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性教育

2024-09-17

早期性教育(共12篇)

早期性教育 篇1

关键词:小学教学,早期性教育,引导作用

那天下午上学的时候, 贝贝穿得漂漂亮亮的, 一身粉红色的小裙子, 很像个小公主, 我就随口一问:“贝贝, 你从哪里来的?”贝贝扬起可爱的小脸, 天真地冲我一笑:“老师, 我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我顿时一惊, 倒是没想到孩子会这么回答。麻烦的是, 当时在场的有好多个孩子, 他们七嘴八舌地嚷起来:“我也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老师, 我也是!”我当时那个晕呀!更麻烦的还在后头呢, 班里一向很老实的小女孩蒙蒙眨着她那双清澈的大眼睛, 甜甜的问我:“老师, 我是从哪里来的?”

记得我小的时候, 也同样问过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那时候的妈妈们的回答, 大多数是垃“圾堆里捡来的”、“水坑里捞上来的”……那时的我们虽然对这个答案不是很满意, 但是由于那时信息渠道的匮乏, 也不得不信, 只是在相信的同时也在质疑:垃圾堆和水坑这样的地方不是很脏吗?为什么非要在这样的地方捡?现在的孩子要是这么回答他们, 他们是肯定不会信了。

对于孩子的性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是一方面, 学校教育也很重要。既然孩子们对于婴儿的出生这个问题都十分感兴趣, 为什么不能正确的面对这个问题, 告诉孩子们事情的真相呢?于是, 我萌生了对孩子们进行早期性教育这个念头。

但是紧接着问题就来了, 我对孩子们进行这种早期的性教育家长们会同意吗?于是, 我利用接送孩子们的时间分别与每位家长进行了沟通, 大多数家长都很赞同, 可是部分家长还是持有不同意见, 有的问:“有必要这么早就对孩子进行这种教育吗?”有的说:“他们能听得懂吗?”于是, 我向家长阐释了早期性教育的必要性, 终于, 在我不懈地努力下, 最终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

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 我查阅了中外教育专家在对这个问题上的回答, 这一时期心里想的都是怎样把这个问题讲好, 看得多了, 心里也就有了一个雏形。

在课上, 我允许孩子们自由提问, 当然孩子们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他们的问题千奇百怪, 真是让你措手不及啊!虽然这节课准备的相当充分, 并且我早已为人母, 但是, 在授课过程中, 我难免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还会脸红。为了给孩子们一个科学的概念, 避免孩子走入早期性教育的误区, 我用讲故事的形式, 生动地向孩子们讲述了从受精卵到婴儿出世的过程,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若有所思。

课的最后, 我动情地告诉孩子们:“妈妈十月怀胎很辛苦, 所以, 我们每一个小朋友一定要听妈妈的话, 孝顺妈妈!”

事后, 很多家长向我反馈, 我的早期性教育课开设的非常有必要, 家长们觉得, 孩子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对孩子以后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听到家长这么说, 我在欣慰的同时也感觉到, 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的知识是多么的匮乏啊, 我们的小学教育是不是也应该涉及这方面的教育, 尤其是农村小学, 孩子们没有大城市孩子那么多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即使在家长那里得到也只不过是很模糊的、不科学的解释, 如果家长总是这样教育, 孩子会不会走入一个性教育的误区?但是我又深信, 幼儿早期性教育一定会像其他学科那样走进我们的课堂, 走进我们的孩子。

早期性教育 篇2

摘要:婴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定时期,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的主阵地。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家长一方面有很高地早期教育的热情,一方面又缺乏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对家长及其看护人员进行科学育儿指导的教育服务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早期教育呼唤家庭教育指导。而家庭教育指导已经成为了联系幼儿园和婴幼儿家庭的重要纽带。

关键词:幼儿园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家庭指导

当今,在教育受到高度关注的同时,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0—3岁儿童的教育问题,人们也将教育的视线延长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对孩子开展早期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得到年轻家长的广泛认可。而婴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定时期,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的主阵地。初为人父人母的年轻家长一方面有很高地早期教育的热情,一方面又缺乏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对家长及其看护人员进行科学育儿指导的教育服务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早期教育呼唤家庭教育指导。而家庭教育指导已经成为了联系幼儿园和婴幼儿家庭的重要纽带。那么,幼儿园如何积极有效的开展对0—3岁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指导工作呢?

一、了解0-3岁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0—3岁教育现状分析

我们说,0—3岁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必须开始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正确的、合理的教育。但是,从现行的早期教育机制来看,托幼园所大多数接受的是2.5—3岁的孩子,学前教育机构所授也是3—6岁以内的内容。因此,许多拥有大学文凭,甚至戴过硕士帽、博士帽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奔波、事业追求,不得不将3岁以前孩子的教育拱手让给没有多少文化的小保姆或是自己的父母,其早教仅存在形式与孩子的成长违背有加:弊端

1、保姆一般而已,文化程度偏低,常常抱有“不要发生意外,好对家长交代”的心理照看孩子,往往剥夺孩子很多权利,并容易导致孩子生活规律差、交往能力差、社会性发展弱等。弊端

2、祖辈带过的孩子绝大多数溺爱有加,科学育儿不够,大人包办代替过多,孩子被惯得缺乏生活能力,结果,养成饭来张嘴、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大多数喜欢独处,不会与人相处,也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有运动少,自身动作难以协调,最终影响了大脑及智力的发展。不言而喻,文明礼貌的学习、良好习惯的教育、适应能力、自立意识的培训等等,在孩子刚刚迈人人生的门槛时,就这样无情地被错过了。综上所述,教育机构应重视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在儿童早期施以关心和适切的教育,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目前0—3岁早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3岁以下的孩子入园及受教育机会比较少,很多3岁以下孩子的入托,家长主要是想解决照看孩子问题,并没有放在教育层次上。大多数孩子是由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保姆看护的。由于0—3岁孩子基本上是在家庭养育中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很多父母又很想要得到早期教育指导。“挖掘孩子的潜能始于零岁”的观念已经成为多数家长的共识,由于现在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孩子的身上输不起,现代父母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他们对孩子的成长也越来越趋于科学和理性,希望尽快寻求到简捷有效的教养方式伴随他们指导教育自己的孩子成长,再有一个原因是目前没有或者很少得到孩子早期教育的指导,多数家长的育儿经验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一部分家长是从书本里得到一些方法,但对于自己孩子的适宜性差,效果甚微。因此,所有的家长态度都是一致的,他们强烈需要在居住的社区得到科学的,可操作的、多方面的早期教育,比如亲子教育、咨询、讲座等等。

2)缺少正规的早教机构对家庭早教进行指导和训练。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都是以个人盈利为目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不能达到国家的标准要求,这将大大影响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对家长的正确指导。

二、幼儿园作为早期教育研究基地的优势

关心和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不但是家长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更是有责任有义务承担早期教育的宣传和指导工作。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都能为0-3岁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指导提供有力的保障。如果说早期教育家庭指导的开展为幼儿园工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工作思路,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那么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何正确把握社会的需求,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早期教育这一领域中,要不断地提高家庭的文化、修养、理论知识,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个体,才能不断地规范和完善,从而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使早期教育走向成熟!

三、立足社区,了解分析社区需求

1.了解社区3岁前的幼儿和家庭数

幼儿园可以通过走访居委会和派出所,掌握3岁前的幼儿和家庭数。并尽可能了解有多少家长可能和孩子一起参加早教活动,甚至是有多少年轻夫妻准备在一两年内生下自己的小宝宝。这些信息都将为幼儿园的早教指导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2.了解社区3岁前的幼儿的家庭基本情况

一个家庭是否重视早期教育,家长是否会和宝宝一起来参加早教活动,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一个是家庭的经济情况,另一个是父母的文化水平。所以,幼儿园应摸清这些家庭每月的收入,以及家长会把收入的百分之多少用于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文化层次也非常重要,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可能更能明确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当然,也有部分家长虽然没有受过太多教育,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发展得更好一些,他们也会参与到早教活动中来。

3.了解家长喜欢什么样的服务

家长喜欢什么样的服务也是我们调查分析的一个重点。是周末参与早教活动还是每天都可以参与?是上午活动还是下午活动等等?这些我们都要了解清楚,它将为幼儿园早教活动计划的制定和活动时间安排提供依据。

上述这些调查分析的内容,我们都可以通过分发调查问卷、电话调查、走访家庭三种方式来获取。调查问卷的内容有:孩子主要教养人、孩子的年龄、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家庭月收入、在早教方面需要获取什么信息等。在电话和走访了解调查过程中,教师则应该讲究方法和技巧,用温和,谦虚的语气,通俗易懂、简练的语言和家长交流,以获取更多更真实的想法和资料。

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

如何让家庭教育在继承传统优良美德地基础上再融进现代教育的思想,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我们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指导思想。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增强家长的早教意识即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这两年的尝试,使我们越发感受到只有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与家长共同携手,才能将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行为后迁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使幼儿能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指导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力求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如: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父母必须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必须树立家庭教育中是一个“双向互动”与“共同成长”的观念等等。

那么,如何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

首先,有针对性发放早教宣传资料和开展免费咨询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选择适合这个年龄段幼儿发展的信息,使家长有针对性的了解目前教育孩子所要了解的一些问题。另外,开展免费咨询活动,可以是更多的家长了解早期教育是什么,自己在早期教育中要承担的责任等。

其二,利用访谈形式了解家长教育观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我们利用访谈的形式尽可能多的了解看护者在早期教育中的种种信息,通过对幼儿看护者的了解,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制定指导策略,从而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为孩子终生教育的基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教育是以后的事情;树大自然直;教育孩子无师自通等等,这些观念都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对早期教育的实施也起到阻碍的作用。

其三,举办早期教育知识讲座。

我们可以邀请早教专家和儿科医生对家长进行知识讲座,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早教的起源、重要性;婴幼儿的保育及日常生活照料;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与搭配等内容。通过举办这样的讲座来让家长知道早教对孩子的重要性,给家长传授正确的早教信息,增强家长的早教意识,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

其四,组织“家教沙龙”。

家教沙龙深受家长的喜爱,能给家长们提供相互交流和借鉴的平台,取长补短,让家长通过交流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家教沙龙的地点可以选择在沙龙成员的家里轮流举办,每次都有一个重点讨论的话题,教师应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引导,鼓励家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切身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其五,专题讨论。

围绕家长关心的一些教育观念问题,组织专题讨论,引导家长各抒己见,实话实说。通过观念的碰撞,家长们在讨论过程中转变思想。

其六,定期编辑早教小报,免费发放给家长。通过小报交流育儿经验,传播育儿知识。

其七,网上交流指导。

家长一般白天上班,晚就有时间参与交流,且网上交流指导的时间也较灵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网站论坛或社区早教QQ群,随时与家长交流,解答家长的疑惑,并为每个家庭的相互交流提供更大的空间。

五、开展丰富的亲子活动,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

幼儿园举办早教亲子活动不同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它不是简单的益智游戏,它应该是专门针对0—3岁宝宝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提供早教家庭进行交流的活动。活动可以是在幼儿园里开展,也可以走出园门,送教上门,进行个别的辅导。我们不仅要让亲子活动促进孩子的快乐成长,更应该是家长的课堂,在早期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给予父母以具体、专业、系统的指导,让家长懂得为婴幼儿创设适宜的生活学习环境,正确有效地与孩子互动,给孩子提供适宜的支持与帮助。并在活动中注意及时纠正家长的一些不正确做法和想法。应让亲子活动一方面增进父母和孩子的情感,一方面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家庭中延续,有效的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亲子游戏的活动序列和操作模式为:(1)教师对家长介绍活动的名称、目的与方法;(2)家长与孩子共同游戏;(3)教师观察、了解每个家庭活动的情况并进行适当和具体的指导,以便于家长回家后继续开展亲子游戏,使活动得以延伸。

开展亲子活动应注意的是:婴幼儿的活动中要创设丰富活动环境,满足婴幼儿不同兴趣和需要;活动的目标要宽松、有弹性,促使不同能力差异的孩子都能有所提高;活动中家长对孩子的不同表现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以尊重乳婴儿的兴趣和思维方式,减少和避免单

一、机械的“传授—接受”的“顺向思维”方式。

六、组建早教研究团队,提高早教指导质量

现在,早期教育师资很欠缺,很多幼儿园都是直接从幼儿园老师当中挑选出来任教,这些教师缺乏对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认识,与婴幼儿互动、提供发展帮助的经验不足,对儿童个体差异以及家庭教养差异所产生对儿童发展影响的复杂性心中没底,专业很薄弱。因此,幼儿园应以学习、研究与实践来提升早教专业素质为根本,挑选有生过孩子、有亲和力、有耐心的教师和保健员组成早教研究团队。我们除了要学习研究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卫生保健、行为训练等方面的内容,还要重点学习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更好的服务于家长,提高早教指导质量。

重视幼儿早期教育 篇3

纵观园内外学前教育的辉煌历史,古往今来,孩子的早教与成长始终是国家、家庭以及幼儿园的永恒课题。当年美国对前苏联发射成功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反映是:“今后,我们美国的国防线在幼儿园,而不在边界上。”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政府也已把早期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得孩子的生命早期就得到了社会、家庭以及教育界的重视和关注。

一、早期教育的认同

根据早期教育脑科学和心理科学的研究揭示的原理,人的发展以幼儿阶段最为关键。观念的认同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思想基础。早教也是一门科学,有他自身的客观规律,只有准确地了解、把握、遵循规律,才能立足本园本土,去探寻早教中真正的密码,去采摘早教田园的硕果。

1. 生命早期的任务

当婴幼儿被赋予新的生命进入这个世界,一个重要的任务就展现在个体生命的面前,他们要理解自己是谁,周围世界怎么回事,自己应该从生活中吸收些什么,丢弃些什么等等。从生理方面来看,孩子生命刚诞生时处于一种明显的弱小状态,但是潜在的生命力却无可阻挡。饮誉全球的早教大师蒙台梭利曾论述过生命早期的发展:他们内含生机勃勃的冲动力,通过与外界的交往,不断地进行创造活动,使自己得到充分地满足,并形成自己的人格。从心理方面看:生命的个体不仅作为一种肉体存在,更作为一个精神的胚胎存在着,只是隐藏很深,同样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呈现出自己特有的个性。生命的任务要十分重视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密切联系,强调协调发展。而这个适宜儿童健康成长的生命环境必须由了解婴幼儿、理解婴幼儿内在需要的幼儿园教师或孩子身边的人来完成。

2. 早教决定人生

从出生到3岁的婴幼儿,生长发育最为迅速,身体各系统都在发展,其中神经系统发展较快;到3岁时大脑的基本生理特点已与成人接近,而且他们的高级情感也开始萌芽,自我意识也开启大门……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一曾对早教作过精辟的论述,并得出明显的结论: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一样的,根本没有什么天才和蠢才之分,资质的良莠实际上完全依靠后天的教养而定。也正因为如此,日本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研究更加令人深思,他们认为:婴儿的脑子必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这就是研究人,重视人早期教育内涵正日益倾向摇篮中的小生命的真谛。

3. 晚教的遗憾

国际早教先哲对人的逐渐进步是这样论述的:一个人生下来就具有潜在的能力,这种潜在的能力如果不及时开发和利用,它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这就是风靡全球的“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也就是说刚生下来的孩子具有100%潜能的话,如果一出生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有100%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起开始教育,即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80%能力的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即使教育得好,也只能达到60%的能力。这就说明,教育开始的越晚,孩子潜能实现的越少,它能影响一个人今后的作为甚至一生的命运。

二、早期教育的使命

教育应当与人类智力的曙光同步,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只重视孩子智能的教育并不是真正的早教,或者说才做了一半。站在时代教育的前沿,结合我国、省、市的实情,在物质条件丰富了以后,精神、品德的萎靡成了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在诸事都呼吁要从娃娃抓起的今天,美德教育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首当使命,我国的国情是全家一个孩子。一出生就陷入众多成人的包围,受到了过度的保护,过份的干扰,过早期望和过当的投资……因此培养孩子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有理想和科学追求,有宽容的合作精神和和谐的身心健康是我们早期教育的核心使命。

1. 爱的教育

爱孩子是家长与老师的天性。最好的教育应从孩子的需求开始,孩子需要爱。充满爱的环境是孩子的成长食粮,婴幼儿就是在追求爱和给予爱的环境中成长的。爱是我们老师的胸怀,是宽纳孩子的温暖空间,最好的爱应该带着感情去观察孩子去理解孩子,把他们的需要放在首位。

对新生儿的初次爱抚,吃奶时婴儿和母亲间的视线交流,母亲对婴儿的逗笑以及母亲对婴儿出声时的应答,这都是爱的本能。随着孩子日益成长,我们的爱应该越来越明智,凡偏爱、溺爱都不是正确的爱。对孩子期望过高、关心过分、呵护过多都不是给孩子的真爱。那么真正的爱的教育是什么?真正的爱最好是适量的爱,从妊娠、生产、育儿、教育的角度出发,让我们重新看待孩子、什么是应该的爱、什么是必要的爱、什么是不足等等。和孩子一道共同走上一条爱的道路并一步一步接踵走下去,这样不但让孩子从上一辈身上体验到真爱的感觉,还能唤醒孩子的爱人之心,长大后还能依据这种爱,去创造他们的新的爱、新的生活与新的世界。

2. 善的启蒙

苏霍姆林斯基把教育儿童成为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要求放在一切要求的首位。善良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假若一个孩子没有善良,他的聪明、他的勇敢、无所畏惧等品质越具备,将来对社会、家庭构成的危险越可怕。

五千年中华文明已总结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渊源,3岁前的孩子已完全展示出他们善良的一面。比如小手刚伸开会抓东西的时候,他们很乐意把东西放到大人或别人的手里,然而成人却经常喊“宝宝自己玩!自己玩”。除些之外,“自己吃!自己藏着”!更有甚者“不给他!不给他”!这些有意无意地教育正一步步将婴幼儿的爱心、善心、同情心引向别处。爱的萌芽,善的开始。没有同情心就没有善良,没有善良就没有道德,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把善良植入孩子心中。关键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把握好孩子善意萌芽的关键。

3. 美的熏陶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释疑 篇4

关键词:幼儿,早期教育,阅读能力

一、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意义

越来越成为教育重心的幼儿早期教育, 简称早教, 已经成为众多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的第一选择。但对于早期阅读教育来说, 很多家长还是把认识多少字, 会读多少书作为早期阅读教育的评价标准。

实际上, 识字量并不能代表早期阅读教育的成败, 而能背多少诗, 能认多少字更不是体现孩子阅读能力的佐证。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 父母认为孩子的培养是“三岁看老”。如家长相互间比较的是谁家孩子能认识多少个字, 谁家孩子能背下多少首诗, 更有甚者为了锻炼孩子的记忆力而去要求幼儿去背圆周率后多少位, 而能背下越多位的孩子就被认为是“神童”。很多的幼儿园追捧这种想法, 为了更多的生源, 于是开设大量的识字课、背诵课, 让正处于天真烂漫, 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的幼儿禁锢于一个个背诵任务中, 严重违背了幼儿生长发育与智力培养开发规律。

实质上, 幼儿的阅读能力是指学龄前的幼儿在成人的书面语言环境里能理解图书绘画里的语言意义, 能了解图案文字所代表的意思, 能尝试用同样的符号图为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里, 幼儿是能在书写与描摹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熟悉与掌握一定量的文字。但认字决不仅仅是阅读能力的目标, 识字量更不能成为阅读教育的评判标准, 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让幼儿在探索与尝试中培养起对文字的感知能力才是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意义。

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禁区

(一) 万万不能强迫

每个幼儿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 所拥有的天份与兴趣也有所不同。作为父母与教师, 只能根据幼儿自己的选择让其去阅读, 而不能强迫幼儿去学各种家长教师认为有用的知识。幼儿在逼迫下强行记住了一些内容, 扼杀的却是一生的阅读兴趣。

(二) 万万不能灌输

幼儿天真烂漫, 对于世界的看法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而童心童趣就来源于幼儿的天真。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中, 教师与家长不应把自己的想法强制灌输给幼儿, 而是应让幼儿直接感受到阅读材料中的意境与故事, 让幼儿自由想象与思考。如在《鹅》这首诗中,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很多教师在教这首诗时, 把这节课上成了动物大观, 提问的重点放在了鹅的长相、鹅的生活习性方面了。幼儿在这节课上知道了鹅有白色的羽毛, 有红色的嘴和脚掌, 却完全脱离了诗意, 对诗里的情境与画面感一无所知。这样的“阅读”只是识字, 只是认物, 与阅读完全不沾边, 更不用奢谈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三) 万万不能限定

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而言, 大部分教师与家长都存在一些理解偏颇。实际上, 教育无处不在, 特别是幼儿教育更不能限定。当今幼儿除了课堂与游乐场, 去的最多的地方应该算是超市, 而超市里阅读的课堂俯拾皆是。“熊大熊二光头强”玩具、“旺仔牛奶”“伊利QQ星”“雪米饼”“蜡笔小新果冻”, 大量儿童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名字只需要教师与家长轻轻一点拨, 配合着包装与颜色, 幼儿就能直接认识每个字。而街道上各类广告与招牌店名更是阅读的好天地, 只要教师与家长有心, 幼儿从任何地方都能学到知识, 提升其阅读能力。

三、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要点

(一) 重视家长的影响力

在传统认识中, 很多家长认为早教的教师更为专业, 所以把孩子送进早教中心便以为完成了早教。更多家长认为教育就是教师的事, 与家长无关。只有幼儿的生活圈和学习圈都充满阅读的氛围时, 耳濡目染下的幼儿才能在最轻松的状态下自然习得阅读能力。同时, 家长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幼儿树立一个榜样, 让幼儿不知不觉间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 运用游戏活动的作用力

幼儿的天性好奇、好玩。游戏活动能最大幅度地提升幼儿阅读的兴趣, 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阅读教育生活化, 营造出游戏的氛围, 把汉字与故事串成一个个游戏里的道具, 让幼儿像认识游戏标志一样习得这些内容。对于那些童话故事, 让幼儿成为其中的主演, 通过角色对话, 通过情景演练, 配上幼儿喜欢的各类玩具与装饰品, 让幼儿有机会扮演这些童话人物, 在这个过程中, 阅读成为了幼儿全身心在做的事, 越为投入的情况下, 幼儿阅读能力提升得越快。

(三) 强化亲子与阅读间的互动

幼儿时期的学生对于世界的观感就是其情感的厚度。越是有亲和力的, 幼儿去探索去研究的兴趣就越大。在教师与幼儿间的关系中, 幼儿越喜欢这个教师, 也就越关注这个教师的讲话方式, 甚至会刻意学习自己所喜爱教师的说话方式和做事方法。同样的, 亲子关系越浓厚的家庭里, 父母与幼儿间的交流就是最好的阅读教育。幼儿会去模仿父母的表达方式, 模仿父母对于事物的认知过程, 也就无意识地习得了父母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结束语

早期教育心得 篇5

上班有一小段时间了,锻炼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就所见所学谈谈自己的感想。

曾经我很想去做销售,但所了解的销售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很空洞,也不知道一个好的销售人员该具备一些什么样的素质,我们公司是以销售为主,只是采用的销售模式不一样罢了,由于种种原因我做了公司的一名主持人兼产品介绍,由于主持素材的需要,很多时候需要和幼儿园的园长打交道,谈业务,了解对方的需要,以及对方心里的想法,只有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

公司主要走教育的模式来销售,而这个教育却是我们都忽视却很神圣的教育------早期教育,很多人可能会误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胎教,其实不是,胎教只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早期教育还包括0--6岁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一份相当不起眼的教育却拉开了孩子的差距。教育在很多人的眼里是改变人命运的一种方式,但还是有一部分人不认可教育,她们认为教育培养了很多的书呆子,常有人说博士生不也在种田等类似的事情,但却不会反过来想种田的大部分还是没有知识的农民,有些人读了书却不会拿来学以致用,这才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出现这种情况却不知是早期教育出了问题。

早期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自信的宝宝,二八定律------世界上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殊不知这20%的就是全面发展的人,拿破仑希尔成功学的重要定律之一------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则收获一种命运,所以想孩子有什么样的命运培养他类似的性格。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每天忙碌是为了孩子,据统计人生中60%的财产用在子女身上,一生忙忙碌碌也许到最后也没能把孩子教育好,这其实很可笑。对于农村的孩子在我们这一代还看不到明显的差别,但到了我们自己的下一代就有了极大地差距,现在在一些大城市,早期教育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了,家长花大量的金钱时间在这个时间段来培养孩子,而农村孩子还是按照先前的模式在培养,也许到了三四岁还在家里和爷爷奶奶玩,就算去上幼儿园也是在一些极其不专业的地方,那种地方说白了就是一个托儿所,孩子根本没有得到发展。

美国科学家布鲁姆实验证明,孩子的智力发育在17岁时基本完成,而在4岁完成了50%,8岁完成了80%,这样的数据看到的人都会觉得很震惊,但事实确实如此,印证了那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也是别人为什么愿意花重金去打造孩子的早期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身上有无限的潜力,很聪明,我们平时自己很少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以至于这些东西就这样给忽略了,他喜欢问为什么,他喜欢玩玩具,而且玩得方式很奇特,对于孩子的每一个疑问我们应该正面去回答,不要嫌他麻烦,嫌他啰嗦,就算你自己不知道也不可忽悠误导他,应该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自己没有辨别能力,你得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人说这个孩子像他的父母,性格像,连一言一行都像。这种像在很多人眼里很正常的,他们认为这是遗传,其实不然,当然遗传有一部分,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那是因为在孩子的教育过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一言一行影响了他,这个时期的孩子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跟着父母来,久而久之他就和你一样了。

孩子的性格定性在六岁,在初二有一个转折期,做过老师的人应该明白初二的孩子不好教,如果你把孩子从初一带到初三你能看到他身上很大的改变,习惯决定性格,也就是说在六岁之前培养孩子一些好的习惯很有必要,曾经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老和尚要小和尚到荒地上去种菜,第一年长了很多的草,老和尚让他再种,第二年还是长草,小和尚问老和尚是为什么,老和尚没有回答,而是让他再去种菜,比之前种的更多,时间长了也就自然没有长草了,其实习惯是一样的,人生下来就像荒地,什么都没有,但上面可以种菜也可以长草,好习惯是菜,坏习惯则是草,这块地的容量只有那么大,好习惯多了,坏习惯自然也就被忽略了,习惯的初步形成是而是21天,定型是90天,想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就必须要坚持,而不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如果不信可以去试一试,当你每天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陪孩子学习90,自然他就会形成一个生物钟,很自觉地自己在那个时间去学习。

培养全面发展的宝宝不是让他学的越早越多越好,童年的孩子最主要的是性格和习惯的培养,这才是决定他一生的东西,对于文化知识当然要学,现在的文化知识是为以后每一个阶段的教育打基础,很多人到了初中高中孩子成绩不好再来干着急,请家教,花了大把的钱不说,还占据了孩子很多其他的时间,让孩子很累很反感,其实现在这个时候抓紧了,以后你根本不用花那么的精力。这个时期的教育又有一个精髓-----教育关键期,教育关键期是指在,某个时期交给孩子必要地东西,孩子学的更快,更好。

浅析孩子的早期教育 篇6

关键词:自我发展;榜样;沟通;溺爱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43-01

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这句话不难看出,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3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称为婴幼儿期,这个阶段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另外,他们还发现了下面的成长规律:1. 性格、2. 智商、3. 学习、4. 身高。

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3~7岁这个阶段称为学前期。所谓“7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7岁之后,基本上就难以重新塑造了。那么如何做好孩子的早期教育工作?

一、父母要懂得发展自我

不管从事什么职业,父母都是要尽最大努力去开发自我,要想培养优秀的孩子,就要先提高父母的能力。事业和家庭就像小鸟的两只翅膀,只有力量均衡才能展翅高飞。父母如果不能把自己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结合在一起,不能积极愉快的生活,那么整个家庭都会受到影响,当然也包括孩子!父母能否积极主动的自我发展,有无能力排列事情的先后顺序,并解决家庭和事业相互冲突所产生的矛盾和困难,对整个家庭是至关重要的。仅仅有能力养育孩子,却没有能力引导孩子的父母,并不是合格和优秀的父母,父母自己一定要有目标意识,即使为人父母了,也要继续努力。要想成为最好的引导者,父母首先要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目标,计划好自己的人生,日积月累,始终进步,并有能力去帮助和影响他人,方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二、感情好的夫妻,更容易成为成功的父母

父母互相尊重,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常常吵架的父母,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的父母,他们的孩子的成长肯定会出现问题。当夫妻之间意见有分歧的时候,应该懂得尊重和认可,而不是粗暴地拌嘴或大吵大闹。应该尽量避免争吵,用沟通来解决问题,不要影响到孩子,努力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在孩子面前,父母要互相尊重,要让孩子认可父亲或母亲的权威。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夫妻相亲相爱的过程,感情好的夫妻,肯定会教育出更成功的孩子。

三、多与孩子沟通相伴

教育孩子是项很艰难而巨大的工程,不要想偷懒或懈怠,要多与孩子沟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孩子相伴,认知孩子的心理。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很多父母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他们的孩子,任何借口都只是借口。家长们你们没有反思过吗?你们有了解过孩子的心理吗?他呆在保姆身边的时间比呆在你身边的时间要多得多!你还期望他向着你预想的方向前进吗?每天家人在一起吃饭、活动、聊天这是很重要的内容!不要忽视它们,这是家人加深感情,互相了解的平台!

四、与孩子沟通的诀窍

好的父母要始终记住两个词语:聆听,建议。孩子都喜欢有力量的父母。当你能成为孩子喜欢倾诉和交流的对象时,你自己也会感到很骄傲的!如果父母不懂孩子的世界,就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很想给孩子帮助,也找不到方法,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扇门被关闭了。

五、创造环境

让孩子觉得读书是家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无论在家里的哪个角落,都有学习的气氛。不用强求孩子去学习,孩子眼里只能看到书本和正在学习的家人,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我们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要想将学习习惯化,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书桌书本是必要的,有了这些之后,父母每天能坐在书桌前看看书,孩子能看到父母努力学习的样子,自然而然会将学习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当这习惯形成之后,你会发现你不要孩子学习是件很困难的事!

六、对孩子不要溺爱

家长们你们是不是觉得现在的孩子都很不听话啊?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那么你的爱就是溺爱!我这么说也许很片面,但是有很多现实就是这样的, 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有自我意识了,他们知道如何让事情变得有利于自己,做为家长的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小觉得没有必要管教,这恰恰是孩子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坚决的否决,那么什么是不合理的要求呢?当你满足孩子这样的要求时,也就意味着你要满足他其它很多不合理的要求。

七、不要只培养孩子的才华,更要注重培养他的品格,让他成为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一个人的才华,会让他整个人看起来熠熠生辉;而只有当他同时拥有了高洁的品格,他的光辉才会散发和蔓延,才会照耀他人。才华像是蒲公英的花朵,而品格就是微风,风吹过,蒲公英的花朵才会在空中翩翩起舞,飞到四面八方,把种子播下。品格的魅力每每让人感到震撼和惊喜,我们的社会中出类拔萃、才华横溢的人很多,但少有人能做到真正的有影响力,如果孩子心中始终有个目标:我自己学习和努力是为了能更好的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们。一旦这样的意识在他们心中扎根,生长,慢慢成为一种信念,他们就会获得无限的力量。他们会全心全意去实现这个目标,而为了实现目标,他们会努力增长自己的体力和才华,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年轻的父母们请牢记这一点。

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发展都有着想像不到的意义!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勇敢地改变这一切吧!

参考文献:

[1] 新浪教育《一位韩国妈妈,如何培养6个孩子全部成为哈佛耶鲁博士》[J] 2014.3

论幼儿早期阅读教育 篇7

一、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性

学习要抓住一个关键期,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关键期, 幼儿阶段是智力发展及表达能力发展的高峰期, 也是一个关键期, 抓住了这个关键期, 学习起来将事半功倍。心理学家认为: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这说明幼儿已经具备了阅读的可能, 只要使用一些正确的方法加以培养, 孩子们都可以获得很大的提升。而且在这一阶段幼儿的记忆力是超强的, 幼儿可以在这短短几年学好一门语言, 有很好的背诵能力和模仿能力, 这些对于幼儿个性及习惯的形成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 早在五十年代有些国家就开始研究阅读, 并对6岁儿童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具有良好阅读能力的儿童求知欲比其他儿童要旺盛, 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能运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 理解能力好,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乐观向上;不会阅读的儿童则对学习缺乏兴趣, 表现得没有自信。到了八十年代, 一些发达国家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列为智能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并且特别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前期经验的提供。可见幼儿早期阅读经验与幼儿本身的身心及智能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重视阅读环境的创设

在早期阅读阶段, 幼儿刚刚开始接触阅读, 无论是在已有的知识还是在已有的社会经验上, 都表现得能力比较薄弱和不足。因此, 在早期阅读阶段, 要重视阅读环境的创设, 通过环境的创设直接对幼儿补充一些社会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和场所, 正确引导幼儿去观察和感受书面语言, 使幼儿在有形和无形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

例如, 在布置活动区时配上适当的文字, 诸如“积木乐园”、“娃娃的家”等文字标签, 定期更新一些图书, 为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 并及时加以指导, 让幼儿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中阅读。教室内的墙饰和图画等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时令和季节去更换, 比如冬天来了, 可以在教室内画上雪人、雪花、没有叶子的树枝, 一些冬眠的动物, 还可以画一些棉衣、棉帽、手套等, 让幼儿可以根据图片和文字, 联系真实的景象, 比如自己身上的帽子和手套等等。这些的主要目的都是在与充实周围的环境, 使环境中也含有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 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去体会, 去获得语言和文字方面的知识。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 他们都会主动去从事那些令他们感到舒服、愉快的行为。因此, 创设一定的学习和阅读环境就显得很有必要, 在阅读的同时, 让孩子把阅读与一切愉快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 增强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三、重视阅读材料的选取

鉴于幼儿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在早期的阅读中内容的选取一定要适宜, 尽量提供一些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幼儿喜欢图画多的并且还是要五颜六色的, 要有这些元素才能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因此, 我们要选取一些易于理解, 便于阅读, 内容丰富, 色彩鲜艳, 文字与画面结合, 并且主题要接近儿童生活, 文字在读本中重复出现, 伴随识字。这些图文并茂的故事图片, 配上有一定规律可寻的文字, 都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知识。

例如, “一字歌”的内容为:一颗豆, 一粒米, 一颗一粒要爱惜;一点油, 一滴水, 一点一滴都珍贵;一枝花, 一棵树, 一草一木要爱护;一分钟, 一秒钟, 一分一秒不放松;这些文字容易记忆并且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并且还配有丰富的图片来帮助儿童的理解, 老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讲解, 这些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 还可以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四、重视分享阅读

分享阅读, 可以是朗读出来, 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再去复述, 我们强调的是一个故事的阅读活动要反复地多次进行, 这个过程是一个让孩子感受语言、习得语言的过程。分享阅读可以让儿童从“听故事”过渡到“读故事”和“讲故事”, 把书本的语言变为自己的知识。随着儿童阅读活动的多次重复, 儿童可以变得越来越熟悉故事中的情景和语言, 在老师朗读上一句的时候, 儿童可以在心中形成对下一句的预期, 慢慢的, 儿童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朗读了。

通过分享, 儿童从最开始的听老师讲故事, 到自己阅读故事, 再到讲故事给其他小朋友听, 讲故事的过程中想象并模仿角色的声音和表情。儿童的这种模仿, 具有很高的价值, 他们正一步一步地参与到阅读中, 在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并最终逐步过渡到自己主动读故事。因此, 成年人应该对他们的模仿行为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及时的鼓励, 多给机会让儿童自己讲, 尽量不要去打断, 让儿童独立进行朗读。只有在儿童不能继续朗读的时候, 才给予帮助, 对于发音不正确的地方, 及时提醒、纠正。这时的儿童会觉得自己真正独立进行了朗读, 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分享阅读不以识字为目的, 却可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识字。

五、总结

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幼儿的思维、语言、个性、习惯等各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在幼儿教育阶段应该重视早期的阅读学习, 充分调动幼儿各方面潜能, 抓住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期, 努力为儿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晓蓉, 幼儿道德成长与早期阅读, 《学前教育研究》, 2011.07

[2]傅敏敏, 关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研究, 《学前教育》, 2005

早期教育是奠基性的教育 篇8

所谓“起始”, 就是开头。常言说:万事开头难。难在哪里?难就难在面临事物的发展, 未来有许多可知或不可知的、影响事物发展前景的困难或问题摆在面前, 难以定夺。

“开头”之所以难以定夺, 是因为开头事关全局, 非常重要。人们常说“良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如果开头不好, 哪怕有很小的失误或偏差, “一招不慎, 全盘皆输”, 就有可能导致彻底失败。

孩子小时候, 感受能力极强, 可塑性极大;而且, 往往是先入为主, 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和影响极为深刻, 甚至影响人一生的发展方向。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的一开头便说:“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 哪怕是极微小, 小到几乎觉察不出, 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 水性很柔, 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 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 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 河流就有不同的趋向, 最后就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

儿童的早期教育是人一生所接受教育的“基础”, 也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早期教育的任务不是只为上小学做准备, 而是要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根基。就是说, 对儿童实施早期教育, 不仅要考虑儿童的现在, 更要考虑儿童的未来;不仅要为儿童的今天负责, 也要为儿童的未来负责;不仅要使儿童当前受益, 也要使儿童终生受益。这样的早期教育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基础教育”。

然而, 不少家长只考虑如何让孩子尽早学习、掌握一些具体的技能、技巧, 以使孩子在小学的学习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这是对早期教育“基础性”认识的肤浅表现, 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思想情绪支配下的教育行为。可能会在某些方面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成人也会感到一时的满足和自豪, 但如果是“揠苗助长”式的发展, 那么基础必然不扎实, 失去发展的协调性, 使孩子缺乏自我发展能力, 即“发展的后劲”, 从长远看是有害的。

由于急功近利的早期教育不能当下立即显示出它的危害性, 所以使得许多教师和家长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沾沾自喜于一时之功而不能自拔。因此, 久久得不到彻底纠正。

怎样实施幼儿早期阅读教育 篇9

一、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启其蒙而引其趣”是我们进行早期阅读教育的首要任务。兴趣属于一个人的个性动力系统,是人的进取之源、发展之本,人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探索,且产生愉快的情感和体验。

1.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合、适用的教育内容,设立可实施的教学目标,在可操作的范围内让各年龄段幼儿参与活动、快乐游戏、健康成长。例如:小班选择《在农场》《好吃的水果》等阅读内容;大班选择《奇异的梦》《地球清洁工》等阅读内容。

2.创设温馨的教育环境。

利用日常生活、区角活动、主题墙等环境吸引孩子,让环境熏陶童心。例如:在阅读活动《感恩的心》中,我和孩子们制作感恩卡,装扮教室里的主题墙,孩子们可看、可摸、可说、可想,带动他们积极、快乐、主动、自由地参与活动。

3.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幼儿爱模仿,教师是幼儿最喜欢的模仿对象,其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影响着幼儿;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教师对幼儿的肯定、认可与表扬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动力。同时,要积极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与同伴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快乐与魅力。

4.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内容。

幼儿喜欢熟悉的内容,可以吸引他们主动快乐地参与活动。例如:在阅读活动《小熊的梦想》中,我引导孩子们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建党90周年等社会活动内容拓展到阅读活动中,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二、阅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如何组织和实施阅读活动呢?通过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观察阅读内容。

结合阅读内容和幼儿已有的个人经验,形成阅读期待,通过观察阅读内容中的画面,建构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下,幼儿看色彩、看场景、看动态、看表情、看故事、看结果等。例如:看这是什么季节?草地上有什么?小动物在干什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在说什么?等。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画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认真倾听同伴的想法,建构对故事的基本理解。在阅读活动《谁是小偷》中,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蜜蜂婆婆的蜂蜜丢了,有的觉得小偷是从窗户进来的(因为窗户是开的),有的孩子认为是熊偷的(因为在窗户下面看到有一个熊的脚印)。孩子们通过看图画和图画中的故事内容,还知道了许多防盗常识,加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2.表达故事内容。

借助图书中的文字内容,教师发音准确、生动形象地示范念读文字内容,结合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引导幼儿跟读、念读、阅读,并理解故事内容。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方式,可以为幼儿创设区角游戏、小话吧、小舞台、小播音员等平台,激发幼儿快乐阅读。

3.拓展阅读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

通过各领域的活动,幼儿可以在活动中更加深入地理解阅读内容,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策略、方法等,多角度、多形式地延伸阅读活动,体验阅读乐趣。

三、教师的指导策略

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从选择阅读内容到组织实施,如何把握自己的角色,指导幼儿参与活动、体验快乐呢?

(一)做阅读活动的设计者

选择趣味性强,幼儿喜欢的、适合年龄特征的阅读内容,精心设计活动环节与指导策略,让幼儿感到:我想看、我想说,真好看、真好听、真有趣、真好玩……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积极、快乐地看、说、玩。

1. 选择适宜的切入点。

将多样化的方法导入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兴趣,吸引他们的各种感官,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2. 灵活设计观察顺序及形式。

用开放式的提问和引导,通过具体反馈和追问等教学技巧发展幼儿有序观察、准确表达、认真倾听,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观察画面线索,培养他们理解、预测、假设及概括的思维能力。

3. 引导阅读图画内容。

结合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解释和梳理文本中的重点词汇、短句、句式、情感色彩及题材特点。

4. 迁移和运用阅读活动。

发展思维、丰富经验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融合,延伸到家庭、社区、社会及其他环境。在阅读活动《地球清洁工》中,拓展到健康领域“环保小卫士”、科学领域“清洁高手”、艺术领域“美丽的地球”等。

教师的活动设计从始至终有助于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有助于阅读活动的开展,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做阅读活动的支持者

尊重个体差异,不强求幼儿的表达与书中的文字完全一致,允许幼儿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与建构,教师要引导幼儿结合个人已有的知识合理想象。

因幼儿年龄特征、个体差异、生活环境、地域特征、语言环境等条件不同,对语言的学习就具有个体化的特点。教师要重视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及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走入幼儿的心灵,牵扶幼儿的小手一同在阅读活动中快乐游戏、健康成长!

(三)做阅读活动的指导者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首先,不过多干预,不过多约束,引导幼儿喜看爱说,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刺激幼儿的视觉,吸引幼儿的感官,将看到的说出来,不干预说多少,对不对,只要动口就很好,就有进步,就是成长。其次,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与生活结合。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表达方式,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仅靠教师直接单一的“教”是难以掌握的。因此,要利用各种机会、生活环境等引导幼儿积极用语言表达、传递自己的思想。

通过以上实施策略的具体实践,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喜欢上了阅读,他们在阅读活动中不断地感知内化,获得丰富的感受与体验,逐步积累阅读经验,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进一步观察我发现,在获得阅读能力的同时,孩子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社会性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早期教育机构评价简介 篇10

早期教育机构是为学龄前儿童提供某种教育或服务的具有鲜明目的性的单位或组织, 如各种类型的提供保育、教育, 或入学准备等服务的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等。早期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如何, 是否符合政府的各项法规和标准, 机构的运行是否达到其预期的目标, 达到目标的程度如何, 是否有继续存在的价值, 应当如何进一步调整和改进, 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早期教育机构评价来寻求答案。

早期教育机构评价, 旨在检测机构各方面的工作状态和效果, 藉以判定机构是否达到既定标准或需要在某些方面加以改进。具体而言, 早期教育机构评价的目的包括: (1) 了解或证实早期教育机构中儿童及其家庭的需要, 以及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这些需要; (2) 检查和评估保育教育各项工作和措施的有效性和有用性; (3) 检测教育过程或结果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和学习; (4) 考察机构是否按计划实施, 如完成计划时间表的偏离程度等; (5) 发现优点和不足, 以便改进; (6) 总结机构经验, 以便宣传推广; (7) 比较不同机构某些方面的质量优劣; (8) 全面考察成功的机构, 以便在异地开设连锁机构。

二、早期教育机构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 早期教育机构评价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各异。由此, 早期教育机构评价亦可以归为各种类型。例如, 在开设新的机构或确定增减机构的目标等之前进行的一次性评价;为获得机构的发展、调整和完善等决策, 在机构运行过程中进行的持续性评价;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为正在运行的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反馈信息, 以提高实践中机构教育活动质量的形成性评价;在机构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对其运行效果做出判断的总结性评价;为了检测机构各方面的工作状况, 及影响其工作质量的因素而实施的诊断性评价;对机构的某一个方面进行考察并加以价值判断的单方面评价;对机构的所有重要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全面测评并作出结论的系统性评价;还有根据一定的标准体系, 藉以判定机构是否达到既定标准的机构认证评价, 等等。

早期教育机构的评价工作由确定评价目的、制定评价计划和标准与程序、收集和分析评价资料、形成评价结论、撰写评价报告和根据评价结果反馈调整等环节构成。开展机构评价, 首先要成立评价组织或机构, 保证合格的评价人员和经费、设施等方面的配置。评价组织的首要工作是设计评价方案或计划。评价方案要基于评价目的和可能的资料来源。评价目标越具体, 评价工作的效率越高;但同时也要考虑评价目标的深度和广度的矛盾和得失, 充分权衡评价覆盖面的适宜性。

制定机构评价计划时要考虑以下主要问题: (1) 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2) 评价结果的接受者是谁 (上级主管部门, 员工, 家长, 其他机构等) ? (3) 评价标准包括哪些主要方面, 如何使标准操作化? (4) 获取评价结论需要从哪些角度收集资料信息? (5) 针对目的的适宜的收集资料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6) 评价时间表; (7) 实施的可能性, 等等。

制定一套正确、合理的评价标准, 是保证早期教育机构评价活动科学性的关键。不同目的下的机构评价在制定标准时有不同的内容侧重点。机构评价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评价工具的有效性。评价工具或评价标准应当能够反映评价目的, 符合早期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时代精神, 又适宜于当地的具体情况。对早期教育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需要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 根据国家制定的政策法规文件, 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的精神, 制定出一系列可以操作的标准与程序, 对托幼机构的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系统而科学的考察, 采取各种手段收集证据, 并对照标准来衡量或判断机构符合或偏离标准的程度。因此, 对机构的评价标准反映了一定的早期教育的观念体系, 这种观念体系通过转化为标准并加以操作化、具体化, 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调控早期教育机构的实践内容和努力方向, 是幼教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指挥棒。

三、早期教育机构评价的时代特征

现代发达国家均比较重视对各种各类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机构和项目的评价, 包括对处于不利家庭环境的儿童, 缺陷或残疾儿童的学前保育和教育机构及项目的评价。这些评价项目往往由政府或社会团体出资委托专门的评价机构或研究部门承担, 根据不同的角度制定评价标准, 并有各种与早期教育有关的部门或机构参与评价。评价结论常用作选择或继续投资某些机构或项目的依据。

当代早期教育机构评价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重视纳入机构内部的自我评价这个要素。利用自我评价和政府行政部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将更有利于调动早期教育机构的积极性和调节功能。这一点对于我国目前的早期教育机构评价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启示。以改进为目的的认真求实的机构自我评价应当成为一种风气, 以改变被功利性所支配的被动的评价行为。

另一个趋势是将评价活动和评价过程制度化。这无论对优化保教过程并检验其效果, 还是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有必要将评价活动纳入机构的制度建设, 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评价人员队伍。同时, 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机构评价体系与做法, 有助于我们开创性地设计和实施科学有效的早期教育机构评价。

四、美国早期教育协会早期儿童教育机构认证评价概况

有些发达国家现行的是由早期教育的学术团体担任评价主体, 经过系统的研究, 编制出一整套评价标准系统, 用来评价各种不同类型的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例如, 美国早期教育协会 (NAEYC) 自1985年以来, 用该协会颁布的关于高质量的托幼机构的认证标准, 对自愿申请参加的机构实施评价。迄今为止, 已有10000多个幼教机构通过了这个标准, 受益儿童达百万以上。该评价系统受到美国早期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对早期教育专业人员、家庭, 以及其他关心早期教育质量的人士提供了有力的鉴别工具。NAEYC评价认证系统对机构的激励机制十分显著, 机构自身的作用是主要和关键性的。各种类型的托幼机构可以将评价体系作为参照标准, 不断提高自身达成专业标准的程度, 并激励机构开展持续性自身评价, 进行性地改进保教质量。在使用和实施该机构评价系统长达17年之后, NAEYC于2005年4月通过了对新的机构标准和新的评价认证系统的鉴定, 并于2006年9月开始正式实行。以下简单介绍更新版的早期儿童教育机构认证评价系统的概况 (NAEYC, 2006) 。

新修订的NAEYC机构认证过程包括四个步骤:

步骤1:注册登记。缴纳一定的费用后即进入自我评价程序。这是NAEYC评价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任何托幼机构, 即使不打算继续完成其他步骤, 都可以登记加入。经注册的机构将收到NAEYC的自我评价工具包和实施指南, 对照NAEYC发布的高质量托幼机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作必要的改进。各机构根据需要决定自我评价的时间进度。注册登记没有其他任何要求。

步骤2:提交申请。机构完成自我评价并自信已基本达到标准之后, 便可以提交认证申请, 并保证在一年以内完成其他步骤。此时, 机构正式进入认证评价程序。已经获得NAEYC认证的和尚未获得认证的机构在申请要求上有所区别。申请认证的机构必须声明其主要负责人理解NAEYC的认证程序, 而且机构已建立涉及各类人员的合作机制以便完成认证。

步骤3:申请成为候选机构。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后, NAEYC学术委员便会开始为该机构安排现场访问。已经获得NAEYC认证的和尚未获得认证的机构在访问细节和要求上有所区别。申请成为候选机构时, 机构必须提交完整全面的自我评价报告, 以及有效开业执照, 及12个月以内的有关部门评估报告, 机构负责人和教职员工的合格任职资格证明, 家长、教职员工及园所领导人员合作参与认证准备的证据, 和关于机构达到合格标准的证据。

步骤4:获得认证。在认证的现场访问期间, 以及通过机构提交的文件材料, 机构应表明其达到NA-EYC的所有10条高质量托幼机构的标准 (见本文以下对标准的简要描述) 。NAEYC评价委员会将对所有班级进行实地观察, 验证执照、文件证书等的真实性, 分析员工及家长调查结果, 并与园所负责人会晤面谈。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形成评价报告, 包括认证决定。评价委员会成员均经过特别的训练, 以保证评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NAEYC早期儿童教育机构评价系统的实际操作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早期儿童机构标准, 即在NAEYC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制定的一整套可以指导操作以获取证据的阐述, 作为相对统一的高质量机构的期望性参照尺度, 以衡量托幼机构的运作状况。二是早期儿童机构认证标准, 亦即基于证据的有关机构认证的具体操作性阐述和工作表格。

NAEYC早期儿童机构标准体系共分10个方面, 简要描述如下:

标准1:关系———能促进机构内所有儿童和成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从而鼓励每个儿童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于社区的从属感, 并培养个体儿童为集体和社区作贡献的能力。

标准2:课程———实施与儿童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课程, 促进儿童社会性、情绪、身体、语言和认知诸方面的学习和发展。

标准3:教学———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 运用适宜儿童发展, 适宜文化与语言环境的, 有效的教学方法, 促进每个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标准4:检测儿童的进步———持续地采用系统的, 正式或非正式的检测方式, 了解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进程状况。检测在与家庭的相互交流中进行, 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文化背景。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关于儿童、教学和机构改进等方面的目标, 从而使儿童受益。

标准5:健康———提高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 预防疾病, 保护儿童和教师员工免受伤害。

标准6:教师———招募具有合格学历、相关知识和专业承诺等必要资格的教师, 支持和培养他们, 使他们能够胜任职责, 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并为具有不同需要和兴趣的家庭服务。

标准7:家庭———与每个儿童的家庭建立与保持一种适宜于家庭结构、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合作关系, 促使儿童在所有的环境情境中得到发展。

标准8:社区关系———与儿童所在的社区建立联系, 充分运用社会资源来帮助达成机构的目标。

标准9:物质环境———拥有安全健康的环境和适宜的维护良好的室内和户外设施, 包括能促进儿童和教师员工学习和发展的设施、装备和材料等。

标准10:领导与管理———有效地贯彻执行有关政策程序和系统, 支持教师员工的发展、财务支出和机构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 使全体儿童、家庭和员工获得高质量的机构经验。

以上每个方面的标准均含有若干层次的标准细目并附有详细的工作表格。例如, 班级教师儿童人数比例 (表1) 和清洁消毒频率标准 (表2) 等。有些标准还对0~6岁之间分5个年龄阶段分别进行描述。

注:1.如果是2岁半到5岁的混合年龄学前班, 可有20%幼儿在2岁半到3岁之间, 师幼比例按主要年龄组计算。如是3岁以下的混合年龄班, 则师幼比例按最小年龄计算。2.师幼比例的计算包括教师、助理教师和保育员。表内比例为最高比例, 不得超过。3.12-28个月年龄班如人数超过10人便要求加一位教职员工。4.如果班上有特殊儿童, 则师幼比例需降低。

参考文献

[1].王坚红主编.早期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待出版) .

早期教育是也?非也? 篇11

3岁凤儿妈妈:早期教育当然要抓啊,你不抓人家都在抓,到孩子上学的时候,自己的孩子肯定就落后了。所以,我从孩子两岁半开始就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有识字班、故事班、画画班、舞蹈班……反正只要能报的我都报了,也不管孩子是不是愿意。小孩子懂什么,哪能由着孩子啊!要是由着孩子,什么不学只是傻玩他才高兴呢。

7岁小海爸爸:我儿子上小学前什么知识都没学,不管他妈妈如何反对,我都坚持自己的观点,男孩子嘛,小时候玩好了长大了准能学好。事实证明我的观点是对的。儿子上学前,我就知道和他爬山、游泳、打球、捉知了、捕蜻蜓、逮蚂蚱,什么都干过,就是没上培训班,结果怎么样?我儿子上学后,老师反映班里就属我的儿子坐得住,学得认真,脑子反应快,记东西又快又牢。

13岁男孩妈妈:我儿子现在上初一,可是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写作业粗心磨蹭,可是对孩子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就是丝毫没有改变,相反还加重了孩子的厌学心理。后来咨询老师才知道,是我们早期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教孩子学汉字,背唐诗,读故事,算算术,但忽视了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孩子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导致孩子身体动作拙笨,手眼不协调,在学习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书写障碍和阅读障碍,现在想想,在孩子的早期教育方面,我们真的是捡了芝麻漏了西瓜啊。

济南二中徐华老师:有了孩子之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宣传令人胆战心惊!幼儿教育小学化,令我们一般家长六神无主。许多家长给孩子报了课外班补充学校的缺陷,惹得孩子们叫苦连天,怨声载道,亲子关系紧张。

到了小学阶段,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更火了,所谓的早期教育几乎成了知识教育和功利教育。然而道德教育呢?原本是道德教育为先,“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然而今天的早期教育却本末倒置,令人纠结,令人痛心!

经验分享早期教育轻视不得

现在的中国教育存在几种软肋,一是重教轻学;二是重智商轻情商;三是重知识轻实践体验;四是重学龄后教育轻学龄前的早期教育。

现在很多的父母因为工作忙、事情多,放弃了自己所应承担的育儿责任,把孩子丢给家里的老人,去享受自己的人生。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他们不在孩子的身边,更不用说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早期教育了。其实,家长的事业可以晚两年再发展,但孩子的成长教育是不等人的。如果错过了孩子出生后的教育关键期,孩子和父母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到了孩子的青春逆反期,出现各种问题,父母会非常痛苦的。

几天前,女儿问我:“妈妈,等我长大有了孩子,你帮我带吧?”我回答说:“妈妈如果真正地爱你,就不能帮你带,如果你有困难,我可以搭把手,但绝不包办代替。”女儿想想说:“是啊,如果你帮我带,孩子就不和我亲了。”十几岁的孩子也明白,有些事是必须要面对的,也是必须要担当的。如果大家想要一个优秀的孩子,必须从孩子的早期教育抓起。

现在的人大多喜欢研究理财产品,热心学习理财知识,希望将来给自己的孩子留下财富。可是,要多少财富才够呢,谁也说不清楚。其实,教育好孩子才是家庭的第一事业,家长如果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积极学习科学育儿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好特长,告诉孩子要分享快乐……有学习的动力、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变成“啃老族“呢?

专家观点早期教育要趁关键期

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人的智力、语言、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都在6岁以前。作为家长,应该学习一些关于关键期的常识,知道孩子在某个年龄段发展哪方面的能力,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如2~3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家长要给孩子创设丰富的语言刺激,激发孩子说话的欲望,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又如3~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家长最好让孩子在这一时期接触各种音乐技能,以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某种音乐潜能等等。

开发孩子的早期教育,家长必须以尊重孩子的潜能为前提。人生来就有个体差异,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是不同的,家长应该发现并了解孩子的特长和天赋,然后给以相应的培养和教育。有的家长知道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就在孩子小的时候,利用关键期让孩子学这学那,把自己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天赋,结果不但不能培养孩子的某种特长,反而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其实,在关键期进行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某种潜能,但如果孩子不具备某种潜能,如音乐,即使是在关键期学习音乐,孩子也不会有太高的造诣。

另外,重视早期教育,但要防止过度的早期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应该好好利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于是,把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正规化,让孩子学这学那,并规定孩子每天练习的时间。虽然这样做对孩子的某项能力的发展有帮助,但这种做法限制了孩子玩的时间,剥夺了孩子应有的快乐。事实上,孩子语言的获得、智力的发展和习惯的养成都是在生活中通过模仿、观察、游戏得来的。因此在教育孩子时,父母要注意做到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多陪伴孩子游戏、聊天,正确指导孩子读书等,让孩子在一个宽松、民主、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教育浅析 篇12

一、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一) 创设阅读区

在家中布置一个专门供幼儿阅读的舒适惬意又童趣化的阅读空间。在阅读区中除了书外, 还要提供其他纸、笔等绘画材料, 鼓励幼儿通过多渠道反映自己阅读后的体验和感受, 并对幼儿创造性的说、画、涂等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力求使幼儿产生愉快的、自由的阅读心理环境。此外, 家长还要经常为幼儿更换、添置新的图书, 保持对图书的新鲜感, 从而保证幼儿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

(二) 感受亲子阅读的乐趣

亲子阅读对幼儿而言, 首先是得到爱与快乐的途径, 亲子阅读的目的是创造平等对话的氛围, 体会共同成长的快乐, 这对幼儿极其重要, 同时能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此外,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到书店、图书馆、阅览室等地方感受那种浓厚的读书气氛, 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阅读活动打好心理基础。

二、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

图书是孩子阅读的依据, 但并不是任何图书都适合孩子阅读。由于各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 孩子的兴趣、需要不同, 为孩子选择的图书应有所区别。孩子年龄较小时, 可以选择一些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简单、形象突出、画面清晰、色彩鲜明的单幅图图书。同时要装订牢固, 纸质较厚, 便于孩子翻阅。年龄稍大时, 可以选择一些情节稍微曲折、内容健康向上、人物善恶分明、以动物故事为主的图书。但还是以单幅图为主, 画面要生动活泼, 背景不要过于复杂。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 他们注重整体画面, 不太注意细节。学龄前, 可以选择单页多幅图图书, 图书的故事情节要相对长一些、复杂一些, 但画面仍应清晰鲜明。此外, 还可为他们选择一些知识类故事书, 以拓展知识面, 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三、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读”书

(一) 有序阅读法

幼儿的阅读开始往往是依赖耳朵的“阅读”。幼儿爱听故事, 家长应经常为幼儿讲述故事培养孩子专注的倾听能力。从“听”慢慢过渡到“看”, 从中了解掌握图书的结构, 知道每本书都有封面、页码、封底等。年龄小的孩子还是分不清封面、封底, 家长要懂得运用方法, 使幼儿更容易掌握正确的翻书方法。家长可设计一些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如可把一本书比做一座房子, 封面是前门, 封底是后门, 中间的页码是房子中的小房间。看书时, 要把前门打开, 走进小房间, 小房间里会有许多精彩的小故事。看完故事要从后门出来, 最后关上门。这种方法有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翻书方法。

(二) 观察阅读法

小中班幼儿的阅读主要是观察阅读、理解阅读。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思考, 家长要引导幼儿将图画符号转译成语言文字符号, 初步了解图画符号与语言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在指导幼儿阅读时, 要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把握画面内容, 并把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幼儿在讲述图画故事后, 往往会兴趣盎然地认读画面故事, 逐步明白图画符号与语言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另外, 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时, 要注意前一页图画和后一页图画的不同与联系, 帮助幼儿连贯地讲出故事。这时家长要注意的是不要求孩子所讲的和图下的文字一字不差, 允许幼儿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三) 分享阅读法

分享阅读是指父母与幼儿共同看一本书。在阅读前, 家长可以向幼儿抛出一个问题, 一个谜语或是一个故事的开头, 以激起幼儿的兴趣。当幼儿很想知道答案或结果时, 就可以引导幼儿看图, 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让幼儿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 后来怎么样了? 幼儿带着悬念和家长共同看书中的故事, 激发幼儿想看完书、看懂书的兴趣, 增强阅读的目的性。家长选择图书要有目的性, 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尽量运用大书, 这样父母与幼儿可共看一本书, 有利于直观互动, 交流探讨阅读方法和经验。除了为幼儿选择图书外, 还要让幼儿有机会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书, 这样有助于激发其兴趣。有了兴趣, 幼儿就会较长时间地专心阅读。

(四) 游戏阅读法

玩是孩子的天性, 为了让阅读不枯燥, 家长可以在阅读角中准备一些可用于故事表演的材料, 如纱巾、布娃娃、毛绒玩具等, 让它们成为故事中的角色, 叫它们故事中的名字。通过亲子阅读, 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表演, 让孩子在表演中重温阅读内容。如讲完《拔萝卜》的故事后, 家长可以发动家庭成员和孩子进行亲子表演游戏, 鼓励孩子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对话, 当阅读变成游戏之后, 孩子的参与是自然而然的, 接受故事的内容变得自然而然。

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阅读行为和习惯不可避免地受家长的影响。这就要求家长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行为带动、影响孩子的阅读, 同时也要求家长拓宽视野, 接受新的早期阅读教育理念和方法, 做富有细心、耐心和慧心的引领者, 有效指导幼儿开展阅读活动, 帮助孩子叩开阅读的大门, 让孩子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周兢.早期阅读与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艺术类职院下一篇:项目开发目的