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理念论文

2024-06-06

风水理念论文(共8篇)

风水理念论文 篇1

风水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古人从生活经验和日常积累中提炼出风水理论,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建筑选址和城市规划与它联系紧密。广东广雅书院“脸谱”的平面设计标新立异,独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她的选址、平面规划与风水理论的联系甚为密切。

1 概况

广东广雅中学是一所具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重点中学,现位于广州西村,是广东中学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她创建于1888年,其最早的前身是由清朝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与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上海南洋公学并称为当时中国四大书院,是晚清岭南地区的最高学府,集讲学、藏书、祭祀先贤三大功能于一身,中轴布局,注重山、水、园林文化的传承,具有极富盛名的影响力。

一百二十多年的广雅,历尽沧桑,饱经动荡,历史的更替、时代的变迁在“广雅”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广雅书院时期的“脸谱”平面设计因技术、思想及历史的局限性,保留资料甚少,后因战争、文革、政策、扩建、火灾等等原因而遭到破坏,如今的她有些“面目全非”,“难以辨识”,实属遗憾。然百年名校凭校园优美、亭园雅致之景,校风朴实、人才济济之名而享誉中外,其最初的“脸谱”平面设计形式也成为每一个广雅人代代相传的一段佳话。

2 选址

一向重视教育的张之洞对筹建书院不遗余力,为选址而先后勘察七处,意在选择一处“山水幽胜,去省亦不甚远,在不喧不寂之间”[1]的地方,对比市区与远郊的利弊后选址在“可兼收二者之利,而无二者之弊”的近郊广州西村。他在上奏光绪的《创建广雅书院奏折》中描述此处“省城西北五里源溪乡地方”“云山迤俪,河山环抱,风土清旷,交通便利,近省城而无喧嚣之累”[2]12。《阳宅十书》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广雅书院选址虽与传统书院选在山水幽谷不同,但广雅东北可望白云山,珠江支流小北江贯穿其间,遵循了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的“依山傍水”的风水理论基本原则,既有清幽怡人的环境,又具开风气之便,是张之洞按“觅龙”、“察砂”、“观水”、“点穴”一系列风水理论所得的理想之地。

“天地气交,化生万物”,风水的宗旨就是理气,即寻找生气。而有生气的地方应该是:避风向阳,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之地。据记载,整个广雅书院占地约为83000m2,坐北朝南,馆舍宏大,绿树成荫,莘莘学子生气盎然,闲时乘船泛舟逆水而上,直至荔枝湾,在成片的荔枝林中读书休憩、观赏游乐,整个环境内的“气”顺畅活泼,充满了勃勃生机。

3 平面布局

广雅书院坐北朝南,主体建筑物坐落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共四进:前座大门;一进山长楼,山长(即校长)办公处(图1);二进礼堂,是全校的中心;三进无邪堂,山长授业解惑之所;四进冠冕楼(图2),即藏书馆。中轴线将书院分为东西两部分,间隔东斋、西斋,即两广学子自习和生活的居舍,按“东璧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二十字编号,[2]13每字一斋,每斋十间。东、西斋旁有莲池,由涌道相通,东莲池东岸有钓鱼台,中有湖心亭,以九曲木桥与西岸相连;西莲池东岸有莲韬馆,西有湖舫。莲池之后东有清佳堂,是教师的宅舍,西有岭学祠,“为礼宋儒诸子之所”。外围城墙护校,又有人工护城河潺潺环绕,建涌与莲池相连,院前有东、西桥横跨河上。[3]如今的广雅基本保留了中轴布局的原貌,但其完整布局形式我们仅能从现存的图文资料中获知一二。

3.1“脸谱”规划

广雅书院的整体布局独具特色,据说是风水师精心设计之作:护城河及围墙的围合,宛如人的脸型,方正饱满;横贯广雅东西的莲池,其位置和造型,极像人的眼睛,炯炯有神;中轴线上的山长楼、礼堂、无邪堂、冠冕楼,恰如人的口、鼻、额之所在;东西斋则设计在“脸颊”处,使整体造型更加形象逼真。这种布局特点倒是与风水大师何可达认为的宏村地理风水形式乃是一只卧牛,最终将其规划开发为“山为牛头、树为牛角、屋为牛身、桥为牛脚”[4]的标准“牛形”水系村落有相似之处,可从中得以启示和借鉴,以便更好的研究广雅“脸谱”的设计特点。(图3、4)

风水学提到:“人与天地并列为三,非天地无以见生成,天地非人无以赞化育”。[5]“人道”与“天道”一致,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发展至清末已有千余年历史,形成了相当完备的书院建筑风格,但各书院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自己的特色。广雅书院位于水源充足、地势雄伟之地,如何合理利用它们,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张之洞与梁鼎芬等文人志士进行了反复的商讨与推敲。由作为广雅之眼的莲池非对称的造型,和围合“脸”型的护城河的不规则形状,以及树龄早于建校时间的榕树、樟树等可知,“脸型”的平面布局是在对该地充分勘察的基础之上,结合“天人合一”风水原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水流、树木等固有资源,尽量保持生态原貌,减小工程消耗的基础上而设计建造的,实现了天人合一的祥和境界,满足了人类的本质需要。

俗语说,相由心生。从广雅书院的复原简图可知,其布局如“国字脸型”的男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通常被认为具有忠义、耿直、坚毅、果敢的性格。结合时代背景和张之洞的思想主张,这种布局也与张氏定名“广雅”,取义“广者大也,雅者正也”,强调所培养的人要“知识广博,品行雅正”的期望有种种联系。

3.2 水系的利用

“风水之法,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不论是帝王将相选址殿宇,还是寻常百姓择基建宅,无不以水为上,希望能够逐水而居。人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水能聚“气”,“观水”“尚水”在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雅书院选在山河环绕、水系发达的广州西村,珠江支流小北江贯穿广雅,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脸谱”布局及建筑结构的发展。

广雅书院护城河(图5)与莲池(图6)相通,并与风景怡人的荔枝湾相连,形成了“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流动,乃水的本质特征,动则生机无限,潺潺流动的护城河之环绕,为广雅书院增加了无限盎然的生气,体现了“湾环曲折,水格之贵”的风水理论。《庄子·天道》云:“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6]莲池水清且静、以舒缓的内弧流动,被认为是风水中的吉水。莲池的静,与护城河的动相结合,形成一种动静结合、“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之美,体现了人类的尊重自然、合理利用水系的智慧和力量,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个宁静祥和的理想学习场所。建筑与水面倒影交相呼应,形成“虚实相间”的空间感,赋予了校园优雅迷人、灵动活跃之美。

对水的利用和改造,除塑造了广雅书院园林化的景观环境,提供了生活用水,调节了校园的气候外,又具有“自西郊河面划艇沿著小北江前驶,亦可直达母校门前登陆”[1]的水运之便。这样的水系利用体现了风水理论的科学性,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是一种文明生态的缩影,值得学习和借鉴。

3.3 中轴线运用

风水学遵循“适中居中”原则。适中的风水原则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齐,附属设施紧紧围绕轴心,使建筑在平面上的排列有向心看齐的归属感和左、右对称的结构,而在纵深的布局上,也有尊卑长幼的秩序和层层递进的节奏。

梁思成认为“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是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中轴线在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书院建筑也是如此。风水理论主张山脉、水流、朝向都要与穴地协调,广雅书院的中轴线南起大门,经山长楼、礼堂、无邪堂、冠冕楼,最后在护城河处结束,斋舍、莲池、石桥、清佳堂、岭学祠等对称分布在轴线两边,护城河、围墙也对称地紧紧环绕。且学子的斋舍居南,师长的居所位北,体现了中轴线的纵深布局,也迎合了尊师重教、长幼有序的传统美德。

广雅的特别之处,在于她的设计不墨守成规,突破了被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中轴线格局的束缚,有自己的新意。“脸谱”布局形式,对称中又富于变化,摆脱了传统中轴线建筑带给人们的庄严、壮丽、压抑之感,反而使人觉得亲切又风趣,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3.4 植物配置

“树木弯弯,清闲享福;桃株向门,荫庇后昆;高树般齐,早步云睇;竹木回绕,家足衣绿;门前有槐,荣华富贵”,风水学对于对植物配置、方位、寓意也甚为讲究,认为“草木郁茂,吉气相随”,《相宅经纂》中也主张村庄、宅周植风水树。广雅书院具有浓郁的亚热带风情和优雅的岭南林特色,处处大树参天,草木欣欣,鸟语花香,与雅致宏大的建筑和潺潺流水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画卷。其中,有象征“风水树”的260多岁的老樟树(图7),也有寓意“增吉之树”170多岁的大叶榕,它们历经风雨却依然郁郁葱葱,比广雅还要“年长”,足见古人在设计规划时对影响到风水命脉的生命树的方位、寓意的重视,以及对“天人合一”理念的追求。此外,风水学要求阴、阳两种对立元素的均衡和统一,植物配置依照阴阳关系讲求均衡性。广雅大门前甬道两旁绿荫如盖的榕树林,冠冕楼前满树火红的高大木棉,莲池中繁盛的荷花,环莲池四周轻拂的垂柳,及种类繁多的绿树红花,高低错落有秩,随季节生长变化,生生不息(图8)。

植物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作用,使校书院空间更舒适、更生态、更怡人,为这所百年名校增色不少。

4 结语

英国著名的科学史权威李约瑟指出,中国风水学是“准科学”的,包含了一定的美学成分。风水学作为一门学问代代相传,是古人择基建宅及日常生活等方面所信奉的“科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广雅书院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了风水的部分理论,形成自己的特色,证明了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当然,它们被有意无意地掺杂了许多非科学的、落后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公正、辩证地学习、扬弃和应用它们。

图片来源

图3:广东省广雅中学.广雅120年[C].内部资料:

2008:16;

图4:google地图;

其余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参考文献

[1]黄育芳.清末书院到学堂的现代化转换——以广雅书院为中心[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54.

[2]广东省广雅中学编.广东省广雅中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2-13.

[3]周汉光.张之洞与广雅书院[M].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313-317.

[4]武旭峰,余治淮.西递·宏村[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58.

[5]张亚丽,陈荻.风水学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2(1):97.

[6]刘亚平,罗龙,佘维.安徽宏村古水系审美特征[J].艺海,2008(3):187.

风水理念论文 篇2

“风水师”靠的就是一张嘴

密坤乾是1999年才混进“风水师”这个行当的。按他的话说“自己纯粹是半路出家,半瓶子醋”。

在此之前,他在一家镇办企业当了6年办公室主任。后来企业倒闭了,他摆摊卖过皮鞋,租房搞过加工,到外地贩过奶牛……也许是时运不济,不仅没赚到钱,连从亲戚朋友那里拆借的40多万元都快赔光了。

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密坤乾遇到了自称曾在九华山修炼过的“风水大师”廖先生。

“最近是不是正在走霉运呀?”廖先生一句话就说中了密坤乾的心思。接着,他从分析密坤乾的运势开始,上到天文,下到地理,海说了一通,话语中夹杂着密坤乾半懂不懂的术语,滔滔不绝,这让连连走霉运的密坤乾很是敬佩。他仿佛溺水时抓到一根救命稻草,非要拜廖先生为师,学习算卦相面看风水之术。

“风水大师”廖先生说,“想学可以,学费5万元。”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5万元的学费可谓天价,但密坤乾铁了心想学。他内心真正的想法是,或许自己从此会找到一个发财致富、摆脱困境的终南捷径。

廖大师给他找来一堆历代方士写的有关堪舆之术的书籍让他看,并让他重点背诵《周易》里的某些章节。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密坤乾读得相当艰难。遇到很多不懂的问题,廖大师也不解释,只是告诉他多记人名、书名和一些看似高深的术语就行了。一个月以后,廖大师就让他进入实践阶段,跟随自己去给人看阴宅、阳宅,替人算命、指点前程。

在给师傅当跟班的半年时间里,密坤乾慢慢明白了,所谓的风水大师,其实当起来也不难。除了背诵一些必要的口诀,学会某种固定的推断演算和画画草图,剩下的主要靠嘴皮子功夫。

不仅要学会察言观色、掌握揣测别人心理的技巧,适时送上一些别人爱听的恭维话,还要学会给别人挑毛病。再就是学会画一些连自己也不明白到底有没有效的符咒,让客户藏于屋子的某个角落。这么一来二去,故作神秘的背后似乎真就产生了某种神秘力量,最后连自己也相信了。“风水之术在中国繁衍流行了2000多年,肯定是一门高深玄奥的学问,历代也出过不少高人,但我入行这10年多来,见到的真正高人却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一知半解,把这行当看成了发家致富的敲门砖。”密坤乾告诉记者。

“风水师”要织出一张网

虽然花了5万元没学到啥实际的东西,但密坤乾从没觉得自己吃了亏。让他觉得自己一点也不亏的原因是,他学到了一些更为有用的东西。那就是如何尽快在社会上织出一张包装自己、虚构某种神话的关系网。在这一点上,和传销没有本质区别。

密坤乾慢慢发现,围绕在师傅周围的这张网主要由以下这些成员组成:大大小小的官员、房地产开发商、企业老总、大学教授……总体数量大体有20多人。只要这些人出现的地方,都会把廖大师捧得特别高,他们的话题始终以廖大师为中心,每个人脸上都有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表情,就像一出事先排演了无数次的戏,无形中会把人带到一种顶礼膜拜的氛围里。

密坤乾还惊异地发现,每一个发展的新客户都似乎与这张网的某个成员有联系,而这张网里的每一个成员都与廖大师有某种利益上的撕扯不清。

某一次,密坤乾亲眼看见他的师傅廖大师,从一家大型企业刚刚交来的30万元“风水顾问年费”里,拿出15万元给了和他交往甚密的另一个企业家。显然,这个客户是那个企业家拉来的。

当密坤乾把个中的种种玄机弄明白之后,他也开始留心发展自己的人脉,搭建自己的网络。3年以后,他也像师傅廖大师一样,周围同样簇拥着这样一批人,而他几乎每出去一次,都能提回一密码箱的钱。

笃信风水的官员越来越多

“这些年,我给多少人算过命看过风水,已经记不得了,但其中占很大比例的肯定是大大小小的官员。这里面不乏市长、县长、局长、科长、镇长啥的。久未得到提拔的,找我占卜官运,看何时会得到擢升?鸦官场不顺的,请我去他家的祖坟看风水,指点迷津;贪污受贿的,也找我画符作法,以保佑他平安无事。”

常年和形形色色的官员打交道,使他很容易就能揣摩出各级官员心里想啥,需要啥。然后,利用给他们算卦和看风水的机会,说些他们愿意听的话,再煞有介事地布布阵,画画符,就可以了。“很多时候其实就是给别人一个心理暗示的作用,让他们觉得,已经有符咒的作用和风水的加持,信心就有了,很可能促成了一件事的成功。”密坤乾认为。

“给官员算命看风水的好处是,看不准他也不会找你麻烦,因为本身也没有准与不准的具体标准可言,风水师很多时候说的都是模棱两可的话。”密坤乾说,“如果一旦偶然被你预测准了,那这名官员就会从此迷信你。遇到事就会主动找你拿主意,求你帮其分析,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其座上宾。甚至他还会带着邀功的心理把你推荐给他的上司,上司再推荐给上司,从此为你趟开一条在官场畅通无阻的风水之路。”

密坤乾就这样靠着自己头脑活泛,投机钻营,结识了不少官员。他不仅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官员的私人聚会,还成为官员隐藏的时事高参。

“要说官员特别热衷风水,并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官场风气,应该还是从2005年开始的。”密坤乾说,“别看有的领导在公开场合说话一本正经,私底下却对风水很痴迷,对我也是毕恭毕敬。”

时下的某些官员为何迷信风水呢?按密坤乾的看法是,这些人其实既空虚又自私,他们聚在一起,基本不谈工作,唯一关心的是他们各自的前程。

随着官员对风水的热衷,密坤乾的“神通”也渐渐地被夸大,被追捧,款项源源不断地进来,有一段时间他自己甚至都觉得,家里就像开了印钞机。

记者随便在“百度”上搜索了几家风水网站,发现他们担任风水顾问的企业名单上有七八家赫然是国内有影响的大企业。“给这些企业当顾问的风水师,年费不会低于百万,”密坤乾说,“一些话只有从风水师嘴里说出来才有用,一些商人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他们要想拿下某个工程,往往会采取曲线方针,从风水师那里下手,让风水师去影响决策者。一旦工程拿下来,风水师的回报当然也是很高的。”

“风水腐败”中风水师不过是帮凶

说起自己打算收手,彻底离开这个行当,“我之所以重新选择职业,并不是对风水的否定,相反,我以后也许会充满兴趣地去把风水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来好好研究研究。因为我坚信风水是藏在我们每个人内心的秘密。”密坤乾说,“我不愿意就像一枚被随意掷来掷去的骰子,在一张看不见的网里受人摆布和控制,无意中成为帮凶的角色,这或许是我打算离开这一行当的真正原因。”

风水理念论文 篇3

(一)

观点决定策划。小区的风水策划, 笔者以为, 应遵循风水之以下一般理论, 或者说是观点吧。

1.万物皆“气”观。万物皆为“气”, 是风水之最一般的观点。关于这一观点, 笔者在《关于财路若干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一文 (详见《中华建设》杂志2012年第11期) 中, 有如下论述:“风水学认为, 万物皆为气。气, 清者为天, 九星生焉;浊者为地, 山、川、陆、水存焉。地载万物, 始有人出。于是天、地、人便构成了风水的三要素。九星运转以成时空、方位, 山、川、陆、水变幻以成形势、峦头。人们为了生存、繁衍、发展、宜居, 认识天地、顺应天地、利用天地、改善天地、于是便有了风水, 便有了风水学上的时空 (理气) 方位、形势峦头两家。风水学实际上是人类为求生存、求繁衍、求发展、求宜居而逐渐认识天地、顺应天地、利用天地、改善天地的一门学问。风水学中所谓的天、地, 用现代的观点来说, 指的就是自然环境。风水学将其归结为‘气’, 虽不乏唯心、迷信色彩, 但风水学是一门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却是不争的事实。”万物皆为“气”, 小区无论域大域小、量多量少, 总是为“气”, 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 其风水策划, 总是离不开“万物皆为‘气’”这个风水观。

2.太极层次观。风水学认为, 空间无论大小, 万物无论俊丑, 事体无论巨细, 均是“一太极”。“物物皆太极”, “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 “一物从来有一身, 一身自有一乾坤”。宇宙是一太极, 地球是一太极, 一个国家是一太极, 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村庄、一个机关、一个庭院、一个工厂、一个学校、一个企业、一个小区、一个楼盘、一幢建筑、一个住宅、一个房间、一个办公室是一太极, 一物、一山、一水、一路, 乃至一幅画、一个图形……均是一太极。太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太极不分大小, 只是层次不同而已。

太极有三个基本的观点:一是太极中心观。因此, 风水上有时把太极点作为一个空间的中心来看;二是太极的平衡观, 即太极的四面端正、八方圆满观。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八卦贵在八方圆满, 四面端正, 不能一方一面有缺。一方一面有缺, 就无所谓八卦, 亦无所谓太极。八卦八方各有类象。八卦一方一面有缺, 不圆满、不端正, 则类象之人、之事、之物就会留下隐患。以乾位为例, 太极如乾位空亡, 其类象之一为男主人, 隐患就可能应验在男主人身上。其余各“位”类推, 其它类象之事、之物亦类推。关于这方位的内容, 笔者在《端正圆满, 均衡界定, 四平八稳吉祥宅——28形煞之缺角煞化解及八卦初探》一文 (详见《中华建设》杂志2011年第3期) 中已有提及, 有兴趣的读者, 可以参考;三是太极空间观, 即太极的方位观。前已述太极衍生八卦, 八卦者, 八方也。其空间方位自现矣。

物物皆太极, 小区亦为一太极, 楼房亦为一太极, 小区物物皆太极, 就要运用太极三个基本观点, 来策划, 来布局。

3.场气泛存观。万物皆为气, 物物皆太极, 太极亦为气, 一太极为一气场, 气场之气即为一太极之场气, 场气广泛存在。场气广泛存在, 既为风水学之基本观点, 也为现代科学所证明。宇宙有宇宙之场气, 地球有地球之场气, 城市有城市之场气, 建筑物有建筑物之场气, 植物有植物之场气, 人体亦有人体之场气, 不同场气无不相互作用着, 故场气宜纯宜清, 宜位位生来, 不宜混, 不宜杂。若干建筑物组成的建筑群, 气若不清、不纯, 不是位位生来, 或因排列不当而发生吉凶裂变, 就会影响居住之人。据说某地有一建筑群为行列六排布局, 居住状况很差, 灾病横生, 难明原因, 后经一风水师实地勘察, 原来该建筑组团呈太极六十四卦之山地剥卦, 卦象雷雨、腐烂, 阳消阴长, 卦象凶, 场气不佳, 后经调整, 使排列变成山雷颐卦, 居民的健康和经济状况始出现好转。此例, 对我们小区的风水策划, 无疑是一警示。

4.气从形导观。也叫场气随形观, 场气形导观。“气”无形、无状、无边、无际、无时、无空、无色、无味, 从本源上来说, 气亦无吉, 无凶, 但气入太极, 因太极之有形而有形, 因太极之有状而有状, 因太极之有边而有边, 因太极之有际而有际, 因太极之有时而有时, 因太极之有空间而有空间, 因太极之有色而有色, 因太极之有味而有味, 因太极之吉而吉, 因太极之凶而凶。气之运行, 从虚处来, 到实处止。实者, 有形、有边、有际、有色、有味、有凶、有吉之物也。气随实处之形而行, 如遇直冲之路, 便依直冲之路而行, 便为冲煞;如遇乱砾尖石之地, 就依乱砾尖石之形而形, 便为廉贞煞;如遇间隙过小之两高楼相间之缝隙, 则沿实墙之形而行形成天斩煞………风水中之形煞, 无不是“气”因太极之形而形, 因形而行, 因凶而凶而致。气之运行, 从高处来, 向低处去, 同一路冲之煞, 为什么由高处直冲低处, 比平路直冲, 煞害要大, 是因为由高处冲低处与平路直冲叠加之故。诸如此类之问题, 都是我们在一小区风水策划中, 要予以高度重现的。

5.阴阳互根观。万物皆为气, 气分阴阳, 这是风水学之基本常识。阴阳既对立又统一, 相反相成, 相互作用, “无阳则阴无以生, 无阴则阳无以化”, 相互依存, 相互转化, 阴根于阳, 孤阴不生;阳根于阴, 独阳不长, 任何一方如果失掉对另一方的依存, 就无什么阴阳可言。冈埠之地, 冈为阴, 埠为阳;平阳之地, 凸为阳, 凹为阴, 楼宇之间, 间距太小, 阴气重矣;房宅屋内, 四面皆窗, 阳气盛矣。“重矣”、“盛矣”, 皆失其根, 不吉矣。小区风水策划当然要注意这些了。

6.五行平衡观。气, 清者为天, 浊者为地, 地生万物。依风水学的观点, 组成万物的物质基础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由这一观点衍生, 可得出风水学中与之相辅相成的另一观点:即世间万事、万物 (包括空间) 都有各自的五行属性。具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的万事、万物 (包括空间) 相处于不同层次的太极, 就会产生生、克、制、化、泄五种关系。使强的一行变弱, 使弱的一行变强, 最终达到和谐相处, 这就是五行的平衡观。五行平衡为吉、失衡为凶。一部中华风水史, 无时无处不体现出阴阳互补、五行平衡。小区作为一太极, 其风水策划之目的, 就是求阴阳之相反相成、五行之平衡。

7.有情为吉观。山朝形正景明, 水绕澄清缓平, 风水谓之“有情”。有情为吉, 否则为凶。关于这个问题, 笔者在《有情才是真风水》 (详见《中华建筑》杂志2011年第7期) 、《四灵风水与宜居环境》 (详见《中华建设》杂志2011年第1期) 、《谈风说水话流派》 (详见《中华建设》杂志2013年第9期) 等文中, 均有比较详细的论述, 本文不予展开。

风水理念论文 篇4

他参与了新加坡国家古迹双林寺和资政第修复工程、国家级文物泉州灵山开元寺落架大修等多个项目,并且是《清史·图录》建筑卷的主编。

方拥对古代建筑的风水学造诣深厚,早在1997年11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就收录了他所写作的论文《论风水术中的理性因素》。

本刊就“风水究竟是什么”对方教授进行了专访。

Q: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又讲授外国建筑史,对于风水,从一个建筑专业人士的角度,您认为应该怎样定义?

A:风水以前的正式叫法并不是风水,叫堪舆、地理。自新文化运动之后,风水就被当成了迷信。所以现在学术界并不说风水,叫选址。选址其实是古人的环境生态学。是古人对生活和生产经验的总结。

Q:那么风水,即学术上所说的选址,在我国是怎样成为一门专门学问的?

A:因为整个中国大陆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气候很不好,容易出现极端天气。我现在走了那么多国家,中国差不多是气候最差的。像巴黎、柏林,夏天30多度,电视上天天就说热死人。我在北大的房子,夏天高达40多度。像南京、上海,冬天又冻得要死。这样的气候,在没有暖气、冷气的古代是会死人的。

于是古人开始动脑子。因为虽然天气不好,但由于中国地势多样,能找到很多小气候不错的地方。

对于选址具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学术界还没有定论。据我的研究,甲骨文就已经开始记录选址知识。最初甲骨文的“水”字杂乱无章,最后定型成现在的“水”字时,它是水从西北往东南流的样子。这其实是古人在模拟黄河、长江水的流向。

西安半坡是中国古代人选址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早期人类已经有意识地选择在半坡上生活,而非平原,因为平原不是水灾就是旱灾,山顶则总是缺水。4000年前大禹用疏导的方式治水,那是中华文明繁荣的开始,人类的选址经验应该也是从这时开始积累的。

Q:古人在风水(选址)上有哪些规则?

A:首先,一个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应该是安全的,比如说不能发洪水,因此,山谷不能住。第二,古人挖井困难,要近水源居住,生活、交通都方便,但也不能太近,不然涨潮就被淹了。第三,小气候要好,要冬暖夏凉。

我们一般都说水北山南。整个九州的地势就是西北高,东南低。西边是昆仑山,像东边的山东,原来是浅海。西伯利亚寒流从西北吹过来,于是选西北方有山,能挡住风的地方建造房屋。建在山顶,风大太,生活、种庄稼、养鸡鸭都不太好。山谷又容易发洪水,所以建在半山坡最好。背靠西北的大山,面向东南,这就是“负阴抱阳”。这样一来,冬天从西北来的风被挡住了,夏天东南风又能吹进来。这样就冬暖夏凉。

古人一般住在河边,因为挖井困难,河边方便取水和交通运输。我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水向东流。河流拐弯的内侧,也叫“汭位”,适合建造房屋,这里水流速度比较缓慢,泥沙会在这里堆积,形成缓坡,妇人还可以在这里洗米洗菜。

河的外侧是反弓水,凶位。因为这里水流比较急,容易带走泥沙。如果在上面盖房,房子可能塌下来。我曾经到厦门附近参与一个项目规划。当时去看过之后,我问当地人河外侧那边是不是经常淹死人。他们说是,就是因为水流比较急。

风水总结出四点:“觅龙”,就是西北方向有个大山;“查砂”,砂是小山,说西和东边要有小山;“观水”,水要在面前环抱,这种水流叫“玉带水”,如果山上的水直接对着房子冲过来,肯定会倒霉;最后是“点穴”,确定建筑基址。

Q:中国古代建筑都符合这些风水(选址)规则吗?

A:基本上是。北京其实就是一块很好的地方。它是依托永定河跟西边的山建造。从军事上讲,这里进退有据。往北是内蒙古,偏东方向到东北平原,往西是山西。所以北京是时间最长的首都。天津就有问题,只比海平面高3米,涨潮就会有2点多米,发大水就完了。

北京潭柘寺就是一个好地方。后面有九座山,门前一条河,这个地方冬暖夏凉,夏天的时候比北京城里低好几度。还有咸阳、洛阳都是水北山南。银川在西北高原,东边一大片平原,西边背靠贺兰山。在荒漠中,那个地方天气好,庄稼长得好,自然能发展起来。

再比如四川的阆中古城,广西的柳州都是被水环抱。还有拉萨,按理说,拉萨在青藏高原应该很冷。但拉萨的天气跟成都、昆明很相似,冬天最高温度始终在10度左右。因为它四周有山,东南山低,西北山很高,有五千多米。前面还有一条拉萨河流过。这也是为什么拉萨从1000多年起就是西藏的都城。河南的安阳能成为殷商古都,也是因为它的山水河流很适宜人的生活。

Q:有哪些地方是违背古人风水(选址)的标准吗?

A:非常少,像西安古城就不是遵循那个标准,它更多可能是出于军事和交通上的考虑。

Q:这样说来,风水(选址)是有一定科学性的,为什么会变成迷信?

A:一是中国社会很少记录科学技术,都在记录什么帝王功绩,像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结果火枪反而不是中国人的发明。科举文人也不关心这个,都在谈治国平天下。于是选址的知识只能靠口口相传。后人听到的时候,也没经过论证,去想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知道这样做好。时间长了,就融入了文化。二是骗子很多,古代现代,骗人的风水师都很多。到后来,风水就变成了迷信。

讲风水在华人社会很常见,这一文化已经根深蒂固了,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忌讳。

前年我到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当地的华人请我去讲风水,讲完之后他们听了也不喜欢,因为我讲的不是他们想听的那种风水。但一个姓吴的老板很喜欢听,请我去参观他的家。他那个房子是英国人设计的,据说是研究了印尼传统房子之后做出来的。那个房子采光通风都很好,印尼很热,这能省下不少电。建造的时候花了很多钱,但吴老板说,几年下来他都赚回来了。

nlc202309022149

不过,那个房子屋檐挑出很大,有很多尖角,那个英国人认为尖的屋檐有利于通风。附近的华人经常跟吴老板开玩笑,说他屋子风水不好。

他对面的一幢大楼也是华人的,墙上贴了很多东西。我看出来上面贴的全是大镜子。镜子在古代就被认为是辟邪的工具。就像我们小时候被教导说,吃饭的时候,筷子或刀剪不能对着人。这显然是华人为了防止被对面的“坏风水”影响弄的。不过那种尖角在英国或美国可能就没人介意。

Q:古人介意那种建筑的形状吗?

A:古人并不讲究。这完全是现代城市居住拥挤之后,人对建筑形状有了要求才出现的问题。

Q:风水(选址)是什么时候开始逐渐融入中华文化的?

A:主要是从明朝开始的。像故宫里的水,流到每个宫殿前都要从西北往东南绕一下。它其实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实际功能,成为一种观念上的反映。还有人工堆成的景山,那么小,挡不了什么风。

同样的还有北边不开门的说法,像北京北边没有城门,北京大学北面没有门,也是因为北风冷的经验总结下来之后,就融入了文化。

明朝时,人们重视风水,常在巽位也就是东南方建一个塔楼,就是风水塔。我国地势普遍是西北高东南低,再好的风水也不完美,所以要补足。像我家乡安庆的振风塔,就建在我们古城的东南边。说是佛塔,但后来经过我的研究,那应该是一个风水塔。中国很多地方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塔楼,都是明清时代留下来的。这些塔楼虽然在功能上没有实质性的效用,但作为一种景观倒是蛮好的。

Q:在选址观念上,中国南北方没有差异吗?

A:古代中国的概念只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汉族人居住的地方,基本离不开这几个大的框架,偶尔因为具体情况有小的差异。

像我在粤东潮汕那里做调查。那里的水往西流,因为山在东边,珠江就分东江、西江。尽管地势已经改变了,但住在那里的汉人还是把排水口放在东边。

还有台湾,它的地形跟大陆恰恰相反。台湾是东南面有山,所以台湾是西流水。清朝有个官员到台湾的时候,向皇帝打了个报告,说台湾穷山恶水,因为水居然往西边流。

台湾四季变化不大,不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他们最担心的是刮台风,台风是从东南方向来。所以台湾人主要住在西边,因为山在东边,可以挡住风。像垦丁这样的东海岸只能用来旅游,住人很危险。

台湾明末清初建的房屋,像布政使司、保安宫,还有各种庙,跟大陆的选址一样。但日本人去了之后,情况就有所改变了。

Q:其他华人社会还是刻板地遵循传统的选址规则吗?

A:有华人的地方一般还是这样,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像新加坡,地形跟中国完全不一样,那里的福建人很讲究传统的选址规则。一定要找一个西北高东南低的地方。比如莲山双林寺,虽然叫莲山,但根本没有山。就是把西北堆得高一点,从南到北,坡度相差30米左右。好在这里再大的雨都不会积水。

Q:那里的华人还是会像国内很多人一样讲究风水吗?

A:是啊。莲山双林寺的老法师是福州人,他觉得东南低不好,要补足。于是我们参照福州宋代石塔,给他们做了龙光宝塔。

我在新加坡乌节路东边做过一个民居改造。那是1998年前后的事。总统府对面是一个清朝潮州人的民居,叫资政第。那是一个长方形四合院,但平面不是正方位,斜角对准总统府。当时我接到的任务是把尖角改成圆的,做一个水池、一个潮州式的亭子。现在用谷歌地图还能看到改的圆角。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大约是相信尖角太凶。

风水如果传得太极端,就变成了一种迷信。2004年,一个外省的学生不知道选北大还是清华。他爸爸托在北京的朋友去两个学校看看。他爸爸的朋友看完之后,回去就写了一封信,说北京大学像个大庙。因为北京大学最重要的地方是西门,西门进去先过桥,两边有两个华表。就很像庙。清华大学像个坟墓。清华最重要的是二校门,是民国时修的,一进去之后是片大草地,再进去的大礼堂是圆顶,圆顶在中国人看来可能像坟墓,后来那个学生就来了北大。

Q:这种观念是可以推翻的吗?

A:上海外滩就是一个反例。清代上海县城建在汭位。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时候,他们不把房子建在那个县城里,反而建在凶位上,就是现在的外滩。后来我明白了,英国人法国人是开着大军舰来的,凶位水深,才能停下深水轮船。也就是说,对于农耕民族来说会淹死人的凶位对欧美人来说是好地方。结果现在的浦东开发,还不是开发得好好的。

Q:为什么他们喜欢“凶位”?

A:西方文化整个还是一个海盗文化,强调侵略。英国12世纪被法国诺曼底公爵攻入英国,夺下王位后,一直到现在还是英国的王室。而诺曼底人是北欧海盗。他们更喜欢能停靠大船的地方。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强调人可以征服自然。

但工业文明现在也遇到了问题。像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它整个城市低于海平面,修建了大坝以为可以抵御飓风。2005年8月卡特琳娜飓风席卷路易斯安那的时候,那个大坝什么用也没有。中国古人就不会把房子建在这里。

中国一直是农耕文化,讲究顺应自然。比如中国的农历对应的就是气候。农民用的是平底船,把房子建在汭位,也利于把船推上岸。

Q:西方国家是否有类似中国选址的体系?

A:中华文明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持续的文明。选址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但像德国、法国、英国,历史相对短,追溯到文艺复兴以前,这几个国家的语言都还未形成。2000年前的罗马、希腊已经文化断层。而今天西方文化的主流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在古罗马人看来还是野蛮人。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文明也已经中断,像伊拉克和埃及,现在一片混乱。印度不断被欧洲雅利安人侵略,直到11世纪,伊斯兰教来了,将印度的文明都毁了,最明显的就是佛教被赶到西藏。文明中断之后就没法总结历史经验了。

Q:没有与中国古人选址想法相同的国家吗?

A:欧洲也有农业文明,只是不占主流。东欧农业文明比较发达,很多城堡也是在汭位。北欧、西欧有一些城堡也是。

Q:现在的设计师会考虑风水(选址)吗?

A:现在开发商、建筑师都没有从选址的角度考虑,因为开发商选哪块地的余地不大。有人批评说,北京城这十几年的建筑都是垃圾。不过这是城市规划的问题。现在城市建设首先就是三通一平,把山都平掉。但城市有山非常好,打隧道又是很简单的技术。像我之前在华侨大学的时候,学校在山后面修了几幢楼。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偏,后来就发现房子后面有山挺好的。欧洲城市在城市建设方面普遍做得比我们好。

Q:您对现在的北京人选址有什么建议吗?

A:如果以我的考虑,我会找一个首先是安全的,不能在太高的地方。植被丰富,水资源丰富,是一个局部好的小气候。香山很好,温度夏天比市区低两三度,冬天高两三度。降雨量也多,植被丰富。清朝的皇帝一般都待在香山。不过现在那里地价很贵。还有十三陵也是不错的地方。

北京有很多没有人看出来的好地方,比如房山、门头沟这些地方,就是北京人所说的上风上水的地方。在那里修度假村和住家就挺好。

Q:那现代人买房还需要考虑哪些风水(选址)规律呢?

A:买住房其实最主要看那块地原来是做什么的,地下污染是否很严重,比如原来是不是垃圾场。房子不能靠近医院,因为医院有很多化学品。

20世纪80年代我到华侨大学教书的时候,分的那套小房子北边有山。我发现做饭时家里不用抽油烟,那时还烧煤球。因为厨房在北边,一年四季,风都从南面往北吹。等我评上教授分了一套大点的房子,我房子的通风就出现问题了。我南面的那幢楼比我们楼高,风被挡住了。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在杭州西湖或北京颐和园边上买房,当然从窗户能看到景色更好。屋里冷暖差一点就没那么重要了。要是北边风景好,全是大玻璃窗岂不是更好么?

其实这些道理,就算不是学建筑的,也能想得明白。

风水理念论文 篇5

对比中西方的思想, 可以发现:西方人向来重视人类自身的力量, 他们强调的是“人定胜天”;而东方的文明古国——中国, 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强调“天人合一”。例如, 在建筑材料上, 西方人常用的是砖石结构, 属于砖石系统;而中国的古建筑常用的建筑材料却是木头。从建筑材料的差异上可以看出:西方人追求的是征服自然——他们的材料强调的是永恒;中国人常用的木头却是来源广泛的树木, 可以看出他们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外, 二者在园林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区别。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为人的生存创造良好环境的风水理论正是在这样的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 强调“天人合一”的环境中产生的。

一、风水与巫术

事物有其存在的历史价值和原因, 有积极的一面, 亦有消极的一面, 风水术也不例外。风水学的主要目的, 是要把不理想的地形改成吉祥的地形, 以形成一个局部小气候, 创造优良的生存环境, 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风水的实质, 就是如何有效的利用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 以达到两者相平衡、相协调, 从而达到保护自然, 使建筑和自然相融合的目的。

如前所述的局部小气候, 其有利的选址模式, 可比喻为“穴”, 其一般是三面或四面环山, 地势北高南低, 背阴向阳的内敛型盆地或台地, 甚至经人工改造的地形, 都可以归纳到此种模式。这种模式, 被认为是“藏风聚气”, 利于生态的最佳风水格局, 论曰:“内气萌生, 外气成形, 内外相乘, 风水自成”, 注曰:“内气萌生, 言穴暖而生万物也;外气成形, 言山川融结而成形象也。生气萌于内, 外象成于外, 实相乘也。”再如, 地方病与水土、地形地貌及地质构成关系。

古代文人也对风水有所倚重, 这里不妨引述几阕古代文人的有关风水的诗作。

如, 谢灵运《山居赋》:“抗北顶以葺馆, 瞰南峰以启轩。罗曾崖于户里, 列镜澜于窗前。因丹霞以赤眉, 附碧云以翠椽。视奔星之俯驰, 顾飞埃之未牵。”

再如杨万里《东园醉望暮山》:“我居北山下, 南山横我前。北山似环抱, 南山如髻鬟。怀抱冬独暖, 髻鬟春最先。松卷沐初静, 山葩插更妍。我来犹斜阳, 我望忽夕烟。一望便应去, 不合久凭栏。山意本自惜, 如何许人看。急将白锦障, 小隔青鬓颜。近翠成远淡, 缥缈天外仙。谁知奇绝处, 正在有无间。顷刻万姿态, 可玩不可传。”

风水实际上是地理学、景观学、生态学、气象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从这一点出发, 我们至少可以从风水理论的一些合理性的东西中, 发掘出某些适合于现代建筑设计和规划的理论。现在重新研究分析它的思想内容和它考虑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 仍然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综合以上各例, 可以看出风水实质上是一门内涵丰富, 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无论在理论或实践方面, 均有很强的使用性, 其吸收融会了古代科学、哲学、美学等各方面的众多智慧, 较之迷信、巫术, 其科学性当不言而喻。然一些“巫医”之士却曲解了其中的科学内涵, 嗤之为纯粹的巫术, 以致阻碍了其正常的发展。客观地讲, 风水理论不乏迷信色彩, 但在一定程度上, 其还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 是以实用性为目的的, 否则其不可能沿传至今而不衰败, 更有现代的西方文人学者开始研究它。

二、对“风水”的正义

(一) 风水的起源问题

从黄淮平原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农业文明, 人们的生活、耕作与天地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这种天、人间的关系, 并不局限于克服自然界的影响, 进行再创造, 而是逐渐地产生了对天地间万物的信仰和向大自然学习的态度, 正是基于此种观念, 便产生了中国人的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 而风水理论, 就是这种思想观念的代表, 或者也可以说它是中国人对于自然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模式。

风水概念起源很早, 据说伏羲时期就有了萌芽, 至少在《诗经》、《仪礼》、《周礼》、《孝经》里, 以及选择住宅和墓地的卜筮术与相地术中可以看到。早在先秦就有相宅活动。春秋时, 《尚书》中有:“成王在丰, 欲宅邑, 使召公先相宅。”的记载。至汉朝, 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 某日可取乎?……堪舆家曰不可”的记载。到明朝时, 大军事家, 也是堪舆名家, 《郁离子》的作者刘基, 在一次南游中行至大屿山一带, 曾发感言:“奇哉大屿山, 日后定可富甲天下! (大屿山, 即香港第二大岛。) ”而今事实证明了他的推断。在我们对他精湛的堪舆造诣所折服的同时, 也不得不惊叹堪舆这门学术的神妙!

那么何为堪舆?《淮南子》中有:“堪, 天道也;舆, 地道也。”堪即天, 舆即地, 堪舆学即天地之学。它是以河图洛书为基础, 结合八卦九星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 把天道运行和地气流转以及人在其中, 完整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套特殊的理论体系, 从而推断或改变人的吉凶祸福, 寿夭穷通。因此堪舆 (风水) 与人之命运休戚相关。

从之所以叫风水上又可以看得出, 风和水在整个堪舆界学术理论中的重要性。其实, 研究风和水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研究“气”。《皇帝内经》曰:“气者, 人之根本;宅者, 阴阳之枢纽, 人伦之轨模, 顺之则亨, 逆之则否。”《易经》曰:“星宿带动天气, 山川带动地气, 天气为阳, 地气为阴, 阴阳交泰, 天地氤氲, 万物滋生。”因此, 可以看出气对人的重要性。但为什么要研究风水呢?其实, 气与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古书载:气乘风则散, 界水而止。古人聚之使不散, 行之使有止, 故谓之风水。又说:“无水则风到而气散, 有水则气止而风无, 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 以藏风之地为次等。”《水龙经》也有“水飞走则生气散, 水融注则内气聚”, “未看山时先看水, 有山无水休寻地”等等, 都说明了风和水的重要性。周朝时, 风水术得以较大发展, 但正式的记载始于汉代, 而至六朝时代, 风水理论的哲学基础又进一步得到稳固和发展。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风水书, 是晋代郭璞所著《葬经》。其主题是“得风藏水”, “风水”一词, 即源于此。唐时的高官杨筠松, 为了打败蛮人, 著有风水书《灭蛮经》, 在当时广为流传。其退官后, 又试图以风水术来解救百姓的贫困与疾病。

(二) “风水”相关典故考略

风水术源远流长, 历代沿革, 因而有不少别称, 除称“风水”外, 如堪舆、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阴阳、青囊、形法、地理、山水之术等。这里仅就常用的风水、堪舆、阴阳称谓, 略作介绍。

1. 风水

现今所称“风水”, 一般认为出自郭璞所撰《葬经》, 谓:“气乘风则散, 界水则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 使之行有止, 故谓之风水。得水为上, 藏风次之”, 又有:“深浅得藏, 风水自成”。《葬经》简明概括了风水选择的标准为:“来积止聚, 冲阴和阳, 土厚水深, 郁草茂林”, 等。

较早的《青乌先生葬经》, 亦有“风水”之称。云:“内气萌生, 外气成形, 内外相乘, 风水自成”。注曰:“内气萌生, 言穴暖而生万物也;外气成形, 言山川融结而成像也。生气萌于内, 形象成于外, 实相乘也”。

明代乔项的《风水辨》解释“风水”, 谓:“所谓风者, 取其山势之藏纳, 土色之坚厚, 不冲冒四面之风与无所谓地风者也。所谓水者, 取其地势之高燥, 无使水近夫三肤而已;若水势曲屈而环向之, 又其第二意也。”

及至明代, 又有徐善继、徐善述在《地理人子须知》中综合了前人的论说:“地理家以风水二字喝其名者, 即郭氏所谓葬者乘生气也。而生气何以察之?曰, 气之来, 有水以导之;气之止, 有水以界之;气之聚, 无风以散之。故曰要得水, 要藏风。又曰, 气乃水之母, 有气斯有水;又曰, 噫气惟能散生气;又曰外气横形, 内气止生;又曰得水为上, 藏风次之;皆言风与水所以察生气之来止聚云耳。总而言之, 无风则气聚, 得水则气融, 此所以有风水之名。循名思义, 风水之法无余蕴矣。”

2. 堪舆

堪舆是风水的主要别称之一。就目前所知, 最早当在汉代前期淮南王刘安主持门客所著《淮南子》, 即《淮南鸿烈》第三卷《天文训》中, 云:“堪舆徐行, 雄以音知雌。”结合全文, 是说天地运行之道, 致月令有阴阳变化;有相冲克之时, 亦有和合之时, 前者凶, 后者吉。

在司马迁所著《史记》中, 有《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言及其时卜筮者流有:“孝武帝时, 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娶妇乎?五行家曰可, 堪舆家曰不可……”司马迁言, 自古有卜筮者, 而“今大卜者, 必法天地, 象四时, 顺于仁义, 分策定卦, 旋式正基, 然后言天地之利害, 事之成败”。

东汉时的许慎:“堪, 天道;舆, 地道”, 则堪舆是谓天地之道也。最早及至三国时期魏人孟康, 堪舆一词的释义才与风水产生直接的联系。曰:“堪舆, 神名, 造《图宅书》者。”见于颜师古注《汉书·杨雄传》中《甘泉赋》“堪舆”句所引述者。颜师古比较了孟康的说法, 评述道“张说是也”。孟康之说, 引自何处, 尚无从知晓, 但考证汉时风水的有关术书, 确有《图宅书》或《图宅术》之类, 可见孟康之说, 实出汉代堪舆家所言, 而非其杜撰。

3. 阴阳

“阴阳”一词, 最早见于唐宋, 如《旧唐书·吕才传》:“太宗以阴阳书近代以来渐致讹伪……遂命才与学者十余人共加刊正。”又如南宋朱程綦《三柳轩杂记》:“阴阳家为磁石引针定南北, 每有子午丙壬之理。”但在更多场合, 阴阳概指择时辨方, 占卜吉凶之术。事涉风水也称阴阳, 到元代后才较为流行。

三、风水格局的空间构成

风水学的内容, 旨在选择与创造一个优良的空间境地, 即为死者选择一个优良的墓地环境, 为生者创造一个优良的生存环境。客观地讲, 一个居住点的发展及经营, 受到诸如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有其客观规律, 并不都可以纳入到或符合“风水”的理想模式, 有时即使符合了理想的风水模式, 也不见得就都能产生风水所谓的吉凶祸福的良好效果。本文即以风水中的理想人居模式进行讨论, 以共同好参考。

(一) 风水格局与生态环境

负阴抱阳, 背山面水, 这是风水观念中宅、村、城镇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基本格局。

所谓负阴抱阳, 即基址后面有主峰来龙山, 左右有次峰或岗埠的左辅右弼山, 或称为青龙、白虎砂山, 山上要保持丰茂植被;前面有月牙形的池塘[宅、村的情况下]或弯曲的水流[村镇、城市];水的对面还有一个对景山——案山;轴线方向最好是坐北朝南。但只要符合这套格局, 轴线是其他方向有时也是可以的。基址正好处于这个山环水抱的中央, 地势平坦而有一定的坡度。这样, 就形成了一个背山面水的基本格局。具体来说, 理想的风水格局应具备以下的形式, 名称及相应位置如下:

(二) 风水格局的空间构成

中国人自古以来在选址及居住环境方面就有采用封闭空间的传统, 为了加强封闭性, 还往往采取多种封闭的方法。如四合院就是一个围合的封闭空间;多进庭院住宅又加强了封闭的层次。里坊又用围墙把许多庭院住宅封闭起来, 作为城市也是一样, 从城市中央的衙署院[或都城的宫城]到内城再到廓城, 也是环环相套的多重封闭空间。而村镇或城市的外围, 按照风水格局, 基址后方是以主山为屏障, 山势向左右延伸到青龙、白虎山, 成左右肩臂之势, 遂将后方及左右方围合;基址前方有案山遮挡, 连同左余脉, 亦将前方封闭, 剩下水流的缺口, 又有水口山把守, 这就形成了第一道封闭圈。如果在这道封闭圈之外还有主山后的少祖山及祖山, 青龙、白虎山之侧的护山、案山之外的朝山。这就形成了第二道封闭圈。可以说, 风水格局是在封闭的人为建筑环境之外的又一层天然的封闭环境。它的空间构成的基本模式见图2。

四、浅释某校江宁校区的规划与风水

该校江宁校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愚于建筑风水文化, 实属外行, 兹不揣浅陋, 仅以该校区为例, 浅释其中的风水格局, 以供同行参考。

如前所述, 一个居住点的发展、经营的好坏, 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并不一定都能纳入到风水的理想格局中来。有时即使符合风水中的理想境地, 也未必能取得良好效果。校园中的建筑, 数量较多, 面积较大。故应当以风水说中“最佳村址的选择”而讨论。

理想的风水格局可以概括为“左青龙, 右白虎, 前朱丹, 后玄武”。《阳宅十书·宅外形第一》解释为:“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 谓之白虎;前有污池, 谓之朱雀;后有丘陵, 谓之玄武, 为最贵地。”

该校区的外部空间格局中, 其左有梁台河, 右为一岗埠, 此格局与理想格局虽有出入, 但亦较为理想。风水理论认为, “吉地不可无水”、“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地理之道, 山水而已”。梁台河为秦淮河的一个分支, 秦淮河水流经此处, 向北有一分支, 其水沿梁台河河口缓缓流入河内, 河床曲而有情, 在校前岗埠的东南方向分成两支, 一支北流, 直达校区侧面。所谓“水飞走则生气散, 水融注则内气聚”。所谓“曲而有情”, 强调的是水自远处而来, 沿弯曲的河流缓缓流淌, 避免了直冲直撞, 使得气清而柔和。

右侧与前方的岗埠, 其高度较小, 但二者之势却端而有情。尤其前方的岗埠, 谓之案山, 其意象重在空间心理的感受上:“穴前无山, 则一望无际为前空”, “易野一望无际, 有近案则易野之气为之一收。”

东南方向的赤山, 为一火山, 至今已有多年未再喷发。笔者曾实地考察此山。山上植物茂盛, 但山顶部分不太理想, 其上植被较少, 自远处观之, 山体苍翠, 但山顶光秃, 所谓“紫气如盖, 苍烟若浮, 云蒸蔼蔼, 四时弥留;皮无崩蚀, 色泽油油, 草木茂盛, 流泉甘冽, 土香而腻, 石润而明, 如是者, 气方也未休”, 由此观之, 此山实则不太理想。其山形不雅, 山顶平秃, 自校内观之, 不能形成平稳的视觉感, 若在其上偏左位置镇以宝塔, 植树于其上, 或许可改善此格局。

至于“玄武”位置, 尚有青龙山森林公园与之呼应, 园内有山有水, 树木茂盛。

五、结语

建筑风水文化 篇6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人文环境风水研究院是拟承担国家级建筑风水选址、规划、咨询的学术研究机构。建筑风水文化栏目是由本院易学哲学家、环境地理学教授、建筑文化学者共同原创撰写,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原则下,围绕建筑风水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阐发其基本理论、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

古往今来建筑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并没有脱离时代特征,而是明体以达用。如今奇奇怪怪的建筑理念已远离大道,如何在现代的历史条件下继承这种明体以达用的精神,让建筑文化的原生态风水学赋予建筑之灵魂、环境之绿色,人文之昌明,生命之福禄,代表中国文化之瑰宝走向世界,将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人文环境风水研究院任重而道远,建筑风水文化的创刊,旨在正本清源、名正言顺和传承创新中发挥正能量作用。“乾元用九,天下治;坤元用六,利永贞。”建筑风水文化与大道之源的《周易》和智慧之海的《易学》早已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扎下深厚根基,捍卫我中华民族不断繁衍壮大、平安生息,安然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风水与园林 篇7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发展与科学水平等诸多因素限制,又因缺乏科学实验的证明,风水理论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门“准科学”,因此,人们曾一味视之为纯迷信、荒诞之谈。事实上,大量事实已经证明,风水之说不但为中国在东方之独创,是一种地域传统文化,而且也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有其定规、仪器,有其理论及操作技术。

1 中国风水运用的现状

风水正处于一个古老残缺却又新颖奇特而悄悄迎世的境地。寻根和追求乡土的浪潮对园林领域的冲击,大大激发了园林师对生态、环境、能源等问题的重视与探求,对文脉—历史与地方特色的浓厚兴趣,其中古老风水关于房屋与天候、地域、人事相互执调的哲理及绝妙效果尤受青睐。人们从思想和哲学的高度开始对风水的探幽。风水甚至被誊为“环境科学”或“环境景观学”[1]。

然而,在风水的故土——广大乡村,它却完全是另一面目:这片土地上,对风水的算祟与敬畏早已成为一种传统与习惯,风水构成了普通人起居的理论指导与精神支柱。近年来风水也迅速地从“地下”转为公开并蔓延盛行,风水师几乎遍及每一角落。他们所行的具体内容有:

1)圈定住宅风水位量及朝向;

2)修改原有的住宅朝向及格局;

3)相墓——勘察选定葬祖先的坟穴。

在这里,风水并没有按其原来面目在整体环境上给乡民们以实用价值与美的启示,而是伴随着其他各种迷信活动一起复生。难怪至今风水仍被列为禁区[1]。

2 风水学内容的相关评价

中国风水学的三大原则即:天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其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中国风水探求建筑的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3]。

2.1 国外学者对风水的评价

国外学者根据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对中国风水做出了许多中肯的论述,现摘入比较有影响的一些评述。

中国风水实际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自然科学[2]。

中国风水是关于“理”“数”“气”“形”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遵循如下法则:

自然的法则;自然的数值比;自然的气息;自然的外形。

宇宙天体的存在和显现,时空交替、类型各异,它们能够和谐地共存,是由于处在适当的位置,有着一定的量和轨迹,使各种相互作用达到平衡,它被归结为“数”。遵循着“理”,在一定“数”的平衡中,推动世界形成并作为一切存在物生命过程的能量,而且释放出来相互影响的,被称作“气”。

“理”“数”“气”都不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大地上的一切事物,则以其外在形象,潜在地反映着理、数和气。通过地和天的对应比较,可以发现其“形”,从中把握一定的理和数之下的气的作用。

风水是为找寻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术。具有科学的成分,也有迷信的成分[3]。

此外,英国著名科学史权威李约瑟(Joseph Need HaM),也曾高度评价中国古代的风水,称之为准科学,中国古代的景观建筑学。他指出,风水理论“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的成分”。“遍中国的田园,房屋、村镇之美,不可胜收,都可借此得到说明”。

2.2 国内学者对风水的评价

《风水辩》中有一段精彩的解释:“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不冲冒四面之风;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屈曲而又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实际上注重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使城市、村落和住宅与自然相配合,相协调[3]。风水理所当然地是传统建筑、园林理论的一部分。

3 风水理论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3.1 园林选址

3.1.1“相地”为造园之首

我国古代园林的“相地”指的就是勘测与选择园地。但相地原为风水术的别称,原意为观察山水形势、选择最佳地点,古代园林就是借用“相地”“卜筑”等风水用词。

成书于明末的造园名著《园冶》一书即把“相地”置于卷一。该卷云:“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还把园地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六种类型,并分别说明其不同的相地方法[7]。

3.1.2古代园苑宅地“立基”的方位辨正观

古代园林的“立基”,是指确定园林建筑、假山、水体与植物在总体布局中的位置。《园冶》卷一“立基”云:“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选向非拘宅相,安门须合厅方”[8]。

以颐和园为例,把从昆明湖中挖出来的土用来培高万寿山,形成南湖北山格局,再以报恩延寿寺从临湖山麓建起,依山重叠,形成轴线;然后把佛香阁立在中轴线上的穴点上,使其成为全园的构图中心。

3.2 园林植物配置

按照风水理论的观点,理想的风水地不仅形局佳、气场好,而且山青水秀,环境宜人。风水理论认为“草木郁茂,吉气相随”“木盛则升”等等都说明了园林树木景观对形成“吉地”“龙穴”具有重要作用。

清林牧《阳宅会心集》卷上载“于(村落)背后,左右之处有疏旷者则密植以障其空”“稀薄则怯寒,过厚则苦热,此中道理,阴阳务要冲合。”强调园林树木种植配置要适当,不要过稀或过密[10]。

3.3 叠山掇石之法

掇山又称叠山,指人工堆造假山,它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之一。《园冶》卷三“掇山”云:“假如一块中竖而为主石,两条傍插而呼劈蜂,独立端严,次相辅弼,势如排列,状若趋承”;译成白话,意为“假如以竖立于中间的一块作为主石,则插在旁边的两条应称劈峰。主石要显出独立庄严的姿态,劈峰要表示相互辅助的形势;位置虽如排列,而状态却似趋承”。

一般而言,风水主山两旁必有左右砂山(亦称侍砂、卫砂,或龙砂、虎砂及左辅、右弼),二者的关系应“如宾主揖逊,尊卑定序也”(清·张海鹏《学津讨原》),这种关系,从审美角度看,主次分明,和谐统一,无疑是值得掇山所效仿的[11]。

3.4 造园中的理水之妙

在堆造假山即掇山的同时,我国园林也极为重视修造水景即理水,正如(《园冶》)所云“假山依水为妙,倘高阜处不能注水,理涧壑无水,似少深意”。

我国古代园林理水的“绕”“掩”“静”诸手法即曾不同程度地受过风水观念的影响。

所谓绕,就是水顺随着山、石、树、建筑等直立而体量较大的园林景观而环绕。风水把这种水称作“湾抱水”或“腰带水”,若“腰带水绕抱如束带金城也”(吴以《地理不求人·论水形势》),并认为“水要有弯曲,弯曲发大福”(范越风《黑囊经》)。所谓掩,即用山石、树木、建筑、堤桥等掩蔽水口、水源,产生深藏不露的感觉。“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户闭则财用不竭”(《入地眼图说》卷七“水口”)。所谓静,即水体以静赏为主,即使是溪流也仅清漪微涟。风水认火,“水本动,妙在静中”(《地学简明》),“无声为吉”(《论水》)。

3.5 园林水口“活眼”处理

所谓水口乃是“一方众水所总出处”(明缪希雍《荆葬翼》“水口”)。“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水来不见其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处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财用不竭”(《入地眼图说》卷七“水口”),因而要留住财气,其去口宜关闭紧密。为此,除选好水口位置多选于山脉转折、犬牙交错或两山夹峙、清流环绕之处以外,还须建筑桥台、楼塔等物,增加水口的锁钥之势。平原地区的水口,则常在水中央立洲(称为“罗星洲”)或作土墩,并在洲或墩上建庙或阁,如浙江乌青镇的分水墩上即建有阁[12]。

在我国,要数徽州水口园林最为出色。由于“徽州各姓聚族而居”,其根深蒂固的封建宗族观使他们乐意资助家乡的风水事业,从而有力推动了徽州的水口园林建设,形成了诸如歙县唐模村的“檀干园”、棠樾的“西畴”以及黟县宏村的“南湖”等一大批著名水口园林,成为我国最富有生命力的地方园林之一。

4 结语

阳宅窗户风水讲究 篇8

风水历来十分重示大门风水, 认为居家阳宅风水之好坏90%决定于大门风水 (关于大门风水, 笔者将有专文论述) 。当今社会, 除农村和一些先富人家, 购买别墅之外, 一般居家阳宅都是一梯两户、三户、四户、五户甚至更多户。人们为了保护隐私, 大门一般都关闭着, 只开窗, 窗户替代大门, 成为居家阳宅之气口, 在这种情况下, 窗户之作用, 更是等同于居家阳宅之大门了, 因此, 弄清阳宅窗户之风水讲究, 吸取其中之精华, 去其糟粕, 可有助阳宅之安居宜居。

阳宅窗户风水有那些讲究呢?结合风水百家之观点, 阳宅窗户风水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讲究。

(一) 居家阳宅开窗之方位

风水学中, 认为不同方位之窗户, 有不同的风水含义, 起着不同的作用。

东方震位开窗之窗户, 日出东方, 孕育着生气与希望。朝东的窗户, 紫气东来, 可使宅内阳光充沛, 寓意吉祥。

南方离位开窗之窗户, 向南花木早逢春, 向南的窗户符合风水之坐北朝南之原则, 为最常见之窗户方位。

东南巽位开窗之窗户, 宅内冬暖夏凉, 有利健康。

东北艮位、西南坤位开窗之窗户, 这两个方位开窗, 由于属风水之“鬼门”之方位, 一般不宜开大窗。开小的窗户, 对阳宅宅运影响较小。

正西兑位、西北乾位开窗之窗户。西风烈, 西北风凛。此两方开窗, 阳宅在冬天易受寒风“冷煞”侵袭。

正北坎位开窗之窗户, 此方风水在五行上属阴水。朝北开窗, 阳宅易受冷寒不良之气所侵, 有损居者健康。

因此, 风水上, 剔除“元运”因素, 一般主张阳宅之窗, 宜开在东方震宫位、东南巽宫位、正南离宫位;东北、西南两方位, 要开窗, 宜开小窗;正西兑宫位、西此乾宫位除非特殊原因, 一般不主张开窗;正北方位, 以不开窗为好, 因采光等方面的原因, 开了窗的, 最好常闭。

(二) 居家阳宅之窗户形状

风水学认为, 窗户形状与金、木、水、火、土五行有关, 运用得当, 有助于阴阳平衡与正能量吸收;风水学还认为, 窗户虽然形状复杂, 但都可以归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范畴。直长形窗户, 五行属木, 有向上、进步、蓬勃发展的气氛;正方形或横长方形窗户, 五行为土, 有安定稳重、平稳踏实的气氛;圆形或拱形的窗户, 五行属金, 有凝聚吸引力、团结的气氛;曲形的窗户, 五行属水, 水时而平静, 时而浊浪, 时而波浪滔天, 有一种难以捉摸、流动的气氛;尖形的窗户, 五行属火, 尖形本身为一煞——廉负煞, 用作窗户, 具有杀伤力而罕见。弄清窗户五行, 并与人命局之喜用神相结合, 就能平衡阴阳, 引发正能量。四柱喜水之人, 就不能面对尖形和方形窗户, 尖形窗户五行属火, 水火相战, 方形窗户五行属土, 土克水;最好也不要面对直长方形窗户, 因为直长方形窗户五行属木, 水生木, 木泄水;宜面对圆形、拱形窗户和曲形窗户, 圆形窗户拱形窗户五行属金, 金生水, 曲形窗户五行属水, 水比助水, 能生、助旺本命。四柱喜木之人, 就不能面对圆或拱形窗户, 因为圆形或拱形窗户五行属金, 金克木;也不能面对尖形窗户, 因尖形窗户五行属火, 木生火, 火泄木;慎面对方形或横长方形窗户, 因为方形或横长方形窗户五行属土, 木克土虽为吉, 但木在克土之时, 自身也受损, 宜面对曲形窗户或直长方形窗户, 因为曲形窗户五行属水, 直长方形窗户五行属木, 能生、比助本命。不过, 曲形窗户此较少见。同理, 四柱喜火之人, 就不能面对曲形窗户、方形窗户或横长方形窗户, 慎面对圆形或拱形窗户, 宜面对直长方形窗户, 因直长方形窗户五行属木, 木生火, 生助本命, 虽尖形窗户五行属火, 可帮本命, 但如前述, 尖形本身就为风水之—煞——廉贞煞, 杀气重, 故不宜。四柱喜金之人, 就不能面对尖形窗户, 曲形窗户, 慎对直长方形窗户, 宜面对方形窗户或横长方形窗户, 半圆或拱形窗户。命局喜土之人, 不宜面对直长方形窗户, 圆形窗户或拱形窗户, 慎面对曲形窗户, 宜面对方形或横长方形窗户, 因方形或横长方形窗户, 五行也属土, 可比助本命, 尖形窗户五行属火, 火生土, 但如前所述, 尖形本身为廉负煞, 杀气重, 故也不宜面对尖形窗户。

(三) 居家阳宅之窗户大小数量

风水学认为, 居家阳宅之窗户不宜过大或过多。窗户过大, 阳宅空间小, 会因进入的气流强度大, 旺气透窗而出而使人容易紧张, 烦躁而损财;也不宜过多, 过多产生的太强气流能吸走人体之气, 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同时, 窗户过多进入、流出的气流太强, 可令阳宅分成两半, 而且, 太多的窗户气流易进也易出, 易造成财运流失。特别是过多的窗户易形成两窗相对, 则更形成阳宅之一煞——穿心煞, 会造成家庭内部问题层出不穷。同时, 窗户也不能太小太少。窗户太小太少, 会使阴气不能流出而致居者气郁, 易患内脏方面的毛病, 且窗户太小太少, 会造成阳宅宅内阴阳不平衡, 光线不充足, 致人精神萎靡, 性格怪僻, 气度狭小, 脾气固执。

因此, 风水学认为, 就居家阳宅而言, 特大窗户要不得, 其数量, 同一阳宅同一建筑中应尽量避免三个或三个以上门窗。基于这一观点, 风水学不主张落地窗, 特别是不主张卧室开落地窗户, 因落地窗面积过大, 且玻璃结构无法保持人体热能, 有损居人之元气, 同时, 落地窗卧室的失热效应和露天睡觉易生病是同一道理。

(四) 居家阳宅窗户高度

风水学认为, 居家阳宅之窗户高度要适中, 窗户顶部必须高过大多数居者身高, 最低应高过卧室床铺床面, 这样, 从风水的角度, 可助阴阳平衡, 从居者心理的角度, 能增加居者的自信和气度。窗户高度如适中, 推窗眺望窗外之景, 心情会轻松舒畅;从居者自身生理来讲, 窗户有一定的高度, 特别是高过卧室床面的高度, 能避免窗外冷风直吹。否则, 窗户与床面同高或还低, 外间空气对人体直吹, 会使人致病, 如是夫妻卧房, 还会造成久婚不育或产后失调等症状。

(五) 居家阳宅窗户外环境

居家阳宅之窗户, 是居家阳宅之“眼睛”, 同时也是居家阳宅之气口, 眼睛掺不得沙子, “气口”吸不得不洁之气, 因此, 居家阳宅之窗户对宅外部环境十分讲究, 重点有以下“八不宜”, 或者说“八忌”。

窗户忌对屋角。尖锐之屋角、亭角距窗户愈近, 其煞力愈大, 煞害愈严重;

窗户忌对高塔、电杆、长杆, 否则, 易出意外;

窗户忌对医院、庙宇、坟地、火葬场、殡葬所、监狱、屠宰场、垃圾场等阴邪不洁之地;

窗户忌对反弓路、反弓水、反弓建筑等反弓煞;

客户忌对大路直冲, 水流直冲直射;

窗户忌对天斩煞;

窗户忌被遮挡、遮蔽, 尤其忌被大片森林逼近遮挡;

窗户忌独树、枯树、怪树临窗;

窗户忌正对尖山、秃山、奇形建筑, 忌正对尖形物体、刀锋式建筑及物体。

(六) 居家阳宅窗户自身

居家阳宅窗户自身有两不宜:一是窗户不宜“损”。窗户是“眼睛”, 眼睛不宜损, 窗户不宜破损。窗户无论是框损还是玻璃损, 都影响阳宅风水, 造成居者眼疾。二是窗户不宜与大门直通, 与阳台直通, 也不宜相对两面墙的窗户直通, 此都属于穿心煞之格局, 否则, 会损害财运。

(七) 居家阳宅窗台植物

关于室内植物风水问题, 笔者在有关风水文章中, 已有专门的论述, 有兴趣的读者, 可翻阅《中华建筑》杂志《宜居与风水》栏目中有关文章。笔者在本文要强调的是, 窗台作为阳宅的一部分, 室内植物风水的相关理论都适合于阳宅窗台植物风水, 笔者在这里要指出的是, 有三种植物, 千万别放置于窗台。

一是牡丹。牡丹代表富贵, 但牡丹作为花卉的一种, 切不可放置于窗台, 特别不可放置于夫妻卧房之窗台, 因为这样的风水布局, 会影响夫妻间的和谐, 而且还容易出现第三者之信息从中挑拨感情, 所以, 牡丹摆在窗台特别是夫妻卧室之窗台是风水之大忌。

二是仙人掌。仙人掌放置于阳台, 可针锋相对地化解一些凶煞, 但摆放在窗台则不宜。如窗台摆放仙人掌, 阳宅主人的事业会受影响, 甚至遭受挫折。因为仙人掌为带刺之物, 摆放在窗台, 每天能见到, 就会引起人之内心不舒服, 从而影响男主人事业、运势。

三是月季花。月季花娇美鲜艳, 能吸收大量有害气体, 但同时又散发出浓郁香味, 从而使人产生郁闷不适、憋气, 重者甚至会引起居人呼吸困难, 从而影响人之健康运势。

窗户还有不少其他风水讲究, 本文不予详述。

上一篇:雷暴对飞行安全的影响下一篇:直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