中, 便讲述了在意大利, 圆形房屋耐力要比方形房屋要强, 因此, 许多伟大的建筑, 由于是圆形形状, 所以能够长久保持原状而不被损伤。
华南圭先生在兼任教育家的同时, 通常还专职做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 他编写过大量土木工程方面的教材, 一方面作为当时教学之用;另一方面也作为具体工程的重要指南。如他先后发表于1916年、1917年和1918年的《房屋工程之铁筋混凝土》、《木质顶棚之算法》和《钢筋混凝土》。从1919年起到1930年他陆续出版的《房建工程》系列, 以及1920年出版的《材料耐力》、《土石工程》、《建筑材料撮要》等。1928年秋, 时任北平特别市工务局局长的华南圭, 受在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创办建筑系的汪申邀请, 担任建筑工程和材料耐力学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由于汪申与华南圭均在法国留过学, 在法国建筑思想的影响下, 他们均主张在艺术院校中设置建筑学科, 可惜该观点未被战后高校所采纳。
华南圭先生同时还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他在北平艺术学院任教时, 曾说他在教授建筑工程学科之余, 还希望借助建设北平的机会, 来领导该院系的学生们不断进行实践练习, 免得过于专注于理论, 而缺乏实践经验。
三、华南圭先生在建筑工程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华南圭先生在建筑工程方面的论著和教材不仅具有史料价值, 同时其建筑思想也可令当今建筑师们加以借鉴。当前整套建筑工程技术及建筑材料的应用实际上是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积累, 这方面, 我国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比较大。而华南圭先生正是致力于将西方世界新鲜的建筑思想传入中国, 当然, 他还同时注重将西方建筑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 如在指导铁路业务时, 他曾说过, 为了防止铁路线上的偷盗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重大交通事故, 因此要求在螺栓安装时应多拧几次。在针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中, 他注重考虑质量、价格、气候等综合因素, 并选择最佳的建筑材料。
同时在建立建筑业与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时, 华南圭先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他在1928年到1929年担任北平特别市工务局局长期间, 便带领相关人员制定了一系列历史意义十分巨大的建筑业和城市规划相关法规, 如在1929年初出台的《北平特别市建筑工程师职业取缔规则》、《北平特别市房基线规则》以及年底颁布的《北平特别市建筑规则》等。他在《北平特别市建筑工程师职业取缔规则》中对建筑师注册资格做了规定, 并指出无论建筑师或者是土木工程师均统一称作是建筑工程师。
作为我国建筑工程界的先驱, 华南圭一生都在为我国的桥梁、铁路以及土木工程等建筑事业奋斗。华先生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以及新中国等三个时期, 富于传奇色彩, 从任职交通部总工程师, 到京汉铁路总工程师, 再到北宁铁路总工程师, 以及后来的北平特别市工务局局长等, 在建筑工程教育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李白羽.我国控建筑教育先驱——华南圭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2]华新民.我国建筑工程教育的先驱之一——华南圭[J].建筑创作, 2009, (4) .
[3]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小学教育工程——师范教育 篇10
1. 师范教育产生的原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注重培养传导、授业者,是师范教育的先驱。现代在普及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师这种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它是专门训练教育教学人才的机构。也就是说师范教育最初是源于培养普及初等教育师资的需要。师范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教师的“如何教”的问题,它体现了教师的教育专业性,也就是说,师范生必须有专业的教育水平。高专师范教育,是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行业教育。上师范学校的人大部分是下决心准备干教师这一行的人。因此说,师范学校,是培养那种甘心奉献自己的未来人才的摇篮。祖国的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而育人是基础。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需要高专师范教育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良好个人素质的小学教师。
2. 高专师范生的素质要求及素质教育
高专师范生,作为未来站在小学讲台前的人,为人师表最重要,品格的培养应该是第一位。可以说,道德、人格素质是小学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教育“师范性”的最集中体现。高专师范个人素质包括很多,不仅指一个人的能力,更看重人文性,具体来说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等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可以说代表了一个人处世立足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做人和做事的成功与否。师范生的个人素质,不仅关系到其本人的为人处世和工作能力,而且因其将来所要从事的是教育人的职业,要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来培养祖国的花朵,这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对其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具有不同寻常的高度。因此,师范学生必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素质。现在,师范生的个人素质现状还是很不错的,大多数师范学生是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行业而自愿报考师范学校的,他们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好地完成学业和自觉地进行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一部分师范生,他们的个人素质现状较差。就专业而言,学业不精,点到为止,没有扩展知识面的渴求,没有培养创新意识的要求;就品德而言,自我道德教育松懈,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就身心健康而言,不注重心理教育,不能自觉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心理健康、个性健全、人格完善的自我。因此,加强对师范生的素质教育任重道远。“要成才,先做人”,加强做人、为师的基本道德和人格素质培养,历来都是师范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对将要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的师范生而言,其品德发展、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其次,技能的培养是资本。师范生学习与一般学生不同,各门功课要全能。在所学的科目中,尤其要注重基础课。另外,师范生还要学习怎样备课,怎样教学,怎样批改学生作业,怎样管好学生,怎样指导学生生活等等。师范生应该是一个全才,是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才能符合一个合格教师的称号,才能有资格培养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作为新世纪的师范生,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教育科学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育教学任务。要重视调动学生参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无论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普通话训练、口语表达、书写、课堂设计、课堂组织能力、组建班集体技能、培养优良班风、组织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对学生的个体教育和心理指导、学生家访、班主任技能训练等,都要重视起来。作为新时代的师范生,将担负着二十一世纪的小学基础教育的重任,无论是专业基础知识、技能,还是个人素质修养,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才能不辱使命,培育好新时代的小学生。
3. 高专师范生的小学教育
高专师范生个人素质对小学教育有重大影响。一些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已在小学教育领域,为小学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像蜡烛一样奉献着自己,照亮着别人,成为小学教育的主力军,为基础教育创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而混在师范学生群体里的部分学生,目标模糊,糊里糊涂混日子,他们素质不高乃至素质低下。这些学生连基础知识都学不好,更别谈个人修养的锤炼和个人素质的培养了。试想,这样的师范生毕业后,怎么从事“为人师表”的职业呢?又怎能言传身教去带好小学生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和技能?
高专师范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对小学教育极为重要,高专师范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文化知识素质是职业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师范生的学习和知识功底直接影响着小学的教学质量,师范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本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才可能在自身不断成长的基础上有效地组织教学,并言传身教地影响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道德、人格素质是小学教师的立身之本,师范生的道德水准、做人标准的高低当然也关系到将来他所要塑造的小学生的为人。作为小学教师其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不仅影响到个人,而且对小学生心理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高专师范教育是一最基础的教育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高专师范生必须具备全面的、优良的素质,才能在明天的小学教育中大展鸿图,为祖国的未来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高等专科教育工程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启蒙工程,任重而道远,必须肩负培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重任。
建筑工程教育论文 篇11
关键词:整体工程观;工程师;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具有“工程”和“教育”双重基因。从工程的角度审视工程教育,工程观会影响工程人才观,进而影响工程教育观。整体工程观作为“大工程观”的深化和发展,是指导当代工程实践的新理念,也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新视角。本文试图阐释整体工程观的内涵,探讨“整体型”工程师的特质,进而思考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
一、整体工程观内涵
1_工程的本质
工程究竟是什么?它与科学、技术是什么关系?我国学者李伯聪在《工程哲学引论》中提出了工程本质的“三元论”:科学、技术和工程是三个不同的对象、三种不同的社会活动,它们有本质的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科学的核心活动是发现,技术的核心活动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活动是建造。实质上,科学家是揭示自然界已经存在的规律,而工程师需要建造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物品。因此,实践是工程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是工程理念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工程思维最本质的特征既不在于‘理论理性,也不在于‘工具理性,而在于‘实践理性”。
2.当代工程实践面临的挑战
当代工程实践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持续变革,人们对工程和工程实践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德国政府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的“工业4.0”高技术国家战略,被普遍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称,它试图在制造业内探索一种“智能化”的工业发展模式,实现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三大目标。中国政府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战略具有内在一致性。美国工程院2008年发布了21世纪工程面临的14项大挑战,这些悬而未决的工程问题包括能源与环境、医药与健康以及安全、学习与计算等。这些问题跨越不同的国界和学科,应对这些大挑战,需要对工程设计进行整体的、系统的思考。这不仅需要工程师在设计新产品和系统的过程中关注新技术,还需要将人的因素作为工程设计的核心,并慎重考虑工程设计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整体工程观的提出
整体工程(Holistic Engineering)的概念最早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德格纳提出,主要是指工程教育应采用跨学科、全系统化的方法。2007年,格拉斯和马丁奈里完整地表述了“整体工程”的概念:对工程来说,就是更加跨学科、全系统的方法;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强调问题形成的背景,领导以团队为中心的工程项目,跨学科沟通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这个概念体现了整体主义思想。格拉斯还用一些案例说明整体的工程观念。例如,环境工程师和科学家们致力于通过技术手段控制污染,但最终是经济学家们开发的“帽子交易”(Capand Trade)获得了成功:通过政府发放排污经营许可证,增强企业减少污染排放的动机,以减少特定地区酸雨的形成。在这个经济学驱动的工程项目中,单靠科学家似乎无能为力,工程师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因素,而不仅仅是依赖技术。
整体工程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了矫正“工程科学运动”的不良后果,提出了“回归工程实践”的理念。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提出了“大工程观”,特别强调工程具有背景敏感性。大工程观中的“大”,不仅指工程规模本身之大,更指工程所处的背景之大、所依赖的学科知识范围之大。进入21世纪后,大工程观得到了深入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工程系统学”,认为当代工程实践具有高度的技术复杂性、社会復杂性和过程复杂性等特征;工程是基于管理、社会等多学科领域,通过综合、新型的方法解决社会中难以预知的复杂问题。
整体工程观是对大工程观、工程系统学等工程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市场,需要价格低、质量高的工程产品,需要工程去解决社会面临的日益复杂的问题。过去,社会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线性的、机械的、离散的,工程师凭借数学和科学的应用就能解决。如今,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凭借“知识共同体”(Unity of Knowledge)来解决。也就是说,工程师在设计产品时不仅应考虑技术因素,还需考虑社会和人的因素。科学和技术为工程提供理论和工具,社会与自然为工程提供资源与需求,工程通过建构物品使社会和人类受益。工程,特别是工程设计,不仅是依靠科学洞察力和科学成果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社会过程。
4.整体工程观的整体性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尝试归纳整体工程观的整体性特征:
第一,工程所处的背景之大。工程所处的外部大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相互联系的共同体。当今世界,工程尤其需考虑公益服务、公共政策、经济效益、民族精神、审美艺术、社会责任、地缘政治、伦理规范、利益冲突、环境保护、低碳排放等背景因素。
第二,工程包含的要素之全。整体的方法需要综合利用非技术要素和技术要素,以解决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复杂性工程问题。非技术要素往往能在解决工程问题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如经济学家通过经营许可,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从而控制了酸雨的形成。
第三,工程活动的阶段之完整。在整体性视角下,工程活动包括三个阶段:“工程前”,需要调研工程性能的预期、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限制条件;“工程中”,需要按工程的技术规范建造与测试;“工程后”,要监测工程产品的运行状况,以及如何终止与消解工程。
第四,工程产品的生命周期之完整。整体工程观视构思、设计、实现与运行为工程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这与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CDIO理念是一致的。这四个周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共同决定着工程产品的质量。endprint
二、整体工程观视域下的工程师
整体工程观视工程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凸显了工程实践活动的整体性、系统性、跨学科性、应变性和可持续发展,强调工程在人、自然与社会大背景下通过联结、转化与超越而实现工程创新。那么,整体工程观对工程师培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笔者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尝试性地考察整体工程观视域下的工程师新特征。
1_工程师的职业形象
传统工程师职业被视为技术员或工艺师,工程师似乎无需关注技术之外的东西。人类进入21世纪后,知识经济和工业形态的变化对工程师职业提出了重大挑战。21世纪的工程师应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能与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合作、具有想象力并能将梦想变为现实”。美国工程院对未来工程师职业形象的表述最能体现工程师的整体性:未来的工程师应当具有里昂的聪明才智,摩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的科学洞察力,毕加索的创造力,怀特兄弟的果断,比尔盖茨的领导力,罗斯福的道德心,马丁·路德金的远见,以及小朋友的好奇心。
工程可理解为四个维度:基础科学,人文科学,设计和工艺。因此,工程师也应当是科学家、人文主义者、设计师和工艺师。工程师是多样化的职业形象,这样的职业形象至少对许多工程教育者来说是陌生的,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学术圈外的工程职业工作者和学术圈内的工科教师之间存在认识的差异。可见,整体型工程师与传统工程师的职业形象差距甚远。
2.工程师的思维习惯
传统工程师并没有注重整体性思维在工程实践中的独特作用。其实,工程思维不同于注重想象的艺术思维和注重理性的科学思维。工程思维注重实践理性,工程师因“我造物故我在”而得以安身立命,但工程思维中也滲透着价值追求。工程师能创造有用的事物或者使事物运作得更好,但他们是通过特殊的方式来实现的。英国皇家工程院在2014年发表的《工程师是怎样思考的》报告中提出,工程师的核心工程思维是“使之工作、使之更好地工作”,并将“系统思考”作为工程师首要的思维习惯:能看到整个系统及其各个部分,明白其连接方式、依赖关系。这些思维习惯,充分说明了整体性思维对工程师的重要性。
工程师的思维方式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始于“非知识性的无知”。正是因为对现有实践问题的“无知”,工程师才会去创新地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是工程师思考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工程师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法,因此,获取和使用这些方法的知识以及目标背后的价值观对工程师而言必不可少。根据帕斯特的研究,工程师在解决问题之前缺失的知识是一种类似“元知识”的知识,这样的知识体现了待解决问题的特征,引导工程师寻求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这样的知识还与显性技术和规范性知识有关。这种没有边界的视野将成为整体工程师的思维习惯。工程师知道什么和如何知道,决定了工程思维的复杂性,工程师的思考因而也应是系统的和整体的。具有整体性思维的工程师才会更加全面地看待工程问题的各个要素,更加深刻地理解工程产品在社会大背景下的设计、实现、运行甚至消解。
3.工程师的职业伦理
过去,工程师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对技术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负责。如今,从工程师的职业伦理来看,工程师担负的责任不仅仅是满足技术标准。工程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工程师既需要深刻地理解技术标准,成功地应用这些标准,识别已有标准的局限并努力改进,又需要对工程产品的性能如稳定性、安全性、有效性、服务能力等负责,还需要对环境、社会伦理负责。当前,工程师的职业实践正受到一些变化带来的挑战,如新技术革命、全球化和外包、工程专业入学青年的人口变化等。例如,美国职业工程师协会制定的《伦理章程》开宗明义地指出:“工程对所有人的生活质量有直接的和重大的影响,工程师应将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工程师应做雇主或客户的忠实受托人”。由此,工程师职业伦理要求工程师不仅仅是技术专家,职业工程师需要平衡地考虑技术实现以及雇主与社会的需求。
4.当前社会对工程师的诉求
社会对“整体型”工程师期待已久。传统型工程师解决问题主要依靠科学原理在技术中的应用,然而,当今的工程问题具有复杂性,单凭技术手段难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这就需要工程师在社会大背景下,运用跨学科的知识进行团队合作,从而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整体型工程师是一种新型工程师,他们能跨学科地广泛思考,并能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考虑人文的维度。未来的工程师是集学习与参与、智力与心灵、社会与技术、所知与所为、专业工程师与社会行动者以及科学一认知一设计一工艺和种族一阶层一性别的多元维度于一体的创新者。
国际工程专业组织对工程师的能力要求和认证标准也体现了整体性。欧盟国家工程协会联盟、英国工程师协会、美国工程认证委员会等专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除了知识与理解、工程分析、工程设计、工程实践技能外,还特别强调研究与探索、可迁移技能等能力,特别是团队合作、交流表达、终身学习、领导力等软技能。我国也于2010年组织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加强工程师整体能力的培养。这充分说明,工科学生需要在知识和技能、理论和实践、技术和非技术之间达成平衡,而不是偏重一方,这体现着整体工程观的思想。
三、基于整体工程观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1.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问题的反思
杨叔子院士指出,我国工程教育的问题出在工程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上,而创新之根在实践,无根、无好根,怎能长创新之树、开创新之花、结创新之果?有学者将中国当代工程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归纳为:工程性缺失或非工程化,过分科学化,创新性缺位,实践性缺失,培养模式趋同化、单一化。笔者对我国6所大学的523位大四学生、20家企业的232位雇主以及14位工程教育专家等利益相关者开展了问卷和访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过多地强调工程科学,弱化工程实践,脱离产业需求,带有工程科学之烙印。endprint
上述问题背后反映的是工程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孰轻孰重的基本问题。从历史上看,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冲突、调适与平衡的过程。高等工程教育偏离工程实践,是世界工程教育的共性问题,这直接体现在“科学范式”的课程。课程体系中数学和科学内容占很大比例,而实践性内容大量削减。这导致工科学生“在黑板上开机器”或在电脑屏幕上仿真模拟工程。其弊端明显:追求学科知识的完备性,工程学科之间壁垒深厚;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离,呈现出“去工程化”和“工程软化与弱化”的特征,这背离了工程本质,偏离了工程实践。
“科学范式”的课程所培养的工程人才将工程局限于“狭窄的技术”或“技术上的狭窄”,不具备整体的思维习惯,难以担当造福人类的重任。“工程教育背离产业实践的根本原因在于,工程教育是被科学规训的,工程教育的改革就是要对学科规训的突围”。
2.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机理
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工程观、人才观和教育观指导的缺失有关。工程教育改革需要现代化理念的指导,这预示着教育价值的转型和课程范式的转换。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走向,应当是以整体工程观为指导,回归“整体型”工程实践,解构“科学范式”的课程,着重构建“工程范式”的课程,以培养理论与实践融合、知识与能力协同、技术与非技术平衡的“整体型”工程师。
傳统的工程教育模式侧重于严谨的分析训练,这对知识学习的深度很有帮助,但对知识应用的训练不够,且对工程师所需的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创新与创业等技能的培养明显不足。工程教育毕竟姓“工”,它不可避免地要深入地涉及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工程实践。工程教育专家们早己呼吁,运用更加整体的方法开展工程教育。基于整体工程观的工程教育改革,一方面要求课程摆脱工程科学的阴影,回归到工程实践中来另一方面要求课程面向“整体型”工程实践的新特征,实现课程与工程、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连结、转化与超越。
整体工程观视域下“工程范式”的课程改革维度是,从时间上看,让学生尽早参与工程实践,使学习进程安排符合实践的认知规律;从空间上看,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为课程实施提供真实的工程实践情境;从深度上看,课程内容强调工程知识的集成性,体现工程的知识基础和实践特性;从宽度上看,课程需强调对技术能力和非技术能力的包容,并体现全球化知识经济中工业形态的变化以及工业界企业雇主对工程师的需求。
值得指出的是,“工程范式”不是否认我国工程教育过去的成绩和优良传统,而是使工程教育融入全球化背景下工程实践的新特征;也不是单纯地从工程教育“钟摆”的理论一端摆向实践一端而矫枉过正,而是在摆动的过程中实现动态的平衡。“工程范式”的课程意味着对工程本质的追寻,对工程生命周期的反思;体现了工程理念从“分体”到“整体”的分野,反映了工程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聚合,这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深度融合。
3.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路径
基于整体工程观的工程教育改革的具体路径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重建“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目标。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目标,构建知识、技能与态度融合的工程教育目标体系,既让工科毕业生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技能,还培养他们对人、自然与社会的态度。这三个维度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将指引知识、技能与态度整合的学习结果。
第二,加强平衡的工程专业能力培养。工程专业能力可分为技术能力、非技术能力和专门能力三大类。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科学研究、工程分析、解决问题、工程设计和运用现代工具等硬技能外,要重点培养工科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商务管理、工程背景与工程伦理理解以及终身学习等软技能。此外,工程教育还需关注工程领导力、工程创新与创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与特定工程专业有关的专门能力。
第三,打造融合型的工程教育课程结构。传统上,我国工程教育课程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层次”结构为主。当前,我国工程教育课程形成了通识基础课、大类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与方向、集中实践环节的“四平台”结构。整体工程观指导下的工程教育课程,应当是打通学科界限,以工程问题为首要组织原则,将学科知识、问题解决、项目设计、实践能力融入课程单元,形成多模块化的课程结构。
注册建筑师考试与建筑教育 篇12
记得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colas Pevsner)曾说过,自行车棚是一个建筑物(building),而林肯大教堂(Cathedral)是一个建筑(Architecture)。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曾将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些论述清晰的界定出建筑自古以来的艺术属性。而建筑大师梁思成对建筑师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它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1]。19世纪近现代以来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建筑流派的更迭,改变了建筑仅仅为一门艺术的属性,建筑成为一种为社会服务的行业。这也极大的改变了建筑师身为艺术家的地位,建筑要为社会服务,要服从社会的整体发展。建筑师也逐渐成为一个执业者,参与社会的大循环。脱胎包扎体系的中国建筑教育有着将建筑作为艺术的传统,面临着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各国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行,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在经历了近二十年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的冲击之后,似乎又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选择,building or architecture。
1.1 注册制度对建筑教育的冲击
众所周知,注册建筑师制度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培养执业建筑师为目的,用以保障生命、健康和财产的安全而实行的制度。是对建筑师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能力的一种考察,是一种行业准入制度,是从业的基本条件。符合条件的建筑师可以执业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注册考试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全面的掌握建筑的基础知识。注册考试涉及到的九门课程中,考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占到六门,不但涉及到本科教学大纲中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土木工程方面的内容以及建筑史等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还有一些是需要在实际工程中才能理解应用的部分。例如建筑经济课、建筑材料课程必须经过实际工程经验的积累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还有一些主要涉及到各种规范和法规的课程,要求在设计中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近些年,各个学校都根据注册考试和专业评估的需要增加了诸如场地设计知识和建筑师业务基础知识以及法规类的课程,丰富了教学体系,也使建筑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的要求。三个有关绘图的考试科目主要考察建筑师的业务能力,这与学生建筑设计课程的要求有比较大的出入。建筑教育更注重建筑设计的构思,以及对于功能、形式、环境、技术等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对于一些技术的节点则没有深度上的规定。而注册考试的方案设计则突出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流线设计,显示出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深刻影响。针对建筑师考试的需要,各个学校都增加了规范和技术的教学内容。而场地设计内容的引入,强化了建筑师的总图意识,这对教学体系是一个极大的补充,更加贴近国际建筑教育的趋势和潮流。
2)接触社会的间接桥梁。注册建筑师考题背后反映的实际是社会对于建筑的基本要求。根据注册考试适当的调整教学大纲,一方面可以避免建筑教育脱离实践,变成象牙塔里的自言自语。另一方面,可以将建筑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建筑上来也是一种实际工程。可以说,注册考试就像一条无形的线,牵引着建筑教育运行在社会需要的轨迹上。例如方案设计中对于功能的强调可以使教师更加强调建筑的基本要求,在此之上才能考虑空间、形式和建筑的美学意义。中国当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解决有无的问题,基本的功能满足当然是这些建筑的首选策略。对于注册所需知识的教育,必然会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使建筑教育紧紧和社会联系在一起。
1.2 建筑教育的应对
随着注册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筑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避免的受到注册考试的影响,注册正日渐深远的影响到建筑教育的方方面面,并使建筑教育的内容可以简单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加强基本知识的讲授为注册建筑师考试做准备,另一方面为未来进行建筑创作积蓄必要的建筑艺术素养,二者共同成为建筑教育的核心任务。
1)技术思维的形成。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历来存在着重设计、重艺术,轻技术、轻规范的现象。学生对于包括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甚至法规的概念非常含混,对于材料技术的一知半解,过于注重材料的美学意义,忽视了其力学、物理学甚至经济意义,是对于技术一知半解的具体体现。这些枯燥的课程和学生们热衷讨论的大师、流派以及各种奇异的思想很难相提并论,学生们对于如何实现在建筑技术基础上的建筑创新不感兴趣,喜欢夸夸其谈最新的思潮,追随时髦的大师。对于基本建设的政策法规和规范的了解程度的不足,使学生们缺乏基本的建筑学创作素养。对于建筑艺术的夸夸其谈使学生的设计很难对中国现实社会技术、文化和经济作出响应,加深了建筑教育象牙塔的空洞性。最近几年很多高校也尝试将建筑技术类课程和建筑设计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出现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强化技术意识、规范意识已经成为建筑教育的大势所趋。对于规范知识的不断强化,要贯穿到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全过程,使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职业者的转身。而在课程答辩或者教学中,有注册建筑师的参与,无疑会使学生的设计更加成熟。
2)建筑素养的全面起步。建筑教育在面对注册考试压力的同时,又必须为注册考试成功后的建筑创作积累必要的能量。注册考试所需要的知识,毕竟不是真正建筑艺术创作的全部。建筑师的继续教育也不能满足建筑创作所需的艺术素养。虽然技术作图有许多建筑的构造节点,能满足各种基本的防水或者结构的需要,但标准图的简单记忆,却不能使建筑师深刻领会建筑构造节点的艺术创造的表现可能,使得从构造技术出发的建构艺术无法展现,建构艺术成为现实中的一纸空文。而设计方案中只评价建筑的功能属性,无疑轻视了建筑的环境、形式和空间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束缚了建筑艺术的深层次表达。当外国的建筑师依靠巧妙的构思和丰富的艺术思维在中国大地上大展拳脚的时候,我们的建筑艺术在哪里。而这些空白的知识点,自然需要建筑教育作出积极的回应。因此,加强学生系统的建筑思维的训练就成为注册考试要求之外建筑教育面对的又一难题。对于建筑的系统认识和研究,应该在本科阶段就要初步形成,否则在面临市场的巨大冲击的时刻,仅有的支离破碎的建筑认知就会土崩瓦解,从而使建筑师仅仅成为开发商的代言人,建筑师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无疑是十分不利用于中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迈向世界的脚步。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学校加强了建筑创作理论的系统教育,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按类型进行的建筑设计教学结合起来,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于建筑的全面认知。
3)建筑院校的合理分类和定位。中国建筑教育的整体发展现状,面对残酷的竞争,各个建筑类院校只有具备自身的特色才能生存。很多地方类的建筑院校就选择了首先立足地方,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获得了自身的发展空间,培养适应地方的注册建筑师人才成为这些院校建筑教学的指导方针。而注册考试科目的设定对于这些院校的课程设置的体系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标准。因此,近些年来,建筑院校的分化正在进行中。那些顶尖的国内建筑院校,无疑要更大程度的兼顾培养大师级人才的要求。而这样的分化对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发展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 房屋(building)和(&)建筑(architecture)
培养符合国家建筑师注册制度的专业人才,需要从开始接触建筑教育,到积累实际工程经验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通过,再到建筑师的后续教育进行无缝隙的衔接。然而,从真正追寻世界建筑的发展潮流,实现跨境从业,成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角度出发,这些就又成为了基础的条件。中国的建筑教育要高瞻远瞩,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合理有效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从这个角度考虑,建筑教育需要将建筑定位为building&architecture。
摘要:通过分析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行对建筑教育的冲击,总结了注册考试的特点,提出了建筑教育的应对方法,指出每个学校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建筑教育与注册考试之间合适的平衡点。
关键词:注册建筑师,注册考试,建筑教育,建筑艺术,建筑技术
参考文献
[1]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2]张钦南.让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J].建筑学报,2004(1):11-12.
[3]向上.英国与中国建筑教育及认证制度的对比和思考[J].建筑学报,2011(6):32-35.
【建筑工程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09-29
智能化建筑与建筑节能论文10-22
建筑风水学论文:佛教及佛教建筑07-17
建筑工程的教学与建筑结构论文10-05
建筑工程论文09-24
建筑节能及太阳能建筑论文06-21
教育建筑09-27
复杂建筑工程论文11-22
建筑工程概论论文08-10
建筑教育思想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