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建筑教育(精选7篇)
早期建筑教育 篇1
岭南位于中国大陆南部,主要是指五岭(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以南的地区。由于岭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几千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逐渐孕育发展出具有鲜明特征的岭南文化,是岭南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岭南文化的特征包括“重商性”、“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创新性”、“务实性”、“享乐性”、“直观性”、“非正统性”、“忤逆性”等等[1]。在众多特征中,“开放性”、“兼容性”、“务实性”、“创新性”是岭南文化最为突出的代表性特质。
文化之于教育,不仅作为一种实质内容被直接传承,更通过特定时空内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对施教者和受教者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从而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方法的使用。反过来,教育本身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存在的一种形式,又通过实践者及实践过程体现着文化的特质——如思想观念、价值倾向和行为方式,而且教育本身对文化还起着更新创造、传播交流的作用。
基于文化与教育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岭南文化对岭南教育产生了很多积极的推动。从1932 年林克明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岭南建筑教育开始至1966 年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开始前这段岭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历程,既与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整体过程息息相关,也因其所处地域中岭南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岭南建筑教育特色,展示出岭南地区“开放、兼容、务实、创新”的文化特质。
1 岭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开放性
岭南自古以来就因其南海之滨的地理优势,成为中国率先与其他地区往来交流、“得风气之先”的地方。不同地域的文化在这里交会碰撞,形成了岭南文化突出的“开放”特点。这使得岭南人多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对外来事物。在教育规律上,“开放性”明确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习资源的开放;二是学习者的自由。在岭南建筑教育的早期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对各类师资力量的宽容接纳、与学界和社会的广泛交流、以及保证学科建设构架的完整性等态度和做法都呈现出明显的开放性。这有利于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保证人员、信息、学术最大程度的流通和呈现,让学生更有可能在多元化的基础上自主的选择和吸纳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1)师资的开放性
岭南建筑教育自1932 年由林克明先生创办开始,其师资就体现出开放的特点,包括教师教育背景的多元化以及职内职外专业经历的丰富性。
1932 年广东省立工专建筑工程学系成立之初,其建筑科的师资力量还不是很强,大部分师资土木工程出身,而且还有林克明在工务局任职时的土木结构工程技士同事。从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班,到勷勤大学工学院的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的建筑工程学系,再到新中国成立后院系调整成立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岭南建筑教育的师资力量不断发展,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曾经留学欧美、日本的教授(如胡德元、谭天宋、过元熙、虞炳烈等),也有社会上执业的知名建筑师(陈荣枝)、土木系的知名教授(罗明燏、方棣棠等)、知名画家(如符罗飞)、雕塑家(如丁纪凌)等等,另外还有许多应届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充实教学队伍。
抗战胜利后回到广州石牌的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陆续聘入夏昌世、陈伯齐和龙庆忠三位曾留学德国和日本的教授。他们曾经一道在重庆大学执教,推行重视建筑技术与工程实践的教学体系而非重视建筑美学艺术的美英“学院派”教学体系。1943 年在抗日的大政治背景下,三位教授因其留学德日的“非学院派”出身和推行德日建筑教育体系,遭到学生们的排挤被逼辞职[2]。1945 年时任广州国立中山大学的校长王星拱却慧眼独识,陆续聘用了这三位对后来的岭南建筑教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教授,并且迎来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的创办人林克明先生的回归。
解放后院系调整成立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其师资也是由各个大学汇聚而成,其中不乏建筑“老八校”的优秀毕业生。而且对于留系的青年教师,学院给予他们充分平等的发展空间,鼓励推荐他们去“老八校”、去各地大设计院进一步的学习深造(如罗宝钿到哈尔滨大学、清华大学攻读硕士、金振声前往北京市设计院和城建部民用设计院进修等),以增加其专业知识积累,拓展专业视野,从而使教学队伍的结构更加多元化。
岭南建筑教育早期对师资的开放性态度奠定了其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基础,也带来了岭南建筑教育学科发展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2)对外学术交流的广泛性
岭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开放性,还鲜明地体现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
岭南建筑教育在勷勤大学时期和国立中山大学时期,建筑工程学系经常举行各类建筑教育的成果展览。展览公开举办,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和教师,更多的是针对社会普罗大众开放,以唤起民众对建筑的关注。1935 年广州文德路市立中山图书馆举办了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图案展览会”,“使社会上人士明暸及提倡房屋建筑之革新房意见”及“引起社会人士对于新建筑事业之注视”[3]。展览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学生也专程前来参观[4]。即使是在颠沛流离的抗战时期,这类展览仍然没有间断过(1942 年、1943 年连续两年在坪石的院本部同德会举办建筑工程图案及模型展览,教授符罗飞、钱乃仁还多次举办个人画展等)。
华南工学院成立后,教师们积极参与国内的各类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向国内同行们展示岭南建筑教育的最新成就。
1959 年中国建筑学会和建筑工程部在上海召开了对中国建筑界具有深远影响的“住宅建设标准及建筑艺术座谈会”。华南工学院陈伯齐教授在此次座谈会上做《对建筑艺术问题的一些意见》的发言[5],他对于建筑艺术与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自然条件关系的论述、关于使用功能与经济合理的论述,都鲜明地体现岭南建筑师注重建筑艺术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建筑创作特征。
岭南建筑教育中的建筑史教学,在龙庆忠教授的带领下,老中青三代教师都积极参与全国性的建筑史学研究学术会议,尤其是1958 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讨论会”,以及1961 在南京召开“中国建筑史编写会议”。华南工学院的建筑史教师积极参与到这些会议组织的全国范围各种建筑史著作和教材的编写工作中,扩大了岭南建筑史学教育的影响并且锻炼了建筑历史教学队伍,并进一步提高了的岭南建筑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水平。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岭南建筑教育的开放性师资策略使岭南建筑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全面化的局面。从1964 年华南工学院主要教师任课情况和研究方向的表格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还是建筑历史理论方向、基于亚热带地域气候特点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研究方向,都已在岭南建筑教育的早期发展历程中就基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师资梯队和架构,这就使得岭南建筑教育能够在今天均衡整体地发展壮大。
2 岭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兼容性
从汉越文化融合到中西文化碰撞,岭南文化自身的发展,表现出对异质对立文化的兼容和接纳,善于让各类文化要素在海纳百川的境遇中共存共生。在岭南建筑教育的早期发展历程中,兼容性无论在教学思想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体现得尤为明显。
(1)教学思想的兼容性
岭南建筑教育办学方向具有鲜明的兼容性,体现在其一贯的教学思想上。
林克明先生在创办岭南建筑教育之时,提出“作为一个新创立的系,我考虑到不能全盘采用法国那套纯建筑的教学方法,必须要适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不能单考虑纯美术的建筑师,要培养较全面的人材,结构方面也一定要兼学”[6]。林克明在教学思想上并没有全部抛弃法国巴黎“学院派”的建筑教学方法,但更重要的是确定要走一条与中国实际相适应的,培养务实、注重工程技术的、全面发展建筑人才的岭南现代建筑教育之路。岭南建筑教育的教学计划从其一开始,就兼具了重视基本功训练的“学院派(布杂体系)”及注重理性分析和建筑技术的、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非学院派”各自的教学特点。国立中山大学时期又融合了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教授所坚持的德日建筑教育重视工程实践和建筑技术的特点。解放后华南工学院初期学习借鉴苏联模式、后期确立基于岭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研究方向,都可以看到这种兼容并蓄的教学思想在岭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中一直得到坚持。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岭南建筑教育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上,也是兼容并蓄。
从最初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的创办,到抗战结束后的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各个专业方向的科目都比较齐全,师资力量得到全面的充实。学生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教师们各具风格的教学方式和多样化教学内容。夏昌世的洒脱不羁、陈伯齐的循循善诱、龙庆忠的刚正严谨等等,都能恰当地兼容在一起,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同为美术教研组的符罗飞和丁纪凌,一个画风粗犷写意,反映社会现实;一个画风细腻严谨,浪漫清新,虽有各自艺术上的坚持,但都能带给学生不同的艺术熏陶。
解放后的岭南建筑教育,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与土木工程学科合并在一个大系中,师资互通,学生能更直接的接受来自两个学科的教学内容。
岭南建筑教育中重视基本功表达技能的“学院派”的设计基础教育,同时融入了“非学院”的建筑认知和现代形态构成基础训练的内容,也一直贯彻至今。
3 岭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岭南自古气候炎热多瘴疠,岭南民众不得不在比较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谋求生存,也因此让务实的文化基因早早生根。此后慧能“自心即佛”的禅宗思想、陈白沙以自然为宗的“自得”之学、朱次琦“明理以处事”、“不为无用之高谈阔论”的明确主张,都强化了岭南文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脱离实际的务实精神。当然,与岭南商业发展紧密关联的重商思想使得岭南文化的世俗性和实用性有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在教育实践中,务实性具体体现为现实取向的思维方式和唯实人文精神,即特别强调教学与社会需求、社会实践的密切结合。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岭南建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充分体现了务实适应性的特点。
林克明为筹备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在广东省立工专中创立建筑工程班,就强调其务实性目的,是为了纠正当时社会对建筑工程科和土木工程科分辨不清的现状,培养更多的建筑工程学专才,使建筑工程科与土木工程科各司其责,均衡发展,从而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
即使是在抗战中颠沛流离的国立中山大学时期,岭南建筑教育仍然顽强坚持教学计划中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习相结合,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如鼓励学生到所在地进行社会实习调查、举办各种建筑展览等,以满足战争中快速培养建设人才的需要。
解放后华南工学院初期的岭南建筑教育,就更加强化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这一方面适应了当时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建筑专业的实践性特征有充分认识。
1959 年陈伯齐制定了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融合在一起的全新教学计划,这个教学计划的精髓一直保留到现在。在这个教学计划里,要求学生不仅要精通建筑设计,而且要掌握结构计算;进入设计院进行一年生产实习的安排,学生通过参加实际工作,要向多面手的方向努力;平常的课程设计尽量结合实际,视条件的可能结合生产;毕业设计强调建筑系的毕业生要具有独立解决中小型建筑的结构与施工的能力。陈伯齐教授甚至公开向社会承诺“我们的毕业生到设计院是最快上手的,能够独立工作的,不是仅仅会写文章,画画,而是马上会画施工图”[7]。这些教学要求奠定了岭南建筑教育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务实的教学作风。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这种务实性还体现在岭南建筑教育一直保持着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感知上。
1953 年国家刚刚提出学习苏联 “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建筑方针,华南工学院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三位教授就带领中青年教师杜汝俭、胡荣聪、陆元鼎等人北上进行中国传统建筑调查,回来后即成立中国建筑研究室,举办展览,宣传普及中国传统建筑知识。1958 年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在河南省遂平县成立,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根据学院党委的指示,立即派出一队由11 名师生组成的“尖兵”到遂平调查并做出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规划,随后更参与到各地的公社规划和建设中。
这种务实性的教学坚持,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使岭南建筑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基本具备“扎实”、“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业务特点。
4 岭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锐意创新性
岭南长期远离封建统治中心,在文化探索上历来少有束缚。近代以来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策源地和第一次国民革命的根据地,革命的热潮推动着革新的精神。因而岭南文化敢于超越传统、超越常规、超越现实,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常常以远离甚至背离传统和现实的定势去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创造新的文化。这种进取创新的意识在自然物质文化、社会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各个层面都体现出来[8]。无论是在政治思想、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岭南都有“开风气之先”的创举。岭南建筑教育的早期发展同样也展现出锐意改革进取的创新性,早在30 年代就在比较广泛的师生层面开展现代主义建筑的探讨,而且在亚热带建筑研究上开创了具有独立性和探索性的研究道路。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岭南建筑教育在学术科研上表现出锐意创新性。
1936 年10 月,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四年级学生郑祖良、黎伦杰等人创办了一本积极宣扬现代主义建筑的刊物——《新建筑》,刊词简洁而有力“我们共同的信念:反抗现存因袭的建筑式样,创造适合于机能性、目的性的新建筑”[9]!师生纷纷在刊物上撰文,为代表时代先进文化的现代主义建筑摇旗呐喊。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本由学生自发组织创办,以宣扬现代主义建筑为主旨的专业学术刊物。
林克明先生不仅写文章介绍《什么是摩登主义》、以及《国际新建筑会议十周年纪念感言》,而且践行于建筑设计上。1934 年他设计的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教舍,简洁明快的体量体现了鲜明的现代主义建筑特征,在中国官方追求建筑上“固有风格”的时代,这种设计上的创新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1958 年华南工学院建筑系为河南省遂平县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进行了规划和建筑设计,还总结一篇有关这一次规划设计的科学论文,在1958 年第11 期的《建筑学报》上发表。这次规划完全是在没有任何前人经验的情况下自主创新探索,得到了全国范围的认可。建筑系在短时间内还编写了“河南遂平卫星人民公社规划设计”一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总结一系列“人民公社”规划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在系主任陈伯齐教授的组织下,全系投入,仅仅利用两个月的时间编写出二十万字、图文并茂的《人民公社建筑规划与设计》一书,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重点项目。这本书的出版,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当时全国规划设计单位、建筑工作者的在进行“人民公社”规划设计时的重要参考和高等学校建筑系及建筑专科学校的教学参考书。华南工学院一系列的“人民公社”规划甚至被展览介绍到了国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获得普遍赞誉。《人民日报》在1960 年的3 月12 日发表文章《“没有止境的奇迹”——记莱比锡春季博览会的中国馆》[10],描述了在当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中国馆展出,引起了东德观众莫大兴趣的,由华南工学院建筑系规划的河南嵖岈山人民公社远景计划和广东番禺县沙圩人民公社一个生产队的建筑规划。
(2)基于岭南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对基于岭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适应性建筑研究探索,是岭南建筑教育学术科研的重要特色,这种探索其实早在20 世纪30 年代的勷勤大学时期就已经展开。
1937 年在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任职的过元熙教授在《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季刊》上发表《平民化新中国建筑》,文章中提出建筑要“适合各地气候环境生活”的观点。过元熙还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其所在家乡的民居调研并撰写报告。学生的调查报告在当时就提出建筑材料、构造、建筑设备、建筑结构等改良措施以使新民居适应卫生及健康居住的功能。
解放后华南工学院时期的岭南建筑教育,既紧跟了社会的重大历史变革,也同样对地域气候特点有充分考量和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创新性的坚持。夏昌世教授、陈伯齐、谭天宋教授等人在20 世纪50 年代初期的一系列设计作品如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的场馆、华南工学院2 号楼、华南工学院图书馆、肇庆鼎湖山教工休养所设计等等,既没有违背当时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建筑方针,也通过其高超的设计手段,在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和环境条件下,巧妙地贯彻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简练、经济、重功能技术的原则,创作出一系列独具岭南地域风格的现代建筑。特别是夏昌世教授经过多年的设计实践和科学实验,创造性地发展出被称为“夏氏遮阳”的建筑被动式遮阳板体系,为岭南现代建筑带来了基于亚热带气候特色的新建筑形象。
1959 年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陈伯齐教授任系主任后,致力将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办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学系,明确提出岭南现代建筑由于地处亚热带的南方,无论在气候条件与人民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与北方和国外都不尽相同,应以岭南建筑传统为基础,加以革新发展,创造新的有浓厚地方风格的南方建筑。为此陈伯齐提出了以能反映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理论与建筑设计为中心的学术科研方向,并确定了建筑学系以亚热带地区建筑问题作为今后在学术上较长远的活动领域。
华南工学院在当时的全国高等建筑院校中,是较早明确提出基于地域性气候特点的建筑研究为学术科研重点的高校。随后华南工学院以陈伯齐为主任,成立亚热带建筑研究室,大力开展亚热带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技术研究探索。即使是在文革期间,研究也未完全中断,至今发展成为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高校唯一的教育部、科技部建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岭南建筑史学教育家龙庆忠教授开拓创新中国建筑史和理论研究新方向。其经过多年思考研究,创立中国建筑与城市防灾学,在文革后培养出博士如吴庆洲、程建军、肖大威、郑力鹏等人,他们逐步成为了岭南建筑史学研究的主力。
以基于岭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设计理论与建筑技术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主要方向,经过几代岭南建筑教育家孜孜不倦的探索,正是岭南建筑教育坚持至今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根本动因。
结语
开放、兼容、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岭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文化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岭南文化特质在岭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在教学上,形成 “学院派”与“非学院派”兼容并蓄的教学风格;开放的师资结构,初步建立起“教学、科研和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和锐意改革创新的教学风气;在科研上,建立起具有岭南亚热带地域特色建筑研究的学术导向;在实践上,老一辈岭南建筑教育家们开创和发展了基于岭南亚热带地域特点的适应性现代建筑创作理念。
岭南建筑教育在经历了1932 年到1966 年这段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早期发展历程后,秉承老一辈岭南建筑教育家们“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教育理念,逐步建立起基于岭南地域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具有清晰学科架构的建筑教育体系。形成了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适用经济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岭南建筑教育特点,初步建立起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在思想、理论、实践、机构和人才等各个层面为岭南建筑教育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岭南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岭南文化的“开放性”、“兼容性”、“务实性”、“创新性”是其突出的代表性特质。这些文化特质在岭南建筑教育早期历程中亦得到充分体现,是岭南建筑教育得以发展的内在文化动因。
关键词:岭南文化,岭南建筑教育,开放性,兼容性,务实性,创新性
参考文献
[1]李权时,李明华,韩强.岭南文化(修订本)[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19-24.
[2]潘小娴.建筑家陈伯齐[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51.
[3]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图案展览会特刊发刊词.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特刊,1935:1.
[4]林克明.世纪回顾---林克明回忆录[M].广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2011:14.
[5]陈伯齐.对建筑艺术问题的一些意见[J].建筑学报.1959(8):5.
[6]林克明.世纪回顾---林克明回忆录[M].广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2011:14.
[7]施瑛.蔡德道教授访谈.2011年6月.(尚未公开发表)
[8]李权时,李明华,韩强.岭南文化(修订本)[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22.
[9]刊词[J].新建筑,1936(2):扉页.
[10]张辛民.“没有止境的奇迹”——记来比锡春季博览会的中国馆[N].人民日报.1960-3-12(5).
早期建筑教育 篇2
英国乡村庄园作为一个原型,对英国乃至欧洲许多地区的建筑设计演变产生了影响,这些住宅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设计手法去表现有教养的及文明的生活方式,并且提供了一种礼仪和舒适的标准。
本文主要关注从中世纪根源(根据中央房间判断)一直到画意风格运动(Picturesque movement)的早期英国乡村庄园建筑的演变,其中尤为有趣的是伊丽莎白时期(1500-1600)。
这一时期标志性地综合了古典主义(建筑家塞里奥Serlio以及帕拉迪奥Palladio),手工艺(弗兰德斯Flanders)以及虽然地方性但是独创的英国风格。它也标志了“建筑师”角色的产生,与之前不甚明晰的熟练石匠或贵族艺术业余爱好者等角色区分开。
研究从14世纪中期到18世纪早期的庄园建筑,有助于揭示对称和比例均衡是怎么样明确建筑形式设计的,同时日常使用与礼制仪式之间的关系指导空间的生成,这点或许煽动性地挑战了现代主义的技术性和功能性原则。
1.1 历史背景
在16世纪中期,英国国内相对的和平局势使乡村得以脱离中世纪进而进入转变时期。财富的增加以及文艺复兴精神激发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1558-1603)新的进取以及经济增长。在1564至1616年间,经济和艺术都活跃起来,同时人口也从三百万增长到了将近五百万。
欧洲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内战导致了新教移民流入英国,这点伊丽莎白女王是鼓励的。这引进了新的制造业;从低地国家[1]来的玻璃制造工以及织工,从法国来的泥水匠。在欧洲大陆被战乱折磨的时候,英国发展出了繁荣的商业舰队并且在整个欧洲成为了强大的贸易势力。文艺复兴的推动力带来了大量的新发明。
伊丽莎白时期的融资比起银行更依赖富有的个人,比如托马斯·格雷欣爵士(Sir Thomas Gresham)[2]以及哈德威克家的贝丝(Bess of Hardwick)[3]。外国资金的流入增加了欧洲金融市场的连接,并且经济逐步全球化。至1580年伦敦已经成长为欧洲最大的城市,居民有30万人。在新大陆上的英国殖民地,例如美洲,已经可以匹及西班牙殖民地,英国商人积聚财富的程度已经可以与伟大的贵族地主相等。他们的钱财永久性的改变了政治力量的平衡,同时刺激了中产阶级的崛起。
1.2 英国贵族与庄园
在19世纪之前,英国的财富与人口都集中在乡村而非城镇。统治阶层为地主而非商人。
仅仅经济方面并不足以奠定贵族身份的坚实基础。贵族是由他的整个生活方式、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数量和质量来决定的。
英国贵族形成上百个中心,遍布全国各地城乡。作为村庄的中心,贵族的乡村宅邸扮演着两个重要而又完全不同的角色。对当地贵族来说,它是一个排他性的娱乐场所,对村庄来说,它是保护地区完整的组织中心。[4]庄园是土地管理和权力组织的总部,早期具有潜在的军事力量,它是其主人形象的树立者,财力的象征。
在欧洲近代各国中,长期没有经历过战乱和革命冲击的英国贵族且得格外重视庄园建设。他们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在建筑这个展示智慧与力量的领域也力图成为领导者,他们通过自身的参与,影响英国的建筑风格,而不同的建筑特点也反映了英国贵族阶层的起伏。
2. 早期英国庄园建筑演变
2.1 发展历程
就阶级属性而言,英国先后出现了原始部落军事贵族、封建贵族、资本主义土地贵族、工商业资产阶级贵族和中产阶级“工党贵族”。[5]相对的,庄园的发展也分为七个阶段:中世纪庄园,伊丽莎白时期及詹姆士一世时期,正式的庄园(1630-1720),社会庄园(1720-70),非正式庄园引入(1770-1830),维多利亚时期的道德之屋(1830-1900)以及印度殖民时期庄园(1900-40)。[6]
中世纪的庄园是基于封建庄园经济制度的,即庄园作为一个基本的行政单位和经济组织,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紧密的结合在其中。这一时期包括金雀花王朝(11 54-1399年)及兰开斯特王朝(1399-1485年)。无论是多大规模的中世纪庄园建筑都是由一系列小房间组织围绕在中央大堂、厨房以及小礼拜堂周围。庄园里的生活一开始是完全围绕中央大堂展开的。[7]代表性建筑为彭斯赫斯特庄园(Penshurst Place,134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结构迅速成长起来,它用自己的有力武器货币,一方面摧毁了庄园制度,一方面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之后英国进入了宗教改革和重商政策的都铎王朝,随即而来伊丽莎白时期和詹姆士一世时期。新的地主想要他们的庄园展示出他们的富有,并且为庄园装备上奢华的物品。
图片来源Mark Girouard,Life in the English Country House:A Social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8
在这段时期女王建造得很少,更偏爱让国务访问在能够展示她财力的宫殿里进行。伊丽莎白时期的庄园因此不再倾向于防御,而是为了引导文明生活并且作为身份的表现。这发起了大型庄园的转变以支持社会和文化的新观念。具有代表性的庄园有沃莱顿庄园以及著名的哈德威克庄园。
2.2 主要建筑空间发展
(1)大堂(Great Hall)
大堂的角色和位置随着时间演变,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乡村庄园的特色。最初它被置于建筑的一端,并且起到家庭生活的中心焦点作用,主人在这里同时会客以及用餐。随后,大堂搬到了建筑的中央,从那时起被用作接待客人以及正式的聚会。它的尺寸尤其是高度,试图给客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反映主人的富有。
(2)走廊(Galleries)
走廊是作为走道来组织的,通常有屋顶但是向一个方向开敞。
中世纪修道院解体之后为世俗地主提供了现成的住址和系统,走廊是从修道院的回廊演变而来的,其有力例证包括拜伦家族买下了诺丁汉郡的纽斯特德修道院(Newstead Abbey),将其回廊变为走廊。[8]
最初走廊仅仅是作为从一处到达另一处受保护的路径,但是很快便具备了另一个功能,即作为一个锻炼的场所。花园和平屋顶也被用作休闲散步,但是室内的走廊有着靠近其房间以及遮蔽风雨的优势。原本走廊内几乎不放家具和艺术品,但是随着时间变化它们变成了展示塑像和壁挂的重要场所。
(3)大厅(Great Chamber)
英国有句俗语“在大不列颠,每个人的房舍都是他的城堡”。此话对贵族乡绅来说更为贴切,他们除非因议会开会政务缠身,必须离开家外,一有机会总是尽量驻留庄园,享受庄园之乐。英国贵族不像法国贵族那样喜好聚群会众,滞留剧场沙龙,是认为从小到大,庄园是他们的寄托和依赖,从生到死,庄园始终是他们的留恋之处。[9]
当大堂开始仅用作接待客人或者作为到房屋其他部分的通道时,大厅就成为了建筑中最重要的房间。它是音乐、舞蹈、玩耍和化妆舞会的集合地,正式的会议甚至是葬礼前死者的遗体告别仪式也在这里进行。对于贵族来说,唯有当他们死了,才能获得最符合他们身分的礼遇,这足以见得大厅空间的重要地位。这一空间的一个重要设计特色就是壁炉。
(4)顶级卧室(Best Bedchamber)
最顶级的卧室是一个具有极大象征性价值的房间。作为皇室访问接待或者作为庄园主只为接待特殊客人留的重要备用房,它在建筑中的位置是经过谨慎考量的。
正如劳伦斯·斯通指出的那样,在大多数贵族家族的上升过程中,为王室服务是一个因素,而且时常是最重要的因素。伊丽莎白一世即位时,英国有61名贵族。他们其中大多数发迹于都铎时期,是由于得到国王的恩宠而跻身贵族行列的。[10]
因此在伊丽莎白一世之后,到詹姆斯一世以及安妮皇后的时期,庄园逐渐变得由其他附属房间来伺服两个顶级卧室。随后的空间分配也使得建筑师更易于在平面设计中达到对称性原则。
2.3 基础设施技术发展
直到十八世纪,庄园基础设施的技术仍进展缓慢。这种庄园数量少,也缺乏建造的利益驱动,于是成为了工业与城市的布景衬托。
壁炉最早出现在十一世纪,到了中世纪末,它已成为乡村庄园中所有房间的标准配置。同时期的烹饪与照明技术也没有进展。中世纪已有的设备几乎没有什么改进。[11]
给排水方面则有了较大进步。所有中世纪庄园都具有足够的厕所,这些厕所皆以竖井与水箱或污水坑相连——山顶庄园则是排到山腰。在早期案例中,厕所有时会集中在一个单独的筒里。到了十五世纪,惯常的做法是将厕所分散布置,在每个较重要的卧室中都设厕所。在二层庄园中,包含厕所及其竖井的立面突起是建筑的一大特色。[12]
直到十七世纪下半页,由于皇族和学者的推动,水和水力才真正投入使用。水力成为了之后150年的主要动力,越来越多的乡村庄园购买了自来水供应设备。卫生条件迟迟没有进步,可以归因于劳动力廉价、需求疲软和技术落后的综合作用。水厕退出了时尚,冷水浴却变得流行起来。到了1780年代,大多数大庄园都有了冰室和冷水浴室。[13]
3. 重要庄园建筑实例
3.1 沃莱顿庄园(Wollaton Hall)
沃莱顿庄园坐落在诺丁汉沃莱顿的一座山上,由建筑师罗伯特·史密森在1580-1588年间设计建造。建筑样式为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文艺复兴风格,同时带有早期詹姆斯一世时期元素。建筑外立面风格受到法式、古典主义及中世纪风格的综合影响。建筑师罗伯特·史密森设计时参照了威洛比图书馆。委托他设计的业主自己也曾受过古典主义的教育。
建筑平面围绕着中央通高大厅展开,四角分别有塔楼。中央大厅的正上方就是观景室(prospect room),大厅的下方有许多辅助功能的小房间、走道以及一个储水池。
英国著名建筑史学家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对其的评价为:“这座宅邸极致的华丽,用昂贵的安卡斯特石材建造,选址也十分突出。沃莱顿庄园与早期伊丽莎白时期庄园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四个方向均具有对称性,同时中央大厅上方再搭建一个巨大的观景室。这一观景室的建造似乎只是为了远眺周围的景色,因为它只能通过一个旋转楼梯到达,并且没有装饰和壁炉。”
3.2 哈德威克庄园(Hardwick Hall)
哈德威克庄园毫无疑问是伊丽莎白时期最伟大的庄园建筑之一,同时也是它的主人——哈德威克家的贝丝——地位、权力以及个性的表征。庄园坐落在山顶上并具有十分良好的视野。
该建筑体量上的特点是,长方形的主体穿插六座塔楼,在平面上严格对称,这与其他重要庄园建筑正方形的平面不同,也体现了该建筑不再着重考虑防御功能。这一体量组织方式创造了富有魅力、戏剧性的轮廓线。平面由许多不同尺寸和体量的房间紧密组织在一起。
在这座建筑中,入口大堂第一次位于主入口轴线上并且把建筑一分为二。中世纪的传统做法是大堂位于中央并与整个建筑主体平行,而哈德威克的大堂与正立面垂直。大堂与哈德威克的其他房间一样都是高敞而亮堂的,入口的柱廊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纯粹性。
建筑的层高逐层递增,在立面上造成了一种倒立的效果。这也是因为起居室全部放在了较高的楼层。从当地的一句谚语“哈德威克庄园,窗比墙多”可以看出该建筑在立面上注重开放性以及开口的韵律感,有趣的是,建筑内外表面的开口并不统一,为了保持外墙开窗的韵律感,许多窗户只是墙面外的装饰,内部并没有开窗。这些昂贵玻璃的使用体现了贝丝的时尚感以及富有。
3.3 皇后之家(Queen's House)
为安妮皇后设计于1616年的皇后庄园是英国建筑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一座古典主义建筑。虽然通常称其为帕拉斯奥主义风格,但皇后庄园的原型是文艺复兴式的梅迪奇别墅(Medici Villa)。
建筑师伊尼戈·琼斯(1573-1652)曾在意大利学习了三年罗马以及文艺复兴建筑。
庄园选址在适合私人修养且接待客人的地方,1616年开始建设,但是由于安妮皇后的去世在1618年暂停,最终在1638年完成。设计概念是作为一座桥梁跨过格林威治—伍尔维奇路(今罗姆尼路Romney Road,后移向北侧):北边的部分坐落在旧格林威治宫花园内,南边的部分在格林威治皇家公园里。1638年完成时,两个两层楼高的侧翼仅由中央的廊道连接,构成了H形的平面。
伊尼戈·琼斯在该建筑中使用了帕拉迪奥主义,尽管在几何约束上与帕拉迪奥式样产生了分歧。初始平面为H形,两层通高的立方体大堂接着联通桥,一直到达能够环视整个公园的凉廊。中轴线的两侧是对称的两套房间。立面是典型的帕拉迪奥式样,三等分,中央的部分略微突出。
这座建筑反映出文艺复兴理念的几何经典比例以及协调感,是英国当时革命性的创新设计,当时即使是最好的本地建筑也仍是红砖都铎式的风格。詹姆斯二世即位后对其进行了改造,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在二层东西两端各增加了一间架空的连通房间。这使得二层的平面完形成为了方形,而不再是路两侧的体块由中央桥梁连接成的H形了。
4. 总结
英国乡村庄园作为贵族的宅邸,是其身份地位、财富以及品味的象征。选址都经过谨慎的考虑,不仅满足朝向、取水、环境等因素,同时处于其主人地产中的显著位置。庄园建筑空间使用功能的演变与贵族的生活方式和喜好关系紧密,同时还受到贵族的角色以及与王室的关系影响。从中世纪到伊丽莎白时期及詹姆士一世时期,早期英国乡村庄园建筑发展较为缓慢,在平面组织上均具有对称性,有的还严格遵守向心性。建筑的中心以及重心都在几个重要的大空间中,如入口大堂或大堂,其余的伺服空间都围绕这些重要使用空间展开。但在其中世纪原型之下也做出了许多有趣味并对后期建筑设计有意义的创新,这些都与建筑上出现的大型房屋的功能开始渐渐与单纯的防御角色区分开来的新现象息息相关。
早期的庄园建筑内外空间都体现了阶级的差别,这一差别在后来的维多利亚时代为了树立贵族的道德形象而得以改善。由于英国贵族精神的特点,庄园建筑的形式与空间一直作为文明生活的表率。同时这些身份贵重、见多识广的业主们,十分关注欧洲其他国家的建筑风格和技术,将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地的建筑作法引入英国,丰富了英国本土的设计风格。但这时期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仍在装饰、娱乐以及财富展示上,因此基础设施的发展十分的缓慢。
参考文献
[1]Andrew Grnger.Country Houses of England and Scotland and Wales-A Guide and Gazetteer[M].London.George Philtp Limited.1991
[2]阎照祥.英国贵族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
[3]Mark Girouard,Life in the English Country House:A Social and Architectural History[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8
[4]Mark Girouard.Elizabethan Architecture[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10
[5]Mark Girouard.Robert Smythson&the Elizabethan country house[M].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3
[6]劳伦斯·斯通、珍妮·福蒂·斯通,开放的精英?15401880年英国[M],牛津,1984
[7]阎照祥,英国贵族阶级属性和等级制度的演变[J].史学月刊,2000 5
[8]高艳红,戴卫平,英国贵族体制及贵族文化刍议[J],广西社会科学,2007/9
[9]于民,对英国贵族演变的累统诠释——《英国贵族史》评介[M],广西社会科学,2003/3
[10]王乃耀,论英国都铎王朝时期阶级关系的新变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3
早期建筑教育 篇3
然而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 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 完全避免混凝土裂缝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 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裂缝的性质, 扩展趋势和危害程度, 并根据工程需要和结构所处的环境, 合理确定裂缝控制水平。
1 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分析
1.1 混凝土的早期裂缝
在混凝土凝结硬化的早期, 从加水搅拌开始, 混凝土正经历着从粘塑性体至粘弹性体至固体的过渡时期, 此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都很低, 混凝土很容易开裂。早期裂缝可能是很严重的, 也可能是很轻微的微裂纹, 并没有超过各国规范所限定的最小裂缝宽度, 但是它们是结构的隐伤, 可能是结构在后期的承载过程中受力断裂的起点, 也可能是外界有害物质侵入结构内部并使结构破坏的起点。
1.1.1 塑性沉降裂缝
在塑性阶段, 混凝土的内部骨料在自重作用下会缓慢下沉, 这种下沉会因钢筋或其它预埋件的存在而受阻, 这样就会在钢筋或预埋件的周围形成裂缝, 即塑性沉降裂缝.塑性沉降裂缝一般垂直于结构表面, 其深度从表面一直延伸至钢筋上方, 若不加控制则会加速钢筋锈蚀。
1.1.2 早期干缩裂缝
混凝土的早期干缩裂缝一般出现在较薄的梁板结构中, 在干热和风较大的季节里施工时更为常见, 这是因为混凝土浇注成型后, 表面泌水在逐步减少, 而蒸发量却很大, 如果没有及时浇水养护, 则会造成混凝土泌水收缩, 这时混凝土尚处于塑性状态, 收缩产生的很小的拉应力就可以使结构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裂缝;裂缝出现后, 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进一步加快, 若不加以及时养护和处理, 局部的浅层裂缝会迅速扩展, 直至贯穿整个结构, 危及结构安全。
1.1.3 混凝土的自收缩与水化热引起的早期裂缝
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即是混凝土内部的水泥水化并凝结硬化的过程, 水泥水化反应同时产生3种现象: (1) 化学反应使无水成分变成水化物; (2) 因所有的化学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所引起的热量释放; (3) Le Chatelies和Powers发现的绝对体积的减缩。
绝对体积减缩受到水泥浆体结构和骨料与钢筋约束的结果是在水泥浆体中产生非常细小的孔, 在无水的情况下或当水泥初凝后未水化水泥继续水化所引起的耗水速率大于外界水的迁移速率时, 水化即从凝胶孔及毛细孔网络中吸收水而形成凹液面, 在水泥浆体中产生拉应力, 从而造成收缩, 这种现象称为自收缩。水化热释放的结果是混凝土体温度升高, 当温度开始上升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还很低, 因此, 只有小部分的热膨胀转化成为压应力, 此时还有很大的松驰能力使预压应力进一步减小。而在此后的冷却过程中, 弹性模量的增大和松弛作用的减小导致大得多的拉应力产生, 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早期热裂缝。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 由于水化热的作用和混凝土的散热缓慢, 使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很大, 有时可达50℃以上, 这种很大的内外温差引起很大的温度应力而导致混凝土早期开裂。对于高强度混凝土, 一方面由于水泥用量大, 水泥活性高, 因此水化热释放较多, 使混凝土体温度上升较高, 并在随后的降温过程中体积收缩受约束;另一方面, 由于水胶比低, 混凝土内部游离水较少, 而水化速度较快, 耗水速率较大, 自收缩较大, 因此, 高强混凝土非常容易早期开裂。
由于自收缩和水化热引起的裂缝是混凝土在孤立环境中 (与外界无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也可以产生的裂缝, 因此主要是水泥的抗裂性能 (还有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 决定了混凝土的初始抗裂性能。从理论上看, 在水泥的矿物组成中, C3S, C3A, Na2O, K2O含量较低, 细度较小的水泥, 水化热低, 放热平缓, 水化速度较慢, 耗水速率低, 因此有较小的自收缩与水化热, 抗裂性能较好, R.Springenschmid的在开裂试验架上的大量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从混凝土的角度来说, 水泥用量低 (以活性较低的混合材代替部分水泥) 自然有较小的自收缩与水化热, 因此, 在大体积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中, 以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是减少早期开裂的非常有效的措施。
1.2 混凝土在后期 (承载过程中) 裂缝的形成原因
1.2.1 外界侵蚀性物质侵入所产生的裂缝
可以从周围环境侵入混凝土内部而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的物质有CO2、SO42-和Cl-等, CO2从毛细孔和微裂纹侵入混凝土后, 即与混凝土内部的Ca (OH) 2发生化学反应, 这一过程称为混凝土的碳化。由于Ca (OH) 2结晶体的溶解和Ca CO3的沉积, 碳化使混凝土产生收缩, 有增加混凝土后期开裂收缩的趋势;另一方面, 碳化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 如碳化深度达到钢筋表面, 则会使钢筋钝化保护膜破坏, 引起钢筋锈蚀, 同时使混凝土产生顺筋开裂, Cl-侵入混凝土内部也会导致钢筋锈蚀, SO42-侵入混凝土内部后, 首先与Ca (OH) 2反应生成石膏, 石膏又与水泥石中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含有大量结晶水的钙矾石 (C3A·3Ca SO4·32H2O) , 它比原有体积增大1.5倍以上, 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膨胀破坏。
1.2.2 混凝土受过大拉应力产生的裂缝
在建筑结构体系中, 由于各种原因, 混凝土梁板等结构会处于受拉状态,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承载力极限时, 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过大的拉应力可以由以下几种途径产生: (1) 荷载应力, 如偶然的超载, 地震等; (2) 约束应力, 如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或环境的温度降低所产生的结构变形受到支座的约束而产生的拉应力, 或者是基础不均匀沉降所产生的拉应力; (3) 在正常荷载的长期作用下, 由于混凝土的徐变, 混凝土的变形增大, 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微裂纹扩展, 使混凝土的极限承载力降低, 使正常载荷相对变大。
2 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方法
如前所述, 混凝土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里开裂有着复杂的多方面的原因。混凝土的自身缺点是主要因素, 不利的外界环境是裂缝产生和进一步扩展的诱因, 因此, 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工作是多方面的, 系统的。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合理确定混凝土结构所要达到的裂缝控制水平
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提高其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必须控制的;另一方面, 由于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是不可避免的, 开裂的程度和对结构的危害程度也是不同的, 而较严格的裂缝控制往往意味着较高的费用和资源, 因此, 应根据工程需要合理确定裂缝控制所要达到的水平。如一般的混凝土结构可以存在一些不影响混凝土使用功能和承载能力的裂缝, 而有防水要求的结构和在腐蚀环境里工作的结构对裂缝的要求就较严格。
2.2 合理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种类、用量和施工工艺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在不同的环境里可能出现的裂缝形式, 合理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种类, 用量和施工工艺。例如, 对于现浇板一类的结构, 由于混凝土暴露面积较大, 应加强覆盖和浇水养护, 以防止混凝土的塑性收缩裂缝;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 则应重点采取措施预防因水化热引起的裂缝, 可以采用低热水泥, 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 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预埋冷确水管等措施。
2.3 建立混凝土工程开裂档案
随着建筑技术的高度发展, 人们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需求日益增加, 各种外加剂和掺合料也越来越普遍的用于混凝土中, 而水泥在各种外加剂和掺合料作用下的水化机理人们还不能透彻的了解;在混凝土漫长的承载过程中, 外界环境因素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使得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机制异常复杂, 结构混凝土意外的开裂现象屡见不鲜。因此, 在大范围内建立一个包括混凝土原材料、种类和用量, 施工方案, 设计方案, 开裂时间, 裂缝宽度、长度、扩展趋势, 结构受力状态, 环境条件等要素在内的混凝土开裂档案, 可以使人们不断的积累经验, 更好地开展混凝土开裂问题这一前沿课题的研究, 更合理的控制混凝土工程的裂缝。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经济的快速发展, 混凝土因各种优势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交通等工程中, 然而作为一种脆性材料, 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容易产生各种裂缝, 裂缝的存在和不断扩展可以使混凝土各种强度降低, 导致直接的工程事故;也可以使外界有害侵蚀性物质更容易侵入混凝土内部, 导致混凝土劣化, 钢筋锈蚀,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因此对混凝土开裂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混凝土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 并正确区分了裂缝的各种性质及危害程度, 最后着重对混凝土因自收缩和水化热所产生的早期裂缝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仅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早期裂缝,裂缝控制
参考文献
[1]周国均, 牛青山, 陈风英译.日本混凝土工程协会.混凝土工程裂缝调查及补强加固技术规程[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2.
早期建筑教育 篇4
1. 双波段图像型火灾监控系统的构成
双波段图像型的火灾监控系统组成结构在整个系统之中主要分成了4部分。此系统是利用一种带有红外滤镜的CCD类型摄像机与普通的彩色CCD摄像机,经过视频所采集到的卡将会被监视现场存在的一些彩色图像与红外传输到计算机之中,之后再对图像处理的算法加以利用,从图像序列和担负图像之中对有没有火灾的发生进行识别。如果一旦发现了火灾,系统就会自动地计算出火灾空间的位置,同时将报警灭火的联动模块启动。
在系统软件的部分可以应用C++的语言编辑程序来实现,在这里的系统一共能够分成6个层次,包含硬件的接口层、图像的预处理层、火灾判断与数据融合层、特征提取层、联动模块的控制层以及火灾空间的定位层。
2. 在常规火焰的探测中存在的问题
在普通建筑中,一般利用在顶棚来安装感温与感烟型的火灾探测设备,它的高度一般会在6米以下,并使火灾的烟气迅速达到顶棚,并且沿着顶棚逐渐延伸。在一些大型的建筑之中,因为火灾所燃烧生成的一些产物,在空间上传播的时候会受到面积与高度影响,一般当火灾发展成一定程度的时候,探测器才可以感受得到,因此很难实现对火灾的早期防御工作。现在火灾探测的技术在一定情况下很难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很多问题需要重新进行有效性确认和研究。
2.1
如果火灾发生在恶劣的环境下或者发生时有很多干扰的因素, 例如灰尘、水蒸气、电磁、空调等, 利用现有的火灾探测方法就很难发挥正常效用, 甚至是发生火灾误报的现象。
2.2 一旦烟气进入较大的空间,就会发生蔓延现象,对大型建筑的各个区域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一旦大型建筑之中的火灾烟气逐渐上升于十多米高度的时候,因为遭受空气稀释,它的温度以及浓度就会降低很大一部分,致使传感器不会及时收到感应,很难实现对于早期火灾的报警功能。
3. 数字化处理红外图像
对于火羽流、阴燃与火焰产生的一些红外的辐射主要会集中于950纳米到2000纳米这一个波段之间,在系统之中应用带红外线滤镜CCD的摄像机,并且将其设置成波长只允许850纳米以上的波经过。因为火羽和阴燃产生红外的辐射在形状与动态的特征方面和火焰有些相似,有利于观察,故将火焰红色的图像当作具体需要探测的对象。在探测的过程之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和获取的阶段、特征提取的阶段、火灾判断阶段。
3.1 获取与预处理红外图像
对于红外图像的获取以及预处理的过程主要是捕捉烟头、油盘头、木材、蜡烛等一些燃烧场景之中红外的图像。在一般的情况之下,现场内可能会存有大量的容易排除的稳定的光源干扰,对这些干扰来说,不必要进行很复杂的图像判断与处理。在实践的序列之中2帧的图像相减,就能实现对于运动的检测。所以,需要先对相邻的图像进行有效减运算,之后检查两幅图像之间有没有变化发生,其计算的公式主要是:
在这个式子之中,其中Pj-i (x, y)与Pi (x, y)主要表示用在比较的2帧图,其中△Pi (x, y)主要表示2帧图像在作减运算之后的结构。如果将阈值设定为ε,那么当△Pi (x, y)的绝对值小于等于ε的时候,就表示图像之间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但是当它的绝对值比ε大的时候,那就表明了图像之中存有一些可疑的信息。
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图像来进行有效二值化的处理,将灰度值在0与g之间的像素图像的灰度设置成255,阈值选取利用Otsu的方法。这个算法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其计算量与气压计算方法相比来说是比较小的,它被认为是自动选取阈值最优的方案。
一旦二值化之后得出图像,应用四邻域的搜索方法来对图元区进行分割的时候。分割之后图元的区域就会成为之后图像处理的过程、火灾辨识的过程及特征提取的过程基本的单位。
在大部分的图像类型火灾识别系统中,主要先对火灾的图像进行有效的平滑去噪处理。可以首先进行图元的分割,之后再对每个图元进行平滑处理,避免大量的无用计算,使得图像的处理效率提高上来。
其中所提取边缘能够看出,应用拉普拉斯的模板进行处理之后的图像,出现了通路、闭合轮廓,而且将所有内部点消除了,也就是说将它们灰度值调整成0。
为了能够将图像之中所分割的信息更好地紧凑起来,依照图元的边界联通这一个事实,对于各个图元的边界链码进行提取。对边界链码一般只是需要起始的一个坐标以及每个点3bit的信息,这样就会节省出很多用来存储的空间,并对于圆形度与火焰尖角的计算上的特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 对于特征的提取
依照火灾之中火焰的特点提取的可能性,选择下面的四个特征作为火灾判别的根据。
(1)面积的变化
将连续的两幅图像各图元的两点个数进行检查,并判别可以区域之内的面积有无增大的趋势。
(2)圆形度
它能够衡量物体的规则与形状程度。对于火灾之中火焰不规则形状,大部分的干扰源的形状规则的程度比较高,常用的就是圆形度周长面积与平方比。
(3)边缘的特征
由于火焰区域之内,在边缘上形成的一些火焰尖角顶点属于尖角的特征点。一般火焰尖角比较狭长,这点要求可经过对p (n)/p (n-1)数值的控制来有效实现。
(4)形体的变化
对于火灾的火焰来说,应该有着比较明显抖动的现象,即相邻的图像形体需要有着明显变化。这一特征一般可通过在前后两幅图像中对于各个对应的图元相识度来进行衡量。
3.3 对火灾的判别
依照提取出各个图元在实践与空间上的特征来进行判别,这需要建立一个判断的规则。最初,需要对于圆形度来有效判断。火羽流和阴燃等一些早期火灾外形都很不规则,然而大部分的干扰源的轮廓却是比较的规则。所以,进行一个阈值Co的设定,当Co大于Ck的时候,就认为此图元轮廓规则,将火灾火焰可能性排除。当Co小于等于Ck的时候,就认为图元轮廓不规则。
对面积变化内特征进行判断的时候,要应用3帧图像来形成一个组别,并将连续取得10个组别中的图像来作为有效判断单位。火焰的面积变化应该不断的增大,但是考虑有一些外界的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减小。进行阈值Ro的确定,这10组图像之中,一旦某一图元的面积增大情况占的比例比Ro要大,就此证明图元面积逐渐提高,对早期火焰在面积上的变化有一定的满足。
经过计算得知火灾火焰尖角的数目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化,所以,依照单幅图像尖角的数目来进行判断是不充分的。因而需要取得各个图像第一帧,再对于一个判断的单位中得到10组的火焰尖角数量,并取得其平均数值。
4. 结语
早期建筑教育 篇5
谁能想到几千年前只为遮风挡雨的建筑, 如今变成了设计师们驰骋才思的载体!新颖的材料, 奇特的造型, 五光十色的光照, 千姿百态的装饰, 不仅供人使用, 而且供人欣赏, 体验创造的快乐……
关于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 其早期建筑主要是指在1930-1936年间在珞珈山校园一次性规划和建设的大规模建筑群, 建筑面积78596平方米, 至今仍在使用。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军阀割据有了初步的统一, 国家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 城市迅速扩张。此时, 西方建筑还在流行, 但“中西合璧式”建筑和“复古式”建筑已开始发展。前者的建筑作品多为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一种设计探索;后者由归国的设计师设计, 催生了一批民族形式的建筑作品。武汉大学就是在中西建筑文化相互碰撞、并存、交融这样一种环境下建成的。
对于建筑美历来有两类词语的描绘:一类是“秩序、统一、整体”等等, 而“变化, 丰富, 多样”则为另一类。这些对应的语言在美学上被称为“对偶互补”:
对偶——对称, 对应;
互补——补足平衡, 相得益彰。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不同的音调才能造成最美的和谐, 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中国古代先哲老子更是推崇这种辩证思想: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建筑当然也不会例外, 种种对立统一的因素构成了动态的平衡、有机的整体, 使得这些近百年的建筑仍旧那么地浑厚庄重却又不失灵性。
对立统一手法之一:整体性与多样性
“群”是中国建筑的灵魂, 可群体建筑过于整体、秩序, 建筑会显得呆板和不生动;而若只讲求变化万千, 又会纷乱零散。“这个物质世界如果是由完全相像的部分构成的话就不可能是美的了, 因为美表现于各种不同部分的结合中, 美就在于整体的多样性。”[1]设计师凯尔斯 (F.H.Kales, 1899-1979年) [2]是充分了解这一点的。在武大整体建造上凯尔斯采用依山就势, 因地制宜的手法, 园林式布局, 民族化风格, 素雅的色彩基调, 宽敞的空间感, 使得建筑完整统一, 很好地体现了高等学府庄严又肃穆的气氛。在多样性上, 单体建筑的造型各不相同, 方正高大的建筑形象却有着纵横开聚的内向空间, 与飞檐飘逸形成对比, 加上山势起伏跌宕, 让各个建筑置于山中却又变化万千。显然, 武大之美, 既体现了“秩序”, 又有了变化。
整体性与多样性也同样体现在同类构件上,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屋顶。在屋顶的设置中, 设计者虽然都采用中国古代传统中典型的大屋顶, 但各个屋顶在形式、材料, 装饰手法上又各不相同——老图书馆的歇山顶;文、法学院的庑殿顶;学生饭厅的三重檐歇山顶;还有理学院巴洛克风格的穹窿圆屋顶;也有别具一格的行政楼用钢筋承重托起的玻璃攒尖大屋顶;宋卿体育馆更是结合巴洛克风格以及
三绞拱的先进技术形成独特的轮舵式山墙以及三重檐歇山屋顶——三檐滴水[3]。
展开来谈两个实例:
实例一:老图书馆顶部塔楼是八角重檐, 单檐双歇山式屋顶, 上立七环宝鼎, 具有排气的功能。屋内设计了采暖设施, 屋顶上有采暖的烟囱。屋顶南面两角立有云纹照壁, 其间护栏是左右的勾阑, 厚重有力, 肥硕又庄重, 与老图书馆的身份极为相符。勾阑与中央的双龙吻脊, 造成“围脊”[4]的效果。馆侧设有两个附楼, 附楼的屋脊与大阅览室相连称为“歇山连脊”。当然, 屋顶的样式选择也考虑到了中国建筑等级制度的象征意义。老图书馆是八方来客参观的重要场所, 中外要人必登的地方。老图书馆所用的八角重檐歇山顶、围脊、歇山连脊、龙头装饰以及飞檐、云纹照壁都在中国皇家建筑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这也体现了老图书馆在武大所处的位置是无可取代的, 突出了在高校中学术的重要性。 (如图2)
实例二:行政楼采用攒尖顶, 这种屋顶样式一般用于亭子的建造上, 也会用于宫殿和庙宇上, 如北京紫禁城中和殿和天坛祈年殿。攒尖顶给人欢愉的视觉美感, 灵巧却不失庄重, 可以很好地象征大学校园建筑的文人品格。行政楼整个屋顶都是玻璃, 使建筑既具有通透性又解决了采光问题, 这是用新技术, 新材料再现中国传统的大屋顶。杨秉德在其《从凯尔斯到沈国尧——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评述》中, 评价了凯尔斯的这一设想是大胆并具有先进意义的, 对后世建筑无疑起到示范的作用。在建筑内部形成的“共享空间”、“玻璃中庭”这两种设计艺术在西方是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流行起来的。 (如图3)
正是坚持了整体性和多样性的营造手法, 整个校园在自由的格局中又有严整的片段, 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群体。
对立统一之二——传统与借鉴 (中西合璧)
我所看过的有关建筑的研究大多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 一是影响该建筑的文化背景及因素;一个是该建筑的历史地位, 即它的批判与革新:或将源流文化发展到极致, 或是引进新的建筑特征。而武汉大学的早期建筑群将两点都体现了出来:既有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传承, 又有西方建筑文化的借鉴融合。武汉大学的早期建筑群是中国传统固有形式与现代功能的结合。其主体建筑为采用新结构、新技术建造而成的中国宫殿式建筑, 被划入中西合璧的新民族形式建筑类型。“中西之学, 盛则俱盛, 衰则俱衰。风气既开, 互相推动。且居今之世, 讲究今日之学, 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 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5]从王国维先生的一席话中可知, 文化是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的, 虽分支各有不同, 但是通过碰撞与交融, 最终会相互促进, 甚至衍生出新的形式, 建筑更是如此。
西方建筑讲求单体美, 重雕塑感;
中式建筑讲究群体美, 重布局。
不错, 在单体建筑的造型和塑造上, 中国古代建筑或许不像西方建筑那么壮丽多姿, 西方人用砖石、各种土创造了教堂、神庙等等。但是中国古代建筑却用自己小中见大的手法构造了和谐的空间, 你若徜徉中国古代建筑群中, 会体会到“群”所营造出的空间意境之美。
为了既发挥单体建筑的优势, 又保留中国建筑“群”的灵魂, 凯尔斯采用整体沿用中国传统中轴线的园林式布局, 而在各个组群内部相关联的单体建筑之间、以及单体建筑内部装饰中, 融入西式建筑典型因素的做法。好比中国的雀替、墙体、厚重的台基、大屋顶、琉璃是中国建筑的特有名词一样, 欧洲的城堡、大穹顶、廊柱、罗马拱券等等也是西方建筑的艺术奇葩。熟悉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人不难发现, 建筑有很多的玻璃窗户进行自然采光, 弥补了中式建筑的不足。凯尔斯独具匠心地将这些中西建筑典型因素巧妙结合, 使得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别具一格, 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艺术瑰宝。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中作为这一典型的代表有四处:
(一) 行政楼:罗马碉堡与中式主楼的搭配 (如图4)
(二) 科学会堂:中国附楼与拜占庭风格的主楼 (如图5)
(三) 老斋舍:三个罗马券拱与中式墙体 (如图6)
(四) 老图书馆:西式双立柱与中国厚重台基
具体来分析一下科学会堂:穹顶被誉为可用作世界上最大的屋顶, 西方的建筑设计师也自豪地称其为世界空间几何上最完美的例子:“任何伟大工匠的成就都没有这种最完美的形状更吸引人了……穹顶或许是最接近天堂的物质表现了, 也是代表天空的唯一人造物。”[6]武汉大学的科学会堂采用了极具科学性且坚固耐用的圆穹顶, 沿着穹顶的竖向线是“经线”, 沿着横剖面即“纬线”, 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西方人心目中穹顶是宇宙化身的观念。这一点与中国古代思想有相似之处, 中国古建筑中的许多造型为圆, 以象征与天接近。穹顶与两侧的典型中式附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附楼是典型的长方形似人民大会堂的建筑, 有许多根斜柱子, 既分割了墙面, 又使得墙体如古代城墙般倾斜。这样的中西合璧完美传神。
值得注意的是, 建筑不只是简单的形式上的中西合璧, 还更注重中国传统的意象性。比如处在同一条轴线上的科学会堂与行政楼:行政楼是采用钢梁支撑着方形重檐攒尖玻璃大屋顶, 而对面遥相呼应的科学会堂则采用拜占庭风格的穹窿圆屋顶。这一对比既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色, 又暗含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 (北圆南方) ”的传统思想。再如老图书馆两侧对称建造的文学院与法学院:文学院位于老图左侧而法学院居其右, 老图书馆是仿故宫建筑, 居中, 文、法学院左右相对呈现出“左文右武”的格局。在建筑细部上, 文学院建筑屋顶采用翘角, 寓意文采飞扬;而法学院飞檐则很平缓, 象征发力正直, 执法如山。在外部装饰方面, 文学院被加以各种文饰, 但法学院则不施云纹斗拱, 仙人走兽, 这同样增加了其庄重的特色。
结语:反思与展望
武汉大学随着自身的发展需要建造新的教学楼, 但是面对前人留下的优秀成果, 许多设计师还是不敢轻易出手。事实证明, 后来建造的一系列建筑都没有很好继承凯尔斯的设计思想, 那些建筑外形规整、现代, 与早期建筑格格不入。如生命科学院、教五楼, 尤其是东湖之滨的水电大楼更是阻隔了武大与东湖之间的视线。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对建筑界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总结过去, 立足现在, 指导未来, 让历史来见证它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汪正章著.建筑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1
[5]王国维著.观堂别集[M].国学丛刊序
[6]马里奥·萨瓦里多著.顾天明、吴省斯译.建筑生与灭:建筑物如何站起来[M] (.《The strength of architecture:Why buildings stand up》)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7.219页
[1]袁忠.中国古典建筑的意象化生存[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
[2]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3]李晓红、陈协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6
[4]汤德良.屋名顶实[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6
[5]杨秉德.从凯尔斯到沈国尧——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评述[J].新建筑, 2000 (1)
[6]康广俊、冯花、盛建荣.岭南建筑与武大古典校园建筑的融合[J].山西建筑, 2006 (01)
[7]李传义.武汉大学校园初创规划及建筑[J].华中建筑, 1987 (07)
[8]徐正榜.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建筑思想[N].湖北日报, 2003-10-30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释疑 篇6
关键词:幼儿,早期教育,阅读能力
一、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意义
越来越成为教育重心的幼儿早期教育, 简称早教, 已经成为众多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的第一选择。但对于早期阅读教育来说, 很多家长还是把认识多少字, 会读多少书作为早期阅读教育的评价标准。
实际上, 识字量并不能代表早期阅读教育的成败, 而能背多少诗, 能认多少字更不是体现孩子阅读能力的佐证。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 父母认为孩子的培养是“三岁看老”。如家长相互间比较的是谁家孩子能认识多少个字, 谁家孩子能背下多少首诗, 更有甚者为了锻炼孩子的记忆力而去要求幼儿去背圆周率后多少位, 而能背下越多位的孩子就被认为是“神童”。很多的幼儿园追捧这种想法, 为了更多的生源, 于是开设大量的识字课、背诵课, 让正处于天真烂漫, 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的幼儿禁锢于一个个背诵任务中, 严重违背了幼儿生长发育与智力培养开发规律。
实质上, 幼儿的阅读能力是指学龄前的幼儿在成人的书面语言环境里能理解图书绘画里的语言意义, 能了解图案文字所代表的意思, 能尝试用同样的符号图为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里, 幼儿是能在书写与描摹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熟悉与掌握一定量的文字。但认字决不仅仅是阅读能力的目标, 识字量更不能成为阅读教育的评判标准, 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让幼儿在探索与尝试中培养起对文字的感知能力才是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意义。
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禁区
(一) 万万不能强迫
每个幼儿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 所拥有的天份与兴趣也有所不同。作为父母与教师, 只能根据幼儿自己的选择让其去阅读, 而不能强迫幼儿去学各种家长教师认为有用的知识。幼儿在逼迫下强行记住了一些内容, 扼杀的却是一生的阅读兴趣。
(二) 万万不能灌输
幼儿天真烂漫, 对于世界的看法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而童心童趣就来源于幼儿的天真。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中, 教师与家长不应把自己的想法强制灌输给幼儿, 而是应让幼儿直接感受到阅读材料中的意境与故事, 让幼儿自由想象与思考。如在《鹅》这首诗中,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很多教师在教这首诗时, 把这节课上成了动物大观, 提问的重点放在了鹅的长相、鹅的生活习性方面了。幼儿在这节课上知道了鹅有白色的羽毛, 有红色的嘴和脚掌, 却完全脱离了诗意, 对诗里的情境与画面感一无所知。这样的“阅读”只是识字, 只是认物, 与阅读完全不沾边, 更不用奢谈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三) 万万不能限定
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而言, 大部分教师与家长都存在一些理解偏颇。实际上, 教育无处不在, 特别是幼儿教育更不能限定。当今幼儿除了课堂与游乐场, 去的最多的地方应该算是超市, 而超市里阅读的课堂俯拾皆是。“熊大熊二光头强”玩具、“旺仔牛奶”“伊利QQ星”“雪米饼”“蜡笔小新果冻”, 大量儿童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名字只需要教师与家长轻轻一点拨, 配合着包装与颜色, 幼儿就能直接认识每个字。而街道上各类广告与招牌店名更是阅读的好天地, 只要教师与家长有心, 幼儿从任何地方都能学到知识, 提升其阅读能力。
三、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要点
(一) 重视家长的影响力
在传统认识中, 很多家长认为早教的教师更为专业, 所以把孩子送进早教中心便以为完成了早教。更多家长认为教育就是教师的事, 与家长无关。只有幼儿的生活圈和学习圈都充满阅读的氛围时, 耳濡目染下的幼儿才能在最轻松的状态下自然习得阅读能力。同时, 家长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幼儿树立一个榜样, 让幼儿不知不觉间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 运用游戏活动的作用力
幼儿的天性好奇、好玩。游戏活动能最大幅度地提升幼儿阅读的兴趣, 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阅读教育生活化, 营造出游戏的氛围, 把汉字与故事串成一个个游戏里的道具, 让幼儿像认识游戏标志一样习得这些内容。对于那些童话故事, 让幼儿成为其中的主演, 通过角色对话, 通过情景演练, 配上幼儿喜欢的各类玩具与装饰品, 让幼儿有机会扮演这些童话人物, 在这个过程中, 阅读成为了幼儿全身心在做的事, 越为投入的情况下, 幼儿阅读能力提升得越快。
(三) 强化亲子与阅读间的互动
幼儿时期的学生对于世界的观感就是其情感的厚度。越是有亲和力的, 幼儿去探索去研究的兴趣就越大。在教师与幼儿间的关系中, 幼儿越喜欢这个教师, 也就越关注这个教师的讲话方式, 甚至会刻意学习自己所喜爱教师的说话方式和做事方法。同样的, 亲子关系越浓厚的家庭里, 父母与幼儿间的交流就是最好的阅读教育。幼儿会去模仿父母的表达方式, 模仿父母对于事物的认知过程, 也就无意识地习得了父母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结束语
论幼儿早期阅读教育 篇7
一、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性
学习要抓住一个关键期,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关键期, 幼儿阶段是智力发展及表达能力发展的高峰期, 也是一个关键期, 抓住了这个关键期, 学习起来将事半功倍。心理学家认为: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这说明幼儿已经具备了阅读的可能, 只要使用一些正确的方法加以培养, 孩子们都可以获得很大的提升。而且在这一阶段幼儿的记忆力是超强的, 幼儿可以在这短短几年学好一门语言, 有很好的背诵能力和模仿能力, 这些对于幼儿个性及习惯的形成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 早在五十年代有些国家就开始研究阅读, 并对6岁儿童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具有良好阅读能力的儿童求知欲比其他儿童要旺盛, 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能运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 理解能力好,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乐观向上;不会阅读的儿童则对学习缺乏兴趣, 表现得没有自信。到了八十年代, 一些发达国家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列为智能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并且特别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前期经验的提供。可见幼儿早期阅读经验与幼儿本身的身心及智能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重视阅读环境的创设
在早期阅读阶段, 幼儿刚刚开始接触阅读, 无论是在已有的知识还是在已有的社会经验上, 都表现得能力比较薄弱和不足。因此, 在早期阅读阶段, 要重视阅读环境的创设, 通过环境的创设直接对幼儿补充一些社会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和场所, 正确引导幼儿去观察和感受书面语言, 使幼儿在有形和无形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
例如, 在布置活动区时配上适当的文字, 诸如“积木乐园”、“娃娃的家”等文字标签, 定期更新一些图书, 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 并及时加以指导, 让幼儿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阅读。教室内的墙饰和图画等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令和季节去更换, 比如冬天来了, 可以在教室内画上雪人、雪花、没有叶子的树枝, 一些冬眠的动物, 还可以画一些棉衣、棉帽、手套等, 让幼儿可以根据图片和文字, 联系真实的景象, 比如自己身上的帽子和手套等等。这些的主要目的都是在与充实周围的环境, 使环境中也含有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 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去体会, 去获得语言和文字方面的知识。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 他们都会主动去从事那些令他们感到舒服、愉快的行为。因此, 创设一定的学习和阅读环境就显得很有必要, 在阅读的同时, 让孩子把阅读与一切愉快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 增强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三、重视阅读材料的选取
鉴于幼儿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在早期的阅读中内容的选取一定要适宜, 尽量提供一些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幼儿喜欢图画多的并且还是要五颜六色的, 要有这些元素才能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因此, 我们要选取一些易于理解, 便于阅读, 内容丰富, 色彩鲜艳, 文字与画面结合, 并且主题要接近儿童生活, 文字在读本中重复出现, 伴随识字。这些图文并茂的故事图片, 配上有一定规律可寻的文字, 都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知识。
例如, “一字歌”的内容为:一颗豆, 一粒米, 一颗一粒要爱惜;一点油, 一滴水, 一点一滴都珍贵;一枝花, 一棵树, 一草一木要爱护;一分钟, 一秒钟, 一分一秒不放松;这些文字容易记忆并且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并且还配有丰富的图片来帮助儿童的理解, 老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讲解, 这些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 还可以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四、重视分享阅读
分享阅读, 可以是朗读出来, 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再去复述, 我们强调的是一个故事的阅读活动要反复地多次进行, 这个过程是一个让孩子感受语言、习得语言的过程。分享阅读可以让儿童从“听故事”过渡到“读故事”和“讲故事”, 把书本的语言变为自己的知识。随着儿童阅读活动的多次重复, 儿童可以变得越来越熟悉故事中的情景和语言, 在老师朗读上一句的时候, 儿童可以在心中形成对下一句的预期, 慢慢的, 儿童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朗读了。
通过分享, 儿童从最开始的听老师讲故事, 到自己阅读故事, 再到讲故事给其他小朋友听, 讲故事的过程中想象并模仿角色的声音和表情。儿童的这种模仿, 具有很高的价值, 他们正一步一步地参与到阅读中, 在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并最终逐步过渡到自己主动读故事。因此, 成年人应该对他们的模仿行为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及时的鼓励, 多给机会让儿童自己讲, 尽量不要去打断, 让儿童独立进行朗读。只有在儿童不能继续朗读的时候, 才给予帮助, 对于发音不正确的地方, 及时提醒、纠正。这时的儿童会觉得自己真正独立进行了朗读, 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分享阅读不以识字为目的, 却可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识字。
五、总结
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幼儿的思维、语言、个性、习惯等各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在幼儿教育阶段应该重视早期的阅读学习, 充分调动幼儿各方面潜能, 抓住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期, 努力为儿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晓蓉, 幼儿道德成长与早期阅读, 《学前教育研究》, 2011.07
[2]傅敏敏, 关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研究, 《学前教育》,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