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水学论文:佛教及佛教建筑(精选8篇)
建筑风水学论文:佛教及佛教建筑 篇1
建筑文化论文建筑风水学论文建筑艺术鉴赏论文中国古建筑论文
佛教及佛教建筑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佛教文化以及佛教建筑相关内容的阐述,分析其对于人们生活和城市布局的各方面影响,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对于佛教这一宗教建筑的重视和保护。
关键词: 佛教;佛教寺院;
舍宅为寺
1.佛教产生的原源及保护佛教建筑的重要性
在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其它还有摩尼教、袄教、天主教、基督教、本教„„等等。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多样,有宫殿、庙宇、住宅、祭祀和宗教建筑,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形式,意义和作用等。当然这些对我们认识和掌握古代建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有关佛教及佛教建筑的了解和认识很有必要,加大宣传和教育以保护现存佛教建筑。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传入中国,大约是在汉朝,很快受到广大百姓的信奉,也受到传统者的重视与扶持,朝廷组织专人传译经书,讲习教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5-6世纪)形成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第一高潮。佛教主张“普渡众生”的思想,唐朝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盛期,几代帝王都崇信佛教,他们在京都设立伊经院,聘请国内外高师,培养了大批高僧学者;在各地兴建宫寺,使其逐步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佛寺建筑因而也成了中国古建筑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西藏大约在10世纪后期形成了富有特征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密宗佛教特别讲究仪规,对设坛、供奉、诵咒、授戒等都有一套严格规定,内部管理与组织也十分严密,佛寺中不仅有总管和尚,而且还设有管纪律,查违法,领众颂经,管理学经,辩论,考试等方面的专职喇嘛。由于实行政教合一,不仅寺院中僧职也起到官职作用,总管还代表寺院出席地方政府的重要会议。密宗佛教的节日有正月的祁愿法会,四月的佛诞生,六月的雪场节,七月的望果节,这些节日由于与当时民间的传统节日相结合,因而持续时间长,参与的人数多,在西藏几乎全民信教,这些佛节也几乎都成了全民的盛大节日。实例有:西藏拉萨布达拉宫[1],为现存举世瞩目的著名建筑之一。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信仰的佛教是属于巴利语系的上座部佛教,大约在7世纪中叶由缅甸传入称为南传佛教。傣族地区的佛寺既直接受到缅甸泰国佛寺的影响,又结合当地民间建筑的特点,形成这个地区特有的一种佛寺形制,佛寺的主体建筑是佛殿,殿内供奉着高大的佛像,所以这些佛殿的屋顶都很高耸,体态庞大,为了减轻这些屋顶的笨拙感,当地工匠对它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处理。
2.汉传佛教
流行于汉族为主的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佛教,通称汉传佛教,明清时期以四大名山为其圣地。这就是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普贤)、九华山(地藏)和浙江普陀山(观音)藏传佛教分布在西藏、甘肃、青海及内蒙一带,以拉萨、以日喀则为中心。南传
佛教范围很小,仅限于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其佛寺平面与建筑风格,与中土大相径庭。五台山传说是文殊菩萨诵经礼拜、宣讲佛法之所[2]。因此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峨眉山是普贤菩萨、九华山是地藏菩萨和浙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五台山的殊像寺是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寺中文殊的佛龛背面塑着三世佛、即药师、释伽、弥陀三佛。让三佛居于文殊背面倒座上,是极其特殊的,很不合一般寺院惯例。
3.石窟
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切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石窟传入我国约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流动出现在丝绸之路的沿途。现在发现早期的石窟是位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后者是在石窟的后部设一不到顶的石塔,作为信徒膜拜对象,窟侧常设小室数间供僧人居住。著名的有敦煌鸣沙山、大同云岗、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太原天龙山等。它们大半集中在黄河中游及我国的西北一带,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到宋以后逐渐衰落。在中国,占主要地位的佛教建筑还不是石窟而是大量的佛教寺庙。九华山被唐朝廷赐封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例如保存到今天的———大慈恩寺、兴教寺、香积寺等[3]。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就开始发展建设佛教寺院。也可以这样说:凡是佛教寺
院都是由大型的,高级的合院建筑殿阁楼台共同组成的。
由敦煌壁画等间接资料,隋唐时期佛寺的主体部分,仍采用对称布局,即沿中轴线排列山、莲池、平台、佛阁、配殿及大殿等,其中殿堂已渐成为全寺的中心,而佛塔则退居到后面或一侧。密檐式塔除嵩岳寺塔为十二边形外,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边形。单层塔的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多种。北魏洛阳的永宁寺采取了“前塔后殿”的布局方式,依然是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另一类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为数很多,特别是某些“舍宅为寺”的寺院,为了利用原有房舍,常“以前厅为前殿,后堂为讲堂”,例如北魏洛阳的建中寺。
4.佛塔
佛塔原是佛徒膜拜的对象,后来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又有经塔、墓塔等。塔作为宗教建筑,随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的塔都是木塔,如中国的第一座塔洛阳白马寺塔,这座九层的宏大木质建筑几十年后即被焚毁,有中国古代摩天楼称的洛阳永宁寺塔。在山西应县,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木塔。它以挺拔的身躯,端庄的造型和悠久的历史被国内外建筑学界称之为建筑瑰宝,又被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塔”,这就是应县佛宫寺释伽塔,俗称应县木塔。我国的塔,早期受印度健陀罗的影响较大,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形式,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几种。藏传佛塔以北京白塔为例,其位于北海琼华岛南麓永安寺,顺治帝根据西藏喇嘛诺门汗建议而建,为藏传佛塔,塔身白色、宝瓶形状,最大直径14米,上面承托伞盖宝顶。
5.传教寺院
佛教寺院布局特点明显: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均坐落在中轴线上,两侧廊房及钟鼓楼均以中轴线互相对称分布;讲究中轴突出,左右对称。寺内主要殿堂之间,又组成各个小四合院形式,即互相分隔,又彼此贯通,符合我国传统古建筑的特征。城市里的道路尽端,常常对着寺院[4]。寺院也就成为一个端,也就是对景。如北京的隆福寺、临汾的大云寺、呼和浩特的慈灯寺等等都是如此。佛寺里的一种建筑———古塔,在城池规划中组织在街道的尽端,构成城市的美景。苏州的报恩寺塔,就是面对大街的,行人走在大街面对高塔,形成城市的对景。
6.发出倡议
研究和学习佛教文化及佛教建筑对发展佛教、传播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佛教建筑有着特殊的特征,它有着地域性、同质性、特殊性。历史上不同时期影响也不同,至今留下来的佛教文化遗址和遗物对今天来说都是非常的珍贵,我们应该尽全力去保护和修缮。注意佛教本土化所代来的影响或佛教的地域性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地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胡淼森,蒋祝平著2005.03第一版
2.《中国古代建筑二十讲》 楼庆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 2004.4.第三版
3.《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中国建筑史》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1997.11 4.《中国城池史》 百花文艺出版社 张驭寰著 2003.08第二版
建筑风水学论文:佛教及佛教建筑 篇2
佛教传入河北的时间大约在两汉时期。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证, 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 (公元67年) 的河北南宫市的普彤寺是河北乃至全国最早的寺庙, 它比号称“中国第一寺”的洛阳白马寺的建寺时间还要早一年, 距今有不到两千年的历史。隋唐时代, 佛教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期间, 义玄禅师在河北正定县的临济寺创立了闻名于世的“临济宗”, 素有“临济子孙遍天下”之称。另外, 由赵州和尚从谂在赵县柏林禅寺开创的“赵州禅”, 也在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到清代, 河北的承德形成了北方的藏传佛教中心。据清光绪年间记载, 全省有寺庙786座, 古塔59座。历史战乱, 年久失修等, 现大部分被毁或仅留遗址。
二、河北省佛教建筑的历史分期、分布格局
1.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中国的佛教进入了高峰期, 但是河北省佛教建筑保留下来的比较少, 一部分寺院被损坏, 只剩下了寺塔, 如下表
2.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的佛教日趋衰弱, 但这一时期佛塔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寺庙的数量, 如下表:
3. 明清时期
明代中期以后, 在蒙古俺答汗的提倡下, 藏传佛教 (喇嘛教) 迅速向青海、甘肃、四川等藏族地区及北方蒙古族地区传播, 河北承德的寺庙建筑也受此影响,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藏传寺庙的鼎盛时期, 如下表:
4. 河北省佛教建筑的分布格局
河北省的寺庙建筑要分部主要集中在承德市, 石家庄市到保定沿途一带的个各市县, 张家口, 唐山市也有零星分部, 承德以寺庙居多, 佛塔主要集中在河北省的中部以及西南部。
三、河北省佛教建筑的文化特色及结构布局特点
1. 佛寺
佛寺建筑由于地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的不同, 又产生了以藏传佛教, 汉传佛教建筑为主的佛寺, 河北主要以汉族文化为主, 所以汉传寺庙居多, 而河北的承德, 由于当时清朝的统治帝王为了团结蒙古和西藏等少数民族而修建宗教寺庙来稳定清朝西部边疆的稳定, 所以承德形成了北方的藏传佛教中心。
(1) 汉传佛教寺庙
汉传佛教寺庙一般都由一组一组的庭院式建筑组成, 中轴线分明, 左右是对称。当然有的由于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 所以汉传佛教寺庙的建筑布局也并非完全一样, 正定的隆兴寺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座汉式佛教寺庙建筑群。
(2) 藏传佛教寺庙
藏传佛教寺庙宫殿塔寺合一, 充分体现了政教合一的性质。它既是宗教活动场所, 又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财富的集汇地。总体布局常取对称式布局, 没有明显的中轴线, 以低矮的建筑群衬托, 突出主体建筑大殿, 河北承德的普陀宗乘之庙无明显中轴线, 气势虽然赶不上西藏布达拉, 但其占地之广、体量之大却为内地寺庙所仅有。
(3) 汉藏结合式建筑
这类寺庙多建在北方地形平坦之处, 喜欢采用轴线布局, 主要建筑大经堂往往用简化的藏式装饰, 其他附属建筑及塔幢的形式选用汉式藏式不一。河北承德藏传佛教寺院是汉藏风格结合的一种情况。外八庙这些寺庙的建筑形式吸取了西藏、新疆, 以及蒙古族居住地许多著名建筑的特点, 集中了当时建筑成功的经验而创造出来的。
2. 佛塔
我国的佛塔, 早期受印度和犍陀罗的影响较大, 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形式, 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阁楼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河北省佛塔主要以阁楼式, 密檐塔为主, 单层塔数量不多。
(1) 阁楼式塔
阁楼式塔是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 是指古塔塔身造型像中国楼阁建筑。如中国早期出现的木结构楼阁式塔和隋唐以后出现的砖石仿木结构楼阁式塔等。如定州的开元寺塔, 正定的广惠寺华塔、凌霄塔, 衡水的宝云塔等都为阁楼式塔。
(2) 密檐塔
密檐式塔是指其外檐层数多于塔内楼层数的塔。河北省的密檐塔式塔主要分部在东南部的一些市县地区, 比如赵县、易县等地, 赵县的柏林寺塔全称为“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为砖木结构的密檐式塔。
(3) 单层塔
单层塔塔身为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的亭子状, 全塔只有一层, 有的在顶上加建一个小阁。河北省的单层塔数量不多, 万寿寺塔林中有十座皆为单层、单檐仿木结构砖塔。
3. 河北省石窟寺
石窟寺院与一般平地的木造、石造或砖造寺院不同, 是利用岩盘或岩山开凿而成, 十分坚固并富有防护性, 因此大多能保存迄今, 其间留有印度佛教传入我国的历史痕迹, 弥足珍贵。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鼓山上响堂山石窟分成为河北省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石窟。
以上是对河北省佛教建筑艺术特色的一个初步分析, 研究佛教建筑对发展佛教、传播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一部研究中国佛教建筑很好的史书, 希望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河北省的佛教建筑做更深入更透彻的分析和研究。
摘要:河北省历史文化悠久, 文物古迹遍布全省, 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佛教大约在两汉时期传入河北省, 河北省的佛教文化底蕴深厚, 佛教建筑的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二, 在我国佛教建筑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对河北省的佛教建筑发展概况, 历史分期, 分布格局及文化属性做了初步的统计与分析。
关键词:佛教建筑,分布格局,文化属性
参考文献
[1]田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2]张勃.汉传佛教建筑礼拜空间源流概述
[3]才旦.藏族建筑艺术浅议
大理古城的佛教建筑 篇3
大理处于中国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交汇口,是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大理所遗留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是人类文化遗产最密集和杰出的一个区域。唐代中期佛教传入大理地区,并成为南诏国的国教,佛教成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自此成为大理地区盛行的宗教,佛教建筑盛行。大理佛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崇圣寺。以崇圣寺为例来介绍大理古城的佛教建筑。
关键词:大理古城;佛教;崇圣寺;崇圣寺三塔
大理古城西枕苍山、东临洱海,山峦层叠。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唐代南诏在此建城,并迁都于此,一直是滇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理处于中国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交汇口,连接着藏区、东南亚、以及沿海及中原地区,是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大理地区所遗留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人类文化遗产最密集和杰出的一个区域。
一、宗教对大理地区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所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而自古民族与宗教总是分不开,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对其的影响很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大理地区的白族人民深受着本主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的影响。白族的宗教信仰呈多元化的发展,不同的宗教在不同的时间传入大理地区,通过整合,各个宗教跟白族的本主教和谐相处,相互包容,甚至还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同祀“的文化现象,形成了多元化的宗教信仰系统,体现了大理人们对文化的高度的包容性。
由于多重宗教在大理被人们所信仰,因此在大理地区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的宗教类型的建筑。他们规模有大有小,是宗教仪式举行的地点,也是宗教传播的中心,更是族群联系的中心,是白族重要的文化中心,也使得白族的建筑更加的丰富多彩。白族的宗教建筑类型分为佛寺、佛塔、石窟、道观、本主庙、三教宫等等。
二、大理的佛教建筑
唐代中期佛教传入大理地区,并成为南诏国的国教,佛教成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自此成为大理地区盛行的宗教。在南诏时期大肆修建佛教建筑,铸造佛像。南诏大理国自古被称为了 “妙香佛国”。而大理的寺庙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隐于远离世俗尘世的区域如山林,与城市有一定空间,多由王宫贵族建造,规模宏大,如崇圣寺与感通寺等;另一类则位于村落中间,由村民募资修建,规模有限。大理的众多佛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崇圣寺。
崇圣寺创建于唐朝咸通十一年(870年),一千多年前是南诏国和大理国的皇家寺院。崇圣寺是大理的象征,是大理历史的象征,是云南地区最古老以及最雄伟的佛教建筑。崇圣寺盛时寺宇多达12院,僧众千余。据《南诏野史》记载:“基方十里,三阁七楼九殿,为屋八百九十间,有佛一万一千四白尊” 。可见当时崇圣寺的规模何等宏大。由文献记载得知,崇圣寺前三塔鼎立,以千寻塔为中心向西延伸。崇圣寺在清咸丰年间被烧毁,只有崇圣寺三塔完好地被保留了下来。《大理县志》记载∶“丙辰之变尽毁,惟三塔岿然尚存”。建国之后,政府非常重视崇圣寺的保护,并且拨了巨款在原址上进行了恢复与重建,使这座千年古刹,得以以现在的面貌向世人开放。崇圣寺三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崇圣寺的古代规模
崇圣寺的规模宏大,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说。据《徐霞客游记》的记载,崇圣寺的殿宇建置为:“是寺在第十峰之下,唐开元中建,名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而中塔最高,形方,累十二层,故今名为三塔。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对,势极雄壮,而四壁已颓,檐瓦半脱,已岌岌矣。……楼后为正殿,殿后罗列诸碑,而中溪(李元阳)所勒黄华老人书四碑俱在焉。其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其后又有正殿” 。从文中可以看出崇圣寺的规模宏大。“北一方为远山阔水之势,其波流潆折,极变化之妙,有半舟庋尾煙汀间;南一方为高峰叠嶂之观,其氤氲浅深,各臻神化” 。即可看出崇圣寺的景观之美。
崇圣寺三塔作为大理的象征,位于崇圣寺的正前方,三塔鼎足而立呈“品”字形。大塔为“千寻塔”,全称“法界通灵明道乘塔”。是密檐式罕心结构四方形砖塔,始建于唐代,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墙面无复杂装饰,仅以小巧的卷顶佛龛,亭阁式塔浮雕;南北两个小塔,距大塔70米,始建于宋大理国时期。两塔均为八角形楼阁式空心砖塔。三塔虽建造年代不同、风格不同,但却融为一体,三塔是大理历史文化遗存的代表,也是大理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建筑。
四、现代对崇圣寺的建设
崇圣寺三塔历代曾多次翻修,明嘉靖年间进行了最大一次规模的翻修,重修的装配了塔刹,修砌了塔身、塔基、塔檐等,恢复了塔的原状。2002年,对三塔前的空区进行了扩建,新修了很多现代化设施,并且进行了绿化美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开始恢复建设崇圣寺,2005年正式落成。今日的寺庙占地1000亩,建筑群众多,除了依然矗立在大理的三塔以外,新建了面积宏大的仿古佛教建筑群落。建筑群落按照主次三轴线,八台九进十一层次布局,层次递进。现有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是一面观音殿、大雄宝殿、接引殿、观音阁、望海楼、罗汉堂、祖师殿、千佛廊等。这些建筑互相连接,将北方建筑的宏大以及南方建筑的精巧巧妙的融为一体,较好的体现了中国古代佛教寺院,既有皇家寺院的气势,又有地方民族特色。
五、结语
大理白族的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大理对文化的高度包容,使各个宗教和谐相处,相互包容,形成了多元化的宗教信仰系统。但佛教对大理的影响依然是最大的,崇圣寺以及崇圣寺三塔仍然屹立在苍山洱海之间,并影响着云南及全国地区,是中国古代佛教寺院的典型。崇圣寺现在依然以它悠久的历史以及文化内涵,继续书写着大理的辉煌,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参考文献】
[1]寸云激,白族的建筑与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2]何显耀,锦绣大理——苍洱经典人文地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3][明]徐弘祖,褚绍唐,徐霞客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大理白族自治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大理风景名胜大全[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关于佛教建筑的研究0 篇4
在三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去了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在那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佛教的肃穆与庄严.它所具有的独特建筑深深吸引了我们,于是我们小组便对佛教的建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这世上本没有神,神是人造的.在中国这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受到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势必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发生变化.佛教寺院作为佛教文化和佛教信仰社群结合的产物,最为直接的体现着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佛教建筑物的发展史
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筑思想,似乎是想在整齐划一中规定出等级,所以,无论宫殿、宫署、民宅,平面布局都是院落式,变化不大,而在大小、开间等方面显示森严的等级.从一开始,大概就没有想过给佛寺另搞与众不同的专用性设计,如西方基督教的大教堂那样的专门性建筑,那是很难移作他用,特别是决不能变为民宅的.中国人建寺,走的则是把院落式住宅改造为寺院之路.但在早期,似乎也考虑到突出一些佛教特点.最早的汉代佛寺以塔为中心,四周以堂、阁、廊等围绕,成为方形庭院,内供佛像或舍利,为拜佛诵经之所.南北朝时,一些新建的大寺院,如北魏洛阳永宁寺,仍采取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这一时期盛行“舍宅为寺”的公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第宅改建为佛寺.改建时一般不大改动原布避,而以原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原有的廊庑环绕,有的还保留了原来的花园.此种风格布局更属通用式的,成为以后汉代佛寺建筑的主流.东晋时出现了殿前双塔并列作为陪衬的作法,显示出塔在寺
院中重要性的降低.隋唐五代时期,佛寺建筑有新的发展,但经过唐武宗和周世宗两次“灭法”和后代的毁损,出个别殿堂如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除外,没有成组群的完整寺院存留.这一时期的佛寺建筑是在通用型即中国宫室型的基础上定型化并有所发展的.中唐以后随密宗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石制惊动经幢大量涌现.代表性的如河北赵县陀罗尼经幢,雕刻精美,尺度高大,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经幢.宋、辽、金、元时期建筑的佛寺,大体保留原总体或某一院落布局的,或单存一殿一堂的,还有不少.基本沿用唐五代的寺院四合院院落布局.明、清佛塔多种多样,形式众多.由于塔的体型高耸,形象突出,在建筑群的总体轮廓上起很大作用,丰富了城市的立体构图,装点了风景名胜.总体而言,在寺院建筑方面,大量以名山胜水作为依托的寺庙建筑群.到了明清以后,表现出了三教合一的特色.往往既有佛寺又有文庙,还有道观.〈一〉中国的寺院建筑大多是殿宇式结构.它们于整个建筑群的中心位置,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二〉规模极为宏大,而且殿内空间十分宽阔,立柱靠近山墙,更加突出了主角—神佛和帝王的地位.〈三〉它们都有一个 上的屋顶,一般多为庑殿,歇山,重檐三种形式〈四〉它们立柱山墙都选月红色非大红,而是绛红或砖红,显得庄严肃穆,不怒而威.佛教建筑的风格特点
东晋时的寺庙园林不同于禁苑与贵族府第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它不属于私人专用,而是面向广大信士、游人,带有公共游览性质.当然更应着意于静谧出世的净土禅林风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隋唐五代时期佛寺建筑的特点是:
一、主体建筑居中,有明显的纵中轴线.由三门(象征三解脱门,亦称由门)开始,纵列几重殿阁.中间以回廊联成几进院落.二、在主体建筑两侧,仿宫廷第宅廊院式布局,排列若干小院落,各有特殊用途.主体与附属建筑的回廊常绘壁画,成为画廊.三、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逐渐变为独立.大殿前则常用点缀式的左右并立不太大的常为实心的双塔,或于殿前、殿后、中轴线外置塔院.四、石窟寺窟檐大量出现,且由石质仿木转向真正的木结构.五、唐代寺院俗讲、说因缘带有民俗文化娱乐性质,佛寺中并出现戏场,更加具有公共文化性质.六、寺院经济大发展,生活区扩展,不但有供僧徒生活的僧舍、斋堂、库、厨等,有的大型佛寺还有磨坊、菜园.宋代以下则钟、鼓二搂对设.藏经阁另设于后进院落中.转轮藏开始流行,多为之单设二至三层高阁.宋代禅宗大盛,寺院明确划分为禅寺、讲寺.南宋著名大寺“五山十刹”,均为禅宗寺院.汉代寺院显示出两内的,特别是 建的大寺筑,布局规范单一,总体刹多因地制宜,布局在明清以来,佛寺建筑中轴线上有南向北依次殿、大雄宝殿、法堂、殿.大的寺院有五百罗轴线东侧分布僧房、香是寺内僧人的起居生活后,生活区一般都后移,种风格:
一、位于都市院,多为典型的官式建规整对称.二、山村佛求规整中有变化.格局以成定式,一般在分布着山门殿、天王藏经楼、眦卢阁、观音汉堂、佛塔等建筑.中积厨、斋堂、职事堂等,区.现在寺院对外开放或在寺院后侧重建.中轴线西侧主要为禅堂、接待室等,是前来挂单僧人修行之所,现在也基本上对外开放,有的辟为文物陈列室、佛经流通处,不少寺院还办起素餐馆、商品服务部,为游人香客服务.寺院的建筑、音乐雕塑文化的发展
音乐:在你的双脚踏进佛教圣地时,伴随而来的必定是幽深消远宁静的佛教经典音乐.佛教音乐,它是佛音乐与民间音乐融合达到的又一新的高度,它融入了整个民间艺术和佛教的精华,它丛冢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的思考方向.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它的伴随着建筑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几个部分.在初唐时期,寺院建筑达到鼎盛时期,在院内, 的流行为佛曲传播与宗教 初中音乐的大量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好条件,佛曲大盛,俗讲风行.宋元以后,佛教音乐伴随着宗教与民间文化的融合,因市民阶层的出现而日趋通俗化并从多方面影响了中国说唱音乐及器乐演奏的发展.明清之际,佛曲愈发通俗化并日益深入民间.从明清到近代,佛教音乐与唐宋时相比,从整体上看是日趋衰弱了,但另一方面,在这种衰弱的同时,由于佛教音乐的影响,民间音乐(尤其是民间器乐和说唱音乐)却日趋繁荣.因此,佛教音乐衰弱的过程,也可视为一个与民间音乐进一步融合过程.雕塑:中国的佛教雕塑于印度传入,它的传播适应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早期佛教造像面
像丰圆,肢体肥壮,神态温静.直至北魏,佛教雕塑受到“ ”风格的影响,融合南北,出现了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面容清瘦,风神飘逸的佛教造像.隋唐时期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灿烂辉煌时代.这时的佛像贴切近人,身体圆肥丰硕,笔意豪壮;菩萨细腰斜款,雍容华丽”天王 肌肉怒凸,神情雄武.唐玄宗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的黄金时期.此期的造像圆润丰腴,宽妆高髻.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圆熟与完美.在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你的耳闻目
睹便是最好的见证.金玉观世音、海上观世音、十八罗汉以及各个寺院里的佛像雕塑无不散发出了佛教的气息.给予你的不仅仅是视野上的美感,更是心灵和思想上的洗礼.南海海上观音圣像是正观音的一体化三尊,从 的正面看均是一尊观音圣像,环绕一周可看清三尊手势各异的观音圣像全貌.它是观音化身和观音法门的综合体现.正面为手持经 观音,体现观音的般若德即慧得性,经 代表六百卷般若经,表示观音“自度度人,智悲双运”,既能自利,观理事无碍之境而了达自在,又能利他,观一切众生之机而化度自在,以般若启众生智慧;右手为手持念珠观音,体现观音的解脱德,即彻底摆脱无明烦恼和种种束 ,达到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表现“众生念佛,佛念众生”同等同体的慈悲精神;左手为手持莲花观音,体现观音的法身德.观音是密宗莲花部的本尊,莲花是观音的三味耶形,喻“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总体表示观音的清净和六根圆通.持莲观音表法无量,持经是心、是智、是安心、是立体、是对内、是见道、是依理、是空义、是真谛„„;持莲是色、是境、是起行、是显用、是对外、是修道、是依事、是有义、是俗谛„„;持珠是妙观,则色心一如,理事无碍,空有不二,真俗双融.此三观音,净“身、口、意”三业,断“见思尘沙、无明”三感,明“空、假、中”三观,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合“金刚界、胎藏界、苏悉地”三部,证“一切智、道种智、一种种智”三智.在你所到的白色亭的附近,有气势极具宏伟的十八罗汉像.十八罗汉像形态多彩多样,姿势各是美轮美奂.罗汉是指断除烦恼,达到涅 境界,修行 ,又能引导众生向善的圣音.音乐与雕塑伴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发展,更是在建筑艺术的发展史上锦上添花.使中国的佛教建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恢弘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它们之间的融合,不仅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更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艺术的发展.佛教建筑与佛教法相适应
佛教建筑是与佛教法义相应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在我们参观佛教建筑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欣赏和领会佛教法 从佛法思想理念去分型自然产生与法义相应之要细细品尝,有些表现很格是由深厚的佛学涵养,缘所蕴涵,对佛法深契相头,自然形成信仰的原力.义.析,设计营建寺院之空间、造特性,有些表现具体而微需明显印象深刻.例如:思想风日积月累甚至是宿植善根因应,这股真理、生命的活水源 于是经过戒、定、慧三学的熏养,六度万行菩萨道之实践,自然产生不同于世俗人之气度及风格,这也是修行者统领大众的本事.为统领大众,传达佛法,学习、信仰佛陀所构筑的空间,就是寺院建筑.因此,佛教建筑的精神义涵,不仅是修行者个人的思想风格,而且更是整个寺院僧众达成共识的思想风格.根据寺院的思想风格,进行使用技能的分析,才能掌握寺院的特性、风格,寺院建筑的形态是自然成长出来的,而且是能反应思想风格及佛法的,那才是上乘之作.佛教建筑与环境(和谐社会)的密切配合
寺院建筑是一个无言的教化场所,所呈现出之建筑外型、结构应密切配合地形地势,正如南山的建筑群的落置地点,一般顺势天然的景观落成,具有对环境的改变最小,合乎环保的大原则,则随时随地皆可传达环保的理念,尊重大自然的理念.环境中之植栽及所使用之表面材质尽可能皆是自然之素材,生活的也合乎自然法则,对内对外皆是教化.建筑所呈现,应是朴实简化的大原则,如同僧众的特性,内心是深沉的、安宁的、形于外相则是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衣物的色调是沉静的,形式是简朴的,建物的使用者是僧众,所呈现自然是僧众的特性,里外是一致的,是能让人望之心灵沉静,也才谈得上宗教心灵之休憩,安宁情操的陶养,自然予人脱俗、清净的感受.这也正是寺与庙的最大分野.佛教建筑与中国民间文化的融合
佛教自传入汉地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至隋唐时期,达到了高峰.其中,在绘画方面,历代著名画家大都精于佛画.如三国时吴曹不兴、晋顾恺之和卫协并称为汉地最初三大佛画家.汉朝十的梁张僧 于天监中为武帝所建寺院作画极多,北齐曹仲达与唐吴道子的画后世称为“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特别是甘肃敦煌石窟壁画,集中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才华,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艺术宝库.唐代盛代变文,用以讲述佛经故事,讲时多配合图画(变相),对后世鼓词、弹词等说唱文学影响很大.在雕塑造像方面,有东汉的也望山佛教摩崖刻像,自北魏起又有各种石刻、木雕、金镂、漆塑、浇铸等造像艺术,形式多样,气魄宏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风格,如敦煌、云冈、龙门石窟,均为世界文化之瑰宝.在建筑方面,历代佛教寺院不仅依照宫殿形式,而且多有发展,美轮美奂,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在音乐方面,相传陈思王曹植曾制山梵呗,以后龟兹等地舞乐传入内地,逐渐形成了汉地特有的佛教音乐传统.此外,佛经的翻译和佛教的发展,对中国韵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自鸠摩罗什译《大品般若》以后,译场代更有译经院之设,以构.此外,伴随佛教传入些学科的发展起过一些 佛教与中国民间文一是与原始宗教的融合.佛教和中国民俗文
组织完整,迄至唐代益 完善.宋宰辅为润文使,成为国家正式机的医药、历算等知识也对中国这促进作用.化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二是与民俗文化的融合
建筑风水学论文:佛教及佛教建筑 篇5
现代建筑风水涉及到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天文学、气象学、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人体生命信息学、以及:美学、伦理学、宗教、民俗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科学理论。
建筑风水学从古至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随着时代进步,建筑风水学进入了系统化的现代阶段,将中西方的风水知识融入其中,是现代与传统的美好融合。是极有内涵的独特的理论体系。西方科学界野对中国建筑风水学予以高度的赞赏,也在致力于风水学研究。
建筑风水与自然哲学
风水不能仅以简单的科学或者是迷信的说法去界定,其实它远远超出这个范围。风水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生存智慧和文化基因,是一门大学问。
风水学本质上是一门自然哲学,风水学上天人互补的原来,其实就是讲求人和自然的和谐,这是自然哲学的一种。同时风水学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总结了规律,并以这些规律和结论指导我们的生活,带给人们和谐舒适的生活。其中很多的哲学思想都得到了体现,所以说它是一门自然哲学一点也不过分。
建筑风水学论文:佛教及佛教建筑 篇6
居士:梵文Grha-pati,本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有财产、或‘居家之士’。
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
今天中国佛教社会,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
“居士”一词,也非佛教的专有,在中国的《礼记》中就已有了“居士锦带”一语,那是指的为道为艺的处士,含有隐士的意义。
在印度,居士也不是由于佛教所创,梵语称居士为“迦罗越”,不论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称为居士。佛教对在家信徒尊称为居士的由来,大概是出源于《维摩诘经》,维摩诘共有四个尊称:方便品称为长者,文殊问疾品称为上人及大士,菩萨品等则称为居士。因据罗什、智者、玄奘等大师的解释,维摩诘是东方阿阏佛国的一生补处菩萨,示现在家相化度众生,所以用居士一词称在家的佛教徒,也含有尊为大菩萨的意味在内了。
可见,一位名符其实的居士,便该是一位大乘的菩萨,决不是带有灰色气氛的处士或隐士。
然在《长阿含经》中,唯将四大阶级的第三阶级吠舍种称为居士,并将轮王的主藏(财货)大臣,称为居士宝,那么居士者,相当于商人、经理或者是实业家了。
在我国,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其后,我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如首楞严经义疏注卷
一、法华经演义卷七之
一、祖庭事苑卷三等所载。
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比如笃信道教的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居士在佛教中的价值与作用
体恒法师
文
在家的居士跟出家的僧众相比,由于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身份的不同,在佛法的弘扬与利生的形式上,具有很多出家僧众所不具备的优势。哪一些优势呢?大约如下:
1、居士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对佛教护法的贡献上
在佛教的两千多年历史中,从印度到中国,发生过无数次的毁佛、灭佛的事件,如果没有在家居士的护持,恐怕很难有今天佛教兴盛的景象。每当遇到排佛的时候,出家僧众是首先被打击的对象,此时出家的身份很难直接做出护教的事情,于是护持佛法的任务大多落在居士身上,居士们可以利用社会关系,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为维护佛法做出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史书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唐代时,禅宗有一个灵祜禅师,他在湖南沩山创建了很大的一座寺院,五百多位僧众、数千位居士跟他在那里修学禅法。后来唐武宗灭佛——会昌法难的时候,各地的寺院眨眼之间被毁,出家人遇难不计其数,但他和五百多位弟子却全部幸免遇难。为什么呢?这就与居士的护法有关。
当时沩山这个地方的最高地方官叫裴休,他是个居士,当皇帝的灭佛令下达到那里的时候,他故作未到,延期实行灭佛的命令,让下属人员去通知灵祐禅师他们马上到山里躲起来;还把佛像、法器、法物藏的藏,收的收。结果他的那地方的出家人全部得以逃生,法像、法物、经书等全部得以保存。当唐宣宗登基要恢复佛教,别的地方都在为没有僧人住持寺院发愁的时候,一经裴休邀请,沩山灵祜禅师和他的弟子们一夜之间就都回来了,僧团马上恢复,道场片刻重振。这就是居士所发挥的了不起的作用。如果说出家僧众的主要职责是在于承传佛法,那么在家居士的重要职责就是护持佛法。护法既是佛子对佛教一个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是为自己培植福报的一种很好途径。
2、居士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对寺院建设的贡献上
居士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对寺院建设的贡献上,这一点大家应有深刻的体会,你到各个寺院走一走就会发现,哪一个寺院的修建功德碑上不是满满的居士名字呢?
可以说,没有佛陀在家弟子的奉献,就没有当时僧团安定的修学生活;没有当时居士们的护法精神,佛教就不会在印度那艰苦的环境下扎根、生长、壮大,并传播向全世界。佛陀和出家弟子们修学所居住的五大精舍,都是由在家居士们单独或者共同捐献而来。
精舍就是今天寺院的前身。今天大家修学佛法的地方叫寺,在古代印度就叫精舍。印度最初的佛教僧团不是固定的生活,就像候鸟不断迁移、变化,所以修学的地方非常简陋,仅仅是用一些树干、树枝、树叶所搭起来的棚子而已,这些简单的修学场所当时称为精舍。精舍的功能到中国后逐渐由寺院取代,但称呼一直流传下来。现在有些个别的法师单独构筑或者所买的房子,由一两个人来修学生活的地方,叫作某某精舍,就是来源于印度的称呼。
五大精舍当中第一个叫竹林精舍。它是由中印度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和迦兰陀长老共同修建的。频婆娑罗王是佛陀在印度的大护法之一,对僧团十分护持,对佛法的传播起到过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些国王的护持,佛法才得以迅速地发展、传播。迦兰陀长老是一个大富长者、在家学佛的居士。他家境富裕,拥有大片的良田美宅,为了佛陀和他的弟子们能有一个讲经弘法的场所,捐献出自己家竹林的土地,由频婆娑罗王出资修建,共同构筑了竹林精舍。竹林精舍是摩揭陀国国都王舍城最早的精舍,也是印度佛教史上最早的寺院,又称为迦兰陀竹园或竹园伽蓝,世尊在世的时候,经常在这里讲经说法。
提到频婆娑罗王,多讲几句关于他的故事,因为他在印度佛教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说他是佛陀著名的护法居士确实不为过,他执政的时期大力地拥护佛法,全力地支持僧团,不但施出大量的财物,而且劝化民众师从佛陀。频婆娑罗王和佛陀有着甚深的因缘,释迦佛刚出家还没有成正觉的时候,频婆娑罗王就听说了他的奇特事迹,非常地敬重崇拜。释迦佛路过他的国境,频婆娑罗王亲自前去拜访并劝告佛陀:“你为什么要出家呢?在世间做国王岂不更好?如果你觉得抱负没办法伸展,那么我请你来做摩揭陀国的国王,怎么样?”佛陀没有答应频婆娑罗王的请求,而是坚毅地追求出世的大道。国王倍加感动,觉得他志向高远,人格高尚,于是向佛陀顶礼膜拜,请他修行成就时早些来度自己,佛陀应允。于是,佛陀成道后,就去摩揭陀国践行他的诺言。而且在去摩揭陀国的路途中,顺便度化了三个非常难化的迦叶三兄弟。频婆娑罗王更加震动,即刻皈依佛陀,从此之后虔诚向佛。
竹林精舍后来成为中印度著名的弘法中心,佛法由这里流向四方,僧团由这里向外扩展,逐渐波及五印大地,对此,兰陀长者和频婆娑罗王功德不可思议。
第二个精舍叫祗园精舍。九华山有一个叫祗园寺,此祗园即彼祗园,同样两个字。祗园精舍也就是祗树给(“给”读为“jǐ”)孤独园,由波斯匿国的太子逝多和须达长者共同建造。须达长者的名字叫给孤独,是波斯匿王的一位大臣,家富饶财,地位尊贵。祗园精舍的地方原来是波斯匿王太子逝多的私人园林,给孤独长者向他提出购买园林献给佛陀的时候,逝多太子无法拒绝须达长者的要求,就找了个借口来刁难长者,说如果你能够用黄金把我的园林铺满,园林就卖给你。给孤独长者就把自己家的黄金运来,终于铺满整个林地。逝多太子看到这个情形就说:既然你铺满了黄金,地面就买给你,但所有的花草树木算我一份,来供献给佛陀。为了纪念长者和太子,园林以二人的名字共同命名,于是就叫祗树给孤独园。
祗树给孤独园在中印度懦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今尼泊尔王国的南部。舍卫城传说有九亿人口,经过佛陀在这里25年弘法,最后有三亿成为虔诚的佛弟子。这个传说说明当时佛教非常强大,是主要信仰。这个精舍也为佛教的弘法利生事业做出很大的贡献,当时不少的经典在这里宣讲。以后大家再读经的时候,看到“祗树给孤独园”就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祗园精舍还创造了佛教的两个“第一”。释迦佛从这里上忉利天为母说法,波斯匿王等弟子对他思念非常,就仿造他的形象造了一尊像寄托自己的思念,这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尊佛像。安置佛像的房间,形成了佛教的第一座殿堂。
第三个是由鹿母毗舍怯出嫁时施舍九亿嫁衣钱而建造的鹿子母讲堂,它又叫鹿母讲堂,这个讲堂也是中印度当时著名的精舍之一。这个讲堂在建造的时候,由佛陀大弟子之一的目键连亲自监工,经过九个月施工才完成。讲堂有上下两层,500间房子,这个规模还是非常庞大的。著名的《阿含经》有一部分就是在这里讲出来的。说到鹿子母讲堂,给大家穿插一个小知识。这个毗舍怯,称她为鹿母,有人可能奇怪,为什么叫鹿母呢?她又不是一只鹿,她的儿子也不是一只鹿。这是由一种特殊现象造成的,古代人对自然当中的很多事物有崇拜,这种现象叫图腾,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就是因为中原民族的早期先祖崇拜龙,以龙为图腾的对象。那么鹿母也就是说这个民族或部落的崇拜对象是鹿,所以称她为鹿母。佛陀入灭五百年后,印度出现了一个龙树菩萨,传记说他曾经入龙宫取得大乘的经典,有学者认为,他所去的龙宫实际上就是当时印度南方的一个对龙图腾崇拜的一个大部落,因为他们有势力,房子筑得非常好,所以称它为龙宫。图腾的现象古今中外都有,去过潭柘寺的居士可能会注意到,潭柘寺有几棵大的银杏树,下面总是被人们缠上一些红绳子,放很多香,在那里拜来拜去。这就是一种对自然的崇拜。中国南方有很多参天大树,大树下面总会有香炉贡品出现,也是来源于古代对自然的崇拜。
第四个精舍名字叫耆婆园,由阿阇世王的御用医生耆婆所捐建。这个耆婆不但官大,还是一位名医,像中国的华佗一样精通医道,受人敬重,两代国王请他做御医。他皈依佛法后为僧团做了很多重要事情。除为比丘们治病,为僧团做护卫之外,还捐献精舍。大乘五部经典之一的《涅槃经》中就提到了耆婆,出现在佛陀度化阿阇世王的故事当中。
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是佛陀的大护法,但是他的儿子却总跟一帮狐朋狗友混在一起,放荡不羁,一天到晚老想着怎么提前把父王的位子夺过来。后来终于在他们的挑拨下,把频婆娑罗王软禁了起来。不仅软禁,连送饭也不让,最后致使国王饥饿而死。他由于这个恶报得了热疮,就是浑身溃烂。中国人说谁特别坏就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阿阇世王当时真就这个样子,痛苦不堪。病急乱投医,一家、两家……请来了很多,各种方法都用过了,就是不见效。他非常地郁闷、悔恨。这种情况下,他父亲的御医耆婆就告诉他这是杀害父王的业障病,一般医生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病只有大圣世尊才能医治。于是在耆婆的带领下去朝见世尊,佛陀就为他说法,最后把病治好了,他也开始忏悔并皈依佛法。从此像他的父亲一样拥护佛法。所以,耆婆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居士,能引导一个暴戾的国王来学佛,很不容易。
居士不必刻意地向别人传播佛法,但是如果有机缘引导别人由痛苦走向快乐,由嚣闹走向清凉,由浮躁走向自在,那就尽力做一些,是培福报的好事,也是修学佛道的资粮。第五个就是《维摩诘经》中佛陀和弟子们居住、修学、弘法的地方——庵摩罗园,由一个叫庵摩罗女的优婆夷所捐赠。这个地方也是佛陀经常讲经说法的地方,而且《维摩诘经》就在这里形成。庵摩罗女也是当时佛陀的大护法之一,非常的虔诚,非常的聪慧。
居士对寺院建设的贡献,可以说是举不胜举,这里仅以印度五大精舍的建立来谈居士在整个寺院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居士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佛法传播和佛教学术研究的贡献上
下面,再从另一点来说明居士在佛教史上的重要作用。历史上,很多居士曾经参与过佛典的翻译、注解工作,还有很多居士单独撰写阐释佛法的书籍,著述弘扬佛法的著作。
比如《在家学佛居士要典》这本书流通很广,里面汇集了许多在家居士学佛所必须要了解的内容,它就是民国时期一个叫陈海量的大居士编撰的。还有一本小册子叫《保富法》,针对在家学佛者讲怎样拥有财富,怎么合理应用世间资财,这本书内容虽然不多,但非常好,整个内容就是佛学思想的反映,作者叫聂云台,是清代中兴名臣、封疆大吏曾国藩的外孙女。曾国藩很了不起,太平军就是他平定的,他不但能带兵打仗,而且把家庭治理得井井有条,子女们没有贪wu、腐bai、犯事的,大多很成器,聂云台是其中之一。《曾国藩家书》现在还好多地方出版,影响很大。
再举个在家居士在佛法传播和佛学研究上重要贡献的例子,清未有个大居士文会杨仁山先生,也非常了不起!
他的家境非常富有,可是自己生活非常简朴,却花大量金钱搜罗佛经、翻刻佛典,恢复僧团。经历过太平天国战乱与西方列强入侵的清朝末年,佛教的经典散落殆尽。当时想找一本像《法华经》、《楞严经》、《涅槃经》这样大部头的经典都很难,很多佛教徒连佛、法、僧这些基本概念的意思都弄不懂,有些出家人连一封家书都不会写。寺院里每天就是抽签、算卦、求神问卜,做一些与佛法不相应的事情。佛法一落千丈,佛教被人看不起,出家人被别人家贬低。明清小说把佛教写得一塌糊涂,当时那个社会状况下确实是一蹶不振,杨仁山痛恨此象,为了把散失的佛典找回来,远涉重洋到日本、朝鲜去寻找佛经,非常不容易。他后来所成立的南京金陵刻经处,到现在还在为广大的佛教徒源源不断地提供书籍、法宝。他还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办佛学院的人。现在中国大陆、台湾的佛学院都源于杨仁山居士开办的佛学院,人生佛教的倡导者太虚大师就是在杨仁山所办的佛学院里培养出来的,他读书出来后,又开办了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等一系列的佛学院,然后才有了今天中国教育的模式。知名学者吕澂、汤用彤、熊十力、欧阳竟无也都是杨仁山的学生。欧阳竟无居士著作等身,很多人对他崇敬有加。杨仁山之后,欧阳竟无又培养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如王恩洋、姚伯年、梁启超、梁漱溟,还有中国佛教协会的发起人之一陈铭枢大居士,都在支那内学院听过课。可以说佛教教育现代化是从杨仁山居士开始的。印顺法师曾经赞叹杨仁山居士说:“为佛教人才而兴学,且有世界眼光者,以杨氏为第一人。”就是说第一个具有世界性眼光为佛教兴学办教育的人是杨仁山。
除了这些近代的大居士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呀。比如说,像南北朝时期的庞居士、傅大士,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大德。傅大士一家人学佛,到后来个个能够预知时至,往生净土。而且往生的形式还特别有情趣,有趣到什么程度,有人坐着往生,有站着往生。所以,在家学佛应生起信心来。
4、居士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佛教中国本土化的贡献上 外来的宗教、思想如果没有本土化,就不能与当地人的生活、习俗等融合为一体,不能融合就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没有生命力就像草没有根,水一冲就流走了。正是因为它与中国人血肉灵魂融结为一体了,所以任凭怎么风吹雨打、雪霜交加的摧残,总是能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佛教本土化的功劳居士可以说占很大的一部分。何以见得呢?居士在寺院里学到佛法,渐渐影响了自己的家人,再由家人向外扩展,影响到亲朋好友,再由亲朋好友向外扩散,影响了一片社会。你影响了一小片社会,他影响了一小片社会,我再影响一小片社会,越来越多,片片联结,整体影响就越来越大。正是因为两千多年来居士们的不断努力,才形成了中国佛教今天在中国五大宗教实际上占第一位的局面,才形成了无论怎么摧残也不会垮掉的强大生命力。
关于旅游文化之佛教建筑的思考 篇7
近年来,旅游已经逐步演变成一种大众休闲的模式。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一些消费者更加注重对于旅游内容内涵的理解。除了在旅游中放松身心之外,旅游文化的注入也提升了旅游业的整体内涵。在旅游文化的发展当中,一些特色的文化资源成为其中的重要支柱,可以称得上是旅游文化发展的精髓所在。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对于旅游文化的见解,在结合文化同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在思考佛教文化同旅游文化相互融合的同时,更一步的看待我国的佛教建筑发展。
二、佛教文化和旅游文化
佛教文化由于自身包罗万象,而且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是当下旅游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自佛教传入我国之后,无论是朝代的统治者还是民间都在通过大修寺庙来传播佛教文化,因此在我国出现了许多的古寺庙。作为历史的馈赠,它们的建筑风格比较特别,而且端庄稳重。在文化底蕴的衬托下,它的魅力更加独特,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不断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探访学习。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家思想同道家、儒家一样对深灰的发展影响巨大。我国寺庙的建设大多位于风景秀美之地,因此在当下的旅游项目当中,佛教建筑可谓称的上是旅游文化的一个大综合,既涵盖了自然风光的秀丽,又包含了古代文化的沉淀,同时独具韵味的佛教建筑群更是开阔了游客的眼界,增长了他们的阅历。因此,在旅游文化当中,佛教建筑是一个不得不提的永恒话题。
当下在我国,四大佛教名山除了环境清幽雅致之外,也同样凭借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我国的四大石窟也如此,并且伴随着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慕名而来,自然在观赏之后,大叹我国传统文化优秀,乘兴而归。这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就是我国佛教建筑同旅游文化最融洽的结合。
三、我国佛教建筑的特点
(一)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
我国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塔庙里,以塔为中心,周围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着舍利、佛像等,是寺院的中心建筑。但是在传入我国之后,在结合本土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之后,佛教在我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风格。晋唐以后,殿堂逐渐成为主要建筑,佛塔被移于寺外,多建寺前、寺后或另建塔院,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我国古代历来重视方位,寺院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轴线上,层次分明,布局严谨。这些建筑风格都在不断的凸显佛教建筑在我国因地制宜的发展,同事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对于佛教文化的重视。西藏的佛寺建筑,一般有庞大的建筑群,体现出汉藏文化融合的风格,北京的雍和宫,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的外八庙等是这种建筑的典型。佛教建筑风格的相似也可以像我们传达民族、地域之间的不断融合。
(二)佛教寺院的布局
寺院主要殿堂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方丈室等。东侧有僧房、香积厨、斋堂、职事房、茶堂、延寿堂等。西侧多为接待云游僧人的禅堂等。这些作为佛寺的主要构造在我国的寺院中都是大范围的应用的,这些都归功于我国佛教建筑风格的发展。在一些大寺院,门前还有放生池。为的是方便来往香客的祈福还愿。许多寺院都在深山密林中,所以第一道门便称“山门”,而三、山音近,故此一般山门又由三道门组成,象征佛教的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三道门”是我国佛教在奔洳发展结合本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佛教建筑当中的一大特色,它是在历史的层层过滤之下发展而来的,因此极富历史文化气息。这些特别的佛教文化现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产业特色。
(三)佛教建筑之美学特征
建筑风水学论文:佛教及佛教建筑 篇8
建筑作为类型被引入中国的有很多,博物馆1、佛教寺院、教堂、火车站、体育馆等等,这些建筑伴随着外部文化的渗透而逐渐在中国生根。这些建筑类型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文化性的,如博物馆、教堂;另一类是功能性的,如火车站、体育场。其中,功能性的建筑多以原型为蓝本,在中国进行了相对直接的引入。而文化性的建筑类型,大多在中国经历了“借壳”阶段,然后又走上了不同的本土化方向。
那么什么是“借壳”呢?所谓的“借壳”在本文中指的是,原有建筑类型借用其他建筑类型的建筑实体和空间,来实现本身建筑功能的现象。佛教寺院中所经历的“舍宅为寺”以及如今的故宫博物院,都是“借壳”现象的实例。那么为何文化类建筑会有这一现象呢?下面,本文从博物馆和佛教寺院这两种建筑类型来入手,谈谈这一现象发生的根由。
2. 博物馆的引入和本土化
首先从博物馆开始分析。从词源学来讲,“MUSEUM”这一英文单词起源于希腊的缪斯神庙(MEUSIN),一百年前,中国才通过日本对该词所译的“博物”与“馆”连在一起,指代来自西方的这种新鲜事物。2西方现代博物馆的发展与资产阶级的壮大有着直接关系。很多社会学家都对博物馆的诞生做出了深刻的文化探究,形成了博物馆是资产阶级对平民大众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劝诫和规范的工具,以及他们用于展示权力和宣扬社会地位合法性的工具。罗宾·伊凡斯(Robin Evans)和赫尔穆特·塞令(Helmut Seling)等人的研究(1982)证实了,博物馆和监狱建筑的发展存在着逆反对称,随着监狱建筑功能的逐渐封闭,3博物馆建筑则逐渐开放,代替了监狱实现权力展示与行为劝诫的功能。4这种解释似乎听起来很让人压抑。如果拿卢浮宫和大英博物馆对市民开放来讲的话,至少它们代表了社会的进步,宣示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
中国近代,敲开中国大门大的不仅是西方的坚船利炮,更是西方的文化。中国最早的现代博物馆有西方传教士引入。其中由法国神甫韩伯禄在上海开始筹建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也就是徐家汇博物院和上海震旦博物院的前身,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当时西方各国几乎都在中国开设了博物馆,其中夹杂着披了博物馆外衣实质上搜罗中国物产资源的冒牌货。该博物馆最初也很难称得上是建筑,只是寄居在教堂旁,但也算行使着博物馆的功能,直到搬入震旦大学,才算有了栖身之所。最早由中国人开办的博物馆是南通博物苑,由清末民初著名的爱国人士张謇先生一手创建。其中的建筑风格亦中亦西,表现了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不舍和西学的不懈努力。这时的博物馆在中国仍处于雏形阶段。博物馆建筑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在国人眼里并不确切。
博物馆在中国真正得到一次大规模的发展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在北京,出现了一大批当时的民国政府开设的博物馆。随着五门被设为北平古物陈列所,国子监被设为北平历史博物馆,中南海中筹办起北平研究院博物馆,我国自此有了国立博物馆。上述博物馆的共同特征就是借用前清遗留下来的建筑,废止原有建筑功能,将藏品搬入,行驶博物馆的建筑功能,这就是博物馆中的“借壳”现象。
前文说过,萌芽阶段的博物馆形式各异,或者说建筑形式并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那么到了民国时期,都以传统建筑作为博物馆,是否当时认定了博物馆应该是传统建筑的形式呢?这点是值得怀疑的,同一时期创办的北京铁道学院的交通博物馆,选址于北京府又街,是一座新建的博物馆。该建筑的形式采用了三角山花、柱式、线脚等元素,是相对纯粹的西方建筑形式。所以并不能认定传统建筑形式是民国时期当政者认为博物馆本应的样子。从民族资产阶级的西学思想源头来猜测,用西式建筑来诠释博物馆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那么,当时的诸多博物馆又为什么要“借壳”呢?主要的原因有一下两个方面:其一,辛亥革命后,国内各种势力对革命的果实垂涎欲滴,民国政府还要投入大量精力安定国家,手中的财力和资源匮乏,无力大规模兴建大量新的博物馆。其二。前清后人多次转移故宫中的文物珍品,文化遗产的安全成为巨大问题,时间上不允许再拖延,必须马上成立相关的机构对其进行整理和收编。在这两个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博物馆的“借壳”也就成为不得已的必须。当然,从当时西学的角度,卢浮宫、东宫等开放的皇家建筑也是故宫设立博物馆的蓝本。实质上故宫和它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拿卢浮宫来说,其开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18世纪50年代,法国民众就开始呼吁开放卢浮宫,甚至在法国百科全书中“卢浮宫”的词条里还加上了“应该开放”的注释。直至1793年,卢浮宫才真正对外开放。足可见,卢浮宫的开放是法国政府和公众的最终选择,而故宫则是有巨大限制因素的选择。当时很多“借壳”的博物馆最终又选址另建,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无奈。
如果说,“借壳”是博物馆建筑真正开始本土化的第一步。那么后来的发展则颇具周折。当然,建筑学科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博物馆建筑的形式探讨被包容在更大的建筑思想争论之中。后来的南京博物院是在上述故宫成立时的限制条件消失以后建成的。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建筑形式也被大量用于博物馆建筑当中。改革开放前,许多地方的地质博物馆又开始运用传统建筑形式。而当今,博物馆建筑形式的发展可谓多种多样,发展的脚步已经赶上了西方国家,其中仍有对西方建筑思潮的追随,但也可以看到很多致力于发展中国建筑文化的建筑师在开辟新的中国博物馆建筑的发展道路。有些建筑师在将传统建筑的风味带到现代的社会环境中,苏州博物馆就是其中的成功案例;也有些建筑师正在努力将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理想以与时代相契合的语言呈现出来,浙江美术馆无疑在这方面开辟了天地。虽然博物馆发展的前景依然不清晰,但也能够朦朦胧胧地看到中国存在一条独立于西方国家的发展路径。
3. 佛教寺院的引入和本土化
接下来讨论佛教的寺院。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之间的古印度,是当时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所创。西汉末年开始传入我国,但真正受到官方重视是在东汉时期,也正是因为皇帝的关注,所以在我国大范围地流行起来。明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当他们将天竺高僧请回洛阳时,将其暂时安置在接待外国来使的鸿胪寺。第二年,又另建一处住所,保留了对原有接待外来宾客建筑的称呼——“寺”,这原是政府机构的一个部门,后来转为佛教的宗教空间的用语,也体现出了文化融合的特征。
佛教的空间格局是其中特定的宗教行为模式所决定的。这一模式,在中国通过“舍宅为寺”这一特殊的“借壳”现象,完成了佛教建筑本土化的蜕变,而这种蜕变竟然直至今日依然未改。甚至还影响了佛教徒本身宗教行为的变化,使得佛教也进一步被中国传统文化所涵化。
根据《魏书》中的一段记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阁,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7从这段记栽来看,当时的白马寺应该是参照印度佛教建筑的基本形制,以佛塔为中心,组织整个寺庙建筑的平面关系。塔,在印度梵文中为“STUPA”,汉语译文为“窣堵坡”,也有译为“塔婆”、“浮屠”、“招提”等,简称为“塔”。窣堵坡最早是由土石堆成的圆丘状坟墓,其原型借鉴了印度北部先民竹编抹泥的半球形房舍。因传佛祖释迦摩尼的舍利被8个郡王分别取回造塔供奉。因此,塔就是印度佛教早期的崇拜物。信徒们也是围绕着塔进行各种宗教活动。8那么塔就是信徒们行为的组织点,寺院以塔为中心组织空间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那么,中国的寺院如今为何成为层层递进的院落式空间呢?这种转变的触发点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舍宅为寺”现象。历史发展到这一时期,佛教在我国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影响,佛教的信徒也越来越多,范围也含纳了从黎民百姓到王公贵族的广大人群。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一些有财力的佛教徒,特别是那些王宫贵胄,为了弘扬佛教,将自己的府宅捐赠出来用作供养僧人的寺院。这种寺院布置的方式往往是“以前厅作为大殿,以后堂作为讲堂”,这种方式可以说与原来的以佛塔为中心的布置方式截然不同,空间的划分上自原来的中心向外辐射型转变为层层过渡型。这种空间类型无疑与我国的传统建筑空间类型非常相似,人们更能也更愿意适应这种形式的空间。
而事实上,如果使得新的行为模式以及建筑形式固定下来发展至今,一个单一的事件很难促成这种变化。其背后有如下两个真正原因。
首先一点,行为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空间才能有效地展开。佛殿为主轴的寺院要比佛塔为中心的寺院更符合中国的地里气候条件。印度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常年处于温度高、湿度大的气候中,四季温差变化不大,而中国的中原地区位于温带的大陆性气候区域内,四季温差较大,冬季室外温度很低。印度的气候条件适于在室外进行常年的宗教活动。他们的寺庙是以点状要素来组织周围的宗教空间,这种空间限制同纪念碑的性质一样,只提供心理上的向心型限制,并不提供实质的围和空间、限定物和遮蔽物。所以这是在热带的气候条件下产生出的一种宗教行为模式。这种宗教行为模式进入到中国以后,与本土的气候条件发生了矛盾。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之中,冬季寒冷,夏季酷热,一年中有这么长的时间不适于在室外长期停留的话,原有的宗教行为模式势必会受到影响。因此就会根据新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逐渐将佛事活动移至室内举行,这样就避开了气候对于宗教活动的影响。也是由于这种原因,塔的核心地为由于没有了宗教活动的支持而逐渐被消解了。
另外一点,再从佛教的崇拜对象上来分析。起初,佛教信徒崇拜的对象是存有释迦摩尼舍利的佛塔,但由于宗教的发展和佛塔的损毁等原因,佛像也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崇拜物开始接受佛教徒的礼拜。而佛像是可以放置于室内加以保护的崇拜物,佛像自印度引进到中国,也客观上为只以塔为中心的佛教礼拜行为带来了变化的可能。一方面,塑像的尺度可以控制,适用于不同尺度的庙堂,为将其设于室内带来了方便。另一方面,由于塑像是具有明显朝向性的,这一点与塔不同,也为室内宗教活动的安排带来了方便。由于室内空间受建筑体量的限制,不可能太大,具有主要的朝向可以使塑像摆放的位置居于室内空间的一边,将塑像的正面空间扩大,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更容易组织有效地宗教活动,佛事活动所需的各种物品和器具也可以集中摆放于佛像正面一侧。由此可见,新崇拜物的发展也为佛教建筑的室内化与中国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通过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到“借壳”以后,佛教寺院在中国的成功本土化并不是偶然。这也应了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表达的观点,创造与气候、物产及人的行为习惯关系是非常紧密的。11
4.“借壳”现象的文化阐释
文化类建筑在传到中国后,其发生的“借壳”现象,在对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中能够找到支持的观点。文化似乎是一个包容一切的命题,对其展开分析我们也只能拿出其中的一个细枝末节进行探讨。我们知道,文化学者将文化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研究。其中有一种分发,将文化由内而外分为四个层次,他们依次是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这四个层次的文化越靠内层越稳固,越靠外层越容易变化。单一层面的变化又会次第影响文化的其他层面,这就是文化的一种基本结构。文化类建筑似乎包含了上述各个层面的要素。比如建筑的材料、形式等与表层的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相关,建筑的功能可能与行为层面相关,建筑的精神象征和空间象征与观念层面相关。
文化建筑的引入,可谓是将外部文化的蓝本整体拿到中国。外层的材料、形式等元素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逐渐开始产生变化,也就是文化蓝本的外部开始松动,也就是说,内容与精神核心不变的情况下,作为建筑形式和材料等文化的外层先出现松动,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现象。
所以,博物馆建筑进入中国后,产生各种各样的形式,也是这种松动效果造成的。而佛教建筑略有不同,起初倒是原本参照了印度的蓝本进行了复制。这种不同的原因来自文化渗透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差别。近代西方文化的进入,是一种被动情况,文化本体产生的反抗较激烈,对进入的文化蓝本影响较大,容易使其产生变化。而佛教是中国主动引入的文化蓝本,本土文化对起初对其并不抗拒,所以保存较完整。
“借壳”就是这种外部松动的最终结果,此时已经达到了内外层不统一的阶段,这个发展点是文化外层变化由量变到质变的阀值。接下来,就会影响到文化的内层。拿佛教建筑来讲,新的建筑形式产生了新的行为模式,也就是文化的行为层面产生了变化。当印度教苦行僧式的修行变成庙堂内安逸礼佛行为时,这种难度降低的现象造就了中国大众对佛教的认可,也造就了有中国特色的“临时抱佛脚”的事实。最终在中国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佛教,那么文化的观念层面发生了变化,也就真正完成了佛教的本土化。
相比之下,博物馆建筑的“借壳”并不是完全自然发展的结果,依然是被动的原因,文化渗透还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显而易见,在重群体关系的传统建筑中布置博物馆功能并不具有太好的兼容性,虽然会产生全新的博物馆游览模式,但是就像“舍宅为寺”背后有真正的变迁动因一样,如果没有更深刻的与行为模式相匹配的要素存在,这种变化最终不会被固化下来,成为长期存在的新范本。因此中国的博物馆建筑并没有因为这次“借壳”而真正本土化,于是新的影响因素到来,建筑的形式、材料等文化的外层要素又开始变动,形成如今的多元化发展,循着这个发展路径,当有与中国骨子里相契合的外部文化要素出现时,行为和观念层面的要素才会产生变化,博物馆建筑的本土化才真正充分完成。
最后再说一下功能性的建筑为何少见“借壳”现象。火车站、体育馆等建筑也非原发自中国,其引进并非代表了文化的整体层面。因其只涉及到行为以外的层面,所以其最核心的层面也就是发生在建筑内的行为。这种行为实质上就是建筑的功能,这种大规模单体类的建筑组织逻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找不到“借用”目标,所以没有相应的“借壳”现象发生在功能类的建筑舶来品中。
参考文献
[1].本文中的博物馆特指现代博物馆,即开放对象是广大公众、有展示、收藏、研究、教育等功能的建筑,对于中国古代不向公众开放的藏宝阁、皇家苑囿等是否是博物馆建筑尚存争论,不作为本文讨论对象。本文参考的基本观点来自:吕济民,中国博物馆史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1。
[2].对“博物馆”一词源头的论述详见:刘宝明,当代北京博物馆史话,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9:2.
[3].监狱的开放时代指,起初以公开行刑的方式一方面为公众行为规范来惩罚反例,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众茶余饭后乐于参与的观看活动。
[4].关于博物馆诞生的文化研究请详见:[英]托尼·本尼特著,王杰、强东红等译,本尼特:文化与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5].图片来源:刘宝明,当代北京博物馆史话,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9:8
[6].图片来源:刘宝明,当代北京博物馆史话,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9:9
[7].杨玲,谈佛寺建筑类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沈阳大学学报,2003.6:66
[8].申平,佛塔形态演变的文化学意义,沈阳工学院学报,2001.6:59
[9].图片来源:曹如姬,山西五台山寺庙建筑布局及空间组织,[硕士学位论文],太原理工大学,2005:26
[10].图片来源:曹如姬,山西五台山寺庙建筑布局及空间组织,[硕士学位论文],太原理工大学,2005:28
【建筑风水学论文:佛教及佛教建筑】推荐阅读:
建筑风水12-13
建筑风水与建筑设计05-16
大乐林寺藏传佛教建筑及塑像调查研究06-12
佛教建筑05-25
苏州佛教园林建筑07-26
藏传佛教建筑特点06-12
大理古城的佛教建筑06-08
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08-24
室内风水学论文05-29
家居设计与风水学论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